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营管理考点考题

生产与运营管理考点考题
生产与运营管理考点考题

生产与运营管理

第一章

1、什么是生产运营管理?

答:生产与运营活动是一个“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即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一系列、多种形式的转换使其价值增值,最后以某种形式的产出提供给社会的过程。

2、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区别

答:制造业:产品是有形的、耐久的;产出可储存;顾客与生产系统极少接触;相应顾客需求周期较长;可服务于地区、全国乃至国际市场;设施规模较大;质量已于度量。服务业:产品无形、不可触、不耐久;产出不可储存;顾客与服务系统接触频繁;相应顾客需求周期很短;主要服务于有限区域范围内;设施规模较小;质量不易度量。

第二章

3、运营战略是任何社会组织通过协调外部需求与运营资源之间的匹配关系来确定组织的长期运营能力及其对总体战略的贡献的总体决策模式。

4、“顾客就是上帝”,背后隐含着一种对运营战略的理解:市场需求拉动生产资源。

5、运营战略的过程是指运营战略的制定过程。企业战略管理的一般过程:1.确定组织目前的宗旨、目标和现有的战略;2.分析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发现机会与威胁,识别自己的优势与劣势;3.制定并实施战略;4.评价战略的实施结果。战略运营的制定过程:1.斯金纳运营战略过程模型:一、分析公司外部的竞争态势;二、分析公司内部条件;三、形成公司战略;四、确定制造/运营的职能任务;五和六、研究行业经济和技术因素对制造/运营活动的约束;七、对公司内部的能力和资源进行仔细评估;八、结合外部的技术和经济因素,在公司总体战略的指导下形成完整的公司制造政策;九、由制造/运营副总经理和制造/运营管理部门负责按照运营战略的要求组织实施;

十、确定制造管理体系与程序;十一、制造/运营系统的控制工作;十二、具体的制造操作;十三到十五、运营战略实施效果的评估与反馈。2.普拉茨-格雷戈里运营战略过程模型:一、确定运营战略的目标组合;二、形成运营战略;三、运营战略的详细设计。3.奈杰尔和刘易斯的运营战略过程观点: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过程观点。首先,公司的高层管理者的职责是纵观全局,形成公司的战略方向,任何职能战略不能与公司的总体战略相冲突,应该是总体战略的基石。同时,高层战略的形成过程也会强烈受到日常经验与基层意见的影响,甚至左右。

6、运营战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1.战略匹配;2.运营战略的可持续性;3.运营战略的风险

第三章

1、价值工程(VE):是一种以提高产品价值为目标的定量分析方法。

2、并行工程(CE):是集成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相关过程的系统化方法。特点:1.强调团队工作方式;2.强调设计过程的并行性;3.强调设计过程的系统性。

第四章

1、工艺(也称为流程)选择指的是一个企业选择用来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方法。

2、说明服务流程设计与制造业生产工艺的区别?

答:服务流程同一般产品工艺流程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如下:(1)每个人都是服务专家;(2)服务有其特色——在一种服务中行之有效的工作可能在另一种服务中却起着相反的作用;(3)工作质量不等于服务质量;(4)大多数服务是有形服务和无形服务的组合;(5)与顾客高度接触的服务是被体验的,而商品则被消费掉;(6)有效的服务管理需要对市场、个人以及运营过程的充分理解;(7)服务常常采用冲突的循环形式,它包括面对面、电话、电子机械和邮件之间的相互交流。

第五章

1、生产能力常被视为一个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实现的最大产出量。

2、生产能力的种类:1.设计能力;2.查定能力;3.现实能力(计划能力);

第六章

1、设施选址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一、经济因素:1.运输条件与费用:(1)选址要接近原材料供应地(2)选址要接近消费市场;2.劳动力资源及费用;3.产业群落;4.厂址费用。二、政治和政策因素:政治因素包括政治局面是否稳定,法制是否健全,税赋水平的高低等;政策因素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经济政策、税收政策及其他鼓励或限制产业发展的政策等,地方政府对鼓励发展的产业有优惠的税收政策等。三、社会因素:主要是文化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居民生活习惯、

宗教信仰等因素也要予以考虑。四、自然因素:包括气候、水资源状况和地段情况。

第七章

1、设施布置的基本类型:1.工艺专业化布置;2.对象专业化布置;3.混合布置;4.固定布置。

第八章

1、工作研究:是指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把工作中不合理、不经济、混乱的因素排除掉,寻求更经济、更标准的工作方法,以提高系统的生产率。工作研究所包括的方法技术主要有两大类: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方法研究主要是通过对现行工作方法的过程和动作进行分析,从中发现不合理的动作或过程并加以改善。时间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工作测定和设定工作标准。

2、工作测量,又称时间研究,是测定工作时间定额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作用:1.定量地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工作方法的先进程度;2.发现加工费用过打击生产水平下降的原因;3.调整生产中出现的薄弱环节;4.制定新产品、新工艺的标准时间;5.制定标准工时定额,确定企业的生产水平;6.制定标准的衡量制度和方法,更好地实行绩效管理;7.为定员、定额组织生产,优化劳动组合提供依据。

3、工时消耗是指工人为完成某项工作而消耗的全部时间。按其性质分为:定额时间和无效时间。定额时间:是指在任务(或产品)设计正确、工艺完善的条件下,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须消耗的时间。由正常作业时间(分为基本作业时间和辅助作业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等部分组成。无效时间:是指由于技术上的缺陷、管理的不善或工人的某种原因,所造成的完成工作任务是不必要的时间消耗。包括非生产工作时间和停工时间。

4、工时定额:即是确定工人在标准状态下以正常操作速度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时间。标准时间:即为定额时间,在正常作业时间的基础上加上宽放时间求得的。宽放时间:是指工人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需要、休息与生理需要,而在正常作业时间以外所增加的消耗时间。由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组成。按性质分为:1.私事宽放;2.疲劳宽放;3.延迟宽放。

5、工作测量的方法:一、时间测定法:1.制定标准的作业方法;2.选择所要研究的操作工人;3.把工作分解成若干可测量的操作单元或部分,并把每一操作周期(也即观察周期)都发生的操作单元同只是定期发生及随机发生的操作单元分离开来;4.记录各个操作单元所需要的实际观察时间;5.计算作业的观察时间;6.对作业的观察时间做实绩评定;7.制定宽放标准,确定标准作业时间。二、基准资料法:1.把新作业分解成基本的操作单元或部分;2.把基准资料数据表中查阅每一个相似的操作单元,为这些单元设定正常作业时间;3.根据新作业的特征,调整每一个操作单元的作业时间。4.将各操作单元的作业时间相加,获得新作业的正常作业时间;5.制定宽放时间标准,确定作业标准时间。三、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跟基准资料发类似,利用现存的数据为作业设置标准时间,区别:一是这种方法是根据基本动作而非操作单元来设置时间;二是它广泛适用于多种手工操作,而基准资料法只适用于工厂作业。四、工作抽样法

6、工资:就工资的产生来源看,它是对工人付出劳动的经济补偿。从商品经济的意义上讲,它就是工人劳动力使用价值的价格。包括:基本工资、奖励工资、附加工资、福利。工资激励的重要性:在生产运营活动中,人始终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如何利用相应的工资制度来激励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提高生产系统的效益,是工作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研究都表明工资能够成为加强对工人激励的主要方式。

7、激励工资制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企业管理部门制定的制度,另一类是有工人参加的参与型工资制度。管理部门制定的工资制度分为:1.以工时为基础的工资;2.计件工资制度;3.收益分成和奖金制度;4.间接支付。工人参与型工资制度:1.斯坎伦奖励制度;2.凯撒奖励制度;3.伊斯特曼-柯达克奖励制度。

8、岗位工资的设计一般程序:1.企业工资原则与策略的制定;2.岗位分析;3.岗位评价;4.市场工资调查;5.确定工资结构;6.确定工资水平;7.工资制度的不断修正。

第十章

1、计划管理:按照计划来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2、企业计划的层次一般分为:战略层计划、战术层计划、作业层计划。

