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培训内容.docx

质量管理培训内容.docx
质量管理培训内容.docx

质量管理培训内容

质量管理的涵义关于“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QM”这一术语的含义有着不尽一致的表述 : 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规定“质量管理是指全部管理职能的一个方面。该管理职能负责质量方针

的制订与实施。” ISO840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标准中将质量管理的含义进行了扩展规定“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来使其实现的所有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并说明质量管理是各级管理者的职责但必须由最高领导者来推动实施中涉及到单位的全体成员。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必须考虑经济因素。由此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

质量管理是指为了实现质量目标而进行的所有管理性质的活动。质量管理的发展史 1.工业时代以前的质量管理虽然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最原始的质量管理方式已很难寻觅但我们可以确信人类自古以来

一直就面临着各种质量问题。古代的食物采集者必须了解哪些果类是可以食用的而哪些是有毒的古代的猎人必须了解哪些树是制造弓箭最

好的木材。这样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质量知识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

人类社会的核心从家庭发展为村庄、部落产生了分工出现了集市。在

集市上人们相互交换产品主要是天然产品或天然材料的制成品

产品制造者直接面对顾客产品的质量由人的感官来确定。随着社会的发展村庄逐渐扩展为商品交换新的行业——商业出现了。买卖双方不现直接接触了而是通过商人来进行交换和交易。在村庄集市上通行

的确认质量的方法便行不通了于是就产生了质量担保从口头形式的

质量担保逐渐演变为质量担保书。商业的发展要使彼此相隔遥远的连锁性厂商和经销商之间能够有效地沟通新的发明又产生了这就是质量规范即产品规格。这样有关质量的信息能够在买卖双方这间直接沟通无论距离多么遥远产品结构多么复杂。紧接着简易的质量检验方法

和测量手段也相继产生这就是在手工业时期的原始质量管理。由于这时期的质量主要靠手工操作者本人依据自己的手艺和经验来把关

因而又被称为“操作者的质量管理”。18 世纪中叶欧洲爆发了工业革命其产物就是“工厂”。由于工厂具有手工业者和小作坊无可比拟的优势导致手工作坊的解体和工厂体制的形成。在工厂进行的大批量生产带来了许多新的技术问题如部件的互换性、标准化、工装和测量的精度

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催促着质量管理科学的诞生。 2.工业化时代的质量管理 20 世纪人类跨入了以“加工机械化、经营规模化、资本垄断化”为特征的工业化时代。在过去的整整一个世纪中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 20 世纪初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质量的检验。质量检验所使用的手段是各种的检测设备和仪表方式是严格把关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其间美国出现了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科学管理”提出了在人员中进行科学分工的要求并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中间在加一个检验环节以

便监督、检查对计划、设计、产品标准等项目的贯彻执行。这就是说计划设计、生产操作、检查监督各有专人负责从而产生了一支专职检查队伍构成了一个专职的检查部门这样质量检验机构就被独立出来

了。起初人们非常强调工长在保证质量方面的作用将质量管理的责任

由操作者转移到工长故被人称为“工长的质量管理”。后来这一职能又由工长转移到专职检验人员由专职检验部门实施质量检验。称为“检验员的质量管理”。质量检验是在成品中挑出废品以保证出厂产

品质量。但这种事后检验把关无法在生产过程中起到预防、控制的作用。废品已成事实很难补救。且百分之百的检验增加检验费用。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其弊端就突显出来。一些著名统计学家和质量管理专家就注意到质量检验的问题尝试运用数理统

计学的原理来解决使质量检验既经济又准确1924 年美国的休哈特提出了控制和预防缺陷的概念并成功地创造了“控制图”把数理统计方法引入到质量管理中使质量管理推进到新阶段。 1929 年道奇

H.F.Dodge 和罗米克 H.G.Romig发表了《挑选型抽样检查法》论文。统计质量控制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数理统计方法与质量管理的结

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在短时期内解决美国 300 万参战士兵的军装规格是服从正态分布的。因此他建议将军装按十种规格的不同尺寸加工不同的数量。美国国防部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制成的军装基本符合士兵体裁的要求。后来他又将数理统计的原理运用到质量管理中来并发明了控制图。他认为质量管理不仅要搞事后检验而且在发现有废品生产的先兆时就进行分析改进从而预防废品的产生。控制图就是运用数理统计原理进行这种预防的工具。因此控制图的出现是质量管理从单纯事后检验转入检验加预防的标志也是形成一门独立学

科的开始。第一本正式出版的质量管理科学专著就是1931 年休哈特

的《工业产品质量经济控制》。在休哈特创造控制图以后他的同事在1929 年发表了《抽样检查方法》。他们都是最早将数理统计方法引入

质量管理的为质量管理科学做出了贡献。然而休哈特等人的创见除了他们所在的贝尔系统以外只有少数美国企业开始采用。特别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工业生产受到了二十年代开始的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先进

的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没有能够广泛推广。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统计质量管理才得到了广泛应用。这是由于战争的需要美国军工生产急剧发展尽管大量增加的检验人员产品积压待检的情况日趋严重有

时又不得不进行无科学根据的检查结果不仅废品损失惊人而且在战场

上经常发生武器弹药的质量事故比如炮弹炸膛事件等等对士气产生极

坏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军政部门随即组织一批专家和工程

技术人员于 19411942年间先后制订并公布了 Z1.1《质量管理指南》、

Z1.2《数据分析用控制图》、Z1.3《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控制图法》

强制生产武器弹药的厂商推行并收到了显著效果。从此统计质量管理

的方法才得到很多厂商的应用统计质量管理的效果也得到了广泛的

承认。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许多企业扩大了生产规模除原来生

产军火的工厂继续推行质量管理的条件方法以外许多民用工业也纷

纷采用这一方法美国以外的许多国家如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墨西哥、日本也都陆续推行了统计质量管理并取得了成效。但是统计质量管理也存在着缺陷它过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使人们误认

为“质量管理就是统计方法”“质量管理是统计专家的事”。使多数人感到高不可攀、望而生畏。同时它对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只局限于制造和

检验部门忽视了其它部门的工作对质量的影响。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各

个部门和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制约了它的推广和运用。这些问题的解决又

把质量管理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五十年代以来生

产力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出现了很多新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面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五十年代以来火箭、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等大型、精密、复杂的产品出现对产品的安全性、

可靠性、经济性等要求越来越高质量问题就更为突出。要求人们运用

“系统工程”的概念把质量问题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

以综合分析研究实施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管理。六十年代在管理理

论上出现了“行为科学论”主张改善人际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突出“重

视人的因素”注意人在管理中的作用。随着市场竞争尤其国际市场竞争

的加剧各国企业都很重视“产品责任”和“质量保证”问题加

强内部质量管理确保生产的产品使用安全、可靠。由于上述情况的出

现显然仅仅领带质量检验和运用统计方法已难以保证和提高产品

质量促使“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逐步形成。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

