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说课稿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说课稿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说课稿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第一课时,选自人教B 版高中数学教科书选修2-1。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设计理念五个方面阐述我对本节课的构思。

一、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抛物线知识结构来讲,研究抛物线主要包括三个环节:根据定义求方程,利用方程讨论几何性质,说明性质在实际中的应用。本节课正是在学生已有抛物线定义、标准方程的基础上对其几何性质的研究,为利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学科角度来讲,抛物线是在椭圆和双曲线之后的又一重要圆锥曲线,通过对它的学习,一方面丰富完善了圆锥曲线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也是“用方程研究曲线”这一基本方法的再次强化,体现了数学的和谐统一,为今后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打下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考虑到高二学生的心理、思维日渐成熟,初步具有了运用所学知识方法探究新知识的能力,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掌握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②能够应用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 学生经历观察、分析、讨论的过程,类比研究椭圆、双曲线性质的方法探究出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掌握利用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基本方法,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个性品质。

3、重点、难点:

学生在高一已经接触过抛物线的图形特征,当时是从函数角度简单研究了它的顶点、对称轴。现在,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需要从更高层面审视这种曲线的几何本质,并且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学生往往注重对图形的直观感知,而忽视对方程中隐含条件的挖掘,另外,学生的应用意识、数学建模能力比较薄弱,所以本节课的难点为:抛物线几何性质的应用。

二、教学方法:

这一节与椭圆、双曲线几何性质的知识结构相似,研究方法为学生所熟悉,这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具备良好的基础。但是学生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以及数形结合思想有待进一步培养加强。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我采用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为了展现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我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

三、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采用类比学习法,通过探究发现、合作交流、归纳反思等数学活

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心灵愉悦的主动认知过程。

四、 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自己对新课程理念中“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解,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我对课本内容进行了整合、提炼,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类比归纳,探究新知;学以致用,拓展思维;归纳小结,巩固落实;布置作业,课下探究。

第一个环节:

(30秒播放视频),根据这段货船

撞桥事件的新闻,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货船要想安全过桥,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从学生丰富多样的回答中提炼,得到对本节内容有益的结果:货船的高度要有所限制,货船要尽量沿桥拱中轴线航行。因此,实际生活中船过桥时要有高度限制,数学问题随之产生:

例1:若新建大桥的桥拱为抛物线型,其水面宽度为4米,拱顶离

水面3米,方形货船宽2米,请你为过往船只设个安全提示牌,货船不得高于多少时能安全通过大桥?(不考虑货船吃水深度)

这个问题学生似曾相识,但此时出现更有新意。我并不急于让学生作答,而

是发问: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抛物线的哪方面知识?学生可能回答出:对称性或相似的结果。但很难抓住问题的本质,从而我进一步提出:你是如何得到这个结果的呢?引发学生思考,导出本节课的主题。

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借助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趣,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使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类比归纳,探究新知。

环节二、类比归纳,探究新知:

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两个问题:

(1) 抛物线的定义是什么?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形式有哪些?

(2) 椭圆、双曲线几何性质都研究了哪些内容?研究方法是什么?

目的在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突出圆锥曲线体系研究的一贯性、系

统性,为下面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指明方向。

这里如果学生回忆不起来用方程研究几何性质的方法,则可以举这样一个具

体的例子:方程14

92

2=+y x 的几何性质如何得出的呢?教师进行适时的启发引导,而后再进入下面的探究一:

探究方程0,22

>=p px y 的几何性质。

这个探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利用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方法,使一个平淡的性质陈述过程成为学生的一次生动而有价值的学习体验。

当学生沉浸在得到了开口向右的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的喜悦之时,教师再一次抛出探究问题:

探究其余三种形式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让学生以表格的形式给出探究结果。

这样设计是为了强化类比思想,让学生在辨析比较中掌握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由于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所以我紧接着给出了下面的填空练习:

这个练习,意在教会学生:已知焦点,如何完成由形到数的回归,给出方程

不标准时,要有化归标准方程的意识以及由特殊到一般,对于方程中字母的含义要理解深刻。

在小试身手之后,学生可能对抛物线四种形式标准方程的几何性质仍然感到

难以辨别,我便把自己总结的口诀展示给学生,然后由学生之口说出理解,并及时对其发言进行点评,让学生牢牢把握方程与图形间的对应关系,再一次巩固了本节课的重点。

在圆锥曲线学习中,要尽量突出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注意三种曲线之间的区

别。

因此我又设计了探究三: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有何异同?

对比椭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让学生总结抛物线几何性质的特征:一个焦点,一条准线,一个顶点,一条对称轴,离心率为1。学生对于抛物线离心率为1,会有疑问,这时可以引导学生课下思考第64页探索与研究部分内容,将学习引申到课外。

至此,通过三个探究问题,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使学生感受“作形判数”“就数论形”间的相互转化,完成了对抛物线几何性质由定性到定量的认识飞跃。

首先让学生利用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解决例1中的问题,使整个课堂前后呼应,浑然一体。此题的关键在于能否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我采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点评完善的活动形式,在生生互动中解决问题。

由于已有抛物线的认知基础,学生会认为这道题中对抛物线对称性的应用是

以往知识的重复,还未能认识到抛物线几何性质在应用中的重要性,同时也为了体现范围这一性质的应用,我选取了如下问题作为例2:

