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重点整理

德育原理重点整理
德育原理重点整理

第一章

1、德育范围: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亦指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moral education”. 广义的德育界定,认为德育除思想、政治、道德方面以外,还应当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还包括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

2、德育概念: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即: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3、古代德育主要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

特点:等级性、神秘性、经验性

等级性:在古代社会,道德教育从教育者、受教育者到整个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都是受制于上流社会或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的;

神秘性:指在学校德育或多或少的宗教或类宗教特性(包括德育在内的全部学校教育在世界的许多地区完全从属于宗教组织);

经验性:第一,这一时期的道德教育基本上是采取不成规模的师徒授受方式,道德教育的内容也是宗教或圣贤经典思想的解释、理解与实践;第二,道德教育思想不分化、非专门化,缺乏“科学”的证明。

4、德育的现代化指18世纪西方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以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学校德育所基本完成的任务。

特点:民主化、世俗化、科学化。

民主化:与整个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体制的民主化是联系在一起的,教与学方面都已经民主化;

世俗化:就是宗教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分离;

科学化:一是由于学校德育的世俗化,德育的合理性、德育理论的依据避免了神学化的命运;二是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近代科学的发展为学校德育问题德育解释与解决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与可能;三是德育的科学化还包括学校德育的组织化,主要是指班级授课制为近代教育体制的出现。

第二章

1、苏霍姆林斯基的三点教育探索表现:

首先,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并努力建设学校教育环境的工作,认为有一条重要的教育准则,那就是使每个人从童年起就在到的财富里生活;

其次,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时充分考虑到了与社会教育资源的连接及学生的主动参与两个因素;

最后,他更重视通过环境进行渗透性质的隐性的德育,或者说在他的教育艺术中显示德育更多地隐性化了。

2、科尔伯格“三水平六阶段”: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以外在要求判断道德价值)

阶段一,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二,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定向阶段

水平二:习俗阶段(以他人期望和维持传统秩序判断道德价值)

阶段一,好孩子定向阶段

阶段二,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

水平三:后习俗阶段(以自觉守约、行使权力、履行义务判断道德价值)

阶段一,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阶段二,良心或普遍原则定向阶段

3、价值澄清理论的最大特点:强调个人价值选择的自由,因而将价值教育的重点从价值内容转移到澄清个人已有价值的过程上去。也就是说,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任务在帮助学生澄清他们自己的价值观而非将教师认可的价值观传授给学生。

4、有效的价值形成过程必需的七个步骤:

自由地选择;从各种可能的选择中选择;认真思考每一种选择的后果再进行选择;赞同与珍视;确认;根

据选择行动;重复。

5、关怀理论的代表人物:尼尔·诺丁斯,其特别强调道德情感在个体道德发展中的作用,主张以关怀为核心来组织教育,是道德教育中重视情感因素的杰出代表。

关怀理论的四种教育要素:榜样、实践、对话、认可

第三章

1、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主要指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强调对社会发展所发挥的客观作用)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指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服从生存的原则以及个体发展的原则;

德育的教育性功能一是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第四章

1、“道德是可教的吗”这是古希腊时期曼诺向苏格拉底提出的问题。苏格拉底是以“美德即知识”的命题而著名,他的结论是:美德是可教的。在《普罗塔格拉斯》中苏格拉底也曾提出“美德不可教”。道德不仅是知识,还是情感、意志和行动。道德教育之“教”,如果理解为直接道德教育、间接道德教育及隐性课程的统一,教授、学习与实践的统一,道德之知、情、意的统一,则道德是可教的。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王夫之——“天无所不继,故善不穷;人有所不继,则恶兴焉”;“教者皆性,而性必有教,体用不可得而分也”。

2、把学生作为道德主体的意义:第一,整个教育过程的特点之一是存在一个包含于其中的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因而必须承认教育对象本身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样一个事实;第二,教师作为教育或德育主体的主体性需要教育对象主体性发挥为前提、为检验的尺度,即教育主体性发挥有或无、多或少,均需在劳动对象的主体性发挥中才能得以证明;第三,教育、德育活动在劳动形态上的确是师生“主体间”的活动,因而教师的教育主体性发挥也应具有“主体间性”的特征。

3、对德育主体作用的认识:

(一)权威主义荀子特别强调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权威和主导作用,强调“天地君亲师”;洛克从“白板说”出发认为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知识归根到底导源于经验;涂尔干认为道德教育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教师是“社会与儿童之间的中介人,是社会强制儿童的代表者”;(二)中立主义是指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采取一种价值相对主义的立场,因而在师生关系上保持价值中立、具有儿童中心主义倾向的一种德育主体观念。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斯腾豪斯(现代德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实现教师从“权威角色”向“中立角色”的转变)

(三)调和立场杜威的理论常被人理解为“儿童中心主义”,在教师问题上,他既反对“权威”模式,也反对“放任”模式;威尔逊主张直接的道德教育,主张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设置,并坚决赞同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克里夫·贝克认为在真正的价值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者。

第五章

1、德育目的是教育活动预先设定的教育结果和教育活动追求的终极目标,具体说来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的人才质量的规格和标准。也可以认为,德育目的就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和德育活动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德规格;

德育目的的规定性:德育目的应具有价值性、预见性、超越性;

德育的教育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

德育的道德功能:引导性功能、规范性功能

2、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主要特征是从社会利益出发界定德育目的。代表人物有涂尔干和凯兴斯泰纳;

