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西汉汉惠帝刘盈,汉高

西汉西汉汉惠帝刘盈,汉高
西汉西汉汉惠帝刘盈,汉高

西汉-西汉汉惠帝刘盈,汉高

刘盈。汉惠帝刘盈。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子。

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惠帝是位年轻皇帝。十六岁时便继承皇位。汉惠帝即位后。实施仁政。减轻赋税。提拔曹参为丞相。萧规曹随。政治清明。国泰民安。与民生息的政策。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在思想和文化方面。他废除秦时禁锢。使黄老哲学代替法家学说。打开各种思想发展的大门。但是仁弱的汉惠帝在位期间大权实际上掌握在强势的母亲吕后手中。因此后世司马迁作《史记》时甚至不设惠帝本纪。而设“吕太后本纪”。

公元前188年。西汉在位仅仅七年的汉惠帝去世。时年二十三岁。谥号孝惠皇帝。葬于安陵。

中文名,刘盈。别名,汉惠帝。国籍,西汉。民族,汉族。出生地,沛县。出生日

期,公元前210年。逝世日期,公元前188年9月26日。职业,汉朝皇帝。主要成就,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关注民生。发展经济,修筑城池。建设长安城。谥号,孝惠皇帝。在位时间,前195年6月26日—前188年9月26日。在位年数,七年。享年,二十三岁。陵墓,安陵。

人物生平。汉高祖刘邦一共有八个儿子。刘盈为吕后所生。

虽然比齐悼惠王刘肥年幼。但却是汉高祖的嫡长子。故于汉高祖二年立为王太子。年仅6岁。及刘邦称帝后。立为皇太子。在刘盈幼时。刘邦为亭长。母亲吕雉常携其与其姐鲁元公主耕于田中。一次。其母耕田时。有老翁路过其田求水喝。吕后与之。老翁对吕后说:“夫人乃天下贵人啊”。于是吕后把两个孩子拉过来请其相之。老翁对吕后说:”夫人尊贵。皆因此男“。又相鲁元。皆贵。刘邦回来后。

吕后为对刘邦说相面之事。刘邦急追老翁。老翁对对刘邦说:”乡者夫人婴

《美人心计》:从刘盈到窦长君

天子刘盈是你,窦氏长君是你。 天下你不要,你选择自由。 可你,情愿舍弃自由,只为她。 因为你的天下,只有她。 而她,却不是你的。 ——题记 这一篇文章,记窦漪房生命中一个重要的男人——刘盈,或者说,窦长君。 因为我一直觉得,若唤刘盈,便只能唤她作杜云汐,而她成了漪房,他注定要成为长君。 这一篇,以倒叙来记你,因为我想你此生只希望:人生若只如初见。—————————————————————————————————————— 【一】长君之死。这一辈子,你都为她而活。到死,那笑容依然魅惑,而她,一辈子都不是你的。 那时,已是窦长君的身份,那时,她已经没有了刘恒的陪伴,可那时,她依然不愿随你而去。 因为她说:我不走,这汉宫有他的气息,我要守住他的气息,守住他的基业。 这一辈子,她口中的他,都永远不是你。 该是放手的时候了,长君。 可谁知道呢,这一放手,便是永别了。 他们拿她的儿子威胁她,他们拿江山威胁她。 那一次,只有你在她身边了,再没了刘恒,再没了雪鸢的她,只有你,只剩你。 一早就做好了赴死的打算吧,在她还惊慌失措的时候告诉她:待会一切听我的。

她慌乱地点头,从来不曾去想,这是你们的,诀别。 用自己交换了她的武儿,坦荡地走到他们的面前,我从来都觉得你是英俊的,纵使时光一转几十载,在你的脸上,仍旧有帝王的威严和潇洒。 你嘴角上扬,说:跟你们走,大汉不就完了。 你用力握剑,狠狠地直入自己的心脏。 那一刻,天旋地转,那一刻,你听到她撕心裂肺的呼喊。 倒下的那一刻,你笑了。 是解脱了吧,这一生的劫,这一世的爱,终于要到此终结,而你,现在在她的怀中。 雪鸢之死,愤懑多于悲情;刘恒之死,感动多于悲情。 只有长君之死,是全部的悲伤和不可抑制。 你笑着,她哭着。 你抬起手,想覆上她的脸,你说:姐姐,不哭,没有人可以威胁你的。 这一句,心酸,心碎。 你仍旧唤她姐姐,我知道,你多想唤她一句云汐,连漪房也不要。 生命中的最后一句,你还在保护她。 这一世,这一生,你用全部成全她。 这一死,这一别,云汐,他只要你幸福。 好吧,此生就这样了,但愿来生,来生让我再遇见你。

【你所不知道的汉帝】汉惠帝刘盈

汉惠帝 汉惠帝刘盈(前211年—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5年—前188年),他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嫡子(次子),母亲吕雉,在位7年,死时年仅24岁。谥号“孝惠”,葬于安陵。 第一章汉惠帝的生平 一、生平 公元前211年,刘盈生于沛郡丰邑阳里。 公元前205年,刘盈被立为王太子。 公元前202年,改立为皇太子。 公元前195年五月,刘盈即位,是为汉惠帝。 公元前194年—公元前190年,刘盈大规模修筑长安城。 公元前195年—公元前189年,刘盈先后下诏,制订恢复、发展经济的政策。 公元前191年,刘盈废除了限制思想文化发展的《挟书律》。娶张敖的女张氏为皇后。 公元前188年八月,刘盈驾崩,太子刘恭继位。 汉高祖二年(前205年),7岁的刘盈被立为太子。当初,高祖宠幸戚夫人,戚夫人有一子名曰刘如意,刘如意聪明伶俐,英武果敢,作风很像汉高祖,汉高祖觉得太子刘盈优柔寡断,软弱无能,便想废刘盈。刘盈的母亲吕皇后依张良计,请大贤“商山四皓”来替刘盈说话并辅佐,刘邦惊觉太子“羽翼已丰”,才打消废太子的念头。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四月甲辰,高祖在平定英布的战争中受伤而崩,享年62岁。五月丙寅,十七岁的刘盈继承了皇位,是为汉惠帝。惠帝即位后实施“仁政”,减轻赋税,提拔曹参为丞相,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但是惠帝优柔寡断,软弱无能,在位期间大权掌握在母亲吕后之手,司马迁甚至不设惠帝本纪,而设吕后本纪。汉惠帝受到母亲极大的压力,且在茅厕见到戚夫人成了“人彘”惨状,最后抑郁而终。惠帝七年(前188年)八月戊寅,惠帝崩于未央宫,享年仅24岁。九月辛丑日,葬于安陵(在咸阳城东18公里处渭城区韩家湾乡白庙村)。 将门非虎子,却是好皇帝。俗话说:“将门虎子”。刘邦以一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但继承他皇位的汉惠帝刘盈,却是一个生活在母亲擅权阴影下的皇帝。他在位七年,所作的业绩寥寥无几,不过对于资质浅薄的汉惠帝而立言,他只要保证坚决执行父亲创立的一套政策,上乘父制,善尽职守,就可国泰民安了。的确,汉惠帝也在汉王朝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就凭这一点,汉惠也算得上是个好皇帝了。 相关整本阅读https://www.360docs.net/doc/765844333.html,/ebook/1247423b79563c1ec4da712b.html

