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 2023.04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作答第Ⅰ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写在答题卡上并贴上条形码。

2.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使用机读卡的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交监考人员。

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 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有选择题答案填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1.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和阶级产生,最终国家形成,人类文明产生。人类文明产生之初呈现的基本特点是

A.同一地点扩散,多元一体

B.基本独立发展,明显多元

C.都是大河文明,中央集权

D.都是城市国家,商业发达

2.世界古代某一地区的文明成就包括“象形文字”“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金字

塔”“莎草纸”。这一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 ④

3.古希腊神话中,无论是阿伽门农儿子弑母案还是达奈俄斯女儿违抗父命案,雅典娜女神的一票在审判中都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城邦民众的投票成了不可或缺的基础票数。这反映出

A.寡头政治影响司法审判

B.宗教势力左右社会公正

C.神话传说蕴含民主观念

D.法律注重维护血缘伦理

4.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在征服过程中,在被征服地区修复神殿、实行相当宽容的宗教

政策,赢得了僧侣的支持;在政府机构中,不仅用波斯人而且也用当地人为官;修建宫殿时也注意吸取亚述人、巴比伦人和埃及人的做法。这说明波斯帝国

A.试图同化被征服地区文明

B.采取灵活变通的统治政策

C.重视用神权维系王权秩序

D.建立起了完善的治理体系

5.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以希腊—马其顿联军统帅的身份开始了对波斯帝国的征服,亚历山大将原来波斯帝国的版图据为已有,希腊文化成为凌驾于当地文化之上的强势文化。同时,他还把东方大量的学术资料带到希腊。这反映出

A.不同地区文明碰撞交流

B.东西方文明呈现开放性

C.人们不断反思本土文化

D.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6.公元2世纪,罗马的道路系统几乎遍及帝国全境,东起幼发拉底河,北达苏格兰低地,穿越不列颠、欧洲、北非、小亚细亚和阿拉伯、叙利亚及美索不达米亚的沙漠。罗马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A.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

C.消除了帝国民族间差异

D.加快了罗马城市化进程

7.“希腊文明与西亚北非文明的冲突,推动的是两大文明的融合,而不是一个文明消灭另一个文明。”最能体现“两大文明的融合”成果的是

A.雅典城邦制

B.波斯帝国的行省制度

C.腓尼基字母

D.希腊初期的雕刻艺术

8.在中世纪时期的西欧,具有封土的贵族都掌握着庄园法庭的司法权,他们对庄园里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而国王在这种体制下“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据此可知,封君封臣制度下

A.庄园成为独立的国家

B.封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君主制遭到一定限制

D.教权的威胁已不复存在

9.下面是西欧中世纪庄园平面示意图。据此可知,西欧中世纪庄园

A.领主与村民间和谐共处

B.经济形态具有一定封闭性

C.村民实行集体劳作方式

D.为城市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10.高丽成宗时代(981年—997年),某大臣主张:“华夏之制,不可不遵,然四方习俗,

各随土性。其礼乐诗书之教、君臣父子之道,宜法中华;其余车马衣服制度,可因土风,不必苟同。”下列哪一选项反映该官员的主张

A.主张全盘吸收中国文化

B.注意有选择性地对外学习

C.承认本国处于藩属地位

D.认为本国习俗比华夏文明

11.11-13世纪左右,西欧一些城市的市民组织成立了一系列体育社会团体,如“射手协会”“击剑协会”“骑射协会”等,这些团体组织了保卫城市的军事训练、与职业培训相关的学徒格斗和底层市民的节日狂欢等活动。这些团体的成立

A.有利于城市自治运动的发展

B.使市民获得管理城市的权力

C.进一步弘扬了欧洲骑士精神

D.开启了中古欧洲的体育教育

12.下图所示为英国都铎王朝亨利七世在位期间的若干举措,这些举措意在

A.强化王室权威

B.垂直管理地方

C.维护市民权益

D.削弱贵族势力

13.拜占庭帝国在5世纪时建立了大型宫廷学校,在9世纪时又将其重新改组整合,使之主要讲授法律等课程。9世纪时宫廷学校的主要教学文献最有可能是

A.《吉尔伽美什》

B.《查士丁尼法典》

C.《罗摩衍那》

D.《荷马史诗》

14.灭亡拜占庭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并控制了连接亚欧商路的帝国是

A.波斯帝国

B.奥斯曼帝国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15.古代南亚文明诞生于印度河流域,后来文明中心逐渐转移到今天的印度北部,先后建立起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德里苏丹国最高统治者称天皇

B.笈多帝国时期婆罗门教成为国教

C.德里苏丹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D.笈多帝国最早兴起于印度河中游

16.日本大化改新过程中,对习俗也进行了改革,曾下“薄葬令”,提倡丧仪从简,限制古坟的建造,还废除了殉葬制度。这反映出大化改新

A.确立了幕府统治

B.推行日本文明开化

C.消灭了贵族特权

D.全面效仿中国习俗

17.征服加纳后进一步扩张,逐步把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的西非强国是

A.桑海

B.阿克苏姆

C.桑给巴尔

D.马里

18.1986年,非洲某文明的一处遗址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这里也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规模最大的石头城建筑群体,并因此闻名世界,让人惊叹不已。该遗址是A.大阿克苏姆 B.大马里桑海

C.大摩加迪沙

D.大津巴布韦

19.他们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发明了独特的文字,用复杂的历法纪年,并采用20进位制。“他们”应该是

A.玛雅人

B.古埃及人

C.印加人

D.古希腊人

20.“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彼特拉克的名言显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主流思潮是

A.社会主义

B.蒙昧主义

C.科学主义

D.人文主义

21.15世纪以来,欧洲服饰造型基于人体解剖学制衣的理念,逐渐摆脱了哥特的直线型风格,男性服饰凸显肌肉发达、肩膀宽大,女性服饰呈现细腰、圆臀等特点。这反映了

A.经济发展,女性地位提高

B.文化繁荣,宗教信仰动摇

C.思想开放,近代科学发展

D.王权强化,民族国家兴起

22.《全球通史》一书认为:“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论述的是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宗教改革的历史影响

