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服饰文化交融的产物_和服

中日服饰文化交融的产物_和服
中日服饰文化交融的产物_和服

2006年12月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4期第39页

————————————

收稿日期:2006-04-18

作者简介:汪郑连,女,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服装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中日服饰文化交融的产物:和服

汪郑连

摘要:和服是日本的国服。人们往往以为和服源于日本,是日本本土服饰,有着其本身完整的产生、发展体系。

其实,和服从面料的形成、款式的产生、纹样的演变及色彩的配置到配饰的选用都与中国服饰,尤其是唐代服饰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服是中日服饰文化交融的产物。

关键词:服饰交流;中国;日本;和服;纺织技术;款式;纹样;色彩中图分类号:TS94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51(2006)04-0039-03

和服是日本的国服,因为日本人口中的90%

以上都属于“大和”民族,故取其名。和服历史悠久,即使从其最终定型的室町时代算起,和服也有了600多年的历史。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人不论男女,不分场合,都穿和服。和服种类多,不仅有男女和服之分,未婚、已婚之别,而且有便服、礼服之异。和服在日本又被称为“着物”,它既能护体,又有欣赏价值,尤其是妇女的和服色彩艳丽,式样美观,腰部还束有漂亮的宽幅带子,简直就是艺术品。人们往往以为和服源于日本,是日本本土服饰,有着其本身完整的产生、发展体系,但根据历史资料,从和服面料的形成、款式的产生、纹样的演变及色彩的配置等方面来看,日本与中国在古代的频繁交流对和服的形成产生了关键性的作用,和服是中日文化交融的产物。

一、纺织技术于中国引进

日本是个岛国,四面环海,地域狭窄,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在交通不甚发达的情况下,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比中国缓慢了1000多年。当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日本还处在原始社会时期。据《古事记》、《日本书纪》、《埴轮图集》、《古语拾遗》等文献记载,日本绳文式文化时代后期和弥生式文化时代的服装材料多用原始植物纤维,如楮布、麻布、棉粗布、藤布、科布等[1]。直到应神时代,秦人和汉人由于种种原因经朝鲜半岛去日本以后,日本的养蚕织绸业得到显著发展。应神天皇十四年(283年),百济的通融王率秦一族移居日本,献上绢帛,天皇赐大和的朝津马土地,令织绸布,传授中国式的绢品技术。两年后,百济的照古王又献上名为西秦的织工。为了改变日本列岛上居民衣着的纺织与缝制技术十分落后的现状,应神天皇又派阿知使主等人去中国江南吴地,寻求缝衣女,学来织绫技术。据《姓氏录》载,在仁德天皇时代,曾把秦人分置各郡,让他们养蚕织绸,传授技艺。此后的允恭天皇时期,为促进纺织事业的发展,朝廷下令将原制绢的工人集中一处,统一管理,赐姓服部连。

在日本的“秦人”、“汉人”,不仅推广了养

2006年12月第4期第40页

蚕织绸的方法,而且传播了织锦、纺花技术。据说,织锦起源于中国周代,汉时,织锦传入日本。雄略天皇七年(463年),日本自百济邀请织工定安帮令其在河内(今大阪)织锦,在同一时期,还出现了以红色为特色的蜀江锦“经锦”和彩色的“纬锦”,粗绵的“倭锦”和“大和锦”。

在中国南朝文化影响下,雄略天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养蚕织绸事业的发展,希望日本也成为中国那样“衣冠之邦”。雄略天皇十二年(468年),日本曾派使者来中国的江南聘请缝衣技工。十四年正月戊寅,又派使者延请身怀技艺的人。吴地派了技工去日本,送去“手末才伎,汉织,吴织及衣缝,兄媛,弟媛等”[1]。中国纺织、服装技术的传入,改变了日本“其衣横幅,但结束相连,略无逢,……。作衣如单被,穿其中央,贯衣头之”[2]的简陋的衣着方式。后来出土的古坟时代的陶俑(埴轮),已是女穿成套的裙服、男着裤的形象。

名闻遐迩的日本博多织品,亦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据《博多记》载,承天寺僧人来唐时,有一名为弥三的人随同来华,在广东学习了织缎的技艺后归国,试织成功了流传至今的博多织品。

公元604年,圣德太子颁布“十七宪法”,其中写到“其不农何食,不桑何服”。由于“秦人”、“汉人”的加入,日本朝野的努力,日本养蚕织绸业很快发展起来。再加上中国机织和缝衣工人的指导,日本也生产出了类似我国南方特色的纺织品。

日本最早出现的棉织品据专家鉴定,可能是中国制品。据《日本后纪》里讲述了关于棉籽传入日本之事,但由于栽培方法的不当和气候等原因,均未结出果来,所以未获得推广,棉花及棉制品依然靠进口。在16世纪中叶,棉花才正式在日本栽培成功,至江户时代被推广。明代万历年间,在长崎的中国人,向当地居民传播了中国弹棉弓的制作及使用方法。这种制棉法,一直延续到明治大正年间。棉籽种植成功和棉布的广泛应用,使日本服装材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棉布比麻布柔软贴身,穿起来易于吸汗且舒服自如,加之染色方便,所以不久就取代了麻布,成

为主要衣料。

二、和服款式自中国移植

据史书记载,远在公元3世纪前后就出现了和服的雏形。当时日本人穿的衣服只是一块布,中间开个洞,穿着时只须将头套入中间即可。史书曾这样记载:“用布一幅,中穿一洞,头贯其中,毋须量体裁衣。”[3]这种服装可以说是和服的最初形态。

但是日本大和民族是一个十分善于学习的民族,为了直接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早在隋唐时期,日本天皇就曾经先后4次派出遣隋使、19次派出遣唐使(其中到达的15次)来中国学习。使团人数多时达到五六百人,其中有留学生、留学僧随行。他们广泛地学习吸收中国的政治法律制度、文学艺术、儒佛道学、教育科学以及社会风俗,包括服饰文化。

为了在政治上加强皇室集权,排除豪族,使古代日本从部落式的氏族制度逐渐完成为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推古朝十一年(603年),日本颁布了“冠位十二阶”。宫廷制定的冠服和朝服的制度,模仿中国隋代的服装制度:服装为立领,改右衽为左衽,筒袖衣,下穿白表袴,系带并垂结于前,布料选用粗厚棉绸,以服色区别等第贵贱[4]。

