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技术教案

汽车检测技术教案
汽车检测技术教案

第15讲底盘电子控制系统的检测与诊断

单元标题:

底盘电子控制系统的检测与诊断

课堂类别:理论

教学目标:

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检测与诊断方法

掌握ABS系统的检测与诊断方法

掌握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的检测与诊断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ABS系统的检测与诊断方法

难点: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的检测与诊断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案例分析、集体讨论、个别回答、师生互动启发

2.教学手段:理论

教案正页

主要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检测

(一)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检测

1.基础检查

定义

汽车自动变速器的油位不当、油质不佳、操纵机构调节不当及发动机怠速不正常,是引起自动变速器故障的最常见原因。通常把这些部件的检查与重新调整,称为自动变速器的基础检查。

目的

基础检查的目的是检验自动变速器是否在正常前提条件下进行工作。

二、电控转向系统的故障诊断

故障现象

怠速或低速行车时转向沉重;高速行驶时转向太灵敏。

故障原因

动力转向系机械及油路故障。

动力转向的ECU-IG熔丝烧毁。

动力转向的ECU插接器接触不良。

车速传感器线束有断路或短路故障。

动力转向电磁阀线圈有断路或短路故障。

动力转向ECU故障。

三、ABS检测

(一)电子控制ABS检测诊断的注意事项(二)电子控制ABS检测诊断的基本方法1.ABS故障的初步检查

直观检查

试车检查

根据ABS故障指示灯判断故障

根据制动轮胎的印迹判断故障

根据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判断

根据制动踏板的感觉判断故障

2.ABS故障码的读取

借助专用诊断测试仪读取故障码

连接自诊断起动电路人工读取故障码

利用汽车仪表板上的信息显示系统读取故障码

第16讲车身的检测与诊断

安全气囊系统的检测与诊断

单元标题:

车身的检测与诊断

安全气囊系统的检测与诊断

课堂类别:理论讲授

教学目标:

掌握车身损伤的故障分析

掌握车身检测与诊断的基本步骤

掌握SRS的常见故障

掌握SRS检测方法

重点:

车身检测与诊断的基本步骤

SRS检测方法

难点:

车身检测与诊断的基本步骤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案例分析、集体讨论、个别回答、师生互动启发

2.教学手段:课件演示、视频课件

教案正页

一、基本步骤

以目检确定车身碰撞位置。

以目检确定碰撞力的方向及其大小。

初步检查车身及其他部件可能发生的损伤。

沿着碰撞路线系统地检查部件的损伤。

测量车身各参照点的位置尺寸。

用适当的工具或检测装置检查整个车身。

对车身的所有故障作出诊断。

二、诊断方法

1.车身测量系统

在现代车身维修技术中,检测和诊断车身变形常用车身测量系统。这种测量系统往往集先进的测量技术、多种测量器具和测量方法于一身,可同时检测车身上多个检测点的三维坐标值,且测量简易、迅速、准确。常见的测量系统有机械式测量系统、激光测量系统和计算机辅助测量系统三类。

一、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概述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是一种被动安全装置,它可对汽车驾驶者及前排乘员起辅助安全保护作用,因此,安全气囊系统也称为辅助乘员保护系统。

二、工作原理

当汽车受到前方一定角度范围内的高速碰撞且超过某一设定强度时,ECU 则立即向气体发生器发出点火指令,启动充气装置,使气囊迅速充气膨胀,在

人体与车内构件之间铺垫一个气垫,将人体与车内构件之间的碰撞转化为弹性碰撞,并通过气囊产生的变形来吸收人体碰撞产生的动能,从而使驾驶者及前排乘员免遭严重伤害。

三、诊断方法

1.利用SRS指示灯诊断

2.利用SRS故障码诊断

读取故障码

根据故障码诊断故障

清除故障码

3.深入检测诊断故障

第17讲汽车前照灯的检测

单元标题:

汽车前照灯的检测

课堂类别:理论讲授

教学目标:

1.掌握前照灯的常见故障

2.掌握前照灯的检测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前照灯检测仪的使用

难点:

检测结果的分析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案例分析、集体讨论、个别回答、师生互动启发

2.教学手段:课件演示、视频课件

教案正页

一、前照灯评价指标

1.发光强度

发光强度是表示光源发光强弱的物理量,计量单位是坎德拉。

2.光束照射位置

如果把前照灯光线最亮的地方看作是光轴的中心,则光束照射位置可用该中心对某一水平、垂直坐标轴的偏离量来表示。

3.配光特性

配光特性是指用等照度曲线表示的明亮度分布特征,亦称光形分布特性,它可反映受照物体各部位照度的大小。有对称配光特性和非对称配光特性两种。

二、检测原理

1.发光强度检测原理

光电池受光产生光电流,带动光度计指针(电流表)摆动指示光强。

四块光电池,光电池S上、S下接有上下偏移指示计,用于测量光轴的上下偏移量;S左、S右接有左右偏移指示计,用于测量光轴的左右偏移量。若上下或左右光电池受光不等,则上下偏移指示计或左右偏移指示计有电流通过,指针摆动,于是测出了汽车前照灯光轴偏移量。

三、前照灯检测仪

投影式前照灯检测仪

投影式前照灯检测仪是将前照灯光束的影象映射到投影屏上,从而

检测发光强度、光轴偏移量以及配光特性的。

四、检测方法

1.首先使被检车辆的前大灯离聚光镜1米。

1.被检车辆的摆正,检测时被检车辆的纵向中心线与仪器的光学中心线平行,可旋转对准旋钮,使聚光箱在一定范围内摆动。

1.检查仪器是否水平,若不水平可调整三个偏心螺栓。

1.检查仪器是否有电,把电源开关打到检查档,看发光强度刻度应指在三万以上。

1.打开远光,左右、上下移动仪器,使大灯的光束中心对准瞄准器的中心。

1.近光的检查:把大灯打到近光,旋转两刻度盘,使明暗截止线的拐点与显示屏幕的中心对齐,即可读出近光左右、上下的偏移量。

1.远光的检查:把大灯开到远光,将电源开关转到合适的档位,反复旋转两刻度盘,使两平衡指针指到中间位置,刻度盘上即可读出远光左右、上下的偏移量。同时在发光强度刻度盘上读出发光强度。

