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思想政治课的性质、任务与地位

第三章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

第四章思想政治课教科书

第五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现象

第六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

第七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原则

第八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形式

第九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

第十章思想政治课与时事教育

第十一章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指导

第十二章思想政治课成绩考核

第十三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准备

第十四章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修养

第一章绪论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法的研究对象: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及其规律

第一、关于思想政治课的内外关系与特点

第二、关于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

第三、关于教学方法

第四、关于备课过程

第五、关于教学效果检查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1.关于思想政治课内容的理论基础

2.关于思想政治课形式的理论基础

3.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基础

1.非课程教育实践

2.社会实践

三、研究思想政治课教学法的意义

首先,就是培养合格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需要

其次,就是提高思想政治课质量的需要

再次,就是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需要

四、思想政治课教学法的研究方法

1.思想政治课教学法的方法论就是唯物辩证法

2.具体方法:理论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经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

思考题:

思想政治课教学法的研究对象就是就是什么?

简述思想政治课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

研究思想政治课教学法有什么意义

怎样研究思想政治课教学法?

第二章思想政治课的性质、任务与地位

第一节思想政治课的性质

实质就是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有计划地对她们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常识与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

一、坚持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三、坚持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的统一

第二节思想政治课的任务

一、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知识武装学生

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第三节思想政治课的地位

一、思想政治课就是中学的一门必修课

二、思想政治课就是思想教育的主要部分

三、思想政治课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

思考题:

简析思想政治课的性质

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就是什么

思想政治课在中学教育中所处的地位就是什么?

第三章思想政治课设置与教学大纲

第一节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的历史沿革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建立与发展

二、十年“文化大革命”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破坏

三、三中全会以来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改革

第二节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

一、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的要求

二、适应“三个面向”的要求

三、从学生特点与实际水平出发的要求

四、课程之间相互衔接的要求

第三节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

一、规定基本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二、规定处理教学内容的原则

三、规定教学内容要点

思考题:

我国思想政治课的设置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

设置思想政治课的基本要求就是什么?

简述教学大纲的内容

第四章思想政治课教科书

第一节教科书的功能与要求

一、教科书的多种功能

1.实现教育任务的有效工具

2.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3.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内容

4.教育考核评估的重要依据

二、教科书的“三性‘要求

1.科学性

2.思想性

3.可接受性

第二节初中学段各年级教科书的结构与使用

一、《思想政治》第一册的结构与使用

《思想政治》第一册着重进行国家观念教育、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

二、《思想政治》第二册的结构与使用

全书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为主线,阐述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一般过程

三、《思想政治》第三册的结构与使用

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思想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为主线,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

第三节高中学段各年纪教科书的结构与使用

一、《思想政治》第一册结构与使用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与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知识

二、《思想政治》第二册的结构与使用

以世界观与人生观相结合的结构

三、《思想政治》第三册的结构与使用

全书以“国家”为核心,“民主”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

思考题:

教科书有那些功能与要求

简析初中各年级思想政治课教科书的结构

简析高中各年级思想政治课教科书的结构

第五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对象

第一节当代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一、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及其特点(11—15岁)

1.身高体重增长迅速

2.体内器官机能增强

3.第二性征开始发育

1.感觉与知觉迅速发展

2.思维能力迅速提高

3.自我意识增强

4.情感热烈但不深刻

5.理想具有模仿性,属于具体形象理想

二、高中生的身心发展及其特点(15—18岁)

1.身体发育的速度减缓

2.性生理机能趋于完善

3.神经系统的发育趋于完善

1.思维开始由经验型的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思维急剧转化

2.情感趋于深沉与稳定

3.意志力增强

4.能够形成自己的理想形象

第二节当代中学生的思想特点

一、当代中学生思想的一般特征

1.热爱祖国,富于理想

2.思想活跃,追求新知

3.注重实际,讲求实惠

4.要求自立,摆脱依附

5.理想波动,充满矛盾

二、初中生的思想特点

1.接受能力强,辨别能力弱

2.易受暗示,模仿性强

3.求知欲强,目标模糊

4.兴趣广泛,转移很快

5.爱玩好动,控制力差

三、高中生的思想特点

1.思想敏锐,关心国内外大事,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但辨别能力不足

2.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但不深刻,观点片面。

3.有较强的竞争与参与意识,但目的不明,信心不足

4.追求民主自由与法制,但理解欠深刻全面

第三节影响当代中学生思想行为的因素

一、中学生与社会化

二、中学生与家庭环境

三、中学生与学校环境

四、中学生与社会环境

思考题:

当代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哪些特点?

当代中学生有哪些思想特点?教师应该如何根据这些特点搞好思想政治课教学?

影响中学生思想行为的客观因素有哪些?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好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这些因素的关系?

第六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

第一节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与人类认识过程的关系

一、教学过程与认识过程的联系

教学活动就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一种具体、特殊的方式,就是整个认识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首先,教学活动就是整个人类认识过程的一个重要发展环节

其次,学生的思维顺序与人类一般认识次序的一致性。

二、教学过程的特殊性

第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顺序瞧,不同于一般认识过程

第二,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瞧,教学过程有别于人类认识过程

第三,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特点瞧,教学过程也有异于人类认识过程

第四,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瞧,也具有特殊性

三、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特殊性

首先,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不同于其它学科内容

第一,思想政治课特定的教学任务与教学内容,决定必然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产生影响第二,形势变化与发展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会产生直接影响

第三,学生的思想状况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也会产生直接影响

其次,急需解决的矛盾不用于其它学科

四、思想政治课教与学双方各自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

第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第二节思想政治课基础知识认识过程

一、思想政治课基本概念特点

第一,具有抽象性

第二,具有辩证性

第三,具有全面性

二、思想政治课认知过程的实现阶段

第一阶段,具体到抽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第二阶段,揭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的系统

