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物理化学性质

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物理化学性质

周彬 ,张文 ,曾琪 ,张智

(武汉大学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武汉 430072)

【摘要】利用中位-四[对羟基苯基]卟啉和四水合乙酸钴在DMF 中搅拌加热至100℃回流30min 合成了金属钴卟啉。然后再用柱层析分离得到纯净的金属卟啉产物。利用电导率仪研究了金属卟啉金属钴卟啉的电迁移性质。通过金属钴卟啉配合物与咪唑配位动力学的研究证实了其轴向上存在配位作用。 【关键词】 卟啉、金属(钴)卟啉配合物、咪唑、动力学性质、电迁移性质

【前言】

卟啉化合物是一类含氮杂环的共轭化合物,其中环上的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如图1所示) :

NH

N

HN

N

NH

N

HN

N

X

X

X

X

图1

X=COOH;OH;NH 2

如图2

卟啉环中含有四个吡咯环,每两个吡咯环在2位与5位之间由一个次甲基桥连,在5,10,15,20,位上也可键合四个取代苯基(如图2),形成四取代苯基卟啉。卟啉环中有交替的单键和双键,有18个π电子组成的共轭体系,具有芳香性。

当两个氮原子上的质子电离后,其形成的空腔中可以容纳Fe,Co,Mg,Cu,Zn,等金属离子而形成金属配合物,并且这些金属配合物都具有一些生理上的作用。

卟啉化合物具有对光,热的良好稳定性。它的这种稳定性,大的可见光消光系数和它在电荷转移过程中的特殊作用,使得它在光电领域中的应用受到高度重视,它被用于气体传感器,太阳能的贮存,生物模拟氧化反应的催化剂,生物大分子探针,还可以作为模拟天然产物的母体,金属卟啉配合物被广泛的应用于微量分析等领域。本实验合成并提纯了卟啉配合物,采用电导仪测定金属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电迁移性质,还就其与有机碱的轴向配位反应进行动力学的测定。

【实验部分】

⒈试剂与仪器:

1.1试剂

卟啉,醋酸钴,DMF(二甲基甲酰胺),无水乙醇,无水乙醚,二氯甲烷,丙酮,环己烷,薄层层析硅胶,柱层析硅胶,氢氧化钠,咪唑,

1.2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DD3001电导率仪,分析天平,电磁搅拌器,减压蒸馏装置,旋转蒸发仪,抽滤装置,真空干燥器.

⒉实验步骤:

2.1金属(钴)卟啉配合物的合成与分离

在25 ml两口烧瓶中加入0.1540g中位-四(对羟基苯基)卟啉与8mlDMF,搅拌加热,至100o C时加入卟啉量的10倍摩尔量的四水和乙酸钴(0.5606g),继续加热至回流,并保持回流状态20-30min。然后,将产物倒入300ml冰水中,陈化2小时,抽滤,并将得到的固体在烘箱中烘干。在陈化过程中制作薄板层析硅胶板,并与柱层析硅胶一并活化,在120C的条件下活化2小时。利用薄板层析法选择二氯甲烷:丙酮为3:1的比例作为合适的淋洗剂。然后进行柱层析,收集金属卟啉配合物,旋转蒸发,置于干燥器中干燥,备用。

2.2金属(钴)卟啉配合物的电迁移性质测定

⑴准确称取2.8mg的钴卟啉,倒入10ml的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准确配制约10-2mol/l的氢氧化钠乙醇溶液。

⑵调节电导率仪的恒温水槽至25o C,取3.0ml钴卟啉溶液于一支干净的试管中,测量其电导率,并记录。再逐次加入5μL的氢氧化钠溶液,测量其电导率至30次,并分别记录每一次的电导率值。最后,用3ml的无水乙醇溶液作空白实验,依次测量加入5μL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电导。绘制电导-氢氧化钠的体积曲线。

2.3金属(钴)卟啉配合物与咪唑配位动力学测定

⑴准确称取0.1756g咪唑溶于适量无水乙醇中,待溶解后转入一个25ml 的容量瓶中,并用乙醇稀释到刻度。配成浓度为约0.100mol/L的咪唑乙醇溶液,标记为1号。再从1号瓶中吸取12.5ml的溶液于另一个干净的25ml 的容量瓶中,并稀释到刻度,标记为2号。从1号瓶中吸取2.5ml的溶液于另一25ml的容量瓶中,稀释到刻度,标记为3号。从3号瓶中吸取2.5ml

