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桉树发展情况

广西桉树发展情况
广西桉树发展情况

广西桉树产业发展情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

(2014年10月20日)

广西是我国桉树种植第一大省区,桉树产业是广西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造纸和木材加工千亿元产业的核心主体,为广西的生态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及维护我国木材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广西桉树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桉树是全球生长最快的阔叶树种之一,与树、松树并称世界三大人工林树种,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在全世界围大力发展。目前,桉树在世界5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种栽培,面积达到2亿多亩。我国引种桉树有110多年历史,主要在华南和西南南部的广西、、、和等17个省(区)。2012年全国桉树人工林总面积约6000多万亩,仅次于巴西和印度。桉树已成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纸浆材和纤维材树种,成为资源增长最快、经济效益最好,被企业、林农普遍接受的首选树种。

广西是我国最早引种桉树的省(区)之一,但大面积栽培桉树始于1965年。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种植窿缘桉、柠檬桉、野桉、大叶桉,其次为广叶桉、赤桉、细叶桉。2000年起,随着尾叶桉的成功引进、改良和杂交种无性系的推广, 桉树得以快速发展。到2013年,全区桉树人工林面积达到3000万亩左右,

占全国桉树总面积的近一半,桉树蓄积量1亿多万立方米,占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的六分之一左右,桉树面积、蓄积量均居全国第一位。目前,全区有桉属树种90多种,但主要种植品种为尾叶桉、尾巨桉等杂交无性系,如广林9、DH924、DH3327、DH3229、DH19-6、U6、韦赤桉3号等。形成了以种苗生产、培育采伐、加工利用为主体的桉树大产业,成为广西林业的支柱产业,支撑了广西造纸和木材加工千亿元产业。

(一)广西桉树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广西桉树产业发展过程大抵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少量引种、零星种植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该阶段主要以引种试种为主。广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光、热资源丰富,与桉树原产地的气候类似,非常适合种植桉树。早在1890年法国传教士就从法国引进细叶桉在龙州栽种,后来在、、等地也陆续引种过。的沙圹在20世纪30-40年代曾引种过多种桉树。1954年合浦县创办山口桉树林场,带动全县营造窿缘桉60多万亩。窿缘桉、细叶桉、柠檬桉等也开始在广西南部和沿海地区部分县的村屯周围、道路两旁零星种植。由于未经良种选育,这个阶段6年生桉树林平均年蓄积生长量仅约0.4立方米/亩,平均蓄积量约2-3立方米/亩,且木材基本没有什么用途,主要发挥绿化、防护作用,并提供部分薪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群众生活能源难题。

第二阶段:系统引种、规模发展阶段(20世纪60-90年代)1965年在广西南部地区成立了由东门林场、渠黎林场、跃

进林场、石塘林场和黎塘林场等10个林场组成“桂南林业局”,开始大面积栽培窿缘桉、柠檬桉和野桉。20世纪60年代,地区建立国营钦廉林场,桉树被列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地区也创建国营东门林场等10个国营林场,营造了大面积桉树林。20 世纪70 年代初期,广西进行了柠檬桉、窿缘桉的选育和雷林一号桉的引进和选育;1977 年进行柳桉与窿缘桉人工杂交育种研究;1978年开始进行桉树引种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 全区桉树人工林面积约为150万亩。但由于90年代以前种植的窿缘桉、柠檬桉和野桉等生长缓慢,后来逐渐被淘汰。

1982~1999年, 通过“中澳技术合作东门桉树示林项目”,广西桉树研究开始进入系统引种和世代改良时期,桉树引种改良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桉树组培工厂化育苗技术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从澳大利亚等8个国家引进174个树种和200个种源, 筛选了16个优良树种。对42个树种和9个树种的100多个种源1800个家系进行了系统引种、选育和改良, 建立了有135个树种(种源)的桉树树木园和600多个优良无性系的无性系基因库,为亚洲最大的桉树种质资源库和我国最大的桉树良种生产基地。进行了12个树种1500个亲本组合的人工杂交育种技术研究,最优人工杂交家系年均生长量达4.7立方米/亩,选育优良无性系1000个, 生长量最高的达4.4立方米/亩。建立了桉树扦插育苗和组培育苗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桉树造林苗木无性系化。对邓恩桉等耐寒桉树种进行了系统引进、选择和改良技术研究,选育了尾赤桉、尾圆桉等较耐寒新无性系。据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

到2000年, 广西桉树林面积约250万亩左右,总蓄积量约220万立方米,大部分为新造幼林,总蓄积量偏小。但6年生林平均年蓄积生长量提高到0.7立方米/亩,平均蓄积量达4.1立方米/亩。形成了20万干吨的桉树木片加工、出口贸易产业,推动了林浆纸和木材加工产业的发展。

第三阶段:快速发展、加工利用阶段(2000年至今)。

2000年开始,国家和自治区都将发展速丰林作为林业跨越式发展重点工程之一,桉树成为广西发展速丰林的首选树种。近年来国家又将桉树作为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的重要树种。2002年自治区出台了减半征收育林基金、优先满足采伐指标、实行造林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桉树发展的外部环境宽松。加上桉木用途大大扩展,从单一的木片出口扩展到制浆造纸、胶合板、中高密度板、地板基材,木材市场迅速扩大,桉树发展的动力强劲。随着桉树无性系苗木工厂化生产技术的突破,也为桉树大规模发展创造了条件。国有林场率先发展桉树,13家区直林场除在场营造100多万亩速丰桉外,还在场外集体林区辐射营造速丰桉300多万亩。同时,通过发展人造板产业拉动了桉树木材市场。在科技、政策、市场的合力推动下,从2002年开始,全区桉树以每年200万亩左右的速度增加。2005年发展到800多万亩,2010年2500多万亩;2013年约3000万亩,总蓄积量1亿多立方米。其中权属为集体和个人的占70%左右,权属为国有的占30%左右。6年生林平均年蓄积生长量提高到1.3立方米/亩,平均蓄积量提高到7.5立方米/亩,其中高产试验林最高年蓄积生长

量达3.3立方米/亩。各地均有种植,但以北回归线以南的、崇左、、、、、贵港、等8个市为主。同时,以桉树木材为主要原料的造纸与木材加工产业迅速崛起,2013年总产值1050亿元,成为广西第9个千亿元产业。