C.工业革命开展的社会基础

D.早期殖民扩张的意义

23.有学者指出:“如果没有马丁·路德的《圣经》,也许直到19世纪,德国依然因为各种各样完全迥异的方言,都还不能拥有国家的自觉。马丁·路德的德语,抑止了德国人语言上的分裂,促进了德国人的整合。”这反映了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A.得到德国社会各阶层的强烈支持

B.有利于近代德意志民族国家形成

C.推动了德意志教育事业繁荣发展

D.以建立统一民族国家为主要目的

24.1519年,一位航海家率领五艘海船向西航行,最终只有一艘海船完成航行后返回到欧洲,他本人也在途中因与土著人发生冲突而丧生。据此可知,该航海家及其船队

A.最先开通到达美洲的新航线

B.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

C.从西班牙出发一直向东航行

D.开启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之路

25.下图是16世纪到17世纪“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航线图。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航线的船只采用蒸汽动力

B.长崎成为重要的贸易中转站

C.该航线为中国带来大量白银

D.葡萄牙是主要的贸易参与国

26.咖啡原产于非洲,15世纪后传播到欧洲。17世纪中叶,荷兰人将咖啡移植到锡兰岛,后传到印度、印度尼西亚。18世纪初,咖啡传入拉丁美洲,这里成为日后咖啡的世界主产区。咖啡的交流传播

A.丰富了各地人们的食物种类

B.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C.得益于各国政府的大力倡导

D.促进了拉丁美洲经济的转型

27.“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已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提出这一主张的可能是

A.卢梭

B.孟德斯鸠

C.亚当·斯密

D.康德

28.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

A.批判了教会的腐败

B.强调人性解放

C.提出民主制度构想

D.肯定人的价值

29.

A.表明欧美亚的三角贸易规模扩大

B.加速了西葡两国封建制度的解体

C.使全球贸易中心由欧洲移至东亚

D.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0.《权利法案》的意义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英国的发展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由此可知,《权利法案》

A.推动了“光荣革命”的发生

B.使国王开始“统而不治”

C.标志着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

D.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31.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颁布了大革命时期的纲领性文件,文件中明确提出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这一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开罗宣言》

C.《独立宣言》 D.《人权宣言》

32.麦迪逊说:“州的独立与自尊自大,是这个国家的祸根……除非把各州统统消灭,并将它们全部联合到一个巨大的社会里,否则就不能铲除这一祸根。”为“铲除这一祸根”,美国实行

A.君主立宪制

B.邦联制

C.联邦制

D.三权分立制

33.下图为美国1787年宪法所规定的政治体制的示意图。这一政治体制体现了

A.直接民主,主权在民

B.州权至上,地方自治

C.自由竞争,市场调节

D.三权分立,彼此制衡

34.下列事件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资本主义的确立

B.资本主义的扩展

C.资本主义的危机

D.资本主义的终结

35.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是由诸多因素共同推动的。其中促进国内市场扩大的因素是

A.圈地运动的进行

B.大工厂的确立

C.手工工场的发展

D.海外殖民扩张

36.导致石油开采业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和陆空交通工具发明的最主要原因是

A.轮船的出现

B.飞机的出现

C.汽车的出现

D.内燃机创制

37.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快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A.出现新一轮技术革新热潮

B.工厂制度形成并发展

C.世界经济体系的最终形成

D.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38.下面漫画《下一个!》(1904年)把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描绘成一只章鱼,章鱼的头好似储油罐。章鱼的触须不只向工业设备延伸,还缠住了国会和白宫。画面最前方描绘了企业家惨遭鱼肉的样子。这幅漫画反映了

A.殖民主义的本质

B.西方民主的没落

C.垄断组织的影响

D.工业设备的蔓延

39.关键词搜索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有同学在历史学习中搜索了下列关键词:“宪章运动”“新和谐公社” “共产主义者同盟”“阶级斗争”。据此判断,该同学的学习主题是

A.空想社会主义萌发

B.剩余价值论创立

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巴黎公社的建立

40.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举行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革命政权。这一政权

A.是人类历史第一次无产阶级政权伟大尝试

B.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

C.证实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D.直接推动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

第Ⅱ卷(选择题共20分)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20分。

41. (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因此,历代

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被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朱寰等《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二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带去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隋唐时期,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遣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

——摘编自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阿拉伯在东西文化交流方面所作的贡献。(5分)

(2)根据材料二,分别归纳隋唐以前和隋唐时期中日交流在形式上和主要内容的变化。(5分)

42. (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35年,英国在地理上建立起了全国性的运河网络。由于运河的开凿,内陆煤矿资源得到开发,从第一条运河开凿到1830年,英国的煤产量翻了六番。运河的通航使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的煤价降低了一半。大量工厂沿着运河兴建起来,如切斯特菲尔德运河的通航刺激了数十家制铁厂的建立。运河通常开凿于人口稀疏的地区,但大城镇往往是其终点,一批新城镇因运河运输而崛起。

——摘编自张艳伟《试述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运河业》材料二德国的铁路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全面建设阶段和高潮阶段。在铁路建设过程中,政府一方面为参与铁路建设的企业颁发兴建许可证,鼓励私人投资……另一方面通过贷款以及直接投资等形式,大力推行铁路国有化建设。1871年德国统一后,市场扩大,德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机遇,将新发明运用到铁路建设上,并对原来旧有的铁路线进行电气化改造。

——摘编自刘娜《工业革命时期德国政府在铁路建设中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简析英国发展运河的经济意义。(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德国铁路发展的特点。(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交通业发展的认识。(2分)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

41.(10分)

(1)重视人才;翻译、研究、摄取东西方文化;整合东西方文化。(3分)

贡献:将印度的数字(阿拉伯数字)和中国的造纸术等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2分)

(2)形式上: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隋唐时期互派使节来往。(2分)

内容上:隋唐以前中国向日本传播生产工具和技术,隋唐时期,日本以学习中国制度文化为主。(3分)

42.(10分)

