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监控系统技术白皮书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数据中心监控系统

技术白皮书

Data Center Monitoring System

Technical White Paper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会数据中心工作组

2013年10月

序言

为促进数据中心的技术发展,2012年X月,数据中心工作组开始编制《数据中心监控系统技术白皮书》。在编写过程中,编写组根据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了多次专题研究和调查分析,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总结归纳国内外数据中心XXXXXXX的实践经验,经多次修改和专家审查,于201X年X月定稿。

本白皮书作为数据中心建设的参考文献,技术内容的解释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会数据中心工作组负责。在应用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和补充的建议,请将有关资料XXXXXX

主编单位:共济科技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银联结算上海数据中心

……

课题技术负责人:钟景华

主编:易南昌

参编:丁波饶云飞林德昌徐康华刘晓彬……

审核:

排版与文字校对:张莹

目录/CONTENTS

1 引言/INTRODUCTION (5)

1.1编写目的/PURPOSE (5)

1.2适用范围/SCOPE (5)

1.3编写依据/REFERENCE (5)

1.4编写原则/PRINCIPLE (6)

2 数据中心分级与分类/DATA CENTER CLASSIFICATION (7)

2.1概述/GENERAL (7)

2.2数据中心等级/DATA CENTER TIER (7)

2.3数据中心类别/DATA CENTER CLASS (8)

2.4数据中心规模/DATA CENTER SCALE (9)

2.5系统匹配设计基本原则/BASIC SYSTEM DESIGN PRINCIPLE (10)

3 系统架构与功能/SYSTEM ARCHITECTURE & FUNCTION (12)

3.1概述/GENERAL (12)

3.2系统架构/SYSTEM ARCHITECTURE (12)

3.3系统功能/SYSTEM FUNCTION (16)

3.4系统性能/SYSTEM PERFORMANCE (23)

3.5系统集成/SYSTEM INTEGRATION (24)

4 系统基础构件与技术/SYSTEM BASIC MODULE & TECHNOLOGY (40)

4.1概述/GENERAL (40)

4.2软件系统基础构件/SOFTWARE BASIC MODULE (40)

4.3硬件系统基础构件/HARDWARE BASIC MODULE (52)

5 系统设计/SYSTEM DESIGN (57)

5.1设计概要/GENERAL (57)

5.2设计原则/SYSTEM DESIGN PRINCIPLE (58)

5.3系统设计需求分析/SYSTEM REQUIREMENT ANALYSIS (59)

5.4监控管理需求分析/MONITORING MANAGEMENT REQUIREMENT ANALYSIS (59)

5.5需求分析其他相关问题/MISCELLANEOUS (67)

5.6系统架构设计/SYSTEM ARCHITECTURE DESIGN (68)

5.7系统功能设计/SYSTEM FUNCTION DESIGN (72)

5.8系统性能设计/SYSTEM PERFORMANCE DESIGN (79)

5.9设备选型/EQUIPMENT SELECTION (81)

6 工程实施/IMPLEMENTATION (88)

6.1工程实施概述/GENERAL (88)

6.2前期准备/PREPARATION (88)

6.3现场实施/IMPLEMENTATION & DEPLOYMENT (89)

6.4验收交付/DELIVERY & ACCEPTANCE (98)

7 总控中心场地建设/ECC CONSTRUCTION (103)

7.1概述/GENERAL (103)

7.2总控中心的组成/ECC CONSTITUTION (103)

7.3总控中心的场地设计/ECC SITE DESIGN (103)

7.4总控中心的工艺设计/ECC PROCESS DESIGN (104)

7.5总控中心的施工技术要求/TECHNICAL SPECIFICATION (106)

8 发展趋势/TREND (108)

8.1发展回顾/OVERALL REVIEW (108)

8.2顶层设计/TOP-LEVEL DESIGN (109)

8.3监控管理技术发展/DEVELOPMENT OF MONITORING MANAGEMENT TECHNIQUE (109)

8.4监控管理系统与绿色数据中心/MONITORING MANAGEMENT SYSTEM & GREEN DATA CENTER (110)

8.5实用技术的应用/PRATICE OF RELATED TECHNIQUE (112)

9 名词解释/GLOSSARY (117)

1 引言

提高现代数据中心可用性与降低运营管理成本是数据中心管理永恒的主题。数据中心监控系统(下称监控系统,无歧义的地方称系统),能够帮助管理者增强数据中心可用性、提高运维效率并降低运维成本,是现代数据中心必不可少的监控管理信息化工具,在数据中心的运行、维护、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数据中心监控系统技术白皮书(下称白皮书)将依据国家相关规范,参照国际相关标准与行业最佳实践,定义系统概念、界定系统范围、描述系统架构与构件、介绍系统功能、确立性能指标、规范设计与施工方法。白皮书也对监控管理系统及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简要介绍。

1.1 编写目的

白皮书基于标准,又泛于标准、细于标准。本白皮书的目的在于为现代数据中心监控系统规划、设计、建设、维护、使用人员提供参考资料,也为行业人员进行国内外技术交流提供相对统一的语言范本。

1.2 适用范围

监控管理系统是数据中心运行维护人员必不可少的自动化、信息化工具,是数据中心规划、建设、必不可少的部分。本白皮书可供数据中心监控系统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技术选择、规划设计、工程实施、运行管理以及系统开发等相关人员参考。

1.3 编写依据

白皮书是以国家相关标准规范为依据,结合了我国行业现状,参考国际相关规范与行业发展趋势,由多位行业专家编制完成的。主要参考文件有: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462-2008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2887-2011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 12325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机房用单元式空气调节机》GB 19413-2010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

《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Standard for Data Centers》TIA942

《Data Center Site Infrastructure Tier Standard》

1.4 编写原则

实用性原则

数据中心是极其复杂的监控管理对象。本白皮书不可能包罗万象、面面俱到,但将按照数据中心不同类型、不同等级、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建设管理阶段)的现实需要,尽可能完整地描述系统主流的、典型的软硬件功能模块、设备与设计,尽量做到能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监控管理相关工作发挥实际指导作用。

先进性原则

IT技术发展迅速,信息化社会对数据中心的可用性要求也在迅速提高,数据中心管理理念、方法及其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数据中心相关的新的管理方法、技术往往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监控管理系统适度超前的设计是数据中心监控管理的实际需要。白皮书将适当介绍相关领域比较前沿的技术与设计方法。

2 数据中心分级与分类

2.1 概述

监控管理系统是数据中心监控管理信息化工具,因此其设计应该与数据中心管理目标、体系与架构相适应、相匹配,这需要我们梳理数据中心的分级与分类。

数据中心(DC)是一个安装有场地设施、IT设施与系统,能实现数据的集中处理、存储、传输、交换、管理的场所,是信息系统的核心节点。数据中心可以由具有多个机房模块的楼宇群组成,也可以是一个建筑物中独立的物理空间(俗称机房)。

数据中心按规模有大小之分,按用途有类别之分,按重要性(可用性)有等级之分。监控管理系统需要根据数据中心的大小、重要性、类别(管理属性)等进行匹配设计。本章节将继承GB 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分级的定义,参考国际相关标准,并结合数据中心的其它特性,对不同种类的数据中心进行分级、分类说明,以便在随后的章节中对应不同级别与种类的数据中心介绍不同设计与配置的监控管理系统。

2.2 数据中心等级

我国GB 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按机房的可用性将机房分为A、B、C三级,国际数据中心相关研究机构Uptime Institute《数据中心场地设施等级标准》(Data Center Site Infrastructure Tier Standard)与TIA 942《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Standard for Data Centers)把机房可用性等级分为四级,国内外数据中心等级对照如表2.2-1。对于按照国标GB 50174-2008设计的数据中心,系统可用性将按ABC三级匹配设计;对于参照国际标准设计的数据中心,系统可用性则应按四级匹配设计。

表2.2-1 机房可用性等级定义

2.3 数据中心类别

中心按照服务的对象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数据中心(EDC),另一类是互联网数据中心(IDC)。

EDC包括金融、电力、石油、研究院等企事业单位的数据中心和政府的数据中心(GDC)。该类数据中心主要特征是由机构自建、自管、自用,且主要使用自建或租用的网络资源组成相对封闭的私有广域网络(俗称内网)为本单位的业务与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撑平台,不盈利或不直接盈利。当然,越来越多的单位也会通过互联网(俗称外网)为其业务服务对象提供安全访问入口。在我国,这类数据中心以前更多地被称为“信息中心”。

