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十七帖》释文

《王羲之十七帖》释文
《王羲之十七帖》释文

《王羲之十七帖》释文

《王羲之十七帖》释文

《法书要录》●卷十○《右军书记》《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二字,是ピ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及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以“贞观”两字为二小印印之。褚河南监装背,率多紫檀轴首,白檀身,紫罗衤票织成带。开元皇帝又以“开元”二字为二小印印之,跋尾又列当时大臣等。《十七帖》者,以卷首有“十七日”字,故号之。二王书,后人亦有取帖内一句语稍异者衤票为帖名,大约多取卷首三两字及帖首三两字也。十七日先书,郗司马未去,即日得足下书,为慰。先书以具,示复数字。吾前东,粗足作佳观。吾为逸民之怀久矣,足下何以方复及此?似梦中语耶?无缘言面,为欢。书何能悉。瞻近,无缘省告,但有悲欢。足下小大悉平安也。云卿当来居此,喜迟不可言,想必果言告有期耳。亦度卿当不居京。此既僻,又节气佳,是以欣卿来也。此信旨还具示问。龙保等平安也,谢之。甚迟见,卿舅可早至,为简隔也。今往丝布单衣财一端,示致意。知足下行至吴,念违离不可居。叔当西耶?迟知问。计与足下别,廿六年于今。虽时书问,不解阔怀。省

足下先后二书,但增欢慨。顷积雪凝寒,五十年中所无。想顷如常。冀来夏秋间,或复得足下问耳。比者悠悠,如何可言。吾服食久,犹为劣劣。大都比之年时为复可耳。足下保爱为上。临书但有惆怅。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杨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岭、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诸从并数有问,粗平安,唯修载在远,音问不数,悬情。司州疾笃,不果西,公私可恨。足下所云皆尽事势,吾无间然。诸问想足下别具,不复一一。得足下旃、胡桃药二种,知足下至戎盐乃要也。是服食所须,知足下谓须服食。方回近之,未许吾此志。知我者希,此有成言。无缘见卿,以当一笑。云谯周有孙,高尚不出,今为所在,其人有以副此志不?令人依依。足下具示,严君平、司马相如、扬子云皆有后否?天鼠膏治耳聋有验否?有验者乃是要药。朱处仁今何在,往得其书,信遂不取答。今因足下答其书,可令必达。省别,具足下小大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顷侯笃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旦夕都邑动静清和,想足下使还一一。时州将桓公告慰情,企足下数使命也。谢无奕外任,数书问,无他。仁祖日往,言寻悲酸,如何可言。知

有汉时讲堂在,是汉何帝时立此,知画三皇五帝以来备有,画又精妙,甚可观也。彼有能画者不?欲摹取,当可得不?须具告。往在都,见诸葛,曾具问蜀中事。云成都城池、门屋、楼观,皆是秦时司马错所修,令人远想慨然。为尔不?信一一示,为欲广异闻。青李、来禽、樱桃、日给藤(已上四行。)子皆囊盛为佳,函封多不生。足下所疏云此。果佳,可为致子,当种之。此种彼胡桃皆生也,吾笃喜。种果今在田里,惟以此为事,故远及。足下致此子者,大惠也。彼所须此药草,可示,当致。虞安吉者,昔与共事,常念之。今为殿中将军,前过云:“与足下中表,不以年老,甚欲与足下为下寮。”意其资可得小郡,足下可思致之耶?所念,故远及。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生。婚娶以毕,惟一小者,尚未婚耳。过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内外孙有十六人,足慰目前。足下情致委曲,故具示。(已上《十七帖》也。)玄度先乃可耳。尝谓有理,因祠祀绝多,感其夜便至此,致之生而速之死每寻痛惋,不能已已。省君书增酸悲大分自不可移,时至不可以智力救,如此。先生适书亦小,小不能佳,大都可耳。此书因谢常侍信还,令知问,可令谢长史且消息。数亲问叔穆,嘉宾并有问,为慰。知道长不孤,得散力,疾重而迩。进退甚令人忧念。迟信还,知问。妇安和,妇故羸疾,忧之焦心。余亦诸患。君昨示欲见穆生叙赞,今欲默语兴废之格,粗当书尔不?玄度好佳,君谓何似。从事经过,崔、

阮诸人昨旦与书,疾故示毒愁,当增其疾。吾如今尚劣劣,又晚热,未有定发日。有定示足下兴耳。近书或欲留吾,甚欲与俱。而吾疾患,迟速无常,竟云如何。足下令知问。适太常、司州、领军诸人二十五六书,皆佳。司州以为平复,此庆之可言。余亲亲皆佳,大奴以还吴也,冀或见之。司州供给寥落,去无期也。不果者,公私之望无理。或复是福。得大等书慰心,今因书也,野数言疏平安。定太宰中郎。适州将十五日告,徐一痈方尺许,口四寸,云数如来小如差

然疾源如此,忧怛尚深。故遣信治徐舍人书以示徐,还示足下也。不堪缧疑,事列上台。周青州视事,今以当至下耶?甚是事宜。无方身世,而任事者疾患如此,使人短气。六月十九日羲之白,使还,得八日书,知不佳,何尔耿耿。仆日弊,而得此热,忽忽解日尔。力遣,不具,王羲之白。(“白”字只点成。)一见尚书书,一二日遣信以具,必宜有行者,情事恐不可委行使耶?迟还具问,亦以与尚书谘怀,今复遣谘吴兴也。远近清和,士人平安。荀侯定住下邳,复遣军下城。此间民事,愚智长叹,乃亦无所隐。如之何又须求雨,以复为灾?卿彼何似?江生佳,须大活以始见之。与人上萧索可叹。汝宜速下,不可稽留。计日迟望,今日亦语刘长史,令速。近因得里人书,想至知故面肿耿耿。今差不?吾比日食意如差,而(《玉篇》:“下谏反,坚也。”)中故不差,以此为至患。至不可劳,力数字,令弟知闻耳。适复二

告安和,郗故病笃,无复他治,为消息耳。忧之深。今移至田舍,就道家也。事毕,当吾遣信视。淑还,母子平安,为慰。至恨不得暂见,故未得下船。道夷书云,已得一宅,想今安稳耳。不政解此移趋,知部儿不快。何所在,今已佳也。耿耿,信白。与殷侯彼此格卿取。卒喜慰,气满无他治,啖数合米来三日方愈。知足下哀感不佳,耿耿。吾下势腹痛小差,须用女蒌丸,得应甚速也。在我而已,诚无所多。云与谢豫州共入河,不乃烦剧。得安万送书云,六日可至。诸贤云朝廷失之,转觉阙然,与卿书同。(此四字注。)不有君子,其能国乎?此言深也。但云卿当入,何以如梦?恐卿表将复经年,想仁祖差时还内镇,慰人情耳。皆在卿怀矣。产妇儿万留之月尽遣,甚慰心。得袁二谢书,具为慰。袁生暂至都,已还未?此生至到之怀,吾所尽也。弟预须遇之,大事得其书无已已。二谢云秋末必来,计日迟望。万羸,不知必俱不?知弟往,别停几日,决其共为乐也。寻分旦与江姚女和别,殊当不可言也。知庾丹阳差数,深深致心致心。得孔彭祖十七日具问,为慰。云襄经还蠡,是反善之诚也。于殷必得速还,无复道路之忧。比者尚悬悒,得其去月书,省之悲慨也。上流近问不竟,何日即路,知谢定出,居内所弘故重。是不情废情存大。明或就卿围棋,邑散今雨寒,未可以治谢。江表付还。(此四字一行。)得书,知足下问吾<骨亢>髂,(上下党反,下口亚反,腰骨。)拘(阙。)痛俯仰欲不得,

此何理耶?顾辄与相见,无尽治宜。足下得益使之不疑也。但月又未阴沉沉,恐不可针。不知何以教,目前甚忧悴,王羲之。比信,寻知足下有书可道,知足下未能得果,望近为然。知得家问,贤子动疾,念甚忧虑。悬得后问不?分张何可久,幼小故疾患无赖。野大皆当以至,不得还问,悬心,大得善悉也。野当不能遏卿,并转茂清谈。足下小大佳也,诸疾苦忧劳非一,如何。复得都下近问不?吾得敬和二十三日书,无他,重熙住定为善。谢二侯。(此三字又一行。)山下多日不得复意问,一作晚还,未得遣书。得告,知中冷,不解更壮湿,甚耿耿。服何药耶?仆此日差胜,寻知问,王羲之顿首。羲之顿首,向又惨惨,自举哀乏气,勿勿知便当西。且不相知,来想熊能更言问力遣不次,王羲之顿首。(此二帖带行。)七日告期,痛念玄度,未能(阙。)心。汝临哭悲恸,何可言。言及惋塞。夜(阙。)市器俱不合用,令摧之也。吾平平,但昨来念玄度,体中便不堪之。耶告。汝当须过,殡还,恒有悲恻。王延期省。(此四字一行。)妹转佳庆不?及啼不?忆念奴,殊不可言。凉当迎之。昨即得丹阳水上书,与足下书同,故不送。昨诸书付还。去冬遣使,想久至。乖离忽四年,言之叹慨。岂言所喻。悠悠数十,卒当何期?汝等将慎为上知,复何云。念足下穷思兼至,不可居处。雨气无已,卿复何似?耿耿。善将息。吾故劣,力知问,王羲之。吾何当还。(此四字一行。)汝尚小,愁思兼至,

