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首ppt优秀课件八下

唐诗三首ppt优秀课件八下

《唐诗三百首》是由清朝蘅塘退士编撰的一部唐诗选集。

该诗集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都配有注释和评点。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王维、刘禹锡等,其中以杜甫的诗数量最多。

1编选背景编辑

唐诗三百首

早在唐代,流传的唐诗选本就已有了不少品种,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版本的唐诗选本。清蘅塘退士依照以简去繁的原则,从中选取了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辑录而成《唐诗三百首》。

清代康熙年间编订的《全唐诗》,收录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常人难以全读;此后沈德潜以《全唐诗》为蓝本,编选《唐诗别裁》,收录诗一千九百二十八首,普通人也难以全读。于是,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以《唐诗别裁》为蓝本,编选《唐诗三百首》收录诗三百一十首,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唐诗普及读本。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他自幼家贫,性敏好学,寒冬腊月读书时,常握一木,谓木能生火可敌寒。乾隆九年(1744)他考中顺天举人,授景山

官学教习,出任上元县教谕。乾隆十六年(1751)他得中进士,历任卢龙、大城知县。后遭人谗陷罢官,平复后任山东邹平知县。乾隆二十五年(1761)、二十七年(1763)两次主持乡试,推掖名士。他为官清廉如水,爱民如子,又勤勉好学,书似欧阳询,诗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乾隆二十八年春,孙洙与他的继室夫人徐兰英相互商榷,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编选这本书是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他们的选诗标准是“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既好又易诵,以体裁为经,以时间为纬。《唐诗三百首》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编辑完成,书的题目有的说脱胎于民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作诗也会吟”,有的说取自“诗三百”,说法各不相同。《唐诗三百首》被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流传最广的诗词选集。

诗歌是中国文学中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诗经》产生后不久,南方的楚地又出现了“楚辞”这一新的诗体。之后,楚辞逐渐向接近散文的赋体演变,魏汉诗坛上出现了另一种新的诗体———“乐府”,乐府民歌清新刚健,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这对后世的“乐府古题”和唐代的“新乐府运动”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随着乐府诗的发展,五言和七言句式相继产生、成熟并得到广泛的关注。

经过几千年的磨砺和发展,诗歌这种艺术形式得到了非常充分的发展。尤其到了唐朝,近体诗确立了,古体诗和近体诗全面发展,我国古典诗歌进入了空前的黄金时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诗歌大繁荣局面。唐诗创作之繁荣,流派之众多,题材风格的丰富多样,各类诗歌体制的愈益齐备和全面定型,诗歌艺术的全面发展,是前所未见的。这表明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完全成熟的阶段。唐代诗坛上名家辈出,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如陈子昂、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韩愈、柳宗元、元稹、刘禹锡、李贺、杜牧、李商隐等。在他们中间,尤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的成就最高,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流派众多的诗人创作了大量风格各异、内容丰富、意境高远、动人心弦、脍炙人口的诗篇。

早在唐代,流传的唐诗选本就已有了不少种类,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版本的唐诗选本。清蘅塘退士依照以简去繁的原则,选取了大量的唐诗名篇,辑录而成《唐诗三百首》。[1]

2内容提要编辑

《唐诗三百首》一书,分为8 卷,入选诗篇按诗体分为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六类,乐府诗附入各体之后。《唐诗三百首》的命名,是沿袭“诗三百”的说法,当有要继承《诗经》传统的含意。“三百首”是个概数,实际上本书一共收录了310, 篇诗作。原本是为了儿童开蒙而选编的一个“家塾课本”,因为针对的对象是理解能

力较弱的少儿,因此该书借鉴了《千家诗》易于背诵的特点,因此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能够理解。此外,编者严格地挑选作品,所选的诗篇多为唐诗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作品,盛唐诗是唐诗的高峰,诗坛上出现了许多重要的诗人,《唐诗三百首》中几乎毫无遗漏地收录了这些名家的诗作,所选诗篇也多为精品。

基于《唐诗三百首》的上述特点,使得该书不但适合百姓阅读,也能登大雅之堂。《唐诗三百首》,因篇幅适中,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优点,成为两百年来刊刻最多、传播最广,在旧选本中是影响较大的一部诗歌集。

唐诗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高峰。诗坛上名家辈出、名作如林,尤其是出现了具有世界影响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伟大诗人,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光辉人物,他们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为中国文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武则天时代,诗人陈子昂继承了建安、正始时期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和雄健有力的笔调,抵制和冲击了齐梁以来的浮靡的诗歌风气。他的诗指陈世事,深切凝重,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百姓的体恤同情,这和当时流行的诗歌风格截然不同。他的代表作有《登幽州台歌》等,陈子昂以复古的方式对诗坛进行革新,促进了唐诗的兴盛繁荣。

