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第2课《观潮》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第2课《观潮》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第2课《观潮》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第2课《观潮》导学案

《观潮》导学案含答案

《观潮》师生公用导学案 备课:徐春红备课时间:2014、12、9 审核:包英 学习时间: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 2、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3、通过描写弄潮的民俗,展示了弄潮儿的不凡风采。学习本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弄潮儿。 【学习重难点】 1、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2、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 【知识链接】 《观潮》写的是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钱塘江是浙江最大的河流,全长400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由于江道狭窄,水势受阻,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观潮”遂为古今盛事。 周密(1232—约1298),字公瑾,号草窗,南宋文学家。祖籍山东济南,金兵入侵,他南渡流寓浙江吴兴,又自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宋末曾任义乌(今属浙江)县令。宋亡之后,隐居不仕,从事著述。他能文善词,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其词格律严谨,清丽工巧,偏重形式美。其诗文亦佳。周密一生著作颇丰,著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草窗韵语》等。 【预习导学】 1、初读课文,注音或写字: 每岁京尹()艨()艟()shū( )尔一()善泅()倍穹()珠翠罗qǐ( ) sù( )迎而上Jiù( )赁()看幕如lǚ( )平地鲸波万rèn( ) 2、再读课文,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沃:

(2)倏尔黄烟四起倏尔: (3)人物略不相睹略: (4)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穹: (5)珠翠罗绮溢目溢: (6)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既望: (7)方其远处海门方:(8)如履平地履: (9)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为:逝:(10)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文: (11)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溯迎: 出 没: (12)江干上下十余里间江干: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海涌银为郭古义:今义:(2)吞天沃日古义:今义:(3)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骑:古义:今义: 标枪:古义:今义: 4、解释句中加点的词(一词多义): (1)为:仅有“敌船”为火所焚()海涌银为郭()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2)以:以此夸能()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湘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26班倪惠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我班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97个,会写222,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 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 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 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 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落 序号课题计划课时 1《走进大自然》2课时 2、《我家的大花园》2课时 3《故乡的风景》2课时 4、《短文两篇》1课时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七册教案2013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课题:1走进大自然课型:讲授 第 1 课时总序第 1 个教案 编写时间:执行时间: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9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掌握课文中的新词。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2.善于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解决学习中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2.通过品词析句,让学生感受语言美,增强语文学:习兴趣。 难点、重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感情。 教学方法 师:读议法。 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生:预习课文。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二、初读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1.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2)学生拼读生字,同桌或小组内相互拼读。 (3)指名读,注意及时纠正。 (4)教师教读生字,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记住字形。 (5)学生练习正确书写生字。 2.学习词语,以下词语的意思仅供参考。 大自然:自然界。 斑斓:灿烂多彩。

体验: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 宽厚:宽大厚道。 智慧: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或小组内相互朗读、相互评议。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后评议。 4.教师指导、点拨。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体会。 6.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课堂小结 1.同桌之间进行朗读比赛。 2.小组间讨论交流初读课文后的体会。 作业 比一比,再组词。 班( ) 脸( ) 过( ) 隔( ) 斑( ) 验( ) 辽( ) 融( ) 课题:1走进大自然课型:讲授 第 2 课时:总序第 2 个教案 编写时间:执行时间: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9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掌握课文中的新词。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2.善于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解决学习中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2.通过品词析句,让学生感受语言美,增强语文学:习兴趣。 难点、重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感情。 教学方法 师:读议法。 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相结合。

