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压裂液技术发展思考

中石油压裂液技术发展思考
中石油压裂液技术发展思考

【技术】中石油压裂液技术发展思考

文/程兴生卢拥军管保山王丽伟翟文明华

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伴随着北美页岩气革命,储层改造技术正在引领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重大变革,已经成为与物探、钻井并列的三大关键工程技术。中石油60%~70%新增

储量为低渗特低渗透非常规油气资源,低渗特低透、深层高温、非常规和海洋石油等“难新”领域待开发利用。改造对象从常规储层到非常规储层,储层物性由高渗透到低渗透、超低渗,甚至为纳达西级致密储层;油藏类型由常规油气藏到致密气、致密油、页岩气、煤层气等;并伴有低压、异常高压、水敏、高温等特性,改造对象异常复杂。随着改造井数、层数、段数越来越多,储层改造呈现大排量、高泵压、大规模、工厂化作业的特点。上述变化对压裂液与储层、新工艺的适应性以及成本投入提出新的要求,有必要对中石油压裂液技术现状进行梳理,对未来发展进行思考和规划。

1 中石油压裂液技术与应用现状

压裂液的分类和命名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按照稠化剂类型进行命名,可分为植物胶类压裂液、合成聚合物压裂液、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纤维素压裂液等。本文以稠化剂分类为主线,结合特色压裂液技术,介绍中石油压裂液技术及应用现状。

1.1 胍尔胶压裂液

胍尔胶压裂液是由胍尔胶原粉或其衍生物与硼或锆等交联形成的冻胶。胍尔胶原粉水不溶物含量较高18%~25%,改性后的胍尔胶不溶物2%~12%。原粉1%浓度

增黏能力187 mPa.s~351mPa.s,冻胶破胶后残渣含量高,质量分数为7%~10%。原粉在大庆油田高渗浅层有应用。胍尔胶衍生物包括羟丙基胍尔胶(HPG)、超级胍尔胶(SHPG)、羧甲基胍尔胶(CMG)、羧甲基羟丙基胍尔胶(CMHPG)等,

其中SHPG为高取代度、精制的羟丙基胍尔胶,水不溶物低,形成的压裂液破胶后残渣少,由于成本较高,仅在塔里木、华北、大庆、西南等油气田有少量应用。

羟丙基胍尔胶压裂液:通常温度小于90℃采用HPG-无机硼交联体系,温度大于90℃采用HPG-有机硼体系,最高耐温为160℃,是中石油应用最多的压裂液体系。通过研发使用新型高效交联剂,形成的超低浓度HPG压裂液,显著降低了HPG

使用浓度,可使0.15%HPG交联,突破美国压裂液0.18%交联下限,稠化剂相对浓度降低35-45%,残渣减少38-53%。2012年在长庆、大庆、青海、华北、冀东等油田实施近1600口井,较常规体系总计节用胍尔胶1000余吨,直接效益近亿元。

羧甲基羟丙基胍尔胶(羧甲基胍尔胶)压裂液:在碱性条件下,CMHPG与有机锆形成压裂液,具有温度广谱(50℃~180℃)、低稠化剂用量(比常规胍尔胶低50%)、低摩阻(比常规胍尔胶低30%~40%)、残渣和残胶伤害低(比常规胍尔胶降低55%)、高悬砂能力等优点,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长庆、吉林、冀东、大庆等油气田进行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增产有效期。酸性压裂液体系具有适用于碱敏性地层、有效抑制黏土膨胀的特性,且能够适用于CO2增能和泡沫体系。酸性交联CMHPG压裂液(实现耐温150℃)在大庆、吉林、新疆、吐哈等油田碱敏性储层得到应用。

低分子可回收压裂液:胍尔胶降解后分子量降低,为常规胍尔胶的1/20~1/10,水不溶物、破胶液分子量、对地层伤害均有所降低。低分子胍尔胶与硼交联后,形成暂时的水凝胶网络,作业过程中依靠地层的酸性对压裂液进行中和降低其pH值而破胶返排。可回收压裂液在长庆、四川等油田累计应用365口井,回收利用返排液8565m3,应用井返排液利用率达到97%。

浓缩压裂液:为满足连续混配准确计量需要,将胍尔胶粉悬浮在柴油或对环境更友好的矿物油中,形成浓缩液体稠化剂。大庆油田和吉林油田通过技术引进,开展了浓缩压裂液现场应用试验。同时,吉林油田的连续混配装置实现了粉剂的准确计量,形成采用粉剂进行实时混配技术。

总体来说,胍尔胶压裂液应用最为广泛,应用份额占90%以上,基本满足中石油常规压裂需求。但不同体系对配液水中无机盐离子存在不同程度的敏感,影响压裂液性能;另外,胍尔胶压裂液耐温很难突破180℃。

1.2 香豆胶压裂液

香豆胶为国产稠化剂,是从香豆种子中提取的天然植物胶,其结构为半乳甘露聚糖。1%浓度增黏能力差异较大156~321mPa.s,香豆胶原粉水不溶物含量为7%~15%,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摩阻低,形成的压裂液耐温170℃。2012年香豆胶压裂液在长庆油田18个区块完成110口井施工,最大加砂60m3,平均砂比35%,返排率72.6%。

香豆胶技术性能与胍尔胶相当,但受种子质量、加工水平及成本压力等因素的限制,目前使用的香豆胶压裂液稠化剂用量较高、耐温有限,性能没有达到业已形成的技术水平。

1.3 合成聚合物压裂液

合成聚合物压裂液主要包括交联型和缔合型两大类。在胍尔胶疯狂涨价的大背景下,合成聚合物压裂液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各油田都开展了各类聚合物压裂液现场试验。中石油勘探院廊坊分院研发的清洁交联压裂液技术,实现最高耐温达210℃。该技术在吉林油田应用240井506层,各项技术指标基本与胍尔胶压裂液持平, 60℃配方成本为265元/方,较同期胍尔胶压裂液降低60%;在华北油田进行了2口井储层温度超过200℃高温应用试验。西南石油大学罗平亚院士开发的超分子缔合压裂液技术,已在不同地层进行现场应用385 井次。

聚合物压裂液基本无残渣,与植物胶压裂液相比固相伤害低,但聚合物压裂液对水质及破胶剂敏感,存在配液难、支撑剂不易混入和交联控制难施工摩阻高等问题。

1.4 表面活性剂压裂液

表面活性剂压裂液具有无残渣、易破胶、伤害低、弹性大及携砂性能好的特点,在中石油各油田均有应用,终因成本高尚未获得大范围推广。长庆油田开发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压裂液最高耐温135℃,在致密气试验区推广应用65口井,表现出良好的储层适应性。新疆油田使用的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适用温度25℃~80℃,现场应用150余井次。中石油勘探院廊坊分院开发的双生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压裂液在煤层压裂中进行了多口井实验性应用。

1.5 油基压裂液

油基压裂液主要用于水基压裂液易造成伤害的强水敏储层。与水基压裂液相比,油基压裂液成本高使用难,而且易燃施工存在安全风险,现场仅新疆油田有少量应用。采用石西轻质原油、磷酸酯及铝酸盐形成油基压裂液冻胶,适用温度

25 ℃~90℃,170S-1下剪切1~2h,保留黏度≥50mPa?s,闪点≥ 60℃,降阻率40%~60%。在莫北油田应用最大井深3500米,平均砂比18%,最高砂比30%。另外,采用稠油与稀油按比例混合加入减阻剂,形成的油基压裂液降阻率40%~60%,闪点≥ 60℃。该体系在新疆油田乌36井区及288断块强水敏储层施工60余口井,改造效果明显。