概念的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阿曼德·费根堡姆。 1961 年他发

表了一本著作《全面质量管理》。该书强调执行质量职能是公司全体人

员的责任他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

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

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活动构成为一体的有效体系”。

六十年代以来费根堡姆的全面质量管理概念逐步被世界各国所

接受在运用时各有所长在日本叫全公司的质量管理CWQC 。我国自

1978 年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C 以来在实践上、理论上都有所发

展也有待于进一步探索、总结、提高。综上所述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质量管理的理论逐趋完善更趋科学性更趋实用性。各国在

运用“质量管理”理论时都各有所长。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产品的生产销售已打破国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质量的观

点也不一样这往往会形成国际贸易的障碍或鸿沟。需要在质量上有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准则。3.质量管理的国际化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产品和资本的流动日趋国际化相伴而产生的是国际产品质量保

证和产品责任问题。 1973 年在海牙国际司法会议上通过了《关于产品责任适用法律公约》之后欧洲理事会在丹麦斯特拉斯堡缔结了《关于造成人身伤害与死亡的产品责任欧洲公约》同时旨在消除非关税壁

垒经缔约国谈判通过的《技术标准守则》对商品质量检测合格评定、

技术法规等方面作了详尽的规定。由于许多国家和地方性组织相继发布了一系列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制订质量管理国际标准已成为

一项迫切的需要。为此经理事会成员国多年酝酿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于 1979年单独建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TC176 负责制订

质量管理的国际标准。 1987 年 3 月正式发布 ISO9000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该标准总结了各先进国家的管理经验将之归

纳、规范。发布后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并予以贯彻适应了国际贸易发

展需要满足了质量方面对国际标准化的需求。质量管理百年历程详细工业革命前产品质量由各个工匠或手艺人自己控制 1875 年泰

勒制诞生——科学管理的开端最初的质量管理——检验活动与其他

职能分离出现了专职的检验员和独立的检验部门。1925 年休哈特

提出统计过程控制SPC 理论——应用统计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

以减少对检验的依赖。1930 年道奇和罗明提出统计抽样检验方法。1940 年代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应用统计质量控制技术取得成效美国军方资供应商在军需物中推进统计质量控制技术的应用美国军方制定了战时标准 Z1.1、Z1.2、Z1.3——最初的质量管理标准。三个标准

以休哈特、道奇、罗明的理论为基础。1950 年代戴明提出质量改进的观点——在休哈特之后系统和科学地提出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

质量和生产力的持续改进强调大多数质量问题是生产和经营系统的

问题强调最高管理层对质量管理的责任。此后戴明不断完善他的理论

最终形成了对质量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的“戴明十四法”。开始开发提高可靠性的专门方法——可靠性工程开始形成 1958年美国军方制定了 MIL-Q-8958A 等系列军用质量管理标准——在 MIL-Q-9858A 中

提出了“质量保证”的概念并在西方工业社会产生影响。1960 年代初朱兰、费根堡姆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他们提出为了生产具有

合理成本和较高质量的产品以适应市场的要求只注意个别部门的活

动是不够的需要对覆盖所有职能部门的质量活动策划。戴明、朱兰、费根堡姆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日本被普遍接受。日本企业创造了全面质

量控制TQC 的质量管理方法。统计技术特别是“因果图”、“流程图”、“直方图”、“检查单”、“散点图”、“排列图”、“控制图”等

被称为“老七种”工具的方法被普遍用于质量改进。 1960 年代中北大西

洋公约组织 NATO 制定了 AQAP 质量管理系列标准—— AQAP 标准以

MIL-Q-9858A 等质量管理标准为蓝本。所不同的是 AQAP 引入了设计质量控制的要求。 1970 年代 TQC 使日本企业的竞争力极大地提高其中轿车、家用电器、手表、电子产品等占领了大批国际市场。因此促进了日本经济的极大发展。日本企业的成功使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日本质量管理学家对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时期产生了石川馨、田口玄一等世界著名质量管理专家。这一时期产生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包括JIT—准时化生产、Kanben—看板生产、 Kaizen—持续改善、 QFD—

质量功能展开、田口方法、新七种工具关联图法、KJ 法、系统图、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法、PDPC 法以及箭条图。由于田口博士的努力和贡献质量工程学开始形成并得到巨大发展。 1979 年英国制

定了国家质量管理标准 BS5750——将军方合同环境下使用的质量保

证方法引入市场环境。这标志着质量保证标准不仅对军用物资装备的

生产而且对整个工业界产生影响。 1980 年代菲利浦 .克罗斯比提出“零缺陷”的概念。他指出“质量是免费的”。突破了传统上认为高质量是以低成本为代价的观念。他提出高质量将给企业带来高的经济回

报。质量运动在许多国家展开。包括中国、美国、欧洲等许多国家

设立了国家质量管理奖以激励企业通过质量管理提高生产力和竞争

力。质量管理不仅被引入生产企业而且被引入服务业甚至医院、机关和学校。许多企业的高层领导开始关注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战略管理模式进入企业。 1987 年 ISO9000 系列国际质量管理标准问世——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对全世界 1987 年版的 ISO9000 标准

很大程度上基于BS5750。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对

经济和贸易活动产生影响。1994 年 ISO9000系列标准改版——新的ISO9000 标准更加完善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第三方质量认证

普遍开展有力地促进了质量管理的普及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朱兰博士提出“即将到来的世纪是质量的世纪”1990 年代末全面质量管理TQM 成为许多“世界级”企业的成功经验证明是一种使企业获得核心

竞争力的管理战略。质量的概念也从狭义的符合规范发展到以“顾客满意”为目标。全面质量管理不仅提高了产品与服务的质量而且在企

业文化改造与重组的层面上对企业产生深刻的影响使企业获得持久的

竞争能力。在围绕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开发和生产周期方

面新的管理方法层出不穷。其中包括并行工程CE、企业流程再造BPR 等。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就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

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20 世纪 50 年代末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费根堡姆和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

了“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的概念认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客户要求的

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提供服务把企业各部门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中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60 年代初美国一些企

业根据行为管理科学的理论在企业的质量管理中开展了依靠职工“自我控制”的“无缺陷运动”Zero Defects日本在工业企业中开展质量管理小组 Q.C.Circle/Quality Control Circle 活动行使全面质量管理活动迅

速发展起来。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可以概况为四句话十八字即

一个过程四个阶段八个步骤数理统计方法。一个过程即企业管理是一个过程。企业在不同时间内应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企业的每项生

产经营活动都有一个产生、形成、实施和验证的过程。四个阶段根据管理是一个过程的理论美国的戴明博士把它运用到质量管理中来

总结出“计划 plan—执行 do—检查 check—处理 act ”四阶段的循环方式简称 PDCA 循环又称“戴明循环”。八个步骤为了解决和改进质量问题 PDCA 循环中的四个阶段还可以具体划分为八个步骤。 1 计划阶段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或影响

