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用大鼠TheLaboratoryRAT

试验用大鼠TheLaboratoryRAT
试验用大鼠TheLaboratoryRAT

實驗用大鼠The Laboratory RAT

一、分類(Taxonomy )

(一)舊世界大鼠(Old World Rats)

1. 挪威種大鼠(Rattus norveaicus)-常見的實驗大鼠,實驗用大鼠之始祖,也就是常見之

大棕色鼠,可能發源自亞洲。

2. 大鼠(Rattus rattus)-常見之黑大鼠,即所稱的屋頂大鼠或閣樓大鼠。

3. 玻里尼西亞大鼠(Rattus exulans)-玻里尼西亞大鼠

4. Thamnomys srudaster-樹大鼠;為Plasmodium berghei的天然宿主,可作為瘧原蟲

研究。

5. Mastomys natalensis-具有一些特異的特徵

(1)其具有多對乳頭(8至12對)

(2)為小型的大鼠;成熟時體重在40-80克

(3)雌鼠有發育良好之前列腺

(4)目前已知是引起拉薩熱之arena病毒唯一天然的宿主

(二) 新世界大鼠(New world Rats)

1. 棉花大鼠(cotton rats)

2. 木頭大鼠[wood rats ( pack trade rats )(貨櫃大鼠)]

3. 棍棒大鼠( cane rats)

4. 稻米大鼠(rice rats)

5. 攀爬大鼠(climbing rats)

6. 沙鼠(sand rats)

7. 袋鼠大鼠(kangaroo rats)

二、歷史背景

大鼠可能是經由跟隨人類從亞洲旅行到歐洲及美洲。幾乎全世界研究所使用之所有品系皆來自美國。大鼠是第一種為研究所馴養之哺乳動物。費城威斯達(Wistar Institute)研究所是全世界最大的實驗用大鼠種原庫。Henry Herbert Donaldson是第一個將實驗用大鼠標準化的人。Helen Dean King為第一個在1909年進行實驗用大鼠近親繁殖的人。

三、大鼠的優點

1. 容易取得

2. 遺傳穩定

3. 價錢便宜不貴

4. 處理容易

5. 聰明,適應能力強

6. 生理學上已知道的部分很多

7. 菌株已知

8. 對其所罹患疾病相當了解

9. 可作為許多疾病的動物模式

四、利用實驗大鼠進行的研究

1. 生理學(僅次於實驗用狗)

2. 呼吸系統

3. 腎臟

4. 消化系統

5. 內分泌學

6. 營養

7. 新陳代謝

8. 神經系統

9. 溫度控制

10. 齒科的研究

11. 藥物評估(3千萬美元使用大鼠於抗高血壓的研究)

12. 可移植之腫瘤研究

13. 行為和毒理學(其應用僅次於狗)

五、遺傳學

2n=42 單套染色體數=21

(一)遺傳性疾病

1. 水腦症(hydrocephalus)

2. 自發遺傳性癲癇抽筋(autogenic seizure)

3. 耳聾

4. 重結合膜炎(ophthalmia)

5. 視網膜變性(retinal degeneration)

6. 白內障(cataracts)

7. 侏儒症(dwarfism)

8. 牙齒異常發育(dental abnormalities)

9. 黃疸(jaundice)

10.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11. 肥胖症(obesity)

12. 高血壓(hypertension)

(二)突變種(mutants)

1. 毛色突變(color mutants)

(1)毛色改變-灰色部位(agouti locus)(二個對偶基因alleles)

非灰色(not agouti)-全黑的

灰黑色(agouti melanic)-幾乎是全黑的,但毛尖呈黃色且胃部細毛

棕色突變種-桂皮或巧克力顏色

(2)白色斑點—一個部位,四個Alleles

愛爾蘭—胸部斑點

頂罩(Hooded)—頭部,肩膀及背脊毛色白色斑點

鋸齒斑(Notch)—侷限在頭部頂端

限制型(Restricted) –白色斑點,致死性同型合子(lethal homozygous)

2. 毛髮突變(hair mutants)

(1)無毛(hairless)

(2)裸露(naked)

(3)毛囊稀疏[hypotrichotic ( h )]

(4)無毛囊[atrichis ( at )]

(5)裸鼠[nude ( nude ) ]

(6)絨毛[fuzzy ( fz )] -成年而且無毛

3. 生長突變(growth mutants)

(1) 侏儒-1 dwarf-1 ( dw1 )

(2) 侏儒-2 dwarf-2 ( dw2 )

(3) 多脂肪的[fatty ( fa ) ] :黑色毛皮體型巨大

(4) 肥胖[obese ( cp ) corpulent]

(5) 瘦小皮包骨[skinny ( sk )]

(6) 小型體型[runt ( rt )]

注意身體的每一個系統有為數眾多的突變,以上所述僅是一些例子。

六、商品化生產之實驗用大鼠

-很多種大小體型及毛色

-傳統飼育,無特定病原性的,無菌的,未污染無外來菌的

-缺少腎臟,缺少甲狀腺,缺少腎上腺等等。

1. 隨機交配繁殖的大鼠品系(Random bred stocks)

(1)威斯達(Wistar):白色毛皮,寬頭長耳;尾巴通常較身體短;為費城Wistar研究所開

發出來的實驗用大鼠。

(2) SD (Sprague-Dawley):白色毛皮,頭部窄尾巴較長(尾巴長度約與身長相當);易感

乳房腫瘤;本品系大鼠係源自於威斯康辛州麥迪遜的SPRAGUE-DAWLEY農場所生

產,其比威斯達大鼠(Wistar rat)發育成長更快。

(3) Long Evans:體型比白色毛皮之大鼠品系較小,頭部和身體前方有黑色毛。

2. 近親品系(Inbred strains)

(1) ACI-黑色大鼠,白色肚子和白色腳;腦下垂體腫瘤、睪丸腫瘤及各種不同的先天性

腎臟異常等有高發生率。

(2) ALB(Albany)-淡棕色大鼠;非常容易調教;心理學家常使用此種品系進行實驗。

(3) BUF(美洲水牛)-白色毛皮;天生自然發生齲齒的機率低,因而用來作為牙科研究的

實驗動物;此品系大鼠於老年時,期腦下垂體和腎上腺皮質等發生腫瘤的機率高;自體免疫性甲狀腺炎,移植傳布腫瘤等發生率高。

(4) COP(哥本哈根)-頭頂棕色毛的大鼠;高發生率的自發性胸腺瘤(spontaneous

thymomas)。

(5) F344(費雪Fischer)-廣泛使用之白毛品系;本品系的乳房腫瘤、腦下垂體腫瘤、

Leydig細胞腫瘤及白血病等發生率高,是為移植性腫瘤的宿主。

(6) LEW(路易斯)-白色毛皮;容易調教;容易受孕繁殖率高;是為腫瘤的宿主;以實驗

過敏性佐劑可誘發關節炎。

(7) SHR(自發性高血壓大鼠)-由於高血壓易於中風;使用於抗高血壓藥品的研究。

3. 同源異基因品系(congenic strains)

七、解剖學和生理學

(一)脊椎骨式C7,T13,L6,S4,S4,Cd 27-30

骨骼:

1. 長骨的生長中心沒有停止發育,而是終生繼續生長發育,構造上大鼠是終生持續生長發

育的。

2. 在成年大鼠的長骨骨髓,大多數是由脂肪所取代的。因此研究者不能使用較老的大鼠長

骨作為取得骨髓的來源。

(二)頭部和頸部的腺體

1. 三對唾液腺

(1) 耳旁腺(parotid):漿液性腺體

(2) 頜下腺(下頜下腺)[submaxillary ( submandibular )]:混合的腺體

(3) 舌下腺(sublingual):黏液腺體

2. 鼻腺(Nasal glands)-於鼻腔靠近嘴巴的部分有一些腺體,最大的是位於口腔上頜的狹

窄腺體(stenos gland)。

3. 眶下腺(Orbital glands)

(1)內眶下腺和外眶下腺(intra and extra orbital glands)

(2)哈氏腺(Harderian gland):位於眼睛後面;分泌紅吡咯紫質,為眼睛周圍紅色結痂樣

沉澱物之成分,特別是在冠狀病毒(coronavirus)感染所產生之緊迫。

4. 附屬腺體(Adnexal glands)

