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辽阔的教室

一间辽阔的教室
一间辽阔的教室

美的世界

——读《一间辽阔的教室》有感

冯建玲

这学期带毕业班,暑假的时间被安排满了,人也变得有些浮躁,读书越来越少了。八月份匆匆读了周春梅老师所著的《一间辽阔的教室》。本书共分6辑,每辑都是由若干篇随笔组成。读着周老师笔下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或者她对某些书三言两语的引用或者感悟,内心生出不少感触。

一个孩子自从走进学堂,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里度过的。教室里发生的事情无疑会给他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理想的教室应该犹如家庭,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世界,成人所要做的,就是隔开周围的黑暗,保护他们这小小的世界”。可惜的是,教室和家庭都没有做到这点,所以,很多孩子生活在一种不安全的环境中,身心健康受到很大影响。就在几个月前,我生活的城市有好几个年龄不同的孩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周春梅老师说“心灵储存的美多了,留给烦恼的空间自然就少了”,我们让孩子的内心充满了各种各样冷冰冰的知识,但却没有教会他们欣赏美,内心储存足够的美来对抗现实的恶。

毕业的学生回来聚会的时候再说起当年的经历,周老师说非功利的热爱,才能被孩子接受和铭记。的确如此,有些急功近利的老师并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靠威慑力制服学生的老师更是如此。往往,得不到关爱和快乐的孩子借捣蛋来获得别人的关注,而有了爱和快乐,孩子就不会以捣蛋来寻找快乐。目前的现状不得不令人担忧,

从学校到家庭,孩子们从一个笼子到另外一个笼子,童年就这样消失了。没有童年的人生往往就没有幸福快乐的成年。孩子的价值观念受环境影响。童年时期形成的价值观念,将会影响到他的一生。

审视我们的课堂,常常要在结束时来点总结,由“乐”引到“教”,或者在过程中念念不忘“教”,总想着“寓教于乐”,殊不知孩子们简单透亮的心灵,一下子就能识破了我们的心机,结果只能是“教”也没教好,还把“乐”给丢了。我们是该扪心自问:在学校和社会之间,在课堂和生活之间,我们究竟是在架设桥梁,还是构筑堡垒?

周老师说:“急于给学生一片天空,实际上还是给了他们一只鸟笼。有的鸟笼一眼就能看见,有的则装饰得很美,掩映在绿树丛中,不易发现。更可怕的是,明明给了学生鸟笼,还坚定地相信那就是天空,将自己和学生一并囚禁在鸟笼中,自得地歌唱。”难道不是如此吗?

教育是一种持续的唤醒,而阅读可以起到唤醒和对抗生命中沉重忧郁的作用。在文学经典里浸润过的孩子,会有明亮的眼睛和柔软善良的内心。

现在,很多家长动辄说别人的孩子多好多好,埋冤自己孩子不求上进,但他们宁愿埋头于自己的事情甚至是喝酒聊天、打牌上网、就是不愿陪伴自己的孩子一起阅读、思考、成长。成人怎么做,孩子就做什么。我们之所以把书屋建在农村,是因为我们深信阅读让生命的根基深入土壤,枝叶朝着自由的天空舒展。总之,一个爱阅读的人相比而言有一个相对自足的精神世界,对未来有明确的规划,没有过多的盲目和浮躁。

今天,我们给了孩子什么样的世界,为他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教育直接决定着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未来。周春梅老师说基础教育是为孩子打底的。灰黑色的底色一旦打下,人生就很难明亮起来。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BBC曾经拍摄过一个记录片《人生7年》,片中的主角从7岁走向近60岁,结果发现童年价值观念和习惯和老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也有“三岁看大,7岁看老”的说法。因此,性格和习惯培养应该作为教育的头等大事来抓,当然,家庭应该对其负主要责任,但学校教育作用不可忽视。家庭、学校和社会应三位一体,携手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安全的心理和生理空间。

“自己必须有一定的准备,否则再美好的东西都进入不了我们的感官系统”,这句话带给我很大震撼,也许是因为亲眼目睹了很多对任何事情都有些“麻木不仁”的孩子。他们既不热衷于学习,也不热衷于活动,对任何事情都是无所谓满不在乎的态度,仿佛没有任何人和人和事都不能触动他们的内心,激发他们对美的注视和感受。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发现美、注视美、感受美、创造美、引领美,即使在最不好的时代,也不会放弃对美的期待和追求。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书心得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书心得 爱学生的方式有很多种,教育学生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我们应该如何做呢?下面是精心为您整理的“《一间辽阔的教室》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书心得1 作为教师,我们似乎总是在慨叹生活的平淡无奇,总是在抱怨日子的单调无趣,总長在唏嘘工作的琐碎无绪。 然而,看了周春梅老师的《一间辽阔的教室》之后,所有的不满转为了动力。教师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的生活中不是没有浪花,而是我们总是放眼水天交接的寥廓,而忽略了眼皮子底下涌动的小小的波澜。 翻开《一间辽阔的教室》,我不禁震惊了。书中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一个个平平常常的小故事,一段段波澜不惊的阐述,一句句耐人寻味的思索。周春梅老师将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琐事娓娓道来,读后却有一种余音绕梁、意犹未尽的感觉。 监考时,周老师仔细地观察学生,浮想联翩。看学生的神情,想他们的爱好、性格,想象他们或平静,或丰富,或激情涌动的内心世

