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国民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洛阳市国民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洛阳市国民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1978年12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从这天起,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也揭开了洛阳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 30年沧海桑田,河洛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0年仅是历史长河短暂的瞬间,但在洛阳发展史上,却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奇迹,特别是近6年来,在这片投资者的乐土上更是实现了极不平凡的新跨越,铸造了年均15%以上的令人荡气回肠的新辉煌!

一、综合实力连跨台阶生产总值实现"翻七番"

回眸30年,洛阳经济发展的轨迹呈现两个阶段,表现三次增长高峰。第一阶段1978-1997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巨大力量的推动下,全市上下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咬定发展不放松,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埋头苦干、与时俱进。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6.9亿元猛增到1997年的335亿元,实现翻4.3番,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达10.8%,高于改革开放前3.1个百分点,充分展现了洛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第二阶段1998年至2008年。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市坚定不移地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扎实工作,我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位于全省前列,在"再造一个新洛阳,全面走在中原崛起前列"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335亿元,猛增到2008年的1919.6亿元,实现翻2.5番,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达13%,高于改革开放前20年5.3个百分点,充分体现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光辉业绩。30年来,洛阳经济发展形成三次增长高峰:(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进而带动了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1983年形成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增长高峰--生产总值增速达20%。至1988年提前两年比1980年翻一番,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二)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掀起洛阳经济建设新高潮,全市生产总值当年首次跨越百亿元大关,达到103.5亿元,1993年形成改革开放后第二个增长高峰--生产总值增速达19.1%,至1994年提前6年实现翻两番,2000年底,我市人均GDP达到6830元,折算后人均超过8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三)新世纪初,面对九十年代中后期,洛阳工业遭遇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困扰,市委八次党代会审时度势,提出"工业强市、旅游强市",2003年完成第一轮工业结构调整后;进入新时期,市委九次党代会高瞻远瞩,强力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强市、旅游强市"和"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即"3+2"战略,着力进行五大建设,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开辟了以建设现代化工业强市、国际性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林业生态城市等为特色的新道路。2002年结构调整成效显现,工业经济强力提速,推动全市国民经济增长,经济由此步入一个快速上升通道,GDP连续两年跨越500亿元,600亿元两个台阶,改写了1991年以来连续三年GDP一位数增长的低迷态势,2003年形成改革开放后第三个增长高峰-生产总值增速达到16.6%。2002年、2003年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和1万元人民币大关。之后洛阳经济一路高歌,2004、2005、2007、2008年,GDP连续跨越900亿元、1000亿元、1500亿元、1900亿元,形成了装备制造业、能源工业、石化工业、有色金属工业、材料工业等五大优势产业,实现了从"洛阳制造"到"洛阳创造"的嬗变。2008年人均GDP逾30000元,折合美元4400元。经济总量在全国地级以上的城市中居第43位,是近三年来全国50强城市中唯一的公开年位次均有提升的城市,创造了继"一五"时期后的第二次辉煌。

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结构调整成效突出

30年改革开放,特别是2000年以后,洛阳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线,集中支持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展,积

极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21.3:54.4:24.3调整为2008年的8.7:61.1:30.2,二、三产业比重提高了12.6个百分点,呈现出二、三产业比重占绝对优势的总体态势。

(一)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强,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变革农村生产关系,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等,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5.8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15.6亿元,增长了19倍,"九五"时期,全市主要农产品供求由长期短缺实现了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跨越。全年粮食产量基本稳定在160万吨左右。特别是2000年以来,全市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农村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目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比全国提前一年取消了农业税,终结了延续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在耕地面积大幅减少(约10%)的情况下,正常年景年粮食总产稳定在200万吨以上,为国家粮

食安全做出了贡献。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优质粮食、畜牧业、烟叶、中药材、林果和以牡丹为主的花卉苗木六大主导产业总产值占全部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其中畜牧业占40%。优质粮食作物350万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比2002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品质农业、标准农业、高效农业发展态势良好。粮经比由2002年的75:25调整为目前的粮经饲比为60:33:7,在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全市共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725个,比2002年增加510个,其中各类涉农龙头企业302家,涌现出巨尔、生生、福达美等一批在全国或全省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同时,农业基础地位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得到

极大改善。认真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战略方针,着力加强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五年来,全市着力于农村饮水设施建设,累计解决了64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问题和重污染及高氟高盐等县(市)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五年投资26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7338公里,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或柏油路),新改建乡镇客运站147个、招呼站784个,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出行条件。加快农村用户沼气建设,五年累计建成户用沼气45万户,缓解了禽畜养殖造成的面源污染矛盾,改善了生态环境。建立健全沼气服务体系,新建沼气服务企业30家,覆盖率达到85%,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推广示范典范。认真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和户户通电工程,全市农村电网覆盖面达100%,累计投入3.8亿元解决了16.5万户、72万农村人口的用电问题;2002年实施城乡居民同网同价,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电费负担。劳务经济迅速发展。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整体素质、增强就业能力。2008年劳务输出145万人,创收约70亿元,劳务收入占农民收入的40%,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目前已形成"洛阳营销"、"洛阳理疗"、"洛阳技工"、"洛阳花工"、"洛阳驾驶"、"洛阳海员"六大劳务品牌,其中"洛阳技工"、"洛阳海员"驰誉海内外。

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工程,五年累计投入资金数十亿元,全部改造完成了2659所农村中小学危房,消除D级危房83万平方米;累计投资1064万元,建成20所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增加寄宿生7341人;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成了遍及乡村的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络。建立了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保障新机制,实施了农村中小学课桌凳更新工程,提高了农村中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并补助家庭困难学生生活费,农村儿童少年"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积极发展卫生事业。不断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

系建设,五年改造全市所有153所乡镇卫生院并配备医疗设施,完成培训1117人;累计投资4646万元改造18所县医院、妇幼保健院和中医院;累计投资780万元,新改建标准化村级卫生站(所)1400余个。县、乡、村卫生服务网络日益完善。九县(市)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97%以上,参合人口约460多万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大力支持农村通讯、文化和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实施了乡镇综合文化站改造和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新改建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9个、乡镇文化站4个、村文化大院1500个,解决了1289个自然村40余万农民广播电视收看难问题,数据通信网、固定电话网、移动电话网均实现全覆盖,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

(二)结构调整快速推进,工业强市功绩卓著

改革开放20多年,随着洛阳石化总厂、首阳山电厂、新安电厂、伊川电厂、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西霞院水库等重大工程项目的建成,洛阳工业更是积聚了能量,逐步形成了石化、机电、冶金、建材、轻纺、食品等六大支柱产业,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壮大。1983年全市工业增加值突破10亿元,1995年突破百亿元,1978-2000年22年间洛阳工业年均增速达11.7%。"洛阳制造"自豪的走出国门、闯入世界,成为中国工业的骄傲。但九十年代中后期,洛阳老工业基地一些深层次矛盾充分显现,前进步伐蹒跚沉重。从2001年开始,洛阳按照"改造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思路,策划实施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1648"工程,至2003年完成全部工业投资53亿元,实施重点项目48项。洛阳传统工业的升级改造初步完成。经历三年的改革、改制、改造和调整的洛阳工业,重新焕发生机,加速发展,增长速度分别为8.8%、12%和25%;工业增加值连上台阶,2001年跨升200亿元,2003年跃升334亿元;生产增长的同时,经济效益再创新高,工业利税、销售收入分别达到50亿元、555亿元,工业综合效益指数达112.9,均为历史最好水平。2004年洛阳启动了新一轮更高层次的