3、总量计划的纯方案或策略:1.改变库存水平;2.改变工人数量;3.改变工作时间;4.外包;5.使用临时工人;6.延迟交货;7.影响需求

第十二章订货间断型生产系统生产计划的编制

一、

1、订货间断生产系统与大量连续生产系统的区别

2、订货间断生产计划工作的特点

①按订货安排计划

②“近细远粗”,及时调整

③“上粗下细”,给基层较大的计划自主权

④把任务委派和作业排序作为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计划安排的重要手段

⑤分批计划,综合安排

二、订货管理及任务委派

1、订货管理流程:对每项订货都要实行跟单管理。销售部门接到客户的订单后首先将副本交给综合计划部门,计划部门根据是新订货还是原来已生产过的老订货,编制每项订货的技术准备计划,会同技术部门共同研究。技术部门根据订货要求,有的需要进行图纸设计、工艺设计,列出零部件和外购材料清单,编制工艺路线单等。如果是老订单就找出原有技术档案,加以修正后采用。然后工具部门借此制造工装,供应部门进行采购。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后,才交给生产部门,安排具体计划组织生产。生产部门完成订货后,再跟单交给销售部门,开具发票发货,直至收回货款为止。在没有收回货款之前,该项订货还不能算结束。

2、订货进度计划:订货进度计划又叫订货生产周期进度计划,它是按照一般进度图表的概念,利用甘特图进行编制,规定该项订货的完成时间以及每个阶段(包括技术准备、加工制造、材料采购、总装发运等)的投入和产出的时间。每项订货都要单独编制订货计划,即使已经生产过的熟悉产品也要单独编制,以便下一部委派任务、计算负荷量和进行作业排序,跟踪控制,才能保证按期完成订货任务。

3、任务委派:任务委派就是根据订货管理中的订货进度计划,把订货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的车间或加工中心,,再逐一落实到工段,直至机床(工作地)。订货间断生产系统大多适用工艺专业化原则,那么,在一个生产单位中,便集中同种类型的设备、同工种的工人。这样,就存在一个将任务分配给哪台设备,才能使整个生产单位的设备负荷更均匀、加工时间少、费用最低的问题。任务委派与负荷量的确定是同时的,当某一任务委派给某生产单位或某台设备时,就增加了该生产单位或该设备的负荷量。当某生产单位或设备在某段时间内负荷已饱和时,就不能再委派任务了,就要把订货委派给另一些任务不多、符合有余的生产单位或设备,或是采取一些扩大生产能力的措施,尽量使任务委派与负荷量相平衡。委派任务和确定负荷量一般可用甘特图法进行,在甘特图上要标明各车间已安排的订货和已接受的负荷量。在委派任务中,特别是车间把任务委派给工段和机床,常常有几种类型的工艺设备可以完成同种工艺,但它们的效率和成本对不同的零件加工工艺却不同,因而就有一个如何择优分配的问题,使总的效率最佳或成本最低。

三、作业排序

1、作业排序的目标:作业排序的目标主要有:①满足交货日期②极小化提前期③极小化准备时间或成本④极小化在制品库存⑤极大化设备或劳动力的利用

2、作业排序的优先原则:①FCFS规则:优先选择最早进入可排序集合的工作。

②EDD规则:优先选择完工期限最紧的工件。③SPT规则:优先选择加工时间最短的工件。④SCR规则:优先选择临界比最小的工件。临界比为工件允许停留时间和工件余下加工时间之比。⑤MWKR规则:优先选择余下加工时间最长的工件。⑥LWKR规则:优先选择余下加工时间最短的工件。⑦MOPNR规则:优先选择余下工序数最多的工件。⑧RANDOM规则:随机的挑选下一个工件。

2、优化排序方法:

(1)n个作业在单台机床的排序

例12.1迈克是法律文件复印公司的主管,该公司为洛杉矶商业区的律师事务所提供拷贝服务。在这周的开始,有

方案1:FCFS规则。利用FCFS原则,其流程时间的结果如下:

平均流程时间=50/5=10(天)

将每个订单的交货期与其流程时间相比较,发现只有A订单能按时交货。订单B、C、D和E将会延期交货,延期时间分别为1,2,6,14天。每个订单平均延期(0+1+2+6+14)/5=4.6(天)。

方案2:SPT规则。现在我们考虑使用SPT规则。在这里迈克给加工时间最短的订单以最高优先级。其流程时间预计如下:

总流程时间=1+3+6+10+16=36(天)

平均流程时间=36/5=7.5(天)

SPT规则的平均流程时间比FCFS规则的平均流程时间少。另外,订单E和C将在交货日期前完成,订单A仅延期1天。每个订单平均延期时间为(0+0+1+4+7)/5=2.4(天)。

(2)n项作业在两台机床的排序

跟n/1情况一样,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存在一种最优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称做约翰逊(Johnson)规则或方法。约翰逊规则包含下列几个步骤:

①列出每个作业在两台机床上的作业时间。②选择最短的作业时间。③如果最短的作业时间来自第一台机床,则

首先进行这个作业;如果最短的时间作业来自第二台机床,则该作业最后进行。④对剩余的作业重复进行步骤(2)和(3),直到排序完成。

例12.2 (n个作业两台机床的排序)我们可以用4个作业在两台机床上排序来说明这个程序。

第一步:列作业时间。

第二步和第三步:选择最短的作业时间并作标记。作业A在第二台机床上的作业时间最短,首先进行安排,并最后加工(一旦做了标记,就没必要再对作业A排序了)。

第四步:重复第二步和第三步,直到排序完成。在剩余的作业中选择最短的作业时间。作业D在第二台机床上的作业时间次短,因此作业D倒数第二个加工。作业A是最后一个加工。现在不再对作业A和D排序。在剩余的作业中,作业C在第一台机床上的作业时间最短,所以C第一个加工。现在只留下作业B,其在第一台机床上的时间最短,这样,按照第三步,这项作业将在所剩的作业中第一个加工或是在全部作业中第二个加工。作业C已排在第一位,总之,该方案的加工顺序是C—B—D—A,最短的流程时间为25天,同时总闲置时间和平均闲置时间也是最小的。

得完成作业所需的总作业时间最少。

约翰逊法经扩展,已经得到了n/3情况的最优排序方案。当流水车间排序问题的规模超过n/3时(通常情况是这样),想利用这种分析方法得到最优方案是不可能的。其原因在于,及时作业任务可以以静态方式到达第一台机床,排序问题也会变成动态的。

3、n个作业在两台以上的机床的排序

对于多个工件、两台以上机床的流水车间排序问题,到目前为止,只有几种多个工件、三台机床的特殊类型的问题找到了有效算法。而对于一般的n个工件、m台机床(m>3)的流水车间排序问题,虽然可以用一定的方法保证得到最优解,但随着问题规模的扩大,计算量相当大,甚至连计算机也难以求解,故无法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此外,还需要考虑经济性,如果求最优解所付出的代价超过了这个最优解所带来的好处,则得不偿失。为了做到求解的最优性与经济性的统一,人们提出了多种启发式算法,以便以较小的计算量得到足够好的结果,因而在实际生产中较实用。

第十三章项目管理

一、项目及项目管理

1、项目的概念:项目是这样一种一次性的工作,它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由为此专门组织起来的人员来完成;它

应有一个明确的预期目标,还要有明确的可利用资源的范围;它需要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没有或很少有以往的经验可以借鉴。

2、项目管理及其特点:项目管理可以说是在一个确定的时间范围内,为了完成一个既定的目标,并通过特殊形式

的临时性组织运行机制,通过有效地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充分利用既定有限资源的一种系统管理方法。

3、项目管理具有以下特点:①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②项目管理具有创造性③项目有其寿命周期。④项目

管理需要集权领导和建立专门的项目组织。

二、网络计划方法

1、网络计划技术的优点:①能有效实行重点管理。②能真正实现复杂问题简单化。③便于统筹安排。④可把对无

形资源(如时间)和有形资源(人、财、物)的管理结合起来,实现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的合理替代。

