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的地缘政治学分析

朝鲜战争的地缘政治学分析
朝鲜战争的地缘政治学分析

1950 - 1953 年的朝鲜战争,同历史上发生在朝鲜半岛或者与朝鲜半岛密切相关的其他国际冲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陆权国家与海权国家之间的较量。这是由于朝鲜半岛独特的地缘政治地位。冷战时期爆发的朝鲜战争虽然有着很浓厚的意识形态斗争色彩,但是在一定意义上说,它也是历史上围绕着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斗争的延续。

1950 - 1953 年的朝鲜战争是冷战时期东西方之间的第一场热战,也是亚洲冷战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事件。朝鲜战争是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的对朝侵略战争,导致这场战争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我们可以从很多视角来解释这场战争,而且相关著述也很多。本文侧重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来分析朝鲜战争的性质。

地缘政治学(又译地理政治学) ①是有关地理和政治之间,特别是地理环境和国际政治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问,它在国际政治研究中被广为使用。它是地理学和政治学的结合。地缘政治学关注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拥有的自然资源等等地理因素或自然环境,与该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力地位、行为方式等等之间的关系。虽然说,影响国际政治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地理因素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但是地理因素确实是值得加以关注的。而这样的因素相对稳定,也比较容易被认识和加以解释。

地缘政治因素很多,但是在分析朝鲜战争的时候,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朝鲜半岛的战略地理位置。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它是影响该地区国际政治的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当然,它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本文认为,1950 - 1953 年的朝鲜战争同历史上发生在朝鲜半岛上或者同朝鲜半岛密切相关的其他国际冲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它们都是陆权强国和海权国家之间的较量,这主要是由于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地位。

一、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地位

在考察围绕朝鲜半岛的国际冲突时,我们所要特别关注的该地区的地理因素,就是她的战略地理位置,或者地缘政治地位。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地位有两个显著的特征。第一,它是欧亚大陆和太平洋之间的一座桥梁。这样一来,它既可以成为陆权国家(或大陆国家) 进攻海权国家(或海上国家) 的通道,也可以成为海上国家侵略大陆国家的跳板。其战略地位之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大陆国家和海上国家都会努力争夺这个战略要地。第二,朝鲜半岛的周边国家均是大国,或者说朝鲜半岛总是与强国(包括陆权国家与海权国家) 为邻。中国、俄罗斯和日本都是朝鲜半岛的近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朝鲜半岛的一个特殊邻国。正因为如此,有的学者指出,朝鲜半岛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上述四个大国的利益直接交汇的地区[1](p.xiii)。从这个意义上说,朝鲜半岛的地位很像朝鲜半岛的人常说的“鲸鱼群中的小虾”,这使得它极其容易成为大国斗争的场所与牺牲品。当然,这并不等于说,朝鲜半岛国家的命运完全为外部大国所掌握,自己无所作为。实际情况也并非如此,朝鲜半岛的国际冲突常常与半岛内部政治斗争分不开。

有的地缘政治学家指出,大陆国家(以陆地为主要交通渠道) 和海洋国家(以海洋为主要交通渠道) 之间的冲突是一种反复出现的现象:“大陆国家与海洋国家的性质差距一般不能通过竞争或其他互动消除。某一大陆强国走上舞台,就要争取出海口,以扩大均势的范围,并使其功能适于以大陆为核心的体系向海外扩展,而主导海洋的强国则要抵制和否决大陆强

国的扩张。此时,大陆国家与海洋国家之间的冲突就会明显地表现出来。”[2] (p.4)而如前所述,朝鲜半岛正好介于大陆国家(中、俄) 和海洋国家(日、美) 之间,因而很容易成为两者争斗的场所。

二、大陆强国和海洋强国相互争斗的场所

很大程度上由于朝鲜半岛的上述地缘政治地位,历史上在该地区多次爆发大规模的国际冲突。或者说,朝鲜半岛上所发生的或者与朝鲜半岛密切相关的国际冲突,与朝鲜半岛的战略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导致这些冲突的原因复杂多样,冲突的主角也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冲突具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都是陆权国家与海权国家之间的战争。回顾朝鲜战争之前发生在朝鲜半岛或者与朝鲜半岛密切相关的国际冲突之历史,有助于我们理解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地位与这些冲突的关系,进而把朝鲜战争放在一个大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加以考察。

早在19 世纪,在中国元朝统治者和日本发生的两次军事冲突中,朝鲜就在其间起了重要作用,凸显了其地缘政治的地位[3] (pp.167~168)。16 世纪末,中国的明朝同日本直接在朝鲜半岛发生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早在明朝初年,朝鲜李朝的开国者李成桂就受明太祖的册封,中朝两国保持宗藩关系,或者朝贡关系、封贡关系。实际上在明代,中国与其周边的很多国家都保持着这样一种关系。这是中国封建统治者与周边国家统治者之间,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而缔建的一种接近于同盟的家关系。中国依此不仅获得了“天朝上国”的名义,而且保障了边疆地区的安全与稳定[4] (pp.13~15) 。可以说,在中国的朝贡国中,朝鲜的地位最为重要。而日本群岛则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朝鲜半岛曾被日本战略家视为亚洲大陆伸出的一把匕首,它直指日本列岛的侧腹[5] (p.2)。在西方学者中,也有关于朝鲜半岛是指向日本心脏的匕首的说法[6] (p.2)。在16 世纪末,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他把朝鲜半岛视为囊中之物和侵略中国的跳板。于是在1592 - 1598 年间,统一后的海上国家日本两度入侵朝鲜,而大陆国家中国的明朝政府应朝鲜政府的请求出兵朝鲜,帮助朝鲜抗击日本的侵略和捍卫本国国土的安全。这场战争最后以日本的撤兵告终,但是中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7] (p.04)。

在1894 - 1895 年间,中国和日本主要围绕着朝鲜半岛问题再次发生了严重的军事

冲突,这场冲突史称中日甲午战争。同明朝一样,中国的清朝也与朝鲜保持着朝贡关系。清朝和李氏王朝之间的朝贡关系始于1637 年(清崇德二年),而且清政府允许朝鲜一年数贡,这足以说明它把与朝鲜的关系“看得比任何其他国家的关系都更重要”[4] (p.15)。然而,自从两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与其周边朝贡国的关系,包括与朝鲜的关系,受到了来自西方列强的极大挑战。特别是1868 年“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迅速增强了自己的国力,并走上了对

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而其侵略的主要矛头正是朝鲜半岛。中日之间围绕朝鲜半岛的冲突,加上朝鲜内部的政治斗争,最后导致了一场战争的爆发。

这场战争以正在崛起的海洋国家日本在战场上打败已经衰败了的陆上国家中国而告终。1895 年月17 日,中国被迫签署了屈辱性的《中日马关条约》,承认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后因俄、英、德的联合干涉,日本放弃了辽东半岛,条件是中国增加3000 万两白银的赔偿,并向日本赔偿军费2 万万两。英、德协助俄干涉还辽

的主要动机,就是想通过怂恿俄国在远东扩张,从而限制其在中近东的行为。但是,这一行动也为后来俄日在该地区的争斗埋下了种子。

甲午战争结束之后,中国被迫退出了在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斗争。与此同时,日本在当地的影响则日益增加,然而这也使得她同俄国的矛盾不断激化。因为带头干涉还辽的俄在中国东北获得了很多好处,比如在1895 年6 月,俄国通过与中国缔结一项秘密条约,获得了在中国东北占地筑铁路的特权。又如在1898 年3 月,俄国获得了租借旅顺、大连湾2 5 年的权益,其中旅顺口作为俄国军港,只准中俄船只出入,大连湾除一港外,其余为商港,为各国船舶开放[8] (pp.230~234)。另外,俄国作为朝鲜的另外一个陆上邻国,也极力扩大自己在朝鲜半岛的影响,不愿意看到朝鲜半岛为日本所独占。比如,俄国驻汉城使馆允许朝鲜国王和世子在使馆中避难,俄国士官充任朝鲜军队的军事教练,俄国副领事担任朝鲜海关税务司,一个亲俄的朝鲜人被任命为外务大臣,等等。

日本和俄国在中国东北与朝鲜半岛的争斗,使得双方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最后导致两国走向战争。在1904 - 1905 年间,陆上国家俄国和海上国家日本为争夺朝鲜半岛和中

国东北发生了一场战争,即日俄战争。战争于1904 年2 月8 日日本海军对停泊在中国

旅顺口和朝鲜仁川的俄国舰队进行突然袭击为正式开启的标志。战争在中国东北、朝鲜半岛及其附近海域进行,日本在海陆战场上接连取得胜利。特别是在朝鲜和日本之间的对马海峡战役中,俄国舰队被日本海军所击溃,从此俄军一蹶不振。经过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

调停,1905 年日俄签署了《朴茨茅斯和约》,结束了这场战争。根据该条约,日本除了获得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权益之外,俄国还承认日本在朝鲜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均有“卓绝之利益”[8] (p.310)。也就是说,日本通过赢得这次战争,最终确立了自己在朝鲜半岛上的主导地位。于是在1910 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使之成为自己的殖民地。从此,朝鲜半岛成

为日本的领土,其最高行政长官是日本天皇任命的总督。这一局面一直维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总之,历史上发生在朝鲜半岛上的或者同朝鲜半岛密不可分的国际冲突表明,朝鲜半岛独特的地缘政治地位使得它很容易成为大国争斗的场所。这为我们理解后来发生的朝鲜战争,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历史背景。

三、“三八线”:历史的偶然产物,还是历史的重复?

