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战略格局略

国际战略格局略
国际战略格局略

国际战略格局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一个国家选择的国际战略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安危与兴衰。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关系日益密切,世界的各个部分已经成为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统一体。战略家们再也不能就军事来研究军事,就安全来谈安全了。只有超越纯军事领域,树立大战略观,把战略谋划提高到国际战略的高度,才能成功地把握未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国际战略格局,主要讲四个问题: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内涵和类型;

二、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三、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四、当前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大国关系。其中第三个问题是重点。

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内涵和类型

(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内涵

所谓格局,是指态势、模式或构架,是几种力量交互作用后出现的一种暂时平衡状态。那么什么是国际战略格局呢?所谓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它是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全球政治层面上的实力对比关系。国际战略格局包括国际政治格局、国际经济格局和国际军事格局三个部分,有时也称为“国际格局”、“世界格局”、“大格局”等。

1、国际格局的力量结构

2、国际格局中的大国战略关系

3、国际格局中的国际秩序

(二)世界历史上的国际战略格局类型

世界历史上的国际格局一共出现过单极、两极、多极三种类型:

1、单极格局

所谓单极格局,是指由某一个主要的大国(霸权国)或国家集团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该国周围存在着一系列其他主权国家,但并不能成为与之抗衡的政治力量。霸权国,是指在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实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能强行推行其意志,并在一定时期得以实现的大国。在单极格局中,通常只有一个实力最强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即一国独霸世界。单极格局中和平的主要特征是世界体系中只有一家世界性支配者,它具有超群的实力

(以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为基础)和无与伦比的国际影响力,能够制定和维持符合其利益的国际规则,并能在一定历史阶段和一定范围内迫使其他国家服从自己的统治和支配。

2、两极格局

所谓两极格局,是指由两个世界大国或国家集团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种格局中,两个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形成一种势力均衡的状态,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共同影响国际事务,主导国际进程。

冷战时期美苏长达半个世纪的对抗是这种两极对抗格局的很好注脚。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和合作的基础不复存在,美苏根本利益的矛盾、冲突和对立日渐突出。

3、多极格局

多极格局也叫均势格局,是指在某一国际体系中多个政治力量相互制约,在国际事务中各自对立,大体平等,相互间不存在结盟或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我国历史上,如战国时期就是这样一种情况。战国七雄互相之间是一种均势,谁也管不了谁,谁也吃不了谁。这种格局的形成是有条件的,它必须有一系列的力量上大体平衡的国家存在,他们的利益相互矛盾,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多极格局的国际关系的基本形态是网状型,每个国家是网上的一个点,所有国家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但从整体上看,这种多极格局是处于无政府状态,体系内存在着一种自发的维持这种国际格局的力量。比如说,有一个国家非常强大,其他国家就会受到威胁,它的安全就没有保障,于是这些国家就会联合起来,把这个最强大的国家压下去,就形成了一种持续的维持多极格局的一种压力。

二、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国际战略格局是一个历史范畴,当人类发展到近代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区,形成了全球性的政治经济联系,这时才出现国际战略格局的问题。历史上,一个格局维持了一段时间以后最后都走向终结,或者直接衔接着另一个格局,或者孕育另一个格局。近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态势已经经历了以下几次重大变化。

1、维也纳格局(1815—1865年)

严格意义上的“世界格局”形成于19世纪初。以拿破仑战争失败、维也纳会议召开为标志,第一个国际战略格局正式形成。

2、欧美列强瓜分世界的殖民掠夺格局(19世纪末—1914年)

维也纳格局维持近50年,欧美诸国相继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内战或改革。美国的南北战争、意大利与德国的统一战争、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这些重大事件改变了维

也纳格局形成的国际力量对比,尤其是美、日等北美、亚洲国家也上升为世界列强,于是欧美与日本等列强之间争夺殖民地的局面逐步形成。

3、两大欧洲军事同盟瓜分世界的战争格局(1914—1917)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后起资本主义国家要求按资本与实力重新瓜分世界,由于世界领土早已分割完毕,于是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与后起帝国主义国家便组成以英、法、俄为一方的协约国集团和以德、奥、意为另一方的同盟国集团相互抗争格局。两大欧洲军事同盟瓜分世界的战争对抗格局出现,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与法西斯集团之间的战争格局(20世纪30年代后期到40年代中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瓜分战败的德国、奥匈帝国和土耳其帝国的遗产,帝国主义列强召开了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立了以战胜国主导的国际联盟,形成了多极格局。

5、社会制度不同的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格局

二战后,反法西斯联盟的主要国家美国、苏联和英国为了处理战败国问题,重新安排战后世界政治秩序,先后召开了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为战后世界秩序勾画出一幅蓝图。以雅尔塔会议为基础,形成了关于战后世界政治秩序的基本方案,故称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实质上是按美苏两大国实力对欧亚两洲进行势力范围划分的体制,这个体制最终导致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战略格局。在欧洲,东欧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西欧则被美国所控制,德国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后分裂为东、西两个德国;在远东,雅尔塔秘密协定大体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苏联承认美国对日本的控制及在中国的利益,美国则满足了苏联收回库叶岛、占领千岛群岛等要求。雅尔塔体制为战后东西方两大集团的对峙确定了基本的政治框架。

6、三个世界格局

20世纪60年代世界进入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时代。两大阵营内部发生重大的分裂。欧共体建立与发展,日本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使美国在经济上无力控制其盟国。美国与西欧、日本经贸摩擦爆发。法国独立发展核武器,并不顾美国反对,与中国建交,与莫斯科缓和,在政治上与美国分庭抗礼;苏联与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的决裂,尤其是中苏关系破裂,使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走上争霸道路,成为第一世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反对美苏争霸的旗帜下,放弃政治制度的差异,走上不结盟运动的道路,形成第三世界。在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之间的发达国家,则与美苏两霸既有矛盾又有联系,成为第二世界。争霸与反霸的矛盾斗争,成了这一时期世界主要矛盾,并构成三个世界格局。

