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主要病害的农药防治要素

番茄主要病害的农药防治要素
番茄主要病害的农药防治要素

番茄主要病害的农药防治要素

番茄主要病害的农药防治要素:

一、番茄晚疫病

番茄晚疫病是泉州近郊蔬菜基地番茄发病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害。每年因晚疫病的损失达20~30%,严重时可达80~90%。前段时间的低温多雨是晚疫病发病的最佳条件,预计下一阶段我区蔬菜基地番茄晚疫病发病将较为严重,现将番茄晚疫病的防治介绍如下:

1.症状幼苗、叶、茎和果实均可受害,但以叶和青果受害最重。番茄染病后,叶片病斑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呈暗褐色水渍状不规则形斑。扩大后为褐色且边缘不明显的大斑;茎上病斑暗褐色,条状,略凹陷;果实病斑多发生在青果的近果柄处,开始呈灰绿色云状硬块,后逐渐变成黑褐色。病部比较坚硬,略有凹陷,潮湿时长有稀疏白色霉物,并产生腐烂。

2.发病原因(1)由真菌致病疫霉所致,借气流及雨水传播。(2)春节期间,我市温度基本保持10~24℃,相对温度90%以上,早晚雾大露重,连绵阴雨,形成了晚疫病发生和流行的条件。

(3)由于我市近郊种植多采取双杆整枝法,密度过大。春节期间又缺少田间管理,追肥不及时,植株长势差,造成今年我市番茄晚疫病为数年来最严重。

3.防治对策(1)避免与番茄、马铃薯连作。(2)高畦栽培,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打杈,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3)发现中心病株时,及时摘除病叶、病果或拔除,并对其周围喷药,防止病

害蔓延。(4)未发病时,可选用1:1:200波尔多液每隔7天喷1次,连续3~4次预防。发病初期,可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克霜灵1000~1200倍;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性800倍液;可杀得2000型9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及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液交替喷雾防治,以后每隔7天施药1次,计3~4次,收获前7天停止用药。

二、番茄溃疡病

温暖潮湿,结露时间长及暴雨多,发病重。有喷灌的大棚或温室,果实易显症。

1.症状幼苗至结果期均可发生。茎部发病,内部变褐,多雨或湿度大时,菌脓从病茎或叶柄中溢出或附在其上,形成白色污状物,后期茎内变褐以至中空,最后全株枯死,上部顶叶呈青枯状。果发病,果面可见略隆起的白色圆点,俗称“鸟眼斑”。

2.防治对策⑴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及时除草,避免带水操作。⑵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及时喷洒77%的可杀得粉剂500倍;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扑海因1200倍+72%农用链霉素1000倍。

三、番茄灰霉病

我区基地4~5月发病,当地菜农俗称“白烂果”。

⒈症状可为害花、果实、叶片,以果实最为严重。果实染病时果皮呈灰白色,软腐,病部长出大量灰绿色霉层,果实失水后僵化;叶片染病多始自叶尖,病斑呈“V”字型向内外展,初呈水渍状、浅褐色、

边缘不规则、具深浅相间轮纹,后干枯表面生有灰霉致叶片枯死;茎染病,开始亦呈水浸状小点,后扩展成为长椭圆形或长条形斑,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灰褐色霉层。严重的引起病部以上枯死。

⒉防治对策⑴加强通风,浇水宜在上午进行,发病初期适当节制浇水,严防过量,防止结露。⑵发病后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和侧枝,集中烧毁或深埋,严防乱扔,造成人为传播。⑶关键期用药。药剂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2000倍加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隔7~10天一次,共3~4次。

四、番茄茎枯病

⒈茎状茎枯病又称黑霉病,主要为害茎和果实,亦可为害叶和叶柄,茎部出现伤口易染病,病斑初呈椭圆形、褐色凹陷溃疡状,后沿茎向上下扩展到整株,严重的病部变为深褐色干腐状并可侵入到维管束中。果实染病,初为灰白色小斑块,后随病斑扩大凹陷,颜色变深变暗,长出黑霉,引起果腐。

⒉防治对策⑴选用耐病品种。⑵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⑶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可选用1:1:200倍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700~1000倍液,或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每隔7~10天一次,连续3~4次。

五、番茄脐腐病

该病是一种由缺钙与水分供应失常引起的生理病害。一般多雨后紧接着干旱,或前期灌水多,后期不灌水或遭受干旱等情况下,容易

诱发本病。在沙壤土或土层较浅的土壤种植番茄,也易发病。

⒈症状一般只发生在番茄果实上,发病时在幼果脐部及附近发生水渍状暗绿色斑块,边缘不明显,扩大后为灰褐色至黑色,下陷,呈扁平状,在病部表面常产生墨绿或粉红色的老状物。果实往往提早转红。

2.防治对策⑴加强田间管理,保持水分均匀供应。⑵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保水能力强的土壤种植番茄。⑶增施钙肥,避免偏施氮肥。在番茄坐果后30天内适当增施石灰,或用1%的氯化钙或0.1%的硝酸钙进行根外追肥。

番茄病害图谱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 图片简介: 茄细菌性斑疹病又称细菌性微斑病。该病为细菌性病害,植株地上部分均可发病,尤以叶缘和未成熟果实病症最为明显。叶片发病出现深 褐色至黑色斑点,四周有黄色晕圈;叶柄和茎发病出现黑色斑点;幼 嫩绿果发病,先出现稍隆起的小斑点,果实近成熟时围绕斑点的组织 仍保持较长时间绿色。 番茄灰霉病 图片简介: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发生在花期和结果期。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出现水浸状浅褐色病斑,呈V字形,潮湿时病部长出灰霉,干燥 时病斑呈灰白色。果实发病主要在青果期,先侵染残留的柱头或花瓣, 后向果面和果梗发展。花萼发病变为暗褐色,随后干枯。茎发病后初 期产生水浸小点,后扩展成长条形病斑。真菌;茄子;气流传播;雨水传 播;农事传播;伤口侵入

番茄顶裂果 图片简介: 番茄顶裂果主要是由于畸形花花柱开裂的结果。直接原因是番茄开花时,对花器供给的养分不足造成的。生产中在低温季节或在大棚中定

植过早尤其严重。生理性病害;花期养分不足;定植过早;番茄 番茄病毒病(苜蓿型) 图片简介: 由病毒引起的病害。高温、干旱有利于发病和传播。田间管理差,分苗、定苗、整枝等农事操作中病健株互相摩擦碰撞,都会导致发病。 病毒性病害;高温干旱;田间管理差;苜蓿型;

番茄病毒病(花叶型) 图片简介: 由病毒引起的病害。高温、干旱有利于发病和传播。田间管理差,分苗、定苗、整枝等农事操作中病健株互相摩擦碰撞,都会导致发病。 花叶型表现为叶色浓淡不均,黄绿相间,叶片皱缩,明脉,花少果小 而劣,严重减产。病毒性病害;高温干旱;田间管理差;花叶型;