2、网络计划技术的进步:①明确目标,分解任务。首先要明确上待项目,包括所上项目的工作量、技术、经济和

工期等方面的要求;其次,要将待上项目分解为一系列小项目或工序(活动)。分解的原则是根据要求确定粗细,从上到下逐步细化。如表所示:

②绘制网络图。绘制网络图就是根据绘制网络图的规则把项目各工序的逻辑关系反映在图上。③计算网络时间。

包括工序时间的估计、事项时间参数和工序时间参数的计算及时差的计算。④网络优化。包括寻找最短工期、成本最低工期等。

3、网络图

(1)网络图的组成:网络图由圆圈、箭线连成的路线组成。圆圈是两条或两条以上箭线的交点,称为结点。网络图分为结点式(以节点表示活动)和箭线式(以箭线表示活动)两大类。

网络图的箭线和圆圈分别代表项目的活动和事项。所以,也可以说网络图是由活动、事项以及路线三个部分组成。

三、网络计划优化

网络计划优化,就是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利用时差来平衡时间、资源与费用三者的关系,寻求工期最短、费用最低、资源利用最好的网络计划过程。下面从两个方面谈网络计划的优化,即:时间—资源优化和时间—成本优化。

1、时间—资源优化

这里所说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常常是影响项目进度的主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增加投入的资源,可以加快项目进度。缩短工期;减少资源,则会延缓项目进度,拉长工期。资源有保证,网络计划才能落实。资源利用的好,分配合理,就能带来好的经济效益。所以制定网络计划时必须把时间进度与资源情况很好的结合起来。要达到时间一定资源优化,寻求最短工期。其主要途径有:①抓住关键路线,缩短关键活动的作业时间。例如,采取改进作业方法或改进工艺方案、合理划分工作任务、改进工艺装备等技术措施。②采取组织措施,在作业方法或工艺流程允许的条件下,对关键路线上的各项关键活动组织平行或交叉作业。合理调配工程技术人员或生产工人,尽量缩各项活动的作业时间。③利用时差,从非关键活动上抽调部分人力、物力,集中于关键活动,缩短关键活动时间。

2、时间—费用优化

这是综合考虑工期与费用两者之间的关系,寻求以最低的项目费用获得最佳工期的一种方法。

项目费用可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人工、材料、能源等与各项互动直接有关的费用。间接费用是指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其他费用。这两种费用与工期的关系,一般来说,缩短工期会引起直接

费用增加和间接费用减少,而延长工期会引起直接费用的减少额间接费用的增加。

第十四章生产进度控制

1、生产进度控制的内容:①进入进度控制。是指对产品(或零部件)开始投入日期、数量、品种,以及原材

料、毛坯零部件投入提前期的控制。它的作用主要是可以控制投料,避免造成计划外生产和产品的积压;

可以保证投产的均衡性、成套性和连续性。②工序进度控制:是指对产品(或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经过的每道加工工序的进度所进行的控制。③出产进度控制。是指对产品(或零部件)的出产日期、生产提前期、出产量、出产均衡性和成套性的控制。出产进度、投入进度和工序进度的控制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投入进度和工序进度的控制加强了,有利于出产进度控制的顺利进行;反之,出产进度控制加强了,就及时掌握出产信息,追踪投入进度和工序进度的控制。

2、生产进度控制的要素:①控制标准。②信息。③措施。

3、生产进度控制的基本程序:①确定生产进度控制标准。②贯彻控制标准。③实施过程检查。④差距测定和

分析。⑤采取纠偏措施。

例14.1

第一种方法考核完成的零件数量,第二种考核完成的零件品总数,所以两种方法应该同时使用。

第十五章库存管理

第十六章设备管理

一、设备管理概述

1、设备管理概念:所谓设备管理,是指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通过一系列技术的、经济的和组织的

措施对身背全寿命周期的物质运动形态和价值运动形态进行综合管理的全部活动。

2、设备管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技术进步、管理水平以及人们知识水平的发展而发展的,它与管理学的

发展是同步的。从总体上看,设备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一下几个阶段:①事后维修阶段。②预防维修阶

段。③设备的综合管理阶段。

第十七章现场改善

一、现场管理与现场改善: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水平以及管理效益高低的综合体现,企业要提高管理水平,就必须立足于抓基础、抓根本,而其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抓现场管理和现场改善。第十八章质量管理与改进

一、质量与质量管理

1、质量的定义:质量是企业竞争的重要要素,对质量的认识反映了企业对待市场和顾客的态度,质量对企业的经

营绩效具有极大地影响。

2、质量管理概论:①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

针和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从定义可知,质量管理是以质量管理体系为载体,通过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为达到规定的质量目标进行质量策划,实施质量控制,开展质量改进等活动予以实现。②质量策划。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料以实现质量目标。③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④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质量要求的能力。其要求可以是任何方面的,如有效性、效率和可追溯性。⑤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3、质量的形成规律—质量职能与质量环:组织的质量管理是通过对质量形成过程中所有质量职能的管理来实现

的。所谓质量职能,是指在质量形成的过程中所有质量职能的管理来实现的。所谓质量职能,是指在质量形成过程中,为实现质量目标所必须发挥的质量管理功能及其相应的质量活动。质量职能的划分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不同的组织,不同的产品或服务,其质量职能可以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主要职能:市场调研、设计开发、采购供应、生产制造、质量检验、包装和储存、产品销售、安装和运行、售后服务等。质量环(又称质量螺旋)是指“从识别需要到评定这些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各阶段中,影响质量的相互作用活动的概念模式”。通常,质量环包括了质量形成的全部过程

二、全面质量管理

1、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

员及社会收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其中:①“全员”是指组织中所有部门和所有层次的工作人员;②

最高管理层强有力和持续的领导以及该组织内所有成员的教育和培训是这种管理途径取得成功所必不可少的;

③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这个概念和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但首要目标是顾客满意。④“社会

收益”意味着在需要时满足“社会要求”。⑤全面质量管理是对组织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途径;⑥建立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是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

2、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管理理论,它从“对结果的管理”转变为“对影响

因素的管理”,抓住了质量问题的关键。其特点可概括为“三全一多样”,即“全员性、全过程性、全面性、方法多种多样”。全员性是指组织中所有部门和所有层次的全体工作人员都要参与全面素质管理,而不单单只包括质量管理部门和质量检验部门的工作人员。这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中已经体现。全过程性是指全面质量管理设计的不仅包括生产制造过程、检验过程,还包括市场调研、设计开打、采购等凡是对质量形成有影响的所有职能过程,贯串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全面性是指全面质量管理的对象不仅包含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而且还包括过程质量、工序质量、工作质量以及管理质量。实际上,组织正式通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高素质员工的工作质量来保证与提高工序质量、过程质量,从而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方法多种多样式指凡是有利于保证和提高质量的方法都可以用于全面质量管理之中。这些方法可以是管理科学方法,也可以是数学,自然科学,经济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方法;也可以是定性的方法,也可以是定量的方法。在质量管理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许多简单而行之有效的管理质量、质量改进、质量控制方法,在后文中予以讨论。

3、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要点:全面质量管理之所以说是管理学的一场革命,是因为它包含了较为丰富的管理思想

和管理内涵。树立这些正确的思想、观点,可能比单纯使用一些管理方法更为重要。根据企业的经验总结,我们将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思想表述如下:①顾客至上、质量第一的思想;②预防为主、防检结合的思想;③系统管理的思想;④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的思想;⑤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穿造型的思想;

⑥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而不是靠检验出来的思想;⑦动态的、发展的、不断改进的思想。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重点整理