1.6特色压裂液技术

乳化压裂液:乳化压裂液是介于水基和油基压裂液之间的一种压裂液体系,由30%~40%的液态烃和70%~60%的聚合物水溶液组成的一种水包油或油包水的压裂液。与水基压裂液相比,减少了入地水量,具有低滤失、低残渣、高黏度的特

点。该体系在大庆海塔、青海、吉林、吐哈、新疆等油田强水敏的特殊储层使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泡沫压裂液:泡沫压裂液是在常规压裂液基础上混拌高浓度的液态N2或CO2等组成的以气相为内相、液相为外相的低伤害压裂液。气体泡沫质量多为40%~60%,泡沫质量小于52%时为增能体系。泡沫压裂液黏度大携砂能力强、滤失低、残液返排率高,特别适合低温、低压、水敏或水锁等敏感性强的储层。泡沫压裂液实际应用并不普遍,主要原因是施工设备复杂昂贵,施工成本高。中石油目前使用泡沫压裂液多为增能助排。

加重压裂液:提高压裂液密度是降低井口施工压力的有效方法,考虑成本问题采用KCl或NaNO3对HPG-有机硼压裂液体系进行加重,前者最大密度1.15g/cm3,后者最大密度1.32 g/cm3。中石油勘探院廊坊分院研发并获得专利权的加重压

裂液体系为耐温160℃的0.45%HPG-有机硼交联体系,在塔里木油田近7000m的多口超深井进行成功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在新疆、玉门、华北等油田异常高压井也进行了推广应用。

热化学压裂液:将生热化学反应引入到水基压裂液中,形成了自生热类泡沫压裂液,用于中浅层稠油及低压低渗透油气藏储层压裂改造。新疆油田将生热化学反应用于聚合物和清洁压裂液中进行了现场应用;大庆油田在低温低压井累计应用136口井,压后平均返排率53.4%,平均增油强度0.64t/d.m。

减阻水(滑溜水):使用减阻剂及表面活性剂、阻垢剂、黏土稳定剂、杀菌剂、破胶剂、防膨剂等形成的低黏低摩阻压裂液。目前使用的减阻剂为能够实现连续混配的合成高分子乳液。中石油勘探院廊坊分院形成的典型配方为:水+0.04~0.08%FA30减阻剂+0.05~0.15%FA-6助排剂+适量杀菌剂,具有速溶增黏、剪切稳定性好、低摩阻(现场实测降阻率82%)、无残渣、低表面张力、易返排(自喷返排率达40.73%)等特点。川庆钻探公司研发的减阻水压裂液与此性能接近。

2 中石油压裂液技术需求分析

随着储层改造对象由以常规油气藏为主向非常规油气藏拓展,致使动用储量物性下限越来越低,渗透率小于0.1mD的致密油气以及纳达西级的页岩气储层都依赖储层改造进行经济有效开发。面临的储层条件越来越复杂,储层深度更深,深井压裂超过7000m;地层温度更高,超过200℃;高应力储层更普遍,如塔里木某井压裂施工,压裂液加重的情况下,井口施工压力仍超过135MPa。同时,改造模式由笼统改造逐步向体积改造和精细改造转变。储层改造呈现大排量、高泵压、大规模、工厂化作业的特点。因此,满足储层特点及工艺技术需求的压裂液应具备低伤害、低成本、高效环保的特性。

受国际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2011年下半年以来,胍尔胶价格一路飙升,由2011年年初的2.46万元/吨升高至2012年4月份最高的15.8万元/吨,2012年10月价格有所回落,达到6.33万元/吨,但仍是2011年同期价格的174%,导致每方压裂液价格增加2~3倍以上。2013年中石油预计需要胍尔胶2万吨左右,预计成本增加近7亿元。

随着储层改造规模不断扩大,所需淡水量不断增大,供应不能及时到位和成本上涨问题日益凸显。如陕北油气区储层改造用水价达到100元/m3~200元/m3;塔里木油田塔中作业区配液用水是从300km外的轮南镇拉水,仅运费就达150元/m3以上,再运往沙漠腹地,需要专用沙漠车,成本会进一步大幅增加。同时,备水周期长,相应增加了试油成本。所以,水在压裂液成本中所占比重不容忽视。同时,大量的、成份复杂的压裂返排液排放处理难度大,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实现压裂液回收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水资源浪费势在必行,也是解决用水及降低压裂液成本的重要途径。

尽管超高温压裂液室内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但由于稠化剂使用浓度较高,造成现场配液困难。此外,稠化剂浓度高,交联时间难以有效控制,交联快导致液体摩

阻高,而高温压裂液通常都在深井超深井中应用,高摩阻制约实际使用。因此,超高温压裂液应用中配液和高摩阻等制约实际应用的问题有待深入攻关解决。

大规模、工厂化作业对压裂液的快速配制的要求以及大量残液如何高效返排降低伤害等,都将影响压裂新工艺的实施和压后效果的取得。为保障新工艺的有效实施,这些问题都亟待攻关解决。

3 压裂液技术未来发展的思考

未来压裂液技术的发展趋势仍是向着低伤害、低成本、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需要加强压裂液研发与油藏和工艺的结合,持续深化攻关研究,实现提高单井产量、降低施工成本和环境友好的目标。

3.1积极推动压裂液主体体系多元化发展,实现压裂液成本可控

导致中石油压裂液成本飙升和无法控制的原因,是压裂液主体技术单一且胍尔胶供应受制于人。为此,应从源头上形成合理供需关系,打破稠化剂依赖进口的局面,避免对胍尔胶的过度依赖。

上世纪八十年代香豆胶就开始了室内研究与现场试验并获得成功,但受种植规模、加工水平、市场需求及其价格的影响,没有形成良好的产业链,影响了产业发展。借助植物胶加工和香豆胶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的进步,联动种植、加工、科研、应用等形成产业链,可以提升香豆胶压裂液性能和规模化应用水平。性能和应用情况表明香豆胶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植物胶,而且我国许多省份拥有适宜香豆子的耕种土地和种植经验,可作为胍尔胶的替代产品之一。从长远考虑,中石油可组织就香豆种植、香豆胶加工以及改性进行技术攻关,在价格和使用上进行适度保护,扶持国产香豆胶技术发展及产业化。

纤维素压裂液在大港油田和玉门油田早有应用,因纤维素溶解缓慢、难交联成足够黏度冻胶、耐盐性差、增稠能力有限、残留物对地层伤害大等缺点,纤维素作为压裂液的研究和应用就此中断。中石油勘探院廊坊分院开发一种酸性纤维素压裂液,有效解决了早期纤维素压裂液存在的问题,易配制、破胶彻底无残渣、可满足温度低于130℃储层压裂需求。中石油大多储层集中在60~120℃温度范围内,尽管该体系也存在对含盐度大的水质较为敏感的缺陷,但形成的纤维素压裂液可在较大范围内一定条件下代替胍尔胶压裂液。我国纤维素资源丰富,应加快纤维素压裂液开发及现场试验,充分利用本国资源,逐步摆脱对国外产品依赖的局面。