苗、定苗、整枝等农事操作中病健株互相摩擦碰撞,都会导致发病。蕨叶型表现为植株矮化,上部叶片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上卷,结果少而小。

番茄苗期主要病虫害

番茄苗期主要病虫害 病害 1 猝倒病 番茄猝倒病,是番茄种植初期的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危害的真菌终极腐霉,属于鞭毛菌亚门类型的真菌。主要表现为在种植初期幼苗颈基部出现大量水渍型病斑,从而引起幼苗枯死等症状。该种病害可以通过施用农药等方式来防治。 1.1 危害症状 番茄猝倒病是由终极腐霉引发的病害,主要发生在育苗盘中或土耕或反季节栽培幼苗的茎基部;病部初呈水渍状,后缢缩,引起幼苗猝倒或枯死,有时种子刚发芽或未出土幼苗即染病,腐烂在土内,造成缺苗,严重的成片死亡,湿度大时病苗上或病苗附近的土面上长出白色絮状霉层,即腐霉菌菌丝体。 1.2 发病规律 病菌腐生性很强,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春季条件适宜时,病苗上可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借雨水、灌溉水、带菌粪肥、农具、种子传播。幼苗多在床温较低时发病,土温15~16℃时病菌繁殖速度很快。苗床土壤高湿极易诱发此病,浇水后积水窝或棚顶滴水处,往往最先形成发病中心。光照不足,幼苗长势弱、纤细、徒长、抗病力下降,也易发病。幼苗子叶中养分快耗尽而新根尚未扎实之前,幼苗营养供应紧张,抗病力最弱,如果此时遇寒流或连续低温阴雨(雪)天气,苗床保温不好,幼苗光合作用弱,呼吸作用增强,消耗加大,病菌乘机而入,此时就会突发此病。 1.3 防治方法 (1)选用早杂1号、吉农早丰、晋番茄l号、河南5号、霞粉、浙杂7号、兰优早红、夏星、粤红玉等早熟或耐低温品种。加工品种可选用红杂16等早熟无支架品种。 (2)在播种前15~20天,每平米苗床用40%的拌种灵粉剂加50%福美双粉剂1:1混合或用40%拌种双粉剂每平米用药8克,对细干土40kg,充分混匀后备用,播种前先浇透底水,待水渗下后,取1/3拌好的药土撤在床面上,然后再把催好芽的种子播好,最后把余下的2/3药土覆盖在种子上,覆土厚约1厘米,使种子夹在药土中间,或在定之前用300倍液《青枯立克》进行蘸根,此法即可防治猝倒病,又可兼治立枯病。 (4)选用无滴膜盖棚室,改善光照条件,增加光照强度,以利光合作用提高幼苗抗病力。(5)采用二氧化碳施肥技术或施用惠满丰多元复合有机活性液体肥料,每667平米320毫升,稀释500倍,喷施2次。 (6)在土壤中添加0.5%或1%的SH混合物,或用稻壳、蔗渣、虾壳粉、矽酸炉渣等加适量尿素、过磷酸钙、硝酸钾等制成土壤添加剂均可减轻发病。 (7)预防:将奥-力克《青枯立克》按300倍液稀释,每平米3升在播种前或播种后及栽前苗床浇灌。每平米2-4克苗床喷淋。在定植时或定植后和预期病害常发期前,将《青枯立克》按300倍液稀释,进行灌根,每7天用药1次,用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治疗:按《青枯立克》300倍液+大蒜油15ml,稀释使用,3天一次,连用3次。病害严重时,可适当加大用药量。 2 立枯病 番茄立枯病是番茄幼苗常见的病害之一,各菜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番茄苗床。育苗期间阴雨天气多、光照少的年分发病严重。发病严重时常造成秧苗成片死亡。 2.1危害症状 刚出土幼苗及大苗均可发病。病苗茎基变褐,后病部缢缩变细,茎叶萎垂枯死;稍大幼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当病斑绕茎一周时,幼苗逐渐枯死,但不呈猝倒状;病部初生椭圆形暗褐色斑,具同心轮纹及淡褐色蛛丝状霉,但有时并不明显,菌丝能结成大小不等的褐色菌核,

番茄病害防治图谱

番茄病害图谱 目录 番茄(终极腐霉)猝倒病 (2) 番茄褐色根腐病 (4) 番茄黑点根腐病 (6) 番茄果实牛眼腐病 (7) 番茄酸腐病 (9) 番茄红粉病 (11) 番茄根霉果腐病 (12) 番茄斑点病 (13) 番茄煤污病 (15) 番茄(蓼白粉菌)白粉病 (16) 番茄青霉果腐病 (17) 番茄炭疽病 (19) 番茄假单胞果腐病 (20) 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 (21) 番茄斑萎病毒病 (23) 番茄丛矮病毒病 (25) 番茄曲顶病毒病 (26) 番茄巨芽病和丛枝病 (27) 番茄低温生理病 (29) 番茄盐类障碍 (35)

番茄(终极腐霉)猝倒病 症状终极腐霉引发的番茄猝倒病主要发生在育苗盘中或土耕或反季节栽培幼苗的茎基部。病部初呈水渍状,后缢缩,引起幼苗猝倒或枯死,有时种子刚发芽或未出土幼苗即染病,腐烂在土内,造成缺苗,严重的成片死亡,湿度大时病苗上或病苗附近的土面上长出白色絮状霉层,即腐霉菌菌丝体。 病原Pythium ultimum Trow称终极腐霉,属卵菌。在CMA上菌落无特殊形状,在PCA上呈放射状,主菌丝宽6.2微米,孢子囊球形或近球形,多间生,个别顶生或切生,大小19~24微米;藏卵器球形,光滑多顶生,个别间生,大小20~23微米;雄器1~3个,多为1个,呈囊状弯曲,典型同丝生,无柄紧挨藏卵器,少数异丝生具柄,大小9.2~12.3×5.5~7.7微米;卵孢子球形、大小16~19微米,内含贮物球,折光体各1个。菌丝生长适温32℃,最高36~40℃,最低4℃。据宁夏检测,终极腐霉引起番茄猝倒死苗率占84%,瓜果腐霉占80%、德里腐霉占49%。终极腐霉能侵染150多种经济植物,引致苗枯、猝倒、根腐、枯萎等病害。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与瓜果腐霉引起猝倒病相近。德里腐霉游动孢子趋向于根的伸长区和切口,根毛较少,距根的伸长区和切口越远越少,根的成熟区几乎见不到孢子。静止孢子产生芽管伸向根伸长

