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电泳仪的使用(原创)电泳仪的使用方法

毛细管电泳仪的使用(原创)电泳仪的使用方法
毛细管电泳仪的使用(原创)电泳仪的使用方法

毛细管电泳仪的使用(原创)*电泳仪的使用方法

毛细管, 电泳仪, 原创

概要:准备工作1.毛细管的制备:①剪略长于需要长度的毛细管(使用专用的裁剪纱布),断端利用镊子小心移除。②烧窗:从毛细管进液端开始到实验者需要长度的位置烧窗,窗口尽量小,过程中可用防护工具对窗口两端.

准备工作

1.毛细管的制备:

①剪略长于需要长度的毛细管(使用专用的裁剪纱布)。

断端利用镊子小心移除。

②烧窗:从毛细管进液端开始到实验者需要长度的位置烧窗,窗口尽量小,过程中可用防护工具对窗口两端的毛细管进行防护。

烧好的窗需用粘有酒精的棉花擦拭。

注:检测的有效长度为从毛细管进液端到检测窗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一般根据实验者的需要自己掌握。

③取出卡槽:打开安放卡槽区域的门。

旋转固定卡槽的杠杆90度,按卡槽中央的释放按钮,握住卡槽的两端向上抽出卡槽。

④安装毛细管:将进液端的毛细管小心的从卡槽的出口插入。

进入时可轻轻旋转。当窗口到达检测点时停止插入,将游离的进液端毛细管从卡槽的入口引出。

并固定好毛细管外端的橡胶管。

注:插入毛细管时小心操作,窗口位置的毛细管非常容易破裂,需格外谨慎。

过程中切忌使用暴力。

⑤安放卡槽:用与取出的步骤相反顺序的操作安放卡槽。

2.添加样品,缓冲液及冲洗液:

①为了减少样品及缓冲液的挥发。

在插入加液管前可在加样管固定器的小孔内加入少量的ddH2O。

②已添加好的加液管,在插入转盘上的固定槽前先离心2min加液时注意加样枪头紧贴管壁,防止气泡的产生。

③为了减少虹吸作用,需要保持入口处和出口处的running buffer量一致,对于500ul体积的加液管,推荐加入500ul的剂量;对1.5ml体积的加液管,推荐1.3ml的剂量。

④推荐加入样品的最小剂量为50ul检测需要的最小剂量为15ul。

⑤在出口处的waste管中加入50ul的ddH2O,可以防止检测端的毛细管被冲洗液的残留污染。

电泳仪的操作

1.插上电源。

检查电泳仪的连接情况。

检查制冷区小槽内水量是否充足,打开电脑,打开电泳仪的开关(两扇门都需要关闭)。

在电脑桌面点开BioFocus的图标。

进入到BioFocus的控制界面。

2.设置程序:

①点击Reagents键,在已有的Reagents Data base中查看是否含有需要使用的配液,有可点击该配液查看。

或使用edit键进行修改;没有则点击add进行编辑添加。添加之后注意命名名称的

唯一性。

②点击Cartridges键,对卡槽的相关参数进行查看,修改。如Cartridges Data base中没有和试验要求匹配的配置参数则点击Add进行添加。注意需要激活相应的或者设置的卡槽。

③点击Configurations→Define:添加需要的信息:configuration ID;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select the cartridge→Continue:Regent双击左下角regent data base中需要选择的regent;双击屏幕右边你需要放置该regent的Inlet Carousel Position→Sample:命名。

同样的方式从左下角的Reagents中添加到右侧相应的位置上→点击empty然后点击需要删除的Regent;点击clear清除所有设置的Regent摆放次序→OK。

注:在以上几步中,记得同时设置好中止的清洗程序,及Shutdown程序。

ddH2O清洗5分钟。

氮气吹干。

④点击Methods:选择设置好的程序→Define:填写Method ID Description→Inlet Regent。

选择电泳中需要的Running buffer→Outlet Regent选择电泳中需要的Running buffer →Voltage Mode填写需要的电压,电流,正负极。

设定电泳时毛细管需要的温度,以及电泳时间→Add:添加在电泳前后需要灌注的洗液等。

填写灌注的时间→Injection:选择电压或者气压的进液方式;前者需选择恒压或者恒流。

以及进液时间的长短;后者需选择压力*时间的进液常数→Detector:Detector Parameters:设置波长。

时间。

通道,AU范围;Display parameters:设置波长。

AU范围。

偏移;Options:设置Rise Time Turn off lamp at run end;Designation:该设者存储的位置→OK

⑤点击Auto Seqs:选择需要的程序→Define查看。

编辑需要调整的程序。

如States显示Conflict则需要对相应的设置进行调整。

知道状态显示Pending→Pending。

Ready→OK→Start

停止,存储,查看文件

①等待所有的程序完成后(包括运行程序及情节程序)。

要停止运行的程序。

则可点击屏幕左上角的Stop键→选择需要中止运行的某一步(Abort Current Run Only),某一组(Abort Current Run Group)或所有编辑的程序(Abort Automation Sequence)→OK →存储在指定盘上(Yes),自定义盘(NO)→需要取出加液管及转盘(YES)不需要(NO)

注:在所有的对话框消失之前。

以及转盘没有回到初始位置之前,不能打开电泳仪的门。

操作要点:

1.将毛细管电泳仪放置于有空调的房间。

保持室温恒定。同时。

操作中控制毛细管及仪器恒温。

2.缓冲液加压一段时间后。

淌度和电渗流会变化,要经常更换。

3.缓冲液要用0.45mm微孔滤膜过滤后使用。

4.对未涂渍的毛细管柱每天使用前先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水及运行缓冲液各冲洗10min平衡后使用。更换缓冲液时。

要用水冲洗3min后,再用缓冲液冲洗10min平衡后进样。

5.样品宜溶于稀释5~10倍的运行缓冲液中。

以获得好的峰形。

6.为提高定量准确性。

宜加入一内标。在保证峰形的前提下。

样品宜用高浓度,进样时间应大于5psi sec。

7.摸索实验条件时。

可先用一短柱,用磷酸盐、硼砂或Tris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试验。

当选定缓冲液种类时,可先改变pH值获得最佳分离。

再改变浓度以获得较好的峰形及柱效。为使分析高效、快速,电压一般可用18~20kv。

8.每次作完实验后,用水冲洗5min,可将毛细管两端置于水中保存。

也可用氮气吹干后保存。

毛细管电泳仪的保养

卡槽的清洁

松开固定卡槽前方Holder的螺丝,用羊毛刷及ddH2O清洁卡槽。

然后用干净的刷子将其擦干。

如果可以的话。

可以用异丙醇,甲醇或者乙醇代替水进行清洁,这样保存的时间较长。

压力电极的清洁

吸入端电极的清理非常重要,利用甲醇,异丙醇,或者乙醇清洁内部及其顶端。在电极内部小孔的顶部涂上一层薄薄的润滑油进行有效的防护。压力电极底部边缘的两个小孔需要用羊毛刷和水每个月进行清洁。

