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电子产业报告

新加坡电子产业报告
新加坡电子产业报告

https://www.360docs.net/doc/75238462.html, Revolutionising Electronics

IC design in Singapore

Singapore, Programmed for Success

Best business environment in Asia-Pacific

World’s easiest place to do business ? (Doing Business 2009 Report)Most competitive Asian country ? (Global Competitive Report 2008)

Best business environment in Asia-Pacific, ahead ? of Australia and Hong Kong (EIU Country Forecast, February 2008)No.1 choice for foreign trade and investment ? (Globalisation Index 2007)Top logistics hub in the world (World Bank, 2007) ? English as the main language of business ? and education

Global talent

Best labour force in the world for the last 30 years ? (Business Environment Risk Intelligence’s 2008 Labour Force Evaluation Measure Report)Top-notch 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 - three ? universities and five polytechnics Strong focus on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 ? 21,900 graduates with science or engineering qualifications annually Open immigration policy that welcomes foreign ? talent; least restrictive immigration laws for the import of foreign talent in Asia Pacific (Source: 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2006)

World-class R&D infrastructure

Solid research talent base with more than 27,300 ? researchers in government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the private sector Dedicated locations with specialised ? technological facilities

Best in Asia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 2nd worldwide after Switzerland (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8) Competitive GERD* as a percentage of GDP (2.61% ? in 2007); electronics accounted for 73.1% of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s R&D expenditure Top universities with close affiliations to ?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res and Ivy League universities

*Gross domestic expenditure on R&D

Strong government support

Politically stable, neutral pro-business policy ? Least corrupt nation in Asia, ranked 3rd worldwide ? (TI Corruption Index) Financial support to grow IC design talent through ? scholarships and training

Geographically located in the centre of Asia and home to over 7,000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Singapore is the choice location for companies to

create and manage new markets, product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A Dynamic Electronics Capital

Plug-and-play environment

With a first-class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comprising of four specialised wafer fab parks that occupy more than 200 hectares, and end-to-end semiconductor R&D capabilities from IC design and process

enhancement to embedded software and system development, Singapore provides a plug-and-play semiconductor environment for companies globally.

Skilled IC design talent with analog focus

Home to more than 1,100 IC designers today, Singapore provides a ready pool of skilled design talent for complex and advanced IC design. In particular, the island-state’s high proportion of

analog, mixed-signal and RF IC designers (accounting for 44% of Singapore’s IC design pool) helps to address the worldwide shortage of high quality analog IC designers, and offers Singapore-based companies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With the increasing need for miniaturisation, multi-functionality and energy efficiency in electronics devices, designing ICs has become ever more

complex. To ensure a steady stream of highly skilled

IC design talent to meet local industry demands, the Singapore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 has developed a series of capability development programs and scholarships to attract and nurture highly skilled IC designers.

At a glance

The No.2 city worldwide (behind Hsinchu) in terms of fab capacity, Singapore is home to:

40 IC design companies, 14 silicon wafer

? fabrication facilities and 20 assembly and test houses Nine of the world’s top ten fabless companies with ? R&D activities Top three foundries in the world

? Three of the world’s top five outsourced assembly ? and test companies

Vibrant Semiconductor Ecosystem

As a key pillar of Singapore’s manufacturing sector , semiconductors represent the fastest-growing electronics segment. From modest beginnings, Singapore’s semiconductor sector has developed into a vibrant ecosystem with the full

value chain of activities.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Postgraduate Scholarship (ICPS)

The Singapore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 (EDB) has allocated S$16 million to this new initiative, aimed at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take up IC design at a postgraduate (Masters or PhD) level within Singapore’s two main universities,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TU) and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 The ICPS is expected to benefit 150 IC designers between 2009 and 2014, providing 100% sponsorship covering research, course fees and stipends. ICPS recipients will also be able to hone their design skills through attachment and training opportunities with local companies.

Specialist Manpower Programme (SMP) IC Design

SMP IC Design is a scholarship sponsoring

undergraduates in their final year of studies in IC design. The scholarship is co-funded by EDB (70%) and the industry (30%). Upon completion of their studies, SMP recipients are required to serve a bond with the sponsoring company.

Centre of T alent & Excellence

Recognising that human capital drives economic growth, Singapore is

committed to nurturing skilled engineering talent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with progressive partnerships and programmes.

“IC design is a knowledge-intensive and innovation-intensive activity which is a critical part of the semiconductor value chain. The ICPS will help to address Singapore’s IC design talent needs by nurturing high quality IC designers.”

Mr Damian Chan

Director of Electronics, EDB

Capital of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 Listed among the world’s top 100 universities, NTU is a forerunner in research-intensive education. NTU has developed strong collaborations with leading global institutions including Cornell University, Stanford University, MIT, Cambridge University, Peking University and Waseda

University. Stressing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fundamentals, its school of Electrical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has an enrolment of 3,500 undergraduates and over 1,200 graduate student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 Singapore’s flagship university adopts a

transformative global education with a focus on Asian perspectives. NUS attracts over

30,000 students from over 100 countries with its strengths in engineering, natural sciences and biomedicine. In particular, 2,800 students are enrolled in its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

Computing Engineering. Ranked amongst Asia’s top universities, NUS shares affiliations with 22 university-level institutions, 16 national-level institutes and close to 80 faculty-based research centres.

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 Singapore’s fourth public-funded university has chosen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o help develop i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rriculum and kickstart major research projects. Led by the former Dean of the MIT School of Engineering, Professor Thomas Magnanti, the

university will admit its first intake of 500 students in 2011, eventually aiming to cater to 4000

undergraduate and 2000 graduate students. It will house a S$146 million international design centre, partnering MIT to fuse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aimed at providing

technological solutions for issues in Singapore and the region.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IME)

?

A member of the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A*STAR), IME performs cutting-edge R&D across the semiconductor value chain in areas such as IC and system design, semiconductor process technology, 3D packaging and reliability testing. IME has also set up programmes to

focus its R&D efforts in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bioelectronics, MEMs, silicon photonics

and nanoelectronics. Its efforts have enabled local enterprises to become technologically competitive, cultivating a technology talent pool to inject new knowledge to the industry. VIRTUS, Singapore’s IC Design Centre of Excellence ?

This centre is a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ree parties - A*STAR, NTU and the industry that aims to train at least 50 MEng and 50 PhD postgraduate students in analog and mixed signal design over the next five years. It will also develop key technologies in new growth areas such as low power management and energy harvesting, which could serve as key technology drivers for medical technology, automotive and consumer electronics applications. The centre’s establishment will enhance Singapore’s semiconductor ecosystem by encouraging the growth of both IC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activities in Singapore.“Marvell values Singapore’s vibrant enterprise network, its world-class research institutes that foster knowledge and a research-based economy, and the talent pool that can be drawn upon for Marvell’s cutting-edge technology

design centre.”

Dr Hoo Kuong

VP and GM, Marvell Asia

Prototypes of Success

Broadcom Corporation

Broadcom Corporation is a global leader

in semiconductors for wire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Broadcom provides the industry’s

broadest portfolio of state-of-the-art, system-on-

a-chip and software solutions to manufacturers

of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equipment, digital

entertainment and broadband access products, and

mobile devices.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in Singapore

in 1999, Broadcom Singapore has grown into an Asia-

Pacific HQ, with an IC design centre of over 60 IC

design engineers developing a wide range of digital,

analog and mixed-signal system-on-a-chip solutions

for exciting consumer and enterprise applications.

