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

浅析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
浅析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

浅析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

摘要: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本文从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出发,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提出对教与学方式变革、教师角色变化以及对教师信息素养的新要求。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教师专业发展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必须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快教师教育信息化进程,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帮助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获取新知识,更新已有知识,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我国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长期以来,师资培养标准偏低,教师从教能力不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实施以来,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有些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此外,在现有的师范教育体系中,教师教育课程老化,部分内容陈旧,缺乏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难以适应新时代教师的需求,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且对于在职教师来说,传统方式难以满足在职教师的不同培训需求,培训不能面向全体教师,不能照顾到不同地区、不同教师的差异,难以促进其专业发展。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要加快教师的信息化进程,全面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获取新

知识,更新已有知识,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价值指向和发展趋势受教育信息化背景的影响。在信息技术被大量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情况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受到信息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带来的是对教与学方式变革、教师角色变化以及对教师信息素养的新要求。

(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教育,学生可以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学习资源进行学习,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而是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指导者,教学科研协作者,课程开发者和终身学习者。

(二)重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随着信息化在教育领域的深入,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要有信息意识,要明确信息知识,要具备信息能力。教师只有掌握了这些技能,才能充分开拓教学空间,教会学生自主地去检索和获取所需知识,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从而推动自己的各项教学工作。

三、教师专业发展应具有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新知识、巩固原有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具体表现为:

(一)能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应用和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使教学内容多样化、直观化,丰富了教学资源,同时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等提供了可能,使学生学习的方式呈现多样化。教与学环境的改变,促使教师必须具备信息素养,具备驾驭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能力;促使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包括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系统设计、教学资源开发、知识呈现方式、教学策略选择、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环境的构建等。

(二)具备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与反思的能力

评价和反思能力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在网络信息时代显得尤为重要。要求教师通过学习掌握有关技术和方法,能够及时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及专业能力进行评价和反思。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评估、总结自己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效果,分析其中的不足,探求问题解决的策略,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方式适应信息化社会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具有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社会责任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是教育信息化的促进者,肩负着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社会责任。这一责任具体表现为:向学生传授技术利用、信息利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知识的责任;为社会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和促进学生公平享受这些教学资源的责任;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终身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结构不断完善的责任。

四、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很多,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认为以下三种方式对促进教师职业发展更为有效,更加切实可行:

(一)强化职前培养

教师职前培养是教师掌握大量专业化知识,进行师范性、专业性教育,并使之成为专业化的教师的基础阶段。强化教师的职前培养,杜绝不合格的人员进入教师岗位。

1.完善师范院校的教育课程课程系,加强现代教育的技术培养。

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具备教育技术素养是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在信息化社会中生存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为提高教师的生存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应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课程体系,适当调整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的比例,加强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核心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确实提高现代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2.加强准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的培养。

教师的专业发展、社会的进步都要求教师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知识的主动探索及研究者。因此,在职前适应期,除学习专业技术以外,还应加强教育科研意识的培养。

(二)完善在职培训

1.采取远程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

现代化远程教育是指通过卫星系统、互联网,以及其他多媒体手

段所进行的实况或非实况的教学活动。传统的教师培训一般采取短期强化培训的方式,形式单一,时间和地点受到极大的限制。对于在职教师来讲,年龄跨度大,学历层次不一,学习需求的差异性也很大。短期培训学习不自主,需求得不到满足。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教师的培训可以依托现代远程教育,实时在线学习交流,通过网络课件、Blog、BBS等方法学习,不受时空、地点等因素的限制,但是不能针对本校的教育教学实践。

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专家指导下,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来培训全校教师的一种全员性继续教育形式。它将教师培训与学校的教学、科研结合起来,时间灵活又面向实践教学的需要,针对性强。但是校本培训仅立足于本校,且培训资源相对缺少,有一定的局限性。

远程培训和校本培训刚好优势互补。因此,可以依托现代网络,将远程培训和校本培训有机整合,充分利用远程资源,结合本校实际,确实开发出一条远程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新型培训道路。

2.内容上应注重理论、技术、科研的统一。

从教师的专业发展来看,教师的成长是从基本的理论到教学实践,再到教学反思的过程。因此,在教师培训的内容上,应重视教育理论、教育技术、教育科研的统一。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靠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的手段和方法体系,它在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一方面,现代教学活动离不开现代教育媒体,离不开

教育技术的支撑,另一方面,教师在进行自我专业能力的提高时,不能仅靠传统的培训模式,而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去主动发展、应对挑战。

媒体是人体的延伸,现代教学媒体是教师教学的得利助手,也是信息时代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有力工具。在开展教育科研的各个阶段,现代教学媒体都可以为教师提供有力的帮助。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使用教育技术,从事教育实践,进行教学反思,改变教育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3]