界。 下雪了,周老师应时应景,与学生一起整理关于雪的诗词,一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从而使这节有意义的语文课留在了单纯热忱的孩子们的心中。 老师让学生对着一张图片练习看图说话,这是教学中司空见惯的事情,而周老师却由此想到现在的学生囿于教室与书本的束缚,远离了自然,远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远离了真实的观察、感受与表达,只能写出模板式的语句,本应充满好奇的天真儿童,却变成了"闭目塞听”的“塑料儿童”。 章同学因为换了一位像孩子一样调皮的语文老师,由原来的抱怨、厌学,变得爱上了学校,爱上了课堂。周老师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有童心的老师能带孩子们重回天真快乐的世界,重获童年,并且呼吁老师们“但愿我们不要辜负孩子们的理想”。 瞬间。周老师抓住了转瞬即逝的灵感,用心去体会,去感悟,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把生活变成文字。她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融入了自己的理性思考,给平平常常的小事染上了属于自己的色彩,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课堂活了,生活亮了,人生也精彩了。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书心得范文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书心得范文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作者是李红霞,她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中专当老师,后来又被分配到一所技校。她听到学生们在老师身后吹口哨和尖叫,孩子们咒骂和打架。 她想天真的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这是很悲哀的,根源在小学,所以她去了小学,成为了语文老师。 更让人称奇的是,她跨年级带语文课,同时教一年级语文和四年级语文。语文老师都知道这个工作量有多大,带单班语文是正常的工作量,双班语文就超负荷运转了,然而李老师说她收获了双倍的幸福。 她教了两周的拼音,因为她把音乐和儿童歌曲结合起来,开设了“拼音节奏”课程。孩子们在他们最喜欢的儿歌中学习了拼音。 正常的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是940字,她的学生能读2000个字。孩子们开始读《希利尔讲世界史》、《史记故事》和《春秋故事》。 她带领孩子们在一个学期内学了10本教材,相当于5年的语文课。她在二年级上半学期就完成了小学语文的全部课程,因为她开发了“综合课程”。于永正老师赞扬她把”老师“几乎做到了极致。

她如饥似渴地学习,三番五次地拜于永正老师为师,最终如愿以偿。应了那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她就是自己的勤奋钻研加上名师指路,所以走上了发展的高速路。 她带领父母开了一个博客。在她的领导下,农村妇女花了两三天时间发博客。她带领家长做亲子阅读,家长和孩子一起在学校表演。 班里有一个孩子因为父亲在杭州工作而转到杭州上学,但因为孩子想念班级,想念老师,最后又转回了李老师的班级。她不放弃一个孩子,不放弃一个家长,不遗余力,千方百计为每一个孩子都做到最好。 她不打击任何一个孩子,她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她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于是硕果累累。 爱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一个心里装着学生的老师一定会创造奇迹,一个坚持不懈的老师必定创造奇迹。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

有这样一个人,她走在课堂改革的最前沿;有这样一间教室,它被美国教师雷夫誉为“中国的56号教室”。到底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到底这间教室有什么魔力让孩子们流连忘返?又到底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让《当代教育家》在教室门前郑重挂上实验班级的匾牌?带着这些疑问,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了李虹霞老师的《创造一间幸福教室》。 在书中,我“认识”了她——李虹霞,山东潍坊北海双语学校的一位语文老师,多年来师从于永正老师,潜心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创造了“统合教学法”,在全国小语界产生了一定影响,《人民教育》、《中国教师报》、《山东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师》等媒体予以报道和推介。 细细品读李老师的《创造一间幸福教室》,我知道了这幸福背后的艰辛,需要坚韧和坚持才能走到今天。下面就请让我带着大家一起欣赏这本书,一起走进李老师的幸福教室。 全书共五个章节,128个小故事,为我们介绍了李红霞老师和孩子以及家长们相处的点点滴滴,记录了她普通但又不平凡的教育生涯,品读着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会让人感觉一股暖流涌在心间,幸福的滋味不言而喻! 第一章梦想中的“幸福教室” 在这一章节中,她用了16个小故事,为我们介绍了她为什么从一位从教了十多年的中专老师,毅然决定到小学去的原因,并且介绍了她梦想中的幸福教 室的样子(幻灯片)。 第二章追求高品质的教室生活 在这一章中她选取了22个与孩子相处的片段,向我们展示了何为高品质的教室生活,也揭示了她幸福教室的神奇魔力最终的来源。 当我们困惑于我们对孩子的爱,为什么得不到回应时,看看《就该挺身而出》、《宽容何等重要》、《从此24小时开机》吧。她用她的亲身经历告诉了

我们:何为师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从此24小时开机》,大意是:一个叫“梁子”的孩子,在临死之前将最后一个电话打给了李虹霞老师,李老师为了让孩子节省电话费并让学生早点休息,急忙挂断电话,哪知一别就是一辈子…… 看完这个故事,我哭了,说不清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如此伤心,是因为我本就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吗?也许有一点吧,但更多的是为了文中的“梁子”那最后一通电话所感动。一个孩子能把生命中的最后一通电话打给他的老师,可想而知这个老师对他的影响是多么的不一般,他们之间的故事肯定也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的。反过来想一下,一位老师能够让一个孩子如此看重、记挂,我想这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付出,能做师如此,岂是一个“幸福”了得! 书中像这样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希望大家有机会好好品读一下。 当我们迷惘于我们都希望自己做个引导者和帮助者,孩子们成为自主学习者,可为什么孩子们就不能自主呢?看看《班长的“学期规划”》吧,她告诉了我们:操纵班长,这样不仅能给班长自信更能给其他孩子做好榜样,以一带十,孩子们自然而然就都成长起来了。 当我们在为班里的孩子参差不齐而苦恼的时候,看看《别急着比较孩子》吧,她告诉了我们:每个孩子的天性是不一样的,尊重并理解孩子之间的差异,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每个孩子都将充满自信,毫不畏惧的成长! 当我们在为班里的问题学生层出不穷的问题而气愤时,看看《孩子更需要欣赏》吧,她告诉了我们:问题是要解决,但不能老盯着“问题”,其实孩子更需要欣赏! 当我们为语文教学枯燥而没有效率时,看看《孩子为什么不喜欢语文》和《办一所语文“才能学院”》、《将语文落到实处》吧,她告诉了我们:语文到底该怎么教,才能让孩子喜欢,甚至是“爱”上学语文。