Freesystems

Freesystems is one of Singapore’s local fabless

IC design companies that specialises in digital

wireless audio RFICs and baseband ICs technology.

Its proprietary FreeSpan TM technologies enable

products such as digital wireless headphones and

wireless speakers to receive uncompressed CD quality

wireless digital audio. Freesystems’ customers

include Philips, Pioneer, Sanyo and Yamaha. Being

one of the specialists in this field, FreeSystems has

been awarded many patents for its wireless audio

technology, particularly in the US and Singapore.

Semiconductor companies have established IC design activities in Singapore to

leverage on its skilled engineering talent and R&D infrastructure. Companies can

attract top-notch design talent from the region and create future-ready chips

for the global marketplace, all out of Singapore.

Infineon Technologies

Infineon Technologies offers semiconductor

and system solutions that address three central challenges to the modern society - energy efficiency, communications and security. Infineon is one of the top three companies in the global target markets

of power semiconductors, chip card ICs, industrial and automotive electronics. Infineon has a 40-year presence in Singapore, with operations encompassing advanced manufactur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ales, marketing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with about 2,100 employees. Singapore is a key R&D hub for Infineon with approximately 400 R&D engineers of which over 200 are IC designers developing microcontrollers, power management devices and ASICs. Besides IC design, other activities include Wafer Level Packaging, system prototyping, as well as customer support for mobile solutions based on Infineon ICs. In 2007, Infineon won the prestigious National Technology Award for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performance and robust next generation broadb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75238462.html,ntiq

Lantiq powers the broadband experience by offering a broadband communication portfolio encompassing analog, digital and mixed-signal ICs, along with comprehensive software suites, enabling system manufacturers to design high-speed data and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solutions for broadband access and 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 Lantiq builds upon a strong foundation of more than 20 years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nd continues to drive innovation and integration, partnering with the key players around the world to develop next-generation Access and Home Networks. Lantiq employs more than 100 R&D engineers in Singapore, 80 of which are IC Designers.

“Singapore continues to be an important and strategic site for Infineon not only as a business and innovation hub, but also as the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leadership and competencies development in

Asia-Pacific.”

Mr Pow Tien Tee

Regional President and Managing Director,

Infineon Technologies Asia-Pacific

ST Microelectronics N.V.

ST Microelectronics N.V. is a Switzerland headquartered 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 (“IDM”) that possesses a diverse portfolio of products including consumer, automotive, computer, industrial & smartcards, and telecom infrastructure. Its operations in Singapore spans the entire range of IDM activities and hires more than 5,000 employees. Product segments supported by the multiple IC design teams in Singapore include analog devices, storage and consumer products.

Wipro

Wipro is India’s 3rd largest IT services company and the largest third party R&D service provider in the world. With the acquisition of Oki Techno Centre Singapore in 2007, Wipro became the first Indian company to set up an IC design services centre in Singapore. Remarkably, the centre has grown to

a team of about 40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and accounts for a steady percentage of its revenue in Product Engineering Services (PES) today. Wipro Techno Centre Singapore focuses on offering design services in the VLSI space with emphasis on wireless and other high speed domains, including baseband and R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ts presence will help to support the circuit design needs of semiconductor and electronics system companies in Singapore and around the world.

MediaTek Inc.

MediaTek Inc. is Asia’s largest and the world’s

third-ranked fabless IC design company, focus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digital multimedia chipset solutions. In 2004,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was established to design and develop RF transceiver ICs, GPS receiver chipsets and oth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blocks. The work of the 100-man local R&D team has contributed to MediaTek being a pioneer and market leader in providing cutting-edge System-On-Chip (SOC) solutions to

the mobile handsets, high-definition DTVs, optical storage, DVDs and other high-end consumer electronics products.

Silicon Laboratories

Silicon Laboratories (“Silabs”) is one of the top 20 fabless semiconductor companies in the world, with strong expertise in analog and mixed-signal ICs. It first established its international headquarters in Singapore to oversee its non US business, which accounts for more than 80% of global revenues today. In 2006, Singapore was chosen to be Silabs’ first microcontroller IC design centre outside of the US and has since expanded its presence. The Singapore

team will also grow to become the company’s first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Touchsense human interface

MCUs. Notably, Silabs’ Singapore-designed F336 MCU

has received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as the best

product in the MCU category by Germany’s E&E

Magazine in 2008.

Solomon Systech Limited

Solomon Systech Limited is a leading semiconductor

company providing display IC products on an

international basis under its own global brand.

Adopting a “fabless” business model, the group

specialises in proprietary IC products and system

solutions that enable a wide range of display

applications. In 2004, Solomon Systech established

its first design centre outside of Greater China

in Singapore, and since then, the headcount has

since grown to 36, engaging in R&D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IP), multimedia processor SoCs and

embedded software for mobile multimedia devices.

Being a pioneer in the field, Solomon Systech’s

Singapore technology centre develops the world’s

leading High Speed Serial Interface ICs and

Multimedia SoCs, offering exciting and challenging

opportunities at the forefront of technology.

“Singapore embodies all the attractive

attributes a company can seek in

a business partner: world-class

infrastructure, flexibility, excellent

education system, technology mindset,

pro-business environment, manpower

capabilities and an excellent springboard

into the region.”

Pasquale Pistorio

Former CEO & President, ST Microelectronics NV

“The Singapore centre helped MediaTek maximise its global human resources. Besides Singaporeans, the centre has assisted the company to attract top IC designers from India,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in the region.”

Mr Tsai Ming Kai

Chairman, MediaTek

? Singapore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All information correct at time of print (March 2010).

EDB is the lead government agency for planning and executing strategies to enhance Singapore’s position as a global business centre and grow the Singapore economy. We dream, design and deliver solutions that create value for investors and companies in Singapore. In so doing, we generate economic

opportunities and jobs for the people of Singapore; and help shape Singapore’s economic future.‘Host to Home’ articulates how EDB is sharpening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o position Singapore for the future. It is about extending

Singapore’s value proposition to businesses not just in helping them improve their bottom line, but also in helping them grow their top line. EDB plans to build on existing strengths and add new layers of capablities to enable Singapore to become a ‘Home for Business’, a ‘Home for Innovation’ and a ‘Home for Talent’.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how EDB can help your business, please visit https://www.360docs.net/doc/75238462.html,

Pictures courtesy of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Infineon Technologies, Silicon Laboratories and Wipro.