小型组织可以有一个数据中心,大型组织往往因为业务或管理范围覆盖全国甚至全球,其信息系统通常包含分布于不用地域具有一定管理层级关系的多个数据中心。与管理架构(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或三层网络架构)匹配,EDC与管理层级对应可分为数据中心、数据分中心或一级、二级、三级……数据中心等。随着信息共享要求的提高,数据大集中成为趋势。相应地,较大型组织EDC通常匹配组织管理架构,呈金字塔形分布,越往组织的低层,机房规模越小,数量越多,或反之。

IDC是互联网营运企业建设的数据中心。该类数据中心主要特征一是主要面向企业以出租各种数据中心相关软硬资源而盈利为目的,如机房场地、网络、存储、计算等资源出租,并提供IT设备托管等Iaas服务业务,以及IT系统运行监控、维护、运维管理等相关增值服务;二是IDC租户主

要面向公众用户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服务。中国拥有IDC的企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拥有网络(有线、无线)资源的电信营运商,另一类是第三方IDC服务商。

表2.3-1EDC与IDC数据中心分层对比表

表2.3-1说明:

1、“中央”级信息中心的规模可能是很大的,如各大银行总行信息中心也会由多栋建筑多个机房

模块组成,此时EDC既有跨地区联网管理的层级关系(“中央”级、“省级”、“地市、区级”、“网点”),其“中央”级大型数据中心也有如单个大型IDC分层管理的层级关系。

2、在中国,目前中小型组织自建的为自身业务信息化服务的小型数据中心数量相当多。这些数据

中心层级结构很简单,可能接入机房都没有,用户通过散布的交换机直接接至机房。相信随着社会诚信度与网络安全技术的提高、数据中心运维成本压力的加大,这类组织将成为IDC的用户而不再自建机房。

2.4 数据中心规模

按面积,数据中心大致可以分为超大型、大型、中大型、中型、小型数据中心(如表2.4-1)。通常IDC以大型、超大型为主。而小型、超小型数据中心主要是机构的接入层机房(比如银行、证劵的网点机房、政府各部门服务窗口),汇聚层机房(多个接入层机房的汇聚)等。

超大型数据中心可由多栋建筑组成,每栋建筑包含多个机房模组(独立物理空间),每个机房包含多个微模块、虚拟机房、列。数据中心监控管理的最小管理域可达机柜。

多个机房模块组成的超大型数据中心可以由不同等级的机房组成,这样可以以相对合理的建设与运维成本满足用户对不同可用性等级的需要。

表2.4-1数据中心规模划分

另外,数据中心的值守模式也影响监控管理系统设计。根据数据中心的重要性程度与运行管理成本,通常独立的小型、超小型机房基本上不会安排现场值守,中型数据中心一般会根据业务需要安排值守,联网管理的数据中心群、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都会安排24小时值守(如表2.4-1)。随着信息化应用的深入,人们的工作、生活对信息化系统依赖程度的进一步增强,通过24小时实时监控与及时的维护来保证中小型数据中心的可用性成为必然。有些企业已经开始依托监控管理系统提供远程监控值守与运维外包服务,较好地解决了中小型数据中心运行值守要求与运维成本的矛盾。

2.5 系统匹配设计基本原则

2.5.1 系统与数据中心可用性等级匹配设计原则

系统的可用性设计应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可用性等级相匹配,原则上监控管理系统的可用性设计应该不低于该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可用性等级。如对于A级机房,监控管理系统也应该设计成容错的。同一个数据中心,不同业务的机房按其重要性也需要按不同可用性设计,相应地基础设施监控管理系统的可用性也应匹配设计。如IDC为满足租户对可用性不同要求,会按机房模块、微模块设计不同可用性;

2.5.2 系统与数据中心类别匹配设计原则

不同类别(服务对象)的数据中心,系统设计也有不同,其架构、功能等都要针对性地匹配设计。如IDC管理主要具有局域特征,而EDC除具有局域特征外,还具有广域特征,即分级监控管理或全国(跨地区)统一(联网)监控管理;IDC围绕商业目的开展运营管理,EDC围绕保证组织的业务运作开展运行管理,两者的管理重点也不相同,因此其系统设计与管理功能模块匹配是不尽相同的。

2.5.3 系统与数据中心规模匹配设计原则

数据中心规模不同,监控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也不同。

数据中心规模与可用性要求有一定关系,一般规模越大,数据集中度高,影响面大,可用性要求也越高(需要说明在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不同机房模块的可用性等级设计可以根据业务

或市场需求而有所不同);数据中心规模越大,监控对象越多,对监控系统的处理能力要求越高。对于中大型数据中心,一般标配总控中心系统,有24小时值班安排;而对于小型特别是超小型机房,则往往是组织的接入层机房而只需进行采集信息,重要的可以使用24小时监控值守外包服务(一种由服务商通过VPN网络提供的远程监控职守服务)。

3 系统架构与功能

3.1 概述

监控管理系统是数据中心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工具,系统架构设计应考虑与数据中心组织管理架构相对应,以便相关人员履行岗位职责,系统功能必须满足数据中心工作人员对数据中心进行监控、维护与管理的需要。

监控管理系统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工业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技术等,通过采集、处理数据中心各种智能型和非智能型的设备或系统的运行状态、参数及信息,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监控,并通过分析处理监控信息驱动管理与决策,从而及时高效地做好运行维护,保证数据中心的可用性。

本章主要描述一般监控管理系统的软硬件架构、系统组成和功能等。

3.2 系统架构

监控管理系统首先是一个多系统集成的综合系统,这是由它监控的对象及其特征所决定的。数据中心的监控对象包括:数据中心供配电动力状况及其相关设备、机房环境状况及其相关设备、机房空间物理安全状况及其相关设备。这些在数据中心承担不同功能的设备,类型多,数量多,参数多,连接多;而且它们自身也可以组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硬件系统。因此,通过一个统一的监控管理平台,集成这些系统,就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监控管理系统。

监控管理系统也是一个数据采集、加工处理、统计分析的数据管理平台。系统监测的数据,一方面用来实时反映基础设施当前的运行状态指标,以便数据中心机房维护管理人员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消除,避免对数据中心所支撑的各个业务应用的影响;另一方面,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保存历史监控数据,用于日后事故追踪、查询统计和趋势分析。监测的数据经过加工,驱动管理。以下分别从逻辑架构、物理架构、系统部署架构三个方面介绍监控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

3.2.1 系统逻辑架构

逻辑架构描述了监控管理系统软件由哪些逻辑构件组成、以及这些逻辑构件之间的关系。系统逻辑架构由以下四大逻辑构件组成:监控系统,运行管理系统,总控中心系统,基础服务系统。如下图

图数据中心监控系统逻辑架构图

(1)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完成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监控,由以下两大子系统组成:

1)信息采集子系统

信息采集子系统完成对供配电、环境、安防等监控对象的状态、参数、数据、设备属性、配置等信息的采集,并将信息按标准格式传输到信息处理子系统。同时,信息采集子系统还响应上层信息处理子系统的控制指令,控制受控设备或系统。

2)信息处理子系统

信息处理子系统主要完成信息的汇聚、存储和处理。信息处理子系统接收信息采集子系统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加工运算处理,按照告警规则产生新的告警信息,对众多的告警信息进行关联压缩、过滤,完成故障定位,实现对数据中心的全方位一体监控。重要实时监控信息送总控中心系统展示;管理相关的信息驱动管理流程;其他重要数据,信息处理子系统进行存储管理,形成历史数据供运行管理系统调用,并按要求形成统计分析报告。

信息处理子系统不仅完成监视功能,还可以完成一定调节与控制功能(实际工作中,对于可能影响数据中心可用性的控制需要谨慎)。可以根据应用需要,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设备进行手动和自动调节与控制。

(2)运行管理系统

运行管理系统利用一体化监控系统汇聚的数据再加上用户输入的一些必要的管理信息,实现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服务请求管理、事件管理、巡检管理等)、能耗管理、资产管理、容量管理等,完成数据中心运行的“故障预防性管理”、“故障恢复性管理”及旨在降低运维难度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日常运维工作的信息化管理,使数据中心在高效运转的同时,尽可能不发生故障或少发生故障,发生故障后能尽快恢复,从而提高数据中心可用性,并降低运行成本。

(3)总控中心系统

总控中心(又称ECC)是数据中心运维人员对数据中心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值守的场所。包含以下子系统:

1)服务台子系统

运维值守与管理人员能通过服务台的各种通信方式收集记录用户使用信息,借助知识库,回复或解决用户常见问题;分发、跟踪复杂、疑难问题;通过监控展示信息,分析、发现异常运行情况,启动、跟踪处理流程,回访服务结果。

呼叫子系统一种基于计算机电话集成技术、与企业连为一体的直接与客户交流的服务窗口子系统系统。电话呼入型呼叫子系统的特点是接听顾客来电,为顾客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客服,处理来自客户的电话垂询,尤其具备同时处理大量来话的能力,还具备主叫号码显示,可将来电自动分配给

具备相应技能的人员处理,并能记录和储存所有来话信息。呼叫是即时通信的重要方式,是服务台子系统的重要构件。

2)展示子系统

展示系统提供监控系统、总控中心系统、运行管理系统的统一门户。并提供了各种丰富的展示终端,如总控中心大屏幕系统、移动监控终端系统;丰富的信息展示技术,如3D虚拟现实,温度场等仿真组态技术等;丰富多样的报警信息输出方式,如声光、短信、电话等。

(4)基础服务系统

基础服务管理系统为以上述功能构件提供一些公共的基础服务,如统一权限认证、系统日志、系统管理(配置、维护)、在线帮助等。

监控管理系统需要处理实时数据,也要处理历史数据。通过历史数据形成各种运行报告、报表可以更好地为预防性运维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对于大型或联网管理的数据中心,监控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引入数据仓库是必要的。

3.2.2 系统物理架构

物理架构规定了系统的物理元素、这些物理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部署到硬件上的策略。物理架构可以反映出软件系统动态运行时的组织情况。随着分布式系统的流行,“物理层(Tier)”的概念大家早已耳熟能详。物理层和分布有关,通过将一个整体的软件系统划分为不同的物理层,可以把它部署到分布在不同位置的多台计算机上,从而为远程访问和等提供了手段。数据中心监控系统物理架构如下图

(1)智能接口和传感器

大部分被监控设备都设置有智能接口,以和上层采集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常见的智能接口有RS232、RS422/485、OPC,也有基于以太网的SNMP智能接口。监控管理系统不仅需要对设备进行监控管理,同时需要对设备运行的基础物理环境进行监控管理,因此还需要补充一些传感器,才能对数据中心进行全方位监控,常见的传感器设备有:温湿度、烟感、红外、漏水和I/O干接点等。

(2)采集设备

采集设备主要完成从智能接口或者传感器到采集设备的信号转换和数据交换协议的适配。采集设备从功能上分一般有两类,一类主要完成信号透传,RS232和RS422/RS485接口的串口数据流转换成基于TCP/IP的以太网网络数据流,常见的该类设备有动力环境监测仪、串口服务器;一类

不仅完成信号透传,还可以进行协议适配,将种类繁多的各个设备厂商的协议转换成统一的标准协议,常见的该类设备有智能数据采集单元。

(3)监控服务设备

监控服务设备将采集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汇聚、加工、运算、存储等处理。监控服务设备可以独立完成监控管理系统中的简单监控功能,常见的监控服务设备有嵌入式服务器、工控机服务器、智能数据处理单元等。

(4)网络传输设备

网络传输设备包含网络传输介质及对应的连接管理设备。网络传输介质是网络中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的物理,它对网络的数据通信具有一定的影响。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同轴、、。连接设备按照OSI七层网络模型分,常见的有物理层的集线器,链路层的交换机、路由器等;还有一些特殊应用的如进行网络过滤的网络防火墙,进行集群系统负载均衡的负载均衡器等。

(5)管理服务设备

管理服务设备是整个监控管理系统的物理核心,核心监控系统和管理系统均运行其上。管理服务设备一般包含处理设备、存储设备等。

(6)展示设备

展示设备作为监控管理系统人机交互的界面,用来完成监控管理信息的输入输出。常见的展示设备有警灯警笛、电话、短信猫、音箱、总控中心电子大屏、各种显示终端、打印机等。

3.2.3 系统部署架构

监控管理系统设计充分考虑了系统性能、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伸缩性,在部署时需根据系统规模和最大在线用户数进行配置。一个通用的部署原则是将数据和应用分布在不同物理服务器;当管理设备增加时,可以将不同应用模块分布到不同物理服务器;当用户数增加时,增加服务器数量均衡负载;为保证高可用性,可以将一个应用模块部署到多个物理服务器生成多个应用实例;可实现灾备系统,生产系统和备份系统分别运行在不同空间和物理区域,避免自然灾害和战争等不可抗力对系统造成的毁灭性损失。典型的部署架构如图

(1)最小运行系统

针对少量管理设备和用户数,并且无需联网的单一监控区域,只需要配置一台应用服务器,在其上安装平台服务、应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由于最小运行系统需要运行监控管理系统的所有组件,因此对应用服务器的性能有较高要求。

(2)可伸缩的分布式系统

针对庞大的管理设备和用户数,并且分散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区域,需要进行集中监控管理,出于系统性能和安全考虑,通常需要采用可伸缩的分布式部署方式。可以将监控管理系统的各个组件分离在不同物理服务器上运行,也可以在不同的物理服务器上运行多份系统,进行负载均衡。

(3)灾备系统

为避免极端情况下(如地震和台风等自然灾害),不仅需要对监控管理系统单个节点进行备份,还要考虑在异地(指地理位置、供电系统、网络和人员完全分离)建立另外一套相同配置结构的灾备系统,当灾难发生对在线系统造成致命性损害时,可以在短时间切入灾备系统,使得用户不会中断对系统的访问。

3.3 系统功能

数据中心监控系统的核心功能按照逻辑关系可划分成四大功能集:监控系统功能、运行管理功能、总控中心功能、系统服务功能(含数据库)。监控系统及其监控管理对象概览见图3.3,系统主要功能一览表见表3.3-1,系统的主要监控管理对象见表3.3-2、表3.3-3,随后将分别对这些功能和监控对象进行介绍。

图3.3 基础设施监控管理系统及其对象概览

表3.3-1系统主要功能一览表(功能树)

表3.3-2供配电类主要监控管理对象一览表

表3.3-3空调环境类主要监控管理对象一览表

表3.3-4 数据中心常见监控子系统一览表

3.3.1 监控系统功能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监控功能主要完成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存储、展示,使用户能实时掌控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运行情况。监控系统主要功能包含:

(1)数据采集功能

监控系统通过对各种监控对象的协议进行解析,完成数据采集,然后将采集到的数据统一格式上传到数据处理层进行统一处理。数据中心环境错综复杂,电磁干扰在所难免,监控系统对于采集到的数据还会进行基本过滤,避免错误报警。

(2)数据传输功能

监控系统可以将采集到的信息在网络中各个节点间流转,并支持多种传输策略和数据处理方式。监控数据流的传输可以兼容传统的轮询式采集传输方式,也支持更高效的主动上报传输方式。为保证信息系统安全性,对监控数据流,特别是对敏感数据,系统可以进行加密。

(3)数据处理功能

监控系统采集到信息后,还可以根据业务需要进行各种计算处理。从智能接口或者传感器采集到数据后,还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如通过区域内的多个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值,计算出区域实时平均温湿度,区域温湿度最大值,通过各个支路的能耗传感器数据,计算区域实时PUE等。监控管理系统可以自由定制数据计算规则、复杂事件处理规则,以满足各种处理要求。

(4)数据存储功能

监控系统采集的数据需要进行存储,作为数据处理子系统和运行管理系统的信息输入源。数据处理子系统需要进行高速的实时运算,如针对实时事件进行在线的实时复杂事件分析过滤等,这要求存储系统具备很高的实时性。在监控系统中一般由实时数据库将这些实时数据存储到内存中,来保证实时性。运行管理系统需要对历史的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数据中心运营管理的相关报表,为数据中心的运营决策提供依据。在监控系统中一般由历史数据库将采集到的实时数据,按照时间序列,永久存储到磁盘介质中,供运行管理系统随时调用。

(5)调节与控制功能

监控系统可以远程对基础设施设备工作模式、状态进行远程控制,这种控制既可以是手动的也可以是自动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设备出于安全的考虑原则上只监不控,但对于非核心设备,为适应数据中心日常管理、节能、紧急事故预案的需要,可以根据采集到的设备状态按照预先定义的联动策略,进行联动控制。典型的联动控制例子有,用于数据中心节能的空调群控,非法闯入联动录像和报警,火灾联动录像和开门等。

