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二轮复习·理清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Ⅰ 光合作用

一、光反应把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通过暗反应把CO 2和H 2O 合成有机物,同时把

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二、总反应式:

(1)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可将其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2)光反应阶段:必须有光才能进行 场所:类囊体薄膜上,包括水的光解和ATP 形成。光反应中,光能转化为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3)暗反应阶段: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场所:叶绿体基质,包括CO 2的固定和C 3的还原。暗反应中,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CH 2O )中稳定的化学能。

(4)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 和[H],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合成ATP 的原料ADP 和Pi 。

三、色素

【总结】绿叶中的色素包括叶绿素(叶绿素a 、叶绿素b )和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叶黄素),其中叶绿素a 呈现蓝绿色,叶绿素b 呈现黄绿色,胡萝卜素呈现橙黄色,叶黄素呈现黄色。

绿叶中的四种色素含量依次是:叶绿素a >叶绿素b >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素a 与叶绿素b 的比约为3∶1,叶黄素与胡萝卜素之比约2∶1)

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因而可用层析液将不同色素分离。四种色素的溶解度高低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 、叶绿素b 。

在滤纸条上出现四条宽度、颜色不同的色带,从上到下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 、叶绿素b 。在滤纸条上,两色素带间距离最大的是:胡萝卜素与叶绿素b ,两色素带间距离最小的是:叶绿素a 与叶绿素b ,相邻两色素带间距离最大的是:胡萝卜素与叶2

261262266126O O H O H C O H CO ++→+表示糖类

其中,)()(22222O CH O O CH O H CO +→+

黄素。

【练习】1.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可以看到滤纸上出现4条色素带,其中最宽的色素带是( A ),最窄的色素带是( C )。

A.叶绿素a B.叶绿素b C.胡萝卜素D.叶黄素

2.用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滤纸条上距离滤液细线由近到远的颜色依次为( C )

A.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 B.蓝绿色、黄绿色、橙黄色、黄色C.黄绿色、蓝绿色、黄色、橙黄色D.黄色、橙黄色、黄绿色、蓝绿色3.对圆形滤纸中央点的叶绿体色素滤纸进行色素分离,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圈色素环,排在最外圈的色素是( A )

A.橙黄色的胡萝卜素 B.黄色的叶黄素C.蓝绿色的叶绿素a D.黄绿色的叶绿素b

4.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可以看到滤纸上出现4条色素带,其中两色素带间距离最大的是( D ),两色素带间距离最小的是( C )

A.胡萝卜素与叶黄素 B.叶黄素与叶绿素a

C.叶绿素a与叶绿素b D.叶绿素b与胡萝卜素

5.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可以看到滤纸上出现4条色素带,其中相邻两色素带间距离最大的是( A )

A.胡萝卜素与叶黄素 B.叶黄素与叶绿素a

C.叶绿素a与叶绿素b D.叶绿素b与胡萝卜素

【第5题的解析】根据实验结果,滤纸条上出现四条色素带,自上而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由于胡萝卜素扩散的速度最快,所以,相邻色素带之间距离最大的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四、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1、光照强度: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同化CO2

的速率也相应增加,但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

而增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呼吸作用:

①当植物在某一光照强度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所吸收的CO

2

与该温度条件下植物进行

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O

2

量达到平衡时,这一光照强度就称为光补偿点,这时光合作用强度主要是受光反应产物的限制。

②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强度后,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或增加很少时,这一光照强度就称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此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是受暗反应系统中酶的活

性和CO

2

浓度的限制。(如图Ⅰ—1所示)

图Ⅰ—1

总(真)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在光照下制造的有机物的总量(吸收的CO

2

总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在光照下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或吸收的CO

2

总量)中扣除掉在这一段时

间中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或释放的CO

2

)后,净增的有机物的量。

2、温度:植物所有的生活过程都受温度的影响,因为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可以提高酶的活性,加快反应速率。光合作用也不例外,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在正常的光照强度下,提高温度会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但提高温度也会促进呼吸作用。(如图Ⅰ—

2所示)所以植物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不一定就是植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

图Ⅰ—2

【应用】冬天,温室栽培可适当提高温度;夏天,温室栽培又可适当降低温度。白天调到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以提高光合作用;晚上适当降低温室的温度,以降低呼吸作用,保证植物有机物的积累。

3、CO

2浓度: CO

2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只有当环境中的CO

2

达到一定浓度时,

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最低CO

2浓度称为CO

2

的补偿点,即在此

CO

2浓度条件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CO

2

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CO

2

相等。环境中的

CO

2

低于这一浓度,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会低于呼吸作用,消耗大于积累,长期如此植物就会死亡。

一般来说,在一定的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随CO

2

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

定浓度后,光合作用强度就不再增加或增加很少,这时的CO

2浓度称为CO

2

的饱和点。如CO

2

浓度继续升高,光合作用不但不会增加,反而要下降,甚至引起植物CO

2

中毒而影响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如图Ⅰ—3所示:

图Ⅰ—3

【应用】农作物、果树管理后期适当摘除老叶、残叶及茎叶蔬菜及时换新叶,都是根据其原理。又可降低其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4、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多种必需的矿质元素。

①氮是催化光合作用过程各种酶以及NADP+和ATP的重要组成成分;

②磷也是NADP+和ATP的重要组成成分。科学家发现,用磷脂酶将离体叶绿体膜结构上的磷脂水解掉后,在原料和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这些叶绿体的光合作用过程明显受到阻碍,可见磷在维持叶绿体膜的结构和功能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③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糖类,以及将糖类运输到块根、块茎和种子等器官中,都需要钾。

④镁是叶绿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没有镁就不能合成叶绿素等。

5、光照面积

①图象(如图Ⅰ—4)

图Ⅰ—4

②关键点含义

OA段表明随叶面积的不断增大。光合作用实际量不断增大,A点为光合作用面积的饱和点,随叶面积的增大,光合作用不再增加,原因是有很多叶被遮挡在光补偿点以下。

OB段干物质量随光合作用增加而增加.而由于A点以后光合作用量不再增加,而叶片随叶面积的不断增加OC段呼吸量不断增加,所以干物质积累量不断降低,如BC段。植物的叶面积指数不能超过C点,若超过C点,植物将人不敷出,无法生活下去。

③应用:适当间苗、修剪,合理施肥、浇水,避免徒长,封行过早,使中下层叶子所受的光照往往在光补偿点以下,白白消耗有机物,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光合速率:光合作用的指标,是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多少。通常以每小时每平方分米叶面积吸收CO

毫克数表示。它由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吸收光能的多少

2

及它对光能的转化率决定。

光能利用率:植物将一年中照射到该土地上的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效率。指植物光合作用所累积的有机物所含能量,占照射在同一地面上的日光能量的比率。它由该土地上植物的多少、进行光合作用时间的长短及植物吸收利用光能的能力决定。提高的途径有延长光合时间(如轮作)、增加光合面积(如间作、套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光合作用效率:是指植物将照射到植物上的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效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中所含有的能量与光合作用中吸收的光能的比值,它由植物叶片吸收光能的能力、及将吸收了的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能力决定。提高的途径有光照强度的控制,温度的控制,CO2的供应,水分的供应,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