第18讲车速表的检测

汽车电子组合仪表的检测与诊断

单元标题:

车速表的检测

汽车电子组合仪表的检测与诊断

课堂类别:理论

教学目标:

1.掌握车速表的检测方法

2.掌握通过车速表指示误差的检测分析故障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车速表的检测方法

难点:

检测结果分析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案例分析、集体讨论、个别回答、师生互动启发

2.教学手段:理论

教案正页

一、检测原理

检测时,将汽车驱动轮置于滚筒上,车轮借助于摩擦力带动滚筒旋转。旋转的滚筒相当于连续移动的路面,以驱动轮在该滚筒上旋转来模拟汽车在路面上行驶时的实际状态,利用车速表试验台测出的车速与车速表上显示的车速进行对比,从而检测车速表的指示误差。

二、检测方法

1.控制部分的操作

1.1使用前打开电源,预热30分钟。

2.2首先进入汽车检测。

2.3从系统设置中选取手动和自动。从检测设置中设置要检测的项目。

2.4车辆登路,并输入车辆的信息。

2.5点击汽车检测,进入车辆检测状态。

2.汽车速度表误差的检验

把车的驱动轮放到速度表试验台上,放下托板,把车加速到速度表指示40km/h,这时鸣喇叭,点击微机控制中心的“保留速度值”,这时就记录下了对应的实际车速。

三、检测标准及分析

1.检测标准

当被测汽车车速表的指示车速为40km/h时,车速表试验台速度指示值在

32.8~40km/h范围内为合格;或当车速表试验台速度指示值为40km/h时,汽车车速表的指示车速在40 ~48 km/h范围内为合格。

2.检测结果分析

当汽车车速表的车速指示误差大于规定范围时,可能是车速信号传递误差、车速表本身故障或损坏、轮胎磨损误差引起。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案

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教案 第1、2节课 1. 授课时间:08年3月10号第3周授课班级:汽检06-2 地点:J3 215 2. 教学内容: 单元一概述 (1)汽车检测与诊断的目的和方法 1.1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 1.2汽车检测与诊断的目的 1.3汽车诊断的方法 3.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1) 了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 (2) 理解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基础理论 (3) 理解汽车检测诊断的目的和方法的基础知识 4. 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普通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 5. 本节课重点难点: 汽车检测诊断基本术语的理解和识记。汽车检测与诊断的目的和方法。 6. 板书设计: 教学讲稿部分 第一节汽车检测与诊断的目的和方法 一.汽车检测技术发展概况 1、国外发展概况 ★20世纪40、50年代就研制成功一些功能单一的检测或诊断设备。 ★ 20世纪60年代后,将单项检测、诊断设备联线建站,出现汽车检测站。 ★ 20世纪70年代初实现了微机控制,出现了检测控制自动化、数据采集自动化、数据处理自动化、检测结果自动存储并可打印的现代综合检测技术。

★ 20世纪80年代后,一些先进国家的现代检测诊断技术已达到广泛应用的阶段,发展出汽车自诊断系统。 2、国内发展概况 ★ 20世纪60、70年代,国家有关部门开始从国外引进过少量现代检测设备。 ★ 20世纪80年代,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始自行开发研制汽车检测设备,有计划地在全国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筹建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公安部门在全国中等以上城市中,也建成了许多安全性能检测站。 ★ 20世纪90年代,交通、公安两部门的汽车检测站已建至县市级城市,逐渐形成全国性的汽车检测网。 二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基础理论 汽车自1886年诞生以来,已发展成为集机、电、液、气于一体,并能及时、广泛地采用世界最先进技术的交通工具。现代电子技术、微机技术等先进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使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安全性、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舒适性、通过性和可靠性等使用性能愈来愈完善,使用寿命也愈来愈高。 随着汽车的结构愈来愈复杂,传统的汽车检查方法(人工感官检查)已无法应对,必须借助于先进的检测手段,才能定量地确定汽车的性能参数和技术状况,由此发展起了现代汽车检测技术。 从事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工作,不仅要有完善的检测手段和分析、判断的方法,而且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 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诊断参数 ●诊断标准 ●诊断周期 1.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 1.1 基本术语 1.汽车技术状况——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使用性能的参数值的综合。 表征汽车技术状况的参数分为两大类:1结构参数 2 技术状况参数 结构参数指表征汽车结构的各种特性的物理量:几何尺寸、电学和热学的参数等。 技术状况参数指评价汽车使用性能的物理量和化学量,如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油耗 和排放值等。 汽车完好技术状况:指汽车完全符合技术文件规定要求的状况。包括使用性能、外观、外形等参 数值。 汽车不良技术状况。指汽车不符合技术文件规定的任一要求的状况。 2.汽车检测——确定汽车使用性能或技术状况进行的检查和测量。 3.汽车诊断——在不解体(或仅卸下个别小件)条件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查明故障部位、原因进行的检测、分析和判断。也可表述为:在不解体条件下对汽车检查、测量、分析、判断的全过程,称为汽车诊断。 4.汽车工作能力:指汽车按技术文件规定的使用性能指标,执行规定功能的能力。 5.汽车故障:指汽车部分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现象。 6.现代汽车检测技术——用现代检测设备检测并能定量指示检测结果的检测技术。 7.现代检测设备——包括现代各种用于检测(检查、测量)的仪器、仪表、装置和设备;有便携式的、移动式的、固定安装式的和车辆自带式的。在检测设备中,对检测结果具有判断功能的称为诊断设备。 1.2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外观症状主要有: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课程标准所属系部:汽车学院 适用专业:汽车运用技术专业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程 1前言 1.1课程定位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限选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关键能力的必修课程。 前导课程:《汽车材料》、《机械基础》、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等专业基础课和《汽车电路和电子系统检测诊断与修复》、《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测诊断与修复》、《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检测诊断与修复》、《汽车传动系统检测诊断与修复》、《汽车行驶、转向和制动系统检测诊断与修复》、《汽车车身控制系统检测诊断与修复》等职业技术核心课程。 平行课程:《汽车舒适系统检测诊断与修复》、《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检测诊断与修复》等职业技术核心课程以及订单培养课程。 后续课程:《专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及《毕业答辩及毕业教育》等课程。 1.2课程设计基本思路 本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汽车主要使用性能及检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理解有关政策、法规和使用性能检测的内容;了解汽车合理使用的基本途径、国家(或行业)的相关政策与法规;正确分析汽车检测结果,并能根据检测结果提出处理的技术方案。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汽车使用性能检测和检测结果分析、判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该课程的总学时建议为64课时,4学分。