公元701年,日本政府颁布包括律6卷、令11卷的《大宝律令》。在《大宝律令》中明文规定制作衣服要仿照中国服装式样,决定制衣用冠,都要仿效中国确定的着装制度。根据这一规定,无论男女,在仪典时悉用礼服;出入宫廷着朝服;无位者进宫穿制服。宫廷朝服模仿唐代朝服,比如天皇冕有12旒,用彩线穿组珠玉,重垂于前后;衣服为大袖,红地,绣有日月星辰、华虫、稚、虎、猿等8章和龙、山、火等花纹图案的衮衣御衣(龙袍);下裳白地,上饰藻、米等4章;玉带分为长经、段绥,上饰玉佩。文职官员头戴冠冕,穿大袖上衣,小袖内衣,下着外裤,里裤,脚穿朝靴,腰佩腰刀,手捧朝笏。宫廷女子也要在小袖内衣的外面罩正装唐式衣服。《续日本纪》载,天平二年庚午,天皇下诏:“自今以后,天下妇女,改旧衣服,施用新样。”中国汉族衣襟为右衽,于是日本在养老三年(719

汪郑连:中日服饰文化交融的产物:和服

年)亦下令“天下百姓右襟”。在解释《养老令》的《令义解》中,甚至对缝衣的方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同时,遣隋、遣唐使积极传播在华见闻,力主服饰改革。718年,日本遣唐使团回国拜见天皇时,全体成员都穿着唐皇赏赐的朝服,这新颖服饰光彩夺目,使文武百官十分羡慕,因此日本天皇下令着模仿唐朝服饰。天平宝字六年(762年),原遣唐使吉备真备在带宰府监造棉制袄、胄各20250具,完全仿效唐朝新式样,按五行配色。弘仁九年(818年),曾经来唐学习的菅原清公奏请朝廷规定天下礼仪,男女悉仿唐制,五位以上的位记都改汉式。据《唐书?东夷传》记载,日本文武朝时的遣唐执节使粟田真人来唐,衣着“犹中国户部尚书,冠进德冠,其顶为花,分而四散,身服紫袍,以帛为腰带”。承和九年(842年),仁和天皇又下诏令:“天下仪式,男女衣服,皆依唐法,五位以上位记,改为汉样,诸官殿院堂门阁,皆着新额。”至此,日本服装可谓完成了中国化的改革。

三、和服纹样色彩源于中国

日本和服的花纹与我国唐朝服饰花纹有着历史渊源。和服又名“唐衣”、“唐草”、“唐绵”等,也说明了这一点。

古代日本的服装几乎都是素地,不绘图案,随着隋唐文化的传入,自天平胜宝年间(750-756年)兴起的服装用的花纹发展到平安时代已具有独特的图案风格。和服上有些图样,明显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如平安时代天皇的冕服,上衣绘有日月星辰、龙凤虎猿,御裤上半黑色的花纹,是受《礼记》的影响;有些图样,是在中国图案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如云鹤、波涛、菱、桐和蔓草等图案,多在我国唐时传入日本,平安时代的艺人在此基础上予以加工而成。和服用的图案中,由中国传入的松竹梅和动物图案居多,且颇受欢迎。代表瑞兆的龙、麒麟、凤凰的图案,不仅装饰朝廷礼服,而且出现在农民、渔民喜庆节日的服装上;民间艺人手工染织的牡丹与狮子的友禅棉布坐垫就绘有鹤、龟与松的图案,镰仓时代发展为鹤龟松梅图案,到了室町时代又增加了竹。

《礼记》载,天子服装因季节而颜色不同,按季节、阴阳五行,分为青、赤、黄、白、黑五

色,推古天皇十一年(605年)圣德太子颁布“冠位十二阶”。按阶位用冠,从上至下是德(紫)、仁(青)、礼(赤)、信(黄)、义(白)、智(黑)。这6种颜色和冠位又分别为大小两种,共十二阶,这种以色彩的区别显示等级的上下不同的特点与中国的礼制可谓一脉相承。

四、和服配饰受中国影响

《大宝律令》不仅对服装,而且对鞋袜亦有明确的规定。《大宝衣服令》的“无位制服”之条中规定,有姓庶民可以穿普通的草鞋,但“家人奴婢”之条中,则不见此类文字,可见他们是没有这种资格的。而草鞋的编制方法是由中国传入日本为朝廷所采用的。在《大宝军防令》“兵士”之条中,规定士兵穿“唐式草鞋”,并要求士兵自己编织。

木屐,类似我们俗称的“趿拉板儿”,一般板下前后安有两齿,是穿和服时服用的一种独特的履。根据记载,木屐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文献资料中,也不乏木屐的记载。《急就篇》颜师古注中有“屐者以木为之而施两齿,所以践泥”之语。《古乐府》中有“黄桑柘屐蒲子履,中央有丝两头系”的诗句。《南史?虞玩之传》曾记载“一屐着三十年,奚断以芒接之”。《晋书?宣帝记》中还有穿木屐征战的记载:“关中多蒺藜,帝使军士二千人,著软材平底木屐前行。”在宋代,京师长者都穿木屐,仕女出嫁亦以漆画制的彩屐为奁。日本木屐的起源,与中国木屐究竟有何关系,虽然没有可靠的资料佐证,但是,据志怪小说《搜神记》中描写中国古代木屐云:“昔作屐,妇人圆头,男子方头,盖作意欲别男女也。”而日本的木屐式样也多为方形,妇女也常用圆头木屐,而且,日本自古便将木屐写作“足下”,这些不得不令人深思中日两国木屐的亲缘关系。

另外,和服的配饰还有布袜、装面、扇子,这些都与中国的服饰文化习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日本书纪?卷十四[M]

(下转第59页)

(六)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引导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和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在高职院校中的推广,有力地引导着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高职院校要根据专业特点确定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工种,使学生在保证其中一个核心工种训练质量的基础上,

积极开发相关工种的鉴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

生的行业适应能力。例如,机械类学生在通过某一工种训练的同时,可以增加相应软件的训练,通过认证保证其教学质量。这样学生可以比较好的把握自己所从事的岗位性质,能更好的解决一些复合问题。

Reflections Over the Cultivation of High Skilled Personnel in Vocational Colleges

YANG Wei-chao

Abstract:Some vocational colleges regard the cultivation of high skilled personnel as that of skilled workers

of certain type of work.This concept should be changed.V 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properly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high skilled personnel.This paper expatiates the background of reflecting the cultivation of high skilled personnel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s;high skilled;cultivation of qualified personnel;reflection

(责任编辑陈超拔)

(上接第41

页)

