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不全患者合理用药

肾功能不全患者合理用药
肾功能不全患者合理用药

1、当药物活性药物通过肾脏清除的比例(fe)>=多少时,肾脏疾病患者需要调整剂量。(单项选择)

A、0.5

B、1

C、1.5

D、2 A

2、生物利用度的单位是(单项选择)

A、g

B、mg

C、%

D、m C

3、下列哪项不属于合理用药的要素:(单项选择)

A、安全性

B、有效性

C、可及性

D、经济性 C

4、下列关于肾脏疾病患者,错误的有(单项选择)

A、肾脏疾病患者需要考虑剂量调节

B、肾脏疾病患者需要注意营养调节

C、肾病患者游离

药物浓度降低 D、肾病患者蛋白结合率降低 C

5、GFR为55ml/min按照肾功能分期为:(单项选择)

A、1期

B、2期

C、3期

D、4期 B

6、关于肾脏功能说法有误的是:(单项选择)

A、肾小球滤过功能

B、肾小球重吸收功能

C、肾小管分泌功能

D、肾脏内分泌功能 B

7、肾病患者首选降压药是(单项选择)B

A、RAAS阻断剂

B、β受体阻滞剂

C、α受体阻滞剂

D、CCB

8、肾脏疾病患者哪方面不会发生改变(单项选择)D

A、患者敏感性

B、药效学

C、药动学

D、药物稳定性

9、100%肾脏清除的药物,如果肾功能降低一半,那么给药剂量需要:(单项选择)A

A、降低一半

B、增加一倍

C、降低三分之一

D、增加三分之一

10、糖尿病并发CKD 1-4期患者的饮食蛋白摄人量为(单项选择)B

A、0.5

B、0.8

C、1

D、1.5

肾功能不全怎样选择抗菌药物

、肾功能不全时抗菌药物的选用原则 ①有明确指征时方可使用; ②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低的有效品种; ③避免长时间应用有肾毒性的抗菌药物; ④避免与其他肾毒性药物联合应用; ⑤密切观察药物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 ⑥尽可能测定药物(特别是具有肾毒性的抗菌药)的血浆药物浓度,以调整用药剂量。 二、肾功能不全时抗菌药物的选择 选择抗菌药物可依据肾功能减退时药物在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改变以及对肾脏的毒性大小来决定,一般分为四组: ①可应用:按原治疗量或略减: 此类抗菌药物主要是由肝胆系统排泄或由肝脏代谢,或经肾脏和肝胆系统同时 (双通道)排泄。包括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多西环素;克林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舒巴坦;头抱曲松、头抱哌酮/ 舒巴坦;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夫西地酸、利奈唑胺等。 ②可应用:治疗剂量需适当调整: 此类抗菌药物主要经肾脏排泄,药物本身并无肾毒性,或仅有轻度肾毒性。包括青霉素和头抱菌素类的大多数品种,如青霉素、头抱唑啉、头抱氨苄、头抱拉定、头抱呋辛、头抱他啶、头抱地尼、头抱泊肟、头抱吡肟等;氨曲南;头抱西丁;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氟康唑;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等。 ③尽量避免使用:确有应用指征者调整给药方案(慎用): 此类抗菌药物有明显肾毒性,且主要经肾脏排泄,在肾功能不全时,其体内积聚明显增加,如确有指征使用该类药物时,需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MD ),调整 治疗方案,达到个体化给药;也可按照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内生肌酐清除率为准)减量给药,疗程中需严密监测患者肾功能。包括磺苄西林;头抱替唑;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依替米星等;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 ④肾功能损害者忌用: 此组包括四环素类(多西环素除外),呋喃妥因、特比萘芬、头抱噻啶等。四环素、土霉素的应用可加重氮融血症;呋喃类和萘啶酸可在体内明显积聚,导致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三、肾功能不全者给药方案的调整 当肾功能不全者必须使用主要经肾脏排泄并具有明显的肾毒性药物时,应按肾功能损害

《抑郁症合理用药ABC》答案

抑郁症合理用药ABC 试题正确答案如下: 抑郁症合理用药ABC 选择题(共10题,每题10分) 1.(单选题)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原则() 體A .全病程,足量足疗程 2 B .抗抑郁药物有副反应,抑郁症状缓解就可以停药; 目C .选择患者本人喜欢的药物; 广 D .中、重度抑郁患者本人不愿用药,可以在2周内进一步评估 2.(单选题)下列不属于A级推荐药物的是() ◎ A .SSRI 类 ri\ B .SNRI 类 ◎ C .NDRIS D .黛力新 3.(单选题)损害性功能,尤其是勃起功能与抑制以下哪个受体有关

() JI A .m-Ach B .SRI ◎C .NRI D .NOS 4.(单选题)舍曲林的sigmal作用特点可以改善() A .精力 B .动机 日 C .伴有精神病特征的抑郁 D .注意力 5.(单选题)具有剂量依赖性单胺药理学特征且对血压有影响的抗抑郁剂是() 也A .文拉法辛 B .米那普仑 2 C .氟伏沙明 D .米氮平

6.(单选题)第一个被批准治疗糖尿病疼痛性神经病变的是( ) 口 A .TCA B .SSRI 类 ◎C ?度洛西汀 D .曲唑酮 7.(单选题)以下具有镇静及增加食欲的药物是() A .米氮平 B .帕罗西汀 口 C .TCA 广D .黛力新 8.(单选题)与SSRI类药物相比,性功能发生率低,镇静作用少,不增加体重及撤药反应的是() A .安非他酮 B ?阿戈美拉丁 ◎ C .疏肝解郁

D .艾司西酞普兰 9.(单选题)5-HT综合征包括() J A ?自主神经功能改变 工B .精神状态改变 口 C .神经肌肉异常 D .以上都是 10.(单选题)SSRI类药物撤药反应程度比较正确的是()逼 A ?氟伏沙明> 帕罗西汀> 舍曲林> 西酞普兰> 氟西汀 丿 B .帕罗西汀> 氟伏沙明> 舍曲林> 西酞普兰>氟西汀 ◎ C .舍曲林> 氟伏沙明> 帕罗西汀> 西酞普兰>氟西汀 D ?西酞普兰>帕罗西汀>氟伏沙明> 舍曲林> 氟西汀

