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一般原则

设计的一般原则
设计的一般原则

设计的一般原则

课时: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归纳,得出设计的一般原则。

(2)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理解各设计原则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建构知识。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学会与他人交流观点的能力。

(2)增强学生对技术设计中人文因素的理解,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技术素养,增强面对技术世界的信心以及对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各设计原则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

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教授、任务驱动、典型案例分析、小组合作)。

四、教学准备

1. 教学资源的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手机及充电器实物、教学课件PPT、视频。

2. 教学课件的准备

教学课件比较简洁,多以生活实例及直观的图片来说明,抓住关键知识点,突出中心。

五、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设计的一般过程,知道要设计好一个产品,除了要经历一个科学合理的设计过程外,还应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这节课我们学习设计的一般原则,请同学们先看一组图片,初步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

【图片展示】手机的发展过程。

①大哥大手机

④带摄像

Mp3手机

(¥600)

⑤智能手机

苹果iPhone¥4999

⑧MOTO可降解手机(¥2880)

⑥透明手机(¥2500)⑦可窃听他人电话手机(¥3880)

③彩屏手机

(¥200)

②蓝屏手机

(一)自主发现、理解设计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每组选购一款手机,你会购买哪款?选择理由是什么?

【学生展示】学生在黑板表格中填写选择理由:新颖、功能、品牌、舒适、价钱、美观、环保等。

【教师解疑】产品是为人服务的,人的需求决定着产品的设计,我们购买手机时的选择理由,就是它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设计原则。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设计的一般原则:

1.新颖:创新原则;

2.漂亮:美观原则;

3.能打电话:实用原则;

4.便宜:经济原则;

5.全球漫游:技术规范原则;

6.窃听他人电话:道德原则;

7.环保:可持续发展原则。

【过渡语】刚才同学们找出了设计的一般原则,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继续讨论弄清以下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任务2】:

思考:请以手机或其它产品为例说明各设计原则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学生展示】

1. 创新原则

iPhone智能手机、触摸屏、上网、GPS体现了技术创新,可降解手机体现了材料创新。

2. 实用原则

手机的打电话功能体现了它的实用性,手机质量可靠、性能稳定、信号连续、音质好体现了物理功能,触摸屏使用方便以及人体工学设计体现了生理功能,有些人拥有一部iPhone智能手机感觉很有派头、有地位体现社会功能。

3. 经济原则

仅具备打电话等基本功能的手机价格便宜体现经济原则。

4. 美观原则

外观精致、美观大方、色彩饰物搭配协调体现美观原则。

5. 道德原则

可窃听他人电话的手机违背了道德原则。

6. 技术规范原则

全球通漫游功能、手机充电器国家标准体现了技术规范原则。‘

7.可持续发展原则

Moto设计的可降解手机不用后进入土中可以长出向日葵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

【教师评价】XX同学总结分析很全面,下面在以下方面再做强调。

【教师解疑】教师结合学生展示情况,重点解疑如下知识:

1. 创新原则

创新的方法和途径有:

①从原理、结构、技术、材料、工艺等方面改进和突破;

②使用最新的技术成果和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例如:创造一种新产品

采用一个新的方法和理论;采用一种新的生产组织管理方法;以新的商业形式来处理某种产品;使旧产品具有一种新的特性。

2. 实用原则

产品实用性的内涵很丰富,包括:

物理功能:性能、构造、效率、精度、可靠性;

生理功能:方便性、安全性、宜人性;

心理功能:造型、色彩、机理、装饰;

社会功能:显示产品象征、个人的价值、兴趣、爱好和社会地位。

3. 经济原则

(1)降低成本的途径:

①设计、材料、加工、包装、储存、运输、销售、维护、回收、管理等成本;

②降低材料消耗和节约能源,但绝不能为降低成本而粗制滥造,产品设计必须从消费者利益出发。

(2)价值优化原理:功能成本比=功能/成本

提高功能成本比的方法:①在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降低成本;②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增加功能;③在增加功能的同时降低成本。

4.美观原则

(1)随着时代进步,人们对美的需求日益增高,已成为技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实现产品美的设计途径(造型、大小比例、材料、色彩搭配、装饰图案等);

(3)美是多元化的,不同的人、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审美标准及对美的感受是不同的。

5. 道德原则

(1)技术产品的设计要有利于维护、完善社会伦理道德,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比如可窃听他人电话的手机、ATM机密码盗取器及考试作弊笔的设计。)

(2)以人为本,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环境保护;

(课本P63案例“给瓜子美容”。)

(3)设计中要遵循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不盗用和抄袭他人的设计成果。

(盗版软件、光盘及出版物。)

6. 技术规范原则

技术设计是一个创造过程,在人类长期的技术实践活动中,人们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所要遵循的一般规律、规定、法规、制度等,这就是技术规范。技术规范是有关开发生产技术的知识、领域、方法和规定的总和。

技术规范既有强制性的标准,也有推荐使用的技术规范。“标准”是一种评价体系,对技术产品起着监督和管理作用。另一方面企业生产技术产品,需要通过国家或国际有关部门和机构依据一定标准进行的认证。所谓认证,就是生产企业要通过资质审查。先由企业申报,再由相关部门或机构进行审查、现场检验等确定生产企业资质水平。例如:

(1) QS标志制度: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在产品包装上使用QS标志。

(2)中国3C强制认证。

7. 可持续发展原则

技术设计中,要考虑技术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给生态、环境、资源带来的不利影响。

可持续发展原则:指产品的设计既满足当代发展的需求,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即不以牺牲后人的利益和长远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学生思考】:请同学们分析:设计中如何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①尽可能选用可再生的资源和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如:环保餐具

②尽量减少原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如:减少过渡包装

③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如:电动自行车

④尽量降低产品在生产中的损耗;

⑤尽可能降低产品使用的能源消耗和材料消耗;

⑥还要考虑使用和回收问题。

【马上行动】:

1.现在市场上有一种奶瓶,与传统奶瓶最大的区别是加了一根底端插有带孔小钢球的软管,这样无论奶瓶水平放置,还是倾斜、倒立,婴儿总能喝着水,而且不至于呛着。试分析该奶瓶设计主要体现了哪项设计原则?()

A. 美观原则

B. 实用原则

C. 可持续发展原则

D. 技术规范原则

2.最早出现的洗衣机是用手来操作的,那是一个带柄的不漏水的箱子。洗衣时,将衣服和水都放进箱子里,然后转动手柄来搅动衣服。1907年,美国工程师阿尔瓦?费西尔设计出了第一台电动洗衣机——“托尔”它利用一个圆筒的来回转动,使衣物翻动洗净。这种设计体现了设计的()原则?

