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重点归纳

劳动关系重点归纳
劳动关系重点归纳

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

第一节劳动关系的概念——(选择)

(一)定义

●我们给的定义::在就业组织中由雇佣行为而产生的关系,是组织管理的一个特定领域,它以研究与雇

佣行为管理有关的问题为核心内容。

●劳动关系的三要素:

主体: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包括劳动者、劳动者的组织(工会、职代会)和用人单位

客体:主体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共同指向的事物,如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安全卫生、劳动纪律、福利保险、教育培训、劳动环境等

内容:主体双方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二)称谓(国家、体制)

?劳资关系:体现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含有对立的含义

?劳工关系:以劳动者为中心,强调劳动着组成的团体(工会)与雇主之间的互动过程

?劳雇关系(雇佣关系):以雇佣法律关系为基础,强调受雇者与雇主之间的关系,强调权利义务

结构

?劳使关系:源于日本,说明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中性概念

?产业关系(工业关系):源于美国,狭义的产业关系指劳资关系,主要包括劳动者、工会与雇主;

广义的产业关系则指产业及社会中管理者与受雇者之间的所有关系,包括雇佣关系的所有层面,以及相关的机构和社会、经济环境。

?在我国,通常采用劳动关系这个概念,但在研究国外劳动关系制度时,也会用到劳资关系等概念(三)劳动关系的本质

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它会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四)我国的劳动关系(看看)

●劳动合同生效不同于劳动关系建立。建立劳动关系的唯一标准是实际提供劳动

●从产业部门看,雇员的范围包括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工业、服务业),第一产业的农业劳动力,尤

其是从事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农业,一般不属于雇员的范畴。

●有些国家的劳动法规定某种或某几种人员不属于雇员,如公务员、军事人员、农业工人、家庭佣人、

企业的高层管理者。

●家庭保姆与其雇主间的纠纷不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也不属于法院或仲裁机构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

范围,仲裁机构裁决不予受理于某的申诉正确。但它属于民事案件之劳务纠纷,法院可以受理的。

●劳动关系的特点:个别性与集体性

平等性与隶属性

对等性与非对等性

经济性、法律性与社会性

●劳动关系的类型:均衡型劳动关系

倾斜型劳动关系

政府主导型劳动关系(计划经济国家、新加坡)

案例: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资双方是否适用《劳动法》?

案情如下:1998年3月,李某在报纸上看到三达公司招聘销售员的广告后,到三达公司应聘。三达公司审查了李某的应聘条件后,与李某达成口头协议:李某为三达公司推销洗涤剂,月基本工资600 元,奖金按照销售业绩确定计发。20XX年7月,因三达公司效益不佳,决定裁员,李某在裁员之列。李某同意离开公司,但要求三达公司像对待其他员工那样,为其缴纳社会保险。三达公司说,其他员工与公司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所以公司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为其缴纳了社会保险。因李某未与三达公司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所以李某和公司间仅存在雇佣合同关系。雇佣合同关系不由劳动法调整,而由民法调整,因此,按照民法通则规定,公司没有义务为李某缴纳社会保险。李某提起仲裁,仲裁裁决三达公司为李某缴纳社会保险。三达公司不服,起诉。法院经审理驳回了三达公司的诉讼请求。

●答案:我国劳动法若干问题意见规定: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只要形成劳动关系,即劳动者事实上已成

为企业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劳动,适用《劳动合同法》。另外,最高法院还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双方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属于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范围。按照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交纳有关社会保险。

第二节劳动关系的实质:冲突与合作

(一)合作的根源:1、被迫2、获得满足

(二)冲突的根源:

●根本根源:由于劳动关系的本质属性造成的冲突。

1、异化劳动的合法化

2、客观的利益差异

3、雇佣关系的性质

4、劳动合同的性质劳动合同的条款包括:必备条款和约定条款

●背景根源:由那些可变的,取决于组织、产业、地域及国家等因素的属性造成的冲突

1、广泛的社会不平等

2、劳动力市场的状况

3、工作场所的不平等

4、工作本身的属性

(三)明显与潜在冲突的表现形式

罢工(是冲突最为明显的表现方式)、各种不服从行为(工作松懈、低效率工作、怠工、主观缺勤等)

权利义务的协商(付出-获得)

第二章劳动关系理论(小题)

一、新保守派

●也称新自由派或新古典学派,基本上由保守主义经济学家组成。

●市场化是解决效率(企业效率与利润)与公平(雇员公平合理待遇)两大问题的最佳途径。

●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将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率的地方;劳动生产率高的员工会获得相应的较

高的工资报酬。

●劳动力市场机制保证了双方的利益(双赢)。

●冲突的作用非常小;

●工会的作用是负面的,因为工会形成的垄断的制度;伤害雇主的竞争力,从而削弱雇员的保障。

●研究双方的力量是没有意义的。

二、管理主义学派

●管理主义学派多由组织行为学者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组成。

●有助于实现员工对就业组织的认同感和忠诚度的管理模式是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最佳途径。

●员工的利益同管理方的利益是基本上一致的,冲突的原因在于员工认识到自身处于管理权力的从属地

位,即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是员工不满的根源。

●管理主义学派

●冲突是可以避免,并且可以保持和谐的关系。(高绩效管理政策实施---生产效率提高、员工辞职率减

低、缺勤率降低、冲突减少)

●这种高绩效的管理模式(“进步”、“高认同”感)的内容包括:高工资和高福利、保证员工得到公

平和公正的待遇、各种岗位轮换制度和工作设计等。

●该学派对工会的态度是模糊的。

(应尽量避免建立工会,因为威胁资方管理方的权利,使得劳动关系结果不确定性提高;但如果已建立工会,管理方应与工会建立合作关系)

●对集体谈判制度的态度也是灵活的。

三、正统多元论学派

●由传统上采用制度主义方法的经济学家和劳动关系学家组成,该学派的观点是二战以来各发达市场经

济国家一直奉行的传统理念的延续。

●对员工的公平和公正的待遇的关心同管理方对生产效率和组织效率的关心是互相矛盾的

●政府和社会应该负责实现两个目标之间的均衡,劳动法律制度、工会制度、集体谈判等制度是实现这

一均衡的最有效的手段。

●成为劳动法律体系存在的理论基础,该学派成为劳动关系领域的主流学派。

●冲突并非主要问题。

●冲突产生的主要根源是组织中的效率和公平目标之间存在着矛盾。而这些由相互冲突的利益所引起的

问题仅限于“收入、工作保障”等具体问题,可以由双方的主要的共同利益来成功地解决。

●解决的方法是将冲突通过各种渠道转化为可以控制的双方共同遵守的规则。

●员工大都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工作机会稀缺)

●工会和集体谈判有助于员工平等地面对的雇主,并形成“产业民主”。这不仅可以保证更广泛意义上

的公平,而且对于鼓舞员工士气,降低流动率和提高生产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自由改革主义学派

●自由改革主义学派的成员更加具有批判精神,积极主张变革。

●他们十分关注员工受到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待遇。包括对歧视、不公平、大量裁员和闭厂、拖欠员工工

资和福利等问题的分析。

●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政府在工会和法律制度之外更多地干预劳动力市场。

●管理方凭借特殊的权力而处于主导地位。

●现存的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并不能为工人提供足够的权力和保护,因为公平和平等地对待工人往往不

是管理方的利益所在和能力范围。

●“结构不公平”理论

●——将经济部门分成“核心”和“周边”两部门。前者包括规模较大、资本密集且在产品市场上居于

主导地位的厂商;后者包括规模较小、劳动密集且处于竞争性更强的市场上的厂商。

●——核心部门更能吸收和转移附加成本,员工具有更多的关系力量,能够为员工提供比较优厚的条件

并采用更加进步的管理方式。将核心和周边部门的分析扩展到单个雇主或产业上。

●工会的存在和集体谈判的开展是有必要的。但是在当前体系下周边部门的员工最需要帮助,而恰恰在

周边部门,工会是无效的;核心部门的工会作用也有限。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管理方在对工资和福利以及绩效水平不满时,会采取闭厂和向人工成本低的地区

迁移的办法,从而严重损害了员工的利益,并削弱了工会和集体谈判的力量。

五、激进派

●激进派主要由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组成。

●关注公平问题,冲突以及对冲突过程的控制的作用。问题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所固有的。

●利益是完全相互对立的。工人由于机会有限而处于一种内在的劣势,冲突不仅仅表现为双方在工资收

入、工作保障等问题上的分歧,而且扩展到劳动和资本之间在宏观经济中的冲突上来。

●该学派指出其他学派提出的和谐的劳动关系只是一种假相,实质上是更圆滑的策略。管理方策略是为

管理方服务,而非“双赢”,冲突非组织内部矛盾

●只要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不发生变化,工会的作用就非常有限。必须提高工人对自身劳动权和报酬索取

权的认识,以及对对立的劳动关系的本质的了解,并进而开展广泛的与资本“斗争”的运动,向资本的主导权挑战,即“运动工会主义”。

第三章劳动关系历史和制度背景

第二节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

●时代背景: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财富逐步聚集到少数资本家“精英”手中,垄断组织在各个部门陆续建立。

●科学管理理论:

以弗雷德里克?泰勒为主要代表人物的科学管理理论以提高生产率为目标,以科学管理方法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提出通过建立各种明确的规定、条例、标准,使一切科学化、制度化,是提高管理效能的关键。

●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

在雇主改变管理方式、加强剥削的同时,工人运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各国政府改变了早期工业化时期对工人运动和工会或放任或压制的政策,采取了所谓的“建设性”干预政策,开始对改善工人状况进行国家干预,力图建立稳定的劳资关系。