四年级上册观潮 导学案

6观潮 课前自学 一、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蒙: méng()号: hào() měng() háo()二、我会查字典。 鼎查()部,再查()画,第六笔是()。 三、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A、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 B、形容隐隐约约,不大清楚。() C、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用来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D、变成原来的样子。() 四、自主预习 1.学习重点生字词语。 2.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收集相关的资料图片。五、我会填。 今天,我们到海宁来观潮。潮来之前, 江面上______,潮来之时,只见_ _________________, 浪潮越来越近____________ ________;那声音______ _____________。潮过之后, 江面上________。看看堤下,_ ___________。钱塘江大潮真 不愧为________,我们为之__ _____,为之__________。 六、知识延伸:收集积累有关钱塘潮的名 诗句。 七、知识链接 每逢农历8月18日,来浙江海宁一带观潮 的人,成群结队,络绎不绝。这时的岸边,人山 人海,万头攒动,人们焦急地等待那激动人心时 刻的到来。不一会儿,忽见人群骚动,只见远处 出现一条白线,由远而近;刹那间,壁立的潮头, 像一堵高大的水墙,呼啸席卷而来,发出雷鸣般 的吼声,震耳欲聋。这真是:“滔天浊浪排空来, 翻江倒海山为摧。”这就是天下闻名的钱塘江大潮。 汹涌壮观的钱塘潮,历来被誉为“天下奇观”。人们 通常称这种潮为“涌潮”,也有的叫“怒潮”。涌潮 现象,在世界许多河口处也有所见。如巴西的亚马 逊河、法国的塞纳尔河等。我国的钱塘江大潮,也 是世界著名的。 课堂导学 八、自主、合作、探究 1.你学会了哪些生字词?有需要提醒大家注 意的字词吗? 2.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得最好听。 3.读了课文,说一说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什 么印象? 收集到图片的同学可以借助图片等资料结合 课内容来说。 4.课文2-5自然段分别写了钱塘江潮哪些时 段的景象? 九、小组讨论交流 1.作者在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时是按什么顺

《观潮》导学案

《观潮》导学案 资料背景 钱塘潮的成因 钱塘潮的秋潮,比其他地方的秋潮更壮观,这和当地的特殊地形有关。钱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湾。杭州湾外宽内窄,呈喇叭形,东面的湾口宽达100千米,而西面的海宁市盐官镇附近,却只有3千米。涨潮时,海潮从湾口涌入,向西奔腾而来,受两旁渐狭江岸的约束,水面越来越窄,涌潮后推前阻,一浪更比一浪高。到大夹山附近,又遇水下巨大拦门沙坝,潮水一拥而上,掀起高耸惊人的巨涛,变成陡立的水墙,形成初起的浪潮。 每年秋分后的一段时间,地球离太阳最近,所受引力特别大,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的潮头最大,以千古绝称的“海宁潮”闻名天下。 学习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笼罩、风号浪吼”等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3、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4、学习潮来前的情景,感受其宁静之美。 教学重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含义。 2、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体会潮来前江面的静与美。 学习过程 一、学生自由介绍钱塘江大潮情况,师予以补充,讲完出示钱塘江大潮录像。 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 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新词,并自主学习。 2、预习检测 A、字音词义检测 (1)在带点字正确读音后划“√” 笼罩(l ng l ǒ ng) 薄雾(b o b ó ) 屹立(q y ì ) 风号浪吼(h o h ào)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 鼎沸:()横贯:()若隐若现:() 笼罩:()水天相接:()风平浪静:() (3)写近义词 霎时()屹立()颤动()山崩地裂() B、读文检测 ①师抽查学生正确、流利读文; ②勾画妙词佳句,有感情朗读,体会。 妙词: 佳句: C、学生质疑,合作交流释疑 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自由朗读全文,课文按什么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考前寄语: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亲爱的孩子们,转眼又到了收获的日子,快快拿起手中的笔,让我们尽情分享收获的喜悦吧!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zhì huì qiū yǐn yán jiū jīdònɡ ( ) ( ) ( ) ( ) jiāo lǜjiè bèi línɡlónɡfàn làn ( ) ( ) ( ) ( ) 二、给下列各字组词。(8分) 澈()竭()索()拐() 翼()夭()聚()魁() 三、给多音字组词。(6分) sǎn()ě()ɡ() 散恶缝 sàn() wù() fènɡ() 四、按要求写词语。(6分) ABB:怯生生 ABAC:笨手笨脚 AABB:端端正正 AABC:振振有词 表示“看”的词有: 表示“走”的词有: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遥远的()()的雾()的生活 一()斑点一()活动一()花园 六、写近义词和反义词。(6分) (1)近义词:仿佛——(好像) 耻笑——()阻挡——()辽阔——() (2)反义词:低垂——(高耸) 四年级语文共4页第1页 偶尔——()阴暗——()微弱——()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 (1)我看着这只一动不动躺在网袋里的小松鼠。(缩句) (2)难道这不是真正的荷兰吗(改为陈述句)