溶液于另一个干净的25ml的容量瓶中,用乙醇稀释到刻度,标记为4号。

⑵称取2.1mg卟啉钴,转入一个25ml的容量瓶中,加入无水乙醇溶解并

稀释到刻度。

⑶在定性模式中安装ABS为0—2;λ为480—380nm;显示模式为叠加

式的测量参数。用双池无水乙醇作空白参比,校正波长和ABS零基线。

⑷装入3.6ml定性扫描寻找纯卟啉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值。打印纯卟啉

的定性扫描图谱和吸光度—波长值数据表。

⑸在定性扫描模式中以1:1的比例(1.8ml卟啉和1.8ml咪唑)于石英

比色皿中,测混合物在413nm和436nm时的配位反应过程的ABS值。每一分钟切换一次413nm和436nm波长值并记录相应的ABS值。每5分钟扫描一次所测溶液的叠加式定性扫描谱图,15分钟打印一次。

⑹按⑸的方法测量其他几个浓度(由低到高)的咪唑配位溶液在两个不

同波长值下的ABS值并记录。

2.4 作钴卟啉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

【数据处理与结果讨论】

⑴电迁移分析

实验数据见下表:

序号.NaOH体积

(μL)

卟啉电导(μ

s/cm)

空白电导(μ

s/cm)

净电导(μ

s/cm)

1 0 2.790.438 2.352

2 5 3.69 1.356 2.334

3 10 4.58 2.37 2.21

4 1

5 5.43 3.38 2.05

5 20 6.29 4.3

6 1.93

6 25 7.14 5.3

7 1.77

7 30 8.03 6.28 1.75

8 35 9.017.39 1.62

9 40 9.698.23 1.46

10 45 10.479.28 1.19

11 50 11.1410.170.97

12 55 11.9611.010.95

13 60 12.7311.810.92

14 65 13.712.770.93

15 70 14.4213.570.85

16 75 15.3914.60.79

17 80 16.1915.510.68

18 85 16.8516.390.46

19 90 17.5417.120.42

20 95 18.518.10.4

21 100 19.0518.860.19

22 105 19.77 19.64 0.13 23 110 20.5 20.4 0.1 24

115

21.3

21.3

根据数据作电导—NaOH 体积图:

电导(μs /c m )

V NaOH (μL)

图3 卟啉钴的电迁移分析

从电导-氢氧化钠溶液体积曲线上可发现有四个拐点,而所制得的卟啉钴上刚好有四个酚羟基,说明所合成的四取代苯基卟啉可在碱溶液中呈离子态。 ⑵金属卟啉与有机碱轴向配位动力学分析 实验数据见下表:

不同浓度咪唑配位后的A(波长=413nm)

log((Ai-2. 9850)/(0. 8279-Ai))= logKb+m logC ;logKb= 2.84611, m= 0.66975;Kb= 701.633

l o g ((A i -2. 9850)/(0. 8279-A i ))

logC

反应中,随着咪唑浓度的增加,钴卟啉的轴向逐渐被满配位,紫外415.8处的吸收强度逐渐减弱,而438.8处的吸收强度逐渐增强。每两分子咪唑与一分子钴卟啉配位。

⑶红外光谱分析

红外光谱图上可以看到: 在3361.0cm -1出现强,宽吸收带,分析为多聚态酚羟基伸缩振动,有于内氢键存在,使γ

OH

向低波数移动。在1600—1450cm -1

处有若干峰,说明含有苯环或杂芳环的骨架伸缩振动。符合金属(钴)卟啉配合物的结构。

【参考文献】

[1]胡宏纹.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游效曾.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科学出版社,1992 [3]JJ Zupancic,S L Pttey Weeks,A https://www.360docs.net/doc/6d19005378.html, patent5,018,380,1991 [4]R Aroca,H Bolourchi,D Battisti,K https://www.360docs.net/doc/6d19005378.html,ngmuir.1993,9,3183

[5]A Lmoore,D Gary,G Devens,T A Moore.Photochem.Photobiol,1980,32(5),691

[6]L R Milgron.J.Chem.Soc.Perkin Trans,1983,10,2535

[7]JJ Van Hemmen.Radiat.Res.,1978,75(2),410

[8]W D Horrocks Jr,C Pwang.J.Am.Chem.Soc,1976,98,7157

[9]J W Buchler.in”Porphyris and Metalloporphyrins”,ed. Kevin M Smith,Elsevier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Amster dam.The Netherland,1975,157

[10] 李早英,黄杰生.有机化学,1997,17,203

[11]周晓海等,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3,79

[12]周晓海等,科学通报,1995,40(21),1958

[13]《综合化学实验》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实验中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卟啉合成机理

卟啉合成机理 卟啉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生物发色素,它在许多重要的生物 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生物体内,卟啉的合成过程十分复杂,涉 及到多种酶的协同作用。而人工合成卟啉的研究也日趋成熟,其机理 也被逐渐揭示。 现代合成卟啉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有机合成方法,另一种 是通过生物合成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卟啉的合成机理都很复杂。 下面我们分别来看一下这两种合成卟啉的方法及其机理: 有机合成法 此法合成卟啉,主要是通过对合成步骤、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等进行优 化来提高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在有机溶剂中将芳香烃硝化,然后用孟加拉醇还原,得到α,β- 二硝基芳香烃。 接着,将α,β-二硝基芳香烃在碱性条件下裂解,生成间位甲酸。此时,间位甲酸自身与芳香氨基结合,形成卟啉。

