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物理全套笔记.

2018年高中物理全套笔记.
2018年高中物理全套笔记.

高中物理基本知识点总结

一. 教学内容:

1. 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0

2. 竖直面圆周运动临界条件:

绳子拉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条件:(或球在竖直圆轨道内侧做圆周运动) 绳约束:达到最高点:v ≥

gR ,当T 拉=0时,v =gR

mg =F 向,

杆拉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条件:(球在双轨道之间做圆周运动)

杆约束:达到最高点:v ≥0 T 为支持力 0< v <

gR

T =0 mg =F 向, v =

gR

T 为拉力 v>

gR

注意:若到最高点速度从零开始增加,杆对球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变大。

3. 传动装置中,特点是:同轴上各点ω相同,A ω=C ω,轮上边缘各点v 相同,v A =v B

4. 同步地球卫星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①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也相同;

②卫星轨道平面必定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36000km 处,运行速度3.1km/s 。

5.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常量首先由什么实验测出:F =G 2

2

1r m m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6. 重力加速度随高度变化关系: 'g =GM/r 2

说明:为某位置到星体中心的距离。某星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r g GM

R 02=

g g R R h R h '()=+2

2——某星体半径为某位置到星体表面的距离

7. 地球表面物体受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变化关系: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较小,在两极,重

力加速度较大。

8. 人造地球卫星环绕运动的环绕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g =2r GM 、

r mv r GMm 2

2=、v =r GM 、

r mv r GMm 2

2

==m ω2R =m (2π/T )2R 当r 增大,v 变小;当r =R ,为第一宇宙速度v 1=

r GM

=gR gR 2=GM 应用: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知道宇宙速度的概念 9. 平抛运动特点:

①水平方向______________ ②竖直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合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应用:闪光照

⑤建立空间关系即两个矢量三角形的分解:速度分解、位移分解

相位,求?y t x y t gT v S

T

v x v t v v y gt v gt

S v t g t v v g t tg gt

v tg gt v tg tg ==

===

==+=+=

=

=2000202

224

02

220

12

1421

2αθαθ

⑥在任何两个时刻的速度变化量为△v =g △t ,△p =mgt

⑦v 的反向延长线交于x 轴上的x

2处,在电场中也有应用

10. 从倾角为α的斜面上A 点以速度v 0平抛的小球,落到了斜面上的B 点,求:S AB

在图上标出从A 到B 小球落下的高度h =221gt

和水平射程s =t v 0,可以发现它们之

间的几何关系。

11. 从A 点以水平速度v 0抛出的小球,落到倾角为α的斜面上的B 点,此时速度与斜面成90°角,求:S AB

在图上把小球在B 点时的速度v 分解为水平分速度v 0和竖直分速度v y =gt ,可得到几

何关系:=0v gt tgα,求出时间t ,即可得到解。

12.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s v t at v v s t v v as v v v v v a v v t s s m n aT s v v t

t t s

t

t m n t =+==

=+=-=+=

--=-=+02

2

022

02

2

2

2

2

2

01

22

22

2()··

13. 匀速圆周周期公式:T =ωπ

π22=v

R 频率公式:f T n v

R =

===122ωππ

速度公式:v s

t

r

t

T =?==

=

ωωφ

π2

向心力:向F mv R

m R m T R

===?? ?

??222

2ωπ 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 转速(n :r/s )

14水平弹簧振子为模型:对称性——在空间上以平衡位置为中心。掌握回复力、位移、速度、加速度的随时间位置的变化关系。

单摆周期公式:T =

g l π

2

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 =f 驱动力

发生共振条件:f 驱动力=f 固 共振的防止和应用

波速公式=S/t =λf =λ/T :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 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 20℃:340m/s 声波是纵波

磁波是横波

传播依赖于介质:v 固> v 液>v 气

磁波传播不依赖于介质,真空中速度最快 磁波速度v =c/n (n 为折射率)

波发生明显衍射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

注: (1)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与波谷相遇处

(2)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3)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特征

(4)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要求重点掌握 15. 实用机械(发动机)在输出功率恒定起动时各物理量变化过程:

?-↓=↓?=

↑?m f F a v P F v

当F =f 时,a =0,v 达最大值v m →匀速直线运动

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各物理量变化

F 不变,

m f

F a -=

不变↑?↑=↑??Fv P v

当,恒定P P a v P v

a F f

m m m =≠?↑?

↓?↓=

-?0

当F =f ,a =0,v m →匀速直线运动。

16.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P =mv :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冲量I =Ft :方向由F 决定

动量定理:合力对物体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增量 I 合=△P ,Ft =mv t -mv 0 动量定理注意: ①是矢量式;

②研究对象为单一物体;

③求合力、动量的变化量时一定要按统一的正方向来分析。考纲要求加强了,要会理解、并计算。

动量守恒条件:

①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外力为零; ②F 内>F 外;

③在某一方向上的合力为零。

动量守恒的应用:核反应过程,反冲、碰撞 应用公式注意: ①设定正方向;

②速度要相对同一参考系,一般都是对地的速度 ③列方程:'

22'

112211v m v m v m v m +=+或△P 1=-△P 2

17. 碰撞: 碰撞过程能否发生依据(遵循动量守恒及能量关系E 前≥E 后)

完全弹性碰撞:钢球m 1以速度v 与静止的钢球m 2发生弹性正碰,

碰后速度:

121211'v m m m m v +-=

1

211

22'v m m m v +=

碰撞过程能量损失:零 完全非弹性碰撞:

质量为m 的弹丸以初速度v 射入质量为M 的冲击摆内穿击过程能量损失:E 损=mv 2/2-(M +m )v 22/2,mv = (m +M )v 2,(M +m )v 22/2=(M +m ) gh

gh m m

M v 2?+=

碰撞过程能量损失:m M M

mv +?

22

1 非完全弹性碰撞:质量为m 的弹丸射穿质量为M 的冲击摆,子弹射穿前后的速度分别为0v 和1v 。

mv mv Mv

v m v v M 0101=+=

-()

??E mv mv E Mv =-=1212120212

2

μ

碰撞过程能量损失:Q mv mv Mv =--1212120212

2

18. 功能关系,能量守恒

功W =FScos α ,F:恒力(N ) S:位移(m ) α:F 、S 间的夹角 机械能守恒条件: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受其它力但不做功

应用公式注意: ①选取零参考平面;

②多个物体组成系统机械能守恒;

③列方程:22

21212121mgh mv mgh mv +=+或

p k E

E ?-=? 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①摩擦力对某一物体来说,可做正功、负功或不做功; ②f 静做功?机械能转移,没有内能产生; ③Q =f 滑 ·Δs (Δs 为物体间相对距离)

动能定理:合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

W mv mv W E t K

总总=-

=20

2

22

?