因素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计划制

定措施。 2 执行阶段执行计划落实措施。 3 检查阶段检查计划的实施

情况。 4 处理阶段总结经验巩固成绩工作结果标准化提出尚未解决的

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在应用 PDCA 四个循环阶段、八个步骤来解决质量问题时需要收集和整理大量的书籍资料并用科学的方法进行

系统的分析。最常用的七种统计方法他们是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分层法、相关图、控制图及统计分析表。这套方法是以数理统计为理

论基础不仅科学可靠而且比较直观。全面质量管理原理概述 1.在“质量控制” QualityControl 这一短语中“质量”一词并不具有绝对意义上的“最好”的一般含义。质量是指“最适合于一定顾客的要求”。这些要求是 a.产品的实际用途 b.产品的售价。 2.在“质量控制”这一短语中“控制”一词表示一种管理手段包括四个步骤 a.制订质量标准 b.评价标准的执行情况 c.偏离标准时采了纠正措施 d.安排改善标准的计划。 3.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可以划分为两大类a.技术方面的即机器、材料和工艺 b.人方面的即操作者、班组长和公司的其他人员。在这两类因素中人的因素重要得多。 4.全面质量管理是提供优质产品所永远需要的优良的产品设计加工方法以及认真的产品维修服务等活动的一种

重要手段。 5.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适用于任何制造过程由于企业行

业、规模的不同方法的使用上略有不同但基本原理仍然是相同的。方法上的差别可概括为在大量生产中质量管理的重点在产品在单件小

批生产中重点在控制工序。 6.质量管理贯穿在工业生产过程的所有阶段。首先是向用户发送产品并且进行安装和现场维修服务。7.要有效地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就必须在生产或服务过程的所有主

要阶段加以控制。这些控制就叫质量管理工作Jobofqualitycontrol 按其性质可分为四类 a.新设计控制 b.进厂材料控制 c.产品控制 d.专题研究。8.建立质量体系是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与手

段。9.质量成本是衡量和优化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手段。10.在组织方面全面质量管理是上层管理部门的工具用来委派产品质量

方面的职权和职责以达到既可免除上层管理部门的琐事又可保留上

层管理部门确保质量成果令人满意的手段的目的。11.原则上总经理应当成为公司质量管理工作的“总设计师”同时他和公司其他主要职能部门还应促进公司在效率、现代化、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发挥。12.从人际关系的观点来看质量管理组织包括两个方面 a.为有关的全体人员和部门提供产品的质量信息和沟通渠道 b.为有关的雇员和部门参与整个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手段。 13.质量管理工作必须有上层管理

部门的全力支持。如果上层管理部门的支持不够热情那么向公司内其

他人宣传得再多也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效果。 14.在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中

无论何时、何处都会用到数理统计方法但是数理统计方法只是全面

质量管理中的一个内容它不等于全面质量管理。 15.应该认真地在公司

的范围内逐步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明智的做法是选择一两个质量

课题加以解决并取得成功然后按这种方式一步一步地实施质量管理计划。

16.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从根源处控制质

量。例如通过由操作者自己衡量成绩来促进和树立他对产品质量的责

任感和关心就是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积极成果。编辑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全面质量管理注重顾客需要强调参与团队工作并力争形成一

种文化以促进所有的员工设法、持续改进组织所提供产品/服务的质

量、工作过程和顾客反应时间等它由以下要素构成如图所示全面质量管理由结构、技术、人员和变革推动者四个要素组成只有这四个方

面全部齐备才会有全面质量管理这场变革。全面质量管理有三个核

心的特征即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全面的质量管

理。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即要求全部员工无论高层管理者还是普通

办公职员或一线工人都要参与质量改进活动。参与“改进工作质量管

理的核心机制”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原则之一。

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安全教育内容 新进厂施工人员必须熟知施工现场规章制度和遵章守纪教育 一:施工人员需熟知三不伤害: 1.不伤害自己 2.不伤害他人 3.不被他人伤害 二:各项目部要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开展安全教育、安全各项演练。三:新工人安全生产须知 1、新工人进入工地前必须认真学习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未经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操作。 2、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并系好下颚带,严禁酒后上岗。 3、在没有防护措施的二米高处,陡坡施工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4、文明施工是窗口,进入施工的人员要文明施工,不得野 蛮施工。 5、不懂电气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玩弄机电设备。 6、建筑材料和构件要堆放整齐稳妥,不要过高。 7、危险区域要有明显标志,要采取防范措施,夜间要设红 灯示警。 8、特殊工种(电工、焊工、、起重工、架子工、各种车辆 司机等)必须经过有关部门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发给操作 证,方准独立操作。

9、施工现场禁止穿拖鞋、高跟鞋、赤脚和易滑、带钉的鞋和 赤膊操作。 10、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警告牌、脚 手架连接铅丝或连接件不得擅自拆除,需要拆除必须经过 加固后经施工负责人同意。 11、施工现场的洞、坑、井架、升降口、漏斗等危险处,应 有防护措施并有明显标志。 12、不准坐在脚手架防护栏杆上休息和在脚手架上睡觉。 13、拆下的刚模板、扎头或木模、支撑要及时整理,铁钉要 及时拔除。 14、砌墙斩砖要朝里斩,不准朝外斩,防止碎砖坠落伤人。 15、工具用好后要随时装入工具袋。 16、脚手板两端间要扎牢、防止空头板(竹脚手片应四点扎 牢)。 17、单梯不得缺档,不得垫高,单梯上不要扎牢,下部要有 防滑措施。 18、挂梯上部要挂牢,下部要绑扎。 19、夜间施工必须有充分的照明。 四:施工人员要遵守一下操作规程和现场纪律 1.参加施工的工人,要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作业,坚守工作岗位,严禁酒后操作。 2.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措施,进入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一、施工现场防火安全规定 (1)施工现场负责人应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防火安全工作,加强施工现场的消防管理和检查工作。 (2)施工现场都要建立、健全防火检查制度,发现火险隐患,必须立即消除,一时难以消除的隐患,要定人员、定时间、定措施限期整改。 (3)施工现场发生火警或火灾,应立即报告公安消防部门,并组织力量扑救。 (4)根据“四不放过”的原则,在火灾事故发生后,做好现场保护和会同消防部门进行现场勘察的工作。对火灾事故的处理提出建议,并积极落实防范措施。 (5)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均要符合消防要求。 (6)施工现场应明确划分用火作业、易燃可燃材料堆场、仓库、易燃废品集中站和生活区等区域。 (7)施工现场夜间应有照明设备,保持消防车通道畅通无阻,并要安排力量加强值班巡逻。(8)施工作业期间需搭设临时性建筑物,必须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拆除。不得在高压架空线下面搭设临时性建筑物或堆放可燃物品。 (9)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指定专人维护、管理、定期更新,保证完整好用。(10)在土建施工时,应先将消防器材和设施配备好。 (11)焊、割作业点,氧气瓶、乙炔瓶、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应符合有关规定;如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应执行动火审批制度,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离措施。 (12)施工现场的焊割作业,必须符合防火要求,并严格执行“电焊十不烧”规定。(13)施工现场用电,应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加强电源管理,防止发生电气火 二、施工现场防火须知 1、施工现场未经批准不得任意动用明火。 2、油漆间、木工棚及危险品仓库等易燃易爆场所和规定的禁火区严禁吸烟。 3、非电工严禁擅自装接用电器具、拉设电线。 4、消防器材不得挪作他用,周围不准堆物,保持道路畅通。 三、木工棚防火须知 1. 木工棚内严禁吸烟。