不可居处。多疾,足下前许岁未今暂还,想必可尔,故复白。十一月十三日告期等,得所高余姚并吴兴二十八日二疏,知并平安,慰。吾平平,比服寒食酒,如似为佳。力因王会稽,不一一。阿耶告知。想大小皆佳,丹阳顷极佳也。云自有书,不附此信耳。大小问多患,悬心。想二奴母子佳,迟卿问也。吾去日尽,欲留女过吾,去自当送之,想可垂许。一出未知还期,是以白意。夫人涉道康和,足下小大皆佳,度十五日必济江,故二日知问。须信还知,定当近道迎足下也。可令时还。迟面,以日为岁。去冬临临安事近,便欲决去,而何侯不许事闻,以有小寇。今未便得果,然故有移南意,尚未可仓卒复信,更具信汝也。六日,昨书信未得去,时寻复逼。或谓不可以不恭命,遂不获已。处世之道尽矣,何所复言。丹阳旦送,吾体气极佳,共在卿故处,增思咏。若可得耳,要当须吾自南,但增感塞。十四日,诸问如昨,云西有伐蜀意,复是大事,速送袍来。遂当发诏,催吾帝王之命,是何等事。而辱在草泽,忧叹之怀,当复何言,见足下一一。昨送诸书令示卿,想见之。恐殷侯必行,义望虽宜尔,然今世集信为未易,卿若便西者,良不可言。安复后问不?想必停君诸舍。疾若差也,便疾绵笃,了不欲食。转侧须人,忧怀深。小妹亦故,进退不孤,得散力,烦不得眠。食至少,疾患经日,兼ㄡ劳不可言。迎集中表亲疏略尽,实望投老得尽田里骨肉之欢。此一条不谢二疏,而人理难知此,

不知小却得遂本心不?交衰朽羸劣,所忧营如此。君视是颐养之功,当有何理。今都绝思此事也。冀疾患差,末秋初冬,必思与诸君一佳集。遣无益,快共为乐,欲省补顷者之惨蹙也。追寻前者意事,岂可复得,且当率目前及当此急要。愿诸君各保爱,以俟此期。未近见君,有诸结。力聊以当面。各间意,必欲省安西,如今意无前却也。想君必俱,贼势可之者必进许洛,无可不?果相遇于一世,岂可度之寻常。以此至终,故当极尽志气之所托也。君此意弘足,然决在必行。(“当面”止,似为一帖。)未复知问,晴快,卿转胜向平复也。犹耿耿。想上下无恙,力知问,不具,王羲之敬问。日月如驰。一更弃背再周,去月穆松大祥,奉瞻廓然,永惟悲摧,情如切割。汝亦增慕,省疏酸感。延期官奴小女,病疾不救,痛愍贯心。吾以西夕,情愿所钟,唯在此等。岂图十日之中,二孙夭命,惋伤之甚,未能喻心,可复如何。(此有两帖,语小异。)敬亲今在剡,其后复亡,甚不可言。穰铁不知已得。(一行短书。)行近遣书,想即至,此雨,汝佳不?得悬心。吾乏劣,力数字。七月十三日告鄱阳兄弟,大降制终,去悔悼甚,永绝悲伤,痛怀切割,心情也。诸葛[B066]者,君识之不?才干好佳,往为钱塘著绩,又入仆府,有以尽悉宰民之至也。甚欲自托于明德,云临安春当阙,尔者君能请不?仆必欲言。得佳长史亦当是君所须,既得里人共事,异常故乃尔。须还告之。人理不可得都绝,每至属致,使人

多叹。十五日羲之报,近甚仓卒,得十三日音,知卿佳,慰之。力及阳主书,不一一,羲之报。会稽亦复与选官论卿否吾诚敕敕于论事,然于弟尚不惜小宜,谓选官前意已佳,可不复烦重卿更思,必谓宜论者,必有违矣。上下安也,和绪过,见之欣然。敬豫乃成委顿,令人深忧。江生亦连病,今已差。知阮生转佳,甚慰、甚慰。会稽近患下,始差。诸谢粗佳。足下差否,甚耿耿。喉中不复燥耳。故知问,具示。王羲之白。冷过,足下夜得眠不?只差也,复何治?甚耿耿。长史复何似?故问,具示。王羲之白。遂无雨候,使人叹。得诸孙书,高田皆欲了。得书,知足下患疖,念卿无赖,思见足下,冀脱果。力不一一,王羲之白。此贤怀所礼也,面一一。五月十四日羲之白,近反至也,得七日书,知足下故尔,耿耿。善将息。吾肿,得此霖雨,转剧,忧深。力不一一,羲之。适万石去月五日书,为慰。寻得彭祖送万九日露版,再破贼,有所获,想足摧寇越逸之势,宜适许司农书为慰,无人未能得重,故向余杭间。(此注三行短。)因缘示致问,非书能悉,想君行有旨信。伯熊上下安和,为慰。可令知问。叔夷子前恨不见,可令熊知消息。羊参军还朝论长见敦恕,其为庆慰,无物以喻。今又告诚先灵,以文示足下,感怀恸心。又以表书示卿,政当尔不。痛念玄度,立如志而更速祸,可惋可痛者。省君书,亦增酸。服食,故不可乃将冷药,仆即复是中之者。肠胃中一冷,不可如何。是以要春

秋辄大起,多腹中不调适,君宜深以为意。省君书,亦比得之,物养之妙,岂复容言,直无其人耳。许君见验,何烦多云矣。袁彭祖何日过江,想安稳耳。失此诸贤,至不可言。足下分离,如何可言。此段不见足下乃甚久,迟面,明行集,冀得见卿。得申近不问。(此五字一行。)谢侯。(此二字一行。)四月五日羲之报,建安灵枢至,慈阴幽绝,垂卅年。永惟崩慕,痛彻五内,永酷奈何。无由言告,临纸摧哽,羲之报。(此一帖真草书。)十一月十八日羲之顿首、顿首,从弟子夭没,孙女不育,哀痛兼伤,不自胜,奈何、奈何!王羲之顿首。(此一帖行书。)二蔡过葬来居此,亲亲集事,而君复出为因耳。(此一帖草书。)九月十八日羲之顿首,茂善晚生儿不育,痛之恻心,奈何、奈何!转寒,足下可不、可不?不得问多日,悬情。吾故劣,力不具。王羲之顿首。(此一帖行草。)十月十一日羲之敬问,得旦书,知佳,为慰。吾为转差,力不一一,羲之敬问。(行草)。二十七日告姜,汝母子佳不?力不一一,耶告。(此一帖行草。)羲之顿首,念足下哀祸频仍,承凶,悲摧不可胜任。无缘省苦,望酸,羲之顿首。(此一帖带真。)羲之顿首,二孙女夭殇,悼痛切心。岂意一旬之中,二孙至此。伤惋之甚,不能已已,可复如何。羲之顿首。(真行。)廿八日羲之白,得昨告,承饮动,悬情。想小尔耳。还旨不具,王羲之再拜。(草书。)庾新妇入门未几,岂图奄至此祸。情原不遂,缅然永绝,痛之深至,

情不能已。况汝岂可胜任。奈何、奈何!无由叙哀,悲酸。(此帖行书。)君服前贤弟逝没,一旦奄至,痛当奈何,当复奈何。临纸咽塞,王羲之顿首、顿首。(此一帖真行。)雪候既不已,寒甚盛。冬平可苦患,足下亦当不堪之,转复知问,王羲之。(此一帖行书。)书末云得诸为慰。知汝姨欲西,情事难处。然今时诸不易。得东安书,甚不欲令汝姨出。恳至,想自思之。(行书。)上下可耳,产行往当迎庆。思之不可言。(此一帖行书。)今付吴兴酢二器。(真行。)一日不暂展至,恨叱而不已,便怀不果。东至可恨。思叙,想闲暇必顾也。适都使还,诸书具一一,须面具怀。得征西近书,委悉为慰。不得安西许有问,不知何久。长风书平安,今知殷侯不久留之,甚善,甚善。舍内佳不?中书何似?家中侯疾,恒救旦夕。比知觉有省书,想至。义兴何似,悬情。慕容遂来据邺,可深忧。官复遣军,可以示义兴中书。昨得殷侯答书,今写示君。承无怒意,既而意谓速思顺从,或有恕理。大小宜盘桓,或至嫌也。想复深思。复征许也。(此四字一行。)八月二十四日羲之顿首,(阙)。竟增哀感,奈何、奈何!雨足,足下可耳不得问,(阙)。日悬心。吾故劣劣。王羲之顿首。此雨足,可耳,故当收佳。云彼甚快,大事吴义兴吴(阙。)是荡然可叹。知诸患,耿耿。今差也,华母子佳。时行皆遍,事轻耳。彼云何。道祖<疒带>下,乃危笃,忧怛、忧怛。贼势可见,此云方轨万万如志。但守之

尚足,令智者劳心。此回书,恒怀汤火,处世不易,岂惟公道。(此两字行也,下侧书。)诸人十二日书云,慕容乃抄梁下得数。(阙。)目下疾疫非常,乃以至京,极有伤,此忧之。下者想君勤勤之。复委笃,恐无兴理。诸人书亦云尔也。忧之怛怛。得停乃公私大计也。君顷以何永日,忆去冬不可得知,如何,如何?桓公以江州还,台选每事胜也,不可,当在谁耳?源书以发,吾欲路次见之,亦不欲停甚。(阙)。官舍佳也,得诸舍问不?不知遮何日西,言及辛酸。卿不可怀,期等故勿忧勿忧深。近书及至也,瞻望不远,而未期暂面,如之何。迟得问也。谢侯数不在叹。(此一行至底皆缺。)前知足下欲居此,常喜迟。知定不果,怅恨。未知见卿期,当数音问也。得都近问清和,为慰。云刘生近欲举君为山阴,以中军当为最。君期于未获供养处,相为慨然。仕宦殆是想也。君学书有意,今相与草书一卷。小大佳不?不得司马问悬情。适安以中军出镇,有避贤意,乃云行得言面,不知公私此理卒当之耶?甚忧。真本无集之者,想今与君书一一。见此当何言?但恐今归必门首有出。(四字注。)复有将来之弊耳。此愿尽珍御理。想彼人士平安,二郗数(阙)也。敬豫诸人近来停数日,悉佳。安石已南迁,其诸兄弟此改殊命萧索,闻君以复入相府,何时当应命?未得坐处,亦当愁罔。思得为邻,岂常情。恐君方处务,此命难期。如之何?不一一,小佳,复意问也。源遂差不?云尚未恭命,终如之何?

