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 合成橡胶 合成纤维的应用

塑料 合成橡胶 合成纤维的应用
塑料 合成橡胶 合成纤维的应用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应用

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它们是用人工方法,由低分子化合物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又叫高聚物,相对分子量可在10000以上。三大合成材料则是人工合成的高聚物。高聚物正在越来越多地取代金属,成为现代社会使用的重要材料。

1.塑料(Plastic)

大家对塑料都很熟悉。工业、商业、农业、家庭都在广泛使用各种塑料制品,如塑料管材、板材、塑料薄膜、塑料盆、椅、鞋、雨衣、瓶等。目前,世界塑料产量是钢产量的两倍,有色金属产量的17倍。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此外还有多种添加剂,用以改变塑料制品的性能。塑料的名称是根据树脂的种类确定的。

例如,以聚乙烯树脂为主要成分的塑料,叫做聚乙烯塑料。添加剂的品种很多,如增塑剂、抗氧化剂、稳定剂、着色剂、润色剂、填充剂等。

塑料有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受热时软化,冷却后硬化,并且可以反复加工的塑料,属于热塑性塑料,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等。受热时软化成型,冷却后固化,但一经固化后,就再不能用加热的方法使之软化的塑料,属于热固性塑料,如酚醛塑料、脲醛塑料等。

有的塑料,如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用来制作食具或食品袋。有的塑料如聚乙烯和聚丙烯,无毒,可用来制作食品袋和其它食具。

人工合成的塑料是非生物降解材料,在自然状态下,能长期存在,不会分解。因此,塑料制品,尤其是大量使用的塑料薄膜袋和泡沫塑料容器,已造成环境污染,即“白色污染”问题。现在,许多城市已禁用此类物品,提倡使用纸袋或纸质容器。

2、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是利用低分子物质合成的一类弹性特别的线型高聚物,如丁苯橡胶、氯丁橡胶和丁腈橡胶。合成橡胶的很多性能比天然橡胶优越,广泛用于轮胎和制鞋工业等。

与天然橡胶相比,合成橡胶具有高弹性、绝缘性、耐油和耐高温等性能

3、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是利用某些低分子物质如石油、天然气、煤和农副产品做原料,经一系列化学反应制成的线形高聚物。合成纤维的品种很多,涤纶,锦纶、腈纶、丙纶、维纶和氯纶在合成纤维中被称为“六大纶”

合成纤维具有强度高、耐磨、耐腐蚀、不缩水、弹性好等优点,但合成纤维的透气性和吸湿性差。天然纤维。如羊毛、棉化、木材等吸湿性和透气件好,所以,人们常把合成纤维和火然纤维混纺,这样制成的混纺织物兼有两类纤维的优点,颇受欢迎。合成纤维除改善了人类的穿着外,在生产上也有很多用途。例如,锦纶可制降落伞绳、缆绳、渔网等。

合成纤维材料在高端医用纺织品上的应用

依据DRA (Daviad Rigby Associates)统计资料,2000—2010年的10年间,全球外科手术用纺织品的年增长率在4.5%。2010Techtextile 亚特兰大技术纺织品研讨会信息显示,美欧地区医用纤维制品呈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预计2013年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潜在的市场份额在1182亿美元。 医用纺织品主要采用机织、针织、编织物和非织造布等传统加工形式。近来随着编织技术的进步,3D 植入医用纺织品也进入先期临床使用。德国Dresden 大学和Leibniz 研究所合作,采用静电植绒方法,制得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使用了具有生物相容性、可吸收性的材料,如聚羟基脂肪酸酯(PHA )、聚乳酸(PLA )及骨胶原等材料。 早期用于整形和其它可植入的医用织物,仅要求具有良好的蓬松性、多孔性以及最小的品质差异。传统纤维织物之所以能被人类长期选用,是基于纤维材料为纺织加工工业提供了一个不断可供选择的空间,即从传统的聚酯(PET )、聚丙烯(PP )纤维到无毒性聚合物,诸如生物可吸收聚合物,高模量低收缩、低蠕变性能的高分子材料等。目前,使用具有可吸收和生物活性聚合物制得的纤维织物,已在组织工程上使用。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进步,传统整形使用的硬件材料受到了巨大冲击。高性能纤维材料、先进的制造工艺和独特的织物结构设计正成为医用纺织品的选择。据纤维基医用制品厂家(如Biomedical-Concordia 公司)的预测,医用纺织品在组织修复植入和再生医学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这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矫正整形手术,心脏血管手术,泌尿/妇产科手术,再生植入手术,普通手术等。 1高性能医用纤维使用的原料 1.1非可吸收高分子材料 非可吸收高分子材料包括PET 、PP 、聚醚醚 酮(PEEK )、聚四氟乙烯(PTFE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 )等。常用的医用非可吸收聚合物的物化性能比较如表1所示。 表1部分医用非可吸收材料的物化性能比较 项目PEEK PTFE 聚偏二氟乙烯(PVDF ) 聚苯硫醚(PPS )PET 聚酰胺 (PA ) PP 耐温性能优优良优可接受可接受差耐化学性优优可接受良可接受可接受良尺寸稳定性优差可接受良良可接受可接受γ-射线辐射性优差可接受良良良可接受抗挠曲疲劳性良优良可接受良优可接受耐磨性 良良良可接受可接受优差相对撕破强力良差可接受良良良可接受密度良差可接受良良良优成本 差 差 可接受 可接受 优良 优 收稿日期:2011-05-18修回日期:2011-07-09 作者简介:芦长椿(1941—),高级工程师,全国化纤新技术开发推广中心总工程师,中纺机技术服务进出口(CTMTS )技术顾问,长期从事纤维新材料研究开发管理信息研究。 合成纤维材料在高端医用纺织品上的应用 芦长椿 (全国化纤新技术开发推广中心,北京100020) 摘要:综述了合纤长丝、单丝、梳理型非织造布、纺粘与熔喷非织造布、中空纤维膜以及高性能纤维 复合材料在高端医用纺织品上的应用,指出了国内医用纺织品的发展现状。随着生物医用纺织品与聚合物纳米纤维进入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领域,将给医用纺织品技术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关键词:合成材料;医用纺织品;应用中图分类号:TQ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054(2011)07-0032-06

