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弘扬农耕文化

传承弘扬农耕文化
传承弘扬农耕文化

传承农耕文化建设美好家园

农耕文化是我国从未间断的一种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它体现和反映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长期以来,人们为了适应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创造的多样性农业生产和丰富博大的农耕文化,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浸透着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它集中升华了亿万民众的实践经验、教训和成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时至今日,农耕文化中的许多理念,在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仍具有现实意义。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的农耕文化、人文精神与和谐理念,不仅在维系生物多样性、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资源持续利用、传承民族文化、保护独特景观、推动乡村旅游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保持和传承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传统特色,丰富文化生活与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一、庆阳农耕文化的起源

庆阳地区史前,氏族部落繁多,曾经是皇帝部落生息繁衍的地方《史记》云:“皇帝崩、葬桥山”。《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皇帝陵在宁州城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据史料记载,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轩辕黄帝的陵墓在今正宁五顷原乡,坐落在五顷原和二顷原之间。传说皇帝曾于华池狩猎,在庆城与岐伯论医,于崆峒问道广

成子。皇帝是上古时代从游牧生产转为定居农耕的华夏先民的首领。《史记·五帝本纪》说的皇帝“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又说涿鹿之后“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售虫蛾”。涿鹿之战,指的是距今约4600余年前,皇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适于放牧和农耕的中原地带,由此可见,当时庆阳属于游牧地区。夏、商、周三代,方国林立。据文献记载,在三代迄至秦汉,这里向来为戎狄与汉民族交替活动(或杂居)之地(连登岗,1998)周先祖不窋立邦国于北豳。据《史记·周本纪》:“不窋失官,奔于戎狄之间”。《国语·周语》韦昭注:“不窋失官,去夏而迁于豳,豳接西戎,北接狄也。”豳地即戎狄居住的地方,当是畜牧地区。唐《括地志》云:“不窋故城在庆州弘化县南三里,即不窋在戎狄所居之城也。”唐庆州治所在今甘肃庆阳县,则今庆阳县于其时正是游牧地区。后公刘迁豳,即今宁县城西之庙嘴坪,故称公刘邑。据《史记》所述,这里也本是戎狄之间,应是游牧地区。经公刘的利用改造,始由畜牧地区转成为农业地区。《诗·公刘》对公刘在豳经营农业过程的描述也显示出这里原来皆是一片草原,赖公刘的开垦始能广为种植。到古公亶父(周太王)“去豳,止于岐下”时又复为游牧地区。

由上可知,庆阳地区原为游牧地区,后周人以农业立国,其势力所及和封国所在,逐渐成为农耕地区。但其间仍有反复,当时庆阳应为从游牧向农耕转变阶段,农业、畜牧两种生产方式并存。庆阳当

时位于农耕游牧交错带上。周穆王安五戎于太原的史实(即迁义渠戎、彭卢戎、乌氏戎、郁郅戎、太原戎等部落至今董志原、镇原等地),也说明庆阳其时为农牧交错区。羌戎原为游牧民族,迁至庆阳后逐渐转为农耕生产方式,但其原有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不可能完全消失,应是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两种经济类型和文化相互融合,并在当今庆阳农耕文化中仍存有遗存。

二、农耕文化的传承价值

我国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同时也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近万年的农业生产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也是几千年农耕文化形成和发展取之不尽的源泉。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它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始终。时至今日,农耕文化中的许多理念、思想和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如夏历、二十四节气、阴阳五行等)在现代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在农村和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在农业生产中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保持本民族特色、传承本国文化传统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一)传承农耕文化是保障民族健康生活的源泉

当今中国食品安全、环境污染、重金属污染(主要是农村)是影响和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而中国的农耕文化、传统饮食文化,是“天人合一、药食同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人吃的中药、吃的天然食物都是来源于自然界。食物是最好的药物,我们日常吃的天然食物,都具有天然药物一样的作用。中国第一部农耕专著《齐

民要术》里就收集了几百种食物,都被我们的祖先开始选择食用了。中华民族的祖先选择了吃植物的种子来维持生命和健康,这是非常智慧的选择,“得谷者昌,失谷者亡”。中国的饮食结构是最健康、最科学的。因为我们的传统饮食结构,不仅是由中国的传统农耕文明所决定,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生活实践以及食疗保健经验积淀的结晶。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说:“我中国近代文明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研究和回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饮食结构,我们就能够非常深切地感受到,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就是我们中国的农耕文明。这对于保证全民族健康素质的提高的确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我们中华民族繁衍了几千年,活得很健康,没吃出那么多怪病,得益于传统农耕文明和传统饮食文化。而我们现在是生活越来越好,病越来越多;优良传统抛弃的越快,各种现代病生的越怪;药越吃越多,病越治越难。快速的发展与设施使人们远离了大自然,精美的食物弱化着人们的消化能力,制造着越来越多的高血压(2亿人)、糖尿病(9500多万人)、肥胖症人群。难道我们不该反思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文明。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心中还有“农历”,还有农耕文化精神,这个人就拥有了健康之根、快乐之本、幸福之源。因为农耕文化的本质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这个合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顺应自然。农耕文化的精神是化育和养成。

(二)传承农耕文化是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农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可持续性发展问题也随之突显。我国粮食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的消耗,大量增加化肥和农药的投入。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条件日益趋紧的状况下,继续靠增加资源和化学品投入来增加产出的余地越来越小,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压力越来越大,以对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为特点的农业增长方式将难以为继。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借鉴和吸纳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精华,遵循自然规律,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逐步减少化学品的投入,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注重增长速度与质量安全的协调。

