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公告栏

职业病危害公告栏
职业病危害公告栏

职业病危害公告栏

一、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构成职业病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 1 、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2 、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 、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 4 、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二、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

1 、总则

( 1 )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 2 )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

( 3 )本公司职业病危害涉及氯气和噪声两个类型。

2 、基本要求

( 1 )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水厂的加氯场所、泵房的工作人员及外来人员。

( 2 )由职安健办公室以及供水部安全管理人员负责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 3 )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应设置警示警告标示,以提高员工加强防护的意识。

( 4 )上岗前必须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严格控制患有职业禁忌疾患人员上岗。

( 5 )每年组织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 6 )新、改、扩的工程建设项目以及技术改造和引进项目,及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职业病危害进行控制,必须严格执行职业危害三同时评查,竣工后经验收合格方可投产。

( 7 )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并将检测和评价结果予以公布。

( 8 )职业病的管理和诊断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对疑似或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

( 9 )非本岗位人员进入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时要进行登记。

3 、健康危害

( 1 )氯气:在水厂加氯间工作场所中,员工在加氯时,若短时间接触低浓度氯气,仅有黏膜刺激症状,可见眼结膜、鼻黏膜和咽部充血,但肺部无异常;若吸入较高浓度氯,立即引起弥漫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大量吸入高浓度氯可发展为肺水肿,也可引起昏迷及休克,严重时可引起喉头和支气管痉挛和水肿,造成窒息。

( 2 )噪声:长期接触噪声易使员工出现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头痛、恶心、心率加快、血压不稳等症状;同时也可损害员工的听力,造成暂时性或持久性听力损伤,严重时可造成噪声性耳聋。

三、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 、总则

为了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开展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企业生产发展,特制订本操作规程。

2 、操作规程

2.1 、有毒有害气体(液氯)岗位职业病预防操作规程

为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结合岗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 1 )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观测氯气浓度指标,确认浓度不超标时,方可进入作业场所;若浓度超标时,由班组长以上领导带队指挥,操作人员必须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防护面具或防毒口罩等防护用品,方可进行相关操作。注:《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容许浓度》规定氯气最高容许浓度

(pc-mac) 为 1mg/m3 。

( 2 )进入岗位前要认真对通风设施及洗眼器进行检查,确认设备正常运转后,方可进行岗位操作;如通风设施出现故障时,要及时报告本单位相关领导进行处理,不得擅自抢修或进入作业场所。

( 3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和饮食,进入受限制空间作业之前须办理作业票证。

( 4 )定期检查氯气检测装置以及氯气泄漏报警装置,确认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并做好记录。

( 6 )离开岗位后,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对身体及衣服上粘附的污染物进行彻底清理,并及时清洗身体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的各个部位,避免污染物进入体内。

( 7 )下班前将工作服等生产现场所使用的各类劳保用品进行更换后离开工作岗位,预防将污染源带离工作岗位后传播给其它人员。

( 8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下班洗澡等措施有效预防职业病。

2.2 、噪声岗位职业病预防操作规程

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结合岗位实际情

况,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 1 )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佩戴防声耳塞、耳罩等岗位所需劳动防护用品,并采取轮流作业,严禁超时工作。

( 2 )进入岗位后要认真检查岗位配置的隔音、消声设施,确认隔音、消声设施无异常现象时,方可进行岗位操作;如隔音、消声设施出现故障时,要及时报告带班领导,安排人员对故障进行维修处理,确保隔音、消声设施的正常运转。

( 3 )加强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控制设备异常而造成噪声的上升;定期对设备噪声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

( 4 )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岗位操作,对未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的人员,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 5 )下班前将工作服等生产现场使用的各类劳保用品进行更换后离开工

作岗位,预防将污染源带离工作岗位后传播给其它人员。

( 6 )离开岗位后,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时对身体及衣服上粘附的污染物进行彻底清理,并清洗身体接触的各个部位,避免污染物进入体内。

( 7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下班洗澡等措施做好职业安全卫生工作。

四、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1 、氯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 1 )接到氯气泄漏报警后,现场人员立即上报值班长,启动应急预案,事故紧急抢救时,作业人员必须戴橡胶手套、穿带面罩式胶布防毒衣或防化服等防护用品。

( 2 )有人吸入氯气时,应迅速将其转移到上风向空气新鲜处,将中毒者的衣领、钮扣松开,让其呼吸畅通;轻度吸氯者,可服用解氯药水或止咳糖浆,必要时可吸氧急救;对呼吸停止中毒者,应不断

实施人工呼吸,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途中应不间断地实施人工呼吸。

( 3 )液氯冲入眼内,利用现场洗眼器冲洗或 3% 硼酸水冲洗,直至将眼内氯气冲尽后,立即到医院处理。

( 4 )液氯冻伤时,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对冻伤部位先用大量水冲洗( 至少 15min) ,在冲洗完毕后立即就医治疗。

2 、噪声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职业病危害从业人员若出现耳部不适、听力异常等症状,即可向班组长报告,及时医院就医,对疑似或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相关事宜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