最新浅谈中西方服饰文化差异知识分享

浅谈中西方服饰文化差异 中国传统服装是平面型的服装,崇尚装饰,自然宽松。西洋服装是立体型的服装,讲究穿着效应,善于显示优美的人体体态,以服装抽象的形式美追求外在造型的视觉舒适性。其实,中西服饰文化差异并不如此简单,一个民族的服饰特点渗透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中西方服饰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貌和体系。 1. 差异的主要表现 1.1色彩 一个民族对颜色的喜好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这个民族潜意识的性格特征。在夏、商、周时,黑色被中国的先人认为是支配万物的天帝色彩。后来人们把对天神(黑色) 的崇拜转向对大(黄色) 的崇拜,所以形成“黄为贵”的传统观念。传统服装色彩受阴阳五行影响,有青、红、黑、白、黄五色之说,它们被称为正色,其他颜色为间色。正色在大多数朝代为上等社会专用,表示高贵。在民间,正色也是人们衣着配色所喜爱和追求的颜色。我国古代封建等级制度森严,这一点也表现在服装上:先开始于民间,一旦被皇家贵族看中,就禁止民间使用,否则,轻者杀身,重者株连九族;如果一种服装的色彩开始是皇家贵族所穿,后来不穿了,成为一般民间服装,则这种服装的色彩立即被视为卑贱的色彩。 而在西方,在罗马时代最流行的色彩是白色和紫色。白色象征纯洁、正直、神圣,也代表魅力。这也是西方人喜欢选择白色作为婚纱礼服的原因。人们也曾对服饰上充满宗教气氛的色彩也十分向往。欧洲文艺复兴以来,随着服饰奢华程度的升级,明亮的色彩受到人们的欢迎。法国人钟情于丁香色和蔷薇色,也很迷恋含蓄的天蓝和圣洁的白色;西班牙人却崇尚高雅的玫瑰红和灰色调;在英国,黑色有意想不到的复杂及强烈感,因为黑色被认为是神秘、高贵的色彩,但有时也被用于沉默、不吉利或悲哀的丧服。

浅谈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浅谈中国传统服饰 摘要: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财富。从古到今,中国服饰走过了漫长的路程,昭显着历代的印记,从中折射出不同文化背景的深刻意蕴。不可否认,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使中国的传统服饰与悠久的文化基因互为表里,形成一派独具特色的东方气息。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具有明快的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其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现代中国服装设计要继承中国传统服饰“谐调”、“统一”的审美原则,在创新中实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设计只有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来把握时尚,才能真正拓展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空间。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审美意蕴时尚服饰设计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筛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三大内涵 服饰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外部特征,故而不同民族的服饰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也各有差异。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光辉发展历程,其内涵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但从宏观上而言,最有代表性的是其所呈现出的“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三大内涵。

创意产品设计

目录 一、产品项目背景 (3) 二、产品名称 (3) 三、创意来源 (3) 四、产品简介: (4) 五、产品优势: (7) 六、市场分析: (7) 七、消费群体分析: (8) 八、进入市场 (8) 九、产品销售战略目标: (10) 十、结束语 (10)

一、产品项目背景: 当今时代,人们更加追求时尚与个性,因此具有创意的产品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同时追求精湛细致的许多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文化元素与现代常用随身物品的结合最受到广大顾客的欢迎。该策划则主要是对设计的古锁外形的眼镜盒创意产品做出营销战略分析。 二、产品名称:锁清秋 三、创意来源:锁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锁不仅是作为生活上的器具,也被人们当做一种配饰,具有驱害辟邪吉祥如意的含义。该产品的创作原型是广锁,又被称为横式锁。民间又叫做“横开锁”、“枕头锁”自唐代以来广泛用于门、箱、厨、柜等。这种锁是人们在一些古装电视剧或者古代建筑内部最为常见的一种,也可以说是被大众群体所熟知的物事。锁的外形厚重古朴,有着浓厚的古代气息。类似枕头形状的特点正好成为了最佳的储物空间。多余的锁柄又恰好可作为碳素笔笔杆。眼镜盒只是其中的一种用途,也可以将其当做文具盒,用来放置各种文具用品。该产品名称取自于五代诗人李煜的词《相见欢》

四、产品简介: 人们在用到眼镜的时候,大多数会用到碳素笔。该产品则成功实现了碳素笔与眼镜盒的创意结合。总体来看,该产品的外形是一把古代用来锁官银的古锁,属于广锁类。锁身内部掏空,作为放置眼镜的空间。露在外面的“钥匙”的一部分是拉动开关的把手。铁柄的部分是一支碳素笔。拉动把手,露出笔尖,可将碳素笔旋转抽出。于此同时眼镜盒的盖子也将拉开。当然,该产品并不一定是用来放置眼镜,也可以当做文具盒,内部可放置其他文具等物品。该产品的材质可为塑料、铝质、或铁质、皮革等。 产品的颜色为金属色,正面和反面分别写着”天长“、”地久”四个字。代表着它带给人们的吉祥祝福将天长地久,世代留存。锁身正面的字体是用篆体写的是“盗损官库锁一律处斩”反面写着年号和地点.(可更改) 产品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中日文化的颜色差异

