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的文献综述

家校合作的文献综述
家校合作的文献综述

家校合作的文献综述

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的力量,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因而家校合作成为了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家校合作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中的一个世界性研究课题,在我国亦不例外。

众所周知,社会参与教育与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开展家校合作,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利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最后总是家庭教育再来支持和强化学校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相互补充。

本文将从家校合作的定义、理论依据、国内外已有的方式和类型、现存的问题、问题的解决策略以及开展家校合作的意义六个方面对所查阅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

一、家校合作的定义:

(1)我国研究家校合作的专家马忠虎认为,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这一概念把家校合作所涉及的范围界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领域。

(2)而美国的霍普金斯大学“家庭—学校—社区”研究专家艾普斯坦在《从理论到实践:家校合作促使学校的改进和学生的成功》一文中,又把家校合作的范围扩展到社区,指出家校合作是“学校、家庭、社区合作”,三者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负有共同的责任,同时三者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是相互影响的。

二、家校合作的理论依据

目前,家校合作在各国的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刊登在《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10期(总第140期))上刘翠兰老师的《家校合作及其理论依据》一文,就试图从管理学、父母教育权的演变、系统科学的新分支协同学、教师的新职业精神和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功能等6 个方面来分析家校合作的理论依据。

1. 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学校管理中由家长参与制定的决策,能够增强家长在学校

管理中的责任感,提高教育质量。

管理理论中,责权统一的原则表明,在管理活动中责任与权力是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责任由担当的职务决定,权力是履行责任的保证。因此,责任、权力必须坚持相统一的原则。学校管理过程中有关各项决策、措施的制定有家长的参与,就会增强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同时,由于家长又是最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需要、兴趣、爱好,由家长参与制定的决策,才更具有针对性。

2. 从父母教育权的演变历程来看,家校合作使儿童权利更大限度的得以维

护。古代社会里,父母对子女具有绝对的教育支配权。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到来,带来了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社会化的大生产,使得家庭功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生产的社会化、工业化使家庭不得不放弃原有的教育权利,即家庭中对劳动者的培养,而学校尤其是公共教育取代了父母相当部分的教育权利。于是,开始出现了教育权利由家庭向国家公共教育的转移。家校合作中家长通过家长委员会或校董会等组织机构行使监督权,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儿童的权利。

3. 从系统科学的新分支——协同学角度分析,家校合作正是教育系统内各子系统之

间协同效应的表现。

协同学是系统科学的新分支,创立者是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哈肯。他认为,客观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系统:社会或自然界的,有生命的或无生命、宏观的或微观的。这些看起来完全不同的系统内部都具有深刻的相似性,那就是各系统内部的各子系统之间受相同原理支配,这个相同原理是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形成的协同效应并自组织成为协同系统。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在实现其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过程之中,需要其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协调。家校合作就是实现其功能的手段之一,它使学校、家庭、社会各系统之间形成协同效应,学校教育居于系统的主导地位,指导家庭教育,协调社会教育,使教育系统不断向着平衡、和谐、有序状态发展。

4. 从教师的新职业精神角度分析,家校合作是教师职业的要求

使教师把与教育对象的成长密切关联的各方面因素联合起来,达成一致,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在家校合作系统中,学校与教师理所当然起到主导作用。一方面,社会担负起对家长的教育责任;另一方面,教师有责任面对不同的学生家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方法指导,并与家长在教育学生上达成一致。

5. 从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功能来看,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

家庭教育具有以下特点:家庭成员的接触方式是面对面进行的,成员之间互动的频率很高,而且主要是通过非正式的形式相互控制和影响,同时家庭成员彼此利益相关、目标一致,联系十分密切,另外家庭群体关系在时间上最为持久,父母通过情感方式对子女的影响在其效果上就显得异常有力。家庭教育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与优势是学校教育无法比拟的。学校要提高教育质量,就应该考虑如何调动家庭的力量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从而最终实现将青少年培养成为符合国家教育目标的人才。

三、国内外已有的家校合作方式及类型

家校合作现已成为一个全球化教育问题,根据各国国情所采取的家校合作方式也有所不同。天津教科院的岳瑛老师的《基础教育新理念——家校合作》中向我们介绍了当今世界各国所采用的不同的脚下合作方式及其对家校合作的分类。( 一) 家校合作的方式

1、美国学者按家长在家校合作中担任的角色分为三类:

(1) 家长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家长以这种角色参与的家校合作方式主要有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小报、家庭教育咨询、家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和个别家长约见等。

(2) 家长作为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这类家校合作的方主要有,家长报告会、课外辅导、家长帮助指导职业实习和特殊技能训练等。

(3) 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家长参与决策的具体合作方式有: 家长咨询委员会、教师-家长会、家长出任校董事会成员等。

2 、英国北爱尔兰大学教授摩根(V ? Morgan)等人按家长参与的层次分为三

类:

(1) 低层次的参与。这个层次的家校合作方式有: 访问学校、参加家长会、开放日、学生作业展览等活动。另外。家长联系薄、家长小报、家庭通讯等也属此类。

(2) 高层次的参与。这种层次的合作方式有: 经常性的家访、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帮助制作教具、为学校募集资金等。

(3) 正式的组织上的参与。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等。

3 、美国学者戴维斯(D ? Davies) 主张,家校合作活动的类型应该以其合作目的来划分,可分为四类:

(1) 以解决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目的。合作方式有约见家长、成立临时咨询

委员会等。

(2) 以促使家长参与其子女的教育为目的。合作方式有: 家庭教育指导、开放日等。

(3) 以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为目的。合作方式有: 参观博物馆、开辟教育基地等。

(4) 以吸收家长参与教育决策为目的。合作方式有: 家长咨询委员会、家长教师协会等。

四、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

家庭和学校是关系到孩子受教育的两大支柱,但两者站在不同的位置,因而家庭与学校会在教育问题上产生分歧,这必然会抵消、降低教育的效率。刊登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张达红老师的《家校合作中的两难问题》给我们分析了现家校合作开展过程中发现或存在的问题,有如下3点:

1. 聪明孩子成了班里的“差生”。

在家校联系中,教师惊讶的发现,许多在班中看起来表现平平的孩子课外居然如此出色!