●管理时代劳动关系的特点:

工人力量开始不断增强;资方或雇主在不断加强的工人运动的情况下,开始出现让步;劳资矛盾激烈程度有所弱化,表现形式出现多元化方向,集体谈判制度得到了确认。政府加强对劳动关系的干预,使劳动关系向更加稳定、有序的方向发展。

第五节、新的矛盾和问题

●经济和组织发展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在销售、生产、设计和生产重组等方面,要求更具柔性的专业特征,从而使工作组织和工作设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劳动关系的新变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国际竞争的加剧和雇主策略的变化;跨国公司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改变了资方、政府和工会的权力平衡;跨国工会和工会联盟发展的相对滞后;发展中国家面临新问题;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工会也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挑战。

第六节新中国劳动关系的发展变化

1、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劳动关系的建立:

与计划经济相适应,劳动关系呈现出浓厚的计划经济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劳动关系类型的单一性;(单一公有制经济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内容的国家计划性;(无双向选择权,行政依附关系)

●劳动关系运行规则的行政性;(泛政治化特征:固定工终生制度;平均工资注意;社保福利企业

化)

●劳动关系主体利益的一体性。(国家利益)

2、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劳动关系的变化:

既有计划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烙印”,又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许多因素。主要表现为:

?不同类型的劳动关系运行规则还有一定差别;

?在劳动关系建立的形式上,劳动合同关系与非劳动合同关系仍然并存;

?劳动力市场配置机制和行政配置机制同时对劳动关系发生作用;

?劳动关系调整还存在着法律规范不健全的问题;

?劳动争议大幅上升,劳动关系不稳定因素增多。

3、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

◆劳动关系主体利益明晰化;(劳动者与雇主是独立的利益群体)

◆劳动关系形成的合同化;(契约化)

◆劳动关系运行的市场化;(劳动力市场机制)

◆劳动关系规范的法制化。(劳动法、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劳动合同法、工资条例等)

第四章管理方

引导案例长虹的创新管理(P85)

第一节谁是管理方(小题)

一、管理方的概念

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狭义管理方是指在组织中通过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职能,率领下属人员完成既定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

广义管理方不仅包括组织中各级管理人员,还包括各类正式与非正式的雇主协会。

二、雇主和雇主协会

雇主的定义:雇主在我国也称为用人单位,英文称employer,是指一个组织中,使用雇员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且向雇员支付工资报酬的法人或自然人。

三、与其相关的概念有:

(1)资本家:拥有资本并投资获利的人。

(2)企业主:企业的拥有者或资产所有者,又称“业主”。强调对企业的所有权,而非从劳资关系的角度提出。在传统企业中企业主则是直接管理劳动者。

(3)企业:指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实体,由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等共同组成。在劳动法中出现的“企业”,其准确含义应为“企业行政方”或“企业管理方”。

●管理方的特点:

1.具有指挥下属的权力(基本的经营决策权)

2.该权力是法律赋予的(源于企业产权,合法性)

3.权力的分布不均衡。(职权自上而下逐级授予)

四、雇主组织

雇主组织是由雇主依法组成的组织,旨在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使单个雇主形成一种群体力量,在产业和社会层面通过这种群体优势同工会组织抗衡,最终促进并维护每个雇主成员的具体利益。

雇主组织的类型:

(1)行业协会。由某一行业企业组成的单一的全国性行业协会。“经济”组织,一般不处理劳动关系,主要负责行业规范、税务政策、产品标准化等事宜。

(2)地区协会。由某一地区的多种企业组成的地区性协会代表该地区雇主的共同利益。会参与处理劳动关系等涉及雇主利益的事宜。

(3)雇主协会。由雇主依法组成的组织,旨在维护雇主利益,并努力调整雇主与雇员以及雇主与工会之间关系的组织。雇主协会由法人组成,不只单纯关注营销、成本、技术的行业协会,也会参与处理劳动关系。雇主协会可分为全国性雇主联合会(如法国雇主联合会、中国企业联合会等)、单一行业或产业的全国性协会(如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地区协会(如广州企业家协会)。

雇主组织的特点:

(1)由一定数量的雇主组成。如智利:至少由10人组成;在意大利:至少由同一地方特定行业10%以上的雇主组成。

(2)自愿加入和自由退出

(3)具有法人资格。它独立于各雇主之外的主体,并实行独立核算,依靠为雇主服务取得服务性收入。

(4)雇主组织的机构主要为会员大会和理事会。前者决定重大事项,后者处理日常事务。

(5)旨在维护雇主在劳资关系中的利益,不得有政治目的。

(6)不得从事反工会活动,不得制造麻烦阻止雇员加入工会或参加工会活动,不得干涉工会事务,不得破坏工会组织的罢工,不得拒绝按规定程序与工会进行集团谈判或阻碍集体谈判的正常进行。

(7)负有协调落劳资的法定职责。

(8)内部组织机构及其活动方式可自行确定。

雇主组织的作用:(P89)

传统上主要表现为协调雇主之间的内部利益,以便同工会进行集团谈判。维护雇主的集体利益。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劳动关系日益规范化和法执法,其主要体现在:

(1)参与谈判。直接与工会进行集体谈判,其结构一般是多雇主谈判。由于在实际中不可能考虑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以至于许多企业不执行谈判制定的集体协议,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雇主协会在集体谈判中的作用。(退出)

(2)解决纠纷。劳资双方对全国性或地区性集体协议的解释出现分歧,而企业内部申诉体制又无法解决时,雇主协会采取调解和仲裁的方式解决。

(3)提供帮助和建议。其义务为会员组织提供有关处理劳动关系实务的一般性帮助和建议,为企业在招聘、教育和培训、绩效考核与质量管理、安全卫生、工会集体谈判、解雇、裁员等方面提供建议或咨询。

(4)代表和维护。代表会员的利益和意见,不与政党建立正式关系。主要通过公共宣传和直接游说方式向工会、政府、公众表明某个会员或全体会员的利益。

雇主组织的特点:(看一看)

(1)由一定数量的雇主组成。如智利:至少由10人组成;在意大利:至少由同一地方特定行业10%以上的雇主组成。

(2)自愿加入和自由退出

(3)具有法人资格。它独立于各雇主之外的主体,并实行独立核算,依靠为雇主服务取得服务性收入。

(4)雇主组织的机构主要为会员大会和理事会。前者决定重大事项,后者处理日常事务。

(5)旨在维护雇主在劳资关系中的利益,不得有政治目的。

(6)不得从事反工会活动,不得制造麻烦阻止雇员加入工会或参加工会活动,不得干涉工会事务,不得破坏工会组织的罢工,不得拒绝按规定程序与工会进行集团谈判或阻碍集体谈判的正常进行。

(7)负有协调落劳资的法定职责。

(8)内部组织机构及其活动方式可自行确定。

我国的雇主组织

(1)综合性的全国企业团体。我国雇主组织代表的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两会合署办公,简称“中国企联”。中国企联是雇主和企业的联合组织,由企业界和有关经济、科研、新闻工作者以及有关企业工作者团体组成,是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2)类似于总商会这样不分所有制的企业团体。一般是工商界企业、团体及个人自愿组织的民间商会联合会,旨在团结工商业界、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为企业服务。有些商会已开始介入劳动关系工作,如海南省总商会等。目前全国有10多个省市的总商会与企业联合会一起参与劳动关系协调工作。

(3)各类行业协会。在我国已形成网络体系较为完善的企业组织。旨在维护行业利益、搞好行业自律、配合政府宏观调控和协助行业应对国际竞争。

(4)各类非公有企业的雇主组织。此类全国性的雇主组织有全国工商联合会、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中国民营企业家协会和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等。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实力的增加,其活动在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领域中也日趋活跃,但更侧重于政治影响和社会影响,而非作为劳动关系一方的雇主代表处理与政府和工会的关系。

第二节管理方的角色理论(看一下就行P90)

一、新古典经济理论

二、权变管理理论

三、劳动过程理论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五、决策过程理论

六、战略选择理论

第三节 管理模式和实践

● 九种模式的特点(大题P95)

特征:由于缺乏制度与规程,独裁∕剥削模式充满浓厚的主观主义色彩,因此相对说来比较简单。 ? 有限的忠诚,严格的监督

? 由管理者主观决策

? 强制和专断 ? 高度竞争行业

集权∕剥削管理模式

? 明确的管理规则 ? 劳动时间和强度扩张

自主∕剥削管理模式

? 自己决定工作的时间和强度 ? 任务量大,惩戒措施严 ? 承包工作任务

独裁∕宽容管理模式

? 管理方主观决策 ? 劳动强度不大 ? 剥削程度相对不严重

集权∕宽容管理模式

特征:集权∕宽容模式与马克斯?韦伯的“集权模型”(model of bureaucracy )类似,强调管理过程中职能的专业化,要求设置独立的人事与劳动关系部门负责处理原先由直线管理人员承担的相关职责。

? 专业化 ? 职位阶梯

先进

落后 剥削型 宽容型 合作型

管理理念

图4-1 管理模式图

?忠诚感比较高

自主∕宽容管理模式

?传统的手工业行会

?自主决定工作的具体内容

?忠诚度比较高

独裁∕合作管理模式

?家族长辈决策

?利润分配较均衡

?以辈份和血统为权威

?高度忠诚

集权∕合作管理模式

?家族的财富和能力为中心

?管理规则

?利润分配家族内部均衡

?高度忠诚

自主∕合作管理模式

特征:自主∕合作模式又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它起源于福利资本主义与家长制管理(paternalistic management),包括雇员年金计划、公司住房计划、公司工会,公司组织的娱乐活动、建议机制、利润分享计划、以及其他提高员工忠诚度与献身精神、防止企业工会化的策略。

?惠普、通用、联想… …

?自主型组织设计

?雇员参与计划

?人力资源管理各项政策——以工作分析为基础、以绩效考核制度为核心

第五章工会

1、工会的涵义

?由雇员组成的组织

?代表雇员在生产场所及整个社会中的利益

?目标是维持并提高雇员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主要方式是同管理方(雇主)进行集体谈判

?

