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化学实验方法-蒸馏、萃取和分液

高一化学,化学实验方法-蒸馏、萃取和分液
高一化学,化学实验方法-蒸馏、萃取和分液

化学实验方法-蒸馏、萃取和分液

一、蒸馏

1.蒸馏实验原理:蒸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各组分的沸点不同指把液体加热至沸腾,使液体变为蒸气,再重新冷凝成液体的过程。

2.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1)下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图(注意各仪器的名称):

(3)实验结论:自来水中含有Cl,蒸馏水中不含有Cl。

(4)实验注意事项:

①蒸馏装置的连接顺序是由下到上、由左到右。

②圆底烧瓶中所盛液体体积一般应介于其容积的1/3~2/3之间,不可将溶液蒸干。

③蒸馏时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碎瓷片或沸石是为了防止液体暴沸。

④冷凝管中的冷却水从下口进(填“上口”或“下口”),从上口出,这样操作的好处是能使冷凝管中的冷水充满且冷水的流向与气流方向相反,气流由上至下所处温度越来越低,冷凝效果好。

⑤圆底烧瓶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

(5)实验装置的改进:

①温度计的作用是控制收集沸点不同的馏分。

②温度计水银球要与蒸馏烧瓶支管口相平。

思考:

①制取蒸馏水不使用温度计是因为水的沸点是100℃,加热至沸腾即可。

②蒸馏与蒸发有何联系与区别?(可从实验原理、实验操作仪器、实验目的等角度进行分析)蒸馏的目的是使液体中的某些组分挥发再冷凝收集,而蒸发的目的一般是提取溶液中的溶质,通常不再回收挥发出来的组分。

4.蒸馏操作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分离液体混合物,当液体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有较大的差别时才能达到较有效的分离。(2)测定纯物质的沸点。

(3)提纯,通过蒸馏含有少量杂质的物质,提高其纯度。

(4)回收溶剂,或蒸出部分溶剂以浓缩溶液。

二、萃取和分液

1.萃取和分液的原理:

(1)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加入的溶剂称为萃取剂。萃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分液是利用分液漏斗把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开的操作。分液操作一般与萃取结合使用。

2.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1)装液: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CCl4),改好玻璃塞。实验现象:溶液分层,上层为橙黄色溶液,下层为无色油状液体。

(2)振荡: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这两种液体充分接触。

(3)静置: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分层,上层为无色的水层,下层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显紫色。

(4)分液: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打开,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打开,使下层液体沿烧杯壁流下,待下层液体流尽时,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3.萃取分液的操作注意事项:

(1)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2)振荡时,要不时旋开活塞放气,以防止分液漏斗内压强过大引起危险。

(2)分液时,要将漏斗下端管口紧贴烧杯内壁,使液体顺利流下,防止液体飞溅。

(3)下层液体要从下口放出,恰好流尽时及时关闭活塞,防止上层液体流出。

(4)上层液体要从上口倒出,保证上层液体尽量少地沾附下层液体。

4.萃取剂选择的三原则:①萃取剂与水(原溶剂)互不相溶;②萃取剂与原溶剂、原溶质不发生反应;③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5.常用的三种萃取剂:汽油、苯、四氯化碳。汽油、苯的密度比水小,萃取I2后显紫色,且位于上层;CCl4的密度比水大,萃取I2后显紫色,且位于下层。

6.

例1.(蒸馏原理)

1.我国明代《本草纲目》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倍也”。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可用于分离(B)

https://www.360docs.net/doc/6b15526319.html,l4和水

B.酒精和水

C.食盐水和泥沙

D.硝酸钾和硫酸钠

解析“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倍也”说的实验操作是蒸馏,蒸馏可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由此进行判断B正确。

例2.(萃取分液原理)

2.1.在盛有溴水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汽油、四氯化碳和酒精,振荡后静置,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①加入的是CCl4,②加入的是汽油,③加入的是酒精

B.①加入的是酒精,②加入的是CCl4,③加入的是汽油

C.①加入的是汽油,②加入的是酒精,③加入的是CCl4

D.①加入的是汽油,②加入的是CCl4,③加入的是酒精

解析汽油能萃取溴水中的溴,但汽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溶液分层,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呈无色;四氯化碳能萃取溴水中的溴,但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溶液分层,下层呈橙红色,上层呈无色;酒精和溴水能互溶,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溶液不分层,溶液仍为橙黄色。

2.2.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热稳定性差,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药。已知:乙醚沸点为35 ℃,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的,主要有乙醚浸取法和汽油浸取法。乙醚浸取法的主要工艺如图所示:

(1)对青蒿干燥破碎后,加入乙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___________,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3)操作℃的主要过程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B.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

C.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液

(4)在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分液后漏斗内剩余的液体从分液漏斗的________(填“上口”或“下口”)倒入烧杯。

答案:(1)溶解青蒿素

(2)漏斗、玻璃棒蒸馏

(3)B

(4)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上口

解析:(2)操作℃是过滤,故需要的仪器还有玻璃棒、漏斗,操作℃是利用沸点不同分离乙醚和青蒿素,故操作为蒸馏。

(3)依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A项青蒿素不溶于水,C项加入乙醚后分液得到的还是混合液,不是精品;B项,根据题中信息可知,青蒿素可溶于乙醇,故粗品中加95%的乙醇溶解后,经浓缩、结晶、过滤可以除去不溶的杂质,得到精品,故选B。

(4)在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应平衡内外大气压,故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分液漏斗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变式训练

1.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 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C)

A.萃取

B.过滤

C.蒸馏

D.蒸发

解析由信息可知,蒸令气上,则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点差异分离,则该法为蒸馏。

A.分液

B.用水萃取

C.蒸馏

D.重结晶

【解析】

由图表可知,常温下乙醇、乙二醇为互溶的液体,沸点相差比较大,所以可以用蒸馏的办法进行分离,故答案选C。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蒸馏自来水可以制得蒸馏水

B.蒸馏烧瓶使用前一般不需要检漏

C.冷却水从冷凝管的下口进入,上口流出

D.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待蒸馏的液体中

解析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而不能插入待蒸馏液体中。

4.检验实验室存放的蒸馏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可选用的试剂是(C)

A.硝酸银溶液

B.稀盐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C.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D.稀硫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解析检验氯离子的试剂是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硝酸酸化的目的是排除碳酸根等离子的干扰。

5.已知乙酸乙酯(C4H8O2)是一种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1g·mL-1,沸点约为55 ℃。要从水与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中将乙酸乙酯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简便的是(B)

A.蒸馏

B.分液

C.过滤

D.蒸发

解析乙酸乙酯与水不互溶,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最简便。

6.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B)