2. 家庭培养目标的失落。

家长往往会想到是不是骄傲是对自己的孩子不够关心,因为他们意识到没有教师的特别关注,要使孩子出类拔萃简直是不可能的。对每个学生来讲,教师对他的关照还是不充分的、足够的。同时,再理想的教育也不可能满足

所有家长的要求,因为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出众。在家校合作中,双方都会各有看法,使教育陷入两难境地。

3. 兴趣的发展与学业进程,哪个重要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治理观指出:“每个人都在某些领域特别擅长。”家长就尝试在不同的方向对孩子进行兴趣的培养,并在培养过程中发现特长。……当学习与兴趣相矛盾时,科任老师往往会告诫家长“先把书读好,再去考虑别的,书读不好,什么也不要讲了。”家长可能会有微词,而教师身上的担子也不轻啊,从而造成了这种校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而且不易被老师发现优点的现象。

另外,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的王敏捷的《社会分层在家校合作中的表现及其影响——美国家校合作的最新研究》中提到了一个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社会分层问题。文中通过案例对比指出:“不同阶层的家长网络①对孩子接受教育的影响,尤其是当学校出现了不恰当的行为,处于不同阶层的家长能够利用其网络资源老解决这些问题时表现出的较大的差异,这为家校合作提出了新的思路。”

五、家校合作的问题解决策略

针对家校合作的存在的问题,张达红老师于2004.9 发表的《家校合作中的两难问题》中给出我们如下解决策略:

1. 立足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高度,更新教育观。

鉴于此,学校应主动与家长沟通,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合作,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育目标,树立起科学的教育观。正如马卡连柯所说的:“培养人,说到底是培养他获得未来快乐的前景的道路”

2. 以评价促发展,创造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

由于老师的培养目标的错位,单一狭窄的评奖方式,即认为成绩好的学生就是优等生,成绩不好的及一棍子打死。这种做法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凡带学生之间的差异,并把差异视为教育资源,开发利用,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健的成长空间。与此同时,家长也应调整心态,更多的鼓励,是评价成为改进的动力,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在不断的进步中为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加强合作,形成合力

这一点的提出要求:学校要创设良好的教校合作气氛,此外还要注意捕捉在合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划分类型。又因为家庭教育有别于学校教育,家长更容易了解自己的孩子,更容体察觉到孩子的细微变化。因而,家长要主动与学校合作,更有利于对孩子的教育。

除此之外,在2005.4 的《班主任》中的顾志刚老师的《论新时期家校合作的策略取向》指出的解决策略如下:

1. 协调教育目标。

通过对子女的教育达到家庭境遇的改善,必然会成为绝大多说家庭的不约而同的目

标。

2. 认同学校教育方式。家庭对学校教育方式的认同是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和管理的基本

条件。

3. 建立好沟通机制,即:首先建好沟通组织,其次完善班主任工作制度,第三丰富沟通

途径和方式,第四完善监督制度。

六、开展家校合作的意义通过对《小学科学教育中家校合作的意义和途径》及《家校合作推进学系家庭的创建》的分析,我们得出家校合作的意义如下

1. 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学校与家庭相互协调,将发挥最大的教育效能。

2. 有利于寸进儿童各方面素养的形成,加校合作可以优化学习和教育环境。

3. 有利于强化教育的作用,家庭和学校作为儿童教育过程中的两种教育力量,形成合

力,相互支持与配合,强化了教育的作用。

4. 有利于推进学习型家庭的创建

作为未来的老师,本小组成员均已识到了家校合作在孩子发展中的重要性。而且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了理论上家校合作的难题积极解决办法,同时我们也发现我国就家校合作问题的实证性调查的资料尚且有限,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可以了解我区家校合作的概况,。在这信息充斥生活的年代,网络已普遍用于生活之中,所以本小组还将就我区的叫校合作中网络信息的应用状况作一调查。

参考文献:

1. 《基础教育新理念——家校合作》天津教科院岳瑛《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2

2. 《家校合作中的两难问题》张达红《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04/ 7

3. 《社会分层在家校合作中的表现及其影响——美国家校合作的最新研究王敏捷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 /1

4. 《论新时期家校合作的策略取向》顾志刚《班主任》200

5.4

5. 《家校合作推进学习型家庭的创建》徐锦俊《教育发展研究》2005/7

6. 《家校合作及其理论依据》刘翠兰《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10

家园合作文献综述报告

虞婧、王金清、梦君、平平、汤成麟 关于家园合作的文献综述报告 【摘要】家园合作并非新话题,一直以来,幼儿园都非常重视家长工作与家庭工作,但这种家园合作或多或少带有“幼儿园中心”的倾向。因此,家长工作往往变成了教育家长,配合变成了支配,一些来自家庭方面的反馈信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家庭和幼儿园还存在一些教育价值观和教育要求方面矛盾的冲突,需要协调。我们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概括出了近年来有关家园合作的研究现状和有效地家园合作方式。以期对家园合作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幼儿园、家长、家园合作的现状、家园合作的方式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家长 狭义的“家长”专指儿童的父母。广义上讲,指在儿童家庭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所有成年人,比如对儿童成长、教育都起重要作用的(外)祖父母和儿童的看护者等。 本文取广义上“家长”的定义。 2、合作 中外学者对此做出了不同的阐释。韵(2009)通过《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为了共同的目的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我国社会学家认为,合作是“人们在从事某一项工作时的联合行动”,合作是社会互动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对互助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美国教育家指出,合作是“通过共同努力达到共同的目标’,在合作性活动中,个人追求的是既利于他自己,也利于其他组员的结果。美国学前教育专家认为,合作是“一起工作,帮助别人”。“合作”强调人们为最大限度地获得彼此利益,最低限度地控制共同的花费而共同活动。“合作”的双方或几方地位是平等的,也没有主次之分。 3、家园合作 帆(2005)将家园合作解释为幼儿园和家庭(含社区)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和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英语中表达“家园合作’,意思的词有很多,常见的有:,’Parent一teacher collaboration(家长教师合作)”、”Home一school cooperation/school partnership(家校合作)”、”Home一school collaboration(家庭学校配合)”,与之相关的词还有“Parent involving/Parental participation(家长参与)”等等。