Zymbal's腺,外耳周圍的皮脂腺。

5. 冬眠腺(Hibernating gland)-褐色脂肪,暴露於寒冷的冬天下扮演一個主要產熱的角色。

6. 不具扁桃腺(No tonsil)

(三)消化系統(Digestive system)

1. 牙齒

(1)齒式(dental formula):2 ( I 1 / 1 , C 0 / 0 , P 0 / 0 , M 3 / 3 ) = 16

(2)琺瑯質(enamel)只呈現在門齒靠近嘴唇的這一面。此有助於維持牙齒切緣的銳利度。

門齒終生不斷地成長。

2. 食道-角化上皮

3. 胃-無腺體前胃是為複層鱗狀上皮

4. 盲腸:大

5. 肝-四大葉:中央葉,右葉,左葉,與尾葉(右葉分成前小葉和後小葉,一個大的左葉,

和一個小的尾葉)沒有膽囊(與馬一樣)

6. 雜項-囓齒類沒有汗腺,他們不能喘氣,而且他們對冷的適應比熱好得多。

7. 胰:瀰漫分布遍及整個腸系膜組織,而且比小鼠更甚。

(四)呼吸系統(Respiratory system)

1. 出生時肺臟不含肺泡及支氣管。氣體交換則發生在管道和小囊。約4到7天才發生結構

的改變。

2. 肺靜脈含心肌纖維,因此難以與肺動脈區別。

3. 分葉:

(1)左邊-一葉

(2)右邊

1)顱葉2)中間葉3)尾葉

(3)中間(腔後或橫膈葉)

(五)泌尿生殖系統(Urogenital systems)

1. 腎-囓齒類為單一腎乳頭。他們有正常的蛋白尿(proteinuria)現象(0.4-1.0mg/毫升尿)

2. 雄性生殖系統

(1)睪丸於出生後30至40天後下降至陰囊(15-51天)

(2)附屬性腺(accessory sex glands):

1)輸精管腺(glands of ductus deferens)

2)二對攝護腺(prostate glands)

3)二個儲精囊(seminal vesicles)

4)凝固腺coagulating glands

八、生殖,繁殖和新生兒學(neonatology)

(一)性別:

1. 肛門生殖器間距離(anogenital distance)-雄性的比雌性大,睪丸由尾巴凸出

2. 腦下垂體和腎上腺:雌性的遠大於雄性

3. 腎臟鮑氏囊上皮(epithelium of Bowman's capsule in kidney):

雄性:立方上皮(cuboidal)

雌性:鱗狀上皮(squamous)

(二)性成熟發春期(puberty):雄性及雌性皆為50至60日

(三)繁殖期(breeding age):傳統上一般在100至120日齡交配

(四)生育力(fertility):最大生育力約在100至300日齡

(五)懷孕期:交配至分娩平均22-23日

(六)分娩期(duration of parturition):一個半鐘頭(從1-4個鐘頭的範圍間)

(七)停經期:450-540日齡

(八)新生兒學(neonatology)

1. 出生體重約5公克

2. 眼睛和耳朵緊閉

3. 無毛

4. 體璧透明

5. 比初生小鼠大五倍

(九)乳腺(mammary gland):四到六對乳房(通常為六對),位於胸部和腹股溝部。乳房組織伸展至大鼠的背部,但不像小鼠般伸展得遠。因此,大部份的大鼠乳房腫瘤是位於腹部。

(十)子宮(uterus):雙子宮,或有雙角,每個子宮皆連接到子宮頸(cervix)。

九、衰老老化損傷(Aging lesions)

(一)慢性腎病(chronic renal disease):澱粉樣變性病(amyloidosis)

(二)心肌變性與纖維化變性(myocardial degeneration and fibrosis)

(三)神經根神經病變(radiculoneuropathy)[脊神經根變性( spinal nerve root degeneration )]

(四)骨骼肌變性與萎縮症(skeletal muscle degeneration and atrophy)

(五)結節性動脈外層炎(polyarteritis nodosa)

(六) 視網膜變性(retinal degeneration)

十、動物房舍(Housing)

(一)溫度:18-26℃

(二)濕度:40-70%

(三)光照:每天12-14個鐘頭

(四)籠飼(caging)

1. 直接接觸墊料之鞋盒式飼育盒

2. 金屬纜線底部之飼育盒(suspended wire-bottom cage)

3. 每300公克成年大鼠的飼育空間至少要有258平方公分

4. 飼育籠高度至少應有18公分

*大鼠比小鼠強壯,他們能夠撐開不牢靠的金屬纜線飼育籠而逃竄

(五)參考實驗動物飼養管理指南

十一、飼料

1. 飼料和給水採取任意採食(ad libitum)方式。

2. 粒狀(丸狀)商品化囓齒類飼料;這些飼料調配成需用力嚼咬的硬度。此有助於維護門齒,

在囓齒類由於門牙不斷地生長發育,必須以足夠硬度的飼料幫助囓齒類磨牙。

3. 自動給水裝置。

十二、動物的抓取和保定(Handling and Restraint)

1. 由尾巴的基底部抓取,而不是尾巴尖端。

2. 一手捉住尾巴,另外一手放在動物的背面,馬上以拇指和食指往下頜骨後壓制住頭部。

不可以緊抓大鼠胸廓避免阻礙呼吸。

十三、血液採集(Blood Collection)

1. 尾巴靜脈(tail vein)

2. 眶竇(orbital sinus)

3. 於股內側的隱靜脈(saphenous vein in medial thigh)

4. 心臟內穿刺術(intracardiac puncture)

5. 剪尾巴(tail snip)

十四、公共衛生之考量

1. 動物皮屑和尿液時常使人類產生過敏反應,且大鼠引起皮膚和上呼吸及下呼吸道過敏反

應則頗為常見。較老的大鼠之尿液可能含有大量的血清蛋白,可能引發人類肺部嚴重過敏反應。

2. 大量,擁擠的大鼠族群,空氣循環不良,以及不常更換飼育盒與清洗籠架等皆可引起氨

氣的蓄積作用,而使得人類的過敏問題更加複雜。

3. 由大鼠所帶原或傳播的人畜共通傳染病包括鉤端螺旋體病(leptospirosis),鏈球菌感染,

沙氏桿菌症salmonellosis,絛蟲症,韓國出血熱,與大鼠鼠咬熱和Haverhill熱。森林惡疫[Sylvatic plague(Yersinia pestis)]是由大鼠鼠蚤所帶原傳播。禽恙蟲(Liponyssus

sylviarum)能傳播聖路易腦炎病毒,和bacoti氏蟎直接攻擊感染人類。

十五、應用在研究

美國每年約使用3千5百萬隻鼠應用於研究和測試。使用實驗大鼠進行的研究包括老化,腫瘤neoplasia,藥效與毒性,含特定菌之動物gnotobiology,齲齒的研究,脂質新陳代謝,維他命之作用,行為,酒精中毒和肝臟硬化,關節炎,苯酮尿症(phenylketonuria),黃疸,果糖不耐症,高血壓、胚胎學,畸胎畸形學,腎性尿崩症及傳染性疾病等皆可使用大鼠進行研究。