方法:抓过程(分析做功情况),抓状态(分析动能改变量) 注意:在复合场中或求变力做功时用得较多

能量守恒:△E 减=△E 增 (电势能、重力势能、动能、内能、弹性势能)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分析电热时,通常可用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的方法。

19. 牛顿运动定律:运用运动和力的观点分析问题是一个基本方法。 (1)圆周运动中的应用:

a. 绳杆轨(管)管,竖直面上最“高、低”点,F 向(临界条件)

b. 人造卫星、天体运动,F 引=F 向(同步卫星)

c.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f 洛=F 向 (2)处理连接体问题——隔离法、整体法

(3)超、失重,a ↓失,a ↑超 (只看加速度方向)

20. 库仑定律:公式:22

1r q kq F =

条件:两个点电荷,在真空中 21. 电场的描述:

电场强度公式及适用条件:

q F

E =

(普适式)

2r kQ

E =

(点电荷),r ——点电荷Q 到该点的距离

d U

E =

(匀强电场),d ——两点沿电场线方向上的投影距离

电场线的特点与场强的关系与电势的关系:

①电场线的某点的切线方向即是该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 ②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电场线密处电场强度大; ③起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可能相交。 ④沿电场线方向电势必然降低 等势面特点: 22. 电容:

平行板电容决定式:

kd s

C πε4=

(不要求定量计算)

定义式:C Q U =

单位:(法拉),,F F F pF F 110110612μ==--

注意:当电容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张角的大小表示电容两板间电势差U 。 考纲新加知识点:电容器有通高频阻低频的特点 或:隔直流通交流的特点 当电容在直流电路中时,特点: ①相当于断路

②电容与谁并联,它的电压就是谁两端的电压

③当电容器两端电压发生变化,电容器会出现充放电现象,要求会判断充、放电的电流的方向,充、放电的电量多少。 23. 电场力做功特点:

①电场力做功只与始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 ②AB qU W =

③正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做正功,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做负功 ④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 24. 电场力公式:

qE F =,正电荷受力方向沿电场线方向,负电荷受力方向逆电场线方向。

25. 元电荷电量:1.6×10-19

C

26. 带电粒子(重力不计):电子、质子、α粒子、离子,除特殊说明外不考虑重力,但质

量考虑。

带电颗粒:液滴、尘埃、小球、油滴等一般不能忽略重力。 27. 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

电场中

加速——匀变速直线 偏转——类平抛运动 圆周运动

磁场中 匀速直线运动

匀圆——qB mv R =

,qB m T π2=,T

t ?=πθ2

28. 磁感应强度

公式:

IL F B =

定义: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受的力与电流和导线长度乘积之比。 方向:小磁针N 极指向为B 方向

29. 磁通量(?):公式:α?cos BS BS ==⊥ α为B 与S 夹角

公式意义:磁感应强度B 与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面积S 的乘积为磁通量大小。 定义:单位面积磁感强度为1T 的磁感线条数为1Wb 。 单位:韦伯Wb

30. 直流电流周围磁场特点:非匀强磁场,离通电直导线越远,磁场越弱。 31. 安培力:定义:θsin BIL F =,θ——B 与I 夹角

方向:左手定则: ①当?=90θ时,F =BIL ②当?=0θ时,F =0 公式中L 可以表示:有效长度

求闭合回路在匀强磁场所受合力:闭合回路各边所受合外力为零。

32. 洛仑兹力:定义:f 洛=qBv (三垂直)

方向:如何求形成环形电流的大小(I =q/T ,T 为周期)

如何定圆心?如何画轨迹?如何求粒子运动时间?(利用f 洛与v 方向垂直的特点,做速度垂线或轨迹弦的垂线,交点为圆心;通过圆心角求运动时间或通过运动的弧长与速度求时间)

即:·或t T t s

v =

=θπ2

左手定则,四指方向→正电荷运动方向。 f ⊥v ,f ⊥B ,B f ⊥,负电荷运动反方向 当?=0θ时,v ∥B ,f 洛=0 当?=90θ时, B v ⊥,f 洛=qvB

Bq m v r T Bq

mv r r v m

Bqv ππ222

=

==

=

特点:f 洛与v 方向垂直, f 只改变v 的方向,不改变v 大小,f 洛永远不做功。 3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公式:感应电动势平均值:,·ε?==n

t E B

t S ????

方向由楞次定律判断。

注意:

(1)若面积不变,磁场变化且在B —t 图中均匀变化,感应电动势平均值与瞬时值相等,电动势恒定

(2)若面积不变,磁场变化且在B —t 图中非均匀变化,斜率越大,电动势越大 感应电动势瞬时值:ε=BLv ,L ⊥v ,α为B 与v 夹角,L ⊥B 方向可由右手定则判断 34. 自感现象

L 单位H ,1μH =10-

6H

自感现象产生感生电流方向 总是阻碍原线圈中电流变化 自感线圈电阻很小

从时间上看滞后 K 闭合现象(见上图)

灯先亮,逐渐变暗一些

K 断开现象(见上图)

灯比原来亮一下,逐渐熄灭(此种现象要求灯的电阻小于线圈电阻,为什么?) 考纲新增:会解释日光灯的启动发光问题及电感线圈有通低频阻高频的特点。 35. 楞次定律:

内容: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磁通量的变化。 理解为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反抗(阻碍)产生感应电流原因 ①感应电流的效果阻碍相对运动

②感应电流的效果阻碍磁通量变化

③用行动阻碍磁通量变化

④a 、b 、c 、d 顺时针转动,a’、b’、c’、d’如何运动?

随之转动

电流方向:a’ b’ c’ d’ a’

36. 交流电:从中性面起始:ε=nBs ωsin ωt 从平行于磁方向:ε=nBs ωcos ωt

对图中Bs =?,ε=0

对图中0=?,ε=nBs ω

线圈每转一周,电流方向改变两次。

37. 交流电ε是由nBs ω四个量决定,与线圈的形状无关 38.交流电压:最大值,或εωφωm m nBs n

有效值,

有εω2

2nBs

注意:非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ε有要按发热等效的特点具体分析并计算

平均值ε,t n

???

39. 交流电有效值应用:

①交流电设备所标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功率 ②交流电压表、电流表测量数值U 、I

③对于交变电流中,求发热、电流做功、U 、I 均要用有效值 40. 感应电量(q )求法:

R t tR It q ?