家校合作案例

家校合作案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家校合作案例 阳光总在风雨后 —刘旭升的学习成长之路 兴华学校 教师:陈安荣 阳光总在风雨后 —刘旭升的学习成长之路 引子:今年我接手二年级四班班主任,有些学生开始我不是很了解,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这个班有些同学平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经常不写作业。针对这种情况我与几位家长进行了沟通,其中我把最不爱做作业的刘旭升小同学的沟通情况介绍如下: 一、个案基本情况 刘旭升:男民族:汉身份:二年级学生 二、个案分析 刘旭升成绩较差,不遵守纪律,上课总是搞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不肯写作业,,同学们不喜欢他。父母是个体经营者,无暇顾及他的学习。他不遵守纪律,干扰同学上课,由于贪玩,完不成作业又不愿意接受同学的帮助,学习成绩不理想,没有了学习兴趣。 三、个案指导 1、个别面谈。常与其作个别面谈,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在谈话中了解到,其实他也想完成作业,只是因为上课管不住自己,没有认真听课,不懂就不会写了。碍于自尊,他又不愿接受同学的帮助。

2、与家长沟通与协调。①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了解刘旭升的家庭情况及其在家的表现。②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其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③指导家庭对策。(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3、与其共同制定学习计划,作出一些具体要求。①要求不论是否完成作业,都要坚持到校上课,认真听讲。②给两个星期作为适应期。在这两个星期里,别人一次做完的作业,允许他分两次做,但一定要做完。③给一个星期作为过渡期。在这个星期里,要求他跟别人一样,每次作业都要一次完成。考虑到他基础较差,允许他当天要交的作业最迟不能超过放学前交。④巩固期。要求不仅每次作业能一次完成,还要和同学们一样,按时交作业,并且准确率要有提高。 4、给予鼓励,重建自信心。①当他能坚持来校上课,对他的行为给予肯定。并鼓励他,既然能做到坚持来校上课,相信他在课堂上也能管好自己。②无论是在适应期、过渡期,还是在巩固期,只要他能达到预定的目标,都给予表扬,以肯定他的能力。 ③当刘旭升在课堂上能较认真地听课时,适当提问一些浅显的问题让他回答,并给予鼓励,让他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积极性。 个案辅导成果:通过辅导,刘旭升不再旷课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和同学的关系也有了改善,在他的努力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期中考试有了明显提高。 他的学习态度转变了 刘辉,男,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父亲是工人,母亲为超市售货员。刘辉的智力水平属于中上等,二年级时学习成绩在班里还属于中等偏上,但进入三年级后,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期中测验两门主课均不及格。刘辉的性格比较外向,嘴很甜,人乖巧,有

家庭教育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王兆先等.家庭教育词典[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3. [2]周利群.中学教育家校合作的现状调查与推进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 学,2012.1. [3]赵忠心.中国家教之道[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15. [4]周大平.求索中的家长委员会[J].教育,2012(22):40-41. [5]谢群锋.浅析家庭教育在“三结合”教育现实中的一些困惑教师 [J].2013(7):10-11. [6]关鸿羽.养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1995(2):20-21. [7]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67. [8]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3-4. [9] 周德祥.家校合作:现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J].2013(1):30-32. [10]刘晓.基础教育“家校合作”的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13. [11][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著.林志英译.家长教育学[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1982.12. [12]马忠虎.如何使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J].1994(5):52-53. [13]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3-54. 社,2005.45-48. [15]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3-54. [16]崔文尖.基于期望价值理论的动机相关性因素实证研究 [J].当代教育理论 与实践,2013(4):32-33. [17]何非.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24. [18]Street,phiL Home school cooperation at the secondary level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e successful schools project[J]. Childhood Education, 1998,101. [19] 陆春晔.影响小学家校合作的主要因素及应对策略[D].苏州大学,2010, 12-15. [20][29]杨艳.有效家校合作途径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5):36. [21]刘震.《学记》释义[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56-59. [22]孙云晓..当代中学生隐秘解析[M].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50-54. [23] 赵其坤.做有思想的教育行动者[J].现代教育,2012(10):10-11.

家校合作课外阅读

家校配合促进学生课外阅读 清徐县职工子弟校张荣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还将“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写进了课程目标。并要求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对课外阅读总量也做了明确的规定: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相当于高年级的语文课本5倍左右。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可见多读书能提高语文能力。把语文课学好和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是每位学生和家长的心愿,要达成这一心愿就必须重视课外阅读,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为孩子的课外阅读创造条件。 一、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阅读的内在动力,引导孩子进行快乐的课外阅读需要浓郁的阅读氛围。 1、学校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教室内张贴读书名言,布置班级读书角,图书来源是学校图书馆和学生家里的藏书。选举认真负责的几名同学担任小小图书管理员,进行读书的借还和日常养护管理工作。“身教胜过言教”教师以身垂范,与学生共读。特级教师支玉恒说:“教师不读书,对学生是灾难性的。”阅读可以让我们的文化底蕴日渐丰厚,思维也越来越活跃。通过和学生共读,我和学生们有了越来越多的共同语言,师生之间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感情与日俱增,班主任工作也进行地更加顺畅,真是一举多得。 2、家庭要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为动员家长支持和理解孩子进行课外阅读,我在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情况家长调查的基础上召开家长会,改变部分家长的陈旧观念。通过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重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安排语文学得比较好的学生和家长的发言和亲身实例经验说明只要正确引导课外阅读不仅不会影响学习反而会促进学习成绩提高。取得了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孩子的课外阅读不仅有了经济基础,做到孩子有书可读,同时