闻真长知吴兴,想必如意,南道差不?君大小佳不?松庐善斫也,仆信还,奉州将去月十二日告甚慰。如曹失护语。此君甚康壮,常是肥渴耳。实寻还,迟之不可言。二妹差佳,慰问心期中冷。顷时行,可畏愁人。不得司马近问,悬情。近所送书,即至也。君信明早令得,后得鄙书,未至,即想东不久耳。此鄙问无恙,诸从皆佳,比诸数耳。知刘阮数。(阙)。温公在此,前东北面还此,复初。(阙。)散为慰。便乞良不可言。卿得知之,复共一快乐。武妹小大佳也。(阙一字。)知郡荒,吾前东周旋五千里,所在皆尔,可叹。江东自有大顿势,不知何方以救其弊。民事自欲叹复为意。卿示,聊及。(阙一字。)数得桓公问,疾转佳也。每悬。胡云征事未有日佳也,以逼势,不知卒云何尔。君大小佳不?至此乃知熙往,觉少不得同,万恨,万恨!云出便当西,念远别,何可言。迟见玄度,今或以在道。宾如人往不堪致心,忆之不忘,怀之。妹不快,忧劳,余平安。未得安西问,玄度忽肿,至可忧虑。得其昨书云小差,然疾候自恐难耶。与安石俱佳,还七日,增想。投命积日,不复知问。弟佳宁善,然复忧之不去怀。吾遂沉滞兼下,如近数日,分无复理。昨来增服陟厘丸,得下,不知遂断不。了无所啖,而药得停,不知当复见弟,(二字注。)理不独下,便长叹。小苏息,更知问。二奴庶诸人何以谢之。(已上九字注两行。)想清和,士人皆佳,彭祖诸人,得足下慰旦夕也。此诸贤平安,每面

粗有叹慨,追恨近日不得本善散无已已,度足下还期不久耳。此者数令知问。怀足下可谓礼之。(阙)。今以志心寄卿,想必至到,论之救命不暇,此事于今为奢远耳。要是事其本心。所欲论事今付。今与冯公论何产,足下可思助明清谈。至是举今又语真道今宣旨矣。臣羲之言,寒严,不审圣体御膳何如?谨付承动静,臣羲之言。(右表皇太后一。)臣羲之言,伏惟陛下天纵圣哲,德齐二仪。(自“哲”以下侧注)。应期承运,践登大祚。普天率土,莫不同庆。臣抱疾遐外,不获随例。瞻望宸极,屏营一隅。臣羲之言。刘氏平安也。梅妹可得。彭妹腰痛,冀当小尔耳。汝母故苦以不安食疾久忧愦,当思平理也。神意不同前者也。今付北方脯二夹、吴兴二器、蒜条四千二百。司马虽笃疾久,顷转平除,无他感动。奄忽长逝,痛毒之甚,惊惋摧恸,痛切五内,当奈何、奈何!省书感哽。雨寒,卿各佳(一字注。)不?诸患无赖,力书不一一,羲之问。想官舍无恙,吾必果。二十日后乃往,迟喜散恙,比尔自相闻也。九月三日羲之报,敬伦遮诸人去晦祥礻覃,情以酸割,念卿伤切,诸人岂可堪处。奈何、奈何!及书不既,羲之批。九月二十五日羲之顿首,便陟冬日,时速感叹,兼哀伤切,不能自胜,奈何。得七月末时书,为慰。始欲寒,足下常疾,比何似,每耿耿。吾故不平复,忧悴力困。不一一。王羲之顿首。旦极寒,得示,承夫人复小,不善得眠,助反侧,想小尔。复进何药?念足下犹悚息。

卿可否?吾昨暮复大吐,小啖物便尔。旦来可耳。知足下念。王羲之顿首。延期、官奴小女并得暴疾,遂至不救。愍痛贯心奈何!吾以西夕,至情所寄,唯在此等,以禁慰余年。何意旬日之中,二孙夭命。旦夕左右,事在心目,痛之缠心,无复一至于此。可复如何,临纸咽塞。六月二十七日羲之报,周嫂弃背,再周忌日,大服终此晦,感摧伤悼,兼情切剧,不能自胜,奈何、奈何!穆松垂祥除,不可居处,言以酸切。及领军信书不次,羲之报。顿首、顿首,亡嫂居长,情所钟奉。始获奉集,冀遂至诚,展其情愿。何图至此,未盈数旬,奄见背弃,情至乖丧,莫此之甚。追寻酷恨,悲惋深至,痛切心肝,当奈何、奈何!兄子荼毒备婴,不可忍见。发言痛心,奈何、奈何!王羲顿首、顿首。君顷复以何散怀?铁云,秋当解褐,行复分张。想君比尔快为乐。彦仁书云,仁祖家欲至芜湖,单弱伶俜何所成。君书得载停郡迎丧甚事宜,但异域之乖,素已不可言,何时可得发。六日告姜,复雨始晴快情。汝(一字注。)母子平安。二十七日告姜,汝母子佳不?力不一一,耶告。前使还有书,哀猥不能叙怀。情痛兼哀若割,当奈何、奈何!省弟累纸,哀毒之极。但报书难为心怀,况卿处之,何可具忍。有始有卒,自古而然,虽当时不能无情痛,理有大断,岂可以之致弊。何由写心,绝笔猥咽,不知何言也。十二月六日羲之报,一昨因暨主簿不悉,昨得去月十五日、二十三日二书,为慰。雨昼夜无解,夜来

复雪,弟各可也。此日中冷,患之,始小佳,力及不一一,羲之报。羲之死罪,前得云子诸人书,并毁顿胡之惟分推难为心。当有分西者否?羲之死罪。七月五日羲之顿首,昨便断草,葬送期近,痛伤情深,奈何、奈何!得去月二十八日告,具问慰怀。力还不次,王羲之顿首。七月十六日羲之报,凶祸累仍,周嫂弃背,大贤不救,哀痛兼伤,切割心情,奈何、奈何!遣书感塞,羲之报。二十三日发至长安,云渭南患无他,然云符健众尚七万,苟及最近,虽众由匹夫耳。即今克此一段,不知岁终云何守之。想胜才弘之,自当有方耳。隔以久,诸怀既不可言。且今多惨戚,迟君果前,暂得一散怀。知以多疾不果,乃当秋事,省告,同此叹恨,如何可言。葬事不可仓卒,当在九月初。过此故欲一与吴兴集,冀无不克耳。然事来万端,不知如人意不。非书能悉,君数告,以慰之耳。六月十六日羲之顿首,秋节垂至,痛悼伤侧,兼情切割,奈何、奈何!此雨过,得十日告,知君如常,吴兴转胜,甚慰。想得此凉日佳,患散乃委烦,耿耿。且以佳兴消息,仆故是常耳。劣劣解日,力不次,王羲之顿首。歌章辄付卿,或有写书人者,可写一道与吾也。付十一板书,王散骑笔,笃患,余不一一)。羲之死罪,去冬在东贸阝,因还使白笺,伏想至。自顷公私无信便,故不复承动静。至于咏德之深,无日有隧,省告,可谓眷顾之至。寻玩三四,但有悲慨。民年以西夕,而衰疾日甚,自恐无暂展语平生理也。

以此忘情,将无其人,何以复言。惟愿珍重,为国为家。时垂告慰,绝笔情塞,羲之死罪。六月十一日羲之报,道护不救疾,恻怛伤怀。念弟闻问,悲伤不可胜,奈何、奈何!曹妹累丧儿女,不可为心,如何。得二十三日书,为慰。及还不次,王羲之报。追寻伤悼,但有痛心,当奈何、奈何!得告慰之。吾昨频哀感,便欲不自胜举。旦服散行之,益顿乏。推理皆如足下所诲,然吾老矣,余愿未尽,唯在子辈耳。一旦哭之,垂尽之年,转无复理,此当何益?冀小却,渐消散耳。省卿书,但有酸塞。足下念故言散所豁多也,王羲之顿首。向遣书想夜至,得书知足下问当远行,诸怀何可言,一十必早发,想足下如向期也。阮侯止于界上耳,向书已具,不复一一,王羲之白。宿息想足下安书,吾犹不胜能佳,一十早往迟,王羲之顿首。二十九日羲之报,月终,哀摧伤切,奈何、奈何!得昨示,知弟下不断,昨紫石散未佳,卿先羸甚、羸甚。好消息,吾比日极不快,不得眠,食殊顿,勿令合阳,冀当佳。力不一一,王羲之报。九月二十八日羲之顿首、顿首,昨者书想至,参军近有慰,阮光禄信在耳。许中郎家欲因书,比去报如。庾君遂不救疾,摧切心情,不得自,(涂两三字。)甚痛,当奈何!深当宽勉,以不忘先心。临纸但有酸恻。王羲之顿首。羲之白,不复面,有劳。得示,足下佳,为慰。吾却遽,又睡甚勿勿。力不具,王羲之白。十一月五日羲之报,适为不?吾悉不适。弟各佳不?吾至勿

勿,力数,(阙)。羲之报。兄弟上下远至此,慰不可言。嫂不和,忧怀深。期等殊勿勿ㄡ心。桓公不得叙情,不可居处。云子诸人何似,耿耿。能数省否?彦仁数问也,修载,暂来忻慰。六月十九日羲之白,使还,得八日书,知不佳尔。何耿耿。仆日弊,而得此热,勿勿解白耳。力遣不具,王羲之白。十二月一日羲之白,昨得还书,知极不加疾人甚忧,耿耿。消息比佳耳。吾至乏劣,为尔日日,力不一一,羲之报。想明日可,谢诸子。十四日羲之白,近反不悉(阙)。两,足下佳不?不得近问,问无殊不佳,顿劣,因不一一,羲之白。羲之顿首,得贶知意至,诸君皆困乏,常想无之。何缘作此烦损,今付还,王羲之。长高当暂还耶?范公书如此,今示君,须瘐见,故当劝果之。告旨语君,迟而不可言。一日多恨,知足下散动,耿耿。护护,吾至不佳,劣劣。不一一。王羲之顿首。司马疾笃,不果西,忧之深。公私无所成。知比得丹阳书,甚慰。乖离之叹,当复可言。寻答其书,足下反事复行,便为索然,良不可言。此亦分耳,迟面一一。比日寻省卿文集,虽不能悉周遍,寻玩以为佳者,名固不虚。序述高士所传,小有异同,见卿一一问,应止杨王孙前以共及意同,可诚述叙之耶?暇日无为,想不忘之。初月一日羲之白,忽然改年,新故之际,致叹至深,君亦同怀。近过得告,故云腹痛,悬情。灾雨比复何似,气力能胜不?仆为耳,力不一一,王羲之。旦书至也,得示,为慰。云小大多患,

