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十四节气之立夏,全国通用】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十四节气之立夏,全国通用】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十四节气之立夏,全国通用】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十四节气之立夏,全国通用】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课时设计:1课时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对二十四节气中立夏节气的探究学习,了解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我们特有的历法,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教学目标: 1、让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科学根据有一定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2、探索二十四节气中“立夏”节气的气候特征、动植物特征、传统的农事活动和传统习俗等。 3、通过诵读立夏节气中的诗歌,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立夏节气的基本常识、习俗、诗歌等文化内涵。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明确探究节气的流程及学习方法。教学准备:

课件,视频资料,2人一个小组配“挂蛋”的材料包,前置性学习单和学习材料,游戏单。学生课前准备:每名学生课前通过前置性学习材料对于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前置性学习。教学过程:一、初识“二十四节气” 1、(前置性学习)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2、(课上做简单的回顾)通过练习题来回顾课前学习内容。二、师生构建问题引入新课(课件)出示一张20XX年5月份的月历。师:你能找出这张月历上有关节气的信息吗?生答师:下面我们就“跟着节气去探究”,一起探索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立夏。师:关于“立夏”节气,你想探究哪些内容

呢,请与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三、探究“立夏”节气 1、认识“立夏”。师:立夏在每年5月5-6日之间。古书有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其中“立”:建始也,“夏”:假也。“立夏”:物至此时皆假大。意思是说春天发芽生长的植物到此时已经长大了。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告别春天,进入夏天。 2、“立夏”节气的天气情况及气候特征。①立夏时节,天气渐热,雷雨增多,动植物都开始迅速生长。我国江南地区进入雨季,多阴雨连绵天气。②介绍20XX、20xx、20xx年成都立夏当天的天气情况。③对比20xx年上海、漠河、三亚的天气情况。感受:立夏时节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异很大。④课后探索:请小朋友们在学习单的温度计上记录今年立夏那天我国主要城市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3、介绍立夏节气时动植物和农业生产的情况。①候:中国古代以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所以一年就有七十二候。(视频介绍)②一候:一候蝼蝈鸣。昼伏夜出的蝼蝈开始鸣叫。(视频:蝼蛄的鸣叫)③二候:二候蚯蚓出。蚯蚓因感到阳气渐盛而群起出土。④三候:三候王瓜生。王瓜是一种药用藤本植物,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蔓延开来。⑤其他动植物:青蛙、芍药花、樱桃。⑥农事活动:作物出苗:立夏时节,谷雨时种下的玉米、豆子、棉花等作物都已经出苗。冬小麦的籽粒逐渐饱满(灌浆),需要及时浇水、锄草。喷洒农药:果树上会出现很多爱吃果子的蚜虫,尽管它们和其他生物一样有生存的权利,但农民伯伯为了让果树多留下果子,还是会喷一些药剂来驱赶它们。 4、立夏节气

的一些民间习俗。①古代立夏祈福----迎夏、启冰。②有些地区有“立夏称人”的习俗。③立夏挂蛋和斗蛋-------探究活动“立夏挂蛋” A. 介绍“立夏挂蛋”的由来。 B.小朋友动手制作“彩绳蛋”。(学生分小组完成制作挂蛋的彩绳网,并将鸡蛋模型装入其中,完成作品) B. 请小朋友用真实的鸡蛋进行“斗蛋”的游戏。 5、时节饮食----立夏尝鲜。

