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悲剧差异背后的文化哲学解读

中西悲剧差异背后的文化哲学解读
中西悲剧差异背后的文化哲学解读

中西悲剧差异背后的文化哲学解读

蹇河沿

关健词:中西方悲剧哲学文化差异

内容提要:中西方悲剧的差异体现有其深刻的文化哲学原因。1。从认识基础来看,西方哲学强调的是主客对立,中国思想强调“天人合一”从而奠定了中西文化最基本的区别。2。从产生悲剧的根源来看,西方悲剧根植于西方人追求生命之终极,而这个终极最终又不可得的生存焦虙,而中国传统悲剧则产生于理想社会和真实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3。从悲剧理想上来看,西方人希望借助悲剧之悲烈,否定现象生命,通达绝对生命,最后实现生命的超越。而中国的悲剧,力图通过悲剧之故事,建立一种可能达到的理想人格——其本质是圣人圣心的道德人格。4。从悲剧的表现形式方面来,西方人对语言的崇拜导致了完全以对话为主的戏剧艺术(话剧),表现西方人对语言的绝对依附。而中国传统思想则认为“言不尽意”、“意在言外”,对语言的局限有深刻认识,所以中国传统戏剧总是以歌舞言为一体,使戏剧脱离对语言对完全依附和控制。

中国传统悲剧与西方传统悲剧之间的差异性是显然而见的。这种差异从观念、内容、审美追求、艺术表现形式全方位体现出来。这种差异是本质的,不是现象的,是具有历史传承性的,而不是片断的艺术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呢?本文力图从文化和哲学方面去探寻其本质原因。

一.认识基础——主客对立与“天人合一”

把人作为认识主体,把世界万物(包括人的生命本体)作为认识对象,确定其主客的划分,认识和哲学因此产生。西方哲学十分强调这种主客分离,甚至将其绝对化,进而形成主客间的强烈对立。他们认为人与自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作为人的系统具有认识的主动性和变化性,同时也具有不可摆脱的局限性,而自然万物则是由上帝早已经安排好的,是固定的、完美的、永恒的,具有至高无尚的绝对性。人运用人类才具备的理性思维,去触摸、接近那个永恒完美的永恒,却又发现永远不能真正企及和穷尽这个完美的永恒,这便是西方哲学的基本观念。

正因为这样,古希腊最早出现的一批自然哲学家,他们为世界万物到底是由什么基本物质构成而喋喋不休。到了亚里士多德,他整合了人类的理性思维,创造了《逻辑学》这一对西方人思维有重大影响的学科,力图以最科学、最精密的思维方式,去揭开事物的秘密。从此,西方人所关注的是自然的本质构成、社会的本质构成、人的本质构成等等问题,他们以一种科学的姿态,以手术刀似的精密和确定来解析面前的大千世界。

在中国,从来都没有出现过如此绝对的主客对立。与之相反,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是“天人合一”。中国人认为,人与世界万物同属一个系统,宇宙是一个放大了的人,而人则是一个缩小了的宇宙。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八卦,八卦再推縯出六十四卦,世间万物便都包含其中了。《易经》用“乾”与“坤”两个简单的汉字把天地的秘密都包罗,道家用“阳”和“阴”同样简单的两个汉字把所有的真理穷尽,而儒学则以“天道”与“人道”的对应阐述了自己的世界观和社会观,汉儒董仲舒更是以“天人感应”的思想,与西方世界的那种主客分离和物我对立的认识观形成鲜明的对比。

因此,中国人关注的不是事物那个绝对的本质,而是关注如何做到“知天”、“顺命”,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中国的思想家力图去消弥主体和客体的对立,抛开物质生命的限制,象庖丁一样物我两忘,或象大鸟那样“逍遥游”——游于天地之上,万物之间,最终“逍遥”于主客关系之上。

在中国人认知观里,体悟比认识更为重要。认识是静态的,主客相对分离。而体悟则是动态的、主客相溶,难以明晰划分和精密确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这也不是江水,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关汉卿)物我感应,物我相知,天人浑然一体,这是中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基础。

中国人认为,认识事物是小智慧,体悟事物才是大人生。“悟”的历程便是从物我相溶最终达到物我皆忘的崇高境界。“手挥五弦,目送归鸿,俯仰自得,游心太玄。”是这种境界最生动的描写。

所以中国的传统艺术不重写实,重写意,不种形似,重神似,不重以还原事物为准则的“真”,而更重事物人格化的“善”和“美”。眼中之竹不是胸中之竹,而胸中之竹又不是画中之竹。所以,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意境”,而不是“摹仿”。传统文艺理论重感知,不重逻辑,重个人体悟不重严密的体系构造……

对于中西两种不同的哲学起源,我们不能作一个高低的评价。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认为,近代科学之所以没有在中国发源,其罪因应归结于中国的传统思维模式,此言或许有理。但正是中国人这种独特的思维才造就了中国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艺术——当然也包括戏剧艺术。

西方人强调主客的分离,强调对对象事物的理性探寻和辨识,对事物的“真实性”无限痴迷,这种思维使西方的悲剧具有突出的理性色彩和思辨色彩,这也是一些研究者认为西方悲剧较之中国悲剧更为深刻、更能作用于观赏者头脑的根本原因,并藉此暗中隐含对中国传统悲剧艺术的贬低,认为中国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悲剧。

其实这种贬低是有失公平的。由于中国的哲学不强调主客分离,而强调主客的交溶,所以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显得不那么重要,在中国人深层意识里,理性认识并不能真正通达真理的彼岸。“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理不能被言说,也不能被概念命名。比理性认识更重要的是对心灵净化和对情感的维护,希望万事万物最终能够亨通、和谐。理性所追寻的事物真实性,在中国哲学中并不具有绝对性质和本体意义。

因此,比较而言,中国传统的悲剧艺术的确不具备西方悲剧那种理性认识的深刻性,也缺少对一些悲剧成因更深刻的终极追问。在中国人看来,对事物“真”的痴迷、对事物绝对意义的本质探寻,远没有对“善”的维护、对精神“和谐”意义的追寻来得重要。“发乎于情,止乎于礼”,“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致中和”。心灵的净化、精神的和谐、灵魂的安祥才是中国传统悲剧最想追求的东西。

不同的理念导致不同的审美追求。西方悲剧最重要的审美形态是崇高,什么是崇高?在康德看来,崇高不只是在力于量两方面被绝对地表现出来,而且:“美好象是被认为是一个不确定的悟性概念,崇高却是一个理性的概念表现……而且心情不只是被吸引着,并且不断地被反复拒绝着。”(《判断力批判》83页,商务印书馆,64年版)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康德表述的两组概念:悟性——理性,吸引——拒绝。按照康德划分的这两组概念来表述中西悲剧,西方悲剧更强调理性,中国悲剧强调悟性;西方悲剧更强调拒绝,中国悲剧更强调吸引,因此中国传统悲剧的审美形态是揉合“崇高”和“美”的特殊审美形态——“壮美”,而不是具有绝对意义的崇高。

也正因为这样,西方传统悲剧的结尾往往异常惨烈,给人以情感上的强烈振荡,而中国传统悲剧则往往以大团圆的方式结束,让愤懑的情绪得到安抚,让激荡的心灵得到平复,这恰恰也是一些研究者认为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悲剧的根本原因。但他们恰恰忽视了,中国的传统悲剧并不强调西方悲剧那种绝对的审美形态——崇高,而是强调别一种审美境界——“中和之美”。

主客的分离往往带来的是主客之间的强烈对立。在西方的悲剧艺术中,导致悲剧的根本性原因往往是不可抗拒、不可逆转的,这种不可抗拒、不可逆转一直到悲剧结束,成为西方悲剧

之所以为悲剧的重要标尺。而在中国传统悲剧中,问题远远没有那么绝对,产生悲剧的根本性原因都存在着一种弥合和消除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确缺少西方评判标准的那种悲剧样态。

窦娥的被迫害致死是不能逆转的,但她的冤情却能感天动地,七月飞雪——这是上天给人间社会一种强烈的警戒(天人感应)。所以最后,窦父顺天意,禀皇命,为民除害,为窦娥申了冤,悲剧被逆转了。