例2:已知P 为抛物线 x y 42-=上的点,A (2,0),B (4,0),求?的最小值 。

这道题目通过独立作答,难点突破,点拨反思的活动形式完成。

预想学生作答中的困难可能有:向量运算坐标化;几何问题代数化,能否将

其转化为二次函数求最值问题;以及是否注意到抛物线范围的应用。其中最后一点是设计此例题的主要目的,也是学生的易错点。教学中,我让学生静下心来独立思考,独立发言,相互更正,将评判权交给学生,通过错题的辨析,纠错的警醒,学生在“疑”中提高思考质量,在“改”中加深认识,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突破难点。

对课堂教学进行及时反馈,我设计了三道当

堂练习题:(课件展示)

1、求下列方程表示的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1)(口答) y x 412-= 2) 28

3x y = 3))0(,2≠=a ax y 第一题通过直接应用、变形转化、灵活处理三个层次的小题,使学生掌握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2、已知抛物线 x y 62=和点 )0,2(A ,点M 在此抛物线上运动,求点M 与点A 的 距离的最小值,并指出此时点M 的坐标。

第二题的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抛物线范围的应用,同时这是课本66页第3题的特例,为学生在作业中完成将A 点坐标字母化、一般化的变式做铺垫。

3、已知正三角形AOB 的顶点B A ,在抛物线 x y 62=上 ,O 是坐标原点,求AOB ? 的面积。

第三题源自课本练习,是抛物线对称性的应用。

之后,我采用提问、小结的活动形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从知识与方法两

个方面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内化和掌握。引用华罗庚先生的名句,提高数学课堂的思想品位,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我设计了必

做与选做两个层次的作业:(课件展示)

必做:课本:P64,B 1,3

选做:1、P64 B2 (探究焦点弦性质);

2、查阅资料,了解抛物线的光学性质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我的板书与椭圆、双曲线几何性质的板书结构一致,增加学生对类比的

感性认识。

最后我再说一下本节课整体设计理念:

五、设计理念:

1、“数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本节课的设计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大胆放手,通过独立思考与讨论交流相结合,在生生互动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本节课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使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再用所学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服务于生活。整个课堂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敬请各位专家和老师指正!

【说课教案】人教版高二数学选修1-1:2.4.2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说课稿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是人教A版选修2-1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是在学习了椭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学习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抛物线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重点与热点内容。 2.学情分析:学生已熟悉和掌握椭圆和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有亲历体验、发现和探究的兴趣;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有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主动与同学探究、发现、归纳数学知识。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抛物线简单几何性质,理解其产生过程;根据几何性质确定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焦点弦长公式。 能力目标:学会用类比思想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类比、归纳、概括和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问题的勇气,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知识上来讲,要掌握抛物线几何性质的初步运用及焦点弦长公式;从学生的体验来说,需要关注学生在探究抛物线性质的过程中思维层次的展现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难点:抛物线几何性质的灵活应用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法:本节课采用五环教学法,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归纳、分析,培养学生

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并采用小组积分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2.学法:(1)类比学习:通过椭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类比学习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2)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小组内讨论交流,归纳得出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3.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回顾上节课所学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学生填表并完成自我检测) 定义 图形 标准方程 焦点 准线 设计意图: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复习直观形象,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系统掌握。 自我检测:1.抛物线24y x =的准线方程是_____ 2.抛物线 212y x =上与焦点距离等于 9的点的横坐标_____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题目的练习,加深对抛物线定义和标准方程的理解。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教案 (1)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教学目标 1.掌握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2.能根据几何性质确定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3.能利用工具作出抛物线的图形. ●教学重点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教学难点 几何性质的应用 ●教学方法 学导式 ●教具准备 三角板 ●教学过程 Ⅰ.复习回顾 简要回顾抛物线定义及标准方程的四种形式(要求学生回答) 师:这一节,我们根据抛物线的标准方程)0(22 p px y = ①来研究它的几何性质 Ⅱ.讲授新课 1. 范围 当x 的值增大时,y 也增大,这说明抛物线向右上方和右下方无限延伸.(但应让学生注意与双曲线一支 的区别,无渐近线). 2.对称性 抛物线关于x 轴对称. 我们把抛物线的对称轴叫抛物线的轴. 3.顶点 抛物线和它的轴的交点叫抛物线的顶点.即坐标原点. 4.离心率 抛物线上的点M 与焦点的距离和它到准线的距离的比,叫抛物线的离心率,用e 表示.由抛物线定义可知,e =1. 说明:对于其余三种形式的抛物线方程,要求自己得出它们的几何性质,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抛物线四种标准方程. 师:下面,大家通过问题来进一步熟悉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例1.已知抛物线关于x 轴对称,它的顶点在原点,并且经过点M (2,-22),求它的标准方程,并用描点法画出图形. 师:由已知条件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时,首先要根据已知条件确定抛物线标准方程的类型,再求出方程中的参数P . 解:因为抛物线关于x 轴对称,它的顶点在原点,并且经过点M (2,-22),所以可设它的标准方程为: )0(22 p px y =

