新文化运动基本口号

新文化运动基本口号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是民主与科学,初期的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有经下几个方面:

1、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这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他所说的“民主”,这要是指法兰西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他所说的“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主要是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新道德就是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新青年》提出了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口号。《新青年》先后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化革命论》——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4、文学平民化

新文化运动时期对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的思想,提倡西方文化,总体内容体现为对西方启蒙思想的提倡。

新文化运动,实质是探索中国的出路。新文化运动由1915年兴起以来,先进的知识分子进行了勇敢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的“新”是指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开始宣传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

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口号大全

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口号大全 五一劳动节过后就是五四青年节了,是为纪念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而设立的。五四运动所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仍然被当代年轻人所推崇。在青年节期间,各地都会举行不同的纪念活动,比如有些地方会举行成人礼仪,有些地方进行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等等。以下是xx小编整理的关于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口号,希望大家喜欢。 1、尊重创业、服务创业、保护创业。 2、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3、永远跟党走,青春献事业。 4、血脉相连,薪火相传;奉献青春,服务社会。 5、薪火相传话青年,开拓创新谋发展。 6、向雷锋同志学习,争当时代先锋。 7、喜迎百凤还巢来,投资创业兴家乡。 8、舞动青春,展现自我;放飞梦想,拥抱明天。 9、五四精神传薪火,激扬青春献祖国。 10、五四火炬,点亮强国前程。 11、围绕大局,服务青年,为祖国科学发展增光添彩。 12、团结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促进青年健康成长成才。 13、树立创业意识,发扬创造精神,保持创新锐气。

14、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严于律己、甘于奉献。 15、让团徽在岗位上闪光,让青春在奉献中升华。 16、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17、青春奉献在林业,青年奋进铸辉煌。 18、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 19、强国使命青年担当,林业蓝图我们践行。 20、齐奋斗建时代新功,促和谐展青春风采。 21、谱青春华章,展时代风采。 22、培养青年创业意识,提升青年创业能力。 23、凝聚青春力量,服务科学发展。 24、立足本职、奉献青春、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25、解放思想、创新创业,用辉煌的青春业绩向祖国献礼。 26、坚贞立志,永葆精神;奋勇当先,不负青春。 27、弘扬五四精神,实践科学发展,竞展青年风采。 28、弘扬五四精神,构建和谐社会,投身社会科学发展。 29、弘扬五四精神,敢当时代责任奉献火热青春。 30、弘扬五四精神,奉献火热青春,争当时代青年先锋。 31、弘扬五四精神,创造青春辉煌。 32、弘扬五四爱国精神,展示时代青年风采。 33、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 34、共作新时代好青年,共创美好新明天。 35、高擎五四爱国旗帜,勇担祖国发展重任。