肾功能不全知识点归纳

肾功能不全知识点归纳 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系指各种原发和继发的慢性肾脏疾病进行性恶化,逐渐出现不可逆的肾功能不全这一统一性结局。 (一)慢性肾脏病概念 慢性肾脏病(CKD)指肾损害或GFR<60ml/(min·1.73m2)持续3个月以上;肾损害指肾出现病理改变或损害指标如血或尿检查异常,影像学检查异常。 (二)常见病因 任何泌尿系统疾病最终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时均可引起慢性肾衰竭。如原发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慢性间质性疾病、梗阻性肾病、先天性和遗传性肾病及肾血管病等。在我国最常见引起慢性肾衰竭的病因按顺序为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等。国外慢性肾衰竭最常见的病因与我国不同,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更为常见。目前在我国由于生活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有明显改善,因糖尿病肾病所致慢性肾衰竭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有些疾病发生发展均很隐蔽,患者来诊时已经到了慢性肾衰竭阶段,双肾萎缩变小,有时难以判断其病因。 (三)慢性肾脏病临床分期 近年来根据国际公认的K/DOQI指南,临床按照。肾小球滤过率的水平将慢性肾脏病分为5期,其中2~5期为慢性肾衰竭的不同阶段: 1期:肾损害:GFR正常或升高[≥90ml/(min·1.73m2)]。 2期:肾损害伴GFR轻度下降[60~90ml/(min·1.73m2)]。 3期:GFR中度下降[30~59ml/(min·1.73m2)]。 4期:GFR重度下降[15~29ml/(min·1.73m2)]。 5期:肾衰竭[GFR<15ml/(min·1.73m2)]。 血尿素氮受诸多因素如蛋白质入量、发热及消化道出血等的影响很大,不能单独作为衡量肾功能受损轻重的指标。血肌酐虽然比较稳定,但在老年人、肌肉萎缩者,其水平偏低。肌酐清除率可作为慢性肾衰竭分期的指标,但近年来国际上推荐使用MDRD公式计算的GFR(eGFR)来判断肾小球功能。 (四)肾功能恶化的诱因 肾功能不全患者有以下因素出现时,可导致肾功能急骤恶化。如果能得到及时、恰当的处理,肾功能有望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故称这些为可逆性因素。如最常见的是血容量不足(出血或液体入量不足及丢失过多),饮食不当,过度劳累,各种感染,血压增高,尿路梗阻及不适当药物的应用等。 (五)各系统临床表现 1.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1)水:慢性肾衰竭患者可有水潴留但也有脱水者。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时,患者可有夜尿增多,排出的是低渗尿。当肾小球普遍严重受损时滤过减少、出现少尿。总之慢性肾衰竭患者对水的调节能力很差,要密切观察患者液体出入量及病情变化,以作出适当的处理。 (2)钠:正常肾脏有保存钠的功能,当肾功能受损时此功能亦受影响,故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除非有水钠潴留情况外,不必严格限制钠的入量。 (3)钾:晚期肾衰竭患者多有血钾增高,尤其是少尿、代谢性酸中毒、用药不当及处于高分解状态等患者,可以出现致命的高钾血症。 (4)钙磷平衡失调:慢性肾衰竭患者排磷减少致血磷升高、肾脏产生活性维生素D3,的功能减退,均致血钙降低。血钙浓度降低刺激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增加,发生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5)镁: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ml/min时,可以出现高镁血症,有食欲缺乏、嗜睡等表现,故要注

肾功能不全患者围术期处理

例选用两个切口间4cm长皮下隧道安装单向阀门,解决了以上三个方面问题,保持了术后分流管通畅。2.4并发症的防治。1感染:由于分流管皮下途径长,感染机会较多,腹腔感染可引起腹膜炎及脓肿,只要术前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注意严格无菌操作,术后近期的发热一般在1周消失。o消化道症状:术后近期有胃口不好、呕吐、腹痛和腹胀等症状,排除手术操作原因外,主要为脑脊液对腹水的刺激所致,5~7天可迅速解除。?分流管腹腔端阻塞:主要是腹腔吸收脑脊液功能降低,应定期复查B超、C T寻找原因对症处理。?腹腔分流管装置移位,最常见的是腹腔导管自腹部切口排出,这与皮下隧道太浅有关,应立即更换新的分流管。 (2000-04-10收稿2000-05-20修回) [范存斌编发] 肾功能不全患者围术期处理 胡宇枫朱海炎余镇远 200083上海建工医院 如何维护围术期肾功能不全患者仅存的肾功能,减少和避免一切加重肾功能损害因素,改善肾脏有效灌注,防止围术期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是降低这类病人围术期死亡率的重要措施,现总结9例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手术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其防治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1998年1月至1999年10月,术前肾功能检查、资料完整的肾功能不全患者9例,男7例,女2例,5例患高血压,平均年龄48.9岁。 1.2病种及手术4例进行择期胃大部手术,1例妊娠晚期进行中止妊娠,3例急症行胆囊切除术,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1.3辅助检查血尿素氮:9.5~24.7m mol/L,血肌酐:156~189L mol/L,有2例尿渗透压<400mmol/(kg# H2O),尿比重:1.015~1.025,3例患者尿蛋白++~+ ++,血Na+、K+、Cl-基本正常。 2结果 2.1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除3例外,6例均采用直接桡动脉测压,平均动脉压及无创血压监测表明血压升降波动在基础水平的11.1%~19.8%,心率变化控制在25%以内。 2.2麻醉及术中输血5例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3例选用单纯硬膜外阻滞,1例选用蛛网膜下腔阻滞。术中2例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输少浆血400ml,血浆200ml。 2.3术中及术后处理有6例患者应用速尿,其中3例患者超过40mg,9例患者应用地塞米松及氢化可的松,7例患者应用小剂量多巴胺<3L g/(kg#min),2例患者应用了甘露醇。2.4肾功能指标变化有6例患者尿量曾一度下降<0.5ml/(kg#h),但均>400ml/24h。血尿素氮:15.7~ 29.6m mol/L,血肌酐:163~194L mol/L,肾衰指数<1,尿/血肌酐>40,无1例肾功能损伤达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 3讨论 临床上引起肾功能不全的病因和因素很多,如肾炎、肾病综合征、持续肾脏缺血、中毒、流行性出血热、溶血等,手术对机体的创伤性影响,增加肾脏负荷,这就对围术期处理,如何预防进行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提出了挑战,通过9例病例回顾性总结,体会如下:1采用的手术方式及麻醉方法应选用对肾脏功能影响较小的方案,如硬膜外阻滞,通过阻滞区域交感神经阻滞,血管扩张,从而增加肾血液。o维护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中出血,避免低血压发生及血压大幅度波动,尽可能使血压下降不低于基础水平的20%,以保证肾脏有效灌注。?药物:对需经肾脏排泄或对肾脏可能产生毒性的抗生素、麻醉药一律不用如安氟醚,如一定需要,应减少用量;对部分经肾脏排泄的药物慎用。?多巴胺:对临床上已有少尿征象,排除低血压等因素外,应尽早或预防性应用小剂量多巴胺及速尿。因为小剂量多巴胺不仅增加肾血流,改善肾小球滤过率,而且可抑制肾小管对钠的转运,并产生肾皮质内血流再分布。此外,速尿作为襻利尿剂,不仅抑制肾小管对盐的重吸收,产生血管扩张作用,而且可抑制管-球反馈作用,6例患者及早应用速尿,4例均起到了良好效果。?甘露醇:对液体负荷过重,速尿效果不佳,结合使用甘露醇,常可起到协同作用,近年报道甘露醇除了渗透性利尿作用外,尚具有血管扩张作用,可增加肾脏前列腺素合成,降低肾素水平,并使肾血流向皮质转移。9例中有2例合并应用了甘露醇,疗效良好。 # 27 # 5中国临床医生6 2000年第28卷第8期(总475)