2、工会的分类

(1)按照结构分类

?职业工会:将某些特殊技能,从事某种特殊职业的所有雇员组织起来的工会,而不考虑其所处行业。

?行业工会:将某一行业中从事工作的所有工人都组织起来的工会,而不会考虑其从事的职业。

?总工会:指在职业工会与行业工会的基础上合并逐步形成的对会员募集不加限制的工会。

(2)工会的分类(二)

?企业工会

?地方工会(Local Union)

?全国性工会(National Union)

如何组建工会

?工会的组织策略:经过系统的策划与组织实施等环节,最终获得雇主的承认

?雇员的集体凝聚力:团结一致的程度和个人对所在群体的积极态度

?管理方的反工会化措施(预防性措施;合法的应对措施;非法的应对措施)

第三节工会的职能与行为方式

一、工会的职能(重点)书P117

从工会扮演的角色、执行的任务以及完成这些角色与任务采用的方式等方面来概括。有以下五种:

1、经济职能:工会通过优化组合工资水平与就业人数达到效用最大化,实现企业和雇员经济利益的平衡。(考虑高工资的挤出效应)

2、民主职能:即工会将民主原则引入劳动关系,为雇员提供各种参与企业政策乃至社会政策制定的机会(如工会代表雇员与雇主进行集体谈判,通过工会的代表大会及领导选举制度,保证雇员在工会内部享有各种民主权利,等)

3、整合职能:即促进员工发挥其才能,实现高绩效管理。(高绩效管理要求雇员与管理方减少或消除彼此的对立和不信任,增进理解和合作,而工会是实现其目标的重要媒介)

4、社会民主职能

●集体谈判不仅提高会员的工资水平,实践中超出了工会范围,提高了工人阶级的整体利益。

●工会积极参与政治活动,通过参与法律的修改来加强集体谈判的力量,通过改革减少社会不公正,

保护弱势群体。

●工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与妇女组织、环保组织等保持密切联系,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5、阶级革命职能:推翻资本主义,代之以新的经济秩序。(弱化)

●工会的职能分类

从职能角度出发,可以将工会分为以下三类:

1、工联工会:这类工会的唯一目标是通过集体谈判为会员谋取经济利益。

2、福利工会:这类工会不仅关心会员的经济利益和劳动权益,而且关注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

3、政治工会:认为工会差别是社会政治差别的一种体现,主张通过政治结盟或法律规范来维护会员利益。

二、工会的行为方式(如果有出选择题,要看清是我国,还是西方,重点)

工会行为方式的划分,最经典的是“韦布五分法”,即把工会行为方式分为以下五种:

1、互保互助:通过从工会会费建立的基金中提取费用,向成员提供如医疗、教育、娱乐、住房等福利。

2、集体谈判:是工会与雇主交涉,协商确定薪酬、福利、工时、工作条件等有关劳动标准和劳动事务的活动,为会员争取经济利益的最直接方式。

3、劳动立法:通过立法建议、监督法律执行等方式保护会员利益。

4、直接行动:在互保互助集体谈判不能发挥作用时,工会采取罢工、罢市等方式。

5、政治行动:向政府和立法机构施压或直接组建政党(如英国工党)参与执政等。

三、工会的承认

工会进行集体谈判,必须首先获得法律承认,确保雇主承认它是谈判单位中多数雇员的代表,具有谈判资格。通常工会可以通过自愿承认和法定承认两渠道被承认。

(1)自愿承认是双方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达成承认共识,如英国工会。

(2)法定承认包括自动路线和投票路线。自动路线是由国家法律规定,如谈判单位有多数员工是工会会员时工会自动获得承认,如加拿大。投票路线由国家法律规定,如工会在选举中获得多数员工支持才被承认,如美国。

四、影响工会化的原因

工会化会是指一个企业或单位的工会从无到有,再到纳入整个工会体系的过程。雇员在工会组织运动中是否支持并参加工会取决多种因素,主要有:

(1)初始倾向。指促使雇员建立和加入工会的动因和意愿。有三个因素:雇员的不满、工会的有效性以及雇员对待工会的态度。

(2)工会组织过程。其过程无固定公式可循,但受法定工会承认方式的影响。--获得多数工人的支持,事实证明,工会投入一定人力、物力和财力,起用有经验的工会组织者,经过精心策划,最大可能的使所有雇员都参与到工会组织的运动中,工会组织运动就可能获得成功

(努力向雇员灌输工会的好处;说服雇员投票支持工会化,对管理方在工会组建运动期间作出的陈述和主张进行反击;支持雇员的个人和集团行为。)

(3)宏观条件。工会组织运动还受宏观条件的影响,包括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宏观经济条件、劳动法、政府政策、管理方的理念、工会的总体政策、社会文化与价值观念等。间接影响,首先作用于雇员的初始倾向与工会的组织过程,进而影响企业的工会化结果。

五、我国的工会应如何改革(自己上网找资料看吧)

工会的基本职责

●第六条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

工的合法权益。

●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劳动权益。

●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

主监督。

●工会必须密切联系职工,听取和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关心职工的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全心

全意为职工服务。

工会组织

●第九条工会各级组织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

●各级工会委员会由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近亲属不得作为本企

业基层工会委员会成员的人选。

●各级工会委员会向同级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其监督。

●工会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有权撤换或者罢免其所选举的代表或者工会委员会组成人员。

●上级工会组织领导下级工会组织。

●第十一条基层工会、地方各级总工会、全国或者地方产业工会组织的建立,必须报上一级工会批准。

●第十条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有会员二十五人以上的,应当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不足二十五人的,

可以单独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也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的会员联合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也可以选举组织员一人,组织会员开展活动。女职工人数较多的,可以建立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在同级工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女职工人数较少的,可以在工会委员会中设女职工委员。

●职工二百人以上的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会,可以设专职工会主席。工会专职工作人员的人数由工会与

企业、事业单位协商确定。

六、工会的权力(掌握)和义务

●第十九条企业、事业单位违反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民主管理制度,工会有权要求纠正,保障职

工依法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提交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决定的事项,企业、事业单位应当

依法办理。

七、工会的经费

●工会经费的来源:

(一)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

(二)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向工会拨缴的经费;(三)工会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

(四)人民政府的补助;

(五)其他收入。

前款第二项规定的企业、事业单位拨缴的经费在税前列支。

工会经费主要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工会活动。经费使用的具体办法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制定。

●企业、事业单位无正当理由拖延或者拒不拨缴工会经费,基层工会或者上级工会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

申请支付令;拒不执行支付令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八、工会在集体合同中的作用

●工会帮助、指导职工与企业以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以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

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工会签订集体合同,上级工会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

●企业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企业承担责任;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

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请仲裁,仲裁机构不予受理或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企业、事业单位处分职工,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

●企业单方面解除职工劳动合同时,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工会认为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合

同,要求重新研究处理时,企业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职工认为企业侵犯其劳动权益而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给予支持和

帮助。

●企业、事业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定,有下列侵犯职工劳动权益情形,工会应当代表职工与企业、

事业单位交涉,要求企业、事业单位采取措施予以改正;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予以研究处理,并向工会作出答复;企业、事业单位拒不改正的,工会可以请求当地人民政府依法作出处理:

(一)克扣职工工资的;

(二)不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的;

(三)随意延长劳动时间的;

(四)侵犯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权益的;

(五)其他严重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

●第二十三条工会依照国家规定对新建、扩建企业和技术改造工程中的劳动条件和安全卫生设施与主

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进行监督。对工会提出的意见,企业或者主管部门应当认真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第二十四条工会发现企业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现明显重大事故隐患和

职业危害,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企业应当及时研究答复;发现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情况时,工会有权向企业建议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企业必须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第二十五条工会有权对企业、事业单位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进行调查,有关单位应当予以协助。

●第二十六条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处理,必须有工会参加。工会应

当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有权要求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对工会提出的意见,应当及时研究,给予答复。

●第二十七条企业、事业单位发生停工、怠工事件,工会应当代表职工同企业、事业单位或者有关方

面协商,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并提出解决意见。对于职工的合理要求,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予以解决。工会协助企业、事业单位做好工作,尽快恢复生产、工作秩序。

●第二十八条工会参加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工作。

●地方劳动争议仲裁组织应当有同级工会代表参加。

●第三十三条国家机关在组织起草或者修改直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规章时,应当听取

工会意见。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问题,应当听取同级工

会的意见。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劳动就业、工资、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等涉及职工

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时,应当吸收同级工会参加研究,听取工会意见。

●第三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召开会议或者采取适当方式,向同级工会通报政府的重

要的工作部署和与工会工作有关的行政措施,研究解决工会反映的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共同研

究解决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

第六章政府

引导案例:

政府应如何处理企业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

王某于20XX年8月被某公司录取,该公司对员工的工资分配实行结构工资形式,即将工资分解成基础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几部分,根据具体考核计算每月工资。由于企业生产经营随着市场情况不断调整变化,刘先生的每月工资收入变化也较大。为了确定社会保险费的缴费基数,公司与王某约定:以基础工资的标准作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基数。王某虽然对公司的说法有异议,但为了能够在公司长期工作下去,也就同意了公司的做法。于是,公司就按双方约定的数额为刘先生缴纳社会保险费。公司为了防止以后王某反悔,还特意与其签署了一个协议,双方协议约定以基本工资作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基数。

20XX年8月,公司在合同终止决定不再与王某续订劳动合同,王某对公司不再续用自己感到失望。在办理离职手续时,王某向公司提出了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与自己工资收入不符的问题,希望公司予以解决。公司表示双方对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已有约定,公司按约定为王某缴费不存在问题,拒绝了其要求,王某于是向劳动监察机构进行举报。

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作为行政执法机关,应怎样处理此事?