毛细管卡槽的清洁

每次电泳完毕之后。

应该将毛细管用清洗液。

ddH2O冲洗。

然后用氮气吹干。

托盘的清洁

托盘内的小槽可能由于电泳液的溢出而收到污染,应采用温水以及性能较为温和的去污剂浸泡。

然后用ddH2O冲洗干净。

晾干,然后再安装好。清洗过程中注意不要让安放EP管的小槽划出托盘,经常使用的小槽应重点清理。

制冷器的更换及灌注

在常规的使用中。

制冷储备槽应当经常检查和补充水量。水量应控制在槽内壁两条线之间,每周加入1到2毫升的甲醇以防止细菌的滋长。使用电压在20KV以下时,ddH2O可以作为制冷液,在20~25KV时。

大部份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采用水作为制冷液,在≧25KV时就要采用Fluorinert FC 77Bio-Rad catalog#148-6050(机器配置时自带一瓶)

清洁制冷槽的步骤:

1.用螺丝启讲制冷槽holder松开从底部取出槽.

2.用制冷清洁压力器尽可能的取尽其中的液体用羊毛刷刷净槽内.

3.托盘内的卡槽归位管好门.

压缩机托盘的清洁

在电泳仪设备的底部有一个托盘。

它收集来自制冷器的废液,每周应检查是否已满。

尤其是潮湿的情况下需进行检查。

如果内部有水,用容器在下部接住,并按下托盘右边的按钮。

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方法

第一节全站仪的结构组成和基本操作方法 数字化测图的关键仪器是电子全站仪。它 具有功能强、精度高、用途广和使用方便、快 捷等特点,备受欢迎。 目前,世界各国生产的全站仪品种、规格、型号繁多,并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如增加自动调焦、自动锁定跟踪目标、激光对点、数字键、免棱镜观测、DOS操作等等。但无论哪一种规格型号,其中最主要的几种指标是:测程、测角精度、测距精度、存点数量。(图5-1)为南方测绘公司的全站仪系列产品。 各种全站仪的基本操作上略有不同。但基本原理和主要功能基本相同。本章将以拓普康电子全站仪为例,介绍全站仪的有关知识。 一、GTS—332电子全站仪的组成 GTS—332电子全站仪由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和微机三部分组成,主要技术指标是:单棱鏡测程3km,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2mm+2ppm?D),野外测量最多能存8000个点,能进行数据采集、数据文件存储并通过RS—232C串行信号接口与其它计算机进行数据通讯。全站

仪的各部件名称如(图5-2)。 基本操作方法 全站仪的安置操作(对中、整平、瞄准等)与经纬仪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全站仪有一操作键盘和显示屏(图5-3),通过观测和键盘的操作,会在显示屏上显示出各种数据。 1、键盘操作 各种操作键的功能见(表5-1)。按POWER键打开电源开关后,可 直接进入角度测量,如按键或键可进行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 若按MENU键,将进入菜单测量模式。 操作键表5-1

2、显示屏显示的符号(表5-2) 显示屏表5-2

在显示屏右边的各操作键与显示屏下方的软键(功能键)配合,将组合成各种各样的功能,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出各种信息(图5-4)。 3、角度测量模式下各功能键的功能(表5-3) 角度测量模式表5-3

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摘要:毛细管电泳法是以弹性石英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依据样品中各组分之间淌度和分配行为上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电泳分离分析方法。该技术可分析的成分小至有机离子、大至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可用于分析多种体液样本如血清或血浆、尿、脑脊液及唾液等,比HPLC 分析高效、快速、微量。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原理分离模式应用 1概述 毛细管电泳(Caillary Electrophoresis)简称CE,是一类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场为驱动力的新型液相分离分析技术。CE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7年瑞典Hjerten最先提出在直径为3mm的毛细管中做自由溶液的区带电泳(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CZE)。但他没有完全克服传统电泳的弊端[1]。现在所说的毛细管电泳(CE)是由Jorgenson和Lukacs在1981年首先提出,他们使用了75mm的毛细管柱,用荧光检测器对多种组分实现了分离。1984年Terabe将胶束引入毛细管电泳,开创了毛细管电泳的重要分支: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KC)。1987年Hjerten等把传统的等电聚焦过程转移到毛细管内进行。同年,Cohen 发表了毛细管凝胶电泳的工作。近年来,将液相色谱的固定相引入毛细管电泳中,又发展了电色谱,扩大了电泳的应用范围。 毛细管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一样,同是液相分离技术,因此在很大程度上HPCE与HPLC可以互为补充,但是无论从效率、速度、样品用量和成本来说,毛细管电泳都显示了一定的优势毛细管电泳(C E)除了比其它色谱分离分析方法具有效率更高、速度更快、样品和试剂耗量更少、应用面同样广泛等优点外,其仪器结构也比高效液相色谱(HPLC)简单。C E只需高压直流电源、进样装置、毛细管和检测器。 毛细管电泳具有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试验成本低、消耗少、操作简便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医学、药学、材料学以及与化学有关的化工、环保、食品、饮料等各个领域[2]。