忧念劳心迟见足下,未果为(两字注。)结。力不一一,王羲之白。三日先疏未得去,得四日疏,为慰。兄书已具,不复一一。镇军昨至,欣(一字拓本暗)尚未见也。寻见之,悲欣不可言。上下近问,慰驰情。不知何似,绝不得松问。汝得旨问驰白,宜豫知分春事也。吾日东,可语期令知消息。复数橘子,即云乃好可啖。久得新栗,此院冬桃不能得多,送触事何当不存,往恒语然独折。知书有去县奔去诚意义官至也,有礼制,恐不必果耶?且君在彼县,常以为得意,宜思之耶?意至故示。兄子发尚未有定日,当送至澜,远乖不可复言。适欲遣书,会得足下示。十九日羲之报,近书反至也,得八日书,知吴故羸,敬伦动气发,耿耿。想得冷,此为佳也。敬文佳,不一一,羲之报。省足下前后书,未尝不忧。欲与事地相与,有深情者,何能不恨。然古人云:“行其道,忘其为身。”真卿今日之谓,政自当豁其胸怀。然得公平正直耳,未能忘己,便自不得行。然此皆在足下,怀愿卿为复广求于众,所悟故多山之高,言次何能不?十一月七日羲之报,近因(阙。)子卿书,想行至(三字注。)霜寒,弟可不?顷日了不得食,至为虚劣。力及数字,羲之报。二十三日羲之报,一日得书,皆在计书,所不得有反转热,卿各佳否?定何可得来?迟面,不一一,羲之报。知须果裁,便可遣取。视君势陈欲,欲无出理。近书至也,得十八日书,为慰。雨蒸,比各(一字注。)可不?参军转差也,悬耿。

吾胛痛剧,炙不得力,至患之。不得书,自力数字。尊夫人向来复何如?为何所患?甚悬情。念卿累息具至。羲之欲问。想诸舍人小大皆佳,弟摧之,可为悬心。且得集目下,此慰多矣。累告安和,梅妹大都可行,袁妹极得石散力,然故不善佳,疾久尚忧之。想野久恙至善,分张诸怀,可云不知其期。何时可果?永嘉竞逐者有力,恐难冀,得大柿,当种之。笃不喜见客,笃不堪烦事,此自死不可化,而人理所重如此。都郡江东所聚,自非复弱干所堪,足下未知之耳。给领与卿同殊为过,差交人士,因开门以勉待之,无所复言。君远在此,乃受恩来,今留之,明晚共卿亲集。想君未便至余姚尔。云殷生得快罔大事数谢,生书但有药耳。云彦仁或宣城甚佳,情事实宜,今有云想深复征许也。寂不得都问,知卿云曰问故未知西。审问,使人忧耿。得问,示。信使甚数而无还者,似书疏不可得,得问,宜示告之,知长翔田舍,比卿还,当知何候。须得音,副民望,甚善。羲之白,雾气,足下各何如?长素转佳,甚耿耿。冀行面,遣知问,王羲之白。昨得诸书,今示卿,想见之。恐殷侯必行,义望虽宜尔,然今此集信为未易,卿者便西者,良不可言也。晴快,足下各佳不?长素转佳也,甚耿耿。故知问,具示,王羲之白。足下晚可耳,至劣劣,力不一一,王羲之白。十二月二十四日羲之报,岁尽感叹,得十二日书,为慰。大寒,比可不?吾故羸乏,力不一一,王羲之报。药汤诸人佳也,今知问,

甲骨文对应字笔划检索表

汉字笔画检索表 一 (292) 丶 (245) 亅 (236) (167) (145) 乙 (384) (144) 【一】二 (293) (299) (299) 十 (295) 丅 (299) 丁 (245) 厂 (356) (64) 七 (294) 匚 (224) 丂 (237) 【丨】丄.........299 刂 (266) 冂 (165) 【】 亻 (1) 人 (1) 入 (299) 八 (294) 乂 (235) ? (293) 匕 (61) (19) 儿 (12) 几 (232) 九 (294) 勹 (21) 乃 (144) (227) 【丶】 冫 (350) 【乛 】 力 (144) 刀 (266) (266) 又 (64) 卩 (32) 丩 (393) 阝[在左] (358) 【一】 三 (293) 干 (241) 于 (246) 亏 (237) 士 (147) 土 (350) 工 (244) 卄 (295) 艹 (380) 下 (299) 廾 (81) 大 (23) 万 (429) 兀 (7) (30) (115) 才 (380) 弋 (239) (145) 【丨】 上 (299) 口 (115) 囗 (162) (285) 巾 (150) 山 (354) 屮 (379) (224) 【】 千 (296) 乇 (385) 乞 (315) 川 (348) 彳 (191) 彡 (301) 亼 (221) 个 (8) 亽 (221) (245) 兦 (167) (144) 犭 (402) 夂 (113) 久 (294) 夕 (312) 么 (152) 凡 (216) 饣 (213) 及 (65) 【丶】 丬 (184) 广 (177) 文 (31) 亡 (167) 门 (181) 义 (286) 忄 (139) 氵 (326) 宀 (170) 之 (103) 辶 (196) 【乛 】 尸 (21) (21) 己 (157) 巳 (63) (65) 弓 (253) 卫 (192) 也 (426) 卪 (32) 女 (40) 小 (300) 刃 (266) 刄 (266) 习 (439) 叉 (70) 飞 (438) 子 (62) 马 (407) (153) 幺 (152) 巛 (348) 【一】 丰 (384) (233) 王 (274) 井 (354) 天 (23) 夫 (24) 元 (7) 无 (27) (167) 韦 (111) 云 (315) 专 (243) 弌 (292) 耂 (10) 丐 (5) 廿 (295) (258) 木 (361) 卅 (295) (280) 卝 (147) 艺 (38) 支 (71) (120) 帀 (381) (142)

十七帖原文及释文

十七帖的翻译(林丽娥教授) (2010-08-28 16:42:08) 今依日本二玄社《十七帖》原色法帖進行翻譯,計28則尺牘。 【本文】(1.郗司馬帖) 十七日先書,郗司馬未去,即日得足下書為慰。先書以(已)具,示復數字。 【翻譯】 十七日這天,信已寫好了,本想請郗司馬(王羲之的妻弟郗曇)帶去,還未啟程,當天就得到您(王羲之的好友周撫)的來信,甚感安慰。要說的的話已都寫在先前的信上了,這裏只簡單寫幾個字作為答覆。 【本文】(2.逸民帖) 吾前東,粗足作佳觀。吾為逸民之懷久矣,足下何以方復及此,似夢中語耶!無緣言面為歎,書何能悉? 【翻譯】 我上次東行,略見當時美好的山川景物。我想隱居當逸民的想法已經很久了,你(王羲之的妻弟郗愔)怎麼現在才又提起,像是夢中的話哩!沒有機緣見面,甚為感歎,書信中何能盡表我的心意? 【本文】(3.龍保帖) 龍保等平安也,謝之。甚遲見卿舅可耳,至為簡隔也。 【翻譯】 龍保(王羲之的幼輩)等人都平安,謝謝您。很想見您舅舅(遲,待也),他可好?真是疏隔得好久、好遠呀! 【本文】(4.絲布衣帖) 今往絲布單衣財(才)一端,示致意! 【翻譯】 茲送上絲布做的單衣,只此一件,聊表一點心意! 【本文】(5.積雪凝寒帖) 計與足下別,廿六年於今,雖時書問,不解闊懷。省足下先後二書,但增歎慨。頃積雪凝寒,五十年中所無。想頃如常,冀來夏秋間,或復得足下問耳!比者悠悠,如何可言? 【翻譯】 算算日子,和您(王羲之的好友周撫)分別,至今已廿六年了,雖時常有書信往來,卻難以舒解久別思念的情懷。讀您先後寄來的兩封信,只更增加心裏的喟歎和感慨!最近積雪未消,天氣嚴寒,是五十年來所未曾見的景象。想您近況一切如常,希望明年的夏秋之間,或能再得到您的來信。方今歲月漫長,要從那裏說起呢? 【本文】(6.服食帖) 吾服食久,猶為劣劣。大都比之年時,為復可可。足下保愛為上,臨書但有惆悵。 【翻譯】 我煉丹服藥雖久,功效還是不怎麼理想,但是和比起往年來,大概還是差強人意的。您(王羲之的妻弟郗愔)自己保重珍愛為要。寫這封信時,有無限的惆悵! 【本文】(7.知足下帖) 知足下行至吳,念違離不可居。叔當西耶?遲知問。 【翻譯】

甲骨文

甲骨文(中国古代文字)、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属于上古汉语(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 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发展历程 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为殷商流传之书迹;内容为记载盘庚迁殷至纣王间二百七十年之卜辞,为最早之书迹。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饮酒及敬鬼神;也因为如此,这些决定渔捞、征伐、农业诸多事情的龟甲,才能在后世重见天日,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商代已有精良笔墨,书体因经契刻,风格瘦劲锋利,具有刀锋的趣味。受到文风盛衰之影响,其大至可分为五期,底下分

别介绍。商代晚期自盘庚迁殷至商纣王共约273年,经历8世12王,这一时期的甲骨文也应有早晚先后之分。对商代甲骨的分期断代研究,有多种说法,如今主要采用的是董作宾依据世系、称谓、贞人等十项标准划分的五期说,即第一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廪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 一、雄伟期 自盘庚至武丁,约一百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响,书法风格宏放雄伟,为甲骨书法之极致,大体而言,起笔多圆,收笔多尖,且曲直相错,富有变化,不论肥瘦,皆极雄劲。 二、谨饬期 自祖庚至祖甲,约四十年。两人皆可算是守成的贤君,这一时期的书法谨饬,大抵承袭前期之风,恪守成规,新创极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劲豪放之气。 三、颓靡期 自廪辛至康丁,约十四年。此期可说是殷代文风凋敝之秋,虽然还有不少工整的书体,但篇段的错落参差,已不那么守规律,而有些幼稚、错乱,再加上错字数见不鲜。 四、劲峭期 自武乙至文武丁,约十七年。文武丁锐意复古,力图恢复武丁时代之雄伟,书法风格转为劲峭有力,呈现中兴之气象,在较纤细的笔画中,带有十分刚劲的风格。