常见的合成材料

常见的合成材料 (1)知道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其应用层次:A (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层次:B (3)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层次:B 1、有机合成材料 (1)化合物的分类:一般,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有机物的特点一般不易溶于水、熔点低、易燃、不导电等性质。 有机物分为: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如甲烷、乙醇、葡萄糖等)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淀粉、蛋白质等)。 (2)有机合成材料 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叫有机高分子材料。包括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棉花、羊毛、天然橡胶等)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等)。 A、塑料: 聚合物: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大多数由有机小分子化合物聚合而成,也称为聚合物。聚合物的结构分为链状和网状。链状结构的聚合物(如聚氯乙烯)具有热塑性;网状结构的聚合物(如酚醛塑料、脲醛塑料等)具有热固性。 B、纤维:天然纤维有棉花、羊毛、蚕丝等;合成纤维有涤纶、锦纶(尼龙)、腈纶等。 合成纤维的特性:合成纤维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但是透气性、吸水性差。 应用: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混合纺织,使衣物穿着舒适又不易褶皱。 C、橡胶 合成橡胶的特性:高弹性、绝缘性、耐油、耐高温和不易老化等特性,广泛用于工农业、国防、交通和日常生活中。 (3)合成材料对人类的影响 A、塑料带来的危害(白色污染) 原因:塑料难降解,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焚烧含氯的塑料会产生氯化氢等气体,污染空气。 措施: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使用替代品(用纸袋或布袋代替所料袋);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使用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微生物降解塑料;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并制定了塑料回收分类标识。 B、合成材料的发展 制成复合材料,玻璃钢、碳纤维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建筑、机器人、仿生、医药等领域已经显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后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2.分别区分“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简单组分高分子材料”和“复杂组分高分子材料”,并请各举2~3例。 答:通用塑料:一般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廉的塑料。通用塑料有:PE,PP,PVC,PS等; 工程塑料:是指拉伸强度大于50MPa,冲击强度大于6kJ/m2 ,长期耐热温度超过100℃的,刚性好、蠕变小、自 润滑、电绝缘、耐腐蚀等,可代替金属用作结构件的塑料。工程塑料有:PA,PET,PBT,POM等; 工程塑料是指被用做工业零件或外壳材料的工业用塑料,是强度、耐冲击性、耐热性、硬度及抗老化性均优的塑料。日本业界将它定义为“可以做为构造用及机械零件用的高性能塑料,耐热性在100℃以上,主要运用在工业上”。 热塑性塑料:加热时变软以至流动,冷却变硬,这种过程是可逆的,可以反复进行。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甲醛、聚砜、聚苯醚,氯化聚醚等都是热塑性塑料。(热塑性塑料中树脂分子链都是线型或带支链的结构,分子链之间无化学键产生,加热时软化流动、冷却变硬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热固性塑料:第一次加热时可以软化流动,加热到一定温度,产生化学反应一交链固化而变硬,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此后,再次加热时,已不能再变软流动了。正是借助这种特性进行成型加工,利用第一次加热时的塑化流动,在压力下充满型腔,进而固化成为确定形状和尺寸的制品。这种材料称为热固性塑料。(热固性塑料的树脂固化前是线型或带支链的,固化后分子链之间形成化学键,成为三维的网状结构,不仅不能再熔触,在溶剂中也不能溶解。)酚醛、脲醛、三聚氰胺甲醛、不饱和聚酯、有机硅等塑料,都是热固性塑料。 简单组分高分子材料:主要由高聚物组成(含量很高,可达95%以上),加入少量(或不加入)抗氧剂、润滑剂、着色剂等添加剂。如:PE、PP、PTFE。 复杂组分高分子材料:复杂组分塑料则是由合成树脂与多种起不同作用的配合剂组成,如填充剂、增塑剂、稳定剂等组成。如:PF、SPVC。 用天然或合成的聚合物为原料,经过人工加工制造的纤维状物质。可以分类两类 1)人造纤维:又称再生纤维,以天然聚合物为原料,经过人工加工而改性制得。如:粘胶纤维、醋酸纤维、蛋白质纤维等 2)合成纤维:以石油、天然气等为原料,通过人工合成和纺丝的方法制成。如:涤纶、尼龙、腈纶、丙纶、氨纶、维纶等 3.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定义和实质。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是将聚合物(有时还加入各种添加剂、助剂或改性材料等)转变成实用材料或制品的一种工程技术。 大多数情况下,聚合物加工通常包括两个过程:首先使原材料产生变形或流动,并取得所需要的形状,然后设法保持取得的形状(即硬化),流动-硬化是聚合物工过程的基本程序。 高分子材料加工的本质就是一个定构的过程,也就是使聚合物结构确定,并获得一定性能的过程。 第一章习题与思考题 2.请说出晶态与非晶态聚合物的熔融加工温度围,并讨论两者作为材料的耐热性好坏。 答:晶态聚合物:Tm~Td;非晶态聚合物:Tf~Td。 对于作为塑料使用的高聚物来说,在不结晶或结晶度低时,最高使用温度是Tg,当结晶度达到40%以上时,晶区互相连接,形成贯穿整个材料的连续相,因此在Tg以上仍不会软化,其最高使用温度可提高到结晶熔点。熔点(Tm):是晶态高聚物熔融时的温度。表征晶态高聚物耐热性的好坏。 3.为什么聚合物的结晶温度围是Tg~Tm? 答:T>Tm 分子热运动自由能大于能,难以形成有序结构 T

