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主备人:王敏审核:高一历史教研组使用人: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原因;了解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 理解因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此消彼涨,因此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3.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规律的能力。

4.重点难点:

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

难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5.教学方法:史料阅读、合作探究

6.课时安排: 1课时

二、学习任务(阅读教科书并结合资料链接,完成学习任务)

50年前的欧洲是一片废墟,但是50年后的欧洲不仅可以跟日本媲美,而且还可以跟美国抗衡!

任务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欧洲的联合的原因是什么?(课本P122,资料链接1,2)

(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

(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2、西欧国家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联合的?(课本P122)欧洲一体化有什么特点?

(1)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3)欧洲共同体成立:

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特点:成员国不断增加;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

3、欧共体的影响(课本P122,123,资料链接3)

(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4)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另一极新的力量——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日本

任务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我们知道二战中日本受到原子弹的杀伤,二战后国家一片寥寂,人民生活困难,经济受到严重破坏。那他们是如何摆脱这种困境的?

1、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课本P123)

①二战后,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以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这就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1948年后,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首先是一再削减直至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井将已拆迁的工业设备全部发还日本。同时,美国还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

③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通过提供商品和劳务得到大量的“特需”收入。

④日本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⑤日本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

⑥日奉还提出“贸易立国一出口第一”的口号

2、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结合P124的学思之窗,谈谈你如何认识中曾根康弘的这句话。

近年来,日本积极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3、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产生了什么影响?(课本P123,资料链接4,结合P124的学思之窗)

⑴不再受制于美国,在国际中与美国既有联盟亦有摩擦。

⑵在资本主义世界,与美、西欧三足鼎立。

⑶提出“政治大国”的目标。

⑷促使世界向多极化格局发展。

4、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什么启示(课本P123,资料链接6)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2)大力发展教育,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3)经济发展战略要合乎国情

任务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课本P124,资料链接7)

含义:不结盟运动是由铁托、尼赫鲁、纳赛尔等人倡议成立的;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只是不和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成联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裁军。

1、原因:

①政治基础: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

②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兴起。

③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

2、产生及发展

标志: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举行(时间、地点、倡议国、斗争目标等)提出: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理尼赫鲁

正式形成: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政策: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重要任务和行动纲领(政治:反对美苏霸权主义。经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3、意义

①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②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同时,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

③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任务四:中国的振兴(课本P124)

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三、资料链接

1. 如果我们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否则,欧洲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

——《阿登纳回忆录》

2. “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维克多·雨果

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4. 日本2000年度国内生产总值535万亿日元,相当于世界第三位的德国的2。5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美国,约达35600美元至2000年底,对外纯资产(纯债权)133万亿日元(约合11000多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和国际收支盈余国。

外汇储备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已经达到了4038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6个主要发达国家外汇储备总和的约1.5倍。

5. 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世界第一位,甚至没有人向我们挑战,因为我们垄断着原子武器。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远远处于第一位……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

——尼克松l971年在堪萨斯城假日旅馆的讲话

6.《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对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成长有着深刻影响。日本政府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制定过程中,采用了“增长率设想法”。此法是一种把雇佣、投资和储蓄、国际收支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三大要素:设想各种经济增长率,并经过反复比较确定合理的增长率的方法。运用增长率设想法确定经济增长率分为三步:第一、通过对过去经济发展的回顾,并对目前经济形势进行分析、设想若干个经济增长率,第二、把雇佣、投资和储蓄、国际收支三组均衡或作为决定经济增长率的主要因素,第三、使用由若干个技术方程式组成的上述三组均衡式体系,对各个设想增长率进行讨论,最后选择比较合理的经济增长率。

7. 发展中国家在独立发展经济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只要各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条件,沿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完全有可能在工农业现代化方面逐步地达到我们的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高度生产水平。……我们主张,各国的事务应当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发展中国家人民有权自行选择和决定他们自己的社会、经济制度。我们支持发展中国家对自己的自然资源享有和行使永久主权。我们支持发展中国家对一切外国资本特别是“跨国公司”进行控制和管理,直到把它们收归国有。我们支持发展中国家“各别地或集体地自力更生”发展民族经济的主张。……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中国属于第三世界。-------邓小平在联大第六届特别会议上的发言

