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分数除法(一)(最新教案)

第1课时  分数除法(一)(最新教案)
第1课时  分数除法(一)(最新教案)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解决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1、在操作活动中,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借助图形和文字,在操作活动中,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在现实情景中,利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借助操作活动,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4、能利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分数除法应用题。

课时安排:

1、分数除法(一)1课时

2、分数除法(二)2课时

3、分数除法(三)2课时

4、练习三2课时

第1课时分数除法(一)

教学内容:《分数除法(一)》(教科书55~56页)

教学目标: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2、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分数除以整数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和认识了倒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之前已掌握了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为本节课的新知学习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教学重点: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学生:1、纸片。2、彩色笔。

教师: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说下面各数的倒数分别是什么?

7/8 4 / 1 1/6

2、举例说明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3、揭示课题: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了分数乘法,那么分数除法你们想不想学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分数除法,你们喜欢吗?

二、探究新知

1、涂一涂,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

(1)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提问:4/7表示什么意思?(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4份)(边说边画阴影)

提问:把4/7平均分成2份,也就是把图上的哪一个部分平均分成2份?(让学生指、涂一涂)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列式呢?(板书:4/7÷2=2/7)

(2)小结:分数除法的意义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的运算。

2、算一算,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1)提问:怎样计算分数除法呢?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一))

(2)师:想一想,如果不看图,你会计算4/7÷2=2/7吗?(在小组内先交流、集体反馈)(板书)

(3)师:如果要算4/7÷3呢?把这4份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分一分、涂一涂)。

(4)师:把4/7平均分成3份,就相当于求4/7的1/3,结果都是4/21。因此,中间我们可以用等号连起来。这样,原来的除法算式就转化成了什么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被除数没变,除号改成了乘号(板书),除数2改成了2的倒数1/2(板书)。分数除以整数,就等于分数乘以整数的倒数。

3、小结:谁来说一说这种算法是怎样的? 0能不能作除数呢?所以,这里还要补上一个条件(补)。

在今后的分数除法计算中,我们常用这种方法。因为无论分数的分子能否被整数都可以进行计算,不受限制,它的应用更普遍。

三、知识应用

1、完成56页练一练1,想一想。先独立完成,再引导学生借助图形说一说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算理。

2、完成56页的练一练2。独立完成,集体讲评时重点沟通分数除法与分数乘法的联系。

3、练一练的第3题。独立完成。

4、练一练的第4题。分析题意,学生独立解决。

5、练一练的第5题。学生自己尝试填一填,并说一说:分数除法和分数乘法之间的联系。

四、课堂总结:

师: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五、课堂练习

1、计算

9/10÷30 15/16÷20 14/14÷21 8/9÷6 2/3÷6 5/6÷15

2、把5/6千克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多少千克?

3、某工程队需完成一项工程的2/3,要求6天完成任务,平均每天需要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一)

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的运算。

(1)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4/7÷2=(2)/7

(2)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4/7÷3

= 4/7×1/3

= 4 / 21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数除以整数,就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分数除法简便运算》诊断练习

1 《分数除法简便运算》练习单 六年级( )班 姓名: 一、自主学习: (一)、填空。 1、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a ×b= 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a ×b ×c= 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a+b )×c= 2、运算性质: ①减法的运算性质:a -(b +c )= a -(b -c )= ②除法的运算性质:a ÷(b ×c )= a ÷(b ÷c )= (a +b )÷c= (a -b )÷c= (二)、简便计算,并说出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或性质。 83+125+85+127 (191×171)×(19× 17) 24×(65+8 7) ( 245+127-32)×48 911×47―47×97 74×+×74 × 54+×+2×54 101×254 5047×99 68× 6920 85+85×15 209×101 ―209 - 32-31 98―(98―259) 131511―(232―15 4)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小组评价:

二、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请同学们在预习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以下习题;由小组长负责确 定最后讨论结果,并派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展示。看谁最棒奥! 127÷9+125×91 (85―21)÷85 713235713238÷+÷ 6.0352444533533-÷+?+÷ (392+275)×27÷39 1 8158÷8 65 ÷32÷65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三、延伸巩固 【训练反馈】-----请同学们认真完成,千万不要出错噢! 48 18365÷??? ??+ 359×172+179÷3335 (65+87―125)÷241 241241343651211÷??? ??-+- 11 59251197?+÷ 341574357834265÷+?+÷ 88 3883?÷? 7212451871211÷??? ??++ 3831162375.011583÷-?+? 学习反思: 自 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一定要积极参与讨论,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除法一教学设计

校内公开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一)》 教 学 设 计 六安市裕安区顺河镇德仁希望小学张宗权

分数除法(一) 六安市裕安区顺河镇德仁希望小学陈军 教材分析: 教材中呈现了两个问题,经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这两个问题的共同 点是都把平均分,第(1)题是平均分成2份,第(2)题是平均分3份, 第(1)题的算式是丄2,被除数的分子是能被除数整除的,而第(2)题 4 的算式是+ 3,被除数的分子是不能被3整除的。无论哪种方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在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和认识了倒数在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之前掌握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为本单元在新知识起到了良好在铺垫作用。学生对倒数在认识,为分数除法中“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在倒数”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教学方法: 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 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5-56 页,涂一涂、算一算及想一想、填一填和课后试一试 教学目的: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长方形纸不同颜色彩笔几支幻灯片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什么是倒数(乘积为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求一个数的倒数时,用 1 去除以这个数. 如果求一个整数的倒数,直接写成这个整数分之一即可;如果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就是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互换;如果求一个小数的倒数,要将这个小数先化成分数再求;如果求一个带分数的倒数,应先将其化成假分数再求倒数.)二、算一算 笑笑和淘气去买白糖。 问题1他们每人买了两袋白糖,一共买了多少袋白糖(2X 2=4袋)问题2:这些白糖一共重2千克,每袋白糖有多重(2 + 4=千克) 问题3:如果笑笑家15天吃完一袋白糖,那么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十15= 千

分数除法教学设计资料讲解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数与除法,教材第65、66页例1和例2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三、重点难点: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具准备:圆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把6块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几块?板书:6÷2=3(块) (二)导入 (2)把1块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几块?板书:1÷2=0.5(块) (三)教学实施 1.学习教材第65 页的例1 。 (1)如果把1块饼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又该得到几块呢?1÷3=0.3(块) (2)1除以3除不尽,结果除了用循环小数,还可以用什么表示? 通过练习,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即两个数相除的商有可能是整数)也有可能是小数。进而提出当1÷3得不到一个有限的小数时,又该如何表示?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 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 3)指名让学生把思路告诉大家。 就是把1块饼看成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三份,表示这样一 份的数,可以用分数13 来表示,这一份就是13 块。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 ÷ 3 =13 块) (4)如果取了其中的两份,就是拿了多少块?(23 块)怎样看出来的? 通过这样的练习,为下面的操作打下基础。

2.观察上面三道算式结果得出:两数相除,结果不仅可以用整数、小数来表示,还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引出课题:分数与除法 3.学习例2 。 ( 1 )如果把3 块饼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板书:3 ÷ 4)( 2 )3 ÷ 4 的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是多少?请同学们用圆片分一分。 老师:根据题意,我们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 " ? (把3 块饼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 份,每份是多少,你想怎样分?请同学到投影前演示分的过程。 通过演示发现学生有两种分法。 方法一:可以1个1个地分,先把1 块饼平均分成4 份,得到4 个14 ,3 个饼共得到12个14 , 平均分给4 个学生。每个学生分得3个14 ,合在一起是34 块饼。 方法二:可以把3 块饼叠在一起,再平均分成4 份,拿出其中的一份,拼 在一起就得到34 块饼,所以每人分得34 块。 讨论这两种分法哪种比较简单?(相比较而言,方法二比较简单。) 两种分法都强调分得了多少块饼,让学生初步体会了分数的另一种含义,即表示具体的数量。借助学具,深化研究。 ( 3 )加深理解。(课件演示) 老师:34 块饼表示什么意思: ①把3块饼一块一块的分,每人每次分得14 块,分了3次,共分得了3个14 块,就是34 块。 ②把3块饼叠在一块分,分了一次,每人分得3块14 ,就是34 块。