同样,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是不能逆转的,但他们的深情感动了上苍(又是天人感应),死后,他们变成了两只形影不离的蝴蝶,双宿双飞,悲剧再一次被逆转。

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还有一些有趣的现象,戏剧的原初故事可能是悲剧的,可往往被后来的创作者逆转,让悲剧变成正剧,甚至是喜剧。最为著名的例子便是《西厢记》。《西厢记》的故事取材于元慎的《莺莺传》,经过董解元的改变,最后再到王实甫,其悲剧色彩荡然无存,基本很接近抒情喜剧了。与此相类似的例子还有高明的《琵琶记》等。

这种现象在戏剧历史上屡见不鲜,说明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这个原因便是我们前面所论述的,西方悲剧更强调理性,中国悲剧强调悟性;西方悲剧更强调拒绝,中国悲剧更强调吸引;西方悲剧更强调主客对绝对对立、强调客体对主体不可抗拒、不可逆转的压迫,而中国悲剧更强调主客交之间的对立消弥、合解、直至交溶,从而追求一种能体现不偏不依中庸哲学和艺术境界的“中和之美”。

二.悲剧来源——生存的焦虑与理想的忧患

由于过于强调主客世界的分离,过分依赖自己的理性认识,西方人注定要限入不能自拔的矛盾中。一方面,人们热衷于追求客体世界的终极和人类生命本体的终极(生命本体在西方哲学中是作为一个重要的认识对象),另一方面又发现世界终极遥不可及,人类也无法真正企及那个生命本体。首先,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对象事物是无限的,以有限的认识去企及无限的对象世界,其悲剧不可避免。同时,作为认识的客体是完美的、绝对的、整一的,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自己则是有缺陷的、变动的、残损的,这同样注定人类与生俱来的悲剧性。这种悲剧情结,从古到今一直根于西方人的整个思想体系之中:古希腊的西方人感知到的是宇宙本体的神秘无法把握,中世纪的西方人感知到的是因为人类的原罪而导致的与生俱来的缺陷,近代欧州人感知到的是对生命意志的无法把握,到弗洛伊德,人的意志、情感,真正的人、真实的自我都遭受强烈的挑战。

应该说,西方的悲剧正是来源于而由于人类力图借助自己的智慧和理性与接近触摸那个绝对的真实,而这个“真实性”往往又不可得,于是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种永久的生命焦虑,和无可奈何的宿命感,并使悲剧永远萦绕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神秘。

古希腊悲剧中有很大一部分被研究者称之为“命运悲剧”的样态。这些“命运悲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认识自然属性、认识自我命运的主动性,以及由这种主动认识而带来的重重疑惑,这和疑惑产生生存的焦虙,从而使悲剧总是陷于一种无可奈何的宿命感,萦绕着一种无法言说的神秘。

以《俄狄浦斯》为例,俄狄浦斯被预言杀父娶母,他不能忍受这种残忍的命运安排,逃出城邦,希望借此逃脱他的宿命。结果,经过一系列的遭遇和命运起伏,他最终还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杀了自己的父亲,娶了自己的母亲。知道实情的俄狄浦斯,刺瞎了自己的双眼,把自己流放到荒野,真至终老。强烈的悲剧,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也极大地挑战了人类的认知能力和理性思维。

即使到了倡导人文主义的莎士比亚,仍然在很多悲剧作品中这种宿命和神秘,体现人类生存状态中的无穷焦虑。英勇无比的将军马克白得胜归来,路遇三个神秘的女巫,女巫暗示他将会杀死国王,自己登位。女巫的话既是一种预言,更是一个诱惑,马克白的心灵从此被搅动,经过一般痛苦的挣扎,欲望战胜了理性,雄心变成了野心,他终于实施了罪恶,登上王位。

但马克白的内心从此被撕裂,日不安食,夜不安席,最终被拥护国王的将士推翻杀死。

作为具有人文精神的莎士比亚,在这个悲剧中探寻了形成悲剧的人性缺陷:欲望。无法抑制、无限膨胀的人类的欲望可能是导致悲剧的根本原因。但这种根值于我们人性深处的欲望在莎士比亚看来,仍然具有难以辨识、难以摆脱、难以克服的性质,人的生命意志无法把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悲剧仍然有一种不可摆脱的宿命感和无助的神秘感,女巫的出现正是这种宿命感和神秘感的象征。正是这种难以摆脱的宿命感和神秘感延续了西方世界人们对自我生存状态的一种深刻的焦虑。这和焦虑一是因为绝对世界不可得而产生的焦虑,二是绝对自我不可得而产生的焦虑。

中国人对西方人热衷的那个绝对世界是不太感兴趣的。中国的智者们更关注人类借以生存的这个现实世界。他们梦寐以求的是建立一个合谐、安宁的理想社会,但这种理想与残酷的现实之间却有一条难以填充的鸿沟,于是悲剧便产生了。

老子由于深感世风日下,理想的社会离自己越来越远,于是骑青牛出关,飘然不知所终。孔子则留了下来,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游说和讲学,重铸理想中的社会秩序,重现尧舜圣世的辉煌。

虽然老子与孔子对理想社会的理解不尽相同,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深切地感受到了理想社会和现实社会难以调和的矛盾和冲突。所以孔子才无可奈何地哀叹“不梦周公久矣”,“天下无道久矣”。虽然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终究没有能够达成他的社会理想,带着满腔的遗憾和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层忧患离开了人世。

孔子走了,可他那种深层的忧患意识却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永远地留了下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有德性、有良知的中国知识分子固有的品质。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非常重要的不同的特征。中国人对理想社会的关注远远超过对世界终极和生命本体的追寻。较之西方人所苦苦追寻的那个绝对世界和绝对自我来说,一个理想的社会是有章可寻,不具备那么深厚的神秘感。圣人早就其言论中给我们清晰地描述了人类理想社会的图境:老子认为理想社会是“无为”——一切顺应于自然,天地一同,人无圣人也无小人之分,而社会则是鸡犬相闻而人老死不相往来。孔子则以“仁”和“礼”作为理想社会的中心概念,“仁”是本体的,“礼”是“仁”的体现,也是对“仁”的倡导和维护。“仁”和“礼”得到完美体现的社会是“先王圣世”,“仁”和“礼”完美统一的人是“先圣”,“先王圣世”作为一种具体的社会理想召唤着我们,“先圣”作为一种具体的人格理想召唤着我们。由于有个一个具体并可以实现的现实目标,所以在中国的传统悲剧里,我们很少看到西方悲剧那种因人类认识不可触及的世界而带来的那种不可言说的神秘(如《俄狄浦斯》),也没有那种因人不能确定真实自我而产生的生存焦虑(如《马克白》)。

然而,社会的现实离老子希望那个“无为”、“天地一同”的世界相差甚远,离孔子宣称的“先王圣世”相差甚远,悲剧因此不能避免。中国传统悲剧体现是社会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深深忧患,是现实人格还无法达到理想人格的忧患。悲剧一方面揭示社会邪恶势力对人的压迫,鞭挞奸臣贪官、污吏屑小,一方面呼唤一种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出现,张杨忠臣良将、侠道义士。在中国人看来,形成悲剧的主要原因是现实的社会秩序远离了圣人倡导的理想社会秩序,同时,也由于一些无道德理想的小人存在,他们不但违背理想社会秩序,同时也在破坏着相对合理的现实社会秩序,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黑暗和昏浊,离先贤心中向往的理想社会模式越来越远。但是,中国人总是相信,通过人类的不懈努力,我们仍有机会、仍有希望回归那个理想社会,所以中国的悲剧从来没有象西方悲剧那样“悲”得那么绝对,一“悲”到底。三.悲剧理想——超越生命与圣人圣心

西方哲学有个一个悠久的传统,否定感性世界、现实世界,崇尚理念世界和绝对世界。感性世界和现实世界是虚幻的,至少是残缺的。所以柏拉图很早就提出了“理念”这一概念,他认为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摹本,而艺术又只是现实世界的摹本,从这个意义出发,他否定