图解教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思维导图+微试题)8.26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人教新课标) 第2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学者徐蓝说,欧共体实行的以一系列《洛美协定》为代表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的政策,尽管存在缺陷,却是欧共体与发展中国家探索南北合作的途径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有益尝试,更是欧共体希望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以加强其欧洲特性的突出表现。这实质上反映了()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B.发展中国家与欧洲结盟 C.美国的影响力在减弱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答案:D 2.1961年,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段话道出了() A.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B.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初衷 C.北约与华约建立的目的D.多极化趋势加强的事实 答案:A

3.(2011·山东高考)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答案:A

4 . 二战结束后不久,世界就进入了以美苏对抗为主的“冷战”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苏联关系的破裂始于1947年,它在塑造美国对欧洲安全承诺的性质和范畴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1944~1951年间,美国与其他先进的工业化民主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战后秩序的制度化因之在范围上大大超过了以往,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 ——[美]约翰·伊肯伯里《大战胜利之后》 材料二二战结束……来自美国的新的军事消费,其影响外溢到欧洲和日本。到20世纪50年代,在大炮和黄油需求的推动下,西方的经济已经走上了一条扩展增长之路……正是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体制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救命稻草。……由于苏联控制了相当数量的中欧和东欧国家,法德之间发生争执的传统根源也就消失了,而且由于德国被分裂开来,并受到外族的控制,这也大大便利和鼓励了法德之间的合作。 ——[美]戴维·卡莱欧《欧洲的未来》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战后秩序的制度化”方面的表现及动机。(8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冷战”对欧洲的影响。(6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以从材料一中“1944~1951年间”“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的信息为线索,结合战后美国“冷战”的表现及主宰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和贸易等史实分析概括答案;第二小问,可从美国霸权主义实质角度分析作答。第(2)问,从材料二中“来自美国的新的军事消费……西方的经济已经走上了一条扩展增长之路”可以归纳出美国对西欧经济援助;从“由于德国被分裂开来,并受到外族的控制,这也大大便利和鼓励了法德之间的合作”可以概括出欧洲分裂与走向联合的统一。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编写:班级:小组:姓名:审核: 【课标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学习目标】识记60、70年代以来多极化趋势的表现,知道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预习案——【自主学习,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要求】 1、结合学案的内容,自主学习课文基础知识部分,并自主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2、小组内相互检查基础知识,找出错误并改正。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形成原因: ①二战后,西欧的国际地位下降。 ②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 ③地域接近,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④美苏冷战威胁西欧,使西欧国家认识到了联合的重要性 ⑤为促进经济发展(根本原因) 2、过程:①1951年:②1958年: ③1967年: 欧共体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3、进一步发展:欧洲一体化建设 4、意义:①经济:大大促进了西欧 ②政治:推行独立自主的 思考:美国席位变化的原因① ② ③冲击了两极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二、日本成为世界大国: (一)战后初期日本的政策和经济状况: (二)日本崛起: 1、原因:①美国的扶植——为什么? ②前提条件: ③高度重视科技教育: ④经济建设: ⑤外部条件: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美军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进一步刺激 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2、概况: 3、影响:①政治:外交政策的变化: ②经济:三足鼎立: ③挑战美国霸权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①二战后,