农业本身是人类长期认识自然、适应自然过程的结果,农业任何革新和发展都不应忽视过去的经验和成果。中国传统农业从来就是低碳环保的,只是近几十年中国的农业才变得“化学化”,成为污染最大的领域。传统农业中有许多好的东西,是当地劳动人民依据自身的自然资源和物种间的关系,运用本土的、独特的、独创的耕作技术和实践经验,经过世代不懈的努力形成并传承下来的生态平衡系统和农耕文化。现在的农业生产中抛弃农家肥、有机肥,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并忽视农作物的倒茬轮作,人畜粪便无处理的排放,生产生活垃圾的任意丢弃,毁林垦荒,草原过载等不理智行为,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和破坏,不仅维系自然生态平衡的生物链、害虫的天敌遭到灭顶之灾,而且危害到了人类自身的生活和健康。许多数千年来哺育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民间用具、民俗用品、传统农具、传统技艺,以

及我国农业的许多优良传统和理念正在走向衰落和消失。农业本身具有的调节生态、田园风光、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的多样性功能被忽视。如何在时代演进中,在发展现代农业中,有效保护和借鉴利用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使数千年传承下来的农耕文明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继续发挥其有益的作用,的确到了值得反思、值得重视的时候了。

面对现实如果我们束手无策,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只有按照我们人类的共同经验:当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办法和一条更好的路径时,我们就要回过头去,回到先民的智慧当中去,回到我们的传统当中去,看看我们的先民留下了什么遗产给后人,看看我们的先民的那些智慧和理念,今天依然需要传承。农耕文化毫无疑问就是先民给我们留下的具有重要传承价值的遗产,是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资源。农业,在生产人类赖以生存的食品及工业原料的同时,也传承着文化和文明,农业的多样性和多功能性需要人们不断的认识、正确的对待、科学的利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1号文件)中指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旅游、文化传承功能”。陈晓华副部长在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上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传承农耕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有益成分,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现代农业,是重要的精神资源

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势在必行

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势在必行 农耕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文化根之所在,其中农耕器具和传统手工艺制作器具的发展历程,它们代表着一个地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古旧农耕器具和传统手工艺制作器具作为农业文明的主体,蕴含着厚重而又丰富的农耕文化。 在世界古代文明中,中国的传统农业曾长期领先于世界各国。主要是由于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一整套的精耕细作、用地养地的技术体系,并在农艺、农具、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等方面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广袤的地域多样性、民俗多元性形成了中国农耕文化的多样性,而其秉承的协调和谐的三才观(即天、地、人在农业生产中的辩证关系)、趋时避害的农时观(即“不违农时”和“用养结合”)、辨土肥田的地力观(即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种养三宜的物性观(“物宜”“时宜”和“地宜”)、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即废弃物质资源化、实现农业生产系统内部物质良性循环)、御欲尚俭的节用观(即积粮以备荒)更是及大地丰富了中国农耕文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迅猛提升,农村发展日新月异,在我们这一代人跨入机械化、电子化和信息化全新时代的同时,也亲手送别了穿越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农耕社会。因此,开发利用好丰富多彩的农耕文明与自然遗产资源,收集整理古旧农耕器具和传统手工艺制作器具、实物及其技艺资料,建设存放、保护、展览博物馆是传承农耕文化的需要,是启迪教育后人的需要,是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是现代人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 时至今日,农耕文化中的许多理念、思想和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如夏历、二十四节气、阴阳五行等)在现代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在农村和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在农业生产中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在保持地域特色、传承地方文化传统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有利于农业的健康发展。传统农业中有许多好的东西,是当地劳动人民依据自身的自然资源和物种间的关系,运用本土的、独特的、独创的耕作技术和实践经验,经过世代不懈的努力形成并传承下来的生态平衡系统和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毫无疑问就是先民给我们留下的具有重要传承价值的遗产,是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资源。 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现代农业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除虫剂、除草剂等化学品,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伤害了大量有益生物,破坏了

中华农耕文化及现实意义

中华农耕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唐珂 一、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母 农耕文化就是建立在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即指传统农业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典章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风俗、文化、习惯等意识形态总和,它所反映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其本质内容。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作为泱泱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衣食产品,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色彩缤纷的精神财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农业考古资料证明,我们的中华先祖,历经远古漫长的混沌蛮荒时期,在距今一万年左右,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由于生态变化和人口增加,野生动植物无法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于是原始农业应运而生,以前单纯依赖采集与狩猎的生活发生改变,随着种植与畜牧业的发展,人们开始聚族而居,人口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村落和社区,继而出现了城市和国家,最终拜托蒙昧落后的状态走向文明。从刀耕火种到男耕女织,从精耕细作到现代农业,农耕文化资源与原始社会,在漫长的农耕历程中,华夏民族在这片热土上进行了不懈努力和艰苦探索,在世世代代的传承发展中孕育出精彩纷呈、灿若星河的中华文化。 农耕活动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延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中,炎黄子孙植五谷,饲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形成了渔樵耕读、富国祖民的优良传统,创造了上下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奠定了万代基业。比如稻作文明起源地之一的河姆渡文化、粟作文明起源地半坡文化、商代的协田耕作方式、汉代的耕作发明二牛抬杠、魏晋旱地耕作模式耕耙糖、唐宋水田耕作典范耕耙粆和明清的生态农业——农、桑、牧、渔等等,这些农耕活动不仅揭示出中华民族在作物育种和耕作方面为人类做出的特殊贡献,而且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夯实了基础。事实表明,农业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农业生产的不断演进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农业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联系,农业发展过程中孕育和产生了文化,文化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农业的进步。没有农业,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农耕文化门类众多,包括古代农学思想、精耕细作传统、农业技术文化、农业生产民俗、治水文化、物候与节气文化、节庆文化、农业生态文化、农产品加工文化、茶文化、渔文化、蚕桑文化、畜牧文化、饮食文化、酿酒文化、服饰文化、民间艺术、农民艺术、农业文化遗产、涉农诗词歌赋等等。农耕文化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思想理念、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和思维方式,其本身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大地众多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涉及人们发明和创作的工具、器物和艺术品,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科技、法律、宗教、民俗等诸多领域。据此证明,农耕文化与中华文化渊源极深,农耕文化支撑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母,是中华