尽管合成聚合物压裂液是一个方兴未艾的研究领域,但通过几十年发展实践证明,短期内很难真正成为胍尔胶的替代品,且随着人们环保、节能意识的加强,天然聚合物将更受亲赖。

3.2提高压裂液对高矿化度水的适应性,保障大规模及工厂化作业的实施

水平井工厂化作业目的是要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降低作业成本。压裂快速备水是实现工厂化作业关键环节之一。中石油油气田集中分布在我国缺水的华北、东北和西北,这与大规模作业大量用水形成深刻矛盾,而且现行压裂液体系大多对水质敏感,高矿化度水对稠化剂溶解分散、交联pH环境的形成产生影响,限制了非淡水的使用。过去一直是水质指标满足压裂液要求来发展压裂液技术,现场也是寻找合适水源满足配液需求,或对高矿化度水中离子进行螯合屏蔽处理,但成本高且效果有限。因成本和需求原因,先前的理念很难满足大规模及工厂化作业的需求。提高压裂液对高矿化度水的适应性,如高矿化度地层水、油层采出污水、海水等的使用,实现就地取材扩大适用水源,降低用水成本、缩短备水周期,保障大规模及工厂化作业的实施。此外,压后残液溶解了地层中的可溶盐或搀进地层水导致返排液矿化度增加,使得压裂液对高矿化度水的适应性,成为实现压裂液回收再利用的前提条件之一。

黄原胶是各行业中最典型和最重要的抗盐增稠剂。依靠分子间力形成结构流体,黄原胶非交联基液弹性与胍尔胶交联冻胶相近,在一定温度范围(120℃)内,非交联的黄原胶基液具有良好的携砂性能。非交联黄原胶与其它交联体系相比配方单一、影响性能因素少,此特点是实现压裂液回收再利用的重要优势。黄原胶不交联作为压裂液使用滤失较大;温度低于80℃时降解困难,会对地层带来较大伤害。为此,中石油勘探院廊坊分院正在开展低温破胶和应用技术攻关研究。

在储层改造仍然依靠水力压裂工艺技术的背景下,笔者认为提高压裂液对高矿化度水的适应性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一些无水压裂液技术研究已提上日程,但在不能回收再利用的情况下,目前还没有发现一种比水更丰富、更廉价的替代流体。

3.3 简化压裂液配方,减少添加剂相互影响,实现在线连续混配

针对连续混配的需要,已经提出浓缩或速溶干粉压裂液研发的需求。分析认为稠化剂溶胀快慢可能会影响液体注入的摩阻和形成的冻胶流变性能。对于滑溜水压裂液稠化剂快速释放增黏,有利于降低摩阻;而对于线性胶或交联冻胶,稠化剂用量较大,充分溶胀后基液黏度较高,可能导致注入摩阻增加。图1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普通羟丙基胍尔胶、相同配方、基液放置不同时间的两个冻胶流变性能测试结果,曲线1为基液经4小时充分溶胀交联的冻胶流变性能,曲线2为基液配制3分钟后立即交联形成的冻胶流变性能。从结果看,基液未充分溶胀对施工期间压裂液整体性能影响较小,而且有利于后期黏度的保持。实验结果对目前业已形成的技术条件下研发速溶干粉压裂液必要性提出质疑。

目前常用的胍尔胶冻胶压裂液体系添加剂种类繁多、组成复杂,而且添加剂之间相互影响,比如pH调节剂提供的必要的碱性交联环境,不利于胍尔胶的溶胀,在配制过程中就存在添加剂添加的先后顺序问题,而连续混配是快速在线配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区分添加的顺序。因此,简化压裂液配方、减少添加剂间的相

互影响,对于实现大规模在线连续混配尤为重要。这些需求更加凸显出研究类似黄原胶非交联超分子结构压裂液的必要性。

3.4 液体技术与工艺技术相结合,用工艺技术弥补液体性能的不足

若要压裂液冻胶耐高温,通常使用高浓度稠化剂,随之而来的是现场配液难、交联反应快摩阻高的问题,制约着超高温压裂液的实际有效应用。耐高温与稠化剂高用量、交联快与高摩阻等内在的矛盾相互制约,短期内很难根本解决。因此,建议液体技术与工艺技术相结合,用工艺技术弥补液体性能的不足。比如可以考虑减阻水携带耐高温纤维,代替超高温压裂液进行应用。减阻水摩阻低,可以实现大排量,通过大排量弥补液体滤失和纤维暂堵降低滤失实现造缝;利用纤维强悬浮性实现地层高温下携砂功能。这一想法仅是抛砖引玉,以拓宽压裂液技术攻关思路。

3.5 建立非常规储层压裂液及其伤害评价方法,以规范和指导压裂液技术发展

与常规储层压裂相比,非常规储层改造对象、改造目标、设计理念发生变化,储层和工艺技术对液体性能的要求也发生了相应变化。随着非常规储层压裂改造大规模的应用,应尽快建立非常规储层压裂液及其伤害评价方法,以规范和指导压裂液技术发展。

水力压裂安全技术要求

水力压裂安全技术要求 SY/T6566-2003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3-03-18批准 2003-08-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由石油工业安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井下作业工程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泽明、宫长利、朱占华、毛杰民、付新冬、崔伟。 引言 水力压裂施工是油田开发、评价和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也是一项风险较大的作业。由于压裂施工应用高压技术,野外作业,流动性大,涉及其它相关作业,经常接触石油、天然气等易燃易爆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易发生人员伤亡、环境污染等事故。为加强井下压裂施工安全管理,规范操作,搞好全过程施工作业,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事故,促进油田开发,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力压裂安全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水力压裂及相关施工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0 钢制压力容器 SY 5727 井下作业井场用电安全要求 SY/T 5836 中深井压裂设计施工方法 SY 5858 石油企业工业动火安全规程 SY/T 6194 套管和油管 SY 6355 石油天然气生产专用安全标志 3 压裂选井和设计及施工队伍要求 3.1 压裂选井和设计应按SY/T 5836执行,并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a)套管升高短节组配与油层套管材质、壁厚相符; b)使用无毒或低毒物质; c)下井工具、连接方式应能保证正常压裂施工,并有利于压裂前后的其它作业; d)通往井场的道路能够保证施工车辆安全通行; e)场地满足施工布车要求。 3.2 压裂设计中应包括下列与安全有关的内容: a)存在可能影响压裂施工的问题; b)施工井场、施工车辆行驶路线说明及要求; c)地面流程连接、施工设备检查要求; d)试压、试挤要求; e)施工交接、检查要求;

水力压裂技术

第四章水力压裂技术 水力压裂是利用地面高压泵组,将高粘液体以大大超过地层吸收能力的排量注入井中, 在井底憋起高压,当此压力大于井壁附近的地应力和地层岩石抗张强度时,在井底附近地层 产生裂缝。继续注入带有支撑剂的携砂液,裂缝向前延伸并填以支撑剂,关井后裂缝闭合在 支撑剂上,从而在井底附近地层内形成具有一定几何尺寸和导流能力的填砂裂缝,使井达到 增产增注的目的。 水力压裂增产增注的原理主要是降低了井底附近地层中流体的渗流阻力和 改变了流体的渗流状态,使原来的径向流动改变为油层流向裂缝近似性的单向流动和裂缝与井筒间的单向流 动,消除了径向节流损失,大大降低了能量消耗。因而油气井产量或注水井注入量就会大幅 度提高。 第一节造缝机理 在水力压裂中,了解裂缝形成条件、裂缝的形态和方位等,对有效地发挥压裂在增产、 增注中的作用都是很重要的。在区块整体压裂改造和单井压裂设计中,了解裂缝的方位对确 定合理的井网方向和裂缝几何参数尤为重要,这是因为有利的裂缝方位和几何参数不仅可以 提高开采速度,而且还可以提高最终采收率。 造缝条件及裂缝的形态、方位等与井底附近地层的地应力及其分布、岩石的力学性质、压 裂液的渗滤性质及注入方式有密切关系。图4一l是压裂施工过程中井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 线。P是地层破裂压力,P是裂缝延伸压力,P是地层压力。SEF