实验报告-大鼠

姓名:薛桂凤学号:132015200300 实验报告(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大鼠的抓取和固定。 2.掌握大鼠的编号与标记方法。 3.掌握大鼠的常用实验方法。 4.掌握大鼠的常用麻醉方法。 5.掌握大鼠的安死术。 6.掌握大鼠的釆血方法。 7.了解小鼠的采尿、粪的方法。 8.了解小鼠各种脏器标本的采集方法。 二、实验器材:SD大鼠、电子称、手套、实验托盘、固定板、烧杯、注射器(3支)、 剪刀、镊子、灌胃针头、毛细管、酒精棉球、5%水合氯醛、生理盐水 三、实验内容 1.抓取: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右手食指和中指夹住大鼠颈部,使其头部固定,右 手拇指及无名指分别在大鼠前爪下抓住大鼠身体。第二种方法类似单手抓取小鼠的 方法,用右手拇指及其余四指并捏住大鼠颈部背部皮肤。 2.称重:小鼠放在烧杯中称重(去除烧杯重量),记录小鼠体重210g。 3.鉴别大鼠性别:观察生殖器雄性大鼠的阴囊非常明显。 4.编号:染色法:逆毛方向涂上有色斑点,顺序由左到右,由上向下,用两种颜色 可标记99只动物。 5.给药: (1)皮下注射小于1ml/100g(俯卧固定,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皮肤提起,右手持针沿纵轴方向刺入皮肤,阻力消失后回抽无血注入药物,拔针)(2)皮内注射小于0.1ml (麻醉后进行,先备皮)(俯卧固定,与皮肤平行刺入捏起的皮肤,阻力大,注射药物局部有皮丘后停留片刻后拔针)(3)腹腔注射0.01-0.02ml/g(仰面固定,在腹正中线两侧腹股沟平行的位置30-45°进针,挑起皮肤和肌肉,回抽无血,注药) (4)灌胃1-2ml/100g (大鼠固定身体呈一条直线,灌胃针头顺着上颚插入咽部,先少量注药证明未入气管后继续给药) 6.釆血:尾尖釆血法、眼眶静脉丛釆血法、心脏釆血法(麻醉后) 。 7.大鼠的采尿、粪的方法 (1)少量采集:在抓取固定时受到刺激排出少量尿液和粪便 (2)长期大量采集:使用代谢笼 8.麻醉:根据大鼠体重计算麻醉药物用量5%水合氯醛按300mg/kg,给药,计算药 量为 1.26ml,ip 麻醉小鼠,观察小鼠麻醉期。 (1)全身麻醉的第一期(随意兴奋期):出现运动和运动失调;35秒 (2)全身麻醉的第二期(不随意兴奋期):是由意识完全丧失至深而规则的自动 呼吸开始时止;2分30秒 (3)全身麻醉的第三期:角膜反射由迟钝渐趋消失,翻正反射消失,疼痛反射 消失; 9.安死术:颈椎脱臼法:用左手按住动物的头部于实验台上,右手抓住尾根部,快速、 不间断地向后、略向上使劲拉,以致脊椎脱臼,脊髓与脑干断离而死亡。 10.解剖:观察大鼠的脏器解剖结构

实验动物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

实验动物设施(设备)运行管理制度 一、设施安全运行管理管理制度 1、认真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设施负责人对中心内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2、设兼职安全员,对设施的安全工作负检查、监督责任。 3、各人对所在岗位的所有仪器设备及所使用的工具、器材负直接的安全管理责 任。 4、动物饲养员必须对所饲养的动物负全部的安全管理责任。 5、所有工作人员均应严格遵守设施所规定的各项制度。 6、所有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均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贯彻“预防为 主”的方针,认真作好个人防护,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7、各种电器、动力设备在移动、检修之前必须切断电源。饲养室和实验室内电、 煤气设备及线路设施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用电规程和设备的要求实施,不许乱接、乱拉电线,墙上电源未经允许,不得拆装、改线。 8、各饲养室和实验室的钥匙应由专人管理,不得私自配备或转借他人。 9、发现安全隐患,均应及时处理,并记录、汇报。 10、发生火警等险情,在采取扑救措施的同时,应及时报警,并报告上级主管部 门。 11、每日下班时,工作人员都必须查看水电、煤气和门窗等,切断电源,清扫易燃的纸屑等杂物,消灭隐患。 12、为保证人身安全,防止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发生,凡是常年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人员每年必须进行1次体检。凡有人畜共患传染病者不得从事实验动物工作。 13、为了保证动物种群的健康和屏障设施安全,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动物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14、工作中使用的酸、碱要放在指定的位臵,须有专人保管,操作时必须按规定着装。 15、高压灭菌工作必须按有关规定操作。 16、对违反规章制度造成损失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17、普通环境的门窗及通向外面的管道附近要定期清理,做到无杂草、无异物,并且具有防止野生动物、蝇、蚊及其它昆虫混入的措施。 18、凡进入设施饲养管理人员必须更换工作服、鞋、帽,出工作区域时,必须将工作、鞋、帽存放指定的衣柜中,严禁将工作服、鞋、帽穿出工作区域。 19、非本设施工作人员严禁进入动物设施,特殊情况须经中心领导同意后更换工作服、鞋、帽后方可入内。 20、领取动物的人员,在设施下用电话与设施内联系,严禁入内。 21、饲养设施内严禁携带与饲养无关的物品,不得在设施内干私活,不准在设施内会客、抽烟,一旦发现严肃处理。 22、设施内各种饲养用具不外借,卫生设施只提供设施内工作人员使用。 23、各饲养室,用具不得互换使用,饲养人员不得串岗。 24、上班时间,饲养人员必须在饲养室,不得擅自离开,如有特殊情况,经领导同意后方可离开。 25、更换的垫料、污物和动物尸体应存放在指定的地点,处理要符合国家和地方法规。 26、保持饲养设施内安静,禁止大声喧哗,尽量减少操作过程中噪音。 二、屏障环境设施卫生防疫管理制度 1、清洁区的秩序和卫生管理 1.1对人员的管理:进出清洁区的所有人员都必须严格执行《人员进出动物实验设施程序》,不得在清洁区内进行无菌服、摘口罩、吐痰等破坏清洁状态的活动。 1.2对备用饲料、垫料、笼具、饮水瓶和料斗的管理:灭菌后的上述物品,应标明类别,整齐地码放于洁净物品储存间内,不得就地码放。平时要保持储存间干净整洁。储存时间最长不超过1周,超过者应重新消毒,以确保清洁。 1.3 对各种用具的管理

小鼠解剖实验报告

°实验五:小鼠解剖实验 吴雪薇121140059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学习给小鼠注射、灌胃等技术操作 2、了解戊巴比妥对哺乳动物的影响 3、复习解剖的基本操作 4、通过实验了解小鼠唾液腺的结构 5、通过实验了解小鼠体内器官、系统构造 二、实验原理 1、小鼠唾液腺 唾液腺由颌下腺、腮腺、舌下腺组成,颌下腺最明显,颌下腺两边弥散的是腮腺,舌下腺连于颌下腺上,容易与颌下腺上连的淋巴结搞混。 2、会厌软骨 会厌软骨即构成会厌的软骨,形状扁平,像树叶,下部附着在喉结的内壁上。会厌是喉头上前部的树叶状结构,由会厌软骨和黏膜构成。呼吸或说话时,会厌向上,使喉腔开放;咽东西时,会厌向下,盖住气管,使东西不至进入气管内。 3、小鼠体内结构 (1)胸腔:胸腔内的结构主要有食道、心、肺。 (2)腹腔:主要有胃、肝、胆、胰、脾、肠、肾(包括肾上腺)、输尿管、膀胱和生殖器官:卵巢、输卵管、子宫(雌),睾丸、附睾、精囊腺、输精管(雄)。 (3)胸腔与腹腔由膈膜隔开。 三、实验器材 注射器、烧杯、灌胃针、解剖盘、解剖剪刀、镊子、解剖针、钉子 四、实验材料 小鼠1只、戊巴比妥溶液 五、实验操作 1、抓取一只小鼠,拎住尾巴根部,使其前肢抓在抹布上,后肢提起,用注射器 向其腹腔注射0.5ml戊巴比妥溶液。 2、将小鼠放在烧杯中,观察它的反应。 3、待小鼠不再动时,用注射器向其腹腔再注射0.5ml戊巴比妥溶液,使其死亡。 4、将小鼠放在解剖盘上,用大头针将四肢固定在解剖盘上。 5、用解剖剪刀,从靠近肛门处剪开表皮直至口腔,观察唾液腺。 6、剪开口腔,观察会厌软骨。 7、剪开腹腔和胸腔,观察小鼠体内结构。 8、处理小鼠,清洗、整理实验器材。 六、实验结果 1、观察注射戊巴比妥溶液后的小鼠 本次实验第一次注射,注射了0.4ml的戊巴比妥溶液,第二次注射了0.6ml。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大鼠,小鼠,小鼠的基本实验操作,大鼠的基本实验操作