(二)广西桉树产业体系情况

通过几十年的持续发展,特别是近1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广西形成了以种苗繁育、培育采伐、加工利用、专用肥料、物流服务、林下种养、林权交易等为主的桉树大产业体系,总产值超过千亿元,占全区林业产业总产值的约三分之一,成为全区林业产业的主体,成为全区经济的支柱产业。

●种苗繁育产业。经过10多年的建设,目前全区培育桉树苗木的苗圃达800多个,其中组培工厂20多家,每年工厂化生产桉树优良无性系苗木3.5亿株,是2000年前的几十倍,不仅满足了广西造林的需要,每年还为周边省区提供2亿多株良种桉树苗木。广西桉树种源主要来自国有东门林场,较大的苗圃除东门林场苗圃外,还有市林科所苗圃、广西林科院苗圃及其他区直林场苗圃。2012年,由区直东门林场牵头,13家区直林场入股,组建了广西八木种苗股份,年产桉树轻基质组培苗1亿株以上,充分发挥了东门林场作为亚洲最大的桉树种质资源库的优势。广西桉树苗木以组培苗、扦插苗为主,品种纯正、优良,深受区外经营者的喜爱。全区桉树种苗产业年产值超过3亿元。

●培育采伐产业。近10多年来,广西共新增桉树林面积2000多万亩,2013年全区桉树总面积达3000万亩,占全区森林面积

的14%;桉树林总蓄积量1亿多立方米,占全区森林总蓄积量的16%左右。全区桉树木材产量达1700多万立方米,占全区木材总产量的70%左右。按目前平均单价650元/立方米计算,每年仅桉树木材原木销售收入就超过100亿元。另外,桉树造林(更新)300万亩投入按500元/亩,抚育施肥400万亩投入按200元/亩,采伐300万亩投入按700元/亩,每年可为全社会提供50多亿元的劳务收入,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贡献。

●加工利用产业。2000年以前,广西桉树木材主要加工木片出口日本等国家用于制浆造纸,年出口20万绝干吨左右。2000年以后,随着桉树木材产量的大幅增加,林浆纸和木材加工业快速发展。到2013年,全区以桉木材为主要原料的木材加工企业超过1.6万家,其中人造板生产企业1200多家,人造板总产量达2860多万立方米(其中胶合板1500多万立方米,纤维板910多万立方米,其他板450多万立方米),居全国第三位,木材加工业总产值达956亿元。另外还有2000多家2万多台旋切机,年产旋切单板2000多万立方米。广西丰林木业集团、高峰林场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打造了“高林”、“丰林”、“三威”等中密度纤维板知名品牌。全区以桉木材为主要原料的制浆造纸企业有200多家,年产值260多亿元。其中,比较大的有金浆纸、贺州华浆纸、贺达纸业,以及正在建设的林浆纸项目等。

●专用肥料产业。桉树生长迅速,需要施足够的肥料才能满足生长需要。广西以人工林地力维持研究为基础, 全面系统地开

广西桉树发展情况

广西桉树产业发展情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 (2014年10月20日) 广西是我国桉树种植第一大省区,桉树产业是广西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造纸和木材加工千亿元产业的核心主体,为广西的生态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及维护我国木材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广西桉树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桉树是全球生长最快的阔叶树种之一,与杨树、松树并称世界三大人工林树种,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力发展。目前,桉树在世界5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种栽培,面积达到2亿多亩。我国引种桉树有110多年历史,主要在华南和西南南部的广西、广东、海南、云南和福建等17个省(区)。2012年全国桉树人工林总面积约6000多万亩,仅次于巴西和印度。桉树已成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纸浆材和纤维材树种,成为资源增长最快、经济效益最好,被企业、林农普遍接受的首选树种。 广西是我国最早引种桉树的省(区)之一,但大面积栽培桉树始于1965年。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种植窿缘桉、柠檬桉、野桉、大叶桉,其次为广叶桉、赤桉、细叶桉。2000年起,随着尾叶桉的成功引进、改良和杂交种无性系的推广, 桉树得以快速发展。到2013年,全区桉树人工林面积达到3000万亩左右,

占全国桉树总面积的近一半,桉树蓄积量1亿多万立方米,占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的六分之一左右,桉树面积、蓄积量均居全国第一位。目前,全区有桉属树种90多种,但主要种植品种为尾叶桉、尾巨桉等杂交无性系,如广林9、DH924、DH3327、DH3229、DH19-6、U6、韦赤桉3号等。形成了以种苗生产、培育采伐、加工利用为主体的桉树大产业,成为广西林业的支柱产业,支撑了广西造纸和木材加工千亿元产业。 (一)广西桉树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广西桉树产业发展过程大抵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少量引种、零星种植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该阶段主要以引种试种为主。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光、热资源丰富,与桉树原产地的气候类似,非常适合种植桉树。早在1890年法国传教士就从法国引进细叶桉在龙州栽种,后来在柳州、南宁、北海等地也陆续引种过。柳州的沙圹在20世纪30-40年代曾引种过多种桉树。1954年合浦县创办山口桉树林场,带动全县营造窿缘桉60多万亩。窿缘桉、细叶桉、柠檬桉等也开始在广西南部和沿海地区部分县的村屯周围、道路两旁零星种植。由于未经良种选育,这个阶段6年生桉树林平均年蓄积生长量仅约0.4立方米/亩,平均蓄积量约2-3立方米/亩,且木材基本没有什么用途,主要发挥绿化、防护作用,并提供部分薪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群众生活能源难题。 第二阶段:系统引种、规模发展阶段(20世纪60-90年代)1965年在广西南部地区成立了由东门林场、渠黎林场、跃

种植桉树的利与弊.doc

种植桉树的利与弊 桉树种植在我国很多见,特别是在华南地区,好多山区都是在采用山头大片种植,在华南地区经常能见到。那有什么?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对您有用。 种植方法:秋季种植最合宜。桉树苗应选择苗直根壮叶肥厚的苗株,一般购买的时候都有自带土壤外加薄膜包裹。山头开梯级片区种植。种植坑位一般直径开到不小于80CM,留下余地方便以后施肥和淋水。种植后淋下定根水,刚开始的头一个星期,每保持土壤表面湿润。以后可半月淋水一次,三个月后可以开始混水施小肥。五个月后可以在根部进行埋肥,定期管理就可以。 桉树的价植:目前来说,桉树种植收益还是不错的,价格方面也一直保持一个中高不下的市价。拉平均是750元/立方米,在树林种植来说,这个项目还是可以考虑的。 桉树的好处就是给给农业种植业带来一定的收益,周期也不算太短,人工投入方面也不算太繁杂。但弊端就很明显,给土壤和当地带来的损失很难弥补的。可以说桉树就是一个抽肥机,不但会把土壤内的有机物榨干,引发土地退化,还会引发水土保持情况恶化。 据说桉树气体有刺激和毒害作用,渗入土地里将很难清除干净,对水质污染极大,人畜饮用后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另外,桉树发出的气味对人体有刺激和毒害作用,将威胁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这就是为什么有部