教育资料苏教版六上第四单元分数除法第1课时

【教育资料】苏教版六上第四单元分数除法(第 1 课时 1、口算分数乘法 前一段时间,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那么,谁能告诉老师分 数乘法怎样计算的?说得真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口算几道题:(出示)4/71/3 203/4 3/816 2/33/2 2、(复习倒数)其中当计算完2/33/2时提问: 看到这个答案,你想说什么?(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什么数 (互为倒数)) 说得不错,下面就请同学们说说下面各数的倒数分别是什么? (出示)3/8 4 1 2/9 3、把10 0千克的一桶油平均分成2分,每份是10 0千克的 ()/(),求10 0千克的1/2,列式为_______ 。 把2 4千克的一袋面粉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 4千克的 ()/(),求2 4千克的1/3,列式为:___________ 。 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今天,潘老师就要带着大家用这些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去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二、新授

(一)教学例1 1、教学第一种算法 例1:量杯里有4/5 升果汁,平均分给2 个小朋友喝,每人可以喝多少升? 读题 提问:怎样列式?(4/52 ) 怎样计算呢? (1)4/5表示什么意思?(是把1升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 4份),(边说边出示图) 从图中你能看出每份是多少米?(板书:2 /5 升) 那么2 /5升是怎样算出的呢? 4个1/5平均分成2份,可以用4/5 的分子除以2,而分母不变,就得到结果是2/5。(板书算式) (2)补充例证 如果现在把4/5升果汁,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喝,每人可以喝多少升?

怎样列式?(板书)。现在是把几个1/ 5平均分4份,每份是多少?这里的1是怎样得来的?分母怎样? (3)观察比较 提问:(1) 这两道除法算式都是什么数除以什么数?(分数除以整数板书课题) (4)通过刚才这两道题的计算,你们有没有发现,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怎样计算?(边说边指示)。 2、教学第二种算法 (1)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把4/5 平均分成2 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就是求4/5 的1/2 是多少?可以用乘法来计算。)(板书) (2)问:从这个算式可以看出,一个分数除以整数还可以怎样计算 通过这两种交流,使学生知道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是多样的,又能初步理解分数除以整数可以转化为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的思路。 (3)让学生做试一试的题(自主选择计算方法) 计算好了以后,再请学生说说你的思路是怎么样的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分数除以整数,可以转化为分数乘这个数的倒数。

分数除法知识点总结

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 (1)乘法:因数* 因数 = 积;除法:积 / 一个因数= 另一个因数(2)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例如:3/4 ÷ 4/5 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3/4和其中一个因数是4/5,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先约分再计算。只有在乘号的两边或连乘时才能约分。注:0不能做除数。 例如:1 2 ÷2 3 =1 2 ×3 2 =3 4 3、规律(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 (1)一个数(零除外)除以比1小的数(0除外),商就大于这个数; 3 ÷5 > 3 (2)一个数(零除外)除以比1大的数,商就小于这个数; 3 ÷7 < 3 (3)任何数除以1都得任何数;0除以任何数都得0。 3 5 ÷ 1=3 5 0 ÷ 5/6 = 0 4、混合运算 (1)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从左往右依此计算。 (2)运算定律: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的性质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或a(b-c)=ab-ac 除法:a÷b÷c=a×(b+c) (3)注意: 先观察,看清运算符号,思考能否用运算定律使计算变简便; 不能用运算定律,按照运算顺序计算; 计算时看清运算符号,按照相应的计算方法认真计算; 注意在约分之后不要漏掉分子或分母; 计算结束,认真验算。 5、分数除法应用题 1.观察题目中有没有分率,发现分率先找关键句。(关键句是指含有分率的句子)