合成纤维混凝土材料的发展与应用_周明耀

第1卷第4期2003年12月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Journal of W ater Resources a 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V ol.1N o.4 Dec.,2003  合成纤维混凝土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周明耀1,2,杨鼎宜1,汪洋1 (1.扬州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江苏扬州225009;2.河海大学,江苏南京210089) 摘 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开发应用情况和目前几种常用合成纤维混凝土的基本性 能,其中着重论述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技术特点。提出了这种混凝土新材料今后的研究方向,并对在 渠道防渗工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合成纤维;粉煤灰;混凝土;渠道防渗 中图分类号:T U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44(2003)04—0001—04 Development and Appl ication of Synthetic Fiber Concrete ZHOU Ming-yao1,2,YAN G Ding-yi1,W ANG Yang2 (1.Yangzhou Universit y,Yangzhou,J iangsu225009,China; 2.Hehai Universit y,N anjing,J iangsu210089,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 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ynthetic fiber reinfo rced concrete and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se v eral kinds of it.It discusses the technique characters of polypropylene fiber concrete.The future developm ent of this sy nthetic fiber concrete is sug gested,and the application of it in canal seepage control is prospected. Keywords:synthetic f iber;fly ash;concrete;canal seepage control 混凝土材料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材料,全世界水泥年产量已超过15亿t,我国到1997年已经达到5.1亿t,为世界总产量的1/3。据此推算,水泥基材料总量在案60~70亿t左右,这其中绝大部分为水泥混凝土材料。估计所消耗的主要资源为优质石灰石15亿t、沙石集料40亿m3、排放的CO2达12亿t以上,还有其他有害气体和大量粉尘,严重污染环境。所以,世界各国都在努力依靠科技进步,大力节约能源资料,保护环境,寻求减少用量、延长寿命、增强功能、降低环境负荷压力的水泥混凝土材料可持续发展之路[1]。水泥混凝土合成纤维增强技术应运而生,成为近年来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1 纤维增强混凝土材料的发展历程 纤维增强混凝土自石棉水泥到20世纪50年代的玻璃纤维水泥混凝土(GRC),60年代的钢纤维水泥混凝土(SFRC),80年代的碳纤维水泥混凝土(C FRC),以至后来的纤维增强聚合物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不断提高,用途不断扩大[2]。从材料发展史来看,复合化是材料发展的主要途径,其中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是复合化的最新成就,二战以后发展迅猛。尽管高性能混凝土有诸如复合胶结料、复合胶结料细掺料、复合外加剂,但纤维增强在复合化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根据纤维弹性模量高低可将纤维混凝土分为低弹模纤维混凝土和高弹模纤维混凝土。低弹模纤维(有机纤维、尼龙、聚丙烯、聚乙烯等),只能提高混凝土的韧性、抗冲击性能、抗热爆性能等与韧性有关的物理性能。而高弹模纤维(钢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则不仅能提高上述性能,还能使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刚性有较大的提高。钢纤维是发展最早的一种纤维,1910年美国Po rter就提出把钢纤维均匀地撒入混凝土中以强化混凝土的设想,1963年以后,美国学者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从理论上阐述了钢纤维混凝土的增强机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早于其他几种纤维。玻璃纤维已用于铺设混凝土路面,但因为玻璃纤维混凝土暴露于大气中一段时 收稿日期:2003-07-01 基金项目:水利部水利科技开发基金项目(97053)、江苏省水利科技重点项目(2002110) 作者简介:周明耀(1958—),男(汉族),江苏阜宁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节水灌溉理论及工程技术研究工作。

浅谈对高分子材料的认识

浅谈对高分子材料的认识 214——马欢欢

高分子材料,顾名思义,是指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本组成,加入适当助剂,经过一定的加工制成的材料。高分子材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身边天然的高分子材料,例如棉花、毛、蚕丝和木材中的纤维素等,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开始出现了改性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例如塑料、树脂等,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条件,推动了社会进步。下面我就简单谈一下我对于高分子材料的认识,主要是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应用。 高分子材料有很多种类。从来源来分,可以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改性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举例来说,蛋白质、天然橡胶、纤维素等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改性淀粉、硝化纤维等为改性天然高分子材料,有机玻璃、涤纶、尼龙等为合成高分子材料。 如果根据使用性质来分,可以将高分子材料分为橡胶、纤维、塑料、高分子胶粘剂、高分子涂料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等。 塑料是用途最广泛的合成高分子。人们常用的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基础,再加入塑料辅助剂(如填料、增韧剂、稳定剂、交联剂等)制得的。通常,按塑料的受热行为和是否具备反复成型加工性,可以将塑料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热塑性塑料受热时熔融,可进行各种成型加工,冷却时硬化。再受热,又可熔融、加工,即具有多次重复加工性。如,PE,PET等。热固性塑料受热熔化成型的同时发生交联固化反应,形成立体网状结构,再受热不熔融,在溶剂中也不溶解,当温度超过分解温度时将被分解破坏,即不具备重复加工性。如果按照用途来分,可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种塑料。通用塑料一般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格便宜、力学性能一般,主要作为非结构材料使用的塑料,如PE、PP、PVC、PS等。工程塑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能够经受较宽的温度变化范围和较苛刻的环境条件,并且在此条件下能够长时间使用,且可作为结构材料。如PC、PPO、PPS等。特种塑料一般指具有特种功能,可用于航空航天等特殊应用领域的塑料,如氟塑料、有机硅等。 早期的橡胶是取自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的胶乳,加工后制成的具有弹性、绝缘性、不透水和空气的材料,是一种高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橡胶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两大类。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中提取胶质后加工制成;合成橡胶是由人工合成方法而制得的,采用不同的原料(单体)可以合成出不同种类的橡胶。合成橡胶又分为通用合成橡胶和特种合成橡胶。通用合成橡胶是指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橡胶使用的胶种,如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异戊橡胶等,主要用于制造轮胎和一般工业橡胶制品。通用橡胶的需求量大,是合成橡胶的主要品种。

