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大学2017年申报云南省科技奖公示名单

云南农业大学2017年申报云南省科技奖公示名单
云南农业大学2017年申报云南省科技奖公示名单

云南农业大学2017年申报云南省科技奖公示名单

序号成果名称主持人报奖类别、推荐等级

1 普洱茶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盛军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2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生物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何月秋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3 云南地方猪肉品特性形成机理及其调控技术葛长荣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4 云南省中低产田治理关键技术及应用余建新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5 藏鸡、藏獒和藏猪低氧适应的生理与遗传机制苟潇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6 饮用水源地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张乃明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7 山姜属植物新颖倍半萜和酚性成分的发现及其生物

活性研究

徐俊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8 高原山区无人机农业遥感与植保飞防技术研究王建雄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9 辣椒种质资源部分重要性状的机理研究邓明华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0 猪产仔数相关新基因发掘刘永刚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1 背压式热风干燥咖啡豆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陈治华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2 春蒜苗专用系列新品种选育及示范应用韩曙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3 利用高压脉冲电场提高云南普洱茶品质王白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4 云南高海拔立体生态茶园间作模式研究与应用李亚莉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5 云南省农业生物多样性创新团队朱有勇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类

单独公示

1. 2017年度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公示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普洱茶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盛军、周红杰、闫希军、龚加顺、王宣军、严亮、赵明、方崇业、吕才有、郝淑美、罗朝光、张勇、李亚莉、王兴华、黄业伟、彭

春秀、秦向东、李姝谚、高应敏、刘俊辉、贾黎辉、赵友、崔廷

宏、周安凡、杨瑞娟、王天权、董祖祥、杨军、张颖君、王乐观主要完成单位: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研究院、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普洱茶树良种场、普洱市茶产业发展科技服务中心、云

南东方不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

云南柏联普洱茶庄园有限公司、云南滇红股份有限公司、保山

昌宁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南涧凤凰沱茶厂、西双版纳勐

海国宴茶厂

推荐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二、项目简介

云南省现有茶园面积637万亩,总产量达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达623亿元,茶农800余万人,涉茶人口1100多万。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主持的“2017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显示,普洱茶品牌价值为60亿元,位列全国第一。

本项目从普洱茶产业转型升级入手,着重解决茶叶原料质量不稳定、加工技术落后、产业链短、功效缺乏科学依据等关键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和集成创新,取得了普洱茶立体高效生态茶园、发酵技术和装备、功效研究和产品开发等产业链关键技术的突破,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要创新点如下:

1. 建立山地立体高效生态茶园技术体系。构建了适合云南地形特点的山地茶园立体高效生态种植技术体系,推动生态茶园和有机茶园种植,在提升茶叶品质的同时,提高了茶园单位产值。1)选育茶树新品种2个,推广应用35万亩。2)进行茶园生态化改造,提高茶叶安全性和茶叶品质;3)以茶菌、茶药复合种植为代表的立体高效生态茶园种植技术,提高了茶园的经济效益,同时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

2.创新普洱茶加工技术、标准和装备。创新普洱茶加工工艺、生产标准和装备,实现了普洱茶加工的清洁化、标准化和自动化。1)作为普洱茶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研制了与国家标准配套的普洱茶生茶、熟茶实物标准样。2)鉴定了17种在普洱茶发酵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嗜热微生物,确定了主要发酵微生物和相关生物酶以及各类成分的变化规律;阐明了茶褐素的形成机理以及茶褐素的理化特征,建立了检测方法。3)创新了普洱熟茶发酵工艺和技术,开发出普洱茶清洁化、自动化发酵设备。

3. 揭示了普洱茶主要功效及其机理。1)阐明了普洱茶降血糖功效的主要成分。2)确定了茶抗炎症的功效成分和分子靶点及其作用机制。3)阐释了氧化型茶多酚抑制高脂饮食导致的内脏脂肪积累是普洱熟茶降脂减肥的基本机制。4)确认普洱茶具有增加骨密度的效应及其作用机理。5)证实了普洱茶能够抑制黄曲霉等毒素的毒性。

4. 开发普洱茶系列产品,扩展普洱茶产业链。开发出速溶普洱茶系列、茶日化产品等深加工茶产品,拓展了普洱茶产业链。依据普洱茶降血糖功效研究成果开发了普洱茶辅助降血糖保健食品,2015年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普洱茶降血糖保健品文号。

三、候选单位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序号完成单位名称贡献情况

1 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功效与分子机制基础研究、新产品和工艺研发

2 普洱茶研究院普洱茶功效基础研究、高效立体茶园建设与推广

3 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

速溶普洱茶的加工工艺创新及保健

品文号申请

4 普洱茶树良种场

茶种质资源圃的建设与品种选育5 普洱市茶产业发展科技服务中心

生态茶园的建设与推广

6 云南东方不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茶系列日化用品的研发与工艺创新

7 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

生态茶园的建设与有机认证8 云南柏联普洱茶庄园有限公司

生态茶园的建设与有机认证9 云南滇红股份有限公司

生态茶园的建设与有机认证10 保山昌宁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生态茶园的建设与有机认证11 云南南涧凤凰沱茶厂

生态茶园的建设与有机认证12 西双版纳勐海国宴茶厂

生态茶园的建设与有机认证四、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序号姓名性

技术职称对成果创造性贡献

1 盛军男教授总体设计实施

2 周红杰男教授普洱茶加工工艺创新

3 闫希军男主任药师速溶普洱茶工艺创新

4 龚加顺男教授普洱茶茶褐素的研究

5 王宣军男教授普洱茶功效及机理研究

6 严亮男副研究员茶园立体高效种植

7 赵明男教授普洱茶发酵宏基因组和代谢组学研究

8 方崇业男副教授普洱茶功效及机理研究

9 吕才有男教授普洱茶标准

10 郝淑美女教授普洱茶全自动发酵设备研制

11 罗朝光男高级农艺师普洱茶种质资源圃

12 张勇男农艺师生态茶园建设

13 李亚莉女副教授普洱茶加工工艺创新

14 王兴华男农艺师茶树品种选育

15 黄业伟男讲师氧化型茶多酚研究

16 彭春秀女讲师茶褐素生物合成的研究

17 秦向东女教授普洱茶化学成分研究

18 李姝谚女农艺师高效茶园建设

19 高应敏男高级农艺师立体高效生态茶园建设

20 刘俊辉男- 茶日化用品研发

21 贾黎辉男工程师速溶普洱茶工艺研究

22 赵友男高级评茶员普洱茶自动化发酵技术研究

23 崔廷宏男高级农艺师茶树资源圃建设

24 周安凡男助理农艺师立体高效茶园推广

25 杨瑞娟女助理研究员普洱茶发酵微生物研究

26 王天权男- 生态茶园建设与有机认证

27 董祖祥男- 生态茶园建设与有机认证

28 杨军男- 生态茶园建设与有机认证

29 张颖君女研究员普洱茶组分分离

30 王乐观男工程师普洱茶发酵工艺

五、推广应用情况

1.选育普洱茶新品种2个,推广面积达30万亩;

2.生态茶园改造完成后通过(中国、欧盟)有机认证万亩;

3.山地生态茶园技术推广应用135万亩;

4.普洱熟茶发酵工艺和技术创新应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

亿元;

5.普洱茶辅助降血糖保健食品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亿元;

6.普洱茶系列酵素产品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00万元;

7.茶系列日化用品累计产生经济效益超过1亿元;

8.普洱茶国家标准样制备产生经济效益1亿元。

六、获得知识产权情况

相关研究在Frontier in Immunology,Scientific Reports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169篇,其中SCI索引文章41篇,专著9部,获国家专利授权30件。

七、项目曾获科技奖励

《普洱茶(熟茶)自动化发酵技术研究》获得2010年普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 2017年度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公示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生物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何月秋、姬广海、吴毅歆、李兴玉、岳艳玲、何鹏飞、胡靖锋、罗树荣、蒋仕波、赵志国、王树明、王贵斌、吴国星、易加洪、

肖文祥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云南星耀生物制

品有限公司;云南省微生物发酵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推荐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二、项目简介

本成果依托农业部行业计划(农业)项目“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和云南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项目,针对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病害灾变规律、生防制剂研制及其防病机制、抗根肿病品种培育、根肿病防控技术规程及其示范,形成了以下的科研成果:

1. 明确了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组成及病害灾变规律。明确了我国根肿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其中致病力强的4号和7号为优势生理小种;创建了根肿病菌快速检测技术体系,灵敏度达103个/g土,根肿病发生的休眠孢子阈值在104-105个/g土,依据检测结果,可预警田间根肿病发生程度;明确了病菌在种子萌发至20天内,主要破坏主根,加重了损失;不当的集中漂浮育苗是根肿病远距离传播和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浇灌地表水是根肿病难以控制的重要原因。