个人本位的德育目的认为,德育应当从受教育者的道德本性和需要出发,强调个人价值的重要,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个体的生存价值和生命质量,使之成为自主、自由的道德主体。代表人物有卢梭、裴斯泰洛齐、第斯多惠、杜威。

3、理想的德育目的论往往具有人格上提升的重要作用,但是理想的德育目的如果不与具体、现实的德育目

的结合往往容易导致要求过高无法实现在道德教育的实际中落实;

现实的德育目的有利于纠正道德教育过高的要求所导致的弊端,但如果我们过分强调德育目的的现实性,也会导致道德教育庸俗化的结果。

4、1988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993年《小学德育大纲》

1995年《中学德育大纲》

2002年《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5、对我国德育目的的理解:

首先,我国现行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是建国以后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的延续:它较为充分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体制以及改革开放的进程;注意到了德育的层次性,有了基本要求和较高层次要求两个层面,注意到了德育目标分类的必要;注意到了社会要求与个人发展的统一,对个体道德观念、责任感和道德批判能力等的培养问题有了初步的强调;注意到了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的相对稳定性,在继承以往德育目的、目标的基础上反映了改革开放的现实和未来社会发展对学校德育的要求;

其次,与对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的科学化目标向比较,我们还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德育目的是由谁来决定的,与普通教师和学生有关吗?目前的德育目的较多体现了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会导致德育的政治化,其强调基础道德建设的目的的实现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国的德育目的、德育目标仍然是以社会本位为主的德育目的和目标体系。对独立的价值思考和批判能力的强调仍然不够。

第六章

1、对我国学校德育内容及其重点课题的思考:

(一)基于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文明行为不只是一个人的行为的外部表现,重要的是这些外部行为应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灵或性格的特征;

(二)基于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的基础是要教会学生做人的基本价值;

(三)家庭美德教育

(四)集体主义教育在社会主义里,集体主义是人们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人们对机体、对国家的基本行为准则;

(五)爱国主义教育

(六)民主与法制教育从道德教育的立场出发,积极参与国家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时公民道德的重要要求之一;

(七)信仰道德教育是指以终极价值体系建立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在中国文化和体制之中,主要内涵:“要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要进行理想教育”

2、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等,是指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与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活动课程与传统的学科课程的对立实质上就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在课程上的不同强调的产物。

活动课程对德育的意义:

第一,德性的本质是德行。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实践道德;

第二,活动的德育意义:道德活动可以使道德知识“活化”、道德活动可以使道德学习的动机得以增强、道德活动可以增进道德的自我教育。

活动课程的实施:

第一,活动课程应当贯彻主体性原则。从正面看,所谓主体性原则主要是说在活动课程实施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到的学习的兴趣和需要;从反面看,主体性原则要求的是杜绝那种缺乏学生主动参与的形式主义的活动;

第二,活动课程应当与其他课程向配合。注意德育活动的局限,扬长避短,就是要努力使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形成相互支持的互补关系;

第三,活动课程应当与社会生活相统一。活动课程的优点之一是使道德生活成为教育手段,应当注意德

育的活动课程与社会生活的统一。

3、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

结构功能论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及班级环境力有意或无意中经由团体活动和社会关系习得的“显性课程”所未包含,或者是不同,甚至是相反的认识、规范、价值和态度;

现象诠释学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或班级的“生活世界”中不断与教师或同辈团体产生存在经验的对话而使其对教育环境主动产生价值或意义上的解析,并进而扩展其存在经验的非限定和创造性的无意学习;

社会批判论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将影响或决定“正式课程”内涵和特性所含的价值、规范、态度内化于教学过程(无论有意或无意)而使学生习得这些经验,借以完成其社会化,或将这些经验转化为自我意识的反省、批判,进而产生对现状改进的实践活动的经验。

从隐性课程角度来看,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方式是间接和潜在的,可以避免直接、显著的德育课程可能导致的逆反心理。隐性课程具有真正的“诱导”特性。

第七章

具体德育方法:

(一)思维训练法指的是以道德知识的学习和道德思维能力的提高为主要目标的德育方法

1、讲授法是以教师的语言作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主要形式:讲述、讲解、讲演(要注意内容的组织、学生的发动、语言艺术)

2、谈话法是以师生交谈的方式进行知识教学和价值辅导的教育方式。(直接来源于人文主义心理学、教育学思想的一种较为现代的教育方法)

两种基本类型:提问和对话

3、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讨论与辩论等方式就某一道德问题各抒己见、澄清思想,寻求结论的教育方法。

(二)情感陶冶法是指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具体实施途径一般是三个方面:教师的师爱、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三)理想激励法是指通过适当方式促进学生形成道德理想、道德信念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主要划分为价值理想和人格理想)

(四)行为训练法是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的价值领悟、策略训练、奖励与惩罚等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以巩固道德信念、磨练道德意志、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1、道德实践是指教育过程中学习主体积极改造主观世界的一切学习性的实践活动(三种基本形式:模拟活动、社会实践、日常规范训练)

2、奖励与惩罚这里的“奖惩”是一种广义的“奖惩”,所谓“奖”包括一般的赞许、表扬,也包括专门形式(狭义)的奖励;“惩”也是既包括一般的批评,也包括较严重的处分。

(五)修养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道德上的自我修养,从而提升道德水平的教育方法

主要工作是:培养学生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帮助学生制定修养的标准与计划、指导学生监控和评价自己的道德表现。