传承弘扬农耕文化留住我们生活的根

传承弘扬农耕文化留住我们生活的根 日期:2012-03-06 13:44 作者:夏学禹来源: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农耕文化是我国从未间断的一种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它体现和反映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长期以来,人们为了适应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创造的多样性农业生产和丰富博大的农耕文化,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浸透着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它集中升华了亿万民众的实践经验、教训和成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时至今日,农耕文化中的许多理念,在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仍具有现实意义。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的农耕文化、人文精神与和谐理念,不仅在维系生物多样性、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资源持续利用、传承民族文化、保护独特景观、推动乡村旅游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保持和传承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传统特色,丰富文化生活与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一、农耕文化的主要内涵、主要特征、实践原则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体和基础。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已发现了成千上万处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遗址,最早的当在一万年以前。考古证明,距今五六千年前,在我国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诸多区域就有了相当发达的农耕文明。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经济社会里,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不但决定了中华民族历史的进程,书写了中国人的伟大与自豪,今天仍然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乡村社会生活的各各方面。但是,农耕文化一直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冲击,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更面临着传统中断和特征丧失的威胁。因此,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保护、传承和利用农耕文化,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重要意义。 (一)主要内涵 农耕文化曾经覆盖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那么,农耕文化的内涵是什么?西北师范大学的彭金山教授概括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八个字。 1.“应时”。农业生产联系最直接的是时间与节气,在中国古代,人们基本上是生活在按照自然节律和农业生产周期而安排的时间框架之中的。夏代的历日制度《夏小正》中,已把天象、物候、气象和相应的农事活动列在一起便于民间掌握。后来,又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人们依节气安排农事活动。直到今天,节气依然是人们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依据。农业生产,本就是一种根据节气、物候、气象等条件而进行的具有强烈季节性特征的劳作活动,其时间性是很强的。因此,顺天应时是几千年人们恪守的准则,“不违农时”是世代农民心中的“圣经”。“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是故得时之稼兴,失时之稼约”(《吕氏春秋、审时》)。“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得时之和,适地之宜”。应时,体现了前人对自然规律的重视。

论述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差异

论述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 的 差异 姓名 学号 院系(部所) 专业 任课教师

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差异 摘要:事实上海洋文明或许在经济上很强,但是无论经济基础还是政治基础都不会很稳定。一方面,商业活动很容易受到战争啊、政权变动之类事情的影响,经济好但是极不稳定易受破坏;另一方面,海洋文明下国民缺乏向心力缺乏对国家的认同感,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在海洋文明中很难得到认同,如果国家受到重大打击很难恢复。农耕文明相比海洋文明更为稳定,也更易在乱世中生存下来。工业革命以前真正完全纯粹的海洋文明大多都衰落到只剩下遗迹了,而人们还是一直在借用农耕民族的文化、制度在生活。 关键词:海洋文明农耕文明差异原因 一、什么是海洋文明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包括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人们从远古时代起就开始与海洋打交道,创造了与海洋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就是海洋文化,它是人类与海洋有关的创造,包括器物制度和精神创造。具体说来,海船,航海,有关海洋的神话、风俗和海洋科学等都是海洋文化。海洋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主要因特有的海洋文化而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思想、精神和艺术领域等方面领先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所以,一种海洋文明之所以能称为海洋文明,一是它要领先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二是这种领先主要得益于海洋文化,两者缺一不可。一种文明在地理位置上靠近海洋,甚至有比较发达的海洋文化,并不一定是海洋文明。古埃及靠海,但其文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尼罗河;古巴比伦也靠近海洋,但其文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两河;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得益于海洋的不多,尽管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也创造了丰富的海洋文化,也算不上海洋文明。古代日本文明与海洋的关系远比中国文明与海洋的关系密切,然而其文明程度却远不如以长安为中心的中华文明,所以也不能算是海洋文明。太平洋诸岛的土著文化,其文化与海洋的关系虽然十分密切,也创造了一些海洋文化,但却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当然更算不上海洋文明。所以,靠近海洋,有海洋文化不一定就能发展成海洋文明。从这样一种思路出发,我们首先要确定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海洋文明,分析这种文明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寻找后来海洋文明的发展,最后总结出海洋文明的根本特点和优势,以使我们对海洋文化和海洋文明的认识有一个新的高度和新的起点。 海洋文明国家代表是古罗马、古希腊。 二、什么是农耕文明 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农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

农耕文化诗词谚语博物馆

----传承千年工艺弘扬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诗词谚语博物馆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快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已经或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许多有识之士通过各种方式在搜寻和咏叹着传统农耕文化,记录和研究着历史变迁的足迹。近年来,在报刊上、书籍中、媒体上、艺术界等领域,屡见搜寻农耕文化类精品佳作。把农耕文化精品放在这里展示,就是供热爱中华文化、热爱农耕文化的人欣赏受益。热诚欢迎各界朋友自荐或推荐优秀的农耕文化精品。 农耕文化诗词谚语:犁 犁的名言诗句:犁 耕田犁地伴耕牛,走遍大地任性求。 以食为天民所赖,开创大业是先流。 犁的特性:坚韧执着,勇往直前

----传承千年工艺弘扬农耕文化---- 犁,是传统农业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农具之一,将犁做成工艺品,在艺术品收藏领域具有一定独创性。继承发展传统理念,加上精湛技术,使这款犁工艺品玲珑可爱,妙趣横生。令收藏者,观之顿生喜悦,把玩回味无穷。 农耕文化诗词谚语:耙 耙的名言诗句:耙 精耕细作论短长,踏平田地拓旧荒。 春来勤于万民事,秋奉平畴五谷香。 耙的特性:稳健细 致,兼顾公平。 耙,是南方水稻产区广泛使用的大型农具之一,采用优质木材制作而成。创意独到、工艺精致。耙床与耙挺之间的连接,处理得恰到好处。尤其与工艺