从反应机理看,其中一个关键步骤是裂解反应,通过裂解反应来生成 间位甲酸,因此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及反应条件,对提高反应效率具有 重要意义。 生物合成法 采用生物合成法合成卟啉,主要是将天然的酵母或其他真菌,以及一 些原代细胞培养在适宜的条件下,加入咖啡因等有机化合物后,通过 酶的催化作用,使血红素原转变成卟啉。母细胞中咖啡因及相关有机 化合物还可以在生长过程中维持卟啉的产量。 从反应机理看,生物合成法中的酶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青霉素 和乳酸菌激酶等多种酶的协同作用,非常关键,保证了反应的正常进行。 总之,卟啉的合成机理是非常复杂的,无论是有机合成法还是生物合 成法都需要采用复杂的化学和生物工程技术,以实现合成卟啉的目标。此外,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更新和改进,人工合成卟啉的效率和成本 都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对卟啉及其衍生物的研究也会进一步深入,为 人类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卟啉合成除丙酸

卟啉合成除丙酸 (实用版) 目录 1.卟啉合成的基本过程 2.丙酸在卟啉合成中的作用 3.卟啉合成除丙酸的方法 4.应用前景 正文 卟啉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卟啉合成过程中,丙酸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特定条件下,需要将丙酸从卟啉合成中除去。本文将介绍卟啉合成的基本过程、丙酸在卟啉合成中的作用,以及卟啉合成除丙酸的方法和应用前景。 一、卟啉合成的基本过程 卟啉合成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卟啉环的构建,第二个阶段是卟啉环上各种基团的修饰。在卟啉环的构建阶段,通常需要一个丙酸分子作为原料。丙酸在反应过程中转化为卟啉环的一部分,发挥着结构支撑的作用。 二、丙酸在卟啉合成中的作用 在卟啉合成过程中,丙酸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首先,丙酸作为一种简单的有机酸,可以与其他原料分子发生反应,形成稳定的中间体。这些中间体进一步转化为卟啉环。其次,丙酸在卟啉环的构建过程中,有助于维持反应的平衡。在合成过程中,丙酸与其他物质形成盐桥,有助于稳定反应中间体。 三、卟啉合成除丙酸的方法 在特定条件下,需要将丙酸从卟啉合成中除去。这可以通过改进合成

方法或调整反应条件实现。例如,采用酶促反应可以降低丙酸的生成;改变反应溶剂或温度,可以影响丙酸的生成速率。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丙酸在卟啉合成中的含量。 四、应用前景 卟啉合成除丙酸的方法在生物学、化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首先,对于生物体而言,降低丙酸含量有助于提高卟啉的生物活性。其次,在化学合成领域,通过调控丙酸含量,可以优化卟啉的结构和性能。最后,在材料科学领域,通过改变丙酸含量,可以调节卟啉材料的光学、电学等性能,从而拓展其应用领域。 总之,卟啉合成除丙酸的方法对于优化卟啉的结构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卟啉化合物的合成、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2010.10.09-2010.10.16 卟啉化合物的合成、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孙广道0709401094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2007级化学专业 摘要:为了掌握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用郭灿城等人提出新方法合成TPPH2和CoTPP,并测其红外、紫外与荧光光谱。 关键词:TPPH2、CoTPP、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 Abstract:To master the synthesis and token of Porphyrins,we synthetise TPPH2 and CoTPP with new method raised by Cancheng Guo,and characterized by FT-IR,UV and fluorescence spectrum. Keywords :TPPH2、CoTPP、IR spectrum、ultraviolet spectrum、fluorescence spectrum 1.前言 卟啉化合物是一类特殊的大环共轭芳香体系,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天然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如血红素、叶绿素、维生素B12 、细胞色素P-450、过氧化氢酶等。天然卟啉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人工合成卟啉来模拟天然卟啉化合物的各种性能一直是人们感兴趣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卟啉化合物独特的结构、优越的物理、化学及光学特征,使得卟啉化合物在仿生学、材料化学、药物化学、电化学、光物理与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领域都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正吸引着人们对卟啉化学不断深入地研究。本实验采用郭灿城等人提出的合成四苯基卟啉的新方法,合成TPPH2和CoTPP,并测其红外、紫外与荧光光谱。 2.实验部分 2.1、仪器与药品 仪器:烧杯(50mL×2、100mL×1)、量筒(50mL)、三颈烧瓶(250mL,19#×1/14#×2)、双颈烧瓶(50mL,19#×2)、茄形瓶(250mL,24#)、恒压滴液漏斗(14#)、球形冷凝管(19#)、干燥管(19#)、空心塞(19#×2、14#×2)、布氏漏斗及抽滤瓶、色谱柱(24#)、调压变压器、旋转蒸发仪、温度计(300℃)、

