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力决定维度及形成过程

企业竞争力决定维度及形成过程
企业竞争力决定维度及形成过程

摘要:本文在批判性地吸收已有的战略理论的基础上,认为企业竞争力来自于四个基本维度:一是企业所处的环境;二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三是企业所拥有的能力;四是企业的知识。这四大因素从不同的层次上决定企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是在外部环境与企业内部资源、能力、知识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构成因素决定维度模型(一)企业竞争力的决定维度

谋求持续竞争优势和竞争力是每一个企业的目标和任务,但是竞争力只是一种外在或表面的市场表现或结果,那么隐于其背后的真实力量或来源究竟是什么,它们又是如何形成竞争力呢?本文在批判性地吸收已有的战略理论基础上,认为企业竞争力来自于4个基本维度:一是企业所处的环境特别是行业环境;二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尤其是战略资源;三是企业所拥有的能力特别是核心能力;四是企业的知识,尤其是获取的流量知识。

1.行业环境:企业竞争力的外在条件。一般来说,每一个企业都身处某种行业环境之中,行业环境通过市场转化为市场环境对企业产生影响力。企业的许多行为都需要经过市场,如原材料的采购和商品的出售。企业所处环境能够明显地影响企业市场行为的效率,由此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竞争优势的创造与维持。影响企业盈利水平的行业环境因素主要有:现有的竞争者的威胁,潜在的竞争者的威胁,替代产品的威胁,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影响着企业的盈利能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行业环境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来越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一个好产业远胜于选择一种好产品。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曾指出,在一些产业中,很少的生产过剩也会引起价格战和导致较低的盈利能力。这是一些对激烈竞争和强有力的购买者施加结构性压力的产业。在其他产业当中,由于结构理想,生产过剩时期对盈利能力只产生相对来说微乎其微的影响(Porter,1987)。显然,如果企业在一个前途暗淡的产业中运作,即使企业家有天大的本领,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也可能收效甚微,更难为企业开辟美好的未来。

2.企业资源: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从理论上讲,环境对身处其中的所有企业应该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影响。然而,处于同种环境的不同企业却具有不一样的市场绩效。无论是在富有吸引力还是缺乏吸引力的产业都存在着经营成功的企业,同时也存在着经营失败的企业。这就说明导致企业之间经营绩效差异或竞争力的有无与强弱的原因不仅在于其所处的环境,更在于其自身的素质。企业素质表现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运作效率。环境只是企业获取竞争力的外在条件,而企业资源才是竞争力的内因。企业资源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和建立竞争力的前提,一个企业的资源状况直接决定着企业竞争力的大小。所谓企业资源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并使得企业能够在市场中运营的资产(Dodgson

&Bessant,1996)。这些资产可以划分三种类型,即物质

的、人力的、组织的。除了有形资源外,企业资源还包括无形资源(Amit&Schoemaker,1993;Miller&Shmise,1996)。并不是所有的企业资源都能够对持续竞争优势产生作用,而只是其中的战略资源才能够胜任这种角色。当企业所处的环境相对稳定时,企业战略资源就能够发挥基础性作用。企业战略资源一方面直接创造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构筑防护机制、维护企业竞争优势,使其尽可能延续,从而成为持续竞争优势。

资源对企业价值创造和竞争力的贡献在于两方面,一是资源能直接促使企业创造出多于竞争对手的价值,如大规模生产能力和已建立的质量的声誉,使企业生产的可察觉收益超过竞争对手;二是资源也会作为企业能力的基础,对价值创造和竞争优势产生间接性影响。

3.企业能力:企业竞争力的内在因素。企业资源对于建立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具有相似资源的企业经常在使用资源的效率和有效性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差异。因此,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因为其拥有丰富的资源,还因为其隐藏在企业资源背后的配置、开发、使用和保护资源的能力,这是产生企业竞争力的深层次因素。能力是企业在组织过程中配置和优化资源以达到目标的才

能和技能(Amit&Schoemaker,1993)。

企业的能力是组织内部特有的,必须在组织内部发展。能力特有的价值之—就在于难以模仿和转让,与企业的无形资产一起构成了竞争力难以模仿的特征。

系统理论认为,企业本质是一个资源转换体。企业的资源转换功能是以企业的能力为基础的。能力是企业资产、人员与规程的有机结合。这里,规程是指企业为把输入转变为输出所采用的方法和过程,在生产实践中决定着企业的效率。企业能力与知识相关,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可以被人感知。它是企业竞争力的深层次原因。企业能力包括存量与增量两个层次,前者是指企业重复过去活动的能力,后者是指企业建立新能力的能力,主要是指企业的学习能力。“高超的能力可以成为竞争力的源泉。它们可以使企业使用与竞争对手相同的要素投入而更有效地进行生产,或者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Collis,1998)。

4.企业知识:企业竞争力的本质来源。追根问源,企业的核心能力根源于企业拥有的知识,包括发现市场机会和识别市场机会的知识、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研究开发能力、将个人创意整合到新产品中去的能力、将企业生产的知识产品推向市场、传播知识的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的组合就构成了企业的核心能力。也就是说,知识是企业竞争力的来源,企业现有的知识存量决定了企业发现商机和配置资源的能力,企业资源利用的有效程度和企业拥有的知识密切相关。拥有自己核心能力的企业

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从而形成独特、

持久的竞争力。能力学派认为,核心能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构成核心能力的要素是员工拥有的技术技能、企业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和在企业中占

企业竞争力决定维度及形成过程*

胡大立

卢福财

汪华林

*本文受到国家自然基金项目(70372059)和江西省社科"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06YJ05)资助。

企业竞争力决定维度及形成过程短论

164--

《管理世界》(月刊)2007年第10期

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由它反映了企业的基本素质和发展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是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体系和知识体系的组合,它以知识的形式存在于企业各方面的能力中。

(二)企业竞争力决定维度模型

企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由4个层次构成。其逻辑结构可用图1所示模型表示。

企业竞争力是外部环境、企业资源、企业能力和知识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从不同维度(层面)上决定或影响竞争力。首先,行业环境与企业外部关系,它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第一维度因素,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外部条件,它可以增强或者削弱能力,实现或者损耗资源,可以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因素以及企业间的竞争关系上解释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其次,企业资源,它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第二维度因素,是企业竞争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它从企业内部层次上决定企业竞争力;决定企业竞争力的第三维度因素是企业能力,它是竞争力的内因,在更深层次上决定企业竞争力;知识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第四层次因素,它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和本质来源。