2课程目标 2.1总目标 汽车合理使用和性能检测是汽车从业人员的所掌握的技能之一,能对汽车的各总成进行性能检测,并能分析汽车各总成、零部件的结构、及使用条件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与创新设计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作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基本操作技能。学生能够在理论上进行分析,在实践上具有基本的维修、检测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与创新设计意识。 2.2知识教学目标 1. 了解影响汽车使用性能的各种因素,找出合理使用汽车的基本途径。 2. 掌握国家或行业颁布的有关汽车维修质量及汽车检测管理的一些相关政策和法规知识。 3. 掌握汽车使用性能检测的内容、目标及意义。 4. 了解汽车性能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 5. 掌握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及检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3能力培养目标 1. 能正确使用常用检测仪器、仪表和设备。 2. 掌握检测结果分析,并根据检测结果提出正确处理的技术方案。 3. 能合理使用汽车。 4. 掌握汽车使用性能检测的相关法规要求。 2.4 思想教育目标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概要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 制订单位:机械工程学院化机系 执笔人:孙玉兰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中文名称:汽车文化 2. 课程英文名称:Automobile Culture 3.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4. 总学时:32学时 5. 总学分:2学分 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与任务 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一门专业任选课,主要讲述汽车文化的含义、汽车的民族性、汽车的诞生过程、汽车的分类、国产汽车型号编制规则、汽车的 VIN 码、汽车的基本构造、汽车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汽车技术发展的六个里程碑、汽车业界著名人物的业绩、汽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汽车运动、汽车俱乐部和汽车博览会的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能够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基本理论,奠定专业课学习基础。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1. 概论(1学时 讲述课程地位和作用;课程主要内容;教学方法。 2.第一章汽车地位(4学时

讲述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简谈汽车; 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掌握汽车概念、定义及分类;了解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3.第二章汽车史话(4学时 讲述汽车的萌芽阶段; 汽车生产的三次变革, 掌握第一辆汽车以及柴油机的发展; 掌握汽车史上的三次重大变革。 4.第三章汽车外形和色彩(3学时 讲述汽车外形及汽车色彩。掌握汽车色彩对汽车的使用功能; 汽车的使用环境; 汽车的使用对象;汽车的流行色彩;汽车的行驶安全的影响。 5.第四章汽车公司和商标(6学时 讲述美国、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英国、中国的著名汽车公司及其商标。能够 识别各汽车公司的商标及其含义。 6. 第五章汽车名人 (4学时 讲述卡尔·本茨、戈特利布·戴姆勒、亨利·福特、威廉·杜兰特、阿尔弗莱得·斯隆、沃尔沃·克莱斯勒等的事迹。掌握他们对汽车工业的贡献几深远影响。 7.第六章汽车运动 (2学时 讲述汽车运动的起源、汽车运动的种类、汽车运动冠军车手、赛车和车队、汽车运动的魅力。掌握汽车运动的种类,掌握 F1赛事等。 8.第七章汽车花絮(2学时

汽车检测概论教案

第一章概论 导学: 内容简介:本章主要介绍了汽车检测及故障维修的概述、基础知识和诊断方法。 知识结构: 第一章:概论 学习单元一:概述 汽车检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过程、目的、分类和基本方法等 学习单元二:汽车检测及诊断技术基础知识 汽车检测及故障诊断的基本术语和诊断参数 学习单元三:现代诊断方法及检测设备 现代诊断方法和常用的检测设备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现代诊断方法及检测设备 学习难点: 现代诊断基本方法 学习目标: 1.了解汽车检测及故障诊断的发展过程; 2.掌握汽车诊断的基本方法,了解汽车诊断的常用设备。 学习建议: 在掌握了汽车检测及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了解汽车诊断的常用设备

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根据本文的相关资源链接到相关网站进行知识拓展性学习。 学习单元一概述 一、学习导引: 导言: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检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汽车检测及故障诊断过程中,要结合三大基本方法,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率。弄清我国汽车检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师建议: 汽车检测及故障诊断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多观察,多分析,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同时学会这种分析过程。 任务指派: 上网搜集一些汽车检测及故障诊断方面的视频,分析视频里面哪些部分分别属于人工经验诊断法、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自诊断法等。 二、学习内容: 一、汽车检测及故障诊断技术 汽车检测及故障诊断技术是研究汽车检测方法、检测原理、诊断理论以及在汽车不解体条件下的检测手段,以确定汽车技术状况及其故障的一门学科。它包括检测设备的研制、诊断参数的确定、汽车故障的诊断和汽车技术状况的预测等多方面内容。汽车检测及诊断技术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教学大纲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高级技工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专业课。主要内容包括:汽车的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检测、汽车制动性与操纵稳定性检测、汽车其他性能检测个汽车公害检测等。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全面的汽车性能知识,汽车性能的检测方法及汽车运用的综合知识,了解汽车性能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个使用方法,能够初步分析检测结果,为专业实习和就业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的要求是使学生熟悉各项汽车使用性能;掌握个汽车性能的参数、检测方法和分析方法、熟悉各种汽车性能检测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正确的使用方法;熟悉相关的维修机检测标准。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教学大纲中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课时进行适当调整。 (2)本课程的实用性较强,所涉及的仪器设备也较广,教学中教师和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星光,补充器械本地区常用的仪器折本做例子,以满足实用性的要求。 (3)教学中应根据学生情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特别是直观的教学方法,做到讲演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4)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进行参观教学或课程学习,以加强教学效果。 二、课时分配表