(1)意义:①促进了内陆资源的开发;②降低了工业原料的运输成本;③推动了大量工厂的建立;④促进了英国的城市化和新兴工业城镇的发展。(4分)

(2)特点:①具有阶段性;②政府主导;③融资形式多样;④重视国有铁路建设;⑤积极运用新技术。(任意4点得4分)

(3)认识:①交通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②交通业发展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③交通业发展需要政府充分发挥作用。(任意2点得2分)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政治+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高一政治2023.4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作答第I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写在答题卡上并贴上条形码。 2.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使用机读卡的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交监考人员。 第I卷(选择题共72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6小题,每小题2分,共7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有选择题答案填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中) 1.“污染博弈”是指假如市场经济中存在着污染,但政府并没有管制的环境,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宁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绝不会主动增加环保设备投资。这主要反映了市场调节的 A.盲目性B.自发性C.滞后性D.利己性 2.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以按劳分配为主体D.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回顾4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最突出的一条经验就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4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以解决人民问题为导向,以满足人民需要为目的,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要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工作中心 B.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C.要消除人民收入差距,满足人民的一切需求 D.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理念 4.A县深化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可见,A县上述举措旨在 A.实现农村资源要素有效利用B.不断发展壮大农村个体经济 C.改变农村集体经济所有制性质D.为农村私营经济发展释放活力 5.马克思认为,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就是生产的产物。上述观点说明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①生产对于分配具有决定性影响 ①生产关系水平决定生产力水平①分配制度直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6.2022年11月4日,《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发布。个人养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个人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 Word版含答案

2014.04.23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这表明国家的根本属性是 A .民主性 B . 社会性 C .民族性 D .阶级性 2.“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香港、澳门、台湾也有自己的代表。”上述材料充分反映了我国人民民主的 ▲ 具有 ▲ 性的特征。 A .权利 真实 B .权利 阶级 C .主体 平等 D .主体 广泛 3.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新《选举法》做出如下的规定: 上述规定 ①体现了国家机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②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 ③体现了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的结合 ④有利于选民了解和鉴别候选人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④ 4.2013年8月,公安部根据广大人民群众举报的线索,在全国集中开展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一批网络名人相继 因涉嫌造谣传谣、敲诈勒索被拘捕。这启示人们 A .行使政治自由要以遵守宪法和法律为准则 B .建立健全网络监管体系,提高网络监管能力 C .权利的行使要以保障他人个人利益为前提 D .理性行使监督权,实事求是,不歪曲捏造 5.传播学者克罗斯曾提出一个“谣言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 ×事件的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谣言的能量有多大,既取决于 真实信息的透明度,也取决于受众的判断水平。打击网络谣言,正确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应该: ①提升网络参与者的素养 ②增强公民的民主管理能力 ③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 ④限制网络信息的传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民主政治建设有赖于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序参与和无序参与的区别在于 ①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②是否向国家机关表达了自己的合理批评和建议 ③是否遵循了法律、法规和程序性规范 ④是否正确处理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7.下列对基层群众自治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主要表现为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②是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基层政权组织 ③是基层群众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8.面对雾霾,广大公众纷纷通过电子邮件、信件、论坛等多种渠道发表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政府密集出台以《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为代表的政策。这说明: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 一 政 治 试 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双周练试题+历史+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双周练 高三历史 2023.03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东周之后,能演奏、聆听雅乐之人减少,墨子等人认为雅乐只是“先王陈迹”,无法教化百姓。与此同时,以“郑卫之音”为代表的民间音乐大量进入王室宫廷。这反映出A.社会变迁导致乐教衰落B.墨家思想顺应时代风潮 C.政治动荡促进艺术传播D.世俗音乐成为文化主流 2.东晋南朝时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都远超前代。东晋与大秦、波斯和中南半岛上的国家有贸易往来:南朝对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贸易增多,与东南亚地区的交往更加频繁,还同天竺以及西亚、欧洲、非洲等地区有商品贸易交往。这种现象主要缘于 A.抑商政策的松动B.造船技术的进步 C.江南经济的发展D.丝绸之路的开通 3.宋代文官选任中,由中书门下负责选任的职位称为“堂阙”,由吏部负责选任的职位称为“部阙”。下表是北宋元祐与南宋绍兴初期的知州、通判堂阙、部阙数额对比统计,大致如下: 知州、通判堂阙、部阙数额对比 (按:括号内的数字,是该次分阙之前部注阙数。) 这表明,宋代 A.文官决策的科学性提高B.文官行政效率大大提升 C.文官选任权力发生异变D.地方行政权力遭到削弱 4.明清君臣、官民关系与父子关系纠缠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类似于法律上的拟制血亲

关系。但黄宗羲从“父子一气”而“君臣不同气”的气本论哲学层面否定了君臣之间的天然血缘联系,王夫之同样也认识到了君臣关系的非血属性。他们的认识 A.推动传统伦理秩序的崩解B.体现了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C.缘于中央集权制度的衰落D.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5.下表是晚清时期中国翻译日文书籍情况统计表。这一变化的出现反映出当时中国对外学习 A.方向由西方转向日本B.领域由自然科技转向社会科学 C.主题由器物转向制度D.目标由求强求富转向文化革新6.1916年12月21日,北洋政府公布《民国纪念日修正案》规定:武昌起义之日即阳历十月十日,为国庆日。应举行之事如下:一、放假休息;二、悬旗结彩;三、大阅; 四、追祭;五、赏功;六、停刑;七、恤贫;八、宴会。北洋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建立文明开化的新风尚B.确保社会秩序稳定 C.重构国民对政权的认同D.重建民主共和制度 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通过了《关于苏维埃经济建设的决议》《苏维埃经济建设任务》等一系列经济建设的决议,并颁布法律文件规定:“苏维埃应保证商业自由,不应干涉经常的商品市场关系”等。这些措施 A.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打破了日军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C.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D.解决了根据地的物资短缺问题 8.下图为1945年12月画家丁聪创作的漫画,它呈现了国民政府制造的镇压各校师生和社会人士反内战、呼吁和平的“昆明惨案”,刻画了政府需要的“良民”形象。作品旨在揭示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 2023.04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作答第Ⅰ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写在答题卡上并贴上条形码。 2.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使用机读卡的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交监考人员。 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 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有选择题答案填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1.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和阶级产生,最终国家形成,人类文明产生。人类文明产生之初呈现的基本特点是 A.同一地点扩散,多元一体 B.基本独立发展,明显多元 C.都是大河文明,中央集权 D.都是城市国家,商业发达 2.世界古代某一地区的文明成就包括“象形文字”“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金字 塔”“莎草纸”。这一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 ④ 3.古希腊神话中,无论是阿伽门农儿子弑母案还是达奈俄斯女儿违抗父命案,雅典娜女神的一票在审判中都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城邦民众的投票成了不可或缺的基础票数。这反映出 A.寡头政治影响司法审判 B.宗教势力左右社会公正 C.神话传说蕴含民主观念 D.法律注重维护血缘伦理 4.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在征服过程中,在被征服地区修复神殿、实行相当宽容的宗教