除了采用某种自动控制手段外,监控系统还可以通过远程终端,对监控设备进行远程浏览,手动控制。如远程电话或者短信开门,远程电话或者短信查询关键设备当前工作状态等。

(6)系统告警功能

监控系统根据采集到的信息,根据预先设置的告警规则,可以在条件达到之前、之后分别形成预警信息、告警信息,并通过交互层的各种告警终端如短信、电话、邮件、声光等迅速告知用户。告警功能按照一条告警事件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功能:过滤、分析、预警、告警、恢复。

为及时发现监控管理系统可能出现的宕机,还可以使用系统告警功能扩展出定时报平安功能,该功能通过定期给用户推送监控管理系统的健康状态和关键设备的状态信息,让用户能实时把握监控管理系统本身的运行情况和关键设备运行情况。

(7)系统接口

监控系统需提供向上集成接口,通过该接口与更高层级的系统进行数据交互(被集成)。为使各种异构系统能实现集成,系统一般提供了标准的接口协议,如OPC、SNMP、Webservice等。

3.3.2 运行管理系统功能

数据中心运行管理目标是用较少的运行成本实现数据中心尽可能高的可用性。围绕这一目标,监控管理系统需要配置“运维管理”、“资产管理”、“容量管理”、“能耗管理”等基本管理功能模块构成“运行管理子系统”。运行管理子系统主要从监控子系统与总控中心子系统获得管理所需信息,实现管理功能与目标。

(1)运维管理功能

运维管理是对基础设施出现故障前后的运维工作的管理,是提高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可用性的基本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定期维保与定时巡检管理、事件(故障)管理、服务台、知识管理、服务合同与供应商管理、SLM、值班管理、KPI等功能模块。通过有序的“事故预防”管理,实现防患于未然,可有效降低基础设施的故障率;通过流程化的事件管理,能使发生的故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等。

(2)资产管理功能

资产生命周期管理是数据中心IT管理者的日常的基础性管理工作之一。资产管理主要包括对IT 资产的“入库/出库”、“入机房/出机房”、“领用/退回”、“维修”、“盘点”、“报废”等资产生命周期中关键节点上的规范化、流程化、信息化管理。采用电子标签技术,使每个物理独立的资产(设备、磁带等)都有唯一的电子标签,能实现资产定位并提高资产盘点的效率。

(3)容量管理功能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容量主要是空间、电力、制冷容量(SPC)。通过采集机房空间、电力制冷数据与相关额定数据比较,数据中心管理人员能全面了解中心、大楼、楼层、物理机房、虚拟机房、列、机柜各层面的SPC容量;快捷知道如何部署IT设备到合适位置而不影响系统安全余量(如冗余、热备份);清楚知道是否可利用现有的动力和冷却容量来部署高密度服务器,或是否需要分

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白皮书

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白皮书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白皮书 1、简介 1.1 背景 1.2 目的 1.3 范围 2、数据中心运维概述 2.1 定义 2.2 目标 2.3 重要性 3、数据中心运维流程 3.1 设备监控 3.1.1 监控工具 3.1.2 告警处理 3.2 设备维护 3.2.1 定期维护

3.2.2 预防性维护 3.3 容量规划与增长 3.3.1 现有资源评估 3.3.2 容量规划策略 3.4 安全措施 3.4.1 物理安全 3.4.2 逻辑安全 3.5 数据备份与恢复 3.5.1 备份策略 3.5.2 恢复测试 4、运维服务级别协议 4.1 定义 4.2 协议内容 4.2.1 运维响应时间 4.2.2 故障处理时间 4.2.3 售后支持 4.3 违约责任和违约处理

5、数据中心运维团队 5.1 团队组成 5.2 人员角色与职责 5.3 培训与发展计划 6、数据中心运维最佳实践 6.1 设备标准化 6.2 问题管理 6.3 自动化工具和流程 6.4 文档管理和知识库 6.5 持续改进 7、附件 附件二、数据中心设备监控工具推荐 注释: 法律名词及注释: 1、运维:维护与运营的合称,是指对设备、系统或网络等进行管理、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2、数据中心:指用于集中托管大量计算机服务器、存储系统和 网络设备的设施,用于处理、存储和传输大量数据和信息。 3、服务级别协议:是提供给客户和运维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协议,明确了双方对于服务响应时间、故障处理、售后支持等方面的约定。 4、违约责任和违约处理:指当一方违反了服务级别协议中的约 定时,另一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责任,并对违约行为进行处理。 5、自动化工具和流程:指使用自动化软件和流程来提高运维效率,减少人为操作错误的发生。 6、持续改进:指持续对运维流程和实践进行审查和改进,以提 高运维效率和质量。

数据中心机柜系统技术白皮书

数据中心机柜系统技术白皮书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数据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目前很多企,事业单位已经通过各种信息与通信系统的建设,而拥有了大量的电子信息设施与大规模的信息网络架构。如何对它们进行更好地运用,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满足业务的不断增长,成为了众多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因此建立一个稳定、安全、高效的数据中心,将是针对这类问题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正在发展成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核心,设备、服务和应用的集成使得企业网络真正成熟和高效地运行起来。 近年来,国际数据中心市场发展迅猛,数据存储、交换、互通的过程需求及支撑的设备,数据网络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已改变了人们对通信枢纽、数据中心和计算机机房等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的许多设计理念与思路。企业及运营商的主机设备及其外围支持设备已逐步被高性能的服务器所替代。基于主机的服务将转变为由分布式服务器完成,这些都为数据中心的设计,建设和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 这些新的挑战给数据中心的基础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预制化,集成化和产品化的机柜系统则是这种要求下的必然产品演变。机柜系统是数据中心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从机房的功能角度看,它承担了数据中心中的设备的物理承载,决定了设备堆放密度在物理上的可能性,结合布线系统,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安防监控系统为设备的供电,互联互通提供了结构通道和维护上的便利性。随着数据中心的集约化和大型化,它又同时为机房的可管理性提供基础接口,通过机房气流的再分配,为机房节能减排提供方案。 从机房的外观角度看,机柜系统又是机房外观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机柜系统的整体性,美观性直接影响机房的整体外观。 从机房的建设角度看,机柜系统自身的完整性,全面性和产品化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机房的建设速度和施工质量。 1.1研究的范围 本白皮书针对设计人员、安装人员和使用者的需要,详细论述了数据中心机柜系统的构成、产品选择、系统配置、质量构成等方面内容,提出了数据中心机柜系统的发展趋势、规划思路、设计方法和实施指南。 1.2 研究的中心问题 本白皮书引用了国内外数据中心相关标准,着重针对数据中心机柜系统的构成、产品选择、系统配置、设计步骤等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还就最新机柜系统的发展趋势,引入一些前瞻性的设计理念。同时本白皮书还根据用户的需求反馈,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设计表单和设计案例,帮助使用者有机地将标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提高了数据中心机柜系统设计,实施的可操作性和正确性。对于一些未有定论的设计理念,产品方案,本白皮书安排在热点问题分析,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2.术语 2.1 数据中心 为一个建筑群、建筑物或建筑物中的一个部分,主要用于容纳设置计算机房及其支持空间。 2.2 机柜 用于承载服务器 ,存储和网络等IT 设备,或用于引入线路进行线缆端接的封闭式装置。 一般由框架,前后门及侧板组成。 2.3 机架 用于承载服务器 ,存储和网络等IT 设备,或装有配线与网络设备,引入线路进行线缆端接的开放式框架装置 2.4 0U 安装 不占用机柜安装角轨安装空间的安装方式,确保安装角轨的垂直安装高度可以被其它设备所利用 2.5 主配线区 计算机房内设置主交叉连接设施的空间。 2.6 中间配线区 计算机房内设置中间交叉连接设施的空间。 2.7 水平配线区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白皮书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白皮书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不仅关乎企业的业务连续性,也是企业降本增效的关键环节。然而,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面临着诸如设备多样性、高能耗、安全隐患等问题。本白皮书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先进的运维管理技术,提高数据中心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保障数据安全。 二、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现状与挑战 目前,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设备多样性:不同的设备可能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软件 版本和配置,给统一管理和维护带来困难。 2.高能耗:数据中心设备众多,能耗大,如何降低能耗,提 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3.安全隐患:数据中心的设备可能遭受各种安全威胁,如病 毒攻击、黑客入侵等,如何保障数据安全是一大挑战。 4.运维效率低:传统的运维方式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现代数 据中心对高效、实时的要求。 三、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为了应对以上挑战,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趋势: 1.智能化运维: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数据中