德育原理

1、人类的德育历程大体经历了习俗性德育、古代德育和现代德育等几个阶段。 2、德育的现代化最主要的特征:第一,学校德育的民主化;第二,学校德育的世俗化;第三,学校德育的科学化。 3、德育理论的形态是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有四种: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德育科学或德育学科群(德育原理) 4、德育原理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主要课题:德育与德育原理的发展;现当代德育思想流派;德育的本质与功能;德育对象与德育主体;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与德育课程;德育过程与德育方法;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等等。 5、苏霍姆林斯基主要德育观点 1.首先,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承认和主张教育的社会政治目的性,公开主张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的统一。 2.他的第二个重要贡献是关于学校德育环境的营造、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辩证处理。他坚决主张政治信仰的确立和道德教育的进行都必须着眼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实现校园与社会生活的沟通。 3.苏霍姆林斯基虽然十分重视显性德育,但更重视通过环境进行渗透性质的隐性的教育,或者说在他的德育艺术中显性德育更多的隐性化了。 4.他特别强调德育活动的重要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还特别重视“奉献”活动。 5.他还对人的全面发展、集体教育理论等许多社会主义德育思想家关注的问题有十分深入的思考。 6、科尔伯格主要观点 1.科尔伯格最重要的贡献主要是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的研究。在道德发展的研究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道德教育方面,他提出了“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等。 2.他认为和一般认知发展一样,道德思维也具有结构的特质,是一种有组织的心理活动形式,个体道德发展处于不断的建构或结构的重建之中。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整理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要点

这是自己从一大本的教综中整理出来的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其中带星的是重点,是需要背诵的。本人就是靠这份资料成功上岸啦成为一名高中教师,希望对大家有用~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基本形式、属性和基本要素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分开解释最早见于许慎《说文解字》 2、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3、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是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个体的个性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形式 教育的基本形式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或教材)向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教育的基本形式包括(1)学校教育(2)家庭教育(3)社会教育(4)自我教育(5)自然形态的教育,指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 (三)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具有永恒性(2)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3)教育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4)教育具有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和民族性等。 (四)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是教育中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二、教育的功能 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 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有助于)和负向功能(妨碍)。 3、按教育作用显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相吻合)和隐性功能(非预期的)。 三、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我国朱熹也持这种观点。 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和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3、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学家孟禄提出心理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同样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否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意识性,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4、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持这观点的学者主要集中在我国和苏联。 四、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状态下教育机会均等(3)教育具有原始性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1、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古代社会教育一般指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1)奴隶社会的教育及其特征★: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

德育原理考试

德育原理第一讲德育本体论-何谓德育 主要内容 一、德育即道德教育二、以心育代德育三、心育学科之建设 一、德育即道德教育 (一)德育概念的泛化 1.古代德育概念 ?在我国古代,“德”的本字为“惪”。《说文·心部》:“惪,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 从直,从心。”《段注》说:“内得于己,身心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 本义是对人讲理,于已无愧。 ?古代无德育概念,更未使用“德育”这个名称。“德育”是近代以来出现的新概念和新名词。 ?18世纪70、80年代,德国哲学家康德(I. kant)就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简称德育)或“实践教育”。 ?英国学者斯宾塞(H. Spencer)在《教育论》(1860年)一书中,把教育明确划分为“智育”(intellectual education)、“德育”(moral education)、“体育” (physical education)。从此,“德育”逐渐成为教育世界中一个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中国古代教育的几个重要特点: ?一是文史哲不分家; ?二是文理不分家; ?三是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不分家。 ?所以古代中国没有独立的所谓“德育”,德育融入一切形式的教育中,由此形成了重德的教育传统。 ?“德育”一词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 ?1904年,王国维以“德育”与“知育”、“美育”三词,向国人介绍叔本华的教育思想;1906年,又将“德育”、“智育(知育)”、“美育”合称为“心育”,与“体育”相提并论,论述教育的宗旨。 ?1912年,蔡元培撰文阐述新教育思想,主张“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在其影响下,当年国民政府颁布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标志“德育”一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通用的术语。 ?“德育”的外延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化,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德育范围也有所不同。 ?人类最初的社会意识并没有分化为今天所谓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礼仪之类相对独立的形态,但是的道德同社会意识的其他方面浑然一体,融于习俗之中。 ?英语中,moral(道德的)ethical(伦理的)两个词,分别来自拉丁文和希腊文,原意都是“遵从习惯或习俗”,实际上是范围广泛的“习俗教育”或“社会意识教育”,包括今天所说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礼仪教育” 等。它相当于今天所谓广义的“思想教育”(ideological education)。 2、近代德育概念 ?近代以来社会意识形态的分化。道德规范成为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之后,一方面同政治规范、法律规范、宗教规范并存;另一方面又渗透着政治、法律、宗教规范的成分。 ?西方的道德教育走向独立。西方中世纪主要通过宗教实施道德教育,近代以来西方各国试图改变这种局面,用世俗化的道德教育取代宗教教育。 ?在近代西方语言和观念中,所谓“德育”指的是“道德教育”,它的外延远远小于古代的“社会意识教育”。 3、新中国成立后德育概念的演化 (1)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德育外延的演变 A.从“德育即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20世纪80年代) B.从“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88年12月15日),“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2月),“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1995年11月) C.从“德育即社会意识教育”到“德育即社会意识与个性心理教育” (二)德育概念泛化之弊端 ? 1.理论上的错乱 ?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礼仪教育等显然在指向、