流式细胞仪细胞分选的操作步骤

细胞分选的简要操作步骤 一、上样前的准备 FACSCalibu可以分选细胞进行培养或功能性研究,而这些研究需要清洁环境以保持分选后细胞不受污染继续培养,因此在样本制备,上机检测分选等过程中需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 1、应用无菌技术制备下列无菌工作液。 3L 70%乙醇(用无菌蒸馏水配制) 5L无菌蒸馏水 5L无菌PBS 2、在干净的鞘液筒中加入3L 70%乙醇。盖紧盖子,振摇鞘液筒,确保桶内壁被乙醇充分洗 涤。安好鞘液筒。 3、将过滤器短接,否则乙醇将破坏滤膜。。 4、用70%乙醇冲洗收集管接口处,并喷洒进样口处的空气。 5、在收集管接口处安装2支BD 50ml收集管(若不使用浓缩器)。 6、放上一支装有70 %乙醇的进样管。 7、设分选门(画一个空门使机器进行分选操作)。 9、从Acquire menu选择SortSetup。在Sort Gate菜单中选择步骤7设定的分选门。按液流控制 键RUN。 10、在Setup 方框中打叉,点击Acquisition Control 菜单中Acquire。。 11、跑乙醇直至2支收集管注满(每管注满需要9min ),点击Pause, Abort。 12、再重复上述步骤2次,共需要1h。 13、断开鞘液筒,在鞘液筒中加入500mL无菌蒸馏水,振摇鞘液筒,倒掉液体,反复操作直 至洗净桶内壁残余乙醇。 14、在鞘液筒中加入3L无菌蒸馏水,盖紧盖子。安好鞘液筒。 15、在收集管接口处安装2支新的收集管。 16、放上一支装有无菌蒸馏水的进样管。 17、点击Acquisition Control 菜单中Acquire。 18、跑无菌蒸馏水直至2支收集管注满(每管注满需要9min),点击Pause Abort。 19、再重复上述步骤2次,共需要1h。 20、断开鞘液筒,在鞘液筒中加入3L无菌PBS盖紧盖子。安好鞘液筒。 21、在收集管接口处安装2支新的收集管。 22、放上一支装有无菌PBS的进样管。 23、点击Acquisition Control 菜单中Acquire。 24、第一支收集管(最左)中收集15 mL PBS后取下,使PBS由左至右流入下一收集管。重复 操作至2个管都收集了15 mL PBS为止。点击Pause, Abort。 25、在收集管接口处安装2支新的收集管。若要分选动物细胞,则应用无菌技术,用无菌 PBS4 % BSA缓冲液过夜包被50mL锥型管,将包被好的锥型管安置于收集接口。 26、按下述分选步骤分选样本 二、分选细胞

课件--第六章 毛细管电泳仪

第六章毛细管电泳仪 * 绪言 1、概念:在极细的毛细管内所进行的各种形式的电泳,称为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 2、类型:有毛细管区带电泳,胶束电动力学毛细管色谱、毛细管筛分电泳、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毛细管等速电泳等。 3、毛细管电泳特点: (1)高效、快速、微量、可全部自动化。 (2)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相比,毛细管电泳(CE)成本低,选择性大,且几乎不消耗溶剂。 (3)散热效率高,分离质量好。 (4)灵敏度和分辨率高,操作简便,污染小,应用范围广。 4、历史发展: 1967年:最先在3mm直径毛细管中作自由溶液的区带电泳。 1974年:用200~500 m内径的毛细管作电泳分离。 1981年:用75 m内径玻璃毛细管柱,加30kV电压实现电泳。 1984年:引入了胶束毛细管电动力学色谱的方法。 1987年:实现了毛细管等电聚焦及毛细管凝胶电泳。 1988年:首次利用CE作微量物质提取。并把激光引入CE检测器,大大提高了检测灵敏度。 第一节毛细管电泳的工作原理 一、带电粒子的迁移 (一) 偶电层和Zeta势 1、偶电层: 固体与液体接触时,若固体表面由于某种原因带一种电荷,则因静电引力会使其周围液体带有相反电荷,即在液-固界面形成偶电层,两者之间存在电位差,叫Zeta势。 * 毛细管电泳中,带电粒子表面和毛细管壁表面都有偶电层。 2、粒子的Zeta势: 电解质中的任何带电粒子被异性电荷的离子所包围,部分异性离子被吸附到粒子上,部分则游离在附近。被吸附的“固定”离子有一个切平面,和带电粒子间的电势差,称为粒子的Zeta势。 3、管壁的偶电层和Zeta势: (1)偶电层:毛细管一般为石英管,内表面为硅胶表面并带负电(pH>3) 。则管子中溶液的正离子因受静电引力就会聚集紧贴在表面附近,从而形成偶电层。 (2)Stern层:偶电层中由于吸附而紧贴在表面的离子叫Stern层;其它可移动的游离离子为扩散层,游离离子的电荷密度随与表面距离增大而急剧减小。 (3)管壁的Zeta势:Stem层和管壁表面间的电势差称为管壁的Zeta势。 * 偶电层的厚度 : 管壁的Zeta势随与管壁表面距离增大而按指数规律衰减,使其衰减一个指数单位所需的距离叫偶电层的厚度 。 (二) 恒定场强下带电粒子的迁移 1、带电粒子移动速度v ep:电泳时,v ep为

全站仪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

1.水平角测量 (1)按角度测量键,使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照准第一个目标A。 (2)设置A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 (3)照准第二个目标B,此时显示的水平度盘读数即为两方向间的水平夹角。 2.距离测量 (1)设置棱镜常数 测距前须将棱镜常数输入仪器中,仪器会自动对所测距离进行改正。 (2)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光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会随大气的温度和气压而变化,15℃和7 60mmHg是仪器设置的一个标准值,此时的大气改正为0ppm。实测时,可输入温度和气压值,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大气改正值(也可直接输入大气改正值),并对测距结果进行改正。 (3)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4)距离测量 照准目标棱镜中心,按测距键,距离测量开始,测距完成时显示斜距、平距、高差。 全站仪的测距模式有精测模式、跟踪模式、粗测模式三种。精测模式是最常用的测距模式,测量时间约,最小显示单位1mm;跟踪模

式,常用于跟踪移动目标或放样时连续测距,最小显示一般为1cm,每次测距时间约;粗测模式,测量时间约,最小显示单位1cm或1mm。在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时,可按测距模式(MODE)键选择不同的测距模式。 应注意,有些型号的全站仪在距离测量时不能设定仪器高和棱镜高,显示的高差值是全站仪横轴中心与棱镜中心的高差。 全站仪3.坐标测量 (1)设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2)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或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当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时,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后视方向的方位角,并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 (3)设置棱镜常数。 (4)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5)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6)照准目标棱镜,按坐标测量键,全站仪开始测距并计算显示测点的三维坐标。 4.数据通讯 全站仪的数据通讯是指全站仪与电子计算机之间进行的双向数 据交换。全站仪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讯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全站仪配置的PCMCIA(personal computer memory card inter nation association,个人计算机存储卡国际协会,简称PC卡,也