1950 - 1953 年朝鲜战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45 年“三八线”的划定。而从地缘政

治学的角度来看,这条线也可以被视为陆权国家苏联和海权国家美国在朝鲜半岛势力范围的分界线。

同上述历史上所表现出来的陆上大国和海上大国在朝鲜半岛上争斗十分类似的现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再次表现出来。这时的主角是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前者是陆上强国,后者是海上强国。1945 年8 月,在日本宣布投降前夕,参加对日作战的苏联红军挺进朝

鲜半岛的北部,并且有能力很快占领整个朝鲜半岛。正在此时,美国领导人建议苏美以北纬38 度线为界分别在朝鲜半岛的北部和南部接受日军投降,苏联领导人接受了美国方面的建议,苏联红军在“三八线”以北停止了前进的步伐,而美国军队则在当年9 月进驻“三八线”

以南的朝鲜半岛。从此,苏联和美国两个超级大国成为影响朝鲜半岛局势发展的主要国家。它们在各自占领区帮助建立当地政权,朝鲜半岛于是分别成立了南北两个国家,政治分裂成为现实。

我们都知道,朝鲜半岛的分裂是以1945 年划定的“三八线”为基础的,这条线大致把朝鲜半岛划分为面积大致相当的南北两个部分。有意思的是,早在日俄战争前,在日俄谈判过程当中,俄方代表也曾经提出过一个类似的、把朝鲜半岛一分为二的方案。

如前所述,中日甲午战争结束之后,日本和俄国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矛盾愈演愈烈。为了独占朝鲜半岛和在中国东北获得特权,日本积极准备对俄国的战争,其中包括同英国结盟。1902年,日本同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权国家英国缔结同盟条约,日本以承认英国在中国的利益,换取英国承认其在朝鲜的特殊利益。英国与日本结盟有自己的打算,她想借此抑制俄国,让她深深地卷入远东事务中,因为这样会分散俄国的力量,使其无力针对君士坦丁堡、苏伊士运河、波斯湾及印度采取行动。然而,英国政府的这一行动助长了日本攫取朝鲜的野心,从而“促成了日俄战争的爆发”[9] (p.180)。这是因为,英日结盟令同样在朝鲜半岛有利益和野心的俄国感到担心。于是,俄国开始向朝鲜派遣军队,日俄因而走到了战争的边缘。但是日俄两国在战前为了避免冲突,进行了多轮谈判。1903 年8 月,日本向俄国提出6 条协议草案,表示愿意承认俄国在中国东北铁路方面有特殊利益,但必须以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优越利益”以及维护各国在中国和朝鲜工商业利益均沾原则等为条件。10 月3 日,俄国向日本提出8 项协议方案,表示承认日本在朝鲜的“优越利益”,但日本必须承认“满洲及其沿岸一带均在日本利益范围之外”,并承认北纬39 度线以北的朝鲜领土作为“中立地带”,日本不得派兵进驻[10] (pp.163~165) 。值得注意的是,俄方提出的39 度线和后来美国人提出的38 度线一样,都是把朝鲜半岛分为面积大致相当的南北两部分的一条分界线。但是,双方在谈判中,都不愿意作出原则上的让步。日本坚持它在朝鲜的独占权,有保留地承认俄国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地位;而俄国则坚持它在中国东北的独占特权,有保留地承认日本在朝鲜的特殊地位。

这最终致使谈判限于僵局,双方走向战争。但是,沙皇希望最好让日本人开始采取军事行动,并且在2 月8 日电令俄国远东总督,如果日本舰队在朝鲜的西海岸越过北纬38 度线,那么俄军就不必等他们开第一枪即可发动进攻[11] (pp.222~223)。日本海军在当天夜里偷袭旅顺口,于是日俄战争最后爆发了。今天回过头去看,如果当初俄国和日本能够达成在朝鲜半岛划分势力范围的协议,那场战争能否就得以避免了呢?

历史具有惊人的相似一幕。大约40 年后,美苏竟然以“三八线”为界,在朝鲜半岛划分了受降区域,正是这条线后来成为了南北朝鲜的边界线!如前所述,1910 年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领导人(主要是美苏领导人起了主导性作用) 讨论了朝鲜战后的命运问题。1943 年12 月,中、美、英首脑发表《开罗宣言》:“我三大盟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12] (p.407)。

在1945 年2 月的苏美英首脑雅尔塔会议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战后朝鲜由美苏中共同托管,时间为20 - 30 年。斯大林同意由苏、美、中等国对朝鲜共管,并保证朝鲜

最后取得独立地位。然而在日本投降之前,有关国家并没有就朝鲜半岛的命运制订出具体的计划。

1945 年8 月初,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参加对日作战,接着进军朝鲜半岛。美国关注着事态的发展,并且担心苏联占领整个朝鲜半岛。1945 年8 月10 日晚,美国政府相关人士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如何在朝鲜和亚洲其他地方接受日本投降的问题。在半夜的时候,两位年轻的军官(Dean Rusk和Charles Bonesteel 中校,前者后来任美国国务卿,后者后来任驻韩美军司令) 奉命到会议室隔壁的一个房间里划定一个美国在朝鲜半岛的占领区,防止苏联红军占领整个朝鲜并向日本进军。这两个人借助《国家地理》杂志中的一幅地图,向上司建议以北纬38 度线把朝鲜划分为两个受降区,北部由苏联红军占领,南部由美军占领。他们之所以选择这条线,只是因为从地图上看,它基本上把朝鲜半岛分为面积大致相等的两个部分[1] (p.6)。后来由杜鲁门签发的“第一号总统令”,正是以此向苏联提出在朝鲜半岛划分受降范围的。

这应该属于历史的偶然,因为美国军方在提出这个方案的时候,并不了解历史上俄国方面曾经向日本提出过类似的建议,而且当时并没有朝鲜问题专家参加决策。腊斯克(Rusk) 本人后来承认,当时他和其他在场的人都不知道,在本世纪初俄国和日本曾经讨论过以这条线(实际上当时俄方提出的是北纬39 度线,而非38 度线———作者注) 划分势力范围。他说,如果当初知道的话,我们一定会选择另外一个分界线[1] (p.6)。从另一个方面说,这也是历史的重复,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因为不管是39 度线方案,还是38 度线方案,它们可以说是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之间在朝鲜半岛划分势力范围的体现。

四、朝鲜战争:地缘政治逻辑的延续

1945 年8 月“三八线”的划定,基本上确定了朝鲜半岛未来形势发展的基本方向。同欧洲德国的情形类似,苏美两国都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在朝鲜半岛的占领区内帮助建立政权。苏联在北方支持金日成建立政权,而美国则在南方支持李承晚建立政权。1948 年,朝鲜半岛南北部分别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并且分属已经爆发了的冷战的两个不同政治阵营,朝鲜半岛的政治分裂局面在美苏两国的左右之下终于成为了难以改变的现实。苏联和美国的军队分别于1948 年底和1949 年6 月撤离朝鲜半岛,但是两个超级大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有关朝鲜战争起源的很多细节尚不清楚。根据前苏联公布的材料,自从1948 年建国开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领导人就已经开始考虑统一祖国的问题,并且向苏联领导人提出自己的想法。斯大林由于担心美国因此出兵干涉和可能导致苏美之间发生军事冲突,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同意这么做。大约在1950 年初,斯大林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同意朝鲜领导人实施以武力统一祖国的计划。斯大林改变态度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目前已解密的档案尚不足以解释这个问题。