7、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

1989—1990年,东欧剧变、两德统一导致雅尔塔体制崩溃,两极格局基本解体。1991年底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彻底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时期。美国成了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对其它国家具有压倒优势的地位,同时存在着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几个对其有一定制约力、并对国际事务有重要影响作用的相对独立的战略力量,但又不具备与超级大国均等的实力和能力。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冷战后世界各种战略力量重新定位和整合,世界格局处于动荡和调整时期,它将走向单极格局还是多极格局呢?各国专家学者纷纷从自己的国家利益出发,发表了不同的观点,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单极世界论、一超多强论和向多极过渡论。

(1)单极世界论。

(2)一超多强论。

(3)向多极过渡论。三、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三、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

1、美国推行单边主义,谋求建立单极世界

2、欧盟势力影响日益扩大

3、俄罗斯意欲重振大国地位

4、日本走向政治军事大国步伐加快

5、中国综合国力稳步上升

6、地区大国不断壮大

7、区域一体化组织蓬勃发展

(二)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

1、国际战略格局继续由一超多强向多极演变

第一,欧盟随着不断扩大和联合,独立性进一步增强。

第二,俄罗斯的发展势头和崛起,力量不可小觑。

第三,新兴国家较强的发展潜力,成为制约单极霸权的力量。

2、国际战略力量失衡的局面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3、全球反恐形势仍然严峻

4、热点问题将会持续升温

四、当前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大国关系

1、保持“总体稳定”。

2、“逐利竞争”激烈。

3、“因时谋势”多变。

4、“新老互动”明显。

5、“区域合作”活跃。

6、“多边协调”增强。

小结:

本讲介绍了国际战略格局的内涵和类型,阐述了国际战略格局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当前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大国关系。通过对国际战略格局的研究和分析,从整体上把握了复杂变化的当今世界,既开阔了我们的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又明确了我们所肩负的责任和历史的使命。

思考题:

1、什么是国际战略格局?

2、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3、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4、当前大国关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试论当今世界的国际战略格局

试论当今世界的国际战略格局 【摘要】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是国际斗争和国际战略运作的结果。同时,新的国际战略格局一经产生,又会对国际战略形势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要想从整体上把握国际斗争的基本情况和基本形势,揭示国际斗争的一般规律,就必须注重研究国际战略格局问题。与此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交织互动,国际军事领域竞争更趋激烈,国际安全问题的突发性、关联性、综合性明显上升。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大国关系;目前国际战略格局呈总体和平、局部动荡的态势;经济因素对国际战略格局的影响增大;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再度凸显;国际军控与裁军陷于停滞状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组织或地区的作用日益突出。 【关键词】国际战略格局结构类型特点 【正文】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保持总体和平稳定的基本态势。一、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结构类型 国际战略格局的结构是指它所表现出的基本形态。由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关系组成的国际战略关系的表现形式,同时是国际战略力量对比的结构形态。可将国际战略格局区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一)单极格局 即某一个大国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该国周围存在着一系列其他主权国家,但并不能成为与之抗衡的政治力量,形成一国独霸的局面。单极国家,是指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实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能够强行推行自身的策略,并在一定时期或时代被实现的大国政策。在这种格局类型中,一般只有一个实力雄厚的国家或者国家集团在世界级的国际事物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周边或者国际上其他国家没有能力与其抗衡,被动处于被操纵地位。而这种和平的世界体系中只有一个国家是世界性的支配着,不管在哪个时期,一国霸权的国家拥有的特性是一样的,它们具有超群的实力(以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为基础)和超凡的国际影响力,能够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增强自身的各方面实力,从各式的强国中脱颖而出,在国际中能够制定和维持其利益的国际规则,并能在一定历史阶段和一定范围内迫使其他国家服从自己的统治和支配。(二)两极格局 即两大战略力量之间的相互对立和相互斗争,对整个国际事务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局面。由两个世界大国或国家集团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一种势均力敌的状态,所谓两极,主要是两大对立的国家集团,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竞争,争夺着支配国际事务的权力,相互制约,影响国际,推进着世界经济、政治和科技的进步。在美苏两极之外还存在着广大的“中间地带”。不过,这些集团以外的国家由于各种原因所致,并未构成主要的国际力量,从而使两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一定时期世界格局的主要特征。 (三)多极格局 即多种战略力量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既相互合作有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一种相对平衡的战略关系。由几个或众多大国或国家集团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组成多极格局,共同影响国际事务,主导国际进程。多极之间相互制约,各

军事理论练习题及答案

一、国防建设 1.国防的主体是什么? 2.国防的对象是什么? 3.国防的目的是什么? 4.国防的手段是什么? 5.国防的根本职能是什么? 6.【国际法】界定的现代国家“四要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国防的主体是国家 2. 国防的对象是侵略和武装颠覆 3. 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4. 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和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活动 5. 国防的根本职能是维护国家生存和发展 6. 四要素:主权,政权,领土,居民 二、世界新军事变革 复习要点 1. 人类战争先后经历了冷兵器战争、火器战争、__三种形态,正在向信息化战争演变。

2. 武器装备的新飞跃、军事理论的新发展、__、作战方式的根本改革,是新军事变革的基本内容。 3. __是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和实质。 4. 信息化战争制胜的关键是__。 5. __是世界新军事变革全面展开的标志。 6. __在世界新军事变革中处于全面领先地位。‘ 7. “三非作战”是非接触作战、非线式作战和__。 8. __军队正在激进转型,强力重塑大国军事体系。 9. 日本把防卫厅更名为__,企图突破战后束缚。 10. 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到__我军基本实现信息化。 11. 2020年前,我军基本实现机械化,__取得重大进展。 12. 2012年,我军首艘航母__号正式入列。 13. 目前,我军武器装备已经形成以二代为主体,__为骨干的装备体系。 14. 为实现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我军正在加快战略预警、军事航天、防空反导、__、远海防卫等新型作战力量的建设。 15. __是强国梦的重要支撑。 思考题 1. 战争形态的演变历程 2. 新军事变革的主要内容 3. 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和实质 4.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战略规划