压裂过程井底压力变化曲线图4一l —微缝高渗岩石致密岩石; ba—在致密地层内,当井底压力达到破裂压力P后,地层发生破裂(图4—1中的a点),F然后在较低的延伸压力P下,裂缝向前延伸。对高渗或微裂缝发育地层,压裂过程中无明E显的破裂显示,破裂压力与延伸压力相近(图4—1中的b点)。 一、油井应力状况 一般情况下,地层中的岩石处于压应力状态,作用在地下岩石某单元体上的应力为垂向 主应力σ和水平主应力σ(σ又可分为两个相互垂直的主应力σ,σ)。YHHxZ (一)地应力 作用在单元体上的垂向应力来自上覆地层的岩石质量,其大小可以根据密度测井资料计 算,一般为: ????gdz?1)(4— s?0式中σ——垂向主应力,Pa;Z H——地层垂深,m; 2);.81 m/s g——重力加速度(93。——上覆层岩石密度,ρkg/m s 1 由于油气层中有一定的孔隙压力Ps,故有效垂向应力可表示为: ??(4—2)P??szz如果岩石处于弹性状态,考虑到构造应力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得到最大水平主应力为: ???????P?2EE1??S???124—3)P????(?? SH????11?21???式中σ——最大水平主应力,Pa;H ξ,ξ——水平应力构造系数,可由室内测试试验结果推算,无因次;21?——

最新压裂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资料

压裂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长城钻探工程技术公司) 在近年油气探明储量中,低渗透储量所占比例上升速度在逐年加大。低渗透油气藏渗透率、孔隙度低,非均质性强,绝大多数油气井必须实施压裂增产措施后方见产能,压裂增产技术在低渗透油气藏开发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1、压裂技术发展历程 自1947年美国Kansas的Houghton油田成功进行世界第一口井压裂试验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展,压裂技术从工艺、压裂材料到压裂设备都得到快速的发展,已成为提高单井产量及改善油气田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压裂从开始的单井小型压裂发展到目前的区块体积压裂,其发展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1]:(1)1947年-1970年:单井小型压裂。压裂设备大多为水泥车,压裂施工规模比较小,压裂以解除近井周围污染为主,在玉门等油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1970年-1990年:中型压裂。通过引进千型压裂车组,压裂施工规模得到提高,形成长缝增大了储层改造体积,提高了低渗透油层的导流能力,这期间压裂技术推动了大港等油田的开发。 (3)1990年-1999年:整体压裂。压裂技术开始以油藏整体为单元,在低渗透油气藏形成了整体压裂技术,支撑剂和压裂液得到规模化应用,大幅度提高储层的导流能力,整体压裂技术在长庆等油田开发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4)1999年-2005年:开发压裂。考虑井距、井排与裂缝长度的关系,形成最优开发井网,从油藏系统出发,应用开发压裂技术进一步提高区块整体改造体积,在大庆、长庆等油田开始推广应用。 (5)2005年-今:广义的体积压裂。从过去的限流法压裂到现在的直井细分层压裂、水平井分段压裂,增大储层改造体积,提高了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效果。 2、压裂技术发展现状 经过五个阶段的发展,压裂技术日趋完善,形成了三维压裂设计软件和压裂井动态预测模型,研制出环保的清洁压裂液体系和低密度支撑剂体系,配备高性能、大功率的压裂车组,使压裂技术成为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 2.1 压裂工艺和技术

煤矿井下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310417279.html, 煤矿井下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作者:郭晨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07期 摘要:我国煤炭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增加煤层透气性、进行有效瓦斯抽放迫在眉 睫。水力压裂技术是目前增加煤层透气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文章从水力压裂机理、封孔技术、工艺设备发展三方面,综述了我国井下煤层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水力压裂;煤层;增透;发展现状 基金项目:重庆科技学院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编号:YKJCX2014047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由于煤层透气性低、瓦斯难以有效抽放导致的瓦斯突出、爆炸等事故屡见不鲜,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加强瓦斯抽放、增加煤层透气性势在必行。水力压裂技术已成为增加煤层透气性最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通过介绍水力压裂机理、封孔技术及工艺设备的研究现状,指出水力压裂技术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期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1.水力压裂机理研究 水力压裂技术1947年始于美国,起初主要用于低渗透油、气田的开发中,在地面水力压裂方面的研究仅仅局限在石油、油气藏以及地热资源的地面钻井开采过程中[1]。前苏联科学 家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卡拉甘达和顿巴斯矿区进行井下水力压裂的试验研究[2]。目前针对井下煤层水力压裂增透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明显发展,国内学者郭启文、张文勇等经过试验与现场应用研究了煤层的压裂分解机理,指出水力压裂技术只能够在煤层内产生很少的裂缝,并会在裂缝周围产生应力集中区[3],存在一定局限性。李安启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了 煤层性质对水力裂缝的影响,还在煤层压裂裂缝监测基础上提出了煤层水力裂缝的几何模型。 在水力压裂机理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对水力压裂在油气系统地面钻井压裂、煤炭行业井下增加煤层透气性方面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其压裂机理方面仍存在一定分歧,不能很好的控制水力压裂的效果。随着我国煤炭安全生产逐步发展和穿煤隧道等工程的逐步建设,水力压裂技术将大范围推广应用,因此加强水力压裂技术理论研究势在必行。 2.压裂钻孔封孔技术研究 煤层水力压裂钻孔封孔是有效实施水力压裂技术的关键,而封孔质量的好坏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①封孔材料,需要选择性能良好、价格适中、易于操作的材料;②封孔的长度,封孔长度太短会导致高压水的渗漏,太长会造成人力、材料、时间的浪费。因此,要使水力压裂技术能够有效开展,必须在选取“物美价廉”的封孔材料的同时,研究材料承载能力与封孔长度之

关于水力压裂设备及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关于水力压裂设备及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摘要】水力压裂技术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设备和技术应用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全球各地的石油开采中也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是目前仍在广泛应用的评价认识储层的一种重要方法,水力压裂技术也是油田煤矿等产业生产中确保安全、降低危险的重要技术。近年来,水力压裂的几部发展很快,在压裂设备材料上也有了较大突破,压裂技术在油田勘探开发应用中和其他行业的应用中的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 【关键词】水力压裂;发展现状;趋势 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施工对压裂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压裂设备性能、压裂液等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压裂技术应用也有不同的需求,所以水力压裂设备和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进行,笔者在此对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应用现状和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具体内容如下。 一、水力压裂设备技术的发展应用现状 (一)端部脱砂压裂技术 现代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发展应用速度快,各种新技术工艺也都得到了综合运用,过去压裂设备和技术主要应用于低渗透油田,现在应用范围有了明显的扩大,在国内许多大型油田的中高渗透地层中不但应用了压裂设备和技术,且在技术上有了更大的突破。压裂技术应用于中高渗透地层时,实现短宽型的裂缝能够更好的控制油气层的开发,所以端部脱砂压裂技术应运而生,并在应用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近年来端部脱砂压裂技术在浅层、中深地层、高渗透以及松软地层都得到了应用,该技术的相关设备也在应用中得到了不断的改进。 (二)重复压裂技术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出现越来越多的失效井和产量下降的压裂井,二重复压裂技术正是针对该类油井改造和提高产量的有效技术措施。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对重复压裂设备和技术的研究都很重视,经过实践检验其应用效果也十分显著,重复压裂的成功率能够达到75%左右。在美国还有油田企业在应用重复压裂技术的同时还采用了先进的强制闭合技术和端部脱砂技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重复压裂技术设备能够用于改造低渗透和中渗透的油层,在直井、大斜度井以及水平井中都具有很高的应用效果,对提高产能具有很好的作用。 (三)高渗层防砂压裂技术 高渗层防砂压裂技术不但能够实现高渗透油藏的压裂,还能够同时完成充填防砂作业。传统的砾石充填防砂技术很容易造成对高渗透油层的破坏,导致导流能力下降,而高渗透防砂压裂技术是结合的端部脱砂技术,使裂缝中的支撑剂浓