因为点M 在抛物线上,所以22)22(2?=-p ,即2=p 因此所求方程是.42x y = 下面列表、描点、作图: 说明:①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可以简化作图步骤; ②抛物线没有渐近线; ③抛物线的标准方程)0(22 p px y =中p 2的几何意义:抛物线的通 径,即连结通过焦点而垂直于x 轴直线与抛物线两交点的线段. 师:下面我们通过练习进一步熟悉并掌握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Ⅲ.课堂练习 课本P 122练习1,2. ●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学习,要求大家掌握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并在具体应用时注意区分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四种形式. ●课后作业 习题8.6 1,2,5.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椭圆几何性质教学设计流程图

篇一:教学设计-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说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1. 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第二章第2节,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这节课是结合椭圆图形发现几何性质,再利用椭圆的方程探讨椭圆的几何性质,是数与形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在了解如何用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由数到形,由形到数”的转化,体会了数与形的辨证统一,也从中体验了数学的对称美,受到了数学文化熏陶,为后继研究解析几何中其它曲线的几何性质奠定了重要基础。 2. 教材的内容安排和处理 考虑到椭圆的性质有较多拓展,我将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来完成,本课为第一课时,主要介绍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及其初步运用,在解析几何中,利用曲线的方程讨论曲线的几何性质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次,因此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认知特点,改变了教材中原有研究顺序,引导学生先从观察课前预习所作的具体图形入手,按照通过图形先发现性质,在利用方程去说明性质的研究思路,循序渐近进行探究。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椭圆几何性质的理解和运用,而且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这种研究方法的思想渗透,通过教师合理的情境创设,师生的共同讨论研究,学生的亲身实践体验,使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在解析几何中,怎样用代数方法研究曲线的性质,巩固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达到切实地用数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识上,要掌握如何利用椭圆标准方程的结构特征研究椭圆的几何性质;学生的体验上, 需要关注学生在探究椭圆性质的过程中思维的过程展现,如思维角度和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曲线方程研究曲线几何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离心率定义的给出过程。 二. 学生的学情心理分析 我的任教班是普班,大多数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为薄弱, 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很强, 但是他们的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烈,又具备了高一学习阶段的知识基础,因此依据以上特点,在教学设计方面,我打算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问题情境,结合图形启发引导,组织学生合作探究等形式,都符合我班学生的认知特点,为他们创设了一个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 教学目标 本着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原则,结合我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掌握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并能初步运用其探索方法研究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亲身的实践体验,利用椭圆的方程讨论椭圆的几何性质,经历由形到数,由数到形的 思想跨越,感知用代数的方法探究几何性质的过程,感受“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的数学真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重要地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然和谐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师生间的、生生间的平等交流,塑造学生团结协作,钻研探究的品质和态度,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椭圆几何性质的发现,学生得到美的感受,体验到探究之后的成功与喜悦。

最新抛物线说课稿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叫谢阳,今天我说课题目是《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我尝试利用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法与学法、课堂设计五方面逐一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数学第二册·上第八章《圆锥曲线方程》中第6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地按照抛物线方程来研究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该内容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重点与热点内容。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段的教学,学生对概率的认识已有一定的认知结构,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知识层面:学生已熟悉和掌握抛物线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能力层面:学生已初步了解了圆锥曲线方程 情感层面:有亲历体验发现和探究的兴趣,有动手操作,归纳猜想,逻辑推理的能力,有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从而愿意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与同学探究、发现、归纳数学知识。 (三)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分1课时学习。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和高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1.探究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初步学习利用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方法。2.掌握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理解抛物线方程与抛物线曲线间互逆推导的逻辑关系及利用数形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抛物线的方程研究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使学生经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逻辑推理,理性思维的能力。通过掌握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及应用过程,培养学生对研究方法的思想渗透及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据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来研究它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四项几何性质。 情感态度:通过数与形的辩证统一,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抛物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初步应用。通过对抛物线对称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三、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抛物线的几何性质,使学生能根据给出的条件求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难点是抛物线的各个知识点的实际应用。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本节课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综合运用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有指导的发现法及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先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创设问题情境;在抛物线简单几何性质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演示,有指导的发现问题,然后进行讨论、探究、总结、运用,最后通过练习加以巩固提高。 2.学法分析 根据本节课特点,结合教法和学生的实际,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础上,主要采用“类比——探索——应用”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培养逻辑推理、理性思维的能力及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信心。