金属卟啉合成

金属卟啉合成 卟啉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作为一种实用的“活性”芳烃基团,它们可用于合成许多有机化合物,包括药物、染料、农药和类似物质。金属卟啉是以金属元素-钯(Pd)、铂(Pt)等-为中心,以硫酸和芳范卟啉为原料,经过配体、酸性活化和羧基化过程的一类有机-无机复合物,具有较高的活性强度和稳定性,是目前有机合成中最重要的催化剂之一。 金属卟啉是由金属中心和组成卟啉环的两种组分组成的。金属中心通常是由金属原子(如钯或铂)、配体(如硫酸)、酸性催化剂(如氢氧化钠)和羧基(如烃类)组成。而卟啉环由一种四芳基卟啉和一种二芳基卟啉组成,其键类型大多为C-C键,形成一个环状结构。 金属卟啉能够实现的合成反应包括烯烃的外延扩展、共价取代、酰基化、氧化及其它多种反应。在环化反应中,金属卟啉可以实现多种有机化合物的环化,如均聚脱氢、非均聚脱氢、醛环化和酮环化等。此外,在加成反应中,金属卟啉可以实现不可逆的加成反应,比如烯丙酮合成反应和杂环合成反应,对于多种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金属卟啉的大部分合成反应具有制造低毒、低污染的特点,不需要含氯化合物,是有机化学发展的方向之一。然而,金属卟啉的合成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卟啉分子结构较复杂,制备工艺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合成时间较长。 总之,金属卟啉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无机复合物,具有较高的活

性强度和稳定性。它可以用于合成许多有机化合物,是有机化学中最重要的催化剂之一,是有机化学发展的方向之一。尽管金属卟啉的制备工艺复杂,但它仍然具有很多优点,如低毒、低污染、可以实现多种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等。因此,对金属卟啉的研究和开发仍有很大的潜力。

卟啉的合成

卟啉的合成 卟啉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化学和医学等领域。它是一种由四个吡咯环通过甲烷基连接而成的大环状结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光物理性质。本文将介绍卟啉的合成方法和应用。 卟啉的合成方法有多种途径,其中最常见的是通过多步反应合成。一种常用的合成方法是从苯乙烯出发,经过多步反应制备卟啉。首先,苯乙烯经过氧化反应得到苯乙酮,然后经过氨化反应生成苯乙酰胺。接下来,苯乙酰胺经过环化反应生成吡咯烷酮,再经过羧化反应得到吡咯烷酮酸。最后,吡咯烷酮酸经过环化反应得到卟啉。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合成方法,如格里氏反应、Meerwein-Ponndorf-Verley还原等。 卟啉在生物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最著名的应用是在光合作用中光合色素叶绿素中的卟啉结构。通过吸收光能,卟啉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从而驱动光合作用中的反应。除了叶绿素,卟啉还存在于其他生物分子中,如血红素、细胞色素等。这些卟啉分子在生物体内参与氧气运输、电子传递和催化反应等重要生物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化学领域,卟啉也有广泛的应用。卟啉具有良好的电子传递性质和催化活性,可以作为催化剂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例如,卟啉催

化剂可以催化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环化反应等。此外,卟啉还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这些卟啉金属配合物在催化剂、药物和材料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在医学领域,卟啉也有广泛的应用。卟啉分子具有丰富的光物理性质,可以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并发生激发态反应。通过选择合适的光源和卟啉分子,可以实现光动力疗法。光动力疗法是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通过激发卟啉分子产生的活性氧物质来杀灭癌细胞。此外,卟啉还可以用于光热疗法、荧光成像和光敏化学等领域。 卟啉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多种合成方法和广泛的应用领域。通过合成卟啉和研究其性质和应用,可以推动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相信卟啉的合成和应用将会得到更多的突破和创新,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福祉。

卟啉合成机理

卟啉合成机理 引言 卟啉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分子,具有类似叶绿素和血红素等生物活性物质的结构,广泛应用于药物、电化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卟啉分子的合成机理是研究该类化合物的关键。 卟啉的结构与性质 卟啉分子由四个吡咯环组成,每个吡咯环连接一个氮原子形成大环结构,同时又和中心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卟啉分子的叶绿素和血红素等衍生物在生物体内起着光合作用和运输氧气的重要作用。 卟啉的合成方法 卟啉的合成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通过在吡咯环上引入酮、醛等官能团,然后用Lewis酸或金属离子催化进行缩合反应。 Rothemund方法 Rothemund方法是一种经典的卟啉合成方法,通过对吡咯环进行酮、醛官能团的引入,再使用酸催化剂进行缩合反应,形成卟啉环。这个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产率较高,适用于合成不同的卟啉衍生物。 Lindsey方法 Lindsey方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卟啉合成方法,它利用Lewis酸(如锌、镧)催化剂,将吡咯环上的醛或酮反应生成卟啉中间体,然后通过环内复杂自组装过程,得到合成的卟啉产物。这种方法可以优化卟啉合成的空间构象,得到具有特定功能或性质的卟啉分子。