四、玩“立夏棋”通过玩“立夏棋”,学生回顾刚才所学的有关“立夏”的内容。五、与“夏”有关的诗歌师:我们一起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么描写夏天的呢? 1、课前请学生收集一些与夏天有关的诗句,在课堂上分享。 2、教师提供一篇与“夏”有关的古诗,听读古诗,感受古代文人眼中的夏天。六、课堂延伸与提升师:我们今天从哪些方面探究了“立夏”这个节气呢?(学生讨论)师: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有关立夏节气的知识,你可以利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自己去研究学习其他你最感兴趣的节气并与大家分享。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养生篇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二十四节气之立夏养生篇 导语:5月6日是农历的立夏。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 5月6日是农历的立夏。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而且这时期雨水 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日后收成关系密切。农谚说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民间还有畏忌夏季炎热而称体重的习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江西一带还有立夏饮茶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早在古代的君王们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 《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说明在这时节,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清晨当人们迎着初夏的霞光,漫步于乡村田野、海边沙滩时,你会从这温和的阳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三月是指从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满、忙种、夏至、小暑、大署六个节气。立夏、小满在农历四月前后,称之为孟夏(夏之初),天气渐热,植物繁盛,此季节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人在与节气相交之时故应顺之。所以,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十四节气之立夏全国通用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十四节气之立夏全国通用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 课时设计:1课时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对二十四节气中立夏节气的探究学习,了解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我们特有的历法,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科学根据有一定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2、探索二十四节气中“立夏”节气的气候特征、动植物特征、传统的农事活动和传统习俗等。 3、通过诵读立夏节气中的诗歌,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立夏节气的基本常识、习俗、诗歌等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明确探究节气的流程及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课,视频资料,2人一个小组配“挂蛋”的材料包,前置性学习单和学习材料,游戏单。

学生课前准备:每名学生课前通过前置性学习材料对于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前置性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初识“二十四节气” 1、(前置性学习)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2、(课上做简单的回顾)通过练习题来回顾课前学习内容。 二、师生构建问题引入新课 (课)出示一张20XX年5月份的月历。 师:你能找出这张月历上有关节气的信息吗?生答 师:下面我们就“跟着节气去探究”,一起探索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立夏。 师:关于“立夏”节气,你想探究哪些内容呢,请与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 三、探究“立夏”节气 1、认识“立夏”。 师:立夏在每年5月5-6日之间。古书有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其中“立”:建始也,“夏”:假也。“立夏”:物至此时皆假大。意思是说春天发芽生长的植物到此时已经长大了。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告别春天,进入夏天。 2、“立夏”节气的天气情况及气候特征。

二十四节气知识整理

一、二十四节气 1、“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2、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3、“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 4、“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

5、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体现为以下五大领域:(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二十四节气”的申报从整体上归为第四类遗产领域。 6、反映四季变化: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反映温度变化: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反映天气现象: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反映物候现象: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7、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8、中国古代实行阴阳历,阴历的依据是地球与月亮的位置关系,阳历的依据则是地球与太阳的位置关系。二十四节气就是阳历的一部分,从地球上看,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一个圆形,古人将之称作‘黄道’,并把黄道分为24份,每15度就是一个节气”。 9、是继京剧、珠算等第三十一个被列入该名录的项目。 10、春分、秋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太阳直射北回

2020年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

2020年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 夏天来了,轻柔的风儿给人带来一丝丝温暖的感觉,七色的彩虹飘在天空中,那云彩 可真是五彩斑斓。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0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4篇精选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一 1、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 2、风扬花,饱塌塌;雨扬花,批瞎瞎。 3、立夏天气凉,麦子收得强。 4、立夏晴,雨淋淋。 5、立夏麦龇牙,一月就要拔。 6、人凭饭养,畜凭草养。 7、麦浇开花灌浆水,防治锈病和麦蚜。 8、人下饭桌猪上槽。 9、多带老娘土,阴水两把捂。 10、若要牲口把膘保,千万莫喂霉烂草。 11、夏到夏至,热必有暴雨。 12、种在犁上,收在锄上。 13、先草后料,四角拌到。 14、不怕使十天,就怕猛三赶。 15、适时防治枣步曲,一般不宜过立夏。 16、一个猪娃不吃糠,两个猪娃吃得香。 17、好喂不如好使。 18、青草、格荛,强似喂料。 19、地头岩头坝窝头,春种芝麻秋打油。 20、锄头早,僵瓣少。