读《一间辽阔的教室》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一间辽阔的教室》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一间辽阔的教室》有感 五年级组南堡实验中学 暑假里,我读了南师附中周春梅老师所著《一间辽阔的教室》一书。这是周老师的一部教育随笔集,内容多是在教学中所引发的点滴思考以及对语文、对教育、对阅读的感悟。周老师有着女性教师禀赋的细腻母爱,高屋建瓴的思考视角,宽广的阅读视野,以及一个教育者的灵敏之心。她用深入浅出的文字,记录着每一次教育中的感悟,储存着学生带给她的温暖记忆。 周春梅老师善于反思。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教学经验+教学反思”,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这些话语都凸显出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因为学校有一重大活动,校园里突然多了一棵大树。周春梅老师关注到了这棵树给校园带来的变化,更关注到了学生对这棵树的态度。她看到,很多孩子行走在校园里,根本就不没关心这棵树为什么来到这里,对他们来说,生活和学习的背景是一棵树还是一栋楼并没有什么影响,四季的更替,只意味着衣服的增减;淅沥雨声,只提醒他们带上一把伞。他们的生活里充满了”速成”,甚至他们自己也是这样”速成”的。他们对凭空出现或消失的一切安之若素,何况只是一棵树?可是,这是教育应该做的事情吗?我们是如何让一个充满好奇的天真儿童,变成了”闭目塞听”的”塑料儿童”?如何把辽阔天地压缩成了纸上苍白而扁平的世界? 在课堂上,有很多看上去习以为常的细节,也常引起周老师的深思。比如说,学生在完成一项学习任务时,教师就是总是过度中途干预,一会儿提醒学生要关注这个、一会儿提醒学生不要忘记了那个;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教师总是过度解读,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结果不仅没有缩短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反而让学生产生逆反,拉大了两者的距离。上了一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教师一个惯常的做法,是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原本很活跃、话语很多的学生,一听到要总结,一下子就没有话要说了。教师是从教学设计、教学流程的完整性来考虑的,但却没有意识到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文本的理解并不相同,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什么一定要让学生”统一思想”呢? 如何为孩子们的青少年时代打下明亮的底色,让他们成为一个精神明亮的人?周春梅老师从语文教育的角度强调,要着力呵护他们在儿童时代的童趣、诗性和想象力。这些至为珍贵的品质极其脆弱,很容易被成人世界的条条框框,被所谓的”教育”所摧毁。但如果在青少年时期不能让孩子们保有这些,以后就永远也补不上了。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她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的思考,包括利用完整的、点滴的时间和学生一起读诗、一起研读经典的作品。经常不断地给他们推荐书籍,或采纳学生推荐的书目,等等。这些事情看似和考试无关,但却关乎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关乎人的气质和修养。 想要在教育事业上成名,或就是坚持走出自己的教育之路,需要的不仅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还需要能创造、会引领,让师生都在潜移默化中得以熏陶,成为更好的自己。师德用爱去塑造,业务能力用辛勤努力去提升,而能创造、会引领需要的则是用教师的一颗灵性的心,去阅读、去思考、去实践、去总结。教育本就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教师如何更好地涅槃自己、渡化学生,大概就是终其一生的追寻吧! 《兵猴传奇》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兵猴传奇》这本书,作者以动人的笔触,描写了兵猴“大白牙”为猴五和整个种族,用自己雪白的大牙,疯狂的啃咬着大鸟的头颅,自己的大牙都掉了,被大鸟弄死,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 三篇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 (一) 假期的这段时间,只要有空闲,我就拿起《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这本书细细研读,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看,而是发自内心地被吸引,看着这间教室里的故事,我被他们的幸福所感染。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做一个有教育情怀的老师,那就是幸福!其实,我觉得我有很多地方跟李老师有些像,但我做的没有李老师细致、到位。今天有幸读到此书,也能让我好好向名师学习。 一、走在创新路上 拼音教学一直是起始阶段的难点,我教一年级的时候,为了让孩子记住那些拼音,我是煞费苦心,每天的讲、练,记,累哑了我的嗓子,累坏了学生的小手,但是效果还是不太理想。 我一直在琢磨怎样才能又省事又省力,还能让孩子记住。为此,我查过许多资料,也得到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方法:编儿歌、每天检测、竞赛等等。但是,今天读完了《哄霞拼音律动教学法》和《两周学完汉语拼音》这两节的内容,我不仅又新学了一招,而且对于我的教学理念有了更深的触动,那就是:教育要创新,我们不能被教学大纲束手束脚,适合自己的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原本教无定法,为什们我们非得给它定个法呢?我们所缺少的不正是李虹霞老师的这种创新精神吗?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必须付出不懈地努力,不怕失败,不怕受累。 二、利用网络来促进教学。 家庭与学校理应是合作的、目标一致的教育源。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李老师用博客带动学生学习,我也写博客。但李老师做的要更到位,更有效。 我每次把班级博客发上就完事了,上不上是你的事,我无能为力。而李老师却恨不得手把手教家长如何上,保证每位学生的家长都能利用这个渠道跟老师沟通、联系,充分发挥网络的功能,让老师的教育思想及时传达给家长,也影响着家长们与学校的教育步调一致,家校统一。正是因为创建多样化的沟通技术手段,促进了家校良性互动。 建立了博客还不算完,李老师充分利用博客的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吸引家长参与。她会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她会利用博客与学生联系,在外出开会学习的时候进行指导。李老师首先充分地利用了网络的功能。 三、统合语文教学 统合语文教学,首先是改变索然无味的课程内容和耗时低效的线性教学,尝试将分散在学科内外但联系密切的内容进行统合,从而改变课堂结构和重塑教学流程。李老师目前从三个维度进行了统合:横向统合;纵向统合;时空统合。这种统合的结果是,孩子们综合素质提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经典作文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经典作文 创造一间幸福教师是李虹霞老师的作品,其中收留了许多个短小感人的教育故事,给人很深的感悟。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范文模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 有幸在学校图书馆借到李虹霞老师的《创造一间幸福教室》。大致翻阅发现这里都是一个个短小感人的教育故事,不是一些长篇大论的理论学说,正符合我的阅读兴趣。这本书介绍了李老师与她的学生以及家长们相处的点点滴滴,一个个朴实的小故事让我感受到了她那普通但绝不平凡的教育历程。作者李虹霞老师是山东省潍坊市名师,现任教于潍坊市北海双语学校。多年来师从于永正老师,潜心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创造了"统合教学法";,在全国小学语文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李虹霞把";老师"几乎做到了极致,我还能说什么呢?说她幸福吗?说她值了吗?这都太浅薄。教育对她来说,已不只是饭碗,也不只是事业,而是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倘若让她离开学生,很难想象出她会怎样生活。一个视教育如生命的人,爱学生如己出的人,她所从事的教育就会无比璀璨。"; 细细品味了《创造一间幸福教室》后,了解了李虹霞老师是如何热爱教育事业,如何爱每一个学生,她用爱心谱写的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让我赞叹不已。一个中学老师,教过技校生,教过高中生,不听老师的"教小学会让自己变成一头拉磨的驴";的劝说,毅然选择了从事小学教育事业,而且主动承担两个年级的语文教学,可想而知她的工作量有多大。但她仍然以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 当她发现孩子们不爱学语文时,主动申请开设"童书阅读";和高年级的"经典诵读才能学院";班,一心为了培养孩子们热爱语文的兴趣,无论多么繁忙都会认真辅导。不仅如此,她所带的班级与众不同,有别出心裁的展示台,有绿色植物角,有观鱼台,有丰富多彩的图书角。班中的孩子个个酷爱读书,坐下就要练字。这些主动性学习的场景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所期待的。 想想自己总是一脸严肃地面对学生,一本正经的问候学生,严重缺乏李老师的微笑,李老师的亲和力,更缺乏李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她曾写到午休对她来说就是工作,熬夜更是常事,她热爱教育事业,是这种爱让她无怨无悔且充满期待地无私奉献一切。难怪她的学生在她外出讲课期间在博客中写到"李老师怎么还不回来,是不是‘离家出走’不叫我们了呢?孩子完全把班级当成了自己的家,而李老师是家中的重要一员。 正是李老师呕心沥血为孩子们打造了一间幸福的教室,孩子们才会每天沉浸在愉快的阅读中。高效的书法练习中,在幸福和谐的教室中自主的学习,大胆地展示才能,让老师的工作更加幸福。我们作为小学教师也应该向李老师学习,为孩子的幸福着想,精心设计教学,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做一个幸福教师!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是苏瑞霞推荐给我的,两三天就迫不及待地读完了,适合班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寒假阅读了李虹霞老师的《创造一间幸福教室》一书,美国最佳教室雷夫对李老师的幸福教室有高度的评价,称其为“中国的第56号教室”,它是李虹霞老师在山东潍坊市北海双语学校的创造性实验。这间教室是一间普通的教室,但它仿佛有着一种魔力,让平凡的孩子能够成长为有爱的、有个性发展的不平凡的一个群体,因此,它又是一间幸福的教室,满载着李老师对孩子们的爱,对教学工作的爱。而我也深深地感慨于李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教育生涯的执着,对教育理念的创新,她的精神让我敬佩、感动。虽然本书主要为小学教学的创新,但教书育人的本质是一样的,且李老师作为一名一线教学工作者,她的理念和思想对我这个刚刚涉足教学领域的年轻教师有很大的启发与触动。 做一个温暖的、有爱的教师。这本书从教学细节出发,记录教学工作及与学生相处中的一点一滴,十分贴近我们的日常教学生活,所以在阅读时,我几乎可以想象到平常自己的教学情境,也能通过字里行间的描述多次在脑海中浮现李老师的一言一行。我所看到的李虹霞老师是一个温暖的、有理想的、有强烈责任心的老师,她所有的想与做都与她本人的人生态度息息相关,只有心中有爱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所以李老师是爱生活、爱事业、爱语文的,正如她自己所说“撞到了喜欢的职业”,也如于永正所说,她在“以情教书”。这种起点决定了她的教育目标,不是学生考试时冰冷的高分数,而是高品质的教育,是对快乐、幸福、个性的追求;当然学生收获的也不仅是课本知识,而是其个体生命的完善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关注所有学生的心理,为他们的长期发展考虑。“每一个走进我教室的学生,都会拥有我给予的一方天空”“哪一个学生不让我牵挂呢”从只言片语中可以看出,李老师的目光投向所有的孩子,而非那些天赋异禀或那些更为用功的“好学生”。在李老师心理,学生都是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为大家的《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她没有高呼献身教育的誓言,但她把时间和精力献给了她的那群孩子,把老师几乎做到了极致;她没有轰轰烈烈的伟大事迹,但是她用智慧和童心打造幸福教室,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她,视教育为生命,爱学生如己出的一位教师,。寒假里,我走进了"幸福教室",感受到了幸福与快乐;我走近了老师,感觉到了她的大爱和幸福。 第一次阅读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我知道了原来语文可以这样教,和学生、家长沟通需要这样子,原来成功者背后是一路的艰辛和坚持,于是在心底就熟识了那位坚韧和坚持的幸福创造者。而这一次的阅读则是让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一个有梦想、有追求者、有智慧、有担当的执着幸福创造者。她在为学生、为家长创造幸福的同时,也为自己创造着幸福和满足。 那这到底是怎样的一间幸福教室呢?老师在书中给我们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谁的教室谁做主,这要听孩子们的。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老师便开始带领大家谈论"幸福教室"的模样,很多同