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2)

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2) 1.下列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 .陶瓷 B .聚乙烯塑料 C .棉麻织物 D .铝合金 2.目前,下列化学制品在生活中不准使用的是() A. 含磷洗衣粉 B. 可降解塑料袋 C. 高效低毒蚊香 D. 合成纤维衣服 3.橡胶分为 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两大类,合成橡胶是利用 _____________ 的一类弹性专门强的高分子化合物,它与天然橡胶比具有更强的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等性能,广泛运用于轮胎和制鞋工业。纤维分为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两大类,合成纤维是利用 _____________ 经化学反应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纤维做为衣料的两大缺点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差。 4.三大合成材料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显现是材料进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 ①家用保鲜袋②不锈钢③淀粉④尼龙布⑤汽车轮胎 A.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⑤6.橡胶是一类在专门宽的温度范畴具有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橡胶制品是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建设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不管天然橡胶、合成橡胶,都需要通过硫化处理增加其强度后才能使用,硫化程度越高,其强度越大,而弹性越低。下列橡胶制品中,橡胶硫化程度最高的是() A. 橡皮筋 B. 汽车外用轮胎 C. 一般气球 D. 医用或生活用手套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木插座破裂后能够热修补 B.涤纶、羊毛、丝绸都属于天然纤维 C.合成橡胶具有高弹性、绝缘性等优良性能 D.合成材料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污染,因此要禁止生产和使用

年轻的材料——高分子材料(精)

年轻的材料——高分子材料 在世界范围内, 高分子材料的制品属於最年轻的材料.它不仅遍及各个工业领域, 而且已进入所有的家庭, 其产量已有超过金属材料的趋势, 將是21世纪最活跃的材料支柱.高分子材料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在我们的认识中,高分子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材料。高分子材料按特性分为橡胶、纤维、塑料、高分子胶粘剂、高分子涂料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今天,我想就高分子材料为主线,研究一下各种高分子材料所具有的特性和优缺点。从我们以前学过的化学知识中可以知道,高分子材料其实是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是碳元素的化合物.除碳原子外, 其他元素主要是氢、氧、氮等.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 碳原子与其他元素的原子之间, 能形成稳定的结构.碳原子是四价, 每个一价的价键可以和一个氢原子键连接, 所以可形成为数众多的、具有不同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总数已接近千万种, 远远超过其他元素的化合物的总和, 而且新的有机化合物还不断地被合成出來.這样, 由於不同的特殊结构的形成, 使有机化合物具有很独特的功能.高分子中可以把某些有机物结构(又称为功能团)替换, 以改变高分子的特性.高分子具有巨大的分子量, 达到至少1万以上, 或几百万至千万以上, 所以, 人們將其称为高分子、大分子或高聚物.高分子材料包括三大合成材料, 即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未加工之前称为树脂). 1.橡胶橡胶是一类线型柔性高分子聚合物,橡胶是一种有弹性的碳氢化合物异戊二烯聚合,未经加工时以乳剂的形态存在。橡胶乳剂可以从一些植物的树液中取得,也可以是人造的。也是很普遍的高分子材料之一。其分子链间次价力小,分子链柔性好,在外力作用下可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迅速恢复原状。橡胶属于完全无定型聚合物,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 g)低,分子量往往很大,大于几十万。由于橡胶的分子链可以交联,交联后的橡胶受外力作用发生变形时,具有迅速复原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所以橡胶是橡胶工业的基本原料,广泛用于制造轮胎、胶管、胶带、电缆及其他各种橡胶制品。橡胶按原料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从橡胶的结构来看的话我们不难发现从线性结构来分析未硫化橡胶的普遍结构。由于分子量很大,无外力作用下,呈细团状。当外力作用,撤除外力,细团的纠缠度发生变化,分子链发生反弹,产生强烈的复原倾向,这便是橡胶高弹性的由来。用型橡胶的综合性能较好,应用广泛。主要有:①天然橡胶。从三叶橡胶树的乳胶制得,弹性好,强度高,综合性能好。 ②异戊橡胶。全名为顺-1,4-聚异戊二烯橡胶,由异戊二烯制得的高顺式合成橡胶,因其结构和性能与天然橡胶近似,故又称合成天然橡胶。③丁苯橡胶。简称SBR,其综合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好。④顺丁橡胶。与其他通用型橡胶比,硫化后的顺丁橡胶的耐寒性、耐磨性和弹性特别优异,动负荷下发热少,耐老化性能好,易与天然橡胶、氯丁橡胶、丁腈橡胶等并用。随后我们介绍一下特种橡胶。特种型橡胶指具有某些特殊性能的橡胶。主要有:①氯丁橡胶。简称CR,由氯丁二烯聚合制得。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耐油、耐燃、耐氧化和耐臭氧。但其密度较大,常温下易结晶变硬,贮存性不好,耐寒性差。②丁腈橡胶。简称NBR,由丁二烯和丙烯腈共聚制得。耐油、耐老化性能好,可在