实验一小鼠的基本实验操作 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小鼠的一般操作方法,包括小鼠的抓拿、标记、给药(灌 胃、腹腔注射、皮下、肌肉、尾静脉注射)、取血(眶后静脉丛,摘眼球)、脊椎脱臼法处死、大体解剖。 二、实验动物:昆明小鼠2只(1雌1雄) 三、实验步骤 1、抓取与固定,标记 2、去毛 3、给药:消化道、腹腔注射、尾静脉注射 4、取血:眼眶后静脉丛、尾静脉、眼球摘除法、断头法 5、麻醉:氯胺酮腹腔麻醉 6、处死:脊椎脱臼法 7、解剖: 雄性:睾丸、附睾、输精管、鼠蹊腺(在膀胱下方,胶质状,透明) 雌性:双角子宫、卵巢 肾上腺、胆囊、甲状腺、胃、肝脏、脾、肺、肾、心脏、甲状腺 四、实验结果 1、抓取与固定标记: 抓取:抓小鼠的尾根部 固定:抓住小鼠的尾根部,让小鼠在粗糙平面上爬行,后拉尾跟部,右手的拇 指与食指抓住小鼠两耳及其间的颈部皮肤,小指与无名指将尾巴固定在手掌面。并标记: 2、灌胃法:左手抓取小鼠固定后,右手持特制灌胃针,沿一侧口角进针,紧贴咽后壁,头后仰以便伸直消化道,进针2/3后灌生理盐水0、5ml 3、注射给药: 腹腔注射: 从下腹部的两侧进针 ,进针时针与腹部成45°。进针后稍微晃动针,如无粘滞感则可注射药物 尾静脉注射:一人固定小鼠,另一人用左手中指与拇指将尾拉直,食指托住尾部,在尾动脉位置进针注射0、5ml生理盐水。注射完毕拔出针头,用无菌棉球压迫止血。 4、采血 从眼角内侧0、5cm处进针 眼球摘除法:左手抓取用固定小鼠,右手持弯头镊在眼球根部将眼球摘除,头朝下,眼眶内血迅速流出。 5、麻醉: 0、5%氯胺酮腹腔麻醉:本小鼠重22g,按100mg/kg的药量给药,2分钟麻醉成功 6、处死: 脊椎脱臼法:按住头部,将尾根部向后上方以短促的力量拉即可致死 7、解剖: 雄性:寻找到睾丸、附睾、输精管、鼠蹊腺 雌性:双角子宫、卵巢 3、7、2 肾上腺:米粒大小 胰腺:位于胃下方,类似于脂肪组织,浑浊状 3、7、4 ,胆囊:芝麻大小,浅绿色,半透明,

实验报告-大鼠

姓名:薛桂凤学号: 实验报告(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大鼠的抓取和固定。 2.掌握大鼠的编号与标记方法。 3.掌握大鼠的常用实验方法。 4.掌握大鼠的常用麻醉方法。 5.掌握大鼠的安死术。 6.掌握大鼠的釆血方法。 7.了解小鼠的采尿、粪的方法。 8.了解小鼠各种脏器标本的采集方法。 二、实验器材:SD大鼠、电子称、手套、实验托盘、固定板、烧杯、注射器(3支)、 剪刀、镊子、灌胃针头、毛细管、酒精棉球、5%水合氯醛、生理盐水 三、实验内容 1.抓取: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右手食指和中指夹住大鼠颈部,使其头部固定,右 手拇指及无名指分别在大鼠前爪下抓住大鼠身体。第二种方法类似单手抓取小鼠的 方法,用右手拇指及其余四指并捏住大鼠颈部背部皮肤。 2.称重:小鼠放在烧杯中称重(去除烧杯重量),记录小鼠体重210g。 3.鉴别大鼠性别:观察生殖器雄性大鼠的阴囊非常明显。 4.编号:染色法:逆毛方向涂上有色斑点,顺序由左到右,由上向下,用两种颜色 可标记99只动物。 5.给药: (1)皮下注射小于1ml/100g(俯卧固定,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皮肤提起,右手持针沿纵轴方向刺入皮肤,阻力消失后回抽无血注入药物,拔针)(2)皮内注射小于(麻醉后进行,先备皮)(俯卧固定,与皮肤平行刺入捏起的皮肤,阻力大,注射药物局部有皮丘后停留片刻后拔针) (3)腹腔注射(仰面固定,在腹正中线两侧腹股沟平行的位置30-45°进针,挑起皮肤和肌肉,回抽无血,注药) (4)灌胃1-2ml/100g (大鼠固定身体呈一条直线,灌胃针头顺着上颚插入咽部,先少量注药证明未入气管后继续给药) 6.釆血:尾尖釆血法、眼眶静脉丛釆血法、心脏釆血法(麻醉后) 。 7.大鼠的采尿、粪的方法 (1)少量采集:在抓取固定时受到刺激排出少量尿液和粪便 (2)长期大量采集:使用代谢笼 8.麻醉:根据大鼠体重计算麻醉药物用量5%水合氯醛按300mg/kg,给药,计算药 量为,ip 麻醉小鼠,观察小鼠麻醉期。 (1)全身麻醉的第一期(随意兴奋期):出现运动和运动失调;35秒 (2)全身麻醉的第二期(不随意兴奋期):是由意识完全丧失至深而规则的自动 呼吸开始时止;2分30秒 (3)全身麻醉的第三期:角膜反射由迟钝渐趋消失,翻正反射消失,疼痛反射 消失; 9.安死术:颈椎脱臼法:用左手按住动物的头部于实验台上,右手抓住尾根部,快速、 不间断地向后、略向上使劲拉,以致脊椎脱臼,脊髓与脑干断离而死亡。 10.解剖:观察大鼠的脏器解剖结构

实验小鼠

实验小鼠(laboratory mouse)学名(Mus muscculus),实验小鼠来自于野生小鼠,经人们长期选择培育而成。18世纪就被用做动物试验,是目前应用最广泛、被研究的最清楚、最深入的实验动物。已育成的小鼠品种品系有500多种。 一、生物学特性 (一)、动物学分类位置 小鼠属于脊椎动物门,哺乳纲、啮齿目、鼠科、鼷鼠属、小家鼠种。 (二)、一般特性 1、外观:小鼠面部尖突,头呈锥体形,嘴脸前部两侧有19根触须,耳耸立呈半圆形,眼睛大。尾长约与身长相等,尾部覆有短毛和环状角质鳞片。健康小鼠皮毛光滑紧贴皮肤,四肢匀称,眼睛亮而有神。小鼠有多种毛色。 2、体形小,生命周期短,易于饲养管理。出生体重仅1.5克左右,一月龄体重约18--22克。成年小鼠每日食量5--8克,饮水4--7毫升,排粪1.4--2.8克/天,排尿1--3毫升/天。 3、性情温顺,胆小怕惊。 4、成熟早,繁殖力强。雌35--50日龄,雄45-60日龄就可性成熟,雌65--75日龄,雄70--80日龄可达体成熟。性周期4--5天,妊娠期19--21天,哺乳期20--21天,年产6--9胎。属全年多发情动物,产后即发情。 5、反应敏感,适应性差。对多种病原体、毒素及致癌物都很敏感,外界环境光照、噪音、营养、温度、空气质量等多种因素均可对小鼠造成影响。 6、昼伏夜动,喜欢啃咬。喜光线较暗的安静环境,进食、分娩都常发生在夜间,傍晚和黎明前是小鼠活动的两个高峰。 7、喜群居。 8、小鼠有20对染色体,推测有3万多个结构基因,已查明的已有648个。 9、寿命为2--3年。 (三)、解剖生理特点: 1、小鼠上、下颌各有两个门齿,六个臼齿,门齿终生不断生长,需经常磨损来维持齿端的长短,保持恒定。 2、小鼠下颌骨形态有品系特征,可用下颌骨形态分析技术进行近交系小鼠遗传监测。 3、内部脏器:食道细长约2cm,胃分前胃和腺胃,胃容量小(1--1.5ml),胃功能较差,不耐饥饿;有胆囊;胰腺分散在十二指肠、胃底及脾门处;无汗腺;淋巴系统发达;脾脏有明显造血功能;无腭或咽部扁桃体;左肺单叶,右肺四叶;骨髓为红骨髓而无黄骨髓,终生造血;雌鼠为双子宫型,呈Y字型,卵巢有系膜包绕,不与腹腔相通;乳腺发达,共有五对乳头,胸部3对,鼠蹊部2对;雄鼠睾丸大,幼鼠时藏于腹腔内,性成熟后下降到阴囊;前列腺分背、腹两叶。 二、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一)、药物研究 1、药物安全性评价 小鼠常用于药物的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试验以及最大耐药量的测定等,“三致”试验也常用小鼠进行。 2、生物制品的检定 3、药物筛选 4、药效学评价试验

