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人教版】教案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人教版】教案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人教版】教案

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一、课标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经济的腾飞、第三世界的崛起以及各自对世界局势所产生的影响。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主要讲述了“冷战”过程中孕育而出的多极政治力量,中心问题是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及表现。这些新兴政治力量对于美苏两极格局渐成冲击作用,其中的典型代表也将在两极格局解体之后成为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中的重要一极,所以,它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学生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本阶段学生业已接受过历史义务教育课程以及一个学期的高中历史课程,对基本的史实有基本的认识,对近代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但不排除学生对历史事件有混淆和记忆错误的情况出现。因此,本课将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掌握知识点,完整历史线索,探究问题”的思路,在探究问题的同时填补学生知识空白点,扫除知识盲点。同时,针对高一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并且乐于合作探究的特点,本课程教学将着重于引导学生阅读史料以及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余地和合作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记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以及战后不结盟运动发展的概况。理解世界多极化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由于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的此消彼长。

2、过程与方法:通过研习史料的方法,探讨欧洲联合的原因及影响;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推导出欧洲联合的进程、日本崛起的原因,以及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大致情况;用情景再现的方法感受日本经济的腾飞;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日本经济发展给我们的启示,以及世界格局对人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法德和解是欧洲一体化的关键所在,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内在措施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1、本课重点:欧洲一体化的原因、经过;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和条件

2、本课难点:法德和解的原因;日本经济崛起的内在措施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五、教法与学法

讲述法、启发引导法、史料阅读、师生对话、自学阅读法等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复习: 前面在25课,我们学习了两极格局的形成,那么两极格局下对世界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和地区有那些?——美国和苏联

[新课导入]:

师:课件展示《两极格局下的世界》漫画,引导学生思考:在美苏双方剑拔弩张,争夺世界霸权的氛围下,在两大阵营内和非两大阵营的国家与地区的人民希望本国走怎样的道路?

生:和平,合作,发展。

师:在和平、合作、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西欧国家走向联合、日本经济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经济的振兴,在两极对立格局中,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课件展示课题)[展示学习目标](见课件)

[讲授新课]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欧洲联合的原因

合作探究1:思考西欧联合的原因?

师:二战结束后,欧洲国家为什么要联合呢?请大家阅读材料,分析归纳欧洲联合的原因?(出示课件材料一)

生:现实原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师:我们再看另一幅图片。(出示课件材料二让·莫内及其关于欧洲联合的论述)

问:让·莫内是法国著名的经济顾问,他认为欧洲联合的原因是什么?

生: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促进各自经济的发展。

师:这也是欧洲联合的根本原因。西欧国家在地理位置上相近,经济发展水平相当,思想观念相近,也说明了他们的联合是可能的。

除此之外,欧洲联合还受到当时国际环境的影响。(出示课件材料三阿登纳关于欧洲联合的论述)

提问:在阿登纳看来,如果欧洲不联合会怎样(阿登纳是联邦德国的第一任总理)生: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师:美苏争霸的影响也是欧洲联合的政治动因。

师:从上面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战后的欧洲需要联合,也可能联合起来。可是,欧洲的联合遇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障碍。

问:这个关键性障碍是什么?(见导语)——欧洲大陆的法国、德国有着世代的仇恨。法德矛盾是怎样产生的?

我们在前面第三单元曾经学过,德意志帝国的统一是伴随着三次王朝战争实现的,其中,第三次就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赔偿阿尔萨斯和洛林,所以有了我们语文课本上都德的《最后一课》。之后,两个国家之间又有了一战、二战。如果这对矛盾不能化解,欧洲

联合将是空谈。怎么办呢?

联合的关键:法德矛盾的化解

如果你是当时的欧洲政要,你打算从哪个方面入手来化解这个矛盾呢?

学生讨论,归纳出从经济入手。

师:看来,大家和当时的法国外长舒曼拥有一样的智慧。我们看一下他是怎么设想的。(出示舒曼计划的相关内容)

师生通过分析材料共同得出联合的办法,即成立煤钢联营。成立的标志:1951年,《巴黎条约》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成立。

师:舒曼计划把两个国家的经济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它庄严地、也最终地结束了两国人民过去由于不信任、竞争和利己主义所造成的彼此一再兵戎相见的状态,也为欧洲的联合铺平了道路。

2、欧洲联合的过程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在书本上找出欧洲联合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出示课件材料)

师生共同完成欧洲联合的进程。

3、欧洲联合的影响

师:看图(出示课件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分析欧洲联合带给自身和世界哪些影响?