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二 21、无雨锄地,有雨补苗。 22、把草把料,牲口欢跳。 23、玉米花生继续种,红麻黄姜和芝麻。 24、立夏后冷生风,热必有暴雨。 25、立夏落雨,谷米如雨。 26、要想虫害少,除尽田边草。 27、清明林林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28、立夏日晴,必有旱情。 29、客守货,船掌舵,喂牛看着牛倒沫。 30、牛栏要通风,猪圈要软松。 31、棉花不要多,三千六百棵。 32、草荒荒一时,苗荒荒一季。 33、立夏三日正锄田。 34、牛要喂饱,马要夜草。 35、喂豆饼,两得利,肥了牲口壮了地。 36、一穗两穗,一月入囤。 37、立夏日下雨,夏至少雨。 38、护根草,长到老。 39、苹果梨子早疏果,密度适当产果多。 40、治虫没有巧,治早治小又治了。 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三 41、把草把料马没饱,草料半槽顶住了。 42、锄板响,庄稼长。 43、毛驴脾气怪,骑着倒比牵着快。

2020年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

2020年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 夏夭來了,轻柔的风儿给人带來一丝丝温暖的感觉,七色的彩虹飘在夭空中,那云彩可真是五彩斑斓。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來的2020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4篇精选大全, 希望大家喜欢! 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一 1、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 2、风扬花,饱塌塌;雨扬花,批瞎瞎。 3、立夏夭气凉,麦子收得强。 4、立夏晴,雨淋淋。 5、立夏麦触牙,一月就要拔。 6、人凭饭养,备凭草养。 7、麦浇开花灌浆水,防治锈病和麦酚。 8、人下饭桌猪上槽。 9、多带老娘土,阴水两把捂。 10、若耍牲口把膘保,千万莫喂帝烂草。 11、夏到夏至,热必有暴雨。 12、种在犁上,收在锄上。 13、先草后料,四角拌到。 14、不怕使十夭,就怕猛三赶。 15、适时防治枣步曲,一般不宜过立夏。 16、一个猪娃不吃糠,两个猪娃吃得香。 17、好喂不如好使。 18、青草、格莞,强似喂料。

19、地头岩头坝窝头,春种芝麻秋打油。 20、锄头早,僵瓣少。 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二 21、无雨锄地,有雨补苗。 22、把草把料,牲口欢跳。 23、玉米花生继续种,红麻黃姜和芝麻。 24、立夏后冷生风,热必有暴雨。 25、立夏落雨,谷米如雨。 26、要想虫害少,除尽m边草。 27、清明林林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28、立夏日晴,必有旱情。 29、客守货,船掌舵,喂牛看着牛倒沫。 30、牛栏要通风,猪圈耍软松。 31、棉花不要多,三千六白棵。 32、草荒荒一时,苗荒荒一季。 33、立夏三日正锄田。 34、牛要喂饱,马要夜草。 35、喂豆饼,两得利,肥了牲口壮了地。 36、一穗两穗,一月入囤。 37、立夏日下雨,夏至少雨。 38、护根草,长到老。 39、苹果梨子早疏果,密度适当产果多。 40、治虫没有巧,治早治小乂治了。 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三

24节气中立夏时节的知识大全

立夏时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对于立夏,你了解的知识有哪些呢?下面是职场文秘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用。 立夏简介 每年5月5日或6日是农历的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到达黄经45°。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立夏日期计算 [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52,20世纪=318。

立夏植物 举例说明2088年立夏日期=[88×.0.2422+52]-[88/4]=26-22=4,5月4日是立夏。 例外1911年的计算结果加2日。 立夏气温特点 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中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 华南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而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 立夏农谚 农时节令到立夏,查补齐全把苗挖。 粮棉作物勤松耪,灭草松土根下扎。