斯大林自己说,鉴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北朝鲜人可以采取统一祖国的行动[13] (pp.60~61) 。他本人并没有解释清楚所谓的“国际形势的变化”指的是什么。不少研究者认为,它同1950 年1 月12 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有关把朝鲜半岛排除在美国在东北亚防御线之外的

讲话有关,认为该讲话使得苏联领导人估计美国不会出兵朝鲜[14] (p.142,p.433) 。也有研究者指出,导致斯大林态度变化的原因除了艾奇逊的讲话外,还包括苏联在1949 年8 月底打破美国的核垄断、美国军队在1949 年撤出朝鲜半岛等等多个因素[15] (pp.62~63) 。

1950 年6 月25 日,朝鲜战争爆发。战争爆发后,同苏联的预想相反,美国迅速做出反应,并出兵朝鲜。杜鲁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反应措施,包括命令美国海、空、陆三军全力支持南朝鲜军队并且直接参战;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织以美军为主体、有10 多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军”,使得美国的武装干涉具有合法性;命令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以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等等。1950 年9 月15 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后,朝鲜战局发生了不利于朝鲜人民军的急剧变化。同年10 月,联合国军越过了“三八线”,向北推进。

随着战场局势的发展,新中国也作为苏联和北朝鲜的盟友出兵朝鲜,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战场上进行较量。中国出兵朝鲜,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地缘政治的考虑密不可分的。因为朝鲜半岛是中国的近邻,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向“三八线”以北进犯,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这迫使中国领导人最后做出了出兵朝鲜的决定[16] (pp.7~11)。中国作为苏联的盟友和朝鲜的友好邻邦,派出志愿军到朝鲜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并且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朝鲜战争是在冷战初期爆发的,有着很浓厚的意识形态斗争的色彩,但是这场战争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历史上朝鲜半岛地缘政治斗争逻辑的延续。在这场战争中,大陆超级大国苏联及其盟友,与海洋超级大国美国及其盟友,在朝鲜半岛进行了历时三年的较量,最后以1953 年7 月的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而告终。值得指出的是,在1950 - 1953 年的朝鲜战争,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是间接交战的。美国是主要的交战国,而且它通过安理会的决议使得自己的干涉行动披上了合法的外衣。而苏联为了避免和美国在战场上迎头相撞,并没有直接和公开地派兵参战。但是她向朝鲜和中国提供军事援助,甚至后来苏联飞行员也秘密参加了朝鲜战场的空战[17] (pp.437~438,pp.111~112)。

但总体来说,朝鲜战争的主角还是苏美两个超级大国。从这个意义上说,朝鲜战争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海权国家和陆权国家在朝鲜半岛争斗这个地缘政治逻辑的继续。或者说,1 950 - 1953 年的朝鲜战争同前面所提到的历史上在该地区发生的那些国际冲突,有着相似之处。

五、结论

总之,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来对朝鲜战争进行宏观的分析,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过于简单化色彩,但是它可以帮助我们从复杂的历史事件中清理出历史发展进程的基本线索,认清一些看似不相干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相似性。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的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朝鲜半岛局势的基本发展线索同该地区的地缘政治地位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毕竟一个国家的地缘政治地位是不太容易发生变化的。这是我们在判断今后该地区局势走向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点。

当然,在这里也要指出,影响朝鲜半岛国际关系的因素很多,地缘政治地位只是其中之一。地缘政治学在解释朝鲜战争时无疑具有局限性,因为地理位置只是众多因素的一个而已!而且海权国和陆权国之间在朝鲜半岛的冲突并非不可避免,也没有纯粹的海权国与纯粹的陆权国。美帝国主义对朝鲜的侵略首先是事实,朝鲜战争中,中朝一方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无疑是正义的。

写作此文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文作者支持地理环境决定论,因为环境并不是政治的决定性因素。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曾经指出:“起创造作用的是人而不是自然,但是自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的创造。”[18] (pp.26~27)地缘政治学家斯普劳斯- 霍普也写道,历史上人类在不断地改变着地理条件,“很大程度上,地理条件决定了历史发生的地点,但创造历史的永远是人”[19] (p.189)。这两句话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地缘政治因素和朝鲜战争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练习朝鲜战争

一、选择题 1.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天,美国向韩国提供援助,后来又打着联合国招牌纠集15国出兵朝鲜半岛的目的是() A.通过武力方式实现朝鲜半岛的统一 B.维护世界和平 C.实现霸权的需要 D.摆脱国内经济危机 解析: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认为这威胁到了其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并且是苏联扩展势力的第一步,为了维护其在东亚地区的利益,进一步推行自己的霸权主义,悍然出兵朝鲜半岛,C是其意图之一;A、D不符合史实;B只是美国打的招牌。 答案:C 2.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发动侵略朝鲜战争的主要原因有() ①仇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②维护和扩大美国在东亚的利益③向全球进一步推行自己的霸权政策 ④包围和封锁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美国侵略朝鲜,既有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因素,也是其霸权主义的全球战略的需要。 答案:D 3.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组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在装备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其主要客观原因是() ①联合国军装备落后于苏式装备的志愿军②配备了苏式武器的军队战斗力空前提高

③美军指挥官和士兵轻敌④战术上,美军采用分兵冒进是错误的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要求是中国胜利的“主要客观原因”,①说法错误;②非客观原因;③④符合题意,选B。 答案:B 4.朝鲜战争是二战以后以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它造成的影响有() ①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②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④使中美关系长期处于良好状态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在朝鲜战争中和战争结束后,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包围封锁,致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故④错误,排除带有④的选项。 答案:A 5.《新全球史》中说:“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的一轮敌对活动的威胁之中。战争还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使得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遥远。”这段话主要说明了朝鲜战争() A.事实上并没有停战 B.给朝鲜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C.一直受到美苏争霸的影响 D.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美苏对朝鲜半岛分区占领,不仅给朝鲜人民带来了灾难,而且伴随美苏冷战的兴起,影响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D。 答案:D 6.朝鲜战争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其中对中国的影响包括() ①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中美关系有所变化,中国的外部环境逐渐改善 ④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朝鲜战争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①②④都正确。朝鲜战争更加恶化了中美关系,美

朝鲜半岛局势论文

朝鲜半岛扼守中国的东大门,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了解理解朝鲜半岛的局势实况,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而言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朝鲜半岛一直是中美两国搏弈的重点地区,中美两国正是通过南北双方发挥各自在半岛的影响力,南北朝鲜成为了中美两国之间战略搏弈的重要棋子。可近年来朝鲜南北双方强硬相对,有想以此挑起中美对抗之嫌。如果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全面对抗的话,南北朝鲜反而成为了中美两国依重的对象,这反而增强了南北朝鲜在中美两国搏弈中的作用,南北双方反而成为了对中美对抗有影响力的一方,这就变被动为主动了,这有利于双方摆脱中美对其的控制力和影响力。然而实际上恐怕并不一定如此。 虽然朝鲜南北双方都极力的想以强硬的姿态来证明自己的主体存在和主权地位,但这实际上很难。一是因为这两个国家的实力有限,另外一点就是朝鲜半岛关乎中美两国的重要的战略利益,中美这两个大国都不会放弃对朝鲜半岛的控制权。因此朝鲜半岛问题,目前来说实际上就是中、美问题,正因为如此,朝鲜半岛局势的走向决定于中美两国的战略需要,决定于中美两国的对抗形势,而不决定于南北双方的态度。 正是由于朝鲜半岛问题实际上是中美问题,所以一般认为,朝鲜半岛局势紧张,中美两国的关系必然就要紧张,反之则中美关系也就缓和,从表面上看也确实是如此。但实际上却未必。 从美国的角度来说,朝鲜半岛局势紧张对其最有利。因为这样一来美军就更有理由增加在东亚的军事存在,更有利于发挥其对东亚以及整个亚洲的影响力,也更有利于强化美国与韩日这两个盟友的关系。这也正是中国指责美国借天安舰事件趁火打劫的原因。 而从中国的角度来说,一方面半岛局势紧张影响到中国的安全与发展,中国有理由维护半岛局势的稳定。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朝鲜半岛局势紧张也同样有有利于中国的一面。南北关系紧张会增加北朝鲜对中国的依赖性,换句话说也更有利于增强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同样中国也可以安全受威胁为借口,加强在东亚的军事存在。 对于中美两国来说,朝鲜半岛局势的紧张才能体现出中美两国对其的影响力和价值。如果朝鲜半岛局势稳定,两国都很难在半岛发挥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力,也没有借口来“控制”半岛局势。如果朝鲜半岛南北双方能够和平相处甚至达到和平统一,统一后的朝鲜半岛实力将明显的增强,这自然会减弱中美两国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这对中美双方都不利。 当然,朝鲜半岛局势的过渡紧张,一旦爆发全面的南北战争,有把中美卷入战争