2. 筛选出400多株根肿病潜在生防菌株,建立了芽孢杆菌属、溶杆菌属等为主的生防菌种库;初步揭示了枯草芽孢杆菌XF-1和抗生素溶杆菌的防根肿病机制,明确了生防菌能很快恢复土壤微生物平衡;完成了枯草芽孢杆菌XF-1和抗生素溶杆菌13-6的基因组序列分析,鉴定了XF-1菌株的抗菌活性CSN蛋白和PBT1蛋白、丰源素、伊枯草菌素、表面活性素等脂肽类抗生素,根据PBT1基因的序列,建立了根肿病生防菌株的分子标记;首次分离并证明去羟基丰源素C17、巴马汀和吩嗪类化合物对根肿病菌具有抑制活性。研制出100亿 CFU/g枯草芽孢杆菌XF-1可湿性粉剂、防根肿病功能漂浮基质和丸粒化的

生防种衣剂,前两项分别获得农业部生物农药登记证和云南省重点新产品证书。

4.培育出抗根肿病大白菜新品种“CR0701”和“滇白1号”,并在云南、四川、陕西等省推广应用。

5.构建了以生防制剂及抗病品种为中心的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防控技术

体系,制定了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防治技术规程,近三年在云南和陕西累计推广万亩,占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重病区面积50%以上,新增产量万吨,获得利润亿元;少用化学药剂吨,节药万元,增收节支总额亿元。获得国家专利授权7件,制定地方技术规程1项和中央七套科普宣传片1部,发表学术论文 32 篇,其中SCI 刊源论文12 篇。

综上所述,该成果围绕蔬菜安全生产,建立了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高效防控技术体系。工作全面系统,创新性强,总体达国际先进水平。

候选人及候选单位对上述成果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3. 2017年度自然科学奖推荐项目公示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云南地方猪肉品特性形成机理及其调控技术

主要完成人(单位):葛长荣(云南农业大学)、贾俊静(云南农业大学)、赵素梅(云南农业大学)、陶琳丽(云南农业大学)、

潘洪彬(云南农业大学)、黄英(云南农业大学)、

荣华(云南农业大学)、张曦(云南农业大学)、

曹振辉(云南农业大学)、高士争(云南农业大学)推荐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二.项目简介、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情况、代表性论文专著情况:在国家和云南省各类项目支持下,围绕云南地方猪肉品质形成机理及调控技术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一)探明了云南部分地方猪种肉品质特性

参照国际猪肉品质评价指标和方法,采用中国行业标准研究测定了云南地方典型猪种肉的物理、化学及感观指标,系统探明了云南部分地方猪种肉品质特性。

发现了云南部分地方猪种具有肌纤维直径小、密度大、滴水损失小;肌肉总脂肪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肉色鲜红、滋味鲜美、香味浓郁等优良种质特性。(二)揭示了云南地方猪种优良肉品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

在探明了云南部分地方猪种肉品质特性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不同生长阶段、品种间影响肌纤维特性、肉品特性相关功能基因的时空表达调控机制,筛选出多个影响脂肪沉积、肌内脂肪沉积的功能基因,阐明了肌内脂肪和嫩度等主要肉品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

(三)挖掘与鉴定了云南地方猪种肉品质特性相关的分子标记

克隆了乌金猪脂肪沉积相关功能基因的编码区全序列,挖掘和筛选了功能位点,鉴定了一批与云南地方猪种肉品质相关的主效基因及其分子标记,可作为我省,乃至我国地方猪种肉品性状选育的分子标记,为我国多分子标记联合计算育种值在地方猪种选育中的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四)建立了地方猪种改善猪肉品质的分子营养调控技术

以揭示的分子机理为指导,结合动物营养代谢的基础理论,首次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系统确定了为获得最佳生长性能、胴体组成和肉品质的日粮适宜能量和蛋白水平。阐明了调控猪肉品质性状形成的营养代谢机制,建立了改善肉品质的分子营养调控技术。

本研究在取得上述成果的基础上,在国内、外期刊共计发表论文64篇,累计引用次数为508次,其中SCI收录14篇,累计影响因子,单篇最高影响因子,SCI收录文章累计引用次数达235次;1篇英文文章被MEDLINE数据库收录,它引次数为25次;49篇论文被CNKI数据库收录,累计它引次数达248次;取得发明专利1项。培养了云岭学者、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各1人次;3人次被遴选为云南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晋升教授职称,2人晋升副教授职称。培养硕士研究生20人,博士研究生1人;多次参加了国内外学术交流,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该领域构建了一支实力较强的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对促进云南地方猪种的安全高效优质生产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葛长荣,负责完成了项目的设计、实施,参与完成了肉品质特性评价等研究工作;

贾俊静,参与完成了肉品质评价、UCP1、UCP2和UCP3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以及多态性检测等研究工作;

赵素梅,参与完成了脂类代谢相关基因、肌纤维类型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脂类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分析,数据处理等工作;

陶琳丽,参与完成了配方设计、猪的饲养以及利用综合模糊评判方法确定猪最适日粮营养水平、数据处理等工作;

潘洪彬,参与完成了肉品质评价、脂类代谢相关基因以及能量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等工作;

黄英,参与完成了肌内脂肪细胞的培养、脂类代谢相关基因以及肌纤维类型表达水平的检测等工作;

荣华,参与基因表达水平及多态性检测工作;

张曦,参与完成了项目的设计和实施,饲料的配制,猪的饲养,数据处理等相关工作;

曹振辉,参与动物饲养试验,日粮配制等相关工作;

高士争,参与完成了项目的设计、实施,参与完成了脂类代谢基因表达的检测等研究工作。

4. 2017年度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公示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云南省中低产田治理关键技术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余建新、刘淑霞、曾维军、张耿杰、李成学、郭晓飞、葛兴燕、龚涛、陈飞林、王红伟、郑宏刚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农业大学;云南远科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二、项目简介

研究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10余年研究与攻关,系统提出了云南省生态型中低产田治理技术理论,创建了以治水治土为中心的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一体化中低产田治理技术方法。

中低产田治理是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的主要手段,目前,基于“田

成方,路成网,渠相连”中低产田治理理论与技术主要适用于平原区。云南省山丘区占国土面积的94%,耕地以坡旱地为主,占总耕地78%,耕地水土流失和工程性缺水严重;坝区占国土面积的6%,耕地以水田为主,占总耕地22%,低洼农田排水不畅;而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75%,主要集中于坡耕地与坝区渍水农田,水已成为长期制约中低产田数量增加、质量提升和生态改善最直接的主要影响因素。本地区中低产田治理完全不同于其他地区,现有成熟的中低产田治理理论与技术难以系统性解决该区坡地缺水、坝田渍水的问题。

针对坡地缺水、坝田渍水的问题,系统提出了云南省生态型中低产田治理技术理论,创建了以治水治土为中心的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一体化中低产田治理技术方法,有效解决了云南省中低产田治理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以下创新:(一)提出的云南省生态型中低产田治理理论,揭示了云南省高中低产田利用空间分布规律,创建了生态环境中“土地-水-植物”资源利用三角形稳定关系模型,为中低产田治理的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创建的山丘区缺水坡耕地生态带梯田同构与水分调配技术体系,创新了坡改梯生态带稳固农田、内槽式梯田与生态带水分利用、田间道路高效集水输水、快速组装渠道构建等关键技术,首创了无筋结构水池构建方法,为解决坡地缺水难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创建的坝区渍水农田多维立体排水与控水技术体系,创新了低洼农田耕层重构立体结构排水、多层复合结构排水沟构建、间断式无砂混凝土复合结构排水沟构建等关键技术,形成了解决坝区渍水难题的综合技术措施。

三、候选人及候选单位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一)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序号姓名性别出生

年月

技术

职称

文化

程度

是否留

学归国

工作单位

对成果创

造性贡献

1 余建新男教授学士是云南农业大学对创新1、2、3做出贡献。

2 刘淑霞女讲师硕士否云南农业大学对创新1、3做出贡献。

3 曾维军男讲师博士否云南农业大学对创新1、2做出贡献。

4 张耿杰男讲师博士否云南农业大学对创新2、3做出贡献。

5 李成学男讲师硕士否云南农业大学对创新2、3做出贡献。

6 郭晓飞女讲师硕士否云南农业大学对创新1、3做出贡献。

7 葛兴燕女讲师硕士否云南农业大学对创新3做出贡献。

8 龚涛男副教授学士否云南农业大学对创新1、3做出贡献。

9 陈飞林男工程师学士否云南远科土地整治

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对创新1、2、

3做出贡献。

10 王红伟男工程师学士否云南远科土地整治

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对创新1、2、

3做出贡献。

11 郑宏刚男副教授硕士否云南农业大学对创新1、2、3做出贡献。

(二)候选单位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本项目由云南农业大学、云南远科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1.云南农业大学

项目成果第一完成单位,对主要科技创新1、2、3做出贡献,具体为:

(1)负责项目的立项、论证及总体方案设计,首次提出以治水为中心的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一体化整治技术理论与技术方法,制定了项目总体技术方案和技术路线;