学用文字或者图画描绘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教室。接下来,孩子的家长和老师一起行动起来了,买来彩色的板子,自己组装起漂亮的书架,把教室的四周布置成"书的海洋",学生时时都能浸润在书香墨韵中,举手就能享用精神大餐;建立展示园地,可以在空中、地面、墙壁等各处看到孩子们精彩的作品;设计大舞台,学生拥有了展示的空间和自由,合唱、诵读、古筝、葫芦丝、口风琴,精彩不断展现,教师里充满了意趣;去花鸟市场买来绿色植物,布置在教室的四周和空中,家长还捐助了大鱼缸和活泼的小鱼,更增添了教室的生机;安置了博古架,让孩子们在游学活动中交换的礼物、获得的奖品都有了舒适的家…… "幸福教室"里没有了讲台,只有开放的老师办公桌;"幸福教室"里没有让孩子们生厌的"作业",只有主动承担的"工作";"幸福教室"里没有让孩子们惧怕的"考试",只有自我才能素养的"展示";"幸福教室"里没有等级分明的"班干部"制,只有主动承担责任的"核心成员"和"每日班主任";"幸福教室"里没有值日生,只有那一个个的"黑板美容师""地板魔术师"、管理扫把的"掌门人"等。某个学生在学习方面有特长,就来做教师的"小助手";某个学生在作业处理上有创意,就来辅导其他同学。 许老师还扩充了"幸福教室"的内涵,注重精神形态的以及网络形态的"幸福教室"的建设。现在的中学生,尤其是男生。越来越沉迷

