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混合瘤的鉴别诊断方法有哪些

腮腺混合瘤的鉴别诊断方法有哪些
腮腺混合瘤的鉴别诊断方法有哪些

腮腺混合瘤的鉴别诊断方法有哪些

腮腺混合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岁左右居多,表面光滑呈结节状。具有结缔组织包膜,包膜较完整,可有上皮细胞、软骨样组织、黏液样组织,偶可出血、液化、坏死、囊变,有时可见钙化,具有多形性和混合性。

腮腺混合瘤检查:

腮腺混合瘤的诊断依据全面的采集病史,以及进行局部体格检查,手术前需要行CT摄片检查,CT:形态规则,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清楚,边缘光滑,密度均匀一致,周围及皮下脂肪层清晰,咬肌、翼内肌、胸锁乳突肌、二腹肌后腹等均清晰可见。最终病理检查以确诊。

腮腺混合瘤鉴别诊断:

1、涎腺部的慢性淋巴结炎

常表现为无痛性肿块,特别颌下去多见,但皆有感染来源的病史,如面部、口腔或咽部的炎症史,淋巴结炎常有时大时小的病史和急性发作史,对抗感染治疗有效。

2、腮腺淋巴结核

主要是腮腺区淋巴结的结核性感染,多数由头颈部皮肤、口咽,尤其是扁桃体部的结核菌经淋巴结引流所致。肿块增长缓慢,有时大时小的病史,偶有轻度疼痛或压痛,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后明显缩小。结核菌素实验常为阳性。如为腺实质性结核,腺体弥漫性肿大、挤压腺体可见脓性分泌物从导管口流出。肿块可硬可软,也可扪及波动感。

3、腮腺腺淋巴瘤

多发于男性,体积较小,一般位于腮腺下极或其后份,常为多灶性。B超检查其声像图上的特点是有完整的包膜回声光带,内部回声较腮腺混合瘤强,后壁回声多整齐,呈圆形、边界光滑、内部呈网格状和均匀的低回声肿块,有助于与腮腺混合瘤鉴别。TC核素显像呈热结节是其重要鉴别诊断特征。

4、第一颈椎横突肥大

为一硬性肿块,可在乳突尖至下颌角连线的中点被扪及,常为误诊为腮腺深叶肿瘤,肥大的横突位置深在,硬而不活动。通过X线摄片进行两侧对比可明确诊断。

5、涎腺囊肿

涎腺囊肿分潴留性和先天性两类。表现为涎腺区无痛性包块。潴留性囊肿扪诊时肿物柔软,有波动感,穿刺可抽出囊液,其中含淀粉酶。B超检查为囊性影像,周界清晰,周围可

见一层明显的强回声包膜光带,内部回声为液性暗区。

在先天性囊肿中,位于涎腺深部的表皮样囊肿有时需与腮腺混合瘤鉴别。其特点是质地较软,均匀一致,穿刺可抽出皮脂样物质。针吸细胞学检查可见分化良好的表皮样细胞,即可确诊。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7413772841.html,/kqhmzl/2014/0729/184937.html

腮腺混合瘤的超声诊断

腮腺混合瘤的超声诊断 *导读:腮腺混合瘤是腮腺中发病率最高的良性肿瘤,可发 生于任何年龄,据文献记载最小的发病年龄可见于新生儿,最大者80余岁,但以40岁左右居多,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腮腺混合瘤是腮腺中发病率最高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据文献记载最小的发病年龄可见于新生儿,最大者80余岁,但 以40岁左右居多,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肿瘤一般体积不大,直径约2~5cm。形态较规则,表面光滑,呈结节状或分叶状, 活动性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外多有完整包膜。肿瘤生长缓慢,多不伴有其他症状。因腮腺混合瘤的不同超声表现应注意与其相似图像的其他疾病相鉴别。肿块直径1~2cm时应与较小的囊性 病变鉴别,较小的混合瘤呈低回声时有时近似无回声,但仔细观察其内透声差,且后方无增强效应,而囊性病变后方增强效应明显,且存在侧边效应。对于实性病变,还需与腺淋巴瘤及恶性肿瘤鉴别。腺淋巴瘤多见于老年人,生长缓慢,多发生于腮腺后 部的表浅部或下极,其内回声均匀,有时难与混合瘤鉴别,主要的鉴别要点是,腮腺混合瘤触诊较硬,且内部回声较强,而腺淋巴瘤则以低回声区呈“管道样”或“网格状”结构为特点。恶 性肿物与腮腺混合瘤可从肿块的境界、内部及后方回声及血供特点等几方面进行鉴别,恶性肿物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无完整包膜,呈蟹足样向周围组织浸润,内部回声以中、低回声多见,

内可因组织变性坏死出现无回声液化,后方回声衰减,肿物血供丰富,收缩期峰值流速超过60cm/s,部分患者还可伴有周围淋巴结肿大,而腮腺混合瘤边界清,大多有包膜,呈膨胀式生长,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后方无衰减,血供特点表现为中等血流强度,收缩期峰值流速低于50cm/s。恶性肿瘤较小尚无明显的组织破坏时,也表现为均质的肿物,易于误诊,此时有必要时行活检确诊。 综上所述,腮腺区各种肿块的声像图特点存在一定的交叉性,因此对其鉴别诊断极为重要,只要紧密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才能提高定性诊断的符合率。超声作为一种安全、方便、无损伤的检查,已成为腮腺混合瘤的首选诊断方法,特别是高频探头、彩色多普勒的应用,以及近年来介入性超声的运用,超声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五官科病历模版-腮腺肿块