医疗质量管理技能培训内容

医疗质量管理技能培训 一、医疗质量管理技能什么是医疗质量管理技能?即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质量管理工具,对构成医疗质量的各个部分,对各部门各环节进行医疗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以医院为整体,通过全院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行政后勤服务人员等)的共同努力,利用各种方法持续地改进医疗服务的各环节质量,以满足病人的要求。概括为: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 质量管理常用工具 工具一:PDCA循环 作为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最早由统计学家休哈特提出构想,1950年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加以宣传,并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中进行广泛的应用与完善,被成为戴明环。 一个不间断的确立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的动态循环过程,每循环一次,质量就得到改进,反映了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一般规律。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 一是计划阶段: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确定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研究对策,提出改进计划,并预期其效果。 二是执行阶段:执行计划,按照计划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三是检查阶段: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结果,分析对比实际达到

的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的差异。 四是总结处理阶段: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总结,把经验纳入有关标准、制度和规定之中,以便巩固和提高质量;把没有解决的质量问题作为新的质量问题,转入下一次PDCA循环。工具二:标杆管理 所谓标杆管理,是将产品和服务与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或者本领域领导者相比较的持续流程,通过借鉴先进的模式和理念,对本组织进行改造,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最佳管理方式,是一种有目的、有目标的学习、模仿和创新过程。 标杆管理提供了一个清楚认识自我的工具,便于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缩短自己与领先者的距离。 要点在于:学习——思考——创新 工具三: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又叫畅谈法、智力激荡法。它是采用会议的方式,引导会议成员围绕某个中心议题创造性地思考,发表看法,通过与会者之间的互相启发、互相刺激,产生创造性设想的连锁反应不断地、大量地诱发和产生出创造性设想的一种集体创造思维的方法。工具四:因果分析图 又称为鱼骨图(Fishbone)。是为了寻找某种质量问题的原因,采用召开调查会的办法将员工的意见反映在因果图上。 集思广益 一张因果图只解决一个质量问题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

第2章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 建立满足何种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对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ISO/TC176将其对质量管理体系研究的结果在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作了清晰的表述。质量管理体系基础是以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作为基本理论给出的。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为ISO9001及ISO9004标准的制定给出老总体原则要求。 2.1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1.为什么需要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任何组织的管理者在管理上都有自己认为可行原则,因为有什么样的原则就会得到什么样的政策,有什么样的政策就会得到什么样的制度。原则是从经验中得到的。本标准提出的八项管理原则是在成功的组织的质量管理中总结出来的,与全面质量管理所公认的原则很相似,是2000版ISO9000族的理论基础。为了制定这些原则,ISOTC176技术委员会曾成立了一个专门工作小组,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广泛的意见征询,并在充分的数据基础上得出了八项原则,其中顾客满意获得最多的一致意见。八项原则给质量管理提供了正确的观点,正确的方法来自于正确的观点。八项原则也是重要的质量意识,是一些管理哲学,是一种管理的境界。 八项原则会影响和产生组织的质量行为,其结果必然带来管理的效益。标准加原则可构成完整的管理。标准能产生组织的规范,但原则的作用不仅如此,当规范覆盖不到某些方面时,原则还管用,而且经常是在这种时候起作用。所以八项原则也是标准的延伸;标准不及之处只能由设定的原则来弥补。 质量管理本无界,而标准则使管理变得有界,管理原则超越了标准的界限。对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来讲原则比标准要求还重要,原则运用得好所起到的作用是标准要求无法替代的。管理人员的层次越高依靠原则进行管理的机会就越多。 2.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阐述 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其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 任何产品都因需求而产生,这是产品的起源。而在多数的情况下是先有组织后有产品,这是因为组织完成了将需求转化成产品的过程。然后组织为产品而存在,以产品为先,产品决定了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但是,需求的产生在顾客那里,在市场那里,也就是说,顾客、市场决定了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产品是对顾客需求理解的结果,组织的生命力在于对顾客当前的和未来需求的理解。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是使组织的管理者清楚认识到,首先应把组织放在市场的位置上,贴近顾客,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这是组织质量管理的起源。所以该原则也是经营原则。 这一原则表明,组织的管理应把重点放在理解顾客的需求上,特别是未来的需求上。只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资料全

天津市宝坻区云景嘉园住宅小区工程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编制: 审核: 审批: 二〇一七年五月十一日

目录 第一章项目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0 第二章质量管理生产目标 0 第一节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1) 第二节质量管理组织结构图(即质量保证体系图) (1) 第三节项目管理人员质量责任制 (2) 第三章质量保证体系说明 (9) 第四章质量管理制度 (9) 第一节技术交底制度 (9) 第二节工序交接检制度 (10) 第三节工程签证检查制度 (10) 第四节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10) 第五节施工过程的质量三检制 (10) 第六节严格执行材料半成品、成品采购及验收制度 (11) 第七节仪器设备的标定制度 (11) 第八节质量奖惩制度 (11) 第九节坚持持证上岗制度 (11) 第十节实行质量否决制度 (12) 第十节认真执行“样板制” (12) 第十二节做好施工中的协作配合工作 (12) 第五章分项工程施工过程控制框图 (12)

第二节模板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14) 第三节钢筋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14) 第三节钢筋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15) 第四节砼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15) 第四节砼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16) 第五节防水工程施工过程控制 (17) 第六节砌体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18)

第七节门窗安装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19) 第八节墙面抹灰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20) 第九节地面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21) 第七章技术质量管理奖罚制度 (23) 第八章质量管理例会制度 (26) 第九章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26)

第一章项目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依照项目法施工管理规定,云景嘉园住宅小区工程的特点,成立项目部工程质量管理小组。项目部组员及职责如下: 为了加强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为了每项工程都达到创天津市标化工程标准的管理目标,明确各级员工质量责任,联系实际,确保工程质量符合优质工程标准。根据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标准,天津市文明工地和优质结构工程的要求结合本工程分包单位较多等实际情况制订质量管理体系。 第二章质量管理生产目标 严格按照合同条款要求及现行规范标准组织施工,工程一次验收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和术语