About the Singapore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

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考察报告

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考察报告 一、考察概况 本次考察地点为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地两国,考察时间为2003年3月7日~13日,总计7天行程。 二、收获 1、在香港考察了地铁、轻轨,体验了罗湖~红堪的地铁,该条线路的车辆段顶部搭建巨型平台作物业开发;在新加坡参观了自动导向交通系统,为双线,混凝土高架结构,车辆在导轨上行驶,车轮采用橡胶轮胎;在吉隆坡考察了跨座式单轨系统,与日本跨座式单轨及重庆在建的跨座式单轨相同。 2、考察了各国的经济模式特征。香港及新加坡均以港口转运及高科技开发为主业,其中新加坡还有世界第三大炼油厂,除以上优势产业外,几乎不再发展其他产业,全部依靠进口,如均不发展农业,居民消费的蔬菜、粮食全部进口。汽车业也全部依靠进口。马来西亚主要产业为农业。其棕榈树产业相当发达。家电全部依赖进口。 3、香港多丘陵,其护坡简单有效。铁路、公路边坡多使用铁丝网覆盖护坡,既防止危石坠落又可种植花草绿化 4、以上一区两国绿化极好。香港、新加坡城市中以绿色为主,马来西亚全国森林覆盖率极高。 5、香港、新加坡人素质较高,很讲礼貌工作责任心强。 三、感想 1、发展地铁轻轨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极好办法。 2、以上一区两国面积较小,故选择的是集中精力发展优势产业,其

余一律进口的经济发展方法。此方法仅为小国模式,可形成规模优势,但对中国行不同。中国应发展大而全的模式,消费品不能单纯依靠进口,应立足国产化。即使一时无法国产化,也应订立国产化计划,最终实现国产化。 3、以上一区两国国民平均收入均远远超过中国。中国现在看起来富强了,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这是因为中国国大人多。但按人口平均下来却排到了后列,国民生活质量远远落后于考察地人民。中国仍需要集中精力搞市场经济,最终达到国民共富,安居乐业的目标。 4、香港、新加坡人口密度均大于远远中国大陆人口密度,但经济仍非常发达。这说明人口多并非是达到全民致富,国家繁荣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当前中国应在计划生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人口多带来的某些方面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精尖产业。 5、由于人民币实行固定汇率,汇率太低。出国后钱不再值钱,连马来西亚对中国的汇率都达到了2.5:1,而根据国民购买力实际看来只有1:1。这说明如果放开汇率,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应为约3:1。 6、讲不讲礼貌与所处环境很有关系。在讲礼貌的香港、新加坡地区,随团同志均彬彬有礼,而到了马来西亚就与国内完全一样了。这说明如果在中国加大素质宣传,提高奖罚力度,可以有效提高国民素质。 四、对下次考察的建议 1、因日程安排较匆忙,对城市轨道交通考察时间不足。建议增加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考察时间。如请导游专程安排时间乘坐新加坡自动导向交通系统及吉隆坡跨座式单轨系统。

新加坡物流业现状及发展概况

新加坡物流业现状及发展概况 目前,物流业已成为新加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GDP贡献在8%左右。物流相关的公司8000多家,物流业从业人员达92万人,占全国总劳动人口的5%。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新加坡的支柱产业之一。 一、新加坡现代物流业的主要特点 (一)效率高 新加坡物流业充分体现了“高效”的含义,这不仅由于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还在于其各环节畅通无阻。以通关程序为例,新加坡政府使用“贸易网络”,实现了无纸化通关,涉及贸易审批、许可、管制等通过一个电脑终端即可完成。 (二)技术强 高科技是新加坡物流业的主要支撑力量之一,而网络技术则是重中之重。新加坡物流公司基本实现了整个运作过程的自动化,一般都拥有高技术仓储设备、全自动立体仓库、无线扫描设备、自动提存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网络技术主要包括政府的公众网络系统和物流企业的电脑技术平台。新加坡政府的“贸易网络”系统,实现了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在线信息交换。同时,物流企业都斥资数百万美元建成了电脑技术平台。通过公司的技术平台,客户不但可以进行下订单等商务联系,还随时可以了解所托运货物当时的空间位置、所处的运送环节和预计送达的时间。现代科技还保证了货物的安全和物流过程中的准确性,如条形码和无线扫描仪的使用使每天多达数千万份的货物运送准确率超过99.99%。 (三)专业性强 服务的专一性是新加坡物流企业能够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重要原因。它们要么专门为某一行业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要么为各行业的客户提供某一环节的物流服务。如新加坡本地的雅阁物流公司,为完成其承担的瑞典skf公司在亚太地区的专业配送服务,设立了skf专用仓库。 (四)服务集中度高 新加坡港口、机场附近均设有自由贸易区(保税区)或物流园区,提供集中的物流服务,在园区内就能找到运输、仓储、配送等各个环节的专业物流商,极大地方便了客户联系业务。樟宜国际机场附近的物流园,吸引了数十家大型物流公司进驻,达到了较好的规模经济效果。 (五)实力雄厚 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了众多国际著名物流公司,纷纷把亚洲区域总部设立在新加坡,包括全球物流业巨头美国联合包裹公司(UPS)和联邦快递公司(Fedex)。这些全球物流巨子在资金、运输工具、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雄厚实力推动了新加坡本地物流业迅猛发展。同时,新加坡政联大企业,如新航、胜科集团等也都斥巨资发展物流产业。 (六)服务周全 新加坡现代物流业已经转向“量身定做”的服务,以满足每个客户的不同需要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服务范围之广之细可谓空前。公司和客户共同研究、选择出一种或几种最理想的服务方式,最终找出能最大限度为客户提供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二、新加坡政府大力推动物流业发展 (一)建设一流的机场和港口 新加坡航空物流的代表是樟宜国际机场,机场内设有樟宜航空货运中心(也称物流园),面积达47公顷,是一个24小时运作的自由贸易区。这个一站式的服务中心,提供了装卸航空货物所需的设备和服务,从飞机卸下的货物送到收货人手里,前后只需一小时。民航局不时研讨制定樟宜机场的发展规划,以确保机场有足够的能力应付亚太地区航空交通的强劲增长。 新加坡利用其优良的深水港,兴建了4个集装箱码头。新加坡港务集团每年可装卸超过

新加坡信托分析报告精编版

新加坡信托分析报告精 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新加坡信托公司分析报告 一、信托简介 信托投资基金也叫投资信托,即集合不特定投资者的资金,并委托专家代为投资,使其减少投资风险、分享投资收益的一种信托形式,基金投资对象包括有价证券和实业。托管的资产主要是房地产、银行存款、股票、家族财产等。以下简要介绍家庭信托及房地产投资信托。 (一)家庭信托 家庭信托是指(特指自然人)将其财产所有权委托给受托人,受托人按照信托协议管理信托财产,并在指定情况下将该资产转予指定的受益人。该信托像一个有限公司一样运转,一般委托人生前自己掌握,等委托人身故后,受托人责任开始生效。用一个形象的例子,父母常年在国外,他们会将一笔钱交给孩子的姑姑,由姑姑定期交给孩子当作生活费用。父母就是委托人,孩子是受益人,而姑姑则是受托人。从法律上来说,信托的资产已经不再属于资产的原始拥有人了,这样可以保证家庭财产,避免遗产、婚前财产纠纷,免去昂贵的遗产税,从而延续家族财富。家庭信托是一个极其有效的理财工具,但是普通人很难掌握理财专业知识和信息,这时候便需要一个专业的理财师或者理财机构来处理。在西方欧美发达国家,个人信托占到全部信托市场70%左右,机构信托占30%左右。 (二)房地产信托投资(REITs) 房地产信托投资(REITs)是房地产化的重要。证券化就是把流动性较低的、非证券形态的房地产投资,直接转化为资本市场上的证券资产的金融过程。房地产证券化包括房地产项目融资证券化和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两种基本形式。 二、信托组织架构 根据组织形态的不同,信托可分为契约型信托和公司型信托两种。 (一)契约型信托 契约型信托是指依据信托契约,通过发行受益凭证而组建的信托。这类信托一般由信托管理公司、保管公司及投资者三方当事人订立信托契约。 信托管理公司是信托的发起人,通过发行收益凭证将资金筹集起来组成信托资产,并根据信托契约进行投资;信托保管公司一般也由银行担任,它根据信托契约负责保管信托财产,具体办理证券、现金管理以及有关的代理业务等;投资者即受