水力压裂技术

水力压裂水力压裂:: 一项一项经久不衰的技术经久不衰的技术经久不衰的技术 自从Stanolind 石油公司于1949年首次采用水力压裂技术以来,到今天全球范围内的压裂施工作业量将近有250万次。目前大约百分之六十新钻的井都要经过压裂改造。压裂增产改造不但增加油井产量,而且由于这项技术使得以前没有经济开采价值的储量被开采了出来(仅美国自1949年以来就约有90亿桶的石油和超过700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因压裂改造而额外被开采出来)。另外,通过促进生产,油气储量的静现值也提高了。 压裂技术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当时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纽约、肯塔基州和西弗吉尼亚州,人们使用液态的硝化甘油压浅层的、坚硬地层的油井。目的是使含油的地层破裂,增加初始产量和最终的采收率。虽然使用具有爆炸性的硝化甘油进行压裂是危险并且很多时候是违法的,但操作后效果显著。因此这种操作原理很快就被应用到了注水井和气井。 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人们开始尝试向地层注入非爆炸性的流体(酸)用以压裂改造。在酸化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压力从逢中分离出来”现象。这是由于酸的蚀刻会在地层生成不能完全闭合的裂缝,进而形成一条从地层到井的流动通道,从而大大提高了产量。这种“压力从逢中分离出来”的现象不但在酸化的施工现场,在注水和注水泥固井的作业中也有发生。 但人们就酸化、注水和注水泥固井的作业中形成地层破裂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理解,直到Farris 石油公司(后来的Amoco 石油)针对观察井产量与改造压力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此次研究,Farris 石油萌生出了通过水力压裂地层从而实现油气井增产的设想。 第一次实验性的水力压裂改造作 业由Stanolind 石油于1947年在 堪萨斯州的Hugoton 气田完成(图 1)。首先注入注入1000加仑的粘 稠的环烷酸和凝稠的汽油,随后是 破胶剂,用以改造地下2400英尺 的石灰岩产气层。虽然当时那口作 业井的产量并没有因此得到较大 的改善,但这仅仅是个开始。在 1948年 Stanolind 石油公司的 J.B.Clark 发表了一篇文章向石油 工业界介绍了水力压裂的施工改造过程。1949年哈里伯顿固井公司(Howco)申请了水力压裂施工的专利权。 哈里伯顿固井公司最初的两次水力压裂施工作业于1949年3月17日,一次在奥克拉荷马州的史蒂芬郡,总花费900美元;另一次在位于得克萨斯州的射手郡,总花费1000美元,使用的是租来的原油或原油与汽油的混合油与100到150磅的砂子(图2)。在第一年中,332口井被压裂改造成功,平均增加了75%的产量。压裂施工被大量应用,也始料未及地加强了美国的石油供应。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压裂施工达到了每月3000口井的作业量。第一个过五十万英镑的压裂施工作业是由美国的Pan 石油公司(后来的Amoco 石油,现在的BP 石油)于1968年10月在奥克拉荷马州的史蒂芬郡完成的。在2008年世界范围内单级花费在1万到6百万美元之间的压裂作业超过了5万级。目前,一般的单井压裂级数为8到40

国内水力压裂技术现状

280 水力压裂技术又称水力裂解技术,是开采页岩气时普遍采用的方法,先多用于石油开采和天然气开采之中,其原理时利用水压将岩石层压裂,从而形成人工裂缝,然后让裂缝延伸到储油层或者储气层,从而提高油气层中流体流动能力,然后通过配套技术使石油天然气在采油井中流动,从而被开采出来。这项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有效的促进油气井增产。 1?水力压裂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水力压裂技术是1947年在美国堪萨斯州实验成功的一项技术,其大规模利用是出现在1998年,在美国开采页岩气的时候,作为一项新的技术使用,而这项技术的运用,使美国美国页岩气开发的进程和效率大大加快。 水力压裂技术在中国的研究和开发开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而大庆油田于1973年开始大规模使用这项技术,迄今已有30年历史。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压裂技术已经有了长足进步,已经非常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而在技术方面,由于不断引进和开发相关的裂缝模拟软件等,通过多次的实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裂缝的仿真模拟。而相应的技术也使用在了低渗透油气田的改造工作中,并且在中高渗透性油田也有广泛应用。这项技术在低渗透油田的应用技术已经非常接近国际水平,相比较差距非常小。 2?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水力压裂技术也随之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一项成熟的开采技术。而这项技术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从单井到整体的优化。最开始的时候,由于受技术限制,水力压裂技术只能针对一口井来使用,难以考虑到整体的效益。而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这项技术可以广泛的运用到整个油藏之中,可以对整个油藏进行优化设计,实现油藏的有效合理开发。 (2)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运用。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低渗透油藏大都难以有效的开发利用,虽然在各项新技术的使用下得到了一定得好转,但是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依旧是举步维艰。而水力压裂技术的日益成熟,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一状况。通过综合考虑水利裂缝的位置和导油能力,使用水力压裂技术使油藏的流体流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从而实现低渗透油藏的最大程度的开采利用。 (3)水力裂缝的模型逐渐从二维转变为拟三维。水力裂缝的拟三维模型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地层,可以非常真实的模拟水力压裂的过程,可以更好的更为直观的预测和观测水力压裂的使用进度,更好的对水力压裂过程进行控制,不但提高了效率,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成本。 (4)水力压裂规模扩大。随着技术的成熟和配套设施的完善,水力压裂的作业规模也随之变大,从最初的几立方米到现在几十甚至上百立方米,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低渗透油藏的采油率,实现了油藏的有效利用,因而成为开采作业中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 3?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水力压裂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为随着石油资源的逐年开采,低渗透油藏广泛出现,水力压裂技术之外的技术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低渗透油藏难以开采的现状,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水力压裂技术逐渐广泛使用在低渗透油藏之中,使低渗透油藏的开采效率大大增加。 (1)在低渗透油藏重复压裂促进采油率。主要的发展研究方向主要是加强对油藏状况的研究,建立科学的压裂模型,还要做到实时监测水力裂缝,对裂缝进度进行模拟和控制,其次利用高排量和大输砂量的泵注设备,进行注入作业,从而实现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开发。 (2)做好拟三维化模型向全三维化模型的转换,全三维化模型可以非常有效的、更为直观的模拟和观测地下裂缝的进度,可以非常有效的控制水力压裂技术的科学使用。还要做好油气藏模拟技术的研发,配合三维化模型,更好的观测和了解油藏状态,从而做出合理的高效的开采计划。 (3)针对传统的水力压裂技术会出现污染地下水的问题,可以在无水压裂液体系做出研究,实现高能气体压裂技术和高速通道压裂技术等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实现提高开采效率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有水压裂到无水压裂,从直井压裂到水平井分段压裂,从常规的压裂技术到现在的体积改造技术,压裂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为人类带来了丰富的油气资源。而随着油藏开发,大量低渗透油藏的出现,给水力压裂技术的使用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因而水力压裂技术拥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4?结束语 水力压裂技术是油气开发中所需要的非常重要的配套技术,而水力压裂技术和开采开发之间的结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采油效率,降低了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开采水平,使低渗透油藏得以稳定生产。而我国在这一技术上进行了大量投入,从研究人员和设施上,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持。而这一技术的逐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油气的开发效率,也很大程度改善了我国的石油供应紧张的现状,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作为油气开发的重要技术,水力压裂技术也会进一步发展,实现更高效率的油气开采。 国内水力压裂技术现状 续震?1,2 卢鹏?1,3? 1.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00 2.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杏子川采油厂 陕西 延安 717400 3.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下寺湾采油厂 陕西 延安 716100 摘要:最早的水力压裂技术出现于1947年,而现代使用的水力压裂技术则是1998年首次使用。这项技术的出现,是油气井增产出现了新的希望,帮助石油开采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成就和经济效益,从而使这项技术在我国石油开采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本文针对我国水力压裂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做出研究。 关键词:水力压裂?现状?前景