员工教育训练教材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和术语 一、质量管理原则(以下为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a)以顾客为中心 b)领导作用 c)全员参与 d)过程方法 e)管理的系统方法 f)持续改进 g)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h)互利的供方关系 二、质量管理体系:(本标准适用于) a)通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寻求优势的组织。 b)对能满足其产品要求的供方寻求信任的组织。 c)产品的使用者。 d)就质量管理方面所使用的术语需要达成共识的人们(如:供方、顾客、行政执法机构)。 e)评价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或依据ISO9001的要求审核其符合性的内部或外部人员和机构(如:审核员、行政执法机构、认证机构)。 f)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提出建议的内部或外部人员。 g)制定相关标准的人员。 三、术语和定义 (一)有关质量的术语 1.质量: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 2.要求:明示的、习惯上隐含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3.质量要求:对产品、过程或体系的固有特性的要求。 4.等级: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或体系所作的分类或分级。 5.顾客不满意:顾客对某一事项未能满足其需求和期望的程度的意见。 6.顾客满意:顾客对基本一事项已满足其需求和期望的程度的意见。 7.能力:组织、体系或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 (二)有关管理的术语

1.体系(系统):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2.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3.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4.质量方针:由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与质量有关的组织总的意图和方向。 5.质量目标:与质量有关的,所追求的作为目的的事物。 6.管理:指导和控制组织的相互协调的活动。 7.最高管理者:在最高层指导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8.质量管理:指导和控制组织的与质量有关的相互协调的活动。 9.质量策划: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设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作业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其质量目标。 10.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达到质量要求。 11.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对达到质量要求提供信任。 12.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高有效性和效率 13.有效性:完成策划的活动并达到策划的结果的程度的度量。 14.效率:得到的结果与所使用的资源之间的关系。 (三)有关组织的术语 1.组织:职责、权限和相互相关关系得到有序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2.组织结构: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有序安排。 3.基础设施:组织永久性的设施和设备系统。 4.工作环境:人员作业时所处的一组条件。 5.顾客:接收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6.供方: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7.相关方: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四)有关过程的产品的术语 1.过程: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的系统。 2.产品:活动或过程的结果。 3.服务:无形产品在供方和顾客接口处完成的至少一项活动的结果。 4.软件:由承载媒体上的信息组成的知识产品。 5.外供产品:提供给组织外部顾客的产品。 6.项目:由一组有启止时间的、相互协调的受控活动所组成的特定过程,该过程要达到符合规定要求的目标,包括时间、成本和资源的约束条件。 7.设计与开发:将要求转换为规定的特性和产品实现过程规范的一组过程。 8.程序:为进行基本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讲义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讲义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讲义 第一章强制性产品认证

第一节概述 所谓3C认证,就是”中国强制认证”(英文名称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缩写为”CCC”,简称”3C”认证)。 3C认证是中国新的安全许可制度,统一并规范了原来的”CCIB认证”和”长城认证”,符合国际贸易通行规则,是中国质量认证体制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政策之一,既能从根本上强制企业提高管理水准和产品质量,又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准入秩序。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 12月3日发布, 5月1日起施行。从今年5月1日起(现已延期至8月1日),凡列入<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19大类132种产品,没有经过3C 认证的,一律不准出厂或进口,更不得上市销售。 第二节 3C认证步骤 3C认证模式:型式试验+初始工厂审查+获证后监督 1 认证申请 1.1 申请单元划分 1.2 申请资料 2 型式试验 3 初始工厂审查 4 获证后监督

4.1 认证监督检查频次 4.1.1 一般情况下从获证后的12个月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监督检查。 4.1.2 若发生下述情况之一可增加监督频次: 1) 获证产品出现严重安全、环保质量问题或用户提出安全、环保质量方面的投诉并经查实为生产厂责任时; 2) 认证机构有足够理由对获证产品与标准要求的符合性提出质疑时; 3) 足够信息表明生产厂因变更组织机构、生产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等,从而可能影响产品符合性或一致性时。 4.2 监督的内容 4.2.1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 从获证起的四年内,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范围应覆盖附件4的全部内容。每个工厂的复查时间一般为1~2个人日。 获证后的第五年,应按附件4的规定对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全面审查,审查内容和审查时间与初始工厂审查相同。 4.2.2 产品一致性检查 从获证起,按本规则4.3.1.2条的规定进行现场核查。现场核查中产品安全、环保性能的检查内容一般为产品例行检查中的制动、灯光调整和排放检测项目,但发生4.5.1.2条所列情况之一时应增加相应的型式试验项目,当工厂的检测条件不具备时应封样送指定检测机构检测。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原理

第 6 章全面质量管理基本原理 [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阐述戴明14 点质量管理方法的基本 理念;概括朱兰的质量管理方法;解释克劳士比质量管理理论的精髓;阐述马奎斯的全面质量管理核心理论;理解现代质量管理理念中高效组织的特点。 [ 教学重点] 戴明14 点质量方法、尤兰的质量管理方法、克劳士比质量管理理论、马奎斯全面质量管理核心理论、现代质量管理理念中高效组织的特点。 [ 教学难点] 让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以及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创 建高效组织。 [ 主要概念] 全面质量管理;缺陷率;质量理事会;高效组织 [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要点讨论 6.1 质量管理理论的演变 6.1.1 事后检验阶段科学管理公认的首创者是美国的泰罗。1911 年他发表了经典著作《科学管理原理》,在该著作中,他主张把产品的检查从制造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道独立的工序。这促成了质量管理的第一阶段——事后检验阶段。 6.1.2 统计质量检查阶段二战初期,美国大批生产民用品的公司转为生产各种军需品。当时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是由于事先没有办法控制废品的产生。1941 年和1942 年,美国制定了一系列战时质量管理标准。相对于检验把关的传统管理来说,统计质量管理是概念的更新、检查职能的更新,是质量管理方法上的一次飞跃。但这一阶段的质量管理侧重于制造过程,在实践当中难免过分强调数理方法的运用,而对有关的组织管理工作有所忽视。 6.1.3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从60 年代开始一直延续至今。促使统计质量管理向全面质量管理过渡的原因主要 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需要 2、60 年代在管理理论上出现了工人参与管理、共同决策、目标管理等新办法,在质量管理中出现了依靠工人进行自我控制的无缺陷运动和质量管理小组等等 3、保护消费者利益运动的兴起 (4)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剧烈 全面质量管理的雏形首先出现于19 世纪60 年代的日本,它对当时日本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19