政策,赢得了僧侣的支持;在政府机构中,不仅用波斯人而且也用当地人为官;修建宫殿时也注意吸取亚述人、巴比伦人和埃及人的做法。这说明波斯帝国 A.试图同化被征服地区文明 B.采取灵活变通的统治政策 C.重视用神权维系王权秩序 D.建立起了完善的治理体系 5.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以希腊—马其顿联军统帅的身份开始了对波斯帝国的征服,亚历山大将原来波斯帝国的版图据为已有,希腊文化成为凌驾于当地文化之上的强势文化。同时,他还把东方大量的学术资料带到希腊。这反映出 A.不同地区文明碰撞交流 B.东西方文明呈现开放性 C.人们不断反思本土文化 D.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6.公元2世纪,罗马的道路系统几乎遍及帝国全境,东起幼发拉底河,北达苏格兰低地,穿越不列颠、欧洲、北非、小亚细亚和阿拉伯、叙利亚及美索不达米亚的沙漠。罗马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A.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 C.消除了帝国民族间差异 D.加快了罗马城市化进程 7.“希腊文明与西亚北非文明的冲突,推动的是两大文明的融合,而不是一个文明消灭另一个文明。”最能体现“两大文明的融合”成果的是 A.雅典城邦制 B.波斯帝国的行省制度 C.腓尼基字母 D.希腊初期的雕刻艺术 8.在中世纪时期的西欧,具有封土的贵族都掌握着庄园法庭的司法权,他们对庄园里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而国王在这种体制下“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据此可知,封君封臣制度下 A.庄园成为独立的国家 B.封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君主制遭到一定限制 D.教权的威胁已不复存在 9.下面是西欧中世纪庄园平面示意图。据此可知,西欧中世纪庄园 A.领主与村民间和谐共处 B.经济形态具有一定封闭性 C.村民实行集体劳作方式 D.为城市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10.高丽成宗时代(981年—997年),某大臣主张:“华夏之制,不可不遵,然四方习俗,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历史+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度12月阶段检测 高二历史2022.12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公众号高中僧试题下载 1.下表反映了秦汉时期山东部分地区郡县设置情况: 对上表所反映情况的合理解释是 A.分封制使周文化扩展至黄河流域 B.秦汉有些县渊源于先秦的封国国名 C.春秋战国时列国已经出现郡县制 D.县是古代最低层级的地方治理单位 2.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关于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搭配对应错误的是 3.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一课时,整理了一份关于古代中国赋税制度的图表。由此可知 A.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呈现增强的趋势 B.缴纳赋税由以实物为主到全部征收货币 C.征税标准由以土地财产为主向以人丁为主转变 D.赋税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

4.下表数据从侧面反映了元明清时期 A.常平仓制度确保了粮食安全 B.义仓和社仓的设置已较为普遍 C.都城是救灾备荒的唯一重点 D.社会救济仍然依赖于封建政府 5.明朝万历年间的《歙志》(安徽省歙县)记载:“成、弘以前,民间重土著,勤穑事,敦愿让,崇节俭。而今家弦户诵,夤缘(攀附)进取,流寓五方,轻本重末。”当地甚至出现一些士大夫纷纷外出经商的现象,“人庶仰贾而食,即阀阅家,不惮为贾”。材料表明 A.封建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B.商品经济影响人们观念 C.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D.经世致用思想广泛流行 6.从清代中期开始,“石骨尽露、山头无复有土”的情况已屡见不鲜。为解决此类问题,嘉庆初年,浙江开始下令“不得仍种苞芦”;道光初年,陕西西乡下令“永将北山封禁”,以“禁止玉米种植”;道光十三年,更有御史上奏朝廷,请求通过禁止“棚民开山”“种植包米”。这些做法表明 A.玉米种植开始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B.物种交流促进世界经济联系增强 C.新物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关注 D.官员有效遏制了玉米种植的危害 7. A.适应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B.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进程 C.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伟大尝试 D.为新中国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A.有助于树立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 B.反映了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 C.激发了人民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 D.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

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绝大多数世官只能传承三代,且世袭权利仅作为贵族子弟可以进入政府的资格;嫡长子仅具有继承祖、父辈职务的优先权,要想获得天子的册命则更看中个人的能力。这种做法 A.有利于血缘政治的优化 B.有助于官僚政治的形成 C.推动了统治基础的扩大 D.导致了宗法观念的弱化 2.端午节在魏晋南北朝被赋予纪念历史名人的内涵,如晋地纪念介子推,吴地纪念伍子胥等。最终,以荆楚祭祀屈原之俗得到了广泛认同,龙舟竞渡、采艾插蒲等习俗也相继为各地人民所采用。端午节的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A.防疫和卫生意识的逐渐普及 B.民族融合与南北交流的趋势加强 C.中原地区民间风俗成为正统 D.儒佛道合流的局面促进思想趋同3.1272年,元帝国于岭北行省设和林宣慰司,由中书省直辖,并在此后的22年间,向岭北行省调入大批汉军、南宋降军、南人及蒙古军民,给予耕牛、农具,于怯鹿难、杭海、五条河、和林等地屯种。这些措施 A.表明元朝内部胡汉矛盾不可调和 B.奠定了今天中国北部疆域基础 C.属于典型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D.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4.据统计,从1550年到1645年将近100年的时间内,从美洲、欧洲和日本流入中国的白银总计大约有14000吨,相当于同期明朝白银产量的10倍。仅1631年一年,从菲律宾马尼拉运到明朝的白银,就有1400万两。这主要是由于明朝 A.朝贡贸易的发达 B.抑商政策的废除 C.社会经济的发展 D.长途贩运的兴盛 5.1865年,薛福成在《上曾侯相书》中说:“往在十二三岁时,强寇窃发岭外,慨然欲为经世实学,以备国家一日之用,乃屏弃一切而专力于是。”这体现出薛福成志在