三、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模块一汽车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检测教学要求 1.熟悉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相关指标。 2.理解汽车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指标的检测原理。 3.掌握汽车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指标的常用的检测方法。 4.熟悉汽车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指标检测的标准参考值。

5.能够熟练使用汽车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指标的检测工具,如第五轮仪、非接触式车速仪、底盘测功仪和油耗仪等。 教学内容 课题一汽车动力性指标及检测 课题二汽车燃油经济性指标及检测 教学建议 1.本模块的重点是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指标及其检测方法,这方面内容教学时应着重强调。 2.本模块的应用性较强,所涉及的仪器设备也较广,教学中应尽可能配合一些现场演示或实习,以便强化学生的记忆。 3.教师可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利用一下本地区强用的仪器设备展开教学。 模块二汽车制动性与操纵稳定性检测 教学要求 1.熟悉汽车制动性与操纵稳定性的相关指标 2.理解汽车制动性与操纵性的检测原理 3.掌握汽车制动性与操纵稳定性的常用检测方法 4.熟悉汽车制动性与操纵稳定性检测的标准参考值 5.能够熟练使用汽车制动性与操纵稳定性指标的检测工具(如四轮定位),并能够正确使用试验台架 教学内容 课题一汽车制动性指标及检测 课题二汽车车轮侧滑与平衡的检测 课题三汽车车轮定位参数及检测 课题四汽车悬架装置性能的检测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汽车文化》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基础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对汽车的产生与发展、世界着名汽车公司、商标及名车名人和汽车技术服务、汽车与社会时尚等深入了解,了解汽车对人类社会经济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对汽车相关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水平和综合素质。 《汽车文化》课程是一门专业前导课程,旨在丰富学生的汽车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面了解汽车、熟悉汽车、爱好汽车,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准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其后续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维修接待》、《汽车检测与诊断》、《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配件与营销》等是对汽车知识的细化与深化。 (二)课程理念 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教思想,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本位传统观念,以了解汽车发展为主线,进行项目课程情景教学,使得学生“乐学、好学”。改革教学质量评价的过程和方法,强化实际应用,以学生会做什么和能干好什么作为教学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主要采用正面课堂教学,教学中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

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教师在讲授或演示教学中,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配备丰富的课件、DVD等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的认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本课程总学时数为32学时,各章内容的参考教学时数见学时安排建议表。 学时安排建议表 (一)知识目标 ●了解汽车的诞生与发展; ●了解世界经典名车; ●认识世界着名汽车公司车标; ●了解汽车的分类、总体构造和汽车相关知识; ●了解汽车运动; ●了解中国汽车发展历程; ●了解汽车科技与汽车未来。 (二)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认识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形成认真、谨慎、团结合作、负责任的工作作风。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项目一汽车的发展史 单元介绍: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汽车诞生和汽车工业的发展。

汽车性能教案

广西轻工高级技工学校 教案本 科目汽车性能与检测 教材版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授课学年、学期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授课班级13级汽修高级工1班 任课教师李龙滨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时数128 学期授课计划课时数128 学期实际授课课时数