番茄病害图谱

图片简介:茄细菌性斑疹病又称细菌性微斑病。该病为细菌性病害,植株地上部分均可发病,尤以叶缘和未成熟果实病症最为明显。叶片发病出现深 褐色至黑色斑点,四周有黄色晕圈;叶柄和茎发病出现黑色斑点;幼 嫩绿果发病,先出现稍隆起的小斑点,果实近成熟时围绕斑点的组织 仍保持较长时间绿色。 番茄灰霉病 图片简介: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发生在花期和结果期。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出现水浸状浅褐色病斑,呈V字形,潮湿时病部长出灰霉,干燥 时病斑呈灰白色。果实发病主要在青果期,先侵染残留的柱头或花瓣, 后向果面和果梗发展。花萼发病变为暗褐色,随后干枯。茎发病后初 期产生水浸小点,后扩展成长条形病斑。真菌;茄子;气流传播;雨水传 播;农事传播;伤口侵入 番茄顶裂果 图片简介:番茄顶裂果主要是由于畸形花花柱开裂的结果。直接原因是番茄开花时,对花器供给的养分不足造成的。生产中在低温季节或在大棚中定 植过早尤其严重。生理性病害;花期养分不足;定植过早;番茄 ? 番茄病毒病(苜蓿型) 图片简介:由病毒引起的病害。高温、干旱有利于发病和传播。田间管理差,分苗、定苗、整枝等农事操作中病健株互相摩擦碰撞,都会导致发病。 病毒性病害;高温干旱;田间管理差;苜蓿型; ? 番茄病毒病(花叶型) 图片简介:由病毒引起的病害。高温、干旱有利于发病和传播。田间管理差,分苗、定苗、整枝等农事操作中病健株互相摩擦碰撞,都会导致发病。 花叶型表现为叶色浓淡不均,黄绿相间,叶片皱缩,明脉,花少果小 而劣,严重减产。病毒性病害;高温干旱;田间管理差;花叶型;

番茄病毒病(蕨叶型) 图片简介:由病毒引起的病害。高温、干旱有利于发病和传播。田间管理差,分苗、定苗、整枝等农事操作中病健株互相摩擦碰撞,都会导致发病。 蕨叶型表现为植株矮化,上部叶片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上卷,结果 少而小。 ? 番茄病毒病(卷叶型) 图片简介:由病毒引起的病害。高温、干旱有利于发病和传播。田间管理差,分苗、定苗、整枝等农事操作中病健株互相摩擦碰撞,都会导致发病。 卷叶型表现为叶脉间黄化,叶片边缘上卷。 番茄病毒病(巨芽型) 图片简介:由病毒引起的病害。高温、干旱有利于发病和传播。田间管理差,分苗、定苗、整枝等农事操作中病健株互相摩擦碰撞,都会导致发病。 巨芽型表现为顶部及叶腋长出的芽变大且畸形,病株不能结果。 ? ? ? 番茄煤污病 图片简介:严重时霉污覆满叶面。病原菌为多主枝孢和大孢枝孢,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在病叶、土壤及植物残体上越冬。条件适宜时借风雨或 蚜虫、介壳虫、粉虱等传播。荫蔽、湿度大的棚室,以及梅雨季节, 发病重。真菌;叶片发病;灰黑色霉污;番茄 ? 番茄冻害

加工番茄品种综合性状介绍

品种综合性状介绍 一、87-5 87-5生育期90-95天,其中从出苗到开花45-48天,从开花到成熟45-47天,株高50-60cm 左右,主茎着生3-4穗花后自封顶。87-5生长势弱,植株紧凑,分枝数5-6个。果实椭圆形,鲜红色,着色均匀一致。平均单果重60-7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5%,茄红素含量10.5mg/100g,总酸含量5.3%,耐压力5kg/果,果实抗裂耐压耐贮运,单产可达5-10t/亩,抗病性中等。但随着87-5长时间大面积的种植,导致该品种在近几年出现了退化现象,并且逐年加重,主要表现在丛生株比例高,固形物含量降低,抗病性有所减弱,要想获得高产越来越困难。 二、屯河8号 屯河8号为优良早熟杂交品种,成熟期95天左右,其中从出苗到开花46-48天,从开花到成熟47-49天。株高70-75cm左右,株植生长势强,主穗着生3-4穗花后自封顶,分枝数7-9个。果实椭圆形,鲜红色,着色均匀一致。平均单果重80克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0-5.4%,茄红素含量12-13mg/100g,耐压力6kg/果,果实抗裂耐压耐贮运。屯河8号的抗逆性和综合抗病性都非常好,适应性强,丰产性非常好。一般情况下,产量可以达到6-8吨/亩。该品种综合性状非常好,深受广大种植户的欢迎,近几年在沙湾推广面积逐年攀升,现已成为我公司继87-5之后的第二大主栽品种。预计该品种在今后几年内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石番15号 石番15号:石河子亚心种业公司,早熟杂交种,生育期90天左右。前期产量较高,成熟集中,果型较大,平均单果重90g左右,单株座果50个左右。果实从下到上,大小基本一致。建议保苗株数2500株。90cm地膜,一膜双行,株距35-40cm。前期控一下,后期促苗。 四、屯河3号 屯河3号为晚熟杂交品种,生育期105天左右。生长势强,主杆着生4-5个花序后自封顶。株高75-85cm,果实长圆形,深红色,无青肩,果实着色均匀一致,平均单果重70-80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0-5.2%,茄红素含量13.86mg/100g,耐压力6-6.5kg/果,果实硬度高,抗裂耐压耐贮运。综合抗病性好。一般亩产在5-7吨。要求亩保苗株数在2200-2400株左右 五、屯河45号 屯河45号是早熟杂交品种,成熟期92-94天,主杆着生3-4穗花后自封顶,植株紧凑,生长势中等,节间短,株高65cm左右。果实转红后成熟较快,成熟期集中,前期产量比例大。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重70g左右,总酸含量最低 5.4%,耐压力 5.5-6kg/果,固形物5%,茄红素11-12mg/100g。屯河45号产量性状较好,一般可达5t/亩以上。该品种在早熟性、产量和品质性状方面表现都较好,但综合抗病性中等。 六、新红18号 新红18号生长势强。株高70厘米,节间稍短,座果稍集中;成熟期96天,较早熟;果实长圆形,深红色,平均单果重80克,果实硬,抗裂耐压耐贮运。综合抗病性好,抗逆性强。一般亩

水果西红柿的简介

水果西红柿的简介 西红柿到底是水果还是蔬菜呢,现在不用纠结了,有一种叫水果西红柿的改良版西红柿,它们有好多种颜色。有些人不喜欢西红柿的味道,水果西红柿有水果的清脆和香甜,让人口齿留香,而且西红柿有的功效、作用它也都有,美容养颜、抗癌什么的。有些人可能认为是圣女果(小西红柿),实则不然,圣女果只是小版西红柿而已。好了下面为大家简介一下吧: 它又叫长寿果,是对人类健康最大的食品之一。而其中番茄红素被称为是“植物中的黄金”。 这些番茄和一般的的西红柿完全不一样,它们是一串串的,就像葡萄一样,下面的最早成熟,已经展现出了各种各样的色彩,最显眼的自然是鲜红的红番茄,这些红番茄红的非常耀眼,比一般的西红柿好看的多,这个品种叫“彩霞”,还有一种红色的叫“爱佳”。虽然也有番茄的味道,但却像其它水果一样的清脆可口。一般的西红柿里面软绵绵的,瓤很多,肉很薄。这种番茄却是肉很厚,瓤很少,吃起来像水果一样的。 另一种很耀眼的番茄是黄色的,很漂亮,色彩非常的亮丽。这个品种叫“夏日阳光”,这个品种来至日本,味道和红番茄不同,也非常好吃。 还有深紫色的,只看到这个颜色,就忍不住不住的想去尝一尝。这个品种叫“黑钻”,很稀有,种子价钱也很贵,比其它品种的种子要贵很多,紫色的东西营养价值都挺高的,因为它们都富