光能利用率和光合作用效率这“两率”的比例式中,主要是分母不同。光能利用率比例式中分母是指照射在同一时期同一地面上太阳辐射能,而光合作用效率比例式中分母是同一时期同一土地面积农作物光合作用所接受的太阳能;两比例式中分子都是作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中所含能量。

光能利用率与复种指数、合理密植、作物生育期、植株株型、CO

浓度、光照强度、温

2

浓度、矿质度、矿质元素等都有密切关系;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与光照强度、温度、CO

2

元素等有密切关系。

提高光能利用率,主要是通过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等途径。阳光、温度、水分、矿质元素和CO2等都可以影响单位绿叶面积的光合作用效率。

Ⅱ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

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一、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1、有氧呼吸

①概念: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葡萄糖,但脂肪、蛋白质也可作为有氧呼吸的底物。

②总反应式:

③过程:水在第二阶段参与,氧气在第三阶段参与;二氧化碳在第二阶段形成,水在第三阶段形成;第一、二阶段产生能量少,第三阶段产生能量多;三个阶段都形成ATP。

④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到线粒体中。

⑤能量:1mol葡萄糖彻底分解释放2870kJ能量,1161kJ储存在ATP中,形成38ATP(第一阶段形成2ATP、第二阶段形成2ATP、第三阶段形成34ATP),其余以热能散失。

⑥需氧型细菌等原核生物体内虽然无线粒体,但细胞膜上存在着有氧呼吸酶,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2、无氧呼吸

①概念: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②总反应式:

[酵母菌、植物细胞在无氧条件下的呼吸] [高等动物和人体的骨骼肌细胞、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胡萝卜的叶、玉米的胚等细胞在无氧条件下的呼吸,蛔虫和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无线粒体,也只进行无氧呼吸。]

③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H],第二阶段丙酮酸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

④场所:细胞质基质

⑤能量:在第一阶段产生2ATP;第二阶段释放的能量太少,不足于形成ATP,释放的能量全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在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中,转移到ATP的能量与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是相同的,都是 /mol,形成2ATP,但释放的能量要多一些,1mol葡萄糖分解成酒精释放能量,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释放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以热能散失。

二、细胞呼吸的意义:①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②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三、异化作用类型:判断标准:根据能否有氧、无氧的条件下生存。

1、需氧型:需要生活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也叫有氧呼吸型。需氧型生物在缺氧时,某些器官在短时间内可进行无氧呼吸,但不能持久。

2、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能够将体内的有机物氧化,从而获得自身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在有氧的条件下,生长受抑制,也叫无氧呼吸型。主要包括蛔虫、乳酸菌、破伤风杆菌等。

3、兼性厌氧型:在有氧的条件下将糖类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的条件下,将糖类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如酵母菌。

四、与细胞呼吸相关的“主要”知识链接:

1、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解析】对真核生物而言,有氧呼吸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而第二和第三阶段则是在线粒体中进行,其中第二阶段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而一些原核生物(如好氧性细菌——硝

化细菌、根瘤菌等、蓝藻)也进行有氧呼吸,因它们没有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膜。

2、ATP的“主要”来源是细胞呼吸

【解析】对于动物和人来说,主要是通过细胞呼吸来形成ATP,此外,在骨骼肌细胞中还含有另一种高能化合物——磷酸肌酸,当人或动物体内由于能量大量消耗而使ATP过分减少时,磷酸肌酸可把能量转移给 ADP形成 ATP。对于绿色植物来说,是通过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来形成ATP。

3、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方式是有氧呼吸

【解析】人体活动的直接能源来源于三磷酸腺苷(ATP)的分解,如神经传导兴奋时的离子转运、腺体的分泌活动、消化道的消化吸收、肾小管的重吸收、肌肉收缩等。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量主要通过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而释放出来。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分解相同量的葡萄糖产生的ATP之比是19:1。分解相同量的有机物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少,原因是有一部分的能量储存在无氧呼吸的不完全分解产物(酒精或乳酸)中。有氧呼吸是高等动物和植物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

4、呼吸作用的“主要”(重要)意义是为生命活动提供ATP

【解析】呼吸作用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转变为热能而散失,另一部分储存在ATP中。当ATP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时,就把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的分裂、植物体的生长、矿质元素的吸收、肌肉的收缩、神经冲动的传导等等。同时细胞呼吸能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在呼吸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可以成为合成体内一些重要化合物的原料。例如,葡萄糖分解时产生的丙酮酸是合成氨基酸的原料等。

五、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1、温度: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在生产实践上贮藏蔬菜和水果时应该降低温度,以减少呼吸消耗。(如图Ⅱ—1)

图Ⅱ—1

2、氧气:有氧呼吸强度随氧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关于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与氧浓度之

间的关系用下图(如图Ⅱ—2)所示的曲线来表示:

图Ⅱ—2

①氧浓度影响植物的无氧呼吸。植物在完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大多数植物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 2。有氧环境对无氧呼吸起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氧浓度的增加

而增强,直至无氧呼吸完全停止。如果以CO 2的释放表示无氧呼吸的强度,则氧浓度影响植

物无氧呼吸的曲线可表示为图Ⅱ—3的a 曲线。

②氧浓度影响植物的有氧呼吸。O 2是植物进行有氧呼吸的反应物,因此,氧浓度是影

响植物有氧呼吸的重要因子。在一定氧浓度范围内,有氧呼吸的强度随氧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同样以CO 2的释放表示有氧呼吸的强度,则氧浓度影响植物有氧呼吸的曲线可表示为图

Ⅱ—3的b 曲线。当然也可以用植物对O 2的吸收来表示植物有氧呼吸的强度,则氧浓度影

响植物有氧呼吸的曲线可表示为图Ⅱ—4所示曲线,即氧浓度增加,有氧呼吸的强度增强,植物对O 2的吸收也随之增加(由于受到有氧呼吸酶等因素的影响,在达到一定氧浓度后植

物的有氧呼吸强度将不再增强)。

综上所述,氧浓度不仅影响植物的呼吸强度,而且影响着植物呼吸作用的类型。即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在低氧条件下既进行无氧呼吸,也进行有氧呼吸,且随氧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逐渐减弱,有氧呼吸逐渐增强,至某一氧浓度后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在氧浓度变化过程中,植物呼吸作用CO 2的总释放的变化可表示为图Ⅱ—5曲线。

根据氧对呼吸作用影响的原理,在贮存蔬菜、水果时就降低氧的浓度,一般降到无氧呼吸的消失点(即图Ⅱ—2中的氧浓度为10%)。

3、CO 2:增加CO 2浓度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在蔬菜和水果保鲜中可适当增加

CO 2 O

2 H 2O C 6H 12O 6

C 3H 4O 3 CO 2的浓度。

Ⅲ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量化计算的综合

一、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明确两者的原料与产物的互用,通过图解(如图Ⅲ—1)表示:

图Ⅲ—1

由下图(如图Ⅲ—2)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氧和葡萄糖可作为呼吸作用的原料,而呼吸作用的产物CO 2和水也可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

图Ⅲ—2

二、以气体变化

探究光合作用与呼吸

作用 思考植物在何种情况下释放CO 2,何种情况既不吸收CO 2也不释放CO 2,何种情况下吸收

CO 2,通过下图(如图Ⅲ—3)分析:

图Ⅲ—3

图1A 图表示线粒体释放的CO 2直接释放大气中,即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图1B 图表示线粒体释放CO 2一部分进入叶绿体中,一部分释放到大气中,此时光合作

用小于呼吸作用,仍释放CO 2。

图1C 图表示线粒体释放的CO 2全部进入叶绿体中,但没有从大气中吸收CO 2,说明光合CO 2 CO 2 CO 2 CO 2 CO 2

CO 2

A

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所以表现为既不吸收CO 2,也不放出CO 2。

图1D 图表示线粒体释放的CO 2全部进入叶绿体中,同时还从大气中吸收CO 2,则表示光

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若以O 2该怎么表示呢?(如图Ⅲ—4)

Ⅲ—4 图2A 图表示线粒体需要的O 2直接从大气中吸收,即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图2B 图表示叶绿体释放O 2一部分进入线粒体中,一部分从大气中吸收,此时光合作用

小于呼吸作用,仍释放需要从大气中吸收O 2。

图2C 图表示叶绿体释放O 2全部进入线粒体中,但没有从大气中吸收O 2,说明光合作用

等于呼吸作用,所以表现为既不吸收O 2,也不释放O 2。

图2D 图表示叶绿体释放O 2全部进入线粒体中,同时还向大气中释放O 2,则表示光合作

用大于呼吸作用。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一天24小时中,何时放CO 2,何时吸CO 2呢?由于在光下,植物

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而夜晚只进行呼吸作用,可用下图(如图Ⅲ—5)表示:

图Ⅲ—5

AB 和HI 分别表示0~6小时和18~24时之间只进行呼吸呼吸作用放出CO 2,BH

段光合O 2 O 2 O 2 2 O 2 A O 2

作用与呼吸作用同时进行,BC、GH表示光照强度较弱时,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也放出

CO

2,C与G点表示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所以既不吸收CO

2

也不放出CO

2

,CG光合作用大

于呼吸作用,则吸收CO

2

。E时表示夏季中午光照过强,温度过高,蒸腾作用增大,导致叶

片表皮气孔关闭,从而减少CO

2

供应。

总光合量、净光合量与呼吸量的关系。可用下述公式表示:总光合量=净光合量+呼吸量(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图Ⅲ—3:C、D,图Ⅲ—4:C、D)

光合作用CO

2的总吸收量=环境中CO

2

的减少量+呼吸作用CO

2

释放量

光合作用O2释放总量=环境中O

2增加量+呼吸作用O

2

消耗量

(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图Ⅲ—3:B,图Ⅲ—4:B)

光合作用吸收的CO

2量=呼吸作用释放的CO

2

量-环境中增加的CO

2

光合作用释放O

2的量=呼吸作用消耗的O

2

量-环境中减少的O

2

如果将上述公式推广到葡萄糖,则得到下列公式:

真光合作用葡萄糖合成量=净光合作用葡萄糖合成量+呼吸作用葡萄糖分解量

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计算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联系:呼吸作用是新陈代谢过程一项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它是为生命活动的各项具体过程提供能量(ATP)。所以呼吸作用在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是一刻都不能停止的,呼吸作用的停止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和固定

的太阳能。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表面看起来是2个相反的过程,但这是2个不同的生理过程,在整个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植物体内,这2个过程是互相联系,互相

制约的。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的产物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产生的ATP主要用于暗反应,很少用于植物体的其他生命活动过程,呼吸作用过程释放的能量主要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过程,包括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如图Ⅲ—6。

图Ⅲ—6

【总结】

①产生的ATP最多的阶段:光反应阶段。

②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的ATP最多的阶段: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③因为光反应产生的ATP几乎都用于暗反应,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生命活动所需ATP 还是由呼吸作用来提供的。

④暗反应用到的ATP是不是最多的?——是的,最多。叶绿体形成的ATP多于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形成的ATP。

【练习】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合成的ATP通常比同化作用消耗的ATP多或少?动物呼吸作用合成的ATP通常比同化作用消耗的ATP多或少?以上分别是()B A.少、少B.少、多C.多、多 D.多、少

【解析】

①此题属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考查的能力题。只要分段讨论,此题易解。第一:植物光合作用(这里的同化作用主要考虑光合作用)消耗的ATP通常用于合成糖类等有机物,而呼吸作用产生的ATP来自于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分解。因此,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ATP 通常远远小于光合作用消耗的ATP量。第二:动物呼吸作用合成的ATP用于生命活动各个方面(如细胞增殖等),同化作用消耗的ATP只是其中一部分。

②原因是:植物的ATP开始是全部来自光合作用的合成,然后再用于呼吸作用,满足其他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所以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合成的ATP通常比同化作用中消耗的ATP少。动物所有能量的获得都来自对物质的分解,释放能量后形成ATP来进行其他各项生命活动包括同化作用,所以动物呼吸作用合成的ATP通常比同化作用消耗的多。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物质代谢上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呼吸作用的反应物,另一方面呼吸作用的产物又可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但它们并不是可逆的反应,这是因为它们是在不同的场所进行的;光合作用利用了光能,而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被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光合作用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而呼吸作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

【光合作用产量】植物的光合作用产量(即植物积累有机物的总量)取决于光合作用

和呼吸作用两方面,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因此

光合作用产量 =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总量。凡是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因素都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产量,这些因素包括光(含光照强度、

日照长度和光质)、温度、大气中CO

2

含量等等。

四、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

一般以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和放出CO

2

的量或放出和吸收

O

2

的量)来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并以此间接表示植物合成和分解有机物的量的多少。

1、在黑暗条件下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此时测得的氧气吸收量

(即空气中O

2的减少量)或二氧化碳释放量(即空气中的CO

2

增加量)直接反映呼吸速率。

2、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此时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增加

量(或二氧化碳减少量)比植物实际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

2量(或消耗的CO

2

量要)少,因为

植物在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因此此时测得的值并不能反映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而反映出表观光合速率或称净光合速率。

(1)光合作用实际产氧量=实测的氧气释放量+呼吸作用耗氧量

(2)光合作用实际二氧化碳消耗量=实测的二氧化碳消耗量+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3)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光合作用实际葡萄糖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

3、呼吸类型

(1)O

2

的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O 2浓度直接影响呼吸作用的性质。O

2

浓度为0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下时,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上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2)细胞呼吸时气体的变化情况(以植物为例)

①如果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的氧气量和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相等;

②如果只进行无氧呼吸,则不吸收氧气,能放出二氧化碳;

③如果既有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则吸收的氧气量小于放出的二氧化碳量。

【练习1】下图是探究酵母菌进行呼吸方式类型的装置,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B.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不移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C.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则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D.假设装置一、二中的液滴均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只进行无氧呼吸【练习1·答案】ABC

【练习2】实验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手段,在实验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应的知识、精密的仪器,还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方法。

(1)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时进行的呼吸类型,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请根据要求填空。

①实验目的:。

②实验原理:种子萌发过程如果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的

氧气量和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相等;如果只进行无氧呼吸,则不吸

收氧气,能放出二氧化碳;如果既有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则吸收的氧气量小于放出的二氧化碳量。

