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我如何不爱你 老外的七大中国情结

叫我如何不爱你 老外的七大中国情结
叫我如何不爱你 老外的七大中国情结

叫我如何不爱你老外的七大中国情结

网上曾流传这样一个段子:“等咱强大了,全叫老外考中文四六级!文言文太简单,全用毛笔答题,……惹急了一人一把刀一个龟壳,刻甲骨文!……到了考听力的时候全都用歌,《双截棍》听两遍,《菊花台》只能听一遍……”

在很多人看来,这不过是被英语四六级考试搞昏头的调侃语录。然而,近两年能用《双截棍》《菊花台》和大家飙中文的外国人不在少数。大大方方站在中国选秀舞台上,一板一眼纯京剧范的老外更是大有人在。

老外“中国通”越来越多,来中国旅游、工作甚至定居的外国人也与日俱增,他们究竟爱上中国的什么?有什么理由让他们背起行囊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什么样的情结让他们对中国“一见钟情”?

中国功夫汉语《孙子兵法》筷子与美食毛主席针灸京剧

情结之一:中国功夫

前几天跟一位刚去美国留学不久的朋友聊天,问他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回答,感觉美国人对中国太不了解,他留学的地方,那些“老美”还都停留在李小龙阶段,以为是个中国人就像李先生那样咿呀叫个不停逮谁打谁。他试图跟他们解释中国目前巨大的变化,但收效甚微。朋友抱怨,谁说美国人开化,一个个也“轴”得要命。

大家都知道外国人喜欢中国功夫,我们也都以此为傲,却很少有人问为什么。实际这与李小龙先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因为他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唐山大兄》《精武门》,以及后来风靡世界的《猛龙过江》和《龙争虎斗》等影片大获成功,才在海外世界刮起了一股中国功夫风,包括李小龙本人在内的诸多武术家借此东风大力推广,才让中国功夫在全世界有了良好的口碑和声誉,为我们后来的中华儿女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详细

一位古巴小选手在男子太极剑规定套路比赛中

一位意大利选手在女子太极剑规定套路比赛中

一位外国选手在太极拳比赛后选购武术器械

有着“武术奥运会”美誉的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在湖北十堰举行,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武术爱好者在道教圣地武当山脚下各展奇功绝技。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外国选手,感受到他们的中国武术情结,体会到“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含义。

记者首先和丹麦人乔·埃施利曼攀谈起来。今年20岁的他习武7年,擅长棍术。“我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关于少林寺的影片时,就对武术产生了兴趣。学习武术,磨炼了我的意志。”他说。

在谈到将来的打算时,乔希米突然说起汉语。“我16岁开始学习汉语,特别喜欢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以后想当一名武术教练和翻译,促进丹中两国的文化交流。”

穿着一袭深色道袍的爱尔兰人布·凯利今年27岁,在都柏林习武7年。“武术在爱尔兰很受欢迎,我的老师来自香港,他有上百名学生。”这位爱尔兰年轻人的理想是开办一所属于自己的武术学校。为此,他千里迢迢来到武当山参加一个为期5年的培训班,学习道教文化和武当武术。他睁大眼睛说:“我的新老师是武当山上有名的袁师傅!”

记者在采访时,一个小学生模样的孩子手持长棍,在一旁模仿孙悟空的动作。他是来自美国的安·马格南。别看他才8岁,习武已5年。“武术看起来很酷!”他说。

记者了解到,这位美国小功夫迷已在中国、美国、墨西哥、加拿大等国家参加了40多场比赛,获得30多个第一名。安德烈的父亲也来到中国,送儿子去少林寺学习武术。父子俩将在中国待3年,而安德烈的母亲则留在美国。”

俄罗斯人尤·贝洛夫48岁,武龄32年。他说:“俄罗斯的各大城市都有武术学校,武术表演非常好看,习武还能学习中国哲学,使人全面受益。”

拉脱维亚的35岁选手金·特尔津什习武10年,这位中学体育老师告诉记者:“我练的是武当武术,这对我平时的教学工作和家庭生活都有帮助。”

来自南非的奥·劳厄今年24岁,是一名武术新手。他希望中国多举办国际武术比赛,多请外国人参加,多向国外派出优秀的教练,“这样更多的外国人就会关注和爱上武术”。

情结之二:汉语

Hello,各位,“马爱雷”这个名字如何?给俺出个主意

当我们把看《老友记》,听BBC,背诵《I had a dream》当做学英文的捷径时,老外们学中文时又会看什么、听什么、背什么?除了学校里正规的《汉语教程》,他们有哪些“课外教材”?近日,记者采访了几位留学生,他们是北京交通大学留学生汉语之星大赛的冠亚军。看看他们学习中文都用了哪些独门秘籍。

预备教材

《奋斗》+QQ

越南女孩武式玄绒本科期间在越南学习中文专业,课余时间,她把《奋斗》和《我的青春谁做主》一集不落地看完了。去年8月,她初次来到北京,已经一点也不感觉陌生。她知道出租车是什么样子(越南出租车颜色不同),也会说几句正宗的北京话。“北京人表示同意不说行,说成。不说一起走,说一块

儿走。”最让她兴奋的是看到了798和心碎乌托邦LOFT,“跟电视剧里一样!”另外,她还爆料,《还珠格格》和《西游记》在越南也很火,尽管它们讲述的是中国古代发生的故事,但丝毫不影响越南人看这两出戏学中文的热情。小武还有边查字典边聊QQ的习惯,用这种方法,她中文进步神速。