王羲之十七帖释文及译文

王羲之十七帖释文及译文 1十七日先书,郗司马未去。即日得足下书,为慰。先书以具,示复数字。译文:十七日这天信已写好了,本想请郗司马带去,还未启程,当天就得到您的来信,甚感安慰。要说的的话已都写在先前的信上了,这里只简单写几个字作为答复。 2吾前东粗足作佳观。吾为逸民之怀久矣,足下何以等复及此似梦中语耶!无缘言面,为叹,书何能悉。译文:我上次东行,略见当时美好的山川景物。我想隐居当逸民的想法已经很久了,您怎么又同样提起(再次出仕)之事简直像梦话一般!没有机缘见面,甚为感叹,书信中何能尽表我的心意。 3龙保等平安也,谢之。甚迟见卿舅,可耳,至为简隔也。译文:龙保等几个晚辈都平安,谢谢。很想见您舅舅,他可好。真是疏隔得太久了。 4计与足下别廿六年,于今虽时书问,不解阔怀。省足下先后二书,但增叹慨。顷积雪凝寒,五十年中所无。想顷如常,冀来夏秋间,或复得足下问耳。比者悠悠,如何可言。译文:算算日子,和您分别至今已廿六年了,虽时常有书信往来,却难以舒解久别思念的情怀。读您先后寄来的两封信,只更增加心里的喟叹和感慨。最近积雪未消,天气严寒,是五十年来所未曾见的景象。想您近况一切如常,希望明年的夏秋之间,或能再得到您的来信。方今岁月漫长,要从那里说起呢。 5吾服食久,犹为劣劣。大都比之年时,为复可可。足下保爱为上,临书,但有惆怅。译文:我炼丹服药虽久,功效还是不怎么理想,但是和比起往年来,大概还是差强人意的。您自己保重珍爱为要。写这封信时,有无限的惆怅。 6知足下行至吴。念违离不可居,叔当西耶!迟知问.译文:知道您行将出任吴郡之守,想其地离家太远,不适合居处。叔是否将有西行希望您能回信。 7瞻近无缘省苦,但有悲叹。足下小大悉平安也。云卿当来居,此喜迟不可言,想必果言苦有期耳。亦度卿当不居京,此既避,又节气佳,是以欣卿来也。此信旨还具示问。译文:看来最近尚无机缘会晤,只有付之悲叹。您家中大小都平安吧。听说您将来这里居住,等待您来到,不胜欣喜之至,此言想必可以实现,要告诉我日期喔。我意料您不想住在京都建康,这里地既隐僻,又当时令特佳,所以很高兴 您能前来。这封信的用意是期待您能回信。

甲骨文的临摹与书写

甲骨文的临摹与书写 一.甲骨文的文字特点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1)字形多变: 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

(2)体式丰富: 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

(3)因字成型 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

(4)线条瘦硬 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5)形象生动 甲骨文是师法自然,合众美的结果,大部分字在大自然中可以找到相对应的形状、声音、轨迹等。 万[萬] 形如蝎子.蝎子为胎生昆虫,母蝎产子,每胎可达数一甚而 百集幼蝎不等.幼蝎产出后,即自动攀附于母蝎身上,背部尤多, 密密麻麻若不可胜数,古人见之,即以蝎子之形不可胜数之“万”字. 春 上方是草木抽发的曲芽,下面那一部份是一个计时的标志, 组合起来,表示草木遨生开始的时序. 至 一支箭由远方而来,射到靶上,一横代表箭靶

观 是一只猫头鹰的特写,最上面是羽,角中间一竖是 喙,两侧是一双眼睛.显出一副主神贯注观贯注观察的样子,最下面的是乌,表明猫头鹰的类属.此字充分的掌握住了猫头鹰的表情。 二.甲骨文的艺术特点 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殷墟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系统文字,也是比较成熟的文字。而上古文字的点横撇捺、疏密结构,用今天的眼光去看,确实初具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要旨,孕育着书法艺术的美,很值得欣赏与品味。以甲骨文而言,郭沫若在1937年出版的《殷契粹编》的序言中,就对其书法体现非常赞赏:“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文字作风且因人因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浑,帝乙

王羲之十七帖释文及译文

王羲之十七帖释文及译文 郗司马帖 【释文】十七日先书,郗司马未去。即日得足下书,为慰。先书以具,示复数字。十七日先发的书信,郗司马未去,今日有得到阁下的书信,非常高兴。先发之信已经说的很清楚,今只又副简短几个字 郗xī(古读chīㄔˉ) 古地名,在今中国河南省沁阳县。姓。 慰去 马具

足 逸民帖 【释文】吾前东,粗足作佳观。吾为逸民之怀久矣,足下何以等复及此,似梦中语耶!无缘言面,为叹,书何能悉。 我以前在东山的时候差不多也看过不少好山好景。我要隐逸之民的想法已经好久了,阁下你最近回我信时怎么对我的想法不与关注,尽谈些不着边际,似梦中的话语呢没有机会当面表达的向往只情真是令我叹息。仅凭着封书信怎么说的清楚呢耶? yé? 文言疑问词,相当于“呢”或“吗”:“独不怜公子姊耶”。是耶非耶。? 古同“爷”,父亲。? 矣? yǐ? 文言助词(a.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如“由来久矣”,“悔之晚矣”;b.表示感叹,如“大矣哉”)。? 耶?

yē? 〔耶稣〕基督教的创始人。 等 观 悉 粗

梦民 何 叹 龙保帖 【释文】龙保等平安也,谢之甚迟,见卿舅可耳,至为简隔也。 龙保等几个晚辈都平安,谢谢。很想见您舅舅,他可好。真是疏隔得太久了。 迟舅

耳 至隔 平 龙 丝布帖 【释文】今往丝布单衣财一端。示致意。

:兹送上丝布做的单衣一件,聊表一点心意。《丝布衣帖》为《十七帖》丛帖第四通尺牍 积雪凝寒帖 【释文】计与足下别二十六年,于今虽时书问,不解阔怀。省足下先后二书,但增叹慨! 顷积雪凝寒,五十年中所无。想顷如常,冀来夏秋间,或复得足下问耳。比者悠悠,如何可言。 慨? kǎi? 情绪激昂,愤激:愤慨。慷慨。? 叹息,叹气:慨叹。感慨。? 豪爽,不吝啬:慨允。慨诺。慨然。 顷? (顷)? qǐng? 中国市制田地面积单位:一顷(等于一百亩)。碧波万顷。? 短时间:顷刻。有顷。少顷。俄顷(很短的时间)。? 刚才,不久以前:顷闻。顷接来信。 冀? jì?

王羲之圣教序全文

王羲之圣教序全文 集王羲之圣教序全文(简体标点版) 大唐三藏圣教序 太宗文皇帝制 弘福寺沙门怀仁集晋右将军王羲之书 盖闻二仪有像,显覆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是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然而天地苞乎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像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故知像显可征,虽愚不惑;形潜莫睹,在智犹迷。况乎佛道崇虚,乘幽控寂,弘济万品,典御十方。举威灵而无上,抑神力而无下。大之则弥于宇宙,细之则摄于毫厘。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不古;若隐若显,运百福而长今。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际;法流湛寂,挹之莫测其源。故知蠢蠢凡愚,区区庸鄙,投其旨趣,能无疑惑者哉? 然则大教之兴,基乎西土,腾汉庭而皎梦,照东域而流慈。昔者分形分迹之时,言未驰而成化;当常现常之世,民仰德而知遵。及乎晦影归真,迁仪越世,金容掩色,不镜三千之光;丽象开图,空端四八之相。于是微言广被,拯含类于三途;遗训遐宣,导群生于十地。 然而真教难仰,莫能一其旨归;曲学易遵,邪正于焉纷纠。所以空有之论,或习俗而是非;大小之乘,乍沿时而隆替。 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长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故以智通无累,神测未形,超六尘而迥出,只千古而无对。凝心内境,悲正法之陵迟;栖虑玄门,慨深文之讹谬。思欲分条析理,广彼前闻;截伪续真,开兹后学。 是以翘心净土,往游西域,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积雪晨飞,途间失地;惊砂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影;百重寒暑,蹑霜雨而前踨。诚重劳轻,求深愿达,周游西宇十有七年,穷历道邦,询求正教。双林八水,味道餐风;鹿菀鹫峰,瞻奇仰异。承至言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贤,探赜妙门,精穷奥业。一乘五律之道,驰骤于心田;八藏三箧之文,波涛于口海。 爰自所历之国,总将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译布中夏,宣扬圣业。引慈云于西极,注法雨于东垂。圣教缺而复全,苍生罪而还福。湿火宅之干焰,共拔迷途;朗爱水之昏波,同臻彼岸。 是知恶因业坠,善以缘升,升坠之端,惟人所托。譬夫桂生高岭,云露方得泫其花;莲出渌波,飞尘不能污其叶。非莲性自洁而桂质本贞,良由所附者高,则微物不能累;所凭者净,则浊类不能沾。夫以卉木无知,犹资善而成善;况乎人伦有识,不缘庆而求庆?方翼兹经流施,将日月而无穷;斯福遐敷,与乾坤而永大。 朕才谢珪璋,言惭博达,至于内典,尤所未闲。昨制序文,深为鄙拙,唯恐秽翰墨于金简,标瓦砾于珠林。忽得来书,谬承褒赞,循躬省虑,弥益厚颜。善不足称,空劳致谢。 皇帝在春宫述三藏圣记 夫显扬正教,非智无以广其文;崇阐微言,非贤莫能定其旨。盖真如圣教者,诸法之玄宗,众经之轨躅也。综括宏远,奥旨遐深,极空有之精微,体生灭之机要。词茂道旷,寻之者不究其源;文显义幽,履之者莫测其际。故知圣慈所被,业无善而不臻;妙化所敷,缘无