全国2012年4月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和答案00468

https://www.360docs.net/doc/6c17117290.html,我自考网整理 全国2012年4月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德育原理研究的根本任务是(D) 1-4 A.建构德育知识体系B.分析德育现象 C.研究德育方法与原则D.揭示德育一般规律 2.《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作者是(B) 1-11 A.马卡连柯B.苏霍姆林斯基 C.杜德海姆D.柯尔伯格 3.采用实验法,集中研究模仿学习对儿童道德发展影响的教育家是(A) 1-14 A.班杜拉B.杜德海姆 C.柯尔伯格D.杜威 4.德育的实质是(C) 2-23 A.传道B.施教 C.育德D.授业 5.人的品德构成中处于基础性层次的品质是(A) 2-31 A.道德品质B.政治品质 C.法纪品质D.思想品质 6.最早具有阶级性的德育是(B) 3-39 A.原始社会的德育B.奴隶社会的德育 C.封建社会的德育D.资本主义社会的德育 7.关于现代德育特点说法正确的是(D) 3-43 A.无阶级性B.结构封闭 C.方法单一D.功能全面 8.为人的品德发展提供生物前提的因素是(C) 4-58 A.教育B.环境 C.遗传D.文化 9.对个体品德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A) 4-67 A.实践活动B.学校德育 C.家庭熏陶D.遗传素质 10.德育的超前性反映的是(B) 5-95 A.德育的继承性B.德育的相对独立性 C.德育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D.德育与社会发展的同步性 11.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称为(C) 6-97 A.德育措施B.德育方式

德育原理考试重点98372

1.人类的德育历程大体上经历了习俗性德育、古代德育和现代德育等几个阶段。 2.德育思想首先是一种关于德育的价值性哲学思考(理解)。德育思想基本上是前德育理论形态(准形态)。 3.价值澄清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强调个人价值选择的自由,因而将价值教育的重点从价值内容转移到澄清个人已有价值的过程上去。也就是说,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任务在帮助学生澄清他们自己的价值观而非将教师认可的价值观传授(或者灌输给学生)给学生。(精确) 4.道德在生活中的“存在”与道德的本质(判断)P65-68 5.德育的目的、任务只是人们对德育活动的一种主观期待和设定,属于“想要德育干什么?”的问题。德育的功能、实效客观效果和能量只是反映了“德育实际上干了什么?”的问题,而德育功能则须反映这样一个问题—“德育(本来)能够干些什么?” 6.德育的个体性功能: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与最高境界。规范往往表现为一种道德他律,社会理性则表现为一种自律。<真正的道德应该是自由的,而自由的道德发自“本心”而非“良心”。>(理解) 7.德育的教育性功能的实现实质上是整个教育活动精神本质的实现(掌握) 8.道德不仅是知识,还是情感、意志与行动(理解)。意念性知识、符号性知识。 9.“新性善论”是现代德育理念的基础。儿童的道德学习是由内而外的。 10.道德教育对象的道德发展阶段可以作更为概括性的说明(或人的道德发展经历的阶段有哪几个): 道德发展可以概括为:“无律——他律——自律——自由”的过程。 无律阶段是指婴幼儿阶段儿童对许多道德规范尚无明确的认知和体验,所以其行为不具有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是指儿童借助于成人的权威去体认道德规范的发展阶段。 自律道德阶段是指儿童(青少年)借助于自身的道德判断、情感等因素自觉体认道德价值与规范,进行道德行为的发展阶段。 道德发展的“自由”阶段是道德人生的最高境界。在这一阶段,道德主体对道德的认知已经达到了所谓的“化境”,对自我与世界、绝对与相对、道德判断与决策等的对立统一的认识都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道德情感也具有“悲天悯人”的特点,具有一种彻底的人道主义的情怀;在道德行为上则是完全“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道德价值的“自然流泻”(就是具有中国古人所言的“圣贤气象”)(重点理解一下) 11.德育主体的素养结构应由的三个基本维度构成:道德素养、专业素养、教育素养。教育素养包括教育信念、教育观念、教育技能。 12.教育目的与德育目的之间有三重关系:1、德育目的就是教育目的。 2、德育目的就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 3、德育目的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13.德育目的作为一种对活动结果的期望与预设,应当具有以下几个规定性:1德育目的应具有价值性 2德育目的应具有预见性3德育目的具有超越性4德育目的具有可能性 14.德育目的应该具有以下功能:首先德育目的有教育功能,表现为三点:1导向功能 2调控功能 3评价功能 15.理想的德育目的最终是提升人格,是应然的状态,现实的德育目的是在于养成现实生活所需要的基本德性。 16.何谓“品德”,国内的两大理论:①班华教授关于品德的“三维结构说”。班华认为,品德是由品德的心理形式维(道德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品德心理内容维(道德立场、观点等)、品德心理能力维(道德能力、策略) 17.道德教育的目的实际上就是要形成由知、情、信、意、行五个方面所构成的个体的品德或“德性”。(填、精确) 18.德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品德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而德育目标则是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具体德育任务,甚至可以是每一个具体德育活动的具体目标。德育目的是通过德育目标实现,大的方面(目的);德育目标有助于德育目的的实现,细化、分层次(目标)。 19.在当代社会,尽管由于历史与文化的不同导致了世界各国德育内容的千差万别,但是德育内容在发展的趋势上仍然有一些趋同,表现如下:1对“全球伦理”的确认。2对综合道德能力培养的共识。3道德教育内容结构上的共同理解。从构成角度看,现代德育内容的基本层次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文明习惯、基本道德(美德)、公民道德、信仰道德四个层次。 20.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哪些属于基本的道德品质P170-171(选择) 21.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应当注意处理以下几种关系:1.爱“祖国”与爱“国家”(祖国是一个文化和历史的概念,而国家则是一个政治概念)2.“爱国”与“爱人类”3.爱国与改革开放4.爱国情感与爱国行动 22.活动课程实际上是道德教育最关键、最重要的课程形式。(精确掌握) 23.德育的隐性课程改造的重点或方向是隐性课程的优化而不是它的“显性化”。(精确掌握)德育的隐性课程直接影响存在的领域主要是学校课程、学校制度、校园文化。