含花青素,这是天然的抗氧化剂。 还有一个品种是粉红色的,叫“千禧”,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个品种够新的。 还有一种绿色的,看起来像是没熟的,名字叫“绿宝石”。但是透出了成熟的气息,果然它的味道是成熟的,和别的品种略有不同的是它的口感格外清脆。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水果番茄有了一些了解,它是一种新品种的西红柿,可以说是改良版的,相比于之前的老品种有了更多的优点,便于运输,前景更好。

番茄病虫害图谱及防治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 图片简介: 茄细菌性斑疹病又称细菌性微斑病。该病为细菌性病害,植株地上部分均可发病,尤以叶缘和未成熟果实病症最为明显。叶片发病出现深 褐色至黑色斑点,四周有黄色晕圈;叶柄和茎发病出现黑色斑点;幼 嫩绿果发病,先出现稍隆起的小斑点,果实近成熟时围绕斑点的组织 仍保持较长时间绿色。 番茄灰霉病 图片简介: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发生在花期和结果期。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出现水浸状浅褐色病斑,呈V字形,潮湿时病部长出灰霉,干燥 时病斑呈灰白色。果实发病主要在青果期,先侵染残留的柱头或花瓣, 后向果面和果梗发展。花萼发病变为暗褐色,随后干枯。茎发病后初 期产生水浸小点,后扩展成长条形病斑。真菌;茄子;气流传播;雨水传 播;农事传播;伤口侵入 番茄顶裂果 图片简介: 番茄顶裂果主要是由于畸形花花柱开裂的结果。直接原因是番茄开花时,对花器供给的养分不足造成的。生产中在低温季节或在大棚中定 植过早尤其严重。生理性病害;花期养分不足;定植过早;番茄 番茄病毒病(苜蓿型) 图片简介: 由病毒引起的病害。高温、干旱有利于 发病和传播。田间管理差,分苗、定苗、 整枝等农事操作中病健株互相摩擦碰 撞,都会导致发病。病毒性病害;高温干 旱;田间管理差;苜蓿型; 番茄病毒病(花叶型) 图片简介: 由病毒引起的病害。高温、干旱有利于 发病和传播。田间管理差,分苗、定苗、 整枝等农事操作中病健株互相摩擦碰 撞,都会导致发病。花叶型表现为叶色 浓淡不均,黄绿相间,叶片皱缩,明脉, 花少果小而劣,严重减产。病毒性病害; 高温干旱;田间管理差;花叶型; 番茄病毒病(蕨叶型) 图片简介: 由病毒引起的病害。高温、干旱有利于发病和传播。田间管理差,分苗、定苗、整枝等农事操作中病健株互相摩擦碰撞,都会导致 发病。蕨叶型表现为植株矮化,上部叶片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 上卷,结果少而小。

番茄病虫害防治

番茄病虫害防治方法 1、猝倒病、立枯病:主要为害幼苗,使幼苗成片猝倒或茎部干枯凹陷、缢缩。一般用百泰,或用恶霉灵加普力克等防治。 2、茎基腐病:一般番茄定植后的缓苗期极易发生,发病后茎基部腐烂,严重的表皮周边全部烂掉。可使用甲霜灵+恶霉灵+酶解氨基酸生根粉防治。 3、细菌性叶枯病和叶斑病:属于高温、高湿病害,用噻菌铜、DT、噻唑锌、多宁、喹啉铜、噻霉酮、氢氧化铜、叶枯唑等药剂喷雾防治,一般4=5天一次,连续使用2-3次。 4、芽枯病:是番茄缺硼造成的,多发生在夏季高温季节,遇到连续高温天气,又加番茄旺长,体内缺少硼、钙元素,就容易发生劈头、生长点死亡,防治措施除遮阳降温外,叶面喷施硼、钙能加以防治,可以喷施皇家免冲肥3号等。 5、叶霉病:属高温、高湿条件下的真菌病害,主要为害叶片,此病菌侵染力强,不易根治,病斑近圆形,没有一定形状,叶背有霉斑,严重时霉斑连接成片,叶片正面呈淡黄色,有时也会有霉斑,发病严重时全株叶片卷曲干枯死亡。防治一般采用三唑类农药。如特富灵、腈菌唑、福星、世高等。防治时注意控制用量,以免抑制生长。也可以用露娜森、健达等。 6、早疫病: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主要侵害叶、茎、花、果,初呈针尖大的小黑点,后发展为不断扩展的轮纹斑,边缘多具浅绿或黄色晕环,中部现同心轮纹,且轮纹表面生毛刺状不平坦物,别于圆纹病;茎部染病,多在分枝处产生褐色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病斑,一面生灰黑色霉状物,叶柄受害,生椭圆形轮纹斑,深褐色或黑色,一般不将茎包住;青果染病,始于花萼附近,初为椭圆或不定形褐色或黑色斑、凹陷,直径10-20毫米,后期果实开裂,病部较硬,密生黑色霉层。用异菌脲、百泰、铜制剂防治即可。 7、晚疫病:是一种传染快,损失大的真菌性病害,番茄幼苗、叶、茎和果实都可受感染。幼苗染病,茎变细呈黑褐色,使全株萎蔫或折倒;叶片染病,叶尖或叶缘产生暗绿色水浸状病斑,病斑扩大后转为褐色;茎染病病斑呈黑褐色腐败状;果实染病主要是发生在青果上,发病初期呈暗绿色斑,后变成暗褐色至棕褐色不规则云纹状斑,病斑凹陷但不变软。病斑在湿度大时长出白霉。 防治方法:合理密植,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整株打杈,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用邦超、普力克、科佳、增威赢绿等喷雾,7-10天1次,连续4—5次。 8、溃疡病:多为害果实,使果实表面生白泡,严重的为害茎杆,使茎杆从髓部水烂,为细菌性病害。可用噻菌铜、DT、噻唑锌、多宁、喹啉铜、噻霉酮、氢氧化铜、叶枯唑等药剂喷施、灌根,及早预防该病的发生,避免造成大的损失。