中日文化的色彩差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颜色的生成具有神秘主义的意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跟古代中国的宇宙观念和五行学说密切相关。古代中国人的基本宇宙观念就是天圆地方,天地上下又分为东南西北中五方,它们分属木火金水土五德,各具青赤白黑黄五色。五色一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礼记·礼运》中:“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孙子兵法·势篇》认为:“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从而确定了五色为颜色中的正统地位。 日本人受到自然的恩惠,因而对自然和自然的色彩怀有深切的爱和特殊的感 情,对自然美和色彩美的感觉敏锐纤细,并且含有丰富的艺术性。根据佐竹昭广在《古代日本语的色名性格》一文记载,日本远古时代没有直接表达颜色的词汇,只有表示光线的两组词,即明与暗、显与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演化为赤(明)、黑(暗)、白(显)、青(漠)四个直接与颜色相关的词。所以,赤黑白青是日本人原始色彩感觉的基本色。 一、红色 红色是中国文化中基本的崇尚色,它体现了中国人的追求和向往。它象征富贵、吉祥、喜庆。春节贴红对联,节日挂红灯,结婚以红色布置新房等;它又象征顺利、成功和有利可得,人的境遇很好被称为“走红运”,分取合伙经营的利润叫“分红”;它还象征忠诚、仁义,如京剧表演中关羽等人的红色脸谱。红色还是血液的颜色,中国古人认为血有“去秽驱邪”之功效,巫师、道士在作法时,常泼洒动物的血以镇魔驱鬼。民间也有系红腰带、穿红袜、挂红布辟邪的民俗。而19 世纪以来,红色被公认为含有政治内容的色彩,共产党最早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叫“红色区域”,最初的政权叫“红色政权”,最早的武装叫“红军”,至今少年儿童仍佩戴“红领巾”作为优秀与进步的标志。 而在远古时代的日本称赤色,即红色为赤不浄,代表血与火是一种大凶之色。在 日本古代人尤其是猎人、渔民、铁匠以及酿酒业、林业、盐业为生的人眼中,赤色不仅与污秽肮脏联系在一起,而且还意味着灭顶之灾。因此,生育后的妇女和例假期间的女人是禁止出现在神佛面前的,她们被关在与家人隔离的房间里,并且不能与家人使用同一个灶台做饭,不准她们随便触摸渔具,更不准上船。如果无视这些忌讳,男人就会进山断腿,遭遇猛兽;出海翻船;居家起火,损失惨重。这些习俗表明古代日本人对赤色是厌恶的。另一方面,日本人对赤色除了厌恶和忌讳,似乎又包含着复杂的情感。《日本书纪·神武天皇即位前纪》中记述了神武天皇为了制造御神酒瓮率领臣下挖取赤土。天照大神的弟弟素戋鸣尊打败八俣大蛇,说他乘坐的是一艘涂了丹土即染成赤色的船。日本人还自称日出之国,以红色的太阳图案作为国旗,可以看出日本人对红色还心存敬畏之感。 二、白色 白色与红色相反,它是中国文化中的基本禁忌色,体现了中国人的摒弃和厌恶。它象征死亡、凶兆、悲凉,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家属要穿白色孝服,为之设白色灵堂,出殡时要打白幡等;它又象征腐朽、反动、落后,过去称国民党统治区为“白区”,视一切反动派的压迫和屠杀政策为“白色恐怖”;它也象征失败、愚蠢、无利可图,把出力不讨好或没有结果叫做“白干”、“白辛苦”,在战争中失败的一方总是打着白旗投降等;它还象征奸邪、阴险,如京剧表演中曹操等人的白色脸谱。当然,现代的年轻人由于受西方影响,城市中又以白色为新娘礼服之色,代表纯洁吉祥的意义。而日本人将白色视为“神”的色彩,在日本《古事记》记

中西方服装文化差异_英文

The differences betweenChinese and Western clothing Dress culture is a culturalphenomenon unique to humanbeings. As it has different aestheticideas different dressing conceptsand different dress etiquette inChina and west it forms Chineseand western dress culture of thedifferent connotation andcharacters.China: conservative VS the West: openingMajor Traditional Chinese clothesChinese Cheongsam旗袍The cheongsam is a femaledress with distinctive Chinesefeatures and enjoys a growingpopularity in the internationalworld of high fashion.the Lightest Silk Clothing 丝绸Silk is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humanlife from Chinese people so it isimpossible to talk Chinese clothingculture without silk.Chinese Tunic Suit 中山装Chinese Tunic Suit also called“Zhongshan Zhuang” in Chineseis a kind of traditional maleattire. Modern clothes in China Chinese wear patternstructure is mainlystraight few arcs andcurve. The Western Palace clothesare produced complicatedlysymbolizing their noble status. Western-style clothes is dynamic clippingapparel sculpt seeking a bulk feeling anddynamic law feeling. Western-styleclothes patternis split apart bythe mutualsuture patternand cut intoclothing. Clothing in the west Wide easygoing elegant is theoften acts as a part of basic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篇一:浅谈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浅谈中国传统服饰摘要: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财富。从古到今,中国服饰走过了漫长的路程,昭显着历代的印记,从中折射出不同文化背景的深刻意蕴。不可否认,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使中国的传统服饰与悠久的文化基因互为表里,形成一派独具特色的东方气息。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具有明快的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其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现代中国服装设计要继承中国传统服饰“谐调”、“统一”的审美原则,在创新中实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设计只有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来把握时尚,才能真正拓展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空间。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审美意蕴时尚服饰设计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筛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一、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三大内涵服饰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外部特征,故而不同民族的服饰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也各有差异。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光辉发展历程,其内涵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但从宏观上而言,最有代表性的是其所呈现出的“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三大内涵。和谐统一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服饰发展史,和谐协调与规矩统一是其文化的真谛。自中国服饰诞生以来,一直在遵循着物理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

中日服饰文化交融的产物_和服

2006年12月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4期第39页 ———————————— 收稿日期:2006-04-18 作者简介:汪郑连,女,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服装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中日服饰文化交融的产物:和服 汪郑连 摘要:和服是日本的国服。人们往往以为和服源于日本,是日本本土服饰,有着其本身完整的产生、发展体系。 其实,和服从面料的形成、款式的产生、纹样的演变及色彩的配置到配饰的选用都与中国服饰,尤其是唐代服饰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服是中日服饰文化交融的产物。 关键词:服饰交流;中国;日本;和服;纺织技术;款式;纹样;色彩中图分类号:TS94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51(2006)04-0039-03 和服是日本的国服,因为日本人口中的90% 以上都属于“大和”民族,故取其名。和服历史悠久,即使从其最终定型的室町时代算起,和服也有了600多年的历史。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人不论男女,不分场合,都穿和服。和服种类多,不仅有男女和服之分,未婚、已婚之别,而且有便服、礼服之异。和服在日本又被称为“着物”,它既能护体,又有欣赏价值,尤其是妇女的和服色彩艳丽,式样美观,腰部还束有漂亮的宽幅带子,简直就是艺术品。人们往往以为和服源于日本,是日本本土服饰,有着其本身完整的产生、发展体系,但根据历史资料,从和服面料的形成、款式的产生、纹样的演变及色彩的配置等方面来看,日本与中国在古代的频繁交流对和服的形成产生了关键性的作用,和服是中日文化交融的产物。 一、纺织技术于中国引进 日本是个岛国,四面环海,地域狭窄,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在交通不甚发达的情况下,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比中国缓慢了1000多年。当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日本还处在原始社会时期。据《古事记》、《日本书纪》、《埴轮图集》、《古语拾遗》等文献记载,日本绳文式文化时代后期和弥生式文化时代的服装材料多用原始植物纤维,如楮布、麻布、棉粗布、藤布、科布等[1]。直到应神时代,秦人和汉人由于种种原因经朝鲜半岛去日本以后,日本的养蚕织绸业得到显著发展。应神天皇十四年(283年),百济的通融王率秦一族移居日本,献上绢帛,天皇赐大和的朝津马土地,令织绸布,传授中国式的绢品技术。两年后,百济的照古王又献上名为西秦的织工。为了改变日本列岛上居民衣着的纺织与缝制技术十分落后的现状,应神天皇又派阿知使主等人去中国江南吴地,寻求缝衣女,学来织绫技术。据《姓氏录》载,在仁德天皇时代,曾把秦人分置各郡,让他们养蚕织绸,传授技艺。此后的允恭天皇时期,为促进纺织事业的发展,朝廷下令将原制绢的工人集中一处,统一管理,赐姓服部连。 在日本的“秦人”、“汉人”,不仅推广了养