②它们在国际上 2、标志: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首脑会议的召开 ①概况:时间 地点 ②内容:A 、通过了《 》确立了 宗旨 B 、不结盟的含义: 3、意义 :①标志着 ②开始改变 ③冲击了两极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四、中国的振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恢复国民经济后,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奠定了社 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中国从1956年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到1966年之前,虽然 遇到过挫折,但还是取得了很大成绩。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受到很大 损失,走了弯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改 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 量。 五、美苏争霸的相互削弱 【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欧洲的联合-欧洲 ――― 日本的崛起-亚洲 世界主要政治力量 不结盟运动-亚非 世界政治格 的发展变化 中国的振兴-亚洲 局多极化的 强大的美国-美洲 出现 衰落的苏联-欧亚 课中案——【课堂互动,合作探究】 一、预习反馈 1、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2、欧共体形成原因? 3、二战后日本经济兴起的原因? 4、二战后,美国与西欧和日本的关系? 二、课堂互动,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要求: 1、生生合作、组内合作、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以下探究问题。 2、各小组组长指导协调探究任务的完成,安排专人做好相关讨论记录,并确定需进行探究成 果展示的同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参阅下图 实力迅速上升 实力相对下降

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多极化趋势和对世界的影响、欧盟的形成和扩展、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过程和原因、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综合探究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相关资料的补充,理解法德关系的改善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初步掌握从国际政治格局、国家利益、大国关系等方面分析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方法。 (2)概括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原因,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 难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二战后初期,美苏凭借强大的实力划分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不过这种格局并没有维持很长的时间,随着战后欧日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对美国的霸权提出挑战的力量越来越大。独立后的中国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其他第三世界的国家在反殖反霸斗争中逐步走向联合,对美苏两极格局产生了重大冲击,世界开始从两极向多极发展。 新课学习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设问:50年前的欧洲是一片废墟,但是50年后的欧洲不仅可以跟日本媲美,而且还可以跟美国大哥抗衡!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欧洲的联合 1、原因: 师生互动:欧洲的联合的原因是什么? (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 材料一如果我们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否则,欧洲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 ——《阿登纳回忆录》(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材料二“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维克多·雨果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2、联合过程: 问题探究:西欧国家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联合的?欧洲一体化有什么特点? (1)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3)欧洲共同体成立: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识点:欧洲一体化的具体进程:欧洲共同体;美国对日政策由占领转向扶植、《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不结盟运动兴起、形成的标志及其行动纲领、中国的改革开放。 2、技能:理解:因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此消彼涨,因此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运用:以史为鉴:从其他国家(如日本)发展经验探寻中国发展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通过问题探究、实践体验、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 2、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由此加深对当前我国“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政策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争霸为主的两极格局。但是在六、七十年代,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变化,多个区域或国家的综合国力加强,冲击了两极格局,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那么这些多极具体指哪些又是怎么形成的这是本节所要了解的主要内容。 【推进新课】【合作探究】两极格局之下出现了哪些重要力量 主要有欧洲走向联合,日本迅速崛起,中国力量的壮大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走向联合的原因: 【合作探究】你认为西欧建立欧洲共同体的原因有哪些 ②冷战时期国际政治形势的推动。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苏联的威胁日益严重和美国的经济渗透,政治控制不断加强的情况下,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个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就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 ③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只有加强联合,才能增强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迅速扭转在与日本、美国竞争中所处的不利地位。 ! ④二战后欧洲丧失世界政治经济重心地位。 2、进程: 【合作探究】欧洲是怎么一步一步的形成欧共体的 (1)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舒曼计划”,建议西欧国家在经济领域内实现联合。(2)1951年,法、德、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3)1957年,签订《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4)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3、内容: ⑴.关税和贸易政策⑵.农业和渔业政策⑶.单一的欧洲货币体系⑷.政治一体化⑸.共同的外交政策 4、影响 【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思考欧共体的形成有哪些影响 : ⑴.促进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⑵.在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⑶.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变化。 二、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