肾功能不全时抗菌药物怎么用

肾功能不全时抗菌药物怎么用 时间:2015-10-22 18:11:57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一部分,通过生成尿液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毒物;同时通过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质以调节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 肾组织里面充塞了许多的小血管和小管组成了肾脏的基本单元(肾单位)。每一枚肾脏大约有一百万个肾元。肾元中的血管球为肾小球。而与肾小球囊壁相连的U 型小细管称为肾小管。 除了血细胞及大分子的蛋白质不能通过血管壁,血浆中的葡萄糖、尿素、药物及代谢产物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过滤后的原尿沿着肾小管流动,能将身体所需要的物质例如葡萄糖、水分及某些矿物盐,再吸收回入血。 当然,肾小管的功能还远不止这些,管壁的细胞可以分泌、排泄某些物质例如氢离子、钾离子和某些药物如青霉素。过滤后的液体转换成尿液,经「肾工厂」纯化后排泄出体外。 肾功能不全对用药的影响 1. 排泄 药物在人体内的排泄途径很多,大多数的药物是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的。当肾功能不全时,肾小球和肾小管无法正常的工作,直接导致的结果是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清除降低。药物和毒素在体内的蓄积随着肾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而逐渐加重。 2. 吸收 除了排泄,药物的吸收、代谢、分布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往往伴有胃肠功能紊乱、植物神经及内分泌紊乱,导致药物吸收减少。 3. 分布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主要依赖于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以及血浆的蛋白结合率。肾功能不全时药物的蛋白结合率发生改变,主要体现在酸性药物的蛋白结合率下降。且体内pH 的变化、低蛋白血症也会影响药物的分布。 肾功能不全如何应用抗菌药? 因此我们在给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用药时,尤其是应用主要经肾脏排泄或有肾毒性的药物时,往往需要调整剂量以减少毒副作用。 下面我们总结了一些需要调整剂量的抗菌药物: 表1:肾功能受损的成人患者抗菌药物剂量调整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种药物用法: 1. 维持原量或减量使用 大环内酯类、多西环素、某些青霉素类(例如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和头孢菌素类中的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当属此类。此类在肾功能轻度损害时按原剂量治疗,中度以上损害时需要减量。 2. 剂量需做适当调整的药物 此类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中的大多数品种。需根据肾功能减退的情况适当的作剂量调整。 3. 避免使用 此类药物有明显的肾毒性,且主要经肾排泄。包括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等。给药方案的调整 1. 根据肾功能轻、中、重度损害,每日剂量分别减为原正常剂量的1/3-1/2,1/2-1/5 和1/5-1/10。