结构调整与升级,通过"项目引资带动",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工业水平实现了以"洛阳制造"到"洛阳创造"的历史性跨越。目前已初步形成以装备制造业、能源工业、石化工业、有色金属工业、材料工业等五大优势产业为支撑的工业体系,五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6%,工业占全部经济总量的比重达54%以上;高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003年的0.7%提升到2008年的2.99%。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工业增加值跃升430亿元、560亿元、700亿元和860亿元,增速分别为23%、19%、21%和26.5%;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24家,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221个,超10亿元24个,超百亿元4个;工业利税、销售收入分别达到288亿元、2093亿元,分别为2003年的5.8倍和3.8倍。装备制造业形成了一拖大功率柴油机、中信重机大型干法水泥成套设备等拳头产品。有色金属工业已形成40万吨氧化铝、100万吨电解铝、38万吨铝板带箔生产能力,2010年氧化铝、合金铝和深加工将均形成120万吨能力;钼采选能力分别达到6万吨和11万顿,在建项目完成后将形成6万吨深加工能力;钛产业将形成15000吨综合能力。石化工业已形成800万吨炼油、38万吨聚酯、35万吨长短丝、6万吨聚丙烯产业链。能源工业已形成煤炭生产能力1500万吨,发电装机近800万(794万)千瓦,其中火电近600万(595万)千瓦。材料工业已形成2500万重箱玻璃、675万吨水泥、35万吨特种耐火材料生产能力;新材料已形成1000吨多晶硅,在建5000吨多晶硅、3000吨长晶生产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成效显著。积极实施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全市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由2002年的5.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4亿元。企业研发中心建设体系逐步完善,国家级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达到8家,比2002年增加4家;省级研发机构45家,比2002年增加28家,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研发中心建设体系。"洛阳浮法"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

信息、机电一体化等领域突破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并实现了产业化,"洛阳创造"蜚声海内外。

(三)服务业加快发展、产业层次进一步升级

坚持把服务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着力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改革开放,增加收入,优化环境,促进全市服务业实现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后,到2003年,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年均增长10.6%,高于同期生产总值平均增速,有力支持了全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2001年后,全市大力实施"旅游强市"战略,三产结构不断优化,内在质量显著提高。2003年传统的批发零售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由1978年的26.8%、26.4%下降为21.4%和22%。房地产、旅游、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由1978年的11.5%上升至17.5%。2003年后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占第三产业的比重由2004年36.2%上升到2008年的38.5%。我市被确定为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中西部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快洛阳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实施,区域性物流中心加快建设,物流业与制造业不断融合,二产与三产互相联动、融合发展已成为物流业发展的新趋势,洛阳日报物流配送中心、中储物流园、唐三彩物流基地、关林市场物流中心和轴承产品、石化产品、摩托车及零部件、钢制家具、医药等一批具有明显行业特征、具有一定专业化程度的物流基地或企业正在形成。休闲娱乐、体育建身、家政服务、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在消费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国内贸易繁荣兴旺。1978年到2003年,全市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1.6%上升到2003年的70%以上。与1978年比,城乡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分别增长16.2% 和14.8%,城乡市场的比例由1978年的51:49变化为2003年的58:42,城乡市场共同前进,有力促进了整个消费品市场的繁荣。近年来,丹尼斯、王府井、家乐福、沃尔玛等国内外知名品牌

的超市、连锁店、量贩、专卖店等新型业态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其品牌、技术、管理和人才优势,极大地提升了我市批发零售业的发展水平,目前已初步形成西工、涧西和新区商业中心。2004年至200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达到16.2%、14.4%、15.9%、18.5%、23.3%,达到10年来新高。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洛阳努力把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先导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壮大。特别是近年来,全市围绕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和国际最佳旅游目的地,着力打造伏牛山--南部生态旅游区、黄河文化风情游--小浪底、西霞院旅游区和历史遗址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及精品景区(点),2000年龙门石窟成功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黛眉山被列为世界地质公园。目前,拥有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18个,5A级景区1处、4A级10处、3A级9处。牡丹花会、洛河文化旅游节、伏牛山滑雪节和小浪底观瀑节驰名中外。2008年,全市共接待游客456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24亿元,均是2002年的3.3倍。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培育引进了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房地产公司,建设了一批面向普通居民的住宅,加大了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力度,启动了省属国有煤矿棚户区改造。2008年房地产投资逾110亿元,为2002年的6.5倍;竣工面积378万平方米,为2002年的2.5倍;空置率连续五年呈下降趋势。建立健全市场物业管理"五位一体"机制,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实现全覆盖。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建成了新区体育中心、歌剧院和广电数字化产业基地等一批重点工程。形成了洛阳日报集团、洛阳戏剧院和大型舞蹈诗《河洛风》等一批骨干企业和文化精品。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04年的8.6亿元扩大到2008年的28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4年的0.95%提高到1.8%。

三、固定资产投资成效显著经济发展后劲日益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投资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洛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1978-2002年全市累计完成全社会投资1360亿元,年均增长19.6%。特别是近年来,洛阳紧紧抓住各种机遇,全力实施"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公路、城市基础设施和工业结构调整等重大项目,为改善全市经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增强了后劲。2004年-2008年,全市累计完成全社会投资3425亿元,为改革开放前25年的3.2倍,年均增长40.1%。其中实施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296个,完成投资1581亿元;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19个,完成投资近千亿元。工业投资高速增长。五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 1692亿元,年均增长73%。其中装备制造业方面中信重机、一拖、洛轴等重点大型企业通过改造与升级,重新焕发了生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能源工业方面新建了华润首阳山、新区阳光、伊电、新电等火电机组,新增装机272万千瓦;石化工业将炼油能力提升到了800万吨,新增长短丝15万吨。有色金属工业新增氧化铝40万吨、电解铝80万吨、铝深加工38万吨、海绵钛5000吨。材料工业新增多晶硅 1000吨,太阳能电池及组件150兆瓦。通过强力投资和大规模项目建设,洛阳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实现新飞跃。紧紧抓住国家鼓励、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机遇,重点围绕城市建设、交通、水利、等薄弱环节,建成了一大批打基础、管长远的基础设施项目,办成了许多年想办而未能办成的大事,不仅弥补了多年的欠账,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拉动了即期经济增长,而且积累了一大笔优质资产,增强了长远发展的后劲。城市建设天翻地覆。1998-2003年,通过实施"75133"工程,完成投资33亿元,塑造了良好的城市形象,洛阳的吸引力和魅力大大增强。2004年以来,洛阳坚持 "以洛河为轴线、南北对称发展",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并重,城市建设与管理并重。新区规划面积71.3平方公里,至2008年新区累计实施项目1580个,完成投资440亿元,开工建筑面积1104万平方米,