最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操作步骤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操作步骤 取对数生长期的A549细胞,按1×106 cells/ mL以1mL接种于100mm培养皿内 ↓ 24h后,进行所需的处理(比如加药,照射) ↓ 特定时间后终止培养,进行下一步的实验 ↓ 收集原培养液,洗后的PBS和消化后的细胞,将三者混匀放入15ml 离心管中 ↓ 1000rpm离心5min(短时低速离心) ↓ 弃上清,用1.5ml预冷PBS,1000rpm离心5min后去除PBS和细胞 悬液内的细胞碎片 ↓ 加入1.5ml预冷PBS,在涡旋状态下加入3.5ml无水乙醇,混匀后,于4℃固定30min,或-20℃长期保存。 ↓ 1000r/min,离心5min ↓

将乙醇吸除,加PBS清洗混匀 ↓ 1000r/min,5min再离心一遍,将残留在细胞上的乙醇除去 ↓ 吸除离心管内PBS,加入200ul PBS和2ul的RNA酶(0.25mg/ml)(37℃下孵育30min) ↓ 加入0.5ml的50ug/ml的PI溶液室温下避光染色30min ↓ 将离心管内的细胞过滤(300um尼龙网膜)至含有PBS的EP管中(PI 具有很强的粘附性,容易使细胞聚团),标记EP管 ↓ 提前一天网上预约 ↓ 开机(先开仪器后开软件) ↓ 流式细胞仪的结构一般分为5部分:①流动室及液流驱动系统;②激光光源及光束成形系统;③光学系统;④信号检测、存贮、显示、分析系统;⑤细胞分选系统。 ↓ 检测前先涡旋使细胞混匀悬浮呈单个细胞,然后插入流式细胞仪上

↓ 流动室内充满鞘液,细胞排成单列由喷嘴中心喷出,形成细胞液柱 ↓ 液柱与激光束相交,细胞上的荧光染料被激发产生荧光(488nm激 发光源) ↓ 荧光信号变成电信号输出到计算机,软件分析(荧光染料和细胞DNA分子特异性结合,可以检测出细胞周期各时相细胞比例) ↓ 在用第三方软件分析之前,将流式结果按如下所示导出 结果分析——Modfit软件分析

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在食品安全监控中的应用

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在食品安全监控中的应用(华东师大化学系叶建农)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从而导致消费者急性或慢性毒害或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食品安全方面的恶性和突发事件不断发生。据美国疾控中心研究报告估计,美国每年因食品中毒而死亡的人数约5000人左右。日本也先后发生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食品中毒事件,以及导致上万人中毒的雪印牛奶事件。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食品中毒事件时有所闻。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实际发生的食物中毒例数在200万人次以上,其中有相当比例是由违禁食品添加剂引起,如2005年“苏丹红”事件,2006年“瘦肉精”事件,2008年“三聚氰氨”事件等。这类事件不仅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而且也对经济发展和国家形象产生及其负面的影响。客观而言,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仍处于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有必要进行全方位的整治。其中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切实做好食品安全监控工作。 食品分析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食品中营养成分分析,以及

食品中化学添加剂、化学污染物的分析。由此可见,食品安全监控的主要内容,本质上是指能够准确分析和严格控制食品中化学添加剂及化学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其中食品添加剂属限用品。根据我国卫生部2008年新修订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规定,在一定前提下可合法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总数为1812种,共分为22大类。这一千多种食品添加剂虽然已经卫生部认可,但对其允许的添加范围及添加量却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至于化学污染物则属违禁品,有时又叫禁用品,即在任何条件下均不得人为添加,如苏丹红、瘦肉精、孔雀石绿、三聚氰氨等。 从理论上讲,现有的化学分析方法都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应用于食品安全监控。如比色法、滴定法、水解法、蔡氏砷斑法、凯氏定氮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毛细管电泳法等。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Electrophoresis,CE)是近二十来发展最快的一种分离分析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所需样品量少、分析成本低等优点。毛细管电泳分析法是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根据样品中各组分之间迁移速度的差

FACAria流式细胞仪操作程序

、准备工作 1,清洗偏转板,防止盐离子影响电荷加载,电流偏转。 1)用超纯水沾湿医用棉签,擦拭偏转板所有金属物件。再用干棉签擦干。 2)5ml 注射器吸超纯水,清洗缝隙。用滤纸先吸水,再用干棉签擦干。 2,鞘液桶加液 3, 喷嘴超声,喷嘴放入超纯水中,超声2min。用滤纸吸干水分,晾干。 二、开机启动 1, 启动电脑,密码BDIS,点开软件,无密码 2,机箱侧面依次打开总机开关,蓝色、红色激光。 3, 液流启动:Cytometer --- FiuidSetup 1 )气路(透明管)、液路(蓝色管) ,从乙醇桶上拔下,插到鞘 液桶 2)闭合喷嘴从侧面放入到喷嘴位置,旋转至12 点方向 3)取下闭合喷嘴 4)将超声过的喷嘴放入喷嘴位置。 4, 喷嘴压力切换:菜单栏中Sort---SortSetup --- 70um (选择当前使用的喷嘴大小) 5, 液流调整:

点开电脑界面中70um图标栏里的Stream,从打叉状态变为打勾。查看是否都处于正常状态:1)打开仪器机箱,查看液流是否流到废液槽。如果偏离,拧开两边的螺丝,左右推动使液流到达槽内,拧好螺丝。 2)查看电脑界面,液流图像是否稳定,如果有黑白灰图片变化,用棉签擦拭偏转板上方 3)查看电脑界面,液流是否在中央,如果不是,可以手动调整仪器摄像头,或者重新插好喷嘴。 4)机箱中查看激光束是否完好通过,用干棉签挡住通过位置,如果看到激光射出,则正常。然后关闭主机箱外盖。 调整液流:通过调整振幅来实现。 1)振幅Ampl,数值调大,使液流断滴在上1/3处,即2滴连续液流。 2)频率Freg ,一般不动。 3)Gap:当喷嘴为70um时,数值一般为7、8、9。100um时,为10, 、11 、12。 4)当Ampl和Gap都稳定时,把实际值(后面)手动输入到确定值的框内(前面)。 5)点击StreamSpot ,锁死数值,保持液流稳定。 Dropl :实际值和确定值,变化幅度保持在10以内。 Gap:实际值和确定值,变化幅度保持3以内。此视为稳定液流。 三、手动调补偿: 样品:Negative (双阴管),FITC(单阳),PE(单阳)