1、生产运作:生产运作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它的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输出是社会组织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也是一切社会组织赖以生存的前提,输入是由输出决定的,输入不同于输出,这就需要转化,转化是通过人的劳动实现的,转化的过程就是生产运作。 2、生产方式: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信息的不同组合与配置,构成了不同的组织生产的方式,简称生产方式。 3、工序:工件从到达一个工作地到离开该工作地,工人所从事的加工作业。 4、节拍:流水线上前后相邻两件制品投入或生产的时间间隔 5、工序同期化 根据流水线节拍的要求,采取各种技术的、组织的措施来调整各工作地的单件作业时间,使它们与节拍相等、相近或成整数倍的关系。 6、生产能力 指企业的设施在一定时期(年、季、月)内,在先进合理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数量。生产能力有设计能力、查定能力和现实能力之分。 7、ABC分类法 20-80原则。是指少量的因素带来了大量的结果。它提示人们,不同的因素在同一活动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注意力显然应该放在起着关键性作用的因素上。ABC分类法正是在20-80原则的指导下,企图对物料进行分类。 8、库存 由于物料转化过程中各个状态间时间差的存在,物料在不同状态间转化时必然存在中间状态——闲置状态。系统内处于闲置状态的物料就是库存。 物料的库存可分为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和成品库 10、单周期需求、多周期需求 单周期需求即仅仅发生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内的,或库存时间不可能太长的需求,也被称作一次性订货量问题。例如圣诞树问题或报童问题。 多周期需求指在足够长的时间里对某种物品的重复的、连续的需求,其库存需要不断地补充。 11、期量标准又称作业计划标准,是为制造对象(产品、部件、零件等)在生产期限和生产数量方面所规定的标准数据 12、生产间隔期 生产间隔期(也称生产重复期)指前后相邻两批同一制品投入(或出产)的间隔时间。 13、生产提前期 指产品(毛坯、零件、部件)在各车间投入或出产的时间比成品出产的日期应提前的天数,前者称投入提前期,用T投表示,后者称出产提前期,用T出表示。 15、生产周期 产品的生产周期指产品从原材料投入生产起一直到成品出产为止的全部日历时间(或工作日数)。 二、问答题 1、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有哪些:连续性、平行性、比例性、均衡性(节奏性)、准时性。 2、什么叫工艺专业化、对象专业化及其优缺点? 工艺专业化:即按照工艺特征建立生产单位(车间、工段或小组),具体表现为“三个相同,一个不同”即“设备、工种、工艺方法相同,加工对象不同”。优点:①对产品品种变化的适应能力强;②生产系统的可靠性较高;③工艺及设备管理较方便。缺点:①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运输次数多,运输路线长;②协作关系复杂,协调任务重;③在制品量大,生产周期长;④只能使用通用机床,通用工艺装备,生产率低。 对象专业化:即按照加工对象来设置生产单位,将加工某种产品(零部件)所需的设备、工艺装备和工人放到一个厂房或一个区域内。“三个不相同,一个相同”,其优缺点正好与工艺专业化相反。 4、流水线的特点及组织流水线生产的条件是什么? ①、流水生产的概念及特点 指生产对象按一定工艺线路,顺序通过各工作地并按一定速度(节拍)完成工艺的重复连续的一种生产组织模式。其特点如下: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连续性强,工艺过程封闭;按规定的节拍进行生产; 协调性好②、组织流水生产的条件:要有足够大的产量;产品结构和工艺过程相对稳定;组成生产过程的各道工序能够分解与合并,以满足工序同期化的要求 5、生产流水线的组织设计有哪些步骤? 流水线的设计步骤(组织设计):确定流水线的节拍与节奏;工序同期化;确定工作地(设备)数量及其负荷系数;确定工作地的人员数;确定生产流水线的运输工具;生产流水线形状的选择和工作地的布置。 6、编制成批生产类型成品生产计划时应遵守哪些原则? 产量大,均匀分配到每月,季节性需求变动小,“细水长流”;产量小,分组分类,集中生产;尽量使设备负荷均匀;新老产品逐步交接,避免生产波动大;考虑末月的缓冲和计划的准备。 7、MRP系统的主要输入和输出文件是什么? MRP的输入有三个部分:产品出产计划;产品结构文件;库存状态文件。MRP的输出:另部件投入出产计划;原材料需求计划;库存状态记录;外购件采购计划等等。 8、处理非均匀需求的策略;改变库存;改变生产率;改变工人数量 1.战略管理类型如下 2.稳定型战略:是指在企业的内外环境约束下,企业准备在战略规划期使企业的资源分配和经营状况基本保持在目前状态和水平上的战略。 稳定战略的类型:1、无变化战略。2、维持利润战略3、暂停战略4、谨慎实施战略 特征: a) 企业对过去的经营业绩表示满意,决定追求既定的或与过去相似的战略 目标。 b) 企业在战略规划期内所追求的绩效按大体相同的比例递增或递减。 C) 企业准备以过去相同的或基本相同的产品和劳务服务于社会。 适用条件:1、外部环境----(1)当宏观经济在总体上保持总量不变或低速增长时(2)当企业所在的产业技术相对成熟(3)消费者需求偏好变动较小时(4)对于处于行业或产品的成熟期的企业(5)当企业所处行业的进入壁垒非常高或由于其他原因,使得该企业所处的竞争格局相对稳定。2、企业内部实力----(1)环境较为稳定时,资源较充足的企业与资源相对较稀缺的企业都应当采取稳定战略,但前者应在更宽广的市场上选择自己战略资源的分配点,后者应在相对狭

生产运作管理系统精彩试题

生产运作管理试题库 一、判断题 1.流程式生产有较多标准化产品。(√) 2.加工装配式生产是离散型生产。(√) 3.备货型生产的产品个性化程度高。(×) 4.订货型生产的生产效率较低。(√) 5.订货型生产可能消除成品库存。(√) 6.订货型生产宜采用高效专用设备。(×) 7.在备货订货分离点的上游是订货型生产。(×) 8.在备货订货分离点的下游是订货型生产。(√) 9.单件小批生产的效率较低。(√) 10.基于时间竞争策略的焦点在缩短对顾客需求的响应时间上。(√) 11.单件生产不像连续生产那样要求多技能工人。(×) 12.重复性生产一般是按订单生产。(×) 13.按产品专业化原则布置,适于大量大批生产类型(√) 14.政府部门是按产品专业化原则布置的。(×) 15.成组生产单元既有产品专业化的优点,又有工艺专业化的长处。(√) 16.建立成组生产单元的前提是,将零件按照加工属性的相似性构成零件族。(√) 17.汽车生产流水线是按工艺布置的例子。(×) 18.按工艺(过程)布置的生产系统具有柔性。(√) 19.按产品布置的生产系统具有高可靠性。(×) 20.节拍是指零件从开始加工到完成加工所经历的时间。(×) 21.产品出产计划是生产大纲的关键输入。(×) 22.企业进行库存分析的基本目的之一是明确何时需要订货。(√) 23.维持库存费高的库存系统趋向于低库存水平和频繁补充订货。(√) 24.根据消耗速度的不同,固定间隔期库存系统的每期订货量不同。(√) 25.对于价格折扣模型,按最低价求得的经济订货批量如果可行,则一定是最佳订货批量(相应的总费用最低)。(√) 26.库存控制的目标只是要降低维持库存费。(×) 27.库存物资的ABC分类法是按照物品的单价高低进行的。(×) 28.按照ABC分类法,得出的A类物资总是占少数。(√) 29.平均库存量和每年订货次数成反比。(√) 30.EOQ模型就是要使订货费用最省。(×) 31.提高库存系统的服务水平就降低了缺货风险。(√) 32.MRP也可以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环境。(√) 33.MRP处理的是相关需求。(√) 34.产品出产计划是通过分解生产大纲得出的。(√) 35.MRPⅡ与MRP是完全不相关的系统。(×) 36.MRP系统注重批量订单而JIT注重单件生产,因此MRP与JIT无法兼容。(×) 37.MRP的三项主要输入是产品出产计划、库存状态文件和物料清单文件。(√) 38.产品出产计划说明哪些零件何时出产多少。(×) 39. 看板分为传送看板和生产看板,生产看板用于指挥零部件在前后两道相邻工序之间的移动。(×)