汉朝历史

汉朝历史.txt爱空空情空空,自己流浪在街中;人空空钱空空,单身苦命在打工;事空空业空空,想来想去就发疯;碗空空盆空空,生活所迫不轻松。总之,四大皆空!本文由zpsxy23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1、汉朝、 (公元前 202 年—公元 9 年,公元 25 年—公元 220 年)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短暂的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公元前 202 年—公元 9 年)与“东汉”(公元 25 年—公元 220 年)两个历史时期,后世史学家亦称两汉。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其间曾有王莽篡汉自立的短暂新朝(公元 9 年-公元 23 年)。另外,部分学者亦将蜀汉列入汉朝的延续而将其归入汉朝的一部分,如此汉朝灭亡则是在 263 年,但大部分说法均将由汉昭烈帝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归入三国史中。 两汉时期是当时世界上一个伟大的一段历史,汉高祖至汉景帝时期的汉朝,经济实力直线上升,成为东方第一帝国,与西罗马并称两大帝国。中亚和西域各大国也都闻而惧之。而到了汉武帝时期,大汉帝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匈奴帝国战败而向北狼狈逃遁。张骞出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直到一千多年后蒙古人的叛乱。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而汉朝人也乐于这样称呼自己,“汉”从此成为了伟大的中国华夏民族的永远的名字。汉代起初在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刘邦时根据五德始终说五德始终说,定正朔为水德水德,到汉武帝刘彻汉高祖刘邦五德始终说水德汉武帝刘彻时,又改正朔为土德土德,直到王莽建立新朝王莽建立新朝,方才采用刘向刘歆父子的说法采用刘向父子的说法,认为汉朝属于火土德王莽建立新朝采用汉朝属于火汉光武帝刘秀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了这种说法,从此确立汉朝正朔为火德确立汉朝正朔为火德,德。汉光武帝刘秀汉光武帝刘秀确立汉朝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三国志等皆采用了这种说法。因此汉朝有时也被称为“炎汉”,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炎刘”。汉代为汉高祖刘邦建立的中国第二个大一统的王朝。前期定都长安,又称西汉、前汉;后期定都洛阳汉长安城复原图 ,又称东汉、后汉。西汉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一个强盛、富饶的王朝,它继承和巩固了秦朝开始的统一国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安乐,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在此期间,中国一直以世界强国的面目屹立于世界之林。因此,西汉王朝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西汉共传十四帝,前后经历近 210 年。 西汉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华各民族的核心汉族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原战国时各国的文化便相互渗透融合,到西汉时中华地区在典章制度、语言文字、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多方面都逐渐趋于统一,构成了共同的汉文化。从此中华地区的各族就出现了统一的汉族。汉族和周边各少数族都是汉代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成员。汉族由于文明程度较高,在中国各兄弟民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和自然形成的结果。汉以后历代的朝代名称虽有变换,但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地位始终未变。国号释义】【国号释义】楚霸王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以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改国号为“汉”。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又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编辑本段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 2、西汉、 秦朝灭亡以后,项羽和刘邦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在手下萧何、韩信、张良等人的辅助下,在垓下之战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于公元前 202 年正式称帝,定国号汉,汉朝就此开始。虽然公元前 202 年刘邦才称帝,但因史学界计算西汉年数时,为了与秦朝灭亡时间相接,则从公元前 206 年刘邦称“汉王”算起,并以十月为汉太祖元年的首月。汉

汉书·纪·惠帝纪原文及翻译参考

汉书·纪·惠帝纪原文及翻译参考 孝惠皇帝,高祖太子也,母曰吕皇后。帝年五岁,高祖初为汉王。二年,立为太子。十二年四月,高祖崩。五月丙寅,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曰皇太后。赐民爵一级。中郎、郎中满六岁爵三级,四岁二级。外郎满六岁二级。中郎不满一岁一级。外郎不满二岁赐钱万。宦官尚食比郎中,谒者、执楯、执戟、武士、驺比外郎。太子御骖乘赐爵五大夫,舍人满五岁二级。赐给丧事者,二千石钱二万,六百石以上万,五百石、二百石以下至佐史五千。视作斥上者,将军四十金,二千石二十金,六百石以上六金,五百石以下至佐史二金。减田租,复十五税一。爵五大夫、吏六百石以上及宦皇帝而知名者有罪当盗械者,皆颂系;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当为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民年七十以上若不满十岁有罪当刑者,皆完之。又曰:“吏所以治民也,能尽其治则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为民也。今吏六百石以上父母妻子与同居,及故吏尝佩将军、都尉印将兵,及佩二千石官印者,家唯给军赋,他无有所与。” 令郡诸侯王立高庙。 元年冬十二月,赵隐王如意薨。民有罪,得买爵三十级以免死罪。赐民爵,户一级。 春正月,城长安。 二年冬十月,齐悼惠王来朝,献城阳郡以益鲁元公主邑,尊公主为太后。

春正月癸酉,有两龙见兰陵家人井中,乙亥夕而不见。陇西地震。 夏旱。郃阳侯仲薨。 秋七月辛未,相国何薨。 三年春,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六千人城长安,三十日罢。 以宗室女为公主,嫁匈奴单于。 夏五月,立闽越君摇为东海王。 六月,发诸侯王、列侯徒隶二万人城长安。 秋七月,都厩灾。南越王赵佗称臣奉贡。 四年冬十月壬寅,立皇后张氏。 春正月,举民孝弟、力田者复其身。 三月甲子,皇帝冠,赦天下。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挟书律。长乐宫鸿台灾。宜阳雨血。 秋七月乙亥,未央宫凌室灾;丙子,织室灾。 五年冬十月,雷;桃李华,枣实。 春正月,复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五千人城长安,三十日罢。 夏,大旱。 秋八月己丑,相国参薨。 九月,长安城成。赐民爵,户一级。 六年冬十月辛丑,齐王肥薨。 令民得卖爵。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汉书·纪·惠帝纪