了艺术。

亚里士多德虽然不同意柏拉图的观点,认为现实世界仍是第一实体,具有真实性。抽象的、绝对的世界必需通过具体的、个别的现象世界梳理和抽象来获得,但追寻那个绝对世界的热情,一点也不输于柏拉图,只是路径不同而已——柏拉图否定现象世界,希望运用灵魂深处的天然理性去直接触摸理念世界,而亚里士多德则肯定现象世界,希望通过对现象世界去触及那个绝对的完美世界。

这是西方人从古到今的一个梦想,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理性和智慧,超越现象世界,通达绝对世界,超越有限,达到无限,其本质是否定现象生命,通达绝对生命。

最终要实现的是生命的超越。

死亡是人类有限性最有力的证明,这种有限的人类其缺陷(或原罪)与生俱来,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摹仿比我们好,但又不是好到极致的人”这就是学者们常常提到的“缺陷论”。在亚氏看来,现实世界的人都是有缺陷的,连英雄也不例外,要实现完美的人格理想,必须对现实生命进行超越。

黑格尔则认为,产生悲剧的真正原因是源于人类对于某一具体目标的追寻,冲突对立的双方,坚持着普遍伦理力量的某一个方面,各执一端,互相对立、排斥,并越来越片面化和孤立化,形成悲剧的冲突。在黑格尔看来,悲剧人物都具有“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恰恰便是作为有限人类那与生俱来的缺陷。

所以黑格尔认为,悲剧应该通过对人类缺失性、片面性的描写,去揭示、触摸那个“永恒伦理”。如他所说:“……通过这种冲突,永恒的正义利用悲剧人物及其目的来显示出他们的个别特殊性(片面性)破坏了伦理的实体和统一的平静状态,随着个别特殊的毁灭,永恒正义就把伦理实体和统一恢复过来了。”也就是说,悲剧的意义在于通过悲剧的“冲突性”去彰显绝对伦理的“合谐性”;通过对具体悲剧人物的“片面性”去彰显绝对伦理的“统一性”,通过悲剧的暂时的“毁灭性”去彰显示绝对伦理的“永恒性实体”。一句话,以悲剧的缺陷,去彰显绝对伦理的“绝对”。

这同样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缺陷论”,但较之亚里士各德来说,黑格尔的理论更具体,更加完备系统。最为重要的是,他更为明显地强调出了悲剧的本质意义——以有限超越无限,从而通达超越生命的理想。

在黑格尔的思想体系中,“绝对精神”是一个中心概念,“绝对精神”永远在现实事物之上,是人类应该追寻的终及,相对于“绝对精神”来说,我们置身的现实世界注定充满缺陷,要超越生命,就首先要超越现实的实际,达到精神的绝对和永恒。他的悲剧思想正是他的这种哲学思想的体现。

与西方传统思想相比,中国的思想家们对人的本质追求更具有现实的意义,人具备抵达理想的可能性。这种理想在道家看来便是“物我两忘”通达自然天地,在儒家看来是“人皆可为尧舜”,在佛家看来则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之为何为人”这种西方式的诘问在传统中国并不盛行,中国人更关注的是人的德性要求、人格磨练和品质修养。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对中国传统思想影响最大的儒家,从一开始便把个人溶入到了群体当中,把个人理想溶入到社会理想当中,理想社会追求的终极就应当是个人的追求的终极。孔子说“匹夫不可夺志”,孟子说“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因此,儒家希望把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人类个体的内心欲求,而不仅仅停留在社会规范的层面上,从而把人格修养与伦理道德紧密结合起来,天道便是人道,人道也是天道,在儒家看来,道德是人格理想的起点,也是其追求的终极,这个终极便是“圣人圣心”。

因此在中国传统悲剧中,对人物人道德评价重于人物的个性特征表现。忠、孝、侠、义几乎成为大多中国传统悲剧弘扬的主题,同时也成为一种高尚的人格理想感召着戏剧观众。悲剧总是希望通过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去彰显、坚守先贤推崇的道德人格,悲剧中的戏剧人物大多

以道德的标准明白无误地被贴上“好人”和“坏人”的标签。这种明确的好恶,最后甚至被脸谱化——白脸是奸邪,红脸是忠义,从而充分体现了传统戏剧对道德理想的绝对张扬。莎翁笔下马克白之类的人物是绝对不可能出现在中国传统悲剧中的,人们更不会带有同情的心去探寻马克白的悲剧内涵义,对于中国人来说,马克白弑君便是奸,是奸就不应该同情。

无缘接触上层文化的大多数下层的民众,正是从传统戏文中确定或强化了自己的道德人格,戏剧中的英雄人物成为他们的摹仿对象,也成为自己道德人格坚守的动力。从而使戏剧在一定层度上成为下层民众的道德指南和行为依据。戏剧这种巨大的社会作用和广泛的现实运用性,在西方是难以想象。属于精英层面的儒家文化通过戏剧这种传播于民间的戏剧艺术,获得更广泛的民众基础,走向了每一个普通民众(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戏剧里的内容体现的主要是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但是,儒家倡导的把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一种人的内心欲求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把人类的终极追求都规定在道德这个有限的范围内,本身就具有局限性,潜伏着巨大的人性危机。因此对人性本源有更多认识和要求的文化人,当他们被主流社会疏远时,便对现实的道德观念产生了怀疑甚至抵触,于是便出现了以《西厢记》、《牡丹亭》为代表的,呼唤“真性情”的作品。这些作品,在一定层度上对社会趋于僵化的道德价值观提出了挑战,体现人性与不合理的道德秩序的冲突。

然而我们又必须看到,象《西厢记》和《牡丹亭》这样的作品,并没有全面颠覆传统的价值观,更没有抛弃中国人要追求的道德理想。作者针对的是道德的僵化部分,批判的是道德秩序中不合理的成分。在他们看来,在一定层度上充许人性的自由表达和自由抒发,才更接近于人类的理想道德。这与西方要求完全的人性解放、个性追求的思想有本质的差异。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点,以反道德始,却以归依道德终,其最终目标仍然脱离不了道德人格这个框架。不是彻底否认道德,而是希望通过对道德缺陷的暴露和批判,呼唤一种更具人性化的道德观和理想的社会道德模式。所以《西厢记》中张生终于考上状元,正大光明地将莺莺娶了回来,回归到传统道德体系中,以偷情(违反道德)始,以明媒正娶(回归道德)终,而没有象《莺莺传》那样始乱终弃,因为在王实甫和大多数传统文人看来,始乱终弃是不道德的行为。

四.表现形式——语言崇拜和意在言外

近现代,西方戏剧引入中国,我们给这个外来戏剧样式取了一个很有意味的名字——“话剧”。应该说这个名字是非常恰入其分的,因为,与传统的中国戏剧相比,这种新的戏剧样式最大的特点便是以对话形态为主要表现手段,语言在戏剧中获得致高无尚的权威。

在西方,很早就把歌舞从戏剧中分裂出来,分别形成了“歌剧”和“舞剧”,而“话剧”则以对话为主,语言主导着整个戏剧。而在中国,歌、杂技、武术等各种表现手段从来没有从戏剧中分裂出去,甚至,歌与舞比单纯的对白在传统戏剧中更具有重要的地位。即便是人物对话,传统戏剧也和话剧不一样,我们称之为“道白”,“道白”实际上是一种节奏化、音乐化的对白或独白。所以过去也有人据此认为,中国戏剧没有象西方戏剧那样真正发展到一个成熟的阶段,因为中国戏剧没有象西方那样纯化为对话式表演艺术。

这种观点在今天几乎不会有人认同了,因为它显然奉西方艺术为正宗艺术,以西方艺术价值来评判传统民族艺术,自然也不值一驳了。

然而为什么中国传统戏剧没有走西方戏剧的道路,让戏剧表演走向纯粹的对话艺术呢?这其中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对待语言这个问题上有其本质意义的差别。

西方哲学从来就有语言崇拜的传统,西方人声称“语言之外无思维”、“语言是思想的边际”对于崇尚理性的西方人来说,具有抽象、概括的语言有其绝对的权威地位,人类运用语言进行命名,从而把事物转化为对象的存在,这才有了认识,进而获得知识和智慧。离开语言,