精神病患者孕期合理用药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0626763.html, 精神病患者孕期合理用药分析 作者:范梅 来源:《今日健康》2014年第05期 【摘要】目的研究抗精神病药物对孕妇病情及胎儿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安全的用药方案。方法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对精神病人孕期服药做出综合性分析。结果多数抗精神病药物应用较小维持剂量时无明显致畸作用。结论精神病患者如在孕期停药将导致病情恶化,医生应对病情做出正确评估,病情稳定的患者可给予小剂量、毒副作用小的药物支持妊娠。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妊娠用药 【中图分类号】 R9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5-0264-01 众所周知,精神病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长期维持治疗是必要的,因担心抗精神病药物对胎儿的潜在不良影响,许多女性精神病患者一旦怀孕,就会减少或停用抗精神病药。据统计,女性精神病患者在妊娠期突然中止维持治疗者中约有65%病情复发[1]。国内资料显示,精神 分裂症痊愈后维持治疗70例,妊娠期均未见复发,未维持治疗者复发率15.38%[2]。妊娠期精神症状复发对母子营养、自我照顾能力、围产期护理、应激水平均产生不良影响,也可能直接导致暴力行为、自杀、流产或早产等不良后果。因此,指导精神病患者孕期合理用药至关重要。 1 病情对胎儿的潜在影响 女性精神病患者怀孕对胎儿可造成潜在不良影响。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多种多样,除遗传因素外,也与某些妊娠期高危因子有关,如患有精神病的妇女在妊娠期接受产前护理较正常孕妇少,胎儿在宫内受到毒性或致畸性药物影响的可能性较正常孕妇多,产科并发症也较正常孕妇明显增多。 2 抗精神病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2.1 致畸性 酚噻嗪类药物除应用于妇女妊娠期的抗精神病治疗外,早期还被用于治疗妊娠性呕吐。Altshulen等(1996)将非精神疾病妇女妊娠期头3个月服用酚噻嗪和正常孕妇对照,发现对照组先天畸型的发生率为2.0%,应用酚噻嗪后增加为2.4%。上述研究资料中均未涉及酚噻嗪类药的剂量与致畸性的关系,由于受妊娠情况的影响,其平均剂量可能低于抗精神病药的标准剂量。一个回顾性研究报告宫内暴露于氟哌啶醇和对照组间相比较,先天畸型率未见有差异,但这组病例中氟哌啶醇剂量非常低(平均1.2mg/d)。Barna等报告妊娠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 氯氮平后,氯氮平可在胎内血清中积蓄。另一方面, Waldman等(1993)认为,氯氮平与其

16.肾功能不全题

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 一、选择题 1.引起肾前性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是(D ) A.汞中毒 B.急性肾炎 C.肾血栓形成 D.休克 E.尿路梗阻 2.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机制中原尿“漏回”是由于(C ) A.肾小管阻塞 B.原尿流速过慢 C.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 D.肾间质水肿 E.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3.下列哪项不是因原尿回漏所引起的(D ) A.少尿 B.肾间质水肿 C.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D.渗透性利尿 E.原尿流速缓慢 4.判断肾功能不全程度的最可靠的指标是(E ) A.NPN B.BUN C.电解质紊乱情况 D.代谢性酸中毒E.内生肌酐清除率 5.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输入大量水分可导致(E ) A.低渗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 D.粘液性水肿 E.水中毒 6.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 A) A.高钙血症 B.高钾血症C.代谢性酸中毒 D.氮质血症 E.少尿 7.下列哪项不是引起肾小管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D) A.严重休克 B.汞中毒C.严重挤压伤 D.免疫复合物 E.严重溶血 8.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时,继发性PTH分泌过多的始动原因是( A) A.低钙血症 B.骨营养不良 C.1,25-(OH)2D3生成减少 D.肠吸收钙减少 E.高磷血症9.下列尿的变化指标中哪项表示慢性肾功能衰竭更严重( E) A.夜尿增多 B.尿蛋白阳性 C.高渗尿 D.低渗尿 E.等渗尿 10.少尿型ARF少尿期中,对患者危害最大的变化是(C ) A.水中毒 B.少尿C.高钾血症 D.代谢性酸中毒 E.氮质血症 11.下列哪一项不是肾性高血压的发生机制( B) A.钠水潴留 B.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 C.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加 D.肾脏分泌PGE2减少 E.肾脏分泌PGA2减少 12.无尿的概念是指24小时的尿量小于(D ) A.500 ml B.400 ml C.200 ml D.100 ml E.50 ml 13.引起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是(D )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汞中毒C.急性间质性肾炎 D.输尿管结石 E.肾结核14.各种慢性肾脏疾病产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共同发病环节是( C) A.肾缺血 B.肾血管梗塞C.肾单位广泛破坏 D.肾小管阻塞 E.GFR减少 15.功能性急性肾功能不全时尿改变的特征是( A) A.尿比重高,尿钠含量低 B.尿比重高,尿钠含量高 C.尿比重低,尿钠含量低 D.尿比重低,尿钠含量高 E.尿比重正常,尿钠含量低 16.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哪方面的肾功能恢复得最慢( D) A.肾小球滤过功能 B.肾血流量 C.肾小管分泌功能 D.肾小管浓缩功能 E.集合管分泌功能 17.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出现等渗尿标志着(E ) A.健存肾单位极度减少 B.肾血流量明显降低 C.肾小管重吸收钠减少