分数除法的意义教学设计

《分数除法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小节学习的内容有: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等内容.通过 这些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分数除法的意义,教材先从学生熟悉的月饼这一实际生活中的物品引入,每人吃半块月 饼,4个人吃多少块呢?列出乘法算式;若把两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吃多少块呢?列出除法算式;如果再把两块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以分给几个人?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吗?这样,通过实物图说明计算结果,同时对比两个除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已知数和结果,使学生自己发现在除法中,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分数除以整数.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材在介绍这部分 内容时,通过例1使学生明白:把7 6米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实际上是把6个 7 1米 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7 3米.同时引导学生这样想,把 7 6米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 可以看作是求 7 6米的 2 1是多少米,也就是可以把7 6÷2转化为2 17 6 ? .这种方法可以适用于 任何一道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目,要比第一种方法具有普遍性,如当出现37 5÷这种情况时第 一种解法: 735375÷= ÷显然就不可以了,因为5不能被3整除,所以只能用第二种方法, 由此上分析推导可知: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求以这个整数的倒数,但学生往往出现这样的错误:“ 311 9311 9?= ÷”或“ 3 111 9311 9÷ = ÷”等,所以计算时要特别注意把除 号改写成为乘号后就应立即相应地把除数改为它的倒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 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归纳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正确归纳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一)说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分数除法一》教学设计

《分数除法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分数除法一》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操作、观察、归纳概括能力,有了以前学习分数乘法、倒数的基础,让学生通过涂一涂、算一算、想一想、填一填的活动来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教学内容分析: 《分数除法(一)》是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认识了倒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呈现了两个问题,就是把4/7分别平均分成2份、3份,目的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1、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导学教学法 创新理念: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导学教学法”,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探索新知,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教具准备: 长方形纸、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创设分长方形纸这一情境,旨在一上课就把学生带入思考的空间,抓住他们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分数除法简便运算》练习单

《 分数除法简便运算》练习单 六年级( )班 姓名: 组名: 指导老师: 一、自主学习:(一)、填空。 1、 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a ×b= 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a ×b ×c= 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a+b )×c= 2、运算性质: ①减法的运算性质:a -(b +c )= a -(b -c )= ②除法的运算性质:a ÷(b ×c )= a ÷(b ÷c )= (a +b )÷c= (a -b )÷c= (二)、简便计算,并说出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或性质。 83+125+85+127 (191×171)×(19× 17) 24×(65+8 7) (245+127-32)×48 911×47―47×97 74×1.8+19.2×7 4 1.5×54+0.8×6.5+2×54 101×254 50 47×99 68×6920 85+85×15 209×101 ―20 9 6.13-32-31 98―(98―259) 131511―(232―15 4)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小组评价:

二、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请同学们在预习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以下习题;由小组长负责 确定最后讨论结果,并派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展示。看谁最棒奥! 127÷9+125×91 (85―21)÷8 5 7 132********÷+÷ 6.0352444533533-÷+?+÷ (392+275)×27÷39 1 8158÷8 65 ÷32÷6 5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三、延伸巩固 【训练反馈】-----请同学们认真完成,千万不要出错噢! 4818365÷?? ? ??+ 359×172+179÷3335 (65+87―125)÷241 241241343651211÷??? ??-+- 11 59251197?+÷ 341574357834265÷+?+÷ 883883?÷? 72 12451871211÷??? ??++ 3831162375.011583÷-?+? 学习反思:

分数除法一教案设计

分数除法一教案设计 (一)》教案设计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操作、观察、归纳概括能力,有了以前学习分数乘法、倒数的基础,让学生通过涂一涂、算一算、想一想、填一填的活动来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教材分析:《分数除法 (一)》是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认识了倒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呈现了两个问题,就是把4/7分别平均分成2份、3份,目的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目标: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具体实践操作活动过程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明确算理,并能正确掌握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养成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