③实验材料和用具:萌发的豌豆种子、带橡皮塞的玻璃钟罩两只、100mL烧杯4个、两根弯曲的其中带有红色液珠的刻度玻璃管、NaOH溶液、清水、凡士林等。

④实验方法: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上图配置好实验装置,如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

时设计另一个实验,请指出另一个实验应如何设计(绘装置图表示,并用简短的文字说明)

⑤实验结果及预测:

Ⅰ. ;

Ⅱ. ; Ⅲ. 。

【练习2·答案】(1)

①探究种子萌发时所进行的呼吸类型

④如图。

(说明:强调等量的种子,即用等量的清水代替NaOH ,

观察红色液滴的移动情况。)

⑤实验结果及预测:

Ⅰ.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的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 Ⅱ.装置一中的液滴不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 Ⅲ.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练习3】右图是一种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系统装置。

(1)关闭活塞,在适宜温度下,30分钟后,读

取有色液滴向 (左/右)移动的距离。

(2)为了使测得的有色液滴移动数值更准确,

必须

进行校正。 校正装置的容器和小瓶中应分别放

入 、 。

(3)生活中发现,受到机械损伤后的樱桃易烂。有人推测易烂与机械损伤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有关。请结合测定呼吸速率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机械损伤能否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 活塞 有色液橡皮塞 刻度管 容器 20%NaOH5mL 消毒的 鲜樱桃 测定呼吸速率装置图

①实验变量:。

②实验假设:。

③实验步骤:

第一步:按装置图中所示进行操作,30分钟后,记录有色液滴移动距离为a。

第二步:。

第三步:。

④预期结果及结论:

结果1:,结论1:;

结果2:,结论2:;

结果3:,结论3:。

【练习3·答案】(1)左

(2)与实验组等量消毒的无活力(如加热后冷却)的樱桃与实验组等量的20%NaOH

(3)

①机械损伤

②机械损伤能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或机械损伤不能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

③第二步:向容器内加入与实验组等量消毒的受到机械损伤后的樱桃,其它处理及装置与实验组完全相同,记录相同时间内有色液滴移动距离为b。

第三步:比较a、b数值的大小

④如果a<b,则说明机械损伤能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

如果a=b,则说明机械损伤对樱桃呼吸速率没有影响;

如果a>b,则说明机械损伤能引起樱桃呼吸速率降低。

【练习4】如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C0

2的释放量和O

2

吸收量

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在外界氧浓度为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2)说明无氧呼吸强度与O

2

浓度之间的关系。

(3)实线和虚线相交于C点,对于B、C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A.C点时,植物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

B.C点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被完全抑制

C.B点时,无氧呼吸强度最弱

D.B点时,植物呼吸作用最弱

(4)AB段表示C0

2

释放量减少,其原因是。(5)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代表。

(6)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0

2的释放量相对值为,而O

2

的吸收量相对

值为。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倍。

(7)由此可见,保存水果、蔬菜,应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

【练习4·答案】(1)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2)无氧呼吸强度随氧气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弱

(3)BD

(4)氧气浓度逐渐升高到5%时,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而有氧呼吸仍十分微弱(5)不同氧浓度下的无氧呼吸强度(或)CO2释放量与O2的消耗量之差

(6)

(7)5%

Ⅳ同位素示踪法研究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

1、光合作用:H2O18→18O214CO2→14C3→14C6H12O6或(14CH2O)

2、呼吸作用:18O2→H2O18 C6H1218O6→C3H418O3→C18O2Ⅴ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角度分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物质循环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总结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学案 考试大纲解读 重难点突破 一、酶 1、酶的化学本质及作用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

数酶是RNA ①酶未必都是蛋白质;未必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其 合成原料未必都是氨基酸;其合成场所未必都是核糖体 ②酶未必只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如消化酶) ③酶一定只能起催化作用(无其他功能) 2、酶的特性 ⑴.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⑵.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⑶.作用条件较温和 ①最适pH和温度下,酶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②过酸、过碱或高温下,酶失活。 3、与酶有关的实验设计

二.与酶有关的曲线分析 1.表示酶高效性的曲线 分析:(1)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2)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2.表示酶专一性的曲线 分析:加入酶B 的反应速率与无酶A 或空白对照条件下的反应速率相同,而加入酶A 的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增大明显加快,说明酶B 对此反应无催化作用。进而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3.影响酶活性的曲线

分析:(1)甲、乙曲线表明: ①在一定温度(pH)范围内,随温度(pH)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酶的催化作用逐渐减弱。 ②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失活,而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温度升高可恢复活性。 (2)从丙图可以看出:反应溶液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4.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分析:(1)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但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数量和酶活性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2)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二、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1.ATP的结构和功能 (1) ATP分子结构简式 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名称缩写,其结构简式是A—P~P~P,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含答案)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特别拓展1 在树林中,穿过枝叶的空隙,会在地上投下圆形的光斑,它们随着太阳的偏移和枝叶的摆动而移动。下图显示在人工光斑照射某植物叶片前后,实验测得CO2吸收速率和O2释放速率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1)描述光斑开始照射后的5秒,O2释放速率和CO2吸收速率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D段O2释放速率迅速恢复原水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CO2吸收速率延续了一段时间后才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 (3) 图中的C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___(大于、小于、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4)光斑实验研究表明,制约O2释放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 (5)下图的甲图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该植物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表示光合作用速率,“……”表示呼吸作用速率)。请据图回答: ①分析图解可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受到温度的影响,其中与____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 ②若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约是___;若在此温度下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该植物一天积累的有机物量为______(用CO2的相对值表示)。 ③在乙图的坐标上画出植物在15~45℃围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 特别拓展2 (16分)回答下列两道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问题: Ⅰ.森林中,可能会穿过森林中的空隙,在地上投下“光斑”,它们随着太阳的运动和枝叶的摆动而移动。下图显示了在“光斑”照耀前后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02和释放02的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练习 1.1个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为m,其中40%用于ADP转化为ATP,若1个高能磷酸键所含量为n, 则1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中产生ATP分子数为() A.2n/5m B.2m/5n C.n/5m D.m/5n 2.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 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 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 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 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4.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B.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C.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D.甲基绿染色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绿色 5.下列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叶片反射绿光故呈绿色,因此日光中绿光透过叶绿体的比例最小 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 C.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经有氧呼吸产生的 D.光合作用强烈时,暗反应过程直接将3个CO 分子合成一个三碳化合物 2 6.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 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 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 pH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C.③ D.④ 7.为证实叶绿体有效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 条件,这些条件是() 稀溶液 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 3 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 稀溶液 3 稀溶液 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 3 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 稀溶液 3 8.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其原因可能是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知识点集锦新人教版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知识点集锦新人教版 一、呼吸作用 1、过程分析: (1)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产生的[H]将丙酮酸还原为C2H5OH 和 CO2或乳酸的过程。 (2)有氧呼吸中 H2O 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且生成的H2O中的氧全部来自于O2。 (3)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共同产物是 ATP,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 ATP。 (4)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全过程均需要不同的酶催化;不同生物的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 (5)原核生物无线粒体,有些原核生物(如硝化细菌、蓝藻)仍可进行有氧呼吸。 (6)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的真核生物(如蛔虫),其细胞内无线粒体。 【突破题1】(2011年潮州期末统考)细胞呼吸对生命活动意义重大,下面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B.有叶绿体的细胞可以自行合成 ATP,因此不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 C.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 A mol CO2,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等量葡萄糖可形成 3A mol CO2 D.细胞呼吸中有机物的分解必须有水和氧气的参与才能释放储存的能量