心的自动化、智能化运维。 2.绿色能源利用:应用新的能源技术,如储能电池、太阳能 等,降低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 3.安全防护技术:采用更先进的安全防护技术,如区块链、 加密算法等,保障数据安全。 4.云端运维:通过云端平台,实现数据中心的远程监控和管 理。 四、结论与建议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我们的数据中心运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加大对智能化运维的投入,提高运维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 平。 2.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绿色能源技术,降低数据中心的能源 消耗。 3.提高安全防护技术水平,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 4.推广云端运维模式,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运维效率。总之,只有不断跟进和掌握最新的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监控管理系统(DCIM)-技术方案

数据中心 基础设施管理系统(DCIM)技术方案

目录 第1章项目技术方案 (5) 1.1.项目概述 (5) 1.2.技术标准 (5) 1.3.系统设计 (6) 1.3.1.系统描述 (6) 1.3.2.项目范围 (6) 1.3.3.系统架构 (7) 1.3.4.串口设计 (10) 1.3.5.双总线(A/B路)设计 (12) 1.3.6.系统性能 (13) 1.4.基础设施监控实现 (14) 1.4.1.动环监控实现 (14) 1.4.1.1.变压器监测 (14) 1.4.1.2.发电机监测 (15) 1.4.1.3.列头柜监测 (15) 1.4.1.4.电量仪监测 (16) 1.4.1.5.UPS监测 (17) 1.4.1.6.EPS监测 (18) 1.4.1.7.ATS监测 (19) 1.4.1.8.蓄电池监测 (19) 1.4.1.9.氢气监测 (20)

1.4.1.11.新风机监控 (21) 1.4.1.12.温湿度监测 (22) 1.4.1.13.机柜温度监测 (23) 1.4.1.14.漏水监测 (23) 1.4.1.15.入侵监测 (24) 1.4.2.第三方系统集成 (25) 1.4.2.1.系统集成架构描述 (25) 1.4.2.2.视频系统集成实现 (26) 1.4.2.3.门禁系统集成实现 (26) 1.4.2.4.BA系统集成实现 (27) 1.4.2.5.消防系统集成实现 (27) 1.4.2.6.极早期探测系统集成实现 (28) 1.5.基础设施管理平台功能 (28) 1.5.1.系统界面 (28) 1.5.2.冷通道管理 (34) 1.5.3.告警管理 (39) 1.5.4.报表管理 (42) 1.5.5.联动管理 (45) 1.5.6.远程管理 (46) 1.5.7.日志管理 (46) 1.5.8.数据管理 (46)

华为数据中心网络安全技术白皮书

HUAWEI 数据中心网络安全技术白皮书

目录 1数据中心网络安全概述 (6) 1.1“三大平面”安全能力与风险防御目标 (7) 2网络安全威胁分析 (9) 2.1拒绝服务 (9) 2.2信息泄漏 (9) 2.3破坏信息完整性 (9) 2.4非授权访问 (10) 2.5身份欺骗 (10) 2.6重放攻击 (10) 2.7计算机病毒 (10) 2.8人员不慎 (11) 2.9物理入侵 (11) 3管理平面安全 (12) 3.1接入控制 (12) 3.1.1认证和授权 (12) 3.1.2服务启停控制 (12) 3.1.3服务端口变更 (12) 3.1.4接入源指定 (13) 3.1.5防暴力破解 (13) 3.2安全管理 (13) 3.2.1SSH (13) 3.2.2SNMPv3 (14) 3.3软件完整性保护 (14) 3.4敏感信息保护 (14) 3.5日志安全 (14) 4控制平面安全 (16) 4.1TCP/IP安全 (16) 4.1.1畸形报文攻击防范 (16) 4.1.2分片报文攻击防范 (17) 4.1.3洪泛报文攻击防范 (17) 4.2路由业务安全 (18)

4.2.1邻居认证 (18) 4.2.2GTSM (19) 4.2.3路由过滤 (19) 4.3交换业务安全 (20) 4.3.1生成树协议安全 (20) 4.3.2ARP攻击防御 (22) 4.3.3DHCP Snooping (25) 4.3.4MFF (27) 5数据平面安全 (28) 5.1应用层联动 (28) 5.2URPF (28) 5.3IP Source Gard (29) 5.4CP-CAR (29) 5.5流量抑制及风暴控制 (30)

数据中心监控系统技术白皮书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数据中心监控系统 技术白皮书 Data Center Monitoring System Technical White Paper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会数据中心工作组 2013年10月

序言 为促进数据中心的技术发展,2012年X月,数据中心工作组开始编制《数据中心监控系统技术白皮书》。在编写过程中,编写组根据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了多次专题研究和调查分析,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总结归纳国内外数据中心XXXXXXX的实践经验,经多次修改和专家审查,于201X年X月定稿。 本白皮书作为数据中心建设的参考文献,技术内容的解释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会数据中心工作组负责。在应用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和补充的建议,请将有关资料XXXXXX 主编单位:共济科技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银联结算上海数据中心 …… 课题技术负责人:钟景华 主编:易南昌 参编:丁波饶云飞林德昌徐康华刘晓彬…… 审核: 排版与文字校对:张莹

目录/CONTENTS 1 引言/INTRODUCTION (5) 1.1编写目的/PURPOSE (5) 1.2适用范围/SCOPE (5) 1.3编写依据/REFERENCE (5) 1.4编写原则/PRINCIPLE (6) 2 数据中心分级与分类/DATA CENTER CLASSIFICATION (7) 2.1概述/GENERAL (7) 2.2数据中心等级/DATA CENTER TIER (7) 2.3数据中心类别/DATA CENTER CLASS (8) 2.4数据中心规模/DATA CENTER SCALE (9) 2.5系统匹配设计基本原则/BASIC SYSTEM DESIGN PRINCIPLE (10) 3 系统架构与功能/SYSTEM ARCHITECTURE & FUNCTION (12) 3.1概述/GENERAL (12) 3.2系统架构/SYSTEM ARCHITECTURE (12) 3.3系统功能/SYSTEM FUNCTION (16) 3.4系统性能/SYSTEM PERFORMANCE (23) 3.5系统集成/SYSTEM INTEGRATION (24) 4 系统基础构件与技术/SYSTEM BASIC MODULE & TECHNOLOGY (40) 4.1概述/GENERAL (40) 4.2软件系统基础构件/SOFTWARE BASIC MODULE (40) 4.3硬件系统基础构件/HARDWARE BASIC MODULE (52) 5 系统设计/SYSTEM DESIGN (57) 5.1设计概要/GENERAL (57)

锐眼智能视频监控平台白皮书

锐眼智能视频监控平台 产品白皮书 第1章产品中心 1.1产品简介 锐眼智能视频监控平台是基于网络时代的全新数字化视频、音频、信息流的传输、监控和管理系统。平台融合了3G无线传输、手机视频(视频采集、视频播放)、双屏显示、高清解码等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图像压缩技术、流媒体传输技术;以开放式的技术架构,实现了超大规模、跨域分布、系统大集成,甚至物联智能的视频应用平台。 1.2应用场合 银行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信托 军警设施:军队、监狱、看守所、边防 基础设施:铁路、公路、地铁、航天、通信 能源资源:石油、电力、水务 商业企业:连锁超市、工厂、仓库、造船厂 教育培训:学校、培训中心、 ……

1.3产品系列组成 锐眼智能视频监控平台产品线系列包括如下: 锐眼智能视频监控平台标准版 锐眼智能视频监控平台高级版 锐眼智能视频监控平台行业版 第2章锐眼智能视频监控平台标准版 2.1概述 锐眼智能视频监控平台标准版具有操作简单、预案灵活、报警及时、回放快速、图像清晰、压缩比高、独立性强、高度保密、多路同时捕获等特性,适用于各种音视频、远程图像传输、以及大规模视频监控系统等领域,在业界领域是一个集先进性、实时性、可回溯性、稳定性、安全性、扩展性、专业性于一体的智 能视频监控系统。

2.2软件性质及应用范围 软件性质为通用级,适用于各种类型具有通用需求的监控的场所。 2.3典型应用拓朴图 2.4软件兼容性 1.设备兼容性:兼容PC-DVR 、嵌入式 DVR 、 DVS 视频服务器、IP 摄像 机、数字矩阵等多种设备。 2.兼容产品品牌:海康、大华、大立、智安邦、朗驰、汉邦、黄河等。 3.兼容各种网络及部署方式:专网、互联网、3G、微波网、局域网、城域网。 4.其它业务系统兼容性:报警系统、门禁系统、智能分析系统、指纹识别系 统;车牌识别系统、人脸识别系统、行为模式识别系统;温湿度控制系统,称重系统,流量统计系统。