详解二十四节气——立夏

详解二十四节气——立夏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一般在公历5月5日前后,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2013年的立夏时间是5月5日16:18分,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 一、立夏节气的由来 立夏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古时按农历划分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如《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蝈)在田间的呜叫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所以,我国古代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天气变化对日常生活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许多人还以立夏日的阴晴测一年的丰歉,认为立夏时最好下场雨,不然便会立夏不下,旱到麦罢、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 二、立夏节气如何养生 立夏后,人们的生理状态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汗为心液,立夏养生要早睡早起,注意养阳,方能与万物生长之势相应。因此,要避免大汗淋漓,过汗伤阳。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切勿发怒。 立夏以后的饮食原则也以养阳、养心为主,平时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总之立夏之季要养心,为安度酷暑做准备,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十四节气之立夏 全国通用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 课时设计:1课时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对二十四节气中立夏节气的探究学习,了解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我们特有的历法,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科学根据有一定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2、探索二十四节气中“立夏”节气的气候特征、动植物特征、传统的农事活动和传统习俗等。 3、通过诵读立夏节气中的诗歌,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立夏节气的基本常识、习俗、诗歌等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明确探究节气的流程及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视频资料,2人一个小组配“挂蛋”的材料包,前置性学习单和学习材料,游戏单。 学生课前准备:每名学生课前通过前置性学习材料对于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前置性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初识“二十四节气” 1、(前置性学习)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2、(课上做简单的回顾)通过练习题来回顾课前学习内容。 二、师生构建问题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一张2019年5月份的月历。 师:你能找出这张月历上有关节气的信息吗?生答 师:下面我们就“跟着节气去探究”,一起探索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立夏。 师:关于“立夏”节气,你想探究哪些内容呢,请与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

三、探究“立夏”节气 1、认识“立夏”。 师:立夏在每年5月5-6日之间。古书有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其中“立”:建始也,“夏”:假也。“立夏”:物至此时皆假大。意思是说春天发芽生长的植物到此时已经长大了。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告别春天,进入夏天。 2、“立夏”节气的天气情况及气候特征。 ①立夏时节,天气渐热,雷雨增多,动植物都开始迅速生长。我国江南地区进入雨季,多阴雨连绵天气。 ②介绍2016、2017、2018年成都立夏当天的天气情况。 ③对比2018年上海、漠河、三亚的天气情况。感受:立夏时节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异很大。 ④课后探索:请小朋友们在学习单的温度计上记录今年立夏那天我国主要城市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3、介绍立夏节气时动植物和农业生产的情况。 ①候:中国古代以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所以一年就有七十二候。(视频介绍) ②一候:一候蝼蝈鸣。昼伏夜出的蝼蝈开始鸣叫。(视频:蝼蛄的鸣叫) ③二候:二候蚯蚓出。蚯蚓因感到阳气渐盛而群起出土。 ④三候:三候王瓜生。 王瓜是一种药用藤本植物,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蔓延开来。 ⑤其他动植物:青蛙、芍药花、樱桃。 ⑥农事活动: 作物出苗:立夏时节,谷雨时种下的玉米、豆子、棉花等作物都已经出苗。冬小麦的籽粒逐渐饱满(灌浆),需要及时浇水、锄草。喷洒农药:果树上会出现很多爱吃果子的蚜虫,尽管它们和其他生物一样有生存的权利,但农民伯伯为了让果树多留下果子,还是会喷一些药剂来驱赶它们。 4、立夏节气的一些民间习俗。 ①古代立夏祈福----迎夏、启冰。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十四节气之立夏,全国通用】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十四节气之立夏,全国通用】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课时设计:1课时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对二十四节气中立夏节气的探究学习,了解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我们特有的历法,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教学目标: 1、让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科学根据有一定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2、探索二十四节气中“立夏”节气的气候特征、动植物特征、传统的农事活动和传统习俗等。 3、通过诵读立夏节气中的诗歌,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立夏节气的基本常识、习俗、诗歌等文化内涵。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明确探究节气的流程及学习方法。教学准备: 课件,视频资料,2人一个小组配“挂蛋”的材料包,前置性学习单和学习材料,游戏单。学生课前准备:每名学生课前通过前置性学习材料对于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前置性学习。教学过程:一、初识“二十四节气” 1、(前置性学习)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2、(课上做简单的回顾)通过练习题来回顾课前学习内容。二、师生构建问题引入新课(课件)出示一张20XX年5月份的月历。师:你能找出这张月历上有关节气的信息吗?生答师:下面我们就“跟着节气去探究”,一起探索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立夏。师:关于“立夏”节气,你想探究哪些内容