[说明]本卷叙述汉惠帝刘盈即位及其在位七年的史事。刘盈,刘邦与吕后之子。年六岁,立为太子。性懦弱,刘邦晚年拟以戚夫人子刘如意代之,因大臣反对而未遂。即位后,由吕后掌握大权,因对吕后毒害戚夫人及刘如意不满,纵情酒色,不理朝政,以至忧郁病死。《史记》未为惠帝立纪,因他没有掌过实权,附其事于《吕后本纪》。《汉书》为惠帝立纪,增补了减民租、城长安、以及自然灾异等史事,文字极简,但内容重要。从体例的角度来看,完全是为刘家无能的惠帝圆场,填补帝系的空白点。班固给惠帝“宽仁之主”的评语,未免过当;但惠帝遭吕后挟制,确也难以有所作为。 孝惠皇帝(1),高祖太子也,母曰吕皇后。帝年五岁,高祖初为汉王。二年,立为太子。十二年四月,高祖崩。五月丙寅,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曰皇太后。赐民爵一级。中郎、郎中满六岁爵三级(2),四岁二级。外郎满六岁二级(3),中郎不满一岁一级。外郎不满二岁赐钱万。宦官尚食比郎中(4)。谒者、执盾、执戟、武士、驺比外郎(5)。太子御骖乘赐爵五大夫(6),舍人满五岁二级(7)。赐给丧事者,二千石钱二万(8),六百石以上万,五百石、二百石以下至佐史五千(9)。视作斥上者(10),将军四十金(11),二千石二十金,六百石以上六金,五百石以下至佐史二金。减田租,复十五税一。爵五大夫、吏六百石以上及宦皇帝而知名者有罪当盗械者(12),皆颂(松)系(13)。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当为城旦舂者(14),皆耐为鬼薪白粲(15)。民年七十以上若不满十岁有罪当刑者,皆完之(16)。又曰:“吏所以治民也,能尽其治则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为民也。今吏六百石以上父母妻子与同居(17),及故吏尝佩将军都尉印将兵及佩二千石官印者,家唯给军赋,他无有所与。 (1)孝惠皇帝:刘盈,刘邦之了,吕后所生,前195年—前188年在位,汉自惠帝以下皆谥“孝”,意谓长有天下,令宗庙血食。(2)中郎:官名。秩比六百石,属郎中令。郎中:官名。秩比二百石,属郎中令。(3)外郎:散郎。(4)尚食:主管饮食。(5)谒者:官名。属郎中令。执盾、执戟、武士、驺(驺骑):皆天子的侍从者。(6)五大夫:爵名。第九级。(7)舍人:官名。太子之宦属。(8)二千石:俸禄等级,月俸一百二十斛。下文六百石、五百石等也是俸禄等级。(9)二百石:疑是衍文。佐史:汉代地方官的属吏。(10)斥上:圹上,墓穴。(11)金:一金值万钱。(12)宦皇帝:指中都官的官吏,以别于王国之官吏。(13)松系:散禁,关押而不上刑具。(14)上造:爵名。第二级。内外公孙:国家公室及外戚之孙。耳孙:曾孙。城旦、舂:秦汉刑名,四岁刑。男筑城,女舂米。(15)

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

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各说不一,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代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还有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 但如果把秦始皇以前历时840年的东、西周朝和春秋、战国时代之王、公、侯加进去,就更多了,这些君王总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进去,中国帝王应该有829位。 尝试从廿五史等工具书中搜集大量帝王资料,编制一览表,包括朝代、称号、生殁年代、在位年代、登基岁数、年号等,并在备注中列出死因。试将这四百多位帝王之资料浓缩在此文中。 中国皇帝虽然自命天子,被称万岁,但长寿者不多,短命者不少,五十岁以下的占一半以上(秦始皇以前的不算在内。其余约卅位生卒年份不可考)。 超过八十岁的只有五位,即最长寿的乾隆皇帝(88)、梁武帝萧衍(85)、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81)、宋高宗赵构(80)和五代吴越武肃王钱□(80)。超过七十岁的有十位,包括元世祖忽必烈(79)、唐玄宗李隆基(77)、明太祖朱元璋(70)和三国吴大帝孙权(70)等。 超过六十岁的有38位,包括汉武帝刘彻(69)、康熙皇帝(68)、元太祖成吉思汗(65)、隋文帝杨坚(63)和汉高祖刘邦(61)等。 超过五十岁的有60位,包括雍正皇帝(57)、唐太宗李世民(50)等。 40岁到49岁的有55位,包括秦始皇赢政(49)、宋太祖赵匡胤(49)、南唐后主李煜(41)、清太宗皇太极(41)等。 30岁到39岁的有62位,包括魏文帝曹丕(39)、光绪皇帝(37)、咸丰皇帝(30)等。 20岁到29岁的有50位,包括秦二世赢胡亥(23)、顺治皇帝(23)等。 10岁到19岁的有28位。 而十岁以下的娃娃皇帝有29位,包括八岁的汉质帝刘缵,六岁的元宁宗、两岁的汉冲帝刘炳和才生下100天就登基、不满周岁就死去的汉殇帝刘隆。 这些未成年就夭折的小皇帝,不可能有所作为。然而,有些皇帝才几岁就登上皇位,一坐就是几十年,而且影响相当深远。 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康熙(61年)和乾隆(60年)。 汉武帝和西夏仁宗都是54年, 西夏崇宗53年。 在位超过40年的有11位, 包括辽圣宗(49年)、明神宗万历帝(48年)、梁武帝(47年)、辽道宗(46年)、元顺帝(46年)、明世宗嘉靖帝(45年)、唐玄宗(44年)、宋仁宗(41年)、宋理宗(40年)和刘备的儿子阿斗、蜀后主刘禅(40年)。 在位超过30年的有19位,