实验动物操作方法课前准备

实验动物的获得与处理(2学时) 知识点图解: 重难点: 1.克服接触实验动物的心理障碍 2.理解对实验动物使用的行为准则及其伦理学意义 学习目标 在完成本章的学习之后,您应该对实验动物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Experimemtal animals与Laboratory animals区别,能够初步掌握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征、来源、主要用途以及实验的安全操作方法。 课前思考题: 1.简述实验动物应用的意义。 在生命科学、人类医药和健康研究,实验动物在生命活动中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与人类或异种动物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并可互相参照,一种动物的生活过程可以成为另一种动物或者人类的参照物。对一些难以在人身上进行的工作,及一些数量很少的珍稀动物,或一些因体形庞大、不易实施操作的动物种类,采用取材容易、操作简便的另一种动物来代替人类或原来的目标动物进行实验研究,这就是动物实验。 2.什么模式动物? 为了保证这些动物实验更科学、更准确和更具有重复性,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制作一类具有特殊的生理或病理特征的动物,如糖尿病、高血压、肝硬化等动物,使这需要研究的指标相对稳定地显现在标准化的实验动物身上,供实验研究之用,从而保证使研究的方法及产品经得起检验(而不受时间、地点或实验材料不同造成显著差异之影响,这些标准化的实验动物就称之为模式动物。

3.什么是动物的安死术?实施安死术的意义何在 安死术(euthanasia)是指用公众认可的、以人道的方法处死动物的过程。按照它的原意,是指“安乐地死亡”(easy death)。由此,就引申为没有焦虑或惊恐,无痛苦或安静地死亡这一明确的含义。为人们所接受的人道安死术的最重要的标准是:安死术应具有保证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立即失去痛感的早期抑制作用。现已经为可被人们接受的安死技术方法做了很多努力。尽管如此,在众多的科学家与非专业的公众眼里,对哪些方法真正是人道主义的仍存有很大的分歧,但有一些准则是当前这一研究领域内为人们普遍接受的。通过不断的研究会产生更人道、更完善的方法供将来应用。 实验动物作为活的仪器替代人类完成了毒性、毒理等危险性试验,这都是以人为本的做法,人类精心培育的实验动物无疑是为人类做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所以我们在做动物实验时一定要善待动物,试验结束了,对那些需要进行解剖和病理组织检测的动物实施安死术,不仅仅是尽量减少动物的痛苦和不安,而且也是尽量减少实验操作者本人的冷漠性的一项无奈却又是目前有效的措施。 动物伦理学须知 一、实验动物应用过程中,应将动物的惊恐和疼痛减少到最低程度。实验现场避免无关人员进入。在符合科学原则的条件下,应积极开展实验动物替代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二、在对实验动物进行手术、解剖或器官移植时,必须进行有效麻醉。术后恢复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镇痛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及饮食调理。 三、保定实验动物时,应遵循“温和保定,善良抚慰,养活痉和应激反应”的原则。促定器具应结构合理、规格适宜、坚固耐用、环保卫生、便于操作。在不影响实验的前提下,对动物身体的强制性限制宜减少到最低程度。 四、处死实验动物时,须按照人道主义原则实施安死术。处死现场,不宜有其他动物在场。确认动物死亡后,方可妥善处置尸体。 五、在不影响实验动物判定的情况下,应选择“仁慈终点”,避免延长动物承受痛苦的时间。 六、灵长类实验动物的使用仅限于非用灵长类动物不可的实验。除非因伤病不能治愈而备受煎熬者,猿类灵长类动物原则上不予处死,实验结束后单独饲养,直到自然死亡。 参考资料 1.苗明三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技术第二版.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2.uxley,A.,A Froeword for 《The UFAW Handbook on the Management of Laboratory animals》,1986 3. 倪慧芳等,《21世纪生命伦理学难题》,高教出版社,2000 4. 李玲张春荣郭建军翻译《生物学实验技术》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

病理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组织晶体渗透压改变在水肿发 生中的作用(水肿)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组织晶体渗透压的改变在水肿发生中的意义,加深对水肿发生机理的理解。 实验动物:蟾蜍2只,要求体重、大小相仿。 器材与药品: 200克电子天平1台,盛水玻璃缸2个,2m1注射器连4号针头2支,脱脂棉球、纱布块适量。0.65%氯化钠液和20%氯化钠液各10ml。实验方法: 1. 取蟾蜍2只分别称重,注意观察背部外形。 2. 向一只蟾蜍背部淋巴囊内注入0.65%氯化钠液(即蛙生理盐水)2 m1,向另一只蟾蜍背部淋巴囊内注入20%氯化钠液2ml(蟾蜍皮下淋巴囊分布见图2-1),然后分别放入装有水的玻璃缸内。 3.1小时后由水中取出蟾蜍,擦掉体表浮水后分别称重,同时仔细观察背部外形改变。 4. 解剖蟾蜍:由椎骨孔破坏神经系统。重点观察背部淋巴囊的变化。解剖观察其它脏器和解剖结构。 实验结果:将观测到的各种实验结果记入下表内 注前体重注前背部外 形注后体重注后背部外 形 注0.65%氯 化钠 141.2g 正常平坦146.3g 正常平坦

注20%氯化 141.8g 正常平坦169.5g 变肥 钠 结果分析:实验中这两只蟾蜍分别注射了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组织晶体渗透压升高,两只都有一定的吸水能力,注射低浓度氯化钠溶液的青蛙吸水较少,体重只有轻微的增长,体型无明显变化;注射高浓度氯化钠溶液的青蛙吸水较多,体重有大幅度的增长,体型出现明显变化。结果表明晶体在体内的浓度越高,吸水性越强。 心得:

实验二缺氧 实验目的:通过复制外呼吸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及组织中毒性缺氧的动物模型。 实验动物:成年小白鼠4只. 器材与药品: 1.外呼吸性缺氧:带有橡皮塞的250毫升广口瓶1只(见图3—1),搪瓷盘1只、镊子、剪子各2把,100g电子天平1台。钠石灰(NaOH.CaO)10g,凡士林1瓶。 2.血液性缺氧:带有管道瓶塞的250m1广口瓶和三角烧瓶各2只,酒精灯1盏,三角架3个,充满一氧化碳的皮球胆1只,弹簧夹4个,lml注射器1支。甲酸、浓硫酸各300ml,2%亚硝酸钠溶液10ml 3.组织中毒性缺氧:1 m1注射器1支。0.04%氰化钾溶液。 实验方法: 一、外呼吸性缺氧 1.取小白鼠重只称重后放入广口瓶内,瓶内预先加入钠石灰5g。观察动物一般状况,如呼吸频率、呼吸状态,皮肤、粘膜色彩、精神状态等。 2.旋紧瓶塞,用弹簧夹夹闭通气胶管,防止漏气。记录时间,观察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直至动物死亡。待本次实验内容全部完成之后,一起剖检动物,对比观察血液颜色的改变和其它变化(以下皆同)。 二、血液性缺氧 (一)一氧化碳中毒

病理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组织晶体渗透压改变在水肿发生中 的作用(水肿)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组织晶体渗透压的改变在水肿发生中的意义,加深对水肿发生机理的理解。 实验动物:蟾蜍2只,要求体重、大小相仿。 器材与药品: 200克电子天平1台,盛水玻璃缸2个,2m1注射器连4号针头2支,脱脂棉球、纱布块适量。0.65%氯化钠液和20%氯化钠液各10ml。 实验方法: 1. 取蟾蜍2只分别称重,注意观察背部外形。 2. 向一只蟾蜍背部淋巴囊内注入0.65%氯化钠液(即蛙生理盐水)2 m1,向另一只蟾蜍背部淋巴囊内注入20%氯化钠液2ml(蟾蜍皮下淋巴囊分布见图2-1),然后分别放入装有水的玻璃缸内。 3.1小时后由水中取出蟾蜍,擦掉体表浮水后分别称重,同时仔细观察背部外形改变。 4. 解剖蟾蜍:由椎骨孔破坏神经系统。重点观察背部淋巴囊的变化。解剖观察其它脏器和解剖结构。 实验结果:将观测到的各种实验结果记入下表内 注前体重注前背部外 形注后体重注后背部外 形 注0.65%氯 化钠 141.2g 正常平坦146.3g 正常平坦