纺织纤维发展历史

纺织纤维发展历史 2013141504005 张国航 1.天然纤维的发展历史: 天然纤维是自然界原有的或经人工培植的植物上、人工饲养的动物上直接取得的纺织纤维,是纺织工业的重要材料来源。——《百度知道》 人类使用天然纤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兽皮、树皮和草叶:5-10万年前,随着体毛的退化,人类开始用兽皮、树皮和草叶等天然衣料遮体保温。以后,人类掌握了将植物纤维进行分离精制的技术。 亚麻:亚麻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在中欧使用。棉在印度的历史之久犹如欧洲使用亚麻。 蚕丝:蚕丝公元前2640年就已在我国被发现,商朝的出土文物证明,当时高度发达的织造技术中已经使用了多种真丝。 羊毛:羊毛也已在新石器时代末在中亚细亚开始使用。——《化学纤维的发展历史》百度文库。 棉花: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000--4000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棉花的历史》作者单位:保定市纤维检验所 据中国科学技术史记载,我国于4000-5000年前已出现蚕丝及麻类织物,3000年前出现毛布,2000年前出现棉类织物。因此可以说,现在作为天然纤维广泛使用的麻、棉、丝、毛等,在公元前就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应用。——《纺织材料的发展历史》百度文库 2.化学纤维的发展历史: 定义:化学纤维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制备纺丝原液、纺丝和后处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纺织性能的纤维。化学纤维又分为两大类:①人造纤维,以天然高分化学纤维纺丝子化合物(如纤维素)为原料制成的化学纤维,如粘胶纤维、醋酯纤维。②合成纤维,以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制成的化学纤维,如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化学与生活》 出现原因:由于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棉、毛、丝、麻等天然纺织纤维的产量的需求,特别是近代纺织工业化生产迅速扩大,促使人们不断地去探索新的纺织原料。 概括:1664年,英国人R.胡克在他所著的《微晶图案》一书中,首次提到人类蚕吐的丝而用人工方法生产纺织纤维。经过200多年的不断探索,终于在1 8 9 1年首次用人工的方法工业生产了化学纤维,由此开始了化学纤维工业的历史。 1905年黏胶纤维问世,它因原料(纤维素)来源充分、辅助材料价廉、穿着性能优良而发展成为人造纤维的最主要品种。继黏胶纤维之后,又实现了醋酯纤维(1 9 1 6)、再生蛋白质纤维(1 9 3 3)等人造纤维的工业生产。由于人造纤维原料受自然条的限制,人们试图以合成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和机械加工,制得性能更好的纤维。1 9 3 9年杜邦公司首先在美国特拉华州的锡福德实现了聚酰-66纤维(见聚酰胺纤维)的工业化生产。2 O 世纪6 O年代,石油化工的发展,促进了合成纤维工业的发展,合成纤维产量于1 9 6 2年超过羊毛产量,1 9 6 7年又超过人造纤维,在化学纤维中占主导地位,成为仅次于棉的主要纺织原料。 详细历史:Hook 在1664 年于“Micrographia”一书中已经就提出化学纤

什么是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 是化学纤维的一种。以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为原料,经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合成的线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丙烯腈、聚酯、聚酰胺等。从纤维的分类可以看出它属于化学纤维的一个类别。 合成纤维的主要品种如下:(1)按主链结构可分碳链合成纤维,如聚丙烯纤维(丙纶)、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维尼纶);杂链合成纤维,如聚酰胺纤维(锦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涤纶)等。(2)按性能功用可分耐高温纤维,如聚苯咪唑纤维;耐高温腐蚀纤维,如聚四氟乙烯;高强度纤维,如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耐辐射纤维,如聚酰亚胺纤维;还有阻燃纤维、高分子光导纤维等。合成纤维的生产有三大工序:合成聚合物制备、纺丝成型、后处理。 新型和功能性合成纤维: 1 超细纤维 纤维细度达0.5→0.35→0.25→0.27(dpf)的涤纶,规格有:50/144、50/216、50/288超细涤纶。还有杜邦公司生产的超细尼龙Tactel纤维,直径小于10 µm。做成服装具有极佳柔软手感、透气防水防风效果。 2 复合纤维(海岛型和分割型) 主要由PET/COPET或PET/PA组成,海岛型纤维:细度可达0.04-0.06dpf,还有易收缩海岛型复合纤维,可做仿麂皮绒外衣、家纺和工业用布。复合分割型纤维细度为0.15-0.23(dpf),有DTY丝80/36×12,也可做仿麂皮、桃皮绒纺织品。