课堂教案 13级汽修高级工1班任课教师:李龙滨 科目:汽车性能与检测2016年月日(星期)第()节课题汽车使用性能概述课时2学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汽车性能检测的目的、汽车安全性的分类以及各类包含的内容, 掌握汽车性能检测的内容。 教学 重点 汽车性能检测的目的、汽车安全性的分类、汽车性能检测的内容。教学 难点 汽车安全性的分类、汽车性能检测的内容。 课的类型一体化授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交际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内容 一、导入 自我介绍,讲述课程要求、学习方法、课程性质,并让学生了解课程的重要性,从而导 入本课题—汽车使用性能概述。提问:汽车使用性能包括什么内容?汽车性能检测的目的是 什么? 二、讲解 汽车检测是指对在用车辆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等方面进行检测,以确定其技术状况和工作能力。汽车诊断是使用专用仪器对故障车辆性能进行检查、测试,判断出故障原因与故障点,并确定排除方法的过程。 汽车使用性能包括汽车动力性、安全性、燃料经济性、使用可靠性、排气污染物和噪声 以及整车装备完整性与状态、防雨密封性等多种技术性能。 汽车检测按检测目的分为安全环保检测和综合性能检测两大类。汽车性能检测的目的是确定汽车的技术状况和工作能力,查明故障原因和故障部位,为汽车继续运行或维修提供依据。 汽车的动力性是汽车各种性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性能。它直接影响汽车的运输生产效率。汽车的动力性通常由下面三个指标来评价: 1汽车的最高车速 汽车的最高车速,是指汽车在水平良好的路面上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设计的汽车最高车速要考虑到道路条件与交通情况。一般情况下,公路上规定的车速有“持续车速”和 “最高车速”。显然,具有高动力性能的汽车的最高车速,要高于公路上规定的汽车“最高 车速”。 2汽车的加速时间 汽车加速时间用来指汽车的加速能力,而汽车加速时间又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征。原地起步加速时间指汽车由第一挡起步,并以最大的加速度(包括选择合适的换挡时机)逐步换至高挡后,到达某一中等车速全力加速至某一高速所需的时间。超车时,汽车与被超车并行,因此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这就要求汽车加速能力强,并行时间短, 才能保证行驶安全。一般常用0-400m距离所需的时间(S)来表明汽车原地起步的加 速能力;也有用0-80.5km/h的速度所需的时间来表征加速能力。超车加速能力还没有一致 的规定,采用较多的是用最高挡或次高挡由30km/h(或40km/h)全力加速行驶至某一高速所 需的时间来表示。 3汽车的爬坡能力 汽车的爬坡能力是用满载时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的最大爬坡度来表示的。显然,最大爬坡度是指一挡的最大爬坡度。轿车最高车速大,加速时间短,经常在较好的路面上行驶,所以一般不强调它的爬坡能力。货车在不同地区各种路面上行驶,所以要求其具有足够的爬坡能力,一般坡度在30%即16.5度左右。越野汽车因为要在坏路或无路的条件下行驶,爬 坡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它的最大爬坡度可以达60%即30度左右或更高。 二、汽车的使用经济性 汽车使用经济性是指为完成单位运输任务所支付的最少费用的一种工作能力。它是评价汽车运输企业经营经济效益的综合性指标。通常用汽车燃料经济性、润滑材料合理使用、轮胎的合理使用来衡量。 1汽车的燃料经济性 汽车燃料经济性是指汽车以最少的燃料消耗量完成单位运输任务的能力,它是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之一。发动机的燃料经济性通常用比油耗或有效燃料耗率、有效效率来评价。因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形考作业答案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形成性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1 一、填空题 1、与汽车维修质量相关的法律有《产品质量法》、《计量法》、《标准化法》、《经济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目录1、1、1―1、1、5) 2、汽车维修企业中计量管理工作包括:建立计量器具管理台帐;严格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定期计量检定;服从计量行政管理部门的计量监督检查。( P4) 3、《标准化法》中规定的标准制定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P5) 4、《汽车维修经济合同实施细则》中规定,修车时企业要向托修方提供维修汽车的有关资料及使用的注意事项,按规定收取维修费用,并向托修方提供维修工时、材料明细表等。(P7) 5、获得二类维修经营业务许可的企业,可以从事相应车型的整车修理、总成修理、整车维护、小修、维修救援与专项修理工作;(P8) 6、二级维护质量保证期为车辆行驶5000公里或者30日 7、质量检验员应具备高中以上文化水平,具有达到汽车维修工中级技术等级证书与机动车驾驶证,并达到JT/T27、1规定的汽车驾驶员水平。(P11) 8、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的工作步骤为明确汽车维修质量要求、测试有关技术性能参数、将测试结果同标准要求作比较、判定维修质量结果就是否合格、对判定结果给出结论。(P16) 9、汽车维修检验,按检验方式可分为自检、互检、终检(或专职检验)。(P16-17) 10、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就是指采用一定的检验测试手段与检查方法,测定汽车维修过程的质量特性。 二、选择题: 1、从事一类与二类维修业务的企业应当各配备至少()名技术负责人员与()名质量检验人员。A、1 2、汽车总成修理质量保证期为( )km B、20000 3、一级维护、小修及专项修理质量保证期为( ) B、2000km或10日 4、《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发布日期为( ) C、1990年4月6日 5、获三类汽车维修经营业务许可的企业,可以从事( )B、发动机维修 6、7号部令规定维修厂家对机动车维修档案应保存( )B、两年 三、名词解释 1,汽车维修质量:汽车维修质量就是一项技术服务,汽车维修质量就是汽车维修服务活动就是否满足与托修方约定的要求,就是否满足汽车维修工艺规范及及竣工质量标准的一种衡量、 2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答: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就是为保证与提高汽车维修质量所进行的调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检验、处理及信息反馈等各项活动的总称。(P18) 3 汽车维修质量控制答:汽车维修质量控制指为保证与提高汽车维修质量 , 满足汽车技术状况要求,所采取的维修技术活动。(P18) 4 汽车维修质量保证体系答:为实施汽车维修质量全面管理,将管理工作的各项内容分别落实到一定的责任机构与责任人,由承担汽车维修各项管理责任的责任机构与责任人所形成的管理系统叫汽车维修质量管理体系。(P22) 四、问答题 1 根据国家计量法的要求,汽修检验中对计量器具的购置与使用有哪些要求?答:根据国家计量法的要求,汽车维修企业在购置计量器具时,一定要认准所购产品应具有生产许可证与计量检定合格证,购置进口计量器具时,也应注意其就是否符合计量检定要求。计量器具在使用中要注意:(1)保持计量器具的清洁与测量准确度;(2)定期将计量器具送计量检定机构检定;(3)不使用准确度有误的计量器具。(P4) 2 《经济合同法》在汽车维修行业的贯彻主要包含那些内容?答:根据《经济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为加强汽车维修行业管理,维护汽车维修经营活动的正常秩序,保障承、托修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交通部会同

汽车性能检测教案

教学进程表 科目;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任课教师:肇恒才 周 次起讫日期章节与课题每周时数 备注理论实训 1 2012.9.3—2012.9.7 汽车动力性及检测 1 2 2 2012.9.10—2012.9.14 汽车动力性及检测 1 2 3 2012.9.17—2012.9.21 汽车燃油经济性及检测 1 2 4 2012.9.24—2012.9.28 汽车燃油经济性及检测 1 2 5 2012.10.1—2012.10.5 汽车燃油经济性及检测 1 2 6 2012.10.8—2012.10.12 汽车行驶安全性及检测 1 2 7 2012.10.15—2012.10.19 汽车行驶安全性及检测 1 2 8 2012.10.22—2012.10.26 汽车行驶安全性及检测 1 2 9 2012.10.29—2011.11.2 汽车行驶安全性及检测 1 2 10 2012.11.5—2012.11.9 汽车行驶安全性及检测 1 2 11 2012.11.12—2012.11.16 汽车行驶安全性及检测 1 2 12 2012.11.19—2012.11.23 汽车行驶安全性及检测 1 2 13 2012.11.26—2012.11.30 汽车舒适性和汽车通过性 1 2 14 2012.12.3—2012,12.7 汽车舒适性和汽车通过性 1 2 15 2012.12.10—2012.12.14 汽车舒适性和汽车通过性 1 2 16 2012.12.17—2012.12.21 汽车舒适性和汽车通过性 1 2 17 2012.12.24—2012.12.28 汽车舒适性和汽车通过性 1 2 18 2012.12.31—2013.1.4 汽车舒适性和汽车通过性