3.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知识不断更新换代的今天,教师凭个人力量很难得到较好发展,必须通过交流且进行“详细的、理论上的及实践意义上的交换”,形成“长期的共享和共同解决问题的工作习惯”,才能促进自身发展,从而推动教育的不断发展。

第一,利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各个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着一定差异,特别是对于边远山村、西部地区的学校而言,教学资源更是匮乏。因此,可以通过网络,将国内外优秀教师的授课录像、专家讲座等上传到网络上,丰富教师的学习资源。

第二,通过网络可促进教师合作学习、交流与反思。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交流,校本培训应加强教师与同行、教师与专家之间的合作学习与交流,网络则为这样的合作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平台。教师可以利用Blog、BBS等发表教育思想,利用QQ、MSN、E-mail等与同行专家进行沟通。

总之,教师专业发展是时代进步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要不断探索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方法,切实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纪望平.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5,(9).

[3]冯学斌,赵建民.现代教育技术简明教程[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唐朋飞陈海军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最新资料推荐------------------------------------------------------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学习笔记专题一: 教师专业化的源与流一、教师专业化动因(一)教师专业化的背景 1、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一次性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变革教师培养体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教育能力,成为教育改革不得不首要解决的问题。 2、终身教育思潮的提出 3、教育所承载的社会期望转嫁于教师(二)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 1、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潮流 1966 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教师地位之政府间特别会议,在会上提出并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对教师专业化做出了明确的说明。 2、教师专业化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二、教师专业化的历史进程教师专业化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其发展变化的历程可分为非专门化-专门化-专业化三个大的发展阶段。 (一)教师非专门化阶段在这段漫长的历史阶段里,教师职业所以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其社会基础是: ① 教育是少数统治阶级的特权,学生数量少。 ② 社会还没有普及教育,教师需求量小,没有大量培养的社会需求。 (二)教师职业的专门化阶段 1681 年法国天主教神甫拉萨尔 1 / 22

(La Salle)创立了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这成为世界独立师范教育的开始。 1695 年德国法兰克在哈雷创办了一所师资养成所,施以师范教育,成为德国师范教育的先驱。 1795 年法国在巴黎设公立师范学校, 1810 年设立高等师范学校。 1832 年法国颁布统一的师范学校系统,统一隶属中央。 1833 年的《基佐法案》明确规定各省均设师范学校一所。 从 1870 年到 1890 年,世界许多国家颁布法规设立师范学校,中国也是在这个时代,即 1897 年创立了以专门培养教师为主的师范学校。 师范教育是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它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的诞生与变革,标志着教师职业经验化、随意化的解冻以及教师职业专门化的开始。 通过设立独立的师范教育机构对教师进行定向专业化培养的社会基础是: ① 工业革命的兴起和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对劳动力教育程度的新需要。 ② 广泛实施的普及教育基础教育师资的大量需求。 普及初等教育促进了中等师范学校的发展,普及中等教育促进了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 (三)教师职业专业化阶段(三)教师职业专业化阶段 20

信息技术教师个人成长规划

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紧跟时代步伐,紧握教育脉搏。注重自身的修养,发挥榜样的潜移默化作用。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学会用心爱护学生,用民主和智慧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领导的肯定。 (5)其它方面 积极配合、完成上级领导下达的各种教育教学任务。 三、具体措施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信念。每天分时段读书,必须完成一定的阅读量;扩大读的范围,可以读先秦诸子、古代文学、教育名著、教育刊物、教材等等;形成科学合理的读书方法,在追求量的同时发生质的变化,不断丰富、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教育理论水平。 2、立足课堂实践,形成有特色的教学风格。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从身边有经验的教师处请教,从名家光盘里学习,从区内名师中汲取,敢于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提升。 3、学会反思,形成创新的工作局面。坚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找出不足,积极客观地面对,辨证看待问题,创新工作,把反思的成果落实在具体的事件中,并形成书面笔记。 4、笔耕不止,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及时记录教育教学中的现象、灵感,诉诸于笔端,写出教育案例、故事、论文、随笔等,并坚持投稿。在发表的同时,梳理自己的教育历程,丰富教学的血脉,形成有深度的教学思想。

5、加强教科研,形成一定的学术能力。努力探求教育教学的规律,用研究的成果指导教学。在研究中提升,在提升中研究,走一条研究的学术道路。近期完成市课题结题,争取能有省级立项课题,提高课题的研究质量和价值。 6、提高师德修养,形成人格的大山。用心灵去塑造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让人格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 四、附规划表 自我现状分析

