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文字算式谜

三年级数学文字算式谜
三年级数学文字算式谜

第11讲文字算式谜

—、精讲精练

【例题1】下式中,每个字各代表一个不同的数字,其中 心”代表9,请问 其他汉字分别代表哪个数字?

少年足球俱乐中心 X 心 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

练习1:

1. 下面(左下)每个字代表不同的数字,这些汉字分别代表几?

儿童俱乐部 X 丿L 部部部部部部

2 .如果A 、B 满足下面算式,它们各代表几?(上中)

3.上右图各个汉字分别代表几?

【例题2】下面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它们 各表示几?

2华罗庚数学 X

3

华罗庚数学2

练习2:

下面各个竖式中的汉字分别代表几? (1)小数报 (2) 1奥林匹克赛

⑶努力再努力

X 学

x

3

X 努

167_

異林匹克赛1

?好好好

A B

X B A

1 1 4

3 0 A

3 15 4

奧林匹克竞赛 X 赛 好好好好好好

⑴ 庆澳门回归

x

:

归回庆澳门

不懈努力

坚持

(3)好好好好好好三坚二坚持再支持

我们天天坚持

【例题3】在下面的竖式中,a 、b 、c 、d 各代表什么数字?

a b c

X

d 9 练习3:

deb a

1.下面(左下)竖式中的字母各代表几?

(a) 0 (b) (c) 3 7 5 8 -(s) 7 2 (t)

-A B C 7 7 7

A B C

【例题4】下面算式里,相同的汉字代表同一个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 字。如果以下3个等式成立: 小小〉朋朋二友小小友

爱爱>科科二爱学学爱

朋朋 >朋朋二小小学学

练习4:

下面算式里,相同的汉字代表同一个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 则每个汉字分别代表什么数。

2.上面(右上)竖式中的字母各代表几? A + B + C=( )

那么,小=(

) 朋=( ) 友=( ) 爱=(

)

科=(

)

学=(

)

【例题5】下面算式中四个字分别代表四个数,你能求出来吗?

新 新年 新年快 +新卒血

乐 ~~2 0 0 1

练习5:

1下面(左下)算式中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 字,请问这些汉字各代表几?

2.上面(上中)各字母分别代表几?

、课后作业:

1?下面各题中O ☆各代表一个数,求出它们各代表什么数。 (1 )☆ + ☆— 8= 14

(2) 18X(— 16X(= 48

2?在下面竖式的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竖式成立。

学学学学 科科科科

藏爰&

-:丿

J

9 A0B 4 7E 9 5

3.上面(上右)竖式中每个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

想想下面的算式怎样写?

3?求下列各题中△各代表什么数。 (+ △= 18- 6 (2) 2心 +4沁=24乂4

4?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竖式成立。 2

□ 9

口3 口 厶一「口 % 厶 _ 3 |

| 5 4 | | 6 |

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竖式成立。

6?下面的算式中,相同的字母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那 ABCDE

X

A

EEEEEE

7?下面各题中的^、△各代表什么数字?

(1)

4+ 18

(2) 7X 3+ △吃=35

2 1 9 □

X —-D

□□□6 7

么A,B,C,D,E 各代表什么数字。

8?下面竖式中相同的字母代表相同的数字, 个字母代表什么数呢?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那么各

ABCDEF

X F

999999

9?下面题中不同的汉子代表不同的数字, 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当每个汉 字代表什么数字时竖式成立?

(2) 南京申办青奥成功

2< __________ 功

南南南南南南南南南

(D 争当小雄鹰

X 4

f 雄不西争

三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三年级数学公式大全(一)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 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一支铅笔长20厘米一个铅笔盒厚10毫米数学书厚6毫米一个人高100厘米 人每分钟走70米汽车轮船每小时行80千米飞机每小时行800千米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小鸡鸭鹅的重量用克

人狗牛猪的重量用千克 大象鲨鱼的重量用吨 货币单位换算 1、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2、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1年=12月一年4个季度,每个季度3个月(12÷4=3) 大月(31天)有一三五七八十腊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三年级数学公式大全(二) 运算方法 1.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周长 1. 周长:围成一个封闭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周长 2. 正方形周长:边长×4=周长 3.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四个直角 4. 长方形周长:(长+宽)×2=周长 5. 长方形的特点: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直角 6.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平行且相等容易变形没有直角且对角相等