1、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 长方形纸、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折纸吗?今天我们就利用折纸来学习知识。你能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吗?那么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如果把这张纸平均分成4份呢?那么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其中的3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 (1)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2)把一张纸的4/7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二、自主探究小组交流自主学习提示 1、利用手中的的学习纸,涂一涂,算一算,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 2、同桌之间说一说彼此的想法。 3、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课本第55页的提示,完成这两个问题。 三、展示、交流、释疑 1、初步感知分数除法活动一:把一张纸的4/7 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请同学们拿出图

分数除法计算与简便运算讲义

广州卓越教育机构一对一 六年级数学上册3+X 同步导学案(4) 教学课题 分数除法计算与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 使学生较熟练的掌握分数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熟练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并能解决有关 的简单问题 学生姓名 年级 授课日期 诊查 A 、检查上次作业 B 、课前小测 一、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二、列式计算 (1)21个6 7 是多少 (2) 235的7 10是多少 (3)5千克的3 10 是多少千克 (4)35小时的5 12 是多少小时 三、判断题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 ) (2)求4个25是多少,就是求2 5的4倍是多少。 ( ) (3)1吨的35和3吨的1 5 一样重。 ( ) 四、巩固练习 1、333 444+++……+34= × = 20个3 4 2、看图列式计算

2 1 1 1 × = × = 3、8的 3 10是多少 1112米的233 是多少米 4、小明放学回家,从一楼到二楼用了3 8 分钟,用同样的速度,从一楼走到六楼用多少 分钟 C 、教师评讲: 导学 第一步:归纳简便题类型 第二步:出示例题,引导学生研究,教师点拨。 例1:小马虎的计算错在哪里请你帮他改一改. (1)7 6÷4=7 6×4= 7 24 ( ) 改正: 分析:错误原因是没有乘倒数, (2)8 5÷10=5 8×10=16 ( ) 改正: 分析:错误原因是应该除法后面倒数,不是前面倒数。 (3)53 ÷65=21 改正: 错误原因是:除法不能直接约分 (4)8 3×8÷8 3×8 改正: =3÷3 =1( ) 错误原因:没有依次计算。 (5)8 3÷( 43+8 3 ) 改正: =83÷43+8 3 ÷83 = ( )

分数除法(一)教案

分数除法(一) 忠窑小学单利波 教材分析: 在图一图算一算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一)”。P25-26 教学目标: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运用分数除以整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以及实物投影仪 教法学法: 采用“提-探-拓”教学模式教学,学生根据教师展示的问题情境,自主提出问题;通过自探、合探、展示交流、归纳小结来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复习倒数的概念,为进入分数除法作知识铺垫。 什么是倒数?举例说明。 提

1、除法约分时怎样才能又对又快? 3、除法有什么特点? 2、除法约分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二、探究学习 二、引出课题,引导学生分析。(课件出示) 出示自探提示:(10分钟) 引导分析: 该如何表示? 如何将平均分成2份?(横或纵的方法,还有斜分法。但以横为好)用什么计算方法?列出算式: ÷2= 通过图形涂抹,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出示下图: 将平均分成2份后,每份实际上只占原图形的

学生质疑。 三、再次研究分数除法的类型: 课件出示: 分析:如何把4份平均分成3份呢? 引导学生观察后,提出横向分割的方法,出示下图:

将中的四份,再平均分成如图的3份。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所分 得的份点,点原分数的几分之几? 如何用算式表示上述过程? 学生质疑: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让其它学生针对存在问题,相互讨论释疑。 三、运用拓展 1、让学生自己编题 四、课堂练习。 你在以上的练习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吗? 先组织学生讨论,再归纳总结如下: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1课时 分数除法(一)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分数除法》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解决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1、在操作活动中,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借助图形和文字,在操作活动中,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在现实情景中,利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借助操作活动,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4、能利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分数除法应用题。 课时安排: 1、分数除法(一)1课时 2、分数除法(二)2课时 3、分数除法(三)2课时 4、练习三2课时 第1课时分数除法(一) 教学内容:《分数除法(一)》(教科书55~56页) 教学目标: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2、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分数除以整数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和认识了倒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之前已掌握了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为本节课的新知学习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教学重点: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学生:1、纸片。2、彩色笔。 教师: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说下面各数的倒数分别是什么? 7/8 4 / 1 1/6 2、举例说明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3、揭示课题: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了分数乘法,那么分数除法你们想不想学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分数除法,你们喜欢吗? 二、探究新知 1、涂一涂,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 (1)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提问:4/7表示什么意思?(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4份)(边说边画阴影) 提问:把4/7平均分成2份,也就是把图上的哪一个部分平均分成2份?(让学生指、涂一涂)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列式呢?(板书:4/7÷2=2/7) (2)小结:分数除法的意义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的运算。 2、算一算,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1)提问:怎样计算分数除法呢?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一)) (2)师:想一想,如果不看图,你会计算4/7÷2=2/7吗?(在小组内先交流、集体反馈)(板书) (3)师:如果要算4/7÷3呢?把这4份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分一分、涂一涂)。 (4)师:把4/7平均分成3份,就相当于求4/7的1/3,结果都是4/21。因此,中间我们可以用等号连起来。这样,原来的除法算式就转化成了什么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出示多媒体课件。

最新分数除法计算与简便运算讲义全

广州卓越教育机构一对一 六年级数学上册 3+ X 同步导学案(4) 教学课题 分数除法计算与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 使学生较熟练的掌握分数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熟练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并能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 学生姓名 年级 授课日期 A 检查上次作业 B 课前小测 一、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5 14 —x ——= 7 25 、列式计算 三、判断题 (1)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2) 求4个2 是多少,就是求2 的4倍是多少 5 5 3 1 (3) --------------------- 1吨的—和3吨的 样重。 5 5 7 5 —x —= 10 6 (1) 21 个7是多少? ⑵35 的 w 是多少? ⑶5 千克的1^是多少千克? ⑷3 小时的12是多少小时? 四、巩固练习

2 —辛方米 5 3、°的爲是多少? 11米的1 2 3 4 5是多少米? 12 33 4小明放学回家,从一楼到二娄用了°分钟,用同样的速度,从一楼走到六楼 用多少分钟? C教师评讲: 导学第一步:归纳简便题类型1、2、第二步:出示例题,引导学生 研究,教师点拨。例1:小马虎的计算错在哪里?请你帮他改一改. 6 6 24 2 - 4= X 4=( ) 7 7 7 分析:错误原因是没有乘倒数, 5 8 3 5- 10=°X 10=16 () 8 5 分析:错误原因是应该除法后面倒数,不是前面倒数 1 2 2、看图列式计算 改正: 改正:

例题二: 2007 (1)2008 十 2006 5 _1 ___ _________ 6 2 改正: 错误原因是:除法不能直接约分 3 3 (4) X 8- X8 8 8 =3-3 =1( ) 错误原因: 没有依次计算 (5) 3 -( 3 + 3 ) 8 4 8 3 3 3 3 =_ — _ + _ 十 8 4 8 8 =1.5 ( ) 错误原因:除法没有分配律 【举一反三】 8 7 (1) 一 X _ X 75 75 18 改正: 改正: / 3 1、 11 /、 15 4 (2) - ) + __ (3) 十 8 6 24 16 5 /、 5 3 5 . 10 (4) — X —— -- - — - 12 10 12 7 (5) 5 X 3+5 4 5 (6) 18X(— + ) 9 6 (7) 5+3 4 (8) 92X 4 91 (2)(1+ 1 ) X (1+ 1 ) X (1+ 1 ) X (1+ 1 ) X ……(1+ -1 ) 2 3 4 5 100

最新分数除法讲课教案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一、单元目标: 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使学生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3、使学生会解决一些和分数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并掌握模型、方程、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1. “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 至本单元。 2. 把“比”的内容单设一单元。 3. 增加两类新的问题解决:和倍、 差倍问题;可用单位“1”解决的问题。