日本古代服饰与中国的关系

日本古代服饰与中国的关系 华服网/赵菲 衣冠服饰一直是人类物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物化形式,同时还反映着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素以礼仪之邦著称的古代中国,以精丽华美的服饰赢得了“衣冠王国”的殊荣。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衣冠服饰除了蔽体御寒、美化装饰的普遍意义外,更是建立社会秩序、别贵贱、寓赏罚的重要尺度。《周易·系辞》中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以帽冠文彩、衣着服饰表德劝善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古代东方两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文明之光向东延伸至日本,所以古代日本历史从政治、法令、学术思想、文学艺术乃至风俗习惯、娱乐游戏,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中国文化的气韵。所以日本著名汉学家内藤湖南博士曾对日本文化的构成有过形象的比喻:“日本民族未与中国文化接触之前是一锅豆浆,中国文化就象碱水一样,日本民族和中国文化一接触就成了豆腐”。 被海洋环抱的日本由若干岛屿组成,因离世界主要海运航道不远,又有日本海环流相助,才免于在太平洋中遗世独居,同时也构成日本阻拒外敌的天然屏障。优越的地理环境,只是供给了日本文化建构的砖瓦和泥灰。在过去的两三千年间,日本一直落后于其他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当日本还没有产生文字时,中国的古代史记就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述。如《三国志·倭人传》:“诸国文身各异、或左或右,或小或大尊卑有差,……男子皆露,以木招头,其衣横幅,但结束相连,略无缝,妇女被发屈,做衣如单被,穿其中央,贯头衣之”,说明那时的日本人穿衣还很原始,尚限于遮体的初级阶段。汉初中日建立外交关系,交往密切,丝绸和服饰也来到岛国。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日本人开始穿着在当时非常中国化的朝鲜服装——男着窄袖短衣长裤,女子下衣似裙的上衣下裳的二部式服装。公元304—429年,中国北方一直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中,迫使大批汉人东迁避难,南北朝时又有许多聚居于朝鲜半岛东浪、带方等地的汉人遗民东渡日本寻求安宁,日本史书中称他们为归化人。幸运的是这些人多来自于酝酿出华夏文明的黄河流域,不仅饱受先进文化的熏陶,还承袭着祖先的才智,他们的到来无疑给刚刚基本统一,初具文明的日本以强烈的震撼。他们中有不少人精于纺织蚕桑,象被日本史书上称之为秦人的弓月君率领120县人民于应神天皇十四年自朝鲜百济归化日本,他们使用机织绢,其子孙分布日本各地养蚕织作,为此天皇赐姓“波多”(Hata)。他们带来先进的技术,让日本人知道了养蚕和种麻,有利地促进了日本的养蚕和纺织业的发展,丰富了服装面料,为服饰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前提。更重要的是早期归化人的创造,还极大地激发了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热忱和向往:在政治上,希望有中国那样统一的国家组织;在物质和精神上,“亦思如汉人有灿烂如花之生活也”。①于是径日本天皇派使节直接向当时已南迁的中国文化中心南朝(宋、齐、梁、陈)政府请求援助,索求技术工匠。从吴(日本称南朝为吴)渡日的中国人渐多,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织工和裁缝,在日本举国上下再次掀起养蚕织纺的热潮,连宫廷后妃也亲临蚕事,蚕饲和衣服裁制技术得到极大改观,至今在日本大阪府摄津丰能郡池田町,仍有祭奉吴织师的吴服神社。日本天皇对织、缝工非常重视,不仅把安置吴工的住处命名为吴原,而且将他们组织成衣缝部,命弟媛掌管。这一措施促进了日本服装的发展,日本著名的飞鸟衣缝部和伊势衣缝部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直到现在日本仍把服装店称为吴服店。同时中国人所谓“衣冠之邦”的主张也深深嵌入日本统治者心间,仿效中国的耕读礼仪,衣着样式成为必须。雄略天皇在遗诏中曾说:“朝野衣冠未得鲜丽”,这无限的惋惜和遗憾终于在推古11年(公元603年)由醉心于汉文化的圣德太子初步完成,日本始行冠位“并以当色之施逢之,顶撮捻如囊而著绿,唯元日主髻华”。②当归化人带来的段语片章式的中国文化已不能再满足日益发展的日本时,中国的历史正好进入文