古代皇帝刘恒简介

人物简介 刘恒生于前203年腊月十一(1月15日),是汉朝的第3个皇帝(不包括两位汉少帝的情况下),汉族,汉高祖刘邦第4子,汉惠帝刘盈弟,母薄姬。 8岁被立为代王,曾有代王王后一位,代王王后生有四个儿子,在刘恒称帝后不久,这四个儿子相继去世。后有宠姬窦漪房窦美人。公元前180年吕后死,齐王刘襄兄弟兴兵伐吕,周勃、陈平见势亦响应,夷灭吕氏一族,史称“荡涤诸吕”。功臣派畏齐王势壮,贪代王势孤,拥立24岁的刘恒即位。 刘恒登基后窦漪房儿子刘启被立为太子,窦漪房成为皇后。刘恒个人躬行节俭励精图治最终开创治世“文景之治”,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驾崩,在位23年,享年47岁。葬于霸陵。其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也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 文帝年表 1岁公元前203年(高祖四年),刘恒出生。【魏豹汉王二年(前205年)三月反,韩信八月平定,汉王收薄姬,薄姬由于是“罪妇”,被送进了“织室”。岁余不得幸应该从这时起,而非汉王三年(前204年)五月魏豹死时开始算,即薄姬在魏豹死后半年即汉王三年(前204年)十月或十一月受临幸,汉王四年(前203年)七月或八月出生注:汉初以十月为岁首】。 8岁公元前196年(高祖十一年),初封代王。 9岁公元前195年(高祖十二年),代王刘恒与母亲薄姬、舅舅薄昭等就封国。 约12岁公元前192年(惠帝三年),娶代王后 约13岁公元前191年(惠帝四年),十月汉惠帝娶张嫣,(约此时吕后赐窦漪房于代王)。 约14岁公元前190年(惠帝五年),(约此时女刘嫖出生)。

16岁公元前188年(惠帝七年),子刘启出生。 20岁公元前184(高后四年),(约此时子刘武出生)。 24岁公元前180年(高后八年),入主汉宫,功臣集团周勃、陈平与皇族集团刘章互相妥协拥立代王刘恒即位。周勃为丞相汗流浃背,最后陈平任丞相,灌婴为太尉。 25岁公元前179年(文帝元年)文帝前元元年,长子刘启为太子,窦漪房成为皇后母仪天下,找亲人。刘章大哥刘襄郁郁而死,汉文帝见贾谊,立性情耿直、忠心不二的晁错为太子舍人,正直无私、宅心仁厚的袁盎为中郎。 26岁公元前178年(文帝二年)文帝前元二年,分原代国为代王封地与太原王封地,次子刘武被封代王,三子刘参为太原王,四子刘揖为梁王。随波逐流、会看形势的陈平病死,周勃为丞相,(约此时太子刘启与吴王世子刘贤下棋起冲突,太子打死了刘贤)。 27岁公元前177年(文帝三年)文帝前元三年,女刘嫖嫁给堂邑侯陈午为妻。城阳王刘章病死,冒顿单于攻汉,文帝派兵抵御,回军时听到刘兴居反平定之,汉文帝贬贾谊,叫周勃带头回封国,改立太尉灌婴为相,从而稳定政局,(约此时汉文帝宠信慎夫人,有了弄臣邓通。以执法公正不阿闻名的张释之为廷尉)。28岁公元前176年(文帝四年)文帝前元四年,刘武被改封为淮阳王,三子刘参改为代王统领原代国领地。周勃被告谋反,政敌袁盎为其求情,灌婴死改立御史大夫张苍为丞相,申屠嘉立为御史大夫。 30岁公元前174年(文帝六年)文帝前元六年,汉高祖七子刘长通匈奴谋反,发配蜀郡,后死。同年枭雄冒顿单于死。 31岁公元前173年(文帝七年)文帝前元七年,文帝想念贾谊,又把他从长沙召回长安。 34岁公元前170年(文帝十年)文帝前元十年,文帝杀舅。 35岁公元前169年(文帝十一年)文帝前元十一年,周勃去世。贾谊的学生汉文帝爱子四子梁宣王刘揖薨。 36岁公元前168年(文帝十二年)文帝前元十二年,贾谊郁闷而死,刘揖无子嗣,刘武又被改封梁王。 37岁公元前167年(文帝十三年)文帝前元十三年,缇萦救父。 38岁公元前166年(文帝十四年)文帝前元十四年冬,老上单于谋入边为寇,汉文帝欲自将击匈奴被太后薄姬阻,这次发现严将军程不识、飞将军李广。40岁公元前164年(文帝十六年)文帝前元十六年,齐王刘则死,无子嗣位,文帝才分最大的齐国的六国,听取袁盎的建议分淮南国为三国。 41岁公元前163年(文帝十七年)文帝后元元年,汉文帝得玉杯,刻曰“人主延寿”,改元。张苍因政见不同而自动引退。(约此时袁盎被调任陇西都尉)42岁公元前162年(文帝十八年)文帝后元二年,三子刘参薨,张苍免

汉朝皇帝列表,汉

汉朝皇帝列表,汉朝历代皇帝皇后列表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短暂的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汉朝皇帝列表,汉朝历代皇 帝皇后列表图,皇帝,古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通过汉朝皇帝列表,汉朝历代 皇帝皇后列表图讲述伟大的汉朝历史。 汉朝皇帝列表,汉朝历代皇帝皇后列表 西汉王朝(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始于汉高祖刘邦,终于孺子婴,共12帝。 西汉自高祖刘邦创建以来,使中国一度成为强盛、富饶的大帝国。因此,西汉 王朝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中兴。 (1)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年) 前206年---前195年在位,汉高祖刘邦,字季,出身农民家庭,陈胜反秦起义,刘邦响应,自称“沛公”,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后又与项羽争天下,经 4年,打败项羽。与前202年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刘邦在位12年,死于 前195年,时年62岁。

(2)惠帝刘盈(前211--前188) 前195---188年在位,刘盈,刘邦的儿子,母吕后(雉)。刘盈为人软弱,吕 后专权。在位8年,死于前188年,时年24岁。 (3)吕后吕雉(前241--前180) 前188---前180年在位,吕后,姓吕名雉,刘邦妻子。她是刘邦定天下的得力 助手。刘邦死后,惠帝立,吕后掌权,她手段残忍,野心勃勃。惠帝死后,她 先后选立刘恭,刘弘为帝,自己掌握实权,又大封吕氏家族。她死于前180年,时年62岁。 废帝刘恭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 废帝刘弘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BC187—BC179年摄政8年 (4)文帝刘恒(前202--前157年) 前180---前157年在位,文帝刘恒,刘邦第四子。前202年,吕后死,刘恒即位。即位后削弱诸侯势力,减轻农民赋税,重生产,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