(完整word版)人口老龄化文献综述

人口老老龄化的文献综述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全球人口发展的趋势,这种人口年龄的结构变迁正在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新世纪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老龄战略早已被纳入到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之中,摆到了各国政府工作的主要议程之上。我国在世纪之交也进入了老年型国家行列。人口老龄化也成了人口学、社会学、法学等很多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本文在大量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进行了文献资料进行梳理。 一、人口老龄化的概念 在人口学界,人口老龄化( Population of Ageing)的概念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的提高过程,是指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联合国,1982)这是西方学术界认同的定义。 1986年我国出版的《人口学辞典》将人口老龄化定义为:“人口中老年人比重日益提高的现象, 尤指已达年老状态的人口中老年人 比重继续提高的过程。” 但是应该看到,这个定义中的两句话还是有一定差别的。第一句 话说的是老年人比重提高的现象,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定义,而后一 句话说的是继续老龄化的事情,并且使老龄化的概念衍生出两层含义:一个是指任何一个人口中只要老年人比重提高就是人口老龄化,另一 个是指老年型人口中老年人比重的继续提高。但是我国学术界在使用人口老龄化概念时, 采用的是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即老年人口比重 的提高。对于人口老龄化概念的理解问题, 近来我国学术界也有研究, 对这一概念的由来及现今的发展作了有意的探讨。( 罗淳,2001) 学者姜向群,丁志宏认为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和政府文件中出现了一定程度老龄化概念泛化、概念模糊化的情况,即把人口老龄化理解 成老年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增长, 或者将比重结构性的问题与规模数 量性的问题混在一起来讲, 导致了人口老龄化概念的不清楚和不规范。认为老年人口的比重问题是人口学的基本问题, 或总体性的问题, 而老年人口的人口规模扩大增长则是一个亚人口问题,是老年学的问题, 两者绝对是两个意思, 不应该混淆的。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人口老龄化概念有三层含义: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人口老龄化是 指整个人口年龄结构的动态变化,而不是个体的老龄化;人口老龄化 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的动态过程。 刘助仁的研究认为:与人口老龄化相关的概念颇多, 综合起来可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结题报告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分享 行为的研究结题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背景和意义 分享是当今社会合格与发展的基础,是人们在积极的社会交往中经常采用的行为,又是与他人在情感和物质上的分享,分享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具有利他人的性质和目的,有助于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人的社会性。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数量居多,父母对孩子的过多保护迁就,养成了幼儿“独占”、“独享”,不愿与他人分享的行为。分享行为的培养可以促进幼儿寻找与他人相处的方式方法,可以促进幼儿语言表达交流能力,解决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分享为幼儿的社会交往乃至整体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理论依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社会领域中指出:“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皆在促进幼儿生理、心理、智力和谐发展,为幼儿奠定良好的生活和物质基础。 皮亚杰的“社会冲突认知理论”认为:幼儿在相互作用时由于动作和观点的不同而争论,导致社会认知上的冲突,冲突解决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导致幼儿认知结构改变的过程,也是使幼儿去自我中心化的过程。 因此,通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分享行为是一的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我们应通过环境、日常集体生活有意识的培养幼儿自发地分享行为,从而使其成为有利于社会的人。 三、课题界定 本课题主要研究家园合作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研究内容全面具体。

四、研究目标 1.教师主动取得了家长的信任。 2.幼儿分享行为有了很大提升 五、研究内容 1.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幼儿分享意识与分享行为的现状。 2.学习探讨幼儿分享意识与行为的具体内容。 3.教师如何观察幼儿分享行为的策略。 4.家长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指导策略。 5.家园合作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途径。 六、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进行前后测问卷调查,了解幼儿的分享行为,以及收集相关信息。 2.观察记录法:通过对幼儿全日活动的观察,实录幼儿在全日活动中的分享情况,并进行分析。 3.文献资料法:查阅收集资料,为课题研究寻找有效的方法与途径,提供理论依据,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 4.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幼儿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和反思,从中归纳出经验性的结论。 5.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分析、研讨,总结整理出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方法与策略。 七、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家校合作案例及反思(丽萍)

意外的见面,意外的收获 ——家校合作案例及反思 班主任工作是繁琐的,但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快乐,短短几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与学生的沟通,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是多么地重要。 魏书生老师曾说过:“走入学生的心灵中,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我都会在那得到答案。”又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也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承担培养人这个艰巨而复杂的教育工程。” 案例 记得那年我教的学生里有一位叫李一天,高高的个子,长得挺帅气的脸蛋,平时头脑灵活,反应快,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可是他思想早熟,对学习吊儿郎当的,不思进取。上课不认真听课,胡乱说话,写作业时就抄别的成绩好的同学来应付老师,一手烂字让人看了就心烦。就他这一手乱七八糟的字,我都几乎要每天说他一次,就是这善意的提醒似乎没有什么效果。还好的一点就是他还是很尊重老师的,每次你苦口婆心地教育他时,他态度非常地好,还不断答应我说以后一定改正,老师你不用担心我的啦。第一、二次的时候还真的相信了他这一席话,可是后来就发现了,他根本就没有改正过来,该有的坏毛病都依然在。后来,又是无数次的跟他谈话,语重心长地帮他分析现状和让他展望未来,为自己的未来打算,结果是都没有一点效果。有时候我很气愤地说:“我没有别的办法让你改正过这些小毛病了,只有麻烦你家长过来了”,他显然还是很怕的,一听要见家长,马上请求我千万别打电话给家长,给一次机会,一定下决心改过来。(其实我也只是想吓吓他的,这样我就知道了他家里其实家教还是挺严的,至少提到家长他会怕。)那段时间他表现好了一些。