----传承千年工艺弘扬农耕文化---- 品犁的比例相谐调,配套组合,相映成趣。可以为传统农具工艺品爱好者带来收藏乐趣,陶冶处事公平细致的情怀,拓展宽阔远大的视野。 农耕文化诗词谚语:水车 水车的名言诗句:水车 天下真龙居田头,旱涝凭此水长流。 今逢识者留得在,助力财富任君求。 水车特性:合众之力,积极向上。 水车,它的整体造型具有龙的气势,积极向上,充满激情;龙骨和车叶精致小巧,玲珑可爱;上下两轴的齿数一多一少,设计科学,搭配恰当,运转灵活,提升效率。各项配件一应俱全,真中有巧,巧中存真。其色彩也一如真车以桐油油过一般,车身红润,纹理自然。既不失原物属性,又极具

农耕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众所周知,中华,自汉朝以来就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并且与佛教,道教等不断融合的过程中而形成独特一个的东方文化中心,而在这种文化的背后,则是深入到普罗大众骨髓里面的农耕文化。那么,农耕文化究竟给我们中国带来了什么呢? 笔者认为:这种文化对古老的中华文明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它,让中华文明兴盛了两千多年;同样,也是它,为我们注入了注定要经历痛楚的基因,使我们在耻辱中走向现代化,继续容纳新的血液,焕发新时代的勃勃生机。 《一》 自汉代伊始,以儒学为中心的农耕文化就深深地影响到国人心中。那时,每隔一个百年左右的时期,国家就会面临战乱不断,人民一方面要战胜战乱以获得安宁,另一方面,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统治阶级要需要平定战乱,巩固统治,发展经济。由此,一种极度需要安定,平静的思想在人民中蔓延开来。 恰好这时,佛教传入中国并且不断被广大民众接受,道教产生。于是,在统治阶级的引导或控制下,以佛道儒为主的思想就不断融合,一方面推动文化的传播,人民素质也不断提高,反过来也推动农耕经济与文化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而且,由于这种以尊礼爱幼,追求安定生活的思想极为有利于地主阶级的统治,所以,在以后的历代中,无论朝代怎么更换,这种文化传承都未断绝,这也是为何中华文明强于西方文明一千多年之久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在唐代之前,由于统治阶级相对比较开明,对文化的

控制相对比较宽松,因此,此时的农耕文化不断地吸收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和外来文化,唐代的皇帝的血统与对待北方少数民族与外来民族的开明政策便是最好的例子,“天可汗”称呼之空前绝后,更是说明了这一点。在坚持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农耕文化不断与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融合,促成自身文化的不断繁荣,唐代的突出成就说明了这一点,而且,汉代组建了大一统时期的第一支彪悍的骑兵,唐代组建了中国第二支彪悍的骑兵,而且在安史之乱前夕,发生在西域的那场与阿拉伯军队的激战,说明了唐朝军队的战斗力是如何凶悍,虽然最终未能取胜。军队战斗力的形成是以雄厚的经济与充满朝气蓬勃的文化为依托的,不然,任再强势,也无法持久。因此,历届王朝末期的衰落,实际上是农耕文化在这阶段的衰落。 因此,农耕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可以这样说,没有农耕文化,就没有两千多年灿烂的中华文明。 《二》 但这种农耕文化自形成之日起,便带有一种难以出去的缺陷,可以说:是这种缺陷,让中华文化自明代以后不复昔日荣耀,也让中国经历百年的耻辱,痛苦的近代化。 首先,统治阶级过多干预文化的进程。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以大一统为核心的封建帝国,帝国内高度集权,而且皇权总是在不断的强化中,这决定了文化核心——儒家文化必须要受到统治阶级的严格束缚,即使是吸收外来文化,也必须要保证能够不对其构成威胁,久而久之,就形成官僚体制下的封闭的文化,难以长期保持不断更新,以

传承弘扬农耕文化

传承农耕文化建设美好家园 农耕文化是我国从未间断的一种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它体现和反映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长期以来,人们为了适应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创造的多样性农业生产和丰富博大的农耕文化,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浸透着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它集中升华了亿万民众的实践经验、教训和成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时至今日,农耕文化中的许多理念,在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仍具有现实意义。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的农耕文化、人文精神与和谐理念,不仅在维系生物多样性、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资源持续利用、传承民族文化、保护独特景观、推动乡村旅游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保持和传承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传统特色,丰富文化生活与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一、庆阳农耕文化的起源 庆阳地区史前,氏族部落繁多,曾经是皇帝部落生息繁衍的地方《史记》云:“皇帝崩、葬桥山”。《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皇帝陵在宁州城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

山”。据史料记载,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轩辕黄帝的陵墓在今正宁五顷原乡,坐落在五顷原和二顷原之间。传说皇帝曾于华池狩猎,在庆城与岐伯论医,于崆峒问道广成子。皇帝是上古时代从游牧生产转为定居农耕的华夏先民的首领。《史记·五帝本纪》说的皇帝“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又说涿鹿之后“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售虫蛾”。涿鹿之战,指的是距今约4600余年前,皇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适于放牧和农耕的中原地带,由此可见,当时庆阳属于游牧地区。夏、商、周三代,方国林立。据文献记载,在三代迄至秦汉,这里向来为戎狄与汉民族交替活动(或杂居)之地(连登岗,1998)