教育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教育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一、单选(15个/30分) 1、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是神话起源论;法哲社家利托尔诺和英教家沛西·能提出生 物起源论;心里起源论的代表是美教家孟禄,其在《教育史教科书》中判定教育应 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劳动起源论也称社会起源论,代表观点:马哲。 2、古代埃及教育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特征:“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古代 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政治家和商人;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军人。古罗马 帝政时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演说家; 3、《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被称 为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是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 4、最早提出“教育学”概念的是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其将教育学作为一门 独立科学单独列出来。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大教学论》,被称作西方 教育思想史上第一部教育学著作。 5、“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是德国教育理论家赫尔巴特,其在 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在教学理论上将教 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等四个阶段,被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康德。 5、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A ) 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陶冶法 6、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 D ) A.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生活中心 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 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生活中心 D.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 7、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C ) A.后勤工作 B.管理工作 C.教学工作 D.科研工作 8、美育的直接功能是( C ) A.育德 B.促智 C.育美 D.健体 9、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B ) A.赫尔巴特 B.裴斯塔洛齐 C.杜威 D.夸美纽斯 10、人的身心发展是指( A )

德育原理试题库

德育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是教育家()首先提出的。 A 、马卡连柯 B 、赞科夫 C 、苏霍姆林斯基D、加里宁 2、现代德育在德育方法上() A、更侧重于教育者施教传道的方法 B、只强调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方法 C、只强调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方法 D、强调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 3、我国新时期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公民道德”指的是() A、私德 B、社会公德 C、国民公德 D、职业道德 4.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研究方法主要采用( ) A、推理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道德两难法 5.一个人品德形成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客观标志是( ) A、品德情感 B、品德行为 C、品德认识 D、品德意志 6、关于我国现阶段中小学德育目标的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强调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忽视基础文明教育和道德教育 B、心理品质的发展也作为德育目标的要求 C、不仅重视思想准则、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培养,而且强调发展学生的道德能力 D、把对全体学生的普遍要求和对其中优秀分子的要求区分开来 7、我国《中学德育大纲》正式颁布的时间是 ( ) A 、1990年B、1993年 C 、1994年D、1995年 8、学校德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道德教育 D、品德教育 9、人们能够发现、认识、掌握、运用,但不能改变、废除的是( ) A、德育原则 B、德育规律 C、德育方法 D、德育规则 10、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有关思想道德方面知识的德育方法是( ) A、示范法 B、讨论法 C、陶冶法 D、讲解法 11、价值澄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马卡连柯 C、班杜拉 D、拉斯 12、我国新时期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公民道德”指的() A、私德 B 、社会公德 C 、国民公德D、职业道德 14、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 、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 、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选择 15、学校实施德育最主要、最基本的途径是( ) A、课外活动 B、各科教学 C、团队活动 D、校会晨会 16、价值澄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马卡连柯 C、班杜拉 D、拉斯 17、德育原理研究的根本任务是() A、揭示德育规律 B、总结德育方法 C、探讨德育现象 D、研究德育功能 18、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研究方法主要采用( ) A、推理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道德两难法 19、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并利用学生本身存在的优点克服缺点错误,这种做法主要遵循了( )

全国2014年4月自考德育原理真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德育原理是德育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根本任务是 A.揭示德育一般问题 B.揭示德育一般规律 C.揭示德育一般方法 D.揭示德育一般过程 2.著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等著作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是 A.马卡连柯 B.克鲁普斯卡娅 C.苏霍姆林斯基 D.赞可夫 3.德育的质的规定性即德育的本质特征是 A.培养人的思想品质的活动 B.培养人的政治品质的活动 C.培养人的法纪品质的活动 D.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 4.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角度看,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是 A.全面性和发展性 B.综合性和开放性 C.科学性和民主性 D.独立性和变革性 5.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对人的品德发展来说,马克思的这一思想说明的是 A.生物因素决定人的品德发展 B.生活环境决定人的品德发展 C.人的生命活动决定人的品德发展 D.人的社会实践决定人的品德发展 6.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品德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童年期(6、7—11、12岁)的主要特征是: A.两义性 B.协调性 C.动荡性 D.成熟性 7.原始社会要求德育培养人们具有英勇、顽强、吃苦、耐劳的良好品德;封建社会要求德育培养人们具有纯朴、坚