(3)洛迪救了妈妈。(扩句) (4)羚羊在草原上奔跑。(改为比喻句) (5)他年龄小。他很懂事。(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八、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3分) (1)活动结束了,他第一个首先走出教室。 (2)我敢肯定她可能会来。 (3)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红花。 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1)停车坐爱枫林晚,。 (2)学好,学坏。 十、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4分) (1)白天我在里面读书游戏晚上我在里面睡觉做梦 (2)这圆脑袋胖身子的大家伙有什么秘密呢 十一、阅读题。(14分) 阅读题(一)(7分) 清晨,乳白色的雾气迷迷蒙蒙,村外的小溪传来淙淙的流水声。小院的篱笆上开满了繁星一样的牵牛花,花瓣上闪着晶莹的露珠。牵牛花有鲜红的、天蓝的、淡紫的……真像鲜艳的小喇叭。枣树上画眉和黄莺对唱着,声音清脆婉转。 1、这段话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的美丽景色。(2分) 2、作者先写和,接着写了,最后写了 和。(5分) 四年级语文共4页第2页 阅读题(二)(7分) 米斯是一位年仅11岁的意大利少年。他被穷苦的父母卖给了一个马戏团。 ()受不了那种非人的折磨,()他逃了出来,乘船回家。在船上,三个游客对遍体鳞伤的米斯产生了怜悯,给了他少许银币和大把铜币。那三人继续喝酒,乘着酒兴,竟露骨地攻击起米斯的祖国来。“哗”!一大把银币、铜币像雹子一样飞掷到那三人的身旁。只见米斯愤怒地挥舞着他那枯瘦的胳膊,对着那三个旅客大声喝道:“拿回去!我不要说我祖国坏话的人的东西。”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2、通过理解教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培养学生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4、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5、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重点、难点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书:画杨桃)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1)谁画杨桃? (2)怎样画杨桃? (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投影出示思考题: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利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

三、检查预习情况1、指读生字词。 2、指读课文。 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意思?怎么理解的?(交流)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想当然:凭主观想象,认为事物应该是这样。联系课文内容,父亲经常叮嘱“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凭主观想象,画走了样。 四、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常识性问题师生当堂解决。有关课文内容理解的问题师生梳理归纳。) 五、布置作业l、熟记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由于老师的仔细观察,善于分析而找到了“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从而懂得看问题或做事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独立思考,善于从事物中得到启发,进行认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2、练习“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3、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作者在画杨桃时发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着一个道理,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逐段深入理解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提问: (1)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是……就……不要) (2)“想当然”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举个例子说说什么叫“想当然”? (3)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至三自然段,指名读。 提问: 这两个自然段讲了什么?讨论: (1)第二自然段分为几层?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观潮(教案)

第一单元 1.观潮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4内容。 【教学目标】 1.认真读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钱塘江大潮在“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不同景象及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潮汐”的成因及相关知识。 2.使学生在钱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从而激发学生对钱塘江大潮乃至祖国的大好河山、锦绣风光的无限热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2.理解并主动积累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钱塘江大潮乃至祖国的大好河山、锦绣风光的无限热爱。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古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 2.课件出示:引导学生体会“观潮”和“天下奇观”中的两个“观”字各是什么意思。 二、探究识字 1.自由地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把字音读准确。 3.全班齐读生字和新词。全班共同交流生字中比较复杂的字形和容易读错的字音。 4.朗读全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5.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全班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默读课文 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请你用铅笔做个记号。 四、释疑解惑 1.同学们,你们在课前都搜集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现在就请大家来做一名“小小地理勘探家”,结合你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和老师下发的资料,看看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你能解决哪一个,想想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作天下奇观? 2.学生结合资料,认真研读,充分交流。 3.同学们,你们真是一个个成功的地理勘探家,看来,学习课文的时候适当地搜集一些课外资料对于了解课文的内容很有帮助啊!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2.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第2课时 一、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播放课件中潮来时的声音。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听到了什么? 2.深入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体会钱塘江大潮。 (1)教师: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课文中也有描写,现在请你认真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学生边默读,边批画。) (2)小组内交流,边读边想象,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全班交流,深入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以下的内容: ①。重点体会:人声鼎沸。教师:怎么沸腾的?能表演一下吗?(学生表演。)()教师:刚才的场面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②重点体会:横贯江面、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同学们,这时你们的心情怎么样?读出这种感受,读到这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面对这么壮观的潮水,你还有什么样的心情?()体会两丈多高的水墙,引入范仲淹的诗句: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③比较句子。 A.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 观潮》导学案