劳动监察机构通过调取王某两年来的工资单和社会保险缴纳资料,确定王某举报内容属实,根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对该公司下达《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改正指令书》,责令公司为王某补缴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差额部分。

第一节政府的角色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重要性受到西方劳动关系学者的广泛关注。

在工业化的早期,政府对工人及劳工运动采取敌视态度,其角色表现为劳工运动的合法镇压者。

正在工业化中期,政府对劳工逐渐采取较温和的态度并开始容忍工会和劳动关系多元主义的价值观。

在工业化后期,政府则采取新自由主义的政策让市场在劳动关系中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扮演的五种角色—5P角色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对劳动关系的干预程度,在不同国家、同一国家不同时期都亦有区别。受以下三因素影响:

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资本主义或新资本主义)

政治导向(新殖民主义、民主、独裁或军事政体)

社会经济导向(保护主义或新自由主义,或以出口为导向的政策)

例如:

美、法、德:强调集体谈判,政府在集体谈判方面有着近似的立法;

英:在传统上则强调劳资双方的自愿主义和自决信念,

澳大利亚:由政府出门维持产业和平。

根据有关文献,学术界将政府在劳动关系中角色归纳为以下五种角色—

5P角色:保护着、促进者、调停者、规划者和雇佣者。

第二节政府与劳动关系理论(选择题)p142

●保守主义政府理论

在劳动关系方面,新保守主义反对劳动与就业立法,认为这些法律将扭曲自由市场并降低效率。新保守主义也反对建立工会,认为工会是一个追求经济租( economic rent ) 的垄断性组织。

●管理主义政府理论

管理主义更强调政府在保持劳动关系稳定、促进劳资合作和实现经济繁荣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正统多元主义政府理论(重点看)

该理论主张,政府应该在不损害第三方利益(如消费者利益)的前提下适度干预经济活动,平衡劳资双方的利益冲突。因此,政府的角色在于制定劳动政策并推进其实施。

●自由改革主义政府理论

自由改革主义的代表是精英理论( elite theory )。精英理论认为社会按照等级划分阶层,精英处于社会的最高阶层,因而对政策制定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力,认为不同的利益集团对政府具有不同的影响力。精英阶层主要由政府官员、政治领导、管理方组成。

激进主义政府理论

认为政府是资产阶级的工具。资本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控制政府和国家,政府官员是资本家的傀儡。

第三节政府劳动关系策略与实践

工会战略管理方战略

●劳动关系模式

1.市场个人主义

2.自由集体主义

3.谈判社团主义

4.国家社团主义

5.中央集权主义

●政府劳动关系实践(思考)(大题)

政府在劳动关系方面制定并实施的方针、政策和战略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或间接的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劳动关系模式不同,政府的行为方式也很大差异。

我们从劳动力市场政策、社会正义、产业冲突等三个方面来分析政府的劳动关系实践。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就业水平、劳动关系性质与收入分配三个方面。

(一)劳动力市场政策

通过调整工资水平、就业水平和就业结构来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从而增强本国的国际竞争力。政府关注:一是价格机制,即工资水平与收入分配;

二是就业水平与就业结构,即劳动力供给与需要。

●如:德、日、瑞典、新加坡采取直接干预劳动力市场(法、德主张企业培训在职员工,以适应经济与

技术变革,二青年与失业者由国家统一培训)

●英、美主张解除对劳动力市场的管制,由管理方自行决定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秩序。(降低津贴和提高

领取条件促进失业者接受临时兼职或低收入工资)

1、失业政策:

03325劳动关系学自学考试历年试题及答案合集

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主要研究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政策、策略和实践的学派被称为(B) A.新保守派 B.管理主义学派C.正统多元论学派 D.激进学派 2.早期工业化时代劳动关系的主要特点是(A) A.政府不干预劳资关系 B.政府立法规范劳动关系C.国家干预开始制度化、法制化 D.劳动关系实现了制度化、法制化 3.被誉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的人是(B) A.弗雷德里克?泰勒 B.雨果?芒斯特博格C.哈罗德?孔茨 D.埃尔顿?梅奥4.下列管理模式中,适合承包工作任务的是(C) A.自主/剥削管理模式 B.权威/剥削管理模式C.自主/宽容管理模式 D.独裁/合作管理模式5.最先提出“员工持股计划”的人是(C) A.爱德华兹?戴明 B.亚伯拉罕?H?马斯洛C.路易斯?凯尔索 D.哈里?布雷费曼 6.在促进劳资合作的方法中,鼓励收入较高的高资历雇员积极参与绩效改进的是(B) A.斯坎隆计划 B.拉克计划 C.集体收益分享计划 D.工作生活质量计划7.下列选项不属于从职能角度出发,对工会进行分类的是(A) A.职业工会 B.工联工会 C.福利工会 D.政治工会 8.我国某建筑企业工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和组织本企业职工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落 实职工民主管理权利,把科学管理与民主管理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这种行为突出了工会的(C) A.维护职能 B.建设职能 C.参与职能 D.教育职能 9.以劳动者完成一定劳动定额为标准的工作时间称为(D) A.缩短工作日 B.综合计算工作日C.弹性工作时间 D.计件工作时间10.小芳在某企业从事会计工作。在2004年12月,她因生育小孩向该企业请产假。根据我 国《劳动法》的规定,小芳产假应不少于(C) A.30天 B.60天C.90天 D.120天11.以下属于劳动合同法定条款的是(C) A.试用期 B.福利待遇C.社会保险 D.保守商业秘密12.某企业拟举行工资集体协商,雇员方向雇主方书面提出协商的时间、地点、内容等,但 雇主方收到协商意向书三个月后仍迟迟不予回应,导致协商无法实现。根据我国劳动法及相

劳动关系学03325复习资料

劳动关系学复习资料 课程代码:03325 1.主要研究雇员的社会问题的学派答:新保守派,管理主义学派,正统多元论学派,自由改革主义学派,激进派) 2.在促进劳资合作的方法中,鼓励收入较高的高资历雇员积极参与绩效改进的计划答:斯坎隆计划 3.以劳动者完成一定劳动定额为标准的工作时间答:(计件工作时间) 4.劳动合同法定条款答:分为法定条款和约定条款 5.我国建立的三方协商机制三方的含义答:动行政部门,工会,雇主代表) 6.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受案范围答:必须是劳动争议;②必须是本企业范围内的劳动争议;③必须是我国法律规定受案范围内劳动争议;④必须是争议双方自愿调解的劳动争议) 7.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的背景和特点答:背景:①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垄断组织在各个部门陆续建立,并发展为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相融合的金融资本的统治;②新技术革命带来生产组织的变革,在这个阶段,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资本主义制度暴露的越来越多的问题使政府不得不要求雇主做出让步,同时对劳动者的工作保障等方面加以管理。特点:①工人运动继续发展,工会组织广泛建立,队伍逐渐壮大,并且形成层次,工人力量开始不断增强;②资方或雇主在不断加强的工人运动的情况下,开始出现让步,从早期对工人的直接剥削和压迫变为通过改进管理,增加在工作中科学的分析和对工人的激励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③劳资矛盾的目标没有变化,仍然是争取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但是其激烈程度有所弱化,表现形式出现多元化方向,集体谈判制度得到了确认;④政府的政策发生了变化,从不干预到出台了大量的法律、建立相应的机构干预劳资关系,劳动关系向更加稳定、有序的方向发展。) 8劳动合同的程序;答:1提议2协商3签约 9.集体协议内容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主要表现答:是指订阅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由于集体协议是劳资团体之间的一种协议,它具有协议的效力,当事人要受协议的拘束,协议的解释要遵循、依据合同法的一般原则。1.维持和谐义务2、督促义务3其他义务 10.正统多元主义劳动关系理论学派特别强调的工会职能答:(民主职能) 11.根据工会运动从19世纪至20世纪的发展历程,工会组织的类型答:职业工会,行业工会,总工会 12.传统的工会保障制度类型答:封闭式企业”,“工会制企业”,“代理制企业”,“开放式企业”) 13.三方会议应遵循的工作原则答:一,合法、公正、及时原则二、相互理解、信任、支持、合作原则三、兼顾国家、企业、职工三方利益原则四、平等协商原则 14.劳动力市场机制运行的必要条件答:一不同类型的劳动关系运行规则还有一定差别二在劳动关系建立的形式上,劳动合同关系与非劳动合同关系依然并存三劳动力市场配置机制和行政配置机制同时对劳动关系发生作用 15.劳动仲裁的步骤答:立案、裁决、结案 16.政府在劳动关系中扮演的角色答:①劳工基本权利的保护者;②集体谈判与雇员参与的促进者;③劳动争议的调停者;④就业保障与人力资源的规划者;⑤公共部门的雇用者。) 17.雇主的含义答:也称用人单位,是指一个组织中,使用雇员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且向雇员支付工资报酬的法人或自然人。 18.合作的含义答:合作,是指在组织中,管理方与雇员要共同生产产品和服务,并在很大程度上遵守一套既定制度和规则的行为。)答 19.质量圈的含义答:也叫质量改善小组,是指从事相关工作的志愿人员组成的小组,在训练有素的领导者领导下定时聚会讨论和提出改善工作方法或安排。 20.员工参与和参加管理的含义答:所谓员工参与和参加管理,是指组织内部雇员有权参与与其工作有关的决策,即由员工或其代表与资方代表在某一共同之利害关系领域内,来共同决定企业策略和制度的行为,其目的是促进劳资和谐与企业发展。) 21.工会的含义答:工会是由雇员组成的组织,主要通过集体谈判方式代表雇员在工作场所以及整个社会中的利益。 22.集体协议的含义答:是指工会代表劳动者与雇主或雇主团体之间签订的,有关条件、劳动标准及劳动关系问题的书面协议。 23.劳动关系的含义答: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在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统称。 24.劳动合同的含义答: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变更和终止劳动权利的义务,是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本单位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管理、指挥监督下提供有偿劳动的协议。 25.雇主组织的含义答:主要形式是雇主协会,他们以行业或贸易组织为纽带,一般不直接介入雇员与雇主的具体劳动关系事物之中。 26.集体谈判结构的含义答:是指不同层次不同等级不同类别的谈判单位的集中或分散程度,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 27.劳资合作的含义答:是指任何为提升劳资双方的期望,所采取的协商或参与决策的模式。) 28.社会倾销的含义答:指利用犯人劳动或其他苦役劳动生产产品,从而能以极低的价格在国外销售)。 29.劳动仲裁的含义答:是指劳动仲裁委员会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在查明事实、明确是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依法做出裁决的活动。) 30.集体协议的意义答:①集体协议是劳动力市场机制运行的必要条件。②集体协议建立了平等协商谈判机制。③集体协议制度是雇主谋求工业和平工业利润的目标之一。④集体协议时协调劳动关系的手段。⑤集体协议制度是法律、法规的重要补充。 31.个别劳动关系与集体劳动关系的特征答:个别劳动关系1人格上的从属性2经济上的从属性集体劳动关系1独立自主性2明确的团体利益意识 32.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答:一劳动关系主体利益明晰化二劳动关系形成的合同化三劳动关系运行的市场化四劳动关系规范的法制化 33.劳资合作的特点和条件答:①企业组织经营的整体责任属于资方与劳方共同承担;②劳资合作须借助员工参与才能实现;③劳资双方将对抗的