呢,请与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三、探究“立夏”节气 1、认识“立夏”。师:立夏在每年5月5-6日之间。古书有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其中“立”:建始也,“夏”:假也。“立夏”:物至此时皆假大。意思是说春天发芽生长的植物到此时已经长大了。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告别春天,进入夏天。 2、“立夏”节气的天气情况及气候特征。①立夏时节,天气渐热,雷雨增多,动植物都开始迅速生长。我国江南地区进入雨季,多阴雨连绵天气。②介绍20XX、20xx、20xx年成都立夏当天的天气情况。③对比20xx年上海、漠河、三亚的天气情况。感受:立夏时节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异很大。④课后探索:请小朋友们在学习单的温度计上记录今年立夏那天我国主要城市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3、介绍立夏节气时动植物和农业生产的情况。①候:中国古代以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所以一年就有七十二候。(视频介绍)②一候:一候蝼蝈鸣。昼伏夜出的蝼蝈开始鸣叫。(视频:蝼蛄的鸣叫)③二候:二候蚯蚓出。蚯蚓因感到阳气渐盛而群起出土。④三候:三候王瓜生。王瓜是一种药用藤本植物,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蔓延开来。⑤其他动植物:青蛙、芍药花、樱桃。⑥农事活动:作物出苗:立夏时节,谷雨时种下的玉米、豆子、棉花等作物都已经出苗。冬小麦的籽粒逐渐饱满(灌浆),需要及时浇水、锄草。喷洒农药:果树上会出现很多爱吃果子的蚜虫,尽管它们和其他生物一样有生存的权利,但农民伯伯为了让果树多留下果子,还是会喷一些药剂来驱赶它们。 4、立夏节气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教学设计

立夏 一、教材分析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有“尝新”“斗蛋”“称人”等。教材通过听《称人》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民间立夏的习俗;通过赏析美文《扬州的夏日》,引领学生走进立夏时节扬州美景,感受初夏的美妙;通过品味农谚和相关古诗词带领学生感受百姓和文人眼中的立夏节气,并增加了学生的文学积累;玩“斗蛋”“称人”游戏更是让孩子们颇感节气的趣味,倍增对节气的兴趣和喜爱情怀;教材最后“放大细节”写作则告诉学生“写活动的时候,只要写好活动中的细节,比如表情、动作、语言、还有人物的心理,就会使活动生动有趣”这个写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立夏”的由来、相关农谚、诗歌及各地习俗等知识。 2.通过“吃乌米饭”、“斗蛋”等实践活动,感受立夏带来的快乐。 3.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喜爱之情,传承并发扬民族精神。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石臼、米、水、南烛叶、纱布、乌米饭、斗蛋网 学生准备:鸡蛋(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装饰) 四、教学过程 (一)立夏我知道 1.分享感知,畅谈立夏 自主交流:观察日历,说一说所了解的“立夏”。 2.初步认识,了解节气 解文说字:明白“立,开始也”,懂得立夏是告别春天,夏天的开始。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立,即开始,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

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

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的内容,具体内容: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有关立夏的谚语想必大家都知道一些,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二十四节气中立夏的谚语,欢迎大家一起来阅读!...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有关立夏的谚语想必大家都知道一些,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二十四节气中立夏的谚语,欢迎大家一起来阅读! 二十四节气立夏谚语 1、立夏蛇出洞,准备快防洪。 2、立夏无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3、力量麦子锄头谷。 4、糟糠出猪,粪草出鱼。 5、苗荒甚于草荒。 6、早秧七八九,晚秧四五六。 7、护根草,长到老。 8、早锄地暖,深锄不板,多锄旱涝双保险。 9、立夏种姜,夏至收娘。 10、寸草铡三刀,无料也上膘。 11、留苗过稀,后悔莫及。

12、锄头早,僵瓣少。 13、熟食焖烂,一天斤半。 14、不稀不稠,才能丰收。 15、立夏天气凉,麦子收得强。 16、挖苗不除根,大棵抱小孙。 17、春天恋了苗,秋后收得薄。 18、毛驴脾气怪,骑着倒比牵着快。 19、猪喂一盆食,牛喂一把草。 20、立夏麦龇牙,一月就要拔。 21、饲料多样,定时定量。 22、有病无病,倒沫为证。 23、种在犁上,收在锄上。 24、立夏前后,种瓜点豆。 25、人下饭桌猪上槽。 26、草荒荒一时,苗荒荒一季。 27、立夏小满田水满、芒种夏至火烧天。 28、畜是农家宝,全凭饲养好。 29、一日三挠,等于加料。 30、碗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权。 1、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 2、风扬花,饱塌塌;雨扬花,批瞎瞎。