王羲之《十七帖》原文和译文

王羲之《十七帖》原文和译文 1十七日先书,郗司马未去。即日得足下书,为慰。先书以具,示复数字。 译文:十七日这天信已写好了,本想请郗司马带去,还未启程,当天就得到您的来信,甚感安慰。要说的的话已都写在先前的信上了,这里只简单写几个字作为答复。 2吾前东粗足作佳观。吾为逸民之怀久矣,足下何以等复及此?似梦中语耶!无缘言面,为叹,书何能悉。 译文:我上次东行,略见当时美好的山川景物。我想隐居当逸民的想法已经很久了,您怎么又同样提起(再次出仕)之事?简直像梦话一般!没有机缘见面,甚为感叹,书信中何能尽表我的心意。 3龙保等平安也,谢之。甚迟见卿舅,可耳,至为简隔也。 译文:龙保等几个晚辈都平安,谢谢。很想见您舅舅,他可好。真是疏隔得太久了。 4计与足下别廿六年,于今虽时书问,不解阔怀。省足下先后二书,但增叹慨。顷积雪凝寒,五十年中所无。想顷如常,冀来夏秋间,或复得足下问耳。比者悠悠,如何可言。 译文:算算日子,和您分别至今已廿六年了,虽时常有书信往来,却难以舒解久别思念的情怀。读您先后寄来的两封信,只更增加心里的喟叹和感慨。最近积雪未消,天气严寒,是五十年来所未曾见的景象。想您近况一切如常,希望明年的夏秋之间,或能再得到您的来信。方今岁月漫长,要从那里说起呢。 5吾服食久,犹为劣劣。大都比之年时,为复可可。足下保爱为上,临书,但有惆怅。 译文:我炼丹服药虽久,功效还是不怎么理想,但是和比起往年来,大概还是差强人意的。您自己保重珍爱为要。写这封信时,有无限的惆怅。 6知足下行至吴。念违离不可居,叔当西耶!迟知问. 译文:知道您行将出任吴郡之守,想其地离家太远,不适合居处。叔是否将有西行?希望您能回信。 7瞻近无缘省苦,但有悲叹。足下小大悉平安也。云卿当来居,此喜迟不可言,想必果言苦有期耳。亦度卿当不居京,此既避,又节气佳,是以欣卿来也。此信旨还具示问。 译文:看来最近尚无机缘会晤,只有付之悲叹。您家中大小都平安吧。听说您将

集王羲之圣教序全文简体

集王羲之圣教序全文 大唐三藏圣教序 太宗文皇帝制 弘福寺沙门怀仁集晋右将军王羲之书 盖闻二仪有像,显覆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是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然而天地苞乎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像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故知像显可征,虽愚不惑;形潜莫睹,在智犹迷。况乎佛道崇虚,乘幽控寂,弘济万品,典御十方。举威灵而无上,抑神力而无下。大之则弥于宇宙,细之则摄于毫厘。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不古;若隐若显,运百福而长今。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际;法流湛寂,挹之莫测其源。故知蠢蠢凡愚,区区庸鄙,投其旨趣,能无疑惑者哉? 然则大教之兴,基乎西土,腾汉庭而皎梦,照东域而流慈。昔者分形分迹之时,言未驰而成化;当常现常之世,民仰德而知遵。及乎晦影归真,迁仪越世,金容掩色,不镜三千之光;丽象开图,空端四八之相。于是微言广被,拯含类于三途;遗训遐宣,导群生于十地。 然而真教难仰,莫能一其旨归;曲学易遵,邪正于焉纷纠。所以空有之论,或习俗而是非;大小之乘,乍沿时而隆替。 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长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故以智通无累,神测未形,超六尘而迥出,只千古而无对。凝心内境,悲正法之陵迟;栖虑玄门,慨深文之讹谬。思欲分条析理,广彼前闻;截伪续真,开兹后学。 是以翘心净土,往游西域,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积雪晨飞,途间失地;惊砂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影;百重寒暑,蹑霜雨而前踨。诚重劳轻,求深愿达,周游西宇十有七年,穷历道邦,询求正教。双林八水,味道餐风;鹿菀鹫峰,瞻奇仰异。承至言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贤,探赜妙门,精穷奥业。一乘五律之道,驰骤于心田;八藏三箧之文,波涛于口海。 爰自所历之国,总将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译布中夏,宣扬圣业。引慈云于西极,注法雨于东垂。圣教缺而复全,苍生罪而还福。湿火宅之干焰,共拔迷途;朗爱水之昏波,同臻彼岸。 是知恶因业坠,善以缘升,升坠之端,惟人所托。譬夫桂生高岭,云露方得泫其花;莲出渌波,飞尘不能污其叶。非莲性自洁而桂质本贞,良由所附者高,则微物不能累;所凭者净,则浊类不能沾。夫以卉木无知,犹资善而成善;况乎人伦有识,不缘庆而求庆?方翼兹经流施,将日月而无穷;斯福遐敷,与乾坤而永大。 朕才谢珪璋,言惭博达,至于内典,尤所未闲。昨制序文,深为鄙拙,唯恐秽翰墨于金简,标瓦砾于珠林。忽得来书,谬承褒赞,循躬省虑,弥益厚颜。善不足称,空劳致谢。 皇帝在春宫述三藏圣记

王羲之十七帖释文及译文

王羲之十七帖释文及译文 王羲之十七帖释文及译文 1十七日先书,郗司马未去。即日得足下书,为慰。先书以具,示复数字。译文:十七日这天信已写好了,本想请郗司马带去,还未启程,当天就得到您的来信,甚感安慰。要说的的话已都写在先前的信上了,这里只简单写几个字作为答复。 2吾前东粗足作佳观。吾为逸民之怀久矣,足下何以等复及此?似梦中语耶!无缘言面,为叹,书何能悉。译文:我上次东行,略见当时美好的山川景物。我想隐居当逸民的想法已经很久了,您怎么又同样提起(再次出仕)之事?简直像梦话一般!没有机缘见面,甚为感叹,书信中何能尽表我的心意。 3龙保等平安也,谢之。甚迟见卿舅,可耳,至为简隔也。译文:龙保等几个晚辈都平安,谢谢。很想见您舅舅,他可好。真是疏隔得太久了。 4计与足下别廿六年,于今虽时书问,不解阔怀。省足下先后二书,但增叹慨。顷积雪凝寒,五十年中所无。想顷如常,冀来夏秋间,或复得足下问耳。比者悠悠,如何可言。译文:算算日子,和您分别至今已廿六年了,虽时常有书信往来,却难以舒解久别思念的情怀。读您先后寄来的两封信,只更增加心里的喟叹和感慨。最近积雪未消,天气严寒,是五十年来所未曾见的景象。想您近况一切如常,希

望明年的夏秋之间,或能再得到您的来信。方今岁月漫长,要从那里说起呢。 5吾服食久,犹为劣劣。大都比之年时,为复可可。足下保爱为上,临书,但有惆怅。译文:我炼丹服药虽久,功效还是不怎么理想,但是和比起往年来,大概还是差强人意的。您自己保重珍爱为要。写这封信时,有无限的惆怅。 6知足下行至吴。念违离不可居,叔当西耶!迟知问.译文:知道您行将出任吴郡之守,想其地离家太远,不适合居处。叔是否将有西行?希望您能回信。 7瞻近无缘省苦,但有悲叹。足下小大悉平安也。云卿当来居,此喜迟不可言,想必果言苦有期耳。亦度卿当不居京,此既避,又节气佳,是以欣卿来也。此信旨还具示问。译文:看来最近尚无机缘会晤,只有付之悲叹。您家中大小都平安吧。听说您将来这里居住,等待您来到,不胜欣喜之至,此言想必可以实现,要告诉我日期喔。我意料您不想住在京都建康,这里地既隐僻,又当时令特佳,所以很高兴您能前来。这封信的用意是期待您能回信。 8天鼠膏治耳聋,有验不?有验者乃是要药。译文:天鼠膏治耳聋,是不是真的灵验?如真的有效,则是我需要之灵药。 9朱处仁今所在,往得其书,信遂不取答。今因足下答其书,可令必达。译文:朱处仁现在何处,以前得过他写来的信,信使送往后没有得到答复。现在想借着给你的回信再附寄给他,请你一定转交送达。 10足下今年政七十耶?知体气常佳,此大庆也。想复勤加颐养。吾年垂耳顺,推之人理,得尔以为厚幸,但恐前路转欲逼耳,以尔要欲一游目汶领,非复常言。足下但当保护,以俟此期。勿谓虚言,得果此缘,一段奇事也。译文:足下今年刚好七十岁吧?知道你身体很健康,这是大可庆幸的事。推想你会勤加保养。我即将六十岁了,按照一般的人生规律,能活到这个年纪也不容易,算是我的大幸。但担心往后的身体变坏,可能会窘局难堪。正是这个原因,我想近快到你蜀地,一游汶岭。这不是随便说一说的,足下你尽管多加保养身体,等着我来游的这一天。不要以为是虚言,如果能完成我们这一计划,可以说是当今的一段奇事了。(正字是王羲之祖父讳,故改为政。初月帖中同。) 11去夏得足下致邛竹杖,皆至。此士人多有尊老者,皆即分布,令知足下远惠之至。译文:去年夏季您送致的邛竹杖,都收到了。此间士人中许多人年纪已老,我随即将这些邛竹杖分送给他们了,并告知他们是您从遥远的益州送来的。 12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领、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译文:您信中所说的巴蜀山川的种种奇胜之处,扬雄《蜀都赋》、左思《三都赋》都没有记叙。您那儿山川奇异,更使人感到游览观瞻才能意足。可以成行,当请您迎接,如果迟误这一机会,真当以日为岁了。您镇守巴蜀,朝廷不会有调动之理。真想趁您还在巴蜀任上是与您一起登汶岭峨眉山而还,那才是不朽的盛事。 13彼盐井、火井皆有不?足下目见不?为欲广异闻,具示.译文:您所在的益州,盐井、火井都有吗?您亲眼见过吗?想广布奇异之说,请来信告知。 14省别具,足下大小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译文:看到你另外来的信,问候起我家里的大大小小,甚为感谢。大家多分散各地,感念你的挂念之情,陶武昌(陶侃)诸子亦多远在各地作官。你同时亦多关怀,都常通信吗?我的老妻最近常病重,为了病危抢救常担忧。其他人都大致平安。非常感念您