中西方服饰文化的差异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由其精神本性所决定,而精神本性又由该民族的境况所造成.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服饰文化是人们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中西方服饰之间的差异是基于各自民族地理环境、文化渊源、历史发展本身的差异.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人们在其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这种民族文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其种族人们的服饰活动,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服饰文化. 一、中西方的社会构成及其文化特征 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文明,是在一个相对固定而且封闭的地域环境中发展形成的.20世纪以前,中国四周几乎都是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东、南濒临太平洋,西有喜马拉雅山和大沙漠,北有大戈壁、大草原和原始森林.在这样一个地理环境中,自古以来,安居着华夏各民族.虽然也历经一次又一次的分裂和改朝换代,但以中庸内敛的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却被传承下来,中国服饰文化符合礼仪就是美的倾向正是开端于此. 西方文化是以围绕着地中海的北非尼罗河文明、西亚两河流域文明、爱琴文明以及南欧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为基础,经过来自北方的日耳曼民族大迁徙而形成的,地跨亚、欧三大洲,由多种文明相互碰撞混合,交替支配和影响,伴随着民族的迁徙、文化的移动而形成的.在这样的社会里,人被放到了一个社会关系空前复杂,充满各种冲突的外部世界之中,每个个体强烈地意识到内在的心理欲求受到外部复杂环境的制约,从而培养了他们通过思辨、科学、和民主等社交活动来了解世界的兴趣.正是这种对客观实在世界认识的兴趣,启示了西方服饰审美文化对客观对象的重视. 二、中西方服饰文化的比较 1、服饰审美意识的差异. 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是物我同构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既是古代中国人的人生之最高理想,也是一种审美的最高境界.这样一种审美观点表现在服饰文化上就是展现自然的人格精神.人、自然三者之间的互不冲突:衣不可束缚身体,人亦不可破坏自然规律.在服饰上追求自然地遮盖人体,服装的宽松离体使身心自由,体现了融己于自然的脱俗的境界,因此中国服饰审美具有趋向内敛、内涵的特点,体现了一种简单自然、宁静致远的潜在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内在灵魂. 西方哲学的重要特点是把主观和客观分开,明确地提出主观为我,客观为物.物我关系是对立的,从而导致西方哲学注重逻辑、求真的习惯.惯于用理性来研讨法则,并形成一种追求自然界真理的传统习惯.这种以自然为本追求外界以求得法则获得真理的观念,表现在艺术上就是对客观实在的美和自然规律的承认和探求.就服饰而言,很自然地势必表现出对人体美、客观形式美的追求。 2、服饰结构形态的差异. 中国传统服饰的最大特点是服装造型不追求明确的人体形态,不张扬人体效果.运用平面的直线裁剪使衣服适合人体穿着又不完全合体,在遮体的隐约之中含蓄地显现流动的人体曲线美.如我国传统国画艺术中空间造型的虚与实、明与暗的节奏表达一样,不需要符合某种构成规律和法则.服装衣片内没有分割结构线和省道,在摆放或悬挂时象画卷和布料一样平整.当服装穿在人身上时,起伏连绵的衣褶和曲直缠绕的襟裾,营造出有远有近、有虚有实的活泼生动的三维立体效果.最具典型的是打太极拳时穿的中式传统服装,整件衣服可以平铺于地,只有袖底缝一条结构线,无起肩和袖窿,结构简单舒展,造型意识是节奏化的,生命之体在宽衣的贴体与离体之间流动,展现的是流畅自然的美.中华服饰用这种没有明确凹凸的

中西方服饰文化差异

中西方服饰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由于历史条件、生活方式、心理因素和文化观念的不同,导致中西方文化有很多不同,包括饮食、礼仪、教育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服饰文化的差异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服饰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素质的物化,是内在精神的外观,是社会风貌的显示。 总体看来,传统的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注重服饰的民族特色,善于形与色的含蓄,注重精细的艺术手法和工艺表现,注重气派稳重的氛围效果。与之不同,西方人则突出表现个性,追求感官的刺激,崇尚人体美,对他们而言,服饰是为了吸引异性对自己的注意。 就色彩而言,一个民族对颜色的喜好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这个民族潜意识的性格特征。 在中国传统服饰的色彩上,汉族视青、红、皂、白、黄等五种颜色为"正色"。不同朝代也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色黄,旗帜赤,到了明代,定以赤色为宜。但从唐代以后,黄色曾长期被视为尊贵的颜色,往往天子权贵才能穿用。 另外,我国还有服饰上的“五行色”。“金木水火土”分别是指“白绿灰红黄”,“君子佩玉”——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以佩玉为道德与修养的标志,“羊脂玉”更是玉中极品。玉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如意的象征。白色有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郁郁葱葱的树木是自然的风采,是生命与环境的象征。绿色寄寓着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蜿蜒起伏的万里长城和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四合院民居的灰色,灰色具有朴素魅力。红色的宫墙,红色的灯笼,红色的婚礼,红色的春联。红色是激情和运动的颜色;红色是喜庆与祥和的颜色;红色是民俗与文化的颜色。黄色的琉璃瓦,金秋的树叶和丰收的农田,是最亮丽的色彩。黄色代表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及人文与历史的精彩和辉煌。黄色在中国的色彩文化中具有崇高的象征意义。给人明亮与欢快的感觉。 而在西方,在罗马时代最流行的色彩是白色与紫色,白色是纯洁、正直、神圣的象征,更是一种魅力的代表,所以西方人均喜欢用白色作为新娘的婚纱礼服。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筛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上下五千年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财富,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传承其优良传统,对于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尤为重要。数千年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了以原始社会为基础的“自然形态”时期、以阶级社会为基础的“制度形态”时期和以有阶级存在社会为基础的“自由形态”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呈现出了“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三大内涵特征。 服饰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外部特征,故而不同民族的服饰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也各有差异。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光辉发展历程,其内涵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但从宏观上而言,最有代表性的是其所呈现出的“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三大内涵。 和谐统一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服饰发展史,和谐协调与规矩统一是其文化的真谛。自中国服饰诞生以来,一直在遵循着物理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吉祥的统一,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服饰与社会、服饰与人的和谐、协调。情景交融、意象统一的美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最珍贵的品质。 标示突出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最基本的元素。这一元素主要表现在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所产生对服饰意念表达中的等级尊卑标示、行业职业标示、行为道德标示以及年龄结构性别的标示上。从原始部落头领与狩猎功臣服饰的标示到封建帝王的官服表示,从文官武官的标示到现代军装、职业装的标示,从官府制度中常服的礼制到今天的便服,晚礼服等,都彰显了其标示突出的文化内涵。标识显示不单单是一种“制度”(法制)的要求,更将其作为一种社会道德的规范。这种将服饰标识功能的意念推到了一种登峰造极地步的文化,也大大推进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发展。可以断言,如果没有数千年阶级社会冠服制度的保障,“衣冠王国”的殊荣是不可能获得的。 种类多样性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又一特征。从纵向上看,中国历代服饰文化均有较大的差异。就以中国近三千年以阶级社会为形态的服饰“制度形态”演变的轨迹而言,周礼和汉服不同;唐制与清制差别也大,基本上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服饰制度,都有其特定的礼仪要求。从横向上看,由于中国地大域广,民族众多,其对服饰款式的追求上、对服饰色彩的忌讳上、对服饰材料应用的技术水平上,以及对服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不同场所的意象表达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有时还反映出极大的对立。这种多样性既反映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丰富多彩,又反映了与其他国家的不同特征。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上下五千年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也是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宝贵财富,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传承其优良传统,对于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扬长避短,突出和谐协调是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关键。中国的传统服饰文化受数千年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儒教“中庸道德”观的桎梏,政治因素影响极大,直到上世纪中期绿色覆盖全国,专衣“军干装”以及激情成“灰”等现象,使服饰呈现简单划一的窘境。这些不利于服