毛细管电泳仪

使用Pacemadq毛细管电泳测定对苯二甲酸中的4-CBA和P-TOL。与高效液相色谱相比,毛细管电泳简单,快速,准确。在本文中,作者总结了常见的故障,例如测量数据的偏差,进样针筒到达预定位置的故障,制冷剂泄漏故障,并提出了克服不熟悉的仪器维护方法的探索。 1.1毛细管电泳仪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1.1.1国内发展现状 近年来,家用毛细管电泳仪在外部建模,光路系统和测量精度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家用毛细管电泳仪在测定方法,测定时间,样品含量,整体结构,人机界面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1.2国外毛细管电泳仪器的发展现状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便携性和稳定性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多组分的测量已经摆脱了传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或者在传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取得了技术突破,并获得了多项原始专利。 1.1. 2.1中的Pacemadq毛细管电泳仪 美国的Pacemadq毛细管电泳仪,可以测量核酸/核苷酸,蛋白质/多肽,糖/糖蛋白分析,PTA,无机盐酸分析等。 PACE MDQ毛细管电泳仪的维护

Pacemadq毛细管电泳仪提供了人性化的操作流程,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维护工作。但是,由于样品质量参差不齐,必须定期维护以防止损坏仪器。作者从事该仪器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项目PTA检测的基本维护方法如下。 2.1冷却液添加 PACE MDQ毛细管电泳仪在运行过程中会损失冷却液,不能完全填充毛细管柱的外壁,影响分离效果,因此必须定期添加冷却液。 ①将制冷剂连接器添加到制冷剂加注口。 ②直到制冷剂窗口的高度达到3/4位置。 ③取下注射器并关闭制冷剂添加门。 2.2更换电极 在PACE MDQ毛细管电泳仪的重复使用过程中,电极需要深入到电解质试剂瓶中。在再次穿透瓶盖的过程中,电极容易弯曲。电极弯曲时,需要更换电极。更换方法如下: ①通过直接控制,托盘移动到装载位置。 ②卸下接口模块的毛细管。

全站仪使用方法及使用步骤(详细)

全站仪使用方法及使用步骤 一、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简称全站仪,它是一种可以同时进行角度(水平角、竖直角)测量、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和数据处理,由机械、光学、电子元件组合而成的测量仪器。由于只需一次安置,仪器便可以完成测站上所有的测量工作,故被称为“全站仪”。 二、全站仪上半部分包含有测量的四大光电系统,即水平角测量系统、竖直角测量系统、水平补偿系统和测距系统。通过键盘可以输入操作指令、数据和设置参数。以上各系统通过I/O接口接入总线与微处理机联系起来。 三、微处理机(CPU)是全站仪的核心部件,主要有寄存器系列(缓冲寄存器、数据寄存器、指令寄存器)、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微处理机的主要功能是根据键盘指令启动仪器进行测量工作,执行测量过程中的检核和数据传输、处理、显示、储存等工作,保证整个光电测量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输入输出设备是与外部设备连接的装置(接口),输入输出设备使全站仪能与磁卡和微机等设备交互通讯、传输数据。 四、目前,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测绘仪器生产厂商均生产有各种型号的全站仪。不同型号的全站仪,其具体操作方法会有较大的差异。下面简要介绍全站仪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 (一)全站仪的操作与使用 1.全站仪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 (1)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1)电池的安装(注意:测量前电池需充足电) ①把电池盒底部的导块插入装电池的导孔。 ②按电池盒的顶部直至听到“咔嚓”响声。 ③向下按解锁钮,取出电池。 2)仪器的安置。 ①在实验场地上选择一点,作为测站,另外两点作为观测点。 ②将全站仪安置于点,对中、整平。 ③在两点分别安置棱镜。 3)竖直度盘和水平度盘指标的设置。 ①竖直度盘指标设置。 松开竖直度盘制动钮,将望远镜纵转一周(望远镜处于盘左,当物镜穿过水平面时),竖直度盘指标即已设置。随即听见一声鸣响,并显示出竖直角。 ②水平度盘指标设置。 松开水平制动螺旋,旋转照准部360,水平度盘指标即自动设置。随即一声鸣响,同时显示水平角。至此,竖直度盘和水平度盘指标已设置完毕。注意:每当打开仪器电源时,必须重新设置和的指标。 4)调焦与照准目标。 操作步骤与一般经纬仪相同,注意消除视差。 (2)角度测量 1)首先从显示屏上确定是否处于角度测量模式,如果不是,则按操作转换为

最详细的流式细胞仪实验方法

流式细胞仪实验方法 一、实验准备 1.标本制备: 2.最小化非特异性结合: 二、凋亡 1.凋亡的检测方法:网站和其它 2.PI染色法 3.Annexin V 法 4.TUNNEL法 三、细胞因子 1.激活的细胞因子 2.CBA 四、血小板 1.活化 2.活化检测 3.网织血小板 五、红细胞 1.网织红细胞 2.PNH 3.胎儿红细胞 六、肿瘤学 1.DNA 细胞周期 2.蛋白 3.多药耐药 4.微小残留白血病