??=????=

=

仅由回路中磁通量变化决定,与时间无关

41. 交流电的转数是指:1秒钟内交流发电机中线圈转动圈数n

n f ==

ωπ2

42. 电磁波波速特点:s m C /1038

?=,f C λ=,是横波,传播不依赖介质。

考纲新增: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磁)场产生磁(电)场。

注意:均匀变化的电(磁)场产生恒定磁(电)场。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电)场,并交替向外传播形成电磁波。

43. 电磁振荡周期:*Lc T π2=,

Lc f π21=

考纲新加: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

发射过程:要调制 接收过程要:调谐、检波 44. 理想变压器基本关系:

①21P P =;②

21

2

1

n n U U =;③

12

2

1

n n I I =

U 1端接入直流电源,U 2端有无电压:无 输入功率随着什么增加而增加:输出功率 45. 受迫振动的频率:f =f 策

共振的条件:f 策=f 固,A 最大 46. 油膜法:

s V

d =

47. 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是什么的运动? 颗粒的运动 布朗运动反映的是什么?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

布朗运动明显与什么有关?

①温度越高越明显;②微粒越小越明显

48. 分子力特点:下图F 为正代表斥力,F 为负代表引力

①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斥力 ②当r =r 0,F 引=F 斥

③当rF 引表现为斥力 ④当r>r 0,引力、斥力均减小,F 斥

49. 热力学第一定律:Q W E +=?(不要求计算,但要求理解)

W<0表示:外界对气体做功,体积减小 Q>0表示:吸热

△E>0表示:温度升高, 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考纲新增: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可能自发的从低温物体到高温物体。或:机械能可以完全转化为内能,但内能不能够完全变为机械能,具有方向性。或:说明第二类永动机不可以实现

考纲新加:绝对零度不能达到(0K 即-273℃) 50. 分子动理论:

温度: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T 、v 物质质量有关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由温度决定(T )

51. 计算分子质量:

A mol

A mol N V N M m ρ==

分子的体积:

A mol A mol N M N V V ρ==

(适合固体、液体分子,气体分子则理解为一个分子所占据的空间)

分子的直径:

3

6πV

d =(球体)、3V d =(正方体)

单位体积的分子数:

V N

n =

,总分子数除以总体积。 单个分子的体积:V V N mol A 0=

52. n 折射率:,,,真介n i r n c

v n n ==>=

sin sin 1λλ 比较大小:

折射率:n 红_______n 紫 大于 频率:ν

_______ν

小于 波长:λ红_______λ紫 大于 传播速度:v 介红_______v 介紫

大于

临界角正弦值:sin c 红_______sin c 紫 大于

光子能量:E 红________E 紫 提示:E =h ν ν——光子频率

53. 临界角的公式:

n c 1sin = (介真

λλ==v c n ) 考纲新增:临界角的计算要求 发生全反射条件、现象: ①光从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 ②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③光导纤维是光的全反射的实际应用,蜃景—空气中的全反射现象 54. 光的干涉现象的条件:振动方向相同、频率相同、相差恒定的两列波叠加

单色光干涉:中央亮,明暗相间,等距条纹 如:红光或紫光(红光条纹宽度大于紫光) 条纹中心间距

考纲新增实验:通过条纹中心间距测光波波长λ?=

?d L x

亮条纹光程差:λk s =?,k =0,1,2……

暗条纹光程差:

()

122

-=

?k s λ

,k =1,2……

应用:薄膜干涉、干涉法检查平面增透膜的厚度是绿光在薄膜中波长的1/4,即增透膜厚度d =λ/4

光的衍射涉现象的条件:障碍物或孔或缝的尺寸与光波波长相差不多 白光衍射的现象:中央亮条纹,两侧彩色条纹

单色光衍射 区别于干涉的现象:中央亮条纹,往两端亮条纹逐渐变窄、变暗 衍射现象:泊松亮斑、单缝、单孔衍射 55. 光子的能量:E =h ν ν——光子频率 56. 光电效应:

①光电效应瞬时性

②饱和光电流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 ③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增大而增大 ④对于一种金属,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发生光电效应 考纲新增:h ν=W 逸+E km 57. 电磁波谱:

说明:①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c =3.00×108m/s ②进入介质后,各种电磁波频率不变,其波速、波长均减小 ③真空中c =λf ,,媒质中v =λ’f

无线电波:振荡电路中自由电子的周期性运动产生,波动性强,用于通讯、广播、雷达等。

红外线:原子外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热效应现象显著,衍射现象显著,用于加热、红外遥感和摄影。

可见光:原子外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 能引起视觉,用于摄影、照明。

紫外线:原子外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化学作用显著,用来消毒、杀菌、激发荧光。 伦琴射线:原子内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具有荧光效应和较大穿透能力,用于透视人体、金属探伤。

λ射线:原子核受激发后产生,穿透本领最强,用于探测治疗。 考纲新增:物质波 任何物质都有波动性

考纲新增:多普勒效应、示波器及其使用、半导体的应用

知道其内容:当观察者离波源的距离发生变化时,接收的频率会变化,近高远低。 58. 光谱及光谱分析:

定义:由色散形成的色光,按频率的顺序排列而成的光带。 连续光谱:产生炽热的固体、液体、高压气体发光(钢水、白炽灯) 谱线形状:连续分布的含有从红到紫各种色光的光带

明线光谱:产生炽热的稀薄气体发光或金属蒸气发光,如:光谱管中稀薄氢气的发光。 谱线形状:在黑暗的背影上有一些不连续的亮线。

吸收光谱:产生高温物体发出的白光,通过低温气体后,某些波长的光被吸收后产生的 谱线形状:在连续光谱的背景上有不连续的暗线,太阳光谱 联系:光谱分析——利用明线光谱中的明线或吸收光谱中的暗线

①每一种原子都有其特定的明线光谱和吸收光谱,各种原子所能发射光的频率与它所能吸收的光的频率相同

②各种原子吸收光谱中每一条暗线都与该原子明线光谱中的明线相对应 ③明线光谱和吸收光谱都叫原子光谱,也称原子特征谱线 59. 光子辐射和吸收:

①光子的能量值刚好等于两个能级之差,被原子吸收发生跃迁,否则不吸收。 ②光子能量只需大于或等于13.6eV ,被基态氢原子吸收而发生电离。

③原子处于激发态不稳定,会自发地向基态跃迁,大量受激发态原子所发射出来的光是它的全部谱线。

例如:当原子从低能态向高能态跃迁,动能、势能、总能量如何变化,吸收还是放出光子,电子动能E k 减小、势能E p 增加、原子总能量E n 增加、吸收光子。

60. 氢原子能级公式:

21

n E E n =

,eV E 6.131-=

轨道公式:12r n r n =,m r 10

1

1053.0-?= 能级图: n =4 -0.83eV

n =3 -1.51eV h ν=∣E 初-E 末∣ n =2 -3.4eV n =1 -13.6eV

61. 半衰期:公式(不要求计算)

T

t

N N ?