1观潮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会找出哪些段落写“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 学习重点: 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感知课文。 知识链接: 浙江省杭洲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每年农历8月18日在海宁县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因为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形成的钱塘江大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十分壮观的景象终生难忘。 预习任务: 1、学习重点生字词语。 2、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收集相关的资料图片。 自主、合作、探究: 1、你学会了那些生字词?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字词吗? 2、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得最好听。 3、读了课文,说一说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收集到图片的同学可以借助图片等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4、课文2-5段分别写了钱塘江潮哪些时段的景象? 闯关练习: 1、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蒙:mēng()薄:bó()号:háo() méng()báo()hào() měn g()bò() 2、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A、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 B、形容隐隐约约,不大清楚。——() C、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用来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D、变成原来的样子。——() 3、收集积累有关钱塘潮的名诗句。 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2、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知识链接: 每逢农历8月18日,来浙江海宁一带观潮的人,成群结队,络绎不绝。这时的岸边,人山人海,万头躜动,人们焦急地等待那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不一会儿,忽见人群骚动,只见远处出现一条白线,由远而近;刹那间,壁立的潮头,像一堵高大的水墙,呼啸席卷而来,发出雷鸣般的吼声,震耳欲聋。这真是:“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这就是天下闻名的钱塘江大潮。汹涌壮观的钱塘潮,历来被誉为“天下奇观”。人们通常称这种潮为“涌潮”,也有的叫“怒潮”。涌潮现象,在世界许多河口处也有所见。如巴西的亚马逊河、法国的塞纳尔河等。我国的钱塘江大潮,也是世界著名的。 预习任务: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云海日出》教案三篇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云海日出》教案三篇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理清课文层次,了解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3、感情作者的语言美,积累语言。 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如动静结合)。 三、教学难点 能通过朗读,感受黄山云海日出的奇幻与壮美。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很多神奇而壮观的自然现象,如果你能仔细观察,一定会被它迷人、秀美的景象所陶醉。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黄山“云海日出”的美景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30课(板书:云海日出)。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1990年12月被录《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主峰莲花峰海拨1864.8米。黄山常年雨量充沛、林木茂盛、云蒸雾涌,自然景色变幻莫测。黄山可以说是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四绝”闻名于世,成为全人类的瑰宝。明代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曾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来也有人用“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来高度赞美

它。下面我们一起随着作者方瑞华的笔触,走进黄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首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文中的生字新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两个问题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呢? (2)、课文主要介绍了黄山的哪些景色? (三)分析课文,真切感悟 (1)课文从大体上看,可以分为”云海”和“日出”两部分,那么课文的哪些自然段是写云海的,而哪些自然段又是写日出的呢?(课文3、4自然段描写的是黄山云海的景象,5-7自然段描写的是黄山日出的景象。) 2、学习“云海” (1)云海究竟是怎样的景象呢?指名读第3、4自然段。(评价) (2)根据刚才我们同学所读的内容,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云海的神奇,它们分别说出了云海的哪些特点? a我们看见北面山谷中明晃晃、光闪闪的一片,似乎是放在深山空谷中的亮闪闪的大镜子,又如无边无涯的白茫茫的水面。那就是云海。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 b师拿镜子演示,与图片对比,说说共同特点?(平、静、大)c这就是作者对云海日出的静态描写,突出云海的静态美(师板书静态描写:平稳光洁、漫无边际)。 d老师在这就中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词,谁发现了?(明晃晃、光闪闪、亮闪闪、白茫茫),指导朗读这一句。 3、“山峰时隐时现,变幻无穷,云朗上下翻滚着,一会儿像万马奔腾,一会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导学案含答案

《观潮》师生公用导学案 学习时间: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 2、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3、通过描写弄潮的民俗,展示了弄潮儿的不凡风采。学习本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弄潮儿。 【学习重难点】 1、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2、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 【知识链接】 《观潮》写的是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钱塘江是浙江最大的河流,全长400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由于江道狭窄,水势受阻,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观潮”遂为古今盛事。 周密(1232—约1298),字公瑾,号草窗,南宋文学家。祖籍山东济南,金兵入侵,他南渡流寓浙江吴兴,又自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宋末曾任义乌(今属浙江)县令。宋亡之后,隐居不仕,从事著述。他能文善词,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其词格律严谨,清丽工巧,偏重形式美。其诗文亦佳。周密一生著作颇丰,著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草窗韵语》等。 【预习导学】 1、初读课文,注音或写字: 每岁京尹()艨()艟()shū()尔一