中国农耕文化探源

ATE 源源 源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夏学禹 农家服务社 【编者按】农耕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它体现和反映了传统 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它的形成和发展,浸透着历代 先贤的血汗,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本刊自2009年5月开辟“农业古诗文赏析”栏目起, 一直致力于从农耕文明的浩瀚海洋中撷取先贤智慧的点点珍珠,以期带给读者科学启迪和 文化传承。近日在北京举办在“中华农耕文化展”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一再延期闭幕,让我 们欣喜地看到社会公众对农耕文化的关注和追捧。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夏 学禹先生撰写的《传承弘扬农耕文化留住我们生活的根》一文对农耕文化的思想和内涵 进行了深刻地诠释,本刊特摘取其中一段,以飨广大读者,在此向夏先生致以诚挚的谢意!中国农耕文化探源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体和基础。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已发现了成千上万处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遗址,最早的当在一万年以前。考古证明,距今五六千年前,在我国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诸多区域就有了相当发达的农耕文明。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经济社会里,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不但决定了中华民族历史的进程,书写了中国人的伟大与自豪,今天仍然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乡村社会生活的各各方面。但是,农耕文化一直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冲击,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更面临着传统中断和特征丧失的威胁。因此,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保护、传承和利用农耕文化,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重要意义。 1.主要内涵 农耕文化曾经覆盖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那么,农耕文化的内涵是什么?西北师范大学的彭金山教授概括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八个字。 (1)“应时”农业生产联系最直接的是时间与节气,在中国古代,人们基本上是生活在按照自然节律和农业生产周期而安排的时间框架之中的。夏代的历日制度《夏小正》中,已把天象、物候、气象和相应的农事活动列在一起便于民间掌握。后来,又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人们 依节气安排农事活动。直到今天,节气依然是人们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依据。农业生产,本就是一种根据节气、物候、气象等条件而进行的具有强烈季节性特征的劳作活动,其时间性是很强的。因此,顺天应时是几千年人们恪守的准则,“不违农时”是世代农民心中的“圣经”。“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是故得时之稼兴,失时之稼约”(《吕氏春秋、审时》)。“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得时之和,适地之宜”。应时,体现了前人对自然规律的重视。 (2)“取宜”取宜主要是对“地”来说的,即适宜、适合。中国传统农业强调因时、因地、因物制宜,把“三宜”看作是一切农业举措必须遵守的原则。种庄稼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取宜”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我们的祖先在农事活动中很早就懂得了“取宜”的原则,周祖农耕文化中的“相地之宜”和“相其阴阳”理念,就是“取宜”的实践经验总结,在指导人们认识自然和从事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3)“守则”则,即准则、规范、秩序,它是人与自然长期互动形成的实践原则。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蕴含着“以农为本、以和为贵、以德为荣、以礼为重”等许多优秀的文化品格。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对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崇尚和谐、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勇于创新等优良品质的养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厚土。 (4)“和谐”农业是农业生物、自然环境与人构成的 72

农耕文化 免费

农耕文化

序 黄帝是传说时代游牧者首领,并且是带领他们从游牧生产和生活,转为定居农耕的华夏先民首领。所以,黄帝也是传说时代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融合的开创者。无论是古代华夏,还是今天的汉族和世界各地的华人,始终认为自己是黄帝的后代,认为自己是黄帝和另一位创立农耕文明的始祖炎帝的子孙,从而自詡为“黄帝后裔”和“炎黄子孙”。同时,他们还将历史上古代华夏文明的发生、起源和许多文化方面的肇启,都追溯到开创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融合的黄帝或黄帝时代。 在历史上的中国,以农耕文化为基础的华夏文明,主导着多民族统一的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然而,中国历史上肇始于黄帝和黄帝时代、独步一时的华夏文明,实际上是由中原华夏农耕文化,与其周边民族创造的游牧文化、游耕文化、渔猎文化,以及东南沿海和岛屿上的海洋文化融合汇成的。它是人类惟一绵延至今的古代文明,并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中国古代,当中原华夏与周边民族文化发生交往、冲突和矛盾之际,或者中原地区出现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出现非华夏族为主要统治者的政权之时,华夏先民显赫的始祖黄帝,便在剧烈的民族文化冲突、碰撞和交融中,成为维系和巩固华夏团结,传承和弘扬华夏文化的一种象征。黄帝在历史上的中国,经常起着巩固民族团结、弘扬民族精神,以及维系中华传统、融合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纽带作用。 近年来,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为适应新时期农业转型

的要求,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农耕文化的保护、开发和传承工作,着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展农耕文明的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农村民俗文化、传统民居、古镇村落及人文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促进农耕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形成最早的文化,它持续时间最久,内容也最丰富。农耕文化是我国从未间断的一种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的实践,并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反映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和中华文明的内涵。长期以来人们为了适应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创造的多样性农业生产和丰富的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生产生活的结晶,在它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浸透着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我们民族的伟大智慧,它集中升华了亿万民众的实践经验、教训和成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传承和利用好这些丰富的人文精神与和谐理念,不仅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而且对发展现代农业,以及弘扬民俗文化、传统文化,保持传统手工制作工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同时也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近万年的农耕生产活动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也是几千年农耕文化产生和发展取之不尽的源泉。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它贯穿中国传统文化发

讲座类课程之农耕文化

讲座类课程之农耕文化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中国农耕文化”知识讲座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小学德育 地点:健生教育活动中心大礼堂和基地内农耕知识展馆 活动形式:主题演讲、参观 二、活动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人民的尊重与喜爱。中国农耕文明是中国文化及其重要的一部分,中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我们的祖先日常生产、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桩桩件件都闪烁着中国人的智慧、包容的光辉。而现在许多农耕文明正渐渐退出了我们的生产、生活,这对中国文化、世界文化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本次讲座所涉及的内容对于深厚的农耕文明而言只是桑海一粟。但希望能使大家对我国的农耕文明有更多的了解,能够引起大家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达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 三、活动对象 参加学农社会实践的高二学生。 四、活动目的 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农耕文化的概况,扩大视野,拓展知识面。分类对我国的农耕文化进行探讨与研究,理解我国古老的农耕文化对现代农业的影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学习、参观和总结我国古代各种用品和食物的种类与特点,多方位了解我国的农耕文化。 2、学生通过参观农耕文化展示厅,认识和理解我国的农耕文化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 3、学生通过对农耕文化的学习,感受我国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我国古代文明久远的历史,进而加深学生对祖国历史的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从而产生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五、重、难点: 1、重点:识记五谷是哪五谷,了解我国农具的种类、用途与历史,了解是上海地区与农业有关的历史人物及其贡献 2、难点:感受我国农耕文化之博大精深,总结我国农耕文化的特点。 六、活动时间分配(90分钟) 1、举办“中国农耕文化”讲座。 (1)以“农食篇”“农器篇”“农技篇”“人物篇”“建筑篇”“农节篇”六大主要版块分别介绍我国的农耕文化。(50分钟) (2)小组讨论。 2、对我国的农耕文化有了分类学习后参观基地内农耕知识展示厅,对我国的农耕文化更形象,更深的了解。(30分钟) 3、总结与提升:(10分钟) (1)回顾讲座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我国的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 (2)活动后让学生结合初一《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原始农耕生活”思考和讨论:“我国农耕文化的范围涉及到生活的哪些方面”,引导学生探究中国农耕文明的渊源。 七、活动前的准备 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对我国的古代农耕知识了解情况。