A.碘和四氯化碳

B.水和四氯化碳

C.酒精和水

D.汽油和植物油

【解析】

A. 碘易溶于四氯化碳,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A项不符合题意;

B. 水和四氯化碳不互溶,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B项符合题意;

C. 酒精和水可以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C项不符合题意;

D. 汽油和植物油可以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7.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验它是否漏水

B.萃取剂要求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注入碘水和萃取剂,倒转分液漏斗反复用力振荡后立即分液

D.若用苯作萃取剂,则分层后上层液体呈紫红色

解析萃取剂(如四氯化碳、苯等)应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若用苯(密度比水小)作萃取剂,分层后上层液体呈紫红色。为防止漏液,使用前要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液;加入碘水和萃取剂振荡后,需静置分层再分液。

8.下列物质的分离原理与溶解度有关的是(D)

A.蒸馏

B.过滤

C.升华

D.萃取

【解析】

A.蒸馏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分离的,与溶解度无关,故A不选;

B.过滤是利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液体可通过滤纸,固体不能,与溶解度无关,故B不选;C.升华与物质熔沸点有关,加热转化为气态可分离混合物,故C不选;

D.萃取是利用溶质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大而进行分离,与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有关,故D 选;答案选D。

9.屠呦呦受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启发,设计了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方案(乙醚微溶于水)。该方案未涉及的分离方法是(C)

A.过滤

B.分液

C.蒸发

D.蒸馏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乙醚提取青蒿素的方案为用冷水浸泡青蒿,过滤得到青蒿绞汁,再用乙醚乙醚萃取青蒿绞汁,然后分液得到提取液,提取液经过蒸馏后可得青蒿素的粗品,则提取过程中没有未涉及的分离方法是蒸发,故选C。

10.为了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溴化钠,常用方法是往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发生反应:2NaBr +Cl2=2NaCl+Br2,然后加入苯或四氯化碳,经振荡、静置、分液,可得到氯化钠溶液。下列分析判断中不正确的是(C)

A.加入苯或四氯化碳的操作叫萃取

B.苯层在上层或四氯化碳层在下层

C.可以用酒精代替苯或四氯化碳

D.氯气单质置换出了溴单质

解析由2NaBr+Cl2=2NaCl+Br2可知,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有单质溴生成;用苯或四氯化碳可萃取反应后溶液中的溴,苯的密度比水小,苯层在上层;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四氯化碳层在下层。酒精与水混溶,不能作萃取剂。

11.关于物质的分离提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蒸发操作可以从溶液中分离得到可溶性固体溶质

B.将待过滤的液体直接倒入漏斗中,且使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C.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不能伸入液面以下,只需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D.选用分液法分离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植物油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解析过滤时,要将待过滤的液体沿玻璃棒倒入漏斗中。

12.现有三组混合液:①CCl4和水;②苯(沸点:80.1℃)和甲苯(沸点:110.6℃)的混合物(二者是性质非常相似的一对互溶液体);③氯化钾和单质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是(C)A.分液、萃取、蒸馏 B.蒸馏、萃取、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萃取、蒸馏、分液

解析①CCl4和水互不相溶,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②苯(沸点:80.1 ℃)和甲苯(沸点:110.6 ℃)是互溶的两种液体,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来分离;③向氯化钾和单质碘的水溶液中加入萃取剂,采用萃取法。

13.

解析乙醇与水相互溶解,不能用作萃取剂,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物;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变化差别很大,可用重结晶法提纯硝酸钾。

14.下列实验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C)

A.浓缩硝酸钾溶液,应选择装置④

B.从碘水中分离出碘单质,应选择装置②①

C.碘单质和四氯化碳的分离,应选择装置②

D.粗盐的提纯,应用到装置③④

【解析】

A.浓缩硝酸钾溶液,可用蒸发的方法,应选择装置④,A正确;

B.从碘水中分离出I2,可用萃取、分液、低温蒸馏的方法,应选择装置②①,B正确;

C.碘和CCl4的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用到装置①,C错误;

D.粗盐的提纯,涉及到溶解、过滤和蒸发,应用到装置③④,D正确;

15.关于实验室中的仪器:①试管、②烧杯、③容量瓶、④量筒、⑤分液漏斗、⑥滴定管、⑦蒸馏烧瓶、⑧蒸发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能直接加热的有①⑧

B.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有⑤⑦⑧

C.使用前应进行检漏的有③⑤⑥

D.标有使用温度的有③④⑥⑦

【解析】

A.能直接加热的有试管、蒸发皿;容量瓶、量筒、分液漏斗、滴定管不能加热;烧杯、蒸馏烧瓶可以垫上石棉网加热,故A正确;

B.分液漏斗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蒸馏烧瓶用于沸点不同的溶液,蒸发皿用于除去溶液中的溶剂,故B正确;

C.使用前应进行检漏的带塞子或活塞的仪器,有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故C正确;D.标有使用温度的有容量瓶、量筒、滴定管,蒸馏烧瓶不标温度,故D错误;

答案选D。

16.青蒿素是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在1971年发现的一种含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的无色针状晶体,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石油醚、苯等有机溶剂,熔点为156℃,沸点389.9℃,热稳定性差。一种超声提取青蒿素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石油醚的沸点为30~80℃,青蒿素在95%乙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超声提取的原理是在强大的超声波作用下,使青蒿细胞乳化、击碎、扩散,其优点是加速溶解

B.操作1的名称是萃取

C.操作3的步骤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D.操作3中若温度过高,会降低青蒿素的产率,其原因可能是青蒿素热稳定性差

【解析】

A.利用超声波使青蒿细胞乳化、击碎、扩散,可以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的浸取率,故A正确;

B.操作1将残渣和提取液分离,应为过滤,故B错误;

C.青蒿素在95%乙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所以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故C正确;

D.青蒿素含有过氧基团,热稳定性差,温度过高,可能会使青蒿素分解,降低产率,故D正确;故答案为B。

17.选取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法

B.结晶法

C.分液法

D.蒸馏法

E.过滤法

(1)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泥沙的混合物:__________。

(2)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__________。

(3)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 ℃)和甲苯(沸点为110.6 ℃)的混合物:__________。

(4)从碘的水溶液里提取碘:__________。

(5)从含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分离出硝酸钾:__________。

答案(1)E(2)C(3)D(4)A(5)B

18.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工艺流程如下:

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由原料得到产品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必须“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液1中除水外,还含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1)2NaCl+(NH4)2SO4=Na2SO4 +2NH4Cl

(2)防止温度下降时,Na2SO4溶解,减小Na2SO4产量;如果温度过低,NH4Cl析出,影响Na2SO4的纯度和NH4Cl的产量

(3)Na+、SO42-、NH4+、Cl-

(4)滤液2

【解析】

将氯化钠和硫酸铵混合溶解,蒸发浓缩,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在温度较高时,硫酸钠溶解度较小,所以趁热过滤可得硫酸钠固体,溶液中则主要为氯化铵,过滤得氯化铵溶液,将氯化铵溶液冷却结晶,过滤得氯化铵固体,经洗涤干燥得氯化铵产品。