新加坡调研报告

新加坡调研报告(一) 城市建设 1.新加坡更适合看作一个城市而不是一个国家。当她作为一个国家时,称为“弹丸之地”不为过;当她作为一个城市时,确实是一座亚洲翘楚的国际大都市。 2.新加坡全城分部较为合理。中心城区集中在中南部。北部则是大片的绿地山地和一些蓄水池。东端是樟宜国际机场。西端有著名的南洋理工大学。 3.新加坡全城交通枢纽由MRT城市轨道系统与公交SBS系统紧密相联,去往各地都很方便。MRT (即地铁)有三条线,分别为EW(东西线)、NS(南北线)和NE(东北-西南线),EW线横贯整个岛屿,西起Boonlay(文礼),向东到Tanah Merah(丹娜美拉)分出两条线:一条通至Pasir Ris(巴西利),一条直达Changi airport(樟宜国际机场)。地铁直通机场,北京、上海、香港这样的大城市目前尚没有达到如此的便捷方式。EW线中段经过市中心地带,特别是City Hall(市政中心)和Raffles Place(莱弗士坊)两站是新加坡政治、经贸的核心地带。NS线呈环状沟通新加坡的南北。NE线呈东北-西南走向,其西南端的起点为HarbourFront(港湾),此处与新加坡的著名旅游景区Sentosa(圣淘沙)隔海相望。所有的MRT线路在市中心都处于地下,而在郊区则表现为高架轻轨。MRT的所有站点均有方便的指示牌指引,并有快速通道到达。每一站的站名都用英文、华文、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四种官方语言标明。持有新加坡的交通一卡通可以方便乘坐MRT的所有线路和所有公交车。在每一站均有一卡通的自动充值机。该卡甚至还可以在指定的自动贩卖机上购买饮料。 4.新加坡的公交系统配合MRT系统,沟通全岛。公交站点都有明确的站牌和停靠站点,大一些的站点(如与MRT的交接站)配有乘坐咨询服务,每一站都设置了排队栏保证乘客依次有序排队上车。 但由于多数站名仅用英文标识且没有设置直观的公交路线地图,对于外来人士依然不是很便利。公交车有单层和双层之分。新加坡公交值得一提的是车内到处可见的“stop”按钮,乘客需要在下一站下车只需按钮即可通知司机。这与国内在下车门上安置摄像头、又在司机旁安置监视器的做法相比确实人性化许多。 5.新加坡是英联邦国家,因此与国内相反,车辆靠左行使,司机位在右侧。 6.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是新加坡唯一的机场,也是东南亚最大的国际机场。航线主要发往中国、日本、泰国、缅甸、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国。Tiger airways(虎航)是新加坡的廉价航空公司,现已成为新加坡的第二大航空公司,主要经营廉价航空业务,以招徕国外游客。虎航的飞机起落均在离樟宜机场5分钟车程的廉价机场,飞机狭小,座位前后间隔小,机上不提供免费饮食,需要饮食需另付费。虎航往中国的航线仅有广州、深圳、香港、海口、三亚、香港、台北、高雄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城市,从中国大陆飞往新加坡每人需要800~1000元人民币不等,而我返回深圳的机票只花费了155元新币(合人民币约755元)。 7.新加坡有车给人让道的习惯,无论是否斑马线或红绿灯,只要有人穿过马路或欲穿过马路,驶来的车辆都会自觉停下待人通行。 8.组屋是新加坡低档住宅,在市区和郊区分布普遍。所谓组屋就相当于国内的筒子楼,高度不等,每层的走廊都在外围绕一圈。一楼是打通的,没有住户,方便人穿行和避雨,也可以搞一些社区活动。 9.Raffles Place(莱弗士坊)是新加坡的金融中心,其名来自英国驻新加坡总督莱弗士的名字。这里银行林立,商贸设施齐备。其中中国银行的高楼格外醒目。步行十几分钟可以到达新加坡河沿岸,顺坡下去可以到达新加坡的标志雕塑merlion(鱼尾狮)。通过Esplanade Bridge(滨海大桥)可抵达造型奇特的Esplanade Theatres(滨海艺术中心)。

《中国家族信托行业发展报告2016》

独家 |《中国家族信托行业发展报告2016》 12月8日,北京银行联合北京信托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财富管理研究中心、**财 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合作发布了《中国家族信托行业发展报告(2016)》。智信资产管理研究院首发。 12月8日,北京银行联合北京信托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财富管理研究中心、**财 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合作发布了《中国家族信托行业发展报告(2016)》。这是国内首份权威的家族信托行业研究报告。报告预测,羽翼渐丰的中国家族信托市场将在财富管理大格局中振翅高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专职副会长潘光伟,**财经大学校长王广谦,中国信托业协会等相关机构专家学者出席发布会。 《中国家族信托行业发展报告(2016)》指出,家族信托肇始于英国、发展于欧美并盛行于离岸市场,在历史与实践中成为私人银行与信托制度的本源业务。作为私人银行与家族财富管理的核心工具,各类形式的家族信托近年来在亚太地区蓬勃兴起,其未来业务重心在中国。经历了30多年的财富快速积累期后,中国“第一代”富豪已经进入了世代传承、 家业交替的历史时期,从财富规模和财富人群的社会学特征来看,当前中国正开启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财富转移运动。自2013“中国家族信托元年”北京银行、北京信托等 国内首批商业银行、信托公司推出家族信托业务以来,财产传承和保障的关注度正创新高。三年来,家族信托从业机构和资产规模快速发展,家族信托业务未来将成为财富管理领域新的蓝海。 报告研究了中国家族信托市场概况,并从我国传统文化渊源、目前家族信托业务参与机构、产品服务主要类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未来五年家族信托行业的前景进行展望和预测,同时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建议。报告主要观点如下: 中国境内目前已有21家信托机构和14家商业银行开展了家族信托业务,家族信托规模约为441.8亿元。展望2020年,中国本土家族信托规模可达6275.5亿元。 中国家族信托业务的兴起源于水到渠成的客户需求与私人银行的供给侧创新。目前国内居民可投资资产中的金融产品及服务转化率仅为27%,提升空间巨大。 中国本土家族信托业务必将陪伴当代民营企业群体的家业传承。以课题组研究的100家民营企业为样本来看,民营企业家业治理仍然处在初级阶段,正在或已经完成传承的家族企业占比不足40%,创始人多在60岁以后才考虑传承问题。其中已完成传承家族企业中“传贤传亲比”为三七开(即70%由家族继承人接力家族企业);家族传承的“传男传女”性别 中男性占比达71%。中国第一代家族正面临金融、产业、姻缘与血缘“三期叠加”的风险。