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策略分析

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16-08-15T11:02:22.530Z 来源:《文化研究》2016年3月作者:涂能吉 [导读] 我们要以专业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未来中小学基础教育,争取多元化发展教育模式,为中小学教育工作,添砖加瓦。 涂能吉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禾斛岭小学 :335104 【摘要】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一直是我国乃至世界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得较晚,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一段差距。而教育的深化改革对我们教师专业化发展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发展的现状存在教师专业知识守旧、意识不强、知识偏弱、研究不足甚至产生职业倦怠等现象。针对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试着从教学观念、学校培训、教师个人等方面做出策略分析,以顺应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策略分析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及标准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更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发展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内容包括.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专业能力的提高以及自我的形成。简单地概括教师专业发展就是一个终生学习的过程。通过对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研究,我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界定应该包含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要掌握较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具备充足的教育学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符合不同特点学生的教育需求。三是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尊重并关爱学生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四要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并不断地反思总结以培养自身的创新及科研能力。最后是终生学习的能力。 二、教师专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有一千万左右的教师,是国内最大规模的专业团体,承担着世界上最大的中小学教育。但我们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速度还远跟不上我们教改的步伐。广大教师队伍中不乏教育观念弱后,创新意识、科研能力不足及职业道德意识淡薄的情况。严重束缚中小学的成长与发展。具体表现为: 1、专业意识淡薄。没有把教师的职业当成一种自我实现的工作,而只是一谋生的手段。随着年纪的增长工作越来越没有动力。 2、教学模式单一。多数老师传统观念占据主导,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使学生失去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遏制的思维的宽度与广度,这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极为不利的。 3、教师综合素质低 目前我国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依旧欠缺,部分地方教师资源匮乏,这些地方以小城市及偏远地区,贫困地区为主。为此,国家对小学数学教师的选拔门槛并不高,这就导致了地区教师水平下降,以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水平低的地区依次递减。 4、专业研究不足。长期以来的教研及教学常规工作和教师培训被许多教师看成是形式,把教研与教学分开,课堂中大多还是凭自己的经验与感觉去教学。教学效果及质量不尽人意。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策略 (一)积极进行教师专业化培训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专业的素质框架,这样的专业素质框架分别体现在四个方面:学科教学能力;教师职业观与职业道德;教学观;教师学习与发展观。所以,而学校为了能够教育出更加优质的学生,就应该重视对教师的教育技能的培训,增加重视度。而身为一名专业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完整的系统的相关教育教学知识,首先最基本的就是符合教师身份的知识,另外还应该熟悉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教学法知识,无论面对何种状况都能够熟练地运用相关的技能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培养。 (二)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实现自主发展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渠道来加强自身的教育理论知识,缩小与教改要求的差距。积极投身到教学改革和教育研究当中去。教学实践研究是提升教师专业成长最为有效的途径。教师要学会观察与思考善于在教学中发展研究问题,进行课题研究,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案。其次要加强自我训练,开展听课交流活动,多上公开课在实践中总结反思,注重收集反馈信息如:学生反馈、家长反映、同事建议、领导督促等。此外教师在自主发展中有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观。抵制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不正之风,为人师表,除了给自己的学生传授知识外,应该为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做学生知识上的引路人,生活中的知心人。 (三)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1.从环节上创新 在中小学生的受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教育”这两个字上,学生是教学工作开展的主体,也是 “被培养”的主要角色,主要的任务就是在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提升学习能力。而相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是学生的培育者,主要负责在培养过程中指导学生认真思考、细心观察、整理归纳、实践锻炼,争取达到初始的教学目的,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技能各司其职,分工合作,互相配合,才能“芝麻开花,节节高”,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2.应用科技手段创新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科技资源,以播放PPT、看电影、举办知识竞猜赛,举办演讲比赛等的方式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相同兴趣的同学也可以聚集在一起,创办相关的兴趣小组。学校给予最大的鼓励和支持,积极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娱乐中,得到知识。 (四)健全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激励机制 学校也应采取多种评价和激励机制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成就激励,把激发、形成教师的内部动力机制作为管理目标,通过让每一位教师取得成功,促使全体学生取得成功,最终实现教育取得成功的目标。树立起“人人都有发展机会”的信念,促使他们更大胆地去创造机会,走向成功。这就要求学校实行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譬如,现在许多学校实施特聘教授制度。再次,学校还要多给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及物质激励。设计各种各样的外在奖酬形式,并设计具有激励特性的工作,从而形成一个诱导因素集合,以满足教师的外在需要和内在需要。最后我们要十分重视道德激励和文化激励。注重培养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学术理想、价值形象和主体意识,并千方百计创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良好的育人环境,以形成学校文化精神与教师个人价值的和谐统一,使教师获得专业的满足感及成就感。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教师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首先介绍了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然后分析了教师专业发展应具备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最后提出了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三条途径。 关键词:教育技术;专业发展;信息素养 教师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必须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快教师教育信息化进程,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帮助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获取新知识,更新已有知识,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价值指向和发展趋势受教育信息化背景的影响。在信息技术被大量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情况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受到信息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带来的是对教与学方式变革、教师角色变化以及对教师信息素养的新要求。 (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教师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而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学生可以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学习资源进行学习,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而是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 一是学生学习指导者。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承担“领航员”的角色,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制定达成目标的最佳学习路径与策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形成高效的学习能力。 二是教学科研协作者。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之间乃至师生之间,应善于通过网络协作交流分享经验与智慧。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协作,把自己融入到教学科研团队中,奉献或吸纳最新的研究成果。 三是课程开发者。教师必须把握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方向,不断完善和更新课程内容,及时调整课程体系,以保持课程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四是终身学习者。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意识,养成跟踪学科前沿的行为习惯;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二)重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资料讲解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应用广泛。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用于教育、教学,促进了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使我国的教育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走在前列,教育部领导在《中国教育报》撰文提出把现代教育技术当作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并号召“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要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已引起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相应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了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研究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洞察其发展趋势,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以便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1.远古教育技术的萌芽 关于教育技术的由来,学术界有的认为教育技术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人类产生语言前,远古猿人“用啁晰噪叫、呐喊、呼号、杂嚷单音字,有时用半音乐式的音调等交换意见“。这是原始教育技术的雏形。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后来产生了口头语言,但尚未出现课本,这时口耳相传、口授手示之术是教育的主要技术。在公元前 469-399年,西方的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和公元前551—479年,东方的孔子的“启发法”,则为人类社会留下了宝贵的教育技术遗迹。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其原理是:他常常先装作别人比自己聪明,通过巧妙的诘问,引导对方承认原来的观点是错误的;接着他凭借反复桔难和归纳,引伸出明确