开发面积30平方公里,集聚人口25万。新区行政中心、体育中心、洛阳歌剧院等一大批公共服务设施建成投用。瀛洲桥、孙辛桥、洛阳博物馆、新区医院、新区高中、客运南站、公交场站、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洛北城区改造累计投入200亿元,牡丹广场、王城广场、青年宫广场、车站广场和中州渠、涧河、廛河治污工程以及周山、龙门山、上清宫三大森林公园改造、建设相继完成,20公里长的洛浦公园横亘东西。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03年的94平方公里拓展到144.5平方公里。近年来,洛阳先后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十大最佳魅力城市等荣誉称号。一座古文化气息浓郁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展现在世人面前。在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的同时,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乡一体化顺利推进。2008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2.57%,比2002年提升11.9个百分点,是我市历史上城镇化进程最快的时期;城镇人口273万人,比2000年增加88万人。自2006年和2007年偃师和嵩县、栾川被列入全省全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开始,2008年城乡一体化在全市推开,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偃师率先在全市实行了统一的新型户籍登记制度,栾川通过搬迁形式解决工矿占地、受灾、贫困居民住房,嵩县在县城南北两侧统一规划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用于农民进城和库区移民安置。

交通建设突飞猛进。五年来,累计投入113亿元,建成高速公路124公里、干线公路760公路,二广高速、少洛高速、西南环城高速、洛栾快速通道、西南部山区环线公路和城市东南西北出入口改造等重大交通项目竣工通车,郑西高速客运专线正在紧张建设中。水利建设取得重要成就。五年累计投资15亿元,建设改造了西霞院水库、孟西灌渠、段家沟水库、大沟口水库和市区洛河段加固处理等一批重点工程,除险加固小型病险水库9座,水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新发展有效灌溉面积16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8万亩。防洪减灾体系逐步健全,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开放型经济取得重大成绩

突出关键环节,促进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向广度拓展,着力破除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约束。大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强力实施"项目引资带动",坚持对外对内开放并举,"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承接国外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非公制经济,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河洛大地已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

(一)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

1978-2002年,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595个,合同利用外资24.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3亿美元。特别是2003年以来,全市强力实施"项目引资带动",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效。2003-2008年,全市共引进项目2183个,到位市外、境内资金618亿元,年均增长64.7%。轴研科技、栾川钼业、中航光电、一拖股份等企业相继上市或增发配股,募集资金102.9亿元。2008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8家,实际利用外资8.97亿美元,市外境内资金230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12.8倍和7倍。吸引境内外资金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26%,比2002年提高8.4个百分点。沃尔玛、家乐福、台塑集团等5家世界500强企业,中船重工、恒大地产等30家国内500强企业相继入驻洛阳。

(二)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外贸规模不断扩大

1978-2002年,全市累计出口23.9亿美元。特别是近几年,在国家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等外贸政策调整我市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下,积极优化出口结构,努力扩大成套机电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取得了骄人成绩。截止2007

年,我市共有1623家企业获得外贸自营权,138个"洛阳制造"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一拖集团"YTO"、北方易初"太阳"等10家企业的产品获"河南出口名牌"称号,总数居全省第一。2007年,全市出口10.5亿美元,为2002年的6.8倍,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出口分别是2002年的25.5倍和10.5倍。累计批准境外投资企业21家,投资额2263万美元。2007年对外工程承包营业额7763万美元,外派劳务3409人次,分别是2002年的6倍和3倍。

(三)国企改革深入推进,其他领域改革积极推进

1978-2002年,全市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改革改制已经完成,在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2003年以来,全市国有大型企业坚持以存量换增量、以增量激存量、以产权换项目、以上市促改制,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2008年,通过战略重组共引进优势企业9家,协议资金45亿元,到位资金10亿元。洛玻与中建材、洛铜和中铝、凌宇和中集重组后取得明显成效。一拖与国机集团战略重组加快实施,洛轴、春都、白马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在工业企业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同时,商贸交通、文化、粮食、建筑等企业改革初步完成。投资体制改革、土地出让制度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取得实质进展。

(四)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把培育县域骨干财源企业,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支撑洛阳经济的重要基石,分类指导,加大支持力度,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2008年,九县(市)生产总值、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2002年的3.7倍、5倍、6.1倍;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为66%、48.6%、60.7%,分别比2002年提高12.4个、15.4个、8.1个百分点。2007年,偃师、栾川、新安分列全省21个强县的第7、第8和第10位;汝阳、宜阳、洛宁分列全省10个快县的第1、第5和第8位。先后

出台一系列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促使其成为我市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2008年,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44.2%,比2002年提高7.2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税收分别增长38%和35%;营业收入超亿元民营企业100家,其中超5亿元16家、超10亿元4家。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90%,比2002年提高31个百分点。

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新开端

近年来,坚持把节约资源、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作为促进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战场,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加快化工能量系统伏化改造、窑炉余热发电、电解槽节电改造等系统9大重点节能工程建设,预计年节约标准煤5万吨;累计关闭10万千瓦以下小火电35万千瓦、年节约原煤140万吨;关闭淘汰水泥、耐火材料、棕刚玉、石灰窑、小钢铁、焦炭、造纸等落后产能和工艺380多条,节约原煤150万吨;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100%;拆除368家砖瓦窑场,全面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综合利用粉煤灰1000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10家企业42台火电机组全部建成脱硫设施;重点排放企业全部安装环保在线监测装置;九县(市)全部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并投入运营;重点水域污染得到控制,伊洛河出境水质达到省定标准;近年城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分别达到280天、290天、300天以上。资源整合取得新进展。小煤矿数量由218个压减到64个,减少70%;黄金资源整合给两大矿业集团;铝土矿资源整合给大型国有公司;钼资源整合正在进行中。强力推进以空心村治理为重点的土地"三项整治",累计完成面积5万亩。每年拿出500万元大力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累计建成面积300万平方米,节约用地50%以上。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果。重点进行城郊森林、环城生态防护林、生态廊道、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突出抓好山区生态、退耕还林、农田防御、村镇绿

化等工程,五年累计造林183万亩。农村点面源治理、矿区生态修复和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黄河湿地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谐洛阳建设取得新进展

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从人民群众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做起,大力构建和谐洛阳,使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从2006年起,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每年都确定关系城乡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十大实事,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办了一批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实事好事,较好地解决了一些联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

优先发展教育。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洛阳强力实施"科教兴洛"战略,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增加教育投资,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结构,教育质量大大提高,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供了有效保障。重点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率达95%以上。支持扩建了6所示范性重点高中,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优质高中难的问题;形成了城郊中小学危房改造新机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就业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着力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初级、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到14.9万人,为2002年的6.2倍。组织实施了重点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和高校扩容工程,完成了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洛阳理工学院建设,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目前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12.9万人,为2002年的3倍。形成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比例适当,进一步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格局。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近年来,我市医疗机构向中心化发展,向社会化拓展,医疗设施和医院装备不断增强,医疗卫生水平大大提高。投资建设了省市属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妇幼保健院门诊医技楼和正骨医院高等级病房楼等一批重点