叶绿素和血红素的合成 叶绿素和血红素是卟啉的重要衍生物,它们在生物体内发挥着光合作用和运输氧气的作用。叶绿素和血红素的合成方法主要是通过反应卟啉分子与镁或铁离子的络合反应得到。这个过程中,还需要调控反应条件,使得卟啉分子的合成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卟啉合成机理的研究与应用 研究卟啉合成机理不仅可以提高合成方法的效率,还可以帮助理解卟啉分子的性质和行为,为设计新的功能材料提供理论指导。目前,卟啉分子已经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和化学传感器等领域。 太阳能电池 卟啉分子因其良好的光吸收特性和电荷转移行为,在太阳能电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调控卟啉分子的结构和配位方式,可以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为实现高效的太阳能转换提供了新的思路。 发光二极管 卟啉分子还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可以用于制备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通过 合成不同的卟啉分子,可以调节材料的发光颜色、亮度和效率,为显示技术和照明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化学传感器 卟啉分子的配位和电荷转移特性使其在化学传感器中具有潜在应用。通过将卟啉分子与金属离子或特定有机物配位,可以实现对溶剂、酸碱度、金属离子等物质的检测和分析。 结论 卟啉的合成机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领域。通过不断深入研究和发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卟啉分子的性质、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并为实现高效、可控的卟啉合成和设计新的功能材料提供理论基础。卟啉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能源、光电子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发展。

卟啉的化学性质

卟啉的化学性质 一、卟啉的来源与分类 1。卟啉的来源:以卟啉为基础合成新药物已进入研究阶段。这些卟啉大多从天然药物或合成药物中提取,如从植物根中提取具有强心作用的亚油酸等;从某些动物内脏如猪肝、牛心、羊肾、牛胆、猪肾等中提取具有抗癌作用的卟啉。 2。卟啉的分类:目前世界上应用较广泛的卟啉有三种,分别是1, 2, 4-三羟基卟啉(TMA)及其衍生物: 2, 5-双(四甲基-2, 3, 5, 6-五吡啶基)卟啉(TMB); 2, 4-双( 2, 4-二甲氧基- 6-吡啶基)卟啉(TMC); 3, 2, 4-双( 4, 5-二甲氧基-6-吡啶基)卟啉(TMD)。这些卟啉都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 2。第一节卟啉的来源和性质二、卟啉的结构性质,了解第二节环系的概念。三、掌握第四节含有不饱和键的环的鉴定方法。四、第六节共轭多烯的环系特征及重要的共轭多烯药物的合成原则。五、掌握第八节单环β-D-吡喃类化合物的性质。第一节卟啉的来源和性质一、卟啉的来源天然药物及合成药物1。第三节卟啉的性质第二节环系的概念一、了解环系的基本概念。 13。含有不饱和键的环1)环是大分子的骨架。环的稳定性取决于:含双键的环体系,环的稳定性取决于:环的主体部分越大越稳定,但在有氢键时稳定性降低,分子内或分子间存在着氢键时环的稳定性增加。含有不饱和键的环体系,环的稳定性增加。环的稳定性主要由成环反应来维持。环的类型:稳定性分级:级别环数(数目越多越稳定)环的类型稳定性分级稳定性分级

二、卟啉的结构性质,掌握第二节环系的基本概念。熟悉各类环系的特征。三、掌握第六节共轭多烯的环系特征。共轭多烯环系:共轭多烯化合物的性质与主链相似。四、第七节单环β-胡喃类化合物的性质。单环β-胡喃类化合物的性质。单环β-胡喃类化合物的鉴定。主要反应有:酸碱反应:酯化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硝化反应:消去反应:还原反应:酰化反应:醚化反应:其他反应:主要用途:抗菌药、消炎药、抗病毒药及调节蛋白质水平药等。第二节环系的概念。熟悉各类环系的特征。第三节环系的概念。熟悉各类环系的特征。第六节共轭多烯的环系特征。共轭多烯环系:共轭多烯化合物的性质与主链相似。