西汉诸帝列表及其简介

西汉诸帝列表及其简介 汉代有西汉,东汉两个时期。西汉又叫前汉,从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起至公元8年王莽代汉建立新朝止,因国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在东汉国都洛阳的南面,故称西汉。西汉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的强盛王朝,它继承和巩固了秦朝开始的统一国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是当时世界上的一大强国,是中国的第一个黄金时期。西汉一共经历了14个皇帝,一个摄皇帝,历时210年。 西汉王朝的建立: 楚汉战争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到处出现割据势力,而刘邦和项羽也在这时崛起。项梁找到了楚王的后代,立为楚怀王(后为楚义帝),并且各自出兵,打算攻灭秦朝。 刘邦听从谋士的安排,于公元前207年12月首先攻入关中,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入据秦都咸阳。刘邦未实现“先入关者为王”的约定,因自己的实力不及项羽,退军霸上。此后项羽渐握大权,凭借自己强大的武力进行统治,分封诸侯。立楚怀王为义帝,封自己为“西楚霸王”。他将刘邦封在蜀地,且将刘邦的国号定为汉。该年中国有18个诸侯,1个义帝。不久,刘邦在自己的封地整顿军队对项羽进行进攻,前期并不占据优势。 不过,刘邦的军事才能虽然无法与项羽相比,但刘邦善于使用人才,他重用萧何、张良、陈平等谋士为他效力。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不被项羽重用的将领韩信,正是他出色的军事才能使局面逆转。在最后的垓下战役中,刘邦赢了项羽,而项羽拒绝了属下东渡乌江卷土重来的建议之后,他在乌江边自尽,为楚汉战争画上了句号。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称皇帝,定国号为汉。6月定都长安,西汉王朝诞生。

西汉诸帝列表 西汉诸帝世系图示

第1任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 汉高祖刘邦,汉族,沛县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字季(一说原名季)。其父刘煓,字执嘉(刘太公),生有四个儿子,刘伯,刘仲(又名刘喜),刘邦,刘交。刘邦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在秦末农民战争中起义,登高一呼,天下英雄云集于麾下,称“沛公”;公元前207年 12月,刘邦所率义军率先攻入秦都咸阳,公元前206年被义军盟主项羽封为汉王,封地为汉中、巴蜀(因此在战胜项羽后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公元前 202年称帝,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登基后,刘邦采取的休养生息的宽松政策,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中华,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可以说刘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真正的统一起来,而且还逐渐把分崩离析的民心凝集起来。他对汉民族的形成、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公元前 202—公元前195年在位,共7年。 需要说明的是,汉高祖既非刘邦的庙号,也非谥号。作为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但自汉武帝时代的史学家司马迁开始,称刘邦为“高祖”,后世多沿用之,因此史称“太祖高皇帝”、“汉高帝”或“汉高祖”。刘邦死于公元前195年,终年62岁(虚岁),葬于长陵,谥号高皇帝。 第2任汉惠帝刘盈(前211年—前188年) 汉惠帝刘盈(前211年—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5年—前188年),他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次子,母亲吕雉,在位7年,死时年仅 23岁。谥号“孝惠”,葬于安陵。他在位七年,所作的业绩寥寥无几,不过对于资质浅薄的汉惠帝而立言,他只要保证坚决执行父亲创立的一套政策,上乘父制,善尽职守,就可国泰民安了。的确,汉惠帝也在汉王朝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就凭这一点,汉惠也算得上是个好皇帝了。 第3任汉少帝刘恭(?——前184年) 西汉前少帝刘恭(?——前184年),前188年9月——前184年8月在位,汉朝第三任皇帝。皇太后吕雉命令汉惠帝皇后张嫣,宣平侯女为孝惠皇后时,无子,详为有身,取美人子名之,立所名子为太子。 汉惠帝七年秋八月戊寅(公元前188年),孝惠崩,九月辛丑,葬。太子即位为帝,谒高庙。元年,号令一出太后。即前少帝。前187年为汉少帝元年。 吕雉成为太皇太后,临朝听政,并分封吕姓诸王,极力扩展吕氏势力。帝壮,或闻其母

西汉皇帝顺序表

西汉皇帝顺序表 -- -- -- -- -- -- -- -- -- -- -- -- 西刘邦 西汉高祖刘邦,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字季,有的说小名。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因为定都长安,为了和后来建都洛阳的“汉”区别,历史上称为“西汉”。 西汉第二位:汉惠帝(前211年—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4年—前188年),开国皇帝的嫡长子,母亲,在位7年。 刘盈的人际关系图: 父亲:刘邦、刘季 母亲:吕雉 妹妹: 儿子:汉前少帝、淮阳王刘疆、常山王刘不疑、襄城侯(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后改封常山王)、轵侯刘朝、壶关侯(后改封淮阳王) 刘盈之后的继位皇帝:刘恭(刘盈跟一个宫女的儿子) 汉朝第三个:西汉前少帝(前190年—前184年),前188年9月—前184年8月在位,汉朝第三任皇帝。皇命令汉惠帝皇后(汉宣平侯之女,为时,无子)佯为有身,取周美人之子名之,立所名子为太子,同时,吕雉命宫女鸩杀周美人。 汉前少帝,刘姓,名恭,是西汉第一个被废的皇帝,也是西汉王朝第三位皇帝。父亲是汉孝惠帝,母亲是惠帝时期的美人,一个被政治牺牲的女人。因为惠帝皇后张嫣没有生孩子,而惠帝年纪轻轻就驾崩了。于是吕雉找来惠帝妃子中一个美人的儿子过继到皇后张嫣身下,并杀了美人,接着立这个儿子为皇帝,是为汉前少帝。吕太后开始了临朝称制 汉朝的第四位:西汉后少帝(?-公元前180),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公元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命刘义继任帝位,并改名为刘弘,即后少帝。公元前180年9月,吕雉逝世。经过周勃、等人努力后,吕氏家族力量被铲除。朝臣认为少帝刘弘并非汉惠帝亲生子,应废黜。朝臣选定代王作为新皇帝并迎入长安,遂于11月14日诛杀刘弘。