?

?

??=210,T ——半衰期,N ——剩余量(了解)

特点:与元素所处的物理(如温度、压强)和化学状态无关

实例:铋210半衰期是5天,10g 铋15天后衰变了多少克?剩多少克?(了解)

剩余:

25.12110213

5

15

0=???

???=?

??

??=N N

衰变:克75.825.110'0=-=-=N N N

62. 爱因斯坦光子说公式:E =h ν S J h ??=-34

1063.6 63.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2mc E = 2

mc E ?=?

kg u 2710660566.11-?= J e 19106.11-?=

释放核能E ?过程中,伴随着质量亏损u 1相当于释放931.5 MeV 的能量。

物理史实: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原子核很小、带全部正电荷,集中了几乎全部原子的质量。

现象:绝大多数α粒子按原方向前进、少数α粒子发生偏转、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有的甚至被弹回。

64. 原子核的衰变保持哪两个守恒:质量数守恒,核电荷数守恒 (存在质量亏损)

解决这类型题应用哪两个守恒?能量守恒,动量守恒 65. 衰变发出α、β、γ三种物质分别是什么?

He 42→α、e 0

1-→β、光子→γ

怎样形成的:即衰变本质

66. 质子的发现者是谁:卢瑟福

核反应方程:H C He N 1

112642147

+→+

中子的发现者是谁:查德威克

核反应方程:n C He Be 1

01264294+→+

正电子的发现者是谁:约里奥居里夫妇

反应方程:e

Si P n P He A 01301430

15

1

03015422713

1+→+→+

67. 重核裂变反应方程:92235

01

56141

3892

01

3200u n Ba Kr n MeV +→+++

发生链式反应的铀块的体积不得小于临界体积 应用:核反应堆、原子核、核电站

68. 轻核聚变反应方程:12

13

24

01

176H H He n MeV +→++.

热核反应,不便于控制 69. 放射性同位素:

①利用它的射线,可以探伤、测厚、除尘 ②作为示踪电子,可以探查情况、制药 70. 电流定义式:

t q

I =

微观表达式:nevs I =

电阻定义式:I U R =

决定式:

s l

R ρ= ↑

↑↑R T ..ρ

特殊材料:超导、热敏电阻 71. 纯电阻电路

电功、电功率:

t R U Rt I UIt W ?===22

、R U R I UI P 22

=

== 非纯电阻电路:UIt W = 电热Rt I Q 2

= 能量关系:

机或化W Q W +=、机或化热P P P +=

72. 全电路欧姆定律:

r R E

I +=

(纯电阻电路适用);Ir E U -=端

断路:∞→R 0=I ε=外U

短路:0=R

r E

I = E Ir U ==内 0=外U 对tg α=r ,tgβ=R ,A 点表示外电阻为R 时,路端电压为U ,干路电流为I 。 73. 平行玻璃砖:通过平行玻璃砖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但要发生侧移。侧移d 的大小取决于平行板的厚度h ,平行板介质的折射率n 和光线的入射角。

74. 三棱镜:通过玻璃镜的光线经两次折射后,出射光线向棱镜底面偏折。偏折角δ跟棱镜的材料有关,折射率越大,偏折角越大。因同一介质对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所以各种色光的偏折角也不同,形成色散现象。 75. 分子大小计算:例题分析:

只要知道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就可以算出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①阿伏伽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 ②阿伏伽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 ③阿伏伽德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 ④该气体的密度、体积和摩尔质量。 分析:①每个气体分子所占平均体积:

V N N A A 01=

=

摩尔气体的体积摩尔质量

密度·

②气体分子平均间距:

3

1

3

?

??? ???==A N V d 密度摩尔质量 选②项

估算气体分子平均间距时,需要算出1mol 气体的体积。

A. 在①项中,用摩尔质量和质量不能求出1mol 气体的体积,不选①项。

B. 在③项中,用气体的质量和体积也不能求出1mol 气体的体积,不选③项。

C. 从④项中的已知量可以求出1mol 气体的体积,但没有阿伏伽德常数A N ,不能进一步求出每个分子占有的体积以及分子间的距离,不选④项。

76. 闭合电路的输出功率:表达式(、r ε一定,出P 随R 外的函数) 电源向外电路所提供的电功率出P :

r R r R R r R R I P 4)(22

2

2+-=

??

?

??+==外外外出εε

结论:、r ε一定,R 外=r 时,出P 最大 实例:、r ε一定,

①当?2=R 时,2R P 最大;

②当?2=R 时,1R P 最大;

分析与解:①可把1R 视为内阻,等效内阻

r

R R x +=1,当r R R +=12时,2R P

最大,

值为:

)(412

2r R P R +=

ε

②1R 为定值电阻,其电流(电压)越大,功率越大,故当02=R 时,1R P

最大,值为:

R

r R P R 2

12

)

(2+=

ε

说明:解第②时,不能套用结论,把)(2r R +视为等效内阻,因为)(2r R +是变量。 77. 洛仑兹力应用(一):

例题:在正方形abdc (边长L )范围内有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两电子从a 沿平行ab 方向射入磁场,其中速度为1v 的电子从bd 边中点M 射出,速度为2v 的电子从d 沿bd 方向射出,求:21v v

解析:由

r v m evB 2=得m eBr

v =

,知v r ∝,求21v v 转化为求21r r ,需1r 、2r ,都用L 表示。

由洛仑兹力指向圆心,弦的中垂线过圆心,电子1的圆轨迹圆心为O 1(见图);电子2的圆心r 2=L ,O 2即c 点。

由△MNO 1得:

2

1221)2(L

r L r -+= 得:

L r 45

1=

则4545212

1===L L

r r v v 78. 洛仑兹力应用(二)

速度选择器:两板间有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带电粒子(q 、m )垂直电场,磁场方向射入,同时受到电场力qE 和洛仑兹力f =

qvB

①若qE B qv =0,

B E

v =

0粒子作匀速直线运动

②若v >0v ,带正(负)电粒子偏向正(负)极板穿出,电场力做负功,设射出速度为

'v ,由动能定理得(d 为沿电场线方向偏移的距离)