新文化运动

班级:高二()姓名适用:文、艺撰稿人:杨小娟审核人: 第21课新文化运动 【课程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课前预习】【课堂探究】 一、背景 1.政治黑暗:初年,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逆流,旧思想、旧道德卷土重来。 2.经济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发展。 3.阶级基础: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4.思想方面:西方进一步传入中国。 二、代表人物和指导思想 1.兴起标志:1915年,《》的创办。 2.主要代表人物:包括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鲁迅、刘半农、蔡元培等,他们是一批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3.指导思想:接受了西方的、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以此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也可以概括为民主与科学思想) 4.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蔡元培任校长后,锐意改革,以为办学宗旨,提倡,聘请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京大学任教。 5.主要阵地:《》 三、主要内容 (一)主要内容 1.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反对专制、迷信与无知。这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礼教旧道德。(“打倒孔家店”)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包括内容和形式) (1)原因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彻底清算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新思想需要借助通俗易懂的文字,其锋芒必然指向旧文学及其文体——文言文。 (2)代表人物 ①胡适: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文学改革主张,即提倡,反对,提 倡,反对。 ②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不仅主张以 取代,还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迂晦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明了的新文学。 ③鲁迅:《狂人日记》等白话小说代表了文学革命的成就。思考: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为什么会爆发新文化运动?(注意自己答题的技巧) 思考: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思考:为什么说只有民主和科学才能救中国? 思考: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回答: 1)新道德、旧道德是指什么? 2)对旧礼教、旧道德攻击最猛烈的代表人物是谁?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 3)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不对?这个口号是否适用于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评价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与评价 新文化运动是指20世纪初反对封建文化的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由一部分激进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起,目的是要打破封建主义的束缚,力争实现名符其实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它产生的背景: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国家情况一天天坏下去。中国的先进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经济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的发展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方面: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而辛亥革命又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但是,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使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不能容忍。新文化运动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9月起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初迁到北京)为起点和中心阵地,以民主和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旗帜,向封建主义展开了猛烈的进攻。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易白沙、吴虞、钱玄同等。他们大多接受了西方民主和科学的思想,这些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反对封建专制和伦理道德,要求平等自由,个性解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提倡科学,反对尊孔复古思想和偶像崇拜,反对迷信鬼神,要求以理性与科学判断一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和文言文,开展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陈独秀在《青年》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大声疾呼,提倡民主与科学,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他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陈独秀勇猛地向封建主义的政治和文化进行冲击,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新文化运动的另一个主要倡导者李大钊,也相继发表文章,反对旧礼教、旧道德。他指出:“吾人为谋新生活之便利,新道德之进展”,“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吴虞猛烈抨击封建宗法制度,高喊“吃人的就是讲礼教的!讲礼教的就是吃人的呀!”被称为“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主要内容。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首先提出文学改良的主张,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以白话文学代替仿古文学。2月,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反对封建主义的文学,并把文学革命的内容与形式统一起来。他提出文学革命军的“三大主义”,即: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真正举起了文学革命的旗帜。1918年5月,鲁迅发表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吃人的封建礼教进行了血泪控诉和无情鞭挞,树立了把文学革命的形式和内容相结合的典范,开拓了中国新文学的道路。 “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更是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思想运动,使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转变为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在“五四”以后,全国各地的进步报刊和进步社团,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五四”以前,倡导新文化的刊物,只有《新青年》、《每周评论》和《新潮》等少数几种。“五四”后的一年里,全国新出版的期刊猛增至400余种。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上海的《星期评论》、《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北京的《少年中国》、《曙光》;天津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觉悟》;湖南的《湘江评论》;浙江的《浙江新潮》等等。“五四”前的进步社团较著名的有:北京的“少年中国学会”、“国民杂志社”、“新潮社”、“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湖南的“新民学会”;湖北的“互助社”等。“五四”以后一年中出现的进步社团,约有三四百个,较著名的有:北京的“工读互助团”;湖南的“文化书社”、“俄罗斯研究会”;湖北的“利群书社”、“共存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优质教案

3-3-2新文化运动 【课程标准】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学习目标】 ⑴通过对新文化运动背景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当时思想界的混乱,新型知识分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⑵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新旧势力的论战说明社会每前进—步都与先进人物的奋斗是分不开的。⑶新文化运动不可避免地有着自身的缺陷,但它对推动中国的思想解放所做出的贡献是不能抹煞的。⑷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方法】 学生可以联系前面所学的有关北洋军阀时期的历史知识,加深对当时社会形势的理解。 教师应注重移情式教学的方法,选取相关的电影和文学作品让学生欣赏,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再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切身体会,最后给予适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历史的进步并不是直线式的,经常会有曲折,甚至还出现倒退的现象。那些为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具有敏锐的眼光和非凡的勇气,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但他们是值得尊敬的。 【重点、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难点: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自主预习】 一、背景 1.政治:辛亥革命失败,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 2.经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根本原因)。3.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 二、兴起: 1.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阶级属性:前期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后期李大钊等转变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 3.运动中心:北京大学。(原因:①蔡元培的学术方针,②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北大) 4.主阵地:《新青年》 5.学术方针: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其实质是让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6.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前期) 三、内容(前期“三提倡三反对”) 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庆祝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口号有哪些+