汉朝历代皇帝简介

汉朝历代皇帝简介 西汉王朝: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 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中阳里人,汉族,字季,原为地痞无赖,后买官当上泗水亭长。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农民战争中起义,后趁关中兵少趁虚入。数败于项羽,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后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登基不久在白登城被匈奴国冒顿单于包围数月,被迫求和。在位后大杀功臣,激起英布谋反并被击成重伤,旋归天。 汉惠帝刘盈(前211年—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4年—前188 年),他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嫡长子,母亲吕雉,在位7 年。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57 年),是汉朝的第三位皇帝,公元前180—公元前157 年在位。他是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弟,母薄姬,初被立为代王,建都晋阳。惠帝死后,吕后立非正统的少帝。吕后死,吕产、吕禄企图发动政变夺取帝位。刘恒在周勃、陈平支持下诛灭了诸吕势力,登上皇帝宝座。他在位期间,继续执行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得他在位的23 年成为汉朝从国家初定走向繁荣昌盛的过渡时期。与汉景帝并列为“文景之治”。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公元前141)景帝刘启是汉文帝刘恒长子,母亲窦姬(窦太后),汉惠帝七年(前188 年)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公元前157 年—公元前141 年在位,在位16 年,卒于景帝后三年(前141年)终年48岁,谥号“孝景皇帝”。 按周代的《谥法解》,“景”是美谥:“由义而济(获得成功)曰景”,“耆(通“嗜”)意大虑(喜欢深思熟虑,善于充分谋划)曰景”,“布义行刚(传播仁义,品德坚强)曰景”。 虽有谄媚溢美之意,但还是从几个侧面反映了景帝政治及其个性特征。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 年~公元前87 年),汉族,出生于长安,幼名刘彘,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 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皇后王娡。7 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

西汉皇帝简介列表

西汉皇帝简介列表 西汉,又称前汉,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东汉合称汉朝,是中国古代秦朝之后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公元前206年刘邦被西楚霸王分封为汉王,而后经过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取胜后,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称皇帝,国号汉,史称西汉,刘邦即汉太祖高皇帝。至9年1月10日王莽称帝,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一共211年。也有人把王莽推翻后的更始帝也算作西汉,这样西汉灭亡则是在26年。西汉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西汉定都长安,陵寝遍布关中,文物遗存十分丰富,显示出“汉并天下”、多姿多彩的时代风貌。 西汉王朝(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始于汉高祖刘邦,终于孺子婴,共15帝。历经211年.(3未皇帝被废,所以一说12帝) 西汉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强盛的帝国。在西汉统治的近四百年的历史中,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的改革,使国力强盛、人民安乐,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在此期间,中国一直以世界强国的面目屹立于世界之林。 高祖刘邦前206年——前193年 汉族与汉字的得名,都与大汉帝国密切相关联,而大汉帝国却是由一个近似“不务正业的无赖”平民刘邦创建的。 惠帝刘盈前194年——前186年 刘邦共有8个儿子,刘盈是其次子,生于秦始皇帝三十六年(前211),属虎,其母吕雉是刘邦的原配夫人。高祖十二年(前195)四月,刘邦病死,五月,17岁的刘盈即位,是为惠帝。“惠”有“仁慈、柔顺”的意思,这个谥号可谓概括了刘盈的一生。从惠帝开始,汉朝皇帝的谥号都加一个“孝”字,如“孝文帝”、“孝武帝”,这是因为汉朝统治者推崇孝道,“以孝治天下”的原故。 惠帝做了7年有名无实的皇帝,在24岁的时候就过早地死去。惠帝死后,吕后又执政八年。这前后15年,是汉王朝从建国到文景之治的过渡时期、奠基时期,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元帝刘奭初元元年(前48)——竟宁元年(前33) 汉元帝刘奭生于昭帝元平六年(前75),属马,是刘询与嫡妻许平君生的儿子。他出生几个月后,其父即位做了皇帝。两年后,母亲许皇后被霍光妻霍显毒死。霍光死后,地节三年(前67)四月,刘奭被立为太子。黄龙三年(前49)十月,宣帝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谥号为元帝,庙号高宗。 汉太祖高帝刘邦 汉高祖刘邦,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沛郡丰邑中阳里(现属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氏,妣吕雉。邦公国号西汉高祖,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即公元前二五六年二月初八日。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性情豁达大度, 知人善任。公元前二一六年,时年三十一岁,为泗水亭长。公元前二○九年壬辰岁九月,参加由陈胜,吴广带领的起义,后加入楚国的阵营,趁另一位将军项羽,和秦的大军打拉锯战,没有秦国主力和他的军队对阵之余,第一个

汉惠帝刘盈简介

汉惠帝刘盈的吕雉的儿子,有这么一个厉害的老妈,不择手段的为自己皇位的康庄大道铺得平平坦坦。那还有什么可愁的?可汉惠帝刘盈和吕雉不一样,他心地仁厚,看到母亲的阴毒,刘盈只能每日饮酒作乐驱散心中的恐惧。汉惠帝刘盈死后是由刘恭继位,又被吕雉害死。 汉惠帝死后谁继位?汉惠帝刘盈,刘邦与吕后的儿子,汉高祖死后,刘盈继位,刘盈一生活在母亲吕后的阴影之下,无所作为。刘盈死后,谁当上了皇帝呢?刘盈死后,刘恭当上了皇帝。刘恭是谁的儿子?刘盈之后的皇帝刘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又是怎么死的? 惠帝的早死最重要的原因是母亲吕后的残忍。在刘邦活着的时候,戚夫人多次撺掇刘邦企图废去刘盈的太子之位,改立戚夫人之子刘如意为太子,手段极为恶劣,无所不用其极。这使得吕后十分怨恨戚夫人及刘如意。