高中数学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教案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教案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教案及教材分析 教材:《全日制高级中学课本(必修)数学》第二册(上) 一. 教学理念 “数学教师不能充当数学知识的施舍者,没有人能教会学生,数学素质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己获得的。”因此,教师的责任关键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数学活动”环境,让学生通过这个环境的相互作用,利用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构建自己的理解,获得知识,从而培养自己的数学素质,培养自己的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生活(回归生活),通过平时教学,注意这方面的渗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 本节通过类比椭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结合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讨论研究抛物线的几 何性质,让学生再一次体会用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方法,学生不难掌握抛物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等性质,对于抛物线几何性质的应用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中应强调几何模型与数学问题的转换。例1的设计,在于让学生通过作图感知p 的大小对抛物线开口的影响,引出通径的定义。例2的设计旨在利用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数学地解决实际问题即作抛物线的草图。 本节是第一课时,在数学思想和方法上可与椭圆、双曲线的性质对比进行,着重指出它 们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等能力。 2、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ⅰ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定点、离心率。. ⅱ 抛物线的通径及画法。 (2) 能力目标:. ⅰ 使学生掌握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根据给出条件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ⅱ 掌握抛物线的画法。 (3) 情感目标: ⅰ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及方程的思想。 ) 0(22>=p px y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教学设计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教学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1-1第二章2.1.2第1课时: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这只是单纯地通过曲线建立方程的探究。 而这节课是结合椭圆图形发现几何性质,再利用椭圆的方程探讨椭圆的几何性质,是数与形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在了解如何用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由数到形,由形到数” 的转化,体会了数与形的辨证统一,也从中体验了学数学的乐趣,受到了数学文化熏陶,为后继研究解析几何中其它曲线的几何性质奠定了重要基础。 2. 教材的内容安排和处理 本课为“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这部分内容的第一课时,主要介绍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及其初步运用,在解析几何中,利用曲线的方程讨论曲线的几何性质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次,因此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认知特点,改变了教材中原有研究顺序,引导学生先从观察课前预习所作的具体图形入手,按照通过图形先发现性质,在利用方程去说明性质的研究思路,循序渐近进行探究。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椭圆几何性质的理解和运用,而且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这种研究方法的思想渗透,通过教师合理的情境创设,师生的共同讨论研究,学生的亲身实践体验,使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在解析几何中,怎样用代数方法研究曲线的性质,巩固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达到切实地用数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并能初步运用其探索方法研究问题,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数学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利用曲线方程研究曲线几何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离心率定义的给出过程。 二.学生的学情心理分析 我的任教班是普班,大多数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为薄弱, 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很强, 但是他们的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烈,又具备了高一学习阶段的知识基础,因此依据以上特点,在教学设计方面,我打算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问题情境,结合图形启发引导,组织学生合作探究等形式,都符合我班学生的认知特点,为他们创设了一个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教学目标 本着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原则,结合我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掌握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并能初步运用其探索方法研究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亲身的实践体验,利用椭圆的方程讨论椭圆的几何性质,经历由形到数,由数到形,的思想跨越,感知用代数的方法探究几何性质的过程,感受“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

教案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教案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2.4.2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高二(1)班星期四第七节(11月15日) 郭 味纯 【目标】 1.掌握抛物线的的简单的几何性质; 2.能根据抛物线方程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重点】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及应用 【难点】抛物线性质的应用. 【程序】(附课件) 一. 问题情境: ▲1.复习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推 导过程 二. 引入新知 探索新知 ▲2. 问题1: 已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 2 = -8x ,请画出它的大致图象。 问题2: 从画抛物线图象,感觉到应关注 抛物线哪些重要的几何性质? Key : 范围、对称性、.顶点和开口方向 ▲3. 对于抛物线)0(22>=p px y

1、范围: , (即图象在y 轴的右侧) 2、对称性:关于X 轴对称(抛物线的对称轴叫抛物线的轴);没有对称中心 (因此,抛物线又叫做无心圆锥曲线。而椭圆和双曲线又叫做有心圆锥曲线.) 3.顶点和开口方向: 定义:抛物线与对称轴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 抛物线只有一个顶点 ▲4. 填 空练习 ▲5. 通径 问题1: 请同学们通过看课本P46中间那一段后,回答什么叫做抛物线的通径? 0≥x R y ∈

问题2: 方程中p 的变化对抛物线有什么影响? 三、例题与训练 ▲6. 例 1 求顶点在原点,焦点为(5,0)F -的抛物线的方程. Key :220y x =- 变式:求顶点在原点, 焦点为 (0,6)F -的抛物线的方程.. Key :224x y =- ▲7..练习 1 根据下列条件写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 1)准线方程是32=y . Key : 283 x y =- (2)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 5. Key : 221010y x x y =±=±或 练习2.求以直线0632=+-y x 与坐标轴的交 点为焦点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四.数学应用 ▲8. 例 2. 汽车前灯的反光曲面与轴截 面的交线为抛物线,灯口直径为197mm ,反光曲面的顶点到灯口的距离是69mm ,由抛物线的性质可知,当灯泡安装在抛物线的焦点处时,经反光曲面反射后的光线是平行光

2.2.2椭圆的几何性质(教案)

2.2.2椭圆的几何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椭圆的几何性质,掌握a、b、c、e的几何意义及相互关系; 2、掌握由曲线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椭圆的几何性质。  复习: 1.椭圆的定义 2.椭圆的标准方程  讲授新课: 1、范围: 2、对称性:x轴、y轴是椭圆的对称轴,原点是椭圆的对称中心即椭圆中心。 3、顶点:、、、 线段、线段分别叫椭圆的长轴和短轴,它们的长分别等于2a和2b; a、b的几何意义:a、b分别叫做椭圆的长半轴长和短半轴长。 思考:已知椭圆的长轴和短轴,怎样确定椭圆焦点的位置? 4、离心率: 离心率的取值范围:因为 a > c > 0,所以0

(2)描点作图.先描点画出椭圆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形,再利用椭圆的对称性就可以画出整个椭圆(图2-19).要强调:利用对称性可以使计算量大大减少。 练习: 一、下列各组椭圆中,哪个更接近于圆? 二、求下列椭圆的长轴长、短轴长、离心率、焦点和顶点坐标: 三、(理)根据下列条件,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1)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长轴、短轴的长分别是8和6; (2)中心在原点,一个焦点坐标为(0,5)短轴长是4; (3)对称轴都在坐标轴上,长轴的长为10,离心率是0.6; (4)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右焦点到短轴的距离为2,到右顶点的距离为1。 四、(理)设F是椭圆的一个焦点,是短轴,求这个椭圆的离心率。小结: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说课稿