(2)组织实施了关键技术攻关。创新了坡改梯生态带稳固农田技术、内槽式梯田与合理集水、用水的生态带一体构造技术,首创了无筋结构水池构建方法、快速组装渠道构建技术,创新了田间道路高效集水输水技术,创新了多层复合结构排水沟构建技术、间断式无砂混凝土复合结构排水沟构建技术,提出了低洼渍水农田耕层重构立体结构排水技术;

(3)协助成果示范应用。参与制定了项目成果的示范应用技术方案,为成果在云南省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中的示范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2.云南远科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成果第二完成单位,主要负责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和示范应用,贡献如下:(1)负责制定技术转化和示范应用流程;

(2)负责坡改梯生态带稳固农田技术、无筋结构水池、快速组装渠道、多层复合结构排水沟、间断式无砂混凝土复合结构排水沟等技术性能指标实地测试与验证;

(3)负责技术成果的转化,编制成果推广技术文件,在云南省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中示范应用了技术成果。

四、获得知识产权情况

应用上述创新理论与技术,在云南省中低产田改造工程中进行实践,该工程每年治理中低产田200万亩,极大地推动行业发展与技术进步。成果应用后,新增粮食产量亿千克/年,农民增收300-500元/人?年,新增净产值亿元/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该项目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8项、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论文44篇,其中SCI收录 2篇、EI收录 3篇;出版专著2部、科普作品2部;编制行业标准1部。

五、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无。

5. 2017年度自然科学奖推荐项目公示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藏鸡、藏獒和藏猪低氧适应的生理与遗传机制

主要完成人(单位):苟潇(云南农业大学) 张浩(中国农业大学)

杨舒黎(云南农业大学) 毛华明(云南农业大学)

严达伟(云南农业大学) 鲁绍雄(云南农业大学)

鲍海港(中国农业大学)

推荐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二、项目简介、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情况、代表性论文专著情况

项目在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及3项国家自然基金的大力支持下,首次以藏鸡胚胎为胚胎模型、以茶马古道滇藏线连续海拔犬种为群体对象、以藏猪为出生后个体模型,紧密围绕高原动物低氧适应,历经10年,系统深入开展了

低氧适应的血液生理、酶活性、蛋白结构、表达调控、遗传效应到群体基因组学研究,获得了以下创新性研究成果:

1、藏鸡具有提高孵化率的遗传效应(约20%),藏鸡胚胎是低氧适应的胚胎模型;藏鸡胚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上未表现低氧适应性,且血氧含量仍不足;藏鸡胚胎型血红蛋白αD 亚基突变(Met-32D(B13)-Leu)增加血红蛋白氧亲和力,为低氧功能位点。藏鸡胚胎具有高的糖酵解能力,其糖酵解关键酶(PGK,ALD-C)基因调控区新增加了低氧应答元件(HRE);藏鸡胚胎具有强的线粒体呼吸功能,其ND5基因C1627A突变提高了胚胎脑线粒体的呼吸控制率。

2、藏獒具有降低血红蛋白浓度(13g/L)的遗传效应;EPAS1和HBB基因是藏獒低氧正选择信号最强的基因,藏獒与高原民族存在低氧趋同进化;藏獒血红蛋白HBB基因Gly-α13-Ser和Leu-α14-Met位点导致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增加,

)仍正常(96%);藏獒EPAS1基因位点G305S对PAS-B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

2

结构域有热稳定作用,具有降低血红蛋白浓度(15g/L)的遗传效应。

3、藏猪本地驯化,具有独立遗传背景;藏猪具有降低Hb浓度的生理效应;藏猪TMPRSS6基因第10内含子缺失1个低氧应答原件(HRE),缺失型等位基因频率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导致该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且CGTG缺失具有降低Hb浓度(10 g/L)的遗传效应,为低氧适应功能位点。

4、本研究首次以藏鸡胚胎为胚胎模型、以茶马古道滇藏线连续海拔犬种为群体对象、以藏猪为出生后个体模型,开展低氧适应的血液生理、酶活性、蛋白结构、表达调控、遗传效应到群体基因组学研究,均为动物低氧适应研究范例;由于茶马古道连续海拔畜种为我国仅有,相关抗逆性状遗传机理研究成果体现为原创性、前瞻性和引领性;揭示高原动物低氧适应生理与遗传机制,发掘低氧适应功能基因和位点,为云南高原山地动物种质创新和开发奠定了分子基础。

5、项目共发表论文66篇,其中SCI论文20篇,SCI总影响因子,单篇影响因子达,他引总次数184次,SCI他引次数总计145次,影响因子超过的引文13篇,被Nature genetics引用3次。出版《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丛书:藏鸡高原低氧适应的生理与遗传基础》专著1部(30万字)。

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

苟潇:负责国家自然基金-藏猪,完成了藏鸡血液氧运输、藏猪遗传背景及藏獒全基因组研究。发表SCI收录论文3篇(第一作者)。

张浩:负责国家自然基金委-云南联合基金项目,设计并研制了藏鸡自动化低氧模拟孵化设备,完成了藏鸡胚胎孵化及以及藏猪低氧适应性相关研究。发表SCI 收录论文9篇(其中第一作者3篇,并列第一作者1篇,通讯作者5篇)。

杨舒黎:参与完成了本项目,完成了藏獒和藏猪低氧适应的有关生理数据分析及部分候选基因研究。发表SCI收录论文1篇(第一作者)。

毛华明:参与设计了本项目,完成了藏猪遗传背景分析及藏獒基因组学的部分研究。发表SCI收录论文2篇(并列第一作者1篇,并列通讯作者1篇)。

严达伟:负责国家自然基金-藏獒,完成了连续海拔犬种的群体生理数据分析,获得了藏獒具有降低血红蛋白浓度(13g/L)的遗传效应。发表SCI收录论文1篇(并列第一作者)。

鲁绍雄:参与完成了本项目,参与了藏猪种群历史研究并完成了HIF调控通路部分基因的表达调控分析。发表SCI收录论文1篇(并列第一作者)。

鲍海港:参与完成了本项目,完成了藏鸡糖酵解和线粒体呼吸等研究,获得了藏鸡胚胎具有强的线粒体呼吸功能,其ND5基因C1627A突变提高了胚胎脑线粒体的呼吸控制率。发表SCI收录论文4篇(第一作者)。

代表性8篇论文

1.Gou X, Wang Z, Li N, Qiu F, Xu Z, Yan D, Yang S, Jia J, Kong X, Wei Z, Lu S, Lian L,

Wu C, Wang X, Li G, Ma T, Jiang Q, Zhao X, Yang J, Liu B, Wei D, Li H, Yang J, Yan Y,

Zhao G, Dong X, Li M, Deng W, Leng J, Wei C, Wang C, Mao H, Zhang H, Ding G, Li

Y. Whole-genome sequencing of six dog breeds from continuous altitudes reveals

adaptation to high-altitude hypoxia. Genome Research, 2014, 1308-1315 (IF=,他引:37)

2.Yang S, Zhang H, Mao H, Yan D, Lu S, Lian L, Zhao G, Yan Y, Deng W, Shi X, Han S,

Li S, Wang X, Gou X. The local origin of the Tibetan pig and additional insights into the

origin of Asian pigs. PLoS One, 2011, 6(12): e28215 (IF=,他引:16)

3.1, , , *. Association of MT-ND5 gene variation with 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control

ratio and NADH dehydrogenase activity in Tibet chicken embryos, 2007, 38(5):514-6.

(IF=,他引:1)

4., , , *. Comparison of effects of hypoxia on glutathione and activities of related enzymes

in livers of Tibet chickenand Silky chicken. 2011 , 90(3):648-52. (IF=,他引:3)

5.H. Zhang, X. T. Wang, Y. Chamba, Y. Ling, C. X. Wu. Influences of hypoxia on hatching

performance in chickens with different genetic adaptation to high altitude. Poultry

Science, 2008, 87: 2112-2116 (IF=,他引:11)

6.Gou, X., Li, N., Lian, L., Yan, D., Zhang, H., Wei,Z., Wu, C. Hypoxic adaptation of

hemoglobin in Tibetan Chick embryo: high oxygen-affinity mutation and selective

expression. Comp, Biol, Physiol., 2007, 147(2): 147-155. (IF=,他引:9)

7.H. Zhang, C. X. Wu, Y. Chamba, Y. Ling. Blood characteristics for high altitude

adaptation in Tibetan chickens. Poultry Science, 2007, 86: 1384-1389 (IF=,他引:

19)

Bao HG, Zhao CJ, Li JY, Zhang H, Wu CX. A comparison of 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function of Tibet chicken and Silky chicken embryonic brain. Poultry Science, 2007, 86(10): 2210-2215 (IF=,他引:6)

6. 2017年度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公示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饮用水源地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张乃明、包立、甄晓云、夏运生、张仕颖、苏友波、段红平、史静、宁东卫、秦太峰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利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二、项目简介

该成果是针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面临污染风险严重的实际需求,在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环保部科技项目和云南省教育厅重大项目的支持下,历时7年系统开展了饮用水源地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的科研工作,成果核心内容如下:

1.以昆明最大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云龙水库和松华坝水库为研究对象,创新了水源地面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明确了水源地污染负荷的来源与构成比例,为科学控制水源区面源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2.针对水源保护区实际筛选出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模式,内容包括氮磷高效利用作物品种+生物有机肥+土壤磷素激活剂;其中筛选出3个氮磷高效利用的玉米品种,3个氮磷高效的大麦品种,研制的土壤磷素激活剂可以实现在减半磷肥的情况下来保证玉米产量不减产的技术措施,为减少磷肥投入,减轻农田径流磷素污染负荷开辟新的技术途径。

3. 针对水源区坡地红壤分布比较普遍的实际,研究了红壤坡耕地不同生物梗组合对控制水土流失效果,提出了混播黑麦草+紫花苜蓿的最优控制土壤侵蚀及氮磷流失的技术模式。

4.研发的低位氧化沟+农田排水地埋式净化装置的处理技术,可以确保农田径流水在进入水库之前实现进一步的深度净化处理,有效降低了入库的氮、磷污染负荷。

5.针对农田固废和农村生活垃圾的特点,发明了农田固废堆肥装置和农村生活垃圾热解炉新技术,并实现推广应用,为减轻农田固废和垃圾对水环境的污染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6.成果共获得6项目国家专利,发表学术论文18篇,出版专著与培训教材3部,培养研究生7名,相关技术已在全省饮用水源地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经第三方组织专家进行的成果评价认为:该成果创新性突出,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明显,在饮用水源地污染控制方面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7. 2017年度自然科学奖推荐项目公示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山姜属植物新颖倍半萜和酚性成分的发现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主要完成人(单位):徐俊驹(云南农业大学)、

谭宁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杨生超(云南农业大学)、

赵红梅(云南农业大学)、

沈勇(云南农业大学)、

秦小萍(云南农业大学)

推荐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二.项目简介、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情况、代表性论文专著情况:项目“山姜属植物新颖倍半萜和酚性成分的发现及其生物活性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以山姜属植物为研究对象,开展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以及生物活性研究。并形成一定的科学发现:

1、新颖结构倍半萜和酚性化合物的发现

从四种山姜属植物中共分离和鉴定了一系列倍半萜、木脂素、二苯基庚烷等化学成分,其中新化合物25个,包括结构新颖的倍半萜和降倍半萜等成分17个、8-9’相连的木脂素和倍半木脂素等新化合物9个。

2、NO抑制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倍半萜类化合物显示较好的NO合成抑制活性,其活性范围在,并揭示了桉叶烷型倍半萜的构效关系。本项目为首次在国内开展山姜属植物NO抑制活性研究。

3、抗肿瘤活性

8-9’相连的木脂素显示了较好的A549、Hela等肿瘤细胞毒抑制活性,其IC50值范围在μg/ml。本项目为首次在国内外开展山姜属植物木脂素类成分的肿瘤细胞毒抑制活性筛选。

4、杀线虫活性

对苯乙烯内酯和二苯基庚烷类酚性成分进行杀线虫活性筛选,其中苯乙烯内酯类化合物显示较好的杀线虫活性,并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本项目为首次在国内外开展山姜属植物杀线虫活性筛选。

项目在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Fitoterapia等SCI收录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篇,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代表性论文经国内外系统检索,被Nat. Prod. Rep.、J. Nat. Prod.等国际期刊引用,引用频次累计为78次。

科学价值:项目分离和鉴定了多个结构新颖的倍半萜和酚性成分,并对其NO抑制活性、肿瘤细胞毒活性、线虫毒杀活性进行了筛选,其科学发现点在国内外同类研究中有较强的创新性。其中NO与多种临床疾病的密切相关,尤其是与肿瘤细胞毒和炎症的发生机制相关。因此项目的研究成果对山姜属植物其它新的药理活性发现和作用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也可为合理、可持续开发利用丰富的滇产山姜属植物资源和进一步的云南特色创新药物研制提供科学依据。

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徐俊驹,负责完成了项目的设计、实施,对重要发现点1、2、3、4均有突出贡献;

谭宁华,对重要发现点1、2、3有贡献;

杨生超,对重要发现点1、3、4有贡献;

赵红梅,对重要发现点3有贡献;

沈勇,对重要发现点3有贡献;

秦小萍,对重要发现点3有贡献。

8. 2017年度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公示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高原山区无人机农业遥感与植保飞防技术研发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王建雄、龚爱民、余杨、陈齐斌、魏宾、马世臣、周芳梅、王莉、张辅霞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新坐标科技有限公司、昆明绿飞农业

科技有限公司、易门县农业机械管理站

推荐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研究了无人机低空遥感的地物光谱特征,研发了九通道多光谱相机、姿态控制系统及相机定标装置,构建了马铃署、玉米、小麦等高原山区农作物的低空高分辨率(厘米级)多光谱特征数据库;研究了低空遥感植被指数与作物生长模型的响应,基于植被指数进行农作物的长势监测并构建基于植被指数的农作物生长模型;根据不同生长期农作物的低空高分辨率多光谱特征,获取农作物的空间分布的遥感信息,研究多时空尺度下的农作物空间分布动态变化机理及驱动力机制并构建高原山区农作物的空间格局动态变化模拟模型。

开发了符合云南及西南地方实际的植保无人机并构建配套植保服务体系,把飞防作业纳入农业综合防治体系,致力打造全面专业的云南农业植保无人机科学防控服务。使高原山区农业病虫灾害高发、农业种植土壤、环境、水源污染严重等问题得到有效的治理和缓解,无人机喷洒技术的应用不受地形和高度限制,较适用于云南及西南地区多山地农业地形。单机每天作业面积可达300亩,节省农

药30%,节水98%,对作业者无农药接触的健康风险。

研发了沟渠水用于农药喷洒的水处理工艺,开展农药雾滴在植物叶面上蒸发和扩展行为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在内吸式农药施药作业时,延长农药雾滴的蒸发时间,增大雾滴覆盖面积,以增加叶片对农药有效物质的吸收;对于非内吸式农药,则相反处理,以减少吸收和减少农残。

项目推广应用:完成无人机农业遥感面积2万Km2(3000万亩),完成无人机植保飞防面积50万亩。取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项。获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项,云南省优秀硕士论文1篇。

项目人员及排序:王建雄、龚爱民、余杨、陈齐斌、魏宾、马世臣、周芳梅、王莉、张辅霞。

项目人员对本项目的贡献:

王建雄(云南农业大学):农业遥感,植保无人机研究;

龚爱民(云南农业大学):农业遥感;

余杨(云南农业大学):农药雾滴蒸发和扩展;

陈齐斌(云南农业大学):农药雾滴蒸发和扩展;

魏宾(云南新坐标科技有限公司):农业遥感;

马世臣(昆明绿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无人机植保;

周芳梅(云南农业大学):无人机植保;

王莉(易门县农业机械管理站):无人机植保;

张辅霞(云南农业大学):农业遥感;

9. 2017年度自然科学奖推荐项目公示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辣椒种质资源部分重要性状的机理研究

主要完成人:邓明华(云南农业大学)

朱海山(云南农业大学)

霍金龙(云南农业大学)

推荐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二、项目简介

辣椒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蔬菜和调味品。我国栽培面积世界最大,每年栽培面积约130万hm2。种质资源是一切育种工作的基础,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在育种中至关重要。阐明辣椒种质资源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和特性是育种家一直追求的目标。近十几年来项目组在科技部和云南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紧密围绕辣椒种质资源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和特性,深入研究。获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

1. 胞质雄性不育机理:首次克隆了不育系2个能量代谢基因NADP-ICDH、TPI,发现其基因表达和酶活性与保持系差异较大,研究发现不育系总呼吸速率和ATP及NAD+-NADH含量低于保持系,不育系花药因能量供应“短缺”使小孢子发育进程受阻引起小孢子败育;同时不育系花药发育过程中抗氰呼吸速率过低,导致电子超量泄漏,抗氧化酶系统和谷胱甘肽-抗坏血酸循环出现功能异常,导致了不育系花药活性氧异常积累引起质膜过氧化而导致小孢子败育;首次克隆了雄性不育相关候选基因atp6、COXII、cob、psbB,发现雄性不育相关候选基因

ORF507只在不育系、F

1、F

2

等携带不育胞质的材料中表达,证实ORF507与雄性

不育有关。

2. 紫色辣椒呈紫色机理及光合特性:首次克隆了12个紫色辣椒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DFR、CHS、F3H、UF3GT、Gβ2、ArcA1、ArcA2、AN2、UPA20,CaWRKY30,TAF10和TAF13的完整编码序列。研究表明:其时编码序列、空表达和蛋白活性与花青素合成密切相关。研究发现紫色辣椒的光合效率、光化学淬灭系数和光系统1和2活性、抗氧化酶活性、渗透物质浓度都高于野生型,紫色辣椒因光吸收较低,热耗散和抗氧化活性高而具有较好的耐光氧化能力,可用于辣椒光合特性的改良。3.起源进化研究:收集种质资源700多份,隶属于13个种。发现野生种的种子特征和萌发特性,花粉粒大小与形态,逆境(水、旱、低温、弱光)条件下的光合特性、叶片解剖结构等与栽培种差异明显,可以并应用于辣椒起源进化(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能反应辣椒亲缘关系;开发了辣椒ITS、trnH-psbA 序列和EST-SSR、ISSR、SSR等分子标记,并建立了基于此类标记的辣椒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纯度)鉴定技术体系。