【教学案】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学习目标】 一基本目标 1、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二重点难点 重点: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多极化趋势的关系。 难点:世界主要经济、政治力量的变化对世界格局影响。 【知识链接】 复习提问: 1.美国和苏联分别采取了哪些对抗措施使两级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2.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习内容】 A级 A级【基础梳理】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 ⑴二战后欧洲战争创伤严重,实力大损,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⑵20世纪50年代,随着西欧各国__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_________,它们越来越要求从__美国___的阴影下走出来。 ⑶欧洲任何一国的实力都无法与美苏相比,只有____ 联合起来 ___,才有可能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2.经过: ⑴1951年,法、联邦德国、意、荷、比、卢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⑵1958年,这六个国家又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⑶ 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⑷欧共体成立后,西欧国家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不断加强合作,建立了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_农业___政策,建立了__欧洲货币体系______体系,并加强_科技______合作。 3.影响 ⑴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⑵随着势力的增强,西欧在经济上成为__美国的竞争对手_______,在政治上,他们也力图推行独立自主__的外交政策, ⑶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不得不调整它的对欧政策。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形势: ⑴国际:二战后,美国对日本以以盟军名义单独占领,日本政府则采取了追随美国的政策。 ⑵国内:战败后的日本,国土荒芜,经济衰竭,民不聊生。 2.崛起的原因: ⑴美国的扶植:把日本作为远东的反共桥头堡,减免战争赔偿,还向日本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⑵日本政府推行的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明治维新以来残存的封建因素,也为日本后来的经济腾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⑶日本政府重视科技与教育。 ⑷利用国家政权推动经济的发展: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制定经济计划等方式。 B级【思维点拨】二战后美国为何要扶植? 当时世界的形势是冷战的形成与加剧,美国出于遏制苏联和中国的战略考虑,改变对日的占领。 3.表现:在1956—1972年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4.影响: ⑴外交:改变了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⑶国际格局:冲击了美国霸权和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多极化趋势。 C级【课堂探究】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什么启示? (1)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3)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1)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的振兴,这些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2)多极化趋势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不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3)两极格局虽然受到多极化的冲击,在当时仍是国际关系格局的总体的、基本的特征,因而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4)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虽然瓦解,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也没有最终形成,直到今天,仍处于向多极化演变的过程中。 【反思巩固】 1、1967年,下列哪些组织合并成欧洲共同体() ①欧洲煤钢共同体②欧洲经济共同体③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④北约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19-2020年《创新设计》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学案: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及答案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指导意见学法指导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用图示法归纳战后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世界多极化的表现。 2.通过经济决定政治的道理理解欧共体、日本外交政策的变化。 知识点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背景 (1)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西欧经济发展,要求从美国的阴影下走出来。 (3)当时欧洲任何一国都无法与美苏相比,只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 2.形成 (1)1951年,法国等六国成立________。 (2)1958年,六国又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上述三组织合并为________,简称欧共体。 3.措施 建立________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加强科技合作。

(1)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实力增强。 (2)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在政治上推行________的外交政策。 (3)美国霸权地位受到削弱,不得不调整对欧政策。 1.(判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根本原因是对抗苏联。() 2.(判断)欧共体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简称。() 3.(思考)1958年的一位德国商人宣称:“无论是拿破仑的欧洲还是希特勒的欧洲,都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实质上他是意在说明什么? 试答: 知识点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背景 (1)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________,日本政府采取追随美国的政策。 (2)战败后的日本,经济衰竭。 2.原因 (1)美国对日本的扶植:减免________,提供________援助。 (2)战后初期________改革,铲除封建因素。 (3)重视科技与________。 (4)把发展________放在首位,利用国家政权发展经济。 3.成就:1956~1972年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资本主义世界________。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自主检测 岳麓版必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自主检测岳麓版 必修1 一、单项选择题 1.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 ) 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 B.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 C.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2.(2012年山东潍坊四县高三期中)某论文的中心词主要有“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苏联解体”。此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B.美国霸权地位的崩溃 C.世界政治的多元化趋势 D.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3.1987年美国《时代》杂志选择了一幅漫画作为封面(下图所示:图中左边是日本相扑选手,右边是美国山姆大叔),这幅漫画寓意着( ) ①日本对美国的大国地位构成了严重威胁②美日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③世界形成了新的两极格局④美日矛盾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4.(2011年湖南高三十二校联考)1956年12月18日,日本正式加入联合国组织,成为联合国第77个成员国。加入联合国使日本“国际上的地位迎来了战后外交史上最大的转机”,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日本的行动表明了其正在谋求国际地位的上升 B.日本国际地位提高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C.日本正在成为国际秩序的受益国 D.日本该行动表明了政治上不再追随美国 5.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 ) A.互相妥协 B.互相竞争 C.互相合作 D.互相对峙 6.(2012年江西南昌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某组织规定,参加它的国家会议必须具备如下条件:“……支持民族独立运动;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那么该国际组织最有可能是( ) A.联合国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不结盟运动 D.欧洲共同体 7.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选择题 2018年题组 1.(2018全国卷Ⅰ,4分)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考点】第三世界的兴起 【解析】材料中变化最大的是非洲加入联合国的国家数量,说明联合国成为第三世界新兴国家的平台,体现了第三世界力量的发展壮大,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参加联合国国家数量增多不等于世界贸易扩大,排除C项;材料能够说明参加联合国的国家交往或联系增强,但不能说明经济区域化的发展状况,因为参加联合国的国家同样可以实行贸易保护或关税壁垒政策,排除D项。 【答案】A 2.(2018·北京文综·23)1956年7月,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共同发表宣言,反对“把世界分 为强有力的国家集团”。该宣言() A.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指导方针 B.奠定了不结盟运动的政治基础 C.推动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促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考点】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解析】亚太经合组织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亚太地区建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A项错误。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但是1956年已经开始酝酿,在美苏冷战的压力下,印度、埃及等国提出反对“国家集团”,希望在两极格局下保持和平中立,为不结盟运动的形成奠定了政治基础,B项正确。北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C项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于1945