467223 无 女浙江台州市 46岁2005-8-24 汉族2005-8-24 已婚患者本人 浙江台州市可靠 左侧颌面部肿块1月 患者1月余前发现右侧面部皮肤肿块。1月来,肿块无明显长大。曾经在外院B超检查提示为“左侧腮腺混合瘤可能”。一周前至我院就诊,行核磁共振检查示“”,遂以“左侧腮腺肿块”收入院。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467223 耳:双侧耳廓无畸形,双侧外耳道畅、洁。双侧鼓膜无红肿、无内陷、无穿孔 鼻:外鼻无畸形,双侧中下鼻甲轻度红肿,双侧中鼻道无异常分泌物。鼻中隔无偏曲。 口咽:粘膜慢性充血。双侧扁桃体I度,无红肿。 鼻咽:双侧鼻咽部对称,粘膜光滑,未见新生物及异常分泌物。 喉咽:会厌无红肿,双侧声带活动良好,对称。 口腔:牙齿无松动,舌体活动正常 面部:活动正常 颈部:颈软,活动正常,甲状腺未扪及,气管居中。颈部淋巴结未扪及。

467223 辅助检查 磁共振(华山医院) 小结和讨论 患者女 46岁 主诉:左侧颌面部肿块1月 查体:一般可,体温平。心肺未见异常。左侧下颌后凹约3公分肿块,质地中等,稍可活动,无压痛。无面瘫。双侧鼻咽部对称,粘膜光滑,未见新生物及异常分泌物。 讨论见首次病程 诊疗计划:完善手术前准备 限期手术左侧腮腺肿块

467223

首次病程录 患者女46岁 主诉左侧颌面部肿块1月 患者1月余前发现右侧面部皮肤肿块。1月来,肿块无明显长大。曾经在外院B超检查提示为“左侧腮腺混合瘤可能”。一周前至我院就诊,行核磁共振检查示“”,遂以“左侧腮腺肿块”收入院。查体:一般可,体温平。心肺未见异常。左侧下颌后凹约3公分肿块,质地中等,稍可活动,无压痛。无面瘫。双侧鼻咽部对称,粘膜光滑,未见新生物及异常分泌物。 辅助检查: 磁共振(华山医院) 讨论及鉴别诊断: 腮腺肿瘤:良性肿瘤如混合瘤,生长缓慢,质地中等。恶性肿瘤如混合瘤恶变,肿瘤可在短时间内生长较快,可有邻近器官侵犯。患者确诊待手术病理。 诊断:左侧腮腺肿块 诊疗计划:完善手术前准备, 限期手术治疗。 记录者签字: 主治医师查房录: 病史特点:1、左侧颌面部肿块1月 2、查体:一般可,体温平。心肺未见异常。左侧下颌后凹约3公分肿块,质地中等,稍可活动,无压痛。无面瘫。双侧鼻咽部对称,粘膜光滑,未见新生物及异常分泌物。 3、磁共振(华山医院) 诊断:左侧腮腺肿块 诊断依据:据病史、检查、辅助检查提示诊断基本明确。 鉴别诊断: 腮腺肿瘤:良性肿瘤如混合瘤,生长缓慢,质地中等。恶性肿瘤如混合瘤恶变,肿瘤可在短时间内生长较快,可有邻近器官侵犯。患者确诊待手术病理。 诊疗原则:完善手术前准备, 限期手术 注意事项:手术中注意保护面神经。

腮腺肿瘤

腮腺肿瘤 概念 腮腺肿瘤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肿瘤疾病,在颌面部肿瘤中,其发病率非常高。混合瘤最常见,其次为腺淋巴瘤和嗜酸性腺瘤,分述如下: (一)混合瘤混合瘤又名多形性腺瘤,多发生在腮腺(83%),其次是颌下腺(8%),舌下腺极少见,小涎腺约占7%。 病理 肿瘤组织内含有肿瘤性上皮组织、粘液性组织及软骨样组织。瘤组织来源尚不清楚,曾认为肿瘤的上皮成份起源于外胚层,粘液及软骨样组织起源于中胚叶,最近有人认为病变的上皮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由于肿瘤上皮细胞本身的多向分化而形成多形性腺瘤。 临床表现 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可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早期无任何症状,常无意中发现肿瘤才来就诊。肿瘤长大到一定程度时可引起面部外形改变,一般不引起面瘫、张口受限等功能障碍,触诊肿块表面光滑,呈分叶状或结节状,质地中等,无压痛,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可活动。有囊性变者,可扪及波动。 诊断 根据病史及检查一般可作出诊断。涎腺造影X线摄片有助于了解肿瘤的位置及导管受压情况,B超可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有无囊性变,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肿块,瘤体较大时可见颈外动脉,腮腺内血管移位征,CT 值为20~40HV,瘤体内可见点状钙化和囊变。MRI表现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等或高信号,信号强度不均匀,显示小囊性变比CT敏感。应注意与腮腺混合瘤相鉴别,往往需切除肿瘤作病理检查才能确诊。 治疗 手术切除为主。手术治疗原则是在保留面神经功能的基础上,彻底完整切除肿瘤,肿瘤位于腮腺浅叶者作肿瘤及浅叶切除,位于腮腺深叶需作肿瘤及深叶切除;肿瘤完整切除后一般极少复发,若肿瘤残留,术后复发率可高达30%~50%,少数反复复发者可转变为恶性。 (二)腺淋巴瘤(沃辛瘤)或乳头状淋巴瘤腺瘤较少见,多发生于腮腺,胚胎发育期腮腺与腺内淋巴组织可以同时发育。当淋巴组织尚未形成淋巴结被膜时,腺体组织可以迷走到淋巴组织中,腺体组织被包裹在淋巴结中,这种迷走腺体组织可以发生瘤变而形成腺淋巴瘤(沃辛瘤)。另有学者认为此病属一种迟发性过敏性疾病而非真性肿瘤。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完整版)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完整版) 一、概述 脑胶质瘤是指起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脑胶质瘤分为Ⅰ-Ⅳ级,Ⅰ、Ⅱ级为低级别脑胶质瘤,Ⅲ、Ⅳ级为高级别脑胶质瘤。本规范主要涉及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来源的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治。 我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5-8/10万,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脑胶质瘤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目前确定的两个危险因素是:暴露于高剂量电离辐射和与罕见综合征相关的高外显率基因遗传突变。此外,亚硝酸盐食品、病毒或细菌感染等致癌因素也可能参与脑胶质瘤的发生。 脑胶质瘤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和癫痫发作三大类。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等影像学诊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灌注成像(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等对脑胶质瘤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有重要意义。 脑胶质瘤确诊需要通过肿瘤切除或活检获取标本,进行组织和分子病理学检查,确定病理分级和分子亚型。目前主要的分子病理标记物包括: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状态