分农村的村民在把山头土地包给承包商后一听说要种植桉树都纷纷解约 的原因,因为他们知道这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是这几个山头一年几十块两三百块所不能弥补的。 种植桉树的技术 播种技术 于11-12月采种,次年春播,也可在7-8月采种,当年播种。每100千克果实可获种子1.5千克,千粒重蓝桉为2.8克、直干桉为1.5克,种子发芽率达90%以上。 1.母床育苗。选择土壤肥沃的菜园地做苗床地,在3月中旬播种,精细整地理墒,墒宽1.2-1.6米。将种子浸泡48小时后,用细沙拌匀种子撒播于苗床上,用细粪土复盖1-2厘米厚。浇足水后盖膜,播后7-10天可出土,土壤保持湿润、通风,防止高温烧苗。当小苗长至5-10厘米高时,揭膜炼苗;苗长到30-40厘米高时,宜选阴雨天移栽,易成活。在滇中地区于6月上旬至7月上旬移栽最佳。 2.营养袋育苗。营养土装袋后,将浸泡好的种子播于袋中(每袋2-3粒),再复盖一层细粪,浇足水后盖膜,注意通风和保持水分。在小苗成长期间定苗,拔出弱小苗,每个营养袋留1株。待小苗长至10-20厘米高时可以移栽,一般3月上旬育苗,6月上旬雨季进行移栽。 3.苗床管理。待幼苗出苗后,拔除苗床的所有杂草。桉树幼苗易发生立枯病,发病初期每亩用70%敌克松500倍液(每亩用100千克药液),喷淋或浇泼苗床2-3次,每次间隔时间10-15天。 移栽管理

广西省林业投资完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广西省林业投资完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引言 本报告针对广西省林业投资完成情况现状,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广西省林业投资完成情况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广西省林业投资完成情况提供重要参考及指引。 广西省林业投资完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对关键因素本年完成林业投资总额,本年林业国家投资额,本年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投资额,本年林业支撑与保障投资额,本年林业产业发展投资额,本年林业其他投资额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权威政府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相信广西省林业投资完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能够帮助机构和个人更加跨越 向前。

目录 第一节广西省林业投资完成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广西省本年完成林业投资总额指标分析 (3) 一、广西省本年完成林业投资总额现状统计 (3) 二、全国本年完成林业投资总额现状统计 (3) 三、广西省本年完成林业投资总额占全国本年完成林业投资总额比重统计 (3) 四、广西省本年完成林业投资总额(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广西省本年完成林业投资总额(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本年完成林业投资总额(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本年完成林业投资总额(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广西省本年完成林业投资总额同全国本年完成林业投资总额(2017-2018)变动对比分 析 (6) 第三节广西省本年林业国家投资额指标分析 (7) 一、广西省本年林业国家投资额现状统计 (7) 二、全国本年林业国家投资额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广西省本年林业国家投资额占全国本年林业国家投资额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广西省本年林业国家投资额(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广西省本年林业国家投资额(2017-2018)变动分析 (8)

国有企业名录

国有企业名录 A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安徽叉车集团公司 安徽海螺(集团)公司 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全柴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飞彩(集团)有限公司 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B北人集团公司 北京兆维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化二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汽福田车辆股份公司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北大方正集团公司 北京实创高科技发展总公司 北京京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燕京啤酒集团 北京金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保定天鹅化纤集团有限公司 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 包头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包头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包头草原糖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台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满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白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宝胜BICC通用电缆有限公司 C★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长春长铃集团有限公司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柴股份有限公司

长沙卷烟厂 常德卷烟厂 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彩虹集团 长岭机器厂 D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东北制药集团公司 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港务局 大连机车车辆厂 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大连冰山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大显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盛道集团有限公司 东北输变电设备集团公司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 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E F峰峰矿务局 阜新矿务局 阜新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省南纸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实达电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省南平铝厂 福建纺织化纤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福日集团公司 福建福人木业有限公司 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肥城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佛山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G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开平涤纶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电力集团公司

广西林业发展情况简介

广西林业发展基础扎实势头强劲前景广阔——诚邀各路英才加盟广西林业改革发展 近年来,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风起云涌、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如火如荼,特别是随着多区域合作蓬勃兴起、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运作,广西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新的历史时期,广西林业改革发展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广西林业厅紧密团结和带领广大务林人,顺时应势,众志成城,奋力拼搏,破浪前行,林业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优良环境、广阔前景。 ●资源基础更加坚实:广西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降雨丰富,热量充沛,发展林业的条件得天独厚。经过多年努力,广西已发展成为全国林业大省(区),许多关键指标居于全国前列。2009年,全区森林面积达2.06亿亩,森林覆盖率57.78%,是全国森林覆盖率的近3倍,居全国第四位;全区林业产业总产值达882亿元,居全国第九位;经济林、人工林、速丰林面积和年商品材采伐限额均居全国第一;生物多样性丰富,植物种类居全国第三位。近年来全区每年造林350万亩左右。广西“山青水秀生态美”受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的高度称赞。 ●体制活力日益凸显:广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2009年全面启动以来,速度快、质量高,被国家林业局誉为全国的一面旗帜和后起之秀。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民和企业植树造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森林资产交易日益活跃。通过加大改革力度,国