听力教材

《新闻联播》+电影

来自乌拉圭的马利安告诉记者,他和其他留学生选择听《新闻联播》练耳朵,尽管播音员的语速对于他们来说稍显快,但标准的发音让他们羡慕得不得了。如今,留学生的耳朵灵敏异常,有些说方言的中国学生讲不好普通话,n、l不分,r、y不分,这几位留学生时不时还上前给中国人纠正发音呢。颇有喜剧感的马丁来自喀麦隆,他告诉记者,看电影、看电视也是他练习听力的法宝,“只要看到赵本山和李金斗,我就不换台了。”尽管没有外文字幕,但是影音结合的展现方式使情节变得简单。记者和他闲聊得知,这位喜爱说相声的留学生欣赏电影的标准和中国人大相径庭,“《孔子》我看了好几遍,《黄金甲》拍得太好了!”马丁闭起眼睛,一副叹为观止的陶醉相儿。 >>>详细

老外那些可爱又搞笑的中文名字

大山,应该是最出名的有中文名字的外国人

很多时髦的年轻人,都有英文名字,特别是那些在外企工作的白领,更是绞尽脑汁为自己想一个好听又好记的英文名。其实很多外国人也是一样,“崇洋媚外”喜欢中文名字。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亮相的次数越来越多,中文在国外也越来越受欢迎。很多老外都开始学起中文来,这在我前面两篇博文:美国人活学活用中国文化的趣事以及遭遇老外能听懂中文的那些尴尬里就谈到过。

老外学中文,往往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取一个中文名。

外国人的取中文名字,还有一些笑话:有个荷兰人名叫Kenzo Oijevaar,他请中国朋友帮他取中文名,结果别人给他取名为“熬夜娃儿·啃粥”,他还乐呵呵地选择了后面这个,大概这位仁兄很喜欢熬夜喝粥吧,要不然也不会喜

欢这么个名字。哈哈,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叫“熬夜娃儿·啃粥”的老外,如果真有,说出来还不笑破人肚皮,到时候连喝粥也会漏。

还听说过,有一个美籍西班牙人Roberto取了一个“萝卜头”的名号。只是西班牙人都很健壮,估计怎么看都不像《江姐》中那个“小萝卜头”。

(一)老美律师不好意思用“雷锋”这个名字

关于给外国朋友取中文名字,我可是有点经验:

在纽约,好朋友的男朋友是意大利人,很会讲中文,我们一起,给他取了一个精彩的中文名字叫“富贵”,他本人和我们都为这个名字而自豪,牛人。

一个年轻高大的美国人,我就给他取名:“高虎”,跟我姓,朋友们说:“那不成了高娓娓的弟弟?”,害得我好像有责任感,在中国时,我还挺照顾他的,真是把他当弟弟了。那以后,就不敢再把谁跟我姓了,免得麻烦。

一英国到成都教书的老师:“龙俊杰”,龙已经不错了,还是龙中的俊杰,更是了不起。

在美国,一老美律师与中国以及生活在这里的华人都有一定的业务上的往来,他说一直想有一个中文名字,最好是现成的,比较有影响的中文名,我们一伙中国朋友都说:“雷锋”,这个名字在中国那是家喻户晓,如雷贯耳。他觉得很好,听起来又响亮又好记。但在我给他介绍了雷锋的故事以后,他说:“雷锋做好人好事都不留名,更谈不上收费,我做律师,不收费又不行,我还是别叫雷锋算了,不要坏了雷锋的英名。”

我想想倒也是,于是我又给他讲了诸葛亮的故事,他觉得好,于是,他决定自己的中文名字就叫诸葛亮。我本来想给他取名叫“包公”,哈哈,但后来想想还是算了,如果他是法官叫那个名字还比较适合。

后来,美国“诸葛亮”愿意做“活雷锋”,当刚开始起诉CNN的海明律师撤退后准备免费帮我们起诉CNN,让我们几个朋友都很感动,后来地震了,我回中国到地震灾区采访,后来虽然CNN总裁出来道歉了,我们依然感谢那位“洋雷锋”,看来,取什么样的名字很重要哦,名如其人......

情结之三:《孙子兵法》

悉尼一家书店里,在一摞摞外文书刊中,一本红色烫金字中文的《孙子兵法》非常吸引眼球,书名译为《The Art of War》(作战的艺术)。

奇妙的是,《孙子兵法》作为书店的热销品,竟然摆放在了一堆商业书籍之中,左邻右舍都是商业奇才的著作,以及《经济大萧条》等。这让我亲眼见证了《孙子兵法》在知识经济时代,被“知本家”们热捧的现象。参与现代经济竞争,同样需要“The Art of War”,“知己知彼”、“以迂为直”、“趋利避害”、“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字字千钧。>>>详细

“老外”逛京城爱买中国书

情结之四:筷子与美食

使用筷子对中国人来说几乎是本能,可对外国人来说就是“技能”。国人从来也没想过把筷子当成一种“先进工具”,而上升到一种理论高度去使用。然而,在美国却能把使用筷子弄成一个“说明书”,让食客在吃中餐的同时,还能充分体会到里面的“中国文化”。

不久前,我在美国的里士满市中心吃中餐,看到筷子是用一个红色的小纸袋套着的,上面很郑重其事地画着示意图。其实在国外,很多中餐馆里都能看到带着“说明书”的筷子。

让我们仔细看看“说明”的内容,使用筷子要分成三步走:第一步,下面的这根为A,筷子A起到支撑作用,并不移动,把这根筷子放到中指和无名指之间(说明就是这样写的,我也不知道对不对)。第二步:上面的这根为B,将B放在中指和食指之间,并用大拇指固定住。第三部:开启筷子的尖部,并试着将食物取出。

不知哪个国人会这样看说明去使用筷子,“老外”可是真有看的,还照着“说明”去比划,等着夹起东西后,就会兴奋地大叫。有时还能碰到“洋人”在我面前“显摆”——我会用筷子了!