(co-deletion)、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区甲基化、α地中海贫血伴智力低下综合征X连锁基因(ATRX)突变、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启动子突变、人组蛋白H3.3(H3F3A)K27M突变、BRAF基因突变、PTPRZ1-MET基因融合、miR-181d、室管膜瘤RELA 基因融合等1,2。这些分子标志物对脑胶质瘤的个体化治疗及临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脑胶质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手术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并获得足够肿瘤标本用以明确病理学诊断和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手术治疗原则是最大范围安全切除肿瘤,而常规神经导航、功能神经导航、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和术中MRI实时影像等新技术有助于实现最大范围安全切除肿瘤。放疗可杀灭或抑制肿瘤细胞,延长患者生存期,常规分割外照射是脑胶质瘤放疗的标准治疗。胶质母细胞瘤(GBM)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TMZ)同步并辅助化疗,已成为成人新诊断GBM的标准治疗方案。 脑胶质瘤治疗需要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科、放射治疗科、神经肿瘤科、病理科和神经康复科等多学科合作,遵循循证医学原则,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优化和规范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大治疗效益,尽可能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提高生存质量。为使患者获得最优化的综合治疗,医师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随访观察,定期影像学复查,兼顾考虑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和家庭活动、营养支持、疼痛控制、康复治疗和心理调控等诸多问题。 二、影像学诊断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完整版)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完整版) 12月2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原发性肺癌等18个肿瘤诊疗规范的通知》,其中的《脑胶质瘤诊疗规范》的全文如下: 一、概述 脑胶质瘤是指起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脑胶质瘤分为Ⅰ-Ⅳ级,Ⅰ、Ⅱ级为低级别脑胶质瘤,Ⅲ、Ⅳ级为高级别脑胶质瘤。本规范主要涉及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来源的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治。 我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5-8/10万,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脑胶质瘤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目前确定的两个危险因素是:暴露于高剂量电离辐射和与罕见综合征相关的高外显率基因遗传突变。此外,亚硝酸盐食品、病毒或细菌感染等致癌因素也可能参与脑胶质瘤的发生。 脑胶质瘤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和

癫痫发作三大类。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等影像学诊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灌注成像(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等对脑胶质瘤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有重要意义。 脑胶质瘤确诊需要通过肿瘤切除或活检获取标本,进行组织和分子病理学检查,确定病理分级和分子亚型。目前主要的分子病理标记物包括: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状态(co-deletion)、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区甲基化、α地中海贫血伴智力低下综合征X连锁基因(ATRX)突变、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启动子突变、人组蛋白H3.3(H3F3A)K27M突变、BRAF基因突变、PTPRZ1-MET 基因融合、miR-181d、室管膜瘤RELA基因融合等。这些分子标志物对脑胶质瘤的个体化治疗及临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脑胶质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手术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并获得足够肿瘤标本用以明确病理学诊断和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手术治疗原则是最大范围安全切除肿瘤,而常规神经导航、功能神经导航、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和术中MRI实时影像等新技术有助于实现最大范围安全切除肿瘤。放疗可杀灭或抑制肿瘤细胞,延长患者生存期,常规分割外照射是脑胶质瘤放疗的标准治疗。胶质

中耳癌如何进行鉴别诊断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3772841.html,/ 中耳癌如何进行鉴别诊断 中耳癌如何进行鉴别诊断?中耳癌是一种产检的肿瘤科疾病,有很多肿瘤都与之症状相似,因此在临床诊断中。中耳癌应与外耳道肿瘤,听神经瘤,侧颅底肿瘤相鉴别。 中耳癌如何进行鉴别诊断?1、外耳道肿瘤 外耳道肿瘤在临床上常见的包括外生骨疣、乳头状瘤和耵聍腺肿瘤等。大多为原发性良性肿瘤,少数为恶性肿瘤。可能与紫外线照射有关。如在强烈阳光下曝晒、外耳道鳞状细胞癌则可能与慢性外耳道炎或慢性中耳炎的炎性刺激有关。局部检查主要为外耳道软骨部肿块,多位于外耳道前下壁基底,广质地硬可有触痛肿块表面皮肤完整(感染时例外),可有触痛,肿瘤亦可呈环状硬结状,使外耳道狭窄肿瘤生长穿破,皮肤则呈红色,肉芽状外耳道内可见血脓性渗出物。 中耳癌如何进行鉴别诊断?2、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是指起源于听神经鞘的肿瘤,为良性肿瘤,确切的称谓应是听神经鞘瘤,是常见颅内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的7%~12%,占桥小脑角肿瘤的 80~95%。多见于成年人,高峰在30~50岁,20岁以下者少见,儿童单发性听神经瘤非常罕见,迄今为止,均为个案报道。无明显性别差异。左、右发生率相仿,偶见双侧性。临床以桥小脑角综合征和颅内压增高征为主要表现。典型的听神经瘤具有渐进性加重的临床表现,借助影像学及神经功能检查多可明确诊断。 中耳癌如何进行鉴别诊断?3、侧颅底肿瘤 侧颅底肿瘤(tumors of the lateral skull base)主要有颈静脉球体瘤、颈动脉体瘤、鼻咽癌、鼻咽纤维血管瘤、中耳癌、听神经瘤、颞骨巨细胞瘤和母细胞瘤、脑膜瘤、腮腺混合瘤和斜坡脊索瘤等。侧颅底由咽区咽鼓管区神经血管区听道区关节区和颞下区等六个小区构成,侵犯侧颅底的肿瘤统称为侧颅底肿瘤,由于该区域解剖儿童复杂术野狭小暴露困难不想以往侧颅底肿瘤诊治手术开展较少成功挂号率低,但耳显微外科颞骨影像学与导航外科等方面的进展,侧颅底手术太少已成为耳鼻喉科边缘学科-颅底外科的报着主要内容之一。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7413772841.html,/484zea/2015/0721/226963.html