第一部分标本处理 一、流式细胞术常规检测时的样品制备 (一)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 取一定量细胞(约1X106细胞/ml),在每一管中分别加入50μl的HAB,并充分混匀,于室温中静置1分钟以上(),再直接加入连接有荧光素的抗体进行免疫标记反应(如做双标或多标染色,可把几种标记有不同荧光素的抗体同时加入),。孵育20-60分钟后,用PBS(pH7.2—7.4)洗1-2次,加入缓冲液重悬,上机检测。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易于分析,适用于同一细胞群多参数同时测定。虽然直标抗体试剂成本较高,但减少了间接标记法中较强的非特异荧光的干扰,因此更适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 (二)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 取一定量的细胞悬液(约1X106细胞/ml),先加入特异的第一抗体,待反应完全后洗去未结合抗体,再加入荧光标记的第二抗体,生成抗原—抗体—抗抗体复合物,以FCM检测其上标记的荧光素被激发后发出的荧光。本方法费用较低,二抗应用广泛,多用于科研标本的检测。但由于二抗一般为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较差,非特异性荧光背景较强,易影响实验结果。所以标本制备时应加入阴性或阳性对照。另外,由于间标法步骤较多,增加了细胞的丢失,不适用测定细胞数较少的标本。 二、最小化非特异性结合的方法 1.荧光标记的抗体的浓度应该合适,如果浓度过高,背景会因为非特异性的相互作用的增加而增加。 2.在使用第一抗体之前,将样品与过量的蛋白一起培育,如小牛血清蛋白(BSA),脱脂干奶酪,或来自于同一寄主的正常血清来作为标记的第二抗体。这个步骤通过阻断第一抗体和细胞表面或胞内结构的非特异性的交互作用来降低背景。 3.在使用第一抗体之后,将样品与5%至10%的来自于同一寄主的正常血清和作为标记的第二抗体一起培育。这个步骤会减少不必要的第二抗体与第一抗体、细胞表面或胞内结构之间的交互作用。 通过用来自于同样的样品的血清稀释标记过的抗体可以略过此步骤。此步骤适用于很多方面,但有时候它也会导致已标记的第二抗体和正常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的免疫复合体的形成。这种复合体会优先与一些细胞结构进行结合,或者它们最终会导致期望得到的抗体活性的丢失。 4.使用F(ab’)2片段会使背景决定于第一或第二抗体与FC受体的全分子结合。大多数的第二抗体的F(ab’)2片段容易利用。而第一抗体的F(ab’)2片段一般是不能利用或很难制作。因此,在NaN3存在的条件下,将新鲜组织或

全站仪的使用原理和操作方法

全站仪的使用原理和操作方法内容:了解全站仪的分类、等级、主要技术指标;掌握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测角、测边、测三维坐标和三维坐标放样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全站仪的对边测量、悬高测量、面积测量等方法。 重点: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测角、测边、测三维坐标和三维坐标放样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难点:全站仪测三维坐标和三维坐标放样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采取演示法教学。讲解拓普康全站仪使用,在课堂上每讲一项功能后,利用多媒体课室的优点,现场演示一次,并将操作过程通过投影仪投影到屏幕上,起到直观、形象的效果,使学生能迅速掌握全站仪的使用。 § 7.1 全站仪(total station)的功能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由光电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微处理仪及数据记录装置融为一体的电子速测仪(简称全站仪)正日臻成熟,逐步普及。这标志着测绘仪器的研究水平制造技术、科技含量、适用性程度等,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全站仪是指能自动地测量角度和距离,并能按一定程序和格式将测量数据传送给相应的数据采集器。全站仪自动化程度高,功能多,精度好,通过配置适当的接口,可使野外采集的测量数据直接进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或进入自动化绘图系统。与传统的方法相比,省去了大量的中间人工

操作环节,使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同时也避免了人工操作,记录等过程中差错率较高的缺陷。 全站仪的厂家很多,主要的厂家及相应生产的全站仪系列有:瑞士徕卡公司生产的TC 系列全站仪;日本TOPCN (拓普康)公司生产的GTS 系列;索佳公司生产的SET 系列;宾得公司生产的PCS 系列;尼康公司生产的DMT 系列及瑞典捷创力公司生产的GDM 系列全站仪。我国南方测绘仪器公司90 年代生产的NTS 系列全站仪填补了我国的空白,正以崭新的面貌走向国内国际市场。 全站仪的工作特点: 1、能同时测角、测距并自动记录测量数据; 2、设有各种野外应用程序,能在测量现场得到归算结果; 3、能实现数据流; 一、TOPCON 全站仪构造简介

全站仪快速操作方法

全站仪快速操作方法 随着从全站仪在测绘领域的广泛应用,操作全站仪的操作应用已经是广大测绘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常用全站仪在测绘工作中的快速操作方法做一简要说明,以供参考。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及其在测绘领域的广泛应用,集电子测角、电子测距、数据采集与存储的全站仪已经取代了常规的光学经纬仪和S3光学水准仪。各测绘仪器厂商生产出各种型号的全站仪,出现了大内存、多功能、防水型、防爆型、电脑型等全站仪,而且品种越来越多,精度越来越高,使用上也是越来越方便,全站仪正朝着功能全、效率高、全自动、易操作、体积小、重量轻的方向发展,使的野外测绘作业的劳动强度逐渐地减轻,工作效率得到不断提高,测绘技术水平也相应地得到了迅速地提高,从根本上更新了测量的观念和理论。本文试结合我院现有的尼康、拓普康、索佳、宾得、南方、苏一光、搏飞、科力达等系列的全站仪,从四个方面对常用全站仪在测绘工作中的快速操作方法做一简要说明 1 全站仪的基本组成与基本测角、测距原理 1.1 全站仪的基本组成 全站仪的基本组成可分为外部组成和内部组成。其外部组成与经纬仪大体相似,同样有望远镜、竖直制动、竖直微动,水平制动、水平微动,管水准器、圆水准器,对中器等。最大区别是在基座上方增加了液晶显示屏和操作面板进行人机对话。 液晶显示屏用来显示全站仪的测 量状态、数据输入、输出状态和测量结 果,操作面板向全站仪输入各种测量指 令和数据,由于全站仪体积所限不能有 太多的按键,所以全站仪的大部分按键 往往有几种功能,随着全站仪的测量状 态不同按键功能随之改变。因此,在操 作全站仪时必须看清液晶显示屏所显 示的测量状态。全站仪本身就是一个带 有特殊功能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其内部 组成与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大致相似,都 有输入、输出设备,微处理器、运算器、

流式细胞仪操作步骤(FACSCalibur)

一、开机程序: 1.检查鞘液桶和废液桶。确认鞘液充满状态(鞘液为鞘液桶体积的3/4位 置,可以连续工作3个小时左右)、盖紧黑盖、管道畅通、废液桶有足 够空间容纳本批标本排弃的废液。如果要添加鞘液,要先释放鞘液桶中 气压。 2.依次打开流式细胞仪FACSCalibur稳压器、主机开关、电脑开关,打印 机。 3.气压阀置于加压位置,待流式细胞仪处于STANDBY状态,做Prime,以 排除管路中气泡。 二、运行FACSComp软件、检查仪器状况 1.制备三色标准微球样本。一般情况向1ml鞘液(或过滤PBS)中加入 1滴质控小微球,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浓度。 2.机器预热5 min,打开FACSComp软件,选择保持路径。选择所需校 正内容,如果使用的微球是新一批产品要输入微球的批号。 3.在软件界面左侧Assay Selection选项中选择质控类型,即实验过 程中是否需要清洗样品。 4.上样品,微球溶液上样之前要充分混匀。功能键设置在“RUN”。 5.仪器自动检查,并做电压、补偿等设置。 6.FACSComp软件运行完毕,显示结果通过测试。 7.做Set up。 8.打印校正结果,退出FACSComp程序。 备注:在质控过程中,如果提示收集细胞速度慢可以提高细胞收集速度,但是在调节灵敏度(Sens)时,一定要用“Low”的状态上样,保证仪器灵敏度的准确。在使用仪器过程中要养成好的习惯,在上样品过程中,仪器保持在“Low”“Standby”状态。 三、样品分析软件:CellQuest Pro 软件,选择“联机”。 1.