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是唐王朝的鼎盛时期,诗歌全面繁荣的高潮便展现在人们眼前,其诗歌创作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确实超越了过去任何一个时期。并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如张九龄、王之涣、崔颢等———虽然艺术造诣的深浅、作品存留的多少不尽相同,但都能卓然成家,经不极掩。他们的诗歌,大都赋功力技巧于自然浑成之中,华而不俗,雄健而不粗野,厚重而不呆板。表现了这个时代共同的艺术特点。

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标志着盛唐诗歌的最高成就。韩愈曾在《文章》中称赞过这两位举世瞩目的伟大诗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风格不同,但在艺术成就上各自达到了两个不同的巅峰。彼此不能替代,也不能掩盖对方的光芒。“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严羽《沧浪诗话》)因为《唐诗三百首》收录的作家作品众多、流派各异,因此本文主要具体介绍李白、杜甫两位最突出的诗人及其作品。

杜甫早期的作品,有着纵横驰骋的饱满热情和活力。例如他在《望岳》诗中曾这样写道:“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希望登高望远,让群山在脚下变得无比的渺小,抒发了他胸中涌动的豪情,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进入中年时期,诗人杜甫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趋于成熟,他了解百姓

的疾苦,透彻地看到了朝廷的腐败本质,清楚地认识到了当时社会存在的尖锐而严重的矛盾。于是诗人有感而发,创作了一系列具有思想深度的现实作品。例如他在《丽人行》一诗中,描述了皇室成员杨贵妃和其兄杨国忠等人挥霍糜烂的生活,讽刺了统治阶级的罪恶,暴露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唐王朝内部的腐败终于引发了“安史之乱”,触发了藩镇割据、朋党之争,边关告急。整个国家陷入了战争、杀戮、分裂的动荡混乱的局面之中,人民流离失所、国家的统一和安定遭到破坏。杜甫一改过去的诗风,饱蘸着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写出了《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流露出杜甫对战争的痛恨以及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

“安史之乱”基本平定后,杜甫到了成都,当他听说朝廷收复了河南、河北的喜讯时,内心顿时百感交集,更感到无比的欢欣振奋。写下了《闻军官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将一个爱国诗人由惊到喜,由涕泪到雀跃的情绪传达得淋漓尽致。

由于杜甫的诗作艺术地再现了动乱的现实,故而有了“诗史”的美誉。

李白的诗虽然不像杜甫的诗那样和现实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但独树一帜,具有毫不逊色于现实主义的浪漫情怀。李白的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具有丰富的、令人惊奇的想象力。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被历代爱好者所传唱。诗人这样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歌的意境开阔、幽远,体现了诗人超然脱俗的精神世界。生活在治乱并存的唐朝,李白的诗歌同样也表达了个人对现实的见解。《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名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恣意纵横的想象、浪漫豪放的笔法,更可以通过缤纷华美的诗句,领会诗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洒脱和高洁。又如在《将进酒》一诗中,诗人同样以豪放的语言,最大限度地宣泄了内心对现实的愤懑和狂放不羁的情绪。

战乱后的唐朝,逐渐走向衰败,文化和艺术领域也呈现一片凋敝的景象。而后出现了“新乐府”运动,整个诗坛又开始复苏、兴盛,活跃着一批以白居易、元稹、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为代表的优秀诗人。白居易的诗和杜甫的诗一样,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这些诗或是描写百姓贫困疾苦,或是揭露官吏的贪婪腐败,或是揭露社会矛盾,或是抒发自己的政治见解。例如《长恨歌》、《琵琶行》等,

均堪称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到了晚唐,重要的诗歌作品多出自于杜牧、李商隐等诗人之手。由于当时的唐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因此反映在诗歌中的也多是没落、消沉、颓废的思想情绪。但是在艺术上,这些作品仍然有着突出的成就,在格律对仗、文词构思、诗歌意境方面都是值得把玩的佳作。

唐诗三首ppt优秀课件八下

唐诗三首ppt优秀课件八下 《唐诗三百首》是由清朝蘅塘退士编撰的一部唐诗选集。 该诗集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都配有注释和评点。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王维、刘禹锡等,其中以杜甫的诗数量最多。 1编选背景编辑 唐诗三百首 早在唐代,流传的唐诗选本就已有了不少品种,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版本的唐诗选本。清蘅塘退士依照以简去繁的原则,从中选取了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辑录而成《唐诗三百首》。 清代康熙年间编订的《全唐诗》,收录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常人难以全读;此后沈德潜以《全唐诗》为蓝本,编选《唐诗别裁》,收录诗一千九百二十八首,普通人也难以全读。于是,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以《唐诗别裁》为蓝本,编选《唐诗三百首》收录诗三百一十首,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唐诗普及读本。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他自幼家贫,性敏好学,寒冬腊月读书时,常握一木,谓木能生火可敌寒。乾隆九年(1744)他考中顺天举人,授景山