国际战略环境的论文

军事理论 论文 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 姓名:杨丽萍 班级:广告1102 学号:1112182055

分析国际战略环境 在世界上,综合国力是评价一个国家的实力强大的一项标准,而军事力量又是组成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分析国际战略环境时,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国际战略环境,国际战略环境是指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政治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在战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所形成的世界全局性的大环境。它包括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战略形势两个方面:国际战略格局是国际战略环境的框架结构;国际战略形势是国际战略环境的动态表现。 影响国际战略环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国际间战略利益的矛盾及其发展;政治、军事、经济力量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与配置;主要国家之间的战略关系及其斗争、制约、合作的态势;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以及战争威胁的性质和程度等。这些因素在不同的环境下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自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战略环境的相对平衡,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民族、宗教和文化等矛盾和冲突依然存在,像民族矛盾、领土争端和宗教纠纷突起,局部战争此起彼伏,恐怖袭击在全球蔓延,呈现出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状态。二战后,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失去了战略伙伴的关系,主要的表现如下:第一,二战后,欧洲的传统强国德国和亚洲的日本被打垮,大英帝国实力虚弱,使欧洲和亚洲出现了权力真空,而美国在二战中远离主战场,损失很小,俄国击败了德国,占领了东欧,威望很高,这两个国家就成为了超级大国,趁机填充真空地带,爆发了冲突。第二,美苏两国的意识形态不同。斯大林希望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美国则希望建立全球的自由贸易体系。第三,在安全问题上,两国看法差距很大。俄国占领东欧是畏惧日后德国的重新武装,希望获得缓冲,却被认为是扩张行为。苏联认为北朝鲜进攻南韩是内部问题,而美国认为是国际问题等等。第四,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在战后为了自身的利益,有益挑拨事端,制造危机感,利用斯大林的多疑了维持美国的军事开支,为自身牟利。从而导致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其中冷战中的热战要数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了,在冷战中,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从冷状态到七十年代的正式建交,尼克松访华,小球转动大球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中国在世界的国际地位的提升,美国没有对日本发出建交消息就同中国建交,这使得日本和中国的建交处在被动的状态,中国在联合国国际地位的恢复,大大提高了国际地位和声望,但是这半个世纪的冷战却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一、两极对峙的格局对世界的影响十分巨大,这种情况也是在历史上首次出现,冷战导致了全球性的两种次级文化大规模扩散----也就是两种意识形态的传播,而且也侧面进一步推动了民族主义的泛滥。二、美苏两国的对峙加强了全球贸易联系(在两大联盟的内部),国家的权力开始下降----例如韩国,北约成员都相对放弃了一定的军事权力。三、在欧洲的对峙推动了西欧一体化和欧盟日后的建立。四、日本在冷战中得以经济崛起----冷战

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

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以冷战后国际政治基本势态为起点,阐述了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现状,得出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各国应加强协调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结论。 自从国家诞生以来,和平与发展一直是人类追求的崇高目标,但这种崇高目标一次次被无情的战争撕得粉碎,特别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时隔仅二十年的两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带来沉重的灾难,二战以后,冷战的阴云又将世界笼罩了近半个世纪,就这个意义上来讲,“雅尔塔体制”解体和“冷战”的结束无疑是人类和平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冷战以后,世界各国,尤其是世界各个大国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各自的全球战略和对外政策,以对话替代对抗,把整个世界带入了一个和平稳定的新时期。首先是美、俄之间握手言和,使冷战的阴云荡然无存;其次是中、俄关系的改善,并进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使欧亚大陆上两个曾经敌对的大国步人了和平发展时期;再者是中美、中日、中英、中法、中德、中印等大国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改善,以及印巴、阿以、日俄等国之间关系的改善,从根本上构筑了全球政治地理的基本框架。在这种和平的大环境下,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世界经济运行良好,为国际形势的相对稳定及和平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两极格局终结后,世界并未出现单极格局或美日欧联合主宰世界的局面,现实是孕育于两极格局之中的多极化趋势。虽然冷战后,美国作为仅存的超级大国,利用其雄厚的综合国力追求对世界的主导地位,在国际事务中表现出愈来愈强的

单边主义色彩,造成某种“单极世界”的表象,但从发展上看,从实质上看,多极化才是世界格局的变化方向。 美国仍是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它力求维护和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奥巴马政府对外高举“巧实力”、“多伙伴”和“无核世界”大旗,重温美欧关系,重启美俄关系,重塑美伊(斯兰)关系,重返拉美和东南亚,对所谓“问题国家”实行“伸手外交”,试图掌握主动,重振“领导地位”,显示出务实和灵活姿态,外界对美正面期待有所提升。但也必须看到,过去一年的美国外交虽然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在内容上虚多实少。盟友体系“虚化”的态势没有改变,与新兴大国的战略互信仍有待夯实,对朝鲜、伊朗等国的“伸手外交”并未获得“松拳”效果,以新型议题抢夺话语权的努力遭遇挫折,美要重建对己有利的新秩序仍知易行难。 欧洲仍是世界最为关注的战略重点。欧盟的成立与发展大大加强了欧洲的一体化,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重大因素。在苏联的威胁消失之后,美欧争夺欧洲主导权的斗争随之突出出来。作为欧盟首富的德国也加快了扮演大国角色的步伐,努力从政治、经济、军事上树立其大国形象。但是从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开始,欧洲其它国家也慢慢陷入危机,包括比利时这些外界认为较稳健的国家,及欧元区内经济实力较强的西班牙,都预报未来三年预算赤字居高不下,希腊已非危机主角,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就连欧洲首富的德国都开始感受到危机的影响,因为欧元大幅下跌,加上欧洲股市暴挫,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它立足亚太,着眼全球,以经济实力为后盾,以日美关系为基轴,通过与各国积极发展关系,