生产与运营管理试题库

《生产与运营管理》 一、判断题 1、运营战略指企业设计的一套运用自己资源的政策和计划,用以支持企业的长期竞 争战略。()答:对。 2、生产管理指关于企业生产系统的设计、运行与改进。()答:对。 3、产品开发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需求的拉动,另一是技术的推动,两者之中, 技术是第一位的。答:错。 4、广义的生产过程指产品加工制造过程,自原材料投入起到产品制造完毕止。 ()答:错。 5、工作设计是关于为一个组织结构设计岗位、配备人员的一项管理职能。() 答:对。 6、投入进度控制指对产成品(或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在每道工序上的加工进度 的控制。()答:错。 7、降低成本是提高效益的主要途径。()答:对。 8、质量控制是从价值量上对其他各种控制活动的综合反映。()答:错。 9、大规模定制模式是指对定制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个别的大规模生产()答: 对。。 10、采购是企业向供应商获取商品式服务的一种商业行为。()答:对。 11、科学管理原理起源于梅奥。()答:错。

12、生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转换功能。()答:对。 13、采购是企业向供应商获取商品式服务的一种商业行为。()答:对。 14、测量比较是根据产生偏差的原因,提出用于印正偏差的控制措施。(错。) 15、生产系统的管理可以分为三个子职能即计划、组织、控制。()答: 对。 16、质量控制是从价值量上对其他各种控制活动的综合反映。()答:错。 17、企业管理三大基本职能是运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答: 对。 18、事中控制方式是指根据当前生产结果与计划目标的分析比较,提出控制措施, 对生产活动实施控制的方式。()答:错。 19、控制成本不是财务部门一家之事。()答:对。 20、完整的进度控制内容包括投入进度控制、工序进度控制和出产进度控制。() 答:对。 一、填空题 21、在运营管理职能方面,决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作业计划与控制决策)。 22.经营管理是生产管理的___先导_____,而生产管理是经营管理的__基础__ 23、产系统的管理可以分为三个子职能即计划、(组织)和(控制)。 24.在质量管理中,影响产品质量波动的原因有人、机器、___材料_____、____方法

(运营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试题库

《生产与运作管理》试题库 郭树华 一名词解释 1 生产 2 运作 3 生产与运作系统 4 转换过程 5 生产与运作的基本职能 6 生产类型 7 大量生产 8成批生产 9 单件生产 10 通用产品 11 专用产品 12 流程生产型 13 加工装配型 14 备货生产 15 订货生产 16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17制造业企业 1 8 服务业企业 1 9 高接触型 20 低接触型 21 混合型 22 泰罗 23福特 24 吉尔布雷斯夫妇 25 甘特 26 精益生产方式 27 敏捷制造 28 再造工程29 生产过程 30 劳动过程 31 自然过程 32 广义生产过程 33 狭义生产过程 34 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35 基本生产过程 36 辅助生产过程 37 生产服务过程 38 附属或副业生产过程 39 生产阶段 40 工序41 工艺工序 42 辅助工序 43 运输工序44 检验工序 45 保管工序 46 工作地 47 连续性 49 比例性 50 均衡性 51 平行性 52 适应性(柔性) 53 经济性 54 加权分等评分法 55 最优化生产——分配解决法 56物料流向图解法 57 作业相关图法 58 从至表——试验法 59 对象专业化 60 工艺专业化 61 混合专业化 62 成组技术 63 定位式生产布置 64 顺序移动方式 65 平行移动方式 66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67 流水线生产 68 单一对象流水线生产 68 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 69 计划期产出量 70 节拍 71 节奏 72 工序工作地(设备)负荷率 73 工序同期化 74 生产平准化 75 零部件的“三化”要求 76 柔性自动化 77 柔性制造单元 78 柔性制造系统 79 JIT生产方式 80 拉动式生产81 看板管理 82 方法研究 83 时间研究 84 过程分析 85 动作分析 86 定额制定 87 工作抽样 88 “六何”89 “四技巧” 90 动素 100 实体性(生理性)动素101 目的性动素 102 心理性或半心理性动素 103 迟延性动素 104 定额时间 105 非定额时间 106 准备与结束时间 107 作业时间 108 作业放宽时间 109 标准时间110 总量计划 111 主生产计划 112 物料清单 113 物料需求计划 114 订购批量115 固定定货量法 116 按需确定批量方法 117 经济定货批量法 118 计划展望期119 时间段 120 提前期 121 安全库存 122 制造资源计划 123 项目管理 124关键路线法 125 计划评审技术 126 工作分解结构 127 图示评审技术 128 风险评审技术 129 甘特图 130 WBS 131 活动 132 事项 133 路线 134 虚箭线 135网络计划技术 136 网络图 137 作业时间 138 最乐观时间 139 最保守时间 140 最可能时间 141 质量 142 质量管理 143 产品质量特性 144 全面质量管理 145 质量环 146 ISO9000 147 质量管理体系 148 质量保证 149 持续改进 150 5W1H 151 PDCA循环 152 控制图 153 计量值控制图 154 计数值控制图 155 X—R控制图 156 公差 157 工序能力 158 工序能力指数 159 排列图 160 因果图 161 直方图 162 散布图 163 库存管理 164 订货成本 165 保管成本 166 购置成本167 缺货成本 168 ABC分析法 169 最小库存费用 170 经济订购批量 171 定货点172 日平均消耗量 173 采购期 174 安全库存量 175 设备 176 设备综合管理177 设备综合效率 178 投资回收期 179 费用换算法 180 最小年平均寿命周期费用法 181 费用效率分析法 182 有形磨损 183 无形磨损 184 设备磨损曲线 185

生产运作管理试题及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试题A卷 一名词解释(15分) 1.订单赢得要素 2.服务性运营 3.学习效应 4.批量 5.工作设计 二判断题(20分) 1 准时生产方式是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生产模式。 2 JIT 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为“旨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 3 实施JIT生产的具体方法有,适时适量生产,弹性作业人数,生产同步化。 4 在适时适量生产中,强调生产的同步化,生产的均衡化,以及缩短作业更换时间。 5 看板分为传送看板和生产看板。生产看板用于指挥零件在前后两道相邻工序之间的移动。 6 传送看板用于指挥工作地的生产,它规定了所生产的零件及其数量。 7 看板管理的作用分为运送工作指令和防止过量生产两种作用。 8 在精益生产中,与大量生产相比,新产品开发周期可减至1/3。 9 精益生产的基本原理是彻底消除浪费,和协同工作。 10 精益生产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生产与库存管理,零 部件供应管理,营销管理和质量管理5种。 11 精益生产在产品研究和开发上,以主查负责制为主,以串行工程和团 队工作为研究开发队伍的主要组织形式。 12 精益生产方式最大的特点之一便是其生产方式与库存管理模式采用大 量生产方式。 13 精益生产在营销管理上提倡主动销售。 14 精益生产的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实行工作的终身雇用制和待遇的“月功序 列制”。 15 CIMS 的功能由经营管理分系统,工程设计制动化系统,质量保证分 系统和制造自动化分系统组成。 16 可以把制造性生产按企业生产组织的特点,分为备货型

生产和订货型生产。 17 并行工程的本质之一是强调产品设计的可制造性,可装 配性和可检测性。 18产品的生命周期大致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19生产运作的对象是生产运作系统。 20总顾客价值包括产品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三种。 三填空题(30分) 1 CIMS 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在()方面,一个制造企业的全部生产和经营活动,从市场预测、产品设计,经营管理到()是一个整体,要全面考虑。二是在( )方面,整个生产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传送和处理决策的过程。 2 CIMS 集成的内涵,它包括五个方面:系统运行环境的集成、()、应用功能的集成、()、人和组织的集成。 3 大批量定制生产是指既具有()下的高效率,低成本,又能像()那样满足( )顾客需求的一种全新型生产模式。 4 实施大批量定制生产的基本对策,1)重朔经营理念,2) 建立企业内各部门以及企业间的合作机制, 3) ( ) , 4) ( ) ,5) 建立良好的员工队伍. 5 敏捷制造的目的可概括为, 将( )生产技术, 以及有( )的劳动力与能够促进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合作的灵活管理集成在一起,通过所建立的共同( ),对迅速改变的市场需求和市场实际做出快速反应. 6 敏捷制造系统实际上包括三个要素, 生产技术, 管理技术和( ) 四简答题(30) 1什么是运营系统?它应具备哪些基本功能? 2什么是生产率?它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何意义? 3敏捷制造的基本特征,以及其三要素是那些。 4什么是运营能力?决定运营能力的要素主要有哪些? 5 并行工程的本质内容体现在哪些方面? 五计算题(15分) 已知m=4, n=4 ,t1=8min,t2=4min,t3=6min, t4=10min, 求该批零件在顺序移动方式,平行移动方式和平性顺序移动方式下的工艺周