庆祝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口号有哪些 五四青年节是专门纪念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而设立的节日,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关于庆祝五四的口号有哪些?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关于庆祝五四青年节的口号,仅供大家参考。 庆祝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口号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 庆祝五四青年节一百周年 高举“五四”火炬,永葆先进本色,争当青年先锋! 扬五四精神、追寻主席足迹、担当时代使命 弘扬五四精神,展现红色魅力 携手你我,绽放爱国情怀;一学一做,展现团员风采。 传承五四星火,弘扬人社党员精神 五四青年节趁青春去旅行 传承五四精神助力中国梦想 五四青年节主题口号 1.青年是革命的柱石。青年是革命果实的保卫者,是使历史加速向更美好的世界前进的力量。高举“五四”火炬,永葆先进本色,争当青年先锋! 2.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 3.团结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促进青年健康成长成才! 4.五四青年节主题口号 5.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青年! 6.谱青春华章,展时代风采! 7.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严于律己、甘于奉献! 8.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青年! 9.五四青年节标语 10.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优秀文化,凝聚各界青年,为实现“两个率先”目标而奋斗! 11.文化塑造青年,青年创造文化! 12.加强青年文化建设,促进青年全面发展!

13.大力实施侨乡青年文化行动,推动青年文化蓬勃健康发展! 14.团结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促进青年健康成长成才! 15.善拼才会赢,学下才会赢,创新才会赢! 16.传民族精神,扬青春风采! 17.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18.高擎五四爱国旗帜,勇担**发展重任! 19.举五四火炬争当发展先锋! 20.弘扬五四精神奉献火热青春! 21.传承五四精神共促社会和谐! 22.凝聚青春力量服务科学发展! 23.高举团旗跟党走,立足岗位献青春! 24.围绕大局,服务青年,为**科学发展增光添彩! 25.让团徽在岗位上闪光,让青春在奉献中升华! 26.解放思想、创新创业,用辉煌的青春业绩向建县60周年献礼! 27.弘扬五四爱国精神,展示**青年风采! 28.培养青年创业意识,提升青年创业能力! 29.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30.五四精神传薪火激扬青春献** 31.齐奋斗建时代新功促和谐展青春风采 32.传承五四精神,在**跨越式发展中再立新功 33.高擎五四爱国旗帜,勇担**发展重任 34.让团徽在岗位上闪光,让青春在奋斗中升华 35.高举团旗跟党走,立足岗位献青春 36.弘扬五四精神奉献火热青春 37.薪火相传话青年,开拓创新谋发展弘扬五四精神,奉献火热青春,争当**青年先锋! 38.创新、创造、创业,务实、落实、真实! 39.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 40.弘扬“五四”精神,奏响品牌之都的青春强音!