人类的一切认识都不复存在,所以他们进一步认为“哲学的问题其本质是语言的问题”,“语言即世界”。

正是因为对语言的功能无比的信奉,所以才出现了以对话为主的“话剧”,这种语言占绝对地位的戏剧形式,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西方世界对语言的无比信任和绝对依附。

然后在中国,人们对待“语言”则与西方大不相同。庄子说“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在庄子看来,语言是表象,是手段,而不是终极。当真正“得意”,语言是可以弃之一旁的,所以真理不在语言本身,而在语言背后,智慧的最高境界是“忘言”。禅宗则说“不立字,直指人心。”为什么不立文字?因为禅宗认为,文字所代表的语言不但不能通达真理,反而会迷惑我们的“真心”。庄子更明白无误地指出:“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而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天道》)在庄子看来,语言之所以尊贵,是因为它所指的“意”,(而不是义)而“语义”可以释,真“意”不能追,世人因贵言而贵书,当“言”被确定根本不能达“意”的时,书自然也就不值得珍贵了。孔子虽然没有直接否定语言的价值,却提出了“不学诗,无以言。”的观点。从表面来看,“诗”仍然是一种语言形式,但它又不同于一般意义的语言。在孔子看来,“诗”可以“兴、观、群、怨。”其中“兴”排在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

“兴”本是中国诗歌创作的第一法则,“赋、比、兴”其中“兴”最具有中国特色,也最能代表中国诗歌的创作本质。那什么是“兴”?“欲言此事,先言彼事。”通俗点来说,就是要表达的内容不能直接表达出来,而要先通过言说其它事物对要说的内容进行暗指。为什么要暗指?因为对语言有隐忧,语言不能顺畅地传情达意。所以,“兴”的言说方式实际上表明了中国人对语言传达的不信任,其本质是对语言指向意义的不信任。

后来的禅宗虽然强调“不立文字”,却也利用公案故事和偈语来传达禅理思想。同样,公案故事、偈语都离不开语言,但公案故事、偈语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语言,它的意义同样在于它的暗指。因此,公案故事、偈语与“兴”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语言是表象,是手段,语言的意义不在语言本身,而在语言背后。这种思想和老子“得意而忘言”的思想有很大的共同性,都表现了对语言的不信任。如此,我们深刻体悟到孔子为什么要说,“不学诗,无以言。”因为在孔子看来,直接的语言形式不能完善表达我们的思想,只有借助于“诗”,而“诗”的要义便是“兴”,利用“兴”取得语言之外的意义,看来,中国的智者们大多是认为不能从直接的语言形式中去获得智慧的真谛。

在中国有一个关于智慧的词是很有东方哲学的特色,那就是“悟”。何为悟?大概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和解释——对“悟”这个词的理解同样需要“悟”。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其一,“悟”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感受,悟比感受要高一个层次,其二,“悟”也不是关于思考的概念,“悟”不是一个纯理性的思维推理过程。在西方思想家看来,人类的认识分两个方面:利用感性获取感性认识,利用理性获取理性认识,理性是对感性的提升和抽象,从而获得真理的普遍性。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人更推崇理性,因为理性获取的知识才可靠,才更接近真理,而语言正是人类理性的产物。

相比之下,中国人这个“悟”的概念既不完全属于西方人说的感性认识,也不完全属于西方人说的理性认识,它似乎含有两者的意义,又有所区别,而且还超越于两者之上。在中国人看来,“悟”是一种高于感性和纯粹理性的认知方式,是高级的智慧。艺术的最高境界需去“悟”,“道”需要“悟”,禅理更需要“悟”,甚至我们平常人到得到人生真谛也需要“悟”,“悟”对中国人是如此重要,涵盖了大千生活的方方面面,相对于“悟”来说,任何直观感受和理性解说都是苍白和肤浅的。

所以不管是老子、孔子、佛家,都希望我们能够利用语言之特别形式——如“诗”、公案故事、偈语,或以“道可道,非常道。”的语言反叛方式去体悟语言暗指的真理,而不是以纯粹理性去确认真理。智慧的第一境界是“著”就是写文章,第二境界是“述而不著”,只说不写——孔

子大多时候便是这样。而最高境界可能便是缄默不语了,如老僧之入定枯坐,不著也不再说。据说老子留下五千文是为了换取出关通谍,否则我们也就见缘见到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道德经》了,也许老子真的很想缄默不语吧,因为这样才更符合一个中国传统的智者形象,而这一切无不体现中国人对语言局限性和缺陷性的忧虑。

正因为如此,中国传统戏剧才没有让语言一统天下,成为“话剧”。对于中国人来说,“言之不足,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歌咏之;歌咏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看来在中国人的深层意识里,语言不仅不能完全达意,也不完全表情,既然语言有太多的缺陷,自然也就难一统天下,歌(音乐、唱腔)、舞(舞、做、打)、白(道白)永远一体,不曾分离,歌舞也便自然成为中国传统戏剧最为重要的表现手段而保留到今天。

论中西文化差异-高一作文

论中西文化差异-高一作文 当传统国学文化与西方文化相遇,当圣诞节与春节“撞车”,随 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趋向于欣赏西方文化。如今,“崇洋 媚外”已成为一种风尚;“抨击传统文化,赞赏西方文化“似乎是文 学家教育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我不得不思索,难道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真的比不上西方文化吗? 其实不然。中西方文化的起源不同,二者追求的信仰也不一样。我们的东方文化受到佛教、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道教思想影响深远,主要追求精神的超脱,追求礼孝忠义,注重个人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他们拥有平等、自由和开放的观念,追求个人权利以及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因此,中西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文化教育方面,中西方各领风骚。传统国学文化深受儒家影响,中国的教育也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注重基础教育和因材施教。虽说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我国的教育方式。考试是对学生在某个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应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独立自主能力。而在西方,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很注重培养一个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曾经有一个二年级的中国孩子,随父母去美国读小学,它的教师告诉他父母说:“我可 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们的数学不用学了!”

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性格修养不同。中国人热情好客,关心和询问别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一种有礼貌,有修养的表现。人们一般见面都喜欢相互寒暄:“你吃饭了吗?”“最近过得怎么样?”而西方人喜欢尊重他人隐私,所以才以谈论天气,生活来避免尴尬。中国人提倡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精神,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为轻,崇尚助人为乐和不求回报。但是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他们个人荣誉感极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推崇个人奋斗,强调多劳多得。 传统国学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漫步在历史的长廊中,我们可以细细品味抒写美的爱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诗经》。穿越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我们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伟大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如同满天繁星般璀璨,是每个民族都可望不可及的。传统国学文化是华夏子女的历史财富,是我国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学会珍惜。 面对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当外来文化“入侵”时,我们应当取之精华,采取谦虚,不卑不亢的态度。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则需要总结提炼其精华,推崇提倡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才能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中西比较哲学的意义

掀开英语背后的文化纱幕,了结百年误解 田辰山 北京外国语大学东西方关系中心主任 本文旨在提出一个在人文教育与英语教育关系上能够引起人们关注的议题,即:英语教学与“中国思想传统-英欧思想传统”比较的极其重要性;中西方思想比较应成为英语学习的必修课,原因是英语后面有一层纱幕尚未掀开。这是个具有深思远虑战略眼光的议题,中国英语教育朝着这个方向改革,势在必行。 生活中,人们之间由于语言沟通不畅发生误解十分常见。同样道理,国家民族之间由于语言不同发生误解更是不可避免。真正理解,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在今天全球化条件下,不同国家民族空前频繁接触,为减少误解,对语言文化差异的意识,显得尤其重要。中西语言之间(如汉英语之间)存在需深刻理解的结构性差异,它就是那层始终尚未掀开的纱幕。 我自己的亲身感受是,我到美国后读了不少英文原著,发现西方、美国中国研究学者有许多,但真正将中国搞得比较准确的极少。我们急需将中国的思想文化传统比较准确地介绍出去。这种介绍必须是在