小学三年级奥数举一反三之 算式谜

一、知识要点 一个完整的算式,缺少几个数字,那就成了一道算式谜。 解算式谜,就是要将算式中缺少的数字补齐,使它成为一道完整的算式。 解算式谜的思考方法是推理加上尝试,首先要仔细观察算式特征,由推理能确定的数先填上;不能确定的,要分几种情况,逐一尝试。分析时要认真分析已知数字与所缺数字的关系,抓准解题的突破口。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在下面算式的□内,填上适当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答案: 【思路导航】已知被乘数个位是8,积的个位是2,可推出乘数可能是4或9,但积的百位上是7,因而乘数只能是4,被乘数百位是1,那么十位上只能是9。(算式见右上) 练习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例题2】□里填哪些数字,可使这道除法算式成为一道完整的算式? 【思路导航】已知除数和商的某些位上的数,求被除数,可以从商的末位上的数与除数相乘的积想起,5630?=,可知被除数个位为0,再想商十位上的数与6的乘积为一位数,这个数只能是1,这样确定商的十位为1,最后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为369+=。 练习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例题3】在下面竖式的□里,各填入一个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答案: 6 5 93003056 61160 6 50300330030解题思路: 5 60 750 (2)(1) 0487 1 70 7174982882 7173912112 1 4414827 170

【思路导航】要求□里填哪些数,我们可以先想被除数的十位上的数是多少。容易知道,被除数的十位数字比7大,只可能是8或9。如果十位数字是8,那么商的个位只能是2;如果十位数字是9,那么商的个位是3或4。所以,这道题有三种填法(见上页)。 练习3: □里可以填哪些数字? 【例题4】在下面竖式的□里,各填入一个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答案: 【思路导航】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由于余数是7,则除数必须比7大,且被除数个位上应填7;由于商是4时是除尽的,所以被除数十位上应为2,同时 3412 , 84=32?=?,因而除数可能是3或8,可是除数必须比7大,因而除数只能 是8,因而被除数百位上是3,而商的百位上为0,商的千位是8或3,所以一共有两种填法(见上)。 练习4:在下面竖式的□里,各填入一个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例题5】在下面□中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答案: 【思路导航】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商的个位8与除数的乘积是48,由此可求出除数为6。再根据商的千位与6的乘积是二十几,于是可求出商的千位是4,因而被除数的万位是2,千位是4,然后可求出商的百位是0,十位是2,被除数的百位是1,十位是6,个位是8。(填法见上) 练习5:在下面□中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2) 4 2 81 8 (1) 4 427 7 4 430068 642782 332 32372428 200 344 7 (2)52 9 6250 4(1)48 8 2 21204484 6 8 61424 880 221

三年级数学趣味题巧填算式题例

第六讲 巧填算式 例1、在合适的地方填上+、-、或×,使等式成立。 (1)1 2 3 4 5=1 (2) 1 2 3 4 5=0 练习1 在合适的地方填上+、-、或×,使等式成立。 (1) 3 3 3 3=3 (2) 3 3 3 3=9 例2、下面两道算式需要填四个运算符号,每个符号只用一次,该怎样填呢? (1) 9 3 7=20 (2)14 2 5=12 练习2、下面算式等号两边分别用什么运算符号,两边才能相等。 (1)2 5 6=13 (2)5 13=9 2 例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练习3、⑴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例4.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4 - 4 4 7 1 + 3 6 4 8 0 3 4 + 5 9 5 4 2 7 × 9 3 - 2 7 5 6 8 9 - 1

练习4、填一填。 课后练习 1、在相同的图形里填上相同的整十数,使等式成立。 ×6=4 2、在下面的方格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它横看成为两道算式,竖看成为五个成语。 3、把1~9这9个数字分别填入下面的○中,正好组成一道算式。 4、把494、49 5、49 6、49 7、49 8、49 9、501、502、503、504、505、506这十二个数分别填入下面的方格中,使等式成立。(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4 □÷□×□ + □=□ (□+□-□)×□= □ 上 下 面 方 生 死 花 门 拿 稳 1 8 × C D 4 A B 6 A= ( ) B= ( ) C=( ) D=( ) += ++ + += +