论朝鲜战争的起因、结局和影响

论朝鲜战争的起因、结局和影响 摘要:1989年《美国军事年鉴》说:“朝鲜这笔历史,尤其结局,在短时间内是不会被遗忘的”[1](P305)。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克拉克上将后来披露他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时的心情说:“我感到一种失望的痛苦”[1](P307)。但对于中朝人民和世界人民来说,朝鲜战争使世界局势发生了不可估量的历史性变化。朝鲜战争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为了更好的了解这次战争,本文将主要围绕朝鲜战争的起因、结局及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朝鲜战争;起因;结局;影响 一、朝鲜战争的起因 第一,二战后初期,当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被战争弄得破败不堪的时候,“有两洋保护的美国,两次大战都未涉及本土,都是别人拼得精疲力竭时再参战夺取胜利果实”[2](P5),美国经济理所当然在各个方面都居资本主义世界之冠。美国经济实力的增长,更刺激了它称霸世界的野心。以杜鲁门主义为轴心,在欧洲推行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亚洲以盟军的名义独占日本,积极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妄图把中国变成美国的殖民地。 第二,新中国的诞生彻底打破了美苏英三国在雅尔塔设计的远东大国均势,沉重打击了美国在中国的利益,也是对它企图在亚洲建立霸权地位的冲击,而且使整个资本主义体系受到严重挫伤。 第三,早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美国已经预感到蒋介石政权可能失去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地位,中共将取而代之。因此“在南京解放前夕,苏联大使罗申随国民党政府将大使馆迁至广州,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则没有去,而是留在南京看局势如何发展”[3](P167),即受美国政府之令尝试和即将诞生的中国新政权进行接触,这也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由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举足轻重,对苏联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苏联“不想跟具有潜在力量和影响的红色中国分享这一重要的世界舞台以及其作为共产党世界卓越领袖的地位”,最好使北京“更为有效地同西方隔离开来,而处于俄国的控制之下”[4](P20)。正如1952年4月,斯大林对印度大使拉达克里希南所说的那样,“苏联只关心自身的安全和在建立一条由对苏友好国家组成的缓冲带”[3](P234)。

朝鲜战争对利益各方的影响

朝鲜战争对利益各方的影响 姓名:学号: [主要内容]分析朝鲜战争对主要参战国的影响 [关键词]朝鲜战争中国苏联美国朝鲜苏联 朝鲜战争是“冷战”时期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热战”。我国学界很重视研究这次战争中的各种问题。本文借鉴已有的学术研究和其他方面的信息对朝鲜战争中主要参战国的影响作一次分析。本文第一部分是对朝鲜问题的来由、战争背景做一下简单介绍。第二部分是战争过程。第三部分是战争结果对主要参战国的影响作详细的分析。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国力强盛,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吞并了朝鲜(当时称为大韩帝国)。朝鲜沦为日本的知殖民地,日本在朝鲜设立了朝鲜总督府实行殖民统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胜利的时刻,美苏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签订秘密协议,美英以出让中国外蒙古和东北利益换取了苏联对日宣战,并决定朝鲜半岛由美、苏、中、英实行国际托管。二战末期美苏以北纬38°为分界线进驻朝鲜半岛,这就是朝鲜三八线的由来。朝鲜人民发起了民族主义运动包括反对国际托管,主张成立统一的朝鲜人民自己的独力政府。但是美苏出于冷张的考虑,对各种民族主义势力进行了打击。由于美苏两国不断培植自己的势力,美苏联合委员会对朝鲜半岛统一问题未能达成有效共识。在南方1948年8月15日以李承晚为首的“大韩民国”政府宣告成立。在北方1948年9月9日成立最高人民会议宣布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成立。南方有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阵营支持。北方由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支持。从此在朝鲜半岛上两个意识形态完全对立的政权出现了。但是朝鲜半岛南北双方都认为朝鲜半岛是一个国家,只是国家出现了分裂,双方都把国家统一作为自己的目标。 随着冷战形势的加剧,南北双方在三八线的对峙越来越近紧张。1950年

形势与政策-朝鲜半岛局势

《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业 题目:朝鲜半岛局势及走势 年级: 专业: 学号: 姓名:

朝鲜半岛局势及其走势 摘要:2010年朝鲜半岛局势可谓云变幻,3月份的天安号事件、11月的朝韩炮击事件是的朝鲜半岛局势陷入一种扑朔迷离的状态,而充斥全年的军事演习更是为本就紧张万分的居室平添许多火药味。除此之外,在朝核六方会谈之后,朝鲜核问题一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的大背景下,朝鲜半岛的局势日益紧张,而在未来,朝鲜半岛又将呈现出怎样的走势?作为邻国的中国,将应该怎样面对朝鲜问题?然而,当今世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每个国家、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朝鲜半岛天安号事件炮轰事件核问题紧张局势未来走势朝美关系利益冲突中国安全和平统一 2010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2010年3月26日,韩国“天安”号警戒舰在黄海朝韩两国争议海域白翎岛和大青岛之间巡逻,在川味发生不明原因爆炸后与21点45分沉没,造成46名船员遇难,仅有58名船员获救。此次事件发生之后,各方反应不一。然而,在2010年末,朝鲜半岛又发生了一件影响力不亚于天安号时间的朝韩炮轰时间。11月23日,来自遭到炮击的延坪岛的游客抵达韩国仁川港。韩国歌朝鲜当日下午再有争议的“北方界线”附近发生交火。与此之外,朝鲜核问题也一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朝鲜核试验正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朝鲜半岛局势一直都扑朔迷离,错综复杂,始终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朝鲜半岛局势一方面是由半岛内部南北关系的因素所决定;另一方面也受半岛外部因素(美、日、中、俄几个大国)的影响,总体来说,在诸多力量及因素的作用力下朝鲜半岛当前局势呈现出“多重转型交织”的特征。然而,在此特征之下朝鲜半岛的局势又呈现怎样的走向?本文拟对目前朝鲜半岛的局势及未来走向作一简要的分析。然而同时,对于中国来说,我们要在保持发展的情况下积极减少摩擦,但不意味着退缩和放弃我国利益,我们应该在保证我国权益的情况下追求和平。 一.朝鲜半岛局势特点

朝鲜战争的概括及其影响

朝鲜战争的概括及其影响 电子科学与工程B10020208 施旭 战争起因: 1948年,南朝鲜率先成立了由李承晚领导的大韩民国政府,随后,一直期盼能够和平统一半岛的北朝鲜民众在统一无望的情况下,也成立了由金日成领导的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在当时这两个国家里面,都有美国和苏联援建的影子,只是在北朝鲜,人民的积极性更高,在经济、军事方面,北朝鲜的势力都远远大于南朝鲜政府。还有,在李承晚领导的南朝鲜政府,在美国人看来都是腐败到顶的垃圾政府,在美国的一位外交官的日记中曾经也出现过“我多想希望能让我去干掉李承晚”这样的话。故而,在美苏都退出朝鲜半岛的情况下,北朝鲜人要解放南朝鲜的军事行动也就增多了。 战争经过: 在一开始的行动中,北朝鲜出动了所有的精锐军事实力,基本上是一夜之间就横扫了装备极差的南朝鲜军队,就这样,在极大的消灭南朝鲜军队有生力量的同时,北朝鲜领导人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一鼓气就可以彻底的解放南朝鲜,但是他们低估了美国的军事实力。美国人在南朝鲜遭受到攻击后,迅速做出了部署,并且先后派遣部队进入朝鲜半岛,直接参与战争。此后,美国人用联合国的名义,成立了由16国部队组成的联合国军直接参与作战。最成功的就是麦克尔瑟的仁川登陆。就这样,在登陆成功后,切断了北朝鲜的补给线,也