德育原理考试重点.doc

分值分布 不定项选 10*2 判断 15*1 简答 25 论述 12+13 案例分析 15 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 1、德育概念外延的界定要遵循“守一而望多”,所谓“守一”:意严 格意义上的德育或德育的基本内涵只能指道德教育。 2、中国德育理论较长时间认为的一种“转化理论”是片面的。 3、定义: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 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4、古代德育的特征:等级性、神秘性、经验性。 5、现代德育的特征:学习德育的民主化、世俗化、科学化。 6、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论》被视为德育学产生的标志。 7、德育原理的特征体现在:理论性、基础性、综合性。 第三章德育本质和德育功能 1、道德教育的本质或本质功能也就是对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追求其属 人的精神性和精神性生活的一种有意识的帮助。 2、德育功能则须反映这样一个问题——“德育(本来)能够干些什 么?” 3、树立正确的德育功能观的实践意义:①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 德育目标的确定。②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适度、适当的德育评价的形成。③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适当适度的德育实践。 4、德育的社会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

5、对于正确认识社会性功能要注意:①必须树立全面的德育(社会 性)功能。②要充分注意德育社会性功能实现的间接性。③文化功能是学校德育功能的中介。 6、德育的个体功能:生存、发展、享用。 7、对于的教育性功能:①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②德育作为 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第四章德育对象与德育主体 1、德育不仅是知识,还是情感、意志与行动。所以单靠讲授与听讲 是不能完成道德学习的全部任务。 2、道德教育之“教”,如果理解为直接道德教育、间接道德教育及隐 性课程的统一,教授、学习与实践的统一,道德之知、情、意学习的统一,则道德是可以教的。 3、道德教育有表象或形态上的“转化”问题,但本质上却是内发、 生长或建构的过程。 4、“新性善论”是德育主体发挥的前提之一。 5、道德发展理论:①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关注情感 方面。②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关注行为,即观察学习。③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关注认知。 6、对道德发展理论的理解:①道德发展应视为一个整体发展作综合 的理解。②对道德发展的理解应与对道德发展“年龄歧视论”的批判理解相结合。③道德教育对象的道德发展阶段可以作更为概括性的说明。(概括为:“无律—他律—自律—自由”的过程,所谓“无律”,是指婴幼儿阶段儿童对许多道德道德规范尚无明确的认知或体验,其行为不具有严格的道德意义;所谓“他律”,是指儿童借助于成人的权威去体认道德规范的发展阶段;所谓“自律”,就是指儿童或青少年能够借助于自身的道德判断、情感等因素自

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00468

绝密 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二写在答题纸上三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二姓名二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三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三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三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 一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三错涂二多涂或未涂均无分三 1.认为德性由纪律精神二牺牲精神二意志自由三要素组成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柯尔伯格 C.班杜拉 D.杜德海姆 2.有目的有计划地控制各种条件,特别是施加或改变一种条件,以引起研究对象某种现象出现 而进行观察的方法是 A.经验总结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调查法 3.品德包括思想品质二政治品质二法纪品质和 A.德行品质 B.道德品质 C.德育品质 D.教育品质 4.古代学校德育内容相对丰富,基本目标是 A.自由 B.平等 C.明人伦 D.博爱 5.从他性和情境性,是以下哪一年龄阶段儿童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A.婴儿期 B.童年期 C.幼儿期 D.少年期 6.德育目的在于使人们形成信仰上帝二绝对服从二忍耐二勤劳二节俭二禁欲等宗教思想道德品质 的是 A.欧洲中世纪 B.中国奴隶社会 C.欧洲奴隶社会 D.中国封建社会 7.在德育上提出 明明德 二 亲民 二 止于至善 三大纲领的是 A.道家 B.墨家 C.法家 D.儒家

德育原理重点整理

第一章 1、德育范围: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亦指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moral education”. 广义的德育界定,认为德育除思想、政治、道德方面以外,还应当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还包括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 2、德育概念: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即: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3、古代德育主要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 特点:等级性、神秘性、经验性 等级性:在古代社会,道德教育从教育者、受教育者到整个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都是受制于上流社会或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的; 神秘性:指在学校德育或多或少的宗教或类宗教特性(包括德育在内的全部学校教育在世界的许多地区完全从属于宗教组织); 经验性:第一,这一时期的道德教育基本上是采取不成规模的师徒授受方式,道德教育的内容也是宗教或圣贤经典思想的解释、理解与实践;第二,道德教育思想不分化、非专门化,缺乏“科学”的证明。 4、德育的现代化指18世纪西方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以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学校德育所基本完成的任务。 特点:民主化、世俗化、科学化。 民主化:与整个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体制的民主化是联系在一起的,教与学方面都已经民主化; 世俗化:就是宗教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分离; 科学化:一是由于学校德育的世俗化,德育的合理性、德育理论的依据避免了神学化的命运;二是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近代科学的发展为学校德育问题德育解释与解决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与可能;三是德育的科学化还包括学校德育的组织化,主要是指班级授课制为近代教育体制的出现。 第二章 1、苏霍姆林斯基的三点教育探索表现: 首先,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并努力建设学校教育环境的工作,认为有一条重要的教育准则,那就是使每个人从童年起就在到的财富里生活; 其次,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时充分考虑到了与社会教育资源的连接及学生的主动参与两个因素; 最后,他更重视通过环境进行渗透性质的隐性的德育,或者说在他的教育艺术中显示德育更多地隐性化了。 2、科尔伯格“三水平六阶段”: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以外在要求判断道德价值) 阶段一,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二,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定向阶段 水平二:习俗阶段(以他人期望和维持传统秩序判断道德价值) 阶段一,好孩子定向阶段 阶段二,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 水平三:后习俗阶段(以自觉守约、行使权力、履行义务判断道德价值) 阶段一,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阶段二,良心或普遍原则定向阶段 3、价值澄清理论的最大特点:强调个人价值选择的自由,因而将价值教育的重点从价值内容转移到澄清个人已有价值的过程上去。也就是说,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任务在帮助学生澄清他们自己的价值观而非将教师认可的价值观传授给学生。 4、有效的价值形成过程必需的七个步骤: 自由地选择;从各种可能的选择中选择;认真思考每一种选择的后果再进行选择;赞同与珍视;确认;根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全).pdf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2020)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单○辨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学校教师是教育者主体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3)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4) 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 (3)相对独立性○辨—教育具有继承性 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观点会不同)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超前或者落后) ◆考点 5:教育的起源单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具有目的性,但无严密计划。 (2)无等级性(阶级性);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4)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5)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3)是以古代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4)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5)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考点8:近现代教育的特征