卟啉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卟啉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卟啉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和重要应用价值的有机化合物。它们由四个吡咯环通过共享碳原子构成,并且在一个或多个环上含有金属原子。卟啉类化合物在生物学、材料科学和光电子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将探讨卟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性质研究。 一、卟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卟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酸催化的缩合反应合成。这种方法利用吡咯环上的氨基和醛基或酮基之间的反应,生成卟啉环。此外,还可以通过金属催化的反应合成卟啉类化合物。金属催化反应的优势在于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适用范围广。 二、卟啉类化合物的性质研究 卟啉类化合物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它们的光学性质。由于卟啉环中的共轭双键结构,卟啉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吸收和发射光谱。这使得它们在光电子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光敏染料、光电转换器件等。 此外,卟啉类化合物还具有良好的电子传输性质。由于卟啉环中的共轭结构,电子在分子内可以自由传输,使得卟啉类化合物成为一种优良的电子传输材料。这一性质使得卟啉类化合物在有机电子器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等。 此外,卟啉类化合物还具有较强的配位性质。由于卟啉环上的氮原子可以与金属形成配位键,卟啉类化合物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这些配合物在生物学和催化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血红素和维生素B12等。 三、卟啉类化合物的应用前景

卟啉类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多样的性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生物学领域,卟啉类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光动力疗法、荧光探针和生物传感器等。在材料科学领域,卟啉类化合物可用于制备光电材料、催化剂和分子电子器件等。在光电子学领域,卟啉类化合物可用于制备光电转换器件、光敏染料和有机发光二极管等。 总之,卟啉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对于推动生物学、材料科学和光电子学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断深入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卟啉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为其应用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基础。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卟啉类化合物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化学中的卟啉衍生物合成

化学中的卟啉衍生物合成 卟啉是一种具有芳香性质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化学学意义。近年来,卟啉衍生物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其合成方法也变得多样化和高效化,这为卟啉材料的设计和技术性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会。在本文中,将介绍卟啉合成中的一些技术进展和研究方向,以期对此领域的发展有所贡献。 一. 原位合成法 原位合成法是一种重要的卟啉衍生物合成方法。它通过将合成卟啉前体与金属离子组装到一起,通过高温或光化学反应等方式实现卟啉的合成。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快速、高产率等特点。例如纳米材料中的卟啉合成,就采用了原位合成法。利用多种官能化卟啉前体,与具有不同金属离子的金属化合物反应制备卟啉纳米材料,从而实现了对其形貌和性质的控制。 二. 酸催化法 酸催化法是一种重要的合成卟啉衍生物方法。通过卟啉原料与具有酸性催化剂的高效反应,可以高效地合成卟啉衍生物。这种

方法具有条件温和、反应快速、方便控制反应条件等特点,因此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可以实现对卟啉 前体的选择性氧化,从而实现成卟啉衍生物等目的。 三. 催化剂支持法 催化剂支持法是一种用于合成卟啉衍生物的重要方法。它利用 活性高的载体材料承载催化剂,使其在反应中能够快速生成卟啉 衍生物。这种方法具有催化效率高、反应选择性好、绿色环保等 优点,因此在卟啉衍生物的设计和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一些最新研究表明,通过用针状二氧化硅等材料作为催化剂载体,可以实现对卟啉前体的选择氧化,从而快速生成卟啉衍生物。 四. 光催化法 光催化法是一种新兴的卟啉合成方法。通过将卟啉前体与具有 光催化功能的金属离子或有机小分子组装在一起,利用光催化剂 对卟啉前体进行激活,实现卟啉的高效合成。这种方法具有操作 简单、产率高、灵敏度高等特点。例如,利用光催化反应,可以 实现卟啉前体的选择性加成,从而生成高品质的卟啉衍生物。

卟啉类化合物

卟啉类化合物 卟啉(porphyrin)是生命界中普遍存在的芳香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多种生物活性。它是由四个吡咯环组成,每个吡咯环上含有一个酮基或羧基,位于中心的金属离子通过配位作用与这四个吡咯环的氮原子形成一个平面的环。这种双螯配位结构赋予了卟啉生物功能活性及光物理、生物发光、热稳定性等性质。 卟啉的生物功能 卟啉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具有重要的生物功能,是生命体系中的重要分子。其中最重要的是血红素,是红血球中的色素,与氧气配合形成氧化血红蛋白,将氧输送至细胞进行代谢。卟啉还存在于叶绿素、细胞色素、祖菌素等许多生物分子中,起重要的角色。 卟啉的光物理性质 卟啉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吸收UV可见光谱,这是由于卟啉分子的π-π*跃迁带,可以吸收波长400~700nm(最大吸收峰为420~430nm),这个范围正好是太阳光的一部分,也是生物系统中存在的光。卟啉受到激发后,会发生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例如单重态氧的产生和电荷转移反应等。卟啉是自然界中普遍的光感受器,拥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功能。 卟啉的生物发光

在一些生物体系统中,由卟啉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造成的共振跃迁,可以产生强烈的荧光和磷光效应,从而使这些生物体具有生物发光功能。最著名的是海藻和海洋动物中的荧光素,其化学结构为卟啉类化合物。 卟啉的热稳定性 卟啉类化合物有很高的热稳定性,这是由于卟啉的有机骨架内部共振结构的存在。这些共振结构使得分子具有很高的稳定性,进而可以在生物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 卟啉类化合物的重要应用 卟啉类化合物的具有广泛的生物功能和光物理特性,因此在医药、化学及环境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作为光敏剂用于光动力疗法。光动力疗法是利用光敏剂在特定波长下吸收能量,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来治疗肿瘤、皮肤病等疾病。卟啉类化合物还被应用于有机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催化剂等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之,卟啉类化合物是生命体系中的重要分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和物理学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学和环境等多个领域。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卟啉类化合物将会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金属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