5、在同样的图形中填入同样的数字。 6、在数字之间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或括号,使等式成立。 (1)1 2 3 4=1 (2)1 1 1 1=1 (3)5 5 5 5=15 (4)5 5 5 5=25 (5)1 2 3 4 5 6 =12 7、算式8×5-42÷7+25,计算时( )可以同时计算。 A .乘法和除法 B.减法和加法 8、在下面的五个“8”之间已经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或括号,请你添上最后的一个运算符号或括号,使下面的各算式成立。 (1)8+8 8+8+8=24 (2)8+8+8÷8×8=24 (3)8×8÷8+8=24 (4)8 8+8+8+8=24 9、在下面各式添上合适的运算符号和括号,使各算式成立。 (1)2 2 2 2 2=0 (4)2 2 2 2 2=5 (2)2 2 2 2 2=6 (5) 2 2 2 2 2=9 (3)2 2 2 2 2=7 (6)2 2 2 2 2=8 - 4 9 5

小学三年级上下册数学公式(全)

小学三年级上数学公式、定理大全 一、测量;; 1.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公里)。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2.重量单位有:克、千克、吨。 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 3、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4、时间单位:年、月、日时、分、秒 1年=4季1年=12个月1季度=3个月二月(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 3.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 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第四单元有余数除法 1、被除数÷除数=商……除数 2、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五单元时、分、秒 1、时间单位有:时、分、秒1时=60分1分=60秒 2、1天=24小时(也就是说时针一天要走2圈。)1年=12月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分,每份就表示它的几分之一,这样

的数叫做分数。 2.比较分数的大小: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反而大;; 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运算规则: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三年级下数学复习提纲 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转。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 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2.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3.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4.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5.除法计算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6.2、3、5倍数的特点 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7.关于倍数问题: 两数和÷倍数和=1倍的数 两数差÷倍数差=1倍的数 8.和差问题 (两数和—两数差)÷2=较小的数 (两数和+ 两数差)÷2=较大的数 例:已知甲乙两数之和是37,两数之差是19,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如图:

三年级奥数专题之算式谜(供参考)

算式谜 算式谜是一种有趣的数学问题,它的特点是在算术运算的式子中,使一些数字或运算符号“残缺”,要我们根据运算法则,进行判断推理,从而把“残缺”的算式补充完整。研究和解决算式谜问题,有利于培养我们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算式谜问题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思维的“体操”。例1、在下面算式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6()()(2)()0()()+ 2()1 5 - 3() 1 6 8 0 9 1 4 8 5 7 巩固:在“庆元旦”晚会上,主持人小丽出了这样两道题目: 请大家想一想,被纸片盖住的是什么数字? 例2.A、B、C、D分别代表4个不同的数字,相同的字母代表相同的数字,求使得下面算式成立A、B、C、D各自代表的数字。 A B C D A C D + C D 1 9 8 9 巩固:下面的符号各表示几? 例3.A、B、C、D分别代表不同的数字,它们各是什么数字时同上面的算式成立? A B C D - C D C A B C 巩固:用0123456789 、、、、、、、、、这十个数字组成下面的加法算式,每个数字只许用一次,现已写出3个数字,请把这个算式补齐. 例4.下面的算式中的“数”、“学”、“俱”、“乐”、“部”这五个汉字各应代表什么数字? 1 数学俱乐部 × 3 数学俱乐部 1 巩固:下面算式中不同的字母所找表的数字均不同,当这些字母代表什么数时,算式成立? A B C × D C B E A × F A G H

F I G A A 例5、下面的算式里四个小纸片各盖住一个数字,问被盖住的四个数字的和是多少? 巩固:下面的算式里,每个方框代表一个数字,问:这6个方框中数字的总和是多少? 课后作业 1.下面算式中不同的图形代表不同的数,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请将算式中的图形或字母还原成数字。 (1) 1 ○ 2 □ (2) A B C D - □ 1 △ + A B E D 3 ○○ E D C A D 2、在下列竖式的空格内,各填入一个合适的数字,使竖式成立. 3、下面的符号代表几? 4.下面算式中汉字或字母分别代表不同的数字,请将汉字或字母还原成数字。 (1) (2) 5 a b c d e × 3 1 a b c d e 4 我爱数学× 9 学数爱我