应该特别说明的是,企业竞争力的上述4类要素在概念的内涵上不是截然相互排斥的,外延上不免有所交叉,甚至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而得到的不同映像。企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中的资源、能力、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知识的积累可以转化为能力,而能力的积累可以转化为企业的资源;反过来,企业的经营资源的积累也可以转化为能力,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转化为知识。

(三)企业竞争力形成过程

企业竞争力伴随着企业的形成而形成,它的形成、演化与发展都和企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的发展情况不一样,竞争力的形成和结果自然也不同,但是不管是哪种企业竞争力,它的生成都有一定的轨迹,也就是说,任何一种企业竞争力的存在都不是散漫的、无结构的,它总是会按照一定的规则、秩序联结起来。企业竞争力在一定的企业生态环境中生存、积累、发展和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稳定结构,最终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竞争力的形成过程如图2所示。

在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下,企业竞争力由其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内部因素是指企业的资源(一般资源与战略资源)、能力(一般能力与核心能力)、知识(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资源是企业形成与运作的基础与前提,从而也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与前提。其中的战略资源由于具有异质性、不可流动性、难以模仿、不可替代等特性,是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前提和基础。然而,资源或战略资源毕竟只是竞争力的条件和基础,还不是现实的竞争力,它需要经过配置、使用才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这种在组织过程中配置和优化资源以达到目标的才能和技能就是企业能力(Amit&Schoemaker,1993)。其中,独特的资源配置能力就是核心能力,它具有独特性,难以模仿性,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然而,能力是存量知识,新的能力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才能获得;外部因素是指企业所处的环境和各种社会关系,其中起直接作用的是产业环境。产业环境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而产业环境又有5种基本市场力量构成。

应该指出的是:(l)企业资源和能力在企业竞争力形成过程中所处的层次和地位不一样。企业能力直接作用于竞争力,而资源是通过向能力转化或辅助转化过程而间接作用于竞争力。能力既有对资源的依赖性,又有自己的独立性和对资源的反作用。企业资源是积累的结果,也是利用的起点,资源状况在基础层次上影响着企业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企业能力体现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之中,它需要以企业的现存资源为基础。要启动一定的能力必然要有相应的资源作保障,没有企业资源的支撑,企业能力也就成了空中楼阁。但一旦启动能力,企业就可以发挥能力在资源获取、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作用,企业能力对资源的配置效果以及带来的资源积累有直接影响,企业能力运用的过程是资源进一步集聚、优化的过程。可以说,在企业资源缺乏的情况下,若有强大的能力作为支撑,企业同样可以取得竞争力,反之难以成立。(2)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影响竞争力的能力和资源构成要素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例如:在企业创立期,竞争力主要是以营销能力和关系资源为主要影响因素;成长期主要是以技术能力和技术资源为主要影响因素,成熟期主要以生产能力与市场资源为主要影响因素,超越发展突破自身局限时期(衰退期),主要是以学习能力和人力资源为主要影响因素。但在不同的阶段,主导能力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MichaelE.Porter,1987,“FromCompetitiveAdvantagetoCorporateStrategy”,HarvardBusinessReview,May-June,pp.143 ̄145.

(2)Dodgson,M.andBessant,1996,Learning,rust,andtechnologicalcol-laboration,HumanRelations,46(l),pp.77 ̄95.

(3)Amit,R.andJ.H.Schoemaker,1993,“StrategicAssetsandOrganiza-tionalRent”,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4,pp.33 ̄46.

(4)Miiler,andShmise,1996,“Strategy-Makingandenvironment:Thethirdlink”,StrategicManagementJoumal,Vol.4,Iss.3,pp.221 ̄235.

(5)CollisD.J.,1998,“CompetingonResources,Strategyinthe1990s”,HarvardBusinessReview,July-August,

pp.118 ̄128.

165

--

布卢姆认知目标过程维度分类

布鲁姆认知目标过程维度分类

布卢姆认知目标知识维度分类

二维分类框架运用举例 教育目标(educational objectives)同教育目的或宗旨(aim, purposes and goal)关系密切,在课程改革中又紧紧地同内容标准(content standards)或课程标准(curriculum standards)联系在一起。但不管我们怎么称呼,教育目标在系统设计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简单的说,我们希望学习者学会的东西,既是教学的预期结果,也就是教学的目标;而教学活动,像阅读教材,做实验,参观旅行等都是达到这一目标(的)的手段。所以,教学活动不是目标。同理,测验本身也不是目标。 教育目标分类学是对教育目标作出分类。修订的认知目标分类学坚持以学习者为取向,基于学习,重视了外部表现和可评价等特点,以此要求对预期的认知结果能作出陈述和评价。 一个教育目标的陈述包括了动词和名词。动词一般说明预期的认知过程;名词则一般说明期望学习者所获得或建构的知识。请看这样一个实例:"学习者将学会区分(认知过程)政府体制中立法,司法和行政机构如何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知识)"。其中,"区分"是属于认知过程中"分析"的一个具体类别;名词短语"政府体制中立法,司法和行政机构如何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为预期学习的知识类型提供了线索――"体制"是一个概念性知识。所以,根据二维矩阵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一目标就落在"分析"和"概念性知识"相交的方格内。 既然知识维和认知过程维构成了一个二维矩阵,矩阵内每一个具体结合就是教育目标指导教学实践的用武之地。用最简明的话来说,布卢姆认知目标修订的框架旨在帮助教师教学,学习者学习和评价者评价。假设我们有一个很笼统的教育目标或课程标准要求――"掌握欧姆定律",我们怎么用修订的认知目标分类学来加以细化呢(可参见下表) 首先要考虑到这一学习任务所包括的知识类型有:事实性知识――如知道测量电流需要用到电压,电流和电阻等知识;程序性知识――如会用欧姆定律的公式(电压=电流*电阻);概念性知识――如"电路图";元认知知识――如要确定采用什么样的记忆方式和理解方式。如果教学目标仅仅是为了"保持",那么。可以检查"识别"或"回忆"四种类型知识的程度。例如,分别用哪三个字母来代表欧姆定律中的三个变量;回忆欧姆定律公式或回忆书本上讲过的电路图等。 如果教学目标旨在促进"迁移",那么,具体分类就可以是:(1)解释事实性知识――学习者能用自己的话来界定关键术语(如"电阻")。(2)说明概念性知识――学习者能解释当采用串联或并联方式时,电路图中的电流量会发生什么变化。(3)执行程序性知识――已知电流和电阻,学习者能运用欧姆电定律来计算电压。(4)区分概念性知识――学习者能确定在运用欧姆定律的应用题中的哪一个信息对决定电阻是必不可少的(电灯泡瓦数大小电线的粗细还是电池的电压 )(5)核查程序性知识――学习者能确定在解决欧姆定律一类问题时,哪一种解决办法可能是最佳的。(6)评判元认知知识――学习者能选择一个解决欧姆定律一类问题的计划,判断其是否与现有的理解水平最相吻合。(7)生成概念性知识――如果一个电路图中电池容量大小不变,学习者能生成几种增加电灯亮度的方式。 新的认知目标分类学,是对将近使用了近半个世纪的布卢姆等人的分类学的全面修订,主要面向教师,面向教学实践,将学习,教学和评价紧密联系起来,突出其一致性。我们相信,这个新的分类体系,对课程编制,教育测评,教师培训,教育技术开发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实现布卢姆在为《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40年的回顾》中撰文所表达的一个最大心愿:"加深对教育目标分类的理解,提高教育目标分类的有效运用"。