江苏省无锡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试题+历史+Word版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度春学期四校期中联考试卷 高一历史 命题人:杨晓峰复核人:朱丽叶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 1.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古代文明记载几乎都有一场对于洪水的回忆,在苏美尔的文献中,神试图将人类毁灭,众人通过方舟得以逃生。该神话传说与下图所示文明区域相匹配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它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由阿拉马字母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它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这里的“它”指( ) A.腓尼基字母B.甲骨文C.楔形文字D.象形文字 3.亚历山大东征时,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新城。在承袭东方体制的同时,这些希腊自治城市也把希腊民主传统和商品经济引入东方。据此可知,亚历山大东征()A.推动了城邦民主政治发展B.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 C.改变了东方国家社会形态D.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4.16世纪,英、法、德等国的传统大学开始受到政府控制、干预,不少地区学生被明令禁止进入对立教派大学学习,数十所大学由国际大学转变为国内大学。大学的地位也逐步上升,成为服务于地方政治和地域发展的有效载体。这反映出欧洲( ) A.民族国家兴起推动大学的世俗化 B.世俗教权突破了政治束缚 C.高等教育由平民化转变为精英化 D.民主思想促进教育近代化 5.早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玛雅人就建立了二十进位算术系统,比印度人建立的十进位计算法早了1000多年;在公元6至7世纪期间,玛雅人计算出地球公转一年为365.242天。这说明古代美洲文明() A.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文明B.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C.已具备近代科学研究方法D.与亚欧大陆文明存在密切交流 6.恩格斯说:“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新航路开辟时,欧洲人迫切地寻求黄金根本上反映了( ) A.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关键因素 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唯一动力 C.《马可·波罗行纪》对欧洲人的影响很大 D.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

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第I卷(总分60分) 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 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它的实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据此可知分封制中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 A. 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 B. 不利于原族群的进一步发展 C. 彻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 D. 完成了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 2.《国语•周语上》记载:“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畿内之地)。其余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是诸侯、卿大夫中普遍存在的爵位等级表现形式之一。“五等爵”() A. 其制度源头是原始社会末期的禅让制 B. 体现出分封制和宗法制下的政治秩序 C. 反映了封建政治等级制度的典型特征 D. 决定了诸侯之间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 3.杨宁一曾说:“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这表明西周作为一代王朝的最本质特征是() A. 统一性与集权性 B. 分散性与松散性 C. 统一性与制衡性 D. 独立性与落后性 4.《礼记•大传》中有言:“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尊祖敬宗”观念与哪一组史料叙述的制度有关() A.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 B.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 C. 神农之世……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商君书•画策》) D.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 5.《秦律•法律答问》记载:“父盗子,不为盗。今假父(即继父)盗假子(即继子),何论?当为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秦朝用法律来规范经济关系 B. 继子未被当作家庭成员看待 C. 体现秦律尊卑不同罚的原则 D. 秦律保护继子的私有财产权 6.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

江苏省镇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无答案)

省镇中高一年级期中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 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C.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D.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2.秦征服南郡后,南郡居民仍保留楚地风俗,包括热衷商贾、崇奢靡等,秦律在南郡始终未能推行和落实。对此,公元前227年,南郡守腾发布《语书》,要求各县、道啬夫“凡法律令者,以教导民,去其淫僻,除其恶俗”,通过传播法令的方式教化百姓。南郡守腾这一做法() A.有利于建构国家认同 B.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 C.引导了民间舆论方向 D.反映了国家统一推动法律落实 3.魏晋南北朝时期,南齐政府曾出钱亿万,面向市场筹措物资以平抑物价,救灾度荒,称为和市。和市规定,采购的必须是“土俗所产者”,如在扬州和南徐州“市籴”,建业和江州等先“市米”,再买“丝绵纹绢布”、“胡麻”和“布腊”等。从颁布诏书到执行完成仅一年。这反映了() A.专业市镇蓬勃兴起 B.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C.民族交融局面深化 D.区域经济差距增大 4.在唐代相对开明和开放的政治环境下,讽喻诗被唐代诗人应用得“前无古人”,并具有了明显的“谏言”性质。白居易曾强调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正体现了唐代的诗歌风貌。据此可知,唐代“诗谏”的盛行() A.深受科举考试制度的影响 B.一定程度上起到制约皇权的作用 C.使讽喻诗成为诗歌的主流 D.反映了唐代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5. 下图所示是一块辽代契丹贵族的墓志铭。该墓志铭表明当时辽朝()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初考试 高三历史 2023.09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地区、距今8000多年的兴隆洼村落遗址之房址示意图。这种村落的出现() A.使非农业社会阶层人士得到了政治庇护B.是原始农业和定居生活发展的结果C.标志着我国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原始村落D.推动生产资料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2.商鞅把户籍档案细分为“故秦”和“新秦”两种。“故秦”是指秦的土著居民,“新秦”则指三晋的移民与新征服地区的人民。秦人具有尚武善战的传统,三晋的人民则掌握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商鞅的这一做法() A.体现了户籍制度的严苛B.有利于国家合理调配人民 C.严格限制了人口的迁徙D.体现了国家控制力的弱化 A.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B.中央行政制度发生了调整 C.南匈奴内迁数量不断增加D.异姓诸侯王势力逐渐壮大