1、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口号是什么

1、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口号是什么? 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实行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提出的两大基本口号,一曰民主,二曰科学,即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 2、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启导了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了革命力量的团结,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3、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联合共产国际。纲领明确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确定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 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表明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长时期的艰苦探索,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个正确的革命理论,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他们对中国革命问题认识的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飞跃。 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拥有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因而能够为中国革命指明前进的方向。正是这个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虽然这时它的力量还很弱小,但它满怀信心地以改造中国为己任,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 5、什么是香港海员罢工? 香港海员罢工,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直接同帝国主义势力进行的有组织的较量。1922年1月,香港海员为要求增加工资举行罢工。他们在苏兆征、林伟民等领导下,克服港英当局的种种阻挠和破坏,将罢工坚持了56天,使香港的海上航运,市内交通和生产事业全部陷入瘫痪,终于迫使港英当局取消封闭海员工会的命令,答应为海员增加15%—30%的工资。这次罢工由于它的反帝性质,得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新文化运动 【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记住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标志、主要代表人物;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和主要内容;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 二、能力和方法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内容、代表人物的分析,使学生能逐步提高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和阅读鉴赏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发展历程的了解,引导学生学习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而不断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鉴赏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作品,体会一种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难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学生观看影像资料“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和“袁世凯复辟帝制”两个片段后,教师指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特别是封建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一场思想领域的反封建运动的兴起成为历史的必然。 讲授新课: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展示课件)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由于教材对这一问题没有全面介绍,因此教师要作必要的补充。) (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因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与控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从1912年到1919年,新建厂矿600多家,新增资本1.4亿多元。 (2)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1911年产业工人人数约50多万,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超过200万人。此外还有手工业工人和店员工人1200万人。工人阶级在进行经济斗争的同时,还进行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政治性斗争。 (3)辛亥革命的影响,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学生齐读) 学生阅读完后,教师提问:同学们,第一段的文字,提供给了我们一些什么信息?(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课文告诉我们: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封建帝制,但封建思想并未得到清除。北洋军阀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在思想领域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提问:袁世凯为什么要尊孔复古呢? (学生讨论回答。) 展示课件“袁世凯穿起祭祀服在天坛祭天”图,或指导学生观看教材43页的同一插图。 教师讲述:这幅图是袁世凯于1914年12月23日身着祭祀服在北京天坛举行祭天仪式的情景。祭典活动是封建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袁世凯的目的,是想借此把尊孔复古之风推向高潮,为自己复辟帝制大造舆论,袁世凯的“祭孔”“祭天”,实际上是他复辟帝制的预演。教师进一步阐述:在七年级时,我们已经学到孔子的思想在封建社会被统治阶级改造和利用,成为维护封建制度和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袁世凯的尊孔复古,并非是正面吸取孔子思想和儒家经典中的精髓,而是借此恢复封建的伦理道德和纲常名教,为其专制独裁的政治统治服务。 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标志、代表人物 教师讲述: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中国一批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并接受了民主思想的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奋起抗击。他们为捍卫民主共和,反对复辟倒退,在思想文化领域发起了一场反封建主义旧文化,提倡民主主义新文化的运动,新旧两种思想文化可说是针锋相对。 下面,请同学们看书,并思考以下问题: (1)新文化运动的时间和标志; (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以上内容,学生看书回答后,教师用课件分别展示“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蔡元

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优质教案

精品文档 3-3-2 新文化运动 【课程标准】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学习目标】 ⑴通过对新文化运动背景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当时思想界的混乱,新型知识分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⑵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新旧势力的论战说明社会每前进—步都与先进人物的奋斗是分 不开的。⑶新文化运动不可避免地有着自身的缺陷,但它对推动中国的思想解放所做出的贡献是不能抹煞的。⑷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方法】 学生可以联系前面所学的有关北洋军阀时期的历史知识,加深对当时社会形势的理解。 教师应注重移情式教学的方法,选取相关的电影和文学作品让学生欣赏,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再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切身体会,最后给予适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历史的进步并不是直线式的,经常会有曲折,甚至还出现倒退的现象。那些为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具有敏锐的眼光和非凡的勇气,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但他们是值得尊敬的。

【重点、难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难点: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自主预习】 一、背景 1.政治:辛亥革命失败,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 2.经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根本原因)。3.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 二、兴起: 1.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阶级属性:前期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后期李大钊等转变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 3.运动中心:北京大学。(原因:①蔡元培的学术方针,②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北大) 4.主阵地:《新青年》 5.学术方针: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其实质是让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6.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前期)