新加坡养老发展考察报告

新加坡养老发展考察报告 新加坡养老发展考察报告 不论你在马路上行走,还是乘坐公交车,或在医院就医、超市购物、公园健身,你会发现我们周围的耄耋老人越来越多。据了解,我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己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1%;苏州市60岁以上的老人也已达到106万,占总人口的18%;这些数字表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已经(提前)进入了老龄化时代。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美德,孝敬老人、赡养老人,切实做好为老年人服务的工作,是各级政府非常关注的问题。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城区工作和社区建设的实践者,这也是我时常关注社会、留心思考的一个课题。 今年五月,我有机会参加市委组织部组织的赴新加坡学习社区建设专题培训班,九天时间虽然短暂,学习的课程和内容也比较多,通过上课听讲、专人介绍和实地考察,在参观了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和建屋发展局、警察总署、惹兰勿沙市镇理事会、大巴窑镇中心、芽笼综合诊疗所、宏茂桥社区邻里警署、小印度社区、飞跃服务中心、怡安产业公司、东邻社区民众联络所等地之后,我对新加坡的基本国情、人文概况、政治经济发展历程、政府机构的设置与运作、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都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特别是通过多看、多听、多问,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与新加坡在社区管理方面进行了对比,感到新加坡在养老服务和管理上有许多宝贵经验和成功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新加坡养老发展的概况 新加坡共有420万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20%。他们把老年人称为乐龄人士(与我国相比,这个称呼我们感到比较人性化)。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培养全民的家庭观念,在舆论导向上不遗余力地在向人民灌输儒家思想――宣传孝道,号召全社会关爱、孝敬老年人。

新加坡市场调查报告分析

题目:新加坡电信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营销环境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 院系: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 专业、班级:09级市场营销4班 学号:040620090173 任课教师:卢银飞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二日

摘要 新加坡电信有限公司(SingTel)是新加坡最大的电信公司,公司有联合性的手提用户(七千八百万人),用户来自不同地方。新加坡电信也是在亚洲第二最大的无线网络公司。1992年,新加坡前政府独占私有化,而在2003年分拆新加坡邮政,现在正集中于提供网络服务、手机和固网电话服务。新加坡电信强烈地增加新加坡以外的市场,和拥有局部经营者的股份,包括澳大利亚电信业者Optus公司的100% 股份,在2000年获得英国大东电报局和其他Optus 股东的股份。 中国大陆的通讯行业作为国有的自然垄断行业,新加坡电信进入中国大陆市场须利用PEST模型分析法作为国际市场营销的依据来完成这一任务。 新加坡电信所做的的环境分析有:政治法律环境(P),主要分析了国际关系、方针政策及法律环境;经济环境(E),主要分析了中国大陆通讯市场经济形势与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的收入水平;社会文化环境(S),分析了中国人口因素、人口结构、消费观念和传统文化等;物质技术环境(T),主要分析了中国通讯行业的技术情况、新加坡电信自身在技术上的追求。 关键词: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物质技术环境

目录 一、摘要??⒈ 二、新加坡电信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意义??3. 三、环境分析?3. (一)政治法律环境?3. (二)经济环境??4. (三)社会文化环境??4. (四)物质技术环境??5. 四、结论??6.

9-信托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一、信托公司的主要经营特点 信托公司是一类特殊的企业,更是金融业中非常特殊的一类企业,信托业的基本特点就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因此,信托公司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和企业的特点主要有: 信托财产与自有财产严格分离; 信托财产本身具有独立性,即一个信托计划实际上就是一个SPV,信托公司是其管理人; 信托财产的收益并不归信托公司,而是归投资者所有,信托公司只收取管理报酬; 信托财产的损失不由信托公司承担,由投资者自负(除因信托公司的管理责任而形成损失外); 信托公司固有业务相对受限,仅限于贷款、金融股权投资、金融产品投资、同业拆借等,而信托公司对外负债只有同业拆借一种方式,而且负债总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20%。由此,固有业务相对简单。 由于信托公司独有特征,一家信托公司的年度报表分别有固有业务报表、信托业务两套报表。其中固有业务主要反映信托公司本身的经营状况,信托业务报表反映了其管理资产的状况。 以上每类报表都分别主要有以下基本的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 二、通用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及对信托业适用性对比 通常报表分析分为三个方面:单个年度的财务比率分析、不同时期的比较分析、与同业其它公司之间的比较。由于信托公司受政策导向影响敏感度非常高,不同时期的经营变化较大,缺乏可比性,同时,行业内不同企业的经营特点也有较大差异,因此,这里我们仅对单个年度财务比率分析为重点。 单个年度的财务比较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偿债能力分析、资本结构分析(或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经营效率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投资收益分析、现金保障能力分析、利润构成分析。由于信托业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征,很多指标是不太适用的。在以前很多关于信托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中,盲目套用各财务指标分析,其实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A.偿债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新加坡养老发展考察报告

m 4 不论你在马路上行走,还是乘坐公交车,或在医院就医、超市购物、公园健身,你会发现我们周围的耄耋老人越来越多。据了解,我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己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1%;苏州市60岁以上的老人也已达到106万,占总人口的18%;这些数字表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已经(提前)进入了老龄化时代。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美德,孝敬老人、赡养老人,切实做好为老年人服务的工作,是各级政府非常关注的问题。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城区工作和社区建设的实践者,这也是我时常关注社会、留心思考的一个课题。 今年五月,我有机会参加市委组织部组织的赴新加坡学习社区建设专题培训班,九天时间虽然短暂,学习的课程和内容也比较多,通过上课听讲、专人介绍和实地考察,在参观了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和建屋发展局、警察总署、惹兰勿沙市镇理事会、大巴窑镇中心、芽笼综合诊疗所、宏茂桥社区邻里警署、小印度社区、飞跃家庭服务中心、怡安产业公司、东邻社区民众联络所等地之后,我对新加坡的基本国情、人文概况、政治经济发展历程、政府机构的设置与运作、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都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特别是通过多看、多听、多问,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与新加坡在社区管理方面进行了对比,感到新加坡在养老服务和管理上有许多宝贵经验和成功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新加坡养老发展的概况 新加坡共有420万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20%。他们把老年人称为乐龄人士(与我国相比,这个称呼我们感到比较人性化)。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培养全民的家庭观念,在舆论导向上不遗余力地在向人民灌输儒家思想——宣传孝道,号召全社会关爱、孝敬老年人。每年的农历新年,新加坡都要开展敬老运动,政府官员和议员以身作则,经常到社区和自己的选区慰问老年人,在全社会树立尊重老人、关爱老人的风尚。 新加坡采取以下几种办法实现老有所养: ——居家养老。家庭是老年人的大本营、终身的依靠和归宿,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优秀道德传统之一是尊敬老人、孝敬父母。新加坡政府在制定养老政策时也传承了这个美德,为了防止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家庭出现“空巢现象”,在购买组屋时制定了一个优惠政策,即对年轻人愿意和父母亲居住在一起或购买房屋与父母亲居住较近的,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可一次性减少3万新元,目的是鼓励年轻人赡养父母、照顾老人。 ——日托养老。对于无暇照顾在家的老年人和孩子,新加坡成立了相应的机构——“三合一家庭中心”,相当于我市的一些日间托老所。所不同的是这个照顾中心将托老所和托儿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照顾了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又兼顾到乐龄人士。有些家庭可能是每天由年轻的夫妇将老人和幼儿一起送到这里。老少集中管理,即顺应了社会的发展需要、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又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增进了人际交往与沟通,防止了“代沟”的出现。目前我国有些地区也有类似的尝试。 ——机构养老。与我国目前各类养老机构主办的老年公寓一样,也分为高、中、低等不同档次的收费标准,这里就不再展开细说。