超声诊断概述

超声诊断 超声检查观察指标 形态学方面:根据声像图上所示各个切面(静止或实时)形态特征进行诊断。 1二维图像诊断 2三维立体诊断 3弹性成像 血流动力学方面 超声造影方面 形态学方面 第一节二维图像诊断 1.形态、大小 2. 内部回声 3. 柔和度 4. 毗邻关系 5. 近处转移 一.炎症 1.脏器的柔和度较差 2.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匀 3.可以形成团块型 二肿块 实质组织:肿瘤细胞---主要成分 间质组织:结缔组织 成纤维细胞支持和营养 血管或淋巴管 质地;壁结构;侧后声影;内部回声;后方回声 晕征;形态;淋巴门结构;低头试验;近处的转移现象 1 腮腺低回声肿块 仔细观察淋巴门结构,声像图显示不清可用CDFI来检查,可以显示从淋巴门进入的血流信号呈树枝状,----淋巴结炎 质地较硬----腮腺混合瘤 质地一般----腺淋巴瘤 有痒感,激素治疗有效----嗜酸性肉芽肿 口干----良性淋巴上皮病,同时累及颌下腺和泪腺; 质地硬时----恶性的可能,因为早期声像图与良性类似,有恶性淋巴瘤和恶性淋巴上皮病,这两者往往质地较硬,颈深上有淋巴结转移 2 颊部区域发现肿块 恶性----鳞状细胞癌 良性----炎性包块 原因:在灰阶声像图上有共同的特点 ①内部回声不均匀,形态不规则,境界不清晰

②颈深上淋巴结肿大 恶性肿瘤:淋巴结质地硬,活动无和淋巴门消失 炎性包块:淋巴结质地软,活动佳和淋巴门清晰 3 颈部淋巴结核声像特点 受累的淋巴结数目较多,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大淋巴结呈串珠样排列,可同时累及数个相邻解剖区域内的淋巴结。 内部回声分布的多样性表现,肿大淋巴结的内部回声既可表现为实质(不)均匀低回声,也可同时伴有液性暗区或钙化点,后方伴声影,淋巴门结构多数不清晰。当淋巴结包膜被破坏其大部分和全部结构消失,在声像图上形成不规则形肿块。 4 颈部的囊性包块: 腮腺下极----鳃裂囊肿第一鳃; 颈深上近动脉鞘----鳃裂囊肿第二鳃(最多见) 颈深下(锁骨上)----鳃裂囊肿第三、四鳃(最少见) 口底区接近舌骨----甲状舌管囊肿; 口底区下颌舌骨肌下方的颌下腺内侧----舌下腺囊肿口外型; 下颌舌骨肌以上的舌下区----舌下腺囊肿口内型; 5 双侧颈深区有多个肿块 淋巴门结构清晰,质地软,活动佳和内部回声均匀,CDFI显示从淋巴门进入的彩色血流信号-----淋巴结炎; 淋巴门结构不清晰或消失,质地硬,活动差和内部回声不均匀----恶性淋巴瘤 淋巴门结构不清晰或消失,质地一般,活动欠佳和内部回声不均匀(强光斑伴有声影或接近暗区样低回声)----淋巴结结核 一侧肿块在颈深上(或中)区,质地硬,活动无和淋巴门消失----淋巴结转移。 三. 血管 1.血管管壁改变:厚度;内膜回声;内膜、中层改变;软斑;硬斑;溃疡 2.血管管腔改变:(1)内膜增厚:1%~15%者 (2)轻度狭窄:16%~49%者 (3)中度狭窄:50%~79%者 (4)重度狭窄:80%~99%者 (5)闭塞:100%不通 第二节三维立体显像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是按一定规律采集的二维图像信息进行信息重建,获得具有立体图形的一组图像。 分为静态三维成像和动态三维成像两种,在临床应用中主要是观察动态三维的立体特点。动态三维成像由于参考时间因素(心动周期) 又称之为四维超声图像。 一图像采集 容积探头大致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容积探头就是采用“一体化探头”方案,将超声探头和摆动机构封装在一起,操作者只要将此一体化探头指向所需探测部位,系统就能自动采

腮腺肿瘤的护理查房#精选.

腮腺肿瘤的护理查房 时间:2014—10—25 地点:学习室 主讲人:王君 参加人员:全体护理人员,实习生 护士长:今天我们学习一下腮腺肿瘤的护理查房,下面请王君护师汇报下病史 一般资料: 患者张鑫,性别:男年龄:12岁住院号:179366入院诊断:腮腺肿瘤 四史 现病史:患者半月前发现右耳垂下有一肿块,无明显不适,无疼痛及面神经症状,近期发现右面部隆起,面部左右不对称,来我院就诊,门诊检查后拟“右腮腺肿瘤”收住院手术治疗。病程中患者饮食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平素体健,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肝炎”及“结核”等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4年前扁桃体手术史,术后恢复好、4年前过敏性鼻炎病史。过敏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 五方面 饮食:平时以米饭为主,食欲正常。 排泄:大小便正常。 睡眠:平时睡眠正常,每日8小时左右。 自理能力:生活能够自理。 烟酒嗜好:无。 六心理和社会 心理状态:害怕手术。 精神状态:一般。 对疾病的认识: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甚少。 家庭情况:未婚,家庭和睦。 经济情况:医保。 性格交往能力:平时性格较外向,擅长与人交往 体格检查 T:36.2℃P:72次/分R:18次/分BP:131/84mmHg 神志清楚,精神正常,皮肤粘膜无黄染,无紫绀,无皮下结节和红斑,无水肿,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无畸形,鼻腔口腔未见明显异常;两鼻唇沟对称;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颈静脉不扩张;胸廓无畸形,两肺呼吸音正常,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脊柱及四肢未见畸形,关节活动自如;生殖器未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