三年级数学算式题

22×4+221 21×3+410 40÷2+174 147+72÷8 9×4+420 2×80÷4 120×5÷2 202+36÷9 30÷5+240 81÷9+877 66×5+774 921+7×4 80×6×2 770÷7+65 807+20÷2 100-50÷5 35-35÷7 302+30×2 600×8÷3 40+100÷5 434+25×5 60-12×3 64÷8+456 640+60×4 5×7-48÷6 42÷7+36÷6 37×4+19×8 10×4-20÷4 15÷3+10÷5 25÷5+42÷6 35÷5+8×7 72÷9-36÷6 21×4-54÷9 72÷8+9×5 36÷4+21×2 25÷5-16÷4 56÷7+36÷6 500×(400-396) 72÷9-5 564+264-453 7650-(546+4530) 65×9-450 9×80+980 9000-(4500+250) 6700+72÷8 14×6+9×5 900÷(71-68) 180÷9-42÷6 12÷6+45×3 8×(910-720) 760-540+1110 6500+1250-3500 80×30+5600 9450-3200-4200 2400÷6-45 800× 7-180 1600÷2+230 4000 ÷ 8 + 350 320÷8+64 270 ÷ 3 ×9 630 ÷ 9 + 320 2800+32× 6 300÷6×9 (6900-2400)÷ 5 (72÷9)÷(56÷8) 54 ÷ 9 ×8 280× 4 ÷5 60×8+1570 60×(23-17) 960÷4×9 350÷5×9 450÷5+1250 (6900-2400)÷5 75÷15+20×5 3090+6×6 (387-387)+0 160-160÷80 750+550÷5 (111+189)×3 125×8÷100 6×250×0 (1+7)×(16-6) 810×4÷4 33÷11+4×9 187+299-299 587+496-674 2660+26÷26 153÷153+657 32÷(32÷16) 300-(300-222) 75÷5+20×5 (150-75)×(25-20) 3390-10×95 687+(99-67) 1000+(1000-988)3560+20×90 (250-150)÷(30÷6) 687+999÷3 (4870-3675)+7200÷9 (9467-5642)÷(350÷70) 180÷9-18 (48+52)÷5 100-25×4 20+80×3 7×(34+56)105×2×5 800-57×9 (65+16)÷9 230×(140-132) 24×5+24×7 (2534-958)÷8 792×7÷9 (5021-3918)×6 1208-237×5 4280÷(19-11) 190+360÷6×8 (140+60)×(26-8) 78×7+828÷9 (359-42)×53+64 280 +660 ÷ 4 1000 -(280 +650 ÷ 5)707 -35 × 20 (120 -103)× 50 50+160÷40 (58+370)÷(64-61)

三年级奥数 算式谜

三年级算式谜(一) 小朋友们可能都猜过这样一个谜语,谜面是“空中码头”(打一城市名)。谜底你还记得吗?记不得也没关系,想想“空中”指什么?“天”。这个地名第1个字可能是天。“码头”指什么呢?码头又称渡口,联系这个地名开头是“天”字,容易想到“天津”这个地名,而“津”正好又是“渡口”的意思。这样谜底就出来了:天津。 数学当中也有这样的谜,它是由一些数字与算式构成的,称为算式谜。日本人形象地称之为“虫食算”,即算式中一些数字被虫子咬去了。要想猜出算式谜,也得先分析这些数字和算式构成的“谜面”,再运用一些推理方法打到“谜底”。例题与方法 例1.将数字0,1,3,4,5,6填入下面的□内,使等式成立,每个空格只填入一个数字,并且所填的数字不能重复。 □×□=2=□□÷□ 例2.将数字1~9分别填在下面9个方格中,使算式成立。 □+□=□(1) □-□=□(2) □×□=□(3) 例3.把数字19填在方格里,使等式成立,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 例4.用数字0~9组成下面的加法算式,每个数字只许用一次。现已写出3个数字,请把这个算式补充完整。 □□ 4 + 2 8 □ □□□□ 例5.在下面算式的□内各填入一个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 0 0 □ - 5 0 □ 9 1 □ 3 9

练习与思考 1.在□里填数使算式成立。 2.在下面算式的空格内填上适当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1) (2) 3.在□内填上数字1~9,使算式成立,不能重复。 □÷□×□=□□ □+□-□=□ 第12讲 算式谜(二) 美国有一位百万富翁病逝前曾立下一张遗嘱,吩咐把他的全部财产平均分给各位亲戚。遗嘱中除了亲戚的名单外,还列出了一个长长的除式,说的是每个人应得的遗产数额。不幸,这张遗嘱被一场大炎烧得面目全非。除式中除了一个“7”可以辨认外,其余只能模模糊糊地看出式中每个标*的位置曾经有过数。大侦探梅森利用虫食算的推理方法,填上了缺少的数字。学完了算式谜的内容,说不定我们也能填上缺少的数字呢? 例题与方法 例1. □ 8 □ + □ 6 □ 3 □ □ 1 2 8 □ 1 1 + □ 9 □ □ 8 1 □ □ 4 □ - □ □ 6 6 5 8 少年儿童的心灵美× 美 少少少少少少少少 1 □ 3 9