()善泅()倍穹()珠翠罗qǐ()sù()迎而上Jiù()赁()看幕如lǚ()平地鲸波万rèn( ) 2、再读课文,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沃: (2)倏尔黄烟四起倏尔: (3)人物略不相睹略: (4)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穹: (5)珠翠罗绮溢目溢: (6)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既望: (7)方其远处海门方:(8)如履平地履: (9)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为:逝:(10)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文: (11)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溯迎: 出 没: (12)江干上下十余里间江干: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海涌银为郭古义:今义:(2)吞天沃日古义:今义:(3)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骑:古义:今义: 标枪:古义:今义:

《观潮》导学案

《观潮》导学案 《观潮》导学案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视频】 同学们,刚才我们观看了2010年8月18日钱塘潮的壮观场面。钱塘潮以吞云卷月的雄姿和气壮山河的魁力,令中外游人叹为观止。钱塘江潮气势非凡,堪称举世奇观,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不禁要问:如此壮观的大潮是怎样形成的?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千百年来,钱塘江潮曾吸引了无数的仁人志士。历代文人墨客一睹天下奇观的雄姿后,留下了千余首咏潮佳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代学者周密的《观潮》,一起领略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 二、检查预习情况【出示幻灯片】 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雷霆()艨艟数百()如履平地() 罗绮()僦赁看幕()万仞() 2、《观潮》选自《》,作者,代湖州人。 三、明确学习目标【出示幻灯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本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3.品读赏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 四、疏通文章,整体感知课文。【出示幻灯片】 1、听读,注意字音、停顿等。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朗读全文。朗读过程中注意品味文章的自然美、人情美、气势美。 3、你最喜欢哪个段落?挑出你认为最美的段落赏读。 4、疏通文意。边读便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不会的用?标出。【出示幻灯片】 自主完成下面的.问题: A、解释下列词语: 既望:方:倏尔:略: 逝:文:溯迎:出没: B、翻译句子(可口头翻译): ⑴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⑵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⑶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⑷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C、全文四个段落为我们展示了四幅优美的画图,每幅图画写了哪些内容?请用简练的语言回答。 五、合作探究,欣赏语言美,感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特点。【出示幻灯片】 〈1〉第一段中,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句子有哪些作者按怎样的顺序写景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采用怎样的修辞方法来表现 〈2〉水军演习的场面写得扣人心弦,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这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解析与练习

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 (一)、题目训练:反问改陈述 方法讲解:只改挨着问好的那一小句,前面有多少文字都只照抄;反问句中有“无”“不”“没有”之类的否定词,改成陈述句就将其去掉。反之,如果原句中没有否定词,改成陈述句就要加上。这个句子反问句中没有否定词,所以该成陈述句就要添上。 1、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改成陈述句) 答案:羊已经丢了,就不用修羊圈了。 2、大冷的天,你竟不穿棉衣(改成陈述句) 答案:大冷的天,你应该穿上棉衣。 3、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改为陈述句) 答案:不耕耘就没有收获,不学习就没有知识。 4、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改为陈述句) 答案:我们不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 5、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改为陈述句) 答案:字典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 6、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改为陈述句) 答案: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7、当农民,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改为陈述句) 答案:当农民也需要文化知识。 8、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改为陈述句)

答案:都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了你的忙。 9、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改为陈述句) 答案:说出的话一定要算数。 10、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改为陈述句) 答案: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二)、题目训练:陈述改反问 方法讲解: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1、小红在做作业。(改为反问句) 答案:小红在做作业吗 解析:陈述句改为疑问句方法是:在陈述句句末加上“吗”和问号。 2、这是伟大的奇观。(改为反问句) 答案: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解析: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是:将陈述句中表示肯定的词(是、能、会)改为否定的词(不是、不能、不会)。反过来把指陈述句表示否定的词语改为肯定的词语,句末加上语气助词(吗、呢),再加上问号。