五年级介绍西红柿说明文

五年级介绍西红柿说明文 五年级介绍西红柿说明文1 番茄又叫西红柿。由于它色泽鲜艳,果汁多,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别有风味,因此深得大家的喜爱。 我也很爱吃番茄,几乎每天都要求妈妈买菜时给我带一两个番茄。番茄为什么那么得宠呢,我认为有五点原因。第一,番茄的颜色很鲜艳,表面呈红色,红彤彤的,红的那样鲜艳,那样可爱,那样惹人吃,保准你一见到它就已含馋欲滴了。第二,是它的味美,无论是生吃或做菜,吃起来总有种酸甜的味道,使人食欲大增。第三,是它那清淡的香味,你把鼻子靠近它,会闻到一股番茄独有的清香,似乎也夹杂着酸甜味。第四,就是番茄的形状了,说起番茄的形状可谓是千奇百怪,有的像个红彤彤的小南瓜,有的像个红扑扑的`娃娃脸,还有的说不出像个什么。其次,番茄的营养价值也不少,番茄所含的钙、磷、铁、胡罗卜素、维生素、尼克酸等营养成分,比不少蔬菜要多。中医认为,番茄味甘酸、性微寒,有健脾开胃、生津止渴等功效,药用可治疗食欲不振、热病、伤暑、口渴等症。由此看来番茄的功效还真不少呀!

番茄既是惹人吃的水果,又是营养丰富的蔬菜! 五年级介绍西红柿说明文2 有一种蔬菜,红红的,圆圆的,不像苹果不像桃子。大家想到这是什么了吧?那就是西红柿。 西红柿又名番茄或洋柿子。它身长7厘米,宽9厘米。 西红柿还有两大类,一类是红色的,皮厚;另一类是粉色的,皮薄。还有一种西红柿,它生活在野外,因为小巧玲珑所以被称为圣女果。 它比西瓜更加解渴,西红柿还有很多的水分,比西瓜多4倍呢。 西红柿还有一段来里呢! 相传番茄的老家在秘鲁和墨西哥,原先是一种生长在森林里的野生浆果。当地人把它当作有毒的果子,称之为“狼桃”,只用来观赏,无人敢食。当地传说狼桃有毒,吃了狼桃就会起疙瘩长瘤子。虽然它成熟时鲜红欲滴,红果配绿叶,十分美丽诱人。但正如色泽娇艳的蘑菇有剧毒一样,人们还是对它敬而远之,未曾有人敢吃上一口,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观赏植物来对待。 据记载,十六世纪,英国有位名叫俄罗达拉的公爵在南美洲旅游,很喜欢番茄这种观赏植物,于是如获至宝一般将之带回英国,作为爱情的礼物献给了情人伊丽莎白女王以表达爱意,从此,“爱情果”、“情人果”之名就广为流传了。

有害生物毒理学农药主要的作用机制.

有害生物毒理学农药主要的作用机制 昆虫、植物和真菌本都是人类的朋友,但当它们开始威胁人类的健康,抢夺的人类食物,于是变成了有害生物。从荷马提出用硫磺驱除害虫到现在己有三千多年了,二硝基邻甲酚成为第1个有机合成的杀虫剂也有一个多世纪了。随着杀虫剂滴滴涕、杀菌剂福美双和除草剂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研制成功,人们进入了有害生物研究和化学防治有害生物的时代。对于农药的研究从主要考虑其有效性的时代,很快进入主要研究农药对人、作物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农药怎样在有害生物上起作用的时代。Hoskins在1928年开辟了昆虫毒理学,并且很快扩展到杂草和病菌领域。一个关于农药怎样在有害生物上起作用的新学科—有害生物毒理学就此诞生。选择毒性农药必须有效,具选择性并且安全。有害生物防治必须综合考虑经济、人类健康和环境因素。杀虫剂必须对危害作物的害虫有选择毒性,对于益虫相对安全;除草剂应该用来杀死杂草而对相近种属的作物不产生伤害;杀菌剂例如用在葡萄上,应该杀死致病菌而不干扰酿酒必需的一些酵母菌的发酵作用。不同的作用机制或者不同的靶标以及对应的农药的例子将在下文中给出。第1代有机合成农药大体上每hm2需要1-11 kg,最近30年应用的农药有效剂量仅是早期的10/0-10%。农药不仅越来越有效,而且显示出很高的生物选择性。充分利用农药对靶标位点的特异性和不同特性使农药达到高效安全。自然界为农药的活性和选择性提供了令人惊叹多样性作用机制,农药对物种的专一性有时也取决于农药在不同生物体内的代谢机制。 主要靶标农药被设计出来主要是为了干扰有害生物体内主要靶标的生理功能,从而使它们不再有危害性。这里的靶标是指农药与有害生物的结合部位。农药实质上就是与靶标结合或相互作用,从而对有害生物产生伤害或使其不具有竞争性。这意味着农药与特定的酶、受体、通道、蛋白质和生物膜可能有个或数个靶标、结合部位和结合方式。具有4-6个主要靶标的杀虫剂和除草剂占到世界销量的四分之三。有些不同种类的农药有相似的作用靶标,但通常不同类型农药作用靶标非常不同。大部分杀虫剂能很快干扰昆虫的神经传递而改变其行为或使其死亡。杀虫剂需要快速见效,因为害虫在几个小时或几天内就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一种杀虫剂往往只能对一定的生物种类起作用。除草剂通常抑制植物特定的生理过程,例如阻碍氨基酸或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或者光合作用,从而使杂草在几天内死亡。杀菌剂干扰对菌丝顶端生长关键的许多细胞功能。要经济可行,一种杀菌剂必须能控制数种病害,不仅能杀死真菌,还对卵纲菌有效。杀菌剂有很多作用靶标,靶标不同病原的存活能力不同。真菌能够忍受杀菌剂作为抑菌剂造成的能量匾乏,它们实际上是由于作物的免疫作用而灭亡的。 次要靶标施用的农药只有很少剂量作用于主要靶标,大多数作用于次要靶标或被代谢降解掉。作用在主要靶标上农药的剂量只有皮摩尔或纳摩尔,相比之下,作用在次要靶标上的量要大很多。当然,也有例外。或许存在数个敏感度相似的靶标,但其重要性不同。例如,毒死蟀不仅作用于乙酸胆碱酷酶((ACNE),还对其他一些丝氨酸水解酶起作用,这些酶与乙酞胆碱酷酶相比,敏感性差不多,甚至更强,但只是次要的作用靶标。除此之外,当以毫摩尔或微摩尔农药进行体外试验时,次要靶标变得明显,尽管在体内试验中次要靶标与主要靶标相比作用微小。在登记时,在对哺乳动物毒性的研究中也可能要求进