金属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 金属卟啉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本文将 从合成方法、结构特点和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合成方法 金属卟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合成和间接合成。 直接合成是指通过金属离子与卟啉配体直接反应得到金属卟啉化合物。这种方 法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适用于合成一些常见的金属卟啉化合物。例如,将金属离子与卟啉配体在溶剂中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配体的选择,可以合成出具有不同金属中心和配位结构的金属卟啉化合物。 间接合成是指通过先合成卟啉配体,再与金属离子反应得到金属卟啉化合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合成一些特殊的金属卟啉化合物,例如含有稀有金属的卟啉化合物。通过设计合成卟啉配体的结构,可以调控金属卟啉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二、结构特点 金属卟啉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金属中心和卟啉配体。 金属中心是金属卟啉化合物的核心,其性质直接影响着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金属中心的选择可以根据需求来确定,常见的金属中心有铁、铜、锌等。不同金属中心具有不同的电子结构和配位能力,从而影响了金属卟啉化合物的光电性能和催化性能。 卟啉配体是金属卟啉化合物的配位基团,其结构决定了金属卟啉化合物的稳定 性和反应性。卟啉配体通常由四个吡啶环和一个呋喃环组成,通过改变吡啶环的取代基和呋喃环的取代基,可以调控金属卟啉化合物的溶解性、光谱性质和催化活性。 三、应用领域

金属卟啉化合物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 1. 光电材料:金属卟啉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可以作为光电转换材料、光敏材料和光催化材料。例如,某些金属卟啉化合物可以作为太阳能电池的光敏材料,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2. 生物医药:金属卟啉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菌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可以应用于药物研发和医学诊断。例如,某些金属卟啉化合物可以作为抗肿瘤药物,用于治疗肿瘤疾病。 3. 催化剂:金属卟啉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可以用于有机合成反应和环境保护。例如,某些金属卟啉化合物可以作为催化剂,促进有机化合物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总之,金属卟啉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其合成方法、结构特点和应用领域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通过不同的合成方法和调控结构特点,可以获得具有不同性质和应用的金属卟啉化合物,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铁卟啉化合物

铁卟啉化合物 铁卟啉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金属络合物,由铁离子与卟啉配体形成。铁卟啉化合物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并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本文将从铁卟啉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铁卟啉化合物的结构 铁卟啉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是铁离子与卟啉配体之间形成了配位键。卟啉是一种由四个吡咯环通过甲烷基桥相连而成的大环分子,其中心的金属离子与卟啉环上的氮原子形成配位键。铁离子通常以+2价或+3价形式存在,在配位键中与卟啉的氮原子形成配位键。铁卟啉化合物通常具有平面构型,其中铁离子位于卟啉环的中心位置。 1. 光谱性质:铁卟啉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谱区域内具有强烈的吸收峰,吸收峰位置和强度与铁离子的配位环境有关。根据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可以判断铁卟啉化合物的结构和配位形式。 2. 稳定性:铁卟啉化合物通常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够在适当的条件下长时间保持结构不变。这种稳定性使铁卟啉化合物成为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 3. 电子性质:铁卟啉化合物具有电子供体性质,能够与其他电子受体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这种电子性质使铁卟啉化合物在催化和传感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三、铁卟啉化合物的应用 1. 生物学领域:铁卟啉化合物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并参与了许多生物过程,如呼吸作用中的氧气运输和储存、氧还原酶的催化反应等。铁卟啉化合物还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等血红素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 2. 化学分析:铁卟啉化合物可作为化学分析中的指示剂和催化剂。由于铁卟啉化合物具有特异的光谱特性,可以通过光谱分析方法对化合物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 3. 医学应用:铁卟啉化合物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铁卟啉化合物可以用作光动力疗法中的光敏剂,通过与光的相互作用来破坏肿瘤细胞。此外,铁卟啉化合物还可以用于制备MRI对比剂,用于医学影像诊断。 铁卟啉化合物是一类结构独特、性质稳定且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它们在生物学、化学分析和医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对铁卟啉化合物研究的深入,相信将会有更多的应用领域被开拓出来,为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带来更多的福祉。

卟啉酞菁类化合物设计合成与自组装纳米结构及有机半导体性质

卟啉酞菁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自组装纳米结构及有 机半导体性质 作者姓名 业 专 指导教师姓名 合作导师 劬『年砰月/日,,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 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 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 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盟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 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 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 ◆