提示学生可以联系他们最初合作的动机来思考,从经济、政治、外交等角度在书本上找到相关答案。

生:归纳

经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政治:在政治上加强合作。

外交:争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对外争取用同一个声音说话。

(学生在归纳的过程中,老师出示相应的材料)

师:除此之外,欧洲的联合还直接冲击了战后的两级格局。(出示课件)

过渡:随着欧共体的建立,欧洲不断走向联合,欧洲作为一个崛起的力量,对二战后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产生了冲击。在资本主义世界内部,除了欧洲,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崛起,成为另外一股冲击两极格局的力量。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可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利用教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知识的重组能力。

1、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

(出示课件)1970年日本大板世界博览会上的太阳神塔,象征着日本经济的重新崛起。

(出示课件)1945年日本遭受原子弹轰炸后的情景和东京夜景图,两幅图形成鲜明的对比,显示出极度的贫困与极度的繁荣。

合作探究2:是什么原因促使战后的日本迅速走向繁荣呢?

师:现在,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相关部分,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角度来找出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

生:外部原因:美国的扶持和朝鲜战争的刺激。

(过渡)这些外部因素只是为日本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日本自身的努力才是其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师生一起在书本上找出其内部因素。由学生阅读。

生:①进行民主改革

②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③加强政府投资,重视科技教育

师:商业上,日本提出了“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这是源于日本的什么国情?

生:日本国土资源狭小,市场不大,所以要开拓国际市场。

正是在这些内外因素的共同促使之下,日本的经济迅速腾飞。

2、日本经济发展的表现

师:成功地举办世博会和奥运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日本早在1964年就成功地举办了第18届奥运会,并在1970年成功地举办了世博会,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表现,我们书本上也有一句话,大家在书本上仔细找一找。

生:20世纪80年代,日本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

师:很准确。

大家有没有注意日本在多少年的时间中完成了这种腾飞?

生:30年。

师:这么快的速度,也引起了世界的震惊和思考,给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目前,我国也在大力发展经济,进行改革开放,日本经济崛起的内在措施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呢?现在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

合作探究3:日本经济崛起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得出以下结论:

1、与时俱进,对生产关系作适时地改革和调整。

2、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4、关注国际形势,善抓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

(在学生总结出相关答案后,教师询问得出这个答案的原因,并加上自己的评述,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习惯,并开拓学生的思维)

3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过渡)在历史学习中,始终贯穿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观点,日本经济发展了,表现在政治上有什么变化呢?

问:(出示课件漫画)下图表明日本怎样的政治目标?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政治目标:成为政治大国,进一步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根本原因: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结合课本上学思之窗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认识到,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加,使日本具备了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物质基础,哪么,日本目前能不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出示课件)日本政治问题的相关图片,比如,教科书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等)师:这也是日本现在为什么不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重要原因。至于将来日本政治将怎样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从目前日本所拥有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来看,日本成为政治大国似乎只是个时间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日本在成为政治大国以后将如何发展,是走向和平,还是给世界带来危险,让我们有一些忧虑和不安。这些行径必须引起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的高度警惕。

大家以中国为例来思考,成为政治大国要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

生: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世界的发展。

(过渡)从前面两个标题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欧洲,还是日本,在70年代都已经从战争的废墟中重新站了起来,这也意味着这个时候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格局发生变化,使得战后世界政治格局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出示不断变幻的世界力量对比,形象地展示战后世界的发展状况)

师: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经济状况也深刻地影响到了当时的世界格局,大家认为,这种影响最突出地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师:同时,这也冲击了当时的两极格局。

过渡:现在我们已经分析了导致多极化出现的两个政治力量,而这两个政治力量都是资本主义国家,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一下,除资本主义国家之外的其他政治力量的变化。回到我们本节课的线索,我们关注一下第三股新的政治力量——第三世界国家,现在同学们阅读书本124页,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形成及发展和影响。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出示提纲)大家可以根据老师在屏幕上打出的线索,在书本上找出相对应的答案。

师生共同完成不结盟运动的提纲。

四中国的振兴

(过渡)中国虽然不是不结盟运动的国家,但我们一向重视同广大亚非国家的关系。在前面我们学到亚非会议,中国代表团提出了什么方针?

生:求同存异

师:这个方针以及这次会议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生:广大亚非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发展友好关系。

师:这种友好关系在后来对中国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上个单元中,我们讲到了中国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最重要的国际因素就是什么?

生:广大亚非拉新独立国家的大力支持。

师:现在,我国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同这些国家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并且,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们自身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地加强。(出示图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和政治发展的状况)

(过渡)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导致世界多极化的几种力量?