当前国际战略环境与我国国际建设

当前国际战略环境与我国国际建设 二战结束,苏美对峙,苏联解体,中美建交等等大事都可以证明着世界格局的发展路途曲折多变,同时世界格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直到现在,世界格局还是处于一个似乎平静而又有点动荡的状态之中,总的来说,当前的国际战略环境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空前增强。首先,美国金融危机重创世界经济。美国举债消费无度以致债台高筑,金融创新与投机过度且监管严重缺失,加之对次贷危机处置不力,致使房价续跌、信用违约激增与信贷紧缩,最终引爆金融海啸,美国五大投行与全球最大保险公司等破产、易主或改行。美国金融危机迅即蔓延世界,全球资产大幅缩水,发达国家已全面步入衰退,预计2009年世界经济增速将严重下滑。其次,各国紧密联手救市,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之争激烈。美欧日已累计投入数万亿美元救市,主要经济体连续同步大幅降息,七国集团、20国集团、IMF、“金融稳定论坛”等成为各国协调应对危机的平台。危机凸显美国支配与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弊端,欧盟与“金砖四国”等力主变革、强化监管并减少对美元过度依赖,各方围绕国际金融新秩序激烈博弈 二、主要大国力量消长与战略态势转换加快,多极化明显加速。首先,美国内外交困。伊拉克、阿富汗战事与“反恐战争”久拖不决,新兴大国群起,金融危机削弱美国软硬实力,布什执政

“末日效应”加剧,美国被迫加速转向大国协调与多边机制,民主党“新政”势必收缩战线、更多关注国内难题。其次,“多强”更加主动进取。英、法、德纷纷推出国安战略、强化对外战略谋划,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金融危机、俄格冲突、伊朗核问题等热点上表现突出。俄罗斯“梅普组合”振兴经济与对外出击并举,在能源、军控、金融、地区热点等举足轻重。日本坚持联美与重亚并举,力争大国地位。印度多管齐下,“身价”看涨。再次,传统与新兴大国复杂互动。美欧加强协调应对新兴大国崛起,同时围绕金融、气候等主导权激烈争夺。俄格冲突、北约东扩、东欧反导、俄罗斯高调重返拉美彰显美俄遏制与反遏制斗争深化。美印批准核协议、日印签署安保共同宣言,彼此相互利用、提升战略关系。西方对华强化防范与利用两手,着重以“大国责任”施压。“一超多强”格局量变显著加快,多极化提速。 三、全球地缘战略竞争呈现新态势,周边动荡与风险加剧。首先,大国地缘争夺加剧。美国控制伊拉克、增兵阿富汗、渗透巴基斯坦、力推北约东扩与东欧反导部署、强化亚太军事同盟与前沿部署、扩张海权,凸显其以大中东反恐为重点、兼顾东欧东亚两翼以遏制俄罗斯与中国、称霸欧亚大陆与海洋的地缘野心。俄罗斯凭借对格鲁吉亚反击强力反制北约东扩与美国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呼吁订立新的“欧洲安全条约”,在独联体、北极与西太更趋活跃。欧盟稳步东扩,打造“地中海联盟”、争夺对非洲与中东影响力。亚洲经济崛起引发大国加紧角逐亚洲,美国欲构筑美日印新三角、加大

国际战略格局在进入21世纪后出现的新变化

国际战略格局在进入21世纪后出现的新变化 一、国际战略格局概述 国际战略格局是指世界各主要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相互关系的基本结构。它是国际战略环境的总体框架,表现了世界力量的分布、组合和对比。在国际战略格局中,拥有最强大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在世界事务中扮演着主要角色、起着主导作用,是每一个国家的最大梦想。 国际战略格局的样式是由“力量对比关系”所决定的,由于各个历史时期,新生力量的形成与变化,使起主导作用的"力量中心"也随之变化,从而形成单极格局、两极格局以及多极格局。国际战略格局同经常变动的国际战略形势有所不同,它在一个相应的历史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新旧战略格局的交替转换,通常发生在涉及世界主要国家的剧烈的社会大动荡之后,其根本原因在于世界基本矛盾的不断发展变化。真正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战略格局是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19世纪及20世纪世界格局 19世纪以后,欧洲列强统治和影响着世界上的广大地区,从而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战略格局。这一格局的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列强内部发生剧烈矛盾,导致了20世纪上半叶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二战以后建立的"雅尔塔体制",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旧的世界格局,建立了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主导地位的国际战略格局。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解体,以美苏两极为主导的

“雅尔塔体制"彻底崩溃。借助前苏联的崩溃,美国的军力和经济膨胀到了极点。但由于日本、德国、西欧在经济上的迅速崛起,海湾战争以后,美国的"单极"世界格局计划破产。随着世界形势的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国际战略格局开始出现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可以相信,一个新的以多个力量中心为基本结构的多极化国际战略格局正在形成,而且不可阻挡。 三、进入21世纪后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各国力量面临着重新洗牌。新兴大国崛起,国际格局开始展露出向非大国时代发展的趋势。进入21世纪11年来,国际政治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冷战期间存在的明显敌友关系现在变的模糊不清。如果说冷战后头十年国际上出现了第二次西方中心主义思潮,那么到了新世纪前十一年,这种西方中心主义已经开始有所消退,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世界经济格局在美国、欧盟、日本外,又出现了一股新的非西方的经济力量。在当今国际格局中,美国、欧洲和日本拥有绝对的力量,是国际制度的制定者和规划者,但是国际上还存在着除欧、美、日以外的五类国家,分别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俄罗斯、伊斯兰国家、失败国家和反美国家。国际格局未来的发展取决于西方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是否达成妥协以及双方是否有效的处理之间的关系。 与此同时,新兴发展中国家在崛起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首先,发展中国家在各自发展进程中暴露出发展不均衡的趋势,