2221'21mv mv qEd -=

-

③若v <0v ,与②相反,有

2221'21mv mv qEd -=

磁流体发电:两金属板间有匀强磁场,等离子体(含相等数量正、负离子)射入,受洛

仑兹力(及附加电场力)偏转,使两极板分别带正、负电。直到两极电压U (应为电动势)为

qvB d U

q

= v B d U =,磁流体发电

质谱仪:电子(或正、负粒子)经电压U 加速后,从A 孔进入匀强磁场,打在P 点,直径d AP =

2

21mv

eU =

m eU

v 2=

m eU

eB m eB mv r d 2222==

=

得粒子的荷质比2

28d B U

m e =

79.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不计粒子重力)

(1)静电场加速)0(0=v

由动能定理:

0212

-=

mv qU (匀强电场、非匀强电场均适用)

0212

-=

mv qEd (适用于匀强电场)

(2)静电场偏转:

带电粒子: 电量q 质量m ;速度0v 偏转电场由真空两充电的平行金属板构成

板长L 板间距离d 板间电压U

板间场强:

d U

E =

带电粒子垂直电场线方向射入匀强电场,受电场力,作类平抛运动。 垂直电场线方向,粒子作匀速运动。

t v L 0=

0v L t =

沿电场线方向,粒子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加速度:

md qU

m qE a =

=

从射入到射出,沿电场线方向偏移: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史上最全)

【精品文档,百度专属】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让复习备考变得轻松简单!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高 中 物 理 重 要 知 识 点 总 结 (史上最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一、力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笔记(人教版){最新_最全}

高中物理 第一节力,重力 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物质性) 2.要产生力至少要两个物体。 3.力是物体(施力物体)对物体(受力物体)的作用。 4. 研究支持力时:桌面为施力物体,木块为受力物体 研究压力时:木块为施力物体,而桌面为受力物体 二.力的三要素 1.内容: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问题:①作用点是否一定在物体上?不一定②作用在物体上不同的点效果是否一样?也不一定) 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牛顿(N) 3.力的图示法和示意图:图示法要求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具备,另外还有标度。 示意图只要求两个要素(方向和作用点,高中作图多是这种)三.力的分类 1.按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按效果命名:如推力,拉力,向心力等。 记忆技巧:按性质命名的力由名称可知其产生原因,按效果命名的力由名称可知其作用结果。四.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区别于地球的吸引力) 2.重力的方向:正确说法有①竖直向下②垂直于该处水平面向下 3.重力的大小: ①计算公式:G = mg ②重力的大小与位置有关:在地球表面随纬度的升高重力的大小逐渐增大; 在地球上同一地方 随高度的升高重力的大小逐渐减小。(根据万有引力来推导) 注意:重力的大小变化实质上是由g的大小变化引起的。(质量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所以g 的大小变化规律和重力的大小变化规律一样。 4.重力的作用点(即为重心) ①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②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例3:铁环,篮球等 ③悬挂法(只)可以测薄板形物体的重心。悬挂法是利用二力平衡的原理测物体的重心。但注意悬挂法并非任何时候都可适用,有条件成立,强调薄板,物体厚度可忽略,其他条件不需要。 第二节弹力 一.弹力的产生过程(弹力的定义)

人教版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时间和位移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知识点总结 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会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通过分析纸带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及其某时刻的速度;学会用图像法、列表法处理实验数据。 一、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打上的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3.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二、实验原理 ⑴电磁打点计时器 ①工作电压:4~6V的交流电源 ②打点周期:T=0.02s,f=50赫兹 ⑵电火花计时器 ①工作电压:220V的交流电源 ②打点周期:T=0.02s,f=50赫兹 ③打点原理:它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点迹的计时器,当接通220V的交流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接正极的放电针、墨粉纸盘到接负极的纸盘轴,产生电火花,于是在纸带上就打下一系列的点迹。 ⑵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0、1、2…为时间间隔相等的各计数点,s1、s2、s3、…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若△s=s2-s1=s3-s2=…=恒量,即若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⑶由纸带求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法

三、实验器材 小车,细绳,钩码,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或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两根,纸带,米尺。 四、实验步骤 1.把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如图所示。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并在细绳的另一端挂上合适的钩码,试放手后,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一段距离,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取下纸带, 换上新纸带, 重复实验三次。 4.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的比较密集的点子, 确定好计数始点0, 标明计数点,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两点间的距离,用逐差法求出加速度值,最后求其平均值。也可求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 作v-t图线, 求得直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五、注意事项 1.纸带打完后及时断开电源。 2.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一些,以能在纸带上长约50cm的范围内清楚地取7~8个计数点为宜。 3.应区别计时器打出的轨迹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通常每隔4个轨迹点选1个计数点,选取的记数点不少于6个。 4.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可统一量出各计数点到计数起点0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常见考法 纸带处理时高中遇到的第一个实验,非常重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均会高频率出现,以致在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中也做为重点考察内容,是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同学们要引起重视。 误区提醒 要注意的就是会判断纸带的运动形式、会计算某点速度、会计算加速度,在运算的过

高一物理笔记总结归纳

高一物理笔记总结归纳 学习物理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高一物理笔记都整理好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物理笔记总结 一、运动学的基本概念 1、参考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 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 影响可以忽略。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 ①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②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③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 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注】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3、时间和时刻: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 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 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方向与位移 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相同(注意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关系),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 补充: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 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 (1)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 (2)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 (3)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4)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2、当加速度a与速度V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 (1)若a 与V方向相同时,不管a如何变化,V都增大。 (2)若a 与V方向相反时,不管a如何变化,V都减小。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的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可由下面四个基本关系式表示: (1)速度公式 (2)位移公式 (3)速度与位移式 (4)平均速度公式 3、几个常用的推论: (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 △x=x2-x1=x3-x2=……=xn-xn-1=aT2 (2)某段时间内时间中点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一段位移内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v中与这段位移初速度v0和末速度vt的关系为。 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2)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几个重要结论: ①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