第三阶段,引导运用,帮助学生巩固与加深对概念与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第三节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从知到行的转化

一、从知到行转化过程包含的诸要素及其联系(知、情、信、意、行)

二、从知到行转化过程中诸要素的培育原则

第一,即突出各要素的不同侧重点,有注意每一侧重点对其它要素培育的渗透作用,把要素培育的针对性与兼顾性统一。

第二,注意各要素之间的内在顺序,又不固守开端的某种模式,把总体培育的有序性与具体开端的多样性统一。

思考题:

谈谈教学过程与人类认识过程的关系

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有哪些特殊性

简析思想政治课基础知识的认知过程

简析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

第七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原则

第一节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含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任务。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既要联系实际以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又要运用理论去分析与说明实际,达到观点与材料、理论与实际、学与用、知与行的辩证统一。

二、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

首先、思想政治课把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作为教学基本原则,就是由课程内容的性质规定的。

其次、思想政治课把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作为基本教学原则,就是由课程的任务决定的。

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一就是要求掌握理论;二就是要求联系实际。

第一,正确把握理论联系实际在不同阶段上的不同要求

第一阶段,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实际材料使学生感知教材与理解教材。

注意:(1)联系学生比较熟悉或易于理解的实际;

(2)材料应力求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从具体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3)引用材料应准确反映理论的实质

第二阶段,以学生初步掌握理论为前提,运用理论适当分析问题与说明问题为目的。

注意:(1)联系与教材有关的重大社会实际与学生带倾向性的思想行为问题

(2)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联系实际

第二,为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提供更大的空间

注意:(1)要求、方法要适当,不可提过高的要求不可脱离中学生,要讲求实效。

(2)引导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

第三,要同贯彻其它教学原则结合起来。

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防止两种错误倾向

第一错误倾向就是忽视理论学习,即思想政治课不讲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知识,教学完全围绕着社会政治形势与学生思想动向转。

第二中错误倾向就是理论不联系实际。

一就是干讲理论,不提供必要的实际材料,不从材料中概括出本质与规律,获得对概念与原理的初步理解,而就是照本宣科或抽象记忆。

二就是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教师备课只备教材,缺乏针对性

三就是注意讲清教材,不顾学生行为实践的指导,知识、思想与行为互不相联系。

四就是表面上也理论联系实际,但就是目的就是应付升学考试拿高分

第二节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就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原则

意义:首先,它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威信问题

其次,它关系到思想政治课自身存在的价值问题

二、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以科学上正确、可靠的知识武装学生

第二,认真研究教材内容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并在教学中恰当地体现

第三节灌输与疏导统一原则

一、确立灌输与疏导统一原则的依据

一方面,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与道德观不会在头脑中自发产生,只能依靠外部灌输另一方面,外部灌输的成功与学生思想、信念的转化,有赖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疏导与引导。

二、灌输与疏导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向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人生观、政治观、历史观与世界观的正面灌输,教师自己不为社会上的错误思潮而左右,也不因社会现象中假、丑、恶的存在而气馁。

第二,关心学生,了解学生,摸清学生的思想脉络。

第三,发扬民主作风,坚持以理服人,不以势压人。

第四,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思考题:

简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简析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简析灌输与疏导统一的原则

第八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形式

第一节课堂教学

一、课堂教学在教学形式与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第一、就是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

第二、就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第三、就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本形式

第四、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益比较大

二、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基本类别

(一)单一课类型包括绪论课、授新课、复习课、讨论课、练习课、结束课、考查课、评讲课等。

(二)综合课类型

三、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

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结束新课、布置作业

四、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要求

第一、教学的目的明确、科学性强。

第二、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突出重点与解决难点。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既教书又育人

第四、主导与主体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五、主义能力培养与学习方法指导

第六、课堂结构合理,教学方法恰当

第二节课外活动

一、课外活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课外活动就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辅助形式,就是课堂教学的继续与补充、巩固与提高,就是整个思想政治课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一,利于巩固与加深文化课堂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课堂知识

第二,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三,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与特长

二、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与基本要求

第一,组织学生阅读报刊与课外书籍

第二,组织报告会与学习经验交流会

第三,组织知识竞赛与讲演比赛

第四,指导学生写小论文、办黑板报与学习园地

第五,组织学科兴趣小组

第三节社会实践

一、社会实践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社会实践就是一种教学形式,就是课堂教学的巩固与提高,就是整个思想政治课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第二,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利于培养与造就“三个面向”的人才

二、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与基本要求

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组织学生旁听法庭审判或参加宣判会

思考题:

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有那些类型?各种类型的特点与要求就是什么?

课堂教学有那些基本要求,怎样才能上好一堂思想政治课?

社会实践有哪些重要意义与基本要求?