官学教习,出任上元县教谕。乾隆十六年(1751)他得中进士,历任卢龙、大城知县。后遭人谗陷罢官,平复后任山东邹平知县。乾隆二十五年(1761)、二十七年(1763)两次主持乡试,推掖名士。他为官清廉如水,爱民如子,又勤勉好学,书似欧阳询,诗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乾隆二十八年春,孙洙与他的继室夫人徐兰英相互商榷,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编选这本书是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他们的选诗标准是“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既好又易诵,以体裁为经,以时间为纬。《唐诗三百首》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编辑完成,书的题目有的说脱胎于民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作诗也会吟”,有的说取自“诗三百”,说法各不相同。《唐诗三百首》被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流传最广的诗词选集。 诗歌是中国文学中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诗经》产生后不久,南方的楚地又出现了“楚辞”这一新的诗体。之后,楚辞逐渐向接近散文的赋体演变,魏汉诗坛上出现了另一种新的诗体———“乐府”,乐府民歌清新刚健,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这对后世的“乐府古题”和唐代的“新乐府运动”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随着乐府诗的发展,五言和七言句式相继产生、成熟并得到广泛的关注。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4《唐诗三首》》教案(含教学反思)

24唐诗三首 第1课时石壕吏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近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朝曾是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的时代,那么你们知道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什么吗? 资料链接:安史之乱[见相应教学资源(官网可下载)]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把握情感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正音正字。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3.学生借助注释和参考资料,疏通诗文大意。 目标导学二:研读,质疑释难 1.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辞”。诗的前四句写“致辞”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辞又可分为两层:8—16句写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写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 2.本文的主体部分是“吏”与“老妇”的对话,老妇的回答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的? 明确:一是服役惨景;二是家中困境;三是被迫应役。 3.老妇人是心甘情愿去应征吗?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提示:①抓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了解“一何”的含义,体会“呼”“怒”中吏的凶狠和“啼”“苦”中妇的凄苦。②挖掘“夜久语声绝”中“夜久”隐含的内容,老妇长时间地苦苦哀求,最终还是被无情拒绝。 教师小结:并非自愿,因为保护丈夫、儿媳、小孙心切,故作恳请,老妇之凄苦可见一斑,亦可见差役之冷酷。 4.从诗题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中对差吏描写很少,为什么不写差吏的话? 明确:这是一种“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写作手法,差吏的话可以推测出来。 5.这首叙事诗表现了什么主题?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知识点 +课后同步探究.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 知识点 +课后同步探究 知识点 石壕吏 一、《石壕吏》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他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其代表作有“三吏”指的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二、重点字词:暮:晚上投:投宿吏:差役逾:越 过一何:多么前致词:走上前(对差役)说话戍:防守附书至:捎信回来新:最近偷生:苟且活着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孙子裙:这里泛指衣服老妪:老妇请:请让我应:应征犹得:还能够 三、译文:晚上我投宿石壕村,有官吏夜里来捉人。老翁越过墙跑了,老妇出门去查看。小吏的喊声多么愤怒,老妇的哭声多么悲苦。听我老妇走上前说话:三个儿子都在邺城防守。一个儿子捎信来,两个儿子最近战死。活人苟且活着,死者永远完结。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所以他的母亲还没离开,出门却没有完整的衣服。老妇力气虽然衰弱,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赶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准备早晨的饭。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似乎听到有人低声地哭泣。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了。 四、整体把握:1、前四句,老妇人“致词”的由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2、主体部分:老妇人“致词”。分三层:第一层(前六句):老妇人诉说三个儿子全部征战,已有两个战死沙场。第二层(中间四句):写老妇人家境贫寒,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第三层(最后两句):老妇人自请应役。3、最后四句是这件事的尾声,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 ★五、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全文,应该是哪句?捕吏捉人是为了补充唐朝军队的兵力,那么为什么不写征兵、点兵,而要用“捉”字呢?答:“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捉”字暗示当时的百姓不愿意去当兵,但是官吏不顾及百姓们的意愿,采取“捉”的方式,强迫别人当兵因此“捉”,刻画了官吏们的凶残和霸道,在如实描绘之中,体现了作者对官吏们残暴手段的揭露和批判。 ★六:中心: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赞扬老妇自请应役,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能平叛战争的渴望,也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作了含蓄的揭露,对劳动人民所遭受的战争苦难表示的深切同情 ★七:赏析: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如:“捉”字暗示当时的百姓不愿意去当兵,但是官吏不顾及百姓们的意愿,采取“捉”的方式,强迫别人当兵因此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原文+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原文+译文 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这两首诗歌,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 朗诵这三首诗,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石壕吏 文|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注释] 石壕吏① 文|杜甫 暮投②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③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④:三男邺城戍⑤。一男附书至⑥,二男新⑦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⑧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⑨。有孙母未去⑩,出入无完裙⑪。老妪⑫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⑬。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①选自《杜诗详注》。唐军围攻叛军所占的邺(ye)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次年春,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此时从洛阳回华州(今属陕西渭南),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是其中一首。石壕,即石壕村,在今河南三门峡东南。吏,小官,这里指差役。 ②[投]投宿。 ③[一何]多么。 ④[前致词]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⑤[戍(shù)]防守。