《汽车文化》教案

《汽车文化》教案 班级:教师: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目的本课程在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先导作用,从对学生进行系统专业训练的角度观察,该门课程的学习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准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条件。本课程的重点是要求学生熟悉世界著名的汽车公司及汽车品牌,熟悉汽车界的名车名人,理解汽车与社会的关系。难点是汽车基础知识中汽车结构方面的知识讲授。在课程设计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现场教学方法,课余安排一定数量的作业题和小论文,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课外学习。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本课程是学生初步接触的专业技术课程之一,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参观、模型、实物讲解、实验手段及生产实习、观摩等方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建立对专业的深层认识,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2、认真钻研教材,加强教法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认真备课,每节课都做到”有备而来”。 4、讲练结合,加强课内、课外辅导。 5、授课采用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得。

6、在学习过程中应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力,结合课件,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 7、全面批改作业,及时发现教学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8、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自己设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进度周次章节主要教学内容课时模块一汽车与生活模块二汽车发展历程模块三汽车结构与性能评价模块四现代汽车技术模块五汽车生产与管理模块六汽车后市场模块七著名汽车公司模块八汽车运动模块九汽车展会课题汽车与生活教学目标专业能力目标 1、了解汽车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2、了解中国汽车现状; 3、了解汽车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4、熟悉汽车行驶安全常识。方法能力目标 1、能根据不同的分类形式区分汽车类型;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动手、善于分析的良好学习习惯。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合作能力。教学重点汽车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教学难点汽车行驶安全常识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教学课件课型理论课授课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时间1组织教学与导入清点人数、组织秩

汽车检测教学计划

西安海华技工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 ⒈培养目标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熟练掌握汽车保养设备与检测技术和汽车维修、管理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⒉培养要求 熟悉汽车的各机构和系统的构造、原理和性能;了解电喷发动机、自动变速器、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空调系统、安全气囊等的检测和维修方法;具备汽车及常用零部件的性能检测能力;具备汽车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的初步能力;具备汽车保养设备的设计、开发和研制能力。 二、毕业生就业岗位 1、汽车修配厂从事检测、使用、维修等工作; 2、汽车检测与维修设备生产厂的技术开发和销售工作; 3、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制造工作; 4、汽车4s店的销售、前台、机修工作。 5、机械行业其他企业的技术工作。 6、保险公司汽车理赔三、招生对象 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 四、学制 学制:三年。 五、专业主干课程及实践教学设置 (一)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设置 1、机械制图:主要讲授画法几何学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图示能力、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绘图的基本技能,了解国家有关的制图标准以及公差配合的基本知识。 2、汽车电器设备:讲授电工学、电子学的基础知识及汽车电气设备的结构、性能、调整及维修方面的知识。 3、机械设计基础:由"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优化组合为"机械设计基础"。重点突出机构原理、运动分析,通用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特点、失效形式、失效原因分析以及设计准则。 4、机械制造工艺:主要介绍现代的数控制造方法及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的内容和方法,掌握数控加工的切削原理及相关工艺知识、机床概论、夹具知识。 5、发动机原理与结构:主要介绍常见汽车发动机的原理及结构,对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和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燃油供给系、冷却系进行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常用工具对发动机进行检测的能力。 6、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主要介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主要内容包括发动机的电子控制技术、自动变速器、abs防抱死制动系统重点介绍传感器、执行器和 ecu,掌握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检测手段及维护技能。 7、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通过对典型汽车底盘传动原理与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底盘部分的结构和组成以及维修要点,并结合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实践教学设置 1、金工实训:金工实训主要包括金属切削加工实习和钳工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消化和理解课堂教学中学习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对金属材料的理论,金属加工方法和公差知识进一步认识,掌握金属切削的基本技能和钳工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在实训中对金属切削过程加深感性认识,加深对金属切削刀具的理解,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2、汽车构造实训:汽车构造实训主要包括了解和认识汽车的主要机构和工作原理,包括汽车发动机、汽车电器和底盘的构造和工作原理,通过实训,使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汽车检测与维修复习重点

汽车检测与维修复习重点 一、填空题的知识点: 1、主减速器的调整项目(轴承预紧度的调整;主、从动锥齿轮啮合印痕和齿侧间隙的调整) 2、零件隐蔽缺陷的检验常用方法(探伤检验法:1、浸油敲击法2、磁力探伤法) 3、普通斜交胎的换位方法(循环换位和交叉换位) 4、我国的汽车维护制度(日常维护、一级维护和二级维护) 5、汽车制动系制动效能的评价指标(制动距离、制动时间和制动减速度) 6、汽车前照灯的检测,通常的测量项目(前照灯远光光束发光强度和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 7、汽车制动系统常见故障(制动不灵、制动跑偏、制动拖滞、制动不平稳) 8、汽车修理的原则(预防为主、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 9、氧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电压(~) 10、发动机转速、负荷与点火提前角的关系(转速高,点火提前角大;转速低,点火提前角小。负荷大,点火提前角小;负荷小,点火提前角大) 11、决定次级点火的燃烧电压的大小的因素(点火能量、混合气的浓度、气缸压力) 12、在利用喷油器试验台对喷油器进行测试时,重点进行哪些方面进行分析(单位时间内的喷油量是否符合要求)、(喷油器的喷射角度是否合适)、(喷油器是否泄漏) 13、汽车产生侧滑的原因(1.汽车在附着力很小的路面上紧急制动、突然变速或转向2.在转弯、山坡及不平路面上行车速度太快 3.各车轮制动性能不一致,各轮胎面花纹或磨损程度不一致) 14、制动时原期望汽车能按直线方向减速停车,但有时却自动向左或向右偏驶,这一现象称为(制动跑偏) 15、汽车排放控制实行I/M制度(自己解决) 16、气缸磨损及原因(腐蚀磨损、机械磨损、磨料磨损和粘着磨损等) 17、气缸磨损的检测方法(用量缸表进行测量) 18、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逐缸调整法和两次调整法) 19、点火系统的检查(霍尔:点火线圈的检查、火花塞的检查、高压线的检查。电脑点火:曲轴位置传感器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电阻检查、点火线圈电阻的检查、点火器的检查、IGT和IGF的电压检查) 20、简述发动机装配注意事项(P117《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二、简答题的知识点 1、简述发动机气缸压力测量的方法过程。 答:1、起动发动机进行预热 2、关闭点火开关,拆下一缸火花塞 3、将气缸压力表伸入一缸,用手握紧气缸压力表 4、启动发动机,读取气缸压力表数据值 5、对其他气缸依次进行测量 6、对测量的气缸压力值进行数据分析 2、简述燃油系统的车上检测方法。 1)在电源电压不小于12V 的情况下,关闭点火开关,拆下蓄电池搭铁线。 2)泄压后装汽油压表,并短接汽油泵电源。