第九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

第一节启发式

一、启发式的涵义与特点

启发式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课型与学生特点,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与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究新知,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

问题能力的根本方法。

第一,主动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第二,外因与内因相结合

第三,情与理相结合

第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二、启发式就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方法

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一种根本方法,对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具有指导作用,贯穿于各种具体教学方法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另一方面,各种具体教学方法就是启发式教学方法得意存在与体现的载体与基础。

意义:

第一,利于中学生身心与思想的健康发展

第二,利于促进中学生知、情、信、意、行的转化。

第三,利于充分发挥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

第四,利于师生双向交流,促进教学相长

三、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提高思想觉悟。

第一,注意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

第二,要深钻教材

第三,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思想状况

第四,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注意适应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第五,建立平等与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第二节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几种主要方法

一、讲授法

讲授法就是通过教师的“讲”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分为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讲演法。

讲述法:就是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述事实材料,交待问题的产生发展经过,以阐明某个理论观点与概念的教学方法。

第一,讲述紧扣教材内容与主题

第二,讲述必须条例清楚

第三,讲述必须针对教材的重点与难点选择典型材料

第四,讲述必须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吸引力与感染力

讲解法:就是教师用精确的语言解释、分析、论证基本概念与原理,揭示事物本质特征的教学方法。

第一,论点明确,论据要充分

第二,讲解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第三,论证严谨,符合逻辑

第四,语言要准确精炼

讲读法:就是教师讲与引导学生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第一,突出重点,加强引导

第二,紧扣原文,富有感情

第三,形式多样,注重效果

讲演法:就是教师针对某一涉及面较广的重大问题进行系统阐释与论述的教学方法。

第一,充分准备

第二,观点明确,论证严肃,条理清楚,具有逻辑性

第三,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

第四,充分发挥板书的作用

二、谈话法

谈话法就是教师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而理解与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

第一,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谈话

第二,谈话要紧扣中心

第三,提问要切合学生实际

第四,谈话形式多样

三、讨论法

讨论法:就是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围绕某一理论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论辩,以求得正确认识的教学方法。

第一,选好讨论题目

第二,做好讨论的准备工作

第三,加强对讨论的控制与引导

第四,做好讨论的总结

第三节各种课型的教学方法

一、确定课型与选择教学方法的关系

第一,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要适应不同课型的特点与要求,做到形式与手段的有机统一。第二,根据课型特点与具体教学任务,以一种教学方法为主,穿插使用其它教学方法,做到形式多样,生动活泼

第三,任何教学方法在各种课型运用中都必须贯彻体现启发式的精神

二、几种课型教学方法的特点

授新课特点:系统性、感知性、明晰性

复习课特点;总结性、概括性、综合性

讨论课特点:指导性、启迪性、双向性

思考题:

为什么说启发式就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方法

思想政治课的主要教学方法有那些?这些教学方法在运用中怎样才能体现启发式教学的精神?

试述授新课、复习课与讨论课教学方法的特点。

第十章思想政治课与时事教育

第一节时事教育的地位与任务

一、时事教育的地位

时事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时事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列入了思想政治教育计划。

中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既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也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运用。

思想政治课与实施教育课都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

时事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工作都要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具有针对性与灵活性的特点。

二、时事教育的任务

时事教育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形势,理解党与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培养正确

分析形势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首先,要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形势,理解党与国家的中国要方针、政策。

其次,要提高学生分析形势的能力

再次,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第二节时事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时事教育的基础知识

首先,具备必要的历史知识,尤其就是近现代史知识

其次,具备必要的地理知识,尤其就是经济地理、政治地缘知识

再次,具备必要的关于国内外状况的知识。

最后,具备必要的关于国际关系的知识

二、国际形势与我国的对外政策

我国执行独立自主的与平外交政策。

正确分析国际形势,把握我国的对外政策,就是时事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正确分析国际形势,一就是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二就是要对国际形势的由来与发展有所了解。

三、国内形势与重大方针政策

第三节时事教育的类型与方法

一、时事教育的类型

报道型又称为五分钟新闻发布会,帮助学生掌握重要新闻信息。

综述型即利用课堂进行新闻综述。

评论型就就是针对某一重大时事政治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以达到澄清模糊认识,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目的。

阐释型就是以阐明与解释党与国家的重要文件为主要任务的课型。

回顾型又叫复习型。

时事教育的课外类型就是指以课外活动的形式进行时事教育。

时事竞赛就是将一定时期内的重大时政问题与有关新闻知识编制成多种形式的赛题,要求学生按指定的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加以回答,评判员根据回答进行评分,以得分排名次。

答记者问就是带有模拟性质的形势教育形式。

形势报告有综合性的,也有专题性的。

二、时事教育的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情感教育法等。

自学法,时事教育过程一般包括自学探索、重点讲授、联系巩固、实践验证、总结提高等环节。

比较法,通过确定客观状况的异同来达到认识形势的目的。

抽签法,就是将一个时期的时政问题筛选后编制成题签,上课时制定学生上台抽签,当众回答。社会调查法,一种通过直接考查社会实际进行形势教育的方法。

思考题:

时事教育与思想政治课的关系怎样?

时事教育有哪些基本内容?

时事教育课有哪些基本类型?

第十一章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指导

第一节思想者政治课学习指导的意义与基本要求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考试试题名词解释参考题

名词解释 第一章(8页) 一、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性质: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为核心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课程,具有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特点。 第二章(33页) 二、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标准:从性质来看,课程标准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文件,具有法规性质,体现国家意志,体现了国家对课程的要求。从内容来看,课程标准规定着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要求、学习方式、计划安排、实施建议等,是国家用以指导、规范、评估和管理课程与教学活动的基本规章。从行为指向看,课程标准指向的是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目标要求,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法要求,是对多数学生经过某一段学习之后所应达到的最基本要求的原则规定,而不是对具体教学内容的规定。从作用来看,课程标准时教材编写的依据,是教学的依据,是教学评价的依据。 第三章(63页) 三、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拼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第四章87页 四、教学过程:是一个纷繁复杂的过程,它既包括一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教学构成要素,又包括一系列组成教学过程逻辑历程的基本成分。 第五章(105页) 五、教学设计:是思想政治(品德)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应用系统方法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过程的诸要素、环节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描述、设计或规定,为教学活动指定具体可行、可操作性的程序或方案的过程。 第六章(155页)