刘邦死后,对于原来曾威胁惠帝太子地位的戚夫人,吕后开始报复:本身先是让她舂米,并无杀心,但由于戚夫人的歌声(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幕,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中流露出充满怨念的谋逆之心,使吕后闻之大怒,便将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骗到长安用毒酒杀死,残忍地将戚夫人的四肢砍断,挖去眼睛,熏聋双耳,灌药使她变成了哑巴,最后扔到了茅房,叫做"人彘",除掉后患。 生性仁慈、心地善良的惠帝,在看到那个"人彘"并知道是戚夫人后,对母亲的巨大变化难以承受,受到极大刺激,痛哭不止,此后便生病了,长达一年之久。惠帝也不再上朝处理政务,每天就是饮酒作乐,迷恋后宫。其实,他是在用这种方式来驱散心中那种无法驱散的恐怖。 辟阳侯审食其是吕后心腹,依靠太后势力,为非作歹,惠帝刘盈将审食其打入牢狱。审食其向平原君朱建求情,朱建于是就游说惠帝男宠宏籍孺(也作宏孺),宏籍孺告于惠帝刘盈,审食其方得免罪。 汉惠帝七年秋八月戊寅(公元前188年),孝惠刘盈崩。九月辛丑,葬。太子刘恭继位当上皇帝。 刘恭不是刘盈的皇后张嫣的儿子,张嫣一生没有儿子,吕雉就抱了刘盈跟一个宫女的儿子,当做张嫣的儿子,并立他为太子,杀死了宫女。 刘恭当上了皇帝之后,吕雉成为太皇太后,临朝听政,并分封吕姓诸王,极力扩展吕氏势力。 刘恭后来听说了自己的亲生母亲是一个宫女,就对吕雉很不满,觉得吕雉怎么能杀了自己的亲生母亲,然后再抱去抚养?刘恭的内心一直在纠葛和矛盾着。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 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2.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 3.汉景帝(刘启)——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 4.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的帝王 5.汉宣帝(刘询)——中兴之主 6.汉哀帝(刘欣)——“同志”皇帝 7.汉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 8.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9.汉明帝(刘庄)——东汉时期小有作为的皇帝 10.汉章帝(刘炬)——“章草”皇帝 11.汉桓帝(刘志)——碌碌无为的皇帝

12.汉献帝(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 13.三国魏武帝(曹操)——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14.三国魏文帝(曹丕)——政坛、文坛双峰并峙的皇帝 15.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智慧与魅力并存的皇帝 16.三国吴大帝(孙权)——智勇兼备的英雄 17.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 18.西晋惠帝(司马衷)——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 19.东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第一代皇帝 20.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皇帝

21.十六国汉光文帝(刘渊)——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 22.十六国昭武帝(刘聪)——匈奴汉国第二代国君 23.十六国前赵皇帝(刘曜)——神射手 24.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少数民族皇帝 25.十六国后赵国太祖(石虎)——残暴、偏激、猜疑 26.十六国前秦宣昭帝(苻坚)——古代三位最杰出的皇帝之一 27.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 28.南北朝宋文帝(刘义隆)——有着雄图大略的皇帝 29.南北朝南齐高帝(萧道成)——“鱼鳞子” 30.南北朝齐废帝(萧宝卷)——历史上最为昏庸、荒淫

西汉十二帝谱

西汉 西汉王朝(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始于汉高祖刘邦,终于孺子婴,共12帝。 西汉朝皇帝谱

东汉王朝(公元25年-220年),始于光武帝刘秀,终于汉献帝刘协,共12帝。东汉王朝中后期,完全被宦官,外戚交替掌握。造成社会动荡,政权不稳。最终分裂亡国。 东汉朝皇帝谱 光武帝刘秀(前6-57)25年称帝,在位33年 光武帝,姓刘名秀,字文叔。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参加绿林起义军后,在昆阳以少胜多,打败王莽军。25年刘秀称帝。死于公元57年,时年64岁。 明帝刘庄(28-75)57年即位,在位19年 明帝,刘秀的第四子。明帝在位时,吏治比较严明,赋税比较少,人民生活安定。死于75年,时年48岁。 章帝(58-88)75年即位,在位14年 章帝,明帝第五子。章帝“好儒术”,在位时有班超出师西域。章帝还是一位书法家,尤善草书,后世称“章草”。死于88年,时年31岁。 和帝(79-105)88年即位,在位18年 和帝刘肇,章帝第四子,即位时才10岁,由窦太后临朝称制,外戚窦宪掌实权。后杀窦宪掌权。在位18年,死于105年。时年27岁。 殇帝(105-106)105年即位,在位1年 殇帝,和帝的小儿子,即位时刚满月,在位8个月死。

安帝(94-125)106年即位,在位20年 安帝刘祜,章帝孙,父清河孝王刘庆,即位时才13岁,邓太后掌权。太后死后掌权。安帝时政治黑暗,社会矛盾尖锐。死于125年,时年32岁。 顺帝(114-144)125年即位,在位20年 顺帝刘保,安帝的儿子。顺帝是由宦官扶持上台的,朝政为宦官把持。政治日益腐败。顺帝死于144年,时年30岁。 冲帝(143-145)1444年即位,在位半年 冲帝刘炳,顺帝的儿子,在位半年死,时年才3岁。 质帝(138-146)145年即位,在位1年 质帝刘缵,章帝的曾孙,渤海孝王刘鸿的儿子。即位时8岁,却颇伶俐。说大将军梁翼为“跋扈将军”,被梁翼毒死。时年9岁。 桓帝(132-167)146年即位,在位22年 桓帝刘志,章帝的曾孙。蠡吾侯刘异的儿子。桓帝即位时15岁,外戚掌权。后又宦官专政。桓帝死于167年,时年36岁。 灵帝(156-189)168年即位,在位22年 灵帝刘宏,章帝玄孙,桓帝死无子,刘宏即位。灵帝朝一团污气,宦官把持朝政,称“十常侍”。买卖官爵,横征暴敛,社会矛盾激化,终于于184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灵帝死于189年,时年33岁。 献帝(181-234)(189-220)年在位,在位32年 献帝刘协,灵帝的儿子,即位时9岁,董卓专权,后曹操迎献帝于许昌。220年,曹操死,曹丕自立为帝,建立魏国,汉亡,刘协被贬为山阳公,死于234年,时年54岁。献帝从未掌握朝政。 东汉历代皇帝

一句话评一百位皇帝 如何一句话点评100位皇帝

一句话评一百位皇帝如何一句话点评100位皇帝 中国皇帝皇帝中的出身有文臣、武将、农民、和尚等,有开国明君、有荒淫无道的昏君,有功有过。古时“皇”与“帝”是分开的,到了秦朝嬴政将其合二为一,可以说皇帝一词是从秦朝蔓延而来的,下面来看看古代100位皇帝的评价吧!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2.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3.汉景帝(刘启)——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 4.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的帝王 5.汉宣帝(刘询)——中兴之主6.汉哀帝(刘欣)——“同志”皇帝7.汉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8.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9.汉明帝(刘庄)——东汉时期小有作为的皇帝10.汉章帝(刘炬)——“章草”皇帝11.汉桓帝(刘志)——碌碌无为的皇帝12.汉献帝(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13.三国魏武帝(曹操)——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14.三国魏文帝(曹丕)—政坛、文坛双峰并峙的皇帝15.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智慧与魅力并存的皇帝16.三国吴大帝(孙权)——智勇兼备的英雄17.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18.西晋惠帝(司马衷)——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19.东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第一代皇帝20.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皇帝21.十六国汉光文帝(刘渊)—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22.十六国昭武帝(刘聪)——匈奴汉国第二代国君23.十六国前赵皇帝(刘曜)——神射手24.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少数民族皇帝25.十六国后赵国太祖(石虎)—残暴、偏激、猜疑26.十六国前秦宣昭帝(苻坚)—古代三位最杰出的皇帝之一27.南北朝宋武帝(刘

