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管理决策科学化

浅析企业管理决策科学化
浅析企业管理决策科学化

浅析企业管理决策科学化

摘要:管理决策是现代管理活动中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可以认为整个管理过程都是围绕着决策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而展开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甚至强调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充满了整个管理过程,决策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因此,管理决策的科学与否就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企业管理决策科学化

目前,许多国有企业缺乏活力、缺乏竞争力、经营十分困难,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冗员、观念陈旧、经营粗放、管理落后、设备陈旧、资金短缺、负担沉重等,而所有这些无小与企业的决策观念、决策方法、决策水平有关。企业决策是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还有很多企业的领导对其依然缺乏充分认识和足够重视。在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步履维艰、困难重重之时,企业必须进一步明确决策定位,充分认识企业决策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积极探讨企业决策科学化的对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小断提高企业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

1决策与决策科学化

1.1决策概念及地位

所谓决策,就是为未来的行为制定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并决定采用某种方案的过程。就是人们为某件事情拿主意,下决心作出合理选择的过程。企业管理活动中,为了达到某一目的,通常可以采取多种办法,或几个行动方案,从中选出利益最大、损失最小的最优化行动方案,这就是企业管理中的决策。而企业运作的好坏与否,盈利还是亏损往往取决十企业管理者决策是否正确。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管理学派主要代表西蒙提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程序贯穿着管理的全过程。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决策都是其全部经济活动的先导。比如,企业生产什么产品,采用什么技术标准进行生产,以何种价格水平与销售方式投人市场,需要聘用哪些人员,制定何种发展战略,运用什么竞争策略一一所有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都离不开企业的决策。决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神经元和生命线,科学的企业决策能使企业充满活力,兴旺发达,而错误的经营决策会使企业陷人被动,濒临险境。因此,如何提高企业科学决策显得格外重要。

1.2关于决策科学化

著名管理学家西蒙曾提出了“决策科学管理法”的理论,认为决策科学管理法,是指决策时要以充足的

事实为依据,采取严密的逻辑思考方法,对大量的资料和数据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进行系统分析和计算,遵循科学程序,做出正确决策。可见,决策科学化的实质就是力求以最小的投人、代价取得最好的效益,要求决策层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制定决策目标,使决策目标与管理目标相一致。

2企业管理诀策理误区

现代西方管理理论认为,一个企业资产超过1000万美元,如果它没有智囊团参与决策的话,其生命周期不会超过5年,在其运行过程中只要有一个重大的决策失误,就会葬送这个企业。然而,不少企业管理者却不重视决策,即使有决策活动也没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决策,因而在企业管理决策中出现许多误区。常见的误区有以下一些:

2.1以为决策就是决定政策”。有不少人把决策理解为觉定政策”。按照这种理解,决策似乎只是高层领导的事甚至认为仅仅是中央领导的事而与企业没有关系。这种狭隘的理解,否定了决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实际上,决策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

2.2没有把决策作为一个过程来看待,以为决策就是拍板。有的人把决策理解为行动方案的最后确定,即所谓拍板”。这种理解是不够全而的。决策是一个过程。人们对行动方案的确定不是一下子做出的,而是通过一系列活动,从提出问题、收集信息、确定目标、拟定方案、方案评价,而方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会返回到前而的过程加以修正。而拍板”只是决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2.3忽视决策活动中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作用。有的人片而地盲目地迷信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以为所有的决策总是都可以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和解决,而不考虑决策的组织行为方而问题。决策中见物不见人,不注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了减少费用尽量压低员工工资.甚至不惜以降低产品质量为代价。

2.4缺乏可选择方案。决策是在若干方案中选择代价最小、效益最高、可操作性最强的方案的活动。有的企业在决策时只有一个方案可选,实际上这不是决策而是统一思想的会议。

2.5乏合理的决策组织。一个企业往往要做很多决策,还得要进行决策权的分工,如哪个决策由哪个层次、哪些人做等等。而现实中许多企业的决策没有一个决策组织,大事小事

仅仅是老板一人说了算。

2.6决策目标不确定。有的人认为在做决策时目标已经知道了,确定决策目标这一步骤好象无事可做,其实不然,他们很可能对目标只有一个很笼统、很模糊的认识,不具体、不明确;也可能他们想到的目标并不全而,漏掉了应该加以考虑的某些目标;还有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添加上某些不应有的目标等等。

3决策科学化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

决策的科学化是企业生存之必然,而绝非偶然,是决策正确性的保证。

3.1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层次,小至人际关系,大至管理方向都存在如何正确决策的问题。可以说,决策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始终。同时,决策的正确与否,后果很不一样,尤其是最高决策层主管者的决策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盛衰兴亡。因此,鉴于决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这种举足轻重的核心地位,必须采取科学的理论、方法来确保决策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3.2从现代企业制度方面看,企业决策的科学化是企业的灵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促使企业成为具有利益独立、决策自主、责任自负的经济实体和市场主体,从而使企业有参与市场竞争的动力、压力和可能性。企业的这种独立地位的确立,意味着不能再事事依赖于政府部门,必须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并自觉地根据复杂多变的环境,审时度势,制定机动灵活的经营决策。而科学的决策正是企业对市场变化做出正确、有效反应的

保障,而主观的或不合理的决策,往往造成企业不可挽回的损失,甚至迫使其陷人绝境.所以说,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源就在于管理者决策的科学化.

总之,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管理者必须用运动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与分析企业发展方向的问题,以科学的有效的经营管理方式及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来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并立足于变化、发展及创新,促使企业成为动态系统,不断的依据市场的需求变化来调整自己,改变自己,提高自己,进而改变自己所处的外部环境。具体地讲,就是要向市场要经济效益,进行市场调查,组织销售网点,促成购、产、销信息一体化;注重开发优势

产品,提高产品质量,不断开拓市场,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市场的需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应变能力,确定优势产品和“拳头产品”;产品不断地更新换代;注重市场情报和预测;重视技术开发与人才培养;重视多角化经营等等。

4实现企业管理决策科学化的途径

4.1建立健全的企业经营决策体制

企业经营决策体制是指企业参与决策的机构和人员的分工、任务及其相关的程序、制度,它包括合理划分企业内部各级组织与人员在决策过程中的职能,建立智囊参谋机构,明确集体决策的组织形式,建立决策监督控制制度等。

4.1.1建立健全的企业经营决策机构。就是解决雏说了算”的问题。合理的制度安排应当是,企业经营者拥有他自己所支配的那一份决策权,这份决策权与他所拥有的决策知识是相匹配的。企业其它决策权的分配权,或决策权的让渡权则由企业所有者掌握。

4.1.2建立起一套利益机制,使企业经营者感到,向下属转让那些应该由他们支配的决策权,不仅对

企业有利,对自己同样有利,从而经营者会主动地按照权利跟着知识走的原则进行分权。在一个企业里,谁是哪一方面的知识的权威,哪一方面的决策权就应该转让给谁。

因此,企业所有者不仅应当向企业经营者转让出他支配的那一份决策权,还应当向他转让部分决策的分配权。

4.1.3要做到公正决策,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有可能利益受损的一方参与决策,让其拥有知情权,增强其责任心。另外,还应当让企业经营者在木企业持有一定量的股份或期权,从而使经营者的决策目标与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尽可能一致。

4.2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科学选择

决策可以分为群体决策和个人决策。那么,何时选择群体决策,何时选择个人决策呢?