德育原理考试资料

《德育原理》期末考试(A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20分) 1、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是()、()、()、 ()、()。 2、德育的功能是()、( )。 3、德育的社会目标主要包括()、()、()、()。 4、德育方法的制约因素是()、()、()、()。 5、政治环境影响德育的方式是()、()、( )。 6、根据德育评价所采用的标准不同,德育评价分为() 和()。 二、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分) 1、德育原理就是德育规则。() 2、德育为首就是学校教育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 3、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的内容是一样的。() 4、道德认识是人品德形成的先导,所以,有知便有德,无知便无德。() 5、对德育规律认识中外是有相同的。() 6、适当的体罚对学生的品德成长十分有益。() 7、德育环境对人的道德影响是通过人的社会实践实现的。() 8、问题学生就是“差生”。() 9、受教育者也可以调控德育过程。() 10、德育主体具有能动性的特点。() 三、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要求:只写要点,不做阐 述) 1、人的品德形成规律是什么? 2、德育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3、德育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4、德育方法运用的原则是什么?

5、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标志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德育过程中为什么要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怎样才能 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2、在学生的品德教育中,灌输是否可行?为什么? 五、实践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职责是什么? 2、班主任怎样转变一个品德有问题学生? 《德育原理》(A )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20分) 1、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是(遗传素质)、(社会环境)、(人的社会实践)、(教育)、(个人主观能动性)。 2、德育的功能是(文化传递功能)、(育人的功能)。 3、德育的社会目标主要包括(家庭德育目标)、(学校德育目标 )、(社会公德教育目标)、(职业道德教育目标)。 4、德育方法的制约因素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对象)、(德育活动条件)。 5、政治环境影响德育的方式是(通过国家政策影响)、(通过国家对德育资源的控制和分配影响)、(通过控制社会文化环境来影响)。 6、根据德育评价所采用的标准不同,德育评价分为(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二、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分) 1、德育原理就是德育规则。(F ) 2、德育为首就是学校教育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F ) 3、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的内容是一样的。(F ) 4、道德认识是人品德形成的先导,所以,有知便有德,无知便无德。(F ) 5、对德育规律认识中外是有相同的。(R ) 6、适当的体罚对学生的品德成长十分有益。(F )

全国4月自考德育原理试题

全国4月自考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最新的研究结果认为,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是()A. 德育特殊问题B.德育一般问题 C.德育特殊规律 D.德育一般规律 2?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A. 共产主义教育 B.社会主义教育 C.国际主义教育 D.集体主义教育 3?广义的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方面,其中处于基础性层次的是() A. 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法纪教育 D.道德教育 4. 学校德育是随着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从原始形态的德育中分

全国4月自考《德育原理》试题3 化出来的一种独立的德育形态,它产生于()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5. 人的品德发展的内因即动力是人在积极活动过程中引起的() A.环境影响与个体接受之间的矛盾

资料仅供参考 B. 教育影响与个体接受之间的矛盾 C. 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之间的矛盾 D. 品德发展需要与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6?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际活动,在实践中进行锻炼,以提高品德认识和实际活动能力,形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是() A.语言说理法 B.实际训练法 C.形象感染法 D.品德评价法 7. 德育对社会意识的制约影响作用首先表现为()A.传递社会意识的作用 B.优化、升华社会意识的作用 C.控制社会意识的作用 D.创造、发展社会意识的作用 8. 按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社会思想道德的 内在逻辑和层次结构,将德育基本内容作系统连贯的安排, 是指学校德育基本内容安排的() A.程式化 B.制度化 C.序列化 D.固定化 9. 在德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发生相互影响和作用的 手段或中介物是() A.德育目标和德育对象 B.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 C.德育主体和德育客体 D.德育评价和德育效果 10. 德育过程的真正开端和起点是()