A. 创新

B. 美观

C. 道德

D. 经济

3.光能手机应用先进的太阳能技术,机身表面被太阳能电池板覆盖,在阳光、多云、阴天、灯光、烛光下,均可随时为手机锂电池充电光能手机的研制与开发,体现了下列选项中的()设计原则。

A. 安全

B. 美观

C. 可持续发展

D. 技术规范

4.在设计中,产品的生产尽可能就地取材,以免增加运输成本,设计普及型产品时,一般民众不太需要的功能不必纳入,以免产品的价格太高等,这体现了设计原则中的 ( )

A. 实用原则 B. 可持续发展原则 C. 道德原则 D. 经济原则

5. 目前世界上设计和生产的大多数飞机、轮船和飞船的舷窗的窗口都设计成圆形的,比如我们看到的“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的舷窗,这个技术应用案例说明了设计是具有()

A.美观原则 B.经济原则 C.实用原则 D.技术规范原则

【实际应用】

找出一些生活中不实用的设计案例,分析其不实用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 年级专业:2012级园林(景观设计) 学号:201206194028 姓名:唐明明

第一节技术标准 一、《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正文共列出151条基本术语,分为五部分:总则、城市和城市化、城市规划概述、城市规划编制(分十七项内容:发展战略、城市人口、城市用地、城市总体布局、居住区规划、城市道路交通、城市给水工程、城市排水工程、城市电力工程、城市通信工程、城市供热工程、城市燃气工程、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环境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地区保护、城市防灾、竖向规划和工程管线综合)和城市规划管理。 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建设部组织编制并于1990年7月颁布《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为国家标准,自1991年3月1日起施行。 1、城市用地分类 城市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其中大类共分为:居住用地(R)、公共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M)、仓储用地(W)、对外交通用地(T)、道路广场用地(S)、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G)、特殊用地(D)及水域和其他用地(E)10大类。在大类下,又根据土地的不同使用用途和使用功能条件划分了46个中类、73个小类,并在大类下,根据阿拉伯数字代码,以表明其中类、小类的具体类别。城市用地分类代号用于城市规划的图纸和文件。 2、城市用地计算原则 在计算城市现状和规划的用地时,应统一以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的范围为界进行汇总统计。城市用地按平面投影面积计算,其计量单位应为万平方米(公顷),总体规划用地应采用1/10000或1/5000比例尺的图纸,分区规划应采用1/5000或1/2000比例尺的图纸进行分类计算,现状和规划的用地计算应采用同一比例尺的图纸。 3、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规划建设用地的标准的内容: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和规划建设用地结构三部分。城市建设用地除水域和其他用地(E)类外应包括九大类用地。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为I~Ⅳ四级(用地指标数为60.1~120.0m2/人),现有城市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确定,应根据其现状人均建设用地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 活动和形式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即是一种 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意。城市广场的使用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古典的广场一般没有绿地,以硬地或建筑为主;现代广场则 出现大片的绿地,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实现 广场的“可达性”和“可留性”,强化广场作为公众中心“场所” 精神。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 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 比如广场要有足够的铺装硬地供人活动,广场中需有坐凳、饮水器、公厕、电话亭、小售货亭等服务设施,广场的小品、绿化、物 体等均应以“人”为中心,时时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处处符 合人体的尺度。 2.地方特色原则 城市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 首先城市广场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广场建设应继承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 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 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如济南泉城广场,代表的是齐鲁文化,体现的是“山、泉、湖、河”的泉城特色。广东新会市冈州广场营造的是侨乡建筑文化的传 统特色。西安的钟鼓楼广场,注重把握历史的文脉,整个广场以连 接钟楼、鼓楼,衬托钟鼓楼为基本使命,并把广场与钟楼、鼓楼有 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其次,城市广场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城市广场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 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 地气候条件。如北方广场强调日照,南方广场则强调遮阳。一些专 家倡导南方建设“大树广场”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3.效益兼顾原则 城市广场的功能向综合性和多样性衍生,现代城市广场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和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日益显现。因此,城市广场规 划设计不仅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还应体现出“生命至上、 生态为先”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首先,城市广场是城市中两种最具价值的开放空间(广场与公园)之一。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空间和枢纽,是市民社会生 活的中心,起着当地市民的“起居室”,外来旅游者“客厅”的作用。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感染力,也最能反映 现代都市文明魅力的开放空间。城市对这种有高度开发价值的开放 空间应予优先的开发权。 其次,城市广场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建筑空间形态、立体环境设施、园林绿化布局等方方面面。我们在进行城市广场规 划设计中应时刻牢记并处处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 重的原则,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兼顾的原则,切不能有所偏废。厚此薄彼,往往顾此失彼。如某市火车站广场由 于规划不合理,结果造成交通拥挤、排水不畅,雨天泥水地,晴日 灰满天,环境污染严重,市民怨声载道,游客望而却步,极大的损 害了城市形象。 再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要克服几个误区:一是认为以土地作为城市道路、广场建设的回报是一条捷径。二是广场越大越好。三是 让开发商牵着鼻子走。开发商看重的是建房、卖门面的利益;而政府 则应着重考虑增加绿地、建设广场和公园,改善旅游、购物、休闲 和人居环境。 突出主题原则