汽车检测与维修教案(DOC)

汽车检测与维修教案(DOC)

《汽车检测与维修》 教案 教师:

一、汽车检测概论 一、汽车综合性能概况 汽车从发明到今天已经一个多世纪了,一方面要不断研制性能优良的汽车;另一方面要借助维护和修理,恢复其技术状况。我国从60年代开始研究汽车检测技术,70年代,我国大力发展了汽车检测技术,进入80年代,汽车检测及诊断技术也随之得到快速发展,80年代初,交通部在大连市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汽车检测站。到1997年,全国已建立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近千家,其中A级站140多家。工业发达国家的汽车检测在管理上已实现了“制度化”;在检测基础技术方面已实现了“标准

化”;在检测技术上向“智能化、自动化检测”方向发展。 二、基本术语 1、汽车故障:指汽车部分或 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现象,其实质 是汽车零件本身或零件之间的配 合状态发生了异常变化。 2、汽车故障诊断:指在不解 体(或仅拆下个别小件)的情况下, 确定汽车的技术状况,查明故障部 位及故障原因的汽车应用技术。 3、汽车技术状况:指定量测 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 能参数值的总和。 4、汽车检测:是指为确定汽

车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所进行的 检查和测量。按汽车检测的目的可 分为安全环保检测和综合性能检 测两大类。 5、汽车诊断参数:指供诊断 用的,表征汽车、总成及机构技术 状况的量,它包括工作过程参数、 伴随过程参数和几何尺寸参数。 6、诊断标准:是表征汽车、 总成或机构工作能力状态的一系 列诊断参数的界限值。 三、诊断方法 汽车技术状况的诊断是通过检查、 测量、分析、判断等一系列活动完 成的,其基本方法主要分为两种:

《汽车修理与检测》单元试卷2

《汽车修理与检测》单元试卷 姓名班级成绩 一、填空题(共28分,每空1分) 1.汽车修理是为恢复或和而进行的作业。 2.汽车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超载、不当、过高、气候恶劣、道路等使用条件的影响,会加剧汽车以及有关总成或零件的。 3.零件的早期损伤具体表现为、和三种形式。 4.零件变形是指由于质点位置的变化,引起零件的和发生改变的现象,一般表现为零件的、和等。 5.零件的断裂,一般表现为的折断和的疲劳裂纹。 6.载客车以为主,结合或其他两个总成需要大修为送修标志;载货车以为主,结合或其他两个总成需要大修为标志。 7.不准、或、进行维修作业, 要戴工作帽。 8.汽车修理、具是维修汽车必备的物质条件,其使用正确与否,对提高工作效率和汽车修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判断题(共20分,每题2分) 1.汽车大修过程中,应对全部总成解体检验,更换所有的不可修零件甚至基础件。 () 2.磨损是汽车零件可避免的非正常耗损。() 3.零件的变形时由于零件受到外部载荷作用所造成的。() 4.疲劳裂纹是由大到小、由浅到深逐渐产生的。() 5.就车修理法的修理周期短,适用于生产规模较大,送修单位和承修车型较单一的汽车修理企业。 6.当维修工具不足时,可用钳子代替扳手、撬棒或锤子来进行修理作业。 ()7.螺钉旋具还可以作为撬棒或钳子使用。必要时也可以再螺钉旋具口端用扳手或钳子增加扭力。() 8.千斤顶一般也能作水平状态工作() 9.用塞尺检查和调整间隙时,一边调整,一边拉动塞尺,当感到稍有阻力时,表示该间隙接近尺身上标出的值。()10.有铅汽油易燃、易爆、有毒,所以使用无铅汽油就不会有污染和伤害了。 () 三、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1.发动机汽缸壁玉活塞表面出现平行于轴中线的拉痕应属于()。 A.磨料磨损 B.化学腐蚀 C.熔着磨损 D.麻点磨损 2.曲轴轴颈于轴瓦的表面容易发生()。 A.磨料磨损 B.化学腐蚀 C.熔着磨损 D.麻点磨损 3.活塞顶及活塞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