云南农业大学《混泥土结构平法》期末考试复习

1.在平面布置图上表示各构件尺寸和配筋的方式,分平面注写方式、列表注写方式和截面注 写方式三种。 2.按平法设计绘制结构施工图时,应当用表格或其他方式注明包括地下和地上各层的结构层 楼(地)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 3.柱平法施工图系在柱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4.在柱平法施工图中,应按规定注明各结构层的楼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尚 应注明上部结构嵌固部位位置。 5.注写各段柱的起止标高,框架柱和框支柱的根部标高系指基础顶面标高。 6.注写柱纵筋,将纵筋柱写在“全部纵筋”一栏中,注写箍筋类型号及箍筋肢数。 7.φ10@100/250,表示箍筋为HPB300级钢筋,直径为φ10,加密区间为100,非加密区间 距为250. Lφ10@100/250,表示采用螺旋箍筋,HPB300级钢筋,直径为φ10,加密区间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50. 8.当纵筋采用两种直径时,需再注写截面各边中部筋的具体数据。 9.在截面注写方式中,如柱的分段截面尺寸和配筋均相同,仅截面与轴线的关系不同时,可 将其编为同一柱号。 1.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系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2.将剪力墙按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剪力墙梁三类构件分别编号。 3.墙柱编号,由墙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 4.墙身编号,由墙身代号、序号以及墙身所配置的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排数组成,其中, 排数注写在括号内。 5.对于分布钢筋网的排数规定:(1)非抗震,当剪力墙厚度大于160时,应配置双排;当其 厚度不大于160时,宜配置双排。(2)抗震,当剪力墙厚度不大于400时,应配置双排; 当剪力墙厚度大于400,但不大于700时,宜配置三排;当剪力墙厚度大于700时,宜配置四排。 6.当矩形洞口的洞宽、洞高均不大于800时,此项注写为洞口每边补强钢筋的具体数值。 当矩形或圆形洞口的洞宽或直径大于800时,在洞口的上、下需设置补强暗梁。 1.梁平法施工图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2.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示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3. 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HPB300钢筋,直径φ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 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 13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HPB300钢筋,直径φ10,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为10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论文模版(自然科学版)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论文模版 □□□□□□中文题目(二号)□□□□□□ □□作者姓名(小四)□□ □□作者单位(小五)□□ 摘要:□□□□□□□□□□□□□□□□□□□□□□□□□□□□(五号,宋体) 关键词:□□□□□□□□□□□□□□□(五号,宋体)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英文文题(二号)□□□□□□□□作者英文名字(eg. WANG Xiao-Bin)(小四)□□ □□作者单位□□(小五斜体)□□ Abstract:□□□□□□□□□□□□□□□□□□□□□□□□□□□□(五号)key words:□□□□□□□□□□□□□□□□□(五号) 收稿日期:0000-00-00;修回日期:0000-00-00 基金项目:中文名称(编号:XXXXX)[英文对照]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学历,主要从事工作或研究方向。E-mail。 ①通讯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学历,主要从事工作或研究方向。E-mail。

□□□□□□□□□□□□□□□□□□□(正文,五号,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格式) X□□一级标题□□(四号) X.X□□二级标题□□(五号,粗体) □□□□□□□□□□□□□□□□□□(五号) X.X .X□□三级标题□□(五号) □□□□□□□□□□□□□□□□□□□□□□□□□□□□□□□□□(五号) (图表请插入文中相应位置)Table 1 □□□□□□(五号,粗体) 表格为三线格,无竖线, Fig. X □□□□□□(五号,粗体) 1: □□□; 2: □□□; 3: □□□; 4: □□□.(五号)References: (请见以下范例,小五号) [1] William G O, Kevin D V, Qing W. Restless legs syndrome in monozygotic twins: clinical correlates. Neurology, 2000, 55(9):1404~1406. [2] WU Xiao-Lei, HE Chao-Ying, WANG Yong-Jun, ZHANG Zhi-Yong, DONGFANG Yang, ZHANG Jin-Song, CHEN Shou-Yi, GAI Jun-Yi. 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of a genetic linkage map of soybean. ActaGeneticaSinica, 2001,28(11):1051~1061. 吴晓雷,贺超英,王永军, 张志永,东方阳,张劲松,陈受宜,盖钧镒. 大豆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分析. 遗传学报,2001,28(11):1051~1061.

云南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期中考试卷

基础生物化学期中考试试题 年级____ 专业_____ 姓名______ 得分_____ 一、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0分) 1.在有解偶联剂存在时,从电子传递中产生的能量将以热的形式被释放。√ 2.辅酶Q是呼吸链上的非蛋白组分,其作用是传递质子 第 1 页共4页

和电子。√ 3.所有蛋白质都具有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 4.低温抑制酶的活性,温度越高酶活性越强。× 5.HS-CoA和HS-ACP都可作为脂酰基的载体。√ 6.电子总是自发地从正氧化还原电位向负氧化还原电位上流动。× 7.在非竞争性抑制剂存在的情况下,如果加入足够量的底物,酶促反应的正常Vmax值也能达到。× 8.乙酰CoA会抑制丙酮酸脱氢酶的活性,但能够激活 第 2 页共4页

丙酮酸羧化酶。√ 9.3-磷酸甘油酸激酶是调控糖酵解限速反应的酶。× 10.脂肪酸的氧化降解是从分子的羧基端开始的。√ 11.生物膜的主体是磷脂-蛋白质复合物。× 12.米氏常数Km不受底物浓度的影响, 在数值上等于v=Vmax/2时的底物浓度。√ 13.只有偶数碳原子的脂肪酸才能在氧化降解时产生乙酰CoA。× 14.在EMP过程中伴随着3-磷酸甘油酸而生成的ATP 第 3 页共4页

是氧化磷酸化的结果。× 15.脂肪酸迅速合成时, 需要柠檬酸, 脂肪酸氧化不需 要柠檬酸。√ 16.细胞处于高能荷时, ATP生成过程被激发, 从而大量生成ATP × 17.细胞色素传递电子是通过与之结合的铁硫蛋白中的铁原子的价态变化来完成的. × 18.底物磷酸化是使酶促反应的底物与磷酸基团相连 接的过程. × 第 4 页共4页

科技进步奖公示内容

省科技进步奖公示内容 239-403 项目名称:基于大数据的特殊钢棒材品质一致性工艺技术控制 一、提名单位:河北省金属学会 二、项目简介: 主要技术内容:针对我国钢铁行业高端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均质性差、高端齿轮钢淬透带宽控制水平难以稳定在4 HRC以内,高端轴承钢[O]含量控制稳定性差,符合率低等难题,通过构建多功能质量大数据平台,建立齿轮钢不同系列产品端淬预测公式,确定并优化轴承钢关键的控制参数及控制范围,建立关键工序SPC统计过程控制系统、齿轮钢端淬预控现场操作指导模型,制定钢关键控制点智能统筹操作规范,取得如下创新成果: 1、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多功能质量大数据平台。1)创新地应用互联网+、数字化技术和数据源共享、异构机制实现了从原材料检验到客户使用的全流程的实时数据库、电子表格记录等不同类型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贯通;2)开发了满足技术管理人员个性化需求的数据查询系统,可实现各工序各参数任意组合查询。3)建立了涵盖质量记录、统计分析、因果分析的多功能报表体系。探寻出一条在基础自动化较低水平上实现工业大数据集成和应用途径。 2、研发了高端齿轮钢窄淬透带控制技术。1)通过数据试验分析确定使用硬度分布函数作为末端淬透性公式预测基础,通过回归分析进行修正形成不同系列齿轮钢端淬预测公式,相对于传统的非线性和SAE J406