新文化运动

临清实验高中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新授课学案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学习目标】: 1、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民主与科学的含义; 2、理解: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作用。 3、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的分析,理解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辩证关系。 【自主探究】 一、新文化运动 1、根据本课第一段,归纳新文化运动开展的背景。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新文化运动开展的原因。 3、归纳前期新文化运动开展的有关情况: 时间: 中心地点: 领导人: 开始的标志: 实质: 内容:(1)反对,提倡; (2)反对,提倡; (3)反对,提倡; 4、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始于何时?谁最先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何时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有何积极作用? 【合作探究】 1、比较维新变法思想和新文化运动对待孔子和儒学的态度 2、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 【学习检测】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B.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C.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尊孔复古逆流泛滥 2.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 A.民主共和B.君主立宪C.民主科学D.以俄为师 3.将文学的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的文学作品是()。 ①《文学改良刍议》②《文学革命论》③《狂人日记》④《孔乙己》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深入到思想文化层次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5.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位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是()。 A.李大钊B.陈独秀C.杨匏安D.胡适 6.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是()。 A.《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B.《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D.《马克思主义──一种科学社会主义》 7.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B.强调建设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新文化运动优秀教案

新文化运动 【教学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 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新文化运动》。它的主要内容有: (一)《新青年》的创办 (二)民主与科学 (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二、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新文化运动》内容,形成初步感知。 1.首先,我们先来学习《新文化运动》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课文从几个方面来让我们了解的呢?大家一起来学习。 (1)原因: ①政治上,北洋军阀实行独裁专制统治; ②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③思想文化上,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 (2)发展过程: 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上的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文学革命,代表作是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3)产生的结果: 由于当时尊孔复古的思想很严重,反对借孔孟之道恢复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成为新文化运

动的突出问题,而反对迷信只能借助科学,同时,借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制度来批判在当时还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思想,不但新鲜,而且科学对中国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中国的广大青年和知识分子追求民主献身科学起了重要作用,因此,“民主”和“科学”成为了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两大口号和主要内容,成为了新文化运动“新”的特点,从而为启发国民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起了重大作用。 (4)意义: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不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总之,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讲了: 1.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反封建的一次激烈斗争,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的强烈愿望,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延续。 2.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弘扬了民主、科学的思想,使中国出现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也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作业布置】 1.新文化运动拉开序幕的标志是什么? 2.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新文化运动以儒家传统道德作为矛头所向,主要是因为什么? 4.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功绩在于什么? 5.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什么?

新文化运动

认识和评价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发生于二十世纪一十年代中期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次运动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明民主科学精神,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对中国社会思想文化有着广泛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鲁迅,胡适等人。 这一运动的兴起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首先,政治上,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军阀统治日趋黑反帝反封要求迫切;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继续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思想上,西方启蒙思想的进一步传播和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更重要的是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使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进行思想革命才能救中国。 此思想革命,以期廓清蒙昧,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此国民性乃见诸于思想。是以,民主、科学便为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即所的谓德先生和赛先生。德先生,即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赛先生,即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从宏观角度来看,新文化运动分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和后期。 前期(1915—1919)主要内容为:三提倡三反对,即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在五四运动前的中国是切中时弊的,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具有向中国千年偶像,传统权威,看似神圣不可侵犯的封建礼教进行大胆挑战的创新精神。其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后期(1919—1923)主要内容为: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宣传马克思主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的先进分子不约而同地把眼光从西方转向俄国,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赋予了民主、科学以新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具有两面性,新文化运动也不例外。 新文化运动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1.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的大运动。2、它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为五四运动的开展培养了精神领袖,起到了宣传动员的作用。4、有利于后期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易被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是国民看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新文化运动左翼人士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怀疑,推动着他们去探索救亡的新途径,为他们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5、新文化运动启发着人民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促进了民主和科学的发展。 但是,新文化运动也有不可避免地存在历史局限性,五四运动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在于:1、新文化运动是由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他们宣称打倒孔家店,向儒家学说猛烈开火,是为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同时,运动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同广大的人民却中相结合,是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2、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忽视对封建思想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3、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仍使用资产阶级的方法。4、他们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5、以当时的文学革命而论,虽然提出建设国民文学,但当时的文学活动也只限于一部分知识分子中,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中中去。 新文化运动标志着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它既是一次独特的思想文化革命,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也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为