德育原理复习提纲---有答案

《德育原理》复习提纲 一、选择题 1.“关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A. 尼尔·诺丁斯 B. 科尔伯格 C. 苏霍姆林斯基 D. 马卡连柯 2.以下是主张“教育的社会政治目的性和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相统一”思想的教育思想家是(B) A. 班杜拉 B.苏霍姆林斯基 C. 科尔伯格 D. 杜威 3.以下不属于“品德教育”运动理论上的代表人物是(D) A. 托马斯·里可纳 B. 威廉·贝内特 C. 爱德华·怀因 D. 尼尔·诺丁斯 4.当代德育课程模式中的“社会行动”课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D) A. 威尔逊 B. 麦克费尔 C. 科尔伯格 D. 纽曼 5.以下那一著作被视为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A)。 A.《道德教育论》 B.《德育鉴》 C.《训育论》 D.《德育原理》 6.德育的主要功能不包括(B)。 A.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B.德育的自然性功能 C.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D.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7.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是(A) A.涂尔干道德教育论 B.杜威的反对传统教育 C.科尔伯格的认知主义 D.诺丁斯的关怀理论 8.价值澄清理论诞生的标志是1966年(A)和他的学生哈名、西蒙合著的《价 值与教学》的出版。 A.拉思斯 B.萨沙 C.科尔伯格 D.诺丁斯 9.诺丁斯课程体系的第一步是(A) A.对自我的关怀 B.对思想的关怀 C.对亲密的人的关怀 D.对世界的关怀 10.我国德育课程基本上采用的是(D) A.综合课程形式 B.活动课程形式 C.隐性课程形式 D.螺旋式结构 11.麦克费尔的德育课程模式是(B) A.“符号”课程模式 B.“体谅”课程模式 C.“社会行动”课程模式 D. 品德教育课程模式 12.夸美纽斯将德育理论的依据奠定在()的基础之上。 A. 自然论 B. 实践哲学 C. 神学 D. 儿童心理学 13.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是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的哪一个阶段(B)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非习俗水平 14.教师作为德育主体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采取一种价值相对主义的立场是下列哪种态度(B) A、权威主义 B、中立主义 C、调合的立场 D、儿童中心主义 15.家庭德育内容的重点是( ) A.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 B.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 C.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 D.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 16.学生品德内部的基本矛盾是( ) A.知与行的矛盾 B.知与情的矛盾

《德育原理》考试资料

《德育原理》期末考试 (A 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20分) 1、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是( )、( )、( )、( )、( )。 2、德育的功能是( )、( )。 3、德育的社会目标主要包括( )、( )、( )、( )。 4、德育方法的制约因素是( )、( )、( )、( )。 5、政治环境影响德育的方式是( )、( )、( )。 6、根据德育评价所采用的标准不同,德育评价分为 ( )和( )。 二、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分) 1、德育原理就是德育规则。( ) 2、德育为首就是学校教育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 ) 3、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的内容是一样的。( ) 4、道德认识是人品德形成的先导,所以,有知便有德,无知便无德。( ) 5、对德育规律认识中外是有相同的。( ) 6、适当的体罚对学生的品德成长十分有益。( ) 7、德育环境对人的道德影响是通过人的社会实践实现的。( ) 8、问题学生就是“差生”。( ) 9、受教育者也可以调控德育过程。( )

10、德育主体具有能动性的特点。( ) 三、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要求:只写要点,不做阐述) 1、人的品德形成规律是什么? 2、德育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3、德育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4、德育方法运用的原则是什么? 5、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标志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德育过程中为什么要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怎 样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2、在学生的品德教育中,灌输是否可行?为什么? 五、实践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职责是什么? 2、班主任怎样转变一个品德有问题学生? 《德育原理》(A)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20分) 1、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是(遗传素质)、(社会环境)、(人的社会实践)、(教育)、(个人主观能动性)。 2、德育的功能是(文化传递功能)、(育人的功能)。 3、德育的社会目标主要包括(家庭德育目标)、(学校德育目标 )、(社会公德教育目标)、(职业道德教育目标)。 4、德育方法的制约因素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对象)、(德

4月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考试真题试卷

2019年4月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考试真题试 卷 2019年4月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考试真题试卷 (课程代码00468)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 C.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论》 D.杜威的《教育上的道德原理》 2.在我国,最早使用“德育”这一专门术语的是

A.《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 B.王国维的论文《论德育之宗旨》 C.唐钺编著的《德育大辞书》 D.王克仁等编写的《中国教育辞书》 3.德育效果问题指的是 A.“德育是什么”的问题 B.“想要德育干什么”的问题 C.“德育干什么”的问题 D.“德育实际干了什么”的问题 4在德育的诸种社会性功能中,首要的是 A.经济功能 B.文化功能 C.政治功能 D.生态功能 5.学校德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原始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 D.封建社会初期 6.宗教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分离,是学校德育的 A.民主化 B.世俗化

C.平民化 D.科学化 7.德育目的会对学生在观念上和行为上构成警示和规范作用。这指的是德育目的对学生品德发展的 A.规范功能 B.引导功能 C.调控功能 D.评价功能 8.立足于普通大众的道德需要,致力于发展所有人所必需的品德,旨在尊重和发展所有人的价值、尊严与个性,这一德育目的属于 A.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 B.个人本位的德育目的 C.精英主义的德育目的 D.平民主义的德育目的 9.社会学习理论是一个受行为主义影响但又有所发展的心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是 A.班杜拉 B.弗洛伊德 C.皮亚杰 D.科尔伯格 10.提升直接德育课程实效的关键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