“筷子说明书”估计是“老外”整出来的东西,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写不出来,也想不出这“博大精深”的东西。>>>详细

[资料图]宫保鸡丁:外国人最爱的中国菜之一

情结之五:毛主席

一位前来北京观看奥运会的外国游客手持毛主席语录在天安门前留影。中新社发王东明摄【资料图片】

一外国游客在毛主席像下认真拍摄天安门。当天,北京晴空万里,天安门广场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游玩。中新社发王东明摄

一个来自美国纽约的年轻帅小伙,能用标准的中文演唱《东方红》、《我的中国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解放军军歌》等革命歌曲,他自称“红老外”。最近一段时间,“红老外”的演唱视频在国内几家视频网站上热播。仅6月15日在优酷网上,“红老外”的一首《我的中国心》,点击量就接近10万次。目前他一共翻唱了6首革命歌曲,演唱时,他一般仅穿一件小背心,或者干脆赤裸上身,在视频介绍中,他自称是“无产阶级”,所以“无衣可穿”。“红老外”唱歌时的表情显得雄赳赳气昂昂的。

在唱《我的中国心》时,他赤膊上阵,嗓音深沉,表情沉重,身后的白墙上贴着毛泽东的照片。唱到“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一句时,他双手捂在胸前,面露虔诚神色。

为了和中国同志(“红老外”称中国人为“同志”)联系,他还在雅虎网站上开设了中文博客,他在网上信息里写着:红老外,身高186至190厘米,本科学历,单身。

为了让中国网友更方便地看到他,“红老外”又于2008年年初,将博客搬至新浪网,这次他贴出了自己的照片:头戴缀有红五星的绿军帽。另外,他还将北京奥运会标志作为背景画面。“红老外”博客中的文章用词地道,读来通顺,很少见到错别字。他时常对与中国相关的国际大事发表评论,对于中国四川特大地震,他写道:“他们的每个故事都让人感动……我最新的视频是献给解放军的,(为他们)唱一首歌,因为现在他们的帮助很(有)决定性。”

情结之六:针灸

一名外国留学生在上中医实践课

“没想到来学中医的外国人那么多,我接待留学生团的课程都已经安排到明年了!”中国中医科学院的李医生这样感叹道。从今年过完年李医生就一直

没闲过,“来中国学中医的外国留学生团一拨接着一拨,刚送走了墨西哥团和德国团,现在又来了巴西团,紧接着还有好几个外国团,真是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啊。”

李医生说,最近一两年来中国学中医的外国人特别多,她已接待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中医学生团”了。留学生团主要来自欧美、中东、韩国等国家,而且越是发达国家留学生团就越多。但现在像摩尔多瓦等一些小国的留学生也加入了来华学中医的队伍。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对外培训办公室主任马良宵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其实上世纪50年代就有外国留学生开始到中国学中医,但当时是公费学习,一年也就几个学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中医的人数明显增加,每年人数有100多人,而从2000年到2005年,每年达到了200多人。今年的人数比去年还要高出一倍,达到了400人左右。他们除了学习针灸还学习中医药、推拿、拔火罐等。

美国医生建议术后中医调理

今年2月底,江苏省中医院的医生接到了一个来自美国的越洋电话,一位移居美国多年的张先生打电话说,他被检查出患有胃癌,需要进行手术切除部分病变的胃,手术将在美国进行。“我的美国医生建议,手术后最好能结合中医的方法进行调理,他说中医在术后起的作用比西医大得多。”

一位留学生正在课堂上学习中医拔罐张先生手术后的第二天,家人用数码相机拍了一张他的照片发了过来,江苏省中医院的专家根据他的情况和各项指标给他开了中医方子,然后张先生的家人在美国拿药。“在美国什么中药都可以买到”,张先生的家人说。这样的电子邮件过两天就会往复一次,医生说目前张先生恢复得很好。

学中医的经历有助于晋升

“中医很奇妙,小小的一根银针,居然能治好那么多疑难杂症,如果不是亲眼看到,真的让我很难相信。”身材魁梧的乌多是德国的一名医生,他是来中国专门学针灸的。

来自英国的小伙子埃克曼对中医的迷恋程度令人吃惊,记者见到他时,他正目不转睛地看医生给病人扎针。面对记者“为什么要学中医”的提问,他居然像个老中医一样嘴里念道:“西医治表,中医治本,骨头断了找西医接一下,但一些慢性病还得靠中医。”他向记者介绍说,现在中医在英国变得越来越流行了,人们都知道当一些疼痛西医没法解决时,扎针可以缓解疼痛。

埃克曼在英国的针灸学习班学了三年,但他觉得自己的临床经验很不足,于是选择来到中国进修。“你知不知道,在英国有3000个中医门诊,在美国有100多个中医学校,中医在国外比在中国还流行。”埃克曼在北京呆了已经一年多了,他现在学会了针灸、推拿、搭脉,知道了各个穴位的准确位置。“我的目标很明确,等学好了,就回英国开个针灸诊所。”埃克曼自信地笑着说。

记者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遇到了一个来华学中医的印尼团,他们说学习针灸不到中国,不算真正中医“传人”,毕竟中国才是中医的发祥地。他们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在印尼中医十分受欢迎,中医诊所随处可见,很多人自费来华学习针灸,希望回国后在医术上进一步提高。在印尼很多人认可中国学习针灸的经历,因此在工作上会有更多机会得到提升。

情结之七:京剧

美女老外唱京剧迎世博 [资料图片]

与在国内遭受的冷遇形成反差的是,京剧在国外演出总是备受推崇。在中国的不少外国人,也对包括京剧在内的中国传统艺术钟爱有加。人们不禁要问,难道优秀的传统文化自己不懂得欣赏,反而要“老外”来捧这个场吗?