超声诊断B卷

《超声诊断学》试卷(第-1 -页共4页) 滨州医学院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超声诊断学》试题(B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用题班级:2004级影像学本科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说明:请在正确答案的字母上打/) 分数 阅卷人 1、超声波归属于何种波: A. 光波B、电磁波C、机械波D、微波2、下面哪种组织对超声传播阻碍最小: A、肌肉 B、脂肪 C、肝 D、血液3、彩色多普勒技术不用于下列哪项检查: A、表浅器官 B、心血管系统 C、腹水.胸腔积液定位 D、腹腔脏器4、彩色多普勒超 声心动图图像中红色代表: A、朝向探头的正向血流 B、背向探头的负向血流 C、动脉血流 D、静脉血流5、一中年 女性,发热,颈粗,疼痛,WBC数增高,T3、T4增高,超声检查:甲状腺中度增大,包膜 增厚,甲状腺与颈前肌之间间隙消失,甲状腺内回声强弱不均匀,CDFI显示低回声区周边 有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内部血流信号稀少。请指出其最可能是: A、急性甲状腺炎 B、亚急性甲状腺炎 C、桥本氏病 D、甲亢 6、一女性患者,28岁,发现左侧乳房内有一硬结,不疼,超声检查:左乳内见两个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光滑、整齐、内透声好,后方回声增强。其最可能是:A、乳腺增生 B 、 乳腺囊肿C、乳腺炎D、乳腺纤维腺瘤7、大约90%的心脏粘液瘤发生在: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8、超声诊断动脉导管未闭的主要根据是:A、主动脉增宽B、肺动脉增宽C、从降主 动脉到肺动脉有双期分流,舒张期明显D、从降主动脉到肺动脉有收缩期分流9、无脑儿常在第几周测双顶径时见不到胎头光环而发现:A、9-11周B、10-12周C、11-13 周D、12-14 周 10、下列哪一项不是肝转移癌的类型: A、强回声型 B、等回声型 C、弱回声型 D、岩层征型11、胆囊炎穿孔的典型表现: A、胆囊大,轮廓模糊 B、胆囊壁增厚,呈双边征 C、胆囊颈结石嵌顿 D、胆囊壁部分膨出缺损相应部位有积液12、下列哪项是肝脏叶、段 的正确分法: A、5叶6段 B、3叶4段 C、4叶5段 D、4叶6段13、正常妊娠在第几周胚芽显示常为100%: A、第6周B、第7周C、第8周D、第9周14、晚期妊娠羊水指数小于多少可诊断为羊水过少:A、<2cm B、<3cm C、<5cm D、<8cm

腮腺肿瘤术后护理观察及并发症处理

腮腺肿瘤术后护理观察及并发症处理 发表时间:2017-11-17T14:08:07.44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8期作者:赵霞 [导读] 护理干预对预防腮腺肿瘤术后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作用,能明显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南部县人民医院四川南充 6373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腮腺肿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2016年1月至6月接诊过的130例腮腺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甲组(65例)和乙组(65例),乙组患者进行常规术后护理,甲组患者在乙组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经不同方式护理后,甲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2%)明显低于乙组(23.1%),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预防腮腺肿瘤术后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作用,能明显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关键词:腮腺肿瘤;术后护理观察;并发症处理 腮腺肿瘤是常见的口腔颌面外科疾病之一,一般通过手术方式治疗,但患者实施手术后易出现面神经损伤、皮下积液和涎瘘、味觉出汗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给患者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带来不良影响[1],本文就腮腺肿瘤术后护理观察及并发症处理进行探讨,现详细阐述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2016年1月至6月接诊过的130例腮腺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甲组(65例)和乙组(65例)。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共130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61例;年龄20—81岁,平均年龄(50.3±5.9)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71例,高中及以上59例;良性肿瘤106例,其中腮腺囊肿5例,腮腺血管瘤2例,Warthin氏瘤21例,腮腺混合瘤78例;恶性肿瘤24例,其中腺样囊性癌9例,黏液表皮样癌12例,恶性混合瘤3例;位置:位于腮腺深叶25例,耳前区26例,耳垂后及耳垂后下7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乙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术后护理,进行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等。 甲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术后护理:①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腮腺肿瘤手术患者术后易出现呼吸不畅的现象,在术后应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和氧气吸入,密切关注患者临床症状,尤其要重点关注其呼吸的频率和平稳情况,要及时吸出患者口腔分泌物,防止其发生窒息。②伤口观察。密切关注患者创口渗血和出血的情况,术后要多留置伤口引流管,保证伤口引流通畅。保证伤口敷料加压包扎松紧适度,以促进残余腺体萎缩,减少涎瘘的产生。患者麻醉清醒后要取半卧位,这样利于减轻血肿,确保有效负压引流。③对患者伤口疼痛的护理。患者在麻醉清醒后易感到伤口疼痛,要注意保持病室安静,注意转移患者注意力,将床头适度抬高,对伤口进行冷敷,以减轻患者疼痛。对伤口绷带的松紧度进行调整,在必要时可给予止痛剂和镇痛剂。 (2)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①味觉综合征。患者在术后三到六个月出现咀嚼饮食或刺激分泌唾液时,术侧局部出汗并伴有发红现象。要对患者饮食进行干预,忌食刺激性食物,还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待肿胀消退即可恢复。②面瘫。因腮腺和面部神经在解剖上密切相连,所以术后极易引起面瘫,引起患者吞咽困难、误吸或肺部并发症。在腮腺区肿瘤切除时要注意对面神经的保护,如出现暂时性面瘫可通过表情肌功能锻炼和药物进行干预治疗,并辅以针灸、推拿等方法进行理疗。③出血。在术后要注意观察引流液和伤口敷料渗血性质及量,如伤口出血量大则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要减少患者头部的活动,保持静养,可对刀口进行重新缝合,还可应用止血剂。④涎腺瘘和皮下积液。患者在术后3天极易出现涎腺瘘和皮下积液,为防止这一症状的出现,在术后应加压包扎1w,拆线后仍要加压包扎1—2w,术后饭前30分钟服用3毫克山莨宕碱或0.5毫克阿托品以抑制涎液的分泌,忌食刺激性食物。 1.3评价标准 通过1年的术后回访,记录患者发生面瘫、味觉出汗综合征、皮下积液和涎瘘、出血等并发症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对组间数据展开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与百分率表示,数据展开X2检验,如P<0.05则为资料间有显著差异。 2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不同方式护理后,甲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2%)明显低于乙组(23.1%),P<0.0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3讨论 腮腺肿瘤在通过手术治疗后极易出现各类并发症,并发症的出现给患者身体健康带来了更大的伤害,因此对患者的术后护理显得十分重要,传统的常规护理方式缺少对并发症的重视,极易引起对患者的二次伤害[2],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本次研究表明,积极的护理方式能对并发症实施有效的干预,对减少面神经损伤、皮下积液和涎瘘、味觉出汗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明确效果,且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的研究结果和庞莹[3],黎艳芳[4]等的研究结果一致。临床中要对腮腺肿瘤患者在实施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引起高度重视,进行合适的护理干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已产生的并发症进行合理干预,以减轻对患者的伤害,促进其早日康复。患者本