⑥[附书至]捎信回来。 ⑦[新]最近。 ⑧[已]停止,这里指生命结束。 ⑨[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孙子。 ⑩[有孙母未去](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 ⑪[完裙]完事的衣服。裙,这里泛指衣服。 ⑫[老妪(yù)]老妇。 ⑬[幽咽(yè)]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译】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唐诗三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说课稿

《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一、说教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的《唐诗三首》中的第一首,781年秋天,一场大风把他的茅屋茅草给卷走了,穷困的他屋漏偏逢连夜雨,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合此情此景,使杜莆感慨万干,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二、说教法 话说:教有常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学情、本课的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选择诵读指导法、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创设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体会诗歌所蕴藉的感情内涵,培养学生的的能力。 三、说学法 在制订教法的依据上,考虑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知识、能力水平的不平衡性。我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灵活采用诵读品味、讨论探究、圈点勾画、活动迁移等方法,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中,获得个性化阅读的体验,通过诵读和理解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细节、品味语言与意象的鉴赏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分一个课时完成。 (一)课前准备: 新课标要求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和空间。课前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搜集杜甫的一生资料,制成知识卡或幻灯片,作好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的准备。 (二)教学过程本课时的主要教学环节有: 情境导入——诵读品悟——活动迁移——小结——作业设计五个环节 1.导入: 课件播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文欣赏朗读,在音乐与画面中,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无奈生活,领略万千的感慨,从而导出课题。这一环节是为学生学习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参考译文: 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差役喊叫得是多么凶狠,老妇啼哭得是多么悲伤。 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刚刚战死了。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天亮临走的时候,只同那个老翁告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参考译文: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的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屋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安史之乱以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来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何时眼前才能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卖炭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体会劳动人民的疾苦,了解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社会根源。 3.感受诗人“为事”作诗歌的伟大情怀。 二、教学重点 体会卖炭翁的疾苦。 三、教学难点 了解宫市对卖炭翁的精神上的摧残。 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读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白居易的《卖炭翁》。大家说说看,学习诗歌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预设]:读。 对,就是读。虽然只有一个字,但却是最实用的方法。那我们今天就一边读一边学习这首诗。首先,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停顿,开始。 (学生自由朗读) 教师指名学生个别读。 (二)读·卖炭翁之貌 过渡语:现在,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这一次,我们默读,大家可以看看书下的注释和139页的插图,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看到的卖炭翁是什么颜色的。 PPT显示:找出诗中描写卖炭翁外貌的诗句,说说你看到的卖炭翁是什么颜色的。 [预设]:①“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烟火色”是焦黄色,“黑”是炭黑,这两种颜色写出了卖炭翁劳动的脏和累。“苍苍”是苍白色,表现出卖炭翁年龄之大。年龄大的人一般动作慢,力量小,而年纪如此大的卖炭翁还在烧炭、卖炭,是多么的艰辛! “烟火色”“苍苍”“黑”这三种颜色是卖炭翁生命的颜色,尽显辛苦。卖炭翁的劳动是艰辛的,满面的尘灰,灰白的两鬓,乌黑的十指,绝非一朝一夕所致,这是成年累月