3 吸湿排汗纤维 纺织品要达到吸湿排汗功能的方法可采用:(1)纤维截面异形化:Y字型、十字形、W形和骨头形等,增加表面积,纤维表面有更多的凹槽,可提高传递水气效果。(2)中空或多孔纤维:利用毛细管作用和增加表面积原理将汗液迅速扩散出去。(3)纤维表面化学改性:增加纤维表面亲水性基团(接技或交联方法),达到迅速吸湿的目的。(4)亲水剂整理:直接用亲水性助剂在印染后处理过程中赋于织物或纤维纱线亲水性。(5)采用多层织物结构:利用亲水性纤维作内层织物,将人体产生之汗液快速吸收,再经外层织物空隙传导散发至外部,达到舒适凉爽性能。 吸湿排汗纤维有新光合纤CoolTech、中兴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Coolplus、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Delight纤维、远东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吸湿排汗纤维涤纶Topcool纤维、日本旭化成株式会社生产的Technofine纤维(W型结构的PET),杜邦公司的CoolMax纤维等。 4 易染性涤纶纤维 (1)在分子结构中引进可染性基团(第三单体)如:分子中引进阴离子可染基团的阳离子染料可染涤纶CDP或HCDP和分子中引进阳离子基团的酸性染料可染型涤纶; (2)改变分子规整性的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PTT)纤维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纤维。 PTT纤维在1941年已有这种聚酯生产专利,由于生产1,3丙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定义: 有机合成材料:常称聚合物,如聚乙烯分子是由成千上万个乙烯分子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有机合成材料的基本性质: 1、聚合物 由于高分子化合物大部分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的,所以也常称为聚合物。例如,聚乙烯分子是由成千上万个乙烯分子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2、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性质 ①热塑性和热固性。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如包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受热到一定 温度时,开始软化,直到熔化成流动的液体,冷却后变成固体,再加热可以熔化。 这种性质就是热塑性。有些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一经加工成型,受热不再熔化,因而具有热固性,例如酚醛塑料(俗称电木)等。 ②强度高。高分子材料的强度一般都比较高。例如,锦纶绳(又称尼龙绳)特别结实, 町用于制渔网、降落伞等。 ③电绝缘性好。广泛应用于电器工业上。例如,制成电器设备零件、电线和电缆外 面的绝缘层等。 ④有的高分子材料还具有耐化学腐蚀、耐热、耐磨、耐油、不透水等性能,可用于 某些有特殊需要的领域。但是,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有的高分子材料也有不耐高温、易燃烧、易老化、废弃后不易分解等缺点。 ?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1、发展方向新型有机合成材料逐渐向对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2、新型自机合成材料的类型 ①具自光、电、磁等特殊功能的合成材料; ②隐身材料; ③复合材料等: 有机合成材料对环境的影响: 我们应该辩证地认识合成材料的利弊。 1、利: a.弥补了天然材料的不足,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 b.与天然材料相比,合成材料具有许多优良性能 2、弊: a.合成材料的急剧增加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如白色污染等; b.消耗大量石油资源。 因此我们既要重视合成材料的开发和使用,更要关注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应开发使用新型有机合成材料,提倡绿色化学。 ?三大合成材料: (1)塑料 ①塑料的成分及分类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此外还有多种添加剂,用于改变塑料 制品的性能。塑料的名称是根据树脂的种类确定的。塑料有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

化学纤维的发展历史

化学纤维的发展历史 一.世界化学纤维发展简史 自古以来,人类的生活就与纤维密切相关。5-10万年前,随着体毛的退化,人类开始用兽皮、树皮和草叶等天然衣料遮体保温。以后,人类掌握了将植物纤维进行分离精制的技术。1万年前,人类已能直接使用羊的绒毛。在中国、埃及和南非的早期文化中,都有一些关于用天然纤维纺纱织布的记载,这可以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例如,亚麻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在中欧使用。棉在印度的历史之久犹如欧洲使用亚麻。蚕丝公元前2640年就已在我国被发现,商朝的出土文物证明,当时高度发达的织造技术中已经使用了多种真丝。羊毛也已在新石器时代末在中亚细亚开始使用。因此可以说,现在作为天然纤维广泛使用的麻、棉、丝、毛等,在公元前就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应用。 与天然纤维悠久的历史相比,化学纤维的历史还很短。尽管Hook在1664年于“Micrographia”一书中已经就提出化学纤维的构思,但由于当时科学家无法了解纤维的基本结构,因此在开发化学纤维时显得茫然无措,这导致这一美好的设想在200多年后才成为现实。 1846年,德国人F.Sch?nbein通过用硝酸处理木纤维素制成硝酸纤维素。1855年,G.Audemars获得了世界化学纤维发展史上的第一个专利。他提出用硝酸处理桑树枝的韧皮纤维,溶解于醚和酒精混合物后通过钢喷嘴进行抽丝。1862年,法国人M.Ozanam提出了使用喷丝头纺丝的设想。1883年,英国人J.W.Swan 1

取得了用硝化纤维素的醋酸溶液纺丝、随后进行炭化生产白炽灯丝的专利。他还认为这种丝可用于纺织,而把它称为“人造丝”。同年,法国人Chardonnet 获得了用硝酸纤维素制造化学纤维的最著名的专利,并于1891年在Besancon以工业规模生产硝酯纤维(硝酸纤维素纤维),这标志着世界化学纤维的工业化开始。随后,各种形式的人造纤维素纤维(包括铜氨纤维、粘胶纤维和醋酯纤维)相继问世。而硝酯纤维由于纺织用性能不如粘胶纤维而发展缓慢。 1857年德国人Schweizer发明了制备铜氨纤维素的方法。1890年Despassie 提出了由铜氨溶液制备纤维素纤维的方法。德国在Aachen附近的Oberbruch首先用铜氨法生产纤维素纤维,并且于1899年成立了Enka公司的前身Glanzstoff公司,实现了铜氨纤维的工业化。以后Bemberg公司进一步发展了铜氨法。铜氨纤维由于要以价格较高的铜氨作溶剂,在成本上无法与比粘胶纤维竞争,因此只用作少数纺织品和人工肾。 1891年,三个英国人C.F.Cross、E.J.Bevan和C.Beadle发明了把纤维素溶解成溶液的新方法——粘胶法,并于1892年在英国和德国取得专利。德国H.V.Donnersmarck公司取得了在中欧地区使用此专利的许可,于1901年建厂,但直到1910年仍不能正常生产。英国Courtaulds公司购买了这一权利,于1904年首先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第一个大规模生产的化学纤维品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将结束时,人们就用切断粘胶长丝的方法生产短纤维。1921年,德国Premnitz工厂生产出了可用于纺织的粘胶短纤维。在此期间,还开发了工业用的高强力粘胶长丝。 与此同时,1869年,德国人P.Schützenberger以实验室规模研究成功使用醋 2