水力压裂综述

文献综述 前言 水力压裂是油田增产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由地面以超过地层吸收能力的排量高压泵组将液体注入井中,此时,在井底附近便会蹩起压力,当蹩气的压力超过井壁附近地层的最小地应力和岩石抗张强度时,在地层中便会形成裂缝。随之带有支撑剂的液体泵入缝中,裂缝不断向前延伸,这样,在地层中形成了具有一定长度、宽度及高度的填砂裂缝。由于压裂形成的裂缝提高了产油层导流能力,使油气能够畅流入井内,从而起到了增产增注的作用。 为了完成水力压裂设计,在地层中造成增产效果的裂缝,需要了解与造缝有关的地应力、井筒压力、破裂压力等分布与大小。这些因素控制着裂缝的几何尺寸,同时对与地面与井下设备的选择有关。同时,用于水力压裂的压裂液的性能、数量,支撑剂的排布情况关系到裂缝的几何尺寸,压裂技术-端部脱砂技术,对提高压裂效果起到很大作用,这些因素关系到能否达到油田增产的目的,需要进行详细研究。在建立适当的裂缝扩展模型的基础上,实现现场实际生产情况的模拟研究,对进一步优化水力压裂参数,提高压裂经济实用性起到很大作用。 这项油田增产措施自发展以来,得到国内外广泛采用,并且经不断的开发试验,已取得很大成效。 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过程 水力压裂技术自 1947 年美国堪萨斯州进行的的第一次试验成功以来,至今近已有60余年历史。它作为油井的主要增产措施,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石油单位的重视及采用 ,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60 年代中期以前 ,各国石油公司的工作者们的研究工作已适应浅层的水平裂缝为主,此时的我国主要致力于油井解堵工作并开展了小型压裂试验。 60 年代中期以后 ,随着产层加深 ,从事此项事业的工作者以研究垂直裂缝为主。已达成解堵和增产的目的。这一时期 ,我国发展了滑套式分层压裂配套技术。 70 年代 ,工作进入到改造致密气层的大型水力压裂阶段。我国在分层压裂技术的基础上 ,发展了蜡球选择性压裂工艺 ,以及化学堵水与压裂配套的综合

水平井压裂技术现状与展望

第31卷 第6期2009年12月石 油 钻 采 工 艺 OIL DRILLING & PRODUCTION TECHNOLOGY Vol. 31 No. 6Dec. 2009 文章编号:1000 – 7393( 2009 ) 06 – 0013 – 06水平井压裂技术现状与展望 李 宗 田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摘要:水平井具有泄油面积大、单井产量高、穿透度大、储量动用程度高、避开障碍物和环境恶劣地带等优点,在石油工业的科研和实践中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钻遇在低渗透油气藏的水平井,由于渗透率低、渗流阻力大、连通性差,产量达不到经济开发要求,必然要面临增产改造的问题。水平井水平段压裂与直井压裂改造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为此阐述了国内外水平井技术发展概况、水平井压裂设计、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水平井压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水平井压裂技术发展趋势,为同类油藏的改造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低渗透油气藏;水平井;压裂;现状;展望中图分类号:TE348;TE357.43 文献标识码:A Prospect of horizontal well fracturing technology LI Zongtian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 SINOPEC , Beijing 100083, China ) Abstract: Horizontal well has many advantages including large drainage area, high penetrating capacity, high recovery ratio, and the?ability?to?avoid?obstacles?and?harsh?environment?areas,?etc.?So?it?has?become?a?focus?of?people’s?attention?of?in?scientific?research?and?practice?of?petroleum?industry.?Because?of?the?low?permeability,?strong?filtrational?resistance,?poor?connection,?production?of?horizontal?wells in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o it is inevitable to tackle the problem of stimulating. Hydro-fracturing emphasis betwee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wells is different. This paper presents domestic and overseas horizontal well technical state-of-the-art, design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horizontal well, the technique of segmentation fracturing for horizontal well, main problems in hydro-fracturing for horizontal well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horizontal well. Key words: low permeability oil and gas reservoir; horizontal well; fracturing; current state; prospect 作者简介: 李宗田,1997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现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首席科学家。E-mail :lizt@https://www.360docs.net/doc/7310417279.html, 。 国内外油气田开发的实践表明[1-5]:对于薄储 层、低渗透、稠油油气藏以及小储量的边际油气藏等,水平井开发是最佳的开发方式。水平井技术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40年代付诸实施,80年代相继在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得到工业化应用,并由此形成研究、应用水平井技术的高潮[6-7]。 近年来,水平井钻完井总数几乎成指数增长,全世界的水平井井数为5万口左右,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69个国家,其中美国和加拿大占88.4%。在国内,水平井钻井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在 多个油田得以迅速发展,其应用油藏有低压低渗透砂岩油气藏、稠油油藏、火山喷发岩油气藏、不整合屋脊式砂岩油气藏等多种类型。中国石化从1991年开始发展水平井,2002年底共钻水平井325口,至2008年底,中国石化共完成水平井1711口。中国石油从2002年加大力度发展水平井,2006年当年完钻522口,2007年完成水平井600口,2008 年突破水平井1000口。中海油2000年以来每年水平井数量增