描写立夏节气的古诗_二十四节气立夏诗词

描写立夏节气的古诗_二十四节气立 夏诗词 古人对于节气或季节的到来总是有很多感触的,不管是气候的突变,还是风景颜色变换,都能够让他们诗兴大发。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描写有关立夏的古诗,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 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 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 - 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

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 百沸缲汤雪涌波,缲车嘈囋雨鸣蓑。桑姑盆手交相贺,绵茧无多丝茧多。-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于飞。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千顷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归。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 采菱辛苦废犁鉏,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蜩螗千万沸斜阳,蛙黾无边聒夜长。不把痴聋相对治,梦魂争得到藜床?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最美的立夏诗词】

《朝中措》(立夏日观酴醿作) 宋代:管鉴 一年春事到酴醿。何处更花开。 莫趁垂杨飞絮,且随红药翻阶。 倦游老矣,肯因名宦,孤负衔杯。 寄语故园桃节,明年留待归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夏》 宋代: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日南风大作》

二十四节气教案

五月立夏见小满,果树疏花紧相连 ——从立夏、小满走近二十四节气 刘婷 教学目标: 1、借助《二十四节气歌》,让学生初步感知二十四节气,了解二十 四个节气名称。 2、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名称由来,古人制订和划分的 依据。 3、重点学习5月份的两个节气“立夏”“小满”,了解对农事 的指导、相关谚语、诗歌、习俗。 4、了解二十四节气对现在的指导意义。 教学重点: 学习5月份的两个节气“立夏”“小满”,了解对农事的指导、相关谚语、诗歌、习俗。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名称由来,古人制订和划分的依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朗读《二十四节气歌》,读过或者想读的同学可以和老师一起朗读。揭示歌名。就是《二十四节气歌》,两千多年前的汉代,老祖宗们就已经依据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

近二十四节气。 二、了解名称由来,制订、划分依据。 1、什么是二十四节气?老师今天邀请小问号来给我们解答。(二 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根 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2、二十四节气如何制订和划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多年前,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 3、二十四节气具体是哪些节气呢?我们根据《二十四节气歌》来 了解一下,知道的同学可以和我们分享。 4、二十四节气可以根据四季来划分。

立夏谚语_二十四节气立夏谚语_关于立夏节气的谚语

立夏谚语_二十四节气立夏谚语_关于立夏节气的谚语 有关立夏的谚语 1、碗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权。 2、好喂不如好使。 3、先草后料,四角拌到。 4、春锄杂草少,夏锄棉苗好,秋锄如拾金,冬穿新棉袄。 5、不稀不稠,才能丰收。 6、少了不治虫,多了治不净。 7、夏天不锄地,冬天饿肚皮。 8、立夏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9、熟食焖烂,一天斤半。 10、草细如加料。 11、夏到夏至,热必有暴雨。 12、猪喂一盆食,牛喂一把草。 13、夏日下雨,夏至少雨。 14、勤刷毛,膘头好,舒筋活血疾病少。 15、牛喝一个大肚子,就能抵挡一阵子。 16、定苗带个篮,蚜株移出田。 17、长犁、短耙、高吊磙。 18、能驮千斤,不驮偏沉。 19、季节到立夏,先种黍子后种麻。 20、狠锄行间,细锄行边,匀搂株间,保墒保暖。 21、饲料多样,猪体肥壮。