劳动关系学简答教学教材

劳动关系学简答.txt什么叫乐观派?这个。。。。。。就象茶壶一样,屁股被烧得红红的,还有心情吹口哨。生活其实很简单,过了今天就是明天。一生看一个女人是不科学的,容易看出病来。1、在我国,劳动关系中的劳动内涵是什么? 答:(1)从主题上看,它是以职工(雇员)身份所从事的劳动。例如现役军人的军工劳动,罪犯、劳教人员和战俘的劳役劳动,家庭成员的家务劳动,个体劳动者和合伙人的劳动,职工以公民身份所从事的社会义务劳动都不属于我国目前法律所调整的老公关系所指的劳动。(2)从目的上看,它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的职业劳动。 (3)从性质上看,它是履行劳动法律义务的劳动。 (4)从形式上看,它是用人单位内部有组织的集体劳动。 2、简述劳动关系的本质。 答:劳动关系的本质是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它会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3、简述劳动关系中雇员的含义。 答:一般包括: (1)雇员是被雇佣的人员; (2)雇员是在雇主管理下从事劳动的人员; (3)雇员是以工资为劳动收入的人员; (4)法定某种或某几种人员不属于雇员,如公务员、军事人员、农业工人、家庭佣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 4、简述劳动关系的特点。 答:劳动关系的特点: (1)个别性与集体性 (2)平等性与隶属性 (3)对等性与非对等性 (4)经济性、法律性与社会性 5、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有哪些? 答:(1)经济环境 (2)技术环境 (3)政策环境 (4)法律和制度环境 (5)社会文化环境 6、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答:(1)工人运动继续发展,工会组织广泛建立,工人力量开始不断增强。 (2)资方或雇主开始出现让步,从早期的直接剥削和压迫变为通过改进管理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3)劳资矛盾的表现形式出现多元化方面,集体谈判制度得到确认。 (4)政府的政策发生了变化,从不干预到出台大量的法律建立相应的机构干预劳资关系,劳动关系向更加稳定、有序的方向发展。

劳动关系管理重点知识

劳动关系管理重点知识 1、劳动关系管理的定义 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使劳动关系双方(企业与员工)的行为得到规范,权益得到保障,维护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使企业经营稳定运行。 企业劳动关系主要指企业所有者、经营管理者、普通员工和工会组织之间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责权利关系:所有者与全体员工的关系;经营管理者与普通员工的关系;经营管理者与工人组织的关系;工人组织与职工的关系。 2、劳动关系的三要素:主体、内容、客体。 (1)、劳动关系的主体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即劳动者、劳动者组织和用人单位。 (2)、劳动关系管理的主要内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员工招收、录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配置与协调等项事务。 在劳动关系管理中表现为: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劳动法律行为。具体的说就是保障与实现主体双方各自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我国《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的主要权利有:劳动权,民主管理权,休息权,劳动报酬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社会保险,劳动争议提请处理权等。劳动者承担的义务有: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和工作任务,学习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和业务知识,遵守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保守国家和企业的机密。 同时也规定了用人单位的主要权利有:依法录用、调动和辞退员工,决定企业的机构设置,任免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制定工资、报酬和福利方案,依法奖惩员工等。用人单位的主要义务有:依法录用、分配、安排员工工作,保障工会和职代会行使其职权,按照员工的劳动质量、数量支付劳动报酬,加强员工思想、文化和业务的教育、培训,改善劳动条件,搞好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 (3)、劳动关系的客体是指主体的劳动权力和劳动义务共同指向的事物,例如: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安全卫生、福利保险、教育培训、劳动环境等。 3、劳动关系管理的基本原则: 1.兼顾各方利益原则; 2.协商解决争议原则; 3.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劳动关系学 复习资料

劳动关系复习知识点 由于知识点比较细,所以会比较多,但都属于老师“重点范围”之内,仅供参考,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祝大家考个好成绩!!! 1、劳动关系概念 ?劳动者个人与雇主之间的关系,即所谓个别的劳动关系 ?劳动者集体与雇主或雇主团体之间的关系,即所谓集体的或团体的劳动关系 ?劳动者组织、雇主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即所谓产业关系或社会劳动关系 2、事实劳动关系 是完全或部分不符合法定模式,尤其是缺乏劳动法律关系赖以确定的法律事实的有效要件,如未签定劳动合同或无效劳动合同等,事实劳动关系如果不能依法转化为劳动法律关系,就应当强制终止,但事实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利益仍然受劳动法保护。 3、关于劳动的定义 法学意义的劳动:基于法律规定的特定范围的合法的、基于劳动合同关系产生的隶属性的、有报酬的、职务性的劳动。家务劳动、义务劳动、非职业性的钟点工劳动、家教、家政劳动、暑期短工、学生实习等都不是法学意义上的劳动,不受劳动法调整。 4、劳动关系的主体 劳动关系主体,是指劳动关系中劳动力的所有者和劳动力的使用者,即拥有劳动力的雇员(劳动者)和使用劳动力的雇主(用人单位)。劳动关系主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包括:雇员与雇员组织(工会)、雇主与雇主协会、政府 狭义只包括雇员(劳动者)和雇主(用人单位)两部分 5、雇员的范围 员工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蓝领工人、医务人员、办公人员、教师、警察、社会工作者,以及其他在西方被认为是中产阶级的从业者和低层管理者。因为低层管理者只负责监督和分配,而无权命令或奖惩下属,所以也属于员工的范围。员工不包括自由职业者、自雇佣者。高层管理者不属于雇员。 6、雇主范围 雇主:也称为“管理方” 或“资方”,一般是指由于拥有法律赋予的对组织的所有权(一般称产权),而在就业组织中具有主要经营决策权力的人或团体。 7、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度 劳动关系立法的制定者;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公共部门的雇主;有效服务的提供者。8、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 ?合作:劳动关系双方要进行生产,就要共同合作,遵守一套经济制度和规则的行为。 这些制度和规则既包括广义的国家法律法规,也包括双方共同签订集体协议或劳动合同,甚至是一种非正式的心理契约形式。合作的表现形式:(1)沟通(2)共同协商(3)集体谈判 冲突:冲突的形式,对劳动者来说,有罢工、旷工、怠工、辞职等;对资方来说,有关闭工厂、惩罚、解雇等。 力量:力量是影响劳动关系结果的能力。力量可分为劳动力市场的力量和双方对比关系的力量。 权力:代表他人做决策的权利。在劳动关系中,权力主要集中在管理方。 9、合作的根源