汉朝吕后简介

汉朝吕后简介 "吕后"是"吕雉"的同义词,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权独揽的女人;今天我和你分享汉朝吕后简介,欢迎阅读。 汉朝吕后简介 吕雉早年其父为避仇迁居沛县,将其嫁与刘邦。刘邦称帝后,被封为皇后。生子刘盈、女鲁元公主。刘邦驾崩后,立刘盈为帝。把持朝政。她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中第一个把持朝政的女性,也开了外戚专权的先河。 吕雉位居皇后后,积极帮助刘邦铲除异己,杀掉韩信等朝中重臣。 吕雉为人有谋略而性残忍,在刘邦翦除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高帝十年(前197年),陈豨谋反,刘邦率兵亲往平定,吕雉留守长安,听说韩信阴谋诈赦诸官徒奴发兵策应陈稀,遂与萧何商议,骗韩信入宫后处死,并夷三族。刘邦击陈豨,至邯郸,向彭越征兵。彭越称病不往,被刘邦废为庶人,徙居蜀地。吕后认为不可遗患,又指使人诬告彭越谋反,夷灭其宗族。 吕后生汉惠帝刘盈及鲁元公主。刘邦嫌刘盈柔弱,生前曾打算另立笼姬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为太子。由于大臣反对,吕后又多方设法为刘盈辅翼,废立太子之事未成。刘邦死后,吕雉以惠帝年少,恐功臣不服,密谋尽诛诸将;后畏惧诸将拥有兵力,不敢下手。她毒死赵王如意,砍断戚夫人手足,挖眼熏耳,用药使之变哑,置于厕中,名曰"人彘"。对其他刘氏诸王,亦加残害。惠帝不满吕后所为,忧郁病死后,吕雉临朝称制,封侄吕台、吕产、吕禄等为王,擅权用事,排斥王陵等老臣,拔擢亲信。但其称制的八年期间,继续执行汉高祖以来与民休息的政策,奖励农耕,废除夷三族罪和妖言令等苛法。因此人民生活比较安定,残破的社会经济也得以恢复。 她又先后扶植了两位汉少帝(刘恭、刘弘)做傀儡,而将实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吕氏专权的时代,直到吕雉去世才告结束。 由于刘邦曾与诸大臣共立"非刘氏不王"的誓约,吕雉封诸吕为王,遭到刘氏宗室和大臣的强烈反对。她病危时告诫诸吕部署应变,命吕禄领北军,吕产居南军,严密控制京城和皇宫的警卫。诸吕在吕后死后阴谋作乱,被太尉周勃,丞相陈平和朱虚侯刘章等迅速翦灭。

汉惠帝新论——兼论司马迁的错乱之笔之二

汉惠帝新论——兼论司马迁的错乱之笔(之 二) 五、惠帝何时立太子? 吕后四年五月废杀皇帝另立新帝。关于此事,卷九的记载,即“宣平侯女为孝惠皇后时……以太后制天下事也”,有三个问题值得探讨。一、是谁杀了皇帝之母?亦即帝言中之“后”指“孝惠皇后”或“太后”? 二、司马迁既引述帝言“我未壮”,为何又记载“帝壮”?两者似相矛盾。三、这位皇帝何时被立为太子? 关于第一个问题,《汉书·五行志上》与《外戚传上》的相关记载都明指“太后”。这是可信的。因为,此时“太后制天下事也”;张皇后当时应极年轻,岂有权力杀太子之母?而且,司马迁特别指出她在十二年后株连甚广的诛吕政变中“唯独”幸免于难,证明她先前未曾犯下这个罪行。(注:卷四九《外戚世家》载:“高后崩……卒灭吕氏。唯独置孝惠皇后居北宫。”)因此,此处的含混记述显然是有意的。 关于第二个问题,韩兆琦注曰:“张文虎曰:‘壮字疑衍。’(《校勘纪》)按:张说是。后文有帝曰:‘我未壮,壮即为变。’可知此时帝犹未壮也。”(注:韩兆琦:《史记选注》,台北里仁书局1994年版,第176页。)或许基于相同理由,《汉书·外戚传上》的同一记述删除了“帝壮”二字。然而,这个删改正确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解答第三个问题。 首先,郭嵩焘认为《史记》的记述不可信。他指出张皇后取惠帝后宫

之子为子时应在惠帝五、六年;这个小孩即位为皇帝时应只二三岁,被杀时也只不过六七岁。吕后当时大权在握,怎么会因他一两句话而害怕呢?他又是吕后的亲子孙,吕后怎么会如此狠毒呢?(注:郭嵩焘:《史记札记》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假定惠帝立太子在立张皇后之后,则郭氏的推论便是合理的,“帝壮”的“壮”字就如张文虎等所指的是衍文,那么班固删掉这两字就是正确的。 问题是,这个假定是不成立的。因为,惠帝立太子应在他即位之初而不在立张皇后之后。司马迁以错乱之笔在卷八《高祖本纪》记载了这件事: 丙寅,葬。己巳,立太子。至太上皇庙,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细……”上尊号为高皇帝。太子袭号为皇帝,孝惠帝也。令郡国诸侯各立高祖庙,以岁时祠。 梁玉绳指出,这段记述有三个错乱。一、“高祖”称谓错乱,“此时群臣方议尊号,何得先称‘高祖’?《汉书》作‘帝’,是也”。二、“丙寅”前应加“五月”二字。三、同卷最后孤悬无依的“葬长陵”三字应移至“丙寅”之后并删除一“葬”字。(注:梁玉绳:《史记志疑》卷六。)笔者认为,这些应是司马迁暗示此段记述有隐情的错乱提示。这个隐情就是历来众说纷纭的“己巳,立太子”五字。 这五字班固改写为“已下,皇太子群臣皆反至太上皇庙”。张守节认为这个改写错误,原文应指“丙寅葬后四日,至己巳即立太子为帝”。《资治通鉴》作“五月丙寅,葬高帝于长陵……己巳,太子即皇帝位”,近似张氏之说。梁玉绳则认同班固的改写,认为“‘巳’乃‘已’字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