1生活中常见合成高分子材料

11、生活中常见合成高分子材料 [考点解析] 天然高分子(如棉花、羊毛、淀粉、纤维素、蛋白质) 1 .高分子材料 ,聚乙烯)橡胶、塑料、纤维 2.常见合成高分子 [典例分析]例1.不粘锅内壁有一薄层为聚四氟乙烯的高分子材料的涂层,用不粘锅烹烧菜肴时不易粘锅、烧焦。下列关于聚四氟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粘锅涂层为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商品名为 “特氟隆” B .聚四氟乙烯的单体是不饱和烃 C .聚四氟乙烯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6% D .聚四氟乙烯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解析:聚四氟乙烯仍属于传统的三大合成材料之一——塑料,它的单体是四氟乙烯,属于不饱和卤代烃;其氟元素的质量分数 ;化学性质稳 定,广泛应用于炊具,商品名为“特氟隆”。答案:C 例2.塑料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热塑性塑料的特点是___________,热固性塑料的特点是___________。人们根据需要制成了许多特殊用途的塑料,如___________塑料、___________塑料、___________塑料等,其中___________塑料在宇宙航空、原子能工业和其他尖端技术领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答案:合成树脂;加热到一定温度可软化甚至熔化,可以反复加工,多次使用;一旦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工程;增强;改性;工程 分析:了解几种常见塑料的品种、性能及用途。

[自我检测] 1.汽车轮胎的主要成分是()。 A.塑料B.纤维C.复合材料D.橡胶 2.下列物质不属于塑料的是()。 A.有机玻璃B.聚四氟乙烯C.电木D.白明胶 3.下列塑料可作耐高温材料的是()。 A.聚氯乙烯B.聚四氟乙烯C.聚苯乙烯D.有机玻璃 4.丁列物质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A.粘胶纤维B.木材C.丙纶D.涤纶 5.制作VCD、DVD光盘的材料和装修用的“水晶板”,都是有机玻璃。它属于( )。 A.合成材料B.复合材料C.金属材料D.无机非金属材料6.下列有关高分子材料的表述不正确 ...的是()。 A.棉花、羊毛、天然橡胶等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B.塑料、合成纤维、黏合剂、涂料等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C.高分子材料是纯净物 D.不同高分子材料在溶解性、热塑性和热固性等方面有较大的区别 7.下列对一些塑料制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塑料凉鞋可以热修补,因为制作材料具有热塑性 B.聚乙烯塑料可反复加工多次使用 C.因为塑料制品易分解,塑料制品废弃可采用深埋处理 D.酚醛塑料制品如电木插座不能进行热修补,是因为酚醛塑料不具有热塑性 8. 下列不属于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A.高分子分离膜B.液晶高分子材料C.生物高分子材料D.丁苯橡胶9.高分子分离膜可以让某些物质有选择地通过而将物质分离,下列应用不属于高分子分离膜的应用范围的是()。 A.分离工业废水,回收废液中的有用成分 B.食品工业中,浓缩天然果汁、乳制品加工和酿酒 C.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将热能转换成电能 D.海水的淡化 10.材料是为人类社会所需要并能用于制造有用器物的物质。按用途分可分为结构材料、功能材料等;按化学组成和特性又可分成四类,请将下列物质的标号填在相应的空格中: A. 水泥B.半导体材料C.塑料D.超硬耐高温材料E.陶瓷F.普通合金 G.合成橡胶合成纤维H.玻璃 ⑴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有;⑵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有; ⑶属于金属材料的有;⑷属于高分子材料的有。

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2)

9.3 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2) 1.下列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 .陶瓷 B .聚乙烯塑料 C .棉麻织物 D .铝合金 2.目前,下列化学制品在生活中不准使用的是() A. 含磷洗衣粉 B. 可降解塑料袋 C. 高效低毒蚊香 D. 合成纤维衣服 3.橡胶分为 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两大类,合成橡胶是利用 _____________ 的一类弹性特别强的高分子化合物,它与天然橡胶比具有更强的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等性能,广泛运用于轮胎和制鞋工业。纤维分为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两大类,合成纤维是利用 _____________ 经化学反应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纤维做为衣料的两大缺点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差。 4.三大合成材料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 ①家用保鲜袋②不锈钢③淀粉④尼龙布⑤汽车轮胎 A.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⑤6.橡胶是一类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具有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橡胶制品是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建设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无论天然橡胶、合成橡胶,都需要经过硫化处理增加其强度后才能使用,硫化程度越高,其强度越大,而弹性越低。下列橡胶制品中,橡胶硫化程度最高的是() A. 橡皮筋 B. 汽车外用轮胎 C. 普通气球 D. 医用或生活用手套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木插座破裂后可以热修补 B.涤纶、羊毛、丝绸都属于天然纤维 C.合成橡胶具有高弹性、绝缘性等优良性能 D.合成材料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污染,所以要禁止生产和使用 8.下列是几种处理废弃轮胎的方案,你认为最不合理的是()