【范文】《设计的一般原则》知识点总结

《设计的一般原则》知识点总结 二、设计的一般原则 在长期的设计实践中,人们逐渐总结出创新、实用、经济、美观、道德、技术规范、可持续发展等设计的一般原则。这些原则往往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渗透,并体现在设计过程的各环节中,成为指导设计过程和进行设计评价的基本准则。 、创新原则 设计是人类为了追求美好生活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创新就是通过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或对已有的产品的革新来创造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事物或形式。创新是设计的核心。生活因设计而丰富多彩,设计因创新而魅力四射。 设计过程中,一般可以从原理、结构、技术、材料、工艺等方面进行考虑改进和突破,以实现创新的目标。要实现产品设计的创新,除了了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智慧外,还应注意利用最新的技术成果和现代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2、实用原则 设计中的实用性是指设计的产品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具有的基本功能。物理功能(性能、构造、效率精度和可靠性)、生理功能(方便性、安全性、宜人性)、心理功能(造型、色彩、机理和装饰)、社会功能(个人价值、兴趣、爱好和

社会地位)。 产品的实用性是从设计的目的出发的,它随时代的改变而改变,随人群的改变而改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3、经济原则 设计中的经济原则是指以最低的费用最得最佳的效果。所谓最低的费用,是指产品在得到最优良的设计,实现最佳的功能的同时,所涉及到的各方面的成本和总量最小。由于产品所用的材料都有其特定的性能和加工的方法,作为设计者,如果只追求形式美而不了解生产工艺,往往就会出现无法生产或成本很高的情况。另一个方面,如果设计者只追求价廉而粗制滥造,就从根本上违背了设计的目的,可能会导致产品滞销或亏本销售,造成更大的浪费。 产品设计必须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合理使用优质价廉、能优化产品质量的原材料,并在明确目标市场、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等基础上改进与完善产品设计,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服务。 功能成本比=功能/成本。提高功能成本比的方法:在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增加功能;在增加功能的同时降低成本。 4、美观原则 产品外观的美是通过对产品造型,大小比例,使用材料,色彩搭配,装饰图案等的设计组合来表达的。通过各种元素

城市设计导则内容.

城市设计导则内容 一、总体城市设计 1.总体城市设计原则; 2.土地利用规划; 3.总平面设计; 4.土地开发强度分区; 5.地下空间规划; 6.城市建筑高度控制; 7.城市天际线控制; 8.路径与节点控制; 9.开敞空间系统规划; 10.建筑色彩设计及指引; 11.城市交通系统(交通组织方式、步行系统、道路断面形式、道路绿化指引; 12.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公交线路组织、公交港湾站设置、有轨电车系统、地铁 接驳站点设计。 二、建设地块图则 1、地块图则 强制性内容——建筑布局形式、建筑高度、建筑退线、沿街界面、贴线率、底层通透率、出入口位置、开敞空间、视线控制、街道绿化

引导性内容——建筑体量、建筑风格、高层建筑位置、主体立面、裙房形态、第五立面、公共景观,街道设施、停车场、建筑布局形式 2、特色地区城市设计引导 滨水地区应强调建筑与环境的融合,突出滨湖区域和内河区域特点不同的城市空间,形成具有特色的建筑布局,灵活多变的滨水界面,富有韵律的天际线;控制视线廊道,聚焦景观节点;规划多条通往滨水开敞空间的路径,将步行廊道与开敞空间相结合,构建顺畅的步行网络;控制公共建筑与水体的空间关系,加强水岸断面形式的 设计,打造魅力滨水休憩空间;有效处理地块与防洪堤间的竖向高差,弱化防洪堤的阻隔效果。 商务轴两侧地区应强调商务氛围,打造宜人的街道尺度,突出中央商务轴线的空间特点。沿轴线依据功能划分多个风貌区,打造各具特色的城市空间;合理组织路径串联各个景观节点,形成连续的步行系统;注重街道空间节奏的变化和建筑界面的设计;强调地块内部功能的复合利用,有效提高土地使用价值。 形成具有标志性的建筑节点; 滨水地区应强调城市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融合,突出滨湖和滨内河不同特点的 城市空间。考虑滨水界面、天际线、视线廊道、景观节点等内容; 规划步行系统与开敞空间相结合,组织顺畅的休闲游线;依据使用功能,控制建筑与水体的空间关系;加强水岸断面形式的设计,打造魅力滨水休憩空间;有效处理地块与防洪堤间的竖向高差,弱化防洪堤的阻隔效果。 商务轴线两侧地区强调商务氛围的营造和步行街道尺度的宜人,突出中央商务轴线的空间特点。凸显城市核心商务区形象,形成具有标志性的建筑节点;沿轴线依据功能划分多个风貌区,打造各具特色的城市空间;合理组织路径串联各个景观节点,