六、教学反思:是指教师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学思想、观念,以及参与的教学活动,对其中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进行思考,获得一定的有关教学的心认识,从而不断提升教学的合理性,并使自己更好地成长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第七章(163页) 七、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评价:是指根据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运用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对思想政治(品德)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全面考查和价值判断。 第八章(197页) 八、启发式:是相对于“注入式”而言的,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 第九章(215页) 九、思想政治(品德)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方面,是指学生在思想政治(品德)教师指导下,有组织、有目的、有步骤的获得思想政治(品德)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现代公民应有的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素质,并产生行为变化的过程。 第十章(248页) 十、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实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努力的过程。

历史课程教学论模拟考试试卷

历史课程教学论模拟考 试试卷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模拟考试试卷答案(一)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24分) 1.简述历史课程资源的含义与类型 课程资源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多种资源。就历史课程这一专门的课程来讲,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历史学科由于其独特性质,拥有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说历史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根据较为常用的分类方法,我们可将历史课程资源分为下列几种:历史教材、学校图书馆、社区历史课程资源、历史音像资料、历史遗迹和各类博物馆、纪念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人力课程资源,就历史学科讲,指的是历史教师。 2.创设教学情境有哪些方法 第一,巧思妙设问题情境。第二,音美配合渲染情境。第三,参与表演体会情境。第四,动用直观再现情境。第五,锤炼语言描绘情境 3.简述历史教育教学研究的目的 (1)适应新历史课程的需要。 (2)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3)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的需要。 (4)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师体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二、论述题(每题13分,共计26分) 1.结合具体内容谈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文化史内容构建特点 (1)提高文化史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地位。在高中新课标所设9个模块中,文化史约占3.8个模块,经济史只占1.2个模块,就数量而言,仅次于政治史内容比重。 (2)内容择取了人类创造的最重要的优秀文化成果。以世界古代文明与世界文化遗产部分选取内容为例:亚洲是以夏文明和古蜀文明为代表的中华早期文明;欧洲为克里特文明;以大津巴布韦遗址为代表的非洲古文明;美洲的玛雅文明等。 (3)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揭示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 (4)将文化史领域作为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园地。如模块列出了数量可观的“历史之谜”,要求学生进行探索;同时要求学生了解科学家为揭开这些历史之谜所做的“大量的艰辛的工作”及所经历的“探究过程”;并希望学生初步了解人类研究社会发展之谜的方法,以及“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的基本常识”等,可以看出,“标准”是将文化史模块作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阵地。 2.选择设计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1)依据教学的目标要求来设计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是历史教师授课的方向,它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方法的设计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历史课堂教学每节课的具体目标是不同的,但基本上都要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为实现具体的目标,可以采用适宜的方法,比如:为了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可以应用情境创意法或情感教育法,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模拟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感官活动,以使学生

教育学与音乐教育学书单

一、教育学参考书目: (一)“教育学原理”部分 1、《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教育学基础》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教育概论》叶澜,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教育学》王道俊、王汉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7、《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8、《教育原理(修订版)》孙喜亭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9、《教育原理》袁振国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0、《教育学》鲁洁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 11、《教育通论》郑金洲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二)教育心理学部分 1、《教育心理学》邵瑞珍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1994 2、《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教育心理学》冯中良、伍新春等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4、《教育心理学》(教育分支学科丛书)吴庆麟,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教育心理学》艾伟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6、《教育心理学》张春兴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7、《教育心理学(第二版)》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8、《教育心理学(第三版)》皮连生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9、《教育心理学》,李伯黍、燕国材著,华东师大出版社, (三)中外教育史部分 1、《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9 2、《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等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外国教育史(上下册)》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5、《中外教育史》王晓华、叶富贵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考试时间2020年1月4号 题型:填空题20分名词解释20分简答题30分简述题15分教学设计 15分(高中哲学生活) 第一章思想政治学科原理论 第六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 思想政治课属于德育课程,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第八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 ①完成基本理论教育 ②完成思想品德教育 ③完成各种能力教育 ④完成心里健康教育 第九节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 ①教师与学生——中心范畴 ②教育与教学——中介范畴 ③传授与接受——手段范畴 ④内化与外化——成果范畴 ⑤理论与实践——性质范畴 第二章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 第一节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一、课程的定义 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师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 二、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 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从强调教材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从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重 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 从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三、新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 ①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②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③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④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⑤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⑥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 第三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体系 教育目标——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阶段教学目标——年度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 情意目标(兴趣、意志、价值、情感) 能力目标(分析、评价、辨析、选择) 品德目标(政治、思想、品德) (课本P76图2-2)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分类 ①情意目标 ②知识目标 ③能力目标 ④品德目标 三、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 培养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第三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论 第一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 ①教学过程是教师教授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统一 ②教学过程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 ③教学过程四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要素 ①教师 ②学生 ③教学内容 ④教学手段 ⑤教学环境 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问题 教学三体论:教育者、受教育者、环境 主导主体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师生双主体论: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 师生复合主体论: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 主客体否定或“交互主体”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师生之间是一种互主体性关系。 结论:教学过程要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应成为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第二节学生的学习力 ①智力因素(注意力、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