砍柴烧炭、在黑炭里滚打为卖炭翁烙上的颜色。 (学生通过朗读,传递出内心的情感) ②“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按照常情,人们生炭大多是在岁暮隆冬,希望天气能够暖和一些。然而,衣服单薄到难以御寒的卖炭翁反而“愿”天寒,难道他不怕冷吗?不,他是有苦难言!因为天气暖和木炭价格就会下跌,甚至卖不出去,日子会很难过。所以,他宁愿忍受着加倍的寒冷而渴望天寒把炭卖出去。他的十指承载的不仅是炭,更是生命的希望!这一句极写卖炭翁心理的矛盾,心情是灰色的! (学生通过朗读,传递出内心的情感) 凡此种种,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卖炭翁的处境就是“苦”,他苦于天气的寒冷,苦于劳动的艰辛,苦于生活的压力! 那么,卖炭翁这卑微的愿望实现了吗? [预设]:实现了。“夜来城外一尺雪”。 追问:这是怎样的雪?能不能用几个词语形容一下? [预设]:鹅毛大雪,漫天飞雪…… 在这样寒冷的天气中,炭应该能卖个好价钱了!于是卖炭翁就去卖炭了。 追问:卖炭翁是什么时候出发的? [预设]:一个“晓”字告诉我们是拂晓,也就是天蒙蒙亮的时候。卖炭翁一早就冒着严寒驾车进城,心情非常迫切。而这种迫切的心理更体现出卖炭翁的“苦”。 追问:和卖炭翁一起进城的还有谁? [预设]:牛。 追问:牛怎么样? [预设]:困。 追问:什么叫“牛困”? [预设]:牛累了,牛很疲累。 追问:为什么牛会很累呢? [预设]:①出发得早,行路的时间又很长。从“晓驾”到“日已高”读出。 ②路途远。从“南山”到“市南门外”,从“晓驾”到“日已高”读出。 ③行路困难。从“辗冰辙”“一尺雪”读出。 ④负重大。从“一车炭,千余斤”读出。 追问:你们认为,这牛和年事已高的卖炭翁相比,谁的耐力更强? [预设]:牛。 牛都累得不行了,更何况是卖炭翁呢!于是,他就在泥中歇脚。 (三)读·卖炭翁之心

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朗读技巧、体味诗歌的意境。②体味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 利用PowerPoint制作教学课件,创设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今昔对比,让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教学重点 研读诗文,把握意象,展开想像,激发学古诗的兴趣,培养研读与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读训练,声情并茂品味诗文意境,体会诗人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高尚情怀。 四、教学用具 利用PowerPoint制作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㈠、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的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起杜甫大家并不陌生,上学期我们还学了他的三首诗,其中有一首叫《春望》大家还记得吗?(学生回忆背诵)。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他和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并称“李杜”。他出生在巩县,是我们河南人,杜甫不仅是我们河南人的骄傲,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学生回答:安史之乱)这是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战争,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发,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百姓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即成都杜甫草堂),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下面我们就一起赏析一下这篇作品。 ㈡、初步感知 先让学生听录音,并提醒学生在听时注意字的读音,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学生听完后,教师指正字音。 ㈢品读诗文朗读指导

部编版八年级(下)《唐诗三首》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下)《唐诗三首》知识点石壕吏 一、《石壕吏》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他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其代表作有“三吏”指的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二、重点字词: 暮:晚上投:投宿吏:差役逾:越过一何:多么前致词:走上前(对差役)说话 戍:防守附书至:捎信回来新:最近偷生:苟且活着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孙子裙:这里泛指衣服老妪:老妇 请:请让我应:应征犹得:还能够 三、译文: 晚上我投宿石壕村,有官吏夜里来捉人。老翁越过墙跑了,老妇出门去查看。 小吏的喊声多么愤怒,老妇的哭声多么悲苦。 听我老妇走上前说话:三个儿子都在邺城防守。一个儿子捎信来,两个儿子最近战死。活人苟且活着,死者永远完结。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所以他的母亲还没离开,出门却没有完整的衣服。老妇力气虽然衰弱,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赶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准备早晨的饭。 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似乎听到有人低声地哭泣。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了。 四、整体把握: 1、前四句,老妇人“致词”的由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主体部分:老妇人“致词”。分三层:第一层(前六句):老妇人诉说三个儿子全部征战,已有两个战死沙场。第二层(中间四句):写老妇人家境贫寒,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第三层(最后两句):老妇人自请应役。 3、最后四句是这件事的尾声,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 ★五、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全文,应该是哪句?捕吏捉人是为了补充唐朝军队的兵力,那么为什么不写征兵、点兵,而要用“捉”字呢?答:“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捉”字暗示当时的百姓不愿意去当兵,但是官吏不顾及百姓们的意愿,采取“捉”的方式,强迫别人当兵因此“捉”,刻画了官吏们的凶残和霸道,在如实描绘之中,体现了作者对官吏们残暴手段的揭露和批判。 ★六:中心: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赞扬老妇自请应役,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能平叛战争的渴望,也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作了含蓄的揭露,对劳动人民所遭受的战争苦难表示的深切同情 ★七:赏析: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如:“捉”字暗示当时的百姓不愿意去当兵,但是官吏不顾及百姓们的意愿,采取“捉”的方式,强迫别人当兵因此“捉”,刻画了官吏们的凶残和霸道,在如实描绘之中,体现了作者对官吏们残暴手段的揭露和批判 ★八、理解性默写 (1)文中用对比手法写出了百姓的痛苦与无奈的一句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暗示老妇人被抓走了的一句是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3)说明兵役之残酷及战争之惨烈的是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4)文中描写老妇人家中贫穷的句子是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九、文中的哪些话揭示了战争造成的灾难?哪些话道出了老妪家中的贫寒?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唐诗〉三首》 阅读鉴赏题背诵 考点汇总(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唐诗〉三首》阅读鉴赏题背诵 考点汇总(含答案) 《〈唐诗〉三首》目录 石壕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卖炭翁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内容主旨: 通过写诗人亲眼所见的石壕吏趁夜捉人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这首诗从内容上看属于什么诗?最能概括中心事件的句子是?概括《石壕吏》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糟遇。 叙事诗有吏夜捉人 官差深夜捉丁不能,拉老妇人充数的故事。 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