(2)对实验样本进行命名; (3)对实验通道进行预设(FSC,SSC,FL1-FL4)。 备注:如果界面被关闭,重新调出步骤: 2.调出质控模板。 3.画图 选择画图工具(一般选择散点图),Inspect 界面会自动弹出,对几个常用选项进行设定:将散点图选中(用鼠标点击散点图边框才能够 选中图形),将 更改横纵坐 备注:第一个散点图横坐标为FSC,纵坐标为SSC 。 (1一般获取10000个细胞。 (2 ( 3)将所有补偿调为0 (4)将非 52 (5)FSC和SSC (6 4.上阴性对照 将阴性对照管混匀,上机,功能键设置在“RUN”,散点图出现细胞信 号,第一个图:让细胞信号出现在自己看上去舒服的区域;其他三个 散点图,要将细胞信号调整到阴性区域,即左下角区域。通过移动通

高效毛细管电泳实验

高效毛细管电泳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进一步理解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原理; 2. 熟悉毛细管电泳仪器的构成; 3. 了解影响毛细管电泳分离的主要操作参数。 二、实验原理 1.电泳淌度 毛细管电泳(CE )是以电渗流 (EOF)为驱动力,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依据样品中组分之间淌度和分配行为上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液相微分离技术。离子在自由溶液中的迁移速率可以表示为: ν = μE (1) r 6 q πημ= (2) 式中ν是离子迁移速率,μ为电泳淌度,E 为电场强度。η为介质粘度,r 为离子的流体动力学半径,q 为荷电量。因此,离子的电泳淌度与其荷电量呈正比,与其半径及介质粘度呈反比。 2.电渗流和电渗淌度 电渗流(EOF )指毛细管内壁表面电荷所引起的管内液体的整体流动,来源于外加电场对管壁溶液双电层的作用。 在水溶液中多数固体表面根据材料性质的不同带有过剩的负电荷或正电荷。就石英毛细管而言,表面的硅羟基在pH 大于3以后就发生明显的解离,使表面带有负电荷。为了达到电荷平衡,溶液中的正离子就会聚集在表面附近,从而形成所谓双电层,如图1所示。这样,双电层与管壁之间就会产生一个电位差,叫做Zeta 电势。但毛细管两端施加一个电压时,组成扩散层的阳离子被吸引而向负极移动。由于这些离子是溶剂化的,故将拖动毛细管中的体相溶液一起向负极运动,这便形成了电渗流。 电渗流的大小可用速率和淌度来表示: ()E EO F ηεξν/= (3) 或者 ηεξμ/=EO F (4) 式中νEOF 为电渗流速率,μEOF 为电渗淌度,ξ为Zeta 电势,ε为介电常数。 3.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模式 CE 有6种常用的分离模式,其中毛细管区带电泳(CZE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KC )和毛细管电色谱(CEC )最为常用。本实验的内容为CZE 。 4.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参数

(安全生产)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在食品安全监控中的应用

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在食品安全监控中的应用 (华东师大化学系叶建农)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从而导致消费者急性或慢性毒害或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食品安全方面的恶性和突发事件不断发生。据美国疾控中心研究报告估计,美国每年因食品中毒而死亡的人数约5000人左右。日本也先后发生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食品中毒事件,以及导致上万人中毒的雪印牛奶事件。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食品中毒事件时有所闻。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实际发生的食物中毒例数在200万人次以上,其中有相当比例是由违禁食品添加剂引起,如2005年“苏丹红”事件,2006年“瘦肉精”事件,2008年“三聚氰氨”事件等。这类事件不仅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而且也对经济发展和国家形象产生及其负面的影响。客观而言,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仍处于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有必要进行全方位的整治。其中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切实做好食品安全监控工作。 食品分析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食品中营养成分分析,以及食品中化学添加剂、化学污染物的分析。由此可见,食品安全监控的主要内容,本质上是指能够准确分析和严格控制食品中化学添加剂及化学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其中食品添加剂属限用品。根据我国卫生部2008年新修订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2760-2007)规定,在一定前提下可合法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总数为1812种,共分为22大类。这一千多种食品添加剂虽然已经卫生部认可,但对其允许的添加范围及添加量却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至于化学污染物则属违禁品,有时又叫禁用品,即在任何条件下均不得人为添加,如苏丹红、瘦肉精、孔雀石绿、三聚氰氨等。 从理论上讲,现有的化学分析方法都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应用于食品安全监控。如比色法、滴定法、水解法、蔡氏砷斑法、凯氏定氮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毛细管电泳法等。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是近二十来发展最快的一种分离分析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所需样品量少、分析成本低等优点。毛细管电泳分析法是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根据样品中各组分之间迁移速度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液相分离技术。由于食品组成的复杂性,检测前的各组分之间的分离是必不可少的。食品中各组分经毛细管分离后,即可选用合适的检测器进行检测,如紫外吸收检测(UV)、激光诱导荧光检测(LIF)、电化学检测(EC)等。 近年来,国内外化学工作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探索和开发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在食品安全监控中的具体应用。众所周知,有机磷农药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杀虫剂,占全部农药用量的80%以上,广泛用于谷物、棉花、果树等农作物。有机磷农药