劳动关系学名词解释汇总

劳动关系学名词解释汇总 1. 我国劳动关系我国劳动关系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 之间产生的经济社会关系。 2.劳动关系主体指劳动关系中劳动力的所有者和劳动力的劳动关系主体使用者,即拥 有劳动力的雇员(劳动者)和使用劳动力的雇主(用人单位)。劳动者称劳动主体,用人单位称用人主体。 3.雇员是指在企业组织中,雇员本身不具有基本经营决策权力并属于这种决策权力的 工作者。雇员也可称之为员工、劳动者,包括从事体力和智力劳动而获取工资或报酬的工作者。 4.雇员团体是指因为共同利益、雇员团体兴趣或目标而组成的雇员组织,包括工会和 类似工会组织的雇员协会和专门的职业协会P10 5.雇主雇主也称用人单位,指一个组织中,使用雇员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 且向雇员支付工资报酬的法人或自然人. 6.雇主组织的含义雇主组织的含义指由雇主依法组成的,旨在代表、维护雇主利益,并 努力调整雇主与雇员以及雇主与工会之间关系的团体组织。 7. 员工参与和参加管理员工参与和参加管理是指组织内部雇员有权参与与其工作有关 的决策,即由员工或其代表与资方代表在某一共同之利害关系领域内,来共同决定企业策略和制度的行为,其目的是促进劳资和谐与企业发展P107 8. 劳资合作是指任何为提升劳资双方的期望,所采取的协商或参与决策的模式 9. 工会的内涵工会的内涵是由雇员组成的组织,主要通过集体谈判方式代表雇员在工 作场所以及整个社会中的利益 10. 标准工作日标准工作日是国家统一规定的,在一般情况下,是劳动者从事工作或劳动 的时间。我国标准工作日为每日工作8 小时,每周工作40 小时。 11.缩短工作日指法律规定的少于标准工作日时数的工作缩短工作日日。我国缩短工作日 情况有:从事矿山井下、高山、有毒有害、特别繁重体力劳动者;夜班工作;哺乳期工作的女职工。 12.不定时工作日不定时工作日指没有固定工作时间限制的工作日。使用于不定时工作日 因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责限制不能实行标准工作日的劳动者。(需履行审批手续)13.综合计算工作日指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和工作特点,分别综合计算工作日采取以周、月、 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劳动者工作时间的一种工时形式。一般使用于从事受自然条件或技术条件限制的劳动。(需履行审批手续) 14.弹性工作时间指在标准工作时间的基础上,每周的总工弹性工作时间作时间不变,每 天的工作时间在保证核心时间的前提下可以调节。 15.计件工作时间计件工作时间指以劳动者完成一定劳动定额为标准的工计件工作时间 作时间。 16. 加班加点即延长劳动时间,指劳动者的工作时数超过法加班加点加点律定的标准工 作时间。 17. 最低工资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企业应支付的 最低劳动报酬。 18. 劳动合同的概念劳动合同的概念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变更和终止劳动权利 和义务的协议,是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本单位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管理、指挥、监督下提供有偿劳动的协议。 19. 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指明确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合同。 20.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指双方当事人没有明确约定合同终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止日期

劳动关系学复习总结上课讲义

劳动关系学总结 导论 一、劳动关系概念与特征——了解并准确把握基本概念 二、劳动关系历史与理论——主要理论及代表人物 三、劳动关系转型——(自学),何为劳动关系转型?中国劳动关系转型的特点? 四、劳动者及劳动者组织——劳动者概念,劳动者权利; 工会概念、特征、作用、组织结构、中国工会 五、雇主及雇主组织——(自学),概念、性质、功能 六、政府——劳动关系中的政府及其功能、作用 七、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调整机制——有哪些机制,各自的功能 八、劳动法制——作用,劳动法的本质特征 九、集体合同制度——概念,主体、内容、程序、作用 十、工人参与制度——概念,性质,中国的工人参与的形式 十一、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知晓劳动争议的概念,我国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 (企业规章和三方机制没有讲,不作为重点) 第一章导论(劳动关系概念与特征——了解并准确把握基本概念)劳动关系学是以劳动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一门研究劳动关系存在和运行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劳动关系学以现代社会中劳动关系的环境、主体、运行协调、矛盾处理作为基本的研究内容。 劳动关系是指由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以及相关组织为实现劳动过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从属性的雇佣关系,是市场经济下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个别劳动关系、集体劳动关系和社会劳动关系的逐级包容,是劳动的层级结构特点。劳动关系学是将劳动关系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的。 劳动关系系统的研究主要涉及劳动关系内部矛盾与外部环境如何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网络,以及这一系统网络通过何种规则和程序来实现良性运行。良性运行。劳动关系系统的主体,包括劳动者及其劳工组织、雇主及其组织以及政府相关部门三方构成。劳动关系系统的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劳动关系的运行包含劳动关系的构成、劳动标准的确定和实施、劳动争议的处理和解决。这一运行是通过规则和程序来规范的。 劳动关系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独立学科,这一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多元化的。劳动关系作为一个学科在中国方兴未艾。 第二章劳动关系的历史和理论(劳动关系历史与理论——主要理论及代 表人物)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劳资关系,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历史时期、第二世界大战以后至今五个阶段的发展,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 劳资关系与劳工理论主要包括:斯密的劳动分工和劳工运动思想、马克思的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理论、韦伯夫妇的产业民主理论、康芒斯的集体行动理论、马克斯.韦伯的工业资本主义理论。劳动关系系统理论是邓洛普首先提出的,他将系统理论的模型引入劳动关系研究的领域中,用系统的概念和分析方法来探讨劳动关系问题。 《劳动关系系统》(1958),标志着劳动关系系统理论的创立。 劳动关系系统理论在邓洛普创立的基础上,经桑德沃、安德森等人的修改和完善,逐渐成为劳动关系理论研究的主流意识。 劳动关系策略理论主要是微观层面的劳动关系理论。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学派有希克斯的罢工与谈判理论、库克的劳资合作绩效理论、海曼的产生冲突理论、寇肯等的策略选择理论等。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点四级劳动关系管理

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试考点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1.劳动关系的定义 劳动关系——用人单位(雇主)与劳动者(雇员)之间在运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 2. 劳动关系定义的几个要点: 1.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力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劳动力市场来实现的。 2.劳动关系领域中,劳动者通常被表述为雇员,用人单位被表述为雇主。 3.劳动关系所反映的是劳动给付与工资的交换关系。 3.判断一个劳动者是否属于雇员的标准: 1.劳动受约束(时间地点、数量质量等); 2.主要劳动条件由他人提供; 3.从事的劳动在雇主的业务范围之内; 4.工作履行与绩效受到控制与评价。 4.劳动关系有如下特征: 1.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 2.劳动关系具有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属性相结合的特点; 3.劳动关系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的特点。 5.劳动法律关系 (一)定义 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雇员与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二)特点 劳动法律关系的特点有: 1.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 2.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3.是一种双务关系; 4.具有国家强制性。 6.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依据调节手段的不同分为7种: 1.劳动法律、法规; 2.劳动合同规范; 3.集体合同规范; 4.民主管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 5.企业内部劳动规则(规章制度); 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7.国家劳动监督检查制度。 各种调节手段要点如下: (一)劳动法律、法规 1.是调整劳动关系应当遵循的原则性规范、最低标准

2.基本特点:体现国家意志 (二)劳动合同规范 1.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2.基本特点:体现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的意志 (三)集体合同规范 1.集体合同——集体双方代表根据劳动法律法规,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2.集体合同由工会(没工会的由职工代表)代表全体职工与企业签订。 3.集体协商比个别协商更为必要的原因: (1)企业中有很多“公共事务”,对每个雇员都有影响; (2)雇员个人不可能与雇主保持在力量上的均衡。 (四)民主管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 1.我国职工参与管理的形式主要是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平等协商制度 2.特点是劳动者意志对企业意志的渗透和影响。 3.雇员参与管理的要点: (1)以被管理者的身份进行参与 (2)参与的是企业内部管理事务 (3)参与形式多种多样(组织、代表、岗位、个人) (五)企业内部劳动规则(规章制度); 1.调整对象:劳动过程中的企业和劳动者之间以及劳动者相互之间的关系。 2.制定主体:企业(虽有劳动者参与,但属单方法律行为) 3.表现形式:企业公开、正式的行政文件 4.适用范围:本企业 5.特点:体现企业(雇主)的意志 (六)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劳动关系处于非正常状态下,经劳动关系当事人请求,由依法建立的处理机构——调解机构、仲裁机构依法进行调查、协调和处理的程序性规范。是对劳动关系的社会性调整。 1.调解——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职工、用人单位、工会代表) (1)群众性;(2)自治性;(3)非强制性(自愿原则) 2.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行政部门、同级工会、用人单位代表) 是兼有司法性特征的劳动行政执法行为。 (七)国家劳动监督检查制度 1.实施主体: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各级工会 2.是为了保证劳动法的贯彻执行,是关于法定监督检查主体的职权、监督检查的范围、监督检查的程序以及纠偏和处罚的行为规范 3.具有保证劳动法体系全面实施的功能 7.劳动合同的含义 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2.劳动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3.劳动合同的条款分为法定条款和协商条款: 法定条款: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协商约定的条款 协商条款:根据岗位特点双方选择约定的条款 8.专项协议——劳动关系当事人为明确劳动关系中特定权利义务,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所达成的契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多元主义、激进主义与管理主义都指出工会具有的职能是(C )P138 A.经济职能 B.民主职能 C.整合职能 D.阶级革命职能 2.管理者不关心员工的需求,其目标是以最低工资换取最大量的工人劳动,具有这种管理理念的管理模式是( A )P98 A.剥削型模式 B.宽容型模式 C.合作型模式 D.独裁型模式 3.把“通过劳动法和集体谈判确保公平与效率的和谐发展是建立最有效的劳动关系的途径”作为核心 假设的学派是( C )P43 A.新保守派 B.管理主义学派 C.正统多元论学派 D.激进学派 4.工会经费是工会依法开展活动的物质条件,企事业单位和机关按一定比例从职工资中拨缴工会经费,此比例为( B )P157 A.1% B.2% C.3% D.4% 5.由雇员民主选举一定数量的员工代表进入公司董事会,代表员工参与决策监督的制度是(A ) P114 A.工人董事 B.工作理事会 C.共同磋商 D.员工持股计划 6.社会系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C )P20 A.雨果·芒斯特博格 B.埃尔顿·梅奥 C.切斯特·巴纳德 D.罗特利·斯伯格 7.工资的给付标准和数额最终由(C )P177 A.雇主决定 B.雇员决定 C.劳动力市场决定 D.劳动力成本决定 8.下列属于冲突的制度化时期劳动关系的特点的是(C )P71 A.政府不干涉 B.集体谈判制度建立 C.三方性原则出现 D.劳动关系实现制度化、法制化