三年级下册数学竖式计算题500题(可直接打印)

35×12= 359÷3= 567+284= 602-394= 32×35= 46×22= 606-208= 603÷7= 198+303= 204÷2= 426÷4= 23×37= 46×58= 326×5= 21×15 482÷8= 370÷7= 784-685= 76×15=13×22 486÷2= 607÷5= 915÷3= 900-807= 25×12

560÷4= 458+542= 423÷3= 87×19= 56×34 362÷6= 525÷3=254÷5=192÷4=55×22 602÷7=839÷9=726÷6=51×16= 744÷6 78×22=416÷4=823÷8=63×43= 33-18= 367÷4= 795÷5= 42×53= 15×82= 41×20=

79×97= 28×32=54×25= 48×61=20+34= 39×42=168÷8= 370÷5= 640÷7= 57+33= 19×64= 470÷9= 522÷6= 312÷7= 7×900= 570÷8= 810÷9= 660÷5= 804÷7= 646÷8 462÷3=780÷4=729÷9=624÷6=16.4-7.8=

2500+300=156-97= 386+479= 321×12=543+458 125×23=18×250=52×49= 34×54= 348÷3= 106×51=48×34=82×16= 45×93=45×25 66×65= 55×18= 75×26= 816÷8=702÷9= 79×29= 43×36= 62×71= 38×44= 646÷8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和概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和概念 一、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有千米(公里)、米、分米、厘米、毫米。 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分米=100毫米 1米=10分米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1千米(公里)=1000米1千米=10000分米1千米=100000厘米1千米=1000000毫米二、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三、加法:1.加数+加数=和加法的验算方法: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②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四、减法:1.被减数—减数=差减法的验算方法:①.被减数=差+减数 ②.减数=被减数—差 五、位置与方向。 1、辨认方向的方法: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西背东,左南右北。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3、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 4、地图通常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六、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除数一定比余数大。 1、被除数÷除数=商 2.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1)、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这个数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见到估算、大约、近似数用“≈” 3、除法的估算方法:除数不变,把被除数看成是除数最接近的倍数。

4、和倍应用题:小数=和÷(倍数+1)大数=小数×倍数或大数-小数 5、差倍应用题:小数=差÷(倍数-1)大数=小数×倍数或差+小数 6、除法的解错题。公式:错误的商×错误的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正确的除数=正确的结果 七、求平均数的方法:1、移多补少法。2、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八、时间单位有:时、分、秒、年、月、日。 1分=60秒1时=60分半时=30分种1时=3600秒 一年=12个月半年=6个月 1天(日)=24小时 1、一年有(12)个月,有(7)个大月,分别是(1月、3月、5月、7月、8月、 10月、12月),每月有(31)天,永不变。有(4)个小月,分别是(4月、6月、9月、11月),每月有(30)天,永不变。2月是个特殊月,平年2月有(28)天,全年有(365)天,闰年2有(29)天,全年有(366)天。 2、一年有(4)个季度,每(3)个月为一个季度。(1月、2月、3月)为第一 季度,(4月、5月、6月)为第二季度,(7月、8月、9月)为第三季度,(10月、11月、12月)为第四季度。 3、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的 一定是平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年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年就不是闰年。 4、1天=24小时(时针一天要走2圈。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 它表示这一天的结束,同时又表示第二天的开始,所以表示第二天开始时,这一时刻就是0时)。 5、用普通计时法表示。 从0时到6时叫做凌晨;7时到11时叫做上午;12时叫做中午;13时到17时做下午;18时叫做傍晚;19时到24时晚上。 6、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经过的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结束的时间=开始时间+经过的时间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 计算经过的时间时,如果两个时刻的表示不同,要转化成相同的表示法,再计算。 九、两位数乘两位数