信息技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xx县第二中学信息技术组教师学习计划让自已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既潜心教研,又尽责做好学校各项工作,促进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工作,提升理念,改变观念,结合学校和本教研组的工作,安排本组信息技术组教师学习本专业,以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特制订信息技术小组学习计划: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提高现代信息意识,提高现代信息技术水平,能对计算机进行必要的维护,会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素材加工,课件修改、制作,网络资源搜索等。 2、信息技术课程越来越趋向于工具型课程,随着课程整合越来越剧烈,信息技术必将更多的服务于其它课程,成为服务性的工具课程,要为其它课程服务必须了解这些课程的相关知识,因此,我组教师更适合成为“一专多能”、“一专多能”即拥有一门专业技术(计算机操作处理信息技术),能够了解理科各科目的基础知识,能够拥有独立进行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教学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 (一)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以课本内容为基础继续学习,如:photoshop、flash、Dreamweaver、cooledit、影片剪辑等软件的学习。 (二)及时对每天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记录整理,并争取与同行们进行交流,通过集体备课、交流学习等形式、取长补短、共同切磋,共同进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教学水平。(三)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创新能力,加强对学生电脑作品制作的培训与指导工作,挖掘其内在的知识艺术潜力。 四、学习安排: 时间每天上午10:30-12:00(20131223--20130107) 讲课教师 xx日期内容备注熬xx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学生成长。 众所周知,幼儿教育在终身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教师是连接课程和幼儿之间 的一座极其重要的桥梁,因此,幼儿教师在人一生发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研究如何促进幼 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说是刻不容缓。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如何呢?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又和什么因素有关呢?基于这两个问题,笔者借鉴已有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珠海市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 调查从幼儿教师的职业观念、职业行为、职业满意度和需求、幼儿教师培训情况、幼儿园 评价制度和幼儿园的教研激励制度六方面考察珠海市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 题,寻找了幼儿教师基本情况与专业发展情况的相关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本次调查的结果大体如下: 珠海市幼儿教师队伍年轻化,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占全体教师的76.1%,大部分幼儿教师工资低于珠海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幼儿教师队伍极不稳定。 幼儿教师选择这一职业都比较主动,对于幼儿教师的形象认识已经从奉献型、权威型转变 成为专家型和服务。 幼儿教师乐于参加专业发展活动,但是,教师反思比较被动,教学独立性不强,幼儿教师 对职业生涯规划了解不多,职业发展处于盲目状态。 不少幼儿教师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比较自信,但是,工作负担重、对研究方法掌握不多及教 研没有实质性的回报等因素影响教师开展教研活动。 珠海市幼儿园的培训在“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提高了研究能力”等 方面让多数的教师觉得满意。 但是,幼儿园相关培训还存在培训机会太少、培训模式陈旧、培训与工作实际矛盾大等不 足。 幼儿园在评价教师时主要目的是判断教师的发展需求,评价主体是多元化的。 幼儿园的教研激励制度对于超过半数的教师没有吸引力。 在幼儿教师基本情况与专业发展情况的相关关系分析中发现: “是否会再选择当幼师”和“教学独立性”、“最高学历”、“对培训满意度”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网络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doc