对中西方思想传统基本结构差异比较了解的情况下,才能作得可信、准确和适当。 约翰?霍布森(John Hobson)教授的发言包含着十分重要的意见,非常值得认真考虑。这就是他提出的“欧洲中心主义”这个概念。我注意到许多西方学者对这个话题已经讨论了很久。重要的是霍布森教授为这个话题提供了有意义的、实在的历史事实。 我是个政治学或政治理论学者。我的领域是中国和西方现代政治思想比较。文化比较作为英语教育的先决条件。这是我认为必须认真对待的题目。因为不管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翻译人员,还是学英语的人将来会在他的专业和学术工作岗位派上什么用场,对中国与英欧思想传统的比较都极为重要,都应作为英语教学的必修课程。 正像许多中西方比较研究学者已认识到,而且越来越敏感,西方思想传统的结构性差异(特别是现代“欧洲中心主义”)起到的阻碍作用,给西方人对中国(和东方)了解的努力造成的误解和歪曲。这个问题不仅仅存在于西方对中国的理解,而且由于是强势的,它已经渗透到中国的很多话语当中,尤其是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话语。其中不仅包括中国对西方的认识和解读,也包括中国人对自己的“反思”。

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综述

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综述 丁岩 目录 摘要 (1) 一、前沿 (2) 二、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回顾 (2) (一)中国传统哲学不注重知识论和逻辑方法论,而西方哲学是以“认识论” 为基础或核心的 (2) (二)中国哲学注重强调“是什么”,而西方哲学注重强调“为什么” (3) (三)中国哲学源于“一脉分张”,而西方哲学源于“诸流竞汇” (3) (四)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合一”,西方哲学则强调“天人对立” (3) (五)中国哲学的时空观是以时间为第一,为主导;而西方哲学的时空观,是以空间为第一,为主导 (4) (六)中国哲学在价值观上推崇中庸、中和,而西方哲学则偏向绝对极端 (4) (七)中国哲学在自然观上强调不以人为中心,而西方哲学的自然观则强调人的作用 (4) (八)中国哲学为让人遵行之现世哲学,而西方哲学则使人信服之彼岸哲学 (5) (九)中国哲学注重德性与德行合一,而西方哲学强调德性与德行分开 (5) (十)中国哲学的特征表现为一种封闭的自我发展,具有稳定性,而西方哲学则表现为多方面融合哲学-科学文化 (5) (十一)中国哲学的主流强调继承传统,而西方哲学则具有具有科学精神和不断超越的特点 (6) 三、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思考 (7) (一)哲学不是真理 (7) (二)哲学不一定包含“本体论”和“认识论” (7) (三)哲学之任务与目的 (8) 四、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9)

摘要: 近年来,国内对哲学问题的争论日渐激烈,哲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显现也越来越明显,什么是哲学,这已被广大民众所急盼。本文主要通过对中西方哲学比较,概述其几个方面的差异,从而得出哲学不是真理、哲学不一定包含“本体论”和“认识论”和哲学之任务与目的三个结论。 关键词: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文献综述

高一作文:论中西文化差异作文1000字

论中西文化差异 当传统国学文化与西方文化相遇,当圣诞节与春节“撞车”,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趋向于欣赏西方文化。如今,“崇洋媚外”已成为一种风尚;“抨击传统文化,赞赏西方文化“似乎是文学家教育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我不得不思索,难道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真的比不上西方文化吗? 其实不然。中西方文化的起源不同,二者追求的信仰也不一样。我们的东方文化受到佛教、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道教思想影响深远,主要追求精神的超脱,追求礼孝忠义,注重个人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他们拥有平等、自由和开放的观念,追求个人权利以及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因此,中西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文化教育方面,中西方各领风骚。传统国学文化深受儒家影响,中国的教育也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注重基础教育和因材施教。虽说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我国的教育方式。考试是对学生在某个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应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独立自主能力。而在西方,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很注重培养一个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曾经有一个二年级的中国孩子,随父母去美国读小学,它的教师告诉他父母说:“我可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们的数学不用学了!” 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性格修养不同。中国人热

情好客,关心和询问别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一种有礼貌,有修养的表现。人们一般见面都喜欢相互寒暄:“你吃饭了吗?”“最近过得怎么样?”而西方人喜欢尊重他人隐私,所以才以谈论天气,生活来避免尴尬。中国人提倡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精神,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为轻,崇尚助人为乐和不求回报。但是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他们个人荣誉感极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推崇个人奋斗,强调多劳多得。 传统国学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漫步在历史的长廊中,我们可以细细品味抒写美的爱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诗经》。穿越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我们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伟大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如同满天繁星般璀璨,是每个民族都可望不可及的。传统国学文化是华夏子女的历史财富,是我国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学会珍惜。 面对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当外来文化“入侵”时,我们应当取之精华,采取谦虚,不卑不亢的态度。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则需要总结提炼其精华,推崇提倡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才能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中西哲学对比

中西哲学对比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哲学是从西方传来的一个学科,而中国并没有真正的哲学。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中国历史上其实也有很多出色的哲学思想,只是可能与西方哲学形式不太相像,而研究问题的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一、西方哲学简介 公认的西方哲学史起源于古希腊时代,而最早的哲学家是泰勒斯,他的所有哲学观点基本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万物是水。而且对于这个观点的论证也比较粗糙,但他被认为迈出了对这个世界作理性思考的第一步。之后,西方的哲学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①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②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③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④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 [1] 西方哲学研究的问题主要可分为三类,即宇宙论——研究世界的道理(A Theory of World);人生论——人生的道理(A Theory of Life);知识论——知识的道理(A Theory of Knowledge)。此外还有一些别的分法,如孟太葛认为哲学的三部分是方法论,形上学和价值论。[2]但其实其中形上学与宇宙论内容相似,价值论与人生论相似,方法论与知识论类似。所以,西方哲学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公认的这三个部分。 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涌现了很多不同的流派,他们的主张千差万别,在一些问题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在西方哲学家中我了解的比较多的是柏拉图和尼采,读过《理想国》和《权力意志》。虽然好多地方都没有彻底读懂,但他们的观点在很多地方是截然不同的。但是,相同的是他们对于自己的观点都进行了逻辑严明的证明,这一点其实是西方哲学的一大特点,后文会详细论述。 二、中国哲学简介 正如前文所说,好多人认为中国根本没有哲学。的确,哲学这个词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而在这个词在中古出现以前,中国也的确没有自觉的哲学这一学科。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国没有哲学。中国古代其实产生过许许多多优秀的哲学思想,只不过中国哲学可能与西方哲学研究的重点不同而已。 中国的哲学可以说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也就是当时的诸子百家的学说。此外,中国魏晋人所谓的玄学、宋明人所谓的道学以及清朝人所谓的义理之学研究的内容其实也与西方所谓的哲学大致相同。[3]这些都是中国的哲学。 比如对应于西方哲学中的宇宙论,庄子和老子的学说中就有很多对于宇宙的认识与思考。庄子学说中最著名的一个观点就是事物的相对性,大小、远近、长短都是相对的,这一观点其实是对于主观认识和客观存在这两者的分离。此外,更深刻的观点还有对于宇宙规律的认识,如老子曾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是没有感情与道德标准的,在它的眼中包括人在内的世间万物都是完全相同的。这个观点其实就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而对应于西方哲学中的人生论,其实中国哲学的大部分内容都在探讨这个问题。不论是儒家的克己复礼,墨家的兼爱非攻,农家的全民稼穑,实际上都是在探讨一个人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怎样的行为准则去为人处世。 三、中西方哲学的主要差异