最新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式概念(已整理)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 班别:姓名: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口诀要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知道其中一个方向,可以通过顺时针方向按东、南、西、北的顺序确定其它的方向。 5、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物体为观察点,再进行判断。 6、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和借助身边的事物。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示方向的——司南。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7、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8、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1)、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傍晚,面向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晚上,面向北极星,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2)、.我们通常用指南针来指示方向,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生活中白天用太阳辨别方向,夜晚用北极星辨别方向。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往北方,秋天来了,大雁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 (3)、风从那边刮过来,那边就是风向。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相反;风筝,旗帜飘扬的方向与风向相反。 (4)、北斗星永远在北方。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原数; (4)任何数减0都得原数。 2、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先用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加上几个0. 3、没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4、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余数的(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精品文档

三年级奥数--竖式数字谜(1)

奥数基础-竖式数字谜(1) 1.右边竖式中的每个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这些汉字各代表哪些数字? 少()年()早() 立()志()向() 有()何()惧() 2.右式中不同的汉字代表1~9中不同的数字,当算式成立时, “中国”这两个汉字所代表的两位数最大是________。 3.右面的算式里,每个方框代表一个数字。问:这6个方框中的数字的 总和是________。 4.下边是一道题的乘法算式,请问:A、B、C、D、E分别代表什么数字? 5. 右边残 缺算式 中已知 3个4, 那么补全后它的乘积是___________。 6.解算式谜: (下列竖式中的每个汉字、字母各代表不同的数字 ) 巧()解()趣()题()妙()趣()横()生() 7.下面算式均由1,2,……9九个数字组成,请填空使算式成立。

奥数基础-竖式数字谜(2)1.在下面算式的□内,填上适当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2.在下面算式的□内,填上适当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3.在下面算式的□内,填上适当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4.在下面算式的□内,填上适当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5.右面竖式“春夏秋冬四季”分别代表什么数字? 春=()夏=()秋=()冬=() 四=()季=()年=()

奥数基础-竖式数字谜(3) 1.在下面算式的□内,填上适当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2.右面的算式里,每个方框代表一个数字,问这六个方框中的数字的总和是____。3.在下面算式的□内,填上适当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3、(1)“争当小雏鹰”分别代表什么数字?(2)下式中“优”代表什么数字? 争=()当=()小=() 雏=()鹰=()学=()

三年级数学计算题100道

三年级数学计算题100道 13×4= 25×4= 50×0×8= 70÷5= 30÷10= 84÷42= 300÷5= 720÷9= 720÷0= 180÷20= 0÷90= 85÷5= 57÷3= 630÷9= 450÷5= 240÷6= 84÷12= 420÷3= 910÷3= 1000÷5= 75÷15= 560÷4= 95÷1= 510÷7= 200÷4= 72÷4= 8000÷2= 4000÷50= 90÷5×3= 10÷10×30= 420÷2= 300÷2÷5= 774÷8= += += 25+40= 103+329= 428+471= 1345+1490= 238+136= 3562+4884= 190+360= 140+60= 14+325= 53+64= 63+22= 34+200= 25+300= 3600÷300= 8400+600= 1900+5400= 2300÷800= 27+5= 25+24= 360+85= 296+304= 28300+41= 65100+210= 648+350= 8450+32= 407+3= 30+50×0= 290+30= 30-17= 111-15= 201-70= 77-9= 45-27= 16-9= 260-68= 136-70= 45-5= 450-5÷9= 370-190= 60-12= 85-50= 66-6= 1000-20= 640-40= 312-57= 24-8= 78-7= 828-18= 437-163= 820-560= 34-20= 254-37= 3600-300= 8400-600= 1900-540= 2300-800= 274-45= 355-29= 476×8= 1040×5= 1609×5= 13×52= 17×36= 79×22≈ 45×29≈ 700×4=1 35×4= 300×5= 35×20= 21×30= 10×18= 80×0= 40×70= 30×20= 50×60= 21×5= 45×20= 60×70= 50×12= 36×42= 65×25= 27×34= 25×14= 65×11= 76×11= 27×19= 45×19= 53×21= 7248÷4= 96÷6= 3560-12= 24375÷5= 840÷4= 5600÷7= 480÷6= 380×0×25= 240÷6= 18×3= 300+4166= 306×5= 576÷8= 814÷4= 920÷4= 90÷6= 48÷16= 96÷24= 900÷45= 6240÷20= 4608÷53= 380+60= 210÷7= 24×5= 230×3= 5×10= 35÷5×4= 32-32÷8= 45÷(16-7)= 508÷2= 114+19= 2050+57 380+24= 2835+27= 700+28= 120+8= 18+5= 370÷5= 19×47= 16×6= 900÷5= 23×34= 392÷4= 203÷9= 770÷5= 696÷2= 882÷4= 809÷8= 820÷3= 11×70= 30×40= 630÷6= 458÷4= 238÷6≈ 876÷3≈ 417÷6≈ 753÷5≈