主机审计与监控系统白皮书

V1.5主机审计与监控系统 技术白皮书 北京博睿勤技术发展有限公司Beijing B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目录

一系统简介 (1) 1.1系统概述 (1) 1.2系统结构 (1) 二主要功能 (3) 2.1概述 (3) 2.2控制功能 (3) 2.2.1 硬件资源控制 (3) 2.2.2 软件资源控制 (4) 2.2.3 移动存储设备控制 (4) 2.2.4 IP与MAC地址绑定 (4) 2.3监控功能 (4) 2.3.1 进程监控 (5) 2.3.2 服务监控 (5) 2.3.3 硬件操作监控 (5) 2.3.4 文件系统监控 (5) 2.3.5 打印机监控 (5) 2.3.6 非法外联监控 (6) 2.3.7 计算机用户账号监控 (6) 2.4审计功能 (6) 2.4.1 文件操作审计 (6) 2.4.2 外挂设备操作审计 (6) 2.4.3 非法外联审计 (6) 2.4.4 IP地址更改审计 (7) 2.4.5 服务、进程审计 (7) 2.5系统管理功能 (7) 2.5.1 代理状态监控 (7) 2.5.2 安全策略管理 (7) 2.5.3 主机监控代理升级管理 (7) 2.5.4 计算机注册管理 (8) 2.5.5 实时报警 (8) 2.5.6 历史信息查询 (8) 2.5.7 统计与报表 (8) 2.6其它辅助功能 (8) 2.6.1 资产管理 (8) 2.6.2 补丁分发 (8) 2.6.3 操作系统日志收集 (9) 三主要特色 (10) 3.1系统部署方式灵活、安装方便 (10) 3.2控制、监控与审计结合,全方位防止泄密 (10) 3.3高性能、高可靠性 (10)

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白皮书

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白皮书 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白皮书 摘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据中心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同 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范围 内的共识,数据中心作为数字化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也应与时 俱进,向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本白皮书以全球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 展情况为出发点,针对中国数据中心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 些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背景 随着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理 念逐渐成为全球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障人类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保护自然环境,以满足当前和未来世代 的需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平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 随着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数据中心已成为数字化时代的核心 基础设施之一。数据中心的运行需要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存在严重的 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如何将数据中心向可持续发展方向 发展,是全球数据中心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部分:全球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目前,全球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不尽相同,下面我们将就 此进行简要介绍。 1. 美国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市场之一,其数据中心产业在可持续 发展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美国政府倡导数据中心绿色化,各相关部门 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节能减排的政策和标准。同时,美国数据中 心业界也投入大量资金研发节能减排技术,采用先进的冷却系统和回 收利用废热等措施,不断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2. 欧洲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欧洲是全球数据中心产业发展最为成熟的地区之一,其可持续发 展水平也较高。欧洲各国政府制定了严格的能源效率标准和环保政策,数据中心行业也广泛采用节能技术,如自然通风、天然气冷却等,同 时还投资于采用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发展。 3. 亚洲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亚洲是全球数据中心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然而其可持续发 展的水平相对而言较低。部分地区存在能源紧缺和环保法规不健全等 问题,导致数据中心在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方面存在巨大的挑战。不过,随着各国政府和企业意识的逐渐提高,亚洲数据中心的可持续 发展也将逐渐取得进展。 第三部分:中国数据中心的现状与问题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市场之一,其数据中心市场一直保 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然而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 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中国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能源利用效 率低下和能源供给保障存在不足。据行业数据显示,中国数据中心的 能源使用效率约为PUE=2.5,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PUE=1.5,能源浪费 现象突出。 2. 环境影响严重 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不仅影响了电网的供电压力,还会导致二氧 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同时,由于数据中 心的空调设备普遍采用氟利昂等对臭氧的损害较大的物质,也对大气 层的环境产生损害。 3. 标准建设滞后 中国数据中心行业的标准体系相对滞后,缺少完整的节能、环保 和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造成了行业自律和监管的困难。 第四部分:解决方案 为了推动中国数据中心向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以下是几个可探 究的解决方案: 1. 采用新型技术

达梦数据库管理系统技术白皮书

达梦数据库管理系统技术白皮书 达梦数据库有限公司 2013年4月

目录 1概述 (1) 2通用性 (2) 2.1 硬件平台支持 (2) 2.2 操作系统支持 (2) 2.3 应用开发支持 (3) 2.4 标准接口支持 (3) 2.5 网络协议支持 (3) 2.6 字符集支持 (3) 2.7 国际化支持 (3) 3高可用性 (4) 3.1 快速的自动故障恢复 (4) 3.2 基于REDO日志的主备系统——数据守护 (4) 3.3 可靠的备份与恢复 (5) 3.4 逻辑日志 (6) 3.5 高级复制 (6) 3.6 基于共享存储的集群技术 (6) 4高性能 (7) 4.1 查询优化 (7) 4.2 面向栈的虚拟机执行器 (7) 4.3 批量数据处理 (8) 4.4 查询计划重用 (8) 4.5 查询结果的缓存 (9) 4.6 多版本的并发控制 (9) 4.7 改进的异步检查点 (9) 4.8 DDL高并发技术 (10) 4.9 可配置的工作线程模式 (10) 4.10 查询内并行处理 (10) 4.11 系统缓冲区改进 (11) 4.12 分段式数据压缩 (11) 5高安全性 (11) 5.1 安全等级 (11) 5.2 安全结构体系 (12) 5.3 双因子结合的身份鉴别 (12) 5.4 审计分析与实时侵害检测 (13) 5.5 自主访问控制 (13) 5.6 所有主客体的强制访问控制 (14) 5.7 基于SSL协议的通讯加密 (14)

5.8 存储加密 (14) 5.9 资源限制 (15) 5.10 加密引擎 (15) 5.11 客体重用 (16) 6易用性 (16) 6.1 丰富的管理工具 (16) 6.2 PL/SQL调试工具 (17) 6.3 快速数据迁移 (17) 6.4 动态管理视图 (18) 6.5 C语法的PL/SQL (18) 7兼容性 (19) 7.1 支持分析函数 (19) 7.2 支持层次查询 (19) 7.3 支持伪列 (19) 7.4 支持方差集函数 (19) 7.5 支持常用系统函数库 (19) 7.6 支持控制语句结构 (19) 7.7 数据类型兼容性 (20) 7.8 复合数据类型兼容性 (20) 7.9 支持外连接(+)语法 (20) 7.10 多列IN实现以及相关的优化 (20) 7.11 支持按名调用存储过程 (20) 7.12 支持COMMENT注释 (20) 7.13 支持静态数据字典视图 (20) 7.14 支持系统包 (20) 7.15 支持数组与引用游标 (21) 8技术指标 (22)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白皮书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白皮书 1. 引言 数据中心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承载着企业 的关键应用、业务数据和信息系统。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稳定性、可用性和安全性,从而保障企业的业务运营和数据安全。本白皮书旨在介绍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的相关概念、原则和实践,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 2.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概述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是指通过采用各种管理工具和技术 手段,对数据中心资源进行有效监控、管理和维护的一系列操作。其核心目标是提高数据中心的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2.1 基础设施管理技术 基础设施管理技术是指对数据中心的物理设备进行管理的 技术,包括机房环境监控、设备巡检、机柜管理、电力管理等。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有效管理,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2.2 服务器管理技术 服务器管理技术是指对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进行管理的技术,包括服务器监控、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容量规划等。通过对服务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资源利用率和性能。 2.3 网络管理技术 网络管理技术是指对数据中心的网络设备进行管理的技术,包括网络拓扑管理、流量监控、带宽管理、安全管理等。通过对网络的有效管理,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网络带宽利用率和安全性。 2.4 存储管理技术 存储管理技术是指对数据中心的存储设备进行管理的技术,包括存储管理、备份恢复、存储性能管理等。通过对存储设备的有效管理,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数据备份和恢复能力。 3.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的原则 在应用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数据中心白皮书