新加坡港口报告

新加坡港口经营与管理 一、港口简介 (一)港口及所在城市情况 新加坡港是目前世界上货运量第一和集装箱业务量第二的港口(集装箱业务量第一的港口是香港)。2002年,新加坡港第十四次获选为“最佳海港(亚洲)”。2004年新加坡港再次被评为亚洲最佳港口。运营新加坡港的新加坡港务集团于2000年、2001年连续两年荣获 Spell Lioyd's List 亚洲区海事服务奖中的“最佳集装箱码头奖”。与此同时,新加坡港务集团也在亚洲货运业2002第十三次获选为“最佳集装箱码头经营者”。 新加坡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的最南端,马六甲海峡东口,赤道以北 136.8公里,东经103° 36’至东经104°25’,北纬1°09’至1°29’之间。面积682.7平方公里,由新加坡岛和60余个小岛组成,总人口401.7万,其中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326万,华族人口约占77%。新加坡属热带雨林气候,常年炎热,没有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是一个难得的天然良港。 图7-3 新加坡港的地理位置 注:资料来自PSA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75238462.html,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新加坡发展成为一个世界主要的商业、运输、通讯、旅游中心。2002年人均GDP为37401新元(约合20887美元)。如今,新加坡已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运输中心和国际贸易中转站,世界电子产

品重要制造中心和第三大炼油中心。 (二)港口对腹地经济的作用 新加坡通过两条堤道与马来西亚相连,和印度尼西亚的廖内(Riau )群岛的主岛仅有一水之隔。从泰国或菲律宾只须经过短途飞行即可抵达新加坡。新加坡的樟宜机场为69家航空公司提供服务,是进出东南亚的门户。 现在负责新加坡港运营的是新加坡港务集团(PSA)。PSA在新加坡港经营着4个集装箱码头,提供相关服务。这四个码头是Tanjong Pagar, Keppel, Brani 和Pasir Panjang。PSA平均每天处理60艘船只和超过4万个集装箱。另外PSA 还经营这一个多功能码头。 2003年12月,中国远洋运输集团(COSCO)与新加坡港务集团(PSA)组成了第一个合资公司,中远新加坡港务局码头有限公司(CPT),CPT是新加坡港的顾客同时也是新加坡港的一个运营公司,该公司负责Pasir Panjang码头的一个泊位的运营。 图7-4 新加坡港的四个码头 注:资料来自PSA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75238462.html, (三)港口的基础设施 新加坡港拥有大量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目前共有37个集装箱泊位,岸线长约10.3公里,港口最大水深15米,拥有岸边起重机112个,设计年处理能力为2千万个集装箱。新加坡港务集团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集装箱泊位增加到42个,

新加坡牛车水考察报告

新加坡Chinatown历史街区,又名牛车水,位于新加坡河南岸,占地面积约23公顷。是自1821年逐渐形成的早期华人聚居地之一,以独具特色的街道和建筑形式构成鲜明的街区氛围。在旧城更新过程中,其制度设计和旧城保护都对我有所启示。 在旧城更新任务下,新加坡依靠限制屋主收取高房租和驱逐租户的租金管制令制度背景,和强行征地的土地征用法,以及1967 年起推出的土地出售计划,实现了以现代建筑取代牛车水衰败的店屋的开发目标,同时开发过程中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以及确保改造的节奏掌握在政府手中。 牛车水mapbox 牛车水地区被政府部门征用的土地

牛车水地区通过土地出售计划开发的项目 牛车水鸟瞰 于1967 年第一次出售时开发的珍珠坊,于1969年第三次出售时开发的珍珠大厦、奥奇大厦,以及于1974年成立重建局后陆续开发的富丽华酒店、唐城坊、财富广场、中国广场等,现代高层楼宇取代了过去低矮的店屋,改变了整个牛车水的面貌。

珍珠大厦旧貌和现状 位于牛车水地区Bukit Pasoh, KretaAyer, Telok Ayer 和TanjongPagar 4个分区(约1200栋待保护建筑)于1989年被规划为历史保护街区,并于1997年增加China Square地区为保护区。保护规划对街区内历史肌理给予整体保护,使其与周边的高层现代建筑格局形成强烈的对比。 牛车水街道肌理

牛车水地区的规划保护区 1960-2002年牛车水地区旧城更新项目 对旧有建筑的保护分两种: 一方面,政府继续依据土地征用法征用零散店屋,由政府出资进行翻新后,出租给个体商户。有时,商铺出租时会包含一定的附带条件。如,史密斯路翻新后被规划为食品街,原有商铺大部分都被要求改为餐厅。 另一方面,政府鼓励屋主自己翻新房屋。但单个屋主仍需通过申请方式解除对自己房屋的租金管制,这要求他在管制解除后的 6 个月内提交是否翻修的决定,并在1年内提交改造规划,3年内开始对房屋的修缮并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整个翻新工作。如果不能完成的,政府将对房屋实行强制性的征收。 至1994年牛车水地区店屋的用途由过去的以居住为主变成了近乎纯粹的商业——多数为一楼为零售业或饮食等服务业,而二楼为办公业。由于屋主们都希望利用此机会赶走租户,对旧城的更新保护进度相当快。整个牛车水地区很快面貌一新。 至2002,牛车水32个改造项目相继完成,牛车水地区已经发展成为多种建筑形式并存、贴近城市CBD的重要商业和生活中心,并成为新加坡最具特色的