(1)根据题干信息知,原料为氯化钠和硫酸铵,产物为硫酸钠和氯化铵,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方程式为:2NaCl + (NH4)2SO4= Na2SO4+2NH4Cl;

(2)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在温度较高时,硫酸钠溶解度较小,所以趁热过滤可得硫酸钠固体,如果温度较低时,硫酸钠溶解度较大,滤液中溶有硫酸钠,所以影响了硫酸钠和氯化铵的的产量和纯度,故答案为防止温度下降时,Na2SO4溶解,减小Na2SO4产量;如果温度过低,NH4Cl析出,影响Na2SO4的纯度和NH4Cl的产量;

(3)根据上述分析,硫酸钠析出后,滤液1中溶有氯化铵和少量硫酸钠,二者都是强电解质,故完全电离,所以滤液1中除水外,还含有的主要成分为Na+、SO42-、NH4+、Cl-;

(4)根据流程图分析得,滤液2中溶有硫酸钠和少量氯化铵,所以滤液2可以循环利用,故答案为滤液2。

19.如图是海带中提取碘的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干海带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灼烧(填仪器名称)。

(2)操作I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碘的四氯化碳应该从分液漏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4)操作II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该操作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A.立即补加 B.冷却后补加 C.不需补加 D.重新配料

(5)在操作II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解:(1)坩埚

(2)过滤

(3)检漏下口放出

(4)蒸馏防止暴沸 B

(5)b

【解析】

(1)灼烧物质应该在坩埚中进行,因此干海带在坩埚中灼烧,故答案为:坩埚;

(2)比较操作℃前后物质的存在形式可知,操作℃应为分离难溶固体和液体的过滤操作,故答案为:过滤;

(3)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并检漏,由于CCl4的密度比水大,所以萃取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在下层,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答案为:检漏;下口放出;(4)操作℃为从碘的有机溶剂中分离出单质碘,则操作℃应为分离易溶固体和液体的蒸馏操作,蒸馏时需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若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需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再补加碎瓷片,故答案为:蒸馏;防止暴沸;B;

(5)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冷凝管采用直形冷凝管,便于馏分流出,故答案为:b。

高中化学必修一蒸馏和萃取

一、选择题 1.下列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学”的有() ①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CCl4萃取溴水改为CCl4萃取碘水②在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 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③将实验室的废酸液与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①②③ 解析:①溴水易挥发,污染环境;②利用铜丝可节省原料;③酸碱中和,避免污染。 答案: D 2.将体积比为1∶2的四氯化碳和碘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下列图示现象正确的是() 解析: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且密度比水大,则四氯化碳与碘水按体积比为1∶2充分混合后,四氯化碳层在试管下层。 答案: D 3.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可行的是() A.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可用蒸馏方法分离 B.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方法分离 C.互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萃取的方法分离 D.可溶于水的固体与难溶于水的固体形成的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 解析:萃取是指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C错误。 答案: C 4.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部分水,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 () 解析:油和水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本着方便易操作的原则,可用分液法分离。 答案: B 5.下列关于蒸馏操作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蒸馏操作主要仪器是:蒸馏烧瓶、酒精灯、铁架台、冷凝管、锥形瓶、温度计等 B.蒸馏操作使用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到液面下 C.在蒸馏烧瓶内放入少量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 D.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是下进上出 解析: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答案: B 6.用四氯化碳萃取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C.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红色 D.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 解析:水的密度比CCl4小,水层在上层,应从漏斗上口倒出,碘的CCl4溶液在下层,应从下口流出。 答案: D 7.不用任何试剂鉴别下列五种物质的溶液:①NaOH ②MgSO4③Ba(NO3)2④Cu(NO3)2⑤KNO3 被鉴别出来的正确顺序是() A.⑤④③②①B.④③①②⑤ C.④①②③⑤D.②③①④⑤ 解析:各取五种溶液少量,观察颜色,蓝色溶液为Cu(NO3)2溶液,然后分别将其他四种无色 溶液与之混合,产生蓝色沉淀的为NaOH溶液,再用NaOH溶液检出MgSO4溶液,用MgSO4溶液检出Ba(NO3)2溶液和KNO3溶液。 答案: C 8.现有一瓶甲和乙的混合液,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表所示: 物质熔点/℃沸点/℃密度/(g·c m-3) 溶解性 甲-68 115 0.93 易溶于乙 乙-84 77 0.90 易溶于甲[来源学* 科*网Z*X*X*K] 据此,将甲和乙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A.过滤法B.蒸发法 C.萃取法D.蒸馏法 解析:对于两种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宜利用沸点不同采用蒸馏方法分离。 答案: D 9.现有三组溶液: 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

《蒸馏和萃取》知识总结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3课时蒸馏和萃取 知识点一:蒸馏 1. 原理:利用互溶的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2. 实验仪器 ①蒸馏烧瓶:蒸馏烧瓶属于烧瓶类。 蒸馏烧瓶与普通烧瓶不同的地方,在于瓶颈部位有一略向下的支管,它是专门用来蒸馏液体的容器。蒸馏烧瓶有减压蒸馏烧瓶及常压蒸馏烧瓶2类。常压蒸榴烧瓶也分支管在瓶颈上都、中部和下部的3种,蒸馏沸点较高的液体,选用支管在瓶颈下部的蒸馏烧瓶,沸点较低的则用支管在上都的蒸馏烧瓶。而支管位于瓶颈中部者,常用来蒸馏一般沸点的液体。 蒸馏烧瓶的规格以容积大小区别,常用为150mL和250mL 2种。 ②冷凝器:冷凝器又叫冷凝管,是用来将蒸气冷凝为液体的仪器。 冷凝器根据不同使用要求有多种结构不同的类型。内管有直型(如图1-3 中所示)、蛇形和球形3种。直型冷凝器构造简单,常用于冷凝沸点较高的液体,蛇形冷凝管特别适用于沸点低、易挥发的有机溶剂的蒸馏回收。而球形者两种情况都适用。 冷凝管的规格以外套管长度表示,常用为200 mm、300 mm、400 mm、500 mm 和600 mm等几种。 直形冷凝器使用时,既可倾斜安装,又可直立使用,而球形或蛇形冷凝器只能直立使用,否则因球内积液或冷凝液形成断续液柱而造成局部液封,致使冷凝液不能从下口流出。 ③应接管:也叫尾接管或称接受器又名牛角管。它与冷凝器配套使用,将蒸馏液导入承接容器。 应接管的弯角约为105°,便于和蒸馏烧瓶支管75"角相配,安装后二者保持平行。 应接管的规格以上口外径和长度表示,常用为18×l50mm、25×180mm和 30×200mm 3种)。