年,D项错误。 【答案】B 3.(2018·江苏单科·19)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39%,美国同期从1957年的20.9%下降到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据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 A.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强化了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 C.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 D.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 【考点】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 【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通过题中信息剖析当时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美国、西欧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的变化,通过西欧在世界贸易总额和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数据变化可推理出,西欧在国际上经济地位的提高和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这一变化有利于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D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于1944年,题中数据出现于该体系建立之后,排除A项;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有所提高,但此时经济霸主依然是美国,排除B项;西欧国家的崛起加剧了其和美国的矛盾,排除C 项。 【答案】D 2017年题组 1.(2017·海南单科·20)1964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还达成了空间技术合作协定,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这表明() 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 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法国改变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 【考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 【解析】材料表明法国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这是法国独立化倾向增强、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分化的表现,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欧洲一体化的内容,排除B项;这一时期属于两极格局时期,多极化趋势刚刚出现,C项排除;材料只能得出这一时期法国的外交政策,没有

2020年高考历史十年真题三年模拟考点23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解析版)

考点23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十年真题】 1.(2019.4·浙江高考·25)有学者认为,二战后某条约的达成“是一种实用的而非意识形态的事业,它寻求加速经济恢复的新路径。……它是把德国融入欧洲各国阵营里的第一步。”这个条约旨在( ) A.推行马歇尔计划B.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C.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D.建立双重性区域合作组织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二战后某条约的达成……它寻求加速经济恢复的新路径……是把德国融入欧洲各国阵营里的第一步”,结合所学,上述内容指代欧洲一体化的开启,1951年煤钢共同体的成立,故选C项;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在经济领域的体现,意在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排除A项;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不是欧洲一体化的第一步,排除B项;1993年欧盟正式建立,标志着欧共体由单一经济组织变为政治经济双重性质的组织,排除D项。 2.(2019·北京高考·23)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这说明( ) A.“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形成 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 C.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D.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 【答案】C 【解析】由材料“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可知日本作为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其对外贸易受到美国的干涉和控制,故选C项;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新格局尚未形成,排除A项;材料强调日本经济发展受到美国的影响而非世界经济一体化,排除B项;二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世界经济霸权,排除D 项。 3.(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5)图8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教案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一、课程标准解读: 课标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 (1)掌握以下基本概念:欧共体、不结盟运动; (2)分析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影响、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认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导致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解读:本课表述的是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即在美苏“冷战”的国际形势下,西欧、日本经济的崛起;第三世界通过不结盟运动形成一支新的国际政治力量的过程。通过《课程标准》和《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两者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但广东省教育厅制定的《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将要求明确为掌握概念、分析原因与影响、认识规律,可操作性更强,便于一线教师明确教学任务。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第八单元3课中间的一课,第25课《两极格局下的世界》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背景,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是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所以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分析课题可以发现本课讲述的一大突破口是多极化的“极”如何理解,二是趋势的“出现”是一种什么状态?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将本课与26课合并,讲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其中侧重加强,淡化出现。单独上这一课的话,如何将“出现”这一状态讲述清楚是本课的难点。 本课讲述了在美苏两极格局的背景下,三个国家或国家联合(政治力量)的团结与发展。一是传统强国——西欧:西欧在二战遭到重创后,为摆脱美国控制和重现雄风,走上了联合的道路。从50年代到70年代,从舒曼计划到欧共体,他们克服了自身法德两国的历史恩怨,冲破了来自于美国的压力和束缚,终于发展为今天世界上合作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欧盟,成为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二是战败国——日本:作为战败国,日本既是战争的责任者同时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如何尽快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日本抓住了历史的机遇,把本民族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依靠了美国的帮助又成功地摆脱了美国的控制,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完成了自身的飞跃。三是弱小国家——第三世界。他们在两极格局之下是弱势群体,他们不愿卷入美苏争霸,珍惜来之不易的独立与发展机会,为求自保与发展,他们通过不结盟运动走向团结。中国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通过改革开放走上民族复兴之路,并且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多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设计针对的是程度较高的学生,并且本课是必修Ⅰ最后一单元的倒数第二课。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相应的基础知识与历史学习方法,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并要求学生做出比较全面的评价,如在两极格局下出现多极化趋势的国际形势下,对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第六单元)与外交政策(第七单元)进行评价;也可以适当对必修Ⅱ进行一些铺垫和准备工作,以利于下一模块教学的展开,如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政策如何?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又会呈现出何种特征等。