数据中心白皮书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中心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中心不仅为各种应用程序提供稳定、高效的运行环境,还是企业数据存储和处理的核心设施。为了更好地理解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中心的基本概念、建设原则、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并结合白皮书的形式,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数据中心基本概念 数据中心是指在一个物理空间内,通过高可用性硬件和软件,为企业提供数据存储、处理和传输能力的设施。它主要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电源和冷却设备等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的建立可以满足企业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需求,同时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数据中心建设原则 1、高可用性:为了确保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建设时应考虑采用高 可用性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如冗余电源、备份设备和容灾技术等。2、扩展性:随着业务的发展,数据中心的规模需要能够扩展。在建 设时,应考虑采用可扩展的设备和架构,以满足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

3、节能环保:数据中心的建设需要考虑能源效率和对环境的影响。通过采用节能设备和绿色能源,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和碳排放。 4、安全可靠:数据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因此数据中心的建设需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应考虑采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和安全审计等措施,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三、数据中心发展现状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的建设和应用得到了广泛。目前,数据中心已广泛应用于金融、医疗、电商和教育等领域。同时,随着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的规模和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四、数据中心未来趋势 1、云计算化: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普及,未来的数据中心将更加依赖于云计算平台。通过将数据和应用程序部署在云端,可以降低数据中心的运维成本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未来的数据中心将能够实现智能化管理和运维。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可以实现自动化部署、优化和管理,提高数据中心的效率和质量。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技术白皮书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技术白皮书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技术白皮书 1:引言 1.1 目的和范围 1.2 术语和定义 1.3 背景与重要性 2: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概述 2.1 数据中心定义 2.2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要素 2.2.1 机房空间 2.2.2 供电系统 2.2.3 空调系统 2.2.4 网络设备和布线 2.2.5 机柜和机架 2.2.6 火灾探测和灭火系统 2.2.7 安全控制系统

2.2.8监控与管理系统 2.3 数据中心布局设计 2.3.1 数据中心层次结构 2.3.2 线缆管理 2.3.3 机柜布局 3:数据中心供电系统 3.1 供电系统需求 3.1.1 冗余与容错 3.1.2 可用性和可靠性 3.2 电力分配 3.2.1 输电 3.2.2 主配电 3.2.3 机柜配电 3.3 电力监控与管理 3.3.1 功率监测 3.3.2 故障告警 4:数据中心空调系统

4.1 温度和湿度控制 4.2 空调设备选择 4.2.1 制冷剂种类 4.2.2 制冷系统类型 4.3 空调系统的布置方式 4.4 空调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5:数据中心网络设备和布线 5.1 网络设备选择 5.1.1 交换机 5.1.2 路由器 5.1.3 防火墙 5.2 网络布线设计 5.2.1 网络拓扑 5.2.2 网络接口和线缆类型 5.3 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 6:数据中心机柜和机架 6.1 机柜和机架类型

6.2 机柜和机架布置与连接 6.3 机柜和机架的维护和管理 7:数据中心火灾探测和灭火系统 7.1 火灾探测系统类型 7.2 灭火系统选择 7.2.1 干粉灭火系统 7.2.2 气体灭火系统 7.2.3 水浸灭火系统 7.3 火灾探测和灭火系统的布置和维护8:数据中心安全控制系统 8.1 准入控制与身份认证 8.2 监控与报警系统 8.3 摄像监控和录像存储 8.4 安全事件响应与管理 9:数据中心监控与管理系统 9.1 机房环境监控 9.2 电力监控和能源管理

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白皮书

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白皮书 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白皮书 1.引言 IT数据中心是现代企业运转的核心,数据中心运维服务的高效运行对于企业的业务连续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白皮书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指南,帮助企业建立和维护一个稳定、安全、高效的数据中心。 2.背景 2.1 IT数据中心的重要性 2.2 运维服务的定义和作用 2.3 运维服务的目标和原则 3.运维服务团队 3.1 组织架构 3.2 人员配备和职责 3.3 培训计划和技能要求 4.设备管理 4.1 设备档案管理

4.2 设备维护和保养 4.3 设备故障排除和修复 4.4 设备更新和升级 5.网络管理 5.1 网络拓扑规划和设计 5.2 网络设备配置管理 5.3 网络性能监测和优化 5.4 网络安全管理 6.安全管理 6.1 安全策略和标准 6.2 安全设备和技术 6.3 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 6.4 安全事件响应和漏洞修复 7.备份与恢复 7.1 数据备份策略和计划 7.2 数据备份工具和设备 7.3 数据备份监测和验证

7.4 数据恢复策略和流程 8.监控与维护 8.1 系统监控和警报 8.2 性能监控和优化 8.3 系统更新和维护 8.4 故障排除和修复 9.服务级别协议 9.1 SLA的定义和目标 9.2 运维服务水平要求 9.3 SLA的制定和监测 10.持续改进 10.1 运维服务评估和反馈10.2 运维流程改进和优化10.3 运维技术和工具更新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文件- 网络拓扑图示例 - 安全策略和标准范本

- 监控报告示例 法律名词及注释: 1.数据中心:指用于集中存储、管理和处理数据的设施或场所。 2.运维服务:指对IT设备和系统进行运行、管理和维护的一系 列活动。 3.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的缩写,即服务级别协议, 指运维服务提供商与用户之间关于服务质量和水平的约定和协议。

数据中心白皮书

数据中心白皮书 摘要: 本白皮书旨在探讨数据中心的重要性、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数据中心作为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设施,承载着海量数据的存储、处理和传输任务。本文将从数据中心的定义、功能、技术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旨在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1. 引言 数据中心是指用于集中存储、管理和处理大规模数据的设施,它是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的需求和重要性日益突出。 2. 数据中心的功能 数据中心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是指将大量的数据存储在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中,以实现数据的长期保存和备份。数据处理是指对存储在数据中心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和挖掘,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数据传输是指将数据中心中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给用户或其他系统。 3. 数据中心的技术要求 数据中心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和高效性。可靠性是指数据中心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和可用性,能够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可访问性。安全性是指数据中心的数据和系统受到有效的保护,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可扩展性是指数据中心能够根据需求进行灵活的扩展和升级,以适应不断增长的数据量和计算需求。高效性是指数据中心的能源利用效率高,运行成本低,同时能够提供高性能和低延迟的服务。 4. 数据中心的现状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数据中心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数据中心的数量和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大型互联网企业和云服务提供商是数据中心建设的主要推动力量。同时,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也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的重要目标。 5. 数据中心的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模块化设计、软件定义、绿色能源和边缘计算。模块化设计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软件定义可以实现数据中心的虚拟化和自动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运维效率。绿色能源可以减少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边缘计算可以将数据中心的计算和存储功能靠近用户,提高服务的响应速度和用户体验。 结论: 数据中心作为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设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中心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在未来,数据中心将朝着模块化、软件定义、绿色能源和边缘计算等方向发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需求和提供更高效可靠的服务。数据中心行业需要持续关注和推动技术创新,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IT集中运行监控系统解决方案白皮书

IT集中运行监控系统解决方案白皮书 IT集中运行监控系统解决方案白皮书 一、引言 随着企业业务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IT系统已经成为企业业务运行的关键支撑。保证IT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企业业务连续性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IT监控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IT系统的需求,因此,建立一个全面、实时、高效的IT集中运行监控系统成为了迫切的需求。 二、市场需求 在现代企业IT运行环境中,服务器、网络设备、应用程序等数量庞大,运行环境复杂,传统的监控工具已经无法满足IT管理者对于系统运行状况的掌握需求。因此,IT集中运行监控系统应运而生,它能够实现对IT系统的集中管理和监控,提高IT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业务连续性。 三、解决方案 我们的IT集中运行监控系统解决方案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告警管理等技术,实现了对IT系统的全面监控。该解决方案的优势如下:

1、全面监控:可以监控服务器、网络设备、应用程序等IT系统的各个方面,提供全面的IT监控服务。 2、实时监控:可以实时监控IT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系统故障,保障业务连续性。 3、高效管理:可以通过图形化界面实现快速配置和操作,提高管理效率。 4、智能告警:可以通过智能告警机制,及时发送告警信息,提高故障响应速度。 5、可视化报告:可以生成各种类型的报告,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IT系统运行状况。 四、产品特色 我们的IT集中运行监控系统解决方案具有以下产品特色: 1、灵活的监控策略:可以灵活配置监控策略,满足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2、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对监控数据进行分析,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帮助企业优化IT系统。 3、良好的扩展性:可以随着企业IT系统的扩展而扩展,适应不同规模的企业需求。