科学合理的运用历史图示

科学合理的运用历史图示 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天津市第112中学 左彤光

科学合理的运用历史图示,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例对初中历史教学如何科学有效的运用图示教学法进行了探讨,文章的重点是怎样应用图示教学法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历史图示教学法,高效教学 一、历史图示教学的概念、特点和使用原则 历史图示教学法,是一种以图形、图像或者表格为主要方式,揭示历史现象或者本质特征,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促进高效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此法运用形象化的图形、图像、图表讲授历史基本概念,揭示复杂的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从而突破疑难点。图示法的实质就是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纷繁复杂的过程清晰化,抽象晦涩的概念具体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历史能力的生成,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高效教学的目标值。 历史图示教学法具有如下的优点:1、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是教师破解疑难点的“利器”。2、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利于在学生头脑中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3、使复杂的概念,形象化,清晰化。4、起到语言表述达不到的鲜明、易懂的效果。历史图示教学法的局限性表现在:1、容易片面的追求知识的单向度教学。2、容易造成知识的缺失,甚至可能造成历史知识的教条化。3、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4、不利于培养综合的人文素养。5、不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历史图示使用的原则图示设计必须遵守三个个基本原则:一、简明抽象原则。 二、符合思维规律。三、科学性原则。 二、如何科学的使用历史图示,构建高效课堂 一、历史图示教学应当在重难点处使用。我们要因地制宜的使用历史图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以下三种情况采用图示法比较好:1、在教材中的那些头绪复杂、跨越章节的教学内容;2、学生难于理解的抽象内容;3、复习课,阐述宏观历史脉络的内容。 例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历史教学的难点,各种历史事件之间有错综复杂的联系,这课头绪繁多。单纯依靠讲解和阅读教材不能很好的

中学历史教学法试卷

中学历史教学法试卷 出题人:答题人:判卷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一个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是()颁布的。 A、1954年 B、1956年 C、1963年 D、1986年。 2、1986年颁发的《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是由()个部分组成的。 A、四个 B、五个 C、六个 D、七个。 3、历史知识的重要特征是()。 A、科学性 B、过时性 C、具体性 D、综合性 4、历史教学最主要、最根本的教学原则是()。 A、史论结合原则 B、重点突出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5、备课的基本要求有()。 ①充分全面的备课②要有计划性③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④要有针对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历史知识的最根本的特征是()。 A、科学性 B、过时性 C、具体性 D、综合性 7、确定中学历史教学原则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是()。 A、课堂教学类型 B、课堂教学内容 C、历史知识特点 D、学生的身心特点 8、新课程的总目标是()。

A、全人发展 B、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C、为了一切学生 D、为了学生的一切。 9、备课的种类一般可分为三种,即()。 A、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学期备课 B、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单元备课 C、个人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 D、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 10、历史教案从内容上可分为三种,即()。 A、知识型、教法型、综合性 B、知识型、教法型、详案 C、详案、简案、微案 D、教法型、详案、简案 二、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教师只是课程资源的利用者,而不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这一看法对吗?为什么? 三、简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新历史课程改革的特点。

东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17春在线作业3

2017秋17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17春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发现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的是 A. 收集资料 B. 创设问题情境 C. 学生提出假设和答案 D. 得出结论 正确答案: 2. (),也称导言课,是讲授一门新课所采用的授课类型 A. 绪论课 B. 复习课 C. 讲评课 D. 讨论研究课 正确答案: 3. ()是教师通过演示直观教具,唤起学生表象,并以引人入胜的分析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思考从而进入新课学习的导入方法 A. 直接导入 B. 引文导入 C. 事例导入 D. 直观导入 正确答案: 4. 将记忆材料组织成有意义的脉络以方便记忆的方法称为() A. 组织记忆法 B. 笔记记忆法 C. 图示记忆法 D. 联想记忆法 正确答案: 5. 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不包括() A. 文化素质 B. 思想素质 C. 政治素质 D. 道德素质 正确答案: 6. (),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思想觉悟的有效形式 A. 写小论文 B. 读书报告会 C. 课后作业 D. 课堂教学 正确答案: 7. 下列选择中,不属于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类型的是() A. 授新课 B. 绪论课 C. 自习课 D. 讲评课

正确答案: 8. ()是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使用的系统性评价,用于学习过程中的及时反馈,它是在学习形成阶段进行的掌握学习情况的一种措施 A. 形成性评价 B. 诊断性评价 C. 终结性评价 D. 个体内差异评价 正确答案: 9. 下列()不属于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 A. 文化生活 B. 经济学常识 C. 政治生活 D. 生活与哲学 正确答案: 10. 课堂教学目标,被称为() A. 一般教学目标 B. 具体教学目标 C. 特殊教学目标 D. 普通教学目标 正确答案: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17春在线作业3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包括() A. 敏感的性格 B. 成熟的性格 C. 融洽和谐的心理状态 D. 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正确答案: 2. 下列关于研究性学习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学习的核心问题是学生要不断质疑 B. 师生关系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C. 学习的基本形式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D. 学习的基本内容是“获取知识的应用知识,以解决问题” 正确答案: 3. 思想政治课学习常用的记忆策略有() A. 地点记忆法 B. 时间记忆法 C. 组织记忆法 D. 联想记忆法 正确答案: 4. 教学设计的原则包括() A. 主体性原则 B. 系统性原则 C. 灵活性原则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戊戌变法》说课稿

《戊戌变法》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课《戊戌变法》,我将从教材分析、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下面是我的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第二单元的一部分,重点叙述了变法过程中的几个典型事件,突出以康有为、梁 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在近代化道路上的艰难探索。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是近代中国人民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一次重要尝试,所以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课前承《洋务运动》,下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形成近代化探索的一条重要历史主线。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确定依据:公车上书是维新变法的序幕,在维新变法运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需要在了解变法的主要内容这一基础上掌握。再者学生只有了解了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才能理解戊戌变法的性质和意义。 2.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确定依据:戊戌变法作为地场救亡图存运动、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十分深远。课本对此问题未作阐述,学生只能通过戊戌变法的内容来探讨戊戌变法的意义,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综合、概括能力,这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有较大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这一要求,结合课本知识和学生具体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层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公车上书的主要内容和百日维新的基本史实;知道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背景;掌握维新变法的主要内容;理解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理解变法失败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归纳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学会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方法;通过探讨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历史意义,提高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认识到戊戌变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通过学习维新人士变法图强的斗争意识和义无返顾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四、教法学法 1.教法 针对课文内容多、理论性强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直接讲授法,辅之以问题教学法法,通过展示图片材料和视频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并围绕