关于《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说课稿 陇西一中崔永新 各位老师评委,大家好,我是数学组教师崔永新,我说课的题目是《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我准备从以下五个方面说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分析;程序分析;评价分析。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选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第二册第八章第二节。在此之前,学生以学习了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涉及到数形结合这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高考重点考察内容,并为双曲线,抛物线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高中数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由标准方程分析出椭圆几何性质 教学难点:椭圆离心率几何意义的导入和理解。我侧重谈一下对重难点的处理: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①让学生自主探索新知②重难点之处进行反复分析③及时巩固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了解椭圆标准方程中a,b,c的几何意义,明确其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能够画出椭圆的图形,会利用椭圆的几何性质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

情感目标:从离心率大小变化对椭圆形状的影响,体现数形结合,体会数学的对称美、和谐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所以,我在选择教法之前先对学生进行了学情分析:从情感、能力、认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的。在情感上,已接触过椭圆的标准方程,对椭圆并不陌生;在能力上,会求简单的椭圆方程;在认知上,了解椭圆的定义及图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所具备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启发式讲解,互动式讨论,研究式探索,反馈式评价。 接下来,我来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我准备分四个环节来进行这节课:创设情景、自主探究、知识运用、小结作业。 自主探究 1 范围观察椭圆图形,从图上能看出椭圆的范围吗?要求学生自己从图形中观察出椭圆的图形在一个什么样的范围之内,并能写出来。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师生互动共同探索的过程中加深对椭圆范围的理解。 2.对称性:根据图形对称满足的条件,让学生自己判断椭圆具有怎样的对称性, 设计意图: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3.2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3.3.2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及其运用 1.已知抛物线x2=2py(p>0)的准线经过点(-1,-1),则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 A.(-1,0) B.(0,-1) C.(1,0) D.(0,1) 2.已知点P(6,y)在抛物线y2=2px(p>0)上,若点P到抛物线焦点F的距离等于8,则焦点F到抛物线准线的距离等于() A.2 B.1 C.4 D.8 3.已知抛物线y2=2px(p>0)的准线与圆(x-3)2+y2=16相切,则p的值为() B.1 C.2 D.4 A.1 2 4.已知点A是抛物线y2=2px(p>0)上一点,F为抛物线的焦点,O为坐标原点,当 |AF|=4时,∠OFA=120°,则抛物线的准线方程是() A.x=-1 B.y=-1 C.x=-2 D.y=-2 5.抛物线y2=4x的焦点为F,点P为抛物线上的动点,点M为其准线上的动点,当 △FPM为等边三角形时,其面积为() A.2√3 B.4 C.6 D.4√3 6.一条光线从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F射出,经抛物线上一点B反射后,反射光线经过点A(5,4),若|AB|+|FB|=6,则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题组二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7.已知直线l:y=x-1与抛物线C:y2=4x相交于A、B两点,则|AB|为() A.5 B.6 C.7 D.8 8.已知直线y=kx-k及抛物线y2=2px(p>0),则() A.直线与抛物线有一个公共点 B.直线与抛物线有两个公共点 C.直线与抛物线有一个或两个公共点 D.直线与抛物线可能没有公共点 9.过点(0,1)且与抛物线y2=4x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有() A.1条 B.2条 C.3条 D.0条 10.(2020山东菏泽高二上期末)已知斜率为k的直线l与抛物线C:y2=4x交于A、B 两点,线段AB的中点为M(2,1),则直线l的方程为() A.2x-y-3=0 B.2x-y-5=0 C.x-2y=0 D.x-y-1=0 11.已知抛物线C:y2=4x的焦点为F,直线l:y=x-2与抛物线C交于A,B两点. (1)求弦AB的长; (2)求△FAB的面积.

罗老师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教案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编写:罗万能审核:高二数学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学会由椭圆的标准方程探索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的方法与步骤。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掌握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培养猜想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归纳的能力;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加强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的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中,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于探索、发现、创新的精神; (2)通过探究,体验挫折的艰辛与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热情;通过数与形的辨证统一,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通过对椭圆对称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难点】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电脑,课件,几何画板,三角板,圆规。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 1.椭圆的定义 2.椭圆的标准方程 3.椭圆中a,b,c 的关系 (二)探究问题,观察发现 1. 椭圆22 221(0)x y a b a b +=>>的范围 引导学生观察椭圆的图形得出椭圆的范围,进而用代数的方法,由椭圆的标 准方程22 221(0)x y a b a b +=>>得出椭圆的范围。 教师推导出横坐标x 的范围,由学生类比得出纵坐标y 的范围 结论:椭圆在直线x=±a 和直线y=±b 所围成的矩形里(如图). 形依于数,数寓于形,数形相互依存,数形结合的思想是研究数学问题常用到的思想,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 【师生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椭圆的图形得出椭圆的范围并通过代数的方法,由 椭圆的标准方程22 221x y a b +=得出椭圆的范围。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推导出椭圆的范围,并独立完成练习1以加深对椭圆范围的理解。 【学情预设】 在《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中,学生已由椭圆的定义探究过|1OA |=a ,|1OB |=|2OB |=b ,因而本节课在引导学生从观察椭圆的图形得出椭圆的范围应 1 A 2 A 1 B 2 B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练习题