水力压裂技术新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64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8压裂实时监控技术 实时监控和监测技术,是通过在施工现场实时地测定压裂液、支撑剂和施工参数,模拟水力裂缝几何形状的发展,随时修改施工方案,以获得最优的支撑裂缝和最佳的经济效益。 (1)施工参数监控,包括排量、泵压、砂比等由仪表车直接显示和控制。 (2)压裂质量监测:分别监测混砂车出、人口压裂液(携砂液)的流变性、温度、pH值等参数,对压裂液流变性,特别是加人各种添加剂后的性能以及携砂能力进行定量分析,常用的仪器为范氏系列粘度计,并在模拟剪切和地层温度条件下模拟整个施工过程。对于延缓硼交联压裂液和延缓释放破胶剂体系,矿场实时监测更为重要。 (3)实时压力分析:根据测定的施工参数和压裂液参数用三维压裂模拟器预测井口或井底压力,并与实际值进行拟合,预测施工压力变化(泵注和闭合期间)和裂缝几何形状。主要用途如下: ①识别井筒附近的摩阻影响(射孔和井筒附近裂缝的弯曲),并能定性判断其主要影响因素,判断井筒附近脱砂的可能性; ②评价压裂设计可信程度:如果施工压力与矿场实时预测压力相吻合,则设计的裂缝几何形状是可信的; ③预测砂堵的可能性; ④确定产生的水力裂缝几何形状I ⑤提供施工过程的图像和动画信息。 矿场实时分析随着便携式计算机的发展,在矿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除GRI外,其它石油公司也都相继研制和发展了这套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与小型压裂测试分析结合应用。 9FASTFrac压裂管柱 贝克石油工具公司新近开发出一种连续油管压裂系统一FA刚下rac压裂管柱,用于对先前未处理到的层位进行选择性的增产措施,从而获得比常规压裂更高效、更经济的压裂效果。应用该技术能一趟管柱实现多层隔离与措施。从而降低了修井作业成本,节省了完并时间。由于该连续油管传送系统能保证高比重压井液不接触生产层,使完井和增产措施均不造成油井伤害,从而快速实现生产优化。FAsTFrac工具与Auto—J系统组成一个整体,Auto—J系统的作用是保证连续油管将压裂管柱送入或从井筒中起出。措施时,上部封隔元件和下部封隔元件能隔离一个或多个生产层。一旦第一次措施完毕,系统就复位并重新设置,下入另一个生产层。无论是FA跚下rac封隔器和桥塞系统,还是固定跨式双封隔器系统均能对过去遗漏的小型袋状油气藏实施经济高效的增产措施。 10新型CKFRAQ压裂充填系统 贝克石油工具公司新近研制成功新型CKFRAQ系统,该系统由多个高性能井下工具组件组成,尤其适用于极高流速和高砂比条件下。在应用软件的辅助下,CKFRAQ系统可以对压裂充填作业(用陶瓷支撑剂)中的泵的排量和容量进行优化,同时还可以将卡泵和套管腐蚀风险降至最低。经过大量模拟和小规模室内实验,该工具被应用于现场。人们还通过小规模室内试验,对工具转向孔的几何形状进行了评估,目的是找出哪种几何形状的转向孔遭遇的腐蚀最轻。此外,还进行了样机试验,以确保尽可能地延长套管的使用寿命。 贝克石油工具公司称,从毁坏性对比试验中可以看出,CKFRAQ系统的各种性能都胜过其它竞争产品。 今后的发展方向: (1)随着水力压裂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压裂液和支撑剂的性能也需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加强高性能压裂液和支撑剂的研究与开发。 (2)开展有效的裂缝检测技术研究。目前压裂后裂缝的检测技术仍然是水力压裂技术的一个薄弱环节,国内外采用的检测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很大的局限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3)在中高渗透地层中应用端部脱砂压裂技术,扩大水力压裂技术的应用范围。 (4)发展矿场实时监测和分析技术,提高施工的成功率和有效率。 [参考文献] [1]F.GUEKuru等著.冯敬编译,一种适用于低渗透浅层油藏的压裂方法[J].特种油气藏,2004(6).[2]吴信荣,彭裕生编,压裂液、破胶剂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9. [3]马新仿,张士诚.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现状[J].河南石油,2002(1). [4]PaulWKte,JohnD.Harkrider,FractureStimulationOpti删功tioninaMatureWaterfloodRedevelopment,《JPlr》,January,2003. [5]shyapoberskyJ,chudnovsky.Areviewofrecentdevel—opmentinfracturemechanics诵thpetroleumengineer—ingapplications,SPE28074。1994.(下转第67页)  万方数据

水力压裂技术

第六章水力压裂技术 一、名词解释 1、水力压裂:常简称为压裂,指利用水力作用使油层形成裂缝的方法,是油气井增产、注水井增注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不仅广泛用于低渗透油气藏,而且在中、高渗油气藏的增产改造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地应力:指赋存于地壳岩石中的内应力。 3、地应力场:地应力在空间的分布。 4、破裂压力梯度:地层破裂压力与地层深度的比值。 5、闭合压力(应力):使裂缝闭合的压力,理论上等于最小主应力。 6、分层压裂:分压或单独压开预定的层位,多用于射孔完成的井。 7、裂缝的方位:裂缝的延伸(扩展)方向。 8、压裂液:压裂过程中,向井内注入的全部液体。 9、水基压裂液:以水为基础介质,与各种添加剂配制而成的压裂工作液。 10、交联剂:能将溶于水中的高分子链上的活性基团以化学链连接成三维网状型的结构,使聚合物水溶液形成水基交联冻胶压裂液。 11、闭合压力:使裂缝闭合的压力,理论上等于最小主应力。 二、叙述题 1、简述岩石的破坏及破坏准则。 答案要点:脆性与塑性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破坏前总应变小于3%的岩石叫脆性岩石,总应变大于5%的岩石叫塑性岩石,总应变介于3~5%的岩石叫半脆性岩石。 岩石的破坏类型:拉伸破坏;剪切破坏;塑性流动。其中拉伸破坏与剪切破坏主要发生在脆性岩石。塑性流动主要发生在塑性岩石。 2、简述压裂液的作用。 答案要点:按泵注顺序和作用,压裂液可分前置液、携砂液和顶替液。其中,携砂液是 压裂液的主体液。○1前置液的作用:造缝、降温;○2携砂液的作用:携带支撑剂、延伸造缝、冷却地层;○3顶替液的作用:中间顶替液用来将携砂液送到预定位置,并有预防砂卡的作用;注完携砂液后要用顶替液将井筒中全部携砂液替入裂缝中,以提高携砂液效率和防止井筒沉砂。 3、简述压裂液的性能及要求。 答案要点:滤失少;悬砂能力强;摩阻低;稳定性;配伍性;低残渣;易返排;货源广、便于配制、价钱便宜。 4、压裂液有哪几种类型? 答案要点:水基压裂液、油基压裂液、泡沫压裂液、乳化压裂液、醇基压裂液、胶束压裂液。 5、简述常用破胶剂及其作用。 答案要点:主要作用:是使压裂液中的冻胶发生化学降解,由大分子变成小分子,有利于压后返排,减少对储集层的伤害。 常用的破胶剂:包括酶、氧化剂和酸。生物酶和催化氧化剂系列是适用于 21~54 ℃的低温破胶剂;一般氧化破胶体系适用于 54~93 ℃,而有机酸适用于 93 ℃以上的破胶作用。 6、影响支撑剂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要点:(1)支撑剂的强度:一般地,对浅地层(深度小于1500m )且闭合压力不大时使用石英砂;对于深层且闭合压力较大时多使用陶粒;对中等深度( 2000 m 左右)的地层一般用石英砂,尾随部分陶粒。 H p F F =α

非常规压裂液发展现状及展望_许春宝

非常规压裂液发展现状及展望 许春宝1,何春明 2 (1.中国石化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装备管理处,成都610017; 2.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500)[摘 要]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已经广泛应用的非常规压裂液体系,包括表面活性剂类压裂液 体系、醇类压裂液体系、二氧化碳类压裂液体系以及凝胶液化石油气类压裂液体系等;并对各种非常规压裂液的性能、储层类型以及现场应用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非常规压裂液 储层 发展现状 现场应用 收稿日期:2012-03-29。 作者简介:工程师,从事工程设备材料管理与研究工作。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以及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非常规油气资源已成为当前勘探开发的新热点。非常规油气资源主要包括致密砂岩气、 煤层气以及页岩气(致密油)等[1] 。 压裂改造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最重要措施,但非常规油气藏与常规油气藏的储层特征存在巨大差异,非常规油气藏(如页岩气及致密砂岩气)岩心通常表现为水湿, 且储层原始条件下其含水饱和度往往远低于束缚水饱和度,这种情况下外界流体进入储层后会发生自吸现象,造成近井地带或近裂缝壁面区域发生水相圈闭伤害,严重影响储层流体的流动能力。 非常规油气藏压裂改造的思路以及对压裂改造工作液性能的要求与常规储层存在较大差异。由于非常规储层的物性很差,因此对压裂改造工作液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包括低伤害性、与储层良好的配伍性、良好的返排性等。依据储层对压裂液性能的要求, 国内外已开发出多种适合非常规储层压裂改造的非常规压裂液体系,包括表面活性剂类压裂液体系、醇类压裂液体系、二氧化碳类压裂液体系以及凝胶液化石油气类压裂液体系等。1表面活性剂类压裂液 1.1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基压裂液早在1980s ,Nehmer [2] 就报道了表面活性剂 流体作为携砂液在砾石充填作业中的应用,表面活性剂流体在砾石充填领域的成功应用为其在压裂液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依据。1997年,Samuel 等 [3] 成功研制了无聚合物水基压裂液(VES 压裂 液), VES 压裂液以季铵类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 加入反离子使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蠕虫状胶束, 赋予流体黏弹性具有较好的携砂性能。VES 压裂液体系不需外加化学破胶就能自动破胶, 破胶液表面张力很低,返排能力强,且压裂液残渣含量几乎为零;同时,体系含有大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有效地稳定黏土,压裂过程中较低的表皮效应和油层污染能有效提高油气井压裂改造后的产能 [4-5] 。 目前,作为VES 压裂液使用较多的表面活性剂包括: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子型表面活性剂(Gemini 表面活性剂)。VES 压裂液体系配制简单, 只需加入表面活性剂以及无机盐(反离子)或带不同电荷的表面活性剂, 就能形成具有黏弹性的流体。体系不需要加入杀菌剂,因为体系中加入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本身就具有杀菌的能力;体系也不用加助排剂,因为VES 压裂液体系本身就具有很低的表面张力以及界面张力;同时也不用加黏土稳定剂,因为体系含有大量无机盐类物质(如KCl ,NaCl 等)以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好的防止黏土膨胀和微粒运移的能力。 压裂液的携砂性能是保证压裂施工成功以及支撑剂在产层良好铺置的关键。2002年,Asadi 等 [6] 提出,零切黏度是压裂液携砂的关键参数, VES 压裂液具有很强的黏弹性,在低剪切速率下压裂液表现出一定的屈服应力,支撑剂沉降速率