浅议发药交代对精神病患者用药的意义

浅议发药交代对精神病患者用药的意义 发表时间:2010-12-24T16:31:02.040Z 来源:《中国美容医学》(综合)10年第4期供稿作者:李炜青徐钧锋[导读] 对同类型药物、新型包装药品和新型制剂,都要一一介绍,交待用法以避免重服用药。李炜青徐钧锋(河北省荣军医院071000) 【摘要】精神病患者用药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本文从精神病药的药理、药性和用药的常见现象对发药交待的重要性作了详细分析,以保证精神病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 【关键词】合理用药;精神病;发药交代 【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0-0210-01 精神病患者用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病人不依从性用药或不合理用药往往影响治疗效果,有的甚至增加抗药性或产生不良的药物反应。服药期间不能突然停药,不能漏服,如有漏服不应在下次加倍服用以免增强药物毒性甚至危及生命;鉴于此,做好精神病人用药发药交代,督导患者或其监护人合理用药显得尤为重要。 医院门诊药房是药剂科直接面向患者的窗口,做好窗口发药交待是指导患者正确用药的主要途径,也是药师价值的重要体现。因此,药师必须牢固树立“以病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耐心的服务,认真做好发药时地解释和交待,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进而确保医疗效果,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下面针对精神病患者用药的特殊性,探讨如何做好发药交待,以保证精神病患者正确合理用药。1告知异名同药,避免重复用药 同药异名现象越来越普遍,患者及家属经常难以区分,极易造成重复用药。如舒坦罗、乐友通用名为盐酸帕罗西汀;欧兰宁、再普乐通用名为奥氮平;思瑞康和启维,通用名均为富马酸喹硫平。如果患者或家属求医心切而看过多家医院或多个医生,稍不留意,就会造成重复用药或超剂量用药而加大副作用甚至危害患者生命安全。遇到这种情况,就应该提醒患者或家属有否类似备用药,交待不能同时服用,并需保存每次取药病历,下次取药时提供给医生参考。对同类型药物、新型包装药品和新型制剂,都要一一介绍,交待用法以避免重服用药。 2用通俗易懂语言代替专业术语 众所周知精神病药专业性很强,但我们面对的一些精神病患者非专业人士,他们精神上、智力上或有缺陷,家属知识水平的层次也不同,所以发药时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应多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如药物的规格计量单位克、毫升等,应直接标明并交待服几片、几包或量杯上的几格。处方上用法写着“必要时服”,患者对“必要时”是颇为费解的,药师必须向患者通俗解释正确服药时间,最好是在药袋上标明是在失眠时或在头痛,或是在便秘时服,使精神病患者或家属不产生歧义而便于操作。3提醒精神药物与非精神药物及食物的相互作用 如果精神病患者因躯体疾病服用非精神药物,应提醒患者一些常见的药物相互作用而不能同服或慎用。如癫痫患者服用抗癫痫药不能同时服用喹诺酮类、糖皮质激素类、三环抗抑郁类(丙咪嗪、阿米替林)、抗胆碱酯酸类(溴化新斯的明、氢溴酸加兰他敏)以及阿苯达唑、异烟肼等药物,以免由于其中枢作用而诱发癫痫的发作。 精神药物与食物、烟草、酒类的相互作用也要提醒。提醒患者饮食一般以易消化的豆类、蔬菜和易通便水果为主,低脂、低盐饮食,多饮水,少吃酸、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不要饮浓茶、咖啡和含乙醇饮料。4讲明药物的不良反应 精神科药物在用药期常有一些不良反应。如抗精神分裂症药在治疗过程中可出现震颤麻痹综合征、静坐不能、肌张力障碍等。而服用抗抑郁药,治疗效果多在1周后才能出现,在此之前会出现心动过速、眩晕等不良反应。患者往往以为自己的病情要加重,导致患者和家属都出现顾虑甚至恐慌。因此,发药时应该清楚告诉患者和家属,让他们有心理准备,正确对待不良反应,消除他们的顾虑和恐慌,提醒患者和家属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少药物剂量或停药,争取患者的主动配合。并提醒一些防护措施,如服用吩噻嗪类药物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每次起床或蹲下起来时要慢慢起来,防止眩晕。一些治疗指数低及治疗窗窄的药物需做血药浓度监测,如氯氮平、碳酸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防止粒细胞减少、锂盐中毒等严重不良反应。 5为保疗效,嘱咐家属监护服药 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存在拒绝服药,吐药或藏药现象。因此,对精神病患者监护服药是十分必要。药师在发药时要交待家属,对无自主能力用药的患者应每次分派服药,并监督服下,对维持用药患者也要督促按时按量服药。同时提醒家属注意观察患者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以达到安全有效用药,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6交待最佳服药时间 根据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和药物作用机制的特点,精神科药品服用时应选择适宜的时间,如可分为: (1)早上服:无镇静作用而具有抗焦虑和兴奋性药物如抗抑郁药中氟西汀、西酞普兰、万拉法辛、治疗小儿多动症药物利他林等,一般在早上或午睡后服。 (2)睡前服:具有镇静并可改善睡眠的药物如抗抑郁药丙咪嗪、氯米帕明、阿米替林、帕罗西汀、舍曲林、米氮平、曲唑酮,镇静催眠药类等,宜在睡前服。 (3)饭前服:个别在胃内吸收快、完全,且对胃刺激小的药物如抗抑郁药的达体朗(噻萘普汀片)可在饭前服。 (4)饭后服:大部分精神药物会影响消化道蠕动,且可引起恶心、呕吐、口干等不良反应,所以应在饭后30min~1h服。7结束语 本文针对精神病药用药常见的问题,阐述了做好发药交待的重要性,进而阐述了药师要坚持“以病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药师的专业特长,以保证广大精神病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 参考文献 [1]司天梅,舒良,于欣,等.10省市抗精神病药使用现状的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4,3:152-155 [2]张继志,吉中孚.精神药物的合理应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05

(内科学)贫血_肾功能不全_肾小球疾病

[真题] (内科学)贫血/肾功能不全/肾小球疾病 A1/A2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下列实验室检查结果中,支持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是 A.骨髓中非造血细胞减低 B.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减低 C.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 D.骨髓中巨核细胞减低 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减低 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2题: 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A.慢性失血 B.慢性胃炎 C.慢性溶血 D.慢性肝炎 E.慢性感染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3题: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特异性的诊断依据为 A.Ham试验(+) B.Coombs试验(+) C.网织红细胞增高 D.HbE(+) E.红细胞寿命缩短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4题: 男,44岁,头晕、乏力、面色苍白3年巩膜轻度黄染,脾下2cm。血红蛋白

56g/L红细胞1.8×1012/L,白细胞2.2×109/L,血小板32×109/L。骨髓增生减低.但红系增生,以中、晚幼红为主,尿Rous试验(+),Ham试验(+). 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C.巨幼细胞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尿Rous,试验(+),Ham试验(+)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特异性指标。 第5题: 慢性再障的治疗首选 A.造血干细胞移植 B.维生素B12肌注 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口服 D.抗胸腺球蛋白 E.丙酸睾丸酮肌肉注射 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6题: 缺铁性贫血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 A.MCV降低 B.骨髓中铁粒幼红细胞减少 C.网织红细胞减少 D.血清铁降低 E.骨髓象和红细胞系增生低下 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7题: 诊断成年女性贫血的标准为血红蛋白浓度低于。 A.140g/L B.100g/L C.120g/L D.110g/L E.130g/L