医疗质量管理技能培训

医疗质量管理技能培训 主讲人许学哲 一、医疗质量管理技能 什么是医疗质量管理技能? 即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质量管理工具,对构成医疗质量的各个部分,对各部门各环节进行医疗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是以医院为整体,通过全院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行政后勤服务人员等)的共同努力,利用各种方法持续地改进医疗服务的各环节质量,以满足病人的要求。概括为: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 质量管理常用工具 工具一:PDCA循环 作为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最早由统计学家休哈特提出构想,1950年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加以宣传,并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中进行广泛的应用与完善,被成为戴明环。 一个不间断的确立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的动态循环过程,每循环一次,质量就得到改进,反映了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一般规律。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 一是计划阶段: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确定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研究对策,提出改进计划,并预期其效果。 二是执行阶段:执行计划,按照计划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三是检查阶段: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结果,分析对比实际达到的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的差异。 四是总结处理阶段: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总结,把经验纳入有关标准、制度和规定之中,以便巩固和提高质量;把没有解决的质量问题作为新的质量问题,转入下一次PDCA循环。 工具二:标杆管理 所谓标杆管理,是将产品和服务与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或者本领域领导者相比较的持续流程,通过借鉴先进的模式和理念,对本组织进行改造,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最佳管理方式,是一种有目的、有目标的学习、模仿和创新过程。 标杆管理提供了一个清楚认识自我的工具,便于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缩短自己与领先者的距离。 要点在于:学习——思考——创新 工具三:头脑风暴法

工地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培训内容教案资料

工地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工地安全教育内容 新进厂施工人员必须熟知施工现场规章制度和遵章守纪教育 一:施工人员需熟知四不伤害: 1.不伤害自己 2.不伤害他人 3.不被他人伤害 4.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二:各项目部要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开展安全教育、安全各项演练。 三:新工人安全生产须知 1、新工人进入工地前必须认真学习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未经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操作。 2、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并系好下颚带,严禁酒后上岗。 3、在没有防护措施的二米高处,陡坡施工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4、文明施工是窗口,进入施工的人员要文明施工,不得野蛮施工。 5、不懂电气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玩弄机电设备。 6、建筑材料和构件要堆放整齐稳妥,不要过高。 7、危险区域要有明显标志,要采取防范措施,夜间要设红灯示警。 8、特殊工种(电工、焊工、起重工、架子工、各种车辆司机等)必须经过有关部门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方准独立操作。 9、施工现场禁止穿拖鞋、高跟鞋、赤脚和易滑、带钉的鞋和赤膊操作。 10、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警告牌、脚手架连接铅丝或连接件不得擅自拆除,需要拆除必须经过加固后经施工负责人同意。 11、施工现场的洞、坑、井架、升降口、漏斗等危险处,应有防护措施并有明显标志。

12、不准坐在脚手架防护栏杆上休息和在脚手架上睡觉。 13、拆下的刚模板、扎头或木模、支撑要及时整理,铁钉要及时拔除。 14、砌墙斩砖要朝里斩,不准朝外斩,防止碎砖坠落伤人。 15、工具用好后要随时装入工具袋。 16、脚手板两端间要扎牢、防止空头板(竹脚手片应四点扎牢)。 17、单梯不得缺档,不得垫高,单梯上不要扎牢,下部要有防滑措施。 18、挂梯上部要挂牢,下部要绑扎。 夜间施工必须有充分的照明。 四:施工人员要遵守一下操作规程和现场纪律 1、参加施工的工人,要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作业,坚守工作岗位,严禁酒后操作。 2、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措施,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穿好防护鞋,在2米以上作业要有防护栏,安全网。系好安全带,安全带要高挂低用,安全帽要系好下颚带。 3、不得私自拆动施工现场的警告牌和防护措施。 4、机械和动力机的机座必须稳固,转动的危险部位要设置防护罩(例如砂轮机要有防护罩,施工人员在打磨时要戴好防护眼镜)。 5、工作前必须检查机械、仪表、工具等,确认完好方准使用。 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一机一闸一漏制。 7、施工现场消防器材要摆放在明显位置,并有专人负责,如发生火情要正确使用灭火器,扑灭火源根部。 8、遇有恶劣天气(如风力在6级以上)影响施工安全时,禁止进行露天高空、起重作业。 9、施工现场吊装材料、设备时,应有可靠的安全装置,不得长期停留在空中。

项目质量管理复习题

项目质量管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质量目标有多种来源,但大多数质量目标是由以下哪一项引起的?()A.技术B.顾客 C.产品D.社会推动 2.下面哪一项不属于 ...项目质量目标策划的原则?() A.必须满足质量方针和上一级质量目标的要求 B.质量目标应针对问题点 C.质量目标应切实可行 D.质量目标必须一成不变 3.在6σ管理组织中,以下哪一个角色的职责需要确定项目的管理重点?()A执行领导B倡导者 C大黑带D黑带 4.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中的“T”指的是以下哪一项?() A.产品的公差范围B.产品的标准偏差 C.质量数据分布中心D.中心偏移量 5.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 ...6σ管理组织中倡导者的职责?() A负责6σ管理的部署B构建6σ管理基础 C负责6σ管理实施中的沟通D确定项目的管理重点 6.以下哪一项描述不属于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的质量管理特点?() A.强调用“数据说话” B.应用统计方法 C.进行“三全”管理 D.进行工序控制 7. “三包”对产品质量问题来说是一种() A.补救措施B.预防措施 C.改进措施D.安全措施 8.控制图在生产工序中的主要作用是() A.发现不合格B.发现与区分异常波动 C.显示质量成本D.分析质量原因 9.六西格玛管理作为一种持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方法,最早起源于( ) A.摩托罗拉公司 B.通用电气公司 公司 D.索尼公司 10.以下哪一项属于鉴别成本?() A.质量审核费用 B.原材料检验费用 C.停工损失费用 D.保修费用 11.以下哪一项属于预防成本?() A.质量审核费用 B.原材料检验费用 C.停工损失费用 D.保修费用 12.以下哪一项属于内部损失成本?() A.质量审核费用 B.原材料检验费用 C.停工损失费用 D.保修费用 13.以下哪一项属于外部损失成本?() A.质量审核费用 B.原材料检验费用

工地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培训内容知识讲解

工地安全教育内容 新进厂施工人员必须熟知施工现场规章制度和遵章守纪教育 一:施工人员需熟知四不伤害: 1.不伤害自己 2.不伤害他人 3.不被他人伤害 4.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二:各项目部要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开展安全教育、安全各项演练。 三:新工人安全生产须知 1、新工人进入工地前必须认真学习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未经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操作。 2、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并系好下颚带,严禁酒后上岗。 3、在没有防护措施的二米高处,陡坡施工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4、文明施工是窗口,进入施工的人员要文明施工,不得野蛮施工。 5、不懂电气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玩弄机电设备。 6、建筑材料和构件要堆放整齐稳妥,不要过高。 7、危险区域要有明显标志,要采取防范措施,夜间要设红灯示警。 8、特殊工种(电工、焊工、起重工、架子工、各种车辆司机等)必须经过有关部门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方准独立操作。 9、施工现场禁止穿拖鞋、高跟鞋、赤脚和易滑、带钉的鞋和赤膊操作。 10、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警告牌、脚手架连接铅丝或连接件不得擅自拆除,需要拆除必须经过加固后经施工负责人同意。 11、施工现场的洞、坑、井架、升降口、漏斗等危险处,应有防护措施并有明显标志。