小学三年级数学公式大全80570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 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货币单位换算: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周长面积问题: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8、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19、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 数量关系式:1、每份数×份数=总数

2021年人教版三年级奥数乘法算式谜(二)

算式谜(二) 欧阳光明(2021.03.07) 教学内容: 算式谜(二)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推理能力。 2.运用“拼凑”、“尝试”、“逐步调整”等方法加快解决算式谜 速度。 教学重点: 根据笔算过程及竖式中已知数的特点,并利用乘法竖式计算等知识找准算式谜的突破口来解决算式谜问题。 教学难点: 利用乘法竖式计算等知识找准算式谜的突破口。 教学模式: 导、学、议、练 教学过程: 一、导 1.复习导入 现在有一张被大火烧了的面目全非的乘法算式。有一位大侦探家利用虫食算的推理方法,填上了缺少的数字。之前学过了加减法的算式谜的解决方法,现在我们能解决乘法的算式谜吗

2. 出示学习目标 (1)运用“拼凑”、“尝试”、“逐步调整”等方法加快解决算 式谜速度. (2)培养观察、判断、推理能力。 二、学 出示自学提示: 1. 观察算式,你最先确定哪个数字? 2. 其他的数字你是怎么推理出来的? (学生讨论并汇报) 三、议 1.通过观察,个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相乘的积的个位上是2,就想8的乘法口诀中8和谁相乘积的个位是2,四八三十二,所以这个一位数就是4. 2.十位数字两个都不知道,所以暂时推理不出来。再来看百位数字,4和百位数字相乘之后积是31?没有这样的乘法口诀,再想四八三十二,不能比31大,所以这个百位数字只能是7,四七二十八,所以百位数字是7. 3.31比28多3,说明这个3是十位进位进了3,由此可以得出,十位可能是8或9,当十位是8时,对应的积的十位是5,;当十位是9时,对应积的十位是9. 四、练 1.在下面算式的空格内填上适当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 □ 8 × □ 3 1 □ 2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

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 =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二、单位换算(1)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4)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1公斤= 2市斤(5)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7)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8)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 8月小月(30天)的有:4 9 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三、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

三年级奥数第05讲算式之谜(教师版)

三年级奥数第05讲算式之谜(教师版) 解答算式谜问题时,要先仔细审题,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找到突破口,逐步试验,分析求解; 1、算式谜:一般是指那些含有未知数字或缺少运算符号的算式。 2、解决这类问题,可以根据已学过的知识,运用正确的分析推理方法,确定算式中的未知数字和运用符号。由于这类题目的解答过程类似于平时进行的猜谜语游戏,所以,我们把这类题目称为“算式谜题”。 注意:解答算式谜问题时,要先仔细审题,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找到突破口,逐步试验,分析求解,通常要运用倒推法、凑整法、估值法等。 3、解决算式谜题,关键是找准突破口,推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分析算式中所包含的数量关系,找出隐蔽条件,选择有特征的部分作出局部判断; 2.利用列举和筛选相结合的方法,逐步排除不合理的数字; 3.试验时,应借助估值的方法,以缩小所求数字的取值范围,达到快速而准确的目的; 4.算式谜解出后,要验算一遍。 考点一:加减法算式谜 例1、在下面的算式内,各填上一个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 教学目标 知识梳理 典例分析 □ 2 - 2 □ 2 4 4 9 □ - □ □ 7 1 7 5 □ 2 □ - □ □ 8 5 3 6

【解析】 例2、在下面算式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解析】根据题目特点,先看个位:7+5=12,在和的个位()中填2,并向十位进一;再看十位,()+4+1的和个位是1,因此,第一个加数的()中只能填6,并向百位进1;最后来看百位、千位,6+()+1的和的个位是2,第二个加数的()中只能填5,并向千位进1;因此,和的千位()中应填8。 考点二:乘除法算式谜 例1、下面算式的□内,填上适当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答案: 【解析】已知被乘数个位是8,积的个位是2,可推出乘数可能是4或9,但积的百位上是7,因而乘数只能是4,被乘数百位是1,那么十位上只能是9。(算式见右上) 例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解析】 5 2 - 2 8 2 4 4 9 2 - 3 1 7 1 7 5 7 2 4 - 1 8 8 5 3 6 7 7 2 1 ?8 9 2 2 ?4 4 3 1 ?