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评委、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孙毓敏曾多次带团赴欧洲演出,她向记者讲述了在法国的一次经历。

孙毓敏说:“演出结束,演员卸完妆、收拾完东西走出来,才发现法国观众还站在剧场,许多人围上来喊‘谢谢’,还有法国小孩在大厅里模仿武生翻跟头。团里一位小演员说,‘我在法国感觉自己像一个明星,在国内感觉不到’。”

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的张伟,每月都要参加公司的集体活动,包括去天桥听相声、进戏园子看戏等。她告诉记者:“以前我没进过戏院,因为参加公司的集体活动和外国同事观赏,才知道我们的‘国粹’原来这么美,顿时觉得特别自豪。”

梅葆玖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说:“京剧在国内、国外完全两样,真是‘墙里开花墙外香’!我们的京剧被提到与歌剧、芭蕾舞相当的地位。外国朋友到中国看电视,问为什么京剧节目那么少?京剧扬名国际,难道你们中国人自己不看吗?”

宁夏京剧团团长阎凤亮说,面对我国古老珍贵的民族文化艺术,我们是不是应该多一点了解、多一点尊重?

老外爱吃的中国菜英文翻译

老外爱吃的中国菜英文译发 14、Burnt egg plant 烧茄子 15、Fried soy bean seedings leves 素炒碗豆苗 16、Pepper & garlic saucestuffed meat in egg plant 鱼香茄盒 17、Fried hot green pepper with shredded egg plant 尖椒茄子丝 18、Mixed vegetables in hot 素炒什锦 19、SUAN-TAI with eggs 蒜苔炒鸡蛋 20、Fried hot green pepper with dry bean-curd 尖椒干豆腐 21、Tinned mushroom with rape 口蘑油菜 22、Hot pepper with sliced potato 尖椒土豆片 23、Fried fungus-vegetables with plain 素炒木耳菜 24、Fried lettuce with plain 素炒生菜 25、Fried broccoli with plain 素炒西兰花 26、Stewed bean-curd 熘豆腐 27、Stewed bean-curd with spinach 菠菜豆腐 28、Fried bean-curd with hot pepper 麻辣豆腐 29、Bean-curd with minced,beef & pepper sauce 麻婆豆腐 30、Fried bean-curd in dumpling 锅贴豆腐 31、Dry shelled shrimps with bean-curd 海米豆腐 32、Poached bean-curd in pungent sauce 水煮豆腐 33、Braise bean-curd with mixed meat and tomato 鸡抛豆腐 34、Home made bean-curd with assorted meat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留学生

外国人眼中的xx 留学生 在美国学习的外国学生, 2011 年中国占世界第一位: 总人数 12.8万,中国留学生带来的花费大概 31 亿美元,随着人数的增加,影响力和出事率也增大。 前几天,有感于加拿大华裔留学生林俊惨案的启发,写了博文: xx 留学生在海外该怎样保护自己? 很多博友在评论区踊跃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很多人提到,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是一个弱势群体,同时有些留学生也很难融入当地社会,这其中,有地域文化的差别因素,也有留学生自身的问题。 留学生到了国外,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应,有些人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有些人很不习惯,度日如年。 学业的繁重,生活习惯截然不同,文化难以融合,再加上语言问题,导致有些留学生困在自己中国同学的圈子里,没法融入到美国当地的文化中。 问题到底出在哪?俺高娓娓不是社会学家,也不是专家学者,只是听到一下说法,看到一些报道。 那些中国留学生身边的老外们,是怎么看中国留学生的呢?或许我们也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到自己的不足。 看到 yahoo 上一篇报道,讲几点老外关于中国留学生的评价,不完全准确,但很有意思。 评价一: 读书用功,看重成绩,却缺乏创造力 美国学生认为中国学生学习太用功,对考试过于重视,对创造力和独立思考却不注重。只顾埋头学习,却对自己的人生和将来缺乏思考。 有一个老外说,中国学生都是“用功狂”。他们学校的老师有时候会列出一些建议阅读的书目,但经常都是只有中国学生会认真看完的。而且中国学生的总分却还是

比不上外国学生,因为他们不会积极地参加课堂讨论,那也占分数的 50%。 我有几个教授朋友,他们也和我聊过,说中国学生不太喜欢在课堂讨论不太喜欢发言。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不知道说什么,而是不敢说。网上有一个留学生说: 课堂讨论时,我经常知道问题答案或有个不错的点子,但憋死也不举手说,当老师把目光转移到我身上时,我却或装痴呆状,或做羞涩状,等到老师把这个话题结束了,才后悔刚才没说两句露露脸儿。

评价二: 缺乏幽默感,开不起玩笑

美国人很喜欢聚会,经常在自己或朋友家开办各种派对,各种主题,各种玩法,其中免不了喝酒和整人逗趣的小游戏。但奇怪的是,很多老美学生,很少邀请中国留学生参加这种聚会。