创造一间幸福的教室

创造幸福班级,点亮你我成长之路 8月份,我开始接触《创造一间幸福的教室》,在没有翻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认为此书主要介绍的是教室文化,可没想到,令我大吃一惊的是,李虹霞老师那是在叙述自己的教室文化--她是在用自己的经历诠释着做老师的幸福,她是一个视教育如生命的人,爱学生如己出的人,她之所以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创造一间幸福的教室,像种下一棵小树,把自己“种”在教室里,慢慢长大,长壮,枝繁叶茂!完全出自她对教育的执着追求。 美国最佳教师雷夫参观了李虹霞老师的幸福教室,观看了孩子们的表现后,连连称这间教室为“中国的第56号教室”!李虹霞老师的这间普通教室,突破了目前中国传统教室的局限,让一群孩子幸福地生活其中,师生和家长共同演绎了一段充实、浪漫而不乏艰辛的教育生活,吸引了众多教育专家、校长、媒体人和教师走进教室,来破解这间幸福教室的密码。她用简单而有效的教育方法,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终身阅读”、“亲手劳作”、“以运动为本”等课程不仅可以在课堂上立刻实践,而且在家庭教育中也同样实用。 一、建立积极舆论营造幸福氛围 班级舆论就是班风,是班级的大环境。一个好的班级舆论能调动起全班同学内心深处拼搏的激情,因为在每个同学的内心深处都怀着对成功的渴望。建立起积极的班级舆论,

有助于营造班级的幸福氛围。刚开学,我就组织学生自主制定班规,因为是自己制定的,所以学生都能自觉遵守。现在,我又在黑板最上方写了鼓励学生的格言,班规和格言形成了一种积极文明、健康向上的班级舆论氛围,保证了班集体的健康发展。 另外,用爱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自觉性,让学生学并快乐着。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对班主任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由此可见,我们要付出,付出时间、体力、智慧、热情、个人魅力等等。所以,我们教师就应该用爱去关心、教育、影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幸福,激发起学习、生活的热情、兴趣,让他们去爱学习,爱生活,能做到学并快乐着。 二、融洽师生关系体验幸福感受 21世纪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面对思维敏捷、视野开阔的青少年,班主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束缚。教师要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出发,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以朋友的真诚打动、感化学生,唤起学生对教师教育的认同。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取决于以下几方面: (1)尊重欣赏学生,激发上进之心 人有个“弱点”,就是经不起尊重。你尊重他,他就会失去抵抗能力,以更饱满的热情来作为回报。就是再调皮的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精选6篇)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精选6篇)《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精选6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1《致青年教师》全书共分六辑,它们分别是:“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共计85篇文章。这些文章分别围绕教师自身的不同角度,如胸怀、态度、修养等方面,使教师的形象更为丰满和实在。 每每看完一个故事,我就会对照自己,自己是不是这样的,或者自己没在意这些,而忽略了。 在《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一文中,吴非老师第一句就指出:“为了让学生胸襟开阔,你应先做个有胸襟的教师”。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

般高远。作家柏杨早《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说: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有窝里斗”。都在社会,到处都看到不如意的事,有时不敢“冒尖”,有时不得不藏拙;工作上取得一点成绩,免不了要看小鸡肚肠们的脸色……追根原因,教师对自身的作为对每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面对的是一张白纸般的孩子,如何看淡事情、处理事情,孩子们都默默地看在眼里。年龄越小的孩子,对教师的信任度就越高,所以自己的每一个动作和反应无不影响着孩子。看来,把自己的胸襟放开,合理处事,扬长避短。我们真是处处该为孩子着想了。 在《老师,你最看重的是什么?》中,吴非老师写到,学生在学校学习,接触新的知识,每个人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不一样,用同一种考试标准,当然会有差距。学生在校通过学习获取能力,他在以后的岁月中要持续发展这种能力,仅仅用几次考试的成绩衡量学生,是不准确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最好是全面看待学生,综合地评价学生,学校教育要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人格基础。有时班级里看到孩子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我们会为之大为着急。其实没有一个孩子是一样的,我们不能一刀切,用一个标准去评价不同的孩子。在幼儿阶段,应该让孩子在快乐中生活和学习,才是首选。 整本书中,吴非老师多次提到,教育是一件“慢”事,不能心急,要学会等待学生明白道理,要等待学生丰富知识,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书心得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书心得 刘静 在我刚刚踏上讲台的那一年,当时的校长向我推荐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因为这本书我知道了“第56号教室”,知道了美国最佳教师雷夫老师,今年我通过阅读《创造一间幸福教室》知道了中国的“第56号教室”,知道了中国的“雷夫老师”——李虹霞老师,还有她的“幸福教室”。李老师没有高呼献身教育的誓言,但她把时间和精力献给了她的那群孩子,她没有轰轰烈烈的伟大事迹,但是她用智慧和童心打造了幸福教室,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创造一间幸福的教室》这本书介绍了李老师和她的学生以及家长相处的点点滴滴,一个个普通的小故事让我感受到了她那普通但又不平凡的教育历程。我为她那发自内心的文字,为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而感动。我也许一辈子也打造不出李虹霞老师那样的幸福教室,但是我可以学习她的做法,让我的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感受到在我这个班级里是幸福的。其实对于学生来说,老师的笑脸就是温暖的阳光,让小学生喜欢自己其实并不难,只要有笑脸、有鼓励、有疼爱,足矣,可是让小学生喜欢上学,就必须让他们喜欢课堂,喜欢教室。所以我们要打造一间属于孩子们的幸福教室。 什么样的教室是“幸福教室”?李老师在书中这样写到:“梦想中的“幸福教室”,空间无限,有无穷的引力,是师生精神的家园。梦想中的“幸福教室”,能给孩子打开语言空间,让孩子们的精神自由飞翔,情感健康成长,是孩子们智慧闪光的源泉。梦想中的“幸福教室”,弥漫着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味道,溢满了浓浓的墨香和淡淡的书香,流泻着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琅琅读书声。”而且幸福教室的创造要听从孩子的意见,李虹霞老师带领她的学生谈论“幸福教室”的模样,很多同学用文字或者图画描绘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教室。接下来,孩子、家长和老师一起行动起来了,建造教室。我们的教学楼是崭新的,我们的教室很宽敞,很明亮,在这样崭新的环境下我想我们可以考虑建设我们自己的幸福教室了。 在李虹霞老师的“幸福课堂”里,习惯的培养是第一位的。比如说班级集合站队,就包含了遵守规则、节约时间、相互配合等多方面的素养,李老师对孩子们有明确的要求,10秒钟一定要站好队。当然,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是需要进行设计的,一要将每我的位置固定,避免拥挤和插队。二要固定行距和间距。三是不用嘴巴看齐,只用眼睛看齐。这一点就很值得我学习。 还比如说每天早晨的经典诵读,也不需要老师的照看,孩子们自己就会组织,每次李老师走近教室的时候,都会听到朗朗的读书声,而且“熟视无睹”,不会因为老师的到来而停顿。