有林场的发展势头好、后劲足。2009年,13家区(区)直属林场实现总产值29.6亿元,净利润3.4亿元,分别增长48.5%、87.3%;林场干部职工经营收入大幅提高,人均增长77.4%。近两年来,全区林业产业总产值实现了年均29.4%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全国同期平均增速。 ●发展环境更加优化。2009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林业强区的战略决策,确定了林业发展“三步走”战略和“12345”工作思路,提出了全区林业总产值2015年达到2000亿元、森林覆盖率达到60%左右的奋斗目标,一系列支持林业改革发展的重大政策正在陆续出台。围绕落实这些重大决策部署,广西林业厅正在抓紧实施林业产业发展“56820”行动计划,不遗余力推动林业实现大开放、大合作、大跨越、大发展。全区林业已成为国内外企业投资新热点。印尼金光集团、芬兰斯道拉恩索集团、香港理文公司等一批全球林业企业巨头已在广西投资兴业,中国地板控股有限公司、浙江翔盛集团、广州力恒集团、江苏阳光集团等一批国内知名大企业集团也正密集抢滩广西林业。 ●创业舞台更为宽广。2010年政府机构改革后,广西林业厅设有14个内设正处级机构,管理自治区森林公安局(自治区公安厅森林警察总队)及14个二层机构、13家自治区直属林场、4个科研院校、3个自然保护区和25家直属林业企业;还受自治区人民政府委托,代行出资人职责对广西林业集团进行监管。全厅直接管理的人员达3万多人。同时,还把“人才强林”战略作为建设林业强区的第一抓手,按照以能力选才、凭业绩用

关于发展桉树有关问题的说明

关于发展桉树有关问题的探讨 杜伟忠 (天堂山林场邮编:511825) 摘要:桉树生长快,产量高,轮伐期短,加上清远地区自然条件好,积温高,全年几乎无霜,雨量充足,适宜栽种桉树,又是经济较发达地区。所以近年来个体工商户都竞相投资林业,营造桉树速生丰产林。2010年前,全市营造110多万亩速生丰产林中,桉树速生丰产林接近80%以上,而且目前还有发展的趋势,多家外资和民营企业准备落户清远,投资兴建桉树纸浆林基地,这对清远林业的发展将起极大的推动作用,但也提出了新的问题。 关键词:桉树速生丰产 大量营造单一树种的桉树人工林,会不会破坏清远地区的生态环境,会不会造成清远地区广大山地的地力衰退,近年来许多政府领导、人大代表和经营者提出过这些问题。因而需要回答(1)桉树人工林的生态功能如何;(2)能否在发展桉树人工林中采取某些技术措施维护本地区的生态环境,维持林地地力的下降速度。本文对以上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1、清远市森林资源状况 1.1清远市在充分发挥森林多方面功能的前提下,按照主要用途的不同,将全市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政策措施,即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全市林业用地面积为142万公顷,其中生态公益林55万公顷,占38.7%,

商品用材林87万公顷,占61.3%。对生态公益林,市林业部门作为头等大事把它放在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进行合理区划和布局,将水库周围、高速公路两旁和水土流失区等生态地位重要地段划为生态公益林,狠抓生态功能等级的提高,大力提倡营建以乡土阔叶树为主的复层混交林,保持基本的生态骨架。 1.2对商品林,考虑其商品属性和林产品加工对原材料的需要,按照基础产业进行管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由市场配置资源,放开经营,政府给予必要的扶持和引导。 2、桉树林生态功能问题 2.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联合国粮农组织就对这一问题组织过较为系统的专题调研,综合了30多年的研究成果,主要结论是:(1)、任何森林覆盖下的集水区的出水量均低于灌丛和草地,森林能调节流量,其调节能力则取决于森林植被的性质。幼龄桉树人工林由于生长迅速,耗水量更多,调节流量较差。在荒地上营造桉树人工幼林后会减少其集水区的出水量,潜水位也会下降,但桉树是否比其它树种耗水量更大?是否能更有效地利用水分,尚无结论;(2)、桉树不是控制土壤侵蚀的优良树种;(3)、桉树天然林能够控制土壤淋溶和地表迳流。桉树人工林的枯树落叶,能形成腐殖质,可以防止土壤退化,但作用不如当地阔叶树种;(4)、短轮伐期桉树人工林,如果砍伐时整个生物量都取出,会导致土壤中贮藏的养份迅速耗尽;(5)、桉树与其地表的植被会发生剧烈的竞争,因其具有表层发达的根系和较多的枝叶。在干燥和贫脊的土壤条件下,植被很少。相反,在气候潮湿

广西林业概况

广西林业概况 我区是南方集体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区位重要、自然条件优越、物种资源丰富,发展林业有资源、有优势、有基础、有潜力、有后劲。 我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且雨热同季,林木生长速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4倍,十分适宜培育森林资源特别是发展速丰林和经济林。全区林地面积2.26亿亩,占国土面积的63.5%,是农业用地的近3倍,居全国第五位。集体林地面积2.1亿亩,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内蒙古和云南。 全区有维管束植物8354种,居全国第三位;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884种,是全国野生动物较多的省区之一。全区有1000多种动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适宜栽培的珍贵树种达100多种,能开发出不少大产业。 近年来,我区林业发展势头较好,许多关键指标居全国前列,在全国林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森林面积1.95亿亩,居全国第六位,其中人工林总面积接近8000万亩、速丰林总面积3000万亩、经济林总面积3500万亩,均居全国第一位。森林覆盖率57.78%,是全国森林覆盖率(20.36%)的近3倍,居全国第四位。活立木总蓄积量5.8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七位。森林生态功能年总价值8388亿元,居全国第四位。 “十一五”期间,全区每年商品材采伐限额1313万立

方米,居全国第一位。“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将达3681万立方米,占全国1/7强,居全国第一位,我区将继续保持全国最大的商品材生产基地地位。 全区已建成林业自然保护区63处,其中国家级保护区12处,自治区级41处,保护区总面积为141.2万公顷,保护着广西特有的白头叶猴、黑冠长臂猿等极度濒危野生动物,以及野生兰花等植物资源、生态群落。

桉树高产用肥施肥的重点和误区.

桉树高产用肥施肥的重点和误区 一、专用肥料 专用肥料,是根据南北气候条件,在气候变化不大的同一区域的省区县份的土壤条件和土壤肥力水平下,针对农作物和植物需要肥料的特点,而科学合理搭配并添加一定量的中、微量元素而生产的一种专用肥料,以促进肥与作物,植物的效应作用,达到肥到功倍的效果。 目前市面有:甘蔗专用肥,木薯专用肥,花生专用肥,桉树专用肥,种类繁多,鱼目混珠,优劣参半。 二、什么是桉树专用肥 肥桉树专用肥是针对桉树速生的特点,在立地水平差,山地贫瘠肥力地下的条件下,以氮、磷、钾为大量元素,钙、镁为中量元素,硼、铜、铁、锌等微量元素进行合理组合,添加有机质和有机态长效保护剂,使其达到对桉树速生高效又长效的专用型肥料。分为基肥和追肥。 三、桉树的需肥特性 桉树的需肥特性,据国内,国外近年来种植的实践的研究结果表明,桉树再生长过程中,平均每株每年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约36克、磷约2085克、钾约20克、钙约31克、镁约8.5克、硫约4克,不同的养分的比例依次为氮>钾>磷,钙>镁>硫。实践证明桉树除氮磷钾等三种大元素外,还需补充吸收多种中微量矿质元素,硼、锌、铁、铜、锰等元素需要量较少。尽管桉树对微量元素的总需要量极少,但对桉树的生长速生却起着很大作用,如果在种植桉树时,这些微量元素得不到适量补充,树木的幼嫩部分如根部、根尖、茎尖首先受害,严重时生长点坏死,木质素形成受阻,不能成才,降低产量。相反,如果配比和施用不当,这些元素含量失衡,林木也会中毒,同样严重影响桉树的产量和质量,经济效益低下。 四、桉树施肥特点及常见误区