卓越领导力与执行力Word版

卓越领导力与执行力 第一部分管理现状和问题根源 第二部分领导角色定位与转变 第三部分执行力从了解人开始 第四部分实效的管理工具 第五部分搭建高效透明化的执行力管理平台 第一部分管理现状和问题根源 团队管理特点:1.系统性管理 2.复杂性管理 3.适用性管理 团队管理难点:1.有目标无保障2.有规范无执行3.有奖励无动力 企业管理是系统工程,卓越企业与一般企业的差距在于:1.基本素质2.基本能力3.基础管理之间的差距,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1.物质层面,仅是保障因素,不能起到激励的效果,包括规章制度,工资水平,奖金,工作环境,劳动保护; 2.激励层面的才是激励因素,包括工作表现,工作乐趣,荣誉,认可,表扬,鼓励,职业发展,职业成就 第二部分领导角色定位与转变 角色定位:两个客户,两个经营,具体包括: 1.对外经营顾客,通过优质品牌、优良产品、优质服务来使顾客满意,回报给企业的是利润效应; 2.对内经营员工,通过物质待遇、感情投资、共同事业来使员工满意,回报是努力的工作。

领导要全面修炼的内容包括:信念、理想与抱负、价值观与责任感、目标、情商管理、学习力修养、沟通人际关系、管理技能领导力、专业知识 管理者的五个角色:1.领袖2.教练3.拉拉队长4.牧师5.法官 什么是领导力?在下属没有领导的时候,也能正常工作,形成有活力的员工,有活力的组织。 企业为什么失败?85%企业失败的原因:1.缺乏领导力2.变革的失败3.学习的失败4.执行力的缺失 执行力是什么?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按质保量行动力+激情 组织执行力有三个层级,分别是决策层,强调战略性,体现方向性;管理层,强调有效性,体现策略性;执行层,强调技术性,体现执行力。按照从理念-机制-制度-方法-流程的过程实施。 领导力的四种表现:1.侮之,拒绝去做,负绩效;2、俱之,不得不做,低绩效;3.亲而誉之,尽力去做,高绩效;4.不知有之,主动去做,卓越绩效 管理者的哥三必须转变:1.管理方法的转变;2.管理思维的转变;3.管理哲学的转变 痛苦与快乐两种驱动力的比较:1.痛苦引发的速度迅速,造成的持久度短暂,目标只能达到60分,资源的使用要求高;2.快乐引发的速度迟缓,但时间持久,目标达成无极限,资源使用要求低。 每天保持好心情

关于执行力的经典句子

关于执行力的经典句子 关于执行力的经典句子 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力,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行力更好。 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 执行力是从上贯彻到下,手不要总往下面指。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大成功靠团队,小成功靠个人。 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决定一个人的高度。 企业的执行力靠的就是纪律。 人生就好比打牌,我们不可能处处都能得到好牌,我们能做的就是将手里的牌精心打下去,即使那手牌再差再糟糕,也应该努力打出自己的水平,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去打,差牌未必就会输。 人们不会做你希望的,只会做你检查的;如果你强调什么,你就检查什么,你不检查就等于不重视。 成功关键在于决策,决策关键在于执行,执行关键在于到位。 要把一个决策落地,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执行力=想干+能干+干好。个人执行力、团队执行力和组织执行力之间的关系,有包含关系,也有牵制关系,只有三个维度都到位,那么这家企业的长青基业之愿景可以实现。 人,要敢想敢做,有想法就去行动,一但冲动的想法淡了,行动力也就弱了。so.很多人不敢说出他们想要的,他们不会得到想要的。 最好的CEO是构建他们的团队来达成梦想,即便是迈克尔乔丹也需要队友来一起打比赛。

有时去执行一个错误的决定总比优柔寡断或者没有决定要好得多。因为在执行过程中你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发现并改正错误 执行力差是想的多,做得少。 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宣贯的密度+力度=执行的深度+高度。不要指望别人帮助你,要指望别人需要你。管理是盯出来的,技能是练出来的,办法是想出来的,潜力是逼出来的。员工是笨蛋就要找到适合笨蛋的管理方法。凡事都有三种以上的解决方法。

执行力的口号(完整版)

执行力的口号 执行力的口号 第一篇: 执行力的口号 改善沟通是执行力流程中的关键 2 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3 制造危机,激发员工的执行力 4 讲究实绩 注重实效,奖罚分明 5 强有力的查核是推进企业执行力的锐利武器 6 妥善处理绩效差的人,让企业的执行流程真正通畅起来 7 管理者在选聘人员时要着重衡量其执行能力 8 用人不在于如何减少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9 树立明确的目标,确定执行力的方向 10 从问题解决者转换为有执行力的管理者 11 通过授权深化执行力 12 优胜劣汰制度创造超一流的执行能力 13 执行者扮演正确的执行角色,执行才能成功 14 从健康的执行心态出发 15 快速行动是决定执行力成败的重要因素 16 没有好的执行力,再好的决策,也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而已让流程说话,流程是将说转为做的惟一出路 奖励有执行力的员工,是增强企业执行力的有效手段

了解自己的企业及员工是提升企业执行力的有效途径 20 执行者的背后是管理者的有效监控手段 21 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执行 22 培养员工,使其不断地进步,从而最终提高执行力 23 讲究实事求是,使执行落到实处 24 一个再好的项目,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做,最好还是放弃它 25 执行力的养成需要充满激情和持之以恒 26 善于创新使执行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27 通过执行流程的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8 执行评估构成了有效提供执行力的管理基础 29 没有好的激励机制,就没有好的执行力 30 唤起员工之间的竞争意识,激发员工强烈的执行能力 31 团队力量决定执行力,好的执行力一定要有好的团队 32 充分利用执行过程中的位势,利用工具达到目的 33 没有执行力文化的企业就没有自觉的执行力 34 战略规划越精炼,就越容易有效彻底地执行 35 企业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细节的执行力 36 在细节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执行力度 37 追求细节有多深入 多执着,执行力就有多好 38 关键在于一个做字,没有实际行动,哪有执行力 39 细节的不等式意味着 1%的错误会导致 100%的失败 40 把问题的解决方法固化,将企业家的执行力转化为组织的执行力41