读《一间辽阔的教室》心得体会

读《一间辽阔的教室》心得体会 读《一间辽阔的教室》心得体会 新桥吉庆小学王静 作为教师,我们似乎总是在慨叹生活的平淡无奇,总是在抱怨日子的单调无趣,总是在唏嘘工作的琐碎无绪。然而,看了周春梅老师的《一间辽阔的教室》之后,所有的不满转为了动力。教师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的生活中不是没有浪花,而是我们总是放眼水天交接的寥廓,而忽略了眼皮子底下涌动的小小的波澜。 翻开《一间辽阔的教室》,我不禁震惊了。书中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一个个平平常常的小故事,一段段波澜不惊的阐述,一句句耐人寻味的思索。周春梅老师将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琐事娓娓道来,读后却有一种余音绕梁、意犹未尽的感觉。 监考时,周老师仔细地观察学生,浮想联翩。看学生的神情,想他们的爱好、性格,想象他们或平静,或丰富,或激情涌动的内心世界。 下雪了,周老师应时应景,与学生一起整理关于雪的诗词,一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从而使这节有意义的语文课留在了单纯热忱的孩子们的心中。

老师让学生对着一张图片练习看图说话,这是教学中司空见惯的事情,而周老师却由此想到现在的学生囿于教室与书本的束缚,远离了自然,远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远离了真实的观察、感受与表达,只能写出模板式的语句,本应充满好奇的天真儿童,却变成了“闭目塞听”的“塑料儿童”。 章同学因为换了一位像孩子一样调皮的语文老师,由原来的抱怨、厌学,变得爱上了学校,爱上了课堂。周老师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有童心的老师能带孩子们重回天真快乐的世界,重获童年,并且呼吁老师们“但愿我们不要辜负孩子们的理想”。 ...... 瞬间。周老师抓住了转瞬即逝的灵感,用心去体会,去感悟,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把生活变成文字。她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融入了自己的理性思考,给平平常常的小事染上了属于自己的色彩,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课堂活了,生活亮了,人生也精彩了。 教师的视野应该是开阔的,开阔的视野才能捕捉到生活的闪光;教师的思想应该是丰富的,丰富的思想才能对生活有深远的感悟。教师的思想深远了,课堂才能多姿多彩,教室才能被无限放大。