注20%氯化 141.8g 正常平坦169.5g 变肥 钠 结果分析:实验中这两只蟾蜍分别注射了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组织晶体渗透压升高,两只都有一定的吸水能力,注射低浓度氯化钠溶液的青蛙吸水较少,体重只有轻微的增长,体型无明显变化;注射高浓度氯化钠溶液的青蛙吸水较多,体重有大幅度的增长,体型出现明显变化。结果表明晶体在体内的浓度越高,吸水性越强。 心得:

实验二缺氧 实验目的:通过复制外呼吸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及组织中毒性缺氧的动物模型。 实验动物:成年小白鼠4只. 器材与药品: 1.外呼吸性缺氧:带有橡皮塞的250毫升广口瓶1只(见图3—1),搪瓷盘1只、镊子、剪子各2把,100g电子天平1台。钠石灰(NaOH.CaO)10g,凡士林1瓶。 2.血液性缺氧:带有管道瓶塞的250m1广口瓶和三角烧瓶各2只,酒精灯1盏,三角架3个,充满一氧化碳的皮球胆1只,弹簧夹4个,lml注射器1支。甲酸、浓硫酸各300ml,2%亚硝酸钠溶液10ml 3.组织中毒性缺氧:1 m1注射器1支。0.04%氰化钾溶液。 实验方法: 一、外呼吸性缺氧 1.取小白鼠重只称重后放入广口瓶内,瓶内预先加入钠石灰5g。观察动物一般状况,如呼吸频率、呼吸状态,皮肤、粘膜色彩、精神状态等。 2.旋紧瓶塞,用弹簧夹夹闭通气胶管,防止漏气。记录时间,观察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直至动物死亡。待本次实验内容全部完成之后,一起剖检动物,对比观察血液颜色的改变和其它变化(以下皆同)。 二、血液性缺氧 (一)一氧化碳中毒

动物实验报告

动物实验报告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 学院: 学号: 姓名 时间: 实验一:小鼠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小鼠抓取、固定的基本方法; 2、掌握小鼠的雌雄鉴别方法; 3、掌握小鼠的标记方法; 4、掌握小鼠的基本采血技术; 5、掌握小鼠的常用给药方法; 6、掌握小鼠的解剖方法,熟悉内部脏器的自然位置; 二、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每组两只雌鼠,两只雄鼠; 2、实验器械及试剂:鼠笼;小鼠固定器和小鼠固定板;眼科剪;眼科镊;解剖刀;1ml 注射器;毛细玻璃管;灌胃针;苦味酸染料;葡萄糖液;2%水合氯醛;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1、小鼠的抓取和固定 抓取时先用右手抓取鼠尾提起,置于鼠笼或实验台向后拉,在其向前爬行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的两耳和颈部皮肤,将鼠体置于左手心中,把后肢拉直,以无名指按住鼠尾,小指按住后腿即可。这种在手中固定方式,能进行实验动物的灌胃、皮下、肌肉和腹腔注射以及其他实验操作。 2、小鼠的雌雄鉴别 雄鼠的阴囊明显,雄鼠可见阴道开口和五对乳头。幼鼠或仔鼠则主要从外生殖器与肛门的距离判定,近者为雌,远者为雄。另外,雌鼠肛门和生殖器之间有一无毛小沟,而雄鼠则在肛门和生殖器之间长毛。 3、小鼠的标记方法 1)耳孔法 用耳号钳在耳上打洞或者用剪刀在耳边缘剪缺口,左耳为十位,右耳为个位。 2)剪趾法 适用于出生一周以内新生仔鼠; 3)染色法

用毛笔将苦味酸涂在动物的不同部位,注意逆着毛发生长方向刷。 4、小鼠的基本采血 1)剪尾采血 当所需血量很少时采用本法。固定动物并历出鼠尾,将鼠尾在45℃温水中浸泡数分钟,也可用酒精棉球涂擦,使局新血管扩张。将鼠尾擦干,再用刀片剪去1-2mm,让血液滴入盛器或直接用吸取,同时自尾根部向尾尖按摩。取血后,先用棉球压迫止血并立即用6%液体火棉胶涂于尾巴伤口处,使伤口外结一层火棉胶薄膜,保护伤口。也可采用切割尾静脉的方法采血,三根尾势脉可交替切割,并自尾尖向尾根方向切割,每次可取~血,切割后用棉球压迫止血。这种采血方法在大鼠进行较好,可以较长的间隔时间连续取血,进行血常规检查。 2)眼眶后静脉丛取血 当需中等量的血液,而又需避免动物死亡时采用此法。用左手固定鼠,尽量捏紧头部皮肤,使头固定,并轻轻向下压迫颈部两侧,引起头部静脉血液回流困难,使眼球充分外突(示眼眶后静脉丛充血),右手持毛细玻璃管,沿内眦眼眶后壁向喉头方向旋转刺入。刺

大鼠解剖方面的资料

1. 外观大鼠外观与小鼠相似,但个体较大。一般成年大鼠体长不小于18-20cm。尾上覆有短毛和环状角质鳞片,数量多于200片。上下颌各有两个切齿和六个臼齿,共16颗牙齿。齿式为(1003/1003)×2。 2. 大鼠骨骼约105-108块,大鼠的生长发育期长,长骨长期有骨骺存在,不骨化。切齿终生不断生长,大鼠需不断啃咬磨牙以维持其长度恒定,故垫料中应有部分小木块供其啃咬。 3. 大鼠唾液腺包括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分别位于下颌骨后缘至锁骨的腹外侧、下颌骨后缘和胸腔入口的腹侧、颌下腺口侧。颈区肩胛部间沉积的脂肪组织呈腺体状,称为冬眠腺,在产热中起着重要作用。 4. 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胃为无腺区,后胃为有腺区,前后两部分由一个界限嵴分开,食管通过界限嵴的一个褶进入胃小弯,此褶是大鼠不能呕吐的原因。 5. 肠道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其中小肠最长,约114cm(102-126),盲肠较长,约6-8cm。 6. 肝脏呈紫红色,占体重的比例大,约为体重的1/25,由四叶组成(右侧叶、中叶、左叶和尾叶)。肝脏的再生能力强,经部分肝切除术后仍可再生。成年大鼠切除肝2/3,在一周内肝脏生长最快,三周内肝脏重量可恢复到接近正常。大鼠无胆囊,各肝叶的胆管会合成胆总管,开口于十二指肠。胰脏位于胃和十二指肠的弯曲处,呈淡粉色,形状不规则,似脂肪。 7. 心脏重量约占体重的1/30-1/20,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

右心室组成。左心室发出主动脉弓,由此分出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又分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弓到心脏背侧沿脊柱下行,形成背主动脉,背主动脉再分支到髂部和四肢。 8. 肺脏为海绵状,淡粉色,位于胸腔中部,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肺为一个大叶,右肺分为4叶(前叶、中叶、副叶、后叶)。 9. 肾脏呈暗红色、蚕豆状,位于腹腔背侧脊柱两侧。每侧肾都和一条白色细长的输尿管相连,输尿管下接膀胱。 10. 大鼠的神经系统与人类相似,亦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包括脑神经、脊神经、植物神经。脑分为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大鼠的大脑很发达,中脑较小。由脑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共12对。脊神经和植物神经和其它动物相似。 实验用大鼠解剖生理学 一、概述 每年约使用3千5百万只鼠应用于研究和测试。使用实验大鼠进行的研究包括老化,肿瘤neoplasia,药效与毒性,含特定菌之动物gnotobiology,龋齿的研究,脂质新陈代谢,维他命之作用,行为,酒精中毒和肝脏硬化,关节炎,苯酮尿症(phenylketonuria),黄疸,果糖不耐症,高血压、胚胎学,畸胎畸形学,肾性尿崩症及传染性疾病等皆可使用大鼠进行研究。 二、解剖构造