4.2.1如果问题有多个部分,成员掌握着不同且互补的信息或技能,并能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结合在一起,那么群体决策要比个人决策更为科学化。随着企业经营的趋复杂化,群体决策运用会越来越多。这决非偶然,即使管理者们不太喜欢群体决策,或者没有那份耐心,

但是他们也不得不越来越多地借助于群体的力量。但是如果任务紧急或是出现了只有具有敏锐的眼光及直觉才能捕捉到的、时效性很强的机会,需要做出迅速的决策时,果敢而大胆的个人决策则优于群体决策。

4.2.2要决定是否运用群体决策,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要看决策的目的及执行方式。人们通常愿意去贯彻那些自己参加制定而非强加的决策。所以,如果决策的有效执行至关重要,就应当尽可能包罗执行者来参加决策,哪怕仅仅是就既定的方案征求他们的意见。让群体成员们自由地发表意见,就能满足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自觉行为,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从而能提高执行决策的效率。

4.2.3管理者要召集一个群体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必须时刻注意不要让自己对决策后果的某种期望影响群体的实际过程。否则就有可能压制其他人的真实想法,失去那些合情合理的方案。

4.3高度重视信息的开发和利用

信息与材料、能源被誉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其决策必然与社会发生密切的信息交流。企业决策者只有在掌握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及对之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因此,对企业决策者来说,其首要工作就是拓宽信息的来源渠道。扩大信息来源渠道,一般可从以卜几方而来实现:

4.3.1从网络中获取信息。企业要重视从网络上获取大量的经济和社会政治信息,并做好这些信息加工处理、存储、传递、输出等信息服务工作,满足企业各类人员对决策的信息需求,保证他们获得及时、准确、可靠、适用的决策依据。

4.3.2从报刊等公开媒体上获取信息。报刊、电台、电视台是企业获取信息最直接、最便利的途径。这些媒体是各国政府发布各种政治、经济政策的正规渠道,具有真实可靠、信誉度高、法律依据性强、价格低廉等特点。因此,企业要结合自身的条件,力所能及、有针对性地订阅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的机关刊物、报

纸。同时,对行业内部各企业的内部报刊也要有所注意加强交流,以获取有效信息。

4.3.3从政府部门公开文件中获取信息。国家及各级政府的政策研究部门,聚集着大量的研究精英,其成员大多都具有知识水平高、视野开阔、政策信息来源广等特点。他们都是国家及各级政府制定政策的智囊团和临参”,掌握着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政治经济动向和脉

搏,是一笔无形的宝贵的脑库资源”。企业信息主管部门,尤其是企业的经营者要善于与他们打交道,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赢得他们的支持。这样,企业才能获得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使企业决策立于不败之地。

另外,为了保证信息获取的迅速高效,企业应当做好以下工作:1)对企业原有的信息管理体制进行分析和研究,切实解决薄弱环节与不合理现象,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收集、加工中心,形成完整的、全方位的信息研究体系。2)采用先进技术,包括电子计算机、现代化通讯设备、现代办公设备,加强信息网络渠道建设。条件允许的情况卜,尽快建立起企业自己的网站,一方面用于信息的收集,为企业决策服务,另一方面用于宣传企业自身,为市场营销服务,提高企业自身的形象。3)建立一支信息管理与研究的科研队伍。建立并完善信息收集的激励机制,调动企业各方面人员重视信息的收集与研究开发,力求收集到的信息全面系统。4)注意企业内外的信息收集管理与保密工作。既要尽可能多地收集到各种

信息,又要防止企业泄密而丧失技术等竞争优势。

4.4提高决策者的素质

企业的决策者尤其是企业最高层的领导者,他们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决策科学水平的高低。决策者的素质,既反映在其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上,同时也反映在其心理状态上。

根据目前国内企业经营决策者的素质状况,笔者以为,应从以卜几方面入手来提高企业经营者决策的整体素质,提高其决策水平。

4.4.1强化对企业经营者的业务培训。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娴熟的专业知识、开阔的管理视野、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经营者的要求,也是培育企业家队伍的核心内容。作为企业经营者,一方面应进行系统的企业管理理论知识学习,参加各类MBA等专业知识培训;另一方面要走出企业圈子,有选择地参加企业研究交流会,与优秀外企管理者进行交流,吸收他们管理方法和经验的精华,及时了解国内外企业的管理动态。

4.4.2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职业化和市场化。就是改变过去的企业经营者任命制,取消行政级别,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企分开,培养造就一批摆脱了与企业间的各种依附关系和羁绊,具有较高文化素养、丰富管理经验、敏锐创新意识的职业经营人队伍,使企业能自由地从人力资源市场选聘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经营管理者,使我国企业经营者队伍逐步由量变转化到质变,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促进企业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4.5善于利用“外脑”

社会发展的信息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得企业决策所需要的知识越来越多,对知识的要求也越来

越高,仅靠企业的内部人作决策,常常会因脑子不够用”或坐井观天”或思维惯性而导致决策失误。聘请外部专家参与董事会,能带来在木企业内部难以得到的信息、

思维和创意。

4.5.1设立独立董事。所谓独立董事,即他们具有相关知识的专家)在公司没有股份,不会像某些大股东一样,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而牺牲公司的利益。他们有可能把整个公司的利益作为决策的唯一目标,因而比具有某种特殊利益的董事更具有公正性。

企业决策,不仅需要与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有关的知识,还需要市场知识、金融知识、宏观经济和政策等方面的知识。企业经营者和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专职董事,具有企业产品的相关知识,但可能缺乏其他相关的知识,由于长期忙于企业经营管理,思维往往也有一定的

局限性和惯性。引进外部专家作为独立董事,能够使董事会的决策知识更加完整,有助于提高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此外,对独立董事同样要建立一套约束和激励机制,使他们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业绩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他们在董事会的决策中尽职尽责。

4.5.2在企业建立常设的决策齐询机制。对于高素质、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包括齐询公司的权威人士,高等院校的资深教授等,企业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都聘用,企业可以木着坏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原则,在企业需要的时候加以使用。这些专家、学者可以为公司投资策划、机制转变、企业改革等方面提供极有价值的意见,他们的学识、政策把握力度和敬业精神会使企业决策增加科学含量。

总之,企业决策者只有将企业内部各种资源与“外脑”的优势进行良好的组合和发挥,才能克服自身不足,做出科学合理的企业决策,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新的腾飞!