4.贞观年间,分置十道,设按察使、采访使等官职。开元年间“按察、采访等使以理州县,节度、团练等使以督府军事。租庸、转运、盐铁等使以毓财货。其余细务因事置使者,不可悉数。”这说明() A.道开始负责各个州县行政事务B.中央对地方管理力度不断增强 C.地方的行政区划不断走向细化D.民政与司法职权分离趋向明显 5.下面为明洪武年间部分防区卫所数量统计图(单位:个),据此可知,明初() A.海防安全受到重视B.海防重心在御内而非防外 C.政府保障漕运安全D.政府加强陆上边境的防御 6.明清时期,许多地主由农村迁居城镇从事工商业经营,在拥有土地的所有权的前提下把土地的经营使用权转给他人,坐收地租。佃农可以把土地的经营使用权自由转让、出卖、转顶以及传给子孙后代,地主也不再干预佃农的生产行为。这种现象()A.冲击了原有的生产关系B.固化了农村的阶级结构 C.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程度D.减轻了农民的封建负担 7.19世纪中叶,中国茶商在宁州茶区用原来制作绿茶的茶叶制出了一批红茶运往广州销售,颇受广州外商赞赏,宝顺洋行买下这批红茶运往英国,销路甚佳。这使原产绿茶的宁州变成了专门生产红茶的茶区,宁州红茶的贸易增加。这反映了() A.近代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B.农产品商品化的区域差异 C.中国产品积极适应世界市场D.自然经济主导地位的丧失 8.自1865年起,各通商口岸按照总税务司的要求,在年度贸易统计之外,另外编制年度贸易报告。海关总税务司专门发布通令,要求各关务必按时寄送年度贸易报告,如果延误,各关必须向总税务司呈递公文,说明缘由。由此可见,当时中国()A.关税被列强所掌控B.内政外交丧失独立性 C.外贸管理趋向规范D.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 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 史学家钱乘旦认为:“国家的出现,统治者的出现,职业的分工,村落和城市,也许还有文字……所有这些加在一起,就叫‘文明’。”依据这种理论,属于“文明”阶段的是 A.原始采集和渔猎生活B.中南美洲培植出玉米 C.河姆渡居民驯化了猪D.古巴比伦王国的出现 2. 如图所示是玛雅人修建的奇钦·伊查天文观象台,在上层建筑北面的窗口,通过厚达3米的墙壁形成两道对角线,从此望去,在右边可以看到春分和秋分时落日的半圆;南边窗口的对角线则正好指示着地球的南极和北极。由此可知() A.玛雅观象台建筑借鉴了古埃及技术B.封建迷信色彩笼罩了玛雅社会C.天文学是玛雅文明的重要成就之一D.玛雅人准确掌握了地球运行规律

3. 对如图所示的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殖民扩张活动,解读正确的是 A.源于农耕文明的优势与扩张潜能B.形成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统一帝国C.是古代文明扩展的主要途径之一D.是亚历山大帝国推广希腊文化的延续 4. 646年1月1日,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规定: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 帝道唯一”,效仿唐朝制度实行“八省百官”制和“国郡里”制,对官吏实行“食封”和“俸禄”。这说明日本 A.幕府将军掌握中央的实权B.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C.王室谋求中日关系对等D.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 5. “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庄 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这段文字反映了庄园大 体上是 A.一个开放式的经济实体B.一个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实体 C.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D.一个比较工业化的经济实体 6. 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

江苏省扬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暨下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暨 下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 A.农业发展迅速B.早期国家形成 C.手工技术领先D.文化多元并生 2. 二里头遗址中心区域由宫殿区、官营作坊区、祭祀活动区和贵族聚居区组成,大多数建筑都有统一的方向,这种营建规制对后世历代都城建设影响很大。据此判断该遗址() A.显现了权力中心倾向B.是夏朝都城的历史遗存 C.凸显了阶级矛盾尖锐D.呈现出中央集权的形态 3. 晋文公即位之初就下令“通商宽农?懋穑劝分”;卫文公制定了“务财训农?通商惠工”等政策;齐桓公主持的葵丘之盟也有保护客商,不阻碍粮食流通的内容。材料表明() A.各国统治者放弃抑商政策B.商人的政治地位普遍提高 C.诸侯国较为重视商业活动D.重商政策有利于兼并战争 4. 《论语·学而篇》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其意在() A.倡导重视家庭孝悌观念B.表明家庭和谐已成为共识 C.宣扬贵贱有序等级秩序D.强调血缘纽带是做人根本

5. 《中国通史简明教程》写道:“就思想领域来说,当时学派之多,争论问题之广,道理之深刻,空气之活跃,都是空前绝后的……百家争鸣的出现,是和当时历史环境相联系的。”这表明百家争鸣() A.具有相同的政治诉求B.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发展变化 C.具有相似的思想内涵D.为平民和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基础 6. 据考证,秦王朝设置的36郡,大致有三种情况:因袭战国时期各国故郡17个,征服六国新旧国都改置的郡9个,重要地区或交通要道新置郡10个,据此推断秦 朝地方管理机构的设置() A.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的结合B.实现了各地均衡分布 C.凸显了秦国故地优先原则D.突破了传统管理模式 7. 西汉王朝册封西南各族内部头领为王为侯,通过他们实现对少数民族的管理。据此可知西汉地方治理() A.改土归流,巩固统治B.因地制宜,政策灵活 C.强化举措,民族自治D.重视边疆,注重公平 8. 不同时期的文献对江南地区的描述出入较大,究其原因() A.两位作者所处阶级立场不同B.文献资料的记载都无法考证 C.成书时间江南实际情况不同D.文献史料不如考古实物真实 9.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向北到涿郡,向南到余杭,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据此推断大运河的修建() A.解决了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B.开始了南方的经济开发 C.推动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D.导致了隋朝统治的灭亡 10. 观音菩萨在印度的时候,不但是一个男性的角色,而且还很有男子汉气概。传 入中国后,观音逐渐转变成了和蔼可亲的女性形象,成为慈悲善良的化身。这种变化说明() A.佛教在中国拥有信徒以女性居多B.佛教传入中国后背离基本教义 C.佛教传入提高中国女性社会地位D.佛教在传入中国后渐趋本土化