(1单施或偏施磷肥 有些种植户只用磷肥作基肥,强调多施磷肥,或强调施高磷的肥料。这是用肥误区之一。 却不知磷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小,易发生化学固定,利用率很低。桉树无法全部吸收所施的磷肥,最终造成磷肥的浪费和养分失衡,肥与桉树生长的投入与产生的经济效应差。 (2自配肥料 有些种植户为了节约肥料成本,用各种肥料简单掺混作为桉树专用肥料,表面看起来比专业生产的专用肥便宜,但是实践施放后肥料对桉树的利用率不到50%。这是误区之二。因为各种原料的颗粒大小相差很大,物料比也相差很大,无法均匀和形成长效颗粒,肥料施入土壤后很快分解挥发、流失或被土壤吸附固定,肥效损失很大,肥力不持久。自配肥料也无法配合中量原素、微量元素,最终也没有发挥肥的效益作用。 (3自制农家肥,取代化肥 农家肥是一种好肥料,对改良土质和培肥地力是比较好的的办法。但再施用前不经过充分的发酵严格的高温处理,不但肥效无法正常发挥,还会携带寄生病菌,把病虫传染给植株。这是误区之三。有人认为鸡粪类的农家肥世代都用,也没有鸡粪对植物的坏处,却不知目前的鸡粪大多数都含有木糖,原本带有病菌的木糖,就会传染给植株,导致成片枯死。但无论从桉树的需肥特性还是从肥料本身的分解性来讲,都是不是科学的。正确的做法是,以充分发酵好的有机肥作原材料,合理配加大中微量元素,用作底肥,不能只用农家肥取代花费。 (4肥多就高产,滥用高浓度复合肥(氮15磷15钾15作基肥或追肥,这是误区之四。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练习:选择题标准练 第一套

选择题标准练第一套[学生用书P161] (时间20分钟,满分44分) (2019·贵州省适应性考试)近年我国某企业积极参与老挝境内的铜矿勘探与开采,开采的铜矿主要运回国内进行加工。下图示意老挝铜矿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企业投资主要选择在老挝北部区域,主要是因为() A.铜矿资源丰富B.生活习惯相近 C.运输费用偏低D.劳动力成本低 2.从产业联系上看,该企业还应投资的领域是() A.轻纺B.能源 C.家具D.冶金 3.将在老挝开采的铜矿运回国内加工,有利于我国() A.远洋运输产业的调整升级 B.缓解大气污染状况 C.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D.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 解析:1.C 2.D 3.D[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我国海外投资的因素,旨在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与老挝北部地区相比,南部地区铜矿资源也相当丰富,故A选项错误;生活习惯与社会文化有关,老挝北部居民生活习惯与我国差别很大,故B选项错误;北部地区距离我国较近,运费较低,故C选项正确;老挝北部劳动力成本与老挝其他地区没有太大差别,且矿产开采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故D选项错误。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企业在老挝投资的领域,旨在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与铜矿开采存在明显联系的产业主要是重工业,四个选项中与铜矿资源的开采存在产业联系的只有冶金产业,故D 选项正确。轻纺工业属于轻工业,与铜矿的开采没有必然联系,A选项错误。能源的开发与能

源资源分布状况有关,与铜矿没有直接联系,故B选项错误。家具制造与铜矿开采无关,故C 选项错误。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在铜矿加工方面的优势条件,旨在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老挝属于内陆国,铜矿运输到我国主要通过陆路交通,与远洋运输产业的调整升级无关,故A选项错误;铜矿在我国加工,对我国的大气环境会造成污染,故B选项错误;对老挝而言,铜矿开采会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故C选项错误;与老挝相比,我国具有加工铜矿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故D选项正确。] (2019·福建福州质量抽测)下图示意甲、乙两国人口性别比(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量),其中甲国为西亚某产油国,乙国为南亚某人口大国。读图回答4~5题。 4.导致甲、乙两国2018年全国人口性别比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 A.教育水平B.产业结构 C.宗教信仰D.生育政策 5.为应对近年来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乙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A.促进城乡人口流动 B.政策鼓励少生优生 C.限制国际人口迁移 D.提高女性社会地位 解析:4.B 5.D[第4题,本题考查人口性别比差异的相关知识。由图分析可知,甲国和乙国人口性别比差异显著的影响因素是产业结构,甲国以石化产业为主,乙国以种植业为主。产业类型影响人口结构。故B正确。第5题,本题考查人口问题的相关知识。由材料可知,乙国为南亚人口大国,可知应是发展中国家,要控制男女性别比问题,就要提倡男女平等,努力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故D正确。] (2019·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河南焦作云台山的红石峡谷是我国北方地区少有的丹霞地貌峡谷景观,该地区的岩石是在距今12亿年前后形成的。读红石峡谷横剖面示意图,