3.本诗题目是“石壕吏”,但对诗起决定作用的小吏却是略写,详写的是老妇人,这是为什么? 详写老妇人,用老妇人的直接控诉,更能集中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战争政策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更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4.本诗中写夜色有什么作用? 烘托兵荒马乱,家破人亡的悲惨气氛。 5.“老妪”被抓走了吗?何以为证? 老妇被抓走了,“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的诗句可以为证。 6.诗中有几个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老妪,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 性格特点: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7.为什么不说征兵招兵点兵而说“捉人”? “捉”字暗示当时百姓不愿意去当兵,但是百姓不顾及百姓们的意愿,采取捉的方式,强迫别人当兵;捉字表现了官吏们的凶残和霸道。8.“独与老翁别”换成“挥手别老翁”好不好?请简要分析。 不好,原诗独暗示老妇已被带走。诗人日暮投宿,老翁与老妇共同接待,一夜之间,只剩老翁,独表现了凄苦、悲愤之情,改后的诗句表现不出这种意思和情感。 9.理解性默写: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唐诗三首》优质教案

24 唐诗三首 1.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感。 3.品味诗歌写法、语言等方面的精彩之处。 3课时 布置学生完成预习卡。 第1课时教学《石壕吏》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句式特点。 2.品味诗歌构思,理解诗歌内容。 3.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与诗人的情怀。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公元755年,唐朝发生了由盛转衰的一场大叛乱,历史上称为“安史之乱”,它给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 同学们,“安史之乱”这四个字一定会刺痛你们的眼睛,因为那是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的战争,那是浸满眼泪、铺满鲜血的灾难。在这苦难的时期,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记录历史的如椽大笔,用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其中的一篇——《石壕吏》 (板书文题) 【设计意图】 由“安史之乱”引入作者和作品,介绍背景,拉近学生与时代的距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朗读诗歌,读出情境 1.教师范读,标注字音、节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yú)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yè)城戍(shù)。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yù)/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师:请同学们自由练读课文,咬准字音,读准节奏,体会古体诗的句式特点。 2.再读课文,读出层次 师:《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关注文中指明时间的词,思考课文的叙事脉络。 (生交流明确,师引导补充) 预设课文按时间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是对话,以“耳闻”为线索,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整个故事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层次十分清楚。 3.理解构思,想象情境 师: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人的悲惨遭遇。请同学们演读老妇的语言,说一说这个家庭“苦”在何处? (生交流明确) 预设一个苦难的家庭: 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战乱丧子之苦) 儿媳出入无完裙,孙子尚在乳下。(家境困窘之苦) 老妪暮年从军,老翁妻离子散。(力衰应征之苦) 师:从诗题来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役,一出场只用“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话写成了一篇“抒情独白”,用心品味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役逼出来的。请同学们慢读想象:差役是如何逼问老

第24课《唐诗三首》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唐诗三首》教学设计(3课时)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感。 3.品味诗歌写法、语言等方面的精彩之处。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感。 2. 品味诗歌写法、语言等方面的精彩之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读到这些诗句,我们就会想到伟大的诗人杜甫,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杜甫的叙事诗《石壕吏》,感受其中涌动的家国情怀。 设计说明:从学生已学的杜诗入手,引入新课学习。 二、初读诗歌,了解诗人、写作背景。 1.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停顿,读出节奏。 明确: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五字一句,“二三”节奏。 2. 了解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巨变,因而被誉为“诗史”,他也被尊为“诗圣”。代表作有《望岳》《登高》以及“三吏”(《石壕