《穿堂风》读后感

《穿堂风》读后感 在赏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快来参考读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穿堂风》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穿堂风》读后感3 这个美丽的假期,妈妈给我买了一小堆书。但只要能及时悔改,还是会重新获得大家的信任。 辽阔无垠的田野上,他想喊叫,冲着风车喊叫,冲着天空喊叫,冲着稻田喊叫。没有人陪伴他,没有人理解他!更没有人帮助他!!陪伴他却是孤独与寂寞,自己唯一的亲人——父亲却因偷盗被关进了监狱。真不敢相信橡树在这种逆境中是怎么挺过来的!真让我佩服不已。《穿堂风》读后感6 说到穿堂风,我就想到了《穿堂风》中间的主人公——橡树他的聪明才华和他的坚强品质让我们刮目相看。 《穿堂风》读后感7 暑假,开启我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旅。不能忘记的,是那最后的黄昏。橡树的妈妈跟橡树说了生命里最后的一句话:“儿子,答应妈妈,不能偷东西”。橡树答应了妈妈,并信守这个诺言,坚持做人的底线,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做人。 阅读给人力量,助人成长。《穿堂风》的主人公橡树用正直和善意,用勇敢和智慧战胜了孤独和周围人的偏见。我们也应该拥有这些美好的品质,激励自己的成长, 《穿堂风》读后感8 书,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可以从书中得到许多知识。有句话说的很好,“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只要多读书,多看报,就会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最近,我读了一本由曹文轩写的《穿堂风》的书,觉得很好看,也有所感触。故事主要讲了一个叫橡树的小男孩,村里的人都不喜欢橡树,是因为油麻地里的东西经常被偷,而橡树爸爸已经因为偷盗被抓了起来,并且橡树总是不分昼夜地在田里游荡。村里人已经好几次看到橡树晚上独自一人在田里走,觉得他“手脚不干净”,行迹相当可疑,认为他就是那个经常偷东西的凶手。然而,橡树是个为民着想、善良、不偷东西的好孩子。虽然爸爸偷盗,而且他经常晚上在田里走,但他并没有不良思想,也知道夜里不能打扰别人休息。最终,橡树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凶手——瓜丘。 读完这本书,我非常欣赏橡树的品质。他在被全村人冤枉,在被瓜丘狠狠地欺负时,他没有用沮丧、哭泣来解决问题,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和坚强证明了自己的清白。我十分欣赏这一点,因为在我小的时候,我就没有做到坚强勇敢。 在我一年级的时候,我的同桌的橡皮丢了,说是我拿的。当时我非常难过,差点哭了出来。后来,我的同桌在地上找到了他的橡皮。我应该学习橡树的品质,在受到别人无故的指责时,不能只觉得委屈,只会哭,而应学会坚强,要据理力争,消除曲解。 这本书,告诉我们在生活中的许多道理: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常常会发生一些冤枉和矛盾,我们不能太激动,不能用哭来解决问题,更不可以冲动,不能用暴力来威胁对方。我们应该把激动和冲动放下,让自己冷静下来,应该找到足够的证据并且心平气和地和对方讲清楚。特别是在朋友关系的情况下,更应该冷静,不要破坏了友情。这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心得5篇合集最新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心得5篇合集最新 收录的一些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心得1 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所著《教育的美好姿态》分五个专辑,以细腻、优美、清新、质朴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肖老师对教学设计、教学操作、教学细节、教学评价、教学心态以及人生感悟等方面真实又独到的见解。唯美中夹带着犀利,直叩灵魂,肖老师的教学实践和学科造诣令人敬佩,看后收获颇丰。其中,令我触动最深的是其中一篇”是什么决定了我的语文课”。是教参、专家、学校、模式、考试?肖老师认为以上在教师教学的某一段时期会有所影响,但后来都应该不是!他希望是”孩子的眼睛、文章的思想、文字的魅力、课堂的生命、师生的精神诉求、灵魂体验、老师的语文梦想……”。”如果这样,我会微笑并幸福着,我会像尘埃一样很自信、很渴求地低语着‘记住我’。 虽然政治和语文不属同一学科,但是,教学是相通的,教育是有共性的。作为一名一线政治教师,我也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决定了我的政治课?教参、专家、学校、模式、考试?这些不能不起重要作用,但是,它们不能替代一切,我的政治课需要有灵魂,有生命、有根系,只有这样的课,才能被期待,被记住。 一、何为”被记住”? 被记住是要老师卑躬屈膝地乞求学生怜悯教师的汗水和心血、同情课堂的无奈和唏嘘、恻隐教学的艰辛和坎坷吗?绝对不是!”被记住”是一种教学愿景,一种教育理想,是教师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展现个人教学风格和魅力、实现教育理想的自然过程。”被记住”,是教师对自己倾心奉献的教学生涯持有的职业自信和自豪。”被记住”,不是主观上刻意追求、一意逢迎,而是客观上不期而现、始料未及。虽然,我们像尘埃一样,每一粒都渺小得微不足道,但是每一粒却都独具一格,每一粒都有自己的方向和轨迹。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自己潜心教学、专心育人,打造出有灵魂的课堂,多少年以后,课堂哪怕被时间和遗忘风干在岁月的角落,依然会留下清晰的印记。”被记住”是一种教育理想和教学自信! 二、谁来记住?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有感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有感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读《创造一间幸福教室》有感教室是老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地方,有这样一间教室,它被雷夫老师誉为“中国的56号教室”,李虹霞老师就是这间幸福教室的缔造者。书中用5个章节,128个小故事,向我们展示了李老师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的教育历程,记录了李老师与家长、学生们相处的点点滴滴的小故事,透过朴实的文字,我感受着故事中的温暖与感动,一种幸福感充溢着心间。 李老师在整本书中最让我觉得受益匪浅的地方是“当好一名老师,首先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快乐,学习的幸福。”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越发觉得现在的学生不喜欢语文,无论多好、多明白的文章都要“痛下狠嘴肢解一番”,识字写字非要用“烂笔头”机械记忆,老师的讲解分析代替了学生的品读体味,学生们更喜欢数学课,因为学生在数学课亲身体验多、积极思考多、迎接挑战多、收获成功多,看上去语文课离幸福好远。李老师也有这样的困惑,用“学生为什么不喜欢语文”“假如学语文不再为了考试”这两个小故事来阐述。 李老师虽有困惑,但她更明白如何“对症下药”,她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整个教材的顺序,打乱重整自己

的教学结构,重新组合教学资料,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课程,李老师用教学整合的方式,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李老师是教育的创新者。她在第一次教一年级语文时,大胆地将儿歌与音乐结合起来用于拼音教学,她没有按常规去一个个教字母的读音和书写,而是满怀期待地看着孩子们的脸,让“虹霞拼音律动”在教室里响起来,欢乐与笑声充盈着整个教室,短短的两周之内完成了拼音教学,将拼音教学的时间大大缩短了,既让孩子们掌握了拼音这一识字工具,有帮助孩子们提前两个月进入了借助拼音的阅读。 李老师除了在拼音教学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识字教学方面也有自己的高招儿。当孩子们第一次步入教室的时候,最引人注目的是讲台黑板上的几十只彩色气球,每只彩色气球上面都写上了孩子们的名字,第一堂识字课就有名字开始,在探索中与笑声中,孩子们的识字兴趣被点燃了,语文的学习开始了。我们的课堂的低效不仅仅是课程内容的索然无味,更多的是来源于教师教学方式的低效与枯燥,在不合理的课堂结构当中,学生很难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多的是不喜欢。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语文课也不例外。李老师用鲜活的课堂告诉我们,学科是相互联系的,改变课堂结构和流程,会让孩