网络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 摘要:阐述教育技术的由来和发展历程,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涵义及研究内容,网络环境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联系,网络环境对现代教育的影响。然后分析指出了网络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涵义;网络环境;联系; 影响;发展趋势 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应用广泛。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用于教育、教学,促进了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使我国的教育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走在前列,教育部领导在《中国教育报》撰文提出把现代教育技术当作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并号召“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要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已引起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相应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一、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1.远古教育技术的萌芽 关于教育技术的由来,学术界有的认为教育技术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人类产生语言前,远古猿人“用啁晰噪叫、呐喊、呼号、杂嚷单音字,有时用半音乐式的音调等交换意见“。这是原始教育技术的雏形。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后来产生了口头语言,但尚未出现课本,这时口耳相传、口授手示之术是教育的主要技术。在公元前469-399年,西方的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和公元前551—479年,东方的孔子的“启发法”,则为人类社会留下了宝贵的教育技术遗迹。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其原理是:他常常先装作别人比自己聪明,通过巧妙的诘问,引导对方承认原来的观点是错误的;接着他凭借反复桔难和归纳,引伸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思索并得出结论。他帮助别人获取知识就像助产婆一样,自己虽年老不能出生,但却能替别人接生。而孔于的“启发法”则是以学生提问为主,它只是作言简意赅地回答,但一般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得出正确地结论,从而使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启发。 2.简单媒体时期的教育技术 约8000年前,初期文字符号的产生是在原始社会的末期,部落的增多,分散范围广大,为扩大信息传递的距离和范围,于是便产生了符号文字。人类的文化知识就可以通过文字符号记载和保存,并用来传递知识和交流经验,这可算是文字媒体的真正始祖。为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文化教育的传播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

浅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发展

浅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响应“科教兴国”战略的号召,在教学中 应用现代技术教育已成为当今社会教育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现阶段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还存在着误区,如何合理有效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值得思考的话题。 引言: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教育现代化 的重要条件。当今的国际竞争是经济的竞争,科技实力的竞争,归根结 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的发展也十分迅猛,并引起了教育的深刻变革,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 和教学组织形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号召下,各 教育部门组织了中小学校创建“教育区域现代化建设”!大到学校的现 代化教育基础设施,小到课堂中的现代化教育技术以及现代化教育手段 的运用。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这个名词在教育行业已经家喻户晓: (1)在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也 利于教学情景的创设。同时,加大教学信息的容量,扩大教学的空间, 延长教学的时间,很好地解决学生参与教学的活动量和教学时间,有利

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个性的发展,也能使学生更 快地掌握知识。 (2)教学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集 中教学形式发展为班级教学、远程教学、个别化教学和计算机网络教学 等多种组织形式。目前,虽然班级教学仍然是组织教学的主要形式,随 着幻灯、录音、影视、计算机等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师──学生”教学模式逐渐发展为“课堂多种媒体”教学模式。 然而,我们能想到的现代化教育工具以及模式的作用真正普及了 吗?又有多少的学校,多少的教师还没有从根本上改观思想或者没有真 正使用好现代化教育设施呢? 就我的观察与调查统计,对使用现代化教育设施发表个人的想法: 一、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用”得怎样?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用,而用得如何,实在是难以用一个简单的、或“规范”的标准来衡量,这也正是我们一直没能从一个较准确的角度审 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最大困难。但“用”实在太重要了,作为以 应用为主的学校管理和教学,无论从哪个角度,脱离了“用”,什么技 术都没有任何意义。 (一)从客观上讲,教师在“硬件”上就受到了限制,还是采用传 统式教学。 现在教育部门已经按照标准为各中小学学校配备了相应的现代化 教育设施,如投影仪、幻灯机、多媒体教室、视频教室、网络教室等。 但是学校的使用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有的学校把这些设备当宝贝一样