课时作业(十三) [学业水平层次] 一、选择题 1.已知点P (6,y )在抛物线y 2=2px (p >0)上,若点P 到抛物线焦点F 的距离等于8,则焦点F 到抛物线准线的距离等于( ) A .2 B .1 C .4 D .8 【解析】 抛物线y 2=2px (p >0)的准线为x =-p 2,因为P (6,y ) 为抛物线上的点,所以点P 到焦点F 的距离等于它到准线的距离,所 以6+p 2=8,所以p =4,即焦点F 到抛物线的距离等于4,故选C. 【答案】 C 2.(2014·成都高二检测)抛物线y 2=4x 的焦点为F ,点P 为抛物线上的动点,点M 为其准线上的动点,当△FPM 为等边三角形时,其面积为( ) A .2 3 B .4 C .6 D .43 【解析】 据题意知,△FPM 为等边三角形,|PF |=|PM |=|FM |, ∴PM ⊥抛物线的准线.设P ? ?? ??m 24,m ,则M (-1,m ),等边三角形边长为1+m 24,又由F (1,0),|PM |=|FM |,得1+m 24=1+12+m 2,得m =23,∴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4,其面积为43,故选D. 【答案】 D 3.已知抛物线y 2=2px (p >0),过其焦点且斜率为1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若线段AB 的中点的纵坐标为2,则该抛物线的准

线方程为( ) A .x =1 B .x =-1 C .x =2 D .x =-2 【解析】 设A (x 1,y 1),B (x 2,y 2),代入抛物线方程得:????? y 21=2px 1, ①y 22=2px 2, ② ①-②得, (y 1+y 2)(y 1-y 2)=2p (x 1-x 2). 又∵y 1+y 2=4,∴y 1-y 2x 1-x 2=2p 4=p 2 =k =1,∴p =2. ∴所求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x =-1. 【答案】 B 4.(2014·课标Ⅱ)设F 为抛物线C :y 2=3x 的焦点,过F 且倾斜角为30°的直线交C 于A ,B 两点,则|AB |=( ) B .6 C .12 D .73 【解析】 焦点F 的坐标为? ?? ??34,0,直线AB 的斜率为33,所以直线AB 的方程为y =33? ?? ??x -34, 即y =33x -34,代入y 2=3x , 得13x 2-72x +316=0,

高中数学_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教学目标: 1.掌握椭圆的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长轴、短轴、离心率。 2.能根据几何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重点: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难点:椭圆的离心率与椭圆关系。

学情分析 学习解析几何以来,利用方程讨论和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尚属首次,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迫切希望掌握利用方程研究曲线几

何性质的方法. 学生在学习了直线和圆的方程之后,对直线和圆方程的特点比较熟悉,通过类比能够掌握椭圆标准方程的结构特征。同时,在函数和不等式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储备了利用等量关系寻找不等关系、图象的对称性、顶点的概念等基本能力。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层次有所积累,因此,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利用方程自主探究曲线性质的能力。 学生整体素质较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他们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烈,又具备了高一学习阶段的知识基础,因此依据以上特点,在教学设计方面,我打算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问题情境,结合图形启发引导,组织学生合作探究等形式,符合我班学生的认知特点,为他们创设了一个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 效果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在学完椭圆的标准方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椭圆的标准方程来探究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利用曲线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是解析几何的主要任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让学生了解了椭圆的几何性质,又让学生初步体会了利用曲线方程来研究其性质的过程,同时也为下一步学习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性质做好了铺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能掌握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特别是对于本节的重难点离心

高中数学_2.3.2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3.2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教学设计

一、复习回顾 思考: 如何根据标准方程确定焦点位置以及开口方向? 答:一次定焦点,正负定方向。 图 形 标准 方程 ) 0(22>=p px y )0(2-2>=p px y )0(22>=p py x ) 0(22>-=p py x 焦点 坐标 )(0,2 p F )(0,2-p F ),(20p F ),(2 -0p F 准线 方程 2 p x -= 2 p x = 2 p y -= 2 p y = 个,一起对答案即可。 温故而知新。这些都是本节课需要用到的相关概念,复习一遍便于后面解决问题。 二、课内探究 问题:我们在前面学习了椭圆与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并根据其标准方程研究了它们的几何性质,现在回忆一下,我们研究过椭圆和双曲线哪些性质? 学生答:椭圆: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 双曲线:范围、对称性、顶点、渐近线、离心率。 提出问题:通过对椭圆和双曲线几何性质的学习,应用类比的方 法,请学生讨论一下抛物线22(0)y px p =>的几何性质. 1、范围 2、对称性。 3、顶点坐标 4、离心率 总结: 开口向右的抛物线四条几何性质。 学生回 答,并强调这几类方法 教师提示,先研究两个性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到结论。 另外两个性质 为引出抛物线几何性质做准备。 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便于更好的理解并掌握性质。