番茄病害合集

番茄病害合集 番茄是喜温、喜光性蔬菜,对土壤条件要求不太严格,但为获得丰产,促进根系良好发育,应选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壤土。 叶片及果实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幼苗、叶片、茎和果实均可发病,以叶片和处于绿熟期的果实受害最重。 幼苗期受害:叶片出现水浸状暗绿色病斑,并向叶柄、茎部扩散,使变细呈黑褐色腐烂,幼苗萎蔫死亡。 成熟期受害: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从叶缘或叶尖开始发病,叶片表面有水浸状淡绿色病斑,渐变褐色,坏死,再扩展至整个叶片;空气湿度大时,叶背病斑边缘有稀疏的白色霉层。叶柄、茎秆和花絮受害:为不规则形、凹陷、褐色大斑,边缘不清晰;湿度大时表面有灰白色霉层。 果实受害:有不规则形坏死斑,边缘云纹状。 防治方法: ①选种抗病品种;开沟起垄栽培;合理密植;合理浇水,及时排水,保证通风透气;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及时清除残枝败叶,集中处理,减少病源。 ②从开花前开始及时调查,重点观察下部叶片,及时发现中心病株并加以防治,可选用的药剂有:氨基寡糖素;丙森锌;霜脲·锰锌,或唑醚·代森联。 1 、番茄绵疫病 棉疫病果实危害症状 危害症状:主要为害果实,也为害叶片,为害严重。 果实发病:先在近果顶或果肩部发病,长有表面光滑的淡褐色斑,有时长少量自霉,后形成同心轮纹状斑,变为深褐色,皮下果肉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霉状物,病果多保持原状,不软化,易脱落。 叶片发病:出现水浸状褪绿大斑,慢慢腐烂,有时可见同心轮纹。 防治方法: ①选种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开沟起垄栽培;合理密植;合理浇水,及时排水,保证通风透气;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及时清除残枝败叶,集中处理,减少病源。 ②发病初期,可选用以下药剂防治:烯肟菌酯+百菌清;嘧菌酯,或锰锌·霜脲。 2、番茄细菌性溃疡病 叶片及果实危害症状 危害症状:番茄全生育期均可发病。 幼苗染病:真叶从下向上打蔫,叶柄或胚轴上出现凹陷坏死斑,横剖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髓部出现空洞。 成株期染病:常从植株下部叶片边缘枯萎,逐渐向上卷起,随后全叶发病,叶片青褐色,皱缩,干枯,垂悬于茎上而不脱落,似干旱缺水枯死状。 茎部染病:出现褪绿条斑,溃疡状,内部中空且维管束变褐,后期下陷或开裂,茎变粗,生出许多庆刺或不定根;湿度大时,有污白色菌脓溢出。 果实染病:严重时产生鸟眼状凸起。 防治方法:

番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要求措施

番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番茄痰素过剩 症状植株高大,茎叶生长旺盛,但结果少,表现出明显的徒长症状。顶端幼嫩叶片在傍晚会出现卷曲,这是由于顶端幼叶中的生长素含量增加,促使叶面加速生长造成的。土壤铵态氮含量越多顶部叶片卷曲的程度越严重。小叶片中肋隆起,叶片反转,呈船底形。茎上出现灰白色至褐色斑块,这是因为根吸收了过多的铵态氮之后会引起氨害,组织和细胞受到损伤并在茎上出现褐色斑点。 病因施用铵态氮肥过多,同时又遇到低温或土壤经过消毒处理等情况,由于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活动受到抑制,使铵积累于土壤中,引起铵态氮过剩。 防治方法严格控制铵态氮肥和尿素的用量,在地温较低的苗期或在进行了土壤消毒的情况下,应少施或不施铵态氮化肥和尿素,施用硝态氮肥可以避免铵离子中毒现象的发生。但值得注意的时,生产无公害蔬菜时,对硝态氮肥的施用量以及蔬菜产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有严格的限制,施用硝态氮肥对生产无公害蔬菜不利。当前,比较适宜的方法是多施腐熟的有机肥。在地温较高的条件下,如发现氮肥过剩,可通过加大浇水量加以缓解。 番茄肥害 症状植株受害初期,叶片表面出现白色或灰白色不规则斑点,随病情发展,斑点扩大,坏死斑中部有时呈枯绿色,后期穿孔。与病害不同的是,枯斑不会无限扩大。在高温、干旱条件下病情发展十分迅速,叶缘枯焦。 病因一次性大量施用化肥,番茄根系受害,吸收功能降低,使叶片受到影响,导致上述症状。 防治方法科学施肥,施肥量不可过大,施肥要均匀,施肥后立即浇水或随水施肥。出现症状后立即浇水,一般浇水2~3次后肥害即可解除,此时,叶片上的病斑不再扩展,坏死部分干枯或穿孔,植株恢复正常生长。

番茄顶裂果 症状果实脐部及其周围果皮开裂,有时胎座组织及种子随果皮外翻、裸露,受害果形状难看,严重时失去商品价值。 病因顶裂果主要是由于番茄畸形花花柱开裂造成的,有时柱头受到机械损伤也造成顶裂果。番茄花的雌蕊花柱开裂的直接原因是开花时缺钙。一般施用氮、钾肥过多会阻碍植株对钙的吸收,夜温低、土壤干旱会加重病情。 防治方法育苗期间,夜间最低温度不能低于8℃,春季定植不可过早。施足有机肥,避免施用过量的氨态氮肥和钾肥。土壤不能过干。土壤缺钙时,可在定植前施用石灰补钙,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用石灰50~70千克。作为应急措施,可用0.5%的氯化钙叶面追施,也可喷施绿芬威3号等含钙复合微肥。 番茄白粉虱 温室白粉虱成虫和若虫主要群集在蔬菜叶片背面,吸吮植物的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植株的长势衰弱,此外白粉虱分泌的大量密露,堆积在叶片和果实上,易引起病害的发生,严重降低番茄商品价值。密露可造成植株叶片气孔堵塞,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减产1—3成。 番茄落花落果病 症状:在早春或高温季节栽培番加,落花、落果常普遍而严重、有时第一穗花果可能全部脱落,第二穗花果大部分脱落。 发病条件:(1)早春温度偏低,尤其花期夜温低于15℃。 (2)白天温度偏高,如白天高于34℃、夜间高于20℃,或白天40℃高温持续达4小时。 (3)光照不足。 (4)花粉遇干旱缺水或供肥不足。 防治方法: (l)加强栽培管理,培育适龄壮苗。育苗期昼温保持25℃,夜温15℃,防止徒长成僵苗。苗龄70~80天为宜。

番茄西红柿25种病害及防治大全

番茄西红柿25种病害及防治大全 1、番茄晚疫病 叶片及果实危害症状危害特征幼苗、叶片、茎和果实均可发病,以叶片和处于绿熟期的果实受害最重。幼苗期受害:叶片出现水浸状暗绿色病斑,并向叶柄、茎部扩散,使变细呈黑褐色腐烂,幼苗萎蔫死亡。 成株期受害: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从叶缘或叶尖开始发病,叶片表面有水浸状淡绿色病斑,渐变褐色,坏死,再扩展至整个叶片;空气湿度大时,叶背病斑边缘有稀疏的白色霉层。叶柄、茎秆和花絮受害:为不规则形、凹陷、褐色大斑,边缘不清晰;湿度大时表面有灰白色霉层。果实受害:有不规则形坏死斑,边缘云纹状。防治方法①选种抗病品种;开沟起垄栽培;合理密植;合理浇水,及时排水,保证通风透气;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及时清除残枝败叶,集中处理,减少病源。②从开花前开始及时调查,重点观察下部叶片,及时发现中心病株并加以防治,可选用的药剂有:氨基寡糖素;丙森锌;霜脲?锰锌,或唑醚?代森联。