五四运动宣传标语

五四运动宣传标语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下面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五四运动宣传标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五四运动宣传标语(精选篇) 1. 弘扬五四精神奉献火热青春 . 传承五四精神共促社会和谐 . 凝聚青春力量服务科学发展 . 高举团旗跟党走,立足岗位献青春 . 弘扬五四爱国精神,展示青年风采 . 培养青年创业意识,提升青年创业能力 . 向张君同志学习,争当时代先锋 . 发展的希望在创业,创业的希望在青年 . 奋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10. 尊重创业服务创业保护创业 五四运动宣传标语(最新篇) 1. 不怕创业无成就怕懒惰平庸 . 不怕创业显能就怕一事无成 . 谱青春华章,展时代风采 .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 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 五四精神传薪火激扬青春献** . 齐奋斗建时代新功促和谐展青春风采 . 传承五四精神,在**跨越式发展中再立新功 . 高擎五四爱国旗帜,勇担**发展重任 10. 喜迎百凤还巢来,投资创业兴家乡 11. 爱祖国从爱家乡开始,展理想从担责任起步 12. 围绕大局,服务青年,为祖国科学发展增光添彩 13. 弘扬五四精神,奉献火热青春 14. 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青年 15. 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 16. 文化塑造青年,青年创造文化 17. 立现代观念,建现代城市,做现代人 18. 积极推进青年文化建设,努力打造品牌之都 19. 加强青年文化建设,促进青年全面发展 0. 弘扬五四精神,实践科学发展,竞展青年风采 五四运动宣传标语(经典篇) 1. 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 . 让团徽在岗位上闪光,让青春在奋斗中升华 . 围绕大局,服务青年,为科学发展增光添彩 . 让团徽在岗位上闪光,让青春在奉献中升华 . 树立创业意识,发扬创造精神,保持创新锐气 . 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严于律己甘于奉献

简述新文化运动的过程

简述新文化运动的过程(b)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封建统治思想根深蒂固:辛亥革命以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并没有根本改变,封建统治思想根深蒂固。如: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皇恩雨露深帝德乾坤大(2).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已深深影响了一批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特别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痛感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社会状况依然混乱,主要是因为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人们缺少民主和科学的觉悟。具体表现如下: 政治方面: 内:独裁专制外:列强侵略 经济方面: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思想文化: 尊孔复古逆流与民主共和观念势不两立(直接原因) 二、新文化运动兴起 三、新文化运动内容 1.前期(1915—1917):(“四提倡,四反对”) (1)思想革命: ①“德先生”: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②“赛先生”: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愚昧) ③“打倒孔家店”(儒):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如:鲁迅与《狂人日记》 (2)文学革命: ④胡适与白话文,“文化平民化”: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如:①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地合天乃敢与君绝(天啊!我要和你相爱,一辈子也不断绝。除非是山没有了丘陵,长江、黄河都干枯了,冬天雷声隆隆,夏天下起了大雪,天与地合到一起,我才敢同您断绝!) ②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干不了,谢谢!” ) ③“妻丧速归”(“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 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 2.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 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性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2)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促使人们追求真理和进步,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2019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标语横幅口号大全

2019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标语横幅口号 大全 团结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促进青年健康成长成才 培养青年创业意识,提升青年创业能力。 凝聚青春力量,服务科学发展。 立足本职奉献青春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发奋图强,成材不负青云志;继往开来,报国常怀赤子心 共作新时代好青年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共创美好新明天 建设青春海西 敢当时代责任 纪念五四先贤 与人民相结合,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是青年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 弘扬五四精神创造青春辉煌 点燃青春火炬奔向美好明天