新加坡港口介绍以及港口转型对宁波的启示

新加坡港口介绍以及港口转型对宁波的启示 一、新加坡港口简介 新加坡港口是新加坡的世界交通枢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新加坡岛南岸,临马六甲海峡东端,东北至马尼拉1340海里,至中国香港1440海里,至中国上海2186海里,至日本横滨2888海里;西南经马六甲海峡南印度洋毛里求斯至路易港3320海里,至南非开普顿5633海里;东南至印尼雅加达525海里,至龙目海峡963海里,经托雷斯海峡至澳大利亚悉尼4220海里,西北至印度加尔各达1650海里,西至斯里兰卡科伦坡1567海里。港区包括丹戎帕加、凯佩尔、巴西班让、裕廊、三巴旺港区以及亚逸楂湾、布孔龙岛等。 丹戎巴葛,Brani,吉宝,,裕廊,三巴旺 二、新加坡港口转型 新加坡经历了多次港口与经济的转型,但与西方港口经济转型的空间分离和职能分离方向不同,新加坡基本是把“港——城”关系向更深度化及网络化发展。其演进阶段如下图(图1)所示: 全球制造业转移温特尔主义、信息化知识经济 进 港出口加工ICT嵌入港区和城市创新研发 整 合 程 度 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知识经济 图1 新加坡“港-城”关系的演进阶段 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大港经历了三次转型:“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阶段”,分别对应了图1所示的新加坡“港——城”经济的三个阶段: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新加坡政府及时响应了转型需求,不但规避了西方“港-城”空间冲突和产业转型所造成的“港-城”分离,还积极嵌入创新因子,实现了新兴信息技术和自主研发主导下的“港——城”深层次的相依发展,同时完成了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再向知识密集型转变的产业演进(表1)。 发展阶段工业经济 (工业化阶1950s-1980s) 服务经济 (工业化后1980s-1990s) 知识经济 (后工业化阶段2000-) 新加坡港竞争要素资本、技术技术、信息、服务科技、人才、环境 发展背景战后全球制造业转移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 产业策略1960s“进口替代”劳动密 集型产业;1970s“出口导 1980s-现在“出口导向” 智力密集型产业:产业结 亚洲金融危机和“911” 事件引发经济衰退,推

2013-2014年信托行业分析报告

2013-2014年信托行业 分析报告 2014年2月

目录 一、2013年信托行业发展情况回顾 (5) 1、信托同业百舸争流,通道优势已然不再 (5) 2、房地产信托迎来兑付高峰,刚兑神话仍未破灭 (6) 3、信托资产增速放缓,10万亿后能否迎来拐点 (6) 4、事务管理类信托加速发展,大型信托公司带头探索 (7) 二、2013年货币市场流动性情况回顾 (10) 1、2013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10) 2、2013年,国外经济体持续复苏 (12) 三、2013年银信合作信托产品回顾分析 (15) 1、银信合作业务占比逐渐下降,创新型银信合作模式不断催升 (15) 四、2013年集合理财信托产品回顾分析 (18) 1、发行规模创历史新高,发行量同比增长达21% (18) 2、平均收益率同比下降,信托期限明显缩短 (19) 3、资金使用方式:权益型贷款型发行规模占比最高,股权型收益率一马当 先 (21) 4、投资方向:房地产信托发行规模第一,金融类信托发行数量遥遥领先. 22 5、收益类型:固定收益仍为主流品种,平均收益领先其他收益方式 (23) 五、基础产业信托分析 (25) 1、础产业信托发展现状:平稳发展期 (25) 2、基础产业信托发行情况:发行规模发行数量双双下降 (26) 3、信托公司基础产业信托发行情况:中信方正长安领衔,个体发行规模显 著下降 (27) 4、基础产业信托期限及收益率:基础产业信托期限最长,收益波动平稳. 29 5、基础产业信托地区分布情况:发行地集中于江苏、四川、重庆、湖南、 辽宁、安徽等地 (30) 6、基础产业信托产品类型分布:基建为主,矿产资源及交通类次之 (31)

新加坡港口资料

新加坡港口相关资料 一、新加坡港-基本概况 主要工业以电子电器,炼油及船舶修造为三大支柱部门。该港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它已是世界上电脑磁盘和集成电路的主要生产国,还有炼油业,它是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工业除三大支柱部门外,还有纺织、食品、交通设备、建筑等也较发达。新加坡还是欧、亚及大洋洲的航空中心。旅游业也是主要外汇来源之一。新加坡境内自然资源缺乏,粮食的全部和蔬菜的半数均依靠进口 该港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4~34摄氏度。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雨季。全年平均降雨量2400mm。属全日潮港,平均潮差为2.2米。 本港自然条件优越,水域宽敞,很少风暴影响,治区面积达538平方米,水深适宜,吃水在13m左右的船舶可运作中的新加坡港顺利进港靠泊,港口设备先进完善,并采用计算机化的情报系统,同时谋求用户手续的简化和方便。 ㈠基础设施 装卸设备有各种岸吊、门吊、集袋箱吊、汽车吊、铲车、叉车、卸货机、吸扬机、牵引车、拖船及滚装设施等,其浮吊最大起重能力达203吨,拖船功率最大为1400kW,还有直径为150~600mm的输油管供装卸石油使用。另有海上泊位多个,最大可泊35万载重吨的超级油船,丹戎巴葛码头为集装箱专用码头,有9个干线泊位和3个支线泊位,其中有6个泊位可靠6艘"第三代"集装箱船舶同时作业,集装箱堆场可存放3.1万TEU,有最新式的用于堆垛集装箱的橡胶轮胎式装卸机。这批装卸机最大起重能力达40吨,跨距22.7m,提升高度19m,轴距8m,运行速度在提升时为17m/min,在横移时为70m/mjn,在行走时为134m/min,最高能堆垛7层,而普通装卸机只能堆垛5层,并能自动将吊钩放到集装箱上方所需的位置上。另外在两个大门口还没有16个车道的电子地磅。裕廊码头的周围是新加坡最大的裕廊工业区,它对该码头干、液、散货的输出入起了一定作用,该码头有9个深水泊位,最大可停靠30万载重吨的船舶,有仓库8.5万平方米,堆场23.4万平方米,谷仓容量达4.8万吨,有链带式干散货卸货机,可直接把货物运往仓库,散货的装卸能力每天达1.4万吨。该港炼油厂的贮藏容量达80万立方米,精炼能力每天为120万桶(约16万吨),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鹿特丹和休斯顿。本港早在1891年就开始转口贸易,自由贸易区分布在港区内,面积达4.05平方千米,码头岸线长这4.83km。过境货物仓库为12万平方米,露天堆场为8.4万平方米。 港口功能 从1960年开始,集装箱运输在世界上逐渐兴起。新加坡抓住机遇,开

新加坡学习总结报告

新加坡学习总结报告 新加坡被称之为花园城市果然名不虚传,道路两旁是鳞次栉比的棕榈树和热带植物,就连繁华的商业区也掩映在绿色的环抱中,过街人行天桥和地铁站都是花团锦簇。 新加坡就是个种族大熔炉,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外来白种人聚集在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迷你国度相安无事,各自保存着自己的民族习性和文化。地铁站的站牌和广播通常都是由英语、华语、马来语、印度语这四种语言组成,真是一个也不得罪。新加坡的交通系统也比较发达,3条地铁线和公交线四通八达,地铁站和公交换乘站离得很近,几步路就到了,比较方便。 新加坡城市很干净,交通规则也遵守的比较严格,当然也见到几次乱穿马路的人,遇到斑马线车辆会停下来让行人先通过,这点感觉非常不错,新加坡马路虽然不宽,但是基本不会堵车,这和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是分不开的。 我们学习所在学校是南洋理工学院,层次相当于我们这里五年高职或者大专院校。在这里我切身体会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学生培养目标:培养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