12、不准坐在脚手架防护栏杆上休息和在脚手架上睡觉。 13、拆下的刚模板、扎头或木模、支撑要及时整理,铁钉要及时拔除。 14、砌墙斩砖要朝里斩,不准朝外斩,防止碎砖坠落伤人。 15、工具用好后要随时装入工具袋。 16、脚手板两端间要扎牢、防止空头板(竹脚手片应四点扎牢)。 17、单梯不得缺档,不得垫高,单梯上不要扎牢,下部要有防滑措施。 18、挂梯上部要挂牢,下部要绑扎。 夜间施工必须有充分的照明。 四:施工人员要遵守一下操作规程和现场纪律 1、参加施工的工人,要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作业,坚守工作岗位,严禁酒后操作。 2、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措施,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穿好防护鞋,在2米以上作业要有防护栏,安全网。系好安全带,安全带要高挂低用,安全帽要系好下颚带。 3、不得私自拆动施工现场的警告牌和防护措施。 4、机械和动力机的机座必须稳固,转动的危险部位要设置防护罩(例如砂轮机要有防护罩,施工人员在打磨时要戴好防护眼镜)。 5、工作前必须检查机械、仪表、工具等,确认完好方准使用。 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一机一闸一漏制。 7、施工现场消防器材要摆放在明显位置,并有专人负责,如发生火情要正确使用灭火器,扑灭火源根部。 8、遇有恶劣天气(如风力在6级以上)影响施工安全时,禁止进行露天高空、起重作业。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教案文件

质量治理体系差不多知识培训讲义 第一章强制性产品认证 第一节概述 所谓3C认证,确实是“中国强制认证”(英文名称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缩写为“CCC”,简称“3C”认证)。 3C认证是我国新的安全许可制度,统一并规范了原来的“CCIB认证”和“长城认证”,符合国际贸易通行规则,是我国质量认证体制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政策之一,既能从全然上强制企业提高治理水准和产品质量,又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准入秩序。 《强制性产品认证治理规定》2001年12月3日公布,2002年5月1日起施行。从今年5月1日起(现已延期至8月1日),凡列入《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19大类132种产品,没有通过3C认证的,一律不准出厂或进口,更不得上市销售。 第二节 3C认证步骤 3C认证模式:型式试验+初始工厂审查+获证后监督 1 认证申请

1.1 申请单元划分 1.2 申请资料 2 型式试验 3 初始工厂审查 4 获证后监督 4.1 认证监督检查频次 4.1.1 一般情况下从获证后的12个月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监督检查。 4.1.2 若发生下述情况之一可增加监督频次: 1) 获证产品出现严峻安全、环保质量问题或用户提出安全、环保质量方面的投诉并经查实为生产厂责任时; 2) 认证机构有足够理由对获证产品与标准要求的符合性提出质疑时; 3) 足够信息表明生产厂因变更组织机构、生产条件、质量治理体系等,从而可能阻碍产品符合性或一致性时。 4.2 监督的内容 4.2.1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 从获证起的四年内,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范围应覆盖附件4的全部内容。每个工厂的复查时刻通常为1~2个人日。 获证后的第五年,应按附件4的规定对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全面审

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培训记录

紫菱东岸9#楼施 工 现 场 消 防 安 全 培 训 记

录 武汉常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日28月12年2016. 紫菱东岸9#楼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培训记录 时间:2016年12月28日 地点:项目部农民工业余学校 培训人:姜三林 参加培训人员:项目部全体人员及施工现场班组长 培训内容: 一、结合本项目施工实际,大力排查治理突出火灾隐患: 1、加强电焊作业管理: (1).严格落实电焊作业动火审批制度和动火监护制度;(2).严格落实电焊作业安全措施及安全距离; (3).电焊作业焊渣溅起来或下落时,下部及周围严禁有易燃物,特别是水电安装工程楼层焊接等定位及楼层柱墙钢筋电渣压力

焊时,对焊渣要采取防落措施,采用周围模板浇水湿透及外架周边浇水湿透和遮挡措施,严禁控制溅起或下落的焊渣飘向禁落区域。 (4).要严格落实电焊作业消防安全工作制度,加强对电焊作业现场不间断的巡查监控; 要加强对施工建筑材料的进场及使用管理,建筑材料要符合防火.)5(. 规范要求; 2、加强工地、住所等场所的安全用电管理: (1).要加强对施工现场配电箱的管理,按规范配接电源进出线,严禁 一线多用或超负荷使用; (2).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电源线的管理,严禁线路不经防护随地摆放,严禁移动照明设备使用硬质护套线; (3).要加强工地、住所等场所设备的管理,宿舍内严禁使用电炉、电炒锅、等设备炊具; (4).加强对宿舍内的安全防火管理,严禁工人在床头吸烟和酒后工人在宿舍使用插线板等用电工具。

二、大力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工作,并采取多种形式、多项内容,在全员中大力开展消防知识宣传工作,让培训宣传知识深入到每个从业人员心中; 三、加强消防预案和消防器材管理,对各个主要场所、部位配置的消防器材、警示标志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对不足或失效的,要按要求技术补充,并确定专人管理; 四、明确和严格项目施工消防安全责任,各个工序主要负责人是消防安. 全的第一责任人,安全质量负责人是消防安全管理人,凡发生消防安全事故或问题,按国家法律、法规及规定,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加强开展专项行动的全过程管理,同时对开展项目行动落实情况加强管理,并对排查及整治的内容要有明确的记录,并不断分析总结和加强管理。