项目,新区医院正在建设中;改建了一批县级医院和所有乡镇卫生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成覆盖市、县、乡三级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同时,努力减轻群众医药负担,近年降低药品价格10余次,降低药品千余种,平均降价幅度超过20%;进行单病种付费改革,由过去的近30种扩大到40种。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投资建设了新区体育中心、新区博物馆、洛阳影剧院、广播电视发射塔、天子驾六、古墓博物馆等一批重要文化设施。积极参与丝绸之路、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抓住国家实施大遗址保护机遇,积极实施隋唐城定鼎门、昭堂、天堂,汉魏故城阊阖门、偃师商城西城墙等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切实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企业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社区文化丰富多样,广场文化轰轰烈烈,深得群众欢迎。广播覆盖率、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奥运火炬传递顺利进行。竞技体育快速发展,全民健身活动有声有色。就业再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积极扩大就业,近五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8.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8.2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9.3万人。实施"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4449万元,支持下岗职工自主创业27594人。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2008年,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69.6万人和74.6万人,分别比2002年增加18.5万人和25.4万人,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平均城市低保标准由2002年的月人均130元提高到160元,保障对象由2002年底的9.7万人增加到12.7万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全面铺开。农村低保对象达到18.2万人,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43%。建立了城市低保标准与物价动态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分类施保和临时救助制度。投资建设了儿童福利大楼,流浪未成年保护教育中心和流浪孤残儿童监护大楼等一批重点项目。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改革开放后,城乡居民生活告别了短缺时代,2000年实现了向小康的跨越。2003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8005元和2277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24.7倍和22.7倍。2003年后,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消费结

构明显升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4672元和4597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2.1倍和2.16倍,年均实际增长分别在9%和12%以上。计算机、移动电话、轿车、摄像机、音响、彩电等年均增长均在30%以上;城市家庭中家用汽车、移动电话、摄像机、家用电脑、空调与2002年相比均成倍增长。平安洛阳建设扎实推进。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不断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管控网络,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应急机制不断健全,信访秩序进一步好转,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书剑烟尘已昨日,风流更需看今朝。回首过去,洛阳铸造了已有辉煌;展望未来,洛阳将全面迈向小康再铸新辉煌。

若借东风鼓双翼,大鹏一飞可冲天。"再造一个新洛阳,全面走在中原崛起前列",彩绘了洛阳的锦绣前程。我们将继续实施"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争取到202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四番以上,确保领先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实施办法(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实 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法规类别】服务 【发文字号】洛政办[2013]118号 【发布部门】洛阳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3.10.25 【实施日期】2013.10.25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失效依据】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洛政办〔2013〕11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洛阳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各有关单位: 《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实施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2013年10月25日

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力量,推动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形成公共服务发展新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 法》及《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以下简称政府购买服务),是指政府将直接承担或通过事业单位承担的技术性、服务性和辅助性的公共服务事项,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交由具备条件、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等承担,政府按照一定的标准评估履约情况并支付服务费用,是一种“政府主导、定向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的新型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第三条凡本市范围内的政府购买服务事项,均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政府购买服务的原则和范围 第四条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一)权责明确。市、县两级政府根据职能转变的要求,负责组织开展本级政府购买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国土资源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国土资源局主要职责 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构编制 【发文字号】洛政办[2015]94号 【发布部门】洛阳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5.08.14 【实施日期】2015.08.1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国土资源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 通知 (洛政办〔2015〕9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洛阳市国土资源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2015年8月14日洛阳市国土资源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根据《中共洛阳市委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洛发〔2014〕14号),设立洛阳市国土资源局,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一、职能转变 (一)取消的职责 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职责。 2. 采矿权抵押备案审批职责。 3. 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抵押项目审批职责。 (二)下放的职责 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确权登记审批职责下放到部分城市区(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瀍河回族区)政府。 (三)承接的职责 1. 市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批的采矿权转让审批职责。 2. 土地复垦方案评审职责。 3. 一次性开发400-600公顷的国有荒山、荒坡、荒滩审批职责。 (四)加强的职责 加强指导监督全市土地、房屋、林地、草原等不动产登记工作职责。 二、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土地、矿产、测绘管理法律、法规,拟订全市国土资源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及有关政策。组织制定全市国土资源发展规划,开展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研究提出全市国土资源供需总量平衡的政策建议。落实国家、省国土资源宏观调控政策,参与全市宏观经济运行、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的调查研究,拟订全市涉及国土资源的调控政策措施。

着力改善民生问题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着力改善民生问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摘要】当前,我们正在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到突显的位置,充分认识我们所面临的民生问题,努力探索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等民生问题,早日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关键词】民生问题;社会事业;和谐社会 民生,就是国民的生计与生活。民生是和谐之本,民生关乎民心,而民心决定民意,为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必须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出发,将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作为国家发展的主题与根本目标所向,真正化解现实中的各项矛盾与利益冲突,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早就真正和谐与文明的社会。 一、充分认识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后,就应侧重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将人民的幸福作为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程度地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尽可能给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 (一)改善民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本质决定了其执政目标与人民利益高度一致,党执政兴国的理念立足于民生,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着眼于民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直接

的就是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大把民生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对于更好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确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民生状况的快速和持续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二)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改革带来了社会利益结构多元化,但是社会体制改革滞后,还没有形成相对合理的机制来调节利益关系。贫富差距扩大,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问题等比较突出。今天中国的稳定已不再是由单方面的政府供给和控制来实现,而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民众生活的稳定,来自于社会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来自于民生的改善。要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化解矛盾,构建和谐。因此,当今中国的发展路径的侧重点开始立足改善民生,是真正实现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 (三)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 改善民生,就是从根本上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民生“五有”目标实现得如何,是衡量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程度的重要标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善民生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四)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委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内设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委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审办事项联办事项工作制度目标责任 规定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洛政办[2010]166号 【发布部门】洛阳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0.09.09 【实施日期】2010.09.0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委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审办 事项联办事项工作制度目标责任规定的通知 (洛政办〔2010〕16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洛阳市委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审办事项联办事项工作制度目标责任规定》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九月九日

洛阳市委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 职能配置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审办事项联办事项 工作制度目标责任规定 根据《中共洛阳市委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阳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洛发〔2009〕42号),设置洛阳市委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洛阳市委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是管理市直机关事务工作的市政府工作部门,由市委、市政府管理,以市政府管理为主。 一、总则 (一)为了在职责配置上体现“职能”和“责任”的科学界定,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提高公务员素质,推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廉洁政府、诚信政府建设,形成权责一致、决策科学、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制定“七定”规定。 (二)“七定”规定遵循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按照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协调同步的要求,适应全面履行职责、部门协调配合、审批简洁高效的需要。 (三)根据《行政许可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审办事项(即审批办转事项及承诺办结时间)、联办事项(即联合办理事项和合作工作责任要求)、工作制度(即向市委、市政府负责的重要工作制度)和目标责任(即机构基本目标及承诺责任事项),使其成为各单位必须履行的职责和严格遵循的制度。