腮腺混合瘤的鉴别诊断方法有哪些

腮腺混合瘤的鉴别诊断方法有哪些 腮腺混合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岁左右居多,表面光滑呈结节状。具有结缔组织包膜,包膜较完整,可有上皮细胞、软骨样组织、黏液样组织,偶可出血、液化、坏死、囊变,有时可见钙化,具有多形性和混合性。 腮腺混合瘤检查: 腮腺混合瘤的诊断依据全面的采集病史,以及进行局部体格检查,手术前需要行CT摄片检查,CT:形态规则,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清楚,边缘光滑,密度均匀一致,周围及皮下脂肪层清晰,咬肌、翼内肌、胸锁乳突肌、二腹肌后腹等均清晰可见。最终病理检查以确诊。 腮腺混合瘤鉴别诊断: 1、涎腺部的慢性淋巴结炎 常表现为无痛性肿块,特别颌下去多见,但皆有感染来源的病史,如面部、口腔或咽部的炎症史,淋巴结炎常有时大时小的病史和急性发作史,对抗感染治疗有效。 2、腮腺淋巴结核 主要是腮腺区淋巴结的结核性感染,多数由头颈部皮肤、口咽,尤其是扁桃体部的结核菌经淋巴结引流所致。肿块增长缓慢,有时大时小的病史,偶有轻度疼痛或压痛,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后明显缩小。结核菌素实验常为阳性。如为腺实质性结核,腺体弥漫性肿大、挤压腺体可见脓性分泌物从导管口流出。肿块可硬可软,也可扪及波动感。 3、腮腺腺淋巴瘤 多发于男性,体积较小,一般位于腮腺下极或其后份,常为多灶性。B超检查其声像图上的特点是有完整的包膜回声光带,内部回声较腮腺混合瘤强,后壁回声多整齐,呈圆形、边界光滑、内部呈网格状和均匀的低回声肿块,有助于与腮腺混合瘤鉴别。TC核素显像呈热结节是其重要鉴别诊断特征。 4、第一颈椎横突肥大 为一硬性肿块,可在乳突尖至下颌角连线的中点被扪及,常为误诊为腮腺深叶肿瘤,肥大的横突位置深在,硬而不活动。通过X线摄片进行两侧对比可明确诊断。 5、涎腺囊肿 涎腺囊肿分潴留性和先天性两类。表现为涎腺区无痛性包块。潴留性囊肿扪诊时肿物柔软,有波动感,穿刺可抽出囊液,其中含淀粉酶。B超检查为囊性影像,周界清晰,周围可

(完整版)腮腺肿瘤的手术护理常规

腮腺肿瘤围手术期护理 一、术前护理 1、术前与患者及家属做好宣教,保证患者右良好的情绪,做好心理护理。 2、术前评估患者是否有既往病史及药物过敏史。 3、术前指导患者用摩尔伦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因为腮腺导管开口于口腔,因此保持口腔清洁尤为重要,术前检查患者有无口腔疾病,如有该疾病应及时治疗。 4、预防呼吸道感染,术前保暖,保证良好的睡眠,预防感冒。【男性患者应戒烟】 5、做好皮肤准备,手术前一天,指导患者【男性】剃胡须,女性患者询问月经史将头发梳到健侧,其余头发剃至耳后4指,耳上5指范围,充分暴露手术部位,次晨更换手术衣,将身上携带的金属物品及义齿取下。 二、术后护理 1、卧位:全麻患者未清醒采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口角置弯盘,使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易于流出防止分泌物吸入气管或污染伤口,引起患者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局麻患者术后给予半卧位,以利于减轻头部充血、局部肿胀,有利于伤口分泌物、积血、积液的引流。 2、保持呼吸道通畅:因为腮腺手术范围广,时间长,靠近呼吸道。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有可能引起喉头水肿,分泌物增加,出现

声嘶,呼吸不畅,术后要及时观察生命体征及面色,口唇颜色,及时吸出口腔分泌物,观察呼吸是否通畅,血氧饱和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3、伤口观察:注意创口的渗血、出血情况,由于颌面部及颈部血管丰富,术后伤口渗液较多,术后大多数留置引流管,应在术后注意观察引流液及伤口敷料、渗血性质及量,保持伤口引流通畅,并做好记录,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减轻血肿,确保有效负压引流管通畅,一般引流管拔出后,切口要进行加压包扎,一般为2~3周,正确加压包扎可促进残余腺体萎缩,减少涎腺瘘的发生。 4、疼痛护理:因手术创伤,加压包扎所致。若包扎太紧可适当放松,手术后取半卧位,减轻头部充血、组织水肿、减轻疼痛,告诉患者疼痛原因及持续时间,指导患者减轻疼痛方法。 5、饮食护理:手术后伤口加压包扎,导致患者伤口疼痛、咀嚼困难,患者因此减少进食。在此期间进高热量、高蛋白、无渣不含纤维素的温凉饮食,避免辛辣刺激的饮食,避免涎腺瘘,减少咀嚼,少量多餐,定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基础理论1——超声诊断学