吏》《新安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我们曾学过他的诗歌《江南逢李龟年》《望岳》《春望》。 3. 了解写作背景 设计说明:扫清字词障碍,了解诗歌体裁、诗人与写作背景,为理解诗歌内容做准备。 三、品读诗歌,感受诗情 1.朗读诗歌,边读边圈画,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 关键信息。 预设: 时间:暮——夜——夜——天明 地点:石壕村 人物:吏、老妇、老翁、作者(旁观者) 起因:有吏夜捉人 经过: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老妇前致词 结果: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2.本诗有四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内容。 明确:第一段诗人傍晚投宿石壕村,遇到差役捉人。 第二到三段老妇的致词。 第四段交代事件的结局和作者感受。 诗中老妇致词的内容是全诗的核心。 3.再读诗歌,说说诗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老妇的境遇? 明确:苦——“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一何”强调差役怒的程度和老妇一家人苦的程度。一怒一苦形成强烈的对照,突出差役蛮横的气势,也为下文老妇的致词渲染了悲苦的气氛。

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卖炭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卖炭翁》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三首》中的第三首,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以“同情弱者”为主题的叙事诗。诗歌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反映了中唐以后统治阶层直接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古诗鉴赏能力,能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品味作者感情,但在炼字品句,感悟意蕴的方法上还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学生掌握了朗诵诗歌的基本方法,但容易流于文字表面,并不能通过诵读揣摩文字背后的情感,老师应该加强诵读指导,通过示范诵读和赏析方法学习,让学生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 【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读感受卖炭翁遭遇之苦,深入思考人物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 2.反复诵读,品味诗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3. 感悟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统治阶级的控诉,感受作者的济世情怀及担当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词句品析,感受精彩的人物描写。

感受诗中所传达出同情民生疾苦的悲悯情怀。 【教学过程】 一、诗词导入 同学们,白居易是我国唐代地位仅次于李白、杜甫的伟大诗人。他的作品不仅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也是世界文学的艺术珍品。你能回忆出哪些白居易的诗句?(学生回答) 示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教师总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回望白居易的生命轨迹,这句按语放在他身上并不为过。无论荣华还是落魄,他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造福百姓。凡他经过的地方,他都用自己的心血谱写了属于自己的繁华篇章。他是周至的大青天,一心只为民做主;他是忠州的大唐贤刺史,把一片贫瘠之地,点缀得处处花开;他是苏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教学设计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4.1 石壕吏教 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鉴赏,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杜甫诗歌的人民性。 2.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唤起学生深入思考的意识,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品味、赏析,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法指导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公元755年,唐朝发生了由盛转衰的一场大叛乱,历史上称为“安史之乱”,它给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 同学们,“安史之乱”这四个字一定会刺痛你的眼睛,因为那是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的战争,那是浸满眼泪、铺满鲜血的时期。在这苦难的时期,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记录历史的如椽大笔,用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我们今天要来学习其中的一篇——《石壕吏》。

二、走进作家,了解背景 1.请看三副对联 (1)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2)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3)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这三副对联所写的人物是谁?(杜甫)大家都说是杜甫,请围绕对联说说理由。(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围绕对联介绍作者) 2.学生根据查阅的资料介绍背景,教师补充。 三、作者简介(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了解)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他被称为“诗圣”,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四、写作背景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禄山)史(思明)之乱,唐军围攻叛军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次年春,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此时从洛阳回华州(今属陕西渭南),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石壕吏》是其中的一首。 五、解题 石壕,即石壕村,在今河南三门峡东南。 吏,小官,这里指差役。

第24课 唐诗三首(《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第24课《唐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石壕吏 【教学目标】 1.了解与诗人有关的文学常识,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 2.赏析诗中名句,体会诗人心怀劳苦人民的情怀。 3.培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意识。 【重点难点】 1.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 2.赏析诗中名句,体会诗人心怀劳苦人民的情怀。 3.培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意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板书课题:唐诗三首石壕吏 师:我们今天来学习《唐诗三首》,先学习第一首《石壕吏》,看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 1.了解与诗人有关的文学常识,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 2.赏析诗中名句,体会诗人心怀劳苦人民的情怀。 3.培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意识。 ——学生齐读 三、预学展示,了解背景 课件展示: 1.了解作者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因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诗风沉郁顿挫。 2.了解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定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率兵围攻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今属陕西渭南),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是其中的一首。《石壕