三、具体编排 1. 倒数的认识 例1:求一个数的倒数。 2. 分数除法 例1:分数除以整数。 例2:一个数除以分数。 例3:分数混合运算。 例4:“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例5:“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例6:和倍问题、差倍问题。 例7:可用单位“1”解决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建议 1. 加强直观教学,结合实际操作和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2. 加强分数乘、除法的沟通与联系, 促进知识正迁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第一课时倒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研究、类推等数学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通过互助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的习惯;通过自行设计方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倒数的含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下面各题。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一)观察算式,揭示课题 问题:1. 观察上面各题,你有什么发现?(乘积都是1,两个因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刚好相反。)

分数除法一教学设计及反思

孔城中心小学刘定春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操作、观察、归纳概括能力,有了以前学习分数乘法、倒数的基础,让学生通过涂一涂、算一算、想一想、填一填的活动来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教学内容分析〗 《分数除法(一)》是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认识了倒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呈现了两个问题,就是把 4/7分别平均分成2份、3份,目的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1、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导学教学法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

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导学教学法”,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探索新知,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教具准备〗长方形纸、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分纸”情境,引入新课。 1、口答:(1)把16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2)把1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2、涂一涂,算一算:4/7的1/3是多少?(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涂一涂) 3、由“分纸”提出教材问题一:把一张纸的4/7 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创设分长方形纸这一情境,旨在一上课就把学生带入思考的空间,抓住他们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自主探究,交流释疑。 1、初步感知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一 (1)、能根据已学习的知识列出算式吗?这个除法算式和以前学的除法有什么不同?揭示课题:分数除法。(板书) (2)、请同学们拿出图(一)来涂一涂。 (3)、交流:为什么要这样涂,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 【设计意图:通过涂一涂的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列出除法算式,使学生初步感知分数除法的意义。】 2、初探算法。

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25-26的内容和练习七的第1-6题。 教学目的: 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推导并初步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2.在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根据25×4=100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2.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3.把12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 1是多少? 4.求12的 3 二、新课。 1.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1)出示月饼图并提问:每人吃半块月饼,4个人一共吃几块?请你列式计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4、2各叫什么数?(教师板书) 在这个算式中, 2 (2)2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几块?(引导学生看图,列式计算,教师板书。)

(这个算式与第1个算式比,已知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3)两块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以分给几人?(引导学生看图,列式计算,教师板书。) 第3个算式与第1个算式比,已知什么数,求什么数? (4)第(2)(3)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练习:完成课本第25页做一做的题目。 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及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3.教学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出示例题,学生审题,教师画出线段图,引导学生明确题意,列出算式:27 6÷(说出7 6的含义及算式含义) (2)每段到底长多少米呢?同学们能否以小组形式自己试着算一算,算时请你认真观察线段图,并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3)学生分小组汇报学习成员。(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两种不同的思路) (4)学生对以上思路进行质疑: ①6÷2表示什么? ②为什么21 7 6276?=÷? (5)我们还可以把7 6 米铁丝平均分成几段? (6)还可以把 7 6 米铁丝平均分成几段?平均分成4段可以吗?你试着算一算。(计算后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小学五年级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计算 (1)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知识点一:分数除法的意义 整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 )计算。 10 13103=÷的意义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103,其中一个因数是........3.,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知识点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整数份,求其中的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的计算方法:(.1.)用分子和整数相除的商做分子,分母不变。(.....................2.)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练习: 1、填空 (1)根据35 6 5372=?和分数除法意义可得: =÷53356( ),=÷7 2 356( ) 。 (2)把29m 长的绳子平均剪成4段,每段是2 9 m 的( )。 (3)打字员打一份文件,打了20分钟后还剩5 2 ,平均每分钟打这份文件的( )。 2.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6倍是5 1 ,这个数是多少? (2) 51的6 1 是多少? 3.看图列式计算。 ? ? ? ? 811 (2)一个数除以分数 知识点一: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 知识点二:分数除法的统一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知识点三:商与被除数的大小关系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除以1,商等于被除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0除以任何数商都为0. 练习:1.算一算 4851625÷ 44392213÷ 14 27 277? 210÷ 2.填空。 (1) 32的43是( ),它和3 2 ÷( )得数相同。 (2)分数除法可以转化为( )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转变成乘( )的倒数。 3.判断。 (1)两个真分数相除,商大于被除数。 (2)一个数除以假分数,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3)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 知识点一:分数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例:8÷ 32-4=8×2 3 -4=8 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如果没有括号,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知识点二:连除的计算方法 例: 92÷72÷15 14 分数连除,可以分步转化为乘法计算,也可以一次都转化为乘法再计算,能约分的要约分。 知识点三:不含括号的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一个分数混合运算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 知识点四:含有括号的分数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一个分数混合运算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知识点五: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分数混和运算中的运用 在进行分数的混和运算中,可以利用加法、减法、 乘法、除法的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使计算简便。 2.解决问题 知识点一: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解法 列方程解题的关键: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用算术法解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找准已知数量对应的单位“1”的几分之几。 解简单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题方法:方程解法:(1)找出单位“1”,设未知量