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期: 论文作者签名:.姿盟:导师签名:●士学位论文 录 第一章绪论??一 第一节卟啉、酞菁及其三明治型化合物研究概述 第二节卟啉酞菁类化合物的自组装纳米结构研究进展? 第三节卟啉酞菁在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方面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章不对称的八取代酞菁自组装纳米结构的研究? 第一节前言第二节实验部分??...● 第三节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结论? 参考文献第三章自由卟啉自组装微米管及其半导体性质的研究第一节前言? 第二节实验部分? 第三节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两亲性三层卟啉酞菁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 第一节前言? 第二节实验部分第三节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结论”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一 第五章卟啉单晶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性质的研究第一节前言第二节实验部分 第三节结果与讨论第四节结论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外文论文? ● ■ Ⅱ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 ● .?。。. 圮¨??‘., 墙??‘‘ ..铊 ◆?”” . .一? . .’

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物理化学性质

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物理化学性质 周彬,张文,曾琪,张智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武汉 430072) 【摘要】利用中位-四[对羟基苯基]卟啉和四水合乙酸钴在DMF中搅拌加热至100℃回流30min合成了金属钴卟啉。然后再用柱层析分离得到纯净的金属卟啉产物。利用电导率仪研究了金属卟啉金属钴卟啉的电迁移性质。通过金属钴卟啉配合物与咪唑配位动力学的研究证实了其轴向上存在配位作用。 【关键词】卟啉、金属(钴)卟啉配合物、咪唑、动力学性质、电迁移性质 【前言】 卟啉化合物是一类含氮杂环的共轭化合物,其中环上的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如图1所示) :

图1 X=COOH;OH;NH2 如图2 卟啉环中含有四个吡咯环,每两个吡咯环在2位与5位之间由一个次甲基桥连,在5,10,15,20,位上也可键合四个取代苯基(如图2),形成四取代苯基卟啉。卟啉环中有交替的单键和双键,有18个π电子组成的共轭体系,具有芳香性。 当两个氮原子上的质子电离后,其形成的空腔中可以容纳Fe,Co,Mg,Cu,Zn,等金属离子而形成金属配合物,并且这些金属配合物都具有一些生理上的作用。 卟啉化合物具有对光,热的良好稳定性。它的这种稳定性,大的可见光消光系数和它在电荷转移过程中的特殊作用,使得它在光电领域中的应用受到高度重视,它被用于气体传感器,太阳能的贮存,生物模拟氧化反应的催化剂,生物大分子探针,还可以作为模拟天然产物的母体,金属卟啉配合物被广泛的应用于微量分析等领域。本实验合成并提纯了卟啉配合物,采用电导仪测定金属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电迁移性质,还就其与有机碱的轴向配位反应进行动力学的测定。 【实验部分】

卟啉,氮杂卟啉杂化体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卟啉,氮杂卟啉杂化体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卟啉在研究和应用方面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在有机合成、光电化学、光电催化等研究领域都有了广泛的应用,而氮杂卟啉则作为新型卟啉杂化体,具有更好的性能,因此有必要进行设计、合成和性能研究。 卟啉(或称联苯胺)是一种多用途的有机分子,对电子传输特性和光化学性质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与其他分子官能团结合,形成聚合物、复合物和杂化体,以改变其光谱和物理化学性质,扩展其应用范围。 氮杂卟啉是一种新型的卟啉杂化体,其中的氮原子可以容纳多个电子,提供更多的电子传输通道,从而改善卟啉的电子传导性能。此外,氮原子还可以激发空穴,促进光解和电子迁移,有效地改善卟啉的光电化学和电子催化性能。 要设计和合成氮杂卟啉杂化体,首先要了解杂化体的结构。氮杂卟啉杂化体是由一个卟啉核和一个氮原子共同构成的,卟啉核含有苯环和联苯胺基团,而氮原子则直接与卟啉核相连,形成一种类似“连接球”的结构。 其次,要确定氮杂卟啉杂化体的合成方法。根据氮杂卟啉杂化体的结构,可以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将氮原子限域定位,并利用空穴和电子传输通道结合,将氮原子与卟啉核结合。此外,可以采用离子液体法、金属氧化物负载的溶剂热法、碱金属催化降解卟啉等方法,制备氮杂卟啉杂化体。

最后,要研究氮杂卟啉杂化体性能。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与普通卟啉相比,氮杂卟啉杂化体可以更好地调节电子能量转移,具有更高的电子传输效率和更强的光电化学性能。此外,氮杂卟啉杂化体的热稳定性和对抗氧化剂的性能也显著增强。 综上所述,氮杂卟啉杂化体是一种新型的卟啉杂化体,具有高电子传输效率、强光电化学性能和良好的热稳定性等优势,可以进一步改善卟啉的性能,丰富卟啉的应用范围。因此,设计、合成和性能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总之,氮杂卟啉杂化体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在该领域的研究,以探索更多可能性,更好地发挥卟啉在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等方面的潜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