浅析声乐的教学方法和重要性

浅析声乐的教学方法和重要性 摘要: 高校声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培养的过程应该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经逼着学习声乐的经验提出了整体教学方法,这是一种以声音为媒介,整合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和唱歌技术等多方面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声乐整体教学教学方法 一声乐教学法课程在音乐教育专业中开设的必要 1, 对声乐教学法的认识 声乐教学法是音乐教育的一门重要专业理论课,是对学生声乐学习中的声乐理论知识和音乐乐表演技能技巧等方面的指导课。它是一门集知识性,技能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声乐教学理论课。它在声乐技能小课的基础上将声乐实践理论化,将声乐训练总结成的系统的,较全面的声乐教学领域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2声乐教学法是通过学生歌唱教学能力的基础 声乐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具备通过嗓音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表现能力,充分发展学生的控制歌唱的心理手段,使发声器官具有适应歌唱时所要求的那种协调与耐力,并改善嗓音,使学生获得歌唱表演的知识。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能力,则首先要对人体发声器官的生理构造,歌唱发声的肌能状态,歌唱的姿势,正确呼吸,共鸣以及歌唱的咬字吐字,声区的划分及其特征等有的全面系统的了解认识,并在唱歌基础理论指导下,进行更好的

歌唱技能的学习训练。因此,声乐教学法课是培养和指导学生教学能力的基础,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身歌唱能力的必要环节。3声乐教学法是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的需要 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而声乐教学又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就要求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经要有自己“唱”的能力还要有“教”的能力。而声乐教学法就是解决教师该如何教的问题,因此,声乐教学法课是音乐教育专业培养合格中小学音乐师资的需要。 二是乐教学法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声乐教学法课程开设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将来的声乐教学水平,因此声乐教学法教学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1声乐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首先是弄清人体发声器官的生理构造。认识到儿童与成人的发声器官构造上并无根本区别,只是器官的大小与成熟不同,只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练习方法,儿童与成人的声乐学习效果也将是一致的,其次是变声期与嗓音的保护。主要介绍儿童嗓音保护与发声指导,青春期变声的生理卫生知识和嗓音的保护方法,以及变声期科学,合理的发声训练与歌唱教学方法,再者是艺术心理学共鸣的原理,歌唱表演的原理等方面的内容。 2声乐教学中的歌唱技能,技巧训练模块 一是歌唱基本技能,技巧训练。主要包括:良好的歌唱姿势(站姿坐姿)正确的呼吸方法,自然圆润科学的发声,清晰的

中学历史教学法试题集

《初中历史教学法》模拟试题库 《初中历史教学法》试题A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 2、1986年国家教委制订的《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明文规定,中学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是:传授基础的历史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 3行为目标的表述有四个基本要求: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4、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容的选择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5、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出发点,主要存在着三对矛盾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学生与教学容之间的矛盾和学生与教法与教学手段之间的矛盾。 6、历史的表象有:时间表象、地点表象、人物表象和事件表象。 7、在课堂上,讲课艺术主要表现为语言艺术和管理艺术。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全人发展 2、课程资源 3、史论结合原则 4、实例论证法 5、实物直观 三、问答题(共35分) 1、怎样理解新课程的基本取向?(10分) 2、评价历史人物有哪些基本要求?(10分) 3、简述备课的意义、要求和方式。(15分) 四、案例分析题(20分) 下面是《思想活跃与百家争鸣》一课的教学目标。请分析它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为什么? 《思想活跃与百家争鸣》一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诸子百家简表、私学兴盛与百家争鸣关系图和写出“遏制校园不良倾向的方法”的建议书,形成利用图示、表格、书面语言表达历史问题的基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身边的历史,通过收集孔子、孟子、庄子、非子及百家争鸣的资料,构建论据,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儒、法、道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确立积极进去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 《初中历史教学法》试卷(A)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传授基础的历史知识、培养能力、思想教育。 3、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4、少而精。 5、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学生与教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

期末作业考核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 简述教学目标的涵义。 答:教学目标是指教者预先设想和拟定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能够达到的学习结果,这个结果是指学生通过自己学习后身心素质发生的变化。 2.简述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方法。 答:(1)认真掌握理论; (2)了解实际。 3.简述思想政治教学过程的本质。 答:(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实践的活动; (2)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继承和创造的活动过程。 二、论述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论述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 答: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和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富有成熟的教学思想、教学技巧和教学风度的独特结合和稳定表现。 教学风格的形成过程:(1)模仿教学阶段; (2)熟练教学阶段; (3)创造教学阶段; (4)风格形成阶段。 形成教学艺术风格的基本要求:(1)要对事业充满爱; (2)要提高理论修养; (3)要把继承与发展、学习与创新结合起来; (4)要有执着追求的精神。