第二章 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 2.1全面质量管理基础 一、产生背景 进入20世纪50年代之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工业生产技术手段越来越现代化,工业产品更新换代也越来越频繁。 美国的“阿波罗”飞船零件560万个,如果零件的可靠性只有99.9%,则飞行中就有5600个机件要发生故障,后果不堪设想。为此,全套装置的可靠性要求99.9999%,在100万次动作中,只允许先买一次,连续安全工作时间要在1亿到10亿小时。 如此要求,单靠统计方法控制是不够的,还需要一系列的组织管理工作,要对设计、准备、制造销售和使用等环节都进行质量管理,统计方法只是其中的一种工具。这样,新的历史条件和经济形势对质量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是质量管理从SQC向更高级的全面质量管理发展。 促使全面质量管理出现的直接原因: (1)产品性能的高级化、结构的复杂化和品种规格的多样化,对产品质量,尤其是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要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单纯依靠统计方法对生产制造过程进行控制难的解决。 (2)自泰勒创立科学管理理论以来,管理科学出现了多种学派。其中梅约的“行为科学”和西蒙的“决策理论”,对现代企业管理影响较大。它们都强调企业管理中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主强实现“工业民主”。 质量管理出现了:“依靠工人”,“自主控制”的“无缺陷运动”(Zero Defect,ZD)和“质量管理小组活动”(QC小组)等,这些活动促使质量管理逐渐成为一项大家共同参与的管理活动。 (3)50年代末开始,由于“保护消费者利益”运动的产生和发展,迫使政府制定法律,制止企业生产和销售质量低劣、影响安全、危害健康的劣质品。 制造企业不但要提供性能符合质量标准规定的小韩品,而且要保证售后正常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质量保证成了质量管理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涵义 1、费根堡姆于1961年《全面质量管理》中首先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Total Quality Management或Total Quality Control(简称TQM或TQC),日本则称全公司质量管理(Company Wild Quality Management) 2、ISO900:2000的定义 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面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3、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 ①以用户为中心,坚持“用户至上”,一切为用户服务的指导思想,使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全方位地满足用户需求。 ②预防为主,强调实现控制,将质量隐患消除在产品形成过程的早期阶段。 ③采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建立一套严密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实施产品质量产生和形成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基础理论综述

项目质量管理基础理论综述 2.1 项目质量管理基础理论 2.1.1项目质量管理的定义 建筑工程质量简称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是指满足业主要求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性综合。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和控制可定义为为达到工程项目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其质量要求主要表现为工程合同、设计文件、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 2.1.2 项目质量管理的原则 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原则 市场经济经营的原则是“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工程项目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使用年限较长,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工程项目在施工中应自始至终地把质量第一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2)以项目团队成员为管理核心 企业应注重对员工的管理,包括绩效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和提高等等,这是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基本要求。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核心”,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观念,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来避免人的失误,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各工序的质量、促进工程建设质量。 (3)以预防、预控为主的原则 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质量的检查,这是确保施工项目的有效措施。 (4)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的原则 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检查,用数据说话。 (5)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原则 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在处理质量问题过程中,应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不持偏见;遵纪守法,杜绝不正之风;既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秉公办事,又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以理服人、热情帮助。

质量管理培训内容.docx

质量管理培训内容 质量管理的涵义关于“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QM”这一术语的含义有着不尽一致的表述 : 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规定“质量管理是指全部管理职能的一个方面。该管理职能负责质量方针 的制订与实施。” ISO840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标准中将质量管理的含义进行了扩展规定“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来使其实现的所有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并说明质量管理是各级管理者的职责但必须由最高领导者来推动实施中涉及到单位的全体成员。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必须考虑经济因素。由此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 质量管理是指为了实现质量目标而进行的所有管理性质的活动。质量管理的发展史 1.工业时代以前的质量管理虽然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最原始的质量管理方式已很难寻觅但我们可以确信人类自古以来 一直就面临着各种质量问题。古代的食物采集者必须了解哪些果类是可以食用的而哪些是有毒的古代的猎人必须了解哪些树是制造弓箭最 好的木材。这样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质量知识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 人类社会的核心从家庭发展为村庄、部落产生了分工出现了集市。在 集市上人们相互交换产品主要是天然产品或天然材料的制成品 产品制造者直接面对顾客产品的质量由人的感官来确定。随着社会的发展村庄逐渐扩展为商品交换新的行业——商业出现了。买卖双方不现直接接触了而是通过商人来进行交换和交易。在村庄集市上通行

的确认质量的方法便行不通了于是就产生了质量担保从口头形式的 质量担保逐渐演变为质量担保书。商业的发展要使彼此相隔遥远的连锁性厂商和经销商之间能够有效地沟通新的发明又产生了这就是质量规范即产品规格。这样有关质量的信息能够在买卖双方这间直接沟通无论距离多么遥远产品结构多么复杂。紧接着简易的质量检验方法 和测量手段也相继产生这就是在手工业时期的原始质量管理。由于这时期的质量主要靠手工操作者本人依据自己的手艺和经验来把关 因而又被称为“操作者的质量管理”。18 世纪中叶欧洲爆发了工业革命其产物就是“工厂”。由于工厂具有手工业者和小作坊无可比拟的优势导致手工作坊的解体和工厂体制的形成。在工厂进行的大批量生产带来了许多新的技术问题如部件的互换性、标准化、工装和测量的精度 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催促着质量管理科学的诞生。 2.工业化时代的质量管理 20 世纪人类跨入了以“加工机械化、经营规模化、资本垄断化”为特征的工业化时代。在过去的整整一个世纪中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 20 世纪初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质量的检验。质量检验所使用的手段是各种的检测设备和仪表方式是严格把关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其间美国出现了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科学管理”提出了在人员中进行科学分工的要求并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中间在加一个检验环节以 便监督、检查对计划、设计、产品标准等项目的贯彻执行。这就是说计划设计、生产操作、检查监督各有专人负责从而产生了一支专职检查队伍构成了一个专职的检查部门这样质量检验机构就被独立出来

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内容

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内容 安全生产,是建筑施工企业永恒不变的主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是蒸蒸日上,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建筑施工带来的安全生产问题,目前,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问题始终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控制的三大重点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据统计分析,全国建筑业伤亡事故80%以上都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造成的,因此如何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操作技能,规范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最终实现安全标准化作业,规范化施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这些又都可以通过对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来实现。 目前,我国建筑业企业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主要针对两个部分人群:建筑企业职工和农民工。作为建筑企业的职工,一方面由于知识水平较高,接受能力较强,另一方面由于人员较为固定,多为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管理人员,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均能按时接受各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进行考核,所以,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较高,且能够自觉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纪律,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力量。但是作为施工现场的另一部分人群:农民工,是我国目前建筑业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的薄弱环节,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农民工的文化知识水平低,接受能力较差;其次是农民工流动性较大;第三是有些建筑施工企业和专业(劳

务)承包队伍,受利益驱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安全意识淡薄,放松了安全管理,特别是在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在经济上和时间上不舍的投入,导致作业工人安全技术水平低下,特别是对新进场或转换工种的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任何安全教育就直接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不懂本工种操作规程,不掌握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这些人完全没有安全防护意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有的农民工上班没几天就死于工伤事故。由于以上这些现状的存在,导致建筑业企业伤亡事故时有发生。针对这些现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在这里谈谈我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教育的一些看法。 1依法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就是说在一切生产活动中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预防为主,是指在一切生产活动开始之前针对生产活动的特点,对生产要素采取科学管理手段和措施,有效地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展和扩大,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建立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使对工人进行的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培训落到实处。《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