领导力决定执行力

领导力决定执行力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世界组织行为学大师、领导力大师保罗-赫塞博士(Dr Paul Hersey)曾经说过:成功企业的经验和研究结论表明,“执行力”问题就是“领导力”问题,这里的领导力是指企业领导层做为“伯乐”对“千里马”的选拔能力、企业的规划能力、方案的策划能力、决策能力、考核执行能力。 有力的执行有时比好方案还重要,营销真正的竞争力就是方法正确后有高效的执行力。没有一支优秀的团队,没有高效的执行力,将是企业最大的营销成本,近年来,“执行力”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执行力也成为众多管理类书刊和管理界权威人士所热门的研究课题,而“执行力不强”是许多企业面临的共性难题,能否提高执行力成为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我们大部分企业领导总把“执行力不强”的原因归结为是管理环节过多、管理链长、员工综合素质不高、缺乏自动自发意识、工作没有激情、工作没有责任心等原因。因此,大部分企业把造成执行力差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是员工单一方面责任。 的确,执行力因人而易,不同的员工做同样的工作,其结果往往是不同的,所以许多专业培训机构对执行力的培训更多的是针对员工,针对励志方面,用的是唯心论,通过大幅度的宣扬“自动自发”、“无条件执行”、通过培训课上大声呐喊“我是最棒的,只要我想到,我就一定能得到”,“太棒了,这么大的困难居然落到我头上”,期望以此来达到提高执行力的目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影响员工执行力的因素很多,排除其他客观因素,员工主观意识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执行力,但其实并非仅仅如此,本文我们抛除员工主观方面因素,仅从其他客观的因素之一的领导力来分析执行力问题。

执行力完整版

汇德ESP战略绩效管理系统助力企业执行力实现本质提升 什么是企业执行力,如何提升企业执行力,已是近年来困扰企业管理层最为迫切的问题。而企业执行力的优劣是由执行力的构成环节和构成要素决定,这就使构建系统的战略绩效管理体系成为企业提升执行力的必然手段。 近些年,很多企业家、专家都在共同关注一个问题,就是我国企业的执行力到底是强还是弱?这个问题回答起来需要根据对预先设定的很多指标进行结果评估后才能准确的回答出来,但是根据很多专家学者发表的文章、数据来看,中国企业的执行力存在很大的问题。仅以资源占有、资源投入与产出结果这个单一指标衡量,从横向上看,我国企业与欧美企业比较执行力偏弱,从纵向看,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比较执行力偏弱。 什么是企业执行力?汇德认为执行力其实就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所期望达成绩效成果的效率。在规定的时期内达到了要求的绩效成果,执行力就高,相反,在规定的时期内没有实现要求的绩效成果,执行力就低。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的执行力就等同于企业的绩效。 而企业执行力的好坏是由执行力的构成环节和构成要素决定,企业想提高执行力就必须科学的调整和改善构成环节和构成要素,对此,我们需要做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构建企业执行力的模型 汇德ESP的企业执行力模型包含了四个构成环节和五个构成要素,如图所示: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一方面,企业执行力与四个环节彼此之间呈正相关性,即: 企业执行力 = 决策层执行力∝管理层执行力∝执行层执行力∝操作层执行力通常来讲,企业执行力的强弱由这四个环节决定,由于这四个环节彼此之间是正相关性,因此,企业要强化执行力就必须让这四个环节的执行力都得到有效的提高,否则,操作层执行力的弱化便会层层影响,,最终导致决策层执行力的弱化。 另一方面,企业执行力与五个构成要素之间也呈正相关性,即: 某环节执行力 = 文化X方向X 保障X动力X 能力 企业执行力的好坏由这五个构成因素决定,由于五个构成要素彼此之间与执行力呈正相关性,因此,想提高某一个环节的执行力就必须改善影响这个环节执行力的关键因素。见如下公式: 决策层执行力=经营理念X总体战略X经营模式X战略绩效激励X决策能力 管理层执行力=管理理念X战略目标X管理体系X组织绩效激励X管理能力 执行层执行力=行动理念X经营计划X业务体系X组织绩效激励X业务能力 操作层执行力=职业操守X工作计划X操作规则X个人绩效激励X专业能力 在企业执行力的构成环节中,每个构成环节对执行力的最终效果来说,各具意义,各司其职。 决策层 决策层作为企业的核心,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总体战略。决策层的执行力基本上就代表了企业的执行力。 决定决策层执行力的五个要素包括了经营理念、总体战略、经营模式、激励机制和决策能力。 其中,经营理念是决策层制定的指导思想,包括企业的使命、远景和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良好的思想引导和宣传灌输有利于获得极大的企业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因此,一个好的经营理念体系会对企业的员工产生无形的激励作用,从而从行为导向上促进执行力的提升。 总体战略包括了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和战略总目标,以及为了实现战略总目标而制定的总体战略规划。没有总体战略基本上谈不上执行力,因为再高的效率也无法知晓是否是好还是坏。 经营模式,是决策层为了战略得以实现所制定的根本保障体系,包括企业业务模式、战略性制度体系、战略性流程体系、组织架构模式和经营预算体系。

决定执行力的因素

影响执行力的因素 1、绩效考核不科学,难以发挥激励、促进作用 首先,岗位制度不健全和管理体制不科学、绩效考评体系建设不系统,只能对员工进行所谓的“德、能、勤、绩、廉” 进行简略性地定性考评,考核结果有失公允。其次,单位行政管理粗放,缺乏规范性、科学性、实用性,很难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考核约束。第三,现行考核办法设置单一,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无法对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给予较为准确、恰当的评判。第四,重年终考评,忽略日常考评,考评的效用缩水。第五,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主考人不愿意正确评判被考评人员的是非功过,使考核流于形式,挫伤一些人的积极性。 2、工作上的形式主义和绩效上的个人崇拜对执行力的影响 现实中的中层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其职能和效用存在着大量的交叉和重叠,目的都是提供客户服务,收集供求信息,维护市场稳定。现在的销量和利润是与日俱增,可有多少是通过市场宣传、策划、调控、运作和抢占而得来的?居高不下的管理费用、有增无减的人海战术、层出不穷的变换模式在没有合理机制的情况能这么搞吗?当大家都看到问题又都不愿说的时候,就只能互相推诿甚至应付式地执行,必将使执行力大打折扣。 3、管理者的“自我绩效”和“自我保护”意识较为严重 在执行过程中,我们时常会发现:由于中层管理者受自身心态、素质、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只凭个人好恶来判断工作中的是与非。更有甚者,总认为自己是给老板打工的,企业的效益、形象、发展只不过是领导的“面子、形象、政绩和阶梯”,企业效益的增减、形象的好坏、发展的快慢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只要保障我到月拿工资、季度得福利、年终有奖金就足够了,见到好处时,积极踊跃,争先恐后;发现问题时,或视而不见、装聋作哑,或归罪于上级、下属,或归罪于变化、收益,根本谈不上去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通常是“保位”在先,“尽职”在后,其努力的最终方向不是如何做好工作,而是如何保住自己的位置。 4、中层的管理者心胸狭窄、推过揽功现象司空见惯