中石油压裂液技术发展思考

【技术】中石油压裂液技术发展思考 文/程兴生卢拥军管保山王丽伟翟文明华 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伴随着北美页岩气革命,储层改造技术正在引领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重大变革,已经成为与物探、钻井并列的三大关键工程技术。中石油60%~70%新增 储量为低渗特低渗透非常规油气资源,低渗特低透、深层高温、非常规和海洋石油等“难新”领域待开发利用。改造对象从常规储层到非常规储层,储层物性由高渗透到低渗透、超低渗,甚至为纳达西级致密储层;油藏类型由常规油气藏到致密气、致密油、页岩气、煤层气等;并伴有低压、异常高压、水敏、高温等特性,改造对象异常复杂。随着改造井数、层数、段数越来越多,储层改造呈现大排量、高泵压、大规模、工厂化作业的特点。上述变化对压裂液与储层、新工艺的适应性以及成本投入提出新的要求,有必要对中石油压裂液技术现状进行梳理,对未来发展进行思考和规划。 1 中石油压裂液技术与应用现状 压裂液的分类和命名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按照稠化剂类型进行命名,可分为植物胶类压裂液、合成聚合物压裂液、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纤维素压裂液等。本文以稠化剂分类为主线,结合特色压裂液技术,介绍中石油压裂液技术及应用现状。 1.1 胍尔胶压裂液 胍尔胶压裂液是由胍尔胶原粉或其衍生物与硼或锆等交联形成的冻胶。胍尔胶原粉水不溶物含量较高18%~25%,改性后的胍尔胶不溶物2%~12%。原粉1%浓度 增黏能力187 mPa.s~351mPa.s,冻胶破胶后残渣含量高,质量分数为7%~10%。原粉在大庆油田高渗浅层有应用。胍尔胶衍生物包括羟丙基胍尔胶(HPG)、超级胍尔胶(SHPG)、羧甲基胍尔胶(CMG)、羧甲基羟丙基胍尔胶(CMHPG)等,

水力压裂技术发展及展望

报告题目:水力压裂技术近期发展及展望 目录 一、弓I 言.............................................................. -2-.. 二、发展及简介........................................................... 般-… 2.1发展历程 ........................................................ 般-… 2.2原理简介 ........................................................ 般-… 三、近期进展............................................................ -.3-… 3.1植物胶及其衍生物 ................................................ -3-. 3.2纤维素及其衍生物 ................................................ -3-. 3.2.1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 -.4- 3.2.2改性羧甲基纤维素(CMPC) (4) 3.2.3羟乙基纤维素(HEC) (4) 3.2.4羧甲基羟丙基纤维素醚(CMHPC) .......................... .-4- 3.3合成聚合物 ...................................................... -5-.. 3.3.1丙烯酰胺类................................................ - 5-.. 3.3.2丙烯酸酯类................................................ - 5-..

压裂液的研究进展调研报告

压裂液的研究进展调研报告 压裂已经广泛应用于增产当中, 压裂液的性能在作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压裂液存在着破胶难,污染环境,污染储层,抗温抗盐性能差的问题。为此,在研究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回顾了压裂液技术的发展和现状,总结了适合不同地层条件的国内外压裂液新技术,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仍是以聚合物增黏剂为主的水基体系,并且研究出了抗高温清洁压裂液,微束聚合物压裂液,无聚合物压裂液以及新型原油基压裂液等等。水基压裂液残液五步处理法,在现场应用效果明显,残渣,破胶性能,相容性,水锁伤害是储层伤害的主要原因。压裂液将主要朝着地层伤害小,抗温抗盐,地层适应性强,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压裂液的类型:水基压裂液、油基压裂液、酸基压裂液、泡沫压裂液。 压裂液自从1947年首次用于裂缝增产以来经历了巨大的演变。早期的压裂液是向汽油中添加足以压开和延伸裂缝的黏性流体;后来,随着井深的增加和井温的升高,对压裂液的黏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始采用瓜胶及其衍生物基压裂液。为了在高温储层中达到足够的黏度和提高其高温稳定性,研究出了高温油基压裂液。最初使用的压裂液是炼制油和原油,由于最初担心压裂液和含有非酸性水液的油气储层接触,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后来实验已经证明,用适当的添加剂(粘土控制物质,表面活性剂等),使用水基液能处理大部分油气储层,在一个已知储层的压裂液处

理中,最好是通过实验室地层岩心实验(或者一贯的现场结果)来确定水基压裂液的可用性。 水基压裂液体系及技术包括:非交联型黄原胶/魔芋胶水基冻胶压裂液技术、PAC阳离子聚合物压裂液体系、有机硼交联水基压裂液技术、哈利伯顿微束聚合物压裂液体系、高黏度水基压裂液、无聚合物压裂液体系、低凝胶硼酸压裂液、无固相压裂液、无破胶剂压裂液技术压裂液。 油基压裂液体系及技术:低渗、低压、水敏性油气藏储量占每年探明储量的1/3 而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有效合理地开发这部分油气藏对稳定增加油气产量意义重大。国内油基压裂液主要由原油、胶凝剂、交联剂、破胶剂等组成,其中胶凝剂是压裂液中关键组分,因为其结构中的烷基碳链分布与所选原油或柴油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并且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压裂液的质量。 油基压裂液交联机理:柴油为非极性物质,无活泼官能团,化学惰性大难以形成交联结构,所用成胶剂是低分子量的表面活性剂,本身不增加黏度,但可以在油中形成胶束成胶剂扩散进入初交联剂液滴内时其中所含的酸性磷酸酯溶解在滴中并被中和引起铝酸根离子浓度减小,铝离子浓度增大,在适当条件下形成铝离子的八面向心配价体,初成胶剂中所含的磷酸酯通过该配价体与铝离子形成桥架网状结构产物,与初成胶剂中的烷基磷酸酯形成长链大分子,使油的黏度大幅度升高。 酸基压裂液:用植物胶或纤维素稠化酸液得到稠化酸或非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