开始攻击后方虚弱的平壤,就这样,北朝鲜的精锐就这样陷入了两面夹击的状态下…最后完全的被消灭。 就这样,朝鲜战争基本结束了! 在随后的中国介入,我们习惯上称之为抗美援朝战争。 这一切也是源自于美国人无视新生中国的实力!志愿军在经过五次大的战役后,志愿军和联合国军的实际控制线基本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就这样,在双方零零碎碎的局部范围的战斗,都没有影响到大的战争格局。 抗美援朝的意义是巨大的: 首先,他让全世界人彻底的重新认识了中国。典型的代表是,他们称呼中国人不再是“支那人”了,而是中国人!他们需要坐下来和中国人谈论问题了! 其次,他让全世界的华人站直了腰。我们可以从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话中得到佐证,“在朝鲜战争前,我去欧洲,就连欧洲机场的服务员都在用鄙视、不耐烦的眼光看我;但从抗美援朝爆发以后,我再去欧洲,处处得到的都是羡慕、尊重的目光”。 最主要的是让列强从此不敢再来任意的欺负中国人。用彭总的一句话“西方列强在东方海岸上架几门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地理因素对朝鲜战争的影响

地理因素对朝鲜战争的影响 摘要: 朝鲜战争原是朝鲜半岛上的朝韩之间的民族内战,后美国、苏联、中国等分别支持朝韩双方的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并对之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我们从地理因素上分析朝鲜半岛地形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利弊。 关键字: 朝鲜战争朝鲜地形中国人民志愿军地理 一、朝鲜战争概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1945年前)朝鲜半岛被日本殖民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原本是日本殖民地的朝鲜半岛被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划分为两个部分,由苏联、美国分别驻军,以解除朝鲜半岛上的日本军队武装与日本的政治经济殖民统治。朝鲜南北双方在美苏的各自支持下于1948年8月成立大韩民国,1948年9月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入侵韩国,朝鲜战争爆发。朝鲜人民军起初一路胜利,将大韩民国国军压制到釜山一带,之后美军(联合国军)介入派兵在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面临被美韩军队拦腰斩断之势,被迫撤退。并被美军一路压制到鸭绿江一带。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东北边疆的安宁,这使得成立才一年有余的新中国也被迫介入。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始抗美援朝。10月25日,志愿军首战歼灭南韩六师。经过反复的拉锯战以后,双方最终决定1953年7月27日以临时分界线(三八线)为界,中朝联军同美国主导下的联合国军签定停战协定,并由联合国指派永久中立国瑞士及瑞典驻军于共同警备区域,以监察两国在边境的军事行动。1958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半岛。 二、朝鲜半岛地理情况概述 1.朝鲜半岛整体地理情况 朝鲜半岛从亚洲大陆向南延伸大约1,104公里,东西直线距离最宽处约360公里,最狭窄处只有170 多公里,总面积222004平方公里。朝鲜半岛东北与俄罗斯相连,西北部隔着鸭绿江、图们江与中国相接,西部与胶东半岛隔海相望,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西、南、东分别为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环绕。北部多为山区,东北地区多深狭的山谷,而海岸平原大部分都在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占14.4%。 2.朝鲜半岛北部地理情况 朝鲜半岛北部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北和东部高,西南沿海低。北部盖马高原为主干,由结晶岩和片麻岩组成。海拔约1000-1000米,北部边境的将军峰海拔2749米,为全国第一高峰。东南沿海有太白山脉。西南部多丘陵,沿海平原为主要的农业地带。温带季风气候,夏湿热,冬干冷。年降水量1500毫米,内陆高原在500毫米以下,60%集中6-8月。河网稠密,多数流程较短。 3.朝鲜半岛南部地理情况 朝鲜半岛南部多丘陵和平原,约70%是山区,地势比半岛北部低。丘陵大多位于南部和西部。西部和南部大陆坡平缓,东部大陆坡很陡,沿西海岸河流沿岸有辽阔的平原。韩国属温带的东亚季风气候。六月到九月的降雨量为全年的70%。年均降水量约为1500毫米,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步减少。冬季平均气温为零度以下。夏季八月份最热,气温为25摄氏度。三、四月份和夏初时易受台风侵袭。 三、朝鲜地形对志愿军的益处 1.抵消部分敌人空中优势 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军投入大量空中力量。对于志愿军来说,整个战场不分前方和后方,不分昼间和夜间,都必须时刻注意防空袭问题,不但人员、车辆在昼间需要疏散隐蔽和严密伪装,而且医院、仓库和

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国防建设的影响

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国防建设的影响 一、抗美援朝发生的时代背景 (一)概念辨析 朝鲜战争是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3日发生的。 抗美援朝战争是1950年10月25日至1953年7月23日。 这是两个历史概念,前者包含后者,后者是主体,前者是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是新中国不得不面对的严峻挑战,是一场由不受中国控制的因素强加给中国的战争;而抗美援朝战争则是一场反侵略、促和平、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 (二)时代背景 1.朝鲜分裂。美苏雅尔塔协定,朝鲜半岛由中国、美国、苏联、英国共同托管;后来,美、苏以北纬38°线为界,分别为接受日本投降的范围,两国军队进驻朝鲜半岛南部、北部。朝鲜半岛北部于1948年9月成立了以金日成为元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朝鲜)。朝鲜半岛南部于1948年8月成立了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南朝鲜)。 2.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苏联缺席,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向安理会提交了议案,授权组成“联合国军”帮助韩国抵抗朝鲜军队的进攻。“联合国军”成立,包括美、英国、土耳其、加拿大、泰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法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卢森堡、南非与韩国,美军为主的远东军司令部成立,麦克阿瑟任远东军司令。 3.1950年9月15日,仁川登陆后,朝鲜人民军溃败。美军不顾中国政府警告,越过“三八线”,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序幕,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1958年中国 人民志愿军全部撤回国内。 二、抗美援朝战争的决策是怎样形成的? 决策过程:1.出兵2.不出兵3.利弊4.战略评估 对朝鲜战争,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有着自己的态度,即不赞成打。《毛传》就是这样写的:“1950年6月,全党和全国人民正按照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确定的

论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我从中看到 内容摘要 概述 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组建志愿军,为援助朝鲜人民抵抗美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保卫中国安全而进行的战争。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背景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霸权地位,推行侵略政策,立即出兵干涉。26日,美国总统H.S.杜鲁门命令美国驻远东的海、空军参战,支援南朝鲜(韩国)军。27日,杜鲁门发表声明,宣布派兵入侵朝鲜,并令美国海军第7舰队侵入台湾海峡,侵占中国领土台湾。同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没有苏联和中国两个常任理事国参加的情况下,通过了美国提案,要求各会员国在军事上给南朝鲜以“必要的援助”。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又通过了美国关于设立联合司令部以统一指挥在朝鲜的各国部队的提案,并委托美国提供人选。8日,杜鲁门任命美国远东军总司令 D.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后由M.B.李奇微、M.W.克拉克继任)。 中国主张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对于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和侵占中国领土台湾表示极大义愤。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 9月15日,美军趁朝鲜人民军主力在朝鲜南部洛东江地区作战之际,以其第10军于朝鲜西海岸仁川登陆,配合正面部队对朝鲜人民军实施两面夹击,并向北推进。战局发生了不利于朝鲜人民军的急剧变化。 9月30日,周恩来发表讲话,警告美国: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随后,中国政府又通过外交途径进一步向美国政府表明自己的态度。但是,美国政府无视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于10月初令其侵略军越过北纬38°线(以下简称“三八线”),企图迅速占领全朝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处境危急。与此同时,美军空军不断轰炸中朝边境的中国城镇和乡村,海军不断炮击中国渔船和商船,中国安全。受到严胁。 作战的必要性 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伊始,十分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以恢复和发展经济。然而,美国硬要将战争强加到中国人民头上。中国人民忍无可忍,决心对付这一挑战。 为保卫中国东北地区的安全和在必要时援助朝鲜人民的反侵略战争, 关键词:正义战争 战争展开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25日,揭开抗美援朝战争序幕