超声诊断学>模拟试卷一 【题型】 A1/A2型题 1.血流速度增快,流量加大,彩色多普勒显像的血流信号 A.亮度提高 B.亮度降低 C.亮度不定 D.亮度变换不定 E.以上都不是 2.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声像图鉴别,下列最全面的是 A.边界光滑,整齐与否 B.外形是否为圆形或椭圆形 C.内部低回声或回声增强 D.后方回声增强或衰减 E.边界回声、外形、内部回声综合分析 3.增强超声造影效果应用哪项技术 A.连续多普勒技术 B.脉冲多普勒技术 C.多普勒频谱技术 D.二次谐波成像技 术 E.M型超声 4.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时的射流特点,应除外 A.峰值速度大于4 m/s B.加速时间延长 C.血流减速时间长 D.频谱增宽内部呈充填状 E.主动脉跨瓣压差增高不明显 5.风湿性心脏病三尖瓣重度狭窄指舒张期三尖瓣瓣口平均压差 A.>3mmHg B.>4mmHg C.>5mmHg D.>5.5mmHg E.>6mmHg 6.对于有心肌节段性运动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评价心脏整体收缩功能比较理想的方法是 A.椭圆体公式法 B.Simpson法 C.Teichholtz公式法 D.M型超声心动图 E.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7.关于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房室连接,正确的是 A.右房–二尖瓣–左室相连 B.左房–二尖瓣–左室相连 C.右房–三尖瓣–左室相连 D.左房–二尖瓣–右室相连 E.右房–三尖瓣–右室相连 8.患者,男,25岁,剧烈活动后感心慌、胸闷,心前区听诊为连续性杂音,超声心动图见右冠状动脉窦呈囊袋样向右室流出道膨出,彩色多普勒探及穿过囊壁的高速紊乱的血流信号,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动脉导管未闭 B.室间隔缺损 C.右冠状动脉窦瘤 D.右冠状动脉窦瘤破裂 E.右冠状动脉瘘 9.患者,女性,52岁,频繁胸痛,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心电图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听诊:心尖部可闻及3~4级收缩期杂音,最可能的并发症是 A.真性室壁瘤 B.二尖瓣关闭不全 C.假性室壁瘤 D.室间隔穿孔 E.左室附壁血栓 10.患者,男性,48岁。劳力后心悸气短12年,反复下肢水肿半年,饮酒史20年300ml/d以上。查体:颈静脉怒张,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快,心音低钝,心尖部 2/6SM,三尖瓣区2/6SM,两肺细小水泡音。心电图:左束支完全性传导阻滞,低电压,ST-T改变。超声心动检查,下列不符合本病诊断的是 A.左室、右室增大 B.二尖瓣、三尖瓣反流 C.室壁运动减 弱 D.IVS:LVPW=1.3∶1 E.大心腔,小瓣口征 11.下列有关多囊肝的叙述错误的是

腮腺肿物护理常规

腮腺肿物护理常规 (一)定义 肿物位于腮腺,触诊包块呈结节性或囊性。包块界限清楚,能活动或粘连、固定。 (二)临床表现 1、80%以上位于腮腺浅叶,表现为耳垂下,耳前区腮腺后下的肿块. 2、.良性无面瘫症状,恶性则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面瘫症状,有的可侵及皮肤,出现皮肤破溃.侵犯咬肌时,常致张口受限. 3、位于腮腺深叶,突向咽侧时,可表现为咽侧膨隆或软腭肿胀 4、发生于副腮腺,表现为颊部肿块. (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焦虑与不了解疾病及担心预后有关 2、潜在并发症面神经损伤、涎瘘。 3、自我形象紊乱与颌面部正常形态改变有关 (四)观察要点(如手术分术前、术后) 1、术前 明确肿物性质,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2、术后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 (2)注意观察伤口负压引流物的颜色、量、性状及呼吸情况,如渗血较多或因包扎过紧引起呼吸困难,应协同医生给予妥善处理。 (3)观察病人术后有无面瘫,如有面瘫应及时报告医生。注意眼的保护,眼裂闭合不全者,给予戴眼罩,患侧眼睛涂金霉素眼膏,防止暴露性角膜炎、结膜炎。(五)护理措施(如手术分术前、术后) 1、术前护理 (1)术前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完善相关检查 (2)术前皮肤准备:备皮范围:术前一日给予床上洗头,并宣教剃发至耳上,耳后三横指,面颈部保持清洁.女性患者护士术前一日将头发剃至规定范围,并将长发用卡子别好固定好头发.男性患者同样剃发,并将胡须及颈部毛发同样剃净.

(3)饮食: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事物,保证营养供给提高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并指导病人术前12小时紧食,术前4-6小时紧水. 2、术后护理 (1)全麻者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护理。清醒后,取半坐卧位以减轻颌面部的充血、肿胀,有利于分泌物的引流。 (2)持续低流量吸氧。 (3)伤口护理: ①术后如放置负压引流管,应保持通畅及有效负压状态.勤巡视病房,做好宣教,注意勿使引流管扭曲,受压,脱出,并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色,质,并做好记录 ②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及呼吸情况,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③保持局部敷料有效压迫包扎,若发现松脱,应及时报告医师重新包扎固定,以防止术区出现积液,涎漏,感染.一般包扎5-7天拆线,拆线后继续包扎数日. (4)加强口腔卫生,预防感染。 (六)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 鼓励病人说出心中的恐惧,担忧,向病人讲清手术目的及手术的必要性,根据病人的文化程度使用适当的语言介绍手术的过程,消除恐惧,紧张情绪, 使其有充分思想准备,提高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2、健康指导 (1)饮食指导:术后1~2天内可食半流质饮食;2~3天后改食软食。饮食应给予营养清谈的高蛋白、丰富维生素,以利伤口愈合。 (2)手术时面神经受机械性刺激,术后有可能出现暂时性麻痹,病人不必忧虑,3月左右可能会恢复。 3、出院指导 (1)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得私自停药。 (2)定期复诊,如有不适立即就医。 4、健康促进 (1)饭前、饭后漱口,保持口腔卫生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超声试题集(第十九章 浅表器官)