是外界条件对植物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曲线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图 5-3-2 (1)从甲图中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时的温度在___点。AB 段说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细胞呼吸_____。温度的变化主要是影响_____的活性。 (2)乙图中曲线Ⅰ表示_________呼吸类型。如果曲线Ⅱ描述的是水稻根细胞的呼吸,那么在 DE 段根细胞内积累的物质是___________。曲线Ⅱ表示的生理过程所利用的有机物主要是 。 分析呼吸类型时,要根据反应式中物质变化的数量来判断 (1)无 CO2释放,细胞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2)CO2产生量=O2吸收量,则只进行有氧呼吸。 (3)只产生 CO2,不消耗 O2,则只进行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 (4)CO2产生量>O2吸收量,则两种呼吸同时存在,多余的CO2来自无氧呼吸: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关系

专题二 细胞代谢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一)----过程及关系 【复习目标】 1.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过程 2.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 活动一 分析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 下图是绿色植物体内物质变化的几个过程,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 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b 过程进行需要的还原剂和能量来自于 。 (2)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的过程有 。 (3)能产生ATP 的过程有 ,其中产生最多的过程是 。 (4)夏季中午,植物气孔关闭,最先受影响的过程是 。 (5)葡萄糖分解成乳酸与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相比,释放的总能量更多的是 。 (6)将植物培养在其他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突然停止光照和突然停止CO 2 在下图中画出C 5和C 3化合物的变化趋势。 例1.下图甲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乙表示不同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撤去光照 撤去CO 2

(1)甲图中X、Y分别代表、。 (2)甲图中进行③过程的场所是,[H]在②③过程中的作用分别是、。 (3)根据图乙判断二氧化碳浓度从0.03%提高到1.22%和温度从20℃提高到30℃哪一变化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更大的方法是,乙图显示对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是。 活动二分析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 1.下列为叶肉细胞在不同条件下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判断各自所处的条件,并在图⑤中找到图①②③④所对应的点或线段。 ①表示,对应图⑤中的点; ②表示,对应图⑤中的段; ③表示,对应图⑤中的点; ④表示,对应图⑤中的。2.甲图是某绿色植物细胞内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1、2、3、4、5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生命活动产生的物质。乙图是温度影响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研究结 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A表示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教案

学智教育教师备课手册 教师 姓名 学生姓名填写时间2014.5月 学科科学年级八年级上课时间2014.5月课时 计划 2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氧气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2.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 3.了解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4.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教学过程课前检测 1.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其意义是() A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B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C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2.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是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B.呼吸作用是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并贮存能量的过程 C.进行呼吸作用时,一定进行光合作用 D.进行光合作用时,一定进行呼吸作用 3.能源问题是人类在新世纪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问题。生物能在新世纪必将得到更多的开发利用。而获得生物能的反应——光合作用将成为科学研究最耀眼的明星之一。请你运用所学的光合作用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把光合作用比喻成一个工厂,那么,它的“厂房”是。 (2)光合作用的过程十分复杂,但概括起来只有两个方面的变化:一个是物质转化;另一个是转化。 4.小明同学从课外书中得知“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需要镁元素”的结论,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想证实该结论。 实验材料:小麦种子若干、完全培养基和缺镁培养基(在教师的指导下配制,完全培养基含小麦胚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缺镁培养基比完全培养基缺少了镁元素)。 实验步骤:①去掉小麦种子的胚乳。 ②将种子的胚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0 粒,分别接种在完全培养基和缺镁培养基上。 ③将他们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两周,然后观察统计。 (l)去掉小麦种子胚乳的目的是排除胚乳中对实验的干扰 (2)培养两周后,观察的对象是 (3)每组为什么要选用较多数量的胚? (4)小芳同学认为叶绿素的合成除了需要镁等矿物质元素外,还需要其他的一些环境条件。她设计了如下表的方案。 分析小芳同学的实验设计,你认为她要研究的问题是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 他产物,释放能量并且生成ATP的过程。 一、实验课题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一)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属于兼性厌氧菌。 有氧呼吸产生水和CO2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 2、CO2的检测方法 (1)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O2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3、酒精的检测 橙色的重酪酸钾溶液在酸性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二)实验假设 1. 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 2. 无氧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酒精 (三)实验用具(略) 1、NaOH的作用是什么? 2、酵母菌进行什么呼吸? 3、澄清的石灰水有什么作用? 4、如何说明CO2产生的多少? 5、如何控制无氧的条件? (四)实验结果预测 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情况下均产生了CO2,能使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2、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没有酒精生成,不能使重铬酸钾溶 液发生显色反应;在无氧情况下,生成了酒精,使重铬酸钾溶 液发生灰绿色显色反应。 3、酵母菌的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CO2要多 (五)实验步骤 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等量原则)置于A、B锥形瓶 2、组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装置图,放置在25-35 ℃、环境下培养8-9小时。 3、检测CO2的产生 4、检测酒精的产生 (1)取2支试管编号(2)各取A、B锥形瓶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2毫升注入试管 (3)分别滴加0.5毫升重酪酸钾--浓硫酸溶液,轻轻震荡、混匀.A试管密封,B试管不密封.(六)观测、记录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知识点梳理名词: 1、光合作用:发生范围(绿色植物)、场所(叶绿体)、能量来源(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 语句: 1、光合作用的发现:①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②1864年,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③1880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④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O和C18O,释放的是O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 2、叶绿体的色素:①分布: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②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含有以下四种色素。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B、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包括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

3、叶绿体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光反应阶段的酶)和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阶段的酶)。 4、光合作用的过程: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②暗反应阶段:a、CO2的固定:CO2+C5→2C3b、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 H2O)+C5 5、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①场所:光反应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②条件:光反应需要光、叶绿素等色素、酶,暗反应需要许多有关的酶。③物质变化: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暗反应发生CO2的固定和C3化合物的还原。④能量变化:光反应中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⑤联系:光反应产物[H]是暗反应中CO2的还原剂,ATP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了能量,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形成ATP提供了原料。 6、光合作用的意义:①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③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总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7、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包括光照的强度、光照的时间长短)、二氧化碳浓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作用)和水等。这些因素中任何一种的改变都将影响光合作用过程。如:在大棚蔬菜等植物栽种过程中,可采用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减少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方法,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再如,二氧