从服饰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服饰看中西文化差异 中文系 11级赖艺群 1101000321 东西方服饰文化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在相对独立的社会环境中,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服饰体系。时至今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世界经济贸易的全球一体化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同质化。服饰潮流也在这一大趋势下日益“趋同”。西方人对中国这条东方巨龙的崛起刮目相看,尤其是西方的服装设计师在推出的新作当中不断导入中国服饰文化元素。 要想比较中西方服饰文化的区别,我们就应先弄清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特征。 1.中、西方文化的特征 从地理环境上看,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文明,是在一个相对固定而且封闭的地域环境中发展形成的.自古以来,儒家思想、道家哲学、佛教、伊斯兰教以及基督教文化都曾在这块热土上相互碰撞、交流和融会贯通,共同形成了以含蓄、包容为特征的中国文化,加上漫长的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统治,构筑起高度发达的文化体系。 与此相对,西方文化是以围绕着地中海的北非的尼罗河文明、西亚的两河流域文明、爱琴文明以及南欧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为基础,经过来自北方的日耳曼民族大迁徙而形成的。西欧诸国经过在中世纪的发展和拜占庭文化的滋养,特别是基督教文化的发展,从而形成与远东的中国完全不同的基督教文化圈。在这个文化圈中生存着众多的种族,存在着性格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之间相互碰撞、交流和融合,形成了一种跃动的、积极进取的性格特色。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比,前者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域环境中发展繁荣起来的,具有相对单一而鲜明的个性特色,属个体发生性质;后者则跨越亚、非、欧三大洲,在一个广阔的地域环境中,由多种文明相互混合,交替支配和影响,伴随着民族的迁徙、文化的移动而形成的,具有混合性特色,属系统发生性质。 2. 中、西方服饰文化特性 在上述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作为其组成部分的服饰文化,必然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⑴不同的衣料文化 脱离饮血茹毛的原始社会后,人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创造出不同的衣料文化。中国人很早就开始利用葛、亚麻、苎麻等植物纤维和羊毛等动物纤维来织布,而且早在6900年前,就已经开始养蚕织丝。丝绸是中国人对人类衣生活的一大贡献,离开高雅的丝绸就无从谈起。 与中国发达的丝绸文化相比,古埃及则主要是亚麻文化,两河流域主要是羊毛文化,印度是棉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和古罗马在衣料方面没有什么创举,是对地中海沿岸的上古文明的继承,即亚麻文化与羊毛文化兼而有之。而对于丝绸,虽然早在公元前,古罗马就通过丝绸之路领略了来自远东的丝绸的风采,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古罗马人始终无法弄明白这美丽织物的奥秘。一直到公元552年,拜占庭帝国派遣两位懂中国话的传教士到中国,才弄清丝绸的秘密,一个世纪以后,在拜占庭才织出丝绸来,而欧洲人自己能织出丝绸,要到13-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后。 ⑵不同的服装功能意识

产品创意设计

生 活 创 意 设 计 林学院11园林2班 郭自度

生活创意设计论文之产品分析 ——家用鞋柜的弊端及其改进每个人对鞋柜都不陌生,在家门口,往往都摆着一个鞋柜,人在进去之后,就会自觉的脱下脚上穿的鞋,放在鞋柜上。人人都这样做,可是,我们很少去思考如何改进它。鞋柜始终都是那样,方方正正,一层又一层,一格挨一格。人们会很自然的认为,这么一个简单的事物,能用就好,无所谓改进与否。可在我看来,一个好的产品不仅能做到自己本分内的是,更要做到愉悦人心,尽最大的努力为人类提供方便。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析一下鞋柜的几大弊端,并针对其中一些缺点做出适当的可行的改进: (一)整洁性。作为人们对产品最为关注的一个方面,我认为家用鞋柜在实用 方面还稍差。普通鞋柜仅仅是由木板或其他材料分格分层的隔开,这样 只算是满足了人们的基本要求。但是,鞋底的灰尘怎么办?长时间不处 理很有可能对我们房间内的空气造成一定的污染。 (二)美观性。鞋柜置于门口,便不得已成为了客人进入房间后最先观察到的 家具,可以算作是第二门面。因此鞋柜的美观与否很重要。日常鞋柜过 于普通,拘泥于传统的方式,方正简单,毫无创新,形式单一,色泽乏 味,没有一点独特之处,很难给人一美好印象。 (三)鞋柜如何满足不同鞋种的摆放?例如高跟鞋,独自放置是很容易被其他 写碰倒;白色的布质鞋很容易被其他鞋蹭脏;鞋多的话如何很快的在鞋 群中找到自己想穿的那双;比较高大的,如篮球鞋可能会放不下。这些 问题看似简单,实则会对一个人的心情产生细微的影响。

(四)鞋柜占据空间的大小。门口本身就很窄,置放一个鞋柜更会显得拥挤, 而人更喜欢生活于舒适宽敞的空间之中。一个宽敞舒适的空间能带给人一美好愉悦的心情,更何况是在刚进家门之后,一个好的心情可以让你对家更为依恋。因此,鞋柜的大小,形状,以及摆放尤为重要。(五)功能单一。鞋柜虽然用于放鞋,但倘若设计得当,它的作用也将随之扩 大。日常的鞋柜功能单一,很少能做到一柜多用的。这样虽说不会影响人的使用,但也没有给人到来一种方便舒适的感受。 (六)拆装麻烦。买个鞋柜总要耗费功夫搬运回来,销售商包运送还好,但若 是需要自己运送,而鞋柜又很大的话,搬运起来也麻烦,更会消耗一部分运输费。 (七)形式单一。鞋柜不仅仅放在门口,也可以放在卧室,厨房,或者是厕所, 这样可以在不同房间换不同鞋,这对于有洁癖的人来说方便很多。普通鞋柜形式单一,无法满足这一需求,既占据空间,又影响房间美观。根据不同房间设置不同鞋柜,这一点对少数人来说很有必要。 (八)安全性。普通鞋柜有棱有角,倘若在黑夜刚进门,若是对房内布局不熟 悉,很容易碰到鞋柜,轻则感到疼痛,重则很容易让棱角划伤皮肤。因次,安全性也是一个需要改进的地方。 针对以上缺点,我在这里做出一些适当的改进: (一)为了整洁,可以在鞋柜每一层放鞋处置两层,一层网,一层板,两层均 可移动,中间有一定的空隙。平时鞋上的灰层,泥土等可以透过网落到下层板上,再由主人倒掉。只要设计好,既不影响美观,又能带来方便。 (二)美观方面。首先是形状,可以方圆不一,而方形和圆形又可以相互搭配,