欧共体的建立,日本经济的崛起,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中国的振兴。

直到今天,多极化也只是一个趋势,依然没有成为定局,各种力量还在不断地分化、重新组合,这也影响到世界的每一个国家。

〔课堂小结〕(伴随着师生问答逐步显示本课的提纲)

二战后美苏争霸造成了彼此实力的下降,与此同时,战后的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美国、西欧、日本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另外,随着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政治的发展,世界日益显示出多极化趋势。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日益强大。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战后世界在两极格局对峙的同时,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至于两极解体之后,世界局势又将怎样发展,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下节课一起探讨。

六、板书设计: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欧洲联合的原因

2、欧洲联合的历史进程

3、欧洲联合的历史影响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1)外部因素

(2)内部因素

2、日本经济崛起的表现

3、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四、中国的振兴

七课堂练习

2013年12月23日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七单元 第三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学案

第三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三位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欧共体形成的原因、过程、影响;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过程和原因、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综合探究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采用讨论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等进行学习,培养和增强其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对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锻炼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激发和增强学生对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和条件。 教学难点:了解多种力量的崛起对世界两极格局带来的影响。 【知识链接】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提出了多极化概念,国内学术界对多极化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和形成了一批成果和共识。所谓“极”是指具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较强大的综合实力,对国际事务具有较大影响的相对独立的力量中心或国家集团。当一个国家的力量遥遥领先,远远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时,体系就是单极的。当两个大国势均力敌,它们处在高于其他大国的一个力量层次时, 这样的一个结构就是两极结构。而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大国或国家集团力量大致接近时, 体系就呈现出多极化的状态。 【学法指导】 1、欧洲一体化是本节的重点,应该从背景、过程、影响三方面进行理解和把握。 2、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和条件也是本节的重点,应该从内因外因两个角度分析。 3、掌握二战以后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主要目的和在国际舞台发挥的作用及对世界格局发展的影响。 【学习流程】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图解教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思维导图+微试题)8.26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人教新课标) 第2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学者徐蓝说,欧共体实行的以一系列《洛美协定》为代表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的政策,尽管存在缺陷,却是欧共体与发展中国家探索南北合作的途径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有益尝试,更是欧共体希望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以加强其欧洲特性的突出表现。这实质上反映了()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B.发展中国家与欧洲结盟 C.美国的影响力在减弱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答案:D 2.1961年,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段话道出了() A.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B.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初衷 C.北约与华约建立的目的D.多极化趋势加强的事实 答案:A

3.(2011·山东高考)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答案:A

4 . 二战结束后不久,世界就进入了以美苏对抗为主的“冷战”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苏联关系的破裂始于1947年,它在塑造美国对欧洲安全承诺的性质和范畴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1944~1951年间,美国与其他先进的工业化民主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战后秩序的制度化因之在范围上大大超过了以往,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 ——[美]约翰·伊肯伯里《大战胜利之后》 材料二二战结束……来自美国的新的军事消费,其影响外溢到欧洲和日本。到20世纪50年代,在大炮和黄油需求的推动下,西方的经济已经走上了一条扩展增长之路……正是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体制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救命稻草。……由于苏联控制了相当数量的中欧和东欧国家,法德之间发生争执的传统根源也就消失了,而且由于德国被分裂开来,并受到外族的控制,这也大大便利和鼓励了法德之间的合作。 ——[美]戴维·卡莱欧《欧洲的未来》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战后秩序的制度化”方面的表现及动机。(8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冷战”对欧洲的影响。(6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以从材料一中“1944~1951年间”“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的信息为线索,结合战后美国“冷战”的表现及主宰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和贸易等史实分析概括答案;第二小问,可从美国霸权主义实质角度分析作答。第(2)问,从材料二中“来自美国的新的军事消费……西方的经济已经走上了一条扩展增长之路”可以归纳出美国对西欧经济援助;从“由于德国被分裂开来,并受到外族的控制,这也大大便利和鼓励了法德之间的合作”可以概括出欧洲分裂与走向联合的统一。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编写:班级:小组:姓名:审核: 【课标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学习目标】识记60、70年代以来多极化趋势的表现,知道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预习案——【自主学习,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要求】 1、结合学案的内容,自主学习课文基础知识部分,并自主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2、小组内相互检查基础知识,找出错误并改正。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形成原因: ①二战后,西欧的国际地位下降。 ②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 ③地域接近,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④美苏冷战威胁西欧,使西欧国家认识到了联合的重要性 ⑤为促进经济发展(根本原因) 2、过程:①1951年:②1958年: ③1967年: 欧共体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3、进一步发展:欧洲一体化建设 4、意义:①经济:大大促进了西欧 ②政治:推行独立自主的 思考:美国席位变化的原因① ② ③冲击了两极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二、日本成为世界大国: (一)战后初期日本的政策和经济状况: (二)日本崛起: 1、原因:①美国的扶植——为什么? ②前提条件: ③高度重视科技教育: ④经济建设: ⑤外部条件: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美军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进一步刺激 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2、概况: 3、影响:①政治:外交政策的变化: ②经济:三足鼎立: ③挑战美国霸权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①二战后,