9.改变劳资双方的“你我对立关系”,让雇员广泛参与管理实践,使双方关系融洽的管理模式是(D )P106 A.独裁/剥削型模式 B.自主/宽容型模式 C.权威/合作型模式 D.自主/合作型模式 10.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带薪年休假,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原则上每年给假1次,假期为( B )P190 A.15天 B.20天 C.30天 D.45天 11.刘某与某木器厂签订了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一年后,双方的劳动关系即行终止。刘某与该木器厂签订的合同是(B )P210 A.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B.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C.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D.无试用期合同 12.“黄狗协议”是指(D )P458 A.劳资双方以对话、协商、谈判的形式签订协议 B.二人或二人以上合谋侵犯他人权益,或损害社会的行为 C.雇主拥有的禁止某些工会运动的法定权力,包括罢工和联合行动 D.劳资双方共同签订的,禁止员工以个人名义参加工会及其活动的书面协议 13.为了声援其他劳动者的罢工行动而采取的罢工被称为(B )P301 A.协议罢工 B.同情罢工 C.示威罢工 D.“野猫罢工” 14.在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中,平等是指订立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具有(C )P217 A.相同的经济地位 B.相同的社会地位 C.相同的法律地位 D.相同的政治地位 15.某摩配厂员工肖某,与单位发生了劳动争议,经过调解和仲裁裁决后,肖某不服,要向法院提出起诉。他起诉的有效时间是( C )P430 A.自仲裁庭裁决之日起15日内 B.自仲裁庭裁决之日起20日内 C.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 D.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20日内 16.我国法律规定企业和职工双方均可提出集体协商,一方提出集体协商要求的,另一方在收到协商要求之日起以书面形式回应的期限为(A )P299 A.20日内 B.25日内

劳动关系学试题及复习资料

劳动关系学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 1、国际劳工组织从1919年第一届大会到2004年底为止,共通过国际劳动公约() A.150个 B.184个 C.194个 D.200个 2、《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的标准工作时间为劳动者的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 A.7小时 B.8小时 C.10小时 D.24小时 3、工人纪某因公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公司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该公司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公司应当提前以书面形式通知纪某,提前的期限为 A.30日 B.35日 C.40日 D.60日 4、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有()

A.劳动合同期满; B.劳动合同因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 C.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D.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5、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 A.100% B.150% C.200% D.250% 6.为了妥善处理劳动争议,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劳动法》第80条和81条规定: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的委员会是() A.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B.工会调解委员会 C.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D.职工调解委员会 7、未成年上岗工须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办理登记,由

劳动行政部门核发的证件是() A.未成年人健康检查表 B.未成年工登记表 C.未成年工登记证 D.毕业证 1、B 2、B 3、A 4、B 5、B 6、A 7、C 8、根据《劳动法》规定,不可以招用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的单位是() A.福建省歌舞团 B.福建某边远地区企业 C.福州省体工队 D.福建某特种工艺单位 9、下面的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关系的是() A.个体经济组织中个体劳动者与帮工之间的关系 B.承揽人与定作人之间的关系 C.弄明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劳动产品所发生的买卖关系

劳动关系管理重点知识资料

劳动关系管理重点知 识

精品文档 劳动关系管理重点知识 1、劳动关系管理的定义 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使劳动关系双方(企业与员工)的行为得到规范,权益得到保障,维护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使企业经营稳定运行。 企业劳动关系主要指企业所有者、经营管理者、普通员工和工会组织之间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责权利关系:所有者与全体员工的关系;经营管理者与普通员工的关系;经营管理者与工人组织的关系;工人组织与职工的关系。 2、劳动关系的三要素:主体、内容、客体。 (1)、劳动关系的主体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即劳动者、劳动者组织和用人单位。 (2)、劳动关系管理的主要内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员工招收、录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配置与协调等项事务。 在劳动关系管理中表现为: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劳动法律行为。具体的说就是保障与实现主体双方各自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我国《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的主要权利有:劳动权,民主管理权,休息权,劳动报酬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社会保险,劳动争议提请处理权等。劳动者承担的义务有: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和工作任务,学习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和业务知识,遵守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保守国家和企业的机密。 同时也规定了用人单位的主要权利有:依法录用、调动和辞退员工,决定企业的机构设置,任免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制定工资、报酬和福利方案,依法奖惩员工等。用人单位的主要义务有:依法录用、分配、安排员工工作,保障工会和职代会行使其职权,按照员工的劳动质量、数量支付劳动报酬,加强员工思想、文化和业务的教育、培训,改善劳动条件,搞好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 (3)、劳动关系的客体是指主体的劳动权力和劳动义务共同指向的事物,例如: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安全卫生、福利保险、教育培训、劳动环境等。 3、劳动关系管理的基本原则: 1.兼顾各方利益原则; 2.协商解决争议原则; 3.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点(四级)第6章 劳动关系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试考点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1.劳动关系的定义 劳动关系——用人单位(雇主)与劳动者(雇员)之间在运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 2. 劳动关系定义的几个要点: 1.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力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劳动力市场来实现的。 2.劳动关系领域中,劳动者通常被表述为雇员,用人单位被表述为雇主。 3.劳动关系所反映的是劳动给付与工资的交换关系。 3.判断一个劳动者是否属于雇员的标准: 1.劳动受约束(时间地点、数量质量等); 2.主要劳动条件由他人提供; 3.从事的劳动在雇主的业务范围之内; 4.工作履行与绩效受到控制与评价。 4.劳动关系有如下特征: 1.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 2.劳动关系具有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属性相结合的特点; 3.劳动关系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的特点。 5.劳动法律关系 (一)定义 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雇员与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二)特点 劳动法律关系的特点有: 1.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 2.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3.是一种双务关系; 4.具有国家强制性。 6.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依据调节手段的不同分为7种: 1.劳动法律、法规; 2.劳动合同规范; 3.集体合同规范; 4.民主管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 5.企业内部劳动规则(规章制度); 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7.国家劳动监督检查制度。 各种调节手段要点如下: (一)劳动法律、法规 1.是调整劳动关系应当遵循的原则性规范、最低标准

2.基本特点:体现国家意志 (二)劳动合同规范 1.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2.基本特点:体现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的意志 (三)集体合同规范 1.集体合同——集体双方代表根据劳动法律法规,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2.集体合同由工会(没工会的由职工代表)代表全体职工与企业签订。 3.集体协商比个别协商更为必要的原因: (1)企业中有很多“公共事务”,对每个雇员都有影响; (2)雇员个人不可能与雇主保持在力量上的均衡。 (四)民主管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 1.我国职工参与管理的形式主要是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平等协商制度 2.特点是劳动者意志对企业意志的渗透和影响。 3.雇员参与管理的要点: (1)以被管理者的身份进行参与 (2)参与的是企业内部管理事务 (3)参与形式多种多样(组织、代表、岗位、个人) (五)企业内部劳动规则(规章制度); 1.调整对象:劳动过程中的企业和劳动者之间以及劳动者相互之间的关系。 2.制定主体:企业(虽有劳动者参与,但属单方法律行为) 3.表现形式:企业公开、正式的行政文件 4.适用范围:本企业 5.特点:体现企业(雇主)的意志 (六)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劳动关系处于非正常状态下,经劳动关系当事人请求,由依法建立的处理机构——调解机构、仲裁机构依法进行调查、协调和处理的程序性规范。是对劳动关系的社会性调整。 1.调解——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职工、用人单位、工会代表) (1)群众性;(2)自治性;(3)非强制性(自愿原则) 2.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行政部门、同级工会、用人单位代表) 是兼有司法性特征的劳动行政执法行为。 (七)国家劳动监督检查制度 1.实施主体: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各级工会 2.是为了保证劳动法的贯彻执行,是关于法定监督检查主体的职权、监督检查的范围、监督检查的程序以及纠偏和处罚的行为规范 3.具有保证劳动法体系全面实施的功能 7.劳动合同的含义 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2.劳动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3.劳动合同的条款分为法定条款和协商条款: 法定条款: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协商约定的条款 协商条款:根据岗位特点双方选择约定的条款 8.专项协议——劳动关系当事人为明确劳动关系中特定权利义务,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所达成的契约。