[1]斯蒂芬.罗宾斯著孙健敏黄卫伟译管理学.(第七版)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4(11).

[2]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

[3]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滋.管理学一原理与方法.复旦人学出版社,2001( 8).

[4]颜忠,张建平,赵长城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选择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2.010

[5]关仔宝安,张慧莉企业经营决策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现代企业2002.03 0

[6]钟朋荣设独立董事有利于科学公正决策人民口报2000.05.22 0

[7]范大平,祁述宏.试论现代饭店管理决策科学化「J].中国旅游饭店,2006,(1).

[8]吴建华.决策失误是节约型社会的大敌「N].湘声报,2005- 09- 15.

[9]周叶中,陈志英.论决策的法制化[[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4).

决策分析的论文

关于决策分析的论文 选择方案的一般原则,也就是指导人们选择行动方案的一般原则。被称为决策准则。传统的决策理论认为,决策者是“理性人”或“经济人”,在决策时他们受“最优化”的行为准则支配,应当选择“最优”方案。 现代决策理论认为,由于决策者在认识能力和时间、成本、情报来源等方面的限制,不能坚持要求最理想的解答,常常只能满足于“令人满意的”或“足够好的”决策。因此。实际上人们在决策时并不考虑一切可能的情况,而只考虑与问题有关的特定情况,使多重目标都能达到令人满意的、足够好的水平,以此作为行动方案。下面举例来详细说明决策分析中的乐观主义决策和悲观主义决策两种方法。 举例:某城市需建立垃圾焚烧炉,并用来发电,提供给附近工业新区用电,制定了三种方案:A1方案,引进进口炉;A2方案,引进国外厂商部分先进技术,国内生产;A3方案,采用国产焚烧炉。其中进口炉由于采用了先进技术,对垃圾中町燃烧热值利用较高,因此发电量较高,当然单位废物运行成本也高;国产炉由于技术不成熟,对于同样垃圾发电量要低,但是运行成本低;A2方案炉子发电量和运行成本居于二者之间。由于工业新区刚刚建立,对于其发展前途和发展规模缺乏必要资料和准确预测,因此对于其将来企业数以及用电量无法进行有效估计,因此有可能出现进口炉发电量虽大,但是面对状态N3,多生产的电卖不出去,而处理成本较高,因此可能亏本,如表3—1所述(一200),但是也有可能在状态N1下有较大收益,处理成本由卖电所抵消同时产生效益,因此收益受到未来发生自然状态影响,其他方案同样也是如此,这就需要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决策。 (1)乐观主义原则 采用这种方法的决策者一般为敢担当风险的人,决不放弃任何一个获得好结果的机会。 具体方法是:找出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最好效益值,再从中选取出有最大收益的所对应方案为所求的决策方案,见表3—2。

谈谈如何使政府决策更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

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对策建议政府决策是政府面对需要解决的一些社会重大问题做出某种政策或行为的选择。政府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政府行为的成败。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水平,是提高政府决策准确性、降低决策失误概率的前提。加强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建设,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工作水平的内在要求。加强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积极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这就深刻地揭示了政府决策民主化的基本涵义。而政府决策科学化,它要求决策过程必须建立在制度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程序,广泛发扬民主,大量收集信息,充分研究论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决策精度。决策科学化的意义在于控制决策的风险和成本,而决策民主化则使重大决策权力运用的过程和结果在民主的监督之下,为决策的科学化提供最可靠和最有效的体制保证。要积极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首先要建立谋、断结合的决策机制。“谋”,即专家、学者、智囊团;“断”即决策者。谋断相互分离又紧密结合,是现代决策的重要特征,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及政府面临问题的复杂性,为了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决策领导者要听取专家和有实际经验的人的意见,走群众路线,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智囊作用,建立谋断结合的决策体制。其次要强化对重大政府决策的评估和论证。要求在论证中充分听取不同意见,实事求是地提出决策备选方案的利弊得失,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估,彻底改变目前论证流于形式的现状。最后要从根本上提高决策者的素质和能力。决策者是决策活动的舵手、是决策活动的指挥者,决策者的素质和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政府决策的质量高低,政府决策受到决策者素质的制约。因此,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决策者进行培训、让决策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从根本上提高决策者的素质和能力,是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减少政府决策失误的前提。 二、不断完善政府决策制度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防止决策的随意性。因此,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追踪制度等的建立健全,是完善政府决策制度、确保政府决策做 到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必要内容。 1.社会听证制度。听证制度是政府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或作出某项行政决定时,听取利益相关人意见的程序性制度。听证是政府作出决定前的必需行为,它给利益相关人提供主张的机会,限制了政府行为的随意性,听证制度有利于避免过去政府决策缺少公众参与机制的弊端。在听证过程中,公民可以充分表达对各种未定方案的意见,使政府决策民主化得以充分体现,使政府的行政行为更加公正、合理,公民也容易接受。因此,在涉及公共事务的重大问题上,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采取听证会的形式,听取广大民众的意见,努力使我们

浅谈科学决策的重要性

浅谈科学决策的重要性 《管理哲学》这门课程告诉我们,领导干部在决策时一定要学会先区别事件或者计划的不同处、重点性,再去几个方案中选择、平衡,几个方案一定要权衡利弊,再去定决策,定下当下最适合的方案,而不是最完美的方案。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同时,科学的决策,一定需要决策者有博大的胸怀,要广开言路,一定要听不同的意见,甚至反对意见。没有交锋就没有好的政策,好的政策能容纳不同利益群体的人和事。作为一名青年干部, 通过《管理哲学》的学习,让我懂得了科学决策的重要性,并深感自己的责任任重而道远。 随着新技术、新理论的迅速发展和各种新问题、新情况的不断出现,科学决策日益成为管理者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如果不科学决策,要造成国家财产损失、事件恶化。如瓮安事件,是一件典型的政府管理者没有及时的科学决策。如果管理者能够及时公开信息、及时站出来解决,事件不至于发展成那么恶劣。提高管理者的科学决策水平相当的重要,有深远的重要意义。我认为决策的有几方面的特性:(一)