民生及社会事业发展自查报告

民生及社会事业发展自查报告 就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20xx年我乡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加大创业培训力度,鼓励处出务工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等回乡创业,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1820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38人,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73人,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321人次。 (二)扶贫解困。 在乡党委、政府的重视下,今年以来,我乡集中精力、调集资金,切实为困难群众解危除难。一是改造贫困户住房3户,二是为残疾人康复服务,实施了白内障手术1例,使无力进行医疗康复的白内障患者重见了光明。三是完成农村医疗救助33户,截止月底发放医疗救助金元5.856万元,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看病就医负担重的问题。四是实现农村灾后重建7户,迄今为止的受灾群众已经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住进了安全舒适的新房,剩余的户预计将在12月30日以前完成住房重建。乡村建办正抓紧时间,安排力量帮、扶、督、查,确保剩余农户在计划日期前彻底完成灾后重建工作。五是引进和推广农业新品种4个,推广先进农业实用新技术2项,推广农机新机具7台,兑现农业保险金0.05万元,生猪保险金0.46万元。

(三)教育助学 继续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完成了张家坝村村校改建工程,全面贯彻实施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免一补政策,着力促进教育事业发展,解决教育教学实际困难,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保证普九成果,维护教育教学持序。 (四)社会保障。 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村及城镇居民参加养老保险2061人,其中参加缴费464人,农村低保户378户,406人,城镇低保户20户,29人,五保户21户,22人,加大了对农村低保的规范管理,资金已及时准确发放,帮助低保、五保户解决生活困难。发放5人90 99岁高龄老人长寿金0.225万元,为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抚恤补助金、解决医疗补助;为义务兵家属发放优待金。为428名城乡贫困残疾人及低保户、五保户购买了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着力抓好

洛阳市涧西区芳菲路规划路芳华路建设工程铁路以南

洛阳市涧西区芳菲路(规划路~芳华路)建设工程(铁路以南) 招标文件 招标编号:洛涧交易【2018】075号 招标人:洛阳市涧西区城乡建设局 招标代理公司:陕西国正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日期:2018年6月

目录 目录 (1) 前附表 (2) 第一部分招标公告 (6) 第二部分招标项目要求及招标工程量清单 (9) 第三部分投标人须知 (13) 第四部分合同条款及格式 (23) 第五部分投标文件格式 (24) 附件15: (43) 第六部分评标标准和方法 (45)

前附表 序号名称内容 1 招标人招标人:洛阳市涧西区城乡建设局 联系人:张先生 电话: 地址:洛阳市涧西区安徽路区政府综合办公楼 2 采购代理机构代理机构:陕西国正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联系人:杨先生 电话:3 邮箱: 地址:洛阳市王城大道与英才路交叉口半岛明珠5号楼2单元1507 3 项目名称洛阳市涧西区芳菲路(规划路~芳华路)建设工程(铁路以南) 4 建设地点洛阳市涧西区 5 资金来源财政投资 6 设计单位洛阳城市建设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7 建设内容招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范围内的所有内容(详见工程量清单、施工图纸及说明、招标答疑) 8 招标内容施工图纸及工程量清单内的全部内容 9 招标范围施工图纸及工程量清单内的道路工程、排水工程及电缆沟工程 10 标段划分本项目共分为一个标段 11 工期100日历天 12 质量要求符合国家质量验收备案的合格标准 13 安全生产目标杜绝死亡事故 14 文明工地目标市级文明工地 15 投标人资质条件、能力 和信誉 资格要求: 1、投标单位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第22条规定; 2、投标人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持有有效的营业 执照、税务登记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或三证合一营业 执照;投标人须具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含) 及以上资质证书;持有有效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及基本账 户开户许可证。

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长期规划

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长期规划 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各级干部只有实现了思想上解放再解放,观念上转变再转变,才能看得见别人的长处、经验、做法,工作上也才能有超常规的思维,进而才能树立“本领危机感”,才能在工作上有所为和有所作为。一要争取政策抓项目。严格按照《通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江县招商引资办法(试行)》(通府办发〔2008〕34号)文件精神,积极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加快推进产业转移,鼓励更多的人员参与争取项目;二要联络感情抓项目。大家要主动多到县级、市级甚至省级部门去衔接、去沟通、去汇报、去联络,要增进感情争取更多的项目;三要寻找机会争项目。要采取多种形式,召开好洪口籍在外工作人员“叙镇情、建家乡、谋发展”会议,寻求支持。二是进一步争取大项目,切实解决“四难”,推进洪口大发展。1、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各办公室主任及村支两委责任人为成员的争取大项目工作领导小组;2、结合洪口镇实际,找准发展路子,编制好项目实施计划,制定好产业发展政策;3、找准项目主攻方向,主要是在集镇建设和管理、解决民生民困、解“四难”、产业发展增收等方面做大做强文章。三是进一步加大项目实施力度,切实改变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未来两年,我们要切实加强办会、办现场、请人来的工作力度,确保办会、办现场的质量、规格,提高洪口的声望和知名度,从而为争取大项目奠定

坚实的基础;要从内涵和层面两方面研究争取项目和资金的机制,确保“把人请得来,把项目留得住”的工作目标;要把现有项目抓紧抓好抓落实,未完工的要实行责任倒查、工期倒排、问责到人,已完工的要加强后期管理,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进一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协调和谐。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切实树立“视群众为衣食父母”的观点,增强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心中装着群众,时刻想着群众,才能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也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二要认真执行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退耕还林、农业政策保险、农业良种补贴、计生奖励扶助、粮食直补等各项惠农政策的兑现及督查。三要积极实施场镇综合治理,彻底改变摊点乱摆、车辆乱停、垃圾乱扔、广告乱贴、管线乱拉的“五乱”现象,严管重罚,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四要认真搞好车站使用和农贸市场的选址、论证、规划和实施,让居民有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四是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积极发展党员,多渠道组织干部进行培训、轮岗;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着手培养造成“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品德兼优的人才,让能人有舞台,有舒畅心情,有优厚回报;加强干部队伍管理,严肃工作纪律,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逗硬实行“三问”责任制,问出责任心、问出责任感、问出紧迫感、问出危机感;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干部理论和实践水平,认真执行政府机关中心学习组制度,凡事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严格干部工作纪律考勤,工作实效考核,逗硬执行“四个服从”,努力争做创机关形象、树个人形象的先锋楷