高考生物知识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 1、呼吸作用的本质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不一定需要氧气,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进行,原料是糖类等,产物是丙酮酸、氢 、 AT P,第二阶段在线粒体进行,原料是丙酮酸和水,产物是C02、ATP 、氢,第三阶段在线粒体进行,原料是氢和 氧 ,产物是水、 ATP ,第一、二阶段的共同产物是氢 、 ATP ,三个阶段的共同产物是A TP。1mo l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能量2870 KJ,可用于生命活动的有1161KJ(38mol ATP),以热能散失1709KJ ,无氧呼吸产生的可利用能量是61.08KJ (2molAT P),1molATP 水解后放出能量30.54 K J 。 场所 发生反应 产物 第一阶段 细胞质 基质 丙酮酸、[H]、释放少 量能量,形成少量AT P 第二阶段 线粒体 基质 CO 2、[H ]、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 P 第三阶段 线粒体 内膜 生成H 2O 、释放大量能量,形成大量ATP 3、无氧呼吸反应式 C 6H 12O 62C 2H 5OH (酒精)+2CO2+能量 C 6H 12O 6 2C 3H 3O 3+能量 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分2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相同,是由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第二阶段的反应是由丙酮酸分解成CO2和酒精或转化成C 3H 3O 3(乳酸) 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乳酸菌、动物、马铃薯的块茎、玉米的胚、甜菜的块根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植物、酵母菌 4、影响呼吸速率的外界因素: 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呼吸作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胞呼吸越弱;温度越高,细胞呼吸越强。 6H 2O 酶 2丙酮酸 少量能量 [H] + + + 6CO 2 H 2O 酶 大量能量 [H] + + O 2 葡萄糖 酶 2丙酮酸 少量能量[H] +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讲义)及其知识点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复习大纲: (一)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结构基础; (二)加深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 (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计算。 (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结构基础 1.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 (在基质和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着许多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5—外膜6---内膜7---类囊体8----叶绿体基质 9---叶绿体基粒 (要求学生学会画简略的结构图) ①叶绿体外膜: 外膜的渗透性很大,如核苷、无机磷、蔗糖等许多细胞质中的营养分子可自由进入膜间隙。 ②叶绿体内膜: 内外膜间隙约为10~20nm,内膜对通过物质的选择性很强,CO2、O2、Pi、H2O、磷酸甘油酸等可通过内膜,ATP、ADP己糖磷酸,葡萄糖及果糖等够过内膜较慢,蔗糖不可以通过内膜,需要特殊的转运体才可以通过内膜。(联系膜的选择透过性) ③类囊体: 类囊体是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小囊,沿叶绿体的长轴平行排列,膜上有光合色素,又称光合膜。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类(6:4)。全部类囊体实质上是一个相互贯通的封闭系统。 ④基粒: 定义:在叶绿体基质中由许多圆盘状类囊体堆叠而成的摞状结构 特征:叶绿体基粒有许多囊状结构薄膜组成,表面有很多色素,是色素的载体。叶绿体基粒由10-100个类囊体重叠而成,因而又称囊状基粒,基粒和基粒之间有膜片层相连。叶绿体基质中越有40~60个叶绿体基粒。 化学成分:蛋白质,磷脂分子,酶。 ④基质: 内膜和类囊体之间的空间,主要成分有:酶,叶绿体DNA,蛋白质合成体系(DNA,RNA,核糖体) 2.线粒体的亚显微结构 在内膜和基质中分布着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1---外膜2---内膜3---嵴4---线粒体基质 ①线粒体外膜 ②线粒体内膜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一、课标要求 1、掌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过程、生理作用和意义 2、识记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 3、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4、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5、呼吸作用与温度、水分的关系 6、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二、知识疏理 (一)教材解读 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是个重点,经常考) ①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让叶片内的有机物运走消耗干净; ②用黑纸片将叶的一部分遮住后再移到阳光下的目的:进行对照; ③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原因:让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最后叶片变成黄白色; ④叶片的见光部分遇碘变蓝。说明产生了有机物——淀粉。 结论: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 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光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3.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场所 ①原料:二氧化碳+水②条件:光能 ③产物:有机物+氧④场所:叶绿体中 4.光合作用的意义 ①制造的有机物为自身提供营养物质,也是动物和人的食物来源。 ②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所必需的最终能量来源。 ③产生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维持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碳——氧平衡)。 5.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在农业生产上,要保证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种植农作物时,

应该合理密植。 6.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①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②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7、呼吸作用的概念、反应式及场所 呼吸作用——植物体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 场所: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 8、呼吸作用意义 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供给植物各种生命活动需要,一部分转变成热量散发出去。 9、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10、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合成的。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 11、教材中有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实验(教师重点讲解)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总结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学习资料 考试大纲解读 重难点突破 一、酶 1、酶的化学本质及作用 酶是产生的具有作用的,绝大多数酶是,少数酶是。 2、酶的特性 ⑴.: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⑵.: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⑶.作用条件较温和 ①最适pH和温度下,酶活性,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 ②过酸、过碱或高温下,酶将。 二、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1.ATP的结构和功能 (1) ATP分子结构简式 ATP是的英文名称缩写,其结构简式是,

(远离腺苷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也容易形成) 各字母代表的含义:A—( +);P—;~—。 (2) ATP的功能:细胞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 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⑴写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化学反应式: (2)ATP的形成途径有 植物:和。 动物:。 三、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1、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2、有氧呼吸过程 (1)第一阶段: 场所:。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2)第二阶段: 场所:。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3)第三阶段:

场所:。 物质变化:。能量变化:。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有氧呼吸的整个过程。 3、请写出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植物:。动物:。4、有氧呼吸的过程: (1)第一阶段: 场所:。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2)第二阶段: 场所:。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3、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温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含水量等,其中主要是温度。现在简单谈谈这些因素的影响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 温度 温度是通过影响来影响呼吸作用的强度。 生产上常利用这一原理在低温下储存蔬菜、水果。在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中夜间适当降温,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可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2. 氧气浓度 在氧气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氧气浓度为10%以下时,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氧气浓度为10%以上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生活中常利用降低氧气浓度能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这一原理来延长蔬菜水果的保鲜时间。但是,在完全无氧的情况下,无氧呼吸强,分解的有机物也较多,一样不利于蔬菜水果的保质、保鲜,所以一般采用低氧(5%)保存,此时有氧呼吸较弱,而无氧呼吸又受到抑制。