因为他们担心中国留学生会不习惯他们的玩法。毕竟,大多数中国学生思想还是非常保守。

做外贸必读:老外们都是如何采购的

做外贸必读:老外们都是如何采购的 很多中国的供货商只知道做外单,但是总分不清楚,客人的种类与采购模式,雾里看花,难以摸透,在此提供我个人的经验,供有意经营美国市场的供货商了解。 百货公司买主(department store buyer)- 很多美国百货公司他们会自己采购各类产品,不同品种由不同采购部门负责。比较大的连锁百货如macy′s,JCPenny,等等,几乎有自己的采购公司在各生产市场。一般工厂很难打入,他们往往透过大贸易商来选择他们的供货商,自成一个采购系统。采购量大,价格要求稳定,每年购买产品变化不会太大,质量要求很高。不大容易变换供货商。大部分都看美国本地的展,不会亲自到中国看展。 连锁大型超商卖场(MART)- 如沃尔马(WALMART,KMART..)等等,采购量大,也有自己的采购公司(BUYINGOFFICE)在生产市场,有自己的采购系统,他们的采购对市场价格的敏感度很高,产品变化要求也很大,工厂价压得很低,但量很大。开发力强,价格便宜,资金雄厚的工厂可以进攻这类型的客户。小厂最好保持距离,否则他一张订单的周转资金就让你吃不消,万一质量无法达到验货标准,就难以翻身了。 品牌进口商(importer)- 大部分是品牌自己进货如(Nike,Samsonite)等等,他们会找有规模,质量好的工厂直接以OEM方式下单,他们的利润较好,质量要求有自己的标准,订单稳定,跟工厂建立很长久的合作关系。目前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进口商到中国的展销会来找厂商,这是值得中小型工厂努力开发的客人。进口商在其国内的生意规模是他们采购数量及付款条件的参考因素,在做生意前。可以透过他们的网站去了解他们的实力。即使是小品牌,也有机会培养成大客户。 批发商(wholesaler) 批发的进口商,他们通常采购特定的产品,在美国国内有自己的发货仓库(W AREHOUSE),透过展览销售他们的产品,量大;价钱,产品的独特性是他们注意的重点。这类客人很容易比价钱,因为他们的竞争对手都同是在展览商卖货的,所以价格及产品的差异性要很高,如果相同的产品,那么常会因为别人价钱较低而跑单。主要的采购方式是自己到中国看展采购。很多华人资金较雄厚的,就在美国做批发生意,成为批发商,回中国采购。 贸易商(Trader) 这部分的客人,什么产品都可能会买,因为他们有各种不同的客人,采购不同的产品,但订单的延续性比较不稳定。订单量也较不稳定。小厂比较容易做到。 零售商(retailer) 几年前,美国零售商几乎都在美国本土采购,但商业进入网络化以后,越来越多的零售商自己透过网络询价采购,这类客人其实是很难培养大的,所以比较适合国内批发商来做,工厂只是浪费时间报价,没有潜力。 如何获取美国采购订单 美国华商资讯总裁吴高林表示,有很多中国企业家对美国政府采购没有深刻认识,他们普遍认为中国的产品要进入美国市场必须经过很多难关,要进入美国政府采购市场更难。

思乡——中国人的乡土情结2

思乡——中国人的乡土情结 摘要:思乡是一个中国人的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无论男女,家总是他们盼望归去的港湾,思乡是他们不老的情结。正是这样的情结成为中国历代文人重要的创作题材,并以各种方式,从各种角度加以显现。 关键词:思乡;游子;家;乡愁。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这首诗可谓妇孺皆知。中国人从孩提时代起就会背诵它,孩子虽不解思乡之苦,但优美的音韵让人朗朗上口,无意识之中就背下来了。长大后,背起书包,离开家,才渐渐品尝到想家的滋味。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月白霜清,秋月分外光明,又特别清冷。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 这里的故乡与家的概念有着等同之处。故乡吸引人的地方不就是因为那里有父母、有兄弟姐妹、有自己的亲人以及熟悉的一切吗?那里有家,有温暖,不管是富有,还是贫穷,都有让自己放松、休息,无所顾忌的地方,也是人类心灵的寄托,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是人类精神家园的象征。正因为有了家的概念,才促使许多人为了家及家人的生活而离开家,去拼命、去努力,于是就有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受。每当这样的时刻,盼团圆的心理在滋长,“又是九月九,重阳节,难聚首,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那么强烈地渴望着归去,在外的艰辛,到家后的舒适,构成鲜明地对比,谁不想家?谁不恋家? 中国人的家的概念又与西方不同,老外讲到家往往只代表着夫妻及他们的孩子;而中国人的家可以包含着爷爷、奶奶、夫妻、及其儿女,它不仅是纯粹物种的延续,还承担着抚育儿女,赡养老人责任,承前启后的责任感使得人类的新陈代谢不像动物界那么的残酷,它蕴涵了作为有意识的人类的文明与温馨,所以很多中国人向往“四世同堂”,因而才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得再远,每个人都想回到家乡,血缘联系着他们的子孙。有的地方到今天还修订族谱,自己来自哪里?子孙迁往哪里?一一记载,代代相传,寻根、寻源在中国人心中可谓根深蒂固。 游子思乡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将要远行,慈母连夜一针一线地缝制着儿子的衣服,那针脚又细又密,缝得结结实实。每一针每一线都缝进了母亲对儿子的牵挂,缝进了母亲那宽厚、无私的爱。爱同样传递给儿子,儿子的心里铭记着母亲,这种养育之恩如何才报答得尽?游子带着浓浓的母爱走天涯,心里总是暖烘烘的。想家乡,想家,想亲人,还不如直接地说是想母亲所给予的温馨的回忆。 ?‘比在家庭的怀抱里觉得更好的地方,是什么地方?’像这样的地方,当然是没有的,法国的这一句古歌,实在是把人情世态道尽了。?(郁达夫的《还乡后记》) ?当微雨潇潇之夜,你若身眠古驿,看看萧条的四壁,看看一点欲尽的寒灯,倘不想起家庭的人,这人便是没有心肠者,任它草堆也好,破窑也好,你儿时放摇篮的地方,便是你死后最好的葬身之所呀!我们在客中卧病的时候,每每要想及家乡,就是这事的明证。?(郁达夫的《还乡后记》)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草窝”。“草堆”、“破窑”那有什么关系?只要曾经在那里生,那里长,那里就是你永生的回忆,到死都会念着它。郁达夫一生为求知,为救国四处漂泊;每一次离开家后,虽然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塑造了理想,可思乡的滋味,使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去嘉兴、杭州上学,“家里非得供一次祖宗,虔诚祷告一番不可,意思是要祖宗在天之灵,一路上去保护着他们的子孙。而邻里亲戚,也都来送行我,吃过夜饭,大家手提着灯笼,排成一字,沿江送到夜航船停泊的埠头,齐叫着‘顺风!顺风!’才各回去。”他内心满载着亲人们的祝福,满载着他们的希望离家…… 古话曰: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这是自然规律,也是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树高千丈,枝繁叶茂,根在底下不断地吸收养分和水分,保证它们的生长。秋天一来,树叶离开枝头,飘落地面,沤制肥料供给树根,如此循环往复。海外华侨退休养老时,常常想起过去,怀念故乡,有的人趁着尚能走动的身体,回家乡看看,看看儿时的伙伴,看看故乡的