高中化学第1章从实验学化学113蒸馏与萃取11

蒸馏和萃取 一、教材分析: 蒸馏和萃取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的分离和提纯技术,海水淡化问题是目前解决全球淡水日益紧缺问题的重要途径,这为选修《化学与技术》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萃取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分离和提纯技术,它是对溶解性规律的一个应用,其原理也在今后卤族元素和有机物的学习中多次体现,在生活中也有多方面的应用。 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复习蒸馏的原理,掌握实验室规范的蒸馏装置。这部分内容只作复习和简单的扩充;(二)介绍萃取的原理和装置,特别是实验操作中的细节。这部分知识为新知识,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由浅入深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蒸馏和萃取是高中阶段的两个基本实验操作,学生对于相关内容及部分仪器还比较陌生,本节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蒸馏和萃取的操作及过程,学习一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并进一步丰富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和手段。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作用。 2.知道液体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蒸馏和萃取,能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亲自实验和教师指导,让学生掌握做好实验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发现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建立化学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蒸馏和萃取的实验原理以及操作过程。 教学难点:蒸馏和萃取的掌握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 【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粗盐的提纯,通过除杂质过滤的方法得到比较纯的盐水,大家想想如果我们要把盐水变为淡水,该怎么做呢? 比如说在海边,渔民们是怎么解决生活用水的问题;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郑和下西洋的那段历史,大家知道他们是怎么解决长期在海上漂泊的吃水问题吗?

高一化学必修一讲义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蒸馏操作: 蒸馏操作应注意的事项,如图: ①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②温度计水银球部分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下方约0.5cm处;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为防止爆沸可在蒸馏烧瓶中加入适量碎瓷片; ⑤蒸馏烧瓶的支管和伸入接液管的冷凝管必须穿过橡皮塞,以防止馏出液混入杂质; ⑥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思考与讨论] 蒸馏与蒸发的区别 蒸馏与蒸发的区别:加热是为了获得溶液的残留物(浓缩后的浓溶液或蒸干后的固体物质)时,要用蒸发;加热是为了收集蒸气的冷凝液体时,要用蒸馏。 蒸发操作应注意的事项:注意蒸发皿的溶液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溶液溅出;如果蒸干,当析出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灭酒精灯,利用余热蒸发至干。 二、萃取实验操作 萃取的操作方法如下: ①用普通漏斗把待萃取的溶液注入分液漏斗,再注入足量萃取液; ②随即振荡,使溶质充分转移到萃取剂中。振荡的方法是用右手压住上口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反复倒转漏斗并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环上静置,待分层后进行分液; ④蒸发萃取剂即可得到纯净的溶质。为把溶质分离干净,一般需多次萃取。 分液的操作方法: ①用普通漏斗把要分离的液体注入分液漏斗内,盖好玻璃塞; ②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分层; ③将玻璃塞打开,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牛口上的小孔再盖好,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漏斗里的

液体能够流出; ④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放入烧杯,待下层液体流完立即关闭活塞,注意不可使上层液体流出; ⑤从漏斗上端口倒出上层液体。 化学方法提纯和分离物质的“四原则”和“三必须” (1)“四原则”是:一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二不减(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三易分离(被提纯物与杂质容易分离);四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要复原)。 (2)“三必须”是:一除杂试剂必须过量;二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为过量试剂带入新的杂质);三除杂途径选最佳。

《蒸馏和萃取》教案

《蒸馏和萃取》教学教案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课时2 教学目标①掌握蒸馏和萃取的原理和操作 ②掌握蒸馏和萃取在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③掌握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④掌握冷凝管、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 教材分析重点蒸馏和萃取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难点学会对混合物采取合理的分离和提纯方法教具课件、课本、习题资料 教学过程【课程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粗盐的提纯,通过除杂过滤的方法可得到比较纯 的盐水,大家想想如果我们要把盐水变成淡水,该怎么做呢?看过电影《少年派》的举个手,派在海上漂泊的时候是怎么获得可饮用的淡水的呢?当年郑和下西洋,那么长一段时间,他们是怎么解决长期在海上漂泊的吃水问题? 【展示】用课件放照片,加深了解。 【提问】在做汤的时候,大家观察过锅盖吗?锅盖上有水珠,这水珠与汤不同,这水珠什么成分呢?为什么会有水珠呢? 【学生】这是因为汤沸腾之后,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锅盖而凝成水珠附于锅盖。【讲解】那么这是个什么过程呢?这个过程在化学上我们称为蒸馏,是一种分离 混合物的方法,那么是分离什么样的物质呢? 【学生】分离沸点不一样的混合物。 【过渡】是的,所以蒸馏是一种分离提纯的方法,上节课学过过滤和蒸发两种分 离提纯的方法,本节课将学习另外两种分离提纯的方法:蒸馏和萃取。 1.蒸馏的原理 【讲解】蒸馏原理:互溶的液体沸点不同,加热使沸点低的液体组份汽化,再冷 凝为液体加以收集,以分离液体混合物。 【提问】那蒸馏和蒸发一样的吗,有哪些地地方不同呢? 【学生】蒸馏需要将蒸发出来的液体冷凝,蒸发是物理现象,蒸馏是物质提纯的 方法。 【讲解】是的,蒸发和蒸馏有本质性的区别,(放映ppt)通过这个表格来了解 它们的区别: 蒸发蒸馏 实 验 装 置 图 原理液体汽化的过程 利用沸点不同,沸点低的先汽化,在冷凝成液 体收集 本质物理现象物质提纯方法 目的为了获得溶液的残留物为了收集蒸汽的冷凝液体