可是他进步不久,坏毛病又来了,到了学期末,就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了,他甚至连作业也不按时完成了,催他交,他也是一拖再拖。这时我怀疑他是不是迷上了网络游戏什么的?!都忘记了自己答应过我要改过来了,最后,我觉得情况有些不妙了,以他现在这样的表现,已经有几次成绩都不合格了,我的提醒又不起效果,还是要跟他的家长反映一下他在学校的表现才行,虽然他不喜欢我这样做,也许他知道我这样做后会恨我,但是不管怎样我作为老师还是有责任把这些情况告诉他家长的,顺便也了解一下他在家里的表现是如何的。其实,打这个电话给家长,我真是犹豫了很久的,最后还是决定打了,很快,电话接通了,是他父亲接的电话,我就客气的问他:“你好,请问您是李一天的爸爸吗?我是他的老师。”他父亲一听是老师的电话,又马上把电话给希望他妈妈,他说:“老师,你好,有什么事情可以给李一天的妈妈说,我现在给她听。”听他这么一说来,我知道了他的父亲还是不太善谈的,也许李一天是怕他妈妈的,他妈妈可能比较善谈的。他妈妈接过电话,也是很客气地问我儿子在校的表现情况,她也很清楚自己的儿子一定是表现不好。我跟他妈妈是这么说的:“我觉得李一天这孩子脑子真的很聪明,什么时候反应都比人家要快,而且对老师也很尊重,我特别喜欢他很有礼貌,今天跟你们谈话就知道了你们管孩子是很严很到位的,您这么了解自己的儿子的情况,也许是李一天这孩子心智还小,上进心不是很强,对学习也是马马虎虎的,对自己的要求不高,所以导致成绩不是很理想,几次考试都不及格,对此,我觉得很抱歉,我曾经多次地跟他谈话,希望他有所进步,可是效果不明显,所以才想到打这个电话给你们,一来告诉你们情况,二来我也想知道他平时在家的表现是怎样的。”他妈妈回答道:“别这么说老师,我自己的儿子是怎样的我自己清楚,是他让你操心了”。

家校合作的文献综述

家校合作的文献综述 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的力量,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因而家校合作成为了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家校合作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中的一个世界性研究课题,在我国亦不例外。 众所周知,社会参与教育与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开展家校合作,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利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最后总是家庭教育再来支持和强化学校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相互补充。 本文将从家校合作的定义、理论依据、国内外已有的方式和类型、现存的问题、问题的解决策略以及开展家校合作的意义六个方面对所查阅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 一、家校合作的定义: (1)我国研究家校合作的专家马忠虎认为,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这一概念把家校合作所涉及的范围界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领域。(2)而美国的霍普金斯大学“家庭—学校—社区”研究专家艾普斯坦在《从理论到实践:家校合作促使学校的改进和学生的成功》一文中,又把家校合作的范围扩展到社区,指出家校合作是“学校、家庭、社区合作”,三者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负有共同的责任,同时三者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是相互影响的。 二、家校合作的理论依据 目前,家校合作在各国的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刊登在《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10期(总第140期))上刘翠兰老师的《家校合作及其理论依据》一文,就试图从管理学、父母教育权的演变、系统科学的新分支协同学、教师的新职业精神和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功能等6个方面来分析家校合作的理论依据。

家校合作发言稿

家校合作共育未来 王宏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家校合作共育未来》。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阵地,但教育不能仅仅只靠学校,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家长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苏联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因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因此,就家校共建,谈一谈我的几点想法。 一、家庭教育 1.语言行动上教育孩子讲诚信。答应孩子的事,要一定做到,不要信口开河,做不到要说明理由,这样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讲诚信。 2.行为上要辅导孩子。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比如,在家什么时候看电视影响孩子学习,孩子应看什么样的电视?要用心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家长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言行,有些家长不注意场合,在有孩子时说一些脏话,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一张嘴出口成脏。我发现班里有一些孩子书包都不会整理,自己的鞋带松了,也不会系,这可能与家长的包办有关系。其实在很多事上,我们家长只要多引导孩子,多辅导孩子,他们能做的很好。在学校里,我们就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布置教室,自己去整理教室,有时还自己去管理班级的事务,这样一点点放手锻炼,孩子的潜力就慢慢提高了。 3.学习上要帮助孩子。有些家长总以自己忙找借口,对于孩子的学习很少过问。其实现代社会人人过着节奏紧张的生活。同

样作为家长,我们身有体会。但是孩子的成长是我们的期望,我想大家每一天抽出30分钟,还是能够的。如在茶余饭后和孩子聊一聊学校的状况,问一问最近的学习,家长和孩子之间进行多交流,不要在吃饭时对孩子进行训斥,这样孩子不但没有教育好,饭也没有吃好。只有和孩子进行耐心礼貌交流,才能增进与孩子的亲密关系;还能够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好处是多方面的。 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 1.教育孩子要言传身教。 我记得有这样一个广告,你们肯定都看过:妈妈给儿子洗完脚后,又忙着去给婆婆洗漱,……“言传身教”是中国家庭的优秀传统,设想一下:一对父母,如果事事认真,他们的孩子肯定事事认真;一对父母,如果事事马虎,他们的孩子肯定事事马虎。你迟到,他肯定迟到;你撒谎,他肯定撒谎;你爱发脾气,他肯定爱发脾气。相反,你尊老爱幼,他肯定礼貌讨人喜欢;你尊敬老师,他肯定听老师的话等等。再如哪一天,你如果说“这个作业没什么关系,明天再做”或者“不要做了,明天我向老师说明一下”,以后他就学会了不交做作业,还会找理由;家长要安排好孩子学习、生活的时间,让孩子能早睡早起,形成规律,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习惯成自然,既能减轻家长的负担,又有利于促进学习的提高。 2.教育孩子要从细节做起。 就说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学校有老师督促,在家里就得家长费心,因为一但家中和学校不一,那么这一习惯就前功尽弃。比如:放学一回到家,就要督促孩子把当天的作业先完成,写完作业再玩耍,这是为了给孩子树立“学习第一”的观念,让他自觉地学习,复习学过的知识,预习新的知识。做作业要一心一意,不能边看电视边写作业,或者写一会儿玩一会