试分析抗美援朝的利弊

试分析抗美援朝的利弊 摘要:迄今为止,抗美援朝在学界还是一个争议很深的话题。在我看来,一场战争必定存在了利弊两方面,但抗美援朝终究还是利大于弊的。这场战争为新中国在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国际形象上、精神上都带来了极大的成就。我们从这一不可抹面的历史里需要汲取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向前。 关键词:抗美援朝、中国、美国、利弊、抗美援朝精神 这学期选修了外交风云这门课程,在课上我们分析过许多中国现代外交上的重大事件。而对于抗美援朝这一场注定不平凡的战争,我想要略说一二。对于这场战争,迄今为止,还是存在着诸多争议。但我认为,我们不能再去争议的是抗美援朝这场战是该打还是不该打,因为历史是具有客观性的,是无法改变的。无论有再多的人认为抗美援朝不该打,这样的争辩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所能评价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利和弊,以及利弊之间的权衡。只有通过不断的分析历史,才能更好的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造福于现在。 想要全方位彻底地分析一场战争,最基本的就是全面了解这场战争的方方面面。那么朝鲜战争最开始是由金正日发起的。于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突然向三八线以北地区进行了全面的武装侵犯,南北双方在一系列的军事摩擦之后爆发了大规模的内战。但仅仅在两天之后,也就是1950年6月27日,得知战讯的联合国向安理会提交了动议案,要求授权组成联合国军队帮助韩国抵抗北朝鲜军队的入侵,该议案通过后,以美国为主的十几个国家也派出军队参战。中国共产党在苏联的施压下和朝鲜政府的请求下,经过周全考虑之后,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政策,并且迅速组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既然事情都具有双面性,那么抗美援朝也不例外的存在利弊。我的观点是抗美援朝是利大于弊,但我想先从弊端分析,再罗列其利处,进行权衡对比。 抗美援朝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中国为了抗美援朝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据中方官方数据显示,朝鲜战争期间中国志愿军伤亡50万余人次。志愿军共损失坦克9辆、飞机231架、各种炮4371门、各种枪87559支。而战费开支高达35亿美元。单看这些数据其实并不觉得耗资巨大,但对比当时的国民收入才150亿美元,财政收入约12亿美元的状况,一场战争就耗费了较大一部分的财力,这对于那时才刚成立的新中国来说,无疑是很沉重的一笔开销。第二:中国错失了收回台湾的最好机遇,导致现在台湾问题

浅论朝鲜半岛局势对中美的影响

浅论朝鲜半岛局势对中美的影响 【摘要】:朝鲜半岛一直是中美两国搏弈的重点地区,中美两国正是通过南北双方发挥各自在半岛的影响力,而南北朝鲜则成为了中美两国之间战略搏弈的重要棋子。可近年来朝鲜南北双方强硬相对,让人感觉有想以此挑起中美对抗之嫌。如果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全面对抗的话,南北朝鲜反而成为了中美两国倚重的对象,这反而增强了南北朝鲜在中美两国搏弈中的作用,南北双方反而成为了对中美对抗有影响力的一方,这就变被动为主动了,这有利于双方摆脱中美对其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朝鲜半岛局势南北关系中美搏弈中美关系走势一直以来朝鲜半岛的局势都是扑朔迷离,错综复杂的,也始终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我认为朝鲜半岛局势一方面是由半岛内部南北关系的因素所决定;另一方面也受半岛外部因素(美、日、中、俄几个大国)的影响。 11月23日,朝鲜和韩国在有争议西部海域的北方界线领土附近相互炮击,为应对交火事件,韩美两国进行了为期4天的联合军事演习,朝鲜对此回应态度强硬,朝鲜半岛局势紧张。 一、朝鲜半岛特殊的历史背景 回顾相关史书中所讲的朝鲜的历史,不难看出朝韩问题的产生具有极其复杂的历史渊源。追本朔源可知, 在二战后,由于苏美两分天下,互相争霸,导致了朝鲜与韩国的分离,至今都未能统一。 而冷战结束,苏联解体,由于俄罗斯国内政治、经济动荡等因素,俄罗斯在朝鲜半岛的作用明显下降。而美国则加强了其对半岛的攻势。它一方面巩固冷战期间建立起来的美韩联盟;另一方面对朝鲜采取软硬兼施的方针,试图将朝鲜纳入美国所设计的发展轨道。 进入21世纪以来,政府在国家核心利益方面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致使朝韩两国长期的领土纷争,冲突不断,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压迫着朝鲜的发展。 二、朝鲜半岛局势对中美的影响 1.从中国的角度来说

论抗美援朝战争的深远影响

论抗美援朝战争的深远影响 [摘要]抗美援朝战争的深远影响,可以概括为:激起全国人民的护国之心,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打击美国嚣张气焰,鼓励相同处境国家斗争,但也有不可忽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抗美援朝,美国,负面,影响 朝鲜战争的爆发不过是冷战的一种激烈对抗的方式,是冷战的合乎逻辑的发展结果。美苏支持的两个对立的政权都想以武力实现半岛的统一,双方在边界地带的冲突可以说从未间断。从本质上说,没有美苏冷战,也不可能有朝鲜战争的爆发. 一、抗美援朝战争激起了全国人民保家卫国的决心,从民族安全立场出发, 巩固民族团结和正义。 抗美援朝战争,是美帝国主义逼出来的。早在志愿军入朝鲜之前,美国已经把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企图把台湾当作他们在太平洋前线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美国不仅妄想永久霸占我台湾海峡,而且不断扩大对我国的包围圈,把战火从东南沿海烧到鸭绿江边,对我国边境城镇和机场进行轰炸,我们危险极了。毛主席指出:美国"三把刀插在中国身上,朝鲜一把刀插在我们头上,台湾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腰上,越南一把刀插在我们脚上,天下一变,从三方面向我们进攻,我们就被动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既是为了朝鲜也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美国作家越翰托兰也认为:"中国人进入朝鲜冲突是被迫的,是为了保护自己免遭使用核武器的强大敌人的入侵,中国不得不出兵朝鲜,这是出于对国家利益的考虑,是不得已的。周恩来总理更是代表中国政府阐明中国的严正立场:“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这是一场保卫祖国、履行国际主义义务、为世界和平进行的正义战争。 二、抗美援朝战争,打击美国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嚣张气焰,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狠狠地教训了美国人。朝鲜停战后,美国人不得不认真对待我国在亚洲和世界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美国人的地面部队在越南战争期间,也未敢越过17°线。另外。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因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但震动了美国,也震动了世界,各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都对中国刮目相看了。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 年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前夕,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甚至绝大多数国家都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包括西欧的主要国家。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第2758号决议,并且我国还担任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毛泽东曾面对当时情势说过,“中国人民有这么一条:和平是赞成的,战争也不怕,两样都可以干。”[2-P356]“即使我们再弱,美国要把他们的意志强加在我们身上也是办不到的。”[3]这都充分印证了,当年我党我国政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明决策以及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取得的辉煌战绩都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 三、我军在朝鲜战争期间创造了以劣势装备打败优势装备,弱国打败强国, 穷国打败富国的壮举。 这是继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人民抵抗外来侵略的又一重大胜利。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捍卫了祖国的安全,援助了朝鲜人民,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打出了我们的国威军威,向全世界显示中国人民百余年来受帝国主义列强凌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通过抗美援朝战争,我军经受了现代科技条件下作战的锻炼,先后有300多万人指战员直接参战,造就了一批适应现代化战争的军事指挥人才。我军也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以劣胜优的宝贵经