当今国际战略格局

“9·11”事件和“打恐”战争爆发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可以用三个总体、三个局部和三个继续来概括。那就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世界和平、发展潮流继续发展,世界多极化、全球化趋势继续推进,对大多数国家而言,国际形势中机遇大于挑战的态势继续存在。也就是说,和平、缓和与发展,合作是当前国际形势的主流。 大国关系基本稳定,并趋于改善和发展。“9·11”事件和“反恐”战争为大国增进良性互动和加强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9·11”事件促使美国对其外交政策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思和调整,重点是反思与调整其对大国的政策思路。布什政府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上台之初对中、俄采取的强硬态度,将其对中、俄政策基调由消极面较多转为积极面增加。布什在发动对阿富汗战争四个月后接连两次来华同江泽民主席举行会谈,双方就中美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建立高层战略对话机制、全面扩大双边合作和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副主席胡锦涛年内访美等重大问题达成共识。中美关系走出了“撞机事件”造成的低谷和阴影,回归基本正常发展的轨道。最近,胡锦涛副主席对美国进行了成功访问,中美关系出现了新的良好发展势头。美俄关系明显改善,两国元首实现互访,双方对进一步削减战略核武器和建立新的战略关系框架立场接近,达成初步共识,尤其在反恐战争中进行了全面合作。两国虽在美发展国家导弹防御问题上分歧依旧,但普京总统明确表示,美退出《反导条约》不会影响俄美关系。这些标志着美俄关系进入了以加强合作、协调为主要特点的新阶段。美国还密切了同欧盟与日本等主要盟国的关系,相互合作、协调明显增强。欧、俄、中、日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合作也有新的发展。主要大国之间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带动世界地缘政治重心地区——欧亚大陆局势趋向稳定与缓和。 各国特别是大国的安全观念发生重大变化,促使其朝着削减国与国对抗,促进国际合作和世界总体安全的方向调整军事和国家安全战略。“9·11”和反恐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安全观。这可从三个层面来看。第一个层面是各国尤其是美国等西方国家重新认识什么是对其安全的现实威胁。在此之前,它们一直把中、俄等非西方国家视为对其威胁之源,并主要以此展开其安全战略布局。“9·11”后它们开始认识到国际恐怖主义才是对其安全的真正威胁,才是它们的主要敌人。美及其盟国表示,打击恐怖主义是它们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当务之急和中心目标。同时,对付国际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挑战非一国之力所能奏效,必须进行和加强国际合作。这使得国与国安全关系中的“零和”性质降低,共存与合作共赢意识增强。第二个层面是各国重新认识怎样才能维护国家安全。在传统认识上,一个国家拥有庞大军事力量就能克敌致胜,维护本国安全。“9·11”打破了这种传统理念。美国军事力量世界第一,不但拥有最强大的进攻性武力,还拥有最先进的防御系统,并竭力谋求绝对军事优势以确保其绝对安全。但在恐怖分子奇袭下,所有这些最强大和最先进的攻防手段都不起作用,美国本土遭到空前惨重的打击。这表明,在现代条件下,在恐怖分子非对称手段袭击下,即使掌握绝对优势军力的国家,也无法确保本国的“绝对安全”。现在全世界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连世界上军事力量最强大的美国都无法确保其本土不受灾难性打击,那么出路何在?怎样才能确保国家安全?答案并不复杂。一个国家要维护本国安全,除了维持必要的军力外,还需要尊重别国的安全,少树敌,不树敌。一个没有仇恨和敌人的国家最安全。这就要求一个国家必须奉行明智、正确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在国家安全中的作用和分量越来越重。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只有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平等、友好地对待别国,尊重别国的安全和主权,不搞干涉、欺侮、侵略别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才是对本国安全的最好保障。即使美国也会朝这个方向有所反思,将来总有一天也会这样想、这样做。第三个层面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重新安排其国防战略布局的轻重缓急。以前美国战略布局是外向型的,把重点放在海外,向国外大量派兵,建立军事基地和经营军事集团及联盟,认为这样做守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攻便于进击敌国,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本土防御。现在美国战略布局重点发生变化。美国在“9·11”后出台新的《国防战略报告》明确把防卫本土安全作为优先战略目标。这当然不表明美国将从海外收缩,美国要推行全球战略,势必会继续重视与加强海外军事部署。但其军事布局重点的改变是明确的。西方国家这些安全观念上的变化很可能带动其军事思想和防务战略一定的调整和转型,可能使其防务政策逐渐着重本土防御,这将有利于缓解与消除国与国之间的对立和对抗危机,促进世界总体安全。 同时,西方国家重新认识南北问题,考虑调整南北关系。南北问题的核心是南北差距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认识到,南北贫富鸿沟扩大,不少发展中国家贫困化加深,是滋生国际恐怖主义的温床和土壤,是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全局的严重挑战。这种状况再恶化下去,不但会影响发达国家的再发展,也会影响其国家安全。形势迫使发达国家关注和重视解决这一问题,推动它们考虑将其对外经济政策和对外经济关系朝着有利于遏止世界贫富差距扩大、缓和南北矛盾的方向转变。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表示要采取适当行动帮助最不发达国家解困脱贫,以促进改善南北关系。不久前,在墨西哥蒙特雷召开的联合国发展筹资会议上,国际社会对促进解决南北关系问题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等问题取得重要共识和积极成果。今后,西方发达国家可能不再顽固阻挠发展中国家要求改革不公正、不合理国际经济秩序的努力,在贸易、投资、金融、外债、外援等领域更多照顾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要求,以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外部经济环境。这将有利于改善南北关系和促进整个国际形势的缓和与稳定。 二 当前国际形势中严峻的一面也很突出。随着“打恐战争”深入展开,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更加错综复杂,局部战争和紧张、动荡的一面上升,对国际形势的主流即总体和平、缓和、稳定的冲击和挑战增大。首先,恐怖主义膨胀泛滥已成国际形势中一个新的重大变数,也是造成国际局势紧张、动荡的一个祸根和爆发点。正是恐怖分子制造“9·11”袭美事件,才导致目前这场世界范围的大规模反恐战争。几个月前南亚的穆斯林极