甲骨文书法欣赏

甲骨文书法欣赏 甲骨文书法欣赏一、引言 在人类发展史上,文字的创造和应用是人类从荒蛮走向文明的象征,而在世界上以古埃及的圣书字、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中国的古文字为主的各国古文字中,汉字则是唯一的从产生到现在延续使用数千年还依然充满生命活力的一棵长青树。而以汉字书写作为表现形式的书法艺术,是世界所公认的最为纯粹的中华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是在草、行、隶、楷等今文字字体先后成熟的魏晋时代,先秦古文字退出了社会实用字体的舞台,仅在特殊场合使用。尽管此后也有对它们艺术特色的高度赞扬,依然有书法家喜欢运用古文字作为书法的表现形式,但从书学理论到艺术实践,都明显存在着厚今文字字体而薄古文字书法的倾向。虽然由于文字演变和古今审美意趣变化,这种倾向的产生自属“势在必然”,但是古文字书法和今文字书法所能体现的审美范畴,所能造就的艺术意境是完全不同的,更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同样,古文字书法中不同字体的书法也是这样。因此,如果缺少了历史上任何一种成熟字体(如古文字中的甲骨文、金文、楚简、帛书等)书法,这个系统就是不完美的,中国书法这座“东方艺术的最高峰”就不那么雄伟壮丽了。为了全面继承和弘扬传统

书法,我们应该在重视今文字书法的同时,加大对整个古文字书法从理论到实践进行研究与探索的力度。 殷墟甲骨文是三千多年前我国最早有系统的成熟的文字,不仅表现于字的个数之多,也表现在字的结构复杂,古人所说的“六书”: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在甲骨文中都可找到实例。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甲骨文被著名学者王懿荣发现至今的百余年中,有许多前辈学者在甲骨学的建立和发展中,起到了奠基和开拓的关键性作用,其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甲骨学史上的“四堂”:即参照《说文解字》并利用金文字形与卜辞相互验证,考释出大量甲骨文且纠正了不少《说文解字》的谬误,在甲骨的搜集、著录、考释等方面都做出突出贡献的雪堂(罗振玉);将卜辞系联为有系统的古史材料,用以重构商史并推测其社会制度,使《史记·殷本记》和《帝王世纪》等书所传的殷代王说得到物证的新史学开拓者观堂(王国维);将盘庚迁殷至商纣灭亡8世12王的二百多年历史划分五个时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名“王朝断代说”创造者彦堂(董作宾);以研究古文字手段来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并在商世系的考证和甲骨文字的考释等方面,有许多独特创见的鼎堂(郭沫若)。 甲骨文的发现,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仅给史学界、考古学界、文字学界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研究课题,也对中国书法有着巨大的影响。它那千姿百态的构形,高古

十七帖原文及释文

十七帖原文及释文 《十七帖》第一帖开始因是“十七”两个字而得名, 1 郗司马帖【原文】十七日先书,郗司马未去,即日得足下书,为慰。先书以具,示复数字。 【释意】此帖致周抚(周抚为王羲之好友,当时周抚为益州刺史,在今四川。而王羲之在南京、会稽,书信一直不断)十七日先写了一封信托郗司马(为郗昙,郗鉴之子,是王羲 之妻舅)带去,但他还没走。今天我又收到您(足下为古代对对方的尊称,大致等于我比 你低的说法)的来信,心里十分快慰。先前那封信已经将我意思写的非常清楚了,这里只 再附上几行字请郗司马一起稍去。 2 逸民帖【原文】吾前东,粗足作佳观。吾为逸民之怀久矣,足下何以等复及此,似梦中语耶!无缘言面,为叹 ,书何能悉。 【释意】此帖致郗愔(亦为王羲之妻舅)。我前日向东去,(为王羲之去官后到会稽,会稽在金陵东。)略见沿途风景很是好。我想隐居的想法已经很久了,您怎么一直在等什么 不肯做决断呢?我回想与您谈隐居事,好像是在梦中一般。现不得与您见面而谈,徒有叹息。书信怎么能说得清呢。 3 龙保帖【原文】龙保等平安也,谢之甚迟,见卿舅可耳,至为简隔也。今往丝 布单衣财一端。示致意。 【释意】此帖致家族中人。龙保等身体安好(龙保为王羲之晚辈),承蒙您问及,谢谢了。想见您的舅舅一面,我才能放心。与他相别真是好久了。今天送上丝布单衣才(通财)一件,仅表薄意。 4 积雪凝寒帖【原文】计与足下别二十六年,于今虽时书问,不解阔怀。省足下先后二书,但增叹慨! 此积雪凝寒,五十年中所无。想顷如常,冀来夏秋间,或复得足下问耳。比者悠悠,如何可言。 【释意】此致周抚。算算时间我与您相别已经二十六年了,今天我们虽然常常书信往来问候,但是不能放下思念。读您先后来的两封信,只能增加感慨和叹息。这里大雪所积,非 常寒冷,五十年来所没有的气候了。想来您还是老样子,希望来年夏秋之间,还能再次得 到您的书信。岁月悠悠,又从哪里说起呢。 5 服食帖【原文】吾服食久,犹为劣劣。大都比之年时,为复可可。足下保爱至上,临书,但有惆怅。 【释意】此至周抚。我服食很久了(服食为东晋人炼丹服药的通称,意想做神仙),效果还是不好。大概比去年还算可以。您要保重身体为上,我在写这封信时,心里只有惆怅。 6 知足下帖【原文】知足下行至吴,念违离不可居,叔当西耶?迟知问。 【释意】此至郗愔。听说您要出行到吴郡了,想那个地方离家太远,也不合乎人的居住。叔(指郗愔弟郗昙)要向西走?等候您的回信。

圣教序 释文

圣教序释文 【释文】 大唐三藏圣教序 太宗文皇帝制 弘福寺沙门怀仁集。 晋右将军王羲之书。 盖闻二仪有像。显复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是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然而。天地苞乎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像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故知像显而微。虽愚不或。形谮莫覩。在智者迷。况乎佛道。崇虚、乘幽,控寂。弘济万品。典御十方。举威灵而无上。抑神力而无下。大之则弥于宇宙。细之则摄于毫厘。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不古。若隐若显。运百福而长今。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际。法流湛寂。挹之则莫测其源。故知蠢蠢凡愚。区区庸鄙。抆其旨趣。能无疑或者焉。然则大教之兴。基乎西土。腾汉庭而皎梦。照东城而流慈。昔者。分形分迹之时。言未驰而成化。当常现常之世。民仰德而知虚。及乎晦影归真。迁仪越世。金容掩色。不镜三千之光。丽象开图。空端四八之相。于是微言广被。拯含类于三途。遗训遐宣。导群生于十地。然而真教难仰。莫能一其旨归、曲学易遵。耶正于焉。分就所以空有之论。或习俗而是非。大小之乘。乍谐时而隆替。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长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松风水月。未是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故以智通无累。神测未形。超六尘而迥出只千古而无对。凝心内境。悲正法之陵迟。栖虑玄门。慨深文之讹谬。思欲分条。抒理广彼前闻。截伪存真。开兹后学。是以翘心净土。法游西域。乘危远迈。杖(?)策孤证。积雪晨飞。途闻失地。鹜砂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云霞而进影。百重寒暑。蹑霜雨而前踪。诚重劳轻求。深弘达周。游西宇十有七年。穷历道邦。询求正教。双林八水。味道餐风。鹿菀鹫峰。瞻奇仰异。承至言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贤。探赜妙门。精穷奥业。一乘五津之道。驰骤于心田。八藏三箧之文。波涛于口海。爰自所历之国。总将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译布中夏。宣扬胜业。引慈云于西极。注法雨于东垂。圣教缺而复合。苍生罪而还福。湿火宅之干焰。共拔迷途。朗爰水之昏波。同臻彼岸。是知。恶因业坠。善以缘升。今坠之端。惟人所托。壁未桂生高岭。云露方得泫其花。莲出渌波。飞尘不能污其叶。非莲性自洁。而桂质本贞。良田所附者高。则微物不能累。所凭者净。则浊类不能沾。夫以卉木无知。犹资善而成善。况乎。人伦有识。不缘庆而求庆。方翼兹经流施。将日月而无穷。斯福遐敷与乾坤而永大。朕才谢珪璋。言惭博达。至于内典。尤所未闲。昨制序文。涂为鄙拙。唯恐秽翰墨于金简。标瓦砾于森林。忽得来书。谬承褒赞。循躬省虑。弥盖厚颜。善不足称,空劳致谢。皇帝在春宫述三藏。圣记。 夫显扬正教,非智无以广其文。崇阐微言。非贤莫能定其旨。盖真如圣教者。诸法之玄宗。众经之辄(足属)也。综括宏远。奥旨遐深。极空有之精微。体生减之机要。词茂道旷。寻之者不究其源。文显义幽。履之者莫测其际。故知圣慈所被。业无善而不臻。妙化所敷。缘无恶而不翦。开法纲之纲纪。弘六度之正教。拯群有之涂炭。启三藏之秘扃是以。名无翼而长飞。道无根而永固。道名流庆。历遂古而镇常。赴感应身。经尘劫而不朽。晨钟夕梵。交二音于鹫峰。慧日法流。转双轮于鹿菀。排空宝盖。接翔云而共飞。庄野春林。与天花而合彩。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逐句译文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逐句译文 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碑因碑首刻七佛像,又称《七佛圣教序》。咸亨三年(672)建于京城长安弘福寺。《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为表彰玄奘法师赴西域各国求取佛经,回国后翻译三藏要籍而写的。太子李治(高宗)并为附记,诸葛神力勒石,朱静藏镌字。碑石高9.4尺,宽4.2尺。共30行,行80余字不等。现在陕西西安碑林。 “集王”一格,首推《圣教序》。其碑字由怀仁借内府所藏王羲之真迹,历时25年集募而成,故为世所重。碑文选自王王羲之各帖,如知、趣、或、群、然、林、怀、将、风、朗、是、崇、幽、托、为、揽、时、集等字皆取自《兰亭序》。由于怀仁对于书学的深厚造诣和严谨态度,致使此碑点画气势、起落转侧,纤微克肖,充分地体现了王书的特点与韵味,达到了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平和简静的境界。”当然这种集字的做法也有相当的局限性。如重复的字较少变化,偏旁拼合的字结体缺少呼应。自此碑以后,效集王羲之书或其它大书法家书的字集为碑刻者不断出现,如僧大雅集《兴福寺碑》,唐玄序集《新译金刚经》等均为佳作,但仍以《集王羲之圣教序》最为成功。 《圣教序》的由来: 唐代僧人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历尽千辛万苦,冒生命危险,到达印度。在他取经回归长安时,举国为之震动,太宗对玄奘艰苦取经伟大精神感动,并谓“胜朝盛事”,对于他在佛学方面的成就,也极端推崇,于是在贞观十九年二月六日敕命他在长安弘福寺中,专门翻译梵经。并为其翻译的《瑜伽师地论》赐予序文,这便是《圣教序》的由来。