领导力与执行力

领导力与执行力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领导力与执行力课程是欧美一批杰出的企业家在进入知识经济后,在领导及代理知识员工,朝向企业愿景目标,在引发知识员工的智慧潜力,创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经验及智慧的总结。领导力与执行力课程提供了一种提升领导力与执行力,让企业领导成为企业教练的有效技术,工具和方法。 领导力与执行力课程的核心使命:提升领导力与执行力,让CEO 成为企业教练! 领导力与执行力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帮助企业家成为企业教练! 1、领导如何创造一个愿景,让员工愿意去追随 2、领导如何保持活力与激情,创造最佳影响力 3、领导如何激励知识员工,创造最佳表现 4、领导如何引发员工智慧,创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5、领导如何做正确决策,使企业保持正确航向 6、领导如何洞察机遇与风险,敏锐做出正确反应 领导力与执行力课程学习内容: ●如何发现及创造企业愿景的“领导力与执行力工具” ●如何引发员工内在动机,创造最佳表现的有效“激励模型” ●如何把握事物核心本质,快速正确反应的有效对话能力及技巧 ●如何指引下属明确目标,避免风险的有效“执行预测”系统 培训对象:企业总裁及高层领导

领导力与执行力提升理论根据 “领导力与执行力”本身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所以,整个课程吸收了领导科学、管理心理学、管理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组织行为学、精神分析理论等学科学说的精华,运用目前世界上先进的管理技术而设计领导力与执行力课程。导师通过一系列有方向性、有策略性的过程,洞察学员的心智模式,向内挖掘潜能、向外发现可能性,使学员有效达到目标。 领导力与执行力训练方法 学习心理学专家研究指出:传统式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中学员吸收10%—30%左右的内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而“领导力与执行力课程“是最科学的“多重感官学习法”,它使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价值。 “多重感官学习法” 包括:小组讲座、深度会谈、情景活动、角色扮演、静心冥想、作业联系、行动指南等。课程或训练进行期间,学员获取价值的最佳途径是实际参与、亲身体验,这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课程的进行方式是将每个人置身于活动之中,在这过程中每个人得以亲身体验、探索内心世界、了解自我并且通过思考得出具有突破性的因应之道。 “内省反映”与“应用于下一步的行动”是“体验式学习”的关键过程,在小组研讨中学员必须将活动中所遇到的现象提出来与其他组员讨论,并且找出曾经发生过类似情形来做分析比较,得出结论、转变思考与行为模式、制定目标、选择未来全新的行动。学员们将在

团队执行力及个人执行力

团队执行力与个人执行力 __主讲老师:何边 什么是团队执行力 团队执行力就是将战略与决策转化为实施结果的能力。许多成功的企业家也对此做出过自己的定义。通用公司前任总裁韦尔奇先生认为所谓团队执行力就是“企业奖惩制度的严格实施”。而中国著名企业家、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柳传志先生认为,团队执行力就是“用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综上所述,团队执行力就是“当上级下达指令或要求后,迅速做出反映,将其贯彻或者执行下去的能力。” 团队执行力的重要性 一个好的集体,一个具有竞争力的集体需要具备许多因素,包括有“集体文化”、“集体理念”等。此外,我觉得,团队执行力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个缺乏团队执行力的团队一般会暴露出4大类问题: ⑴人员问题:下属缺乏贯彻执行的能力。 ⑵结构问题:执行结构过于复杂,不适合贯彻执行命令。 ⑶士气问题:下属缺乏贯彻执行的原动力,或者下属贯彻执行时态度不端正 ⑷团队文化问题:团队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或奋斗理念。 每个团队都有它的核心团队,用通俗的话来看就是其领导班子。领导班子结构既不可过于简单也不可以过于复杂,它需要根据整个团队的人数以及需要执行任务的难度而定。如果一个团队人数偏少、任务偏易,而执行结构却又偏复杂时,往往导致上级的精神与指示不能及时执行与贯彻下去。而相反,如果一个团队人数偏多、任务偏难,可是执行结构却过于简单的话,往往导致下级在执行任务的时候目的性不明确且任务过于繁重。由此可见,要作为一个具有高执行力团队的领导者,必须掌握结构复杂或简易的度。 营销队伍的团队执行力建设 团队就是一群人围绕一个共同的利益与目标,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协作、管理和奋斗;并在成功和挫折当中,获得一种能够自我修复和不断改进的、顺应时势的工作与生活的共同发展理念、秩序与模式;在彼此宽容和提醒当中呈现出群体优势,最终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领导力与执行力的心得体会

领导力与执行力的心得体会 所谓执行力,是在约定的时间内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任务,这里面有两个意思:一是执行力最低的标准就是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二是效率,也就是工作的质量,可能是指时间上的,比如提前了多少时间完成,可能指的是成本,也可能是指结果的完美程度。 一、通过学习《领导力与执行力的提升》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体会。 执行力是企业管理中最大的“软肋”,管理中有许多的理论,告诉中层管理者如何制定策略,如何进行组织变迁,如何选才、育才、留才,如何做成本预算等。可是,该如何执行这些想法,却往往在过程中被忽视,作为中层管理者,重塑执行的观念有助于制定更健全的策略。事实上,要制定有价值的策略,中层管理者必须同时确认企业是否有足够的条件来执行。要明白策略原本就是为执行而拟定出来的。所以,提升人员的执行力就变得尤为重要。 执行力是否到位既反映了企业的整体素质,也反映出管理者的角色定位。管理者的角色不仅仅是制定策略和下达命令,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执行力。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透过企业文化影响员工的行为,因此管理者很重要的角色定位就是营造企业执行力文化。管理者如何培养部属的执行力,是企业总体执行力提升的关键。如果员工每天能多花十分钟替企业想想如何改善工作流程,如何将工作做得更好,管理者的策略自然能够彻底地执行。 而领导力:领导者领导的是人,换个角度说其实领导的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最终成为一种行为。领导力的三要素:战略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指导能力与领导能力。 1、提升执行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主要反映在执行能力欠缺。员工平时能否充分发挥,决定其投入程度,而投入程度又受到公司对他的要求和向他提供的资源两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应该对执行人员进行执行前强化培训,让执行人员明白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目标?这样才能目标一致,执行到位,各尽其责。 其次,要明白自己的工作依据。这是我们工作执行力的基础,也是我们工作执行的目标。这也就是说,要知道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依据在哪里,这些依据是否还在执行。 2、强化执行动机 使员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责任心,在接受工作后应尽一切努力、想尽一切办法把工作做好。作为中层管理人员一定要有做事情的实干精神,公司最需要拥有不懈的求