怎样护理精神病人吃药

怎样护理精神病人吃药 ——关于精神分裂症的对话 病人拒绝服药,这是所有精神病治疗中最普遍,也是最令人头痛的事。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病人拒绝服药的原因,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有的病人是由于服药以后出现了副作用,身体不舒服,影响了学习和工作。对这样的病人,一方面要耐心地劝说,摆事实、讲道理,另一方面要请医生酌情调整药物的剂量或品种,以减轻副作用。有的病人嫌长期服药麻烦,对病情复发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对这样的病人,更要反复强调再犯病的危害,有时可以用住院来吓唬一下病人。还有的病人是因为病还没好,缺乏自知力,甚至就是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不吃药。这种情况最不好办,病人是不会接受任何劝说的,有时就需要连哄带骗,或者拿出家长的威严来迫使病人服药。 有一种方法叫做“暗服药”,即在病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暗中给病人服药。常用的方法是把药片碾碎,放在饭里、饮料里,让病人服下。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精神病人的服药量比较大,片数多,每天暗服起来非常不方便。现在有一种,也是唯一的一种口服长效药——“五氟利多”,为白色片剂,无味,药效可维持3天至1周,可作为简便的暗服药。但它的副作用较大,主要表现为手抖、四肢发僵、坐立不安等反应,因此暗服时要搭配“安坦”。而安坦是短效药,需要每天服,所以家属仍然需要每天冒着被发现的危险,去为病人准备一道特殊的“小菜”,这确实需要非凡的耐心和高超的技巧。在我所接触的病人之中,真有这样让人难以置信的例子,家属常年给病人暗服药,病人却始终没有发现,仍然能够坚持工作。这样的例子,多少能给苦不堪言的家属们带来一点安慰和鼓舞吧! 药吃下去了吗? 同样是拒绝服药治疗,有的病人是明火执杖,有的病人却是瞒天过海——做出吃药的样子,而实际上药片根本没有吃进去。有个术语专门用来描述这种情况,叫做“藏药”。 藏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特别是那些长期病号,藏药手段之高明、技巧之娴熟,真令人拍案叫绝。有一位病人,出院回家之后,向家属宣称自己住院期间几乎没有吃药。为了证明并非言过其实,病人当即“吃下”几颗药片,然后吃

肾衰竭病人的麻醉详解

肾衰竭病人的麻醉详解

1.概念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由于肾单位受到破坏而减少致使肾脏排泄调节功能和内分泌代谢功能严重受损而造成水与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出现一系列症状体征和并发症。 2、发病阶段: 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时称尿毒症,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各种病因引起肾脏损害并进行性恶化,当发展到终末期,肾功能接近于正常10%左右时,出现一系列的综合症状。 由于肾功能损害是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程度和特点,一般应按肾功能水平分成几期。 肾功能代偿期:肾功能单位受损未达到总数1/2时,不产生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体内代谢平衡,不出现症状(以血(Scr)肌酐在133-177μmol/L (2mg/dl))。 肾功能不全期:肾功能水平降至50%以下,血肌酐(Scr)水平上升至177μmol/L(2mg/dl)以上,血尿素氮(BuN)水平升高>7.0mmol/L(20mg/dl),病人有乏力,食欲不振,夜尿多,轻度贫血等症状。 肾功能衰竭期:当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下降到25ml/min以下,BuN水平高于17.9--21.4mmol/L(50 ̄60mg/dl),Scr升至442μmol/L(5mg/dl)以上,病人出现贫血,血磷水平上升,血钙下降,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等。 尿毒症终末期:Ccr在10ml/min以下,Scr升至707μmol/L以上,酸中毒明显,出现各系统症状,以至昏迷。 3、根据肾功能损害的程度,病理生理改变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水代谢紊乱:由于血浆蛋白质的滤过排出,血浆胶体渗透压的降低及尿少因而使体内水盐积滞,发生水肿。当尿浓缩功能障碍,而排出大量低渗尿,可引起机体脱水。 ②电解质代谢障碍: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管对钠吸收减少,氮质血症引起的利尿的发生低钠血症。由于尿少,肾小管分泌钾减少及感染引起组织蛋白分解,产生高钾血症。由于病人严重呕吐有可产生低钾和低钠。 ③酸碱紊乱:肾小球滤过率降到20ml/min,H+不能正常排出,肾小管对HCO3-吸收障碍,发生酸中毒。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抗菌药物的选择

肝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应用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药物主要经肝脏清除:包括大环内酯类药物(不包括红霉素酯化物)、林可霉素、克林霉素、麦迪霉素、罗红霉素及阿奇霉素等药,主要经胆汁排泄,在胆汁中浓度较高、相当量药物可能在肝脏内代谢灭活,少量随尿排出。肝功能减退时,药物排泄较慢,但无明显肝毒性发生,因此可谨慎应用,按原治疗量或减量。克林霉素与林可霉素在肝内代谢,随胆汁及粪便排出,肝功能减退时其清除半衰期明显延长,血药浓度升高,可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但转氨酶的升高和高胆红素血症可能由药物干扰比色测定所致,并非肝毒性反应,故应慎用,并需减量给药。2)主要经肝或相当量经肝清除的抗生素:包括氯霉素、氨苄西林酯化物、红霉素酯化物、利福平、异烟肼、两性霉素B、四环素类、磺胺药及酮康唑、咪康唑等,肝功能减退时药物清除及代谢减少,可导致毒性反应发生,应避免使用。3)药物经肝、肾两途径清除:肝功能减退时血药浓度略升高,如同时有肾功能损害时,则血药浓度升高尤为明显。严重肝病时应减量应用,属此类的有青霉素族中的美洛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噻吩等。此外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孟多在肝病时易引起凝血功能障碍,主要抑制维生素K合成,从而使凝血因子合成不足及血小板减少,应予注意。 4)药物主要经肾排泄:肝功能减退时不需要调整剂量,包括青霉素、头孢唑林、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等药物,氨曲南、磷霉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及喹诺酮类药物(不包括培氟沙星),肝功能减退时,选用这类药物最安全。对氨基糖甙类药物,尽管主要经肾脏排泄,但肝病患者肾毒性发生率明显增高,因此肝功能减退患者应注意慎用。 肝功能减退者细菌感染,一般根据感染部位及病原菌类型,选用适宜抗菌药物,避免应用肝毒性药物,除败血症外,一般不采用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其疗程根据临床情况而定,症状好转后,仍应延长疗程,以免感染复发,一般极重感染的有效抗菌素疗程应不短于3周。 殷少军