高中物理课堂笔记----选修3-2知识点

高中物理选修3-2知识点 一、电磁感应现象 Ⅰ 只要穿过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回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如果电路不闭合只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种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是1831年法拉第发现的。 二、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Ⅱ 1、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条件是回路所围面积中的磁通量变化,因此研究磁通量的变化是关键,由磁通量的广义公式中θφsin S B ·=(θ是B 与S 的夹角)看,磁通量的变化?φ可由面积的变化?S 引起;可由磁感应强度B 的变化?B 引起;可由B 与S 的夹角θ的变化?θ引起;也可由B 、S 、θ中的两个量的变化,或三个量的同时变化引起。 2、闭合回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可以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这是初中学过的,其本质也是闭合回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 3、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的条件: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内就产生感应电动势;穿过线圈的磁量发生变化时,线圈里就产生感应电动势。如果导体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或者线圈是闭合的,就产生感应电流。从本质上讲,上述两种说法是一致的,所以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可归结为: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三、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楞次定律 Ⅱ ①电磁感应规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确定。 BLv E =——当长L 的导线,以速度v ,在匀强磁场B 中,垂直切割磁感线,其两端间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E . 如图所示。设产生的感应电流强度为I ,MN 间电动势为E ,则 MN 受向左的安培力BIL F =安,要保持MN 以v 匀速向右运动,所施 外力BIL F F ==安外 ,当行进位移为S 时,外力功BILvt BILS W ==。 t 为所用时间。 而在t 时间内,电流做功t E I W = ,据能量转化关系,W W '=,则 BILvt t E I =。 ∴BIv E =,M 点电势高,N 点电势低。 此公式使用条件是B I v 、、方向相互垂直,如不垂直,则向垂直方向作投影。 t n E ??=φ,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个电路的磁通变化率成正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如上图中分析所用电路图,在?t 回路中面积变化t Lv S ?=?,而回路的磁通变化量t B L v S B ?=?=?φ,又知BLv E =。 ∴t E ??=φ 如果回路是n 匝串联,则t n E ??=φ。 公式一:t n E ??=φ 注意:1)该式普遍适用于求平均感应电动势。2)E 只与穿过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t ??φ有关, 而与磁通的产生、磁通的大小及变化方式、电路是否闭合、电路的结构与材料等因素无关。 公式二:E=Blvsin θ 注意:1)该式通常用于导体切割磁感线时, 且导线与磁感线互相垂直(l ⊥B )。2)θ为v 与B 的夹角。l 为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即l 为导体实际长度在垂直于B 方向上的投影)。 公式三:t I L E ??= 注意: 1)该公式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推出。适用于自感现象。2)E 与电流的变化率t ??I 成正比。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史上最全)

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让复习备考变得轻松简单!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物 理 重 要 知 识 点 总 结 (史上最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一、力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因为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因为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能够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因为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相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有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能够相同也能够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 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能够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 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实行计算,其中F 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

高考物理复习笔记

高考物理复习笔记2019“物理”二字出现在中文中,是取“格物致理”四字的简称,即考察事物的形态和变化,总结研究它们的规律的意思。以下是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物理复习笔记,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物理网一直陪伴您。 (一)方法一:及时归纳法第一种方法是及时归纳法。每学完一节或一章之后,将这一部分的内容回顾一遍,记下自己平时忽略了的知识点和遗忘了的知识点,然后自己发现规律,去找出每一节之间的联系,每一节内部具体的知识点的联系, 这其实也是定期总结。 好处在于能够从总体上把握全局,有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和体系,在复习时便于查找重点与难点。 (二)方法二:经验公式法 第二种方法是经验公式法。每做完一道题,分析一下出题者的目的以及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 我曾经就把整本书的内容划分为几个大的知识模块,然后, 每一种类型的题专门用一页纸记录。做完这类题时,我就把思路记下来,经过一段时间,当这一整页纸记满时,回头看看,以这么多种方法对付,这一类题竟然有这么多的方法和思路一道题就再也没有问题了。尤其是一道很典型的题,让你叫绝的题,能够给你更多的灵感和思路。

这种方法需要持之以恒,因为我们天天都在做题,我们遇到的奇特的方法也肯定很多。最后,我们需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将这些方法再进行整理,该合并的就可以归为一类。 我还记得物理老师在第一节课上告诉我们的:物理就几种固定的方法,如物理归纳法、分类讨论的思想、归一思想、反正法等。后来学完以后,自己思考了一下,果然,所有做过的题都可以在这几种方法中找到原型。 对理科综合来说也一样,每一科中你都可以找到通用的方法,物理的条理性强些,与物理的关系较紧密,化学与生物的联 系较紧密,当做的题多了以后,你自然就可以区别出一道综 合题中哪些部分是物理、哪些是化学、哪些是生物,而不会觉得没有思路,因为综合题并不是拼凑题,它有一定的层次 和组织结构。 例如,分析受力和物体的运动问题,基础就是牛顿三定律。首先选取研究对象,然后进行受力分析,明确物理过程,选取实用的物理公式,解答完以后可以从量纲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也可以用极限法分析结果,主要是想特例。 我们,首先?我们如何分析呢,做完斜面上物体的受力的题后考虑参数角无限小,趋近于零,就是物体放在平面上的情形;再考虑参数角增大到直角时,没有斜面支持物体,物体受到 的力就是重力。 尤其是做完有关两个叠加物体的摩擦力的题时,我们一定要

最详细的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经典版)

第一章、力 一、力F: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单位:牛(N) 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但它们不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作用力与 反作用力是同性质的力,有同时性。 二、力的分类: 1、按按性质分:重力G、弹力N、摩擦力f 按效果分: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 按研究对象分:外力、内力。 2、重力G:由于受地球吸引而产生,竖直向下。G=mg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与形状有关。质量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上,不一定在物体上。 弹力:由于接触形变而产生,与形变方向相反或垂直接触面。F=k×Δx 摩擦力f: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f=μN(N不是G,μ表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只与材料有关,与重力、压力无关。) 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滑动摩擦。 静摩擦力:用二力平衡来计算。 用一水平力推一静止的物体并使它匀速直线运动,推力F与摩擦力f的关系如图所示。 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以分力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 |F1-F2|≤F合≤F1+F2 F合2=F12+F22+ 2F1F2cosQ 平动平衡:共点力使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解题方法:先受力分析,然后根据题意建立坐标 系,将不在坐标系上的力分解。如受力在三个以 内,可用力的合成。 利用平衡力来解题。 F x合力=0 F y合力=0 注:已知一个合力的大小与方向,当一个分力的 方向确定,另一个分力与这个分力垂直是最小 值。 转动平衡: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解题方法:先受力分析,然后作出对应力的力臂(最长力臂是指转轴到力的作用点的直线距离)。分析正、负力矩。 利用力矩来解题:M合力矩=FL合力矩=0 或M正力矩= M负力矩 第二章、直线运动