南洋理工学院的课程设置采用了2+1课程模式:两年进行基础和专业学习,一年进行企业项目研究与实习。第一、二学年宽基础培训,进行基础课程、选修课程、专业课程学习,在大讲堂上理论课,通常是在一、两百人,小课室做实验,通常七、八个人从事小型项目研究或实验,每个项目最多不超过25人。学校倡导学生电子化学习,85%左右学生拥有笔记本电脑,没有笔记本电脑的学生,学校无偿提供公用台式液晶电脑供学生使用,学校拥有1600个座位的电子学习坊。学校不给学生订购统一教材,教材的使用有几种途径,一是教师上课用的讲稿印刷给学生,二是学生通过Internet网络查找相关材料,三是教师圈出几种教材让学生参考到书店自行选购。第三学年,6个月时间不再到讲堂和课室上课,专门从事企业项目研究、实验、校内项目设计、到企业实习等。这种课程模式,使职业学院的学生不是关在学校里死读书,不是脱离实际只学习课本知识,不是只是模拟、模仿,而是有可能深入企业,接触、了解工业生产实际,尤其是通过参与企业项目的研究,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生产实际,一改其他职业类学校至多让学生在实验室里从事简单的操作训练、或从事脱离实际的模拟研究的局面,而且在企业项目研究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参与研究,使学生专业知识得以拓展、综合。在这样的课程设置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具有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实际工作环境之中的能力,它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机会,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为企业所欢迎的高素质、应用型、开发型的专业技术人才。

信托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信托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投资摘要 关键结论与投资建议 信托公司往往被定义为金融业中的“坏孩子”,但其较强的盈利能力可能要超出市场认知。我们统计了行业68家信托公司自2010年以来的经营表现,就平均ROE而言,超过30%的有三家公司,分别为安信信托、中融国际信托和四川信托;超过20%的有16家公司,占比高达23.5%,体现出明显领先于一般行业的盈利能力,具有显著投资价值。 行业分化正在逐步拉大,具备较强主动管理能力的信托公司已体现出更好的适应力和盈利能力。自2012年以来,信托公司的通道类业务越来越多的受到基金子公司和券商资管的竞争,通道业务费率持续下滑,同时带动信托行业报酬率下滑。但行业承压期往往也是公司进行分化的时点,主动管理能力已经成为行业分化的最重要塑造力,而上市信托公司中,安信信托、经纬纺机(子公司中融信托)和爱建集团(子公司爱建信托)都表现出了优于行业的特性。按信托公司的盈利能力以及估值水平,我们推荐板块的投资机会,按排序为:安信信托、爱建集团、经纬纺机和陕国投A。 核心假设或逻辑 第一,通道业务费率持续受到资管行业竞争的影响而走低,信托行业面临越来越大的转型压力; 第二、行业分化沿着主动管理能力这一维度逐步展开,在资本利用效率和信托报酬率上具有优势的公司也将持续跑赢行业; 第三,监管政策或将对通道类业务形成冲击,依靠通道类业务实现盈利的信托公司将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而已具备较强主动管理能力的信托公司则在行业分化中越来越具备相对优势; 第四,信托公司具备权益杠杆乘数较低、ROE较高且具备良好稳定性的特点,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第五,我们认为估值方法主要由企业背后的业务模式决定,就非银金融领域而言,由于业务运营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板块使用估值方法也不同,其中券商、财险适用于PB估值法,寿险适用于P/EV估值法,而信托公司更适用于PE估值法, 与市场预期不同之处 首创性的从资本效率、信托业务报酬率、固有业务投资收益率三个维度构建了信托行业ROE度量框架,并且给出了行业ROE的敏感性分析表。 我们系统讨论了信托公司的估值体系,并且指出估值方法的选择由背后的业务逻辑决定,信托公司具备盈利能力稳定性强、表内资产和表外资产并存的特点,更适用于PE估值。 市场采用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认为监管政策或将对通道业务展开更严格监管,从而使信托行业承压,进而压制信托估值。我们认为行业分化已经开始,优质信托股的绝大部分盈利靠主动管理类业务实现,对通道类业务敏感性更低,且分化阶段是龙头股投资的良好时点。 股价变化的催化因素 宏观经济好于预期;上市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持续增强,信托报酬率继续领先行业。 核心假设或逻辑的主要风险 监管趋严、行业竞争加剧。

新加坡教育情况考察报告

新加坡教育情况考察报告 2018年金秋十月中旬,我考察组一行16人赴新加坡教育考察团前往新加坡,参观了新加坡的三所中学、一所初级学院、一所大学和一所中学宿舍,与新加坡教育部官员、中正中学和四德女子中学领导、德明政府学校宿舍辅导教师等进行了座谈,了解和亲眼目睹了新加坡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的一些现状和情况,感慨颇多。 不断分流的教育体制 新加坡的小学至中学同国内一样是6+6学制,共12年,但具体结构上与我们的差别很大,一是采取不断的分流,二是初中叫中学,高中叫初级学院、理工学院或工艺教育学院。新加坡小学实行4+2学制,小学4年级完后就分流成EM1、EM2、EM3,6年后就进行小学离校考试,根据成绩报读各中学。中学(即初中)读4年,毕业时参加英国剑桥普通文凭考试(即0水准考试),根据成绩报读不同的高中。成绩优秀生就可读初级学院,它是大学预科,读上初级学院就是向大学的门槛迈进。次等生就可读理工学院,再次等生只能就读工艺教育学院。这两类学院毕业后其文凭即为大专。如果理工学院毕业生成绩冒尖的,可申请读大学,入学者就直接进入大学二年级。重庆的初三留新学生所就读的中学,包括中正中学、四德女子中学、淡马锡中学和海星中学,都是新加坡200多所中学中排名前10名内的名牌中学,他们毕业后就报读初级学院,然后毕业后申报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三所大学,也可申报读英国剑桥等大学或其他国家的大学。

东西方教育的结合 东西方教育有许多不同之处,最明显之处在于:东方教育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以考试成绩排名,学生死记硬背的成分多。西方教育注重知识的点拨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给学生留有思考、发挥和创造的较大空间。而新加坡的教育将东西方的两种教育进行结合,吸取各自的一些东西,试图建立一种东西方融合的教育制度。中学以分数排定名次来评价优劣,也以分数排名收生;大学生以积分多而选住好宿舍,学习优等方能申请社会兼职(打工);较多的死记硬背、补课、家教、学生负担过重等在新加坡也一路通行。同时,上午行课、下午搞社团兴趣等课外活动;鼓励学生能说会道、会思善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发挥特长等在新加坡也搞得有滋有味。在考察中我老是有一种感觉时时浮现,那就是新加坡教育有东方的十分看重成绩,又有西方的大肆张扬个性和爱好。可以说,只要你有能耐,甭管你是哪方面的能耐,你都能在新加坡找到用武之地,特别是上了初级学院和大学,各种比赛都是你施展才华的舞台,如果你是德才兼备者,国家的、企业的许多奖学金都向你张开双臂,顶尖者还能获得最高奖--总统奖学金。重庆初三留新学生在这种教育环境中体会最深。尽管他们有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潜质和习惯,然而他们一刻也不可懈怠,因为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向着初级学院和大学直奔。 我们向新加坡教育部官员询问了几个数字:新加坡计划小学生人数的20-25%读大学,40-45%读理工学院,35-40%读初级学院;中国初三留新学生的水平,相当于新加坡中三学生水平的前20%;中国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