②它们在国际上 2、标志: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首脑会议的召开 ①概况:时间 地点 ②内容:A 、通过了《 》确立了 宗旨 B 、不结盟的含义: 3、意义 :①标志着 ②开始改变 ③冲击了两极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四、中国的振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恢复国民经济后,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奠定了社 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中国从1956年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到1966年之前,虽然 遇到过挫折,但还是取得了很大成绩。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受到很大 损失,走了弯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改 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 量。 五、美苏争霸的相互削弱 【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欧洲的联合-欧洲 ――― 日本的崛起-亚洲 世界主要政治力量 不结盟运动-亚非 世界政治格 的发展变化 中国的振兴-亚洲 局多极化的 强大的美国-美洲 出现 衰落的苏联-欧亚 课中案——【课堂互动,合作探究】 一、预习反馈 1、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2、欧共体形成原因? 3、二战后日本经济兴起的原因? 4、二战后,美国与西欧和日本的关系? 二、课堂互动,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要求: 1、生生合作、组内合作、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以下探究问题。 2、各小组组长指导协调探究任务的完成,安排专人做好相关讨论记录,并确定需进行探究成 果展示的同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参阅下图 实力迅速上升 实力相对下降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欧洲一体化的具体进程、日本的崛起过程、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改革开放。 理解因为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此消彼涨,因此出现了多极化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 过程与方法: 运用经济与政治之间辨证关系原理分析欧洲的联合过程。 横向比较中国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可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使日本迅速崛起。 教学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与表现 教学难点:区域经济发展与多极化格局的关系 导入新课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走向联合的欧洲 师:同学们,大家想一想,欧洲怎么就能联合起来啦?大家知道,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在欧洲燃起战火的,欧洲国家像法德、英德矛盾应该很深的,可以说是世仇啊,怎么就能联合起来呢? 一是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欧洲经济的发展对他们政治上的联合来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你们在政治上学过了吗?经济是一条神奇的纽带,它能联系你我他,甚至能够将昔日的仇敌,变成今天的朋友——经济决定政治!欧洲经济的发展促使欧洲国家在政治上的联合,而反过来呢?政治对经济又具有反作用,欧洲得联合又对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那么,欧洲的联合除了经济发展的需求,还一有什么原因吗?谋求政治上的独立和安全。

二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苏联的威胁日益严重和美国的经济渗透、政治控制不断加强的情况下,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独立和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就必须联合起来,加强团结合作。 欧洲联合和建立统一欧洲的思想早在中世纪末甚至更早些时候就已经形成,是欧洲的一种理想主义思潮。这种思潮根植于对中世纪基督教帝国的眷恋,希望欧洲停止分裂,实现欧洲的持久和平。不少欧洲的大师如但丁、卢梭、伏尔泰、康德、雨果,包括政治家丘吉尔都主张欧洲统一的舆论重新兴起,为欧洲一体化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条件。 欧洲的联合表现在——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欧共体)。那么,欧共体由哪三部分组成?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建立后,他们采取的措施: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在欧洲共同体内部实现大部分商品的自由流通。实行共同的农业和渔业政策。同时,欧共体朝着单一的欧洲货币体系的方向发展,推动欧洲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上的进一步联合。 刚成立的时候,欧共体包括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联邦德国。从1973年到1986年,欧共体又进一步扩大,英国、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欧共体。欧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欧共体已经发展成为欧盟,并且欧盟还在不断地东扩,东欧的许多国家已经相继加入欧盟,欧盟现在正在和土耳其的加入处在谈判之中。这说明了欧洲的联合还在继续,欧洲的政治经济实力在不断的增长。 欧洲经济政治实力的不断增长这对美苏两极格局来说是一个明显的挑战。 2.日本的崛起 与此同时,美苏两极格局的另一个挑战者日本开始迅速崛起,短短的几十年时间,经济实力就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这种飞跃又是怎么发生的呢? ⑴美国的扶植:1948年后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对日本占领政策的重点由强调日本执行战争赔偿转到扶植日本发展经济。1948年后,先是削减日本甚至免除对美国的战争赔偿,发还已拆迁的工业设备;同时,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 ⑵日本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经济: ①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集团和忧患意识。使日本人比其他民族更有能力根据自身愿望,以自己的方式去寻求发展。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人教版教案