[实用参考]家校合作开题报告.doc

中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学家校合作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随着全面素质教育的推进,单靠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是不够的,要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必须构建一个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并共同发挥作用的开放的、立体的环境,进而家校合作教育则有利于做到优势互补。所以家校合作这种教育改革就这样应运而生。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也更强调多元化、民主化的发展,家长的合作意识也不断加强,这为家校合作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性。多元化的评价制度与评价理念的确立,为家校合作教育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但是我国的家校合作一直处于初级的状态,基础十分薄弱,理论基础不够深厚家校合作的开展一直处于瓶颈的状态。家校合作的困境探究及其应对策略的探究在这里提出就具有现实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前言:家校合作是整个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也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与学校只要形成合力、达成一致的共识不仅能促进青少年健康全面的发展,更能完善我国的教育体系,保障教育的健康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逐步转变,为家校合作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也提出了挑战。而且与美国相比,我国家校合作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的广度和深度都是不够的。在理论研究方面,虽然家校合作问题已经引起我国教育界的关注和研究,但这种研究还不够深入。在实践中,我国家校合作在20世纪80年代才走上正轨,合作的水平较低,偏重的是低层次、临时性、单向的和分主客体性质的家校合作关系。因此,在探索过程中遇到很多的困难,使家校合作一直处于瓶颈的状态。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家校合作开展的困境以及应对的策略,还涉及到中小学家校合作开展的特点以及各种开展模式。 (一)中外家校合作的现状 1、我国家校合作进展情况研究 在我国,家校合作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迄今,家校合作在理论、实践方面都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的广泛重视,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由于我国家校合作起步晚,起点低。无论是家校合作家长担任的较色分类,还是按家长参与层次分我国的家校合作都处在低层次范围。张丽竞在《国内外中小学家校合作研究综述》中提到国内当前家校合作的研究范围大体可分为如下几个范围:一是有关家校合作理论的研究,二是对家校合作障碍及其对策的研究。三是对家校合作途径的研究[1]。可以看出我国家校合作研究也还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在开展的模式,涉及的内容,广度和深度都还处在探索的阶段。刘衍玲、臧原以及张大均《家校合作研究述评》中论述国内家校合作模式及实践:“以校为本”的家校合作模式;“以家为本”的家校合作模式;家校互动创建学习型家庭;开展“家校互动和谐”活动[2]。国内的具体情况主要是”以校为本”和“以家为本”家长在引导下被动的进行家校合作的开展,或者是单独的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教育。家校双方没有相互交流和沟通。这样的开展模式不能有效的促进学校、学生的发展。在合作的内容上,在家校合作三个层次:家校双方相互交流,“人际参与”第三层次,“管理式”的合作,我国还仅仅停留在第一阶段,而且没有充分的达到双方交流的程度。在合作的内容上,主要以学生的成绩为指导,主智流派风行学校。家长只关心学生的成绩,学校关心学生的升学率。我国家校合作的内容是极其的狭隘和畸形的。 2、国外家校合作开展情况的比较研究 国外家校合作起步早,发展快。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巨大的成就。家校合作成熟于美国,陈娟在《美国家校合作的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中提到与美国相比,我国家校合作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的广度和深度都是不够的。在理论研究方面,虽然家校合作问题已经引起我国教育界的关注和研究,但这种研究还不够深入。在实践中,我国家校合作在20世纪80年代才走上正轨,合作的水平较低,偏重的是低层次、临时性、单向的和分主客体性质的家校合作关系[3]。这主要是源于美国的家校合作有完善系统的政策法规保障,美国联邦和许多州制定及通过了一系列有关家长参与教育的政策和法规,为美国中小学家校合作的顺利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美国的家校合作有完备的组织形式,早在1897年,全国母亲代表大会(NationalCongressofMothers)便在美国建立,它的主要目标是教育母亲以使儿童受益。1924年,全国母亲代表大会改名为全国家长教师代表大会,今日被称为全国家长教师协会(NationalPTA),它之下有州家长教师协会(StatePTA)和地方家长教师协会(LocalPTA)。这三个层次的家长教师协会彼此独立,没有中央集权的上下属关系,虽然它们各有分工,但它们的任务却是一样的;[10]美国家校合作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父

最新幼儿同伴互动研究的文献综述

幼儿同伴互动研究的文献综述 教艺院学前133班张萍钰 摘要:幼儿社会性的培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启蒙阶段的老师,要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帮助幼儿学会分享与合作,降低自我中心意识。教会幼儿与同伴交往,对其以后健康成长,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同伴交往活动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活动与幼儿的自我表露程度和方式互为影响。本文着重从同伴交往活动中,不同时期特点、影响因素、教师建议等方面进行探析。 关键词:幼儿同伴互动关系时期特点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便是同伴,幼儿通过与同伴的游戏和社会性活动,为其社会技能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同时,同伴互动又是发展心理学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幼儿间同伴互动关系不易察觉性,教师往往在日常教学中只重视课程和美德教育,而忽视了对幼儿互动关系的正确引导,殊不知,幼儿互动有许多价值和功能,但如何较好的引导幼儿进行互动,学者们探讨的不多,这也是幼儿同伴互动研究的薄弱所在。从促进幼儿同伴交往,丰富幼儿同伴交往的形式来说,加强对幼儿同伴互动的关注是有必要的,同时已有的对同伴互动的探讨可以为我们研究如何更好引导幼儿同伴互动提供借鉴。 二、幼儿同伴间互动的价值 1、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激励儿童的探索欲望。 良好的人际互动在同伴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幼儿在与同伴的互动过程中,个体之间紧密联系,各自的目标存在着积极的相关性,他们能够认识到只有实现集体的目标自己的目标才最终得以实现。因此,幼儿在互动交往中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合作氛围,会消弱幼儿与同伴在集体活动中面对复杂任务的心理障碍,互相鼓励会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增强理解力和表达能力,提高社会交往技能。 社会文化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语言直接促进了其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语言不仅使儿童表达看法和提出问题变为可能,也为儿童向周围人学习提供了机会。同伴互动交往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同伴交流、协商、探讨的机会,幼儿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从不同的角度进行