抑郁症合理用药

抑郁症合理用药 抑郁是心灵的感冒,每人都有抑郁情绪,不及时调节就会患抑郁症。抑郁症会成为病人沉重的负担,并带来严重的精神、情感和身体煎熬,对家庭、工作和社会都会带来损害 一、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一旦出现以下症状,一定要到专科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情绪低落就是高兴不起来、总是忧愁伤感、甚至悲观绝望。 ●思维迟缓就是自觉脑子不好使,记不住事,思考问题困难。觉得脑子空空、变笨了。 ●运动抑制就是不爱活动,浑身发懒。走路缓慢,言语少等。严重的可能不吃不动,生活不能自理。 抑郁症虽说是精神疾病,但很多病人都有身体不适:如口干、便秘、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心悸、气短胸闷等。一般老年患者多见。这些患者往往就诊于综合医院的一般门诊,各项化验检查显示正常。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感到身体不适,又查不出其他器质性疾病,建议您到专科医院就诊,也许专科医院医生会帮助您尽快恢复健康。 二、治疗抑郁症的方法是什么? 诊断一旦确立,即应制订合理的整体治疗方案:在急性期时,首要的是采取有力措施,尽早地减轻患者的痛苦,缓解症状,控制发作;在急性发作期控制症状达到康复后,应长期治疗,包括预防复发,改善预后。 抑郁症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 药物治疗的特点是起效相对较快,疗效比较确定,适合于中度、重度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是当前治疗各种抑郁障碍的主要药物,能有效解除抑郁心境及伴随的焦虑、紧张和躯体症状,有效率约60%~80%。 心理治疗要求患者有一定的理解领悟能力,能够持之以恒,但若能坚持会增加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有效的预防抑郁症的复燃复发。适合于急性期无消极观念的轻中度抑郁症、以及各类抑郁症急性期症状控制后的巩固和维持治疗,可以与药物治疗同时进行。 物理治疗包括改良电休克(MECT)治疗以及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 三、常用的抗抑郁症药物及不良反应有哪些? 1、目前一线的抗抑郁剂包括SSRI类药物,如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西酞普兰等,SSRI类不良反应较少而轻微,尤其是抗胆碱能及心脏的不良反应少。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厌食、便秘、腹泻、口干、震颤、失眠、焦虑及性功能障碍等。 2、SNRI类药物,如文拉法辛,SNRI疗效肯定,起效较快,有明显的抗抑郁及抗焦虑作用。对难治性病例亦有效。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口干、出汗、乏力、焦虑、震颤、阳痿和射精障碍,大剂量时部分患者血压可能轻度升高; 3、NaSSAs类(NE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如米氮平,有良好的抗抑郁、抗焦虑及改善睡眠作用,口服吸收快,起效快,抗胆碱能作用小,有镇静作

病理生理学题库 第十七章 肾功能不全

第十七章肾功能不全 一、A 型题 1.肾功能不全严重障碍时首先表现为 A.尿量变化 B.尿成分变化 C.泌尿功能障碍 D.代谢紊乱 E.肾内分泌功能障碍 [答案] C [题解] 当各种原因使肾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时,首先表现为泌尿功能障碍,继之可引起体内代谢紊乱,与肾内分泌功能障碍,严重时还可使机体各系统发生病理变化。 3.引起急性功能性肾衰的关键因素是 A.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B.心输出量异常 C.肾灌流不足 D.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 E.肾血管收缩 [答案] C [题解] 急性功能性肾衰,就是肾前性急性肾衰,是由肾前因素引起的。凡能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及引起肾血管收缩的因素,均会导致肾灌流不足,以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发生急性功能性肾衰。 4.能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原因是 A.肾动脉硬化 B.急性肾炎 C.肾血栓形成 D.休克早期 E.休克晚期 [答案] D [题解] 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关键环节是肾灌流不足,以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各种休克时,每当血压低于8.0kPa(60mmHg)时,肾血流量可减低到正常的30%~50%。因此各类休克是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原因。肾动脉硬化、急性肾炎、肾血栓形成,均不是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原因,而休克晚期由于长期肾缺血可引起肾小管坏死会导致肾性的急性肾衰竭。 5.肾毒物作用引起的急性肾衰竭时肾脏损害的突出表现是 A.肾血管损害 B.肾小球病变 C.肾间质纤维化 D.肾小管坏死 E.肾间质水肿 [答案] D [题解] 肾毒物主要是指重金属(砷、汞等)、有机溶媒毒物(四氯化碳、甲醇等)、药物(新霉素、卡那霉素等)以及生物性毒素(蛇毒蕈毒、生鱼胆等),它们损害肾脏的突出表现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7.下述哪种情况不会产生肾后性急性肾衰竭? A.一侧输尿管结石 B.前列腺肥大 C.前列腺癌 D.尿道结石 E.盆腔肿瘤 [答案] A [题解] 肾后性急性肾衰竭主要由于尿路阻塞所致。若一侧输尿管因结石阻塞后,即使这一侧肾完全丧失功能,另一侧肾可完全代偿,也不会产生肾后性急性肾衰竭。 8.急性肾衰竭发病的中心环节是 A.GFR降低 B.囊内压增高 C.血浆胶渗压降低 D.体内儿茶酚胺增加 E.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答案] A