蒸馏和萃取教案

《蒸馏和萃取》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①掌握蒸馏和萃取的原理和操作 ②掌握蒸馏和萃取在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③掌握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④掌握冷凝管、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 教材分析重点蒸馏和萃取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难点学会对混合物采取合理的分离和提纯方法教具课件、课本、习题资料 教学过程【课程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粗盐的提纯,通过除杂过滤的方法可得到比较纯 的盐水,大家想想如果我们要把盐水变成淡水,该怎么做呢看过电影《少年派》的举个手,派在海上漂泊的时候是怎么获得可饮用的淡水的呢当年郑和下西洋,那么长一段时间,他们是怎么解决长期在海上漂泊的吃水问题 【展示】用课件放照片,加深了解。 【提问】在做汤的时候,大家观察过锅盖吗锅盖上有水珠,这水珠与汤不同,这 水珠什么成分呢为什么会有水珠呢 【学生】这是因为汤沸腾之后,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锅盖而凝成水珠附于锅盖。【讲解】那么这是个什么过程呢这个过程在化学上我们称为蒸馏,是一种分离混 合物的方法,那么是分离什么样的物质呢 【学生】分离沸点不一样的混合物。 【过渡】是的,所以蒸馏是一种分离提纯的方法,上节课学过过滤和蒸发两种分 离提纯的方法,本节课将学习另外两种分离提纯的方法:蒸馏和萃取。 1.蒸馏的原理 【讲解】蒸馏原理:互溶的液体沸点不同,加热使沸点低的液体组份汽化,再冷 凝为液体加以收集,以分离液体混合物。 【提问】那蒸馏和蒸发一样的吗,有哪些地地方不同呢 【学生】蒸馏需要将蒸发出来的液体冷凝,蒸发是物理现象,蒸馏是物质提纯的 方法。 【讲解】是的,蒸发和蒸馏有本质性的区别,(放映ppt)通过这个表格来了解 它们的区别: 蒸发蒸馏 实 验 装 置 图 原理液体汽化的过程 利用沸点不同,沸点低的先汽化,在冷凝成液 体收集 本质物理现象物质提纯方法 目的为了获得溶液的残留物为了收集蒸汽的冷凝液体

《蒸馏和萃取》知识总结教学提纲

《蒸馏和萃取》知识 总结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3课时蒸馏和萃取 知识点一:蒸馏 1. 原理:利用互溶的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2. 实验仪器 ①蒸馏烧瓶:蒸馏烧瓶属于烧瓶类。 蒸馏烧瓶与普通烧瓶不同的地方,在于瓶颈部位有一略向下的支管,它是专门用来蒸馏液体的容器。蒸馏烧瓶有减压蒸馏烧瓶及常压蒸馏烧瓶2类。常压蒸榴烧瓶也分支管在瓶颈上都、中部和下部的3种,蒸馏沸点较高的液体,选用支管在瓶颈下部的蒸馏烧瓶,沸点较低的则用支管在上都的蒸馏烧瓶。而支管位于瓶颈中部者,常用来蒸馏一般沸点的液体。 蒸馏烧瓶的规格以容积大小区别,常用为150mL和250mL 2种。 ②冷凝器:冷凝器又叫冷凝管,是用来将蒸气冷凝为液体的仪器。 冷凝器根据不同使用要求有多种结构不同的类型。内管有直型(如图1-3中所示)、蛇形和球形3种。直型冷凝器构造简单,常用于冷凝沸点较高的液体,蛇形冷凝管特别适用于沸点低、易挥发的有机溶剂的蒸馏回收。而球形者两种情况都适用。 冷凝管的规格以外套管长度表示,常用为200 mm、300 mm、400 mm、500 mm和600 mm等几种。 直形冷凝器使用时,既可倾斜安装,又可直立使用,而球形或蛇形冷凝器只能直立使用,否则因球内积液或冷凝液形成断续液柱而造成局部液封,致使冷凝液不能从下口流出。 ③应接管:也叫尾接管或称接受器又名牛角管。它与冷凝器配套使用,将蒸馏液导入承接容器。 应接管的弯角约为105°,便于和蒸馏烧瓶支管75"角相配,安装后二者保持平行。

应接管的规格以上口外径和长度表示,常用为18×l50mm、25×180mm和30×200mm 3种)。 使用时,应接管的上口通过单孔橡胶塞与冷凝器的下端管口相连。应接管的下口直接伸入承接容器内。 ④温度计:温度计是用于测量温度的仪器。其种类很多,有数码式温度计,热敏式温度计等。而实验室中常用为玻璃液体温度计,简称温度计。 温度计可根据用途和测量精度分为标准温度计和实用温度计2类。标准温度汁的精度高,它主要用于校正其它温度计。实用温度计是指所供实际测温用的温度计,主要有实验用温度计、工业温度计、气象温度计、医用温度计等。中学常用棒式工业温度汁。其中酒精温度计的量程为100°C,水银温度计有量程为200°C和量程为360°C两种规格。 使用时应选择适合测量范围的温度计。严禁超量程使用温度计。禁止用温度汁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用完后应擦拭干净,装入纸套内,远离热源存放。 ⑤锥形瓶:充当承接容器,由于口径较小,能减少液体挥发,比烧杯适合作承接容器。也有人把锥形瓶与应接管的组合称为接收器。 【要点提示】实验注意事项 ①蒸馏装置的连接应按由下至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②蒸馏烧瓶配置温度计时,应选用合适的橡胶塞,特别要注意检查气密性是否良好。加热时应放在石棉网上,使之均匀受热。 ③用水作冷却介质,将蒸气冷凝为液体。冷凝水的走向要从低处流向高处,即如图1-3所示下口进水,上口出水,千万不能将进水口与出水口接反(注意:冷水的流向要与蒸气流向的方向相反)。 ④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液泡应完全浸入液体中,但不得接触容器壁。测蒸汽温度时液泡应在液面以上。测蒸馏馏分温度时,液泡应略低于蒸馏烧瓶支管(精确地说,温度计的液泡的上缘要恰好与蒸馏瓶支管接口的下缘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1-3所示)。

强烈推荐2.s1-1-2蒸馏和萃取知识点精华

强烈推荐2.S1-1-2蒸馏和萃取知识点精华(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1S 1-1-2 蒸馏和萃取 一、蒸馏 1. 原理 利用混合物中个组分的沸点不同,除去液态混合物中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的方法。 2. 仪器及装置图 3.注意事项 (1)蒸馏时,在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或沸石,防止液体暴沸。 (2)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先通冷凝水,再加热,蒸馏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停止通冷却水。 (3)分离多种液体时使用蒸馏烧瓶和温度计,且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制取蒸馏水则用烧瓶即可,无需温度计) (4)烧瓶中所盛液体体积一般应介于其容积的1/3 ~2/3 之间。 (5)给蒸馏烧瓶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 (6)装置组装顺序:从下到上,从左到右。 4.应用(制取蒸馏水) 二、萃取和分液 1.原理 (1)萃取 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 (2)分液 把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例如:分离四氯化碳和水) 2.实例(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1)仪器: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 (2)步骤 1

3.注意事项及说明 (1)分液漏斗使用前一定要检漏,方法如下: 在分液漏斗中注入少量的水,塞上瓶塞,倒置看是否漏水,如不漏,正立后把瓶塞旋转1800,再倒置看是否漏水。 (2)萃取剂必须具备的三点性质 ①萃取剂与水互不相溶 ②萃取剂和溶质不发生反应 ③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3)分液操作的注意事项 ①振荡时,要不时旋开活塞放气,以防止分液漏斗内压强过大引起危险。 ②分液时,要将上口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保证漏斗内外气压相同,同时使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使液体顺利流下。 ③下层液体要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要从上口倒出。 (4)常见萃取剂 苯、汽油:无色液体,难溶于水,密度小于水。 四氯化碳:无色液体,难溶于水,密度大于水。 (5)溴、碘的性质 均易溶于有机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 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红色;溴的四氯化碳呈橙色。 (6)由于酒精与水互溶,故酒精一般不做萃取剂。