2、番茄绵疫病 棉疫病果实危害症状危害特征主要为害果实,也为害叶片,为害严重。果实发病:先在近果顶或果肩部发病,长有表面光滑的淡褐色斑,有时长少量自霉,后形成同心轮纹状斑,变为深褐色,皮下果肉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霉状物,病果多保持原状,不软化,易脱落。叶片发病:出现水浸状褪绿大斑,慢慢腐烂,有时可见同心轮纹。防治方法①选种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开沟起垄栽培;合理密植;合理浇水,及时排水,保证通风透气;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及时清除残枝败叶,集中处理,减少病源。 ②发病初期,可选用以下药剂防治:烯肟菌酯+百菌清;嘧菌酯,或锰锌?霜脲。

3、番茄细菌性溃疡病 叶片及果实危害症状危害特征番茄全生育期均可发病。幼苗染病:真叶从下向上打蔫,叶柄或胚轴上出现凹陷坏死斑,横剖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髓部出现空洞。 成株期染病:常从植株下部叶片边缘枯萎,逐渐向上卷起,随后全叶发病,叶片青褐色,皱缩,干枯,垂悬于茎上而不脱落,似干旱缺水枯死状。 茎部染病:出现褪绿条斑,溃疡状,内部中空且维管束变褐,后期下陷或开裂,茎变粗,生出许多庆刺或不定根;湿度大时,有污白色菌脓溢出。 果实染病:严重时产生鸟眼状凸起。防治方法①对种子严格检疫;实行轮作;开沟起垄栽培;合理密植;合理浇水,及时排水,保证通风透气;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及时清除残枝败叶,集中处理,减少病源;农事操作要在田间露水干后进行。 ②种子处理。可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浓度为500倍液的72%

番茄主要病害的农药防治要素

番茄主要病害的农药防治要素 番茄主要病害的农药防治要素: 一、番茄晚疫病 番茄晚疫病是泉州近郊蔬菜基地番茄发病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害。每年因晚疫病的损失达20~30%,严重时可达80~90%。前段时间的低温多雨是晚疫病发病的最佳条件,预计下一阶段我区蔬菜基地番茄晚疫病发病将较为严重,现将番茄晚疫病的防治介绍如下: 1.症状幼苗、叶、茎和果实均可受害,但以叶和青果受害最重。番茄染病后,叶片病斑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呈暗褐色水渍状不规则形斑。扩大后为褐色且边缘不明显的大斑;茎上病斑暗褐色,条状,略凹陷;果实病斑多发生在青果的近果柄处,开始呈灰绿色云状硬块,后逐渐变成黑褐色。病部比较坚硬,略有凹陷,潮湿时长有稀疏白色霉物,并产生腐烂。 2.发病原因(1)由真菌致病疫霉所致,借气流及雨水传播。(2)春节期间,我市温度基本保持10~24℃,相对温度90%以上,早晚雾大露重,连绵阴雨,形成了晚疫病发生和流行的条件。 (3)由于我市近郊种植多采取双杆整枝法,密度过大。春节期间又缺少田间管理,追肥不及时,植株长势差,造成今年我市番茄晚疫病为数年来最严重。 3.防治对策(1)避免与番茄、马铃薯连作。(2)高畦栽培,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打杈,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3)发现中心病株时,及时摘除病叶、病果或拔除,并对其周围喷药,防止病

害蔓延。(4)未发病时,可选用1:1:200波尔多液每隔7天喷1次,连续3~4次预防。发病初期,可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克霜灵1000~1200倍;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性800倍液;可杀得2000型9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及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液交替喷雾防治,以后每隔7天施药1次,计3~4次,收获前7天停止用药。 二、番茄溃疡病 温暖潮湿,结露时间长及暴雨多,发病重。有喷灌的大棚或温室,果实易显症。 1.症状幼苗至结果期均可发生。茎部发病,内部变褐,多雨或湿度大时,菌脓从病茎或叶柄中溢出或附在其上,形成白色污状物,后期茎内变褐以至中空,最后全株枯死,上部顶叶呈青枯状。果发病,果面可见略隆起的白色圆点,俗称“鸟眼斑”。 2.防治对策⑴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及时除草,避免带水操作。⑵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及时喷洒77%的可杀得粉剂500倍;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扑海因1200倍+72%农用链霉素1000倍。 三、番茄灰霉病 我区基地4~5月发病,当地菜农俗称“白烂果”。 ⒈症状可为害花、果实、叶片,以果实最为严重。果实染病时果皮呈灰白色,软腐,病部长出大量灰绿色霉层,果实失水后僵化;叶片染病多始自叶尖,病斑呈“V”字型向内外展,初呈水渍状、浅褐色、