桉树专用肥与普通肥料的区别

桉树专用肥与普通肥料的区别 福建省林业厅一项关于桉树腐殖酸专用肥的研究表明:与等价投入(肥料成本)的常规化肥相比,施用系列桉树专用肥的林分生长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常规化肥处理,且叶片浓绿、树势强壮,施后19个月内,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提高了7.8%~51.8%、9.8%~53.0%和30%以上,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26.3%~94.2%,叶面积指数提高41.0%~172:8%。由此可见,对桉树来说,施用桉树专用肥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那么,较普通肥料而言,桉树专用肥拥有哪些特别的优势呢? 首先,桉树专用肥养分全面,配比合理,营养均衡,能提高利用率,真正满足桉树养分需求。单一化肥通常难以掌握氮、磷、钾肥的配比,施用起来既不方便,也难以满足桉树生长需求,一般复合肥虽已按一定的氮磷钾比例配置好,但各种作物的需肥特性毕竟是有差别的,缺乏针对性。而桉树专用肥是根据桉树的生长发育特点与需肥特性而专门研发的专用肥料,其氮磷钾比例完全切合桉树生长需求,从而做到不浪费、无肥害,促进桉树健康快速生长。 其次,桉树专用肥通常添加了丰富的有机质。有机质中的大量有益微生物能促进土壤中的生物转化,保护和改善了土壤环境,又为植物提供了各种营养元素,使土壤生理活跃,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不断提高,防止桉树掠夺性吸收土壤养分造成的土壤恶化板结,提高保水、保肥能力,能增强桉树生长后劲,使桉树始终在一个较好的土壤环境中快速生长;同时,有益微生物有一定的抑菌抗菌的作用,从而减少土传病害。 再次,大部分桉树专用肥都针对性地添加了桉树生长所需的钙、镁,硫、锰、铁、硼、铜、锌等中微量元素。这些中微量元素的施用在桉树对氮、磷、钾的吸收过程中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桉树的营养平衡;桉树大部分病害与微量元素有关,施用微量元素可以提高植株对桉树垂梢病、红顶病等重要病害的抵抗性,对桉树生长有积极影响。 最后,有些桉树专用肥中添加了大量的氨基酸、腐植酸等生物活性成分。这些生物活性成分能明显增强桉树的光合作用,大幅提高光能的转化率和肥料利用率,使碳素同化率增加,为桉树生长发育累积更多的有机物质,形成更多木质素和纤维素,有效提高桉树抗旱、抗寒、抗病、抗倒伏的能力,促进桉树根系发达深扎、叶片增厚墨绿、植株健壮、生长迅速、主干粗壮,从而促进桉树丰产。

广西桉树人工林经济发展状况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f5026659.html, 广西桉树人工林经济发展状况研究 作者:罗来凤 来源:《绿色科技》2016年第13期 摘要:分析了广西境内桉树人工林的发展状态,将桉树与其他当地种植树种进行了经济比较,总结了桉树经济效益,并对广西区内各个地区桉树人工林经济效益展开了评估,评定了广西桉树人工林优势生产区域,为桉树人工林的发展提供理论科学依据。 关键词:桉树;经济效益;广西地区 中图分类号:S7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3000102 1引言 1982年实施“中澳技术合作东门桉树示范林项目”以来,速丰生产林的高效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广西先后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巴西等国家引进了200多个桉树树种,500多个种源,2000多个家系。目前,广西桉树的基因库收集了大量的桉树基因,已筛选优良树种9 个,优良种源100多个,优良家系500 个,优树2000株,获得了桉树杂交新种50个,杂交家系260个,培育出了高产无性系100多个,获得国家林木良种审(认)定1个,推广造林使用的优良无性系30多个。广西桉树无性系快速繁殖技术处于国内领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桉树造林良种使用率达到100%。 2广西桉树经济发展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广西桉树每年以13.33万hm2的速度快速发展,广西已成为我国速生桉树的重要生产基地。“十二五”(2010-2015年)以来,广西实施南方速生丰产林工程,桉树人工林得到迅速发展,造林面积逐步扩大。2010年,广西桉树种植面积为123.3多万hm2;2011年,广西桉树人工林总面积约为153.64万hm2,蓄积量约为5793.2 万m3;2012年,广西桉树人工林总面积约为170.2万hm2,蓄积量约为6853.8 万m3;2013年底,广西已营造桉树人工林面积达185.23万hm2,蓄积量8026.3万hm2。据项东云研究\[1\],2014年广西全区桉树面积为201.26hm2,蓄积量为9911.0万m3,位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桉树种植面积的38%),其中桂中和桂东南地区为主要分布区域,面积达120多万hm2,占全区桉树面积的75%,约占当地森林面积的39.5%;2015年,广西全区桉树人工林面积达到224.36万hm2,桉树商品林高达48.21%;总蓄积量接近10000万m3,为全部树种蓄积的45.32%。桉树人工林 面积、生长量、蓄积量继续稳居全国第一位。 2000年以前,广西桉树大面积造林仅限于北回归线以南的南宁、崇左、钦州、北海、防 城港、玉林、贵港、梧州等8个市。近年来,随着栽种效益的凸现、选育水平的提升和抗寒品种的推广,速丰桉逐步向北扩展,如今全区14个市102个县(市、区)都有种植\[2\]。

关于桉树生态影响问题的说明

关于桉树生态影响问题的说明 1、桉树无毒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刘夙指出,一部分树种对另一部分树种的汁液或腐叶敏感现象,并不仅限于桉树。在关于“桉树有毒”一类的报道,都没有准确的、可比性强的试验资料可以进一步加以论证,至于桉树对人体有害的说法,更是“纯属无稽之谈”。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也支持这一观点:在原产国澳大利亚,各大城市的饮用水源的涵养林基本上都是桉树,而水源从未出过问题,还有澳大利亚的动物考拉(树袋熊),生活在桉树林中,专吃桉树叶为生,如果桉树有毒,动物能吃吗?再者桉树的另一种副产品——桉叶油,则一直被广泛用作化妆品和药品的原料。 2、桉树不是“抽水机” 桉树林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气候调节上发挥的作用,丝毫不比其他树种逊色。科学研究表明,每合成1公斤生物量(干重),松树需要消耗1000升水,相思、黄檀、香蕉、咖啡需要800升以上,而桉树只需要510升。可见,桉树的水分利用效率很高。由于桉树生长快,总的用水量可能会比其他树种多一些,但并不构成危机。事实上,澳大利亚最大的河流墨累-达令河许多支流的源头就是桉树林,这些桉树林起到了极其有效的水源涵养作用。 3、桉树不是“抽肥机”,科学经营桉树,不会造成地力衰退 所有人工林树种,由于实行集约经营,都会造成一定的肥力

减低,因为人工林生长快,密度大,吸收的矿物营养多,再加上一些地方农民将枯枝落叶全部取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这很正常,并不会造成土地荒废这么严重的后果。关键是科学管理,补充养分,采用配方施肥,土壤缺什么就补什么,问题就解决了。 4、桉树不是“霸王树”,桉树林下同样具有生物多样性 在桉树的原产地澳大利亚,桉树林中动植物资源丰富,走进桉树林随处可见到袋鼠、鸟类和爬行动物,地上则有茂密的灌木和杂草。个别情况下,桉树林下植被很少,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是桉树种得太密,林下无阳光,营养竞争激烈,造成植被稀少;二是有些地方在种植桉树之前本身就没有植被,桉树长起来了,只能说明桉树的适应性强;三是高度集约经营,人工抚育强度太大,除草及时,导致没有杂草。