2020年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公共科目笔试》真题

2020年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公共科 目笔试》真题库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初治肺结核病例,病变有明显活动性,下列治疗方案中最好的是()。 A、单用异烟肼 B、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 C、异烟肼+利福平 D、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 【答案】D 【解析】初治肺结核病变有明显活动性,最佳治疗方案为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联合用药。 2、膈神经属于()。 A、颈丛 B、臂丛 C、腰丛 D、骶丛 【答案】A 【解析】膈神经是颈丛最重要的分支。先在前斜角肌上端的外侧,继沿该肌前面下降至其内侧,在锁骨下动、静脉之间经胸廓上口进入胸腔,经过肺根前方,在纵膈胸膜与心包之间下行达隔肌。隔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膈肌,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腹、心包以及膈下面的部分腹膜。隔神经还发出分支至膈下面的部分腹膜。故选A。 3、关于蒸发散热的叙述,错误的是()。 A、指水汽化时吸收体热而散热的一种散热方式 B、发生在皮肤或粘膜表面 C、水分直接透出皮肤聚集成水滴后被蒸发,称为不感蒸发 D、汗液聚成汗滴后被蒸发称为可感蒸发 【答案】C

【解析】蒸发散热是指水分从体表汽化时吸收热量而散发体热的一种方式,可分为不感蒸发和发汗两种形式。不感蒸发是指体内的水从皮肤和黏膜(主要是呼吸道黏膜)表面不断渗出而被汽化的过程。发汗是指汗腺主动分泌汗液的活动,通过汗液蒸发可有效带走大量体热,发热可被意识到,又称可感蒸发。故选C。4、女性,32岁,哮喘急性发作入院。入院查体发现过度通气体征,与肺气肿十分相似,首选的检查是()。 A、拍摄X线胸片 B、支气管镜检查 C、测定RV、TLC,测定RV/TLC% D、给支气管舒张药物,待呼吸困难缓解后再拍摄X线胸片,测定RV、TLC 【答案】D 【解析】哮喘急性发作时常过度通气,影响X线检查结果,应给予有效的支气管舒张药使发作时的气道痉挛得到缓解,此后再行X线检查,并测定肺功能TLC、FRC及RV,明确是否存在肺过度充气。 5、黄骨髓存在的部位是()。 A、所有骨的内部 B、幼儿长骨骨干内部 C、成人长骨骨干骨髓腔内 D、幼儿长骨骨髓内部 【答案】C 【解析】骨髓为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的软组织。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含有发育阶段不同的红细胞和其他幼稚型血细胞,呈红色,有造血和免疫功能。胎儿和幼儿的骨髓均为红骨髓,5岁以后,长骨骨干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呈黄色,称黄骨髓,失去造血能力。故黄骨髓存在成人长骨骨干骨髓腔内。故选C。 6、血液凝固的主要步骤是()。 A、形成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 B、形成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原 C、形成凝血酶原→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 D、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 【答案】D 【解析】血液凝固是由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相继激活而生成的凝血酶最终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因此凝血过程可分为凝血酶原酶复合物(也称凝血酶原激活复活物)的形成、凝血酶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生成三个基本步骤。故选D。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可以采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明确2018年省重点民生实事涉及我市事项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明确2018年省重点民生实事涉及 我市事项责任分工的通知 【法规类别】行政机关 【发文字号】洛政办[2018]35号 【发布部门】洛阳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8.03.27 【实施日期】2018.03.2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明确2018年省重点民生实事涉及我市事项责任分工的通知 (洛政办〔2018〕3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落实《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河南省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方案〉的通知》(豫办〔2018〕9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2018年重点民生实事考核办法的通知》(豫政办明电〔2018〕29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2018年省重点民生实事办理责任,现将《2018年省重点民生实事涉及我市事项责任分工》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落实情况请于每月25日前报市政府督查室。 附件:2018年河南省重点民生实事涉及我市事项责任分工

2018年3月27日附件 2018年河南省重点民生实事涉及我市事项责任分工 一、继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保障水平。从2018年1月1日起,将城乡低保对象月人均财政补助水平分别由不低于250元、142元提高到不低于262元、154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将全市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98元;继续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牵头单位:市民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责任单位:市残联,各县(市、区)政府 二、推进青年人才公寓建设。在有条件的省辖市开展青年人才住房保障试点

北京市社保个人信息登记表

北京市社会保险个人信息登记表 填报单位(公章): 组织机构代码:□□□□□□□□ 社会保险登记证编码:□□□□□□□□□□□□ 本人目前确属社会保险参保对象,现申请参加社会保险,按照社会保险登记的要求本人已如实填写了上述相关信息,并对所 单位负责人:社保经(代)办机构经办人员(签 章): 单位经办人:社保经(代)办机构(盖章): 填报日期:年月日办理日期:年月 日 注:此表为参保单位职工专用。表格中带*号的项目为必录项,其他有前提条件的必录项请参考指标解释。 《北京市社会保险个人信息登记表》 指标解释 1.组织机构代码:指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核发的代码,如参保单位无赋码资格的,由社保

经(代)办机构赋予替代码,为必录项。 2.社会保险登记证编码: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照有关规定核发的社会保险登记证的编码,单位应如实填写,为必录项。 3.参加险种:根据职工应参加的险种选择划“√”,为必录项。 单位类型为企业、自收自支事业、民办非企业、城镇集体的单位必须参加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和医疗保险,选择参加生育保险的外埠人员必须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 单位类型为全额事业的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除外)必须参加失业、工伤保险,合同制工人必须参加养老保险; 单位类型为差额事业的单位必须参加失业、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合同制工人必须参加养老保险; 单位类型为社会团体、基金会的单位必须参加失业、工伤和医疗保险; 其他单位按照相关批准的文件参加保险。 4.姓名:同居民身份证或居民户口簿内容一致,为必录项。 5.公民身份号码:参保人员填写经公安机关核发的18位公民身份证号码(以户口簿内容为准),为必录项。 6.出生日期:应与居民身份证或居民户口簿一致,为必录项。 7.性别、民族:与居民身份证或居民户口簿内容一致,外国籍人员选择“其他族”,为必录项。 8.婚姻状况(代码项):与居民户口簿内容一致。 代码婚姻状况代码婚姻状况 1 未婚 4 离婚 2 已婚9 其它 3 丧偶 9.文化程度(代码项):是指参保人员受教育程度的分类,依据参保人员实际情况填写,为必录项。 代码文化程度代码文化程度 11 博士61 高中 12 硕士62 职高

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核心提示:根据规划,到2020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4条轨道贯通市区,中心城区100%实现集中供热……这些信息均来自《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2020年,我们的城市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大家跟随本报为10年规划一起进行一次“微扫描”吧。 核心提示根据规划,到2020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4条轨道贯通市区,中心城区100%实现集中供热……这些信息均来自《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2020年,我们的城市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大家跟随本报为10年规划一起进行一次“微扫描”吧。 城镇体系建设篇 ●结构:“一心、两轴、三区” 根据规划,到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740万人,城镇人口为48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5%。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将形成“一心、两轴、三区”的结构。 ——“一心”,即洛阳市城区(包括中心城区和吉利组团)。强化中心城区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提升功能,带动周边城镇发展,提高区域辐射力。 ——“两轴”,即依托东西向和南北向综合运输通道形成的城镇集聚带是城镇发展的重要地区,将优先发展。