《圣教序》成文以后,为了永垂后世,昭示天下,乃筹备将其刻于碑石流传,又因为太宗皇帝深爱羲之书法,故大家认为这篇碑文,非书圣王羲之书法“不足贵”,然羲之乃晋人,不可再起而书之,于是请弘福寺沙门怀仁担任集字拼文工作。释怀仁原是一名擅长王羲之书法的僧人,据说他还是王羲之的后裔,怀仁用集字的方法以王羲之书法拼就《圣教序》全文。太宗为了方便怀仁的集字工作,特地准许将宫中收藏的大批王羲之字迹供给钩摹缀集。 《圣教序》全文共一千九百零四字,其中包括唐太宗的序文、高宗李治的一篇记和玄奘本人所译的《心经》三个部分,怀仁经过了长达二十四年的收集和拼凑、苦心经营,终成此碑。足见《圣教序》乃王羲之书法之集大成也。此碑广采王书之众长,非常注重变化和衔接,摹刻亦颇为精到,因此可以说,“圣帖”是从王氏书迹中经过挑选合成的,足以代表王氏之书的精华,可称最佳典范。 清人蒋衡在《拙存堂题跋》中说:"沙门怀仁乃右军裔孙,得其家法,故《集字圣教序》一气挥洒,神采奕奕,与《兰亭序》并驱,为千古字学之祖"。《集字圣教序》问世后,宋、明、清以来的历代书家对这一作品评价甚高,称之为"百代模楷。模仿羲之书,必自怀仁始。"的确,这一碑刻充分地表现出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精美典雅和灵动多姿。此碑功德无量,直至今日仍是我们学习书法不可多得的珍贵碑帖。 其主要特点是: (1)字数多。全碑共1900余字,字字精雅飘逸,款款相映成趣,可供学习和临摹的余地很宽。 (2)字体多。全碑将王羲之的楷书、行书、草书杂糅其间,大胆地

王羲之草书十七帖 译文

王羲之草书十七帖译文 译文:十七日先书郗司马未去即日得足下书为慰先书以具示复数字 吾前东粗足作佳观吾为逸民之怀久矣足下何以等(方)复及此似梦中语耶 译文:无缘言面为叹书何能悉龙保等平安也谢之甚迟见卿舅可耳至为简隔 也今往丝布单衣财一端示致意 译文:计与足下别十六年于今虽时书问不解阔怀省足下先后二书但增叹慨顷积雪凝 寒五十年中所无想顷如常冀来夏秋间或复得足下问耳比者悠悠如何可言 译文:吾服食久犹为劣劣大都比之年时为复可可足下保爱为上临书但有惆怅 知足下行至吴念违离不可居叔当西耶迟知问瞻近无缘省苦(告)但有悲叹 译文:足下小大悉平安也云卿当来居此喜迟不可言想必果言苦(告)有期耳亦度 卿当不居京此既避又节气佳是以欣卿来也此信旨还具示问天鼠膏治耳聋有验 译文:不有验者乃是要药朱处仁今所在往得其书信遂不取答今因足下答 其书可令必达足下今年政七十耶知体气常佳此大庆也想复愚加 译文:颐养吾年垂耳顺推之人理得尔以为厚幸但恐前路转欲逼耳以尔要欲一游目汶领非复常言足下但当保护以俟此期勿谓虚言得果此缘一段奇事也 译文:去夏得足下致邛竹杖皆至此士人多有尊老者皆即分布令知足下远惠之至 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杨(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 译文: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 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领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 译文:言此心以驰于彼矣彼盐井火井皆有不足下目见不为欲广异闻具示 省别具足下小大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 译文: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旦夕都邑动静清和想足下使还具(一一)时州将桓公告慰情企足下数使命也谢无弈外任(住)数书问无他仁祖日 译文:往言寻悲酸如何可言严君平司马相如杨(扬)子云皆有后不 胡母氏从妹平安故在永兴居去此七十也吾在官诸理极差顷比复匆匆

甲骨文概述

甲骨文概述甲骨文概述 2013-12-27 甲骨文书法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而言,包括“以刀代笔”的契刻卜辞的书法艺术,和“以笔代刀”的卜文(甲骨文)笔墨书法艺术。狭义而言,指后者“以笔代刀”的卜文笔墨书法。现在通常讲的甲骨文书法,主要指的是“以笔代刀”的卜文笔墨书法。 殷商甲骨文具有应用和艺术的双重性。殷商甲骨文虽说是三千多年前殷商时期刻写在龟骨,兽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古文字,但却是成熟的形体兼备的文字,可称上是书法。因为殷商的人们己有了将汉字书写得整齐美观的观念,且在点画、结字、布局方面已基本上确立了后世汉字书写及书法艺术的格局。甲骨文字的点划基本上是均齐划一的等线性,首尾则多取尖势。这固然与以刀刻骨这种具体“书写”方式有关,但风格在这里的趋向统一,也完全可以证明.人们在这种整齐划一之中铭刻下对整齐美、技巧美的执着追求的。以刀刻骨的难以驾驭与一丝不苟的谙练娴熟之间的强烈对比,更促使这种美的价值迅速增长。点画虽均齐而偏细,但却有质感、有力度,又显示着人们在笔画质地美方面的审美意识的觉醒。 郭沫若先生在《殷英粹编》中提出第一四六八片,刻十个干支字,“刻而又刻者数行,中仅一行盖精美整齐,余则歪刺几不能成字。然此歪刺者中,却间有二三字,与精美整齐者之一行相同。盖精美整齐者乃善书旁刻者之范本,而歪刺不能成字者乃学书学刻之

摩伎也。刻鹄不成,为师范者从容捉刀助之,故间有二三字合乎规矩、师弟二人蔼然相对之态。情如目前。” 此外当时有了‘专业’的书写者。用甲骨进行占卜,有一套严密的程序和分工。在《周礼 ? 春官》中记载有掌管卜事的“大卜”,“卜师”、“龟人”、“垂氏”等官名。在甲骨文实物中,不仅发现了卜辞中有“贞人”的名字。而且在甲骨的甲桥、甲尾、背甲和牛骨的骨臼、骨面上发现了“入者”、“示者”、“乞者”等的签名。在这样细致的分工中应当包括专门的契刻者,也就是甲骨文的专门书写者。我们还在商铭文中,发现了肥瘦相间的笔道、这说明当时已经使用毛笔并有了提按运笔的意识.并且最为重要地发现甲骨文出现了不同的书写风格,书法中的雄浑,精细、奇恣等美学范畴已经初露端倪。如《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商代武丁时期的作品,风格豪放,字形大小错落,生动有致,各尽其态,富有变化而又自然潇洒。这标志着汉字书写已经上升为艺术。 殷商甲骨文奠定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形式,是书法艺术迈出的第一步。因为殷商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因此我们谈到甲骨文书法史有必要从殷商开始。 殷商甲骨文书法 公元前一千三百年,商朝的第二十代君王盘庚把都城从亳迁到殷,经过一系列的复古改制,中兴了即将崩溃的商王朝。嗣后,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即殷纣王),八代十二王皆建都于此。殷作为后期商朝的都

王羲之《十七帖》释文、译文

王羲之《十七帖》29篇高清合集(附释文译文) 《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此帖为一组书信,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十七帖》单独成“帖”,编排顺序上也是大有讲究,从开始的从容点画、字字清晰流畅,到中间的恣意奔放,到《青李来禽帖》以楷书稍事休整,再入《虞安吉帖》的狂放奔洒,纵贯起来犹如一整篇交响巨制。此帖收入各家法帖,是为千古以来,可谓草书教科书。 王羲之《十七帖》之郗司马帖 【释文】十七日先书,郗司马未去,即日得足下书,为慰。先书以具示,复数字。 【译文】十七日这天,信已写好,本想请郗司马带去,还未启程,当天就收到您的来信,甚感欣慰。要说的话已都写在先前的信上了,这里只简单写几个字作为答复。 王羲之《十七帖》之逸民帖 【释文】吾前东,粗足作佳观。吾为逸民之怀久矣,足下何以方复及此,似梦中语耶!无缘言面,为叹,书何能悉。

【译文】我上次东行,略见当时美好的山川景物。我想隐居当逸民的想法已经很久,您怎么又反复提起(再次出仕)之事?简直像梦话一般!没有机缘见面,甚为感叹,书信中何能尽表我的心意。 王羲之《十七帖》之龙保帖 【释文】龙保等平安也,谢之。甚迟见卿舅,可耳,至为简隔也。【译文】龙保等几个晚辈都平安,谢谢。很久没见您舅舅了,他可好?真是疏隔得太久了。 王羲之《十七帖》之丝布衣帖 【释文】今往丝布单衣财一端。示致意。 【译文】今天送上丝布单衣料一件,仅表薄意。 王羲之《十七帖》之积雪凝寒帖 【释文】计与足下别,廿六年于今,虽时书问,不解阔怀。省足下先后二书,但增叹慨!顷积雪凝寒,五十年中所无。想顷如常,冀来夏秋间,或复得足下问耳。比者悠悠,如何可言。 【译文】算算时间,和您分别至今已经二十六年了,虽经常有书信往来,却难免对您的思念。读您先后寄来的两封信,心里更加感慨。最近积雪未消,天气严寒,是五十年来所未曾见的景象。想来您近来一切安好,希望明年的夏秋时节,还能再收到您的来信。岁月漫长,要从哪里说起呢? 王羲之《十七帖》之服食帖。 【释文】吾服食久,犹为劣劣。大都比之年时,为复可可。足下保,爱为上,临书,但有惆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