执行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执行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些年来,企业界一直争论不休,有的说技术领先是核心竞争力,有的说研发能力强是核心竞争力,也有人认为营销手段好是核心竞争力,不一而足。 实际上,这些说法都是片面的。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应该是它的执行力。随着现代企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能否形成强而有力的执行力,在市场竞争中快速应变,决定着一个企业能否得到生存和发展。 盛大网络公司总裁唐骏认为,决定企业发展的有三种力量:商业模式占20%,市场机遇占30%,执行力则占50%。他断言,目前中国有很多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5年之后会退出舞台,因为这些企业虽然抓住了市场机遇,或拥有先进的商业模式,但执行力的薄弱会彻底将其击垮。 海信集团总裁周厚健也认为,执行力低下是企业管理中最大的黑洞,再好的策略也只有成功执行后才能够显示出其价值。而企业执行力差,会削弱干部、员工的斗志,破坏工作氛围,影响企业的整体利益,长此以往,它将会断送企业的事业。 执行力才是核心竞争力,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执行力? 良好的执行力来自优秀的团队。决策是企业管理层的事情,但是一个好的决策能否不折不扣地得到及时执行,却要靠优秀的团队。执行力好的企业,其团队中的每一个执行者都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拿出与市场情况和总部战略相吻合的执行方案来,并加以有效执行。如果团队作战能力不强,就不能将好的决策落实下去,导致好的决策落空,或是执行过程中出现拖拉和马虎了事,使决策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同时,决策层在决策前,也需要得到中层和基层的信息反馈,执行力差的企业,信息反馈往往滞后,这样,也会导致决策失误。因此,一个执行力强的企业,必定先有一个优秀的团队。 良好的执行力离不开充分授权。时下是个性化消费时代,消费者对商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认知的四个层次

认知的四个阶段: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无知且自满) 二、知道自己不知道(看到了自己的弱点和差距,有了努力的方向) 三、知道自己知道什么(某领域专家,专业人士,可以有效利用自己的能力) 四、不知道自己知道什么(海纳百川,虚怀若谷,淡定自若,胸怀天地,不耻下问,已臻化境) 认知四个层次: 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2、知道自己不知道 3、不知道自己知道 4、知道自己知道 四只毛毛虫的故事—— 毛毛虫都喜欢吃苹果,有四只要好的毛毛虫,都长大了,各自去森林里找苹果吃。 (1)第一只毛毛虫: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一只毛毛虫跋山涉水,终于来到一株苹果树下。它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一棵苹果树,也不知树上长满了红红的可口的苹果,当它看到其他的毛毛虫往上爬时,稀里糊涂地就跟着往上爬。没有目的,不知终点,更不知自己到底想要哪一种苹果,也没想过怎么样去摘取苹果。 它的最后结局呢?也许找到了一颗大苹果,幸福地生活着;也可能在树叶中迷了路,过着悲惨的生活。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大部分的虫都是这样活着的,没想过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为什么而活着。 (2)第二只毛毛虫: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二只毛毛虫也爬到了苹果树下。它知道这是一棵苹果树,也确定它的“虫”生目标就是找到大苹果。问题是它并不知道大苹果会长在什么地方?但它猜想:大苹果应该长在大枝叶上吧!于是它就慢慢地往上爬,遇到分支的时候,就选择较粗的树枝继续爬。于是它就按这个标准一直往上爬,最后终于找到了一颗大苹果,这只毛毛虫刚想高兴地扑上去大吃一顿,但是放眼一看,它发现这颗大苹果是全树上最小的一个,上面还有许多更大的苹果。更令它泄气的是,要是它上一次选择另外一个分枝,它就能得到一个大得多的苹果。 (3)第三只毛毛虫:不知道自己知道 第三只毛毛虫也到了一株苹果树下。这只毛毛虫知道自己想要的就是大苹果,并且研制了一副望远镜。还没有开始爬时就先利用望远镜搜寻了一番,找到了一棵很大的苹果。同时,它发现当从下往上找路时,会遇到很多分支,有各种不同的爬法;但若从上往下找路时,却只有一种爬法。它很细心的从苹果的位置,由上往下反推至目前所处的位置,记下这条确定的路径。于是,它开始往上爬了,当遇到分支时,它一点也不慌张,因为它知道该往那条路走,而不必跟着一大堆虫去挤破头。比如说,如果它的目标是一颗名叫“教授”的苹果,那应该爬“深造”这条路;如果目标是“老板”,那应该爬“创业”这分支。最后,这只毛毛虫应该会有一个很好的结局,因为它已经有自己的计划。但是真实的情况往往是,因为毛毛虫的爬行相当缓慢,当它抵达时,苹果不是被别的虫捷足先登,就是苹果已熟透而烂掉了。 (4)第四只毛毛虫:知道自己知道 第四只毛毛虫可不是一只普通的虫,做事有自己的规划。它知道自己要什么苹果,也知道苹果将怎么长大。因此当它带着望远镜观察苹果时,它的目标并不是一颗