二、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知道了抛物线22(0)y px p =>的几何性质,对于另外三种形式的标准方程,它们的几何性质又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应用类比的方法看看这三种标准形式的抛物线有哪些性质. 思考:类比22(0)y px p =>几何性质,把下列表格填完整. 思考:抛物线的性质有哪些特点? 1、标准方程的抛物线是否位于整个坐标平面内,是否有渐近线? 2、抛物线有几条对称轴,有无对称中心? 3、抛物线有几个顶点、几个焦点、几条准线? 4、抛物线的离心率是否确定? 标准 方程 2 2(0) y px p => 2 2(0)y px p =-> 2 2(0)x py p => 2 2(0)x py p =-> 图形 焦点 坐标 )(0,2p F )(0,2- p F ),(20p F ),(2-0p F 准线 方程 2 p x -= 2 p x = 2 p y -= 2 p y = 范围 }0|{≥x x }0|{≤x x }0|{≥y y }0|{≤y y 对称轴 x 轴 y 轴 顶点 坐标 (0,0) 离心率 1=e 教师先 给出定 义,然后学生回答。 学生自己通过类比, 填写表格。 学生思考并回答,进一步对抛物线几何性质的掌握 培养学 生类比的能力,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此问题为了与椭圆和双曲线的性质区分开,便于记忆。

高中数学《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教案

课 题:8.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一) 教学目的: 1.熟练掌握椭圆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等简单几何性质2.掌握标准方程中c b a ,,的几何意义,以及e c b a ,,,的相互关系 3.理解、掌握坐标法中根据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椭圆的几何性质 教学难点:如何贯彻数形结合思想,运用曲线方程研究几何性质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根据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并正确地画出它的图形,是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之一,根据曲线的条件列出方程,如果说是解析几何的手段,那么根据曲线的方程研究它的性质、画图就是解析几何的目的 怎样用代数的方法来研究曲线原性质呢?本节内容为系统地按照方程来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提供了一个范例,因此,本节内容在解析几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应从哪些方面来讨论一般曲线的几何性质,从而对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彼此之间的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对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有更深的了解 通过对椭圆几种画法的学习,能深化对椭圆定义的认识,提高画图能力;通过几何性质的简单的应用,了解到如何应用几何性质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椭圆的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准线方程;根据方程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的思路与方法;椭圆的几种画法。难点是椭圆的离心率、准线方程及椭圆的第二定义的理解,关键是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与椭圆图形的对应关系,理解关掌握两种椭圆的定义的等价性 根据教学大纲的安排,本节内容分4个课时进行教学,本节内容的课时分配作如下设计:第一课时,椭圆的范围、对称性、顶点坐标、离心率、椭圆的画法;第二课时,椭圆的第二定义、椭圆的准线方程;第三课时,焦半径公式与椭圆的标准方程;第四课时,椭圆的参数方程及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椭圆定义:在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之和等于定长(定长大于两定点间的距离)的动点的轨迹 2.标准方程:12222=+b y a x ,122 22=+b x a y (0>>b a )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听课实录.doc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听课实录 在预习教材中的例 4 的基础上,证明:若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则椭圆上任一点 p ()到焦点的距离(焦半径),同时思考当椭圆的焦点在 y 轴上时,结论如何?(此题意图是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探究,为进一步研究椭圆的性质做准备)本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的基础上,根据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改变了教材中原有安排顺序,引导学生从观察课前预习所作的图形入手,从分析对称开始,循序渐进进行探究。由教师点拨、指导,学生研究、合作、体验来完成。本节课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研究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兴趣是前提)。例如导入,通过“神州五号”这样一个人们关注的话题引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如,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利用曲线方程研究曲线性质,为了解决这一难点,在课前设计中改变了教材原有研究顺序,让学生从观察一个具体椭圆图形入手,从观察到对称性这一宏观特征开始研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他们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亲身体验几何性质的形成与论证过程,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在研究范围这一性质时,课前设计中,只要学生能根据不等式知识解出就可以了,但学生采用了多种方法研究,这时教师没有打断他的思路,而是引导帮助他研究,鼓励学生创新,从而也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为学生服务。

在离心率这一性质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以轻松愉悦的动画演示,化解了知识的难点。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在对具体例子的观察分析中,设计的问题过于具体,可能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还没有放开。还有就是少讲多学方面也是我今后教学中努力的方向。感悟:新课堂是活动的课堂,讨论、合作交流可课堂,德育教育的课堂,应用现代技术的课堂,因此新教育理念、新课改下的新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培育。 在预习教材中的例 4 的基础上,证明:若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则椭圆上任一点 p ()到焦点的距离(焦半径),同时思考当椭圆的焦点在 y 轴上时,结论如何?(此题意图是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探究,为进一步研究椭圆的性质做准备)本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的基础上,根据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改变了教材中原有安排顺序,引导学生从观察课前预习所作的图形入手,从分析对称开始,循序渐进进行探究。由教师点拨、指导,学生研究、合作、体验来完成。本节课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研究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兴趣是前提)。例如导入,通过“神州五号”这样一个人们关注的话题引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如,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利用曲线方程研究曲线性质,为了解决这一难点,在课前设计中改变了教材原有研究顺序,让学生从观察一个具体椭圆图形入手,从观察到对称性这一宏观特征开始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教师用