22、头遍锄不好,到老一地草。 23、垄里有根草,好似毒蛇咬。 24、立夏小满田水满、芒种夏至火烧天。 25、立夏起北风,十口鱼塘九口空。 26、早锄地暖,深锄不板,多锄旱涝双保险。 27、同样草,同样料,不同喂法不同膘。 28、立夏前后种络麻。 29、稀留密,密留稀,不稀不密留壮的。 30、若要牲口把膘保,千万莫喂霉烂草。 31、立夏天气凉,麦子收得强。 32、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 33、苗要好,除虫早。 34、谷茎圆,莠茎扁,莠草脆硬,谷叶绵。 35、立夏无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36、不怕苗子小,就怕虫子咬。 37、早一把,晚七根,糯稻田里打独身。 38、立夏雨,尖斗谷子平斗米。 39、长拉套,短驾辕。 40、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41、多带老娘土,阴水两把捂。 42、猪菜切得细,如同加白米。 43、节气到立夏,就把小苗挖。 44、人下饭桌猪上槽。 45、有病无病,倒沫为证。 46、畜是农家宝,全凭饲养好。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 (一)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2月4日---2月19日 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故《立春》诗云:“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左河水)。 立春是一个时间点,也可以是一个时间段。中国传统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诗词: 【越调】天净沙.春(元代)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立春》·左河水 东风化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 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咏柳》(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2月(18-20)--3月(4或5)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以进入气候上的春天。有"春雨贵如油"在春风雨水的催促下,广大农村开始呈现出一派春耕的繁忙景象。 “立春”是春天的第一乐章“奏鸣曲”:春意萌发、春寒料峭。雨水之后,便进入了春天的第二乐章“变奏曲”:气温回升、乍寒乍暖。雨水期间“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一幅冬末春初的风景。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诗词:《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初春小雨》[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三)惊蛰: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 农谚“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到了惊蛰,中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时节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

二十四节气——立夏(含立夏的气候特点)

二十四节气 立夏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5月05-07日,此时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至立夏,万物繁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夏时节,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若按我国现代气候学(候平均气温)的划分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 立夏的气候特点有两点: 节气气温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时节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异较大,而且同一地区波动频繁。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 雨水特点 立夏以后,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夏季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秦岭-淮河”是中国南北方的地理气候分界线。秦岭是关系中国南北气候的山,它是我国重要生态屏障,发挥着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功能。冬天,秦岭阻挡寒潮南下进入南方地区;夏天,阻挡湿润海风进入北方地区。秦岭、淮河流域是南方多雨和北方干旱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降雨量急剧减少。 2020-05-07

详解二十四节气——立夏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一般在公历5月5日前后,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2013年的立夏时间是5月5日16:18分,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 一、立夏节气的由来 立夏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古时按农历划分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如《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蝈)在田间的呜叫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所以,我国古代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天气变化对日常生活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许多人还以立夏日的阴晴测一年的丰歉,认为立夏时最好下场雨,不然便会“立夏不下,旱到麦罢”、“立

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 二、立夏节气如何养生 立夏后,人们的生理状态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汗为心液”,立夏养生要早睡早起,注意养阳,方能与万物生长之势相应。因此,要避免大汗淋漓,“过汗”伤阳。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切勿发怒。 立夏以后的饮食原则也以养阳、养心为主,平时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总之立夏之季要养心,为安度酷暑做准备,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另外在立夏时节里,饮食养生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适合的调养方法。如 出现口燥咽干、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则应减少户外活动,饮食宜清淡,可多吃些香蕉、西瓜、柿子、苦瓜、番茄、莲藕、芝麻、糯米、蜂蜜、乳品、鱼类等食物,对于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则应该少吃。 面色苍暗或萎黄、情绪大起大落的人,立夏后天气逐渐炎热,不宜调理气息,

最美二十四节气图

最美二十四节气图 生活图文·文/wulala·2012-10-17 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 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本文精美的摄影图片由摄影师青简,走遍中国11个省份,从两年多的摄影照片里挑选出。 “只有走遍全中国,才能完整感受二十四个节气。”青简(微博) 立春,是24节气第一个节气。 “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历朝历代的迎春仪式隆重而浩大。此时的立春已经超过了农历24节气只标示节令与气候的功能,而是已经被当成一个节日了,因此在历

史上便演化出了许多围绕立春而举办的活动及民俗,如“春娃”、“春鞭”、“春卷”、“打 春”、“春酒”、“春牛”等等。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 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 这样可使其尽快怀孕生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