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一、课标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经济的腾飞、第三世界的崛起以及各自对世界局势所产生的影响。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主要讲述了“冷战”过程中孕育而出的多极政治力量,中心问题是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及表现。这些新兴政治力量对于美苏两极格局渐成冲击作用,其中的典型代表也将在两极格局解体之后成为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中的重要一极,所以,它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学生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本阶段学生业已接受过历史义务教育课程以及一个学期的高中历史课程,对基本的史实有基本的认识,对近代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但不排除学生对历史事件有混淆和记忆错误的情况出现。因此,本课将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掌握知识点,完整历史线索,探究问题”的思路,在探究问题的同时填补学生知识空白点,扫除知识盲点。同时,针对高一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并且乐于合作探究的特点,本课程教学将着重于引导学生阅读史料以及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余地和合作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记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以及战后不结盟运动发展的概况。理解世界多极化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由于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的此消彼长。 2、过程与方法:通过研习史料的方法,探讨欧洲联合的原因及影响;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推导出欧洲联合的进程、日本崛起的原因,以及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大致情况;用情景再现的方法感受日本经济的腾飞;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日本经济发展给我们的启示,以及世界格局对人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法德和解是欧洲一体化的关键所在,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内在措施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1、本课重点:欧洲一体化的原因、经过;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和条件 2、本课难点:法德和解的原因;日本经济崛起的内在措施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五、教法与学法 讲述法、启发引导法、史料阅读、师生对话、自学阅读法等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多极化趋势和对世界的影响、欧盟的形成和扩展、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过程和原因、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综合探究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相关资料的补充,理解法德关系的改善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初步掌握从国际政治格局、国家利益、大国关系等方面分析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方法。 (2)概括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原因,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 难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二战后初期,美苏凭借强大的实力划分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不过这种格局并没有维持很长的时间,随着战后欧日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对美国的霸权提出挑战的力量越来越大。独立后的中国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其他第三世界的国家在反殖反霸斗争中逐步走向联合,对美苏两极格局产生了重大冲击,世界开始从两极向多极发展。 新课学习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设问:50年前的欧洲是一片废墟,但是50年后的欧洲不仅可以跟日本媲美,而且还可以跟美国大哥抗衡!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欧洲的联合 1、原因: 师生互动:欧洲的联合的原因是什么? (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 材料一如果我们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否则,欧洲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 ——《阿登纳回忆录》(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材料二“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维克多·雨果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2、联合过程: 问题探究:西欧国家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联合的?欧洲一体化有什么特点? (1)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3)欧洲共同体成立: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识点:欧洲一体化的具体进程:欧洲共同体;美国对日政策由占领转向扶植、《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不结盟运动兴起、形成的标志及其行动纲领、中国的改革开放。 2、技能:理解:因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此消彼涨,因此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运用:以史为鉴:从其他国家(如日本)发展经验探寻中国发展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通过问题探究、实践体验、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 2、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由此加深对当前我国“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政策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争霸为主的两极格局。但是在六、七十年代,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变化,多个区域或国家的综合国力加强,冲击了两极格局,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那么这些多极具体指哪些又是怎么形成的这是本节所要了解的主要内容。 【推进新课】【合作探究】两极格局之下出现了哪些重要力量 主要有欧洲走向联合,日本迅速崛起,中国力量的壮大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走向联合的原因: 【合作探究】你认为西欧建立欧洲共同体的原因有哪些 ②冷战时期国际政治形势的推动。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苏联的威胁日益严重和美国的经济渗透,政治控制不断加强的情况下,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个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就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 ③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只有加强联合,才能增强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迅速扭转在与日本、美国竞争中所处的不利地位。 ! ④二战后欧洲丧失世界政治经济重心地位。 2、进程: 【合作探究】欧洲是怎么一步一步的形成欧共体的 (1)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舒曼计划”,建议西欧国家在经济领域内实现联合。(2)1951年,法、德、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3)1957年,签订《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4)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3、内容: ⑴.关税和贸易政策⑵.农业和渔业政策⑶.单一的欧洲货币体系⑷.政治一体化⑸.共同的外交政策 4、影响 【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思考欧共体的形成有哪些影响 : ⑴.促进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⑵.在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⑶.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变化。 二、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案第七单元第三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三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欧洲一体化进程,理解欧洲的走向联合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重要表现。 2.掌握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过程,理解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 3.了解不结盟运动和中国振兴的基本史实,探究中国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图表、历史资料,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 2.通过小组辩论,引导学生探索历史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要想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必须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教学重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 【教学难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播放欧洲共同体的旗帜) 师:请同学们看看大屏幕上欧洲共同体的旗帜上共有多少颗星?它们象征着什么? 生1:共有12颗星,象征着欧洲共同体的12个成员国。 师:12颗星组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它有什么寓意? 生1:12颗星围成一个圆形,它的寓意是欧洲的团结、统一。 生2:1986年,欧洲国家制作这面旗帜的目的是表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增强人们对欧洲共同体和欧洲同一性的印象。 师: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其中第一个问题就与大屏幕的旗帜有关。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相关的知识。 [推进新课] 1.世界多极化与欧洲一体化 (辩论赛) (多媒体课件播放欧洲一体化进程大事记)