高中物理必修一笔记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质点 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举例:质点(地球公转长途运行的火车,长跑运动员);非质点(自转的物体上的点,火车过桥,体操运动员)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实际上不存在) 参考系 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坐标系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第二节时间位移 时间与时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 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t=t 2—t 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终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典型题: 一质点绕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了一圈,则其位移大小为 ,路程是 。若质点运动了 1.75 周,则其位移大小为 ,路程是 ,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 第三节 运动运动的描述——速度 1.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坐标的正负表示位置在原点的哪一侧,坐标的数值表示位置到原点的距离 用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物体位移 ,用正、负表示运动物体位移的方向△X=X 2—X 1 2.物体通过的位移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v=s/t 速度是矢量,方向是物体运动的方向;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位置变化)的快慢 3.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 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 是物体的位移s 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v=s/t 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单位是m/s 。物理意义: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4.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相对应)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 0 1 2 3 4 n-1 n t /s 第3秒初 第3秒(内) 第3秒末 第n 秒

高中物理必修1学霸笔记

必修一物理学霸笔记_高中物理必修1学霸笔记 1、参考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 ①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②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③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注】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3、时间和时刻: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 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 式为,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 描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 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 它是一个标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 补充: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 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 (1)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 (2)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 (3)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4)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2、当加速度a与速度V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 (1)若a与V方向相同时,不管a如何变化,V都增大。 (2)若a与V方向相反时,不管a如何变化,V都减小。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的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可由下面四个基本关系式表示: (1)速度公式 (2)位移公式 (3)速度与位移式 (4)平均速度公式 3、几个常用的推论: (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

最全高中物理基本知识点总结加习题练习状元笔记)

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状元笔记) 学好物理要记住:最基本的知识、方法才是最重要的。秘诀:“想” 学好物理重在理解 ........(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能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理解其适用条件)A(成功)=X(艰苦的劳动)十Y(正确的方法)十Z(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最基础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最重要);每一题中要弄清楚(对象、条件、状态、过程)是解题关健 物理学习的核心在于思维,只要同学们在平常的复习和做题时注意思考、注意总结、善于归纳整理,对于课堂上老师所讲的例题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把老师的知识和解题能力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解题能力,并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这样,同学们一定就能笑傲考场,考出理想的成绩! 对联: 概念、公式、定理、定律。(学习物理必备基础知识) 对象、条件、状态、过程。(解答物理题必须明确的内容) 力学问题中的“过程”、“状态”的分析和建立及应用物理模型在物理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说明:凡矢量式中用“+”号都为合成符号,把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的前提是先规定正方向。 答题技巧:“基础题,全做对;一般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较难题,即使做错不后悔”。“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该得的分一分不丢,难得的分每分必争”,“会做?做对?不扣分” 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时不能只记结论,还须弄清其中的道理,知道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由来。

受力分析入手(即力的大小、方向、力的性质与特征,力的变化及做功情况等)。 再分析运动过程(即运动状态及形式,动量变化及能量变化等)。 最后分析做功过程及能量的转化过程; 然后选择适当的力学基本规律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讨论。 强调:用能量的观点、整体的方法(对象整体,过程整体)、等效的方法(如等效重力)等解决Ⅱ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 .............)是高中物理的重点、难点高考中常出现多种运动形式的组合追及(直线和圆)和碰撞、平抛、竖直上抛、匀速圆周运动等 ①匀速直线运动F合=0 a=0 V0≠0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或初速不为零, ③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F合与V0的方向关系) 但F合= 恒力 ④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 ⑤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点和最高点);匀速圆周运动(关键搞清楚是什么力提供作向心力) ⑥简谐运动;单摆运动; ⑦波动及共振; ⑧分子热运动;(与宏观的机械运动区别) ⑨类平抛运动; ⑩带电粒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带电粒子在f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 Ⅲ。物理解题的依据: (1)力或定义的公式(2)各物理量的定义、公式 (3)各种运动规律的公式(4)物理中的定理、定律及数学函数关系或几何关系 Ⅳ几类物理基础知识要点: ①凡是性质力要知: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②对于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动能要知参照物; ③状态量要搞清那一个时刻(或那个位置)的物理量; ④过程量要搞清那段时间或那个位侈或那个过程发生的;(如冲量、功等) ⑤加速度a的正负含义:①不表示加减速;②a的正负只表示与人为规定正方向比较的结果。 ⑥如何判断物体作直、曲线运动; ⑦如何判断加减速运动; ⑧如何判断超重、失重现象。 ⑨如何判断分子力随分子距离的变化规律

最新最全高中物理所有知识点总结(精华)

高考物理基本知识点总结 一. 教学内容: 知识点总结 1. 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0 注意:若到最高点速度从零开始增加,杆对球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变大。 = 相同,,轮上边缘各点v 相同,v A =v B 3. 传动装置中,特点是:同轴上各点C A 4. 同步地球卫星特点是:①,② ①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也相同; ②卫星轨道平面必定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36000km 处,运行速度 3.1km/s。 m1m2 2 r F=G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5.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常量首先由什么实验测出: g' =GM/r 2 6. 重力加速度随高度变化关系: GM 说明:r为某位置到星体中心的距离。某星体表面的重力加速 度。 g 02 R

2 g' g R R ——某星体半径 h 为某位置到星体表面的距离 2 (R h) 7. 地球表面物体受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变化关系: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较小,在两极,重力加速度较大。 2 2 GM r GM GMm mv r GMm mv r 2 2 2 g' = r r r 、v = 、 、 8. 人造地球卫星环绕运动的环绕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 = m ω 2R =m ( 2π /T ) 2 R GM r gR gR 2 = GM r =R ,为第一宇宙速度 v 1= = 当 r 增大, v 变小;当 应用: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知道宇宙速度的概念 9. 平抛运动特点: ①水平方向 ②竖直方向 ③合运动 ④应用:闪光照 ⑤建立空间关系即两个矢量三角形的分解:速度分解、位移分解 S ,求 v T gT 2 相位 v y 0 t x v 0 t v x v 0 1 2 2 y gt v y gt 1 4 2 2 2 2 4 2 2 S v 0 t g t v t v g t gt 2v 0 1 2 gt v 0 tg tg tg tg ⑥在任何两个时刻的速度变化量为△ v =g △ t ,△ p = mgt x 2 处,在电场中也有应用 ⑦v 的反向延长线交于 x 轴上的 10. 从倾角为 α的斜面 上 A 点以速度 v 0 平抛的小球,落到了斜面上的 B 点,求: S AB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课堂笔记

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运动学基本概念 1.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2.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3.参考系:(1)定义:为了研究一个物体运动而假定不动的另一个物体叫参考系。 (2)原则: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但必须以能使问题简化方便解决为原则。 (2)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3)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4.质点 (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5.时间与时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6.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7.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时间信息的仪器。 (电火花打点记时器——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电磁打点);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8.速度:物体通过的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9.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 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x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单位是m/s。v=x/t ,矢量。 平均速率=总路程÷总时间,标量,