农耕文明的传承创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116169350.html, 农耕文明的传承创新 作者:曹幸穗 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18年第09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 一、中国农耕文明的特点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耕耘畜养绵延上万年。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大到思想意识、价值判断,小到日常起居、言行习俗,都深深地浸润着农业文化的印记,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点。 (一)日常话语中的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本源。比如,我们经常会说到,“承蒙栽培”“培养人才”“选拔 干部”,等等。这里的“栽培、培养、选拔”都来自传统农业。“栽培”是种植庄稼的两道工序, 先是播种移植,谓之“栽”,接着是松土除草,谓之“培”。“培养”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合称,培是种植,养是养殖。“选拔”是古代选育良种的方法。谷子快成熟时,先到田里去观察,发现好的穗子,就系上个记号,待成熟时单收单藏,作为来年的种子。这就是先“选”后“拔”的“一穗传”选种技术。据说康熙皇帝都亲自“选拔”育成了一个早熟的水稻品种,称“御稻”。此外,组织部的“组织”,考试或工作的“成绩”,还有“标准”“继续”等,都来自传统农业的词汇。这个文化现象表明,中华民族是发明农耕的民族,中华文化里留存着大量农耕文化的记忆。 (二)农耕民族的性格特点 我们的民族不仅在话语中保留了农耕文化的印记,在民族性格和道德价值中,也有许多与农耕有关的行为特点,有的甚至成为在当今工业文明时代的缺点。比如: 安土重迁。当我们的祖先费尽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体力,建成了房舍、畜圈、水渠、果园、鱼塘等等之后,他们就被“農耕”固定下来了。安土就会爱土,所以我们的祖先讲究天人合一,爱护自然,爱护环境,与今天的资源保护如出一辙。但是应该看到,安土重迁的性格缺少探索外部世界的兴趣,缺乏冒险进取的精神。 节俭守财。种庄稼通常一年只有一次收获。这一次收获必须维持一家人一年的生计。此外,我们国家自然灾害多,保不齐哪一年就遇上个大灾,颗粒无收。因此还要积谷备荒。所以,节俭守财本是农耕社会的美德。但是在今天,如果大家都把钱存银行去,守财就意味着消费拉动不足,三驾经济马车就少了一驾。

第一届农史与农耕文化节策划书

第一届“农史与农耕文化节” 策 划 书 甘肃农业大学农史与农耕文化研究会 二〇一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一、活动背景 2013年3月4日甘肃农业大学胡云安老师在“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要注重农耕文化”的主题报告中表示:在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当下,抢救、挖掘、收集、保存、传承农耕文化更是一个极为重要而又刻不容缓的课题,而传承创新区的建成也让农耕文化显现新的生机。这意味着,我们已经具备了抢救、挖掘、利用、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的时机和条件。当前,则要注重把农耕文化之精髓和现代化主旨相融合,既得现代化之利,又除现代化之弊;将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挖掘出来,传承下去,并转化为科学发展的动力和能量;通过强化农耕文化特有的超强的吸收、消化、包容外来文化的能力和张力,通过兼收并蓄,让农耕文化不但不消亡,反而能以各种形式流传再现,彰示其万古不竭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他还进一步强调说,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应当坚持固态保护和活态传承并重之举措。最后,他希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能够实现:变固态为活态,化腐朽为神奇,赋遗产以生命,寓传统以现代,从而使传统文化更具穿透力、凝聚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二、活动目的与意义 1.传承农耕文明,弘扬民俗文化。 2.通过农耕文化主题讲座,在我校大学生中掀起一股传承和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的热潮。 — 1 —

3.通过农史类征文比赛的形式引导同学们积极投稿,了解同学们对农史与农耕文化的认知程度,在提升写作能力的同时,进而让我校大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和挖掘我国的农耕文化和地方文化。 4. 通过参观省博物馆,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农耕文化的发展历程,加强同学们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三、活动主题 传承农耕文明、弘扬民俗文化 四、主办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甘肃农业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 承办单位 农史与农耕文化研究会 五、活动时间 2015年4月1日-5月1日 六、活动地点 甘肃省博物馆逸夫科技馆四号厅 七、前期准备 1.活动通知及安排(秘书部) 3月30日召开会议,总体安排活动流程,及相关人员制作海报、横幅、场地申请等事宜。 2.制作宣传材料(宣传部) — 2 —

感受农业特色,传承农耕文化1

感受农业特色,传承农耕文化 一、主题思考《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品德与社会教育要“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活动。”活动性和实践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特点。通过体验获取新知是小学生品德与社会课程最为有效的教育途径。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实践活动,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课程标准还指出:“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把德育课程在教学中让学生‘从学科知识教学的逻辑中去获得’转变为‘让儿童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活动体验来获得认知发展’采用儿童乐于接受的活动方式,帮助儿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即在水中学习游泳,在生活中过更好的生活”。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中第一课《吃穿用哪里来》第二个话题《到农村去看看》,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区的孩子来说,农村的生活、风貌对于他们是陌生的,虽然有些学生也利用假期去农村游玩,但这只限于游山玩水,很少能体验农民劳作的辛苦和了解农业生产生活。所以,设计以农耕文化为核心开展实践体验活动是很有必要的。此次课程活动主要是学习了千年农耕文化发展历史,感受农业特色,传承农耕文化,参加农事体验,体会播种的艰辛。 二、设计背景 (一)社会背景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有9亿占全国人口的70%,农业人口7亿占产业总人口50%,因此三农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富强。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离开土地,走向城市。许多耕地也变成绿地,农民工的子女们也随父母进城学习,随着社会工业化进展,农业生产越来越不被人们所认可和熟知。 (二)课改要求