领导力与执行力的心得体会

领导力与执行力的心得体会

领导力与执行力的心得体会 所谓执行力,是在约定的时间内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任务,这里面有两个意思:一是执行力最低的标准就是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二是效率,也就是工作的质量,可能是指时间上的,比如提前了多少时间完成,可能指的是成本,也可能是指结果的完美程度。 一、通过学习《领导力与执行力的提升》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体会。 执行力是企业管理中最大的“软肋”,管理中有许多的理论,告诉中层管理者如何制定策略,如何进行组织变迁,如何选才、育才、留才,如何做成本预算等。可是,该如何执行这些想法,却往往在过程中被忽视,作为中层管理者,重塑执行的观念有助于制定更健全的策略。事实上,要制定有价值的策略,中层管理者必须同时确认企业是否有足够的条件来执行。要明白策略原本就是为执行而拟定出来的。所以,提升人员的执行力就变得尤为重要。 执行力是否到位既反映了企业的整体素质,也反映出管理者的角色定位。管理者的角色不仅仅是制定策略和下达命令,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执行力。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透过企业文化影响员工的行为,因此管理者很重要的角色定位就是营造企业执行力文化。管理者如何培养部属的执行力,是企业总体执行力提升的关键。如果员工每天能多花十分钟替企业想想如何改善工作流程,如何将工作做得更好,管理者的策略自然能够彻底地执行。 而领导力:领导者领导的是人,换个角度说其实领导的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最终成为一种行为。领导力的三要素:战略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指导能力与领导能力。 1、提升执行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主要反映在执行能力欠缺。员工平时能否充分发挥,决定其投入程度,而投入程度又受到公司对他的要求和向他提供的资源两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应该对执行人员进行执行前强化培训,让执行人员明白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目标?这样才能目标一致,执行到位,各尽其责。 其次,要明白自己的工作依据。这是我们工作执行力的基础,也是我们工作执行的目标。这也就是说,要知道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依据在哪里,这些依据是否还在执行。 2、强化执行动机 使员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责任心,在接受工作后应尽一切努力、想尽一切办法把工作做好。作为中层管理人员一定要有做事情的实干精神,公司最需要拥有不懈的求

《执行力决定竞争力》读后感

《执行力决定竞争力》读后感 《执行力决定竞争力》内容概要:执行力是企业和员工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本书从企业和员工的实际出发,以幽默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来分析并阐述构建企业执行力、提升员工执行力的基本思路与方法,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执行力决定竞争力》读后感,来自卓越网首页网友:员工没有执行力,企业哪有竞争力为什么无数的人都有伟大的构想,却只有很少的人能够取得成功?为什么无数的人怀有一身才华,却只有极少的人能把才华变成成就?为什么无数企业具有可行性的目标却不能如愿变成具体的结果,甚至南辕北辙?为什么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明确的岗位职责不能让企业和组织拥有活力,甚至形同虚设?为什么经过仔细论证的计划和行动方案不能转变成预期的效益和绩效,甚至半路夭折?为什么看起来是必胜无疑的决策却因为行动不力而付之东流?为什么一个好的思路、好的决策、好的规划被束之高阁,变成毫无意义的空想和空谈?其实,这一系列“为什么”的背后隐含着一个被忽视的重要现实,那就是——缺乏执行力!无论多么宏伟的蓝图、多么正确的决策、多么严谨的计划,如果没有严格高效的执行力,最终的结果都会和我们的预期相差甚远,甚至是纸上谈兵。执行力决定企业的成败,任何企业的成功都必然是执行的成功,任何企业的失败一定程度上都是执行的失败。现在的很多企业和组织都推崇员工的执行力。那么,什么是执行力?执行力有组织执行力和个人执行力之分。个人执行力就是执行计划,完成任务的力度与能力。有一个广泛流传的故事: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爆发战争时,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将军掌握着西班牙军队的各种情报,可他却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联络。然而,美国总统麦金莱又要尽快地获得他的合作。一个名叫安德鲁?罗文的人被带到了总统的面前,送信的任务被交给了这名年轻人。当总统吩咐罗文要把信送给加西亚时,罗文并不知道加西亚在哪里…… 执行力决定竞争力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为什么无数的人都有伟大的理想,却只有很少的人能够将它变为现实?为什么无数的人才华横溢,却只有极少的人能实现抱负?……翻开严家明博士所著的《执行力决定竞争力》这本书,开篇一连串的反问让我思绪的涟漪层层裂开……上班已将半年,从学校走向社会,我逐渐完成了一个从学生角色到社会人的转变。刚走出校门的我,身上的学生气依旧浓郁,虽然已经在工作岗位上,但是思想却留在了象牙塔里,每每想起大学生活的点滴,想起自己已经结束的学生时代,总是心绪难平。可是生活不会因为我的留恋而停住脚步,已经羽翼丰满的雄鹰总要翱翔天空,已经满身鳞甲的鱼儿只要劈波斩浪。工作就像一把刻刀,慢慢的剥落了我在校园里结成的茧,让我在人生的舞台上起舞。记得刚来的时候,领导曾经问过我,“这里的工作可能和你在学校接触的不太一样,你觉得能适应吗?”我说:“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是的,几年的求学生涯,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一些锻炼和提高,但是这些锻炼不能成为适应工作的绊脚石。走上工作岗位,我把自己当做一块璞玉,只为适应有尽工作而打磨。在学校里不敢落后,走上工作岗位更要善于学习,敢于超越。而学习需要目标,超越需要方法,要把自己打磨好,更需要不断的反思。阅读《执行力与竞争力》这本书,正好给了我一个反思自己的机会。为什么无数的人都有伟大的理想,却只有很少的能够将它变为现实?为什么无数的人才华横溢,却只有极少的能实现抱负?……这一系列“为什么”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共同原因,那就是——缺乏执行驶力。正如书上所说,“无论多么宏伟的蓝图、多么正确的决策、多么严谨的计划,如果没有严格高效的执行力,最终的结果都会和我们的预期相差甚远,甚至是纸上谈兵”,“执行力决定着企业和个人的成败,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任何成

社会认知的两个基本维度与自尊关系的研究 综述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9, 9(6), 971-977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761249269.html,/journal/ap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761249269.html,/10.12677/ap.2019.96119 A Re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Basic Dimensions of Social Cognition and Self-Esteem Xinyuan Peng School of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CNU, Shanghai Received: May 22nd, 2019; accepted: June 6th, 2019; published: June 13th, 2019 Abstract The most commonly used basic dimensions of social cognition are agency and communion, which cover two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beings: ability and enthusiasm, reflecting two core chal-lenges in social life.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ncy-communion and self-esteem is still in the stage of gradual deepening. Although many inconsistent results have been found,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three factors is also affected by cultural background, age, gender and other factors, most researchers still believe that agency has a more significant prediction and in-fluence on self-esteem. At present, there is a lack of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n-cy-communion and self-esteem in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such localization, cultural universal-ity and naming should be noted. Morality may also b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social cogni-tion. Keywords Social Cognition, Agency, Communion, Self-Esteem 社会认知的两个基本维度与自尊关系的研究 综述 彭馨媛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19年5月22日;录用日期:2019年6月6日;发布日期:2019年6月13日