师:从欧洲一体化大事记中可以看出,欧洲一体化规模不断扩大,成员国不断增加,而且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发展。那么,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是自发走向一体化还是自觉走向一体化的呢?请同学们分为两组,就各自的观点进行辩论。同意自发走向一体化的同学为一组,同意自觉走向一体化的同学为二组。 一组代表1:我方认为欧洲走向一体化是一种自发的过程。因为欧洲一体化是在欧洲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进行的,它从一开始就表现为自发性。 二组代表1:我方认为欧洲走向一体化是一种自觉的过程。从历史来看,国际关系格局长期以欧洲为中心,二战打破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欧洲丧失了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面对经济凋敝、

【教学案】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学习目标】 一基本目标 1、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二重点难点 重点: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多极化趋势的关系。 难点:世界主要经济、政治力量的变化对世界格局影响。 【知识链接】 复习提问: 1.美国和苏联分别采取了哪些对抗措施使两级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2.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习内容】 A级 A级【基础梳理】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 ⑴二战后欧洲战争创伤严重,实力大损,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⑵20世纪50年代,随着西欧各国__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_________,它们越来越要求从__美国___的阴影下走出来。 ⑶欧洲任何一国的实力都无法与美苏相比,只有____ 联合起来 ___,才有可能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2.经过: ⑴1951年,法、联邦德国、意、荷、比、卢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⑵1958年,这六个国家又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⑶ 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⑷欧共体成立后,西欧国家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不断加强合作,建立了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_农业___政策,建立了__欧洲货币体系______体系,并加强_科技______合作。 3.影响 ⑴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⑵随着势力的增强,西欧在经济上成为__美国的竞争对手_______,在政治上,他们也力图推行独立自主__的外交政策, ⑶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不得不调整它的对欧政策。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形势: ⑴国际:二战后,美国对日本以以盟军名义单独占领,日本政府则采取了追随美国的政策。 ⑵国内:战败后的日本,国土荒芜,经济衰竭,民不聊生。 2.崛起的原因: ⑴美国的扶植:把日本作为远东的反共桥头堡,减免战争赔偿,还向日本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⑵日本政府推行的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明治维新以来残存的封建因素,也为日本后来的经济腾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⑶日本政府重视科技与教育。 ⑷利用国家政权推动经济的发展: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制定经济计划等方式。 B级【思维点拨】二战后美国为何要扶植? 当时世界的形势是冷战的形成与加剧,美国出于遏制苏联和中国的战略考虑,改变对日的占领。 3.表现:在1956—1972年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4.影响: ⑴外交:改变了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⑶国际格局:冲击了美国霸权和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多极化趋势。 C级【课堂探究】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什么启示? (1)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3)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1)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的振兴,这些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2)多极化趋势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不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3)两极格局虽然受到多极化的冲击,在当时仍是国际关系格局的总体的、基本的特征,因而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4)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虽然瓦解,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也没有最终形成,直到今天,仍处于向多极化演变的过程中。 【反思巩固】 1、1967年,下列哪些组织合并成欧洲共同体() ①欧洲煤钢共同体②欧洲经济共同体③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④北约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19-2020年《创新设计》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学案: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及答案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指导意见学法指导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用图示法归纳战后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世界多极化的表现。 2.通过经济决定政治的道理理解欧共体、日本外交政策的变化。 知识点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背景 (1)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西欧经济发展,要求从美国的阴影下走出来。 (3)当时欧洲任何一国都无法与美苏相比,只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 2.形成 (1)1951年,法国等六国成立________。 (2)1958年,六国又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上述三组织合并为________,简称欧共体。 3.措施 建立________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加强科技合作。

(1)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实力增强。 (2)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在政治上推行________的外交政策。 (3)美国霸权地位受到削弱,不得不调整对欧政策。 1.(判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根本原因是对抗苏联。() 2.(判断)欧共体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简称。() 3.(思考)1958年的一位德国商人宣称:“无论是拿破仑的欧洲还是希特勒的欧洲,都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实质上他是意在说明什么? 试答: 知识点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背景 (1)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________,日本政府采取追随美国的政策。 (2)战败后的日本,经济衰竭。 2.原因 (1)美国对日本的扶植:减免________,提供________援助。 (2)战后初期________改革,铲除封建因素。 (3)重视科技与________。 (4)把发展________放在首位,利用国家政权发展经济。 3.成就:1956~1972年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资本主义世界________。