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蒋文超

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蒋文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 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 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 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 一、信息技术为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教师的应用与创新能力包含:积极开展信息技 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科研与发展能力包括:能充分利用 信息技术学习业务知识,发展自身的业务能力。 二、思路、方法、步骤 (一)思路 主体性教学推进个性化学习自主建构,教师、学生、校园文化等因素系统作用下实现教师专 业成长、个性化学习的自主建构。首先是积极整理和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方式、主体性教学模 式的研究成果,以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师专业化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自我建构。其次 是切实进行教师专业成长状况、学生个性及学习状况调查,从中总结经验,树立起专业成长、个性化学习的标杆,并通过分析与训练,归纳出个专业化、性化的培优、补缺与提升思路; 对教师、学生的个人兴趣,也将作为学科学习的重要参照与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而予以关注。关注校园文化的构建在教室专业成长、学生个性化学习中的作用,并通过校园文化的创建促 成教师、学生的良性发展。 (二)方法 密切结合教师自身的工作实践渗透研究内容。融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家校联系、试题命制、备课组活动、教师教学技能、学生活动等行为为一体。结合观察研究、体验研究、文献研究 等方法对行动的结果进行全面的搜索、分析、归纳和总结。 (三)步骤 校本课程的开设,目的就是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去让学生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努力做到 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成,学有所长!校本课程以“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立足点,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通过对部编教材的研究,自发挖掘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 的题材作为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尤为重要。通过校本课程的研 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基础 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水平,夯实“终身学习”的基础。 1.校本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课堂教学 “网络学习环境”是指以互联网资源为主要信息源,利用建于本地网或位于国际互联网中的主 题学习网站,赋予学习者以明确的方向,引导学习者产生一个有趣且可行的任务,并提供必 需的、能够指导他们完成任务的资源。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对教学方式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主要有以下几种: (1)探究性学习 “学生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选择并确定他们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在教 师的指导下,综合应用多学科的学习成果,仿照科学探究的过程,主动提出(发现)问题, 以问题为中心,自主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

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09595510.html, 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作者:李媛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15期 摘要:当前教育大环境下,随着教育水平和社会对教育行业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教师的自身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长远的过程,不能停滞不前,所以当前教师如何发展是一个重要难题。本文讨论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现状,进而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个理论基础。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对策 当前,教师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教师不但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更对学生起着榜样示范作用。教师不仅要做好本身的教学工作,也要做起“学习者”和“研究者”角色的任务,所以教师角色多样性对教师的要求也是较多的,教师要不断促进自我专业发展,做好本职工作,也要不断实现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一)教师工作压力 关于教师压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Kyriacou和Suteliffe率先在《教育评论》(Educational Review)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教师压力的研究性文章,该文章将教师压力定义为教师的一种不愉快的、消极的情绪经历,如生气、焦虑、紧张、沮丧或失落,这些均是由教师这一职业引起的[1]。 教师的工作压力来源之一是学校。学校使用学生测试结果来衡量学生的表现,根据学生考试成绩评估教师头衔和奖金,教师不容易控制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这种矛盾会给教师带来压力。而除此之外,学校管理也不是尽如人意的,学校领导及多数家长更愿意看到学生成绩的进步,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上级为教师建立了强大的压力系统,如学生评级系统,职称评级系统,所有这些都与学生的表现有关。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由于中国教育体制的全面深入改革,教师的工作评价,职位聘任,薪酬择优,发表论文等的数量,每个老师都感受到无形的压力。另一方面,国家和社会普遍相信这种教学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由于教育质量下降,学生数量的增加,公众会责怪老师。 最后,教师的个人方面来自人格特质的压力,这与个人的世界观,挫折感,心理调节水平等有关。并且出于职业原因,作为教师组的共同特征,对周围的感受更敏感。教师在适应更多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教学的一般任务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 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 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育的民主化 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这就意味着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生予以特别照顾 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如办学的自主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 教学的原则 直观性启发性巩固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 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教学过程的结构引起学习动机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教学的程序备课上课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上好课的具体要求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热烈 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班主任地位作用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班级组织的领导者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班主任的管理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2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 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教师职业角色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 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学制 非指导性教学法 学生主体性 人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 教育全国化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简介开始:试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的专业发展逐渐备受注重。教师要适合新课程的需要,就必须进一步提升素质,与新课程一起成长。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从三个方面给予增强:本学科专业方面、教育理论方面、教学经验方面。在促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努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要评估自己的专业发展,理解自我,确立发展。。此内容文章属于《教育论文→课改论文》栏目,以上内容为《试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2011-6-13 4:34:15》简单介绍,正文正式开始》》》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 教师的专业发展逐渐备受注重。教师要适合新课程的需要,就必须进一步提升素质,与新课程一起成长。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从三个方面给予增强:本学科专业方面、教育理论方面、教学经验方面。在促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努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要评估自己的专业发展,理解自我,确立发展目标,首先,教师自身要有专业发展的观点和意识,其次,教师应规划自我专业化发展的内容。 [关键词]:新课改;教师;专业化发展。 的素质是新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而教师的素质是其专业发展的根本所在,所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问题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充满困难和艰辛的过程。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个体持续更新知识结构、增长专业水平的过程。 在新课程改革地背景下,如何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或者说如何重构教师角色和形象,也许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没有整齐划一的演进历程,但其中至少存有着一些共同性的特征。当今为师之道,知晓教师何以由合格到优秀、由优秀到卓越。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含义: 专业, 是指掌握专门的知识和技能的人所从事的职业, 是所从事职业中某一门类的特殊工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个人成长计划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个人成长计划 篇一:信息技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信息技术 某某某 20XX年9月 信息技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20XX—20XX)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本人一贯严格要求自己,重视学习,精心钻研业务,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既潜心教研,又尽责做好学校各项工作,在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我将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用计划来鞭策自己,重视培养自己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进一步促进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工作,提升理念,改变观念,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结合学校和本教研组的工作,现制定我的三年个人发展规划,以作鞭策:

一、专业发展状况自我分析 1、优势 1、有较强的事业心,教学基本功比较扎实,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2、有一定的业务能力。能独立分析教材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善于激情引趣,教学方法灵活,能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方案,能运用多媒体上课,并能用多种软件自制的课件辅助教学。 3、具备必要的学科知识和良好的个人素养。在教学工作方面认真贯彻新课改精神,钻研教材教法,精心备课,教学过程思路清晰,重视让学生体验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过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课堂教学,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注重信息技术知识的实际应用。 4、平时主动学习各类教育科研理论书籍,能经常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 方面的问题,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并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请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不足 1、教学上,对新课改新教材的认识还要加强。 2、教学内容的前后衔接上还要多下功夫。 3、要增加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时间,加强教学反思。

浅析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浅析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发表时间:2019-04-22T10:23:19.40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作者:刘媛媛[导读]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从教师这个角度需要采取以下策略: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通过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检查、反思、评价促使自己发展;主张自我反思,加快教师专(垫江县文化路小学,重庆市垫江县 408300)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从教师这个角度需要采取以下策略: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 目标;通过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检查、反思、评价促使自己发展;主张自我反思,加快教师专业发展;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策略。关键词: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发展策略 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从而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完成课程改革的历史使命,这不仅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政治任务,也是我们每位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所谓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活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新课改呼唤着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又将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本人从参加学校组织的《有效教师的发展策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感受和体会角度来谈几点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及标准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更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发展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内容包括.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专业能力的提高以及自我的形成。简单地概括教师专业发展就是一个终生学习的过程。通过对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研究,我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界定应该包含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要掌握较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具备充足的教育学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符合不同特点学生的教育需求。三是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尊重并关爱学生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四要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并不断地反思总结以培养自身的创新及科研能力。最后是终生学习的能力。 二、教师专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有一千万左右的教师,是国内最大规模的专业团体,承担着世界上最大的中小学教育。但我们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速度还远跟不上我们教改的步伐。广大教师队伍中不乏教育观念弱后,创新意识、科研能力不足及职业道德意识淡薄的情况。严重束缚中小学的成长与发展。具体表现为:(一)、专业意识淡薄没有把教师的职业当成一种自我实现的工作,而只是一谋生的手段。随着年纪的增长工作越来越没有动力。 (二)、教学模式单一多数老师传统观念占据主导,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使学生失去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遏制的思维的宽度与广度,这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极为不利的。 (三)、教师综合素质低目前我国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依旧欠缺,部分地方教师资源匮乏,这些地方以小城市及偏远地区,贫困地区为主。为此,国家对小学数学教师的选拔门槛并不高,这就导致了地区教师水平下降,以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水平低的地区依次递减。 (四)、专业研究不足长期以来的教研及教学常规工作和教师培训被许多教师看成是形式,把教研与教学分开,课堂中大多还是凭自己的经验与感觉去教学。教学效果及质量不尽人意。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策略 (一)积极进行教师专业化培训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专业的素质框架,这样的专业素质框架分别体现在四个方面:学科教学能力;教师职业观与职业道德;教学观;教师学习与发展观。 所以,而学校为了能够教育出更加优质的学生,就应该重视对教师的教育技能的培训,增加重视度。而身为一名专业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完整的系统的相关教育教学知识,首先最基本的就是符合教师身份的知识,另外还应该熟悉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教学法知识,无论面对何种状况都能够熟练地运用相关的技能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培养。 (二)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实现自主发展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渠道来加强自身的教育理论知识,缩小与教改要求的差距。积极投身到教学改革和教育研究当中去。教学实践研究是提升教师专业成长最为有效的途径。教师要学会观察与思考善于在教学中发展研究问题,进行课题研究,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案。其次要加强自我训练,开展听课交流活动,多上公开课在实践中总结反思,注重收集反馈信息如:学生反馈、家长反映、同事建议、领导督促等。此外教师在自主发展中有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观。抵制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不正之风,为人师表,除了给自己的学生传授知识外,应该为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做学生知识上的引路人,生活中的知心人。 (三)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1.从环节上创新 在中小学生的受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教育”这两个字上,学生是教学工作开展的主体,也是 “被培养”的主要角色,主要的任务就是在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提升学习能力。而相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是学生的培育者,主要负责在培养过程中指导学生认真思考、细心观察、整理归纳、实践锻炼,争取达到初始的教学目的,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技能各司其职,分工合作,互相配合,才能“芝麻开花,节节高”,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2.应用科技手段创新