观潮导学案

1、《观潮》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学习重点 掌握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 学习难点 体会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预学单 一、熟读课文,日积月累 我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圈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在这里写一写。 二、我的视角 1.这篇课文主要写______。课文主要采用了______的表达方法,先总述______,接着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描写了______。 2.读了课文,针对文章题目或内容,我想研究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 三、知识链接 浙江省杭洲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每年农历8月18日在海宁县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因为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形成的钱塘江大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十分壮观的景象终生难忘。 我还想介绍一些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学单 活动一预习交流,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中互查字词及朗读,看谁读的又快又准。 活动二聚焦课堂,精读感悟 共同研究 步骤一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1.默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找重点词句给本文划分段落。 2.认识生字,并指导书写。 步骤二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 1.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为天下奇观呢?请读第二部分。用︷︷画出写潮来时江面景象的句子,用﹏﹏画出观潮时人们心情的句子。 2.课文2-5段分别写了钱塘江潮哪些时段的景象? 3.看图想画面,体会江面的特点及人们此时的心情。 步骤三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1.读了课文,说一说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收集到图片的同学可以借助图片等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学习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闯关练习: 1.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蒙:mēng()薄:bó()号: háo()méng() báo() hào() měng() bò() 鼎查()部,再查()画,第六笔是() 2.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A、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

新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各单元知识点总结(全册)

四年级下册语文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知识总结 一、复习课文 1、《多梦的季节》写了少年儿童在阳光雨露下成长的历程,体现了少年儿童天真、活泼、好问、多思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少年儿童的热爱之情。 2、《琴声叮咚》记述了小姑娘为了学会弹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终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赞美了小姑娘的好学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小姑娘的喜爱之情。 3、《穿红裙子的老师》记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在教学上有与众不同的教法,寓教于乐,深得同学们和家长喜爱的故事,歌颂了穿红裙子的老师不计个人得失,献身农村教育事业的高贵品质。 4、《老师读作文的时候》记叙了在老师读自己作文的时候的种种感受,表现了作者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热爱老师和同学的个性特点。 二、背诵《多梦的季节》《小儿垂钓》 三、听写 繁茂雏鹰遨游曾经旋涡谜语沉默叮咚一般

悦耳钦佩羡慕熟悉开启凝神暴雨琴谱脚趾打扮喊叫捞到笛子小碗锅碗 四、辨字组词 哼()繁()曾()遨()叮()亨()紧()蹭()傲()盯()股()佩()悉()咬()趾()没()佣()奚()校()址()扮()偏() 盼()翩() 五、多音字 zhǎng( ) céng( ) dàn( ) 长曾弹 cháng( ) zēng( ) tán( ) lè( ) jué( ) bēi( ) 乐觉背 yuè( ) jiào( ) bèi( ) 六、补充短语 1、填入合适的动词 ()蓝天()琴声()在树叶上()树梢()音乐会()钢琴前()台前()脚趾()书包()作文()小学()图钉 ()作文 2、填入合适的修饰词 ()的家()的校园()的树叶 ()的白天()的夜晚()的琴声

《观潮》导学案

科目语文课题《观潮》年级八年级设计人南楠审核人方宜玲授课时间2014.12.15 授课班级学生姓名学案序号 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力争背诵全文; 2、疏通文意,识记重点文言词义; 3、研读课文,感知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4、学习改写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改写。 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识记重点文言词义; 2、研读课文,感知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1、研读课文,感知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2、学习改写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改写。 【资料链接】 1、写作背景 南宋的国都是临安,即现在的杭州,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 浙江海宁),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上到宫廷下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观潮》所记即为此事。 2、了解作者 周密(1232-1298),字公瑾,又号四水潜夫,南宋著名词人、笔记大家。祖籍济南历城,靖康之难后,举家迁往江南,流寓湖州。辛弃疾等豪放派词人相继谢世后,“历下周密”却以他的清丽词作尽洗靡音,成为南宋后期的重要文学家。能诗,善工词,书学欧柳,善 画梅竹兰石。 周密为宋末格律词派的代表作家。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 英并称“二窗”。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词集《苹洲渔笛谱》,入《彊邨丛书》。《草窗词》2卷。 3、天下奇观钱塘潮 钱塘江潮,又叫(海宁潮)或(浙江潮),自古称之为“天下奇观”。其和“雷州换鼓”“广德埋藏”“登海市”一起合称为“天下四绝”。当江潮从东面涌来时,似一条银线,渐 渐地“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阅读内容】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 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 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 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 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 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 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 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 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 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 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 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 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 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 【阅读导引】 ★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圈划出自己没有把握的字 音,组内一对一对读,互相正音,读通读准全文。 (相信自己一定行) 2.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 (听视频朗读,感受大潮之壮观。) 3、尝试疏通文意,你能解释“既望”“方”“倏 尔”“略”“逝”“文”“溯迎”“溢目”“江干”的意 思吗? 4、请你把自己不能理解的词或句整理出来,向 你的同学请教。