肾衰竭病人的麻醉

1.概念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由于肾单位受到破坏而减少致使肾脏调节功能和内分泌代谢功能严重受损而造成水与电解质紊乱出现一系列症状体征和并发症。 2、发病阶段: 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时称,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各种病因引起肾脏损害并进行性恶化,当发展到终末期,肾功能接近于正常10%左右时,出现一系列的 综合症状。 由于肾功能损害是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程度和特点,一般应按肾功能水平分成几期。 肾功能代偿期:肾功能单位受损未达到总数1/2 时,不产生和肌酐升高、体内代谢平衡,不出现症状(以血(Scr)肌酐在133-177卩mol/L ( 2mg/dl ))。 肾功能不全期:肾功能水平降至50%以下,(Scr)水平上升至177卩mol/L (2mg/dl)以上,血尿素氮(BuN水平升高>L(20mg/dl),病人有乏力,食欲不振,夜尿多,轻度贫血等症状。 肾功能衰竭期:当内生肌酐(Ccr)下降到25ml/min以下,BuN水平高于(50 60mg/dl) ,Scr升至442卩mol/L (5mg/dl)以上,病人出现贫血,血磷水平 上升,血钙下降,,水、等。 尿毒症终末期:Ccr在10ml/min以下,Scr升至707卩mol/L以上,酸中毒明显,出现各系统症状,以至昏迷。 3、根据肾功能损害的程度,病理生理改变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水代谢紊乱:由于血浆蛋白质的滤过排出,血浆胶体渗透压的降低及尿少因而使体内水盐积滞,发生水肿。当尿浓缩功能障碍,而排出大量低渗尿,可引起机体脱水。 ②电解质代谢障碍: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管对钠吸收减少,氮质血症引起的利尿的发生低钠血症。由于尿少,肾小管分泌钾减少及感染引起组织蛋白分解,产生高钾血症。由于病人严重呕吐有可产生低钾和低钠。 ③酸碱紊乱:肾小球滤过率降到20ml/min,H+不能正常排出,肾小管对HCO3- 吸收障碍,发生酸中毒。 ④贫血:肾性贫血的血红蛋白浓度与肌酐浓度呈负相关,血肌酐353umol/L 则贫血必然发生;这是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不足,出血和溶血造成。 ⑤出血倾向:肾疾患是血小板功能改变,可供利用的血小板第川因子减少, 特别是在透析治疗中更加明显。 ⑥肾性高血压:由于水盐排泄障碍,血浆容量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

(一)肝功能不全的患者用药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首先是人体各种物质代谢和加工的中枢,并把多余的物质加以储存;其次,肝脏还有生物转化和解毒功能,对绝大部分进入人体的药物和毒物,都会在肝脏发生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化学反应,不同程度地被代谢,最后以代谢物的形式排出体外。由于肝细胞不断地从原料中吸取原料,难以避免遭受有毒物质或病毒、毒素、药物和寄生虫的感染或损害,轻者丧失一定的功能,重者造成肝细胞坏死,最后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及肝衰竭,甚至发生肝性脑病。 另外,肝脏又是许多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当肝功能不全时,药物代谢必然受到影响,药物生物转化减慢,血浆中游离型药物增多,从而影响药物的效应并增加毒性。因此必须减少用药剂量或用药次数,特别是给予有肝毒性的药物时更需谨慎。 1、肝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原则 (1)明确诊断,合理选药 (2)避免或减少使用对肝脏毒性较大的药物 (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特别应避免肝毒性的药物使(4)对肝功能不全而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可选用对肝功能毒性小,从肾脏排泄的药物 (5)开始用药时宜小剂量,必要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做

到给药方案个体化 (6)定期检查肝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肝功能不全患者抗菌药物的选择 (1)可按常量应用的药物:青霉素、头孢唑啉、头孢他啶、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类和多黏菌素类、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氟喹诺酮类 (2)对严重肝病者需减量使用的药物(对一般肝病者可按常量应用):哌拉西林、美洛西林、阿洛西林、羧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红霉素、克林霉素、甲硝唑、氟罗沙星、氟胞嘧啶、伊曲康唑等 (3)肝病者减量用药:林可霉素、培氧沙星、异烟肼(异烟肼在肝炎活动期避免使用) (4)肝病者避免使用的药物:红霉素酯化物、四环素类、氯霉素、利福平类、两性霉素B、酮康唑、咪康唑、特比萘芬、磺胺类。

肾衰竭病人的麻醉(精品课件)

1.概念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由于肾单位受到破坏而 减少致使肾脏排泄调节功能和内分泌代谢功能严重受损而造成水与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出现一系列症状体征和并发症。 2、发病阶段: 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时称尿毒症,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各种病因引起肾脏损害并进行性恶化,当发展到终末期,肾功能接近于正常10%左右时,出现一系列的综合症状。 由于肾功能损害是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程度和特点,一般应按肾功能水平分成几期。 肾功能代偿期: 肾功能单位受损未达到总数1/2时,不产生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体内代谢平衡,不出现症状(以血(Scr)肌酐在133-177μmol/L(2mg/dl))。肾功能不全期: 肾功能水平降至50%以下, 血肌酐(Scr)水平上升至177μmol/L(2mg/dl)以上,血尿素氮(BuN)水平升高>7.0mmol/L(20mg/dl),病人有乏力,食欲不振,夜尿多,轻度贫血等症状。

肾功能衰竭期:当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下降到25 ml/min以下,BuN水平高于17.9--21.4mmol/L(50 ̄60mg/dl) ,Scr升至442μmol/L(5mg/dl)以上,病人出现贫血,血磷水平上升,血钙下降,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等。 尿毒症终末期:Ccr在10ml/min以下,Scr升至707μmol/L以上,酸中毒明显,出现各系统症状,以至昏迷。 3、根据肾功能损害的程度,病理生理改变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水代谢紊乱:由于血浆蛋白质的滤过排出,血浆胶体渗透压的降低及尿少因而使体内水盐积滞,发生水肿。当尿浓缩功能障碍,而排出大量低渗尿,可引起机体脱水。 ②电解质代谢障碍: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管对钠吸收减少,氮质血症引起的利尿的发生低钠血症。由于尿少,肾小管分泌钾减少及感染引起组织蛋白分解,产生高钾 血症。由于病人严重呕吐有可产生低钾和低钠。 ③酸碱紊乱:肾小球滤过率降到20ml/min,H+不能正常排出,肾小管对HCO3-吸收障碍,发生酸中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