城市设计导则

第九章城市设计导则 第一条系统设计导则是根据城市设计各个体系完整和有效运作的要求,提出城市土地使用、公共空间组织、交通组织、城市形态塑造、自然生态保护等方面所必需遵循的总体原则和规定,对城市重点地段和近期建筑项目进行设计引导,对一些近期难以开发或不可预见的项目仅原则上控制其建筑风格。设计引导的形态方案是引导性的,开发活动在贯彻控制意图的前提下,具有多种形态方案的可能。涉及每个地块的具体设计原则应参照分地块设计导则。 第二条空间使用体系(含土地使用体系) 合理规划地块,确保本区域各地块进行建设实施时,整体的城市设计目标与构思依然可以被维持与执行。控制本区域各地块上的使用功能和开发强度,并在各项指标上加以落实,在功能分区的基础上,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城市活力的提升,构建亲水宜人的滨湖城市空间。 1、地块划分原则上以道路中心线或河道湖泊蓝线为边界,区域内各地块的划分界线和编号如地块编号图所示。 2、区内各地块的使用性质和功能是城市整体功能的一部分,不宜随意更改。地块的功能在各地块的导则中阐明。每一地块体现的是城市整体设计原则,地块内形态控制是城市空间形态整体协调的反映,应严格遵守。 3、为保证城市建设的完整性,各地块的详细实施计划应整体设计、送审。基于操作的现实性和市场因素,可允许进行分期建设,分期分区办法应专门研究实施。 4、各地块控制图中确立的技术指标,反映城市空间容量的整体平衡,应予遵守,建设时如因具体情况变化,需经专门审议许可,但其变化不得超过10%。 5、各地块开发应体现公共空间优先原则,在具体使用功能与公共空间矛盾时,以确保公共空间的实现为先。应鼓励地块开发使用者为公众提供公共空间,建议规划部门根据提供公共空间的数量给予适当的容积率奖励。应鼓励几个相关联系的地块组合进行整体实施建设,以促进城市功能的有机性和城市形态的完整性。 第三条交通空间设计导则 综合考虑机动车道路及公共停车、步行交通、轨道交通、防洪抢险交通等,在原有规划道路系统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和组织动态、静态及堤坝抢险交通,通过对道路系统、道路断面及标高、公交站点、社会停车场设置、地块车行出入口等的控制,确保滨湖广场区域以及核心商务区的交通可达性,确保区域内机动车交通顺畅通达、车辆停泊方便有序、步行系统安全便利,建立服务于滨湖新城核心区的、具有良好可达性的交通体系。 1、交通性道路:参照车行尺度、速度进行空间组织,充分利用自然水体或人工标志提供方向指认,绿化种植应强调其个性,形成各具特色的景观标志。 2、生活性道路:塑造以人为本的尺度空间,在维持必要车行交通量的基础上,拓宽人行面积,增加行人穿越道,增加行人活动的范围。在市民活动量密集并有特色的路段,设置休息区,增加行人滞留机会。

城市设计

第一章城市设计概论 1、城市设计概念:城市设计以城镇发展和建设中空间组织的优化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人、自然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环境对象所进行的研究和设计。 2、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区别: (1)城市规划具有战略性,它着重研究城市用地使用的综合组合,寻求社会经济,环境效应的综合平衡。城市设计具有战术性,他主要研究的是城市物质形态环境,内容比较具体细致,属于微观方面。 (2)城市规划偏重于二维,是对城市功能结构的合理安排布局。城市设计偏重于三维,是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塑造。 (3)城市规划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城市设计一般采用自下而上的思维方式。 3、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区别: (1)就研究对象而论,建筑设计解决的是使用功能,城市设计关心的是建筑与建筑,及其环境之间的关系。即整体环境质量。 (2)城市设计强调公众参与,建筑设计以精英的方式出现,以业主与自身的价值取向为目标。 (3)城市设计注重大范围的环境质量,表现为面状、线状的整体性。建筑设计只是城市环境中的点状个体。 4、现代城市设计在具体的发展方向和科学问题方面,主要包括: (1)研究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关系,讨论城市设计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体系。 (2)基于全球环境变迁而考虑的绿色城市设计研究。 (3)城镇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方法,关注对城市特色、城市建筑一体化、城市活力等的研究城市历史文化的继承和拓展、城市设计运作管理机制以及结合具体工程项目的设计优化。 (4)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城市设计技术操作过程科学性的改善。 (5)基于新型人环境资源关系的理想城市模式的追求和探索。 第二章城市设计的历史发展 1、古罗马城市设计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征:其一是享乐主义特征,其二是实用主义特征,其三是炫耀主义特征。 2、中世纪城市主要可分为3种类型:一、要塞型,二、城堡型,三、商业交通型 3、田园城市 主要思想:城市应兼具城乡两者特点,规模适度协调共生,既具有高效能与适度活跃的城市生活,又兼有环境清新美丽如画的乡村特色。 影响:提出一套完整的城市体系对气候的有机疏散、卫星城等理论有重要影响。广亩城市 主要思想:消灭大城市,代之以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的办农田式社团。 影响:导致西方国家的新城运动,成为欧美中产阶级郊区化运动的根源。

城市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城市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一)统筹兼顾,综合部署 (二)协调城镇建设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制定城镇体系规划,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从区域整体出发,明确城镇的职能分工,引导各类城镇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2、统筹安排和合理布置区域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实现基础设施的区域共享和有效利用 3、限制不符合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开发活动,保护资源,保护环境。 (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的提高 城市规划,特别是大城市的规划必须按照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建设,增强城市的综合功能,为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2、合理调整用地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改善城市环境的目标。 3、着力发展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做好这方面的规划布局和用地安排。 4、适应科技、信息业迅速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加强交通、通讯工程建设。 5、加强居住区规划,做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生活方便、环境优美。 (四)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与水资源 要明确和强化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管制作用,确保城市土地得以合理利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科学编制规划,合理确定城市用地规模和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并严格执行国家用地标准。 2、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尽量少占基本农田。 3、按照法定程序审批各项建设用地,对城市边缘地区土地利用要严格管制,防止乱占滥用。 4、严格查处一切违法用地行为,坚决依法收回违法用地。 5、深化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促进土地合理利用,提高土地收益。 6、重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在城市规划统一指导下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开发。 我国也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的矛盾同时存在。城市建设和发展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合理和节约利用水资源。 1、把保护水资源放在突出位置,切实做好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规划,要优先保证居民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工业用水和其他建设用水。 2、依据本地区水资源状况,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 3、根据水资源状况,合理确定和调整产业结构,缺水城市要限制高耗水型工业的发展,对耗水量高的企业逐步实行关停并转。 4、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并重视污水资源的再生利用。 5、加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地下水已超采的地区,要严格控制开采。 (五)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规划的一项基本任务,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1、逐步降低大城市中心区密度,搞好旧城区改造,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的疏散中心区人口。重点解决基础设施短缺、交通紧张、居住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严格控制新项目的建设。 2、城市布局必须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建设项目选址要严格按城市规划进行,市区污染严重的项目要关停或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广场规划设计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外,一般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 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即是一种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意。城市广场的使用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古典的广场一般没有绿地,以硬地或建筑为主;现代广场则出现大片的绿地,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实现广场的“可达性”和“可留性”,强化广场作为公众中心“场所”精神。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比如广场要有足够的铺装硬地供人活动,广场中需有坐凳、饮水器、公厕、电话亭、小售货亭等服务设施,广场的小品、绿化、物体等均应以“人”为中心,时时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处处符合人体的尺度。 地方特色原则 城市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 首先城市广场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广场建设应承继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如济南泉城广场,代表的是齐鲁文化,体现的是“山、泉、湖、河”的泉城特色。广东新会市冈州广场营造的是侨乡建筑文化的