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 高三历史 2023.11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晋昭侯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号为桓叔。七年,晋大臣潘父弑其君昭侯而迎桓叔。桓叔欲入晋,晋人发兵攻桓叔,共立昭侯子平为君,是为孝侯。诛潘父。”材料中“晋人”的行为 A.维护了原有政治秩序 B.强化了周天子的权威 C.明确了诸侯继承关系 D.重塑了嫡长子继承制 2.“韩非者……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於黄老。非……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儒法两家思想同源 B.法家思想胜于道家 C.诸子学说交融发展 D.韩非李斯自成学派 3.西晋末年起,江南地区出现由流民领袖率领流民从事农耕的流民农业。流民多根据所处不同地理条件从事单一或多元化农业开发。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江南地区 A.偃武修文政局相对稳定 B.生产技术明显进步 C.经济发展带有时代特点 D.粮食产量有所提高 4.有学者认为:“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不务去天理上着功夫,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比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由此可知,该学者的主张 A.强调格物致知 B.带有主观唯心色彩 C.倡导个性自由 D.蕴含经世致用思想 5.右图为明清时期福建侯官县部分农民的从 业情况。据此可知该地区 A.农业生产受到冲击 B.出现新的从业模式 C.形成专业化的市镇 D.经济结构有多样性 6.梁启超“笔锋常带感情”的文字,深深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人。他是一个“流质善变”的人,往往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不惜以今日之我难昔日之我”。梁启超思想多变源自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 高三历史 1.西周中晚期的一些铜器铭文记载了渭水流域贵族划分田土疆界的事。其中不仅记载有分田之事由,四方边界之所至,还记录了此事需劳动许多来自各方的“证人”等等。这表明,当时该地区 A.分封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 B.田土争夺与纷扰相当激烈 C.人们的契约意识普遍增强 D.土地的兼并现象比较严重 2.图1是唐宋时期南北方人口密度图,据此可知,该图 图1 A.科学揭示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准确呈现了经济基础的变动 C.客观上反映南方市场的扩大 D.合理解读了北民南迁的原因 3.明英宗时期,有朝臣援引古训谏称“欲怀远者必先安近,中国如本根,四夷如枝叶,疲中国以奉四夷,犹拔本根以益枝叶也”。孝宗时期,又有人上书称“今各处地方水旱相仍,人民穷困,却乃疲中国,以供远夷,费有用而易无用”。从中折射出明朝 A.华夷观念的松动 B.朝贡体制的终结 C.民间贸易的禁绝 D.对外交往的收缩 4.李贽在《初潭集》中对前史所载以巴寡妇清、陈定妻、许允妻、王霸妻、赵娥等为代表的二十五位杰出女性表达了赞赏之情,认为这些女性所做之事是“真男子”“男子不如也”。李贽此举意在 A.冲破程朱理学束缚 B.提倡民主和自由 C.宣传尊崇女性思想 D.强调主观能动性 5.表1是根据1847年首批赴古巴华工的口供整理而来,这反映了当时

A. C.出洋或因生活所迫 D.华工为大洋洲开发作出贡献 6.1881年留美幼童返华前,他们的美国师长在联名致函中国总理衙门时写道:“盖诸生年虽幼稚,然已能知彼等在美国之一举一动,皆为祖国国家之名誉极有关系,故能谨言慎行,过于成人。”这主要表明留美幼童 A.深受西方礼仪熏陶 B.影响了美国对华政策 C.政治观念比较保守 D.具有浓厚的家国意识 7.图2是1915年3月漫画家马星驰在《神州日报》上先后四次刊登的系列作品。其意在 图2 A.记录近代女子服饰变迁的历史 B.表达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态度 C.赞扬辛亥革命移风易俗的作用 D.揭示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 8.1946年,中国大法官梅汝璈在参加东京审判时为入场顺序和法官座次曾进行激烈斗争,捍卫了民族尊严。他后来回顾时说:在进行维护国家权益的斗争中,立场必须合理合法。其中“合理”主要指 A.法官个人的专业权威 B.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 C.中国在抗战中的贡献 D.中美两国的合作关系 9.1954年,中国政府派出体育代表团参加在布达佩斯举办的第十二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期间开启了与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国的体育交流,向部分国家派出了援外体育教练队伍并援建了体育设施。这主要表明 A.新中国的外交活动体现出务实特色 B.体育是中国进行国际交流的主渠道 C.日本与新中国的关系出现重要转机 D.国际体育赛事受到冷战思维的影响 10.1979年,邓小平把过去提出的“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称为“开了大口”,很难顺利完成。后来,他提出了“小康之家”的概念,并进一步做了阐释:“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原有目标不适合于中国道路 B.实事求是的思想得到体现 C.小康社会是理想的终极目标 D.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 11.帝国时期,罗马的建筑奇观被许多更小的行省城市所效仿。当罗马人走进一个有广阔沼泽地带的英国或置身于古埃及的文化区时,他们可能会发现几乎一样精确的城市建筑和城市空间。由此可知 A.罗马帝国注重城市建设标准的统一 B.行省制强化了罗马帝国的中央集权 C.罗马优秀文化产生较强的辐射作用 D.罗马是英国和古代埃及文化的源头 12.在引力定律的支配下,人类可以准确地预言行星在任一时刻的位置和速度,这给当时的知识界以深刻的印象。人们相信,不仅在物质世界有如此的自然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江苏省扬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情调研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学情调研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2.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纸上,第II卷答案用黑色墨水笔直接书写在答题纸的规定位置。 第I卷(选择题共76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8小题,每题2分,共计7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思说:“除了自由人和奴隶之间的差别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这种差别导致了奴隶与奴隶主、富人与穷人、氏族一般成员与氏族贵族之间的斗争,这种斗争A.导致了氏族公社解体和国家产生B.导致了社会混乱,是历史的倒退 C.出现了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D.是人类进入文明阶段的唯一标志 2.美国学者在《食物:味道的历史》中指出:“约1万年前,近东的人类首先开始种植小麦和大麦等谷物。距今八九千年前,中美洲人率先开始种植玉米和豆子等重要主食,而中国人则是培育稻米的先驱。”这表明 A.世界农耕起源多元B.世界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 C.古代亚洲农业发达D.古代农业生产具有封闭性 3.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港湾众多,几乎没有大面积的整块平地。这种地形对 古希腊历史发展的影响是 A.对古希腊民主政治起了决定作用B.促进了古希腊传统农林业的发展 C.有利于古希腊海外商贸业的发展D.使古代希腊很难与外界广泛交流 4.某旅行社为配合某高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广告词是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楔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市遗址 C.浏览恒河岸边风光,了解象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D.参观波斯帝国博物馆,了解行省制,体验伊朗文化的魅力