决策影响的间长、范围广,稍有差错,就会产生重大失误。(二)决策通常是面向未来的,而未来的部分环境或条件往往是不可知、不可控的,决策具有难以预测的风险性。(三)决策通常要综合政治、经济、科技、人员、文化等多种可变因素,决策具有不可避免的复杂性。(四)决策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职能,是例行性的,而特定情况下的决策是时不我待的,需要随机做出决策,这就会使领导的决策往往带有随机性。(五)决策是为了指导实践,发挥解决问题的作用,这就客观地要求领导干部的决策具有可操作性。(六)决策是主观意志和客观实际的统一,领导干部的知识水平、综合能力和掌握的现实情况必然会影响决策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性。 我们现代的领导者不能做唯上的决策、专断的决策、情绪的决策、经验的决策、低能的决策。不能因目标不切实际引起失误、过程不合程序引起失误、责任不明确引起失误、职能不转变引起失误、信息不公开引起失误。领导者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决策。决策正确与否,对一个单位的建设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提高领导者的决策水平相当要紧。

领导科学与决策考试总结

1、如何理解领导的概念? 领导者是组织或群体中的特定成员,领导对象是组织或群体的其他成员,领导者和领导对象是互动关系,其划分也并非是绝对的。 领导是领导者通过多种方式引导组织或群体成员实现目标的过程。 领导过程是领导者试图施加影响力的过程,是理解领导活动的核心,领导者-追随者-领导情境是理解领导过程的三大基础因素。 领导不是一个职位,而是一个过程。 2、领导和管理的区别是什么? 注重管理和领导的联系和层次者: 明茨博格:“将这二者区分开来已经变成了一件时髦的事情(自打1977年Zaleznik这样做以后)。领导被认为是一件更大、更重要的事情。我反对这种区分,仅仅是因为管理者需要去领导而领导者也需要管理。没有领导的管理是一事无成的;没有管理的领导则是毫无条理的,而且会导致狂妄自大的心态。” 王乐夫的观点:——领导是高层次的管理:管理有高、中、基层之区别,现在一般讲高、中层管理叫领导。 ——领导是战略性的管理:领导偏重于决策,管理偏重于执行决策。但这是相对的划分。领导是战略决策。 ——领导是“超脱”的管理:领导主要是靠权威、威信而发挥引导和影响作用,而不能主要靠强制性的权力;超脱于日常事务;人际超脱和驾驭。 下引表为Kotter对领导和管理的比较。 领导注定比管理更高更难。管理更擅长把复杂的问题简化、规律化、可重复化,而领导,则是应对变化环境,应对未有经验可依循、少有权威可尊崇的变化过程的关键。领导者正是能够提供给变化中的人们以愿景、以勇气、以力量、以凝聚的人。 真正的领导注定是高度稀缺的。Kotter:“我完全相信当今的很多企业缺乏自己需要的领导,并且这种欠缺非常严重。我不是说10%的欠缺,而是200%、400%甚至更多。” 尼克松《领导者》:领导者是代表历史方向,力求做正确的事,必须时常想到后天,即便下了台,仍然有他的追随者;管理者代表一种过程,致力于把事情做正确,想到的只是今天和明天,当他失去管理对象后,就什么都不是。 本尼斯:领导者是做正确事情的人,而管理者是把事情做正确的人

管理决策分析论文

在什么年龄购买养老保险更为合适 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班级:数学与应用数学2011级1班 任课教师:吴晓层(老师) 学号:1111100136 学生:赵灿梅

摘要: 当今社会,国家越来越重视老人的养老问题,以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养老保险,随之带来了一个选择问题,是选择买养老保险还是把钱存到银行,在什么年龄买养老保险更为划算。 关键词: 养老保险、定期利率、人均寿命、通货膨胀、不确定型决策分析、乐观准则、悲观准则、折中准则、遗憾准则、等可能准则。 正文: 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有一种职工养老保险:被保险人年龄在35岁以下,每年交4200元;被保险人年龄在36岁至45岁,每年交4500元;被保险人年龄在46岁至54岁,一次性交48000元。一直交到54岁,到55岁开始领养老保险金,每个月领所交金额的1/100。一直到去世后,由后代领回原来所交的保险金。假设有一位50岁的职工,因为觉得一次交48000太多了,想是不是存到银行也能得到同等多的利息,那我们来帮他算一算。 中国人均寿命大概是75岁,所以到这个职工去世时所领的保险金为: 480元/月×12月/年×20年=115200元 再加上原来交的保险金: 115200元+48000元=120000元。 另一方面,把钱存到银行,中国的银行利率是以单年利息计算,而不是以复利计算。先存5年定期,利率以5.225%计算: 48000元+48000元×0.05225×5=60540元 之后每5年将本息和转存一次5年定期: 60540元+60540元×0.5225×5=76356.075元 76356.075元+76356.075元×0.5225×5=96304.0996元 96304.0996元+96304.0996元×0.5225×5=121463.546元 121463.546元+121463.546元×0.5225×5=153195.897元 在不考虑通货膨胀,银行利率变动的情况下,由上述的计算,当然是把钱存到银行更划算,但我们也没有考虑这个职工55岁之后每个月的生活费从哪儿来,没考虑通货膨胀等。 下面假设这个职工从55岁之后的生活完全靠这笔钱,没有额外的收入,则55岁之后的钱为60540元,之后的生活按照每月480元算,预留一年的生活费,剩余的存入银行定期一年,利率为3.3%: 第一年:60540元-480元/月×12月=54780元 54780元+54780元×3.3%=56587.74元

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09秋行政管理专科艾明焘 代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贯穿于行政管理过程的始终,在整个行政管理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行政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行政管理的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亡,关系到人民的利益和命运。良好的行政决策模式,对促进行政管理法制化、科学化和民主化具有重要意义。 1.行政决策的涵义与特征 行政决策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根据一定的条件和情况,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在掌握大量有关信息的基础上,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和事务作出决定。 行政决策作为人类决策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决策活动相比具有自身所独有的特点:一是只有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主要是行政领导者)才是行政决策的主体;二是行政决策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事务等一系列行政活动;三是行政决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公众利益,而不是决策者自身的利益,或其他特定人员和组织的利益,并把追求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四是行政决策一旦形成,即对所涉及领域的主体都具有约束力;五是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决策才是有效的行政决策,行政决策是按照法律的规定作出的,一个行政机关能作出什么决策,应该如何作出决策,法律都有相应的规定。 行政决策体制包括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和决策系统三个子系统,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在行政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缺一不可。行政决策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四个阶段:一是发现问题,明确目标;二是科学预测,拟定方案;三是评估优选,择定方案;四是试点检验,完善决策。 2.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现代行政决策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科学的、民主的决策。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环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加速建立一套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制度。”在党的十五大的报告中他再次强调:“要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推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现代现代行政决策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它对于保证行政决策的正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1、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在决策行为中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从哪些方面体现了现代行政决策的发展趋势? 2、案例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什么是行政决策的战略眼光?该案例应该怎样决策才能体现行政决策的战略眼光? 4、如果你是决策者,影响你对此案例进行决策的主要因素是哪些? 5、对此案例你将如何决策?请充分陈述你的理由? 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权利体系 公民参与行政决策是现代行政民主的必然要求,参与的实现需要一系列权利相互配合,其中最重要的权利是参与权、知情权和救济权。 (一)参与权 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参与权是人民主权原则的体现。在传统行政法中,公民参与是通过选