共作新时代好青年共创美好新明天 高举五四火炬 弘扬五四精神创造青春辉煌 立足本职奉献青春为省会发展做贡献 点燃青春火炬奔向美好明天 共作新时代好青年共创美好新明天 高举五四火炬争当时代先锋 弘扬五四精神敢当时代责任奉献火热青春 传承五四精神共促社会和谐 凝聚青春力量服务科学发展 发奋图强,成材不负青云志;继往开来,报国常怀赤子心 坚贞立志,永葆精神,奋勇当先,不负青春 弘扬“五四”报国志,实践“三平”做楷模 点燃青春火炬,大力推进晋江青年创业行动 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 创新创造创业,务实落实真实 弘扬“五四”精神,奏响品牌之都的青春强音 实践“三平”精神,为打造“现代化制造基地著名侨乡生态型滨海城市”贡献青春和力量 争当时代先锋 奉献火热青春

传承五四精神 凝聚青春力量 服务科学发展 血脉相连薪火相传奉献青春服务社会 爱祖国从爱家乡开始 青年奋进铸辉煌 展理想从担责任起步 发展的希望在创业,创业的希望在青年。 发奋图强,成材不负青云志;继往开来,报国常怀赤子心。 点燃青春火炬,奔向美好明天。 传民族精神,扬青春风采。 传承五四精神,在祖国跨越式发展中再立新功。 传承五四精神,共促社会和谐。 不怕创业显能就怕一事无成。 不怕创业无成就怕懒惰平庸。 葆品格先进,当时代先锋。 爱祖国从爱家乡开始,展理想从担责任起步。 围绕大局,服务青年,为祖国科学发展增光添彩。 团结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促进青年健康成长成才。 树立创业意识,发扬创造精神,保持创新锐气。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优质教案

3-3-2 新文化运动 【课程标准】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学习目标】 ⑴通过对新文化运动背景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当时思想界的混乱,新型知识分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⑵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新旧势力的论战说明社会每前进—步都与先进人物的奋斗是分不开的。⑶新文化运动不可避免地有着自身的缺陷,但它对推动中国的思想解放所做出的贡献是不能抹煞的。⑷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方法】 学生可以联系前面所学的有关北洋军阀时期的历史知识,加深对当时社会形势的理解。 教师应注重移情式教学的方法,选取相关的电影和文学作品让学生欣赏,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再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切身体会,最后给予适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历史的进步并不是直线式的,经常会有曲折,甚至还出现倒退的现象。那些为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具有敏锐的眼光和非凡的勇气,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但他们是值得尊敬的。 【重点、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难点: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自主预习】 一、背景 1.政治:辛亥革命失败,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 2.经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根本原因)。3.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 二、兴起: 1.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阶级属性:前期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后期李大钊等转变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 3.运动中心:北京大学。(原因:①蔡元培的学术方针,②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北大) 4.主阵地:《新青年》 5.学术方针: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其实质是让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6.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前期) 三、内容(前期“三提倡三反对”) 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五四运动爱国标语

五四运动爱国标语 本文是关于五四运动爱国标语,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五四运动爱国标语(20xx最新版) 1. 五四精神传薪火,激扬青春献祖国。 2. 五四火炬点亮强国前程。 3. 围绕大局,服务青年,为祖国科学发展增光添彩。 4. 团结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促进青年健康成长成才。 5. 树立创业意识,发扬创造精神,保持创新锐气。 6. 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严于律己、甘于奉献。 7. 让团徽在岗位上闪光,让青春在奉献中升华。 8.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9. 青春奉献在林业,青年奋进铸辉煌。 10. 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 五四运动爱国标语(经典版) 1. 齐奋斗建时代新功,促和谐展青春风采。 2. 谱青春华章,展时代风采。 3. 培养青年创业意识,提升青年创业能力。 4. 凝聚青春力量,服务科学发展。 5. 立足本职、奉献青春、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6. 解放思想、创新创业,用辉煌的青春业绩向祖国献礼。 7. 坚贞立志,永葆精神;奋勇当先,不负青春。 8. 弘扬五四精神,实践科学发展,竞展青年风采。 9. 五四,我们光荣的节日 10. 大力实施侨乡青年文化行动,推动青年文化蓬勃健康发展! 11. 团结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促进青年健康成长成才! 12. 善拼才会赢,学下才会赢,创新才会赢! 13. 为环三发展做贡献