传统特色。西安的钟鼓楼广场,注重把握历史的文脉,整个广场以连接钟楼、鼓楼,衬托钟鼓楼为基本使命,并把广场与钟楼、鼓楼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其次,城市广场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城市广场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如北方广场强调日照,南方广场则强调遮阳。一些专家倡导南方建设“大树广场”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效益兼顾原则 城市广场的功能向综合性和多样性衍生,现代城市广场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和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日益显现。因此,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不仅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还应体现出“生命至上、生态为先”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首先,城市广场是城市中两种最具价值的开放空间(即广场与公园)之一。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空间和枢纽,是市民社会生活的中心,起着当地市民的“起居室”,外来旅游者“客厅”的作用。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感染力,也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魅力的开放空间。城市对这种有高度开发价值的开放空间应予优先的开发权。 其次,城市广场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建筑空间形态、立体环境设施、园林绿化布局等方方面面。我们在进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时刻牢记并处处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兼顾的原则,切不能有所偏废。厚此薄彼,往往顾此失彼。如某市火车站广场由于规划不合理,结果造成交通拥挤、排水不畅,雨天泥水地,

江苏省城市设计导则

江苏省城市设计编制导则(征求意见稿) 一、总则 为促进提高城市规划编制质量,加强城市地区的整体筹划,提升城市品位和特色,规 范各类城市设计的技术要求和编制管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2、本导则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江苏省设市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单项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县城所在地镇的有关规划编制和城市设计参照执行。 3、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满足使用者要求,从使用者角度,满足其基本需求及认知、审美需求,促进公共资源的公平使用,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 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规划地段及周边的基本状况,尊重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体现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 经济可行。加强经济可行性评估或测算,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并有利于落实节能减排和集约发展的基本原则。

有利实施。考虑多元化实施主体的特点,与城市规划的制定、实施充分衔接,满足实施和管理的要求。 4、城市设计的内容与作用 4.1 城市设计的层次和内容 城市设计是以城镇发展和建设中空间组织与优化为目的,对包括人、自然和社会经济 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环境对象所进行的研究和设计。城市设计分为总体规划阶段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城市设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的城市设计。 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是运用城市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在城市功能、用地布局、空间组织等方面体现城市设计的内涵,并在城市景观设计、风貌特色塑造等方面重点表达城市设计要求。 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的城市设计是对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重点地区以及根据城市规划管理需要划定的其他重要地区、地段、节点,从城市(整体)角度单独进行的深化设计。 4.2 城市设计的组织方式

城市设计导则技术标

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城市规划技术标 二O一四年九月二十日

一、规划编制的技术思路 城市设计导则规划思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确定总体格调及分区风貌 城市总体格调是由每个分区的特征所组成的,人们对城市的印象是对各分区印象的综合。构成分区的城市意象要素越一致,城市的总体格调就越明显。但局部的反差,也会起到反衬作用,使城市的总体格调更为突出。关键是确定其中的“度”。城市设计导则的目的在于从总体上明确一个主导的旋律,在保持各功能区各自的特征的同时,取得城市总体意象的和谐。要确定六盘水市的总体格调:优雅宁静还是喧闹繁华?外界对六盘水市的印象是什么?本市市民对城市的描述?他们对哪些城市特征感到自豪?城市的自我意象是什么?要有简洁的文字描述这些特征。随后的具体城市设计原则,都要围绕塑造城市总体格调服务。 在此基础上,对六盘水市各个不同特征区域进行划分,进而对每个特征区的特征进行描述,如老城区与新城区,居民区与行政区,商业区与工业区……不同的街区最好要有明确、清晰的边界,其特征应为多数市民所公认,当地居民应对这些特征感到自豪,确定各区的格调与主题。 通过对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目前六盘水市总体城市意象的特征和优缺点。针对现状在考察六盘水市传统城市风貌和广泛征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六盘水市的城市意象的总体风格。该风格应能反映六盘水市的传统,并具有同其他城市不同的鲜明特征。在这一总体城市特征下,确定城市不同地区的风格:老市区/新市区/行政区/风景区/工业区/保护区/……等的风格和主题。使城市各区在统一的风貌下,具有同其内容和历史相呼应的独特个性。不同街区的人口、边界、广场和公共中心和建筑风格的识别性,对城市有重大影响的区域如市政中心、中心商务区等要给予特别重视。确定六盘水市的文化主题:文化主题可以通过城市设计体现在路名、城市家具、城雕、广告等城市各个角落。城市的文脉:六盘水市历史上的布局理念,对现有地形、地貌、水系的空间解释(风水)。新的城市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继承。延续传统的建城概念。 2细化分区城市设计导则 2.1、目标 在明确城市城市总体格调与风格,各区格调与风格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街区,路段绘出不同城市设计要求,提出每个区主要高度、宽度、绿化、色彩的整体要求。引导制高点及视廊,城市的制高点是城市三维特征最引人注目的要素。城市应在充分理解自然要素的前题下,确定其三度空间的分布(如传统的背山、面水、左青龙、右白虎的老