举民意代表机关的代表来实现的。公民通过定期选举的形式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由代议机关以立法的形式约束行政机关权力的行使,从而实现公民对行政机关的间接控制。在现代社会中,由于行政疆域不断拓展,立法机关通过大量的授权性法律授予行政机关广泛的裁量空间,民主的重心随之由通过立法实现的民主转向通过行政实现的民主,因此必须赋予公民广泛的参与权,包括行政决策过程的参与权、行政政策实施过程的参与权以及行政政策评价的参与权,其权利形态可以表现为投票权、参与听证权、陈述权、申辩权、表明意见权,等等。 (二)知情权 “对于行政过程的参与机制来说,关键在于实现行政机关和公众对目标、过程和成果的共有,而其基础就是信息共享。”信息共享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公民的知情权;其二是行政机关的信息公开义务。公民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基本前提条件。公民只有在了解行政决策的相关信息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积极表达意见,献言立策,参与行政过程,否则不能有效参与行政决策过程。与公民的知情权相对应的则是行政机关的信息公开义务。行政机关在作出公共决策时,除法定保密事项之外,有义务全面、准确、真实地公布行政决策的基本目标、手段、事实根据、政策的形成过程、成本效益分析、替代方案等信息。为此有必要建立经常性的、规范化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以保障公民及时获得真实、有效的政府信息。 ④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形成行政机关与公民之间信息输入与信息输出的互动机制,使公民能够更有效地参与行政管理活动,使行政机关能够获得更加充分的决策信息。 (三)救济权

领导科学与艺术名词解释

德才兼备的含义:德:是领导者选才用人的首要方面,它是指人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才是指从事某方面的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即所谓“真才实学”反向激励:就是指领导者通过向下属的心理施加反向的负刺激,来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的方法。 非模式化的领导艺术:包括直觉性、随机性、情感性、模糊性等含义,具有随机,非模式化的特征。? 工作满意度:是指由于人对自己的工作或者工作经历的评价而产生的愉快或积极的情感状态。 公共组织领导者:是指从事公共管理的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中依法担任领导职务、行使领导权力并负有相应领导责任的个人和集体,其中主要是政府部门的领导者。? 共同愿景:指组织的共同愿望。它建立在组织的理想和愿望的基础上,只组织所有成员发自内心认同,共同期望组织未来的某种发展景象,包括组织的远大抱负,发展方向,渴望的行为和目标。? 沟通:是指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群中的传递或交换过程,其目的是激励和影响人的行为。 管理力:就是通过计划和预算、组织、控制和决策等行为对组织的各个资源进行配置,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 广义的激励:是指激发和鼓励,就是调动和发挥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价值观:是人们对于某种事物、行为或事态的构想、概念和判断。 经验决策:是决策者依靠个人的经验、智慧和胆略做出的决策。? 决策:是指人们就面临的问题所进行的目标确定、行动设计和方案选择等一系列活动。或者说,决策就是决策者制定、选择、实施行动方案的整个过程。 科学决策:是指在现代科学理论和知识的指导下,决策者依靠专家和群众,采用现代

科学技术手段所做出的决策。? 领导:领导实在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有影响力的一种关系,当一些人试图真正地改变现实并期望得到反映他们共同目标的结果的时候,在这些人当中就回自然低产生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领导沟通:就是组织及其领导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在履行管理职责,实现管理职能过程中,通过信号,媒介和渠道,有目的地交流观点,信息和情感的行为过程。? 领导环境:领导环境就是制约或推动领导活动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它与领导、领导者共同构成了领导活动基本要素。领导环境在概念上又有微观和宏观之分。 领导激励:就是领导者从组织目标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来引发人们产生某种动机或愿望,激发人们为达到目标而采取积极行动的一种领导行为。 领导激励机制:是为了达到激励下属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和。? 领导绩效:是指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依据组织目标,在领导过程中所取得的工作业绩和实际效果。是对领导者的领导活动进行的全面,客观评价的一项综合指标,既要关注目标,又要关注过程,既要关注结果,又要关注成绩。? 领导决策: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为了实现某一组织目标,通过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和技术,从若干个有价值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并在实施中加以完整和修正,以实现领导目标的活动过程。 领导科学:是关于领导理论、方法、艺术的知识体系,是一门研究领导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它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研究领导问题,目的在于开发领导力,提高组织的领导效能。? 领导力:是领导者在特定的情景中带领和激励组织成员,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 领导力的主要内容有:建立愿景与战略规划、建立组织关系、激励和决策。

2012年1月领导科学试题答案

全国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领导科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2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主要凭借领导者个人的经验、知识和才干实施领导的领导方式是( A ) A.家长式的经验领导 B.科学领导 C.集体领导 D.专家式领导 2.领导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C ) A.领导者如何有效领导 B.领导者与客观环境的关系 C.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D.领导者如何履行职能 3.领导活动的主客体关系是( B ) A.领导者与领导者的关系 B.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C.领导者与环境的关系 D.被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4.领导在布置任务时能晓之以理,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的指挥方式是( D ) A.命令 B.示范 C.压制 D.说服 5.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 A ) A.民主集中制 B.中央集权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6.单方案选择在决策学中被称为( B ) A.布里丹选择 B.霍布森选择 C.阿利森选择 D.伊斯顿选择 7.现代决策理论的创始人赫伯特·西蒙提出的决策模式是( D) A.理性决策模式 B.渐进决策模式 C.综合决策模式 浙00320# 领导科学试题第 1 页共8 页