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 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从公元前8000——前7000年起,西亚、东亚和东南亚、中美、南美以及非洲内陆先后形成几个各有特色的农业中心。下列有关“农业中心”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A.西亚培植出小麦和南瓜 B.中南美洲培育出西瓜和豆类 C.东亚培育出水稻和粟D.非洲培育出玉米和甜高粱 2.右图为出土于阿富汗东部哈达城的佛像,该佛像创作于公元2至3世纪,无论是五官还是头发造型都与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极为相似。这件作品的雕刻手法也是非常典型的希腊风格,但胸前装饰的璎珞却出自佛教。由此可见() A.希腊神话得到实物印证 B.西亚佛像雕刻手法多元 C.文化交流丰富艺术内涵 D.印度佛教缺乏本土特色 3.下图为中古西欧一制度示意图。这一制度() A.是商品经济的产物B.具有鲜明等级色彩 C.重在维护国王利益D.利于国家统一稳定 4.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的巴黎大学创建于1200年,目前有800多年的历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当时欧洲的哲学研究中心,是法兰西民族的荣耀。巴黎大学得以创建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教会学校不断发展壮大 B.法国商业复兴和城市发展 C.人们追求新的教育理想 D.法国自由民主思潮的兴起

5.《一千零一夜》的第12个故事记述道:一位巴格达女郎来到市场,她从一名基督徒手中选购了橄榄,从一位土耳其商人手中买到了埃及地区的蜡烛,还购买了来自阿富汗地区的特产阿月浑子仁以及来自中国的麝香和印尼的香料。这说明阿拉伯人() A.在东西方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B.以融合东西文明为目标 C.在对外扩张中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D.注重提高女性政治地位 6.中古时期,亚洲地区出现许多“撞名”的地点,如韩国有襄阳、扬州、江陵等地,朝鲜有江西郡、延安郡,日本有“东京洛阳”“西京长安”的说法,这反映了() A.王朝更迭的传统惯例B.华人移民的辛勤开拓 C.中华文化的辐射作用D.周边国家的生搬硬套 7.考古工作者在尤卡坦半岛北部的奇琴·伊察遗址,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建筑物,如大金字塔、天文观象台、球场、大祭司冢、石柱群及武士神庙等。这些建筑物证明了古代()A.埃及人数学领域水平高 B.玛雅人创造出辉煌文明 C.阿兹特克人文化的神秘 D.印加人高超的建筑艺术 8.下图为1500年至1799年间,从欧洲出发,前往亚洲海域贸易前三名国家的船只数量变化图。根据该图,甲、乙、丙三国分别是() A.葡萄牙、荷兰、英国B.荷兰、英国、西班牙 C.西班牙、英国、荷兰D.英国、葡萄牙、荷兰 9.1545年南美洲波托西银矿被发现,荒无人烟的波托西山区立刻成为矿城,人口迅速增至15万,几百年间源源不断的白银从这里被开采出来,鼎盛时白银产量占世界的一半。关于这个银矿说法正确的是() A.给葡萄牙王室带来了大量的财富 B.增加了当地南美土著人的就业机会 C.引发了西欧国家长时间通货膨胀 D.促进了西班牙国内的资本主义发展 10.1596年,在阿姆斯特丹商人们的资助下,巴伦支带领3艘船开始了第三次探险。在这次航行中,他们不仅发现了斯匹兹卑尔根群岛,而且到达了北纬79°39′的地方,创造了人类北进的新纪录。巴伦支的航行不仅有详细的文字记载,而且他沿途还绘制了极为准确的海图。可见,巴伦支的航行() A.拓展了欧洲人对世界的认知 B.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C.找到北冰洋通往亚洲的航路 D.促进了欧洲与大洋洲的直接联系 11.15世纪的时代精神就是人的解放,即以感性意义上的人来反对抽象的神,以人的正常

江苏省连云港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江苏省连云港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其全文刻在石头上,石头上部刻着两个人,坐着的是神,站着的是汉谟拉比,意思是神把法典交给人间的统治者,让他去执行。这可以用来说明《汉谟拉比法典》() A.强调公平公正 C.重视经济发展 B.宣扬了君权神授 D.体现了人文主义 2.古代雅典民众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的支持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这种做法体现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A.人人平等 B.民主监督 C.法律至上 D.轮番而治

3.公元前后,东汉和罗马帝国分别兴起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图1到图3为汉朝与罗马帝国文明交流的部分实物图片。据此可知,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A.是全面的 B.主要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通 C.是单向的 D.主要得益于阿拉伯人的转运 4.约从公元前2000年开始,雅利安人陆续向东,向南进入伊朗高原及南亚地区。进入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保留了其强悍善战的特性,并建立了强盛一时的波斯帝国;而进入南亚的雅利安人则变得养尊处优,难以抵御外敌入侵。材料可用于说明() A.古代印度宗教环境的复杂性 C.古代印度和波斯的文化交流 B.波斯帝国统治方式的残酯性 D.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5.中世纪欧洲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国王只能同国王的贵族封臣直接发生政治、经济与军事关系 ②国王可以在贵族的领地内直接向人民征税 ③贵族领主在自己的领地内有相对较大的独立性 ④国王可以任意向他的受封贵族征税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