苏州中学园区高一化学苏教版分液与蒸馏学案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学案 分液与蒸馏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萃取和分液、蒸馏等分离物质的实验技能 2.初步了解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离。 【课前检测】回顾一下,你学过哪些有关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如何应用这些方法分离混合物? 【情景设计1】已知四氯化碳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无色油状液体, 密度比水大,常用作溶剂。完成下列实验。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3 mL溴水,再向其中的一支试管中滴加 1 mL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实验现象: 【归纳整理 一、萃取与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 1.⑴萃取原理: 例如:从碘水提纯碘,从溴水提纯溴 ⑵萃取剂的选择: 2.⑴分液原理: 例如:汽油和水的分离,四氯化碳和水的分离 ⑵实验仪器: ⑶操作要点:1、混合振荡2.静置分层3.分液 ①实验前要 ②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分液漏斗的下端口应紧靠,静置分层; ③当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分成两层后,打开旋塞,将下层液体放出,上层液体从

【典型例题】 ( )1.下列各组混合物中,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CCl4和水B.汽油和食用油C.汽油和NaOH溶液D.酒精和水( )2.萃取碘水中的碘,可用的萃取剂是①四氯化碳②汽油③酒精 A.只有①B.①和②C.①和③D.①②③ 【情景设计2】某些地区的自来水中含有Fe3+,实验室可通过蒸馏自来水的方法获得少量纯净的水。 组装蒸馏实验装置,逐一介绍各仪器名称,然后演示蒸馏的实验。 【归纳整理】 二、蒸馏 1.原理: 例如:酒精和水的分离,蒸馏水的制取 2.实验仪器: 3.蒸馏的操作要点: ⑴蒸馏烧瓶加热要加上 ⑵温度计水银球位置 ⑶烧瓶中要加入碎瓷片,作用是 ⑷先通冷凝水,再加热。冷凝水的流向 【拓展视野】P20利用混合物种各种物质对某种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差异,通过层析的方法将溶液中的物质分离。 【当堂训练】

高一化学,化学实验方法-蒸馏、萃取和分液

化学实验方法-蒸馏、萃取和分液 一、蒸馏 1.蒸馏实验原理:蒸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各组分的沸点不同指把液体加热至沸腾,使液体变为蒸气,再重新冷凝成液体的过程。 2.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1)下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图(注意各仪器的名称): ( (3)实验结论:自来水中含有Cl,蒸馏水中不含有Cl。 (4)实验注意事项: ①蒸馏装置的连接顺序是由下到上、由左到右。 ②圆底烧瓶中所盛液体体积一般应介于其容积的1/3~2/3之间,不可将溶液蒸干。 ③蒸馏时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碎瓷片或沸石是为了防止液体暴沸。 ④冷凝管中的冷却水从下口进(填“上口”或“下口”),从上口出,这样操作的好处是能使冷凝管中的冷水充满且冷水的流向与气流方向相反,气流由上至下所处温度越来越低,冷凝效果好。 ⑤圆底烧瓶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 (5)实验装置的改进: ①温度计的作用是控制收集沸点不同的馏分。 ②温度计水银球要与蒸馏烧瓶支管口相平。 思考: ①制取蒸馏水不使用温度计是因为水的沸点是100℃,加热至沸腾即可。 ②蒸馏与蒸发有何联系与区别?(可从实验原理、实验操作仪器、实验目的等角度进行分析)蒸馏的目的是使液体中的某些组分挥发再冷凝收集,而蒸发的目的一般是提取溶液中的溶质,通常不再回收挥发出来的组分。

4.蒸馏操作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分离液体混合物,当液体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有较大的差别时才能达到较有效的分离。(2)测定纯物质的沸点。 (3)提纯,通过蒸馏含有少量杂质的物质,提高其纯度。 (4)回收溶剂,或蒸出部分溶剂以浓缩溶液。 二、萃取和分液 1.萃取和分液的原理: (1)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加入的溶剂称为萃取剂。萃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分液是利用分液漏斗把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开的操作。分液操作一般与萃取结合使用。 2.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1)装液: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CCl4),改好玻璃塞。实验现象:溶液分层,上层为橙黄色溶液,下层为无色油状液体。 (2)振荡: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这两种液体充分接触。 (3)静置: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分层,上层为无色的水层,下层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显紫色。 (4)分液: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打开,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打开,使下层液体沿烧杯壁流下,待下层液体流尽时,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3.萃取分液的操作注意事项: (1)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2)振荡时,要不时旋开活塞放气,以防止分液漏斗内压强过大引起危险。 (2)分液时,要将漏斗下端管口紧贴烧杯内壁,使液体顺利流下,防止液体飞溅。 (3)下层液体要从下口放出,恰好流尽时及时关闭活塞,防止上层液体流出。 (4)上层液体要从上口倒出,保证上层液体尽量少地沾附下层液体。 4.萃取剂选择的三原则:①萃取剂与水(原溶剂)互不相溶;②萃取剂与原溶剂、原溶质不发生反应;③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5.常用的三种萃取剂:汽油、苯、四氯化碳。汽油、苯的密度比水小,萃取I2后显紫色,且位于上层;CCl4的密度比水大,萃取I2后显紫色,且位于下层。 6.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参考教案

必修I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3课时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 一、教材分析: 蒸馏和萃取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的分离和提纯技术,海水淡化问题是目前解决全球淡水日益紧缺问题的重要途径,这为选修《化学与技术》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萃取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分离和提纯技术,它是对溶解性规律的一个应用,其原理也在今后卤族元素和有机物的学习中多次体现,在生活中也有多方面的应用。 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复习蒸馏的原理,掌握实验室规范的蒸馏装置。这部分内容只作复习和简单的扩充;(二)、介绍萃取的原理和装置,特别是实验操作中的细节。这部分知识为新知识,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由浅入深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蒸馏和萃取是高中阶段的两个基本实验操作,学生对于相关内容及部分仪器还比较陌生,本节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蒸馏和萃取的操作及过程,学习一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并进一步丰富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和手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知道液体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蒸馏和萃取,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会对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操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2)能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蒸馏和萃取的掌握和应用 难点:蒸馏和萃取的掌握和应用

四、学情分析: (1)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简易的蒸馏操作方法,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对规范装置和实验原理做深入的探讨,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已经初步了解了粗盐提纯的方法,蒸馏的简易装置。蒸馏则是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 (2)萃取的引入采用学生回家做西红柿汤并进行观察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学生已经掌握了部分溶解度的相关知识,这对萃取原理的讲解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五、教学方法:实际操作、归纳、总结等方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上相关的实验,初步把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完成课前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实物投影仪,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3.教具准备:4人一组、制取蒸馏水装置15套、50 mL分液漏斗(15)、10 mL 量筒(15)、烧杯(15)、铁架台(含铁圈)(15)、CCl4、碘水。等。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存在的困惑。 [复习提问]过滤、蒸发操作及SO42-检验方法。 [设问] 过滤、蒸发操作是用于固体混合物还是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学生回答] 过滤、蒸发操作适用于固体混合物分离。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粗盐的提纯,通过除杂质过滤的方法得到比较纯的盐水,大家想想如果我们要把盐水变为淡水,该怎么做呢? 比如说在海边,渔民们是怎么解决生活用水的问题;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郑和下西洋的那段历史,大家知道他们是怎么解决长期在海上漂泊的吃水问题吗?