(学案)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课程标准】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重难点问题:1.欧共体成立、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影响。 2.资本主义经济世界三足鼎立局面说明了什么? 【课前预习】 背景: ①二战后国际地位下降; ②20世纪50年代经济发展较快,加强了联系 ③欧洲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过程:1951年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 1958年,成立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年,三大共同体合并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建立___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 加强______________。 影响:①经济上,促进西欧经济实力增强,成为_______________ ②政治上,推行_____________政策,美国霸权地位严重削弱, 推动世界格局开始走向多极化。 崛起原因:①二战后,______国扶植; ②美国占日期间推行的__________改革(条件); ③日本政府重视科技和教育,把发展________放在首位,制定___________,利用国家政权推动经济发展; ④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后勤基地 标志: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________,仅次于美国。 影响:①由“一边倒”到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_______________; ②资义世界经济领域____________三足鼎立,冲击两极格局(世界经济 的多极化是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 兴起原因:民族独立;美苏对峙争夺 标志:________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基本原则和宗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①标志_______________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②开始改变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③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此外社会主义阵营瓦解、_______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回复,共同构成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总结: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争霸双方受损;生活在美国的羽翼下的欧洲和日本,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开始了联合自强和崛起,逐渐走出了美国的阴影;不结盟运动兴起和发展;中国开始振兴,都极大地改变了“冷战”背景下的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力量对比,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欧洲共 同体的形成 不结盟运动兴起 世界多极化趋势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主备人:王敏审核:高一历史教研组使用人: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原因;了解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 理解因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此消彼涨,因此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3.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规律的能力。 4.重点难点: 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 难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5.教学方法:史料阅读、合作探究 6.课时安排: 1课时 二、学习任务(阅读教科书并结合资料链接,完成学习任务) 50年前的欧洲是一片废墟,但是50年后的欧洲不仅可以跟日本媲美,而且还可以跟美国抗衡! 任务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欧洲的联合的原因是什么?(课本P122,资料链接1,2) (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 (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2、西欧国家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联合的?(课本P122)欧洲一体化有什么特点? (1)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3)欧洲共同体成立: 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特点:成员国不断增加;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 3、欧共体的影响(课本P122,123,资料链接3) (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4)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课标要求 掌握欧洲共同体的形成、了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的主题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在美苏对峙之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整个世界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形势,区域合作组织发展起来,发展中国家逐步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走向复兴的西欧,联合自强,建立欧洲共同体;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产生;第三世界开始兴起。到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格局明显表现出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走向。本课在整个单元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前一课是它的大背景,后一课是它的延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多极化趋势和对世界的影响、欧盟的形成和扩展、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过程和原因、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综合探究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相关资料的补充,理解法德关系的改善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初步掌握从国际政治格局、国家利益、大国关系等方面分析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方法。 (2)概括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原因,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难点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述法、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与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二战后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出现若干政治经济力量中心即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设问:50年前的欧洲是一片废墟,但是50年后的欧洲不仅可以跟日本媲美,而且还可以跟美国大哥抗衡!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欧洲的联合 1、原因:师生互动:欧洲的联合的原因是什么? (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 如果我们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否则,欧洲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阿登纳回忆录》 (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维克多·雨果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2、联合过程: 问题探究:(1)西欧国家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联合的?