《中西文化比较》题库答案教程文件

《中西方文化比较》题库答案 1.首先,文化可以看作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它可以涵 盖人类有史以来所进行的全部社会性活动及成果,既包含人类所有的历史遗产,也包括还在不断演化和创造中的整个文化进程。从形态入手对文化加以划分,可以将它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技术文化等几大块。 倘若从意义层面对文化进行剖析,又可以将文化分为表层文化现象和深层文化要素。无论对文化作怎样的阐述和分类,我们仍然需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其次,民族性和地域性是文化的重要特征。不同的人类群体由于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地缘因素带来的不同的文化共生关系的影响,常常会形成不同的价值系统、思维模式和行为倾向。第三,文化还具有规则性。它可以依靠明确外显的规范(如法律、制度、习俗及文化产品等)或隐含的形式(如思维模式、心理惯性、价值系统等)来引导或约束个人行为,促使某种既定的行为准则得到特定社会中大多数成员的自觉遵从。第四,文化是历史继承的,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 第五,尽管我们已承认每一种特定的文化都具有维护其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内在力量,但我们还是要指出:一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可以变迁的。 2.一种文化背景下的哲学,往往强烈地体现着此种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而思 维方式因人而异,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之间,其差异更为明显。中西哲学不同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重直觉与崇尚逻辑。“天人合一”精神是中国哲学精神的体现,它将世界视为独立与人之外的纯粹客体,不重视对客体一般本质的抽象及对普遍真理的认识,而讲究结合理智、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制来对世界、对生活、对人生进行体验。此种体验中虽然包含认知的因素,但更多采用的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无需遵循概念、判断、推理的一般程序和思维规律,即一种直觉思维。西方哲学既遵循“主客二分”模式,相应地就需要主体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的逻辑思维,借助理性,从感性、现象、个别的材料中抽取本质、一般的东西,从而越过客体之现象,抵达现象背后的本质、本体,也即普遍真理。第二,重模糊与尚精确。与直觉思维方式相关,中国哲学在把握客观世界是表现出瞬息而现、灵活多样的特点,注重定性而非定量分析,也即运用的是模糊思维。相比之下,西方人崇尚科学和理性,注重思维活动的严格性、明晰性和确定性,注重思维方式的数学化、形式化、公式化、符号化和语言的逻辑性,思维方式也必然带有精确性。第三,重整体与尚个体。中国的“天人合一”既不把世界看作独立于人之外的纯粹客体,也不抛弃对象的感性及个别存在,同时也不停留或执著

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管理文化的比较

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管理文化的比较 不同的文化没有优劣,但是相互之间必有差异。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而西方文化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文化重和谐统一,西方文化重分别和对抗。 中国文化中以人为本的精神,激励人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努力在现实生活中去发现人实现人的价值。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精神,激励人们维护整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中国长期统一与中华文化中刚健自强、以和为贵的基本精神是分不开的。这种精神,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不断前进,坚持与内部的恶劣势力和外来的侵略压迫作不屈不挠的斗争。 但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明显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轻个体,只强调个人义务和道德人格的独立性,而不重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也带来许多消极的影响,表现在教育领域,只有身份较低的人才去学习自然科学;表现在中国科技领域是导致中国科技的落后。 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得中国管理文化注重讲集中,求统一,以

整体性的宏观管理为主。同时,地理的阻隔,封闭的状态造成了思想上的保守,缺乏挑战意识。但是,疆土的封闭也造就了中国人强大的“向心力”,中国人强烈的民族意识与眷恋国土的情怀,使得我国今日的管理文化也体现出管理文化中的团队精神。 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多数为三面或两面临海型,再加上人们对原始土地的开发,使得西方国家对外交通和对内交通都很发达。这样的地理环境下使其更加崇尚管理的精打细作,即所谓的微观管理而不太重视宏观管理。西方国家从其建立之初就有强烈的对外扩张的欲望以及在原始的土地开发上彼此强烈的竞争意识。 以农耕经济为主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敛型文化。这种农业文化心态体现在管理文化上有以下特点:首先,等级制度与以民为本相结合。尽管今天的社会制度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是专制主义的管理体制在今天的组织中体现尤为明显,强调绝对服从,抹煞个性、强调统一,忽视下级向上级的反馈。同时,中国农业社会的统治者也较早的认识到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贵君轻”等民本主义对中国管理的重要性。这种等级制度与以民为本的制度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构成了中国管理思想的基础。其次,狭义的中庸之道。周而复始的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成了中国人力求稳定、少走极端、和反对冒险的中庸精神。表现在管理上则力求使事物保持稳定、协调、平衡,这就构成了中国管理文化的标准和规范。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摘要】: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和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语言又是与文化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任何语言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本文从宗教信仰、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时间观念、日常谈话、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来描述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影响 在语际转换中,翻译是我们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是一种忠实于原文的再创作。但它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 同时也是从一个国家文化移植为另一个国家文化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密切的联系。翻译家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而吕淑湘也曾提到过,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所谓的“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所以,成功的翻译关键是必须要具备对国家文化差异进行深入的认识。 英汉翻译中西文化差异的不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宗教信仰差异 西方文化传统是在基督教文化中得以整合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了解基督教文化,才能了解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渊源。 在宗教词汇方面,虽然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对应的词汇,但它们所蕴含的宗教文化信息却不同。例如,“龙”与“dragon”虽然本义相同,但其引申义和蕴含的宗教文化信息则大相径庭。在我国文化中,“龙”象征着“神圣、高贵吉祥”。在一定意义上,“龙”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史的象征。而英语中的“dragon”是一种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象征着“怪物、魔鬼、凶残”。因此,如果在翻译时遇到此类词汇就应该要注意,尽量避免造成误解。 二、历史文化差异 回顾人类历史的发展,对民族文化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地壳变迁、民族迁徙、民族的征服与同化和民族之间的战争。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的痕迹主要残留在习语当中。罗马人征服不列颠四百多年,英语习语中“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一入乡随俗;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 一、中西方言谈的差异 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教养、有礼貌的表现。但对西方人的健康表示关心,就不能按中国的传统方式了。一个中国学生得知其美籍教师生病后,会关切地说“you should go to see a doctor!(你应该到医院看看)。”不料,这句体贴的话反而使这位教师很不高兴。因为在这位教师看来,有病看医生这种简单的事情连小孩都知道,用不着任何人来指教。如果就某种小事给人以忠告,那显然是对其能力的怀疑,从而大大伤害其自尊心。中国人在饭桌上的热情好客经常被西方人误解为不文明的行为。因西方人认为:客人吃多吃少完全由自己决定,用不着主人为他加菜添酒,而且饮食过量是极不体面的事情,因此客人吃饭后,主人不必劝他再吃。一位美国客人看到中国主人不断地给他夹菜很不安,事后他抱怨说“主人把我当猪一样看待。” 中国人路遇熟人时,往往会无所顾忌地说:“啊呀,老兄,你近来又发福了!”或者以关切的口吻说:“老兄,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而西方人若听你说“you are fat(你胖了)”或“you are so thin(你又瘦了)”, 即使比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和难以作答。 二、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 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你的英文很好),” “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不,我的英文很差)”;“You’ve done a very good job(你的工作做的很好),” “No, I don't think so. It's 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不,这是大家共同努力得结果).” 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资本主义的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 2.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主要表现在:(1)自己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 【摘要】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因文化的差异导致的文化冲突事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更好的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如何使跨文化的交流得以顺利展开,这是我们这些语言学习者和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对原语言和目的语有较广的知识面和较深的文化底蕴。本文通过分析典型的几方面中西文化差异来提高语言学习者对于其的重视,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文化差异理解跨文化交际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其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的与日俱增,她与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碰撞与冲突在所难免。跨文化交际学的创始人霍尔曾说过:“文化存在于两个层次中,公开的文化和隐藏的文化。前者可见并能描述,后者不可见,甚至连受过专门训练的观察者都难以查知。”{1}自陌生国家的文化,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下面就中西文化中几点差异的表现进行阐述。 1、思维方式的差异 1.1模糊性与准确性:模糊性是中国传统思维的一大特点,而准确性是西方思维的一大特点。西方人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如果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对方,并明确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1.2直接性与间接性:曾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 一个美国人给中国人写信,中国人看美国人的信会很生气,因为美国人在信的开头就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的要求,后面才讲些客套话。而美国人看中国人的信则会越看越糊涂,不知道对方要说明什么问题,到信的末尾有几句才是他要说的问题,前面说的都是客套话。又比如有些中国名家文章喜欢用暗示,或者喻古论今。这种含蓄需要去意会,这与西方人的直观性不太一样。像钱钟书先生的关于西方与中国文化方面的对比里,更是谈到了中国诗的长处,它虽然只有寥寥数十字,但表达比西方的长诗更有意境。但对西方人来说,这又是很深奥且难以理解的。