《观潮》优秀导学案

《观潮》优秀导学案 《观潮》优秀导学案 《观潮》描写了时南宋期钱塘江海潮的雄伟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场景,分享了《观潮》导学案,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 2、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3、通过描写弄潮的民俗,展示了弄潮儿的不凡风采。学习本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弄潮儿。 【学习重难点】 1、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2、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 【知识链接】 《观潮》写的`是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钱塘江是浙江 最大的河流,全长400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由于江道 狭窄,水势受阻,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被 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观潮”遂为古今盛事。 周密(1232—约1298),字公瑾,号草窗,南宋文学家。

祖籍山东济南,金兵入侵,他南渡流寓浙江吴兴,又自号弁阳老人、 四水潜夫。宋末曾任义乌(今属浙江)县令。宋亡之后,隐居不仕,从事着述。他能文善词,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其词格律严谨,清 丽工巧,偏重形式美。其诗文亦佳。周密一生着作颇丰,着有《武林 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草窗韵语》等。 【预习导学】 1、初读课文,注音或写字: 每岁京尹()艨()艟()shū()尔一 ()善泅()倍穹()珠翠罗 qǐ()sù()迎而上Jiù()赁() 看幕如lǚ()平地鲸波万rèn() 2、再读课文,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沃: (2)倏尔黄烟四起倏尔: (3)人物略不相睹略: (4)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穹: (5)珠翠罗绮溢目溢: (6)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既望: (7)方其远处海门方:(8)如履平地履: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1.走进大自然第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 指导学生本课9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诗意。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品读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体会语言的美感,合作探究,自主识字。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 教具:课文朗读带、生字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美丽的世界,有森林,有鲜花,有千奇百怪的动物,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大自然。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它。板书课题 学生自由发言:你感受到的大自然是个什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全诗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学生反复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一边读一边感受诗句。 3、学生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词,并试拼字音。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分节轮读诗歌,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重点指导生字读音:追昆融慧 学生给生字组词。 3、教师指导书写生字。 四、指导、巩固朗读 1、教师范读诗歌。 2、学生自由朗读,并以小组为学习小组,开展读书比赛,看谁读得流利、有感情。 3、全班齐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学习本课生字的体会及对课文的初步感受。 第2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指导学生背诵,体会感情。 过程与方法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亲近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感情 教学难点:品析课文生动活泼的语言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带 教学方法:观察想象、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流程:

湘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湘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 全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内容概要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篇习作,一次语文活动。《走进大自然》这首诗歌,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赞美了大自然的美景,激发了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我们的大花园》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的自然美景,这里既有色彩斑斓的植物,又有自由快乐的动物,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大自然的热爱,表现了儿童的一种天真烂漫心理。《故乡的风景》通过记叙小曦陪双目失明的爷爷回故乡,小曦善意隐瞒故乡景色这件事,写出了小曦美好的心灵。《短文两篇》是一篇略读课文,其中《放飞一只蝴蝶》教会了我们善待生命、关爱弱者的情感;《听》则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温馨美好的生动画面。口语交际是通过阅读一组材料进行口语交流,增强环保意识。习作是由“花产生联想”,让学生在感受美景的同时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文质兼美,既有大自然的美景,又有人物的美好心灵。学生乐于朗读,因此,应该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美、鉴赏美。同时注意让学生在读中积累。本单元的习作则是注重学生由实景产生合理想象。学生通过习作训练,一定可以在提高表达能力的同时提高想象能力。 三、目标导向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单元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部分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所描绘的画面。 4、能按要求完成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习作训练和语文活动。 (2)、过程与方法:以朗读感悟为主,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优势,理解课文内容,解决学习上的疑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意识。 四、教法与学法 找出文中的关键性词语、词句进行反复朗读、品味。从而读懂课文内容。同时,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感悟和积累,教师则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引导和点拨。 五、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学建议用13~15个课时。其中精读课文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