老外爱吃的中国菜

1.北京烤鸭roast Beijing duck 2.辣子鸡丁saute diced chicken with hot peppers 3.宫爆鸡丁saute diced chicken with peanuts 4.红烧鲤鱼braised common carp 5.茄汁虾仁saute fish slices with bamboo shoots 6.涮羊肉instant boiled sliced mutton 7.糖醋里脊pork fillets with sweet&sour sauce 8.炒木须肉saute shredded pork with eggs&black fungus 9.榨菜肉丝汤pork with Sichuan cabbage soup 10.生炒肚片saute fish maw slices 11.回锅肉saute pork in hot sauce 12.糖醋排骨saute chops with sweet&sour sauce 13.家常豆腐fride beancurd with sliced pork&pepper 14.醋溜白菜saute cabbage&pepper in sweet&sour sauce 15.鱼香茄子saute eggplant with fish flavor 16.麻婆豆腐stwed beancurd with minced pork in pepper sauce 17.韭菜炒蛋saute leek sprouts&eggs 18鱼香茄子saute eggplant with fish flavor 19糖醋里脊pork fillets with sweet&sour sauce 20宫爆鸡丁saute diced chicken with peanuts 21松仁玉米Corn with Pine Nuts 1、Potato in caramel 拔丝土豆 2、Egg with cucumber 黄瓜炒鸡蛋 3、Fried cabbage with plain 素炒圆白菜 4、Oyster sauce with lettuce 蚝油生菜 5、Fricassee hot green pepper 油焖尖椒 6、Tomato with eggs 西红柿炒鸡蛋 7、Dry shelled shrimps rapes 海米油菜 8、Fried green bean with plain 素炒豆角 9、Spinach with mashed garlic 蒜蓉空心菜 10、Fried potato.egg plant.green pepper with plain 烧地三鲜 11、Fried bitter cucumber with plain 清炒苦瓜 12、Chive with eggs

老外眼中的中国留学生:幼稚封闭自甘堕落

老外眼中的中国留学生:幼稚封闭自甘堕落 除了爱做饭、观念传统、读书用功这些老标签,外国学生对他们身边的中国留学生还有怎样的观察?来自世界各地的5名学生,讲述了他们接触到的中国同伴,或许你也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出些什么,从而改变些什么。 “中国留学生可被分为三类” 卡罗琳·哈维来自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现就读于英国威尔士大学。她说自己和中国学生算是“同在一个屋檐下”——同住的学生公寓楼里有5个中国人,从本科生到博士生一应俱全。“他们大都很友善,和其他国家学生没什么不同。一样爱笑爱闹,喜欢朋友聚会,噢,惟一不同就是他们都特别热衷做菜!”(你的外国朋友是不是也在尝过你做的菜后,边点头边说:“Good,Good”?)她笑道,“他们真的特别厉害,每顿饭要做好几盘菜,不像我,用一个盘子就解决了。” 在卡罗琳眼中,中国留学生也要细分成至少3类:愿意接受并尝试融入西方社会的;有些抵触但仍努力改变的;彻底将自己隔绝在一个小团体里的。她说,同住的中国学生中有些非常西化,听英国乐队,开寝室派对和外国学生交朋友。但有些就很封闭,从来不参加集体活动,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卡罗琳认为这和他们出国前的经历有关:“比如那个很少和大家交流的男生,应该是第一次出国还不适应国外环境,加上语言障碍,就干脆把自己给封闭起来。” 说到适应新环境,她无奈地讲述了全楼最严重的“中印危机”:一个中国女生每次都会在冰箱和橱柜里囤积很多食物,导致其他楼友没地方