为落实义务教育新课程计划,本学期北京市中小学各科都安排了不低于10%学时用于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学科实践活动是对整个课程结构体系、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有益补充。实践类课程更强调体验、探究,能够引导教师通过整合、实施课程,不断创生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经历学习发生的过程,弥补学生直接经验学习的不足,使学生既有接受式学习,也要有体验式学习。 (三)学生分析 我校为城镇小学,据调查,我校四年级60%的学生都是来自城镇,对于农耕生产知之甚少,虽然有40%的学生是属于农民工子女,但是经过深入访谈,我发现他们大多数也是自小就出生在北京,一直随父母生活在北京,很少回老家参与农耕活动。让这些城镇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儿童,只通过简单地讲授来感悟农民的勤劳和辛苦是不可能实现的。 (四)资源分析 北京青少年行知实践园成立于2014年3月,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乡。园区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及对事物的适应能力,设计了不同层次的农业体验项目,比如:农事耕种、植物移栽、种瓜点豆、搓玉米、面食制作、插秧比赛、磨豆浆、传统节日农耕特色活动等,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农业劳作,在寓教于乐中体会农事的艰辛,有利于孩子们更深入的了解农耕文化及农业知识。 三、活动目标 1.了解、学习农耕文化的发展历史与进程,感受生产与人的需求的关系。 2.参与一至两项项农业种植体验活动,初步感知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合作,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与智慧。

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 本段简介 追溯农耕文化起源有一句“男耕女织”之说,它不仅是指早期的劳动分子,也是农耕文化形成的基础。早在河姆渡时期,出土的谷物化石,则说明至省“农耕:由此(或更早)产生。以此,人们的活动便以“男耕女织”为中心,而随时间推移,长期沉淀形成的文化内涵及外延、各种表现形式(如前方所述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文化类型。 编辑本段农耕文化:农业发展的历史支撑 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尤其是琢磨精制的石磨盘棒,成为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粮食加工工具。大家知道,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们“作网”,开启了渔猎经济时代;炎帝号称“神农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了农业时代。大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推进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数学、测绘、交通等相关技术的进步。战国时期,由河南人郑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极大地改善了

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随着民族的融合特别是中原人的南迁,先进的农业技术与理念传播到南方,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水平的提高。可以说,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达、农业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农业的制度与理念,均与河南密切相关。 编辑本段农业文化与农耕文化 农业文化,是指农业生产实践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与农业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内容可分为农业科技、农业思想、农业制度与法令、农事节日习俗、饮食文化等。其发展可分为原始农业文化、传统农业文化和现代农业文化三个阶段。 在中国农业文化发展的前两个时期,即原始农业文化和传统农业文化时期,可统称为农耕文化时期,或古代农业文化时期。 在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文化是基础,因为它是以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为目的的,它决定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塑造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身。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源地之一。 中原农耕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一个重要发源地,是中国农业文化的基础,又是宋代以前中国农业文化的轴心。中原农耕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达、农业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农业的制度与理念,均与河南密切相关。”──这是徐光春同志在谈到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时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它完全符合中国农业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发展的实际。

品读农耕文化简介

品读农耕文化传承千年文明 茅箭区大川学校校园农耕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耕耘、蓄养已经绵延了上千年,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灿烂辉煌的农耕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耕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包括祖辈们使用过的农具及农耕方式,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我校做为一所农村学校,发展农耕文化教育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因此,学校以“品读农耕文化、传承千年文明”为校园农耕文化的核心,通过认识农具、了解农具并亲手参与适当的农耕实践,让学生接受农耕文化的熏陶,感受农耕文化“勤劳、服务、创造”的精神,从而提升学生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和爱国主义情操。 一、开展农耕文化教育,开发农耕校本教材。 农耕文化是劳动人民在数千年的农耕劳作中,发明创造、总结完善的文化结晶和劳动成果。为了使每伴学生对农耕文化都能有所了解,我们拟开设以《品读农耕文化、传承千年文明》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并由此编写校本教材,主要从以下六个部分进行: 1、农耕文明、源远流长。这一部分主要介绍我国农耕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取得的成果等,按时代发展的历程进行简要介绍,使学生感受我国农耕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让学生为我国的农耕文明感到自豪。 2、辨认五谷、粒粒艰辛。这一部分主要为学生介绍在我国古代劳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五谷,让学生认识五谷,会辨识五谷,知道现在生活中常食用的主食分别是五谷中的哪一类?同时,认识六畜是人们饲养的哪六种家畜或家禽。通过这些内容,让学生体会劳动人

民的辛苦,懂得珍惜粮食、爱护劳动成果。 3、瓜果蔬菜、生态健康。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瓜果和蔬菜,知道这些瓜果和蔬菜的名称,了解它们的营养成分,使学生形成生态、健康的良好生活习惯。 4、明辨益害、防患未然。主要是结合学校实际,让学生知道哪些生物对农作物有益或有害,知道这些生物对于农作物生长的益处或害处有哪些,教育学生防患害虫,保护益虫。 5、农田水利、珍贵遗泽。主要是通过大禹治水等故事,介绍我国农田水利发展的历程,了解水利工程在农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珍惜水资源,自觉保护水利设施。 6、时令气节、天人合一。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等农业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反映气候与农业生产之间关系的通俗易懂的农业生产知识。让学生知道天气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感受中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将天、地、人三者和谐统一,相互促进的和谐理念。 二、丰富校园文化,充实农耕展示。 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展示我校的办学特色——“农耕文化”,让每一在墙壁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体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农耕传统文化。具体思路如下: 1、在学校风雨操场的两根柱子四周制作以“农耕文明、源远流长”为核心的宣传牌共八块,主要从“什么是农耕文化?农耕文化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一直到什么是三农”为主要内容,按农耕文化发展的时期早晚进行介绍,突出体现中国农耕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悠久的文化底蕴。 2、在学校教学楼二楼走廊外侧制作并安装介绍五谷杂粮的展板六