高一化学蒸馏和萃取同步测试题

【创新方案】高中化学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蒸馏和萃取训练 全程跟踪新人教版必修1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2018·绍兴高一检测)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利用你所学的知识,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 ) 解析:由于花生油和水互不相溶,液体会分成两层,故可用分液方法分离. 答案:B 2.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和用品:铁架台、铁夹、铁圈、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锥形瓶、牛角管、火柴.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A.蒸发 B.萃取 C.过滤D.蒸馏 解析:要进行蒸馏操作还缺少仪器蒸馏烧瓶、冷凝管. 答案:D 3.(2018·浙江温州中学高一检测)自来水中因含有少量Fe3+而不能用于溶液的配制,实验室为了除去自来水中的Fe3+获得纯净水,可采用的方法是( ) A.过滤法B.结晶法

C.蒸馏法D.沉淀法 解析:除去自来水中的少量杂质离子只能用蒸馏法,C项正确.答案:C 4.下列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中,主要是从溶解性的角度考虑的是( ) A.蒸发B.蒸馏 C.过滤D.萃取 解析:过滤是分离不溶性物质和液体的方法,萃取主要是利用了溶质在两种溶剂里溶解度差异较大,将溶质从一种溶剂提取到另一种溶剂里的方法,显然两者均与溶解性有关. 答案:CD 5.(2018·海淀高一检测)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使用分液漏斗分液时,应将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 开 B.蒸馏实验不一定使用温度计 C.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 D.过滤(如图)时,可将悬浊液从烧杯直接倒入漏斗中 解析:蒸馏实验并非一定需要温度计,如蒸馏水的制取;过滤时应将液体沿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中,不可直接倾倒. 答案:D 6.(2018·北师大附中期中)有Na2CO3、AgNO3、BaCl2、HCl、NH4NO3五种无标签溶液,为鉴别它们,取四支试管分别装入一种溶液,向上述四支试管中加入少许剩下的一种溶液,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有三支试管出现沉淀时,则后加入的是AgNO3溶液

1.1.2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蒸馏和萃取

1.1.2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蒸馏和萃取

第册第一章(单元)第一节,共 3 课时 课题实验课:蒸馏和萃取 知识目标1、知道液体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蒸馏和萃取; 2、掌握蒸馏和萃取的原理以及适用范围; 3、Cl-的检验 技能目标1、掌握蒸馏和萃取的实验装置并熟悉其操作技能; 2、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 重 点 难 点 蒸馏和萃取的掌握和应用、Cl-的检验。 教学过程组织过程: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过滤和蒸发这两种混合物分离与提纯的方法。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两种混合物分离与提纯的方法——蒸馏和萃取。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资料,地球上的水资源非常丰富,但可供我们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却不足1%,对于地球上这么大面的水资源,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将她转

化为可供我们使用的淡水资源呢? [生]海水淡化 [提问]海水淡化是全球的一个重要项目。而它应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蒸馏 [师]同学们从课本P7找出蒸馏的原理。 [生]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除去液态混合物中易挥发、不挥发、难挥发的杂质的方法。 [讲解]这里需要同学们笔记:蒸馏是用于分离液态混合物,且各组分的沸点差一般要求大于30℃。[师]下面,我们来看蒸馏的整个实验装置图。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方向把蒸馏装置中所用到的仪器名称说出来。 [生]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圆底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提醒]区分圆底烧瓶和蒸馏烧瓶、冷凝管也叫冷凝器、锥形瓶用于盛装液体时叫锥形瓶、用于间接加热时叫平底烧瓶。 [师]下面,我们来看整个蒸馏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同学们可翻开《问鼎学堂》P11<要点一> [投影展示] 蒸馏注意事项:

专题1.1.2 蒸馏和萃取-《易错点专项训练》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人教必修1(第1章)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2课时蒸馏和萃取 易错点一蒸馏的有关操作 1.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可用蒸馏法,下列不是蒸馏实验必须的仪器或材料的是A.温度计B.冷凝管C.沸石(碎瓷片) D.漏斗 【答案】D 【解析】固、液混合物的分离用到的主要仪器为漏斗,而蒸馏用到的主要仪器或材料有:温度计、冷凝管、沸石(碎瓷片)、蒸馏烧瓶、牛角管、锥形瓶、酒精灯、石棉网等;正确选项D。 2.下图是实验室蒸馏装置图。可利用此装置将海水淡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馏时应将温度计插入海水中 B.蒸馏时冷水的流向应由上而下 C.利用此法淡化海水获得淡水质量高,但能耗大 D.蒸馏时温度计位置应在离液面2~3 mm 处 【答案】C 【解析】蒸馏时温度计测量的是水蒸气的温度,而不是溶液的温度,所以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冷却水流向是由下而上,答案选C。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蒸馏实验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液态混合物中 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C.分液时,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开始蒸馏时,应该先加热,再开冷凝水;蒸馏完毕,应先关冷凝水再撤酒精灯 【答案】C 【解析】蒸馏实验中需要测定蒸汽的温度,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支管口附近,故A错误;因酒精易溶于水,

故萃取碘水中的碘常用四氯化碳,故B错误;分液时,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C正确;开始蒸馏时,应该先开冷凝水,再加热;蒸馏完毕,应先撤酒精灯再关冷凝水,故D 错误。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B. 过滤操作时,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可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中液体 C.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 将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制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答案】C 【解析】A.由于硫酸的密度比水大,溶于水放出热量,为了防止酸滴飞溅,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玻璃棒缓慢注入蒸馏水中,错误;B.过滤是分离难溶性的固体与可溶性液体混合物的方法,在过滤操作时,若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中液体,会使滤纸弄破,导致无法进行过滤,错误;C. 分液是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物,因此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待下层液体放完,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正确;D.用固体溶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应该先在烧杯中溶解物质,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转移至一定体积的已经查漏的容量瓶中,错误。5.根据下表信息,将乙二醇和丙三醇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物质分子式熔点/℃沸点/℃密度/g·cm–3溶解性 乙二醇C2H4O2–11.5 198 1.11 易溶于水和乙醇 丙三醇C3H8O317.9 290 1.26 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A.分液B.蒸馏C.加水萃取D.冷却至0℃后过滤 【答案】B 【解析】由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乙二醇和丙三醇的熔点、密度、溶解性相差不大,无法用分液、加水萃取等方法分离,但沸点相差较大,故可利用蒸馏法进行分离,故答案选B。 6.工业上通常用工业酒精和生石灰混合蒸馏法制取无水乙醇。如图是实验室中模拟工业原理制取无水乙醇的装置。