自治区林业厅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方案发布版

自治区林业厅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方案 发布版

自治区林业厅直属事业单位 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方案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试行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细则》的规定,经自治区编办、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同意,自治区林业厅直属事业单位计划于 10~11月公开招聘工作人员521名。为确保此次公开考试招聘工作顺利完成,特制定本方案。 一、招聘单位简介 (一)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简介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是自治区本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机构规格相当县(处)级,是自治区社会公益型科研院所,广西林业最高、最具权威科研机构,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材繁育重点实验室和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依托单位、广西首批科技创新金源单位、广西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西第一批八桂学者、特聘专家设岗单位,综合科技发展实力位居全国省属林业院所前列。 (二)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简介 广西林业设计院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直属自治区林业厅管理,机构规格相当县(处)级,是全区唯一一家国家甲级林业调查规划设

计单位,具有林业、园林、旅游、建筑、道路、桥梁、岩土等专业规划、设计、咨询等资质的综合型设计单位。 (三)广西国有高峰林场简介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是自治区本级财政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直属自治区林业厅管理,机构规格相当县(处)级。林场实行企业化管理,公司化经营,是全国十佳林场和全国国有林场十大标兵单位。林场创立于1953年,场部位于南宁市区,下设13个营林分场、5个人造板公司、6个对外造林部,机关科室和下属单位近50个,职工4000人,其中离退休职工1500人,归国华侨及侨眷1100人。经过多年建设,林场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许多关键指标在全区甚至全国同行中具有绝对优势。当前,林场正在牵头组建广西区直国有林场集团公司及3个专业子公司,力争用五年的时间使集团公司进入全国500强企业行列。 (四)广西国有七坡林场简介 广西国有七坡林场是自治区本级财政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直属自治区林业厅管理,机构规格相当县(处)级。林场始建于1952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的大一型国有林场,是全国百佳林场、全国国有林场500强之一。位于南宁市江南区吴圩镇,距南宁市中心20公里,距南宁国际机场8公里,与南宁市明阳工业园区毗邻,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下设4个场内营林分场,3个场外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

桉树对水质的影响

桉树对水质的影响 1 、桉树是“抽水机”:桉树是速生丰产林,桉树还有很强的蒸腾作用,对土壤的水分需求极大,大面积引种桉树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影响到水土保持,时间长了,土地表面板结,还出现土地沙化现象。 2 、桉树是“抽肥机”:桉树对土壤的肥料和养分需求极大,而且桉树枯枝落叶少,不利于土地肥力的恢复,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凡种植了桉树的,土地肥力下降乃至枯竭,原始植被因为得不到足够的肥料和养分而受到严重破坏,引发土地退化,水土保持情况恶化,土地贫瘠,到时再引种其他植物根本无法存活。土壤强度侵蚀比例逐年升高,山体滑坡和洪涝灾害增多。 3 、桉树是“霸王树”:桉树对当地乡土的、原产、原生的物种有极大的抑制性。它生长了,其他物种就不能生长,而且会慢慢地退缩,最后造成桉树林都是地表光秃秃的,地被上没有草、灌木(如家乡俗称的当泥树、牛奶根、鸡屎藤、金银花等),也没有小乔木及各种中草药材等。其他物种不能和它一起生存。原生物种衰减、退化,植物种类极为单一,无法给大多数动物提供食物或适宜的栖息环境,林中动物十分稀少甚至绝迹,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生物食物链断裂,生态十分脆弱,缺少天敌对虫害进行控制,很易感染虫灾,造成大面积损害,砍伐天然林种植大片树木种类单一、树龄相近且十分密集的人工林,会导致“绿色沙漠”;干燥且易形成火灾;还会导致小气候变化等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将遭受颠覆性的破坏,且难以恢复。而且不一定在两三年内显现出来。 4 、桉树施用的化工产品毒性强、毒效长,桉树气体有刺激和毒害作用种植桉树时将施用某些毒性强、毒效长的化工产品,该产品一旦施加在土地里,将很难清除干净,对水质污染极大,人畜饮用后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5、关于桉树林建植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一直以来是人们研究和关注的重点。目前,多数研究结果表明桉树林的种植或多代连栽均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降低,这可能是由于物种替代效应、竞争效应、化感效应和继发性人为干扰效应等原因所引起的。但也有研究认为桉树林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能是由于人为干扰过多引起的,而且在其他人工林中也存在这种现象。 6、桉树林下土壤容重提高,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下降,引起土壤水分渗透速率下降,进而导致最大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减少。,一方面是由于人为抚育过程,压紧表层土壤,同时加速地表有机残余物与土壤的混合以及有机物的分解,导致了土壤容重的增加和土壤结构性状的下降驯;另一方面人工林生物多样性较低,直接影响到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和数量以及林下凋落层的组成和数量,从而影响着土壤的孔隙发育和土壤持水性能。 7、桉树取代马尾松造林是我国南方典型土地利用变化类型之一。桉树取代马尾松造林后,土壤全碳、易分解碳库、中等易分解碳库、难分解碳库、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显著降低,但速效磷显著增加,这可能是由于桉树林施肥和磷素在土壤中移动性弱导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蛋白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树种变化、桉树林轮伐期短、林下植被差、炼山、翻耕等可能是土壤养分、微生物和酶活性降低的驱动因子;施肥有助于缓解土壤养分降低。 (一)、桉树纯林结构单一,生态稳定性差 人工林的生态效益不如天然林的生态效益,短轮伐期的速生林会存在一定的生态隐患。营造大面积的纸浆用材林基地,容易出现造林树种单一,结构简单,消耗地力过多的问题。多数研究认为,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失衡,是地力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工林特别是短轮伐期人工林,常使土壤肥力下降。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在幼龄林中,边材与心材的比例比老龄林高,树冠生物量与干材生物量的比例亦随年龄变化而增大。轮伐期短,意味着采伐取走物质中边材比例大,树冠生物量也大。据估计,将桉树在轮伐期由57年缩短到18年时,每单位木材取走的P数量增加70%,桉树7年生时便开始形成心材,此后木材中高达90%的养分