存放食品。一个印度女生对此就特别有意见,经常抗议性地把中国女生的东西直接拿出来丢在外面。“这多幼稚啊,就像小孩子闹脾气。”卡罗琳叹了口气说道,“基本每次都是我去调停,感觉自己跟联合国中印关系大使似的。” “我不敢邀请中国学生” 艾柯·范·格罗宁根来自荷兰第二大城市乌特勒支,现就读于英国威尔士大学。奔放热情的性格让他的朋友成群,其中也不乏中国学生。在他看来,中国学生普遍家教严格。他对某次去一个中国朋友家做客的经历,印象特别深刻:“他家真是一尘不染,进门脱了鞋还要整整齐齐地摆放好,我坐在客厅就觉得浑身不自在,都不敢大声说话了。”家庭管教严格的另一个表现就是课业勤奋。在艾柯看来,中国学生几乎就是“用功狂”的代名词。“我们班有两个中国女生,每次老师开出的长长一张书单,能认真看完的,大概全班也就只有她俩吧。”他感慨道,“不过,总分却还是我更高,因为她们从不参加课堂讨论,那也占分数的50%呢。”(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思维定式:中国学生不喜欢讨论不喜欢发言。你是否也曾经知道问题答案或有个不错的点子,但憋死也不举手说,当老师把目光转移到你身上时,你却或装痴呆状,或做羞涩状,等到老师把这个话题结束了,才后悔刚才没说两句露露脸儿。) 爱热闹的艾柯经常在自己或朋友家开办各种派对,其中免不了喝酒和整人逗趣的小游戏。但他一般不敢邀请中国学生,尤其中国女生,“我担心他们会不习惯我们的玩法。毕竟,我交谈过的大多数中国学

如何看待“面子文化”

2005. 11. 21教练部例会培训资第一版 一《如何看待“面子文化”》 我们再来解构中国传统文化的“面子文化”,它是“实事求是”的最大敌人,不是技术上不能“实事求是”,而是人们几千年以来一直都不愿“实事求是”。正是它的顽固存在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所谓“面子”是指“个人在社会上有所成就而获得的社会地位或声望”。在中国社会关系网络中,由于面子不仅牵涉到个人在其关系网中的地位高低,而且涉及他被别人接受的可能性及他可能享受的特殊权力,因此,在中国社会,“顾面子”便成为一件和个人自尊甚至是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事情。 1.“面子”侵蚀着组织的执行力 在华人社会里,有所谓“扬善于公堂,规过于暗室”的原则。中国人绝大多数都“好面子”,无论阶层高低,即使在穷苦的农村也“好面子”,因为“有面子”意味着他得到了周围的尊重与认同,拥有独特的价值与地位。掌权者更有资本获得“面子”,通过对资源的掌控,逼迫周边给予其“面子”;而能否获得资源、利益,可能不在于你是否能干、有想法,而在于你能否给足掌握资源的人“面子”。如此一来,是否有“面子”,是否能给别人“面子”,就成了社会评判的重要尺度。“面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内化在中国人的行为习惯中,具备强大、持久的延续惯性。即使在今天,面子文化依然是中国重要的文化特征之一。 在中国社会里,不论是上对下还是下对上,一个善于“做人”的人,通常都是善于顾及他人面子的人。为了在公开场合不驳别人的面子,他明明不同意却不提出反对得意见和建议,甚至为了给别人添加面子,还表示赞同这个方案。因此,中国绝大多数组织中的绝大多数议案在“面子”的干扰下,往往没有经过充分的讨论甚至是应有的争论,就轻松通过了。又由于中国组织没有“法治”习惯,因此,轻松通过的方案也轻松地“不予执行”,因为领导者的面子被照顾了,需要照顾下属、同事的面子,这样一来,“不执行”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此“相互照顾面子”,组织怎么可能有执行力呢? 反之,如果一个人不懂得“顾面子”,常常公开提出不同意见,他就会被认为不会“做人”,这在中国社会是吃不开的。无论是领导,还是下属,都需要学会“照顾面子”,这已成为中国人的处世哲学。“面子文化”不仅在组织的高层中普遍存在,更在各个组织的各个层面普遍存在。再组织的基层,有些员工对事不对人,就工作提出问题、异议、建议,涉及的经理或员工常常感到不可接受,觉得不受尊重,往往反弹很大,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面子”在作怪。这种自我保护的态度极大的延缓了问题的解决,导致组织运行的僵化、低效,严重阻碍了组织的成长。 〈一个人事经理眼中的国人劣根性〉一文写到: 我们跟老外打交道,有问题他们会当面指出,不管多难堪,但这并不妨碍他吃饭的时候跟你谈笑风生。所以老外开会,会上可能有10种声音,但会后只有1种声音;但中国人开会,会上没人说话,但会后可能有10种声音。我们老板开会结束时通常会问:“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全体沉默。一出会议室,跑到自己办公室门一关就开始开部门小会了。 这确实是太多中国组织状况的真实写照,他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有亲身的感受。可见,“面子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极为深远而持久的。“面子文化”深深地打上了儒家的烙印。儒家主张个人和其他人交往时,都应当从“亲疏”和“尊卑”两个社会认知度来衡量彼此之间的角色关系:前者是指彼此关系的亲疏远近,后者是指双方地位的尊卑上下。某人在考虑要不要给别人面子的时候,其实主要就是在考量彼此之间的“关系”。 二《中国企业员工的自身素养有待提升》 大多数中国企业的员工对于“自我的价值观”和“对自己有一个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两个问题还没有进行深入地思考,也没有确切的答案。总体上来讲,要相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全球化的竞争浪潮,中国的经理任和员工还没有准备好。“Aer you ready ? NO! 他们还在犯一些基本的错误,他们的职业素养还有待于提高,他们还在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上跟自己较劲。据个例子,职业足球运动员就职业人才的一种,而中国男子足球运动员种种令人失望的表现,突出了他们的极不职业,拿着职业化的高薪水,他们却天天做些很业余的事情,说些很专业的话,踢着很业余的球。 “自己要做”与“上级让做”有着本子上的区别,为自己做何为别人做的感觉也会影响执行的效果,这种心态对执效果的影响是巨大的。执行不失为领导而做,而是为企业而做,位自己而做,为企业做最终也是为自己而做。不仅人生如此,工作也是如此,如果你总是沉迷于索取与回报,那么你最终会一无所获。其实,执行是为自己做与为企业做的统一体。任何强大的企业都是由高素质的员工建设的,企业只有发展员工才能获得真正的长远的利益。虽然不是一一对应,但在趋势上,方向上大体如此。韩国经济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还过企业的员工不领取加班费,如此一来,还过企业渡过了最艰难的启动时期,产品在价格上有了竞争力,韩国企业也有利润投资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了。中国企业的经理和员工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技能与素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决定了提升空间。同样“自家要学”与“上级让学”的感受与实际效果也存在根本性的区别。小富即安与追求卓越的两种心态与风格决定一个人的职业化素养,这将直接影响到其未来的发展。与美国人相比,我么在基本的职业素养上海落后了50年以上,也就是好几代人,我们正在解决美国人几代前的问题:与韩国人相比,同样是追赶世界,中国人的狠劲儿,奉献精神差的太远了。因此我们现在这几代人和所后的几代人,都要加油.努力,真的是在别人睡觉是我们还需要努力,因为过去他们也努力过。我们每个人都要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够不断发展,企业才能不断的强大,国家才能逐渐富裕。 我们会看到:由于执行者的价值取向和企业的价值观存在差距,因而执行者会根据自己的偏好来决策进行“自我取舍”,经理和员工挑活或者不执行的现象就是由此产生的;虽然执行者具有足够的工作经验,但在操作过程中,他会站在一己私利或小团体的立场上来思考处事,违背投资者的利益.违背企业利益,甚至违背社会道德底线和法律规范;尽管执行者已经尽心尽力,但是由于缺乏所需要的专业技能,最后无法达成预期的目标。