人教版三年级奥数加减算式谜一

算式谜(一) 教学内容: 算式谜(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推理能力。 2.运用“拼凑”、“尝试”、“逐步调整”等方法加快解决算式谜速度。教学重点: 根据笔算过程及竖式中已知数的特点,并利用加减的互逆关系等知识找准算式谜的突破口来解决算式谜问题。 教学难点: 利用加减的互逆关系等知识找准算式谜的突破口。 教学模式: 导、学、议、练 教学过程: 一、导 1.激趣导入 请小朋友们猜一个谜语,谜面是“空中码头”(打一城市名)。谜底是什么呢?想想“空中”指什么?“天”。这个地名第1个字可能是天。“码头”指什么呢?码头又称渡口,联系这个地名开头是“天”字,容易想到“天津”这个地名,而“津”正好又是“渡口”的意思。这样谜底就出来了:天津。 数学当中也有这样的谜,它是由一些数字与算式构成的,称为算式谜。日本人形象地称之为“虫食算”,即算式中一些数字被虫子咬去了。要想猜出算式谜,也得先分析这些数字和算式构成的“谜面”,再运用一些推理方法打到“谜底”。 看,这里有一个算式谜,你能帮它找出缺失的部分吗?

□ 1 1 +□ 9 □ □ 8 1 □ 2.出示学习目标 (1)运用“拼凑”、“尝试”、“逐步调整”等方法加快解决算式谜速度. (2)培养观察、判断、推理能力。 二、学 出示自学提示: 1.观察算式,你最先确定哪个数字? 2.其他的数字你是怎么推理出来的? (学生讨论并汇报) 三、议 1.通过观察,十位数字上为1+9=10,如果个位数字没有满十向前进位,和的十位数字为0,但和的十位数字为1,说明个数上的数字,满十进位了,个位上的其中一个数字为1,难么另一个个位上的数字只能是9。所以最先确实确定的是第二个加数的个位数字:9. 2.由此可推算出和的个位是0. 3.再次观察,和的最高位是千位,说明百位数字和百位数字相加后满十了,有因为十位数字相加也向百位进一了,所以百位数字相加后是17,因为9+8=17,所以两个百位数字分别是8和9.两个加数的百位数字可以互换,所以有两个答案。

(完整)三年级数学计算题300道

三年级数学计算题300道 一、口算。(25×4=100个) 50×2=400×6=22×3=57÷9=460-80=23×4=57×0=41×3=8000×5=5050÷5=240÷8=230-40=240×2=0÷90=130×4=9300÷3=1008×5=28÷4=0+8=3×0= 900÷3=25×4=56÷2=24×5= 15×4=50×4=310×7=980÷7= 40×2=105×4=30×2= 120×3= 9000÷3= 0÷2= 840÷4= 2000×4= 21×3= 50×4= 10000÷5= 80÷4= 60÷9= 1000×7= 300×5= 240÷6= 500×9= 8000÷2= 860÷2= 60×7= 7×4+2=21×3+4=40÷2+1=1+72÷8=9×4+4=2×8÷4=12×5÷2=36÷9+2=30÷5+2=81÷9+7=6×5+7= 7×4+9= 80×6×0= 770÷7+1= 80+20÷2=10-0÷5= 35-35÷7=7+3×0=6×8÷3= 40+10÷2=4200-2200=220+80= 20×8×5=600-3×200= 20+20÷2=35-25÷5= 36+8-40=25×30= 2÷4= 720÷90= 910÷70= 600÷50=

480÷30= 720÷6= 63÷3= 520÷40= 600÷50= 840÷60= 87÷3 79÷5 = =+102105 =-15 2158 =+2117214 =- 831 201 +207= =+187185 =+24 22247 =-925 =+45234513 =-3943917 =+18 1 185 =-125127 二、笔算。(4×20=80个) 1800×4= 1040÷5= 1206÷8= 1356×7= 2080×3= 246×3= 56×5= 9020÷3= 174×6= 3275÷5= 1186×7= 384×8= 352÷4= 871÷3= 9180÷3= 520×4= 7224÷6= 535×5= 7380÷9= 123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