城市设计-导则

石家庄北部新区经开园金山片区城市设计 导则 附件一:报告书 附件二:设计缩图 附件三:城市设计图则

附件一:报告书

附件二:设计缩图

附件三:城市设计图则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空间形态结构 第三章城市设计要素 第四章控制规定 第五章实施措施 第六章附则 附件一:城市设计报告书 附件二:设计缩图 附件三:城市设计图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搞好金山片区作为城市窗口的开发和城市形象的有序建设,各项设施的配套,特编制本导则。 第二条城市设计依据 1.2.1 《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 1.2.2 《石家庄北部城区分区规划》 1.2.3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2.4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园区金山片区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国际竞赛文本》 1.2.5 《石家庄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1998年) 第三条设计目标 1.3.1 金山片区是以高科技产生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基地和出口加工区,应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生活舒适、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新区,体现生活环境高村准、城市建设高起点、工业企业高效益、生态环境高质量。 1.3.2 在形象上创造能够代表直辖市地位的窗口城市景观,满足人们对直辖市新形象的追求。 1.3.3 在管理上满足对该地区整体形象控制的要求,为土地开发利用和单体建筑设计提供依据。 1.3.4 在功能上保证配套设施的合理布置和用地规模,满足人们对环境品质的要求。 第四条设计原则 1.4.1 整体性原则 城市景观的连续性必须通过建筑单体之间的相互协调才能实现,保证城市的整体性是城市设计的第一原则。 1.4.2 以人为本的原则 创造符合人的尺度的空间环境,以丰富、细致的设计和优美的环境体现人是空间活动的主角这一基本原则。 1.4.3 弹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 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能够为管理提供充分的余地来调整以适应规划范围内发生的新情况,从而使整体要求的实现成为可能,真正为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为开发提供有效的指导。 1.4.4 先进性原则 必须体现最先进的建设技术和开发经济,整体的发展模式应具有超前性,保证在设计的时效内不落后。 1.4.5 远近期结合原则 保证在较短的时期内实施与整体控制之间的合理衔接,并逐步实现和达到

城市广场设计心得

城市绿地广场设计心得 城市广场被称为城市的客厅,它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广场规划设计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外,一般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二、地方特色原则: 城市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 首先,城市广场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广场建设应承继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其次,城市广场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城市广场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三、突出主题原则: 城市广场无论大小如何,首先应明确其功能,确定其主题。这也可谓之“纲举目张”。围绕着主要功能,广场的规划设计就不会跑题,就会有“轨道”可循,也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特色和内聚力与外引力。是交通广场、商业广场,还是融纪念性、标志性、群众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广场,要有准确的定位。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力求突出城市广场在塑造城市形象、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活动需要与改善城市环境的三大功能。并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旨,整体考虑广场 四、构成城市广场的要素: 从形态上看,城市广场由点、线、面及空间实体构成。构成城市广场的一般要素包括:绿地、铺地、雕塑、小品、水景、照明等,下面就除绿地外的其它要素进行介绍。 1.铺地 铺地是广场设计的一个重点,其最基本的功能是为市民的户外活动提供场所,铺装场地以其简单而具有较大的宽容性,可以适应市民多种多样的活动需要。铺地可划分为复合功能场地和专用场地两种类型:复合功能场地没有特殊的设计要求,不需要配置专门的设施,是广场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专用场地在设计或设施配置上具有一定的要求,如露天表演场地、某些专用的儿童游乐场地等。 从工程和选材上,铺地应当防滑、耐磨、防水排水性能良好。花岗岩是用于铺装的一种高档材料,具有高雅、华贵的效果,但成本高、投资大,需要与一定的场合相匹配,尤其是雨雪天防滑效果差,用作广场铺装材料存在安全隐患。过去大多广场铺地用的水泥方砖和现在流行的广场砖相对刻板而单调,若在重点地方稍加强调,会对比衬托出一种意想不到的美感。天然材料的铺地,如砂子、卵石则显得纯朴甜美,富有田野情趣,对人往往更具亲和力,是广场铺地中步行小径的理想选材。其实,混凝土可以创造出许多质感和色彩搭配,是一种价廉物美使用方便的铺地材料,国外在这方面研究得很深,一些重要地段的铺装也都使用混凝土材料,如巴黎艾菲尔铁塔下的广场,铺地与坐凳小品都是混凝土制品,并无不协调或不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 2.1 城市设计部分理论简介 2.2 城市社会学等学科对城市空间的研究 2.3 场所 2.4 生态城市的理念和绿色城市的设计 《城市设计概论》 2.1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简介 2.1.1卡米诺·西特2.1.2 凯文.林奇 2.1.3 克里斯托夫.亚历山大2.1.4 波纳 2.1.5 诺伯格.舒尔兹2.1.6 芦原义信 2.1.7 罗杰.特南西克2.1.8 比尔.西列尔 2.1.9 稹文彦2.1.10阿尔多.罗西 2.1.11 黑川纪章 2.1.1卡米诺·西特 卡米诺·西特(Camillo Sitte,1889)在《城市建设艺术》一书中,运用艺术原则对城市空间的实体(主要是教堂等)与空间(主要是广场空间)的相互关系及形式美的规律进行的深入的探讨,并通过于19世纪末欧洲工业化城市空间的比较分析,对当时欧洲工业化城市空间的平淡,缺乏艺术感染力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认为工业化城市空间主要有三个体系和若干他们的变体,即矩形体系,放射体系,三角形体系,变体是这三者混合的产物.从艺术的眼光来看,所有这些都是毫无价值的,没有艺术气息.这些体系除了标准化的街道模式之外一无所成,它们在概念上是纯粹机械性的.在这些体系中道路系统仅仅是交通设施,从来不是服务于艺术目的的工具,它们不具有任何感染力,因为只能从地图上才能看出它们的特征. 卡米诺·西特主要是从视觉及人们对城市空间的感受等角度来探讨城市空间和艺术组织原则.卡米诺·西特认为,现代城市规划的骄傲是圆形广场,没有比这更能说明艺术感情的完全缺乏以及对于传统的蔑视的了,而这现代城市规划的特征.当围绕这样一个广场步行时,眼前的景象持续不变,使得人们不能知道自己正确的确切位置.转一个弯就足以使一个陌生人在这种旋转木马的广场上无所适从,迷失方向. 卡米诺·西特的城市空间艺术原则,是基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中,各实体要素之间功能关联及组合关系而得出的,其艺术原则的核心表现在注重整体性,注重关系,注重关联的内在性. 卡米诺·西特的城市空间艺术原则有其历史的局限性,正如亚瑟·霍尔登(Arthur C.Holden,1945)所言,西特从未体验过摩天大楼.他未必曾经想到过我们的城市有朝一日会为高层的巨大体量所充塞. 2.1.2 凯文·林奇 凯文·林奇是从探求城市的形念,结构和组织开始的,《关于对城市满意情况的记录》(Notes on City Satisfaction,1953)是1952~1953年间他在欧洲考察对于有关城市的理论基础的回答.在《城市的形式》(The Forms of Cites,1954)一文中,他从历史和形态的角度对城市形式的不同属性进行了探讨,例如城市的大小,密度,特征和模式等. 凯文·林奇的城市美不仅指构图与形式,而是将之分解为人类可感受的城市特征,如易识别,易记忆,有秩序,有特色等.他对于人们对环境的感知与体认有着格外的重视,并认为,好的城市形式也就是这种感知和体认比较强烈的城市形式.林奇1959年发表《城市的意象》一书,从视觉心理和场所的关系出发,利用居民调查和实地体验的方法,研究使用者认知图式(cognitive map)与城市形态的关系,从而确定了一种全新的城市分析与设计方法. 人对环境的感知,也就是一种格式塔.人总是将感知对象加以组织和秩序化,从而增强对环境的适应和理解.林奇从市民的认知地图入手,探求城市内在关系的秩序.他调查了美国的三个