历史: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教案)岳麓版必修1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教学目标 一、熟悉挑战美苏两极格局的政治经济力量发展壮大的史实,记忆有关的组织、机构名称,理解世界由美 苏两极对立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二、掌握“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史实依据。 三、认识图片材料的价值及其与文字资料的印证。 四、提高认识二战后美苏两极以外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的增长,初步理解世界多极化趋 势的形成及影响, 树立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价值判断标准。 教学重难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教学过程 互动设计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教师:欧共体是欧洲若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经济、政治一体化联合体。 学生:首先看《欧洲共同体》地图,掌握欧共体成员国所属区域。结合教材有关欧共体的知识介绍,按提示阅读:欧洲国家为何要建立这一组织?其主要目标和作用是什么? 1、背景:⑴原因:西欧生产力/经济的发展。⑵目的:与美国、苏联相抗衡,加快经济的发展。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 2、形成:1967年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而成(总部在布鲁塞尔) 3、作用:⑴政治经济一体化大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⑵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不得不调整它的对欧政策。 知识巩固:投影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早在上个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已产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又有所发展,但战后又一度削弱。30年代,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所发展,随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加速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二战后……不仅没有收缩,相反有更大的发展。表现在,其—……变成了经常性行为;其—……变成了指导经济增长的全面政策体系。 材料二:二次大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它是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工具,是国际垄断组织的新形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4]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课程标准解读: 课标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 (1)掌握以下基本概念:欧共体、不结盟运动; (2)分析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影响、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认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导致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解读:本课表述的是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即在美苏“冷战”的国际形势下,西欧、日本经济的崛起;第三世界通过不结盟运动形成一支新的国际政治力量的过程。通过《课程标准》和《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两者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但广东省教育厅制定的《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将要求明确为掌握概念、分析原因与影响、认识规律,可操作性更强,便于一线教师明确教学任务。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第八单元3课中间的一课,第25课《两极格局下的世界》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背景,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是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所以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分析课题可以发现本课讲述的一大突破口是多极化的“极”如何理解,二是趋势的“出现”是一种什么状态?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将本课与26课合并,讲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其中侧重加强,淡化出现。单独上这一课的话,如何将“出现”这一状态讲述清楚是本课的难点。 本课讲述了在美苏两极格局的背景下,三个国家或国家联合(政治力量)的团结与发展。一是传统强国——西欧:西欧在二战遭到重创后,为摆脱美国控制和重现雄风,走上了联合的道路。从50年代到70年代,从舒曼计划到欧共体,他们克服了自身法德两国的历史恩怨,冲破了来自于美国的压力和束缚,终于发展为今天世界上合作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欧盟,成为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二是战败国——日本:作为战败国,日本既是战争的责任者同时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如何尽快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日本抓住了历史的机遇,把本民族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依靠了美国的帮助又成功地摆脱了美国的控制,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完成了自身的飞跃。三是弱小国家——第三世界。他们在两极格局之下是弱势群体,他们不愿卷入美苏争霸,珍惜来之不易的独立与发展机会,为求自保与发展,他们通过不结盟运动走向团结。中国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通过改革开放走上民族复兴之路,并且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多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设计针对的是程度较高的学生,并且本课是必修Ⅰ最后一单元的倒数第二课。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相应的基础知识与历史学习方法,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并要求学生做出比较全面的评价,如在两极格局下出现多极化趋势的国际形势下,对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第六单元)与外交政策(第七单元)进行评价;也可以适当对必修Ⅱ进行一些铺垫和准备工作,以利于下一模块教学的展开,如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政策如何?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又会呈现出何种特征等。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自主检测 岳麓版必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自主检测岳麓版 必修1 一、单项选择题 1.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 ) 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 B.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 C.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2.(2012年山东潍坊四县高三期中)某论文的中心词主要有“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苏联解体”。此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B.美国霸权地位的崩溃 C.世界政治的多元化趋势 D.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3.1987年美国《时代》杂志选择了一幅漫画作为封面(下图所示:图中左边是日本相扑选手,右边是美国山姆大叔),这幅漫画寓意着( ) ①日本对美国的大国地位构成了严重威胁②美日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③世界形成了新的两极格局④美日矛盾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4.(2011年湖南高三十二校联考)1956年12月18日,日本正式加入联合国组织,成为联合国第77个成员国。加入联合国使日本“国际上的地位迎来了战后外交史上最大的转机”,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日本的行动表明了其正在谋求国际地位的上升 B.日本国际地位提高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C.日本正在成为国际秩序的受益国 D.日本该行动表明了政治上不再追随美国 5.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 ) A.互相妥协 B.互相竞争 C.互相合作 D.互相对峙 6.(2012年江西南昌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某组织规定,参加它的国家会议必须具备如下条件:“……支持民族独立运动;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那么该国际组织最有可能是( ) A.联合国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不结盟运动 D.欧洲共同体 7.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第三课《世界多极化趋势》习题