中日对待传统服装“汉服”与“和服”态度的差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f6154563.html, 中日对待传统服装“汉服”与“和服”态度的差异 作者:邱欣羽肖玲 来源:《山东青年》2019年第02期 摘要: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视。服装从古至今一直 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简单介绍了中日不同的传统服装——汉服与和服,并着重分析了中日对待传统服装态度的差异及其原因。借此,希望能引起人们对待传统服装的思考和共鸣。 关键词:中日传统服装;汉服与和服;态度差异 服装传统源远流长,每一个国家都有着属于自己国家的传统服装。传统民族服装不仅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也是民族特点的体现。以中国和日本为例:中国汉服清淡平易,体现出中华民族的随和友善;日本和服平整板直,体现了日本大和民族的严肃内敛。近几年,随着服装的不断进步,世界上逐渐兴起了一股继承弘扬传统服装的热风。中日两国共处亚洲,地理位置相近,文化交流频繁,但由于各种原因,两国对待传统服装的态度有很大差异。以下阐述了个人的见解和看法。 1.中日传统服装简述——汉服与和服 1.1中国:汉服 “汉服”的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据记载,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最终于汉朝形成了完备的冠服体系,所以也有一种说法,汉服一词,引用于汉代。一套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小衣(内衣)、中衣和大衣。基本结构上分为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韨等十部分。各个部分都体现了深深的传统民族文化。比如,“领”中最典型的“交领右衽”样式,蕴含了中国以右为尊的思想。汉服的形制主要有“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上衣下裳”制(上衣和下裳分开)、“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款式繁多复杂。汉服同时也继承了汉族的织染绣等的工艺和美学,不光是华夏文明的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具表现之一。 1.2日本:和服 和服,在日语中的原意是“服装的总称”,但后来也有另一种解释源于日本人自称为“大和民族”,所以民族服装称为和服。和服整体上基本全部由直线构成,穿在身上呈直筒型,遮盖了人的身体曲线。和服的组合主要有夹、带、结,以及和服的配饰(如带扬、带缔、带板、带枕、伊达缔、腰纽、胸纽、比翼等)。结构较为复杂。和服的特点和日本的气候十分相关,日

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摘要: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财富。数千年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了以原始社会为基础的“自然形态”时期、以阶级社会为基础的“制度形态”时期和以有阶级存在社会为基础的“自由形态”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呈现出了“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三大内涵特征。 关键词: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筛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 一、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演变的三个历史发展形态 中国属四大文明古国之首,素有“衣冠王国”之美誉。几千年来,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制造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饰,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纵观历史轨迹,中国服饰文化的演变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形态。 以石器时代为基础的“自然形态”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最初形态。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们茹毛饮血,大多赤身裸体,不存在服饰。进入石器时代后,人们掌握了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方法,发明了骨锥和骨针,从而创造了原始的服装。约在五千年前,中国出现了仰韶文化,产生了纺织,开始用石陶纺轮把采集来的野麻纤维捻成细线,织成麻布,制成服装。到了殷商时代,随着“蚕”的饲养,人们对丝织技术的熟练掌握和纺织机的进一步改进,“丝”、“皂”的出现和“提花装置”的发明,制造出精美瑰丽的丝绸,服饰文化基本形成。在这一整个无阶级社会发展中,服饰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自然形态文化”,男耕女织,有什么做什么,做什么穿什么,穿什么是什么。所呈现的是一种简单的文化形式。 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阶级社会的出现,衣冠服饰成了统治阶级“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中国至西周起就产生了完整的冠服制度。自天子以至卿士,服制各有等差。同时,在统治机构中,还专门设立了“司服”一职,专门掌管服制的实施,安排帝王的穿着。春秋战国之后,随着封建社会的形成,冠服制度被纳入了“礼治”的范畴,成了礼仪的表现形式,“法治”与“德治”并举,自此,帝王后妃、公卿百官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等级制度已日益严格。诸如东汉孝明皇帝汉代服制的确定、魏晋时期的法定服制、隋唐服制、宋太祖的新服制以及清顺治九年饬礼部制定的《服色肩舆永例》等,对不同级别不同行当官员的朝服及常服的样式、色彩、质料、图案、纹样等都有了详细的规定,有的还对耆老、兵民、商人的服装也都一一定明。尊卑贵贱,各有分别,制度形态成为这一历史阶段的主要特征。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近代。随着辛亥革命帝制的废除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影响的日益扩大,“剪辫发,易服色”的“衣冠服饰”变革如火如荼。康有为的《戊戌奏稿》、民国政府的《剪辫通令》、《服制条例》等,有力地推进了这项改革。30年代后,随着海禁的开放,外国衣料的输入,各大媒体“服装专栏”的开辟,“服装表演”的纷纷举办,使中国服饰文化日新月异。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的当家作主,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

浅谈中日文化及之间的关系

浅谈中日文化及之间的关系中日两国都处于东亚,文化有着相同的本源,但是随着发展逐渐走向了分化。日本与 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渊源,日本曾热情地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日本的每一种东西,每一种习俗,似乎都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日本又发展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东西。因此,两国的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下面,就来具体分析一下: 一、思想文化: 1、文化的由来: 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化的摇篮,孕育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自古以来,中 国统治者大多依托黄河,深居内陆,对外交往相对较少,处于一个半封闭的状态中。这使 得中国古代文化始终保持着独立,并且绵延不断。 日本民族是主要由西伯利亚通古斯人、古代中国汉族、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人和少量的 长江下游的吴越人、少量南洋群岛的马来人以及中南半岛的印支人融合而来。日本的语言 语音主要来源于商周时期到清朝的多时间段多层次的中国汉语方言口音及中南半岛的印支 人口音等融合而来,因此日本文化受到了中国的深刻影响。 与中国不同,日本地理特征较为单一,四面环海,面积狭小,多火山、地震,自然条 件恶劣,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没有大江大河可以依托,因而其战略选择自然以开发海 权为主。自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便开始对其海军进行重点发展。尽管资源有限,但单一的 地缘环境决定日本战略选择的单一性及由此而带来更高的战略意志,使日本在海权方面的 发展远比中国要厉害得多。 2、文化的核心: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道家、儒家、法家从各自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不同的政治思想主张。道家提倡“顺乎自然, 无为而治”,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主张实行法治,强调暴力 统治。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揉合各家学派的观点,提出了“大一统”的思想。以儒家 思想为主,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兼容道家合理思想的新儒家思想体系,奠定了中国封建社 会政治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与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德治政治 文化相适应,以和为贵、中庸之道、和而不同的政治思想,厚德载物、兼容天下的政治价 值取向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主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