《朝鲜战争》读后感

《朝鲜战争》读后感 《朝鲜战争》读后感内容简介;60年前爆发的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参战国最多、死伤人数最多的一场战争。朝鲜战争是一场充满现实感的战争:六十年来,朝美战争从未结束,还有更多的政治力量卷入。现代政治的牌局似乎六十年前就已布阵。朝鲜战争是一场特殊的战争:它充满现代战争的特征,既是一场国际政治的生死搏斗朝鲜战争》读后感由九象整理详见范文 近日,为响应公司党委关于研读红色书籍,重温红色精神,建树党员风采的号召,我特地选取了军旅作家王树增所著《朝鲜战争》,进行仔细阅读,并深受感动。今年6月25日是中国人民自愿军出兵朝鲜60周年纪念日,而1953年签订的《朝鲜战争停战协定》是上百万年轻的生命换来的。追溯其渊源,我们不得不回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那场战争。60年前爆发的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参战国最多、死伤人数最多的一场战争。朝鲜战争是一场充满现实感的战争:六十年来,朝美战争从未结束,还有更多的政治力量卷入。现代政治的牌局似乎六十年前就已布阵。朝鲜战争是一场特殊的战争:它充满现代战争的特征,既是一场国际政治的生死搏斗,又昭示人的精神的强大。朝鲜战争是一场布满迷局的战争:美国,作为头号军事强国与最发达的经济强国,几乎没有人怀疑,这个国家和这支军队将在战争中必胜;中国,1950年刚诞生的国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物质匮乏,装备落后,少有重武器,但中国打出了尊严与和平。王树增为写《朝鲜战争》搜集准备了200万字的资料,前后写了6年,完成于1997年。而出版10年来,畅销不衰,一直受到社会各阶层普遍地认可和追捧,就是因为,他的书不单单是在写一场战争,一段历史,更是写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与脊梁!他不是简单地介绍历史知识或揭秘什么历史真相,而是去发掘在极端的战争条件下所形成的信仰与精神力,以及这种精神力量对于当代人的意义。《朝鲜战争》好像写战争,实际还是写人,王树增大量的笔触是写最普通的人。比如朝鲜战场上数次出现的腿被炸断了还死死抱住敌人不放的普通战士,比如穿着单薄的棉衣趟过冰河被冻成冰柱的士兵。其中为了真实描写黄继光,他甚至找到了当时给黄继光擦尸体的小护士。《朝鲜战争》全书弥漫着浓烈的英雄主义氛围,通过该书让我们知道,国家的历史上,还有一群和我们年龄相仿的青年,在那个年代曾热血贲张,曾高举英雄主义的旗帜,曾让他们的生命散发出奇异的光彩。同时,这本书也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将来有一天,如果我们的民族面临战争或被迫选择战争,我们的青年是否能像他们的前辈一样挺身而出,显示男子汉气概?

浅谈影响朝鲜半岛局势的因素

浅谈影响朝鲜半岛局势的因素 内容摘要:由于朝鲜半岛地处美国、日本、俄罗斯和中国四大国的交叉点,因而周边大国一直都视其为必须争夺的关键地区。朝鲜半岛局势的稳定与否,不仅关系到东北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朝鲜半岛多变的局势,给朝鲜半岛、周边大国和国际社会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就使得对朝鲜半岛局势的研究更加重要。本文试着分析了朝鲜半岛多变的局势及其影响因素,同时提出了一些缓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措施,希望能为关于朝鲜半岛问题的研究提供有用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朝鲜半岛;多变的局势;周边大国 进入21世纪以来,朝鲜半岛的局势变化多端。尤其是2010年,朝鲜半岛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先是3月份发生的“天安舰”爆炸事件,朝韩各说各话,迄今真相不明。11月23日,朝鲜炮击延坪岛,造成四死、数十伤的惨剧,东北亚情势再度剑拔弩张。朝鲜半岛的局势为何会如此多变?有哪些影响因素?我们又该如何应对?经过自己的思考,我得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下面简单讨论一下。 一、朝鲜半岛多变的局势 朝鲜是具有悠久统一历史的国家。“甲午战争”以后,朝鲜逐渐成为日本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鲜半岛终于摆脱了日本的殖民统治。但由于美苏的干预、冷战格局的形成及朝鲜半岛内部因素的作用,朝鲜半岛被分裂成两个国家。20世纪末,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体制的崩溃对整个国际政治体制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美苏冷战对峙的前哨阵地,朝鲜半岛也深受影响。进入21世纪以后,朝鲜半岛的局势依然没有摆脱其影响,近十年的朝韩冲突频繁发生就是最好的证明。 2001年11月27日,朝韩边境发生交火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位于汉城东北二十五英里处的边境。在非军事区内的朝鲜岗哨开了两到三枪,韩国士兵随即开火还击。但是没有韩国士兵受伤,也没有朝方士兵受伤的报告。2002年6月29日,朝鲜海军两艘警备艇从韩国延坪岛北方越过“北方限界线”,韩海军以快艇各两艘组成的编队驶往现场,多次以广播警告,但朝鲜舰艇不予理睬,并于9时25分左右向韩国舰艇首先开火,韩国舰艇立即还击。双方交火持续18分钟左右,韩方4人死亡、1人失踪,22人受伤,1艘高速艇沉没;朝方1艘警备艇被击中起火,30余人伤亡。2003年2月20日,朝军1架“米格—19”战斗机于当天上午10时03分在西部海域延平岛附近越过“北方限界线”,然后于10时05分返回北方。韩国空军随即派遣2架F-5E战斗机前往监视,稍后又派了4架F-5E战斗机前去增援。驻扎在仁川地区的韩国导弹防空部队也因此进入战备状态。2006年7月31日晚19时35分左右,朝鲜人民军哨所向韩国军方哨所首先发射了两发子弹,韩国军队当即发射6发子弹回应。 2008年,随着李明博新政府的执政,韩朝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政府终止了金大中、卢武铉政府时期实行的对朝“阳光政策”与“和平繁荣政策”,而提出并执行了以“无核、开放、3000”构想为主要内容以“务实和效益”为基础,以“相生共荣”为战略目标的对朝新政策,并提出三个方面的构想,即为了实现朝鲜半岛真正的和平,在努力解决朝核问题的同时,促进建立南北军事信任并缓和紧张关系;通过相生互惠的南北经济合作,推动朝鲜的发展进程,同时实现南北关系质的飞跃;减少离散家属、被绑架者以及战争俘虏等由分裂状态导致的痛苦,帮助解决朝鲜居民的粮食问题,从而实现南北共同幸福。对此,朝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抵制措施,结果导致所有的官方会谈全部停止;各种南北合作委员会相继“关门”;离散家属企盼团聚变得遥遥无期;已经开展了十年的金刚山旅游中断;现代

朝鲜战争的影响

天涯作家立场 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中华民族近代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新中国诞生之初即被迫投入一场大规模的现代局部战争,与世界头号强国较量,维护了国家安全,伸张了国际道义和正义原则,提高了国际地位。 但这一切是巨大的民族牺牲换来的。以伤亡和花费为例,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志愿军名义先后入朝279万,民工入朝支前60万,志愿军伤亡巨大。中国花了战争费用62亿人民币,欠了苏联30亿人民币,还推迟了第一个五年经济建设计划的实施。从长远和战略角度看,朝鲜战争使中美完全走向对抗,对中国解决台湾问题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全球冷战加剧 朝鲜战争本来是一场内战,它转变为国际战争,是冷战的产物,是美国推行遏制政策的结果。而朝鲜战争反过来又在世界范围内,尤其在东亚地区加剧了冷战。 1948年“柏林危机”的爆发、1949年苏联原子弹的试验成功及中国革命的胜利震动了华盛顿,作为“反措施”,美国拼凑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通过了促使美国及其西方盟国加紧扩军备战的“国家安全委员会68号文件”。在朝鲜战争爆发前,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只是一种传统的军事联盟,只约定盟国之一受到进攻时,进行集体自卫,还没有形成一个军事实体,在美国官方文件中不称“北约组织”(N A TO ),而 称“北约国家”(N A TO C O U N TR IES)。一直到1950 年5月,各签字国才同意成立一个永久性的执行委员会来制定发展军事力量的计划,当时还没有人提出美国应派遣作战部队协助欧洲防务以及北约应任命最高军事指挥官。在朝鲜战争过程中及其之后,北约才真正成为一个军事组织。 但“68号文件”的实施,受到了“军费难以增加”的限制。1949年秋,当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张增拨军费20亿美元时,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却表示反对,认为由此而造成的财政赤字将对国内经济运行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从而威胁到国家的安全,最终得不偿失。当时要求删减财政开支的压力是如此之大,以致国会1950年6月讨论的1951年财年预算中,政府要求的开支比之上一财年实际的开支减少15%左右。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当权派认为这标志着共产主义扩张进入了新阶段。1950年7月,国会同意增拨军费40亿美元,并迅速扩大美国部队。二战结束时,美国的现役军人超过1200万人,以后大量复员,到朝鲜战争爆发时只剩下146万人。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部队人数急剧增加,到朝鲜停战时已超过350万人。以后虽然有所减少,但到1960年7月1日时仍达到250万人左右。至于防务开支,1945财年(1944年7月1日至1945年6月30日)高达950亿美元,占预算总支出的82.7%,二战后逐年下降,1950财年还不到400亿美元,占预算总支出的32.9%。可是 朝鲜战争的影响 参证文本: 张昆生 23