数据中心监控系统

数据中心监控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中心已成为企业和机构存储、管理 和处理海量数据的核心枢纽。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持续可靠性, 数据中心监控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将介绍数据中心监控系统 的功能、作用、流程以及相关的技术发展趋势。 一、功能和作用 数据中心监控系统是指对数据中心内部各类硬件设备、网络设备以 及系统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的系统。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故障 检测与预警、性能评估与优化、资源管理与调度、安全审计与访问控 制等。通过对数据中心的监控,可以实现对设备、系统和网络的全面 掌控,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问题,提高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数据中心监控系统的作用不仅限于避免设备故障和网络中断对业务 的影响,还能够帮助企业和机构实现对数据的安全管理和合规性监控。通过监控系统,管理员可以监测数据中心的访问记录、操作日志等关 键信息,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恶意攻击,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二、流程概述 数据中心监控系统的流程主要可以分为设备监控、系统监控、网络 监控和安全监控四个部分。 设备监控是指对数据中心内的各类硬件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监控系统通过传感器、智能设备和监控软件实时采集和分析设备的性

能指标,如温度、湿度、能耗等,以及设备的工作状态、负载情况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监控系统会及时发送警报并触发相应的故障处理 机制。 系统监控主要是对数据中心的各类基础设施和运行系统进行监控。 这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通过实时监测系统 的性能指标,如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磁盘空间利用率等,可以 评估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以保证系统的可用 性和稳定性。 网络监控是指对数据中心内部和外部网络的监控和管理。监控系统 通过实时监测网络的带宽利用率、流量分布、连接状态等,可以对网 络的负载、瓶颈和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和识别。在网络出现问题时,监 控系统可以发送警报并进行相应的网络管理和故障恢复。 安全监控是数据中心监控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监控系统可以对 数据中心的安全事件和安全威胁进行实时监测,包括入侵检测、黑客 攻击、病毒感染等。通过日志分析、行为审计和行为分析等手段,可 以及时发现并应对安全事件,保障数据中心的安全性。 三、技术发展趋势 数据中心监控系统的技术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1. 自动化和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监控 系统可以借助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对异常行为的自动识 别和预测,提高系统的自我维护能力。

数据中心机房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数据中心机房监控系统技术要求在现代社会中,数据中心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为各个企业提供数据存储、处理和分发的服务。而机房则是数据中心的核心,承载着众多数据设备和服务器的运行。鉴于机房的重要性,建立一个高效可靠的机房监控系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中心机房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 一、传感器技术要求 机房监控系统需要搭配各种传感器,以实时监测机房的环境参数。首先是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可用于监测机房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变化,防止设备过热或过湿。其次是烟雾和火焰传感器,以便及时发现机房的火灾隐患。另外,还需要安装门禁传感器,确保机房内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进入。 二、监控摄像头技术要求 机房监控系统需要安装高清晰度的监控摄像头,以实时监视机房的运行状态。摄像头应具备夜视功能,确保在低光或无光环境下也能拍摄清晰的画面。此外,摄像头还应支持远程访问,并能够记录和存储监控视频,方便后期回溯。 三、告警系统技术要求 机房监控系统应配备完善的告警系统,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通知相关人员。当温度、湿度、烟雾或火焰超过设定范围时,告警系统应能够通过声音、短信或邮件等方式通知相关人员,以便第一时间采取应

对措施。此外,告警系统还应具备远程控制功能,方便通过移动设备进行远程操控。 四、电力管理技术要求 机房的稳定供电是数据中心正常运行的基础。因此,机房监控系统需要集成电力管理功能,实时监测机房的电力参数。该系统应能够监测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电力参数的变化,并能够实施相应的预警和控制措施。此外,该系统还应具备备用电源开启和切换功能,确保在主电源故障时能够顺利切换到备用电源。 五、远程管理技术要求 为了方便对机房进行远程管理和监控,机房监控系统需要具备远程管理技术。管理员可以通过互联网或内网访问系统,实时查看机房的运行状态、监控视频和告警信息。同时,系统还应支持远程配置和控制,方便管理员对机房设备进行参数设置和调整。 六、数据存储和备份技术要求 机房监控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数据存储和备份功能,确保监控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系统应能够将监控数据实时存储,并能够对数据进行定期备份。此外,备份数据应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七、数据分析和报表技术要求 机房监控系统还应具备数据分析和报表功能,帮助管理员对机房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系统应能够对监控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IT运维监控系统白皮书(2024)

引言概述: IT运维监控系统是公司或组织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实时监测、管理和维护IT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本白皮书将详细阐述IT运维监控系统的重要性,以及其中包括的五个主要方面:监控需求分析、监控策略定义、监控系统实施、监控系统集成和监控系统运维,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IT运维监控系统。 正文内容: 1.监控需求分析 a.确定监控目标:了解业务需求,确定监控对象、监控级别和关键性能指标。 b.确定监控范围:评估现有系统及网络基础设施,并确定需要监控的硬件、软件和网络设备。 c.确定监控频率:根据业务需求和系统重要性,确定监控频率,平衡监控精度与系统开销。 d.确定告警机制:制定告警策略,包括告警级别、告警通知方式和告警处理流程。 2.监控策略定义 a.数据采集与分析:选择合适的监控工具,采集关键性能指标,并通过数据分析找出潜在问题。

b.健康状态指标定义:定义合适的健康状态指标,用于判断系统和网络设备的工作状态。 c.容量规划与性能优化:通过监控系统,收集系统负载和性能数据,为容量规划和性能优化提供依据。 d.日志记录和归档:建立日志记录机制,保存关键事件与操作,以助于系统故障的排查和整改。 3.监控系统实施 a.系统选型:通过评估不同监控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选择最适合企业需求的监控系统。 b.设备部署:根据监控需求分析结果,合理布置监控设备,确保全面覆盖和高效运行。 c.数据接口配置:与现有系统进行集成和接口配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d.用户权限管理:建立合理的权限管理机制,限制用户访问和操作的范围,保护系统安全性。 4.监控系统集成 a.与运维管理系统集成:将监控系统与运维管理系统集成,实现故障自动报修和工单处理。

安防监控软件平台技术白皮书

目录 一、系统概述 (3) 二、主要功能模块 (3) 1、可视化开发工具 (3) 2、配置管理平台 (3) 3、设备接入管理服务器 (4) 4、视频交换转发服务器 (4) 5、报警与事件服务器 (4) 6、存储与检索服务器 (4) 7、智能监控规则服务器 (5) 8、视频显控客户端 (5) 9、电子地图客户端 (5) 10、电视墙输出终端 (5) 11、电视墙控制客户端 (6) 12、智能监控客户端 (6) 三、系统体系构架 (7) 四、系统技术特点 (8) 五、系统组成 (9) 1、设备接入层 (9) 2、网络通信层 (10) 3、平台基础服务层 (11) 4、应用服务组件层 (12) 六、软件功能概述 (14) 1、可视化开发工具 (14) 2、用户登录认证 (15) 3、视频显控客户端 (15) 4、电子地图客户端 (16) 5、配置管理平台 (17)

6、录像检索回放 (18) 7、电视墙控制客户端 (18) 8、报警信息管理 (19) 9、远程设备维护(CONFIG) (19) 10、DVS远程设置工具 (21) 11、规则布防和行为预警(基础规则) (23) 12、规则工具 (25) 13、扩展规则报警联动 (26) 七、系统优势 (27) 1、主流设备全兼容 (27) 2、解决方案全定制 (28) 3、系统运行全稳定 (31)

一、系统概述 安防软件安防软件开发引擎是解决“大安防”形势下的大规模、分布式安全监控和多级联网管理需求的综合性管理平台,实现对联网系统中不同种类的模拟视频系统、数字视频系统、防范报警系统、门禁与通道管理系统、巡更系统、以及其它第三方系统和设备的集中监控与整合管理,对系统中的安防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存储、分类、融合分析及分发共享处理,提供用户强大的安全应急处置、科学决策及指挥调度能力,且通过标准化的接口和协议与用户的具体业务应用紧密结合,为用户提供先进的安全管理模型、流程优化工具、科学业务决策和管理机制创新,能满足行业客户高可靠性、复杂性和灵活性的安全防范管理需求。 二、主要功能模块 1、可视化开发工具 提供用户丰富的监控应用服务组件,和积木搭建式的可视化开发方式,任意构建具备不同功能和界面风格的安防应用程序,满足不同行业用户的各种个性化的需求。 2、配置管理平台 实现对人员的注册管理、权限分配管理、组织结构管理、设备参数配置、设备组织结构管理、系统操作日志等管理功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