生产与运作管理考试题和答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成组生产单元按零件组的( B )选择设置。 A 工艺路线 B 加工工艺 C 产品结构 D 车间大小 2.( C )是企业基础定额之一。 A产量定额B 工时定额C 劳动定额D 库存定额 3.直接完成生产任务而消耗的时间被称为(D ) A休息时间B 保管时间 C 培训时间D 作业时间 4.(B)是劳动定额的制订方法 A ABC方法 B 经验估工法 C 系统分析 D Johnson方法 5.提出“消除一切浪费”的是( C)生产技术 A.CRM B. MRP C. JIT D. ERP 6.在结构调整中( A )是最基本的。 A.产品结构 B 资本结构 C 组织结构 D 经营结构 7.( B )是缩短生产周期的重要方法 A.串行生产 B 并行工程 C 柔性生产 D 定制生产 8.( C )生产类型的特点是品种少,产品高。 A单件小批量B 成批生产C 大量生产D 定制生产 9.成组技术中开创性编码系统被称为( A ) AOpitz分类法则 B田口编码 C二进制编码 D以上三个都不是10.( B )是关于为一个组织结构设计岗位、配备人员的管理职能 A工艺设计 B 工作设计 C 设备采购D 系统设计 11.长期计划周期一般为(A ) A 两年以上 B 一年左右 C 半年 D 三个月 12.运营战略包括成本、质量、交货速度和(C) A市场柔性B 工艺设计C制造柔性D 产品设计 13.企业系统的(B)是指企业经营活动是为了实现整体目的。 A特殊性B整体性C盈利性D 工艺性 14.在下列选项中,属于非定额劳动时间的是(D) A照管工作地时间 B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 C准备与结束时间 D非工人造成的损失时间 15.企业建厂时在基建任务书和技术文件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叫做(A) A设计能力 B查定能力 C计划能力 D运行能力 16.经过科学分析和运算对加工对象在生产过程中的运动所规定的一组时间和数量标准叫做(B) A作业时间 B期量标准 C作业标准 D工序 17.生产运营等经济活动中的项目是指(A) A周期性的活动 B经常发生的活动 C一次性的活动 D不经常发生的活动 18.生产控制的基本程序中不包括(C) A控制目标 B测量比较 C控制决策 D实施控制 19.周期性生产类型的期量标准主要包括生产间隔、生产周期、生产提前期和(B) A产量 B批量 C销量 D质量 20.进度控制的最终目标是(D) A销售进度 B工序进度 C投入进度 D产出进度 21.美国数学家维纳发表划时代著作《控制论》的时间是(B)年。 A 1930 B 1940 C 1960 D 1950 22.完整描述大规模定制的是(A)。 A托夫勒 B欧文 C派恩 D安德森23.1913年, 23.(D)发明了流水生产线,拉开了现代工业大生产的序幕。 A派恩 B泰勒 C甘特 D福特 24.(B)是由日本丰田公司与1950年提出,并在全球推广应用的。 A ERP B JIT C MRP-II D CRM 25.(C)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关于企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标准。 A ISO9001 B ISO2000 C ISO9000 D GB2312 26.(D)是M·哈默提出的,简化、改造企业业务流程的方法。 A ERP B TQM C SCM D BPR 27.生产技术包括制造技术和(B)。 A产品设计技术 B管理技术 C作业技术 D生产控制28.流水生产需要两个基本条件:零件要能互换和(C)。 A设备通用 B成组化 C按节拍生产 D自动化 29.生产过程是产品的实现过程。整个过程分为投入、(C)和产出三个阶段。 A制造 B设计 C转换 D研发30.加工方法的改进可以表现为设备更新、加工工艺的改进和(B)的改进。 A组织改进 B生产流程 C产品结构 D员工技术31.(A)认为生产系统是企业的竞争之本。 A运营战略 B 竞争战略C营销战略D 研发战略 32.供需结构严重失调的主要原因是(B)和研究开发投入不足,导致新产品开发能力薄弱。 A市场反应迟钝 B企业技术改造 C生产效率低 D库存不足33.产品开发是一个从产生概念产品开始到制造出(D)为止的完整过程。A原材料 B物料 C半成品 D成品 34.产品开发的动力来源于两个方面:需求的拉动和(B) A市场的推动B技术的推动C资金的支持D人才的支持 35.影响生产费用的因素很多,主要为生产方式和(A)。 A生产规模 B物料价格 C人员工资 D制造费用 36.影响销售收入的主要因素是价格与(C)。 A产量 B市场需求 C销售量 D广告效果 37.缩短开发周期可以有效降低市场需求和(A)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A技术发展B价格降低C竞争激烈D 新品入市 38.(B)是关系到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 A物料成本 B加工工艺 C设备质量 D组织结构 39.(C)生产方式适用于产品体积大、结构复杂、品种数量多、批量小的企业。 A批量B流水线C单件小批量D大规模定制 40.(B)生产方式适用于产品品种单一、产量大而稳定的企业。 A批量 B流水线 C单件小批量 D大规模定制 41.基本生产单位可分为准备车间、加工车间和(C) A工具车间 B模具车间 C装配车间 D机修车间 42.(A)是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提供服务的生产单位。 A生产服务部门 B辅助生产单位 C基本生产单位 D行政部门43.(B)是为基本生产单位提供辅助产品或劳务的生产单位。 A生产服务部门 B辅助生产单位 C基本生产单位D行政部门44.辅助生产部门可以分成(C)和动力部门两类。 A工具车间 B模具车间 C辅助车间 D机修车间 45.(D)是为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部门。 A生产服务部门 B辅助生产单位 C基本生产单位 D生产技术准备部 46.生产数量大、品种少且稳定的企业适合采用(A)生产单位。 A产品专业化 B工艺专业化 C成组化 D敏捷化 47.生产数量少、品种多的企业适合采用(B)生产单位 A产品专业化 B工艺专业化 C成组化 D敏捷化 48.生产车间内的布置应该遵循(C)、经济性和安全性原则。 A便捷性B流动性C工艺性D连续性 49.(A)表明了流水线的生产速度,同时也规定了流水线的生产能力。 A节拍B批量C批次D负荷 50.(C)决定了流水线作业的连续程度,可以用它来决定流水线是连续还是简短的。 A节拍B批量C设备负荷系数D批次 51.流水线采用何种节拍主要取决于流水线的(D)。 A节拍B批量C设备负荷系数D连续程度 52.(B)是在同一条流水线上按固定顺序同时生产多种产品。 A单一流水线B混合流水线C可变流水D自有节拍流水线 二多项选择题 1.制造业通常有(AB)两种生产组织形式。 A工艺专业化 B产品专业化 C成组化 D客户定制 2.流水线的设计包括(BD) A产品设计B技术设计C工艺设计D组织设计 3.在劳动定额的维护管理中,要把握劳动定额的两个特性,即(AB)A稳定性 B变动性 C持续性 D平均性 4.流水线是在(AD)的原理上发展起来的。 A作业标准化 B成本标准化 C工艺标准化 D分工 5.成本控制一般可以从(BD)两个角度考虑。 A工艺设计 B成本形成过程 C组织简化 D成本费用 6.ERP是一个集(ABCD)为一体的综合应用管理体系。 A组织模型 B企业规范 C信息技术 D实施方法 7.执行企业生产物流计划的方法有(ABC)。 A内部经济合同 B计划主导 C定额承包 D按需实施