第24课《唐诗三首》课文全解读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唐诗三首 学习目标 1.品味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重点) 2.领会人物形象,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 3.了解诗歌情景交融、志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难点) 4.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难点) 文题解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指杜甫在成都近郊的草堂。“……为……所……”是一种被动句式。歌,“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是乐府诗的一种体裁。题目的意思是〕茅屋被秋风吹破。题目表明了诗人叙述的主要事件。 《卖炭翁》 “卖炭”表明了主人公从事的工作,“卖炭翁”指卖炭的老人。题目点出了诗歌描绘的主人公。《石壕吏》 《石壕吏》是组诗“三吏”中的一首。石壕,即石壕村,在今河南三门峡东南。吏,小官,这里指差役。诗题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交代了故事中的人物。 作者简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石壕吏》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早期当过“右拾遗”,后世称他“杜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工部员外郞,后世称他“杜工部”,被人们尊称为“诗圣”。 杜甫代表作有〕《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等。《三吏》指〕《新安吏》、《潼关吏》和《石壕吏》。《三别》指《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卖炭翁》 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著有《白氏长庆集》 写作背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公元759年,杜甫一家辗转来到了成都,在成都近郊找到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处栖身之所。茅屋建造得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茅屋建造得也不坚固,一个秋日,一场大风把屋上的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吹雨淋中度过了一个难忍的不眠之夜,写下了这首诗歌。 《卖炭翁》 这是诗人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唐德宁波贞元末,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低价买物,名为“宫市”,实为掠夺。这首诗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府败本质。 《石壕吏》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乾元二年(759)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首诗。 课文主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歌描述了茅屋遭受风卷雨淋的情景,诗人由个人的痛苦想到了饱经战乱、至今仍流离失所的广大人民,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广胸怀和崇高理想。 《卖炭翁》 通过记叙卖炭翁辛勤劳动所得终被掠夺一空的经过,揭露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希望得到皇帝的注意。 《石壕吏》 诗歌通过诗人亲眼所见的石壕吏趁夜捉人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释词】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教学设计+知识点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 首》教学设计+知识点 教学设计 24 唐诗三首 教学意图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读,体会《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歌行体的特点。 2. 通过朗读及研读,联系诗人身世处境、结合诗歌描写内容概括场景画面,把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在朗读与研读中把握歌行体诗歌特点,理解诗歌内容。 三、教学难点:感悟诗人博大胸襟和济世情怀。 四、教学课时: 1 课时五、教学方法:朗读法、研读法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把握关键词语、对比阅读,品读卖炭翁生活的艰辛,品析卖炭翁、宫使形象。 2.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阶级与不合理制度的愤怒与抗议。 二、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把握关键词语、对比阅读,品读卖炭翁生活的艰辛,品析卖炭翁、宫使形象。 三、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阶级与不合理制度的愤怒与抗议。 四、教学课时:1 课时 五、教学方法:朗读法、研读法、思考探究法 第六单元单元整体架构人文主题: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篇,包括《<庄子>二则》《<礼记>二则》《马说》《唐诗三首》。有的表达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有的是对现实生存状态的反思。学习本单元,能感受到作者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怀,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语文要素:学习本单元,反复诵读诗文,培养文言语感。注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学习感受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从中得

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唐诗三首》解析人文主题:感受诗中描绘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感。语文要素: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读出诗人的情感。品味诗中的精彩描写,在写作中有所借鉴。教学过程单元整体架构参见上方。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教师语言:请大家看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诗歌题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你从题目中能了解与这首诗相关的哪些信息呢?学生活动:聆听,回答问题。 明确:茅屋点明了诗人的居所,为字在这里表示被动,秋字点明了季节,“茅屋为秋风所破”点明了诗歌涉及的主要事件,歌字指出了这首诗的体裁属于“歌行体”。 【设计意图】从分析题目导入,直接引导学生从关注题目入手了解与诗歌内容相关的信息,同时引起学生对诗歌体裁的关注。 朗读诗歌教师语言:请大家先集体朗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再个人自由朗读诗歌,朗读过程中注意下列字的读音。朗读的过程中思考,这首“歌行体”体裁的诗歌,与我们之前学过的律诗绝句有哪些不同呢。我们在中学阶段还学过哪些歌行体的诗歌? 课件出示:顷qǐng 丧sāng 厦shà学生活动:

《唐诗三首》教案 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

24.唐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了解三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并学习三首诗歌的写法。 4.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感知诗中的人物形象,明确诗歌主旨。 2.教学难点:品味诗歌的精彩描写并在写作中借鉴。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句式特点。 2.品味诗歌构思,理解诗歌内容。 3.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与诗人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独白:(出示课件1)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三首》,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 板书课题:(出示课件2)24 唐诗三首 教师:我们先来学习《石壕吏》。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进作者 教师以课件展示形式展示作者的相关知识,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出示课件5)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宋代以后被尊为“诗圣”。代表作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及“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 (2)写作背景(出示课件6) 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 《石壕吏》写于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定安史之乱,唐军围攻叛军所攻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次年春,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此时从洛阳回华州(今属陕西渭南),途径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著名的“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提示: 1.对照朗读和注释扫除语音障碍,朗读时注意节奏和断句。 2.有不懂的字、句勾画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画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3.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教师:同学们,参照注释,先听读课件示范朗读,然后自己朗读课文,看看文中到底写了哪些内容?(朗读时注意节奏和断句)(出示课件7) 预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