中国农耕文化

中国农耕文化 农耕,顾名思义就是耕种土地的意思。晋陶潜的《桃花源诗》中有: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农耕的国家,没有畜牧民族的豪迈,但是我们有我们特有的农耕文化。陶渊明是大家都熟悉的诗人,在他的许多诗中都描写了田园生活的美好。在古代许多的官员宁愿放弃当官的机会隐居田野,农耕的文化真的有那么大的魅力吗?在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是什么样子的呢?刀耕火种是最原始的耕作文化了,在那个地广人稀,人类没有先进的耕作工具的时候,只是简单的把地上的东西烧光然后在上面耕作,等到这块土地没有肥力了再去开垦别的土地继续耕作,这是一种粗耕的方式。在中国的祖先技术好了之后就是采用精耕细作的方式,在一块土地上一季一季地耕种,土地基本没有休耕期。古代的农耕基本上都是以户为单位进行的,并且需要的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从播种到收获都是以人力为主,当然也会相应的训练一些动物帮忙,比如牛。牛在农耕中主要负责的就是犁地。在中国的山水画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个男丁牵着牛在犁地,就是这样一幅画就反应了许多的农耕文化,在古代的中国,出去耕作的基本都是以男的为主,妇女主要是负责在家里织布、带孩子、干家务。具有很明显的分工,所以有男耕女织的说法。古代的农耕文化受天气的影响比较大,基本上可以说是看天吃饭。 近现代的农耕已经不是仅仅依靠人力了,很多的地方都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但是今天的农业还是基本上以户为单位,生产规模还是小。今天的农耕已经不仅仅是以男人为主,不管是男人女人,能够出去干活的都会参加农业活动,在工分制的时代,不管是男人女人还是孩子,只要能出去干活的都出去挣工分。男主外女主内的界线开始被慢慢打破。现代的农耕受天气的影响已经不是很大,最起码已经不再是天气以不好就会完全没有收成。

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传承研究

[提要]近年来,传统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因面临诸多问题和缺乏系统有效的传承,传承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当前传统农耕文化主要面临小农经营者缺乏对农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主体存在“结构性缺失”、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后继乏人、传统农耕文化的生存基础发生巨大变化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从小农经营者、新型经营主体、政府三方主体考虑,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传统农耕文化;传承;问题;对策 项目基金:2016年河北农业大学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60601);通讯作者:路剑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传承研究—— —基于河北省1000户农民的调研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28日 一、传统农耕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 (一)小农经营者缺乏对农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保护与传承意识的强弱制约着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否。目前,通过对河北省唐山市、保定市、石家庄、承德市、邯郸市等地域的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层次、不同收入层次的小农经营者的调查发现,人们对河北省传统农耕文化了解不多,对有些农耕文化根本没有听说过,大部分人对传统农耕文化的概念十分陌生。在问卷调查中选择对传统农耕文化概念“非常了解”的人只有6.94%,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人们不知道传承和保护”,笔者选取河北省耳熟能详的传统农耕文化中,人们对这些传统农耕文化的了解只有50%,其中以“承德避暑山庄”为代表的农耕文化之所以得票多,可能很多人只是听说过其物质载体罢了。在调查“目前有很多传统的农耕习俗都已经消失,您认为有必要将它们恢复、保留并传承下来吗”中,有38.89%的农民选择“有,但意义不大”。这充分反映了人们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十分淡薄,有些人认识不到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对于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和保护任务的紧迫性也认识不足。 (二)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主体存在“结构性缺失”。小农经营者作为传统农耕文化的创造者、使用者、守护者,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近十年来,大部分农村居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已经不再是从事农业生产,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和就业,其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以及审美情趣都逐渐发生了变化,从而对农业生产和农耕文化缺乏认同感,对农耕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意识普遍不高。因此,当前小农经营者对传承农耕文化缺乏积极性,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政府作为传统农耕文化的管理者,是传承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责任主体。而目前地方政府一般认为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占用政府资源拖累经济建设,不愿将其纳入工作范畴,大多数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并没有落到实处。大多数职能部门存在职能重叠、权责不够清晰的现象,管理规则和标准不尽相同,而且各部门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这使得各部门之间互相掣肘和产生利益冲突,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新型经营主体作为传统农耕文化的开发者,其作用不可忽视。而当前,河北省大部分新型经营主体对于农耕文化的开发和利用还停留在较低层次,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综合性开发项目较少,鲜有根据本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实际状况进行深层次文化资源挖掘的,地方特色农作物的收割、农产品的加工等体验性与参与性的旅游活动较少,这样既缺乏传统农耕文化特色,又缺乏创意和创新,从而使得农耕文化难以得到有效开发与利用,这种结果直接导致农耕文化不能得到实质的传承和发展。 (三)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后继乏人。传统农耕技术、手工艺以及戏曲等的新传承人难寻,导致了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后继乏人,在调查问卷中对于“您认为当前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面临的危机有哪些?”(可多选)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其中“没人传承,尤其是年轻人不愿继承”在所有选项中所占比例最高,这是传统农耕文化传承面临的重大危机之一。其原因在于人们在学习传统农耕技术和手工艺的过程中要经受难度大、耗时长、收入低的考验。而且我们对“本地传承人(如老手艺人、老艺人)的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44.44%的农民认为“一般,从事老本行无固定收入”,这也反映了长期以来传统农耕技术和手工艺传承人没有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待遇。而且大多数传统农耕技术和手工艺主要靠师傅的口传心授,言传身教,且有的传统农耕技术和手工艺属于独门绝技,传承人是其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核心,如果没有新的传承人,一些传统农耕技术和手工艺,就可能随着老艺人的去世而消失。 (四)传统农耕文化的生存基础发生巨大变化 1、工业化、城镇化的冲击。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对土地、人力等资源的需求使城市不断向农村地区扩展,占用农业耕地,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镇流动,新生代农民多数已不会干农活,甚至没有务农经验,许多农村出现空洞化、空心化,农耕传统和农耕文化无人传承。工 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传承研究 □文/刘子磊 (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河北·保定) 经济/产业《合作经济与科技》No.1s2017 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