高校邦军事理论答案

高校邦,军事理论答案,更新时间:2016年11月3日 第一章上 1、2013年10月,土耳其宣布,经过一年时间的对比分析,确定在美国的“爱国者-3”、俄罗斯的“安泰-2500”、欧洲的“紫苑-30”及中国的[ ]防空导弹中,选择中国的防空导弹作为其采购目标。 C 红旗-9 第一章下 1、2014年01月美国五角大楼官员说,中国军方成功完成了一种高超音速导弹的首次试射。高超音速导弹一般指导弹的速度在[ ]倍音速 C 5——10 第二章 1、一般来说,侦察探测可分为战略、战役和战术类的探测,奥巴马在韩朝边境手拿望远镜在观察属于[ ]类探测

D 战略 2、现代探测(侦察)监视技术为发现、[ ]、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用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C 识别 第三章 1、迷彩伪装技术既可防可见光探测,也可防近红外光及[ ]探测 D 紫外光 2、天然伪装技术就是指利用地形、地物、夜暗及[ ]等措施,从而来降低目标的可探测性 A 不良气候条件 第四章 1、精确制导武器的命中概率一般都在[ ]以上 50% 2、导弹按射程分类,射程在8500千米的属于[ ]导弹 洲际 第五章 1、人类战争史上的第一场电子战发生于[ ]年的中国大连海域一带 1970 2、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红军在遵义会议之后时时处处都能逢凶化吉的原因是 红军破译了蒋介石的密码

第六章 1、2011年11月,中国神舟八号升空,并与[ ]空间轨道器进行了成功对接。 C 天宫一号 2、太空是指距离地球表面[ ]千米以上的宇宙空间。 B 100 第七章 1、从全球范围看,国防的类型主要包括扩张型、中立型、自卫型和 A 联盟型 2、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 D 政府腐败 第八章 1、根据《兵役法》,我国实行的兵役制度包括 B 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 2、国防法规的特殊性在于 D 司法适用的优先性 第九章 1、国防动员的对象不包括 B 自然力 2、国民经济动员包括 A 医药卫生动员

国际战略格局(略)

国际战略格局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一个国家选择的国际战略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安危与兴衰。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关系日益密切,世界的各个部分已经成为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统一体。战略家们再也不能就军事来研究军事,就安全来谈安全了。只有超越纯军事领域,树立大战略观,把战略谋划提高到国际战略的高度,才能成功地把握未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国际战略格局,主要讲四个问题: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内涵和类型;二、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三、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四、当前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大国关系。其中第三个问题是重点。 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内涵和类型 (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内涵 所谓格局,是指态势、模式或构架,是几种力量交互作用后出现的一种暂时平衡状态。那么什么是国际战略格局呢?所谓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它是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全球政治层面上的实力对比关系。国际战略格局包括国际政治格局、国际经济格局和国际军事格局三个部分,有时也称为“国际格局”、“世界格局”、“大格局”等。 1、国际格局的力量结构 2、国际格局中的大国战略关系 3、国际格局中的国际秩序 (二)世界历史上的国际战略格局类型 世界历史上的国际格局一共出现过单极、两极、多极三种类型:

1、单极格局 所谓单极格局,是指由某一个主要的大国(霸权国)或国家集团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该国周围存在着一系列其他主权国家,但并不能成为与之抗衡的政治力量。霸权国,是指在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实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能强行推行其意志,并在一定时期得以实现的大国。在单极格局中,通常只有一个实力最强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即一国独霸世界。单极格局中和平的主要特征是世界体系中只有一家世界性支配者,它具有超群的实力(以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为基础)和无与伦比的国际影响力,能够制定和维持符合其利益的国际规则,并能在一定历史阶段和一定范围内迫使其他国家服从自己的统治和支配。 2、两极格局 所谓两极格局,是指由两个世界大国或国家集团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种格局中,两个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形成一种势力均衡的状态,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共同影响国际事务,主导国际进程。 冷战时期美苏长达半个世纪的对抗是这种两极对抗格局的很好注脚。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和合作的基础不复存在,美苏根本利益的矛盾、冲突和对立日渐突出。 3、多极格局 多极格局也叫均势格局,是指在某一国际体系中多个政治力量相互制约,在国际事务中各自对立,大体平等,相互间不存在结盟或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我国历史上,如战国时期就是这样一种情况。战国七雄互相之间是一种均势,谁也管不了谁,谁也吃不了谁。这种格局的形成是有条件的,它必须有一系列的力量上大体平衡的国家存在,他们的利益相互矛盾,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多极格局的国际关系的基本形态是网状型,每个国家是网上的一个点,所有国家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但从整体上看,这种多极格局是处于无政府状态,体系内存在着一种自发的维持这种国际格局的力量。比如说,有一个国家非常强大,其他国家就会受到威胁,它的安全就没有保障,于是这些国家就会联合起来,把这个最强大的国家压下去,就形成了一种持续的维持多极格局的一种压力。 二、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浅析当今国际战略格局与中国国际战略