浅析朝鲜战争的原因

浅析朝鲜战争的原因 朝鲜战争是战后最重要的局部战争之一, 它对而后的国际形势有着深刻的影响。朝鲜战争是多种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虽然参战的国家有18国之多但其主要作用的是美国、苏联、中国和朝鲜。因此本文试从这四国来分析导致朝鲜战争的原因。 美国人并不愿意承认其外交政策受意识形态的指导,但他们也不讳言,战后美国的外交目标之一就是“为腐蚀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好战一面创造前提。”二战后反共意识形态在美国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大大提高,成为二战后美国政治中的经常性内容。至少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美国主要是从冷战的角度用遏制的态度来看待共产主义问题。该政策的基本假设是美国面临坚如磐石和紧密联系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威胁”。他受莫斯科操纵,致力于世界革命。随着社会主义从一国变为多国,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美国将将世界视作一分为二的敌对阵营,双方被无法调和的思想和既存的危险均势分割。共产主义的任何进展自然成为美国所谓的“自由世界”的损失。鉴于此,美国提出了遏制全球“共产主义威胁”的冷战方针。杜鲁门主义宣称:“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更是升华了这一意识把朝鲜战争看作是世界性的事件,看作是美国在全世界的信誉反共问题,看作是一个“意识形态战场”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思维下,当朝鲜发生内战的时候美国加入了进来。 美国加入朝鲜战争当然不可能只是基于意识形态上,也有他对当前的局势的分析。华盛顿当事认为苏联在战略态势上以西线为防务的重心,北约的建立更是使苏联忧心匆匆,不得不把其庞大的常规兵力布局在欧洲地区来弥补与美国的核差距。杜鲁门及他的战略顾问们知道只要在西线保持相当的力量,斯大林是不会轻易将战略重心东移的。他们又认为新中国中共成立后面临着恢复国民经济肃清大陆残敌,解放西藏和台湾的严峻任务,无论是在东京的麦克阿瑟还是在华盛顿的杜鲁门都按照他们自己的战略逻辑一致认为中国没有出兵的可能。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对苏联和中国对朝鲜战争的态度分析美国在亚太地区展开了全球战略的重要一步。当然美国对苏联用空军袭击的方法来试探苏联的态度收到的是苏联没有扩大事端的结果及苏联的犹豫不决也增强了美国的信心。 再者是美国对于亚太地区的战略考虑。新中国成立后,动摇了美国在东亚的地位。美国曾考虑与新中国缓和关系,有人还认为美国将台湾和朝鲜作为筹码和中共交涉,但中共和无聊苏联签订的和约使美国放弃了这一想法转而向台湾开出军舰出兵朝鲜,并以此更好的限制日本。 苏联从一开始不支持金正日用武力统一朝鲜到以不直接参与朝鲜战争但是支持朝鲜战争的方式可能与正在莫斯科进行的中苏谈判有关。苏联一直希望保留与国民政府所签订的条约中所获得的对旅顺、大连港和中东铁路的权益,1950 年1 月26 日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关于旅顺口、大连和中国长春铁路的协定》草案,要求苏联要在1952 年归还这些地方,1 月28 日苏联方面基本上同意了这一方案。这让斯大林想长期在远东占有不冻港的希望破灭,基于此,苏联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限制中国,将战争转嫁给中国。,苏联可以获得对整个朝鲜半岛的支配权,获得其矿藏和良港。如果美国参战,有中国人顶着,不会导致苏美冲突,中

朝鲜半岛局势分析

朝鲜半岛局势分析

摘要:朝鲜不仅被动的接受这个荣誉,而且主动出击,引爆核弹,从此朝鲜拥有了捍卫国家安全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为朝鲜民族所崇拜的那种硬汉的形象脱颖而出。可以说朝鲜在这个时候核爆,产生的威信不止存在于朝鲜国内,更深及整个朝鲜半岛。他向整个朝鲜民族证明谁才是有能力保护自己人民的男人。 5月23日韩国前总统卢武铉跳崖自杀,以死谢罪;5月25日朝鲜进行了地下核试验并发射了三枚导弹,以武力求和平。一时间,国际最热点的两条新闻都为朝鲜半岛的这两个兄弟国家占据。这两个事件有何关联?为什么朝鲜会选择这个时间核爆?半岛局势会向何处发展?本文试图做一些探析。 卢武铉跳崖的原因,各方面已经分析得十分全面了。卢武铉下台后,面临贪污调查,为保名节,舍身跳崖。又有评论指出,韩国总统鲜有善终的。韩国长期政经不分、政商勾结的政治生态导致每个在任总统很难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名节。韩国集团或公司为了获得政府的这种扶持,也不断地向政界特别是掌握权力的政界人士进行利益输出,是韩国经济快速腾飞时期的一个重要政治生态特征。卢武铉自然很难拜托这种特征。然而卢武铉又是草根出身,是韩国平民奋斗的榜样。卢武铉以死避免了司法调查,从而保全了平民总统的形象。 那么朝鲜在这个时候进行核试验是否与此有关呢?即使我们无法确定朝鲜进行此次核试验的初衷与卢武铉跳崖无关,但从其产生的后果和客观影响来看,还是有关系的。政权的合法性最主要来源于制度的优越性。半岛两个兄弟国家长期以来互相竞争的就是比谁的政治制度更优越。很长一段时间里,朝鲜政权承受着很大压力,因为朝鲜经济落后,而韩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朝鲜承受住了这种压力。不仅朝鲜的意识形态宣传能力和信息控制能力很强,基本把握了朝鲜人民的政治认识,而且韩国至今为美国驻军,是美国支持下的政权。这也可以成为朝鲜政权自豪的根据。而且,我们常常根据自己对幸福的定义和标准来衡量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这是有偏差的。富人未必幸福过穷人,更何况远居世外的朝鲜人民。他们精神充实,社会安定,热爱祖国,热爱领袖。我们不能把我们的幸福观强加给朝鲜人民。 从韩国的发展史来看,其展出给世人也并非都是荣誉。二战后历任总统鲜有善终,各种政坛丑闻给朝鲜政权减轻了很大压力,为朝鲜领导人树立了政治权威提供了帮助。李承晚因操纵选举丑闻下台,后遇刺身亡;朴正熙政变上台,独裁专制,最后也遇刺身亡;卢泰愚、全斗焕因各种罪名获罪下狱,金泳三、金大中也因贪污受到过传唤。这些韩国政坛的丑闻在朝鲜国内无疑都是证明朝鲜政权英明神武的证据。而今,卢武铉,这个草根阶层奋斗而发迹的总统也被迫跳崖身亡,还有什么更能证明朝鲜领导人英明神武而韩国资本主义制度腐朽没落的呢?在这个时候,朝鲜不仅被动的接受这个荣誉,而且主动出击,引爆核弹,从此朝鲜拥有了捍卫国家安全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为朝鲜民族所崇拜的那种硬汉的形象脱颖而出。可以说朝鲜在这个时候核爆,产生的威信不止存在于朝鲜国内,更深及整个朝鲜半岛。他向整个朝鲜民族证明谁才是有能力保护自己人民的男人。这是我认为朝鲜选择在这个时候进行核爆的一个重要因素,即使朝鲜蓄谋核爆已经很久了,但南方政权正在发生的这个事件为突出核爆的威力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背景。 朝鲜选择这个时候核爆还有深刻的国际背景。当前世界经济危机方兴未艾,美国实力衰落,前总统布什把美国的力量耗费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伊朗核问题尚且让美国头痛。奥巴马上台后,致力于收缩在伊拉克的力量,全力以赴先搞定阿富汗,回头再解决伊朗问题。现在又面临经济危机的困扰。可以说在这个时候,朝鲜捣再大的蛋,美国也无法做出任何实质性的强硬措施。所以朝鲜核爆以后,奥巴马就说朝鲜核试验违反国际法。这个声明对于朝鲜来说连批评都算不上,美国什么时候认为朝鲜做事符合国际法?朝鲜核爆以后,对朝鲜半岛未来走向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我认为半岛南北短期内统一的可能性大大减少了。一方面,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