D.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8.在主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现原有决策有重大失误、决策目标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对原有决策目标或方案进行根本性修正的一种决策称为( B ) A.风险决策 B.追踪决策 C.经验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 9.现代决策体制的核心系统是( B ) A.决策信息系统 B.决策中枢系统 C.决策智囊系统 D.决策监督系统 10.危机决策也称为( C ) A.风险决策 B.不确定型决策 C.非常规决策 D.有限理性决策 11.从事理论研究并对某一理论观点、体系有所创造和贡献的人被称为( D ) A.实践型人才 B.创造型人才 C.组织型人才 D.理论型人才 12.根据人才能力的大小,给予适当的职位,这属于人才使用原则中的( A ) A.量才用人,职能相称的原则 B.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 C.扬长避短,各尽所能的原则 D.合理流动,适才所用的原则 13.人才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考德、考能、考勤、考绩和考廉五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 C) A.考德和考能 B.考能和考勤 C.考绩和考廉 D.考能和考绩 14.居于领导者整个思想政治工作首位的是( A) A.理论教育 B.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 浙00320# 领导科学试题第 2 页共8 页

决策论文

浅谈企业的经营决策科学化及方法 摘要:目前,许多国有企业缺乏活力、缺乏竞争力、经营十分困难,许多企业的领导对企业决策缺乏充分认识和足够重视。企业决策是关系到企业生产的发展的重要问题,企业的经营决策科学化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字:经营决策科学化决策方法 现代化大生产的高度发展,向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使企业求得生存与发展,实现企业经营决策科学化,对于今天面临激烈竞争的企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决策的概述 1、决策的定义 决策是指为了实现同一目标,从多个互相可以替代的可行方案中,选定一个理想的或满意的方案。从系统工程的观点说,所谓决策就是根据系统的状态选取可能的策略,并对这些策略所产生的后果进行综合研究,以便按照某种衡量准则选择一个最优策略。 包含的内容:①有一个预期的目标;②主观上想进行选择;③客观上有各种方案可供选择,并有评价标准。 2、决策的特点 在决策过程中,由于决策的对象以及其它条件的不同,决策通常具有如下特点: (1)多目标。在复杂的问题中,决策者关心的目标很多,这些目标往往是互相冲突或矛盾的。 (2)时间延续性。重要问题的决策,其影响往往要延续若干年。 (3)模糊性。决策中常常有一些模糊的因素,如某种设计外形是否美观、颜色是否满意等,多采用“很好、一般、较差”等这样一些含糊不清的概念来描述。 (4)不确定性。自然状态存在不确定性。决策者在某个时刻选择一个方案,每个方案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各种结果的出现具有随机性。 (5)信息样本的必要性。需要收集信息样本来帮助选定方案,否则选定的

方案是不可靠的,如市场预测的信息是制定生产计划的依据,必要的地质资料是决定在某地区进行矿藏钻探的依据。 3、决策的分类 (1)按照决策目标的影响程度,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作业决策三个等级。 (2)按照决策问题的结构化程度,分为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非结构化决策。结构化决策是例行常规、可重复性的决策,有规律可循,可预先做出有序的安排而达到预期的结果,可按程序化步骤和常规的方法处理。非结构化决策是指偶发的、非常规的、或其决策过程过于复杂毫无规律可循。半结构化决策介于二者之间。 (3)按照决策问题环境,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完全不确定型决策。确定型决策是在完全掌握未来的外界状态情况下做出决策。风险型决策是在不完全掌握未来的外界状态,只知道状态的概率分布情况下做出决策。完全不确定型决策是在状态的概率分布也未知的情况下做出决策。 (4)按照决策问题的求解步骤,分为单步决策和序贯决策。 (5)按照决策问题的目标个数,分为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6)按照决策人数,分为单人决策和群(体)决策。 4、科学决策的程序 1)发现问题:所谓问题就是预期与实际的差距 2)确定目标:所谓目标就是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在预测的基础上, 根据问题确定出期望达到的结果。 3)确定价值准则:作为评价和选择方案的依据。价值准则往往把目标 分解成若干层次的确定的价值指标,这些指标实现的程度就是衡量达到决策目标的程度。 4)拟定方案:制定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5)分析评价:建立各种模型,并求得各模型的解,对其结果进行评价。 6)方案优选:权衡利弊,从中选一或综合为一的方案。 7)局部试验验证 8)普遍实施

如何推行行政决策的科学化

一、行政决策、行政决策体制 行政决策是政府机关及国家公务员为履行国家的行政职能,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出主意作决定的活动。 行政决策是管理决策中的一种,具有一切管理决策的共性:针对性、目标性、实施性、选择性、优化性和预测性,但行政决策是政府机关的决策,所以又具有不同于其他管理决策的特性,具体表现在决策主体、决策内容、决策所代表的利益、决策依据和决策所约束的范围上。 行政决策的主体主要是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行政决策内容涉及到整个国家和社会范围的一切公共事务;行政决策所代表的利益是整个国家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反映国家和人民的意志;行政决策必须根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来制定;行政决策所约束的范围很广,是整个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中的中心环节,其正确与否直接决定行政管理的成败。为了保证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制定决策时应遵循预测原则、系统原则、信息原则、可行原则、择优原则、动态原则、服务原则和民主原则。制定行政决策大致需四个步骤:首先是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接着是拟定方案,寻求达到决策目标的途径,再下来就是评选审批决策方案,最后是局部试验验证确定的决策方案。 承担行政决策工作的机构、人员所形成的组织体系及制度就是行政决策体制。它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现代行政决策体制一般由中枢系统、咨询系统和信息系统三部分组成。 二、行政执行 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实施决策指令,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全部活动,它具有经常性、实务性、强制性、果断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行政执行不同于行政管理,也不同于行政决策。行政执行和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它们是不同的、不能相互替代的两种活动。虽然这样,它们之间还是有密切联系的,行政决策是行政执行的依据,行政执行是行政决策的落实。 行政执行是行政决策达到预测目标的实现途径,为了使其能够忠实、有效地得以实现,应该遵循民主原则、准备原则、迅速原则、创造性原则、跟踪检查原则、毅力原则和条理原则。 一个行政执行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1)行政执行的准备工作:主要是编制行动计划、做好思想动员、组织落实、财物准备 (2)行政执行中的指挥、沟通、协调和控制 (3)行政执行活动的总结:主要是对行政执行情况的全面检查,实事求是地对行政执行