14. 弘扬五四精神 15. 发奋图强,成材不负青云志;继往开来,报国常怀赤子心 16. 强国使命青年担当省会蓝图我们践行 17. 青春创业在省会青年奋进铸辉煌 18. 五四火炬点亮强国前程省会蓝图引领青年前行 19. 勇立时代潮头融入省会实践 20. 爱祖国从爱家乡开始展理想从担责任起步 五四运动爱国标语(热门篇) 1. 成长在省会成才在省会创造在省会创业在省会 2. 舞动青春展现自我放飞梦想拥抱明天 3. 传承五四精神 4. 团结带领团员青年为实现晋江“两个率先”目标而努力奋斗! 5. 担当时代责任 6. 坚贞立志,永葆精神,奋勇当先,不负青春 7. 为环三建设贡献青春 8. 青春创业在省会 9. 加强青年文化建设,促进青年全面发展! 10. 积极推进青年文化建设,努力打造品牌之都。 11. 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 12. 立现代观念,建现代城市,做现代人! 13. 时代并肩前行,走在祖国和人民前进队伍的行列中,是青年成长发展大有作为的前提条件。 14. 共促社会和谐 15. 文化塑造青年,青年创造文化! 16. 继承五四传统 17. 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 18. 弘扬“五四”精神,奏响品牌之都的青春强音! 19. 传承五四精神共促社会和谐

新文化运动

教材解析:八年级上册第9课新文化运动 湖北钟祥市柴湖二中王健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新文化运动的分期及性质 1915年到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前,我国历史上出现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称为新文化运动。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1915~1917年,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宣传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复古思想。 后期:1917~1919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激进民主主义者开始向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方面转变,新文化运动开始转为传播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运动,具有无产阶级性质。五四爱国运动后,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延续,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 2.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基本内容: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也就是提倡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反对封建独裁;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强调的是用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反对封建愚昧;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强调从个人有独立自主权利的观点出发,提倡独立思考,反对依附古人,反对盲从封建权威,反对做习惯势力的奴隶。要求从封建传统下解放人的个性与才能,使其能够得到自由的发展;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

文学,主张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文章,反对模仿古人,反对言之无物。 意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3.新文化运动斗争锋芒为何是孔教 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本”,推行孔教。他妄图利用儒家的“纲常伦理” 以及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儒家维护其统治。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从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着手,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思考,认为以往先觉者所进行的救国斗争所以屡遭失败,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 是根本原因。由此认定,为了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面对“尊孔” 逆流,他们高举“民主” 和“科学” 两面大旗,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囵圄,以求得思想的解放”,由此掀起了一场宣传资产阶级文化,批判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 三、学法指导 1.图表法。通过建立知识图片,以整合教材,掌握知识。我们可以“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基本内容-斗争锋芒-发展-历史意义” 为线索,让学生对“新文化运动” 的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以提高梳理知识、驾驶知识的能力。如下图: 新文化运动背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帝国主义分子乘机兴风作浪 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代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内容四提倡四反对 矛头孔教 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意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2.资料搜集法。观察课文插图,收集历史证据、材料,多方了解相关文字、图片资料,加深对本章节相关事件意义影响的理解。 3.对比方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之间的比较,新文化运动与法国启蒙思想的相关思想主张的比较等。通过比较可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4.讨论探究法。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积极与同学讨论,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新文化运动是凭空造出来的吗,为什么?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有何联系?等。 5.人物评价法。对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历史人物的相关材料进行搜集,而后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