家校沟通合作案例反思集-家校合作课题资料

为迷惘的家长做指引 ------家校合作的案例与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父母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环境。在我们了解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往往离不开调查他们的家庭教育。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那些学习态度端正认真、成绩优秀的小孩很大部分都来自于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而学困生往往是家庭教育失败的牺牲者。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便需要向家长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点和方法,密切家校联系,从而让学生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也在无形中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案例】 七年级要给学生重新调整座位,李定波从几次测验看来,他的成绩都是比较差的,在班上的排名也属于倒数的,而最严重的问题是他做事很慢,常常都会出现不够时间完成试卷的情况,而且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为此,我找来了他的母亲了解情况。看起来,他的母亲是一位最常见的母亲:紧张孩子的学习,却不知道怎么教孩子,经常对他们说教个没完,但是又从不严厉管教他,说说也就算了。这样的家长很普遍,他们往往因为没有正确的教育方法而感到对小孩的教育无从下手,也因为他们没有坚持贯彻对孩子的教育,使得事倍功半,也树立不起自己的威信。所以老师应该与他们合作起来,为他们指明一个方向,教给他们方法,提高家校合作的效果。 首先,我倾听李定波妈妈诉说平常李定波在家学习的情况,了解到平常李定波在家做作业也是常常做到很晚,这还仅仅是为了完成书面作业,那些读的、背的,只能留到明天早上。一个普通同学能在8点就完成的量,放在他身上却要做到十点,甚至是十一点,也因此使他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使得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 然后,当了解到大致情况后,我就开始为他母亲分析原因并指导方法。像李定波同学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慢!为什么并不是很多作业却要做这么久呢?因为他没有时间观念,要么想着玩,要么遇到稍微难一点的就会死扣在那里,接着发呆走神,最终时间就这样溜走了,而在这时间流逝的过程中,他本身都没有留意到,直到很晚才会紧张。所以,我向他母亲提建议,要求他自己规划好时间,哪个时间段完成哪样作业。在目标完成后,就能有一段时间是用来玩耍的;而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完成就必须马上停止,不能再做下去。如前面所说,他母亲只会说教却从没有严厉管教他,因此我跟她母亲讲得很清楚,必须要“狠下心”来收起他的作业,他会因为自己没完成作业而感到害怕,那么以后他就会抓紧时间完成作业了。同时,也必须要坚持下去,不能有一次心软,又让他继续做得很晚,一时的心软只会李定波让觉得妈妈很容易妥协,就不会感到害怕了。 也跟他妈妈说,减少对李定波的说教,但是必须严格地检查他的作业完成情况,如果遇到完成得不好的情况,才对他进行说教,这样才能使她的说教达到有效性,李定波才会听她的。 经过一段时间,明显感到李定波做作业和完成试卷的速度加快了,虽然偶尔还会出现超时的情况,但是超出的时间却越来越少。这也使得李定波对自己有了一点自信心,直到上个学期期末的语文考试中,他的成绩居然比全级平均分还要高出3分,我和他的妈妈都惊讶于他的进步,也大力地表扬他。他母亲也为了罗

家校合作参考文献

家校合作参考文献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参考文献 [1]夏军英.昆山外来务工子女德育创新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5,(3):12-14. [2]周利群.家校合作的现状调查与推进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3][4][8]赵忠心.外国家教之道[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1-42. [5]谢群锋.浅析家庭教育在“三结合”教育现实中的一些困惑教师[J].2013,(7):10-11. Chile[J].ChildhoodEducation,1998(2):34. [7]Street,phiLHomeschoolcooperationatthesecondarylevelintheUnitedKingdomthesuccessfulsch oolsproject[J].ChildhoodEducation,1998:101. [9]周大平.求索中的家长委员会[J].教育与管理,2012,(22):40-41. [10]刘晓.基础教育“家校合作”的探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11]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3. [12]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3-54. [13]姜超.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透视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14]盛毅华.[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45-48. [15]陆春晔.影响小学家校合作的主要因素及应对策略[D].苏州大学,2010. [16]杨艳.有效家校合作途径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5):36. [17]王华晔.影响小学家校合作的主要因素及应对策略[D].河北大学师范大学,2013. [18]康艳.中小学有效家校合作途径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5):26. [19]安德志.论小学家校合作理论与学校管理的结合[J].教育与管理,2016,(1):23-25. [20]金文斌.外来务工子女家校合作教育关系探析——一昆山市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2,(4):11-14. [21]李倩茹.协同教育视角下的家校合作建设[J].家校合作,2012,(12):12-14. [22]廖镇卿.浅谈小学家校合作建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3,(12):15-18. [23]刘红霞.家校合作建设:小学生教育的有效途径[J].北京教育,2012,(1):8-10. [24]刘建军.小学网络家校合作教育功能优化的路径选择[J].山东教育,2013,(2):6-9. [25]吕健,陈金浩.完善小学家校合作的教育功能[J].教学实践与管理,2010,(6):9-12. [26]李玲.家校合作建设与创新教育新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4):10-12. [27]方华.家校共育赢未来——对家校合作教育的思考[J].江西教育,2014,(1):11-13. [28]黄河清.英国家校合作探微[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10):22. [29]杨艳.有效家校合作途径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5):12.