2.对于教师和学生谁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你的理解来论述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问题。 答:(1)教学过程要以教师为主导。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的活动过程。没有教师指导的学习活动,不是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认识活动还是实践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服从教师的教育和领导。教师从事的活动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他在领导学生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2)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活动,是培养教育学生的活动,学生是受教育者,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上。既然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原则上就要确立学生民主参与的原则:在教学方法上,就要确立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教学,废止注入式教学;在教学评估上,必须改革单一的以分数为标准的评价模式,深入教学改革。 三、情景题(共20分) 1、教师要具有组织教学的艺术,也包括在特殊情况下组织教学的艺术。教师要面对的是思维活跃的学生,在课堂上常常会有不少学生对某问题提出疑问,或者不同意教师的某些说法,假如当学生提出一个你不懂的问题时,那么,在课堂上你会如何应付这个尴尬的局面? 答:(1)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不能混过关,更不能胡乱吹回答欺骗学生; (2)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肯定学生的积极思维; (3)要尽快圆满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当堂不能解答的,可课上说明,再课后查阅资料,尽快回答学生。 四、实际应用题(共20分) 1、如果让你做一个关于某节课的教学设计,你将从哪几方面进行设计? 答:(1)教材简析。教材是教学的根据和基础,设计教学必须要对教材情况作出简单介绍和分析。(2)学情分析。学生是教学设计的对象,教师要对学生的整体情况有所了解。 (3)教育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针,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 (4)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案中写出教学重点和难点,目的是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把握住教学的主要方面和关键问题。

高中历史观课报告

高中历史观课报告 观课报告 作者:张元玲单位:平邑县卞桥镇第二中学 通过观看优秀老师的教学视频,收获颇丰。各位老师都对教材有深刻解读、专业知识扎实牢固,知识面宽,驾驭课堂能力强,无论组织教学,还是在设计选材上,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依据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从设计思路、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谈谈我的观点: 设计思路:都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且符合教学内容实际,例如:孙倩老师在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通过欣赏《清明上河图》,说出宋代城市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知道宋代商业贸易的繁荣;了解宋朝的都市生活解读认识:通过《清明上河图》学习宋代衣食住行的概况。教学思路脉清晰。 教学设计: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重点突出。选材典型,新颖,贴切。教学内容的呈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具有科学性、人文性和启发性。创设情境及呈现的问题具有思维含量,富有层次性、有效性,内容的设计有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如:孙老师教学设

计相应板块设计:赏画话史——画中游、画里话、画外音(指图讲解)(编演短剧)学习过程设计:观看视频了解概况——了解史实指图讲解 -——联系时事认识价值。富有层次性、有效性。 教学实施: 1、课堂导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侧击点,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很快融入到学习当中。如:孙老师的导入:播放音乐展示图片,整体认知说起宋代社会风貌,不能不提一幅传世名画!它就是《清明上河图》!今天我们就以这幅古画长卷为载体,进行一个赏画话史(画中游、画里话、画外音)的活动,穿越千年,去共同领略那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2、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得出。实践图示教学法,加强直观性教学,充分体现了历史教学的特点。例如:孙倩老师在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学过程是这样的:画中游——整体感知1、布置任务2、播放动态清明上河图 3、交流感受二、画里话——分组探究1、合作探究(1)布置:交流之前,我们先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一下要展示交流内容。回顾刚才游览中观察到的现象、再借助手里

中学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重点

第四章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准备第一节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要求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建立开放、民主的课堂环境。备课中主要要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 1.教师与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做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和发展的主题。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整合三维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预设与生成:在良好的预设中生成。 “生成”理念的根本特点是过程性,强调生长与过程,强调师生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强调在这种交互作用中不断生成课程与教学目标。 3.理论与生活:生活体证理论,理论提升生活。 第二节课时教学方案的准备 通常所说的备课,主要就是指针对具体课时、在相应准备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设计过程。具体讲,一节课的教学方案即微观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在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做到两个“相结合”:掌握教材与掌握学生相结合,集中备课与分散备课相结合。 一、学思结合、解读教材 所谓教材解读就是指教师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在研读、探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文本的基础之上,整理出教材教学内容的主要观点、实质内容及其逻辑理路,明确教材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教学重难点和师生探究、对话的主题,从而把握领会教材实质的活动和过程。我们要有新课程的教材观来加以指导教材解读。 教材解读的一般要求:“懂、透、清、升” “懂”,就是弄懂,包括弄懂教材的基本知识和逻辑体系。 “透”,即通常所说的”吃透教材“。首先,要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热点搞清楚,扫除“地雷”、清除“死角”,但这只是平面意义上的“吃透”。更重要的是要对教材理解深入,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体系。 “清”,即梳理清知识点、能力点、思想情感点。 “升”,即由理生情的升华,在知识的传授中蕴涵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

音乐教学论书目

《音乐教学论》参考书目 1.《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曹理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9月 2.《中学音乐教学论新编》,曹理、缪裴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 3.《音乐学科教育学》,曹理等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4.《音乐课程标准解读》,王安国,吴斌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5.《音乐教学设计》,曹理,崔学荣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6.《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金亚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7.《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金亚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8.《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章连启,谭天静,张亚红合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9.《新版音乐教育学概论》,[日]浜野政雄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 10.《音乐教育论》,郭声建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12月 11.《新版音乐教学论》,吴跃跃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8月 12.《音乐微格教学法》,郁正民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3月 13.《高师音乐教育论》,王耀华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14.《基础音乐教学新视野》,郑莉,金亚文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 15.《音乐新课程与示范教学案例》,金亚文编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 16.《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选评》(上、下册),曹理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17.《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及评析》,曹理,陈琪,陈蓓蕾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5月 18.《音乐课外活动》,章连启,许卓娅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 19.《音乐教育展望》,戴定澄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20. 《音乐多媒体课件制作》, 赵易山,张路路编著,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 8月 21. 《体态律动课例》,缪力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3月 22.《音乐教育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郭声建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 23.《音乐论文写作基础》,傅利民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9月 24.《中小学音乐教育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屠兰兰,罗迎春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复习提纲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考试时间2017年1月4号 题型:填空题20分名词解释20分简答题30分简述题15分教学设计15分(高中哲学生活) 第一章思想政治学科原理论 第六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 思想政治课属于德育课程,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第八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 ①完成基本理论教育 ②完成思想品德教育 ③完成各种能力教育 ④完成心里健康教育 第九节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 ①教师与学生——中心范畴 ②教育与教学——中介范畴 ③传授与接受——手段范畴 ④内化与外化——成果范畴 ⑤理论与实践——性质范畴 第二章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 第一节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一、课程的定义 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师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 二、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 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从强调教材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从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重 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 从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三、新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 ①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②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③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④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⑤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⑥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 第三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体系