浅析当今世界格局与中国国际战略 摘要 本文浅析当今世界格局,分析了“超级大国”美国以及俄国、欧盟、日本、中国在世界格局之中的地位与影响,并通过对其关系的分析得出在世界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就是以美国为中心,欧洲、俄罗斯、中国、日本为外围的一种力量结构。 作为众多三角关系之中的支撑者,中国在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针对当今国际形势,中国在全球化趋势下采取的国际战略。中国围绕“和平崛起”这一核心,始终坚持中国特色国际战略,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构建了全方位的总体外交布局。 在“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之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这就要求中国必须始终坚持“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这一国际战略的实施定能使中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并造福于世界! 关键词:国际战略格局三角关系国际战略中华复兴和平崛起 一、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 所谓世界格局,是国际社会中有关国家或力量集团,在一定的时期,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局势利益,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组成的一种关系和结构,是这些国家或力量集团在斗争中处于相对平衡的发展阶段的关系和结构,这种相对平衡的结构,将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以及政治军事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当国际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旧格局就逐渐变成束缚和阻碍世界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禁锢。这时,世界经济和生产力就表现为,一种旧格局,向另一种格局的转变。 1.1 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

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军事、科技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自独立至战后初期,美国仅用一百多年的时间就确立了在世界的霸权地位。冷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同时,美国政治方面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冷战结束后,通过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等逐渐确立了经济、政治、军事上的霸权地位。 1.1.1美国综合国力最强 从经济方面看,美国工农业高度发达,门类齐全。不仅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方面均属世界一流。自身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外依赖性相对较小,经济基础十分雄厚。 从军事方面看,美国拥有世界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国防工业基础雄厚,军工技术居世界之首,美国的军事装备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从科技方面看,美国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上均居世界之首。 1.1.2美国的主导作用。 美国自身经济实力雄厚,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在现有的世界各类经济组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中,美国的作用无可替代。 在国际政治方面同样居于主导地位,它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在解决许多国际问题时的态度对于问题的能否解决至关重要,如:波黑、中东以及其他地区问题,特别是在目前的国际反恐斗争中,美国都在起着主导作用。 1.2俄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与影响 苏联解体后,俄成了他的“法定继承国”,但实力无法同当年的苏联相比,特别是近10年的经济衰退与混乱,俄国力受到了很大的削弱,综合国力大大下降。但,就俄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经济规模、军事力量以及世界政治影响来看,它仍是一个世界级的大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拥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2.国际战略环境

第二章 战略环境 一、填空题 1.当前国际战略格局框架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战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3._______和_______两国既是我国的陆上邻国,又是海上邻国。 4._______市是我国最年轻的地级市,同时也是我国人口最少,管辖海 域最大的市。 5.我国海上领土有_______万平方公里。 6.目前对我国安全环境构成了综合性影响的国家是_______。 7.世界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两大地缘战略区。 8.被誉为“工业的血液”的能源资源是_______。 9.我国_______海域被称为“第二个中东”,_______堪称“第二个波斯湾”。 10.油气运输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 类。 11.中国四大油气进口通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二、判断题 1.目前我国对外石油依存度仍然很低。 ( ) 2.研究战略环境只考虑国际因素,不需要考虑国内因素。 ( ) 3.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都是中国固有领土。 ( ) 4.我国新安全观核的心思想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 ) 5.当今世界军事格局为“一超多强”。 ( ) 6.“9.11事件”后,美国忙于反恐,因而对我国国家安全不构成威胁。( ) 三、单项选择题

1.我国大陆海岸线总长是_______。 ( ) A.2.2万余公里 B.1.8万公里 C.14万余公里 D.4万余公里 2.当前,中日关系中最敏感和最有争议的问题是_______。 ( ) A.南沙群岛争端 B.钓鱼岛争端 C.北方四岛争端 D.台湾问题 3.目前侵占我国南海岛礁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 ( ) A.越南 B.菲律宾 C.马来西亚 D.泰国 4.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是指 ( ) A.国际环境 B.地理环境 C.战略环境 D.国内环境 5.中印边界线从未正式划定,至今印度在东段边境非法占领我国领土 ___平方公里。( ) A.13万 B.6万 C.15万 D.9万 6.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按《联合国海洋法》的规定, 还拥有_____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 ) A.200 B.250 C.300 D.350 四、多项选择题 1.影响战略环境的国内因素有_______。 ( ) A.地理环境 B.政治环境 C.综合国力 D.传统文化 2.战略的要素包括_________。 ( ) A.战略目的 B.战略方针 C.战略力量 D.战略手段 3.战略的特点有_________。 ( ) A.全局性 B.对抗性 C.谋略性 D.稳定性 4. 油气运输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等几类。 ( )

战略环境概述

▲●战略环境概述 (教案) 目的要求:了解战略的基本涵义,弄清战略的演变、基本要素和主要类型,把握国内战略环境和国际战略环境的 现状,加深对世界安全形势的认识,增强国家安全 意识。 主要内容:一、战略 二、战略环境 三、国际战略 四、世界安全形势 教学重点:战略环境、世界安全形势 教学时间:4课时(本教案按4课时设计,任课老师视情掌握) 一个国家进行战争、建设国防、发展经济,包括从事各项事业,都必须制定完备的、符合实际的战略,才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高明的战略不仅是巨大的精神力量,更可以在无形中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战略的制定离不开客观环境。历史证明,国家的战略要想成功,必须既符合“天时”,又符合“地利”和“人和”。否则,不管是多么宏大,都不可避免地最终要失败。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指的就是战略环境。战略环境包括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它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国家的战略选择,战略选择又反作用于战略环境。一个国家的公民,关心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形成正确的国家安全意识,也必须关注并准确把握本国所处的战略环境。 今天,我们就围绕国家战略环境这一主题,讲四个问题:▲一、战略;▲二、战略环境,包括国内战略环境和国际战略环境,主要介绍国际战略环境;三、国际战略;▲四、中国对世界安全形势的认识。其中,战略环境与世界安全形势是本课的重点。 ▲一、战略▲●封面:字幕、画面。以世界轮廓图为背景,饰以军人、海陆空主战武器装备渲染安全环境氛围 ▲字幕:加粗部分对齐上屏 ▲字幕