浅谈领导科学决策论文

浅谈领导科学决策 【摘要】: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决策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的动态过程,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当今时代,社会发展迅速,信息瞬息万变,社会关系错综复杂,管理者、领导者决策的科学性越来越重要。领导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部门、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具有科学决策能力,成为对现代管理者、领导者的基本要求,作为领导者必须具备科学决策的意识、全局观念、战略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才能排除不利因素的干扰,做出正确的、科学的决策至关重要。错误决策造成的损失是难以弥补的,错误决策也无可避免的受到其自身素质、决策机制、权力运用、决策方法、利益诱惑、个人情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曾涌现出许许多多杰出的、远见卓识的伟大领袖人物。如近代的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凭借集体和个人的智慧、经验、才智等做出许多科学的、卓有有效的判断和决策,他们博学多才、多谋善断、处惊不乱、稳若泰山等是领导科学决策的光辉典范,是我们的宝贵遗产。 【关键词】:领导科学科学决策提高途径 一、科学决策的内涵 所谓科学决策是指决策者凭借科学思维,利用科学手段和科学技术所进行的决策。科学决策是指决策者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做出正确决策的过程。科学决策的根本是实事求是,决策的依据

要实在,决策的方案要实际,决策的结果要实惠。科学决策具有程序性、创造性、择优性、指导性。科学的决策过程是决策领导、专家与实际工作者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参与决策的主体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决策过程。 参与科学决策的主体一般有以下五个:决策领导,决策助手,决策专家,学科专家,实际工作者和广大群众。 二、科学决策的基本特征 科学决策有自己的内涵,同样也有自己的外延。这些外延就是其基本特征: 1、科学决策是一种系统决策。科学决策从组织体系上讲由三个主要系统组成,即决策主体系统、决策智囊支持系统、决策信息辅助系统。决策主体系统包括主要决策者和其他决策人员。决策智囊支持系统包括决策研究部门、决策咨询委员会和决策咨询专家团。决策信息辅助系统包括决策信息搜集、整理、分析部门。 2、科学决策是一种团队性的群体决策。科学的决策分为确立目标、获取信息、设计方案、评价比较、方案选择和方案实施以及方案反馈等阶段。这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因此,科学决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团队和利益相关者参与决策的过程。 3、科学决策是一种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制度是保障决策科学的有效方法。科学决策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程序化决策。为什么这么讲呢?程序化决策实际上是一个班子或一群人的协同决策。在程序的每道关口都有人或从技术上或从经济上或从其他方面进行分析把关,到最后决策,实际上是几种方案中的

领导科学决策理论

1、造成决策失误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是什么?(评析) 2、在领导工作中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决策?(启示) 这组材料反映的问题在近年来的领导工作中经常出现,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些问题都和领导决策有关,说明建立良好的决策机制,加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特别重要,提高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危害非常必要。 结合案例分析题提供的材料依据领导决策的有关理论,联系当前领导的决策机制、领导干部的管理体制、领导干部的考评办法,我认为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下: 其一,错误的政绩观是造成决策失误的思想根源。在现行干部管理体制下,干部任期较短,调动频繁,对干部一些政绩的考核尚无科学的方法和标准,一些干部急于制造“政绩”以利升迁。这种早出成绩、快出成绩的错误政绩观,导致一些干部草率决策、脱离实际决策。 其二,不对决策方案进行科学论证是造成决策失误的决定性因素。有的干部不按科学决策的原则程序、方法去做,决策前没有设计三个以上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比较择优,对唯一的方案也没有充分征求专家的意见,没有进行科学论证,也没有进行必要的试点就强行实施。 其三,决策过程缺乏民主,主要领导搞“家长制”、“一言堂”,是造成决策失误的重要因素。决策民主化是实现决策科学化的前提。但有些领导特别是一把手,在决策时抛弃民主集中制原则,违背重大问题集体研究的规定,盲目自信,独断专行,听不进不同意见,特别是听不进反对意见,致使决策存在先天不足。 其四,领导机关的官僚主义也是造成决策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有的不调查、不研究,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先拍脑门决策,再拍胸脯保证,后拍屁股走人”;有的热衷于搞“形象工程”、“路边工程”;有的作风粗暴,方法简单,甚至对普通群众采用强制措施。 其五,缺乏决策失误的惩罚机制是造成决策失误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决策失误并造成巨大损失后,对决策者缺乏党纪、政纪乃至法律层面上的处理,只把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轻描淡写地说成是交了“学费”,以后再用公共财政去填补领导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或把这些损失留给后任领导来承担,使得一些决策者没有决策失误的后顾之忧。 针对决策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领导者要做到正确决策,就应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决策理论为指导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党的十六大把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作为政治

考试领导科学与决策》考核作业

考试领导科学与决策》考核作业

————————————————————————————————作者:————————————————————————————————日期: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领导科学与决策试卷(作业考核线上) A 卷 学习中心:院校学号:姓名 (共 4 页) 总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得分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对错并填入下列表格,正确√,错误×,每题2分,共2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领导是正确做事,管理是做正确的事() 2.领导职权大小与职位高低成反比() 3.不同层级的领导者有不同的素质要求,体现领导者素质的动态性() 4.领导者就是被追随者() 5.领导者可以越级授权() 6.在利克特看来,参与式民主领导是一种最不理想的领导() 7.形象、直觉、创新是右脑的思维() 8.创新思维强调单打独斗() 9.现代决策要求“谋”和“断”分离() 10.现代团队设计的原则是任务纵向一体化()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后面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入每题后面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领导行为的主体() A.被领导者 B.领导者 C.环境 D.组织 2.领导者基于强制权所产生的领导行为绩效表现为() A.就低不就高 B.就高不就低 C.就高亦就低 D.既不就高亦不就低 3.下列不属于领导者综合能力的是() A.信息获取能力 B.知识综合能力 C.利益整合能力 D.预见能力 4.卡茨强调的概念是指() A.管理能力 B.人际技能 C.权力 D.抽象思维 5.“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强调的是() A.用人所长、避人所短 B.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C.用人要疑、疑人要用 D.用人唯贤、不用人唯亲 6.根据利克特的领导系统模式,权力集中在最高的一级,由领导者作决定,下级无任何发言权,只有执行权的体制是() A.专权独裁式 B.温和独裁式 C.协商式领导 D.参与式民主领导 7.动态的看问题能把问题解决在() A.过程中 B.结果中 C.开始时 D.结论时 8.费曼设想是()思维的表现 A.正向 B.逆向 C.表象 D.想象 9.在决策运行过程中,由不同年龄、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的专门从事咨询工作的结构合理的群体系统是() A.领导集团 B.决策组 C.智囊团 D.专家组 10.根据白金法则,“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喜欢理性分析,喜怒不喜形于色”是哪种类型的领导() A.指导者 B.社会活动者 C.亲善者 D.智觉者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题后面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所有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入下表内,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我国政府决策科学化的思考