方法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更高的准确性。2)依据预测公式在生产岗位建立端淬预控模型,从传统的对每个成分目标值的控制方法转变为以端淬目标值为依据对各个成分进行综合控制的方法指导生产操作,达到了高端齿轮钢末端淬透性带宽≤4HRC的目标。 3、研发了高端轴承钢氧含量稳态控制技术。1)以批量数据处理为基础,研究确定了高端轴承钢氧含量控制的关键参数及最优控制范围。2)自主开发建立了转炉一次倒炉终点模型、精炼模型、VD温度控制模型等控制模型对现场实时指导智能统筹。实现了高端轴承钢氧含量的精准控制及稳态控制,高端轴承钢中[O]控制范围达到0.0004%≤[O]≤0.0006%。 4、开发了“一种钢包底吹氮增氮的方法”。通过对钢包底吹氮过程中氩气和氮气混合气体中氮分压的控制,可精确实现对含氮钢种进行增氮,节约高成本氮化合金的使用,避免了分段底吹氮气增氮控制精度偏低的弊端,具有低成本、高命中率、操作简单的特点。 经济技术指标: 1、高端齿轮钢末端淬透性带宽从6-7HRC达到≤4HRC的水平。 2、高端轴承钢中[O]从平均0.0007%、分布区间0.0004%-0.0008%达到平均0.00055%、分布区间0.0004%-0.0006%。 推广应用及效益情况:2015-2017年,三年实现销售高端齿轮钢、轴承钢64.295万吨,吨钢平均增加毛利近200元,累计创造效益1.27亿元。齿轮钢成功应用于宝马奔驰、丰田汽车、德国大众、比利时邦奇、陕西法士特、双环齿轮等高端用户。高端轴承钢批量地向世界著名的SKF 公司、铁姆肯公司、NSK公司等轴承公司供货,出口创汇1.6亿美元。

云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必考题

微生物学试卷甲(D)卷 1.单项选择题(10分) ( ) 1.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是 A. 细胞壁 B. 细胞核 C. 细胞膜 D. 芽孢 ( ) 2.担子菌产担孢子时通过 A.形成同型孢子囊 B. 形成异型孢子囊 C. 精子配合 D. 菌丝融合 ( ) 3.病毒粒子中核酸是 A. DNA+RNA B. DNA C. RNA D. DNA或RNA ( ) 4.大肠杆菌是 A. 光能自养型 B. 光能异养型 C. 化能自养型 D. 化能异养型 ( ) 5.次生代谢产物是 A. 蛋白质 B. 核酸 C. 脂肪 D.抗生素 ( ) 6.煮沸消毒可以杀死 A. 所有的微生物 B. 致病微生物 C. 所有的细菌 D.细菌芽孢 ( ) 7.在转导中特定基因的载体是 A. 供体DNA片段 B. 质粒DNA C. 噬菌体DNA D. 受体DNA ( ) 8.细菌与植物的共生体 A. 豆科植物的根瘤 B. 菌根 C. 苏铁的珊瑚状根 D.桤木根瘤 ( ) 9.参与硫元素循环的光能自养菌 A.硫细菌 B. 丝状硫细菌 C. 脱氮硫杆菌 D. 绿硫细菌( )10.下列细菌之一为G+菌 A.欧文氏菌 B. 假单胞菌 C. 枯草杆菌 D. 根瘤菌 2. 写出下列微生物的学名和微生物学术语的中文名称(6分) 1 Escherichia coli 2 Pseudomonas aeruginosa 3 Micrococcus ureae 4 Bacillus subtilis 5 colony 6 virus 3.判断题(15分,在题号前注“×”或“√”,若有错的,请予以改正) ( )1.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根本区别是在于前者没有细胞核。

农学专业描述

农学专业描述 篇一:大学农学专业介绍:园林 主干学科:生物学、林学、建筑学 主要课程:生态学(包括景观生态、植物生态、城市生态)、观赏植物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插花艺术、园林史、绘画、设计初步(包括形态构成设计与表现技法)、环境艺术学、植物造景设计原理、园林建筑设计理论。 专业概况: 教学实践 包括实验、教学综合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25~30周。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中要学习生态学、园林植物、观赏园艺、园林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绘画及表现技法、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插花艺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城镇绿化、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造景等规划设计及园林植物的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学、林学、建筑学、设计艺术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设计、同林植物造景设计方法、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的技术; 4.具有一定的绘画技法及风景园林表现技法,能应用艺术理论及设计理论对植物材料、自然景观进行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和园林植物栽培繁育的初步能力; 5.了解国内外园林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 6.熟悉我国国土绿化、风景名胜区及森林公园建设、环境保护、森林资源及国土资源管理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开设院校: 按高校热度排序 [江苏]苏州大学[重庆]西南大学 [四川]成都理工大学[海南]海南大学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山东建筑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网上党课习题答案(7)

上述规定有利于从()切实保障共产党员的民主权利,有利于维护党员的正当权益。 A.制度上 B.组织上 C.生活上 D.制度上和组织上 你的答案为:D,正确 维护(),是顺利推进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 A.社会和谐稳定 B.社会和平 C.社会民主 D.社会进步 你的答案为:A,正确 ()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解放生产力 C.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D.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新型国家 你的答案为:A,正确 党组织主要通过()使共产党员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A.批评 B.教育 C.处分 D.警告 你的答案为:B,正确 理论联系实际作风的实质是()。 A.实事求是的思想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正确处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关系的问题 D.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本本主义 你的答案为:C,正确 我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以实现()为目标。 A.人的自由、民主 B.人的全面发展 C.人的全面进步 D.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你的答案为:B,正确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四有的高素质人才。“四有”具体指()。 A.有纪律、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

B.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C.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规矩 D.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知识 你的答案为:B,正确 发展党员坚持的(),是指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A.全部吸收原则 B.质量首位原则 C.个别吸收原则 D.重点发展原则 你的答案为:C,正确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是()。 A.发展经济 B.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你的答案为:B,正确 必须坚持(),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A.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立党为公 B.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执政为民 C.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你的答案为:D,正确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 A.民主集中制 B.密切联系群众

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

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 一、项目名称 雷达对抗侦察信息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 提名者:中共湖北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 提名意见:准确、可靠、及时的雷达对抗情报是现代战争胜负的关键,先进的雷达对抗侦察信息处理技术是获取高质量情报的基础。现有雷达对抗侦察信息处理技术在可靠性、稳定性、实时性等方面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战场电磁环境,已成为制约装备性能发挥的关键瓶颈。为此,该项目围绕雷达对抗侦察信息处理关键技术展开深入研究,在复杂雷达辐射源信号脉内特征挖掘、特征参数评估、信号分选识别方法和运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研制的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识别系统,为复杂电磁环境下获取稳定、可靠的雷达对抗情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该项目的理论研究难度大、创新性强,成果关键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相关领域培养博士、硕士8名。该项目相关成果已在雷达对抗侦察装备上进行了应用,有效提升了装备的信息处理能力,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提名该项目为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三、项目简介 该项目属于电子与信息技术领域,针对现有雷达对抗侦察系统分选识别准确率较低的突出问题,从脉内特征参数挖掘、多指标特征参数评估和基于脉间相参特征的雷达辐射源

信号分选等三个方面展开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雷达辐射源分选识别系统,有效提升了现有雷达对抗侦察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输出的雷达对抗情报信息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明显提高。 四、客观评价 该成果针对当前雷达对抗侦察信息处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重点研究了“基于多域的脉内有意调制特征挖掘、脉间相参特征挖掘以及特征参数评估”等关键技术,研制了雷达辐射源分选识别系统,研究难度较大、创新性强;在“利用多域脉内有意调制特征参数提高雷达辐射源信号的分选识别准确率、利用脉间调制特征识别雷达辐射源的工作属性”等问题上有重大创新,在“利用相参特征解决分选识别中的分批合批等问题、利用多指标体系评估脉内调制特征参数”方面属于国内首创。研究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破解了当前“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识别准确率不高、难以根据应用需求选择脉内特征参数”等技术难题,在提高雷达对抗侦察系统使用效能,尤其是在提高雷达对抗侦察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应用情况 2011年1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该项目成果的主要技术在装备上进行了多次实际应用,有效解决了当前雷达对抗侦察信息处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提高了雷达辐射源分选识别准确率,取得了显著效果。 六、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1.基于多指标的雷达信号脉内特征参数评估方法,发明专利,ZL201010543670.X

云南农业大学在职人员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内部讲义,押题

2015年云南农业大学在职人员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人数,在职农业推广硕士考试复习大纲指南,参考书目,在职农业推广硕士考试历年真题,内部讲义,在职农业推广硕士考试押题 招生人数:240人 云南农业大学2015年招收在职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 招生简章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文件精神,云南农业大学2015年招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具体报考办法和有关要求如下: 一、招生的专业学位类别、限额及领域 2015年云南农业大学招收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及对应招生学院

二、招生对象及报考条件 农业推广硕士招生对象及报考条件 2015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 (一般应有学位证书),且具有农业推广与农村发展相关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 三、考试科目和考试安排 1.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 )及专业课考试,共计2门。其中,GCT 实行全国联考,于2015 年10月26日上午8:30~11:30举行。 2.专业课考试由云南农业大学自行组织。考生达到我校规定的GCT 成绩合格分数线,可申请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考试及相关测试。考试具体事宜将在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处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7518002860.html, )另行通知。 3. 考生只可选择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领域报考,2015年全国联考各科目考试成绩一次有效。 第一阶段全国联考科目考试大纲如下: 第二阶级农业专业课考试科目如下:

四、报名办法 采用全国统一网上报名与各考区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考生于2015年6月20日~7月10日访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登录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考生登录入口:https://www.360docs.net/doc/7518002860.html,/zzlk,按信息平台说明和要求进行注册、上传本人近期电子照片、完成网上报名及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完成网上报名后,生成并打印《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报名登记表》。 考生于7月11日~14日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护照)、满足报考条件 的最高学历、学位证书以及《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报名登记表》,

973首席科学家

1楼 第一名清华大学15个 (信息)罗毅支撑高速、大容量信息网络系统的光子集成基础研究 (能源)卢强我国电力大系统灾变防治和经济运行的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 (能源)姚强燃烧源可吸入颗粒物的形成与控制技术基础研究 (能源)过增元(合)高效节能的关键科学问题 (能源)毛宗强(合)氢能的规模制备、储运及相关燃料电池的基础研究 (能源)陈昌和(合)燃煤污染防治的基础研究 (信息)吴澄(合)复杂生产制造过程实时、智能控制与优化理论和方法研究 (材料)南策文(合)信息功能陶瓷的若干基础问题研究, (生命)陈国强(合)基于生物信息学的药物新靶标的发现和功能研究, (生命)饶子和(合)蛋白质功能、三维结构和折叠原理研究 (信息)吴建平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理论研究 (信息)雒建斌高性能电子产品设计制造精微化、数字化新原理和新方法 (信息)孙家广现代设计大型应用软件的共性基础 (生命)孟安明利用模式动物研究遗传性出生缺陷的发生机理 (能源)陈昌和燃煤污染物干法联合脱除的基础研究 第二名:北京大学14个 (农业)王忆平高效生物固氮作用机理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信息)张兴系统芯片中新器件新工艺的基础研究 (信息)梅宏Internet环境下基于Agent的软件中间件理论和方法研究 (生命)丁明孝细胞重大生命活动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生命)唐朝枢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防治的基础研究 (生命)李凌松人胚胎生殖嵴干细胞的分化与组织干细胞的可塑性研究 (材料)严纯华稀土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 (材料)甘子钊超导科学技术 (材料)刘忠范/彭练矛纳电子运算器材料的表征与性能基础研究 (前沿)赵夔基于超导加速器的SASE自由电子激光的关键物理及技术问题 (生命)郑晓瑛(合)中国人口出生缺陷的遗传与环境可控性研究 (前沿)姜伯驹(合)核心数学的前沿问题 (生命)来鲁华基因功能预测的生物信息学理论与应用 (材料) 严纯华新型稀土磁、光功能材料的基础科学问题 第三名: 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并列,各校都有7个973首席科学家) 复旦大学7人 (环境)金亚秋复杂自然环境时空定量信息获取与融合处理的理论与应用 (生命)杨雄里脑功能和脑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 (生命)贺福初/杨?M原人类重大疾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材料)资剑人工带隙材料的物理机制、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校区规划浅析

城市规划原理 结课论文 题目:浅析云南农业大学(校本部)的校园规划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年级:2013级 学号:2013313119 姓名:

摘要:校园是学子们赖以存在的一个氛围环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直接挂钩,在此学校体现的更多是其固有的服务功能。校园校区区域规划的合理性是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能够合理有序且高效的必要条件。校园的景观设计亦是使学校活色生香的一个只要方面。校园的景观更是体现了一个学校的特色与校园气质。 关键词:云农大的地理位置及其历史沿袭;学校文化蕴含;校本部总体的规划原则分析; 一.地理位置及其历史沿袭 1昆明市盘龙区云南农业大学地图 云南农业大学位于春城昆明,盘龙区,北依龙泉山、东傍盘龙江,邻著名风景名胜昆明黑龙潭公园,是云南省省属重点大学。盘龙区全区常住人口809881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年平均气温14.9℃,极端最高气温31.5℃,极端最低气温-7.8℃。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000.5mm,月最大降雨量208.3mm。盘龙区中心海拔约1891m。拱王山马鬃岭为昆明境内最高点,海拔4247.7m,金沙江与普渡河汇合处为昆明境内最低点,海拔746m。区域地处云贵高原,总体地势北部高,南部低,由北向南呈阶梯状逐渐降低。中部隆起,东西两侧较低。以湖盆岩溶高原地貌形态为主,红色山原地貌次之。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2800m 之间。[1] 学校创办于1938年,前身是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建址昆明市呈贡县,1958

年独立建成昆明农林学院,迁址昆明北郊黑龙潭,1962年滇南大学、滇西大学并入昆明农林学院,1969年搬迁至大理州宾川县,1970年迁至原曲靖地区寻甸县,1971年与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1980年搬回昆明北郊黑龙潭。198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列为云南省属重点大学,200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7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 云农大建校七十多年来,秉承着“开学养正、耕读至诚”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诠释:启发学者、培养正道,潜心耕读、至真至诚)情系农林、励志创新、艰苦奋斗、开拓未来,不断扩充办学规模。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留学生与博士研究生约205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约9000余人。学校有校本部和五华校区、普洱校区、西双版纳校区。校本部校园占地面积1433402.46平方米,校舍面积560884.66平方米;五华校区、普洱校区、西双版纳校区占地面积1972148.57平方米,校舍面积619454.77平方米。校本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3亿元,固定资产总值18.92亿元。校本部图书馆是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云南省教育厅农学文献信息中心;馆藏文献283.04万册,其中,印刷型文献128.19万册,电子文献154.85万册,可使用中外文数据库69个。学校信息化建设日趋完善,正致力于数字校园与智慧校园建设。学校现设20个学院,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水利水电、农业工程、农业经济管理以及部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3] 二.文化蕴含 学校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观念,齐抓共管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倡导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大力弘扬“开学养正、耕读至诚”的大学精神。涌现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十大“三农”人物、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云南省十大兴滇人才、云南省十大杰出青年、省部级劳模等100余人。有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1人,全国人大常委1人。培养出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大学生、见义勇为英雄大学生杨继斌;全国大学生百名自强之星刘艳华;全国百名优秀大学生胡颖;全国残疾人运动会马拉松比赛冠军韩桂明;首届全国城市电视台业余主持人大赛最佳主持人刘亚萍;全国新丝路杯模特大赛云南赛区冠军徐靖等优秀大学生。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连续16年受到团中央表彰,校男子篮球代表队连续多年获云南省高

云南农业大学思修期末复习资料

思修复习资料2011-2012(上) 1.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历史的重任,是社会上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群体。良好的形象不仅是大学生长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大学生要适应时代要求,自觉塑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崭新形象。当代大学生要: ①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②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③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④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⑤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2.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科学内涵:①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③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④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国全党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各具功能,各有侧重,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3.学习思修课的方法 ①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②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③注重联系实际 ④注重知行统一 4.信念的含义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特征:新年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人们的某种信息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信念有不同的内涵,也有不同的层次。具体为:特征性、稳定性、坚韧性、导向性、多样性、亲和性。 5.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 首先,理想信念的作用: ①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②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③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其次,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①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②引导大学生走什么路; ③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6.做忠实的爱国者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忠实的爱国者,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做一个忠实的爱国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①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②促进民族团结

云南农业大学简介

学校简介 云南农业大学位于春城昆明,北依龙泉山、东傍盘龙江,毗邻著名风景名胜昆明黑龙潭公园,是云南省省属重点大学。现任校党委书记张海翔,校长盛军。 历史沿革学校创办于1938年,前身是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建址昆明市呈贡县,1958年独立建成昆明农林学院,迁址昆明北郊黑龙潭,1962年滇南大学、滇西大学并入昆明农林学院,1969年搬迁至大理州宾川县,1970年迁至原曲靖地区寻甸县,1971年与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1980年搬回昆明北郊黑龙潭。198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列为云南省属重点大学,200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7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为优秀,2009年、2013年省委省政府依托学校教育管理资源分别创办了云南农村干部学院和云南食品安全管理学院。 办学规模云南农业大学建校七十年来,一代代师生秉承“开学养正、耕读至诚”的大学精神,情系稼穑、躬耕疆域、励精图治、矢志创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留学生180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9000余人。校园占地2160余亩,校舍面积51.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61亿元;图书馆藏书132.57万册,电子文献260万册,千兆校园网功能齐全;固定资产总值5.2亿余元。学校现设18个学院,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水利水电、农业工程、农业经济管理等涉农学科以及部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烟草学院和普洱茶学院是服务云南优势产业而建成的特色教学单位。 专业学科学校现有6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有省部级重点学科2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4个。有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专业学位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优秀应届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推荐权,有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审批权和外国留学生招生权。 专业学科平台建设成效显著,现有国家农科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等国家级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心6个;普洱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29个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可持续利用等9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云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各1个;学校还建有18个校级研究所(中心)、校内实验农场和实习工厂及60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621人,其中专任教师1232人,正高职173人,副高职459人,博士生导师56人,硕士生导师482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享受国务院津贴22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人才16人,享受省政府津贴2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5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49人。