完整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ATP的主要来源一一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且生成ATP的过程。 一、实验课题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一)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属于兼性厌氧菌。 有氧呼吸产生水和C02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02。 2、C02的检测方法 (1)C0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02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3、酒精的检测 橙色的重酪酸钾溶液在酸性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二)实验假设 1. 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02 2. 无氧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02+酒精 (三)实验用具(略) 厂 納恋科仃恥水 有氧呼吸装置无氧呼吸装置图 1、Na0H的作用是什么? 2、酵母菌进行什么呼吸? 3、澄清的石灰水有什么作用? 4、如何说明C02产生的多少? 5、如何控制无氧的条件? (四)实验结果预测 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情况下均产生了C0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没有酒精生成,不能使重铬酸钾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在无氧情况下,生成了酒精,使重铬酸钾溶液发生灰绿色显色反应。 3、酵母菌的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C02要多 (五)实验步骤 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等量原则)置于A、B锥形瓶 2、组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装置图,放置在25-35 C、环境下培养8-9小时。 3、检测C02的产生 4、检测酒精的产生 (1 )取2支试管编号(2 )各取A、B锥形瓶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2毫升注入试管 (3 )分别滴加0.5毫升重酪酸钾--浓硫酸溶液,轻轻震荡、混匀? A试管密封,E试管不密封. (六)观测、记录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1、关于ATP 1 2??→←??酶酶ADP +Pi +能量的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上述过程中存在着能量的释放和贮存 B .所有生物体内ADP 转变成ATP 所需能量都来自细胞呼吸 C .这一反应无休止地在活细胞中进行 D .这一过程保证了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 2.下表是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20%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方法 ( ) A B .酶具有高效性 C .酶具有专一性 D .高温会使酶失去活性 3.ATP(甲)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在主动运输过程中,乙的含量会显著增加 B .甲→乙和乙←丙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相同 C .丙中不含磷酸键,是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 .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4.ATP 中的化学能储存于 ( ) A .腺苷内 B .磷酸基内 C .腺苷和磷酸基连接的键内 D .普通磷酸键和高能磷酸键内 5.如图为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叶片呈绿色是由于Ⅰ上含有大量色素 B .能够将光能转换为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是在Ⅰ上完成的 C .Ⅱ中CO 2被固定并还原成图中的甲物质 D .Ⅰ、Ⅱ上酶的种类、功能不相同 6.下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 B.图中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C.用18O标记葡萄糖,则产物水中会检测到放射性 D.图示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7.右图所示的图解表示真核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可以在细胞质 基质中发生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8.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①反应场所都有线粒体②都需要酶的催化③反应场所都有细胞质基质④都能产生ATP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⑥都能产生水⑦反应过程中都能产生[H]⑧都能把有机物彻底氧化 A.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⑦ C.②③④⑤⑦D.②③④⑤⑧ 9.右图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A.②处产生CO2 B.①处产生ATP C.②处产生[H] D.③处发生[H]与O2的结合反应 10.下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④中数值最大的是① B.③代表的物质名称是氧气 C.产生①②的场所是线粒体 D.原核生物也有可能完成图示全过程 11.利用地窖贮藏种子、果蔬在我国历史悠久。地窖中的CO2浓度较高,有利于() A.降低呼吸强度B.降低水分吸收 C.促进果实成熟D.促进光合作用 12.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是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B.ATP的组成元素和核酸的一致 C.温度或pH改变可以导致酶结构的改变 D.ATP转化为ADP时要消耗水 13.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计算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计算 1、将某绿色植物置于密封的玻璃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给以充足的光照,容器内CO2的含量每小时减少了36mg、放在黑暗条件下,容器内CO2含量每小时增加8mg,据实验测定,该植物在上述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制造葡萄糖30mg。回答: (1)上述条件下,光照时细胞呼吸的强度与黑暗时细胞呼吸的强度_____(相等) (2)在光照时该植物每小时葡萄糖的净生产量是_________mg。(24.55 mg ) (3) 若在一昼夜中给4小时光照、20小时黑暗,此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含量是 A 增加B减少 C 不变 D 先减后增 2、(8分)将一株植物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均为1小时,测定 的条件和结果如下表(数据均为标准状态下测得,单位mL) 在充分光照条件下暗处 15℃25℃15℃25℃ CO2减少量22.444.8—— CO2增加量——11.222.4 对上述结果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在25 ℃条件下,若这株植物在充分光照条件下1小时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则1小 时积累葡萄糖g。(0.06) (2)在25 ℃条件下,这株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小时总共制造葡萄糖g。(0.09) (3)如果一天有10小时充分光照,其余时间在黑暗下度过,如果光照时的温度为25℃,黑暗 时的温度为15℃,则一昼夜积累葡萄糖g.( 0.39) (4)从以上计算可知,种在新疆地区的西瓜比种在江浙一带的甜,其原因之一是。(昼夜温差大、积累葡萄糖多) 3、藻类和草履虫在光下生活于同一溶液中。已知草履虫每星期消耗0.1 mol葡萄糖,藻类每星期 消耗0.12 mol葡萄糖。现在该溶液中每星期葡萄糖的净产量为0.03 mol。这一溶液中每星期氧的 净产量是 A.0.03 mol B.0.60 mol C.1.32 mol D.0.18 mol 4、在光合作用下,要保持叶绿体中五碳化合物数量不变,同时合成1mol葡萄糖,暗反应中将产生多少摩尔三碳化合物 A 2mol B 4mol C 6mol D 12mol 5、对某植物测得如下数据: 30℃ 15℃黑暗 一定光照10 h黑暗下5 h 释放O2 640 mg释放CO2 220 mg 5 h释放110 mg CO2 若该植物处于白天均温30℃,晚上均温15℃,有效日照15 h环境下,请预测该植物1 d中积累 的葡萄糖为 A.765 mg B.1485 mg C.315 mg D.540 mg 6、有一瓶子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CO2的体积之比是3:5,这是因为 A 有1/2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B 有2/3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二轮复习·理清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Ⅰ 光合作用 一、光反应把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通过暗反应把CO 2和H 2O 合成有机物,同时把 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二、总反应式: (1)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可将其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2)光反应阶段:必须有光才能进行 场所:类囊体薄膜上,包括水的光解和ATP 形成。光反应中,光能转化为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3)暗反应阶段: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场所:叶绿体基质,包括CO 2的固定和C 3的还原。暗反应中,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CH 2O )中稳定的化学能。 (4)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 和[H],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合成ATP 的原料ADP 和Pi 。 三、色素 【总结】绿叶中的色素包括叶绿素(叶绿素a 、叶绿素b )和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叶黄素),其中叶绿素a 呈现蓝绿色,叶绿素b 呈现黄绿色,胡萝卜素呈现橙黄色,叶黄素呈现黄色。 绿叶中的四种色素含量依次是:叶绿素a >叶绿素b >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素a 与叶绿素b 的比约为3∶1,叶黄素与胡萝卜素之比约2∶1) 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因而可用层析液将不同色素分离。四种色素的溶解度高低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 、叶绿素b 。 在滤纸条上出现四条宽度、颜色不同的色带,从上到下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 、叶绿素b 。在滤纸条上,两色素带间距离最大的是:胡萝卜素与叶绿素b ,两色素带间距离最小的是:叶绿素a 与叶绿素b ,相邻两色素带间距离最大的是:胡萝卜素与叶2 261262266126O O H O H C O H CO ++→+表示糖类 其中,)()(22222O CH O O CH O H CO +→+

高考生物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的本质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不一定需要氧气,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 进行,原料是糖类等,产物是 丙酮酸 、氢 、 ATP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 进行,原料是丙酮酸和水 ,产物是 C02 、ATP 、氢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进行,原料是 氢 和 氧 ,产物是 水、 ATP ,第一、二阶段的共同产物是氢 、 ATP ,三个阶段的共同产物是 ATP 。1mol 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能量 2870 KJ ,可用于生命活动的有1161 KJ ( 38molATP ),以热能散失 1709 KJ ,无氧呼吸产生的可利用能量是 61.08 KJ 3、写出2条无氧呼吸反应式 C 6H 12O 6 2C 2H 5OH (酒精)+2CO 2+能量 C 6H 12O 6 2C 3H 3O 3+能量 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分 2个阶段,第一个阶段 和有氧 呼吸的相同,是由 葡萄糖分解为 丙酮酸 ,第二阶 段 的反应是由丙酮酸分解成CO 2和酒精 或转化成 C 3H 3O 3(乳酸) 。熟悉95页图。 4、影响呼吸速率的外界因素: 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 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呼吸作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胞呼吸越弱;温度越高,细胞呼吸越强。 2、氧气:氧气充足,则无氧呼吸将受抑制;氧气不足,则有氧呼吸将会减弱或受抑制。 3、水分:一般来说,细胞水分充足,呼吸作用将增强。但陆生植物根部如长时间受水 浸没,根部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过多酒精,可使根部细胞坏死。 4、CO 2:环境CO 2浓度提高,将抑制细胞呼吸,可用此原理来贮藏水果和蔬菜。