外国人眼中的广州人

外国人眼中的广州人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等都不尽相同。与此相类,各地人的性格、气质等也有一定差异。于是一些人喜欢研究各地人的特点,发表了不少“高论”。尤其对“广东人”和“广州人”的特点,社会上流传着不少说法。但由于论者本身的局限(如地域、识见等),有些观点未免存在偏见甚至误导。相比较而言,一些外国人的评价倒更值得重视。这里不妨让我们看看几位外国人对广州人的评价吧——— 1894年,澳大利亚人莫理循揣着向母亲借来的40英镑,在不懂中文的情况下,只身从中国上海溯江而上,穿越中国西南至缅甸,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旅行。他将这次不平凡的经历写进《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一书中,翌年在英国伦敦出版。书中写到这年5月3日,他离开云南大理,沿着一条江前行,傍晚在一个“迷人的小村庄合江堡”的客栈投宿。在这里,他碰上一些“从西藏集市返乡的广州人”,便把自己对广州人的了解写了下来: 广州人,从广义来说,中国人指的是广东省人,他们像苏格兰人一样富有创业精神,能迅速适应环境,忍耐性强,节俭,能赚钱,在中国最偏远的地方也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靠双脚长途跋涉至很远的地方。中国人认为他们最机智……他们的穿着打扮,大大的油纸遮阳伞,以及把货物高高挑在竿子上的习惯,使他们在各地都很显眼。他们总是穿整洁的深蓝色衣服,头剃得干净,脚蹬矮帮鞋,小腿裹着整齐的绑腿。他们风尘仆仆,自视比那些与他

们交易的、不外出做生意的蛮子要高明。他们对我总是既有礼貌又友善,把我看作与他们一样的背井离乡之人。 莫理循所写的,是一百多年前的广州人。而对当今的广州人,有一位叫史密斯的美国人,也作过精要的评价。史密斯1990年就来到中国,在中国的北京、深圳、上海、广州、香港都长期居住过,是个“中国通”,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粤语。由于工作的关系,他经常频繁往来于这5个城市,对这些城市有较深的了解。他心目中广州人是这样的: 这里的市民与上海的市民一样,堪称中国小市民中的代表。但与上海人的极度虚荣和好吹牛相反,广州人虽也斤斤计较,胸无大志,但他们敢于承认,非常低调。而与北京人相反的是,他们重视物质生活(尤其舍得吃)、轻视精神生活(如果旅游不算精神生活)。由于广州人比上海人勤劳和头脑灵活,加上财富积累时间较长,所以生活要比上海人好得多,也比中国大陆除深圳之外的城市居民生活好得多。 还有一位长期在广州居住的菲律宾驻穗总领事馆的总领事,他对广州人的看法是: 广州人总是精力充沛、灵活和欢迎变化。他们有很多困难和忧虑,但是更知道如何用自己的努力去克服。 以上三人虽所处时代不同,来自的国家不同,也无任何关系,但他们对广州人的看法却有共同之处,那就是聪明,务实,勤劳,刻苦,富有不怕困难和勇往直前的创业精神。这些,应该不是虚与委蛇的夸大之词吧。 诚然,社会和人生都是复杂的,要准确地给某个地方人作出评价,是很困难的。关键是在评价时不带个人成见,不以个人好恶恩怨说事。否则,就会像有些评价那样,说好就“一朵花”,说坏就“豆腐渣”;不但有失公道,而且很难服人。这些外国人对广州人的某些缺点尚未提及,但他们的评价不带个人成见,不掺杂个人的好恶恩怨,比较公允正确。这,也正是他们的可贵之处。 的广州文化频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