流式细胞仪操作方法

一、样品制备 1、取样(大约1×106 cells),离心弃上清,以PBS洗两遍,逐滴加入1ml 70%的冷乙醇固定细胞,﹣20℃冻存过夜。分析时,离心弃上清,以PBS洗两遍,加入100μl的Rnase(GenScript试剂A),37℃水浴30min,然后再加入400μl的PI染液(GenScript试剂B),在4℃避光条件下孵育30min后即可上FCM检测。每个样品至少获取2×104cells, 二、上流式测细胞 1.1、打开液流抽屉,确认气压阀处于减压状态;打开金属挡板;取出鞘液桶,倒掉废液,将鞘液桶加至2/3满(一般可用三蒸水,做分选必须用PBS或FACSFLow),拧紧鞘液桶盖,安上金属挡板,保证管路畅通无扭曲。检查废液桶,将废液桶的气路和液路的快速连接阀打开,倒掉废液(加鞘液一定要倒废液)向废液桶中倒入400ml浓度为10%的次氯酸钠溶液,合上压力阀。确实盖紧桶盖,检查所有管路是否妥善安置。 1.2、依此接通电源、打开稳压器电源(指示灯由bypass变Ac putput)、变压器电源,稳定5分钟。将FACSCalibur开关打开,此时仪器功能控制钮的显示应是STANDBY。如果需要打印,打开打印机电源。打开电脑(密码:BDIS),等待屏幕显示出标准的苹果标志(先开仪器,后开电脑主机)。 1.3、将压力阀置于加压位置,轻拍过滤器,使气泡位于滤器的上方,打开管路开关,将过滤器中的气泡排除,关闭管路开关。若滤器管路中有气泡,打开连接头,挤出鞘液,以排除气泡。关闭液流抽屉。执行仪器PRIME功能一次,以排除Flowcell中的气泡(反向压力使鞘液从进样针中流出)。结束后自动STANDBY,5分钟后即可进行试验。 2.1、从苹果画面中选取CELLQuest,最大化,选散点图标,打开,Plot type选择Acq-analysis,X参数和Y参数分别取FSC-H、SSC-H(选择散点图主要是确定所需细胞的细胞群)。选择单参数图标,打开,Plot type选择Acq-analysis,X参数选择FL2-H 1024(此属于荧光,根据荧光染料的波长范围选择不同的荧光,本实验使用PI作为荧光染料,故选择FL2-H)

毛细管电泳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毛细管电泳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 毛细管电泳技术又称为高效毛细管电泳。作为一种新的分离分析技术,以其高效,快速,低实验消耗等优点,受到了广泛重视,而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得到迅速的发展。在原料分析中的中药材鉴别和质量控制,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与测定和中成药制剂。而在西药复方制剂中,广泛用于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消炎药和止咳药,降压药和抗生素、合成抗菌剂及生物技术产品等药物和制剂的分离,鉴定和分析及其对手性分子的拆分,基于手性主—客体络合的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基于手性胶束增溶的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和基于蛋白质亲和的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还有临床用药中,都显示了其高效,快速的特点。毛细管电泳技术正广泛用于药物分析的各个相关的部分中,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Abstract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technology called 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As a new kind of separation and analysis technology, with its rapid, efficient, low consumption advantages of experiment was Received widely atten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is rapid development.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raw material identific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the TCM separation and determination and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s. But in western medicine compound preparations, widely used in antipyretic analgesics, the antihistamine drugs, expectorant and cough, antihypertensives and antibiotics, synthetic antibacterial agent and biotechnology product such drugs and preparation of separation, appraisal and analysis and the opponent of chiral molecule split, based on chiral Lord - object complexation of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hiral resolution, based on chiral dissociation of increase soluble adopte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hiral separation and based on protein affinitiv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hiral resolution, and clinical medicine, shows its high efficiency, fast characteristic.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of each relevant section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people.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技术药物分析应用 Keywords: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drug analysis application 前言 毛细管电泳(CE) 又称为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HPCE),它以弹性石英毛细血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依据样品中各组分的淌度和分配行为上的差别进行分离和分析。[1] 一毛细管电泳分析的特点

全站仪操作步骤及方法

全站仪操作步骤: 1.架好仪器,对中整平。 2.开机→按MENU键→F3(存储管理)→F4(翻页)→F1(输入坐标)→F1(输入)输入一个文件名,如:File,回车后输入点名如A,回车后输入坐标(N,E,Z),输入完后回车输入第二个点名如B,回车后输入坐标(N,E,Z),回车后进入输第三个点界面,这时按两次ESC退出到“数据采集”界面。 3.按F1(数据采集)→F1(输入)输入刚才的文件名File,→F1(输入测站点)→F4(测站)→F2(调用)找到A,回车,检查屏幕显示的坐标是否正确,是则按F3(是)→输入仪高(如1.5米),按F3(记录)→F3(是)。这时返回到了数据采集界面。 4.全站仪照准后视点,按F2(输入后视点)→F4(后视)→F2(调用)找到B点,F4(回车)→F3(是)→F3(测量)→F1(角度)。这时返回到了数据采集界面。按F3(测量),输入点号,输入镜高→F3(测量)→F3(坐标),将测得的坐标与后视点的坐标比较,若不一样则检查问题所在,若一样或误差不大则可以进行没量了,按F4(设置)以保存刚才所测的数据(按ESC则不保存)。 5.照准前视按F4(同前),测得坐标后按F4(设置)以保存 中国3S吧https://www.360docs.net/doc/6e10069674.html, 全站仪概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一种集测距装置、测角装置和微处理器为一体的新型测量仪器应运而生。这种能自动测量和计算,并通过电子手簿或直接实现自动记录、存储和输出的测量仪器,称为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简称全站仪。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是数字测图中常用的数据采集设备。全站仪分为分体式和整体式两类。分体式全站仪的照准头和电子经纬仪不是一个整体,进行作业时将照准头安装在电子经纬仪上,作业结束后卸下来分开装箱;整体式全站仪是分体式全站仪的进一步发展,照准头和电子经纬仪的望远镜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使用起来更为方便。对于基本性能相同的各种类型的全站仪,其外部可视部件基本相同。全站仪主要由五个系统组成:控制系统、测角系统、测距系统、记录系统和通讯系统。全站仪组成及各系统间关系见图8.5。 专业的3S站https://www.360docs.net/doc/6e10069674.html, 图8.5 全站仪组成及各系统间关系示意图 控制系统是全站仪的核心,主要由微处理机、键盘、显示器、存储卡、制动和微动旋钮、控制模块和通讯接口等软硬件组成。根据要求,通过键盘(面板)可以进行各种控制操作。如:参数预置,选择显示和记录模式,进行存贮卡格式化,建立或选择工作文件,数据输入输出,确定测量模式等。 全站仪的测角系统与传统光学经纬仪测角系统相比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不同: (1)传统的光学度盘被绝对编码度盘或光电增量编码器所代替,用电子细分系统代替了传统的光学测微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