动物实验报告

动物实验(小鼠)的一般操作技术 实习日期:2007—11—13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实验的一般操作方法,包括动物的抓去和固定、编号被毛的去除给药途径麻醉采血和处死等方法。 二实习内容: 1 实验动物的抓取 2 实验动物性别的鉴定 3 实验动物编号的标记方法 4实验动物被毛的去除 5 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 6 实验动物的麻醉 7实验动物的采血 8 实验动物的处死方法 9 解剖 三实验的方法 1 小鼠的抓取:抓取时先用手将鼠尾提起,放在实验台上,轻轻拉尾,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两耳和头颈部皮肤,将鼠置于左手中心,用左手无名指和小指按住尾巴和后肢,即可做其他实验操作作用。 2 小鼠性别的鉴定:抓取小鼠后,观察动物肛门与生殖器之间的距离。距离远的为雄性,距离近的为雌性。成熟的雄性小鼠可看到小鼠睾丸的轮廓。 3 小鼠编号的标记方法:用被毛染色法做小鼠编号。用苦味酸(黄色),一般左前肢为1,左侧腹部为2,左后肢为3,头颈部为4,背部为5,尾根部为6,右前肢为7,右腹部为8,右后肢为9。用两种颜色可以染到99。 4 小鼠被毛去除:有剪毛法,拔毛法,剃毛法,用硫化钠脱毛法。 5 给药途径和方法:给药途径有经口灌胃法,经呼吸道吸入,经皮肤吸入和注射给药法。用一支特制的灌胃针进行灌胃,小鼠一般给1.5ml以下。用注射器抽好液体,然后抓取小鼠,针头延侧角通过食管进入胃内,然后将液体注入。 6 小鼠的麻醉:麻药有挥发性的和非挥发性两种。给药途径有吸入性麻醉,注射给药。小鼠一般用腹部麻醉的方法。用水合氯醛300ml/kg,根据小鼠的体重给药0.25ml。抓取小鼠后,使针头和腹部成30度的角,刺入腹腔,回抽若无回血或者肠内容物可以注入。注入麻药5分钟后,小鼠失去知觉。 7 小鼠的采血的方法:有静脉采血法,尾部采血法,眼眶静脉采血法和心脏采血法。将小鼠装入固定盒中,露出尾部,用二甲苯图擦,使尾静脉充盈。用锋利的刀片切断一根尾静脉即可用毛细管采血,也可用细注射器从尾静脉采血。 8 小鼠的处死方法:用颈椎脱臼的方法或者注射过量的麻药使小鼠死亡。 9 解剖:从腹部开始,查看腹部脏器,以肝脏胃脾肾输尿管姨小肠大肠膀胱前列腺性腺顺序。然后再看胸部,看到肺脏心脏胸腺等器官,并在直视的情况下进行了心脏的采血。然后再看颈部的解剖。最后解剖头部。 四讨论和结论: 通过此次实验,我们学到了实验动物的一般操作技术,如抓取和固定、编号被毛的去除给药途径麻醉采血和处死等方法。为以后进入临床进行实验研究做好了初步的准备。

实验报告-小鼠

姓名:薛桂凤学号: 实验报告(一)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小鼠的抓取和固定。 2.掌握小鼠的编号与标记方法。 3.掌握小鼠的常用实验方法。 4.掌握小鼠的常用麻醉方法。 5.掌握小鼠的安死术。 6.掌握小鼠的釆血方法。 7.了解小鼠的采尿、粪的方法。 8.了解小鼠各种脏器标本的采集方法。 二、实验器材:ICR小鼠、电子称、手套、实验托盘、固定板、固定器、烧杯、注射器 (2支)、剪刀、镊子、灌胃针头、毛细管、酒精棉球、5%水合氯醛、生理盐水 三、实验内容 1.抓取:单手固定、双手固定、固定器、固定板。 2.称重:小鼠放在烧杯中称重(去除烧杯重量),记录小鼠体重20g。 3.编号:包括染色法及穿耳孔法。 4.给药:包括尾静脉给药(小鼠放入固定器,露出尾巴、准备好注射器;左手食指托 住尾巴,拇指配合,右手持注射器针尖轻轻抬起与血管平行刺入,轻推给药;血管由红变白后拔针、棉球按压)、皮下注射(俯卧固定,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皮肤提起,右手持针沿纵轴方向刺入皮肤,阻力消失后回抽无血注入药物,拔针)、皮内注射(俯卧固定,与皮肤平行刺入捏起的皮肤,阻力大,注射药物局部有皮丘后停留片刻后拔针)、腹腔注射(仰面固定,在腹正中线两侧腹股沟平行的位置30-45°进针,挑起皮肤和肌肉,回抽无血,注药)、灌胃(小鼠固定身体呈一条直线,灌胃枕头顺着上颚插入咽部,先少量注药证明未入气管后继续给药)、肌肉注射()注射针刺入肌肉回抽无血给药。 5.釆血:尾尖釆血法、眼眶静脉丛釆血法、心脏釆血法。 6.麻醉:根据小鼠体重计算麻醉药物用量,水合氯醛,通过腹腔注射给药途径麻醉小 鼠,观察小鼠麻醉期。 7.安死术:颈椎脱臼法、过量麻醉法、空气栓塞法 8.解剖:观察小鼠的脏器解剖结构 四、总结 1.小鼠性情比较温顺,个体小,比较容易抓取固定。但是小鼠尾静脉血管较细,尾静 脉注射有一点难度,可以先酒精擦拭使血管扩张,遵循先远后近的原则会提高尾静脉注射的成功率。 2.通过此次试验,学习了关于实验动物小鼠的一些基本操作技术,对以后的科研实验 做了基本的准备。但还需克服心理的恐惧,多加练习,增加熟练程度。

动物实验报告修订稿

动物实验报告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学院: 学号: 姓名 时间: 实验一:小鼠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小鼠抓取、固定的基本方法; 2、掌握小鼠的雌雄鉴别方法; 3、掌握小鼠的标记方法; 4、掌握小鼠的基本采血技术; 5、掌握小鼠的常用给药方法; 6、掌握小鼠的解剖方法,熟悉内部脏器的自然位置; 二、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每组两只雌鼠,两只雄鼠; 2、实验器械及试剂:鼠笼;小鼠固定器和小鼠固定板;眼科剪;眼科镊;解剖刀;1ml注射器;毛细玻璃管;灌胃针;苦味酸染料;葡萄糖液;2%水合氯醛;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1、小鼠的抓取和固定 抓取时先用右手抓取鼠尾提起,置于鼠笼或实验台向后拉,在其向前爬行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的两耳和颈部皮肤,将鼠体置于左手心中,把后肢拉直,以无名指按住鼠

尾,小指按住后腿即可。这种在手中固定方式,能进行实验动物的灌胃、皮下、肌肉和腹腔注射以及其他实验操作。 2、小鼠的雌雄鉴别 雄鼠的阴囊明显,雄鼠可见阴道开口和五对乳头。幼鼠或仔鼠则主要从外生殖器与肛门的距离判定,近者为雌,远者为雄。另外,雌鼠肛门和生殖器之间有一无毛小沟,而雄鼠则在肛门和生殖器之间长毛。 3、小鼠的标记方法 1)耳孔法 用耳号钳在耳上打洞或者用剪刀在耳边缘剪缺口,左耳为十位,右耳为个位。 2)剪趾法 适用于出生一周以内新生仔鼠; 3)染色法 用毛笔将苦味酸涂在动物的不同部位,注意逆着毛发生长方向刷。 4、小鼠的基本采血 1)剪尾采血 当所需血量很少时采用本法。固定动物并历出鼠尾,将鼠尾在45℃温水中浸泡数分钟,也可用酒精棉球涂擦,使局新血管扩张。将鼠尾擦干,再用刀片剪去1-2mm,让血液滴入盛器或直接用吸取,同时自尾根部向尾尖按摩。取血后,先用棉球压迫止血并立即用6%液体火棉胶涂于尾巴伤口处,使伤口外结一层火棉胶薄膜,保护伤口。也可采用切割尾静脉的方法采血,三根尾势脉可交替切割,并自尾尖向尾根方向切割,每次可取0.2~0.3ml 血,切割后用棉球压迫止血。这种采血方法在大鼠进行较好,可以较长的间隔时间连续取血,进行血常规检查。 2)眼眶后静脉丛取血