桉树的利弊分析

桉树是优质的造纸制浆工业用材,培育短轮伐期制浆桉林是山区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好门路。但有些人担心发展速生丰产桉林会破坏地力、污染环境。究竟种桉树真的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吗? 桉树因其速生性,需要供给大量的养份,其生长过程对土壤肥力的消耗确实较大,这是显而易见的。林业工程技术人员早有认识,已制订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消除其负面影响,实现林地的可持续利用。例如,给林地增施鸡粪、土杂肥;林下间种绿肥、牧草;桉树与有固氮作用的相思类带状混交等。这些措施有效地缓和了地力的衰退。 有一种说法,认为桉树是“抽水机”,会降低地下水位,其林下不长草。事实如何呢?据有关专家测定,桉树的蒸腾率和单株叶面积都不比其他阔叶树高,由于桉树的速生性,每生产单位生物量所消耗的水份和养份都比其他阔叶树低。因此,桉树不会像“抽水机”那样降低地下水位。当然,在降雨量稀少的干旱地区,林木的蒸腾作用可加剧地下水位的下降。桉树适宜栽培地区雨量充沛,年降雨量都在一千毫米左右,桉树与其他阔叶树一样都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 至于林下不长草的说法,据对泰国顺和成公司在广东省汕尾市营造的八千公顷速生桉林地的调查,在山区从未见桉林下不长草的现象,由于土壤肥沃,桉林下灌木杂草既高又密,进入林内步履艰难,不得不使用除草剂除草。唯有在沿海严重剥蚀,原本就是“光板地”的新造桉林地草灌稀少,但随着林分形成,生物生存环境改善,草灌也就随着逐渐繁延茂盛。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桉树会释放有毒物质,对农作物和人畜有害,这是毫无科学依据的。据现代科学研究,迄今尚未发现桉树会释放任何有毒物质。粤西有五十余年的桉树栽培历史,目前80%以上林地都种桉树,加工木片出口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至今都没有种桉树释放毒素污染环境的说法。相反,人们还提取桉油作为名贵香料。桉树因其速生性,干物质的迅速积累过程需要吸收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桉树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的能力远远超过非速生树种,桉树是提高空气质量,减缓温室效应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臣”。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5-7-8 23:02:00 桉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目前争议较多,我同意正面的意见,因此,转发《儋 州论坛》上的一篇文章,供你参考: 问:有人提出种植桉树破坏生态环境,对此你有何看法? 答:森林具有制造氧气、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调节温湿度、改善气候、促进和保持生物物种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等功能,森林实现 这些功能的原理或途径是十分复杂的过程。作为一种森林树种,桉树林同样具有上面所 述的各种生态功能,我们只要通过分析森林发挥其生态功能的原理,就可以十分明确这 一点。在一些地区,桉树的生态功能不够明显,而在另一些地区,桉树的生态功能不可 替代。 关于桉树破坏生态环境的说法有很多,“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是典型的代表,此外还有“小型抽水机”、“生物物种单一造成生态灾难”等等,这些论断都具有 片面性。

桉树对土壤肥力影响

桉树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1 桉树的相关概述 1 related overview of the eucalyptus 1.1 桉树简介 1.1 eucalyptus introduction 桉树是桃金娘科桉树属的总称,属常绿乔木。树皮粗厚而宿存或平滑而年年脱落,有挥发性芳香油,同松树、杨树一起成为全球最速生、经济价值最大、生态和社会效益最高的三大树种。一百多年前我国开始引种桉树,初期只是小规模的引种试验或观赏性质的树种;近年来桉树人工林的规模迅速发展,国内总的种植面积已达154万公顷,仅次于印度和巴西,主要分布在两广地区、云贵川地区、福建和海南等长江以南地区。 The floorboard of the eucalyptus is myrtaceae eucalyptus, evergreen trees. Bark thick and persistent or smooth and loss year after year, have a volatile balmy oil, become the world's fast-growing with pine, poplar, the economic value of the three largest and most ecological and social benefits. Early one hundred years ago began to introduction of eucalyptus in China, only small-scale introduction experiment or ornamental quality tree species; The size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ucalyptus plantation in recent years, domestic total planting area of 1.54 million hectares, is second only to India and Brazil,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areas, YunGuiChuan areas of guangdong, fujian and hainan region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中国桉树发展的现状与战略

中国桉树工业原料林发展的现状、症结和方向 摘要:桉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浆纸原料,它生长迅速,轮伐期短,极其适合作为林纸一体企业的绿色车间。然而,作为中国的林纸企业的这个绿色车间,它的经营现状如何?有些什么问题?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本文将分四论,对此提出见解。这四论是:第一论:中国桉树工业原料林的目前规模和分布; 第二论:中国桉树工业原料林普遍低产的六个原因; 第三论:中国桉树工业原料林的北扩战略; 第四论:有害的育苗技术使桉树造林收益减少一半。 第一论:中国桉树工业原料林的目前规模和分布 我国南方桉树工业原料林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初启动,迄今已经遍及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但是,中国究竟已经拥有多少桉树工业原料林呢?据本人2007年上半年的不完全统计,至2006年底,已有2796万亩(186.4万公顷),并且每年仍以大约30万公顷的速度发展(到2007年底估计已经有200万公顷了),主要分布在广东和广西,该两省各有大约1000万亩,其余分布在其它省市。参见图1.1。 图1.1 中国桉树工业原料林的分布 广东省有1015.5万亩(67.7万公顷)。广东省每个县均有桉树工业原料林,每年新增种植面积不低于300万亩。 广东省的桉树发展经历了高潮—低潮—高潮的发展轨迹。第一次高潮是1988年-1999年,主要有泰国、香港、新加坡等10家外商投资造林,分布在惠州、江门、汕尾、河源、阳江、湛江、茂名、肇庆、云浮、韶关等地区,造林面积400余万亩,到2000年底合同利用外资9.2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4亿美元。 第二次高潮为2003-2006年至。在传统的造林地区湛江(包括茂名),桉树林地租金已升至80元/亩年以上。阳江地区主要有金太阳公司、威华集团、五联公司,每家公司每年发展的面积均在万亩以上;肇庆地区,目前有嘉汉、鼎丰公司(广宁)、绿洋公司(怀集)、绿丰公司、茂丰公司、颐昌公司、顺龙公司等,每年造林面积均在万亩以上;云浮地区,有金太阳公司在罗定造林;清远地区,以金清远公司为主,另有威华集团、五联公司、兴隆木业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