第一学期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教学总结

东莞市信息技术学校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科任:张世虎当前,汽车检测理论日益丰富,行业标准不断更新,汽车检测更加科学。为了使教学更加系统、更加完整,在此对《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是一门汽车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总结。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得失,得出以上心得,希望有得于自己今后的工作。 一、班级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级12汽车电子班《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的教学工作。学生虽然经过对汽车知识一个学年的学习,但是客观因素中对汽车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一,为帮助学生适应教学需不断地进行调整。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水平都不高,对理论课程都不太感冒。但是大部分人都乐意动手操作,对实训课非常有兴趣。但是学校的教学资源有限,在实际中只能采取几种有限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尽量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主要成绩与经验 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严格护照学校的要求进行教学,在开学初期就制定好教学计划,后期根据实际情况再行进行调整。通过认真学习不断领会,使我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实践中,必须以人为本,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才能把《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这门课讲好,我的感受有以下几点: 1、课前备课。 根据教学计划和实际教学进程,结合书本内容,把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需要有机结合起来。花时间和精力努力制作好课件,认真查阅相关的资料,准备好教学用具、教学仪器、教学插图。在备课的同时备好学生的特殊情况,针对课堂情况灵活应变。 2、备学生 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改变他们一些不正确的学习观念,让他们知道掌握一门技术的重要性,告诉他们汽车并不难学,并举一些社会上成功汽修师傅的例子,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汽车检测维修教案

《汽车检测与维修》 教案 教师:

一、汽车检测概论 一、汽车综合性能概况 汽车从发明到今天已经一个多世纪了,一方面要不断研制性能优良的汽车;另一方面要借助维护和修理,恢复其技术状况。我国从60年代开始研究汽车检测技术,70年代,我国大力发展了汽车检测技术,进入80年代,汽车检测及诊断技术也随之得到快速发展,80年代初,交通部在大连市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汽车检测站。到1997年,全国已建立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近千家,其中A级站140多家。工业发达国家的汽车检测在管理上已实现了“制度化”;在检测基础技术方面已实现了“标准化”;在检测技术上向“智能化、自动化检测”方向发展。 二、基本术语 1、汽车故障:指汽车部分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现象,其实质是汽车零件本身或零件之间的配合状态发生了异常变化。 2、汽车故障诊断:指在不解体(或仅拆下个别小件)的情况下,确定汽车的技术状况,查明故障部位及故障原因的汽车应用技术。 3、汽车技术状况:指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参数值的总和。 4、汽车检测:是指为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工作能

力所进行的检查和测量。按汽车检测的目的可分为安全环保检测和综合性能检测两大类。 5、汽车诊断参数:指供诊断用的,表征汽车、总成及机构技术状况的量,它包括工作过程参数、伴随过程参数和几何尺寸参数。 6、诊断标准:是表征汽车、总成或机构工作能力状态的一系列诊断参数的界限值。 三、诊断方法 汽车技术状况的诊断是通过检查、测量、分析、判断等一系列活动完成的,其基本方法主要分为两种: 1、直观诊断法(又称为人工经验诊断法)( 1 )直观诊断法。直观诊断法又称为人工经验诊断法,是指诊断人员凭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理论知识,在汽车不解体或局部解体情况下,依靠直观的感觉印象、借助简单工具,采用眼观,耳听,手摸和鼻闻等手段,进行检查、试验、分析,确定汽车的技术状况,查明故障原因和故障部位的诊断方法。 2、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是

最新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教案——第四讲汽车行驶条件.docx

汽车行驶条件 授课 课程名称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第 4讲班级 章节第二章汽车动力性能 课题汽车行驶条件学时2检测 本讲 主要汽车行驶驱动条件;汽车行驶附着条件、汽车驱动与附着条件;影响附着系数的因素内容 本讲 知识点:能力点: 教学 掌握汽车行驶驱动与附着条件的内涵能正确分析附着系数的影响因素 目的 教学 汽车行驶驱动与附着条件的理解 重点 教学 汽车附着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难点 教学 方法 导入、启发、讲授、多媒体 及手 段 课外作业 由汽车行驶动力和阻力分析导入本讲内容 引题:汽车行驶1、试述汽车的行驶条件? 2、什么是附着力?影响附着力的因素有哪些? 本讲主要教学内容 一、汽车行驶的平衡方程 F t= F f+ F t+ F i +F j 二、汽车行驶的驱动条件 F t= F f+ F t+ F i汽车将等速行驶 ; F >F + F+ F i 汽车将加速行驶 ; t f t F

《汽车文化》教案

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教案

汽车百年发展史 一、汽车史话 1、汽车前史 (1)马车 (2)1765:詹姆斯。瓦特——蒸汽发动机 (3)1769:居纽——三轮蒸汽汽车 (4)1866:尼古拉斯。奥托——四冲程内燃机 2、汽车的诞生 (1)卡尔。本茨——三轮汽车1886、1、29 世界汽车诞生日(2)戈特利布。戴姆勒——汽油内燃机 (3)鲁道夫。狄塞尔(Diesel——柴油机) 二、早期汽车技术发展史 1、发动机技术 2、底盘技术 3、电气技术 4、车身技术 三、汽车新技术 1、发动机新技术:材料 结构 燃料 环保 2、底盘新技术:电子悬架 自动变速器 ABS 车身稳定系统 轮胎 3、车身:材料 形状 工艺 4、电气:空调 雨刮 玻璃 6座里程碑 一、第1座里程碑 梅赛德斯开创了汽车时代 二、第2座里程碑 福特汽车首次大批量生产汽车 三、第3座里程碑 雪铁龙创造前轮驱动时代

四、第4座里程碑 甲壳虫汽车的神话 五、第5座里程碑 难以超越的迷你汽车六、第6座里程碑 风靡全球的多用途厢式车

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教案

汽车外形与色彩 一、汽车外形: 1、马车型车身 2、箱形车身 3、流线型车身 4、船形车身 5、鱼形车身 6、楔形车身 7、多用途厢式汽车 二、汽车色彩 1、汽车流行色的时间性 2、汽车流行色的区域性 3、汽车流行色的层次性 4、汽车流行色的种类型 活动4 知道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 三、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 8、注重节能、环保和安全 9、普及汽车电子化与智能化技术 四、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十大趋势 5、乘用车柴油机化的比例将越来越高。 6、电动汽车将进入实用阶段。 7、汽车安全标准将会更加严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