家园合作报告

家园合作报告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一、笑着面对每一位家长 微笑服务在当今社会里是各行各业都提倡的,也是优质服务的标准。幼儿园老师也不例外,早晨,当家长迎着阳光出现在教室门口时,看到班上笑容可掬的老师,听到老师与孩子亲切的问候,也许家长一天的好心情从此开始,他们会觉得孩子在幼儿园像在家一样,他们放心;下午,当工作了一天的家长来园接孩子时,老师微笑着对他说:“您的孩子真棒,今天学会了穿衣服。当家长有事耽误了接孩子时,面对心急如焚,满脸歉意的家长,老师依旧微笑的说:“没关系的,您别着急!”这又怎能不让家长感动呢?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对于老师,它是你启动家长心扉的钥匙。 二、对待家长的方式 (1)“一视同仁” 我们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所受过的教育和从事的职业也各不相同。当今社会以貌取人的现象比较严重,用穿衣戴帽衡量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是很寻常的事。我认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应该存有这种世俗观,即无论家长相貌、衣着或职业等如何不同,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家长,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家长和孩子,不分贵贱、不论亲疏。 (2.)区别对待 有的家长乐于与老师配合,积极接受老师的建议,常常主动地与老师联系,对于这类家长,我们要将“感谢”二字挂在口头,向他们更细致的介绍班级的工作,并将活动深入到家庭中去,使他们成为家长工作的领头人。 有的家长有时会向老师询问一些情况,但对于老师的要求,不能按时完成,他们对老师的工作持怀疑态度,所以我们要让他们看到我们实际的工作成绩,用事实来说明问题,给他们更多参加各类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了解幼儿园,了解自己的孩子,理解班上老师的工作。 有的家长则表现为对老师的工作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但总会以各种借口推托老师交待的事情,我们老师不能着急,可以先从这类家长的孩子入手,让孩子成为小广播,每天向家长播报幼儿园的趣事,乐事,吸引他关注幼儿园,关注老师的工作,然后请他参加一些活动,与孩子互动,与家长互动,用别人的热情去影响他。 (3)真诚沟通 真诚是处世行事的最好方法。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发展,常常要问教师孩子在园的一些情况,这个时候教师要注意与家长沟通的技巧,防止以告状、谴责方式的同家长交流,教师既要热情地接待,又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家长,在介绍孩子的情况时,教师不仅态度要诚恳,还应该设法营造宽松的氛围,使家长消除思想顾虑,轻松地参与交谈。 三、让家长参与活动、明确目标。 1、召开家长会 班级家长会是向家长报告本班级教育工作计划,特别是讲解这一学年(或学期)的教育目标和家园合作教育的要求,并可组织讨论,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家长会的形式要多样化、人情化,让家长在轻松、和谐、友好的气氛中了解教师的所作所为,并适时提出配合要求。 2、家园联系栏

家校合作案例及反思

为迷惘的他们做指引 ------家校合作的案例与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父母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环境。在我们了解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往往离不开调查他们的家庭教育。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那些学习态度端正认真、成绩优秀的小孩很大部分都来自于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而学困生往往是家庭教育失败的牺牲者。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便需要向家长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点和方法,密切家校联系,从而让学生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也在无形中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案例】 因为学校安排四年级分班,罗勇健刚好分来我的班上。从前几次测验看来,他的成绩都是比较差的,在班上的排名也属于倒数的,而最严重的问题是他做事很慢,常常都会出现不够时间完成试卷的情况,而且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为此,我找来了他的母亲了解情况。看起来,他的母亲是一位最常见的母亲:紧张孩子的学习,却不知道怎么教孩子,经常对他们说教个没完,但是又从不严厉管教他,说说也就算了。这样的家长很普遍,他们往往因为没有正确的教育方法而感到对小孩的教育无从下手,也因为他们没有坚持贯彻对孩子的教育,使得事倍功半,也树立不起自己的威信。所以老师应该与他们合作起来,为他们指明一个方向,教给他们方法,提高家校合作的效果。 首先,我倾听罗勇健妈妈诉说平常罗勇健在家学习的情况,了解到平常罗勇健在家做作业也是常常做到很晚,这还仅仅是为了完成书面作业,那些读的、背的,只能留到明天早上。一个普通同学能在8点就完成的量,放在他身上却要做到十点,甚至是十一点,也因此使他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使得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 然后,当了解到大致情况后,我就开始为他母亲分析原因并指导方法。像罗勇健同学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慢!为什么并不是很多作业却要做这么久呢?因为他没有时间观念,要么想着玩,要么遇到稍微难一点的就会死扣在那里,接着发呆走神,最终时间就这样溜走了,而在这时间流逝的过程中,他本身都没有留意到,直到很晚才会紧张。所以,我向他母亲提建议,要求他自己规划好时间,哪个时间段完成哪样作业。在目标完成后,就能有一段时间是用来玩耍的;而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完成就必须马上停止,不能再做下去。

家校合作-共促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 家校合作,共促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摘要】学生时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同时,拥有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因此,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只有家校联手才能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家校合作学生良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 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可以看出一个好的教育应该是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的。欧美著名家庭教育家认为: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方面,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家校合作,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实效。 一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学生时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学生心智尚未发展成熟,加上其好模仿、可塑性强的特点,因此,这时期的良好习惯很容易培养。而且此时培养良好习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所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学生时期养成的,所以在学生时期,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 同时,良好的习惯养成是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学生时期培养良好的习惯有助于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从而培养其形成健全的人格。而拥有健全的人格特征正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重要要求。 二家校合作,共促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1.学校在家校合作中的作用 学校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和重视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学校不能单独搞良好习惯培养的活动。学校只有与家长合作才能使这一活动得到最大最优的效果。那么学校在与家长合作促进学生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