(2)欧洲一体化有什么特点? (1)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第26课__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课程标准】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多极化趋势和对世界的影响、欧盟的形成和扩展、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过程和原因、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综合探究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以合作学习的模式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中心,来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创设重大国际事件的情境,培养学生解读历史信息能力,并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正确应对重大事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对二战后美苏两极以外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增长的认识,初步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及影响,树立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价值判断标准。 【重点难点】 重点: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和条件。 难点:法德和解的途径和方法对国际关系的启示;日本的国家发展战略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知识梳理】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欧共体:欧洲若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经济、政治一体化联合体。 1、联合原因: (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2、联合过程: (1)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57年) (3)欧洲共同体成立: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3、影响: (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原因: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的作用 (1)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 A内因: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标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复习内容:走向联合的欧洲、日本谋求政治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复习重点: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日本崛起的条件和原因 复习难点:法德和解的途径和方法对国际关系的启示,日本的发展战略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自主学习 二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宰天下,形成 __________格局。20世纪六七十年代,______________的形成使欧洲实力大增,________崛起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___________运动兴起,_____________振兴,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世界出现__________趋势。 合作探究 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和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11963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直言不讳的告诉美国记者苏兹贝克:“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惬意的。有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意大利和一个英国,而美国可以利用他们来相互反对……必

须要有一个既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 的真正的欧洲”。 ——苏兹贝克《七大洲风云四十年》 据材料一,戴高乐总统谈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材料2“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 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 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 友爱关系……” ——维克多雨果 材料320世纪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无论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个方面所占的 比重都是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50年代中后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 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 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 超级大国的附庸……” 材料4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 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 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 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舒曼计划》(1950年)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方案一(一般校) [课标要求]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简述欧洲共同体出现的三个步骤,理解战后欧洲经济的发展与“一个声音说话”的相互关系。 概括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分析日本战后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探究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国际影响。 说出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发展历程,理解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曲折性。 说出中国的振兴的表现,思考中国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下的对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相关资料的补充,理解法德关系的改善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初步掌握从国际政治格局、国家利益、大国关系等方面分析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方法。 概括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原因,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史实,理解到当今的世界正在走向多元化。 分析欧共体兴起的原因和过程,体会“人类从对抗走向对话,从单赢走向共赢”过程中的智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日本战后经济的发展,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难点:欧洲走向联合的背景分析和艰难历程。 三、教学内容安排(1学时) 第一目“欧洲走向联合” 教学要点:(1)欧洲联合的原因;(2)欧洲联合的过程;(3)“用一个声音说话”。 第二目“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教学要点:(1)日本经济发展的两个步骤;(2)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3)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4)走向政治大国的日本。 第三目“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教学要点:(1)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2)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形成;(3)不结盟运动的内容与新发展;(4)中国与不结盟运动。 第四目“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多极化趋势” 教学要点:(1)中国振兴之路;(2)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多极化趋势。 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 导入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