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1定义 高分子材料: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材料。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包括橡胶、塑料、纤维、涂料、胶粘剂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高分子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所有的生命体都可以看作是高分子的集合。 2来源 高分子材料按来源分为天然、半合成(改性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天然高分子是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基础。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利用天然高分子材料作为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并掌握了其加工技术。如利用蚕丝、棉、毛织成织物,用木材、棉、麻造纸等。19世纪30年代末期,进入天然高分子化学改性阶段,出现半合成高分子材料。1907年出现合成高分子酚醛树脂,标志着人类应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开始。现代,高分子材料已与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同,成为科学技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材料。 3高分子材料的现状 4分类 高分子材料按来源分为天然、半合成(改性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 天然高分子是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基础。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利用天然高分子材料作为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并掌握了其加工技术。如利用蚕丝、棉、毛织成织物,用木材、棉、麻造纸等。19世纪30年代末期,进入天然高分子化学改性阶段,出现半合成高分子材料。1870年,美国人Hyatt用硝化纤维素和樟脑制得的赛璐珞塑料,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一种人造高分子材料。1907年出现合成高分子酚醛树脂,真正标志着人类应用化学合成方法有目的的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开始。1953年,德国科学家Zieglar和意大利科学家Natta,发明了配位聚合催化剂,大幅度地扩大了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原料来源,得到了一大批新的合成高分子材料,使聚乙烯和聚丙烯这类通用合成高分子材料走人了千家万户,确立了合成高分子材料作为当代人类社会文明发展阶段的标志。 高分子材料按特性分为橡胶、纤维、塑料、高分子胶粘剂、高分子涂料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等。 ①橡胶是一类线型柔性高分子聚合物。其分子链间次价力小,分子链柔性好,在外力作用下可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迅速恢复原状。有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两种。 ②高分子纤维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前者指蚕丝、棉、麻、毛等。后者是以天然高分子或合成高分子为原料,经过纺丝和后处理制得。纤维的次价力大、形变能力小、模量高,一般为结晶聚合物。 ③塑料是以合成树脂或化学改性的天然高分子为主要成分,再加入填料、增塑剂和其他添加剂制得。其分子间次价力、模量和形变量等介于橡胶和纤维之间。通常按合成树脂的特性分为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按用途又分为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 ④高分子胶粘剂是以合成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为主体制成的胶粘材料。分为天然和合成胶粘剂两种。应用较多的是合成胶粘剂。 ⑤高分子涂料是以聚合物为主要成膜物质,添加溶剂和各种添加剂制得。根据成膜物质

合成纤维工业发展趋势

合成纤维工业发展趋势 作者:黄林营 (岭南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湛江—52400) 摘要:社会的迅速发展,化学与现代生活的紧密联系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没有合成纤维的化学技术,那世界上大多数人就要挨冻了,因为有限的天然纤维根本就不够用。分析世界合成纤维工业近20年的发展特点,结合中国合成纤维的市场方向,发现合成纤维的原材料的供应格局已发生重要的变化。如高新技术,大力发展差别化、功能化纤产品和大力发展绿色、再生纤维已成为主流。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chemistry and the close rel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modern life. If there is no chemical technology of synthetic fiber, that most people in the world will be cold, because of the limited natural fiber was not enough.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world synthetic fiber industry in recent 20 years, according to the market orientation of China's synthetic fiber, synthetic fiber raw material supply pattern have been found important changes. Such as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develop the differentiation, functional chemical fiber products and devoting major efforts to developing green and renewable fiber has become a mainstream. 关键词:合成纤维,发展趋势,聚酯纤维,碳纤维 1、世界合成纤维工业发展特点(生产重心东移,中国成为合成纤维生产中心。) 1985年世界合成纤维产量为1248.9万吨,经过近20年的发展,到了2004年产量增产大3168.9万吨。 由表可见,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是世界合成纤维的高速发展期,1995-2000年世界合成纤维产量增速高达7.2%,1985-1990年,美国、日本、西欧3个传统合成纤维优势地区产量仅有微幅增长,进入90年代后就逐步将重点转向发展高科技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如差别化纤维,而不再单纯追求产量的增长。然而带动世界合成纤维产量增长的主要是中国、中国台湾省、韩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亚洲地区。但是这几个主要地区的发展情况又各不一样,主要的原因是它们的市场主要是面对中国大陆市场,因为大陆市场劳动力廉价,人流量大。因此中国是推动亚洲合成纤维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我国1985-2004年的近20年合成纤维产量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增长率超过20%,在这种高速增长下,合成纤维产量于1997年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此后始终保持全球第一。 2、中国合成纤维发展现状 人的发展是从底层到高层的过程,这个过程又必须有些事物要改革的,有些是要淘汰的。这也是一种规律。然而中国的合成纤维工业也应遵循着这一规律。中国的合纤发展迅速,必定在工业方面上会有所改变,或者说有更好的提高。 目前我国化纤产能,产量已占世界总量的40%以上,但却主要是以量大面广的中低档及化纤纺织品制造为主。如工业化生产的合成纤维大约有30多种,但从性能,应用范围和技术成熟等方面来看,重点发展的是聚酰胺,聚酯和聚丙烯睛三大类,它们的产量几乎占合成纤维总量的90%.想发展流畅,就要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方式转变,技术进步是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更要根据《中国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化纤行业将在规模化、差别化、新型材料化、生物质纤维和生化原材料发展等方向着力。这意味着纺织工业原材料的供应格局将会发生重要的变化。如:丙烯睛市场下游需求低迷,已二醇市场交易气氛平淡,全球PTA产业面临产能过剩威胁;再如一些兴起的,聚酯纤维需求强劲,对芳纶产业化投产大,“十二五”期间碳纤维将成为发展的重点,并会形成有一定市场规模的碳纤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