最新生产运营管理第三版期末总复习(重点)必背资料

1.生产运作管理的定义、内容与目标。 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它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传统生产管理主要是以工业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其注目点主要是一个生产系统内部的计划和控制,一般称为狭义的生产管理学,其内容主要是关于生产的日程管理和在制品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 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设计、生产运作设施的定点选择、生长运作设施的置、服务交付系统设计和工作设计。 生产运作管理所追逐的目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 2、分别对制造业与服务业中的大量大批生产与单件小批生产各举一例,并说明其特点。 a.大量大批量生产的特点是:品种单一,产量大,生产运作重复度高。 制造业举例: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曾长达十九年始终坚持生产T型车一个车种。服务业举例:如学生体检,每个学生的体检内容都是一样的。 b.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特点是:品种多,每种仅生产一台,生产的重复度低。制造业举例:如汽车生产公司冲模厂生产的汽车模具。 服务业举例:如医生看病,根据患者不同的病症,采取不同的诊治方法。 &另一答案 3.说明流程是生产与加工装配式生产、订货型生产与备货型生产的特点。

答:流程式生产与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点: 订货型生产的特点:是预测驱动的,生产的目的是补充成品库存,通用性强,标准化程度高,有广泛用户。备货型生产的特点:是以订单为依据的,不必维持成品库存,不经分销渠道销售。(见作业及书) 4、服务具有哪些与产品不同的特征? 1、无形性,指服务不可触摸的特性 2、同步性或不可分性,指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的特性 3、异质性或波动性,指导致不同服务之间、不同时间及不同顾客的相同服务之间服务差异的特性 4、易逝性,指服务能力的时间敏感性 5、服务运作与制造生产有何不同? 服务运作的特点:①服务运作的生产效率难以测定;②服务运作的质量标准难以建立;③与顾客接触是服务运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但这种接触往往导致效率降低;④纯服务不能通过库存来调节。 &另一答案 1、产品的物理性质不同,制造生产的产品是有形的、可接触的、耐久的,而服务运作的产品是无形的、不可触摸的、寿命短的。 2、资本密集程度不同,制造生产时资本密集型的,服务运作是劳动密集型的。 3、与顾客接触程度不同,制造生产与顾客接触较少,服务运作直接或间接与顾客接触。 4、企业辐射范围不同 5、绩效评估方法不同 6、生产运作策略如何保证经营战略的实现

考试必备【生产运作管理】经典计算题(带解释和答案)

重心法求工厂 1、某企业决定在武汉设立一生产基地,数据如下表。利用重心法确定该基地的最佳位置。假设运输量与运输成本存在线性关系(无保险费)。 工 厂 坐 标 年需求量/件 D1 (2,2) 800 D2 (3,5) 900 D3 (5,4) 200 D4 (8,5) 100 解:X=(800*2+900*3+200*5+100*8)/(800+900+200+100)=3.05 Y=(800*2+900*5+200*4+100*5)/(800+900+200+100)=3.7. 所以最佳位置为(3.05,3.7)。 1. 某跨国连锁超市企业在上海市有3家超市,坐标分别为(37,61)、(12,49)、(29, 20)。现在该企业打算在上海建立分部,管理上海市的业务。假设3家超市的销售额是相同的。(6.3.24) (1) 用重心法决定上海分部的最佳位置。 解:因为3家超市的销售额相同,可以将他们的销售额假设为1. 上海分部的最佳位置,也就是3家超市的重心坐标,可以这样计算: x=(37+12+29)/3=27 y=(61+49+20)/3=43.3 (2) 如果该企业计划在上海建立第四家超市,其坐标为(16,18),那么如果计划通过, 上海分部的最佳位置应该作何改变? 解:增加一家超市后,重心坐标将变为: x=(37+12+29+16)/4=24.3 y=(61+49+20+18)/.4=37 成本结构 1、某商店销售服装,每月平均销售400件,单价180元/件,每次订购费用100元,单件年库存保管费用是单价的20%,为了减少订货次数,现在每次订货量是800件。试分析:(1)该服装现在的年库存总成本是多少?(15000元)(2)经济订货批量(EOQ )是多少?(163件) (1)总成本=(800/2)*180*20%+(400*12/800)*100=15000元 (2)EOQ = H DS 2=800/)12*400(100 *12*400*2=163件 (3)EOQ 总成本=(163/2)*180*20%+(400*12/163)*100=5879元 (4)年节约额=15000-5879=9121元 节约幅度=(9124/15000)*100%=60.81% 2、某食品厂每年需要采购3000吨面粉用于生产,每次采购订货手续费为300元,每吨产品的年库存成本为20元,请计算该食品厂采购面粉的经济订货批量EOQ 。(300吨) EOQ= H DS 2=20 300 *3000*2=300吨 3、某服装店年销售服装2000件,每次订购费用约250元,单件年库存保管费用为4元,目前每次订货量为400件,试计算该服装店的年库存总成本。(2050元) 总成本=Q/2(H)+D/Q*S=(400/2)*4+(2000/400)*250=2050元

生产与运作管理试题

嘉兴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X X X X专业(本科)函授班2010学年第1学期《生产与运作治理》模拟试题(C卷) 年级:XXXX级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刻:12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项目治理: 2、企业竞争力 3、生产运作战略

4、工作扩大化 5、流水线生产——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生产作业操纵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A、制定操纵标准 B、检查和比较 C、执行作业打算 D、纠正偏差和采取措施 2、银行属于()。 A . 业务服务 B. 贸易服务 C . 社会服务 D . 私人 服务 3、成批生产类型相关于大量和单件生产类型,其生产周期是()。 A .居中 B.最长 C . 最短 D . 不一定 4、()是工业工程的观念之一。 A .提高生产率 B.从企业内部挖潜 C . 从企业内部挖潜.提高生产率 D . 科学治理 5、一般意义上的生产能力核定是指()的核定。 A .人员数量 B.设备能力 C .固定资产 D . 原材料 6、缩短总工期,必须在缩短()长度上想方法。

A、最长作业的时刻 B、所有的作业时刻 C、有宽裕时刻的线路上 D、作业时刻最长的线路上 7、单件生产类型相关于大量和成批生产类型,其生产周期是()。 A. 最长 B.最短 C. 居中 D.不一定 8、“5S”活动起源于()。 A.美国 B. 日本 C.欧洲 D.中国 9、20世纪()年代提出了ERP概念。 A.60 B. 70 C.80 D.90 10、全员生产维修制度开始于20世纪()。 A .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 .80年代 11、.JIT与传统生产系统对库存存在不同的认识,体现在( ) A、JIT将库存视为缓冲器 B、JIT将库存视为资产 C、JIT认为库存占用资金和空间 D、JIT认为库存掩盖了生产治理的问题 12、工作研究中,过程分析符号“□”的含义是( ) A、检验 B、搬运 C、操作 D、储存13、在箭线式网络图中,既不消耗时刻又不耗费资源的事项,称为( ) A、作业 B、结点 C、箭线 D、路线14、长期生产打算的要紧任务是进行产品决策、生产能力决策以及确立何种竞争优势的决策,是属于( ) A、战术层打算 B、运作层打算 C、战略层打算 D、作业层打算 15、设备的物质寿命,又称为设备的( ) A、技术寿命 B、经济寿命

生产与运营管理复习题及标准答案

生产与运营管理复习题 及标准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一单选题。1.提出“消除一切浪费”的是( C)生产技术 A.CRM B. MRP C. JIT D. ERP 2.在结构调整中( A )是最基本的。 A.产品结构 B 资本结构 C 组织结构 D 经营结构 3.( B )是缩短生产周期的重要方法 A.串行生产 B 并行工程 C 柔性生产 D 定制生产 4.( C )生产类型的特点是品种少,产品高。 A单件小批量B 成批生产C 大量生产D 定制生产 5.成组技术中开创性编码系统被称为( A ) A Opitz分类法则 B 田口编码 C 二进制编码 D 以上三个都不是 6.成组生产单元按零件组的( B )选择设置。 A 工艺路线 B 加工工艺 C 产品结构 D 车间大小 7.( B )是关于为一个组织结构设计岗位、配备人员的管理职能 A工艺设计 B 工作设计 C 设备采购D 系统设计 8.( C )是企业基础定额之一。 A产量定额B 工时定额C 劳动定额D 库存定额 9.直接完成生产任务而消耗的时间被称为(D ) A休息时间B 保管时间 C 培训时间D 作业时间 10.(B)是劳动定额的制订方法 A ABC方法 B 经验估工法 C 系统分析 D Johnson方法 11.长期计划周期一般为(A )