2007.1劳动关系学试卷及答案

全国2007年1月劳动关系学试题课程代码:0332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十分关注如何减少或消灭工人受到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待遇,并提出了“结构不公平”理论的学派是(C)P42 A.正统多元论学派B.管理主义学派C.自由改革主义学派D.激进派 2.在西方现代管理科学中,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C)P73 A.约翰·莫尔斯B.弗雷德里·泰勒C.彼得·德鲁克D.埃尔顿·梅奥 3.在西方工业化进程中,英国通过的并被视为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法规是(D)P63 A.《结社法》B.《夏勃里埃法》C.《瓦格纳法》D.《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4.下列管理模式中,不是 ..根据管理理念进行分类的是(B)P98 A.剥削型B.自主型C.宽容型D.合作型 5.关注生产投入要素的成本,并且主要强调企业效率以及生产率在管理决策中的重要性的雇主角色理论是(B)P91 A.权变理论B.新古典经济理论C.劳动过程理论D.利益相关理论 6.企业只建立奖金委员会,通过基准生产率因子来衡量目标生产率,按企业生产率是否改进来分配奖金的是(C )P125 A.斯坎隆计划B.拉克计划C.集体收益分享计划D.工作生活质量计划 7.最经典且最经常被引用的工会的定义出自于西德尼·韦布和阿特丽斯·韦布的书,书名是(A)P129 A.《英国工会史》B.《工会》C.《资本论》D.《劳动关系论》 8.由于工会主席老张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工厂选举小王做兼职工会副主席负责工会工作,小王认为工会的事情多,可以不干车间里的事了。其实,按《工会法》规定:小王占用生产工作时间处理工会的事,每月最多不超过(A)P156 A.3个工作日B.5个工作日C.10个工作日D.15个工作日 9.由国家统一规定,在一般情况下,劳动者一天所从事工作或劳动的时间称为(D)P185 A.一般工作日B.普通工作日C.基本工作日D.标准工作日 10.小王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他的日工资是50元,由于赶货,厂里安排他国庆节照常上班。这家工厂老板至少应付给小王国庆节三天的工资是(D)P189 A.150元B.225元C.300元D.450元 11.我国《劳动法》第16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B)A.规章制度B.劳动合同C.工作计划D.集体协议 12.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其连带赔偿的份额不低于对原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总额的(C)P247 A.50%B.60%C.70%D.80% 13.韦布夫妇认为集体谈判主要体现为一种(A)P256 08.1多A.经济功能B.政府作用C.决策功能

劳动关系学试题及答案(DOC)

劳动关系学试题及答案(DOC)

劳动关系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通过劳动法和集体谈判确保公平与效率的和谐发展是建立最有效的劳动关系的途径”为核心假设的学派是( ) A.新保守派 B.管理主义学派 C.正统多元论学派 D.激进学派 2.社会系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弗雷德里克·泰勒 B.雨果·芒斯特博格 C.哈罗德·孔茨 D.切斯特·巴纳德 3.在成熟的劳动关系时期,劳动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 A.政府不干预劳资关系 B.三方原则等制度的建立 C.国家干预开始制度化、法制化 D.劳动关系实现了制度化、法制化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流劳工体制属于( ) A.权威/宽容管理模式 B.自主/合作管理模式 C.独裁/剥削管理模式 D.自主/宽容管理模式 5.最早设计质量圈的管理学家是( ) A.日本人 B.美国人 C.英国人 D.法国人 6.斯坎隆计划认为,如果要成功降低成本和促进劳资合作,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中不包 括( ) A.该计划适用于人数较少的企业 B.通常企业人数多于1000人 C.该计划适用于产量与成本稳定的企业 D.管理方积极参与该计划 7.认为工会是“工人的垄断组织,它使个体劳动者能够相互补充,工会的目的就是要增强工人在与雇主谈判时的力量”的学者是( )

A.詹姆斯·坎尼森 B.阿特丽斯·韦布 C.西德尼·韦布 D.肯尼思·普兰迪 8.在1998年,光明机械厂工会通过吸引职工群众积极参加企业改革,努力完成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任务,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到2003年,实现产值较1998年翻了一翻,企业和职工的收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突出体现了工会的( ) A.维护职能 B.建设职能 C.参与职能 D.教育职能 9.弹性工作时间制度在20世纪60年代末率先兴起于(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10.国营红光机械厂为了按时完成与某企业签订的供货合同,要求员工在国庆节继续上班1天。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该企业因加班支付的工资报酬应不低于工资的( ) A.150% B.200% C.250% D.300% 11.下面属于用人单位主要义务的是( ) A.照料的义务 B.劳动给付的义务 C.忠诚的义务 D.附随的义务 12.某企业拟举行集体谈判,企业与员工着手进行各项准备工作,确定了谈判内容、日期和地点。在确定双方谈判代表人数时,产生了争议。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协商双方代表人 数每方至少( ) A.1人 B.2人 C.3人 D.4人 13.集体谈判协商技巧的2C原则,是指“协调”和( ) A.“政策” B.“预测” C.“控制” D.“准备” 14.2006年5月,小张代表职工与某食品企业签订了定期集体协议,2007年8月,该企业因被兼并,小张代表职工向企业方提出就集体协议内容进行协商,双方约定并在7日内就有关内容进行了修订和补充。这种做法叫做( ) A.集体协议的订立 B.集体协议的变更

《劳动关系管理实训》答案

《劳动关系管理实训》答案 (2010年10月) 专题一:员工入职与建立劳动关系管理 工作任务1-1 【解决方案】 工作任务1-2 【解决方案】 方案一优劣:要约如果要撤销的话,必须在承诺作出之前;李磊已经作出承诺;李磊已经辞去原来的工作。 方案二优劣:李磊已经做出承诺;录用通知书已经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如果采用此种方案,结果与方案一相差无几。 方案三优劣:录用通知书中包含了劳动合同的部分内容,双方应当按照录用通知书的内容签订劳动合同,但也可以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予以变更;公司在录用通知书上已经载明了工作岗位和劳动报酬,李磊有权拒绝在劳动合同中变更。 方案四优劣:此时公司遵守了录用通知书;但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也受到法律的限制,如果到时候不能证明李磊不符合录用条件,就必须继续留用李磊;此方案有一定的风险。 更完善的方案:公司向李磊摊牌;公司表示愿意支付其一个月工资,双方不再签订劳动合同;公司如果李磊坚持要签订劳动合同,公司将与其签订期限为一个月的劳动合同。最终,李磊同意双方不再签订劳动合同。 此方案的理由:录用通知书已载明的事项不能随意变动(职位、月薪、福利、入职日期),录用通知书未载明的事项则可以作为突破口,即劳动合同的期限。 给管理人员的启示:(1)录用通知书是对用人单位的单方约束,在起草录用通知书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应为用人单位留有一定的余地。(2)有了录用通知书也要签订劳动

合同。在劳动合同签订后,用人单位可以选择让录用通知书失效,也可以选择让录用通知书作为合同附件继续有效。如果存在录用通知书与劳动合同有不一致的情形的时候,用人单位必须终止录用通知书的法律效力。 工作任务1-3 【解决方案】 客观地来说,小王完成的这份劳动合同很糟糕。不过,小王也努力考虑到了商场的一些实际情况,比如,商场的营业时间是早9点到晚9点,节假日不休息的。但是如果把这作为劳动合同的条款是不合法的。具体说来,小王起草的劳动合同存在以下问题:(1)劳动合同缺少“首部”,即缺少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通常情况下,我们把用人单位称为甲方,把劳动者称为乙方,甲乙双方的基本情况要在合同中描述清楚。具体包括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劳动者姓名、住址和身份证号码。即使是空白劳动合同书,也要列出这些项目供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填写。 (2)关于劳动合同的期限。劳动合同一共有三种期限: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因此,劳动合同中首先要明确采用哪一种方式来约定劳动合同的期限,然后再约定具体的期限。 (3)关于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小王起草的劳动合同种,“乙方为甲方工作人员”的文字显得多余,此条款的重点是劳动者的工作内容,或者约定工作岗位,然后将岗位说明书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另外,最新立法规定,工作地点也成为劳动合同必备的条款,起草劳动合同时不能忽略了。 (4)关于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每个用人单位可以根据生产经营特点设计自己员工的作息时间,但都不能逾越法律的规定。我国目前的工时制度有三种:标准工时制度、不定时工作制、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通常情况下,法律要求用人单位实行标准工时制度,但是像商场这类实行标准工时制度有困难的单位,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但前提是必须提交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后方可执行。如果不经审批直接写进劳动合同的条款,即使劳动者同意,此条款也会因为违法而无效。 (5)关于劳动报酬。劳动报酬可以是明确的数字,也可以是计算劳动报酬的方法,总之必须明确。如果劳动合同中对劳动报酬约定不明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要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集体合同未作规定的,适用国家的有关规定。可见,如果劳动报酬条款约定不明确,会给劳动合同的履行带来很大的障碍。 (6)关于社会保险和福利。社会保险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行,在劳动合同中不能有任何更改。目前,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要负担,劳动者所应承担的部分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仅仅约定完全由劳动者个人负担是不合法的。关于福利,主要指用人单位为员工提供的职业福利,国家目前没有什么相关规定,所以,“福利按劳动部门的规定发放”形同虚设。 (7)关于违约责任。违约责任不是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但如果约定,就不能简单地设定“承担责任”,而应将责任的内容具体明确,以保护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不过,约定的具体责任也不能违反法律的规定,过重的违约责任也有可能因违法而被认定为无效。 (8)关于发生事故的免责条款。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发生事故,如果认定为工伤,其责任理所当然由用人单位承担,任何事先的约定都不能免除用人单位的责任。如果发生的事故没有被认定为工伤,其责任的承担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途径解决。所以,约定这一条款的实际意义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