设计的一般原则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 必修模块 教材版本(苏教版) 《技术与设计1》(必修1) 第三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二节设计的一般原则 设计时段:二课时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徐徐 2009.11.3

课题:设计的一般原则 课型:新授课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初步学会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个产品。 2.能力目标: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 3.情感目标:提高审美情趣和技术素养,增强面对技术世界的信心以及对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技术世界因设计而愈加精彩,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关键。 问:创新常常表现为什么? 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什么是创新? 创新就是通过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或对已有产品的革新来创造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事物或形式。 也就是说,一个成功的设计,除了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过程外,还应遵守一些基本的原则,即创新、实用、经济、美观、道德、技术规范等等,它们是指导设计过程和进行设计评价的基本准则。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课题——设计的一般原则。 二、新课学习 1.创新原则 注意:创新既包括创造或改进新产品,也包括新的生产方法或以新的商业方式来处理某种产品等。 P57案例分析:洗衣机的变迁 为了使学生对创新原则有更为感性直观的认识,通过洗衣机实物图片和简单教具的演示,来寻找洗衣机在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方法,逐步学会运用这些方法来进行创新。 图片展示:市售的双缸洗衣机、套缸洗衣机、滚筒洗衣机图片。 书中没有套缸洗衣机的图,所以拍摄了套缸洗衣机的俯视图,让学生了解销量比较大的这种洗衣机的结构。 为了使学生了解洗衣机的创新历程,把自制的洗衣机结构教具放到视频展台下演示洗衣机的发展史。这套教具是用透明的巧克力包装盒做洗涤缸,酸奶桶做甩干桶,签字笔芯和笔杆做成转轴,硬纸片做波轮。能比较明晰的演示洗衣机从简易的“托尔”到单缸、双缸、套缸及滚筒的创新过程,关键是把几种形似复杂的洗衣机通过教具展示的简单明了,打破了创

城市广场设计问题及解决方法

城市广场是一个城市的象征,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是为了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节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按其功能性质一般分为:市政广场、交通广场、纪念广场、休闲广场、商业广场等。 一、城市广场存在的问题 1.城市广场千篇一律,缺少独特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广场在设计之初只以追求视觉效果和平面形式为目的,忽略了人的活动需要和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和挖掘,很多城市广场变得千篇一律,城市广场的设计不具有本身的创造性和独特性,失去了特色和地域属性。人们在城市广场里找不到自身的地域归属感,甚至出门游玩时在其他城市的广场里也始终存在似曾相识的熟悉感,千城一面的尴尬场景在中国现代的城市广场中普遍存在。 2.广场设计缺少人性化。 规划和设计的目的不是创造一个有形的工艺品, 而是创造一个满足人类行为的环境,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花园和市民客厅,只有市民参与其中,城市广场才能发挥出其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重要作用。但在中国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建成的广场冷冷清清,缺乏人的活动。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城市广场缺少人性化的设计,例如很多城市广场规模失控,尺度过大,游人在这样的尺度之下只感到自身的渺小, 失去乐趣和新鲜感.