第5节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撰写: 审核: 三点剖析: 一、教学大纲及考试大纲要求: 1. 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2. 了解抛物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初步应用; 3. 进一步理解抛物线的方程、几何性质及图形三者之间 的内在联系。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 抛物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 难点: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三、本节知识理解 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y 2=2px (p >0),则 (1).范围:则抛物线上的点(x ,y )的横坐标x 的取值范围是x ≥0.,在轴右侧抛物线向右上方和右下方无限延伸。 (2).对称性:这个抛物线关于轴对称,抛物线的对称轴叫做抛物线的轴.抛物线和它的轴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 (3).顶点:抛物线和它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这个抛物线的顶点是坐标原点。 (4).离心率;抛物线上的点与焦点的距离和它的准线的距离的比叫做抛物线的离心率,其值为1. (5).在抛物线y 2 =2px (p >0)中,通过焦点而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抛物线两交点的坐标分别为),2 ( ),,2 ( p p p p -,连结这 两点的线段叫做抛物线的通径,它的长为2p . (6).平行于抛物线轴的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 但它不 是双曲线的切线. 2.抛物线和椭圆、双曲线的比较 (1).抛物线的性质和椭圆、双曲线比较起来,差别较大.它的离心率等于1;它只有一个焦点、一个顶点、一条对称轴、一条准线;它无中心,也没有渐近线. (2).椭圆、双曲线都有中心,它们均可称为有心圆锥曲线.抛物线没有中心,称为无心圆锥曲线. 精题精讲 【例1】已知抛物线关于y 轴对称,它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并且经过点M (3,-23),求它的标准方程. 【解】∵抛物线关于y 轴对称,它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并且经过点M (3,-23), ∴可设它的标准方程为x 2 =-2py (p >0). 又∵点M 在抛物线上,∴(3)2=-2p (-23), 即p = 4 3. 因此所求方程是x 2 =- 4 3y . 【点评】本题关键是能够依据抛物线的几何性质首先确定出抛物线方程的形式,然后采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其标准方程. 【例2】已知双曲线的方程是 9 8 2 2 y x - =1,求以双曲线的右顶点 为焦点的抛物线标准方程及抛物线的准线方程. 【解】∵双曲线 9 8 2 2 y x - =1的右顶点坐标是(22,0). ∴ 222 =p ,且抛物线的焦点在x 轴的正半轴上. ∴所求抛物线的方程和准线方程分别为y 2 =82x ,x =-22. 【点评】本题考查的都是双曲线的基本知识. 【例3】A 为抛物线y 2=- 2 7x 上一点,F 为焦点,|AF |=14 8 7, 求过点F 且与OA 垂直的直线l 的方程. 【解】设A (x 1,y 1), ∵2p = 2 7,∴F 的坐标是(- 8 7,0). ∵|FA |=14 8 7,∴ 8 714 2 1=-x p , ∴x 1=-14,代入抛物线方程y 2=- 2 7x ,得y 1=±7. ∴A 点的坐标是(-14,7)或(-14,-7). ∵2 1- =OA k 或2 1= OA k 且OA ⊥l ∵k l =2或k l =-2. ∵l 过焦点F (- 8 7,0). ∴l 的方程是y =2(x + 8 7)或y =-2(x + 8 7), 即8x -4y +7=0或8x +4y +7=0. 【点评】有关抛物线上的点与其焦点的距离问题,抛物线的定义一般是解决问题的入手点. 【例4】抛物线y 2=12x 中,一条焦点弦的长为16,求此焦点弦所在直线的倾斜角. 【解】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3,0), 设焦点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y =k (x -3). 由方程组???-==), 3(122 x k y x y 得y 2- k 12y -36=0. ∴直 线 被 抛 物 线 截 得 的 弦 长 为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教案(绝对经典)

第2课时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错误!题型分类 深度解析 考点一 椭圆的性质 【例1】 (1)已知椭圆C :x 2a 2+y 2 b 2=1(a >b >0)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 1,A 2,且以线段A 1A 2为直径的圆与直线bx -ay +2ab =0相切,则C 的离心率为( ) A.63 B.33 C.23 D.13 (2)已知椭圆E :x 2a 2+y 2 b 2=1(a >b >0)的右焦点为F ,短轴的一个端点为M ,直线l :3x -4y =0交椭圆E 于A ,B 两点.若|AF |+|BF |=4,点M 到直线l 的距离不小于4 5,则椭圆E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 ??0,32 B.??? ?0,34 C.?? ?? ??32,1 D.??? ?3 4,1 解析 (1)以线段A 1A 2为直径的圆是x 2+y 2=a 2,又与直线bx -ay +2ab =0相切, 所以圆心(0,0)到直线的距离d =2ab a 2+b 2 =a ,整理为a 2=3b 2 ,即b a =13. ∴e =c a =a 2- b 2a = 1-??? ?b a 2 = 1-? ?? ??132=63. (2)设左焦点为F 0,连接F 0A ,F 0B ,则四边形AFBF 0为平行四边形. ∵|AF |+|BF |=4, ∴|AF |+|AF 0|=4,∴a =2. 设M (0,b ),则4b 5≥4 5,∴1≤b <2. 离心率e =c a = c 2a 2= a 2- b 2a 2= 4-b 24∈? ???? 0,32. 答案 (1)A (2)A 规律方法 求椭圆离心率的方法 (1)直接求出a ,c 的值,利用离心率公式直接求解. (2)列出含有a ,b ,c 的齐次方程(或不等式),借助于b 2=a 2-c 2消去b ,转化为含有e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