研究战略环境是为战略服务的。战略这个概念现在到处都在用,其实在其本源上只与军事和国防,特别是战争相联系。我们这里所讲的战略,首先是指国家的战略,其次要回归它的本源,也就是主要是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审视战略。 ▲(一)战略概念的演变 战略不仅是一个古老的名词,而且是一个古老的观念。最初,战略指的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谋略,仅限于军事领域,后发展为大战略。公元579年,●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皇帝毛莱斯为训练高级将领,编写了一本教材,命名为“strategicom”,英文就是“▲strategy ”,德文是“strategie”,法文是“strategie”。在日文中,与之对应的是“▲战略”和“政略”,“Strategicom”的词根为“strategos”,意思为将军(general),“Strategicom”的意思就是将军之学,即所谓的“将道”( generalship )。探寻欧美国家语言的语源,这些词都来自●古希腊语中“strategia(otpatyryua) ”。“strategia”是从古希腊语中“strategos (otpatyryua)”(为将军之意)派生出来的,战略在古希腊语中的意思是作战用兵之术。 自从罗马帝国衰亡、西方进入中世纪后,所有这些发源于希腊的名词和观念都已为人所遗忘,直到千余年后才又出现。1770年,法国人梅齐乐在翻译毛里斯的Strategicom一书时,根据其书名创造出“Strategy”一词,并于1777年在自己所著的《战争理论》一书中首次使用。19世纪末,日本人将西方的“Strategy”一词翻译成汉语“战略”,后由中国留日学生传回国内。在我国,“战略”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晋历史学家司马彪以此为名所著的《战略》一书,这部书后来散佚。公元4世纪初,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曾引用了《战略》一书的内容,说明在南北朝时《战略》一书是流行的。后来又出现过几部以战略为书名的著作,但大多亡佚。现今保存最完整的只有明代茅元仪的《廿一史战略考》。除了书名外,战略作为概念使用,最早出现在《宋书》“▲●授以兵经战略”中。检索二十五史,可以发现▲字幕 ▲●字幕:战略中英文词,配拜占庭帝国、古希腊地图或相关人物像 ▲●字幕,配《宋

军事理论(最完整的军理复习题)分析

第一篇中国国防 一、国防概述 基本含义:国家的防务 产生原因:国防是阶级斗争的产物,伴随着国家和阶级的产生而形成 国防为国家和民族提供安全保障,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服务 基本类型:侵略扩张型(霸权主义,大小);自卫防御型(中国,外交政策和国防政策)互相联盟型(一元体,多元体);自主中立型(瑞士) 4种 职能:由谁规定(国家社会制度+国家政策=国家性质=...) 根本职能-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基本职能-保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领土完整;保卫国家统一;维护国家安全; 保障国家发展;巩固国家地位;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维护世界和平 二、中国国防的历史 主要成就: 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古代兵制,构筑了规模宏大的国防工程(边防和海防建设)——修筑防御工程和实行实边固边政策,形成了“富国强兵”的国防思想。 局限性:重防非攻,重陆轻海 第二篇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的定义:关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通常表现为国防与军队建设、战争准备与实施的指导理论和基本原则,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受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制约,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一、军事思想的作用 1.对战争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如何实践战争的思维方式) ①海湾战争--空地一体战②科索沃战争--“非对称,非接触”联合作战 ③阿富汗战争--“全频谱支援”特种作战理论④伊拉克战争--快速决定性作战 ⑤(中国,海空一体战) 2.战争准备必须依靠正确军事思想的指导 二、军事作用的基本含义 1.定义: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2.特点:阶级性(战争威力最深厚的根源在于群众)时代性继承性实践性 三、军事思想的作用:时代,阶级,地域,人物 四、马克思主义战争观问题 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存在一定发展阶级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毛泽东)根源:私有制(经济)和阶级矛盾(政治) 本质:政治的继续(阶级、国家、民族、政治集团的利益冲突) 目的:解决矛盾冲突(最高斗争形式) 五、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特征: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主要内容:(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基础>;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思想(核心);战略战术思想;国防建设思想

国际战略环境试题库

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试题 一、选择题: 1.战略在不同地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下面不属于其决定因素的是( D ) A、战略思想 B、战略环境 C、军事力量 D、军队数量 2.下列不属于战略基本特点的是( B )。 A、全局性 B、变动性 C、对抗性 D、谋略性 3.( C )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A、国际环境 B、地理环境 C、战略环境 D、国内环境 4.下列不属于研究国内战略环境应重点把握因素是( B ) A地理环境 B、人口数量 C、政治环境 D、综合国力 5.下列不属于国际战略格局的一项是( C ) A、两极格局 B、多极格局 C、多元格局 D、多元交叉格局 6.当前国际战略格局框架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A ) A、一超诸强,多元争极 B、多超一强,多元争极 C、多超诸强,多元争极 D、一超一强,多元争极 7.( D )不是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和调整的重点。 A、主张缩小分歧 B、增加交流 C、扩大合作 D、增强对抗 8.胡锦涛主席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 C )的演讲。 A、《努力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中国》 B 《努力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洲》

C、《努力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D 《努力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非洲》 9.下列不属于我国政府奉行的五项基本原则的是( D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C、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D、互利互惠 10.美国武装力量目前主要由( B )构成: A、陆军、海军、空军、航天军、火箭军 B、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 C、现役部队、后备役部队、文职人员 11、美国现行军事战略是:(B) A、“营造、反应、准备”战略 B、“先发制人”战略 C、“大规模报复”战略 12、我国在陆地上与周边(c)个国家接壤 A、12、 B、13、 C、14、 D、15 13、中国海岸线长(b)万千米 A、1.6、 B、1.8、 C、2.0、 D、2.6 14、中国与印度陆上领土争议面积为(c)万平千米 A、9、 B、12.5、 C、12.55、 D、13.5 15、中国对南海问题的立场(c) A、寸土必争 B、极力主张,逐步回收 C、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D、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16、陆地接壤国家唯一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教关系的是() A、锡金 B、不丹 C、越南 D、尼泊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