第3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一、选择题 1、关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东欧剧变,下列史实与事实不符的是() A.东欧剧变的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B.波兰团结工会以瓦文萨为首 C.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领导承认反对派组织“新论坛”为合法组织 D.联邦德国并入民主德国,两德统一 2、德国经过45年分裂后又实现了统一是在() A.1989年 B.1990年 C.1991年 D. 1992年 3、关于东欧剧变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 B.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 C.东欧各国大量公民外逃,政局出现大动荡 D.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4、苏联由联盟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是() A.“八一九”事件的爆发 B.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C.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D.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5、苏联完全解体的标志性事件是() A.“八一九”事件 B.宣布实行多党制 C. 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D.阿拉木图文件签署 6、欧盟内部合作进一步加强的标志是() A.《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 B.欧盟成员国不断扩大 C.决定建立欧洲快速反应部队 D.欧洲内部统一货币--------欧元在11国启动

7、《欧洲联盟条约》签订的目的是() A.加强内部合作,提高欧盟的国际地位 B.建立欧洲快速反应部队,增强欧洲的军事实力 C.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和成立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 D.反对美国霸权主义,推进多极化进程 8、1995年加入欧盟的三个国家有() ①法国②西班牙③瑞典④芬兰⑤奥地利⑥荷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9、将两极格局瓦解视为自己跻身政治大国良机的国家是() A.德国 B.日本 C.印度 D.法国 10、有关“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B.欧盟建立后的一些举措,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C.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形势好转,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改善 D.时至今日,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终于形成了 二、材料解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由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惟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有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它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以美国抗衡的其他国家。 ------------基辛格1993年的说话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 旧的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呈现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 新的世界格局确立,将取决于何种因素?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选择题 2018年题组 1.(2018全国卷Ⅰ,4分)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考点】第三世界的兴起 【解析】材料中变化最大的是非洲加入联合国的国家数量,说明联合国成为第三世界新兴国家的平台,体现了第三世界力量的发展壮大,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参加联合国国家数量增多不等于世界贸易扩大,排除C项;材料能够说明参加联合国的国家交往或联系增强,但不能说明经济区域化的发展状况,因为参加联合国的国家同样可以实行贸易保护或关税壁垒政策,排除D项。 【答案】A 2.(2018·北京文综·23)1956年7月,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共同发表宣言,反对“把世界分 为强有力的国家集团”。该宣言() A.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指导方针 B.奠定了不结盟运动的政治基础 C.推动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促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考点】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解析】亚太经合组织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亚太地区建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A项错误。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但是1956年已经开始酝酿,在美苏冷战的压力下,印度、埃及等国提出反对“国家集团”,希望在两极格局下保持和平中立,为不结盟运动的形成奠定了政治基础,B项正确。北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C项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于1945

年,D项错误。 【答案】B 3.(2018·江苏单科·19)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39%,美国同期从1957年的20.9%下降到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据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 A.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强化了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 C.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 D.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 【考点】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 【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通过题中信息剖析当时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美国、西欧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的变化,通过西欧在世界贸易总额和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数据变化可推理出,西欧在国际上经济地位的提高和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这一变化有利于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D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于1944年,题中数据出现于该体系建立之后,排除A项;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有所提高,但此时经济霸主依然是美国,排除B项;西欧国家的崛起加剧了其和美国的矛盾,排除C 项。 【答案】D 2017年题组 1.(2017·海南单科·20)1964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还达成了空间技术合作协定,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这表明() 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 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法国改变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 【考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 【解析】材料表明法国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这是法国独立化倾向增强、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分化的表现,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欧洲一体化的内容,排除B项;这一时期属于两极格局时期,多极化趋势刚刚出现,C项排除;材料只能得出这一时期法国的外交政策,没有

2020年高考历史十年真题三年模拟考点23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解析版)

考点23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十年真题】 1.(2019.4·浙江高考·25)有学者认为,二战后某条约的达成“是一种实用的而非意识形态的事业,它寻求加速经济恢复的新路径。……它是把德国融入欧洲各国阵营里的第一步。”这个条约旨在( ) A.推行马歇尔计划B.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C.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D.建立双重性区域合作组织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二战后某条约的达成……它寻求加速经济恢复的新路径……是把德国融入欧洲各国阵营里的第一步”,结合所学,上述内容指代欧洲一体化的开启,1951年煤钢共同体的成立,故选C项;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在经济领域的体现,意在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排除A项;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不是欧洲一体化的第一步,排除B项;1993年欧盟正式建立,标志着欧共体由单一经济组织变为政治经济双重性质的组织,排除D项。 2.(2019·北京高考·23)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这说明( ) A.“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形成 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 C.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D.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 【答案】C 【解析】由材料“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可知日本作为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其对外贸易受到美国的干涉和控制,故选C项;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新格局尚未形成,排除A项;材料强调日本经济发展受到美国的影响而非世界经济一体化,排除B项;二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世界经济霸权,排除D 项。 3.(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5)图8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