实验动物使用操作规程

四、动物实验及设施设备操作规程 1、屏障设施使用操作规程 (1)人员进出 进入一更前将头发盘起,在更衣室外消毒槽站立片刻换拖鞋进入一更,关闭一更门,将门反锁。脱下外衣放入更衣柜,更换为灭菌后内衣,将一更门解锁。打开二更门,更换二更拖鞋,进入二更,以感应式消毒器对手消毒,戴口罩、帽子,头发应全部塞入帽子里,消毒液洗手,戴无菌手套,然后穿隔离衣。以手套将隔离衣袖口封紧。在消毒液内擦洗手套,要将手套表面指缝、腕部仔细擦洗。实验人员进入动物实验室,更换各自实验室的拖鞋。 每天操作完毕,各实验室拖鞋于消毒液中洗净取出于本室晾干。摘去手套,将手套整体泡入另一消毒盒内,关闭二更内侧门,换拖鞋。将二更外侧门边放置的拖鞋拿到内侧门边摆放整齐,人员即可离开,离开前将拖鞋在消毒液中浸泡5分钟。进入一更,脱去无菌内、外衣,更换自己衣服,出一更,将无菌衣拿出。开一更、二更紫外灯消毒。 每次进出动物实验室须填写记录表。 (2)物品进出 外购的饲料经紫外灯照射20—30分钟后传入内储存室。饲料在实验区内存放,不能超过两周。夏季注意防霉防潮。 垫料经双扉高压蒸汽灭菌柜灭菌后传入内储存室。 小件笼具等经双扉高压蒸汽灭菌柜灭菌后传入内储存室。大件笼具经消毒浸泡后,再喷雾消毒三遍方可进入。 不能耐高温物品如消毒液瓶等,将外表擦拭干净后,用消毒液浸泡消毒,由传递窗进入饲养室准备间。 所有实验用品先用消毒剂进行表面灭菌或喷雾灭菌后再放入传递窗中经紫外灯照射20—30分钟后从内储存室侧取出。 待洗刷物品经内储存室传入消毒室。 废弃物、动物排泄物装入塑料袋,密封后经污物传递窗传出。 实验结束后,实验用品通过内储存室传递窗传出。 (3)动物管理

小鼠实验操作

小鼠实验操作 (一)、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 1、尽量选择与人体结构、机能、代谢及疾病特征相似的动物; 2、选用的实验动物的解剖、生理特点应符合实验目的; 3、根据人与实验动物对同一刺激的反应差异,选用具有明显反应的动物; 4、根据生物医学研究必须达到的精确度,选用结构功能简单又能反映研究指标的动物; 5、选用患有人类类似疾病的近交系或突变系动物; 6、选用与实验设计、技术条件、实验方法等相适应的标准化动物; 7、在不影响实验目的与结果的前提下,选择最易获得、最经济、便于操作管理的动物; 8、供实验用的动物应具备质量合格证。 (二)、常用实验动物的特点 1、小白鼠 是实验室最常用的一种动物。易于大量繁殖,且价廉,适用需要大量动物的实验,如药物筛选、半数致死量测定、药物效价比较、抗感染、抗肿瘤药物及避孕药物的研究等。 2、大白鼠 与小白鼠相似。一些在小白鼠身上不便进行的实验可选用大白鼠,如药物抗炎作用的实验常选用大白鼠踝关节制备关节炎的模型。此外,也可用大白鼠直接记录血压、作胆管插管,或用大白鼠观察药物的亚急性或慢性毒性。大白鼠的血压和人相近,且稳定,现常用于抗高血压药物实验。 3、豚鼠 是实验室常用动物之一。对组织胺很敏感,容易致敏,常用于平喘药和抗组胺药的实验。对结核菌亦敏感,故也用于抗结核药的研究。此外还用于离体心脏及平滑肌实验,其乳头肌和心房常用于电生理特性及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实验,研究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机理。 (三)、实验动物选择的注意事项 由于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在选择实验动物时,还应注意动物的年龄、体重、性别、生理状态、健康状况及其品系、等级等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二、实验动物的性别鉴别与编号 (一)、实验动物的性别鉴别 药理学实验常用的动物中,较大的动物(如家兔、猫、犬等)可以从生殖器分辨其性别,而较小的动物(如小白鼠、大白鼠、豚鼠等)的性别鉴别,通常以肛门与生殖孔之间的距离来判断,距离近者为雌性,距离远者为雄性。 (二八实验动物的编号 药理实验中常用多只动物同时进行实验,为避免混乱应将动物进行编号。实验动物编号的目的在于将观察范围内的同种动物进行区别,以便于观察。常用的方法有染色法、耳缘剪孔法、烙印法和号牌法等,可根据实验目的、动物种类和具备的条件选用,一般编号应具有清晰易辨、简便耐久的特点。猫、犬、兔等较大的动物可用特别的号码牌固定于身上。小白鼠、大白鼠及白色家兔等用黄色苦味酸涂于动物不同部位进行染色标记而编号。例如在小白鼠,右前肢皮肤外侧涂色标记为1号,腹部右外侧皮肤涂色标记为2号,右后肢皮肤外侧涂色标记为3号,头部皮 肤涂色标记为4号,背部正中皮肤标记为5号,尾巴根部标记为6号,7、8、9号在左侧同1、2、3号,第10号不涂黄色。大白鼠的编号与小白鼠相同。 第二节实验动物的捉拿、给药和处死方法 (一)、小白鼠、大白鼠 1、捉拿法:小白鼠可采取双手法和单手法两种形式。 双手法:右手提起鼠尾,放在鼠笼盖或其他粗糙面上,向后方轻拉,小白鼠则将前肢固定于粗糙面上。此时迅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小白鼠颈背部皮肤(图1),并以小指与手掌尺侧夹持其尾根部,固定于手中。

呋塞米对大鼠的利尿作用(实验报告)【定稿材料】

呋塞米对大鼠的利尿作用 目的:利尿药是一种直接作用于肾脏,增加电解质和水的排出从而使尿量增加的药。其中呋塞米是这种药代表,也是一种强效的利尿药。在学习了利尿药的利尿机制之后,以本实验来验证性的观察呋塞米对麻醉大鼠以及清醒大鼠的利尿作用,从而加深对利尿药及其机制的理解,并掌握麻醉和清醒动物的利尿方法。 原理:呋塞米是一种高效的利尿药,其作用机制为:与肾小管髓袢升支粗短上皮上的Na+——K+——2Cl-同向转运体选择性的结合,从而抑制了其转运能力,因此,Na和Cl在肾小管处的重吸收就受到抑制,因此尿浓缩功能受到影响,从而排出大量几乎等渗的尿液。 同时,预先用1%NaCl对实验大鼠进行水负荷可以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对清醒大鼠的利尿实验应采取代谢笼法。 一呋塞米对麻醉小鼠的利尿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雄性大鼠 1.2 实验药品:乌拉坦麻醉药,1%呋塞米,生理盐水 1.3 实验器材:手术剪,止血钳,眼科剪,烧杯,刻度试管,导尿管,丝线,缝针,试验台,灌胃针。 2 实验方法: 1)取一只正常大白鼠,称重,然后用生理盐水按照20ml/kg

的比例进行灌胃处理。 2)腹腔注射乌拉坦1.2g/kg进行麻醉。麻醉好后将大鼠固定在大白鼠台上,取仰卧位,然后从颈部作一纵切口,分离出一侧颈外静脉,并做好静脉插管。 3)做腹部切口,暴露膀胱,并以荷包蛋缝合的方式对膀胱进行插管,并排空膀胱。 4)于颈静脉插管处注射生理盐水1ml/kg,并收集20分钟尿液流出量作为正常值。 5)同样方法注射呋塞米1ml/kg,并收集20分钟尿液。比较尿量的变化。 3 实验结果:如下。 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呋塞米20分钟收集到的尿量 组号生理盐水呋塞米 1 0.45 2.5 2 0 1 3 0 0.28 4 0 2.1 5 1 3 均数0.29 1.776 标准差0.442 1.114 p值0.01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