A 两年以上 B 一年左右 C 半年 D 三个月 12.运营战略包括成本、质量、交货速度和(C) A市场柔性B 工艺设计C制造柔性D 产品设计 13.企业系统的(B)是指企业经营活动是为了实现整体目的。 A特殊性B整体性C盈利性D 工艺性 14.在下列选项中,属于非定额劳动时间的是(D) A照管工作地时间B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C准备与结束时间D非工人造成的损失时间15.企业建厂时在基建任务书和技术文件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叫做(A) A设计能力B查定能力C计划能力D运行能力 16.经过科学分析和运算对加工对象在生产过程中的运动所规定的一组时间和数量标准叫做(B) A作业时间B期量标准C作业标准D工序 17.生产运营等经济活动中的项目是指(A) A周期性的活动B经常发生的活动C一次性的活动D不经常发生的活动 18.生产控制的基本程序中不包括(C) A控制目标B测量比较C控制决策D实施控制 19.周期性生产类型的期量标准主要包括生产间隔、生产周期、生产提前期和(B) A产量B批量C销量D质量 20.进度控制的最终目标是(D) A销售进度B工序进度C投入进度D产出进度 21.美国数学家维纳发表划时代着作《控制论》的时间是(B)年。 A 1930 B 1940 C 1960 D 1950 22.完整描述大规模定制的是(A)。

生产运作管理复习重点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或提供满意服务 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1、生产运作战略2、生产运作系统设计3、生产运作系统计划与控制4、生产运作系统的改进。 生产管理的内容:1、生产系统的设计。包括产品的选择与设计、生产设施的定点与布置以及工作设计等。2、生产系统的运行。主要涉及生产计划、组织与控制。 生产管理的目的:高效、低耗、灵活、准时、质量 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方向/趋势:1、从一个区域或国家走向全球化2、从基于价格、质量竞争走向基于时间竞争3、从竞争走向竞合4、从纵向一体化走向横向(虚拟)一体化5、重视生产运作策略6、从标准化(共性)走向个性化7、重视环境保护 生产与运作职能的实质:在转换过程中发生价值增值。 5P人员、工厂、部件、制程、计划与控制 生产管理:是指制造业生产领域的管理。 运作管理:是指将生产管理的概念及方法应用在服务业及其他行业。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对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评价和改进过程的管理,包括对运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其核心是实现价值增值。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学科特征1、生产与运作管理是研究如何

以更高的效率达到更好的效果,从而获得成功的学问。2、现代的生产与运作管理研究不仅用于制造业,而且广泛用于服务业以及非营利组织。3、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很多方面是有差别的。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1、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设计2、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运行3、生产与运作系统的维护4、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评价与改进 生产与运作系统的含义:是由人员和资源构成的,能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有机整体。 生产与运作系统的特征:1、是多功能的综合系统2、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3、是物质系统和管理系统的结合生产与运作系统构成:1、结构要素——硬件要素,是物质基础2、非结构要素——软件要素,是支持和保证3、两类要素的关系:硬件要素决定系统的结构形式;软件要素决定系统的运行机制;两类要素必须相互匹配,要不断进行动态调整。 生产与运作系统结构

生产与运作管理试题库

1. 以产品多样化来满足顾客个性化,需为理想的生产型式是D ) A.大量生产 B.成批生产 C.单件生产 D.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2. 企业的动力供应,工具制造等部门工作属于3 ) A 生产准备过程 B .辅助生产过程 C 生产服务过程D.基本生产过程 3. 企业生产过程一般包括如下几部分组成)。 A. 设计过程,实验过程,基本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和服务过程; B. 工艺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自然过程,储存等待过程,附属生产过程; c 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附属生产过程。 4. 一批制品在各工序的单件加工时间不相为同使,加工过程设备工作不间而断加,工周期尽可能短, 问该批制品应采用那种移动方式)0 A. 平行移动方式; B.顺序移动方式; C.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5. 在对象专业化工段徑) A.集中了同类型的设备,同工种工人,可以对不同类对象进行不同工艺的加工。 B. 集中了同类型的设备不同工种工人可以对不同类对象进行相同工艺的加工。 C 集中了不同类型设备,不同工种工人,可以对同类对象进行所有工艺的加工。 6. ( B )是指企业及其各个生产环节的工作都能按照计划进度的要求有节奏地进行,不发生忽 高忽低、前松后紧的现象0 A.平行性 B.均衡性 C. 一体化 D.比例性 7. 某拖拉机轴承车间,设有制造轴承所需的各种设备及操作工人,这个车间的组织形式是( 专业化0 A.工艺 B.对象 C.混合 D.技术 工艺专业化在优点之一(是 C ) 运输路线短,运输成本低 C . 9. 对于大量生产方式而言,其生产单位布置应采用()原则。 A.工艺专业化 B.对象专业化 C.混合专业化 D.定位布置 10. 按对象专业化原则建立生产单位,适用于 A.单件生产 B.小批生产 11. 对于体积小、单件加工时间短、批量小的零件,可选择B )0 A. 顺序移动方式 B. 平行移动方式 C.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12. 在装配式生产中,若是成批生产,一批零件的移动方式有三种, ( B ) 0 A.平行移动方式 B.顺序移动方式 C.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D.不确定 8. A B.有利于减少在制品数量和流动资金占用量 产品品种更换有较强的适应性 C.大批生产 D.工程项目 D.三者均可 其中加工周期最长的方式为

生产与运作管理试题及答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生产与运作管理应遵守的首要原则是(C) A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原则 B 创新的原则 C 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D 可持续房展的原则 2、企业中支持正常生产提供动力的生产、工具制造、设备检修等。它从属于(A)过程 A 基本生产 B 生产技术准备 C 辅助生产 D 生产服务 3、在组织生产与运作过程时,要把(B)放在首位 A 综合性 B 目标型 C 连续性 D 平行性 4、属于生产与运作过程分析的检验符号为(B) A B 口 C 5、由开始、结束、工作项目、决策支撑点等组成,加转接点,以各单位的职责为依据的流程图为(C) A 基本流程图 B 平面流程图 C 跨功能作业互动图 D 由上而下流程图 6、(B)属于设备零用率高的生产类型 A 大批生产B成批生产C小批生产D单件生产

7、根据市场预测为主制订生产计划的生产类型是(A) A 大量生产B小批生产C单件生产 D 订单生产 8、平行移动方式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为(C) A 9、在产品加工移动方式中,组织生产较简单,设备在加工产品时不出现停顿、工序间搬运次数少,应采用(B) A 平行移动方式B顺序移动方式 C 流水线生产 D 平行移动方式 10、在进行企业总平面布置时,对企业内的各个部分的布置不要一下就排的满满当当的,要留有余地属于(C) A 综合的原则B安全的原则 C 弹性的原则 D 单一流向的原则 11、将大致相同类型的设备相对集中地摆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对产品进行相同和相似的加工,这种设备布置称为(B) A 产品导向布置形式 B 工艺导向布置形式 C 流水线布置形式D混合式的设备布置形式 12、企业在计划年度内实际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称为(A) A 设计生产能力B规划生产能力C查定生产能力D计划生产能力 13、考虑采取各种技术组织措施,进行技术改造后,企业或主管部门确定的生产能力是(D) A 设计生产能力 B 计划生产能力 C 应变生产能力 D 查定生产能力 14、价值工程的基本表达式为(C) A 价值=成本/功能 B 价值=成本*功能 C 价值=功能/成本 D 价值*功能=成本 15、劳动定额制定基本要求是多方面的,其关键是(B) A 快 B 准

生产劳动与经营知识点归纳

高一期中复习资料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什么)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如何消费)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消费效果如何)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想不想消费)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二、社会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决定)、分配和交换(桥梁和纽带)、消费(最终目的和动力)四个环节。 三、大力发展生产力 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1)理论依据: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现实依据: ①为了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③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④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认识改革 ①改革的内容: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注意:不是根本制度的改变) ②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③改革的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公有制为主体 1.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