关于执行力的名言

关于执行力的名言 1、如果不去让下属感觉到快乐,你会发现激励成本会越来越高。 2、宣贯的密度+力度=执行的深度+高度。 3、没有想法,就没有结果。 4、思想的高度决定行动的高度,文化的高度决定企业的高度。 5、理念变天地变,理念不变原地转。 6、不需要你看到别人没有用,要让别人看到你有用。 7、领导能力也是一种艺术,不是生硬的命令,而是一种尊重与激励的艺术。 8、行动不及时是因为痛苦达不到。 9、凡成就大业者,喜欢把小事做细做透。10、执行力是从上贯彻到下,手不要总往下面指。11、不要指望别人帮助你,要指望别人需要你。12、一错再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13、我们诚信,我们不断创新,并且有强大的执行力,我们坚韧不拔。我们必将创造一个又一个的中国辉煌。14、执行力不佳的8个原因:管理者没有长抓不懈虎头蛇尾;管理者出台管理制度时不严谨15、领导绝对不会错,服从总是没有错。16、大成功靠团队,小成功靠个人。比尔盖茨17、执行领导原则:不要把精力放在落后的员工身上,那样只会把你的整体执行力降低;也不要对淘汰落后的员工有什么内疚,相反淘汰那些落后的员工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18、企业的执行力靠的就是纪律。卢正昕19、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力,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

行力更好。孙正义20、真正具有责任感的人,会自己消除 份内份外的界限!主动承担份外的责任,是负责的延伸和升华!21、今天在全球创业周峰会给创业者五个建议:1)毕 业生不宜马上创业,应先参与创业,再主导创业,2)创业目的不 是上市;上市只是阶段性目标和一个新的起点,3)创业关键不 是科技创新,而是创造用户价值,4)点子不重要;把握趋势、团队、执行力才重要,5)VC价值不在钱,而在人脉、经验、建议、辅助。22、习惯于缺点是最大的缺点。23、取是能力,舍是境界。24、细节做好叫精致,细节不好叫粗糙。25、人人都喜欢的事不一定是对的,对的事不一定人人都喜欢。26、每天三件事:必须做的事,应该做的事,可以做的事。27、领导者重视什么,就强调什么并以身作则做到它。如果一个部门经理天天迟到,然后告诉他的员工按时上班多么重要,我相信没有一个员工会发自内心相信他说的话。28、锁定 责任,这是上下级之间执行的保证。29、基层营销人员应 该建立这样的营销思维,就是要见利见效地解决眼前的市场问题,将营销战略意图落实到具体的策略上,穷尽方法实现目标,这就是我们天天在喊的执行力。程绍珊30、没做好 就是没做好,没有任何借口。随便找借口,成功没入口。31、员工往往出差错,是你的管理容易让他出差错。32、命运 不是运气,而是选择;命运不止是思想,最重要是去做;命运不是名词,而是动词;命运不是放弃,而是掌握。33、

打造个人高效执行力

打造个人高效执行力 小故事:老板叫一员工去买复印纸。员工就去了,买了三张复印纸回来,老板大叫,三张复印纸,怎么够,我至少要三摞(luo)。员工第二天就去买了三摞复印纸回来。老板一看,又叫,你怎么买了B5的,我要的是A4的。员工过了几天,买了三摞A4的复印纸回来,老板道:怎么买了一个星期,才买好?员工回:你又没有说什么时候要。 讨论:1、员工执行了老板指示没有?有不有执行力? 2、假若你接受任务你会怎么考虑?我们是不是有不执行到位的现象? 结论:1、执行和执行力不同。(有效执行) 2、个人执行力差的几种表现: 第一、顶着不办、拖着不办、弄虚作假。 第二、把矛盾上交 第三、能力差,办不成事 第四、怕影响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而不想执行 第五、公司的管理制度本身不合理,对执行不利 第六、培训没有进行人的思想与心态改造 第七、不认同企业文化,没有形成凝聚力 3、员工的执行力不到位:是不自动自发、不注意细节、不诚信负责 一、执行力是核心竞争力 1、什么叫执行力 1、保质保量的完成自己工作的能力就叫执行力。 2、换句话说,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 3、对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对企业而言执行力就是经营能力。而衡量执行力的标准,对个人而言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对企业而言就是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 4、执行力三特点:自动自发、注意细节、诚信负责。 5、执行力就是在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切实执行。 执行力三核心(摆正自己位置) A、战略,高管人员做正确的事 B、运营,中管人员把事做正确 C、操作,普通人员正确的做事 2、执行力决定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执行力。没有执行力,一切都是空谈。在实际工作中,执行不到位,绝对不是个别的现象。 案例:东方集团董事长执行不到位的感慨

责任心决定执行力

责任心决定执行力 “成也执行,败也执行”。成功是要靠高效的执行力来保证的。 什么是执行力? 执行力就是组织或个人执行计划、完成任务的能力。 执行力从哪里来? 一名员工究竟能不能完成任务并不在于他有多么杰出的能力,也不在于他有多高的智慧,而在于他是否有责任心,是否真正对结果负责。责任心的强弱,决定执行力度的大小,决定执行效果的好坏。 提升执行力,说一千道一万,关键还是靠增强执行者的责任心。 1、提升责任心的关键在于增加执行者的责任心。 2、增强责任心、以提升责任意识。 3、防患并加以解决责任心缺失的问题。 4、增强责任心,提升执行力。 责任到位,执行到位才有保证 细节到位,才能确保执行到位。细化责任,将一每个环节都执行到位。 沟通到位,保证执行到位。 实践中需要的不是抱怨,推诿责任,而是自我反思。 锁住责任,才能锁住执行的结果 1.对结果负责,是有效执行的基本前提 2.执行要的是结果,完成任务≠结果 3.锁定责任,才能保障执行的结果 4.对承诺负责就是对执行的结果负责 5.责任落实要到位,关键要看结果 责任心缺失导致执行力缺失的十大表现 1.被动执行——推一推,动一动,不推就不动,甚至推而不动 2.盲目执行——唯命是从,不管上级的指示、命令是否正确,都盲目执行 3.机械执行——照抄照搬,机械地执行上级的命令 4.逃避执行——在困难面前找借口消极逃避,怕承担责任而拒绝任务 5.敷衍执行——敷衍塞责,应付了事,只求“过得去”,不求“过的硬” 6.打折执行——执行过程中层层打折扣,导致“责任链”断裂 7.低效执行——效率低下、落实缓慢、工作质量不高 8.越位执行——越俎代庖,喜欢做一些超出自己工作范围的事情 9.表面执行——表面上执行到位了,实际上执行并不到位 10.推诿执行——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互相推诿、扯皮 增强责任心,提升执行力 责任心是加强执行力建设的关键。任何事业,都是在执行中创造的;任何一种成功,都是在执行中完成的。只有增强责任才能提升执行力,只有强化责任意识才能提升执行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