二、城市广场设计的方法 1.城市广场应注重文化的注入 2城市广场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人的活动需要。人们需要单独的个体活动,广场中就应有供人散步的步道,人们需要多人的群体活动,广场中就应有供人聚集的交流场所,只有满足人类在广场中活动要求,这样的广场才能够称得上是“人性化”的。 城市广场设计在营造空间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游人可能在其中进行的活动形式和内容,给游人创造出适宜个体、群体、动态、静态等多种活动的空间形态,吸引游人前来使用。城市广场的使用者是城市居民,而城市居民当然就包括弱势群体:老人、孩子、残疾人和行动不便者,城市广场如果缺少针对这些群体而进行无障碍设计,也就把这些弱势群体拒于广场空间之外,丧失了城市作为市民客厅的核心意义。所以城市广场设计中要注重无障碍设计。 三、城市广场的设计原则。 1、整体性原则。古语说的好:“倾国须通体,谁来独赏眉”。作为一个成功的广场设计,整体性是第一重要的,它包括功能整体和环境整体两方面。功能整体即是说一个广场应由其明确的功能和主题。在这个基础上,辅之以相配合的是次要功能,这样的广场才能主次分明,特色突出。环境整体主要考虑广场环境的历史文化内涵、时空连续性、整体与局部,周边建筑的协调和变化。 2、尺度适配原则

设计的一般原则教案设计

设计的一般原则(第二课时)教案 江苏省省木渎中学凌益民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有选择性地介绍了设计的七个原则,是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创造的核心内容。它是本册教材学习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设计创造热情的关键内容。这一节内容的学习需要2课时,本课是第二课时。本节内容重点学习三个原则:道德原则、技术规范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还让学生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及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的同时,在实践中感受和欣赏设计的乐趣,激发学生对技术和设计产生浓厚兴趣和学习欲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内涵及巧妙适用。 (2)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 (3)能遵守原则,进行简单的设计与制作。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一般原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 (2) 培养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学会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发展辨证思维能力,用发展、联系的观点看待多元素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辩证地看待设计原则间关系以及在人文和社会伦理道德大环境下正确使用设计的原则; (2)培养对设计的兴趣和想象力,高产品质量意识、审美情趣和技术素养,培养面对技术世界发展的信心以及对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增强面对技术世界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是重点;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设计某个产品是难点。 四、教具:多媒体课件、各种款式的矿泉水瓶、一些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合作探究:研究矿泉水瓶设计中合理和有问题的地方 体重轻,柔韧性强,经久耐用,造价低廉,防化学腐蚀,不易破碎,符合人机关系。 复习;根据上节课学习过的创新、实用、经济、美观原则,思考矿泉水瓶子体现的设计思想? 创新原则(创新是设计的核心):从形状、材料、结构、使用上都有创新。 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 实用原则(实用是设计的根本):包括物理、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矿泉水瓶上有波纹:增加摩擦,方便手拿捏,防滑。还有就是均匀的重复,层次感强,增加美观,同时也增加强度,更好的视觉享受和手感。 矿泉水瓶盖上有棱:受力均匀增大摩擦防滑了易于打开。 经济原则(力求能创造“物美价廉”的产品):同周长的形状圆面积最大,用圆做瓶盖在保证口径流量最大的前提下耗材最少,节省材料,方便运输,方便安装。 美观原则(一件好的产品,能充分体现设计者的美学造旨)。其中的“美”指的是产品要美观:在矿泉水瓶的包装设计上,要有清爽透彻的感觉,更应注意色彩的应用,要刻意突出产品形象,如矿泉水包装采用天蓝色,暗示凉爽和清纯,并用全透明的塑料瓶,充分显示产品的特征。如:雀巢矿泉水的瓶体,在产品同质化现象极高的矿泉水包装下,成功地运用了

景观设计四大原则-城市规划师考试.doc

植物景观设计同佯遵循着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即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四大原则。一、统一的原则:也称变化与统一或多佯与统一的原则。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这佯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变化太多,整体就会显得杂乱无章,甚至一些局部感到支离破碎,失去美感。过于繁杂的色彩会引起心烦意乱,无所适从,但平铺直叙,没有变化,又会单调呆板。因此要掌握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的原则。运用重复的方法最能体现植物景观的统一感。如街道绿带中行道树绿带,用等距离配植同种。同龄乔木树种,或在乔木下配植同种,同龄花灌木,这种精确的重复最具统一感。一座城市中树种规划时,分基调树种、骨干

树种和一般树种。基调树种种类少,但数量大,形成该城市的基调及特色,起到统一作用;而一般树种,则种类多,每种量少,五彩缤纷,起到变化的作用。长江以南,盛产各种竹类,在竹园的景观设计中,众多的竹种均统一在相似的竹叶及竹竿的形状及线条中,但是丛生竹与散生竹有聚有散;高大的毛竹、钓鱼慈竹或麻竹等与低矮的箐竹配植则高低错落;龟甲竹、人面竹、方竹、佛肚竹则节间形状各异;粉单竹、白杆竹、紫竹、黄金间碧玉竹、碧玉间黄金竹、金竹、黄槽竹、菲白竹等则色彩多变。这些竹种经巧妙配植,很能说明统一中求变化的原则。裸子植物区或俗称松柏园的景观保持冬天常绿的景观是统一的一面。松属植物都是松针、球果,但黑松针叶质地粗硬、浓绿,而华山松、乔松针叶质地细柔,淡绿;油松。黑松树皮褐色粗糙,华山松树皮灰绿细腻,

白皮松干皮白色、斑驳,富有变化,美人松树皮棕红若美人皮肤。柏科中都具鳞叶,刺叶或钻叶,但尖峭的台湾桧。塔柏。蜀桧、铅笔柏;圆锥形的花柏、凤尾柏;球形、倒卵形的球桧、千头柏;低矮而匍匐的匍地柏、砂地柏、鹿角桧体现出不同种的姿态万干。 二、调和的原则:即协调和对比的原则。植物景观设计时要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配植在一一起才能产生协调感。相反地,用差异和变化可产生对比的效果,具有强烈的刺激感,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常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或引人注目。当植物与建筑物配植时要注意体量、重量等比例的协调。如广州中山纪念堂主建筑两劳各用一棵冠径达25m 的、庞大的白兰花与之相协调;南京中山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