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二 全部章节 课堂笔记(PDF同步版)

第五章曲线运动 学后反思 第1节曲线运动 一、曲线运动 1、定义: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运动学角度: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2)动力学角度:河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3、曲线运动的方向: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4、曲线运动的特点 (1)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方向时刻在改变, 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2)合外力方向与轨迹的关系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轨迹一定夹在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 向之间,速度方向与轨迹相切,合外力方向指向轨迹的 “凹”侧 5、速率变化情况判断 (1)当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的速率增大 (2)当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物体的速率减小 (3)当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物体的速率不变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运动的合成:已知分运动情况求合运动情况 2、运动的分解:已知合运动情况求分运动情况 3、遵循的法则: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故它们的合成与分解都遵循 平行四边形定则 4、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1)等时性:合运动和分运动经历的时间相等,即同时开始、同时进行、同 时停止 (2)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各分运动独立进行,不受其他 运动的影响 (3)等效性:各分运动的规律叠加起来与合运动的规律有完全相同的效果

学后反思 5、合运动的性质判断 (1)加速度(或合外力)? íì 变化:非匀变速运动 不变:匀变速运动 (2)加速度(或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íì 共线:直线运动 不共线:曲线运动 6、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性质的判断 (1)方法:看合初速度方向与合加速度方向是否共线 (2)几种常见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 ①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一个匀速直线运动、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 ③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 íì 如果v 合与a 合共线,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如果v 合与a 合不共线,为匀变速曲线运动 第2节 平抛运动 一、抛体运动 以一定的速度将物体抛出,如果只受重力的作用,这时的运动叫抛体运动,抛体运动开始时的速度叫做初速度 二、平抛运动 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2、性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3、基本规律 以抛出点为原点,水平方向(初速度v 0方向)为x 轴,竖直向下方向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 (1)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 x =v 0,位移x =v 0t (2)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v y =gt ,位移y =1 2 gt 2 (3)合速度:v =v 2x +v 2 y ,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θ=v y v x =gt v 0 (4)合位移:s =x 2+y 2,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tan α=y x =gt 2v 0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2020最新5篇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2020最新5 篇 对于很多刚上高中的同学们来说,高一物理是噩梦一般的存在,其知识点非常的繁琐复杂,让同学们头疼不已。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一物理知识点1 重力 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

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物体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于是原来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 高一物理知识点2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 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高中物理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浅谈高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摘要】课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师观念的提升。教师作为课 改的执行者,决定着这场教育变革的成败。随着新课程的推行,教 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新课改让教师从知识 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从”以教师为中心” 到”以学生为中心”,每位老师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在 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 程实施的条件。我们的课改不是细枝末节的小变化,而是教育体制 和教育观念的根本性变革。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心得 物理是门自然科学学科,其重视实验和观察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 意识和科学思维的培养,这与新课程理念——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 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等 来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相吻 合。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应试化现象普遍存在。在课堂教学中,看 不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影子,看不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场景, 看到的只有大量的机械性训练。有的甚至打着“学案导学”的旗号, 将这种应试化、训练化、试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称为“高效课堂”。 长此以往,这种教学方式必然会扼杀学生的灵性和学习兴趣。我认 为,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改变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学生是课 堂的主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尤其是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1改变思想观念,教师角色从新定位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发展要求培养学 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 作能力,从而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这 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陈旧的教育观念,由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 为主的转变,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由一次性教育到 终身性教育的转变,推进创新课程的实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 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把自己作 为信息的传递者、知识的指引者即作为收集和传播信息的中转站, 让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以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意识 以往的物理教学,甚至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大部分采用“填鸭式” 的教学方式,老师一味的灌理论,讲概念,甚至讲实验,上课效果差 是非常明显的。参与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进自己的课堂,让学 生在“自己的课堂”里主动地学习,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 活动,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途径。如在上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时, 让学生靠墙亲自站在同学面前,用一个钉子挂着小钟摆,然后让钟 摆从靠近该同学眼球的位置开始摇摆,摇摆前通过提问,比如小球 会不会碰到该同学眼睛,碰到为什么,不碰到又为什么,在参与活动 中巧设各种疑问。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发现→惊奇→探索这 样的一个过程,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探索思维。 3设计紧贴生活的

高中物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1/42 高中物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1、力 知识要点: 一、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一种作用效果是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另一种作用效果 是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即产生加速度。这两句话既提示我们研究力学问题首先 要确定研究对象(突出相互作用双方中的主体研究方向),又指出分析或量度受力可以从形 变或加速度两个方面下手,这也就成为了研究力学问题的总出发点。 二、力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 三、对力的概念的几点理解: 1、力的物质性。不论是直接接触物体间力的作用,还是不直接接触物体间力的作用;不 论是宏观物体间力的作用,还是微观物体间力的作用,都离不开施力者,都离不开物质。 2、力的相互性。施力者同时是受力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种性 质,分别作用在相应的两个物体上。并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3、力的矢量性。物体受力所产生的效果,不但与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力的作用方向和作 用位置有关。所以,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力的合成和分解遵从矢量平行 四边形法则。 4、力的作用离不开空间和时间。力的空间累积效应往往对应物体动能的变化;力的时间 累积效应往往对应物体动量的变化。 5、在力学范围内,所谓形变是指物体形状和体积的变化。所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 速度的变化,包括速度大小或方向的变化,即产生加速度。 四、力的种类: 力的分类方法非常多,常用的有按力的性质命名;按力的效果命名;按力的本质归结。 比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等是按力的性质命名的。张力、 压力、支持力、阻力、向心力等等是按力的效果命名的。自然界一切实在的相互作用,按本 质说,都可以归结为四种,即: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高中物 理课中出现的弹力、摩擦力、分子力从本质上看都是微观粒子间的电磁相互作用。核力又包 括具有不同本质的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五、重力: 1、重力的定义一般有以下两种。(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重力是宇宙中所有其他物体作用在该物体上万有引力的合力。第一种定义方法强调重力是矢 量,它本质是引力但物体的重力不等于地球对它的引力。由于地球的自转,除两极以外,地 面上其他地点的物体都随地球一起,围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的一 个分力指向地轴充当物体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另一个分力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因此经常说法是: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第二种定义方法是对物体重力更 为全面的定义。但因为在地球表面的物体,地球的引力要比其他物体的引力大得多,以致实 际上可以把所有其他物体的引力忽略不计。在处理问题的实践中,由于地球表面物体位置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