中西哲学认识论的比较

中西哲学认识论的比较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12~ 2013学年第一学期《中西哲学入门》期末试卷(A) 试题纸 适用年级专业:各年级各专业考试形式:提交论文考试时间:随堂 ----------------------------------------------------------------一、课程论文(论题及答题符合下列要求,共100分)【得分:】(1)综述《中西哲学入门》课程教学内容,并谈谈学习该学科的实际意义; (2)联系实际,就《中西哲学入门》课程教学内容(某一讲),进行理解性论述; (3)中西哲学本体论比较,或认识论比较、或价值论比较…… 要求: 以上题材,任选其一,独立思考,自拟题目; 观点明确,力争论据有力,逻辑严密; 按范文格式,用A4规格纸打印或手书; 2000 字以上。 中西哲学认识论的比较 认识论概括地说是对人理性地对认识活动的反思形成的学问,也可以说认识论起源于人的理性对于自己的认识活动的反思。这种反思就是通过对人的认识的本质、能力、结构、来源、途径、方法、普遍可靠性、限度、功能、规律等等的考量,对人获得和应用真理的认识活动给予支持。认识论也是通过哲学的“讲理”和“反思”才能成立。这种反思的目的,是提高认识活动的自觉性。 从内容上看,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内容、方法、功能,以及认识发展的规律的学问。认识论研究的问题包括:如何界定认识及相关的认识的概念、源泉和标准,认识可能的种类和其确定性(正确性)程度,认识者和被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知识的范围,基础和本性,认识的各种方式、真理的性质、以及知识和信仰的关系,甚至认识的社会条件等等。 认识论在构成大哲学的铁三角中是不可缺少的一角。哲学本体论和价值论要通过认识论才能理论地建构起来。认识论也把对本体和价值的认知

境界与实体——论中西传统哲学的一个差异(1)

境界与实体——论中西传统哲学的一个差异(1) 在本文中,我首先试图讨论的观点 是:存在着超语言的思想--对这种思想而言,我们必须超越语言才可能获得对它的真正理解;所谓超语言,并非是指它与语言无关,而是说语言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接近它,而无法真正地触及它,它站在语言的边上。在我看来,这里的“思想”一词的含义用中国哲学的术语说,就是“境界”。“境界”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在此基础上,我将试图通过对西方哲学中“实体”概念的简略检讨,指出中西哲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差异--境界论与实体论的不同。 一 冯友兰先生在“贞元六书”之《新原人》(1943年)中提出了境界说:“人对于宇宙人生在某种程度上所有底觉解,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底某种不同底意义,即构成人所有底某种境界。”【注一】“就大同方面看,人所有可能有底境界,可以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注二】在我看来,冯先生可谓目光如炬,他对中国思想和宇宙人生之觉解也深湛,故其言之也透辟。叹服而外,我只好另寻他途来思考境界问题。在我看来,这种虚实交融、超名言之域的“境界”或“意境”是孔子以降中国哲人的“正眼法藏”。 “境”、“境界”、“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的基本概念,而且我以为是核心概念。王国维说:“言气质,言格律,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注三】就对象而言,有物镜,有情境,有心境。就性质而言,有实境,有虚境;有幻境,有妄境;有常境,有异境。就层次而言,有佳境,有妙境;有神境,有化境。就旨趣而言,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注四】就创作而言,有缘境,有取境,有造境。严格说来,“境”不是概念,我们对它可以描绘而不可以定义,因为境中所存在的是象--有气象,有景象,有意象,有兴象;可以体味而不可以分析,因为“境界”并不具备可供分析的结构--主客体的结构、逻辑映射的结构,等等;可以分析的是居于其中的一部分概念。我在下面将谈到,中国哲学的境界说与西方哲学的实体论是不同的思想方式和工作平台,在我们对它们分别作出较为清晰的描述之前,先不要随随便便地进行“对接”。首先让我们来讨论一下词义的演变。 境界或省作境,《诗·大雅·江汉》:于疆于理。郑玄笺:“召公于

浅谈我眼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浅谈我眼中的中西方文 化差异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数学与应用数学(2)张晨洁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文化认为,为人处世,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 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而西方国家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 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我国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历来崇尚“合家团圆”,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说法;而在英美国家,18岁的子女仍住在家里依靠父母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去独立生活。 因此中西方文化几乎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中西方在语言、礼仪、饮食、教育等许多地方体现出差异。 一、语文的不同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在不相同。如lo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在我们看来,长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征。 然而,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 是“不中用”的代名词,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更不会倚老卖老。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中国人蔑视狗,因而有“走狗”“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说法。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则欣赏狗的勇敢和忠诚,并把人比作狗。如a luck dog(幸运儿),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

中西哲学的比较2000字_哲学论文集

中西哲学的比较2000字_哲学论文集 虽然今年的毕业生已过了写论文,但是明年的毕业生还是需要写毕业论文的,下面请根据小编提供的仅供参考哦! 论中西方哲学的异同点 内容摘要:一般认为,西方哲学的主要特征是逻辑的、分析的,而中国哲学的主要特征是体验的、综合的。 传统的中西方哲学比较研究也是基于这个认识的,但对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应当从中西方哲学智慧,内容以及他们的相同之处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中西方哲学智慧 哲学可谓博大精深,虽然这个学期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西方哲学,但仍只是略懂皮毛, 也可以说是只知道了一些大家都懂得的那些简单的哲学思想,对于那些复杂一点的哲学思想仍然是不理解。 现在就我的那一点理解来谈谈对中西方哲学的看法。 中华民族的哲学。 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而西方哲学是拥有相同历史传统和统一概念体系的统一的哲学体系。

公元前5~3世纪,人类文化史上出现了一大奇观,中西方文明几乎同时达到了一个新高峰。 中方哲学以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繁荣为标志,而西方哲学则以古希腊科学文化的昌盛为特征。 中西方这一时期的哲学和科学传统对于后来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下面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中西方哲学的异同点。 一、中国哲学的神秘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 泰勒斯是西方自然哲学的开创者,也是第一个用理性的目光审视自然的先哲。 他认为自然界的万物总是由某种最基本的东西构成的,它就是世界的基始或本原。 泰勒斯对自然的解释是“水是生命的源泉,万物的基始是水”。 这个观点为人类认识自然开创了一条可贵的理性认识之路。 它引导人们从自然本身去解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避免了用主观意志或凭个体好恶解释自然带来的任意性和神秘性。 虽然古代西方人对构成自然界万物的本原的认识有各不相同的看法,但他们都是通过理性方法来解读自然。 其意义在于人类对自然开始有了理性思考,推动了哲学思维和科学理性思维的发展,这对西方后来科学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基础意义。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西方理性主义。 中国的自然哲学创始人是老子。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显然,在老子的道家学说中,“道”是构成万物的本原。

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比较

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比较姓名:陈家梅 院系:教育与音乐学院 班级:艺术管理 学号:20111062417