我国政府决策科学化的思考 论文摘要:政府决策是政府公共管理的关键环节,是政府其它管理环节的前提和基础。国际形势变化、国内改革发展、科学发展观战略的实施都要求政府决策科学化,政府决策科学化有利于提高我国政府决策水平和促进我国政府管理现代化。针对目前我国政府决策中存在许多方面需要加强科学化的现实,需要从决策观念、决策体制、决策制度、决策程序、决策方法和手段等角度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 论文关键词政府决策决策科学化科学决策 政府决策是国家决策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政府公共管理过程中有重要地位,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要推进国家决策科学化,必须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科学发展观战略需要各级政府的贯彻落实,各级政府的科学决策水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条件。政府决策是政府公共管理的关键环节,是政府其它管理环节的前提和基础。政府决策为政府公共管理和治理提供目标、方向和价值判断标准,是影响政府公共管理和治理水平的核心要素。决策的失误是管理中损失最大的失误,科学化水平低是产生政府决策失误的重要原因,如何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是现实政府决策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政府决策与政府决策科学化 政府决策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派出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而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行政机构为了履行行政职能,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按照法定程序,针对各种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制定政策、对策和方案,并通过执行达到特定目标的过程。 政府决策不同于私人决策,具有以下特征:(1)政府决策的制定主体是具有法定权限的行政机关,以政府机关为主,但不限于狭义的政府概念。(2)政府决策的对象是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务,包括各种公共决策问题。(3)政府决策的依据是国家宪法和法律,不论是政府决策制定过程、执行过程,还是监督过程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4)政府决策目标不仅是为了履行行政职能,最主要是为了解决各种公共问题和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5)政府决策一旦做出,具有权威性,这样才能提高决策执行的效率。(6)政府决策还有责任性,即政府决策出现决策失误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于因主观失职而出现的决策失误,应追究相应决策者的责任。 决策的科学化是把科学引入决策的过程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采

浅谈领导决策科学化

浅谈领导决策科学化 【摘要】领导决策在整个领导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要实施正确领导必须做到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深入了解民情是实现决策科学化的前提,充分反映民意是推进决策民主化的保证,广泛集中民智是提高决策水平的关键,切实珍惜民力是保证领导决策正确实施的基础。 【关键词】领导决策决策科学化决策民主化 目前在各级行政领导决策中表现出的随意性、盲目性和主观性非常普遍。当然,决策就会有失误的风险,政府决策也概莫能外。除了腐败导致的决策失误和不可避免的正常决策失误外,我们见得最多的决策失误不外这几类: 1)政府职责不明,滥用权力,包办了不该办的事; 2)官员好大喜功,只对上级负责,搞政绩工程、样板工程以期博上级领导的赏识,得以晋升; 3)官员素质不高,有长官意志,意气用事; 4)决策目标出现偏差,个人的财产权、发展权、选择不同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等合法权利得不到保护和尊重; 5)决策权利过于集中,正确的决策信息不能准确迅速地传递给决策人。 一、制约领导决策科学化的成因透析 1、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利益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从而直接导致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有的领导的权力欲望、权钱交易等观念和思想,表现在决策上就会出现价值导向偏移的现象。有的领导在决策中混淆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有的领导混淆了人情和规定的关系,这些问题反映在领导的决策中,就出现了决策人情化、决策商品化的问题,制约了领导决策的正确性。 2、缺乏明确的评判标准。领导的决策是否正确、是否科学,不是凭人们的感性认识来认定的,而是需要一个明确的评判标准,只有制定了评判标准,领导在决策时才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果评判标准不明确,势必会导致出现多个评判标准或评判标准模糊的问题。这样基层执行决策时,就会缺乏导向,在工作中就会显得无所适从,为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3、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任何正确的决策都离不开科学的理论依据。有的领导习惯于生搬硬套、照转照抄,缺乏开拓进取意识;有的领导思想僵化,遇事消极应付,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有的领导知识浅薄、眼界狭窄,习惯于吃老本、凭经验、凭感觉来处理问题,往往是在没有充分进行调查研究、协商论证的情况下,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导致决策失误,这些不良现象都严重制约了决策的科学性。

浅谈如何提高领导者的决策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领导者的决策能力 无论是从党的领导原则,还是从基层管理方面,领导者的素质、经验、智慧、人格和决策能力,决定着一个单位的荣辱与兴衰。许多单位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成也领导者、败也领导者。 一、必须提高决策的谋略能力 深谋远虑属于谋略策划范畴,是对领导全局工作的长远规划。提高对上级决策的科学理解能力,是一个领导者战略头脑的高层次,它关系到一个单位的决策方面和工作好坏的政策界限等。所以一个单位的“领导者”应该在把握上级决策的基础上,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的制定本单位检察工作的突破口,这是一把手的经常性工作,也是基层领导者必须练的基本功。 练好基本功要增强基层领导者思维能力的独立性。“一把手”是一个单位的决策的关键人物,必须具备较高的独立思维能力,不能事事依赖上级,也不能照葫芦画瓢,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善于拿出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工作办法。学习借鉴先进的单位的经验也要防止生搬硬套,做到善于移植,形成自身特色。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要独立思考,独立运筹,看准的问题及时决策,对以往,或者是前任领导的决策,发现与现实有偏差时要及时修正,防止失策造成损失。 练好基本功要增强思维的创造性,在改革的大潮推动下,检察工作瞬息万变。决策的特点是:随机因素比较多,变化快,决策的层次

化空前复杂,这就要求决策人必须有创新知识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接触新事物,涉足新领域。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检察工作如何和世界接轨,将面临许多预测不到的新问题,有了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才能使决策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练好基本功要增强思维的综合性,基层工作,涉及的面比较宽,必须考虑各种情况,养成综合性、多向性,思维的习惯,开阔思维视野学会从客观上把握全局,分析问题,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既要考虑有利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做到统筹兼顾,防止漏洞。又要把握多种思维方式,把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静态思维和动向思维,定性思维和定量思维结合起来,把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综合比较,把局部和全局共性和个性等情况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综合思维;把另散的思维成果,加工成为揭示事物本质,简明扼要的结论,提高综合思维、全面思考问题和在复杂工作中的决策能力。 练好基本功要集思广益,注重调查,精通业务,提高对本单位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的设计能力,这就要求准确的把握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发展趋势,全体干警的承受能力,紧紧抓住关系本单位工作进度的关键问题进行设计,要严格按决策程序,依靠集体智慧。 二、必须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能力 实际工作中有的部门的领导班子之所以对正确的意见集中不了,对本级分歧意见统一不了,错误认识纠正不了;并非都是领导水平低,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领导者在领导层和群众心目中的威望不高,这种因不信其人而否其见的现象时有发生。可见领导者在领导班子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对决策能力有很大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