云南农业大学本科生《中国茶文化》期末试卷A

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2017 —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课程名称试卷(A 卷)《中国茶文化》 (课程代码 )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 填空共30分,每小题1分。 1. 茶文化所具有的特性是_____历史性___ 、时代性、民族性 、地区性 、国际性。 2. 在普洱茶固态发酵中,微生物可以分解大分子的__有机质______,产生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 3. 唐代陆羽的__茶经______问世是中国茶文化形成的主要标志。 4. 洛伐他汀普洱茶是由_____红曲霉___发酵剂生产的。 5. 茶调饮的方式有很多种,采用酥油茶调饮的民族是_____藏族___。 6. 2008年出台的国家标准中对普洱茶的定义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_______云南大叶种晒青茶_________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 7. _____茶马古道___是古代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最重要的贸易通道,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茶马互市。 第1页(共 8 页) 学 院 : 专 业 : 学 号 : 姓 名 : 教 学班 号:

8.饮茶可以提神醒脑,主要是因为茶叶中含有____咖啡碱_____。 9.红茶依制作工艺不同可分为:____小种红茶_____、功夫红茶、红碎茶。10.普洱茶冲泡过程中用于分茶的器具是____公道杯_____。 11.云南古树茶包括栽培型、野生型、_____过渡型____。 12.冲泡绿茶最佳的茶具是:______玻璃杯___ 。 13.古今对茶叶的称呼最多的是:_____茗____、荼。 14.云南大叶种茶树品种对形成普洱茶独特品质有重要作用,所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含量都_____高于____于一般中小叶种茶树。 15.七子饼茶的传统工艺中断近半个世纪,______1973___年云南开始普洱茶熟茶生产。 16.云南大叶种茶树按树型分为:乔木型、___小乔木型______、灌木型17.晒青茶的干燥工艺是_________。 18.茶叶的品饮类型式样繁多,以茶汤制作的方法来分有____煮茶法_____、点茶法、泡茶法等。 19.普洱茶具有良好的降血脂效果,其中_________效果最好。 20.______小绿印___是一种俗称,指的是1988年至1992年生产的7542七子饼茶。 21.白茶属于___微______发酵茶。 22._____茶艺____表演的服饰应大方,衬托主题。 23.泡茶时,茶叶投放量、___茶水比例_____、泡茶时间是决定茶汤的三个要素。 第2页(共8 页)

云南农业大学2017年申报云南省科技奖公示名单

云南农业大学2017年申报云南省科技奖公示名单 序号成果名称主持人报奖类别、推荐等级 1 普洱茶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盛军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2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生物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何月秋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3 云南地方猪肉品特性形成机理及其调控技术葛长荣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4 云南省中低产田治理关键技术及应用余建新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5 藏鸡、藏獒和藏猪低氧适应的生理与遗传机制苟潇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6 饮用水源地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张乃明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7 山姜属植物新颖倍半萜和酚性成分的发现及其生物 活性研究 徐俊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8 高原山区无人机农业遥感与植保飞防技术研究王建雄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9 辣椒种质资源部分重要性状的机理研究邓明华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0 猪产仔数相关新基因发掘刘永刚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1 背压式热风干燥咖啡豆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陈治华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2 春蒜苗专用系列新品种选育及示范应用韩曙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3 利用高压脉冲电场提高云南普洱茶品质王白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4 云南高海拔立体生态茶园间作模式研究与应用李亚莉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5 云南省农业生物多样性创新团队朱有勇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类 单独公示

1. 2017年度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公示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普洱茶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盛军、周红杰、闫希军、龚加顺、王宣军、严亮、赵明、方崇业、吕才有、郝淑美、罗朝光、张勇、李亚莉、王兴华、黄业伟、彭 春秀、秦向东、李姝谚、高应敏、刘俊辉、贾黎辉、赵友、崔廷 宏、周安凡、杨瑞娟、王天权、董祖祥、杨军、张颖君、王乐观主要完成单位: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研究院、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普洱茶树良种场、普洱市茶产业发展科技服务中心、云 南东方不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 云南柏联普洱茶庄园有限公司、云南滇红股份有限公司、保山 昌宁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南涧凤凰沱茶厂、西双版纳勐 海国宴茶厂 推荐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二、项目简介 云南省现有茶园面积637万亩,总产量达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达623亿元,茶农800余万人,涉茶人口1100多万。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主持的“2017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显示,普洱茶品牌价值为60亿元,位列全国第一。 本项目从普洱茶产业转型升级入手,着重解决茶叶原料质量不稳定、加工技术落后、产业链短、功效缺乏科学依据等关键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和集成创新,取得了普洱茶立体高效生态茶园、发酵技术和装备、功效研究和产品开发等产业链关键技术的突破,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要创新点如下: 1. 建立山地立体高效生态茶园技术体系。构建了适合云南地形特点的山地茶园立体高效生态种植技术体系,推动生态茶园和有机茶园种植,在提升茶叶品质的同时,提高了茶园单位产值。1)选育茶树新品种2个,推广应用35万亩。2)进行茶园生态化改造,提高茶叶安全性和茶叶品质;3)以茶菌、茶药复合种植为代表的立体高效生态茶园种植技术,提高了茶园的经济效益,同时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

云南农业大学本科生《中国茶文化》期末试卷A

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2017 —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课程名称试卷(A 卷)《中国茶文化》 (课程代码 ) 一、 填空共30分,每小题1分。 1. 茶文化所具有得特性就是_____历史性___ 、时代性、民族性 、地区性 、国际性。 2. 在普洱茶固态发酵中,微生物可以分解大分子得__有机质______,产生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 3. 唐代陆羽得__茶经______问世就是中国茶文化形成得主要标志. 4. 洛伐她汀普洱茶就是由_____红曲霉___发酵剂生产得。 5. 茶调饮得方式有很多种,采用酥油茶调饮得民族就是_____藏族___. 6. 2008年出台得国家标准中对普洱茶得定义就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得_______云南大叶种晒青茶_________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得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得茶叶。 7. _____茶马古道___就是古代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最重要得贸易通道,其产生得原因主要就是茶马互市。 第1页(共 8 页) 学 院 : 专 业 : 学 号 : 姓 名 : 教 学 班号:

8.饮茶可以提神醒脑,主要就是因为茶叶中含有____咖啡碱_____。9.红茶依制作工艺不同可分为:____小种红茶_____、功夫红茶、红碎茶。 10.普洱茶冲泡过程中用于分茶得器具就是____公道杯_____. 11.云南古树茶包括栽培型、野生型、_____过渡型____。 12.冲泡绿茶最佳得茶具就是:______玻璃杯___ 。 13.古今对茶叶得称呼最多得就是:_____茗____、荼。 14.云南大叶种茶树品种对形成普洱茶独特品质有重要作用,所含有得茶多酚、儿茶素含量都_____高于____于一般中小叶种茶树。 15.七子饼茶得传统工艺中断近半个世纪,______1973___年云南开始普洱茶熟茶生产。 16.云南大叶种茶树按树型分为:乔木型、___小乔木型______、灌木型17.晒青茶得干燥工艺就是_________。 18.茶叶得品饮类型式样繁多,以茶汤制作得方法来分有____煮茶法_____、点茶法、泡茶法等。 19.普洱茶具有良好得降血脂效果,其中_________效果最好。 20.______小绿印___就是一种俗称,指得就是1988年至1992年生产得7542七子饼茶. 21.白茶属于___微______发酵茶。 22._____茶艺____表演得服饰应大方,衬托主题。 23.泡茶时,茶叶投放量、___茶水比例_____、泡茶时间就是决定茶汤得三个要素。 第2页(共8 页)

云南农业大学网上党课第一章

你的习题成绩为:88.75分!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25分 1. 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培 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科学家的党员,为 国家建设、民族富强做出了卓越贡献。下列人物中不是党员 的是()。 A.钱学森 B.李四光 C.杨振宁 D.华罗庚 你的答案为:C,正确 2. 对当代大学生党员来说,要始终坚持党的()的基本路线。 A.改革开放 B.科学发展观 C.四项基本原则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你的答案为:D,正确 3. 关于青年工作的途径,邓小平指出了()是青年成长的思想 政治基础,也是青年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A.学习 B.实践 C.革命 D.劳动 你的答案为:A,正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为行动指南。 A.马克思主义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你的答案为:D,正确 5. 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的共同理想是()。 A.民族独立 B.国家独立 C.人民自由 D.振兴中华 你的答案为:D,正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适应我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 A.马克思主义 B.列宁主义 C.共产主义 D.社会发展 你的答案为:A,正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D.社会主义荣辱观 你的答案为:A,正确 8.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于()。 A.1920年 B.1921年 C.1922年 D.1923年 你的答案为:C,正确 9. 21世纪前半叶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心和主题是()。 A.建成中等发达国家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C.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 D.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美丽中国的伟大蓝图 你的答案为:B,正确 10. 中国共产党是()的党,有着新时代的特征,是伟大的党。A.与时俱进 B.实事求是 C.解放思想 D.开拓创新 你的答案为:A,正确 11. ()指出:“科学的未来在于青年。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 A.邓小平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