高中化学-蒸馏和萃取练习

高中化学-蒸馏和萃取练习 层级一学业达标练 1.下列分离混合物常见的仪器:从左至右,用于分离操作正确的是( ) A.蒸发、萃取、蒸馏、过滤 B.蒸馏、过滤、分液、蒸发 C.萃取、过滤、蒸馏、蒸发 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 解析:选B 图示仪器,从左至右依次为蒸馏烧瓶、普通漏斗、分液漏斗、蒸发皿,故用于分离操作依次是蒸馏、过滤、分液、蒸发. 2.(2017·全国卷Ⅰ)《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 A.蒸馏B.升华 C.干馏D.萃取 解析:选B “令砒烟上飞着覆器”“凝结”说明该操作为升华. 3.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体积分数为39%的酒精溶液(酒精与水沸点不同);③氯化钠和单质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 解析:选 C 汽油和氯化钠溶液互不相溶,用分液的方法分离;39%的酒精溶液用蒸馏法分离;氯化钠和单质碘的水溶液用萃取法分离. 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 A.洗涤沉淀时(如图①),向漏斗中加适量水,搅拌并滤干

B.用CCl 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4 C.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2/3,液体也不能蒸干 D.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解析:选A 洗涤沉淀,向过滤器的沉淀中,加入蒸馏水,浸没沉淀,让水自然流下,不 提取碘水中的碘,应选取不和水相溶的萃取剂,装置为③,能用玻璃棒搅拌,A错误;用CCl 4 B正确;粗盐提纯,首先将粗盐溶于水加合适试剂使杂质沉淀后过滤,再将食盐溶液蒸发即可,装置为①和②,D正确. 5.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酒精和水B.碘和四氯化碳 C.水和四氯化碳D.氯化钠和水 解析:选C 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混合物应该是不互溶且密度相差较大的液体,C满足要求. 6.下列除去杂质的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 A.氧化镁中含少量氧化铝: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搅拌后过滤 B.氢气中含少量氯化氢:通入装有水的洗气瓶 C.自来水中含少量Fe3+:蒸馏 D.硝酸钾固体中含少量氧化钾:配制80 ℃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解析:选D 氧化铝与NaOH反应,而MgO不能,则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搅拌后过滤可除杂,A项正确;HCl极易溶于水,而氢气不能,B项正确;可用蒸馏的方法除去自来水中少量的Fe3+,C项正确;氧化钾与水反应生成KOH,应加硝酸蒸发结晶,D项错误. 7.如图装置也可用于少量蒸馏水的制取. (1)该装置中使用的玻璃导管较长,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烧杯内试管外应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图中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化学蒸馏教案

高一化学蒸馏教案 【篇一:蒸馏教案】 蒸馏 教材分析:蒸馏这部分内容位于高中教材《必修1》第1专题第二 单元——《研 究物质的实验方法》。作为进入高中后第一次系统介绍的化学试验 方法,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蒸馏是继过滤、结晶、萃取、分液之后,一种新的物质分离与提纯方法;同时,蒸馏实验将为中学实验的规 范操作起模范作用。而它的实验原理(包括适用范围)及操作将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a、初步掌握蒸馏的实验原理及操作; b、了解蒸馏与其他物质分离与提纯方法的区别; c、了解蒸馏的广泛运用。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实验视频,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b、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使学生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蒸馏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了解化学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性。教 学方法:启发教学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蒸馏的实验原理(包括适用范围)及操作 课型:新授课 一、定义 二、实验操作 三、特点 四、应用蒸馏 【篇二:“蒸馏”教学设计】 “蒸馏”教学设计 王新文 1 教材分析 1.1教学内容分析

蒸馏是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中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基本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之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明线是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 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操作,提高综合实验能力: 要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将蒸馏操作导向规范化,更要理解适用 对象和操作流程:最后对液液互溶且沸点差异不大的分离问题提出 了新方法—萃取。暗线是逻辑思维,即除杂设计,先需要鉴别杂质 离子,再判断是否除尽,为此,引入了“离子”检验。 1.2重、难点分析 整节内容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体现了以人为本。为此,强调了实验室规则。强调了养成严格规范实验行为,比如,蒸 馏时不加碎瓷片(沸石)会造成什么后果。其次,重在培养学生的 实验技能,提高综合实验能力,基于以上观点,可确定以下重、难点。 重点:能顺利进行蒸馏操作、 难点:理解蒸馏的原理,掌握蒸馏操作的技能、 2教学目标分析 (2) 知道海水淡化的意义。理解蒸馏由实验室走向工业化时,需要结 合效益全面评估并适当改进。适当了解硬水和软水在生活中的应用,树立学以致用的思维方式。 3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自我设计“制取蒸馏水”装置图。 仪器及用品:蒸馏的成套仪器、硝酸银溶液、碳酸钠溶液、酒精等 授课地点:实验室(有多媒体教学设施) 5.1从教科书设计思路反观设计的合理性 新教材选取粗盐的提纯、制取蒸馏水等日常生活、生产中出现的实 际问题进行研究,旨在立足学生体验(包括实验设计、观察),从 学科角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认为“问题(如何制蒸馏水)→方法(蒸馏)→应用(海水淡化)→改进(多种海水淡化方法)”的思路较好的践行了这一理念。 教科书中“寻找海水淡化的其他方法是化学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课题 之一。”暗示了学习化学的终极意义在于“培养学生个性化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那么,蒸馏法在海水淡化的弊端在哪里?这需要在体 验蒸馏原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达成较全面的把握。所以,我以制取蒸馏水为背景,在学生现有的基础上逐步演变出蒸馏的科 学装置,用“为什么研究新淡化法”启迪学生评价蒸馏(分离操作、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化学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①常见气体的检验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的火焰呈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7)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8)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Fe(SCN)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9)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③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5)SO42-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2-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7)S2-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二、常见事故的处理 三、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约为6.02x1023 N 公式:n= NA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m 公式:n= M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V 公式:n= Vm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B 单位:mol/l 公式:C B=n B/V n B=C B×V V=n B/C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