摘要中西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关。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电影的比较分析,可以透视中西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文化中西电影差异 电影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自然反映在他们的电影当中。因此,分析电影是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很好途径。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关。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 一中西电影中的宗教差异 基督教是世界最大的宗教之一,公元4世纪时成为罗马帝国的主要教派,中世纪时期欧洲大部分人都成为了基督教徒,同时,基督教也在中东、北非和印度部分地区成为了少数教派。紧接着地理大发现之后,经过传教士的不断传播和殖民扩张,基督教传至美洲、澳洲,而后遍布世界各地。因此,基督教对西方文明的成型有着重大影响作用。 佛教起源于印度,约在公元1世纪开始从古印度经丝绸之路传至中国,并得到了皇室的重视,许多佛经被引入中国,许多印度高僧来华讲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佛教又衍发出许多流派。这些流派大多融入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或其它一些哲学思想,渐渐地中国佛教摒弃了那些不适合中国社会的规则与条例,融入了一些新的教义,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并带有自己的特色。佛教对中国人的思想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我们的美学、政治、文学、哲学和医药等方面,当然也影响着我们的电影。 1 基督教对西方电影的影响 基督教三大教义分别是三位一体、原罪与救赎。三位一体就是圣父、圣子与圣灵是上帝的三个不同表现。原罪是人类堕落的结果,人类始祖偷吃禁果的行为通常被认为是原罪的起因,只有上帝的恩赐可以解救堕落的人类。救赎就是上帝和其他一些更高的力量,通过赐予人类永恒的生命或来生,来拯救人类精神上的死亡与终身诅咒。基督教认为人类需要从现状中解脱出来,然而,从长远角度来看,人类要完全得到救赎是不可能的。救赎在基督教中是一个核心教义,意思是只要人们心中有上帝,也终将被上帝所救。 救赎的理念代表着基督教的思想。这种思想无疑也影响着西方电影,不仅反映在宗教电影中,如《约翰福音》、《马太福音》、《最后的诱惑》等,也反映在其它一些电影当中,如《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在信仰缺失的年代里有关救赎的故事,救赎的是信仰,被救赎是希望。救赎是一场战斗,希望对绝望,自由对监禁。这也是人类尊严与人性的斗争。安迪救赎了他的狱友,因为他坚定的信仰是对邪恶与绝望最好的武器。不同于其它的宗教电影,《肖》中的救世主不是上帝,而是希望,被救赎的是自由。在安迪入狱之前,肖申克监狱的条件非常恶劣,犯人毫无人权可言。典狱长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基督,把犯人当作廉价劳动力。安迪入狱之后,这位不满现状的银行家虽无力改变,但他的出现至少给犯人们带来了希望和生命之光。至于安迪,他就是现代版的耶稣。他的受难也

浅谈中西文化文学的差异

浅谈中西文化文学的差异 -----从中国文学的特点出发 院系:人文社会科学系班级:0912082 前言:中西文化文学的差异包含着各个方面,提到中西文化文学的差异一定是跨越了整个文化文学发展历程的差异,其中包含着时间的跨度,本文就从中国文学的特点出发,浅谈中西文化文学的差异。 一、中国文学的特点 1.中国文学以“诗”为主体,以“意境”为艺术追求,是在主观情感在客观环境的引发下创作的,其内容大都含蓄多义并具有教化意义。包括散文小说戏曲曲艺似乎都追求一种“诗”的风格,如《红楼梦》、《西厢记》等,虽为小说却以诗词贯穿。 2.中国文化文学是一种富有人文精神的文化,尤为注重人文领域内的问题。伦理道德与现实政治成为中国文化关注的两大核心,从而使中国文化呈现出道德型文化与政治型文化的特征。 3.独特的语言文字。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语言文字之一。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形成和建设起着巨大的作用。 二、中西文化文学发展历程中存在的差异 1.就题材方面而言,中国文学从发展之初以抒情为主,例如《诗经》、词赋等,叙事写实则出现在古典文学的末期。而西方文学在最初的古希腊时期却产生了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印度也产生了《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这两大史诗。中国的小说戏剧发展更推到了明代,仍充盈着浓厚的抒情气息,近于抒情诗的联缀的格局。 2.从创作方法上讲,中国文学重在写意而非写实,如古典诗歌中的山

川游记、凭吊古迹的题材,可以成为叙事性或描述性的作品,但是在众多的诗歌中,往往是代以象征、暗示、隐喻、抒情等艺术手法,虚化眼前所见的景象,从而借景抒情使情景交融。反观西方文学,从古希腊悲剧到《神曲》,以及后来的《堂·吉诃德》和莎士比亚戏剧,虽是以虚构的情景却真实的写出了宗教、人神。 3.就思想而言,首先,从西方文学发展史中了解到西方文化的三大因素---希腊神话,基督教义,近代科学。无论是古典神话还是中世纪的宗教,都令人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在宇宙的地位,与神的关系等。相比而言,中国文学则很少体现神话或宗教的背景。宗教,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没有什么地位。西方的诱惑,谴罚,拯救等观念并不存于中国。西方文学中的伟大冲突往往是人性中魔鬼与神的斗争,中国文学中人物冲突则是人伦的。由此,也可以解释中国文学似乎重于抒情,西方文学则强于想象,运用思想。中国古典文学长于短篇抒情诗和小品文,文学批评则散漫而无系统,戏剧的创造也比西方迟了几乎两千年,这也是由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其次,中国的文学文化的发展可谓是一脉相承,犹如一座肃穆沉静的山,万变不离其宗,很早就建立起了比较成熟封建的伦理道德进行约束。中国文学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而西方文学文化的发展却像是一条澎湃激荡的河,多变、否定,在古希腊时期尚未有的廉耻之分,西方文学的最高境界是宗教或神话的,其主题,则凸显人与神的冲突。 4.在我国文学发展中,民间文学总是与正宗文学并驾齐驱,成为推动正宗文学发展与繁荣的强大潮流。如《诗经》中的“风”,基本上是民

中西哲学比较期末论文

儒家“中庸”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 摘要: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几乎产生于相同的历史时代,它们在理性精神、思想方法等观点上显示出高度的一致。但是,由于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处于迥异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看似相通的中庸和中道思想又在诸多问题上有着各自不同的认知内涵。分析比较其中庸思想不但对于理解两人的思想,而且对于中西文化比较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孔子、亚里士多德、中庸、比较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分别生活在东西方两个不同的文明古国。一方面,大致相同的时代背景和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两人有着一些相同或相似的思想,中庸思想便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两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及两人不同的生活际遇又使得其中庸思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无论是相同还是差异,中庸和中道思想作为中国和希腊传统道德的重要精神,两千多年间,深刻地影响和指导着东方和西方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他们一个成为中华民族的“至圣先师”,造成了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影响;另一个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古代希腊“最博学的人物”,在西方思想界也产生了无与伦比的重要影响。分析比较他们的中庸思想不但对理解两人的思想不无裨益,而且对比较研究深受其思想影响的中西两种文化也有重要作用。 一、儒家“中庸”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相同点 在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看来,所谓中庸或中道,就是人们用理智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感情与行动,使之既无过度,也无不及,自始至终保持适中的原则。二人在对中庸和中道的理解上,有相当的一致性。 首先,理性精神的一致,即不走极端路线。 中庸或中道,都要求持中,不走极端,强烈地反映了人类的理性精神。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狂狷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极端。孔子认为,人们在处理社会关系时,应当时时保持一种理性状态,既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于两端之间取其中。将行中道作为一种理性精神,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反映得更为明显。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对中道的选择过程,是主观和客观统一的过程。人们对中道的界限的认识是受人的主观状态影响的,因而按照中道控制情感和选择行为,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因此,行中道就必须具备相当的理性精神,不能凭感情行事。 其次,德性精神的一致,要求恰到好处。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中庸”或“中道”的根本精神是要求人们的言

中西文化比较

《中西文化比较》教学大纲 Course Syllabus for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s 课程代码:1012014 课程负责人:李红梅 课程中文名称:中西文化比较 课程英文名称: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s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课程学分数:2 课程学时数:36 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外汉语专业学生三年级学生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外国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文学理论 一、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1.本课程的目的 “中西文化比较”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及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本 课程主要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国和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在多个层面上进行 探讨和介绍。通过讲授分析中国与西方主流文化在基本精神、思维方式、语言文 化、宗教信仰、社会规范等方面的内容及差异,使学生明确中西文化的不同起源; 把握中西古代政治制度、道德理想和宗教信仰的异同以及中西哲学和思维方式的 不同特点。增加学生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理论素养, 同时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精要,认识世界文化发展的 统一性和多样性,关注社会现实,既为祖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现代化问题贡献 力量,同时也树立起全球性的宽广视野,自觉地去参与、推动世界各个国家和民 族的文化交流及合作。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历史、辩证地看待文化传统及其走向,能对中西文 化进行有机客观地比较,扬弃糟粕,吸取精华。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 辅以课堂讨论、观看影片以及撰写书评和论文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不 仅掌握较为扎实的有关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而且也不断培 养学生学习文化及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兴趣与积极性。本课程教学方法具有以下 几个特点:(1)采用专题式教学体系,有重点地集中讲授一些重要内容,避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