(完整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图像赏析

专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图像赏析》专题 1、从细胞器的角度分析理解 某种状态下,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外气体交换情况如下图所示: 解读:①图1表示:黑暗中,只进行细胞呼吸;②图2表示:细胞呼吸速率>光合作用速率;③图3表示:细胞呼吸速率=光合作用速率;④图4表示:细胞呼吸速率<光合作用速率。 2、从物理模型曲线图分析理解 图1 此图是分析其他曲线图的工具,要求学生能从点、线段等绝度熟练掌握其生理作用 解读:①A点时,只进行呼吸作用;②AB段,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③B 点时,呼吸作用强度等于光合作用强度;④BC段及C点以后,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 拓展曲线图:(1)植物一昼夜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 春末盛夏 图2图3 ....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

解读:图2是春末植物一昼夜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B点开始有光照,F 点光照消失,C、E点时的光照为光补偿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没有“午休现象”。图3是盛夏植物一昼夜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B点开始有光照,H点光照消失,C、G点时的光照为光补偿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DEF为“午休现象”。 (2)植物一昼夜引起玻璃钟罩内CO2浓度变化的坐标曲线 解读:图4显示植物一昼夜引起玻璃钟罩内CO2浓度变化,B点、C点对应光补偿点时刻,此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该曲线反映植物一昼夜有有机物积累。 3、装置图分析 将某装置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装置设计情况如下图所示(注:装置的烧杯中放入NaHCO3缓冲溶液可维持装置中的CO2浓度): 解读:①若有色液滴右移,说明光照较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释放O2使瓶内气压增大;②若有色液滴左移,说明光照较弱,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吸收O2使瓶内气压减小;③若有色液滴不移动,说明此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O2量等于吸收的O2量,瓶内气压不变。 4、柱形图分析 如图9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其他条件不变且适宜),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体积变化。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光照强度 C 图9 解读:O2产生总量是总光合量;CO2释放量不为零,则表示仅进行细胞呼吸或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光照强度为a时,O2产生总量为零,说明只进行细胞呼吸,CO2释放量即单位时间呼吸量(速率)为6。光照强度为c时,O2产生总量与a时CO2释放量(体积)相等,即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5、表格曲线图 玻 璃 罩 内 的 CO 2 浓 度 0 24 12 18 6 .. . . A B C D 时间/h 图4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知识点及经典习题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相关概念: 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 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类有机物。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二、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难点) 1、底物浓度 2、酶浓度 3、PH值:过酸、过碱使酶失活 4、温度:高温使酶失活。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复。 三、实验 1、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过程见课本P79) 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并且催化效率要比无机催化剂Fe3+高得多 控制变量法: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定义。 对照实验:除一个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2、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要求用控制变量法,自己设计实验) 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3、酶的本质: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也有少数是 RNA。 四、酶的特性: ①、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②、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③、酶需要较温和的作用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 性都会明显降低。 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一、ATP的结构简式: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缩写,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 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代表普通化学键。 注意:ATP的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A TP被称为高能化合物。这种高能化合物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水解时,由于高能磷酸键的断裂,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二、A TP与ADP的转化: 酶 三、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 ADP + Pi+ 能量 ATP ATP 酶 ADP + Pi+ 能量 ADP转化为ATP所需能量来源:动物和人:呼吸作用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相关概念: 1、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在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研磨绿叶时要加入无水乙醇,其目的是 A. 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B. 使叶片充分研磨 C. 使各种色素充分溶解在无水乙醇中 D. 使叶绿素溶解在无水乙醇中 2.在进行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 A. 滤纸条上几种色素会扩散不均匀而影响结果 B. 滤纸条上滤液细线会变粗而使色素太分散 C. 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使结果不明显 D. 滤纸条上的几种色素会混合起来。 3.在圆形滤纸的中央滴上叶绿体的色素滤液进行色素分离,要看到近似同心环状的四个色素圈,排列在最外圈的一个呈 A. 蓝绿色 B.黄绿色 C. 黄色 D. 橙黄色 4.有人对恩吉尔曼实验进行如此改进:“让一束白光通过棱镜再投射到水绵的叶绿体上”,你预期此时好氧性细菌聚集的区域是 A.红光的投影区域内 B.红光和绿光的投影区域内 C.红光和蓝紫光的投影区域内 D.黄光和橙光的投影区域内 5.生长于较弱光照下的植物,当提高 CO2浓度时,其光合作用并未随之增强,主要限制因素是 A.呼吸作用和暗反应 B.光反应 C.暗反应 D.呼吸作用 6.在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是光合作用的逆反应 B.两者除能量转变有别外,其它都是可逆的 C.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单独进行的,二者不可能同时进行 D.对不同生物而言,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进行可以互相提供原料 7.如果光合作用所用的原料中,0.2%水的含同位素18O、0.68%的CO2中的氧为18O,你预计释放的O2中被18O标记的比例最可能是 A.等于0.2 % B.大于0.2 % C.等于0.48% D.等于0.88% 8.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对暗反应的连续进行的主要作用在于,生成的物质促进了 A.CO2的固定 B.C3的还原 C.葡萄糖的产生 D.C5的再生 9.在右图所示的玻璃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并投入少量的 新鲜绿叶碎片,密闭后,设法减小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会看到叶片沉入 水中。然后再用光照射容器,又会发现叶片重新浮出液面。光照后叶片重 新浮出液面的原因是 A.叶片吸水膨胀,密度减小的缘故 B.溶液内产生的CO2 大量附着在叶面上的缘故 C.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附着在叶面上的缘故 D.NaHCO 3溶液因放出CO2而密度增大的缘故 10.将藻和草履虫置于同一溶液中,在有光条件下持续生活一周。已知草 履虫消耗0.10mol葡萄糖、藻消耗0.12mol葡萄糖,还净产生葡萄糖0.25mol。藻每星期净产生氧的量是多少 A.0.18mol B.2.10mol C.2.22mol D.2.82mol 11.哺乳动物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 A. 肺泡 B. 细胞质基质 C. 线粒体 D.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12.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生物体吸收的 O2用于在线粒体内与 [H] 结合生成水 B. 无线粒体的生物不一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 在线粒体内进行的物质氧化必需在有氧条件下 D. 对植物而言,产生CO2的部位一定在线粒体 13.同位素标记法可应用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反应机理的研究,在利用18O标记法研究相关机理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 C6H1218O6→C3H418O3→C18O2 B. C8O6→C3化合物→C5化合物 C. H218O→C3化合物→C6H1218O6 D. C8O6→C3化合物→C6H1218O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