试述植物源农药的作用机理与特点

试述植物源农药的作用机理与特点 发表时间:2019-07-31T13:31:52.34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9年3月作者:霍启伟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生态环境的需要,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成为广大科技人员的研究热点,受到全社会空前的重视和广泛的关注。本研究主要叙述我国植物源农药的研究现状、作用机理、种类、特点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旨在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无公害的农产品,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哈尔滨市阿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霍启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生态环境的需要,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成为广大科技人员的研究热点,受到全社会空前的重视和广泛的关注。本研究主要叙述我国植物源农药的研究现状、作用机理、种类、特点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旨在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无公害的农产品,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关键词:植物源农药;活性成分;作用机理;特点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大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农产品的安全性,对农药残留的限制十分严格。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产品出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绿色壁垒”,其中农药残留超标是经常遇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在国标市场的竞争力。为了降低农药残留量,努力开发新型农药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植物源农药来源于自然,能在自然界降解,一般不会对农产品和环境造成污染;在人体和环境中积累毒性的可能性不大,对人和牲畜相对安全;对害虫天敌伤害小,且害虫对其难以产生抗体;具有低毒、低残留的特点,能够保持农产品的高品质;再加上使用成本低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青睐。在全世界面临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状况日趋严重的今天,更深入、更广泛地研究和开发安全、无毒、来源广、成本低的植物源农药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意义、社会意义和生态意义。 1.植物源农药中的活性成分 天然植物中的杀虫活性物质极其丰富,依其化学结构,可大体归纳如下。 1.1生物碱类(alkaloids) 此类物质对昆虫的毒力最强,对昆虫的作用方式多种多样。如:毒杀、忌避、拒食、麻醉和抑制生长发育等。目前,人们发现的生物碱已有6000多种,已证明有杀死害虫作用的主要有烟碱、喜树碱、百部碱、藜芦碱、苦参碱、雷公藤碱、小薛碱、木防已碱、苦豆子碱等。 1.2萜类(terpenes) 这类化合物包括蒎烯、单萜类、倍半萜、二萜类、三萜类。这类物质有拒食、内吸、麻醉、忌避、抑制生长发育、破坏害虫信息传递和交配的作用,兼有触杀和胃毒作用,主要有印楝素、川楝素、茶皂素、苦皮藤素、闹羊花素等。 1.3黄酮类(flavonoids) 黄酮类化合物多以甙状态存在,具有防治害虫作用的主要有鱼藤酮、毛鱼藤酮等。作用方式为拒食和毒杀作用。 1.4精油类(volatile oils) 精油是一类分子量较小的植物次生代谢物质,此类不仅具有毒杀、熏杀、忌避或引诱、拒食、抑制生长发育等作用,还具有昆虫性外激素的引诱作用,多用于防治仓库害虫,如菊蒿油、薄荷油、百里香油、肉桂精油、松节油、芸香精油、芜香精油等。 1.5其他 有羧酸酯类(如除虫菊酯)、木脂素类(如乙醚酰透骨草素)、甾体类(如牛膝甾酮)、糖苷类(如番茄苷)等。 2.植物源农药的作用机理 植物源农药中的杀虫活性成分主要是次生代谢物质,许多种次生代谢物质对昆虫表现为毒杀、行为干扰和生物发育调节作用。由于次生代谢物质是植物自身防御与昆虫的适应演变、协同进化的结果,昆虫对其不易产生抗药性。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源农药对害虫的作用独特,作用方式多样化。植物源农药的作用机理比较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毒杀作用、拒食和忌避作用、干扰正常生长发育作用和光活化毒杀作用等。 2.1毒杀作用 植物对昆虫最直接、最有效的作用方式就是毒杀作用。 2.1.1胃毒毒杀作用。毒理学研究表明,具有胃毒毒杀作用的物质都可以破坏昆虫的中肠组织,使中肠亚细胞结构发生变化,也可阻断昆虫的神经传导,抑制多种解毒酶,发挥神经中枢的作用。胃毒毒杀作用的症状为虫体脱水缩短,拉稀粪便,甚至拉出直肠或囊泡状物,直至死亡。 2.1.2触杀作用。害虫接触到具有触杀作用的物质,表现出兴奋状,其神经中枢即被麻醉,使害虫的蛋白质凝固,并堵死虫体的气孔,从而使害虫窒息死亡。 2.1.3熏杀作用。大部分精油都具有熏杀作用。精油可使各表皮蜡质层颗粒排列发生变化,破坏中肠组织,抑制中枢神经动作电位自发放。鉴于熏杀的特殊方式,可将精油用于防治仓储害虫和大棚温室害虫。 2.1.4内吸毒杀作用。内吸毒杀作用是一种特殊的胃毒方式,与喷雾相比,这种方式对环境污染小,不易杀伤天敌。许多植物源杀虫物质具有典型的内吸毒杀活性。 2.2拒食和忌避作用 具有拒食作用和忌避作用的物质并不直接杀死害虫,而是允许其存在,但是迫使害虫转移选择目标。任何生物的行为都是在接受体内外信息后,由神经和肌肉系统综合反应的结果,能够被外来化学物质所调节。具有拒食和忌避作用的物质就是通过改变害虫的体内外信息,然后影响神经,迫使害虫做出拒食和忌避的行为。 2.3干扰正常生长发育作用 许多植物源农药能够干扰害虫的正常生长发育,使卵不能正常孵化,幼虫不能正常蜕皮化蛹,蛹不能正常羽化或出现畸形,在害虫的

番茄病害的主要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一)

番茄病害的主要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一) 摘要分析了番茄病害的主要发生原因,总结了其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番茄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番茄病害;发生原因;综合防治措施 番茄是禄丰县种植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该县的番茄产量高、品质好;加之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吸引大批外地菜商前来购销贩运番茄,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入,提高了农户种植番茄的积极性。但是随着番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田间复种指数的提高以及番茄的猝倒病、立枯病、病毒病、灰霉病、晚疫病、青枯病、枯萎病等病害发生严重,番茄损失率达20%~30%,少数高达65%以上。因此,笔者自2007年开展了综合防治措施和药效防治试验,以探索有效的防治办法,取得了一定的防效。现将综合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番茄病害的主要发生原因 一是某些番茄品种连续种植几年后,抗病性减退1]。二是种植地连作严重,几年都是种植番茄、烤烟、辣椒、瓜类,病原菌比较多。三是田间排灌不良,雨季造成田间积水,排涝不畅通。四是土壤偏酸性,pH值在5左右,低于番茄对pH值6~7的要求。五是气候条件适宜病害流行。该地农户种植番茄普遍是在4月前后播种,5月初移栽,而禄丰县通常在6—7月出现高温高湿的天气,此时田间枝叶茂密,隐蔽湿润,十分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流行。六是农户操作不当,加速了病害发生,整枝、打杈、摘叶、绑蔓操作方法不当,造成伤口,将病株上的病毒汁液及病菌带到其他健壮植株上而引起发病,摘除的病株残体乱堆乱放,留下菌源。七是农户农事操作时间不当,常在下雨天及早上有露水时操作,这时植株体内水分含量多,易折断植株,且引起的伤口难以愈合,容易引致病菌侵入。八是农户农事操作无消毒意识,进园地操作前手未能用消毒水清洗,吸烟人员边吸烟边操作,作业人员从病区到非病区不经消毒,把病菌传到番茄植株上。九是农户对出现的病害不能对症用药。 2综合防治措施 2.1农业防治 一是选择有水源浇灌、排水良好、无污染的地块种植。二是实行轮作,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2]。三是加强种子检疫、防止危险性病害传入。四是选用高产抗病良种。可选用苏抗8号、早丰、佳粉等系列品种。五是清除病源。番茄收获后的植株要及时集中销毁,不留病残株3]。六是整地施肥。按120cm宽开墒,墒面宽80cm,沟宽30~40cm,沟深20~25cm,墒面呈瓦状型,植株定植2行,定植3.45万株/hm2为宜。进入多雨季节要及时开沟排水。施腐熟的农家肥37.5t/hm2、尿素450kg/hm2、农用硫酸钾600kg/hm2、普通过磷酸钙450kg/hm2作基肥,以后看苗情追肥,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如果土壤偏酸性,施生石灰900kg/hm2,调节土壤的pH值。七是严格田间消毒作业。田间农事操作时要做到手、绳子、育苗盘等用来苏水消毒,不需操作时不要伸手触摸番茄植株,避免交叉感染。整枝、打杈、摘心、吊蔓,应选择在雨后露水干后进行,并且先摘健株,后摘病株。打杈用手掐住腋芽顶部,猛力往侧边掰下,使腋芽脱落,减少汁液产生再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