——“三区”,即东北部城镇密集区是推进城镇化的重点地带,是洛阳未来经济增长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带。中西部产业集聚区,大力推动工业化进程。西南部山区生态保护区,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适当减少人口总量。 ●交通:开通市县快速公交,公交村村通 未来,中心城区与偃师市、孟津县、吉利区之间开通快速公交线路,远景建设轨道交通。偃师市域内、孟津县域内开通公共交通线路,保证公交村村通。在洛阳市区、吉利区、偃师市、孟津县之间开通多条交通干道,中心城区和新城与重点镇之间实现二级公路连接,与一般乡镇之间实现三级公路连接;行政村“村村通砼(油)路”,改善自然村与主路网连线,乡镇、行政村干支线间交通联网。 在干线公路建设方面,要新建洛栾高速公路、郑卢高速公路和武西高速公路,新建洛阳中心城区——孟津——吉利与洛阳中心城区——偃师的两条快速通道,对洛阳境内主要的干线公路进行提级改造,形成以洛阳中心城区为中心的“两环、八放射、两连接”的市域干线公路网络。 铁路网络建设将利用洛阳——济源——焦作和洛阳——郑州城际铁路构建洛阳中心城区与北部的会盟、吉利和东部的白马寺、首阳山、偃师的快速铁路联系通道。利用郑西客运专线构建洛阳中心城区与新安、偃师的高速铁路联系通道。 ●环境:分别设立生态保护区 在2020年我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的目标下,我市将进行生态环境区划,分别制订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旅游:形成“三五二”的旅游格局

-河南洛阳市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河南省洛阳市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作者:————————————————————————————————日期: 2

洛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来源:洛阳日报 2011-5-18 洛阳市统计局(2011年5月17 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河南省政府、洛阳市和市以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全市4万多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3)为6549486 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6227665人相比,10年共增加321821人,增长5.17%。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1806156 户,家庭户人口为 6290194 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8 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2人减少0.24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306348 人,占50.48% ;女性人口为3243138 人,占49.52%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23下降为101.95 。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313038 人,占20.05%;15~64岁人口为4705319 人,占71.84% ;65岁及以上人口为531129 人,占8.11%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06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5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51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513227 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004341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2870259 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447676 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中共洛阳市委办公室、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6年洛阳市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方案》的通知-地方规范

中共洛阳市委办公室、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6年洛阳市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党(工)委和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委各部委,市直机关各单位,各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各人民团体: 《2016年洛阳市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把重点民生实事摆在突出位置,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民生实事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为加快推进“9+2”工作布局、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一要以人为本,提高认识。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真正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回应群众殷切期盼,强力推进民生实事,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二要强化责任,有诺必践。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按既定方案进行责任分解,把各项任务压实到市级领导、具体部门和责任人。排出时间表、制定“路线图”,确保各项任务组织有序、加快推进,早完成、早惠民。扎实做好前期工作,打好基础、完善细节、规范运作。科学论证、准确测算,抓好资金拨付和支出工作,确保应拨尽拨、刚性到位。各主办单位、协办单位要加强沟通、通力合作,共同抓好工作落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三要创新机制、提升效益。要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和企业投资,通过以奖代补、投资补助、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方式,努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民生工程项目,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加快建立健全工程管护长效机制,在加强工程建设的同时,注重管理维护,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四要强化督导,务求实效。创新宣传方式,注重宣传实效,公开牵头领导、责任部门和时间节点,接受社会监督,营造良好氛围。审计部门要对民生实事的投入、经费支出开展审计,确保资金安全、专款专用。要把各项民生实事列入重点督查范围,将日常监督与抽查暗访相结合,全程跟踪督办,定期进行公布,确保顺利推进。主办单位要在每月27日前向市政府督查室报送承办事项的进展情况,年底综合报告全年完成情况。启动问责机制,对工作推进不力的,严格追究问责。 中共洛阳市委办公室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4月30日 2016年洛阳市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方案 市委、市政府决定,2016年继续从全市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集中力量办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民生实事,努力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 一、加大脱贫攻坚力度。68284名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对13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实现20615名深石山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开展扶贫开发互助资金扩容工程,实现放贷规模2亿元。 责任领导:尚朝阳、史秉锐 主办单位:市扶贫办、市发展改革委 协办单位:市委农工委、市财政局、市金融办、市国土资源局、各县(市)区政府 二、提高养老保障和服务水平。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支持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市新增养老床位1800张,新建农村老年幸福院200个;建成智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0个。

洛阳市旅游总体规划 1历史名城

第一篇建设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城市洛阳市旅游发展定位和使命: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城市。

第二章洛阳市建设世界历史文化 旅游城市优劣机威(SWOT) 改革开放以前,和全国一样,洛阳市旅游业以政治和外事接待为主。1978年以后,洛阳市旅游业受改革开放之惠、借改革开放之力,因其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曾经兴盛一时。然而,近些年来,洛阳市旅游业发展缓慢、几近停滞,其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占有率趋于下降。认真分析洛阳旅游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环境,明确其优势和不足,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是新时期探讨和制定洛阳市旅游发展规划的基础。 第一节优势与劣势 一优势 洛阳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洛阳是我国未来旅游发展动力所在。其旅游发展的主要优势如下:(一)资源条件优越 洛阳不但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成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根址,而且前后为十三朝古都,雄奇壮丽的历史长卷为洛阳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今天洛阳标志性的象征;中原独有奇山秀水和工贸重镇则成为镶嵌在历史长卷上的璀璨明珠,伴随着牡丹国色天香熠熠生辉。 1、华夏源头根址,神州古都之最 洛阳历史悠久,从史前时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到夏、商、周三代;从氏族社会,到三千年间迭相更替的王朝,文化渊源一脉相承。被后世称为河洛文化的文化体系虽源于洛阳,影响却是整个中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是中国人梦回牵绕、千里寻宗的源头根址。 自夏朝起,先后有13 个王朝在洛阳建都,历时三四千年,这里诞生了中国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礼序、规范,成就了中国文坛俊杰的不朽篇章,源发了中国百姓礼拜尊崇的释源道祖;积淀了以五大都城为代表的古城遗址,以龙门石窟、白马寺为代表的佛教胜迹,以北邙山为核心的贵族墓地,以传统文化为内涵的名人故里,她们代表闪耀华夏历史文化光辉的物质文化。另外,洛阳牡丹的正宗性、

社会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调研报告

商河县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调研报告 近年来,商河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商河,关注民生,在项目安排、财政支付上向解决民生问题倾斜,全县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促进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一)、社会事业建设成效显著 1、教育体育末各类在校学生6.55万,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145人,普通中学在校胜2.36万人,小学在校生4.17万人。年末专任教师4094人,其中:职业教育学校123人,普通中学1682人,小学228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0.55%。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商河县运动员在济南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田径项目上获团体总分第二名,篮球项目团体总分第二名,乒乓球项目团体总分第三名,羽毛球项目团体总分第六名。在济南市首届学生运动会上获田径总分第五名。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全年举办乒乓球比赛5次,篮球比赛12次;培训三级社会指导员149人。 2、卫生医疗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16个,其中医院14个,卫生机构病床821张,卫生人员数1332人,卫生技术人员