网络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

网络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 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应用广泛。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用于教育、教学,促进了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使我国的教育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走在前列,教育部领导在《中国教育报》撰文提出把现代教育技术当作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并号召“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要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已引起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相应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一、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1.远古教育技术的萌芽 关于教育技术的由来,学术界有的认为教育技术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人类产生语言前,远古猿人“用啁晰噪叫、呐喊、呼号、杂嚷单音字,有时用半音乐式的音调等交换意见“。这是原始教育技术的雏形。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后来产生了口头语言,但尚未出现课本,这时口耳相传、口授手示之术是教育的主要技术。在公元前469-399年,西方的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和公元前551—479年,东方的孔子的“启发法”,则为人类社会留下了宝贵的教育技术遗迹。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其原理是:他常常先装作别人比自己聪明,通过巧妙的诘问,引导对方承认原来的观点是错误的;接着他凭借反复桔难和归纳,引伸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思索并得出结论。他帮助别人获取知识就像助产婆一样,自己虽年老不能出生,但却能替别人接生。而孔于的“启发法”则是以学生提问为主,它只是作言简意赅地回答,但一般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得出正确地结论,从而使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启发。 2.简单媒体时期的教育技术 约8000年前,初期文字符号的产生是在原始社会的末期,部落的增多,分散范围广大,为扩大信息传递的距离和范围,于是便产生了符号文字。人类的文化知识就可以通过文字符号记载和保存,并用来传递知识和交流经验,这可算是文字媒体的真正始祖。为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文化教育的传播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造纸和印刷技术的发明,使书籍的大量印制成为可能。书籍成为教育技术中一种重要的文字教材得到普遍应用,不仅提高了教育能力,扩大了教育时空的自由度,而且也丰富了教育形式,节省了口语讲授的时间和精力,结束了口耳相传的原始教育方式,为学校教育,规模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到了公元1027年,北宋的御用大夫王唯一设计制造了刻有经脉俞穴的铜制人体模型,并编写了

教师专业发展学习资料

教师专业化发展学习资料商丘市锦绣路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习资料专题 一:教师专业化的源与流 一、教师专业化动因 (一)教师专业化的背景 1、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一次性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变革教师培养体制,提高教师的专业 素养和专业教育能力,成为教育改革不得不首要解决的问题。 2、终身教育思潮的提出 3、教育所承载的社会期望转嫁于教师 (二)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 1、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潮流 1966 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教师地位之政府间特别会议”,在 会上提出并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对教师专业化做出了明确的说明。 2、教师专业化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二、教师专业化的历史进程教师专业化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其发展变化的历程可分为非专门化-专门化-专业化三个大的 发展阶段。 (一)教师非专门化阶段在这段漫长的历史阶段里,教师职业所以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其社会基础是: ①教育是少数统治阶级的特权,学生数量少。② 社会还没有普及教育,教师需求量小,没有大量培养的社会需求。 (二)教师职业的专门化阶段 1681 年法国天主教神甫拉萨尔(La Salle )创立了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这成为世界独立师范教 育的开始。1695 年德国法兰克在哈雷创办了一所师资养成所,施以师范教育,成为德国师范教育的先驱。1795 年法国在巴黎设公立师范学校,1810 年设立高等师范学校。1832 年法国颁布统一的师范学校系统,统一隶属中央。1833 年的《基佐法案》明确规定各省均设师范学校一所。从1870 年到1890 年,世界许多国家颁布法规设立师范学校,中国也是在这个时代,即1897 年创立了以专门培养教师为主的师范学校。 师范教育是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它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的诞生与变革,标志着教师职业经验 化、随意化的“解冻”以及教师职业专门化的开始。 通过设立独立的师范教育机构对教师进行定向专业化培养的社会基础是: ①工业革命的兴起和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对劳动力教育程度的新需要。 ②广泛实施的普及教育基础教育师资的大量需求。普及初等教育促进了中等师范学校的发展, 普及中等教育促进了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 (三)教师职业专业化阶段 (三)教师职业专业化阶段 20 世纪60 年代,世界各国均面临着教师极为短缺的情况,因而都采取了各种应急措施以应付对教师“量”的急需。但由于忙于应付教师“量” 的急需,对于教师“质” 的问题则有所忽视。 60 年代中期以后,形势有了新的变化,师范教育面临着几个方面的巨大压力,迫使提高教师的质量。首先是世界各国均出现出生率下降的情况,对教师的需求量相对降低;其次是经济上的困 难,政府需要大幅度消减公共支出,并往往把教师培养机构作为减少开支的对象;第三是从总体上来说学校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