读《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

读《创造一间幸福教室》有感 浦志杰假期的这段时间,只要有空闲,我就拿起《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这本书细细研读,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看,而是发自内心地被吸引,看着这间教室里的故事,我被他们的幸福所感染。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做一个有教育情怀的老师,那就是幸福!其实,我觉得我有很多地方跟李老师有些像,但我做的没有李老师细致、到位。今天有幸读到此书,也能让我好好向名师学习。 一、走在创新路上 拼音教学一直是起始阶段的难点,我教一年级的时候,为了让孩子记住那些拼音,我是煞费苦心,每天的讲、练,记,累哑了我的嗓子,累坏了学生的小手,但是效果还是不太理想。 我一直在琢磨怎样才能又省事又省力,还能让孩子记住。为此,我查过许多资料,也得到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方法:编儿歌、每天检测、竞赛等等。但是,今天读完了《哄霞拼音律动教学法》和《两周学完汉语拼音》这两节的内容,我不仅又新学了一招,而且对于我的教学理念有了更深的触动,那就是:教育要创新,我们不能被教学大纲束手束脚,适合自己的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原本教无定法,为什们我们非得给它定个“法”呢?我们所缺少的不正是李虹霞老师的这种“创新”精神吗?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必须付出不懈地努力,不怕失败,不怕受累。 二、利用网络来促进教学。

家庭与学校理应是合作的、目标一致的教育源。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李老师用博客带动学生学习,我也写博客。但李老师做的要更到位,更有效。 我每次把班级博客发上就完事了,上不上是你的事,我无能为力。而李老师却恨不得手把手教家长如何上,保证每位学生的家长都能利用这个渠道跟老师沟通、联系,充分发挥网络的功能,让老师的教育思想及时传达给家长,也影响着家长们与学校的教育步调一致,家校统一。正是因为创建多样化的沟通技术手段,促进了家校良性互动。 建立了博客还不算完,李老师充分利用博客的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吸引家长参与。她会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她会利用博客与学生联系,在外出开会学习的时候进行指导。李老师首先充分地利用了网络的功能。 三、统合语文教学 统合语文教学,首先是改变索然无味的课程内容和耗时低效的线性教学,尝试将分散在学科内外但联系密切的内容进行“统合”,从而改变课堂结构和重塑教学流程。李老师目前从三个维度进行了“统合”:横向统合;纵向统合;时空统合。这种统合的结果是,孩子们综合素质提高了,学习速度加快了,学习更生活化。 最让我欣赏的是李老师调整教材的顺序,调整自己的教学结构,重新组合教学资料,形成自己的“师本课程”。这样的课程因为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更高效。这也给了我很好的启示,看看如何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统合,提高学习的效率。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书心得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书心得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DQTY-KII

幸福的真谛 ——读《创建一间幸福教室》有感 近日,我学习了《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这本书,这本书介绍了李老师与她的学生以及家长们相处的点点滴滴,一个个朴实的小故事让我感受到了她那普通但绝不平凡的教育历程。我为她那发自内心的文字,为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而感动。 当读完第一章的内容后,我的思绪不禁飘向了远方。 记得那是我参加工作的第四年,担任的是四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学。还没从上一届学生离开的思念中走出来,就走进了他们的教室。刚带完毕业班的我总是拿他们与我上一届学生比,从内心深处不愿接受他们。课堂上我只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工作,只要他们不闯祸我不愿意与他们多说一句话。孩子们表现的很乖巧,课堂上都用畏惧的眼神望着我。渐渐地,一学期后我与他们熟识了。课余时间有人会跑到到我身边问我问题了,“老师,你为什么不笑呀”“老师,你为什么有白头发呀”“老师,你有孩子吗”看着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不禁之间笑容爬上了我的脸。是呀!一个人总不能一直活在过去,哪怕有多么美好! 就这样,我走进了他们。与孩子们一起玩耍,一起美化我们的教室,一起排练庆“六一”的节目······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孩子们特别爱喝饮料,一问才知道,保温桶里的开水是灶上的锅里舀出来的,有一股味道,他们不爱喝。每个学生每周至少买3—5瓶饮料。常喝饮料对孩子们的身体不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让他们把喝完的饮料瓶收集起来卖钱,用这些钱买来白糖、桔子粉。从此,我们教室的保温桶总是空的,孩子们都抢着去抬水。而我也非常愿意把这份甜蜜洒进每个孩子的心田。我的办公桌上时不时会出现一个苹果,一块糖,一封写满爱意的的小纸条。课堂中他们总是微笑地望着我,那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温暖着我的心。我的心中流淌着一种幸福的感觉。 升入五年级的他们展现出了非凡的活力,尤其是那个叫“兴文”的孩子。浓眉大眼,身高体壮,喜欢打篮球的的他总是比其他孩子好动。有一次,因为一个同学将他桌上的书本碰落未捡而大打出手。事后我狠狠的批评了他,并让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道歉。虽然他照做了,但我看得出他从内心里不服气。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总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给我出尽了难题!后来经过了解,他的父母开了个煤厂,大多时候住在厂里,无暇照顾他。他的校服好几周都不清洗,经常打篮球出汗,头发都结成了块,身上总有股难闻的味道。再加上学习不出色,班上没有人愿意和他坐同桌。一个周末,我来学校值班,走进校门就看见她在那里打篮球。看来他又留校了!他看我走到了操场,居然把篮球冲我扔了过来。这个臭小子!就这样,我们一起打篮球。他球技高超,我甘拜下风。看着这张充满自信的脸,我觉得我忽略了什么。打完篮球我叫他到水房,拿出洗发水准备教他洗头发。他愣了一下,瞬间脸红了。从那以后,他开始认真学习了,努力交作业,不和同学打架了。我为他的进步感到高兴。好景不长,一天一个孩子跑到办公室告诉我,他又和别人打架了,而且是女生。我快步走进教室,接下来的一幕让我大跌眼镜,只见“小欢”满脸通红,而他正捂着额头。原来是被“若欢”一凳子砸在头上,额头上撞了个大包。了解了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