音乐学(钢琴调律方向、师范类)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音乐学(钢琴调律方向、师范类)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专业代号 050401(国家)0802(学校) 一、培养目标和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类中等学校(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幼儿师范、普通师范、艺术师范以及其他中等学校)的音乐师资、钢琴调律与维修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教育事业,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积极奋发,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遵纪守法的观点,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为人师表。 2、具有扎实宽厚的音乐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艺术修养,以及从事音乐学科教育的能力;了解音乐专业的发展方向和最新成就,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掌握公共英语,能运用工具书阅读本专业书籍;掌握计算机基础和应用技能并达到规定的等级要求,具有初步的图书情报资料的检索能力。达到国家语委规定的普通话标准。掌握钢琴调律维修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3、具有现代化教育观念,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教学规律,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现代化教育手段,具有一定的教学才能和钢琴调律维修技能,具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 4、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心保健的知识能力,高尚的审美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坚韧的意志品质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二、学制年限四年 三、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四、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安排 (一)本专业总课时2702学时,总学分为165学分 (二)专业主要课程设置为公共基础平台课,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专业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教学大纲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 学分: 2分 总学时: 30课时 适用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 教材名称:《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教学论》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了解新时期中学思想政治课以下简称“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了解当今中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掌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容、过程、原则和方法,巩固专业思想,认清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为做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作准备。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中学政治课的历史沿革 [3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了解该课程的发展历程,掌握中学政治课程发展的规律与启示。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学政治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基础

二、心理学基础 三、社会学基础 第二节中学政治课的发展历程 一、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学政治课程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学政治课程 第三节中学政治课发展的规律与启示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 二、坚持党的教育方针 三、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四、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 五、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任务 [3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正确认识思想政治课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纠正对中学思想政治课地位和作用的错误认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课程的性质 一、认清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性质的必要性 二、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性质的历史考察 三、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性质的当代阐释 第二节课程的任务 一、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含义及其作用 二、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任务的历史考察 三、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任务的当代阐释

浅谈图示表格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图示表格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 关键词 ]图示表格历史教学运用 [摘要]历史教材所涉及的人事很多,头绪很复杂,信息量也相当大,因此历史教师应对历史信息进行提炼、浓缩、概括、集成等加工处理,取其“纲要信息”,用简炼的语言文字或图示图表传递给学生。图示表格法是通过以图示意,以表解意,并用利用各种简明的符号和浓缩的文字,构成清晰美观、通俗易懂的图示表格样式,以表述各种概念,统摄“大板块”教材,反映知识联系的一种教学方法。将图示表格法引进历史教学,丰富了历史教学方法,提高了历史教学质量。 图示表格作为一种特殊的交流工具,它们贯穿于整个人类的历史。在文字还没有正式出现时,人们就在洞壁石头等上面记刻原始符号,到现代尖端科技领域,图示表格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工具。而且将图示表格用于历史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登高纵远,综观教材,有效地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图表优于文字,它形象具体,简洁明了,不需要更多的语言文字说明,使人一看便知。将图示表格法充分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能使学生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能起到文字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它既可以形成知识的整体结构感,又可以加深对历史知识发展线索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要领,不断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笔者试就图示表格法在历史教学与历史知识复习中的作用谈自己的一些见解,就教于诸位同仁。 一、简化教材、纲举目张 运用图示表格法,在教授新课时可以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个立体的认识,充分感知课本教材,从而使学生对知识之间的联系有深刻的认识,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起到一种简化教材、用简明的符号代替冗长的语言的作用。例如在讲授鸦片战争时,从战前的中国和世界形势分析战争爆发背景;按时间、方位串连战争经过和结果;通过对战前战后中国政治经济的比较,分析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归纳下列图示: 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加紧扩张 背景中国:封建社会专向衰落危机四伏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导火线:中国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侵华利益 第一阶段:1840-1841珠江口天津白河口 经过第二阶段:1841-1842广州厦门定海镇海宁波吴淞口南京:签订《南京条约》 ⑴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 中美、中法条约 ⑵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独立主权主权被破坏鸦片战争是 影响经济: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中国近代史 ⑶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的开端 ⑷中国人民革命任务和性质的变化 ⑸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通过这种图示教学法,不但使知识点简洁明了,使这一节丰富的历史知识系统有绪,把图示表格法引进历史教学,将实现图示与讲述两种历史教学方法合理结合,改变了单纯的语言讲述和单一的条目性板书,可以获得1+1>2的教学效果。 再如:在讲述太平天国天京变乱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天京变乱领导集团内部斗争错综复杂,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几字图”将天京变乱中的各种矛盾及过程表示出来: 洪秀全 ①④⑤ 逼杀疑 杀②③责走⑥ 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⑦灭 从上图的“几字图”使天京变乱的经过一目了然。它再现了历史知识的发展过程,体现了历史事件的整体性,演示了天京变乱各个矛盾斗争的过程。它从宏观到微观,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使僵硬的历史知识活跃起来,产生空间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