1090人,其中医生539人,卫生防疫人员98人。 3、文化广播电视年末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站)1个;公共图书馆1个。年末全县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到7.7万户,比上年增加1.6万户。 4、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残疾人事业。 社会保障:全县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484人、21318人、6929人,分别比上年增加397人、1223人、5人。社会保障水平提高,8741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月人均养老金952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全面展开,参保居民7429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到52.1万人,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农民参合率达到98.37%。报销补偿费用2804.1万元,受益率8.52%。社会救助事业稳步发展,低收入困难群体生活得到保障。城镇低保救助标准不断提高,达到每户每月240元。城市低保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年末,全县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006户、2246人,全年支付城镇低保金450万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 人,支付最低保障金904万元。应急救助规模扩大,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资金9.7万元,救助和资助居民6695人。全年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126人次。 社会福利事业:全县共有敬老院12处,共投资1500万元,对全县6处农村敬老院进行了改扩建。五保供养工作得到加强,集中供养1688人,供养率达到80%。

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

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 (洛政[2008]12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规范和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严格控制农民建住宅占用耕地,正确引导农村居民集约节约用地、依法合理利用土地,遏制违法占用宅基地行为,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重要意义 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是事关农村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当前农村工作的热点和难点之一,也是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环节。农村宅基地管理不好,不但会出现村庄建设严重侵占农田,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扰乱土地管理和村庄建设秩序等问题,而且也容易产生宅基纠纷和资源浪费,引发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给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搞好农村宅基地管理,对于有效地节约和保护土地,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把农村宅基地管理作为关系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的大事,切实抓紧抓好。 二、认真实施农村规划管理 各地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县域规划、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结合乡镇建制调整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抓紧编制、修订、完善村庄建设规划,并严格监督实施规划。村庄建设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范围和用地面积,严禁擅自占用基本农田。要充分挖掘现有村庄用地潜力,充分利用闲置宅基地和空闲地进行旧村改造。要严格执行《河南省农村宅基地用地管理办法》和《镇规划标准》,严格控制宅基用地标准,并从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和改善村容村貌出发,合理划定功能区。做好与原有规划的衔接,充分利用现有住宅,不搞大拆大建,尽可能减少既有宅基的拆迁和调整,以减少矛盾和纠纷。城市规划区内村庄建设要依照城市规划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并纳入城市规划控制范围。 村庄建设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调整和变更,在村庄规划区内进行的各类建设,必须符合村庄建设规划。在建设公益设施和划定村民宅基地等实施规划的过程中,要本着科学引导、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充分做好村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处理新建与拆旧的关系,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村村民住宅建设,有条件的应当集中兴建农民住宅小区或住宅楼。对城市规划区外的农村村民住宅建设,按照城镇化和集约用地的要求,鼓励集中建设农民新村。在规划撤并的村庄范围内,除危房改造外,停止审批新建、重建、改建住宅。 三、加强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 农民建房安排宅基地,要本着有利于保护耕地、实施规划、综合治理“空心村”和改善村

洛阳区划新论

2010年5月14日的《洛阳日报》深读周刊第2版新闻纵深刊登了“省管县试点:深水区匍匐前行”的长篇文章。省直管县在多年前就已提及,该文章所提到的改革内容其目的很明确——减少政府层级,提高行政效率!这个出发点非常好!联系到我市目前的实际情况,则带来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如果把洛阳市的八县一市都“省直管”,我市的行政区域将再一次大面积缩水!我们该怎么办?在这里提出我的观点和建议,供相关部门和广大网友参考。 在“我为洛阳…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时,我曾建议将洛阳市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瀍河区、洛阳新区核心区、洛阳新区拓展区分别更名为洛阳市西苑区、洛浦区、津桥区、御河区、积翠区、伊滨区。这些新的命名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大家可能不知道,当我把关于洛阳市各区更名的相关贴(除吉利区外)都发完后,身体整整不舒服了将近三个星期!现在

大家再来看六个新的名称,不难发现,新名称只是把洛阳城市区从管理上分成了几部分,但从六个新名称的含义来看,它们所代表的区域相互交织,谁也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请看西苑区、津桥区、御河区、积翠区是不是都位于洛浦?御河与洛浦大家能把它们区分清楚吗?积翠区的命名来源于积翠池,积翠池是西苑的点睛之作!积翠区同样位于伊滨,西苑区、洛浦区、津桥区、积翠区又都建在御河之上!请问哪一个城区没有生命的绿色?新区核心区的命名积翠区不就体现了各区共有的生命元素“绿”吗?我们必须明白:分的目的是便于管理,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合,合的目的是为了形成整体,马克思曾经说过:“整体就是力量”!这也就是我们发展所需要的!这也是我注册为洛阳网会员后所发表的第一个大专题!为什么?这个答案在我心中!我们不能为更名而更名,更名是为了扩大空间实现更好发展!实际上在命名御河区、津桥区、西苑区、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明确中共洛阳市委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府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明确中共洛阳市委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实施意见任务分工的通知 【法规类别】职位职称 【发文字号】洛政办[2015]32号 【发布部门】洛阳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5.04.07 【实施日期】2015.04.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明确中共洛阳市委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 革实施意见任务分工的通知 (洛政办〔2015〕32号) 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中共洛阳市委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洛发〔2014〕14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用3至5年时间完成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任务复杂艰巨,需要统一部署、突出重点、分批实施、逐步推进。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明确《意见》任务分工和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2015年完成的任务(共32项) (一)做好国务院、省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衔接工作,取消和下放一批投资审批项目、对生产经营活动和产品物品的许可事项、对各类机构及其活动的认定等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相应加强监督管理。(市编办会同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2015年6月底前完成) (二)修订市政府部门“三定”(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人员编制)规定,梳理行政职权,公布权责清单。(市编办会同有关部门负责。2015年12月底前完成“三定”规定修订,并公布新组建部门行政职权清单) (三)严格控制新设行政审批,防止行政审批事项边减边增、明减暗增。(市政府法制办会同市编办负责。2015年6月底前提出并执行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的具体措施)(四)除法律、法规或国务院、省政府和市政府有明确规定的外,取消其他评比达标表彰、评估和相关检查活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绩效办会同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监察局、民政局、财政局、住房城乡建设委等有关部门负责。2015年12月底前完成) (五)逐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探索一业多会,强化行业自律,加强能力建设,使其真正成为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主体。(市民政局、发展改革委会同市政府国资委等有关部门负责。2015年6月底前提出脱钩方案,确定一批行业协会商会进行试点,同时试点一业多会) (六)对保留的审批事项,要简化审批程序,优化跨层级、跨部门办理流程,最大限度地减少预审和前置审批环节,创新审批方式,压缩办理时限。每项审批事项都要明确审批依据、条件、提交材料清单、流程、期限等,对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承担行政审批事项的部门分别负责。2015年6月底前完成) (七)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并在名称、住所(经营场所)、经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