分数除法第一课时教案

分数除法第一课时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学会了整数乘、除法和四则混合运算,分数乘与加减混合运算、认识了倒数的基础上安排的。本课为第一课时强化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形成和掌握。 教学目标 1、经历总结规律和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的除法。 3、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小研究: 1、一张大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大饼的几分之几? 1张大饼,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大饼的 2、现在只有 2 几分之几? 温馨提示:通过想一想,画一画,折一折的方法算出结果。 二、口算

20÷5= (2)48÷8= (3)36÷4= 20×51= 48×8 1= 36×41= 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 甲数÷乙数(0除外)=甲数×乙数的倒数 那么,你能用自己的例子来验证你发现的规律吗? (学生只要理解即可。当学生说的不到位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质疑、总结,最终理解算法。) 三、小组学习 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任务,你们完成得怎么样?在组内汇报一下你们的学习收获。如有不理解的问题,组长也要整理好,在全班展示时提出来,我们共同讨论。 四、全班展示: 学生可按以下方面进行交流,教师根据课堂实际进行适时点拨、指导。预设如下: 交流课前小研究: 1、一张大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大饼的 31 ,1÷3=31。 2、①21÷3= 321 =61 (把21 张大饼平均分成3份,就是把一张大饼平均分成(2×3=)6份,每份是61。) ②21 ÷3=21×31=61 分数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分数除以这个数的倒数。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第2课时《分数除法(一)》教学设计 主备人:张婕竞 审核人: 复备人: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P34-3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观察比较,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数相除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理解假与带分数的互化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难点:理解一个分数所表示的两种意义。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 1.通过实际操作感悟新知识,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2.在探索新知过程中,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提供丰富的,经历“化”过程。

4.问题寓于方法,内容承载思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直到现在,老师还忘不了上一节课的情景,尤其忘不了同学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下的决心,让老师越来越坚信,我们班永远都会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上节课老师表扬了开学以来我们班进步较大的同学,其中进步最大的是……等三位同学,大家再来为他们鼓掌。老师说要奖励这几名进步的同学,看,老师给他们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图)下面咱们就来给这三位同学分蛋糕好不好?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分数除法 (1)师:老师用这个长方形来代替蛋糕,我把它平均分成7份,××的进步最大,咱们把蛋糕的七分之三分给他好吗?把剩下的七分之四平均分给××和××,一个人能分到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呢? 现在请每个同学用手上的圆折一折,分一分,然后同位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板书) (2)学生议论,教师巡视。(巡视时找一组同位汇报) 汇报:(为什么要这样涂,一个人能分到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呢?) 师:还有不同的涂法吗? 刚才,我们把七分之四平均分成两份,一份是七分之二,能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