超声试题集(第十九章浅表器官) 1.成年人眼球平均前后径、水平径、垂直径分别为(B )。 A 23mm、23.5mm、24mm B 24mm、23.5mm、23mm C 23.5mm、24mm、 23mm D 24mm、23mm、23.5mm E 23.5mm、23mm、24mm 2.眼部超声检查的频率应选择(D )。 A.2.5MHZ B.3.5MHZ C.5.0MHZ D.在于或等于7.5MHZ E以上者不对 3.目前眼部超声检查最常采用的方法是(B) A直接法B.眼睑法C.水袋法D.探头法E经水法 4.视网膜母细胞瘤是(A) A婴幼儿时期的肿瘤B.青年时期的肿瘤C成年时期的肿瘤 D.老年时期的肿瘤E.以上都对 5.下列哪一项不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超声表现?(C) A眼内实性肿物理学B.瘤组织内钙斑反射C.肿物有后运动D高速高阻型动脉频谱 6.关于婴幼儿期白瞳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视网膜母细胞瘤B.先天性白内障C.玻璃体脓肿D.外展渗出性视网膜病变E.永存原发性玻璃体增生症 7.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超声表现是(E) A肿物内可见与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相连的血流频谱B.肿物内钙斑反射C.眼内实性肿物D.肿物后无运动E.以上都是 8.关于脉络膜黑色素瘤,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 A是成年人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B.居眼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C.在葡萄膜肿瘤中占61.5%D.视力减退或视野缺损E.白瞳孔是最常见的体征. 9.脉络膜黑色素瘤的声像图特征是(E) A.半圆形或蘑菇形实性肿物自眼球壁突入玻璃体腔 B.肿物前部回声密集明亮, 向后渐衰减 B.肿物局部眼球壁较周围正常区回声低下D.继发视网膜脱离E.以上都对 10.关于脉络膜黑色素瘤的声像图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 A.半圆形或蘑菇形实性肿物 B.有挖空现象C脉络膜陷D继发性视网膜脱离E 以上都不对 11.下列哪项不是脉络膜黑色素瘤的CDFI特征?(B) A.睫状后动脉供血 B.高速高阻血流信号 C.丰富分支 D.中速低阻血流信号 E.中 高收缩期和较高舒张期的动脉血流 12.关于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下列哪项是正确的?(E

腮腺混合瘤的CT诊断

腮腺混合瘤的CT诊断 *导读:腮腺混合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岁左右居多,表面光滑呈结节状。具有结缔组织包膜,包膜较完整,可有上皮细胞、软骨样组织、黏液样组织,偶可出血、液化、坏死、囊变,有时可见钙化,具有多形性和混合性。…… 腮腺混合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岁左右居多,表面光滑呈结节状。具有结缔组织包膜,包膜较完整,可有上皮细胞、软骨样组织、黏液样组织,偶可出血、液化、坏死、囊变,有时可见钙化,具有多形性和混合性。 CT可清晰显示肿瘤存在,混合瘤与正常腮腺组织存在良好对比。混合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病灶边缘清晰,可呈不规则或浅分叶状,密度一般较均一。增强扫描肿瘤实质可见强化,边界与周围间隙、邻近结构显示清晰。腮腺混合瘤可发生恶变,CT 扫描显示无包膜,呈浸润生长,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其与周围肌肉脂肪界限消失,邻近骨质破坏如茎突、乳突破坏、颈部淋巴结肿大时,可考虑有恶变,CT可对炎症、钙化、脂肪样变、囊变作出诊断。 腮腺肿瘤中,由于其他良性病变较少,其表现与腮腺混合瘤常有混淆。当腮腺区肿块有钙化时可考虑腮腺混合瘤,且为良性病变,应与神经鞘瘤、淋巴瘤鉴别。腮腺深叶肿瘤应与咽旁间隙肿瘤鉴别,如肿瘤与腮腺间脂肪带存在着为咽旁间隙肿瘤,反之为腮腺

深叶混合瘤,腮腺深叶混合瘤多位于茎突前,将颈内动静脉推向内后方,但较大的咽旁间隙肿瘤可没有脂肪带存在。 综上所述,CT具有良好的密度分辨率,可清晰显示腮腺的占位病变,对肿瘤的定位准确,敏感性较高,可显示邻近脂肪带,周围组织界限、邻近骨质有无受侵,可作出腮腺混合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对腮腺混合瘤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 【概述】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感染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成年人也可发病。临床主要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为特征。 【一般护理】 1、休息与隔离:须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做好呼吸道隔离,患者是主要传染源,自发病前6d至腮腺肿胀后9d均有传染性,应尽早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 2、饮食护理:饮食以软食为宜,忌酸性食物,避免唾液分泌增加,加重腮腺疼痛。保证液体摄入量。【专科护理】 1、病情观察与护理:对出现头痛、呕吐的患者,注意脑膜炎的发生。男性患者注意观察有无睾丸肿大、压痛,一般约10d消退。女性患者注意有无发热、下腹部疼痛、月经不调等症状。5%成年人会发生胰腺炎。 2、用药护理:早期应用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有一定疗效。一些中药外敷,可有消肿、镇痛作用,注意皮肤过敏者慎用。应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可减轻局部疼痛和降温。对合并睾丸炎的患者,可考虑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基础护理:加强口腔护理,注意口腔溃疡的发生。对并发睾丸的患者,应卧床休息,用睾丸托带将睾丸位置抬高,局部冷敷,减轻肿胀与疼痛。 4、心理护理:对合并睾丸炎、卵巢炎患者,做好思想工作,消除其引起不孕症的恐惧。 5、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腮腺炎病毒减毒活疫苗接种,可中和抗体持续9.5年。流行季节保持房间通风,避免飞沫传播。 【健康指导】 1、休息与运动:按呼吸道隔离,急性期间卧床休息。 2、饮食指导:应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或软食,忌食酸、辣、甜味过重及干硬的食物,避免刺激腮腺分泌增加,加重疼痛。鼓励多饮水,有利于退热、解毒作用。 3、心理指导:早期腮腺的肿胀是逐渐加重的,对并发睾丸炎和卵巢炎的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较少引起不育症,避免不必要的担心。 4、康复指导:预后良好,个别伴有严重并发症需慎重处理,少数患者可留下听力减退和耳聋等永久性后遗症。 5、复诊须知:一般隔离至完全消肿,再复诊,对出现头痛、呕吐、睾丸肿胀并发症及时复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