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腿痛病人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

腰腿痛病人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
腰腿痛病人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

腰腿痛病人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

尊敬的病友您好:

首先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您在住院期间将由您的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全程为您负责,如有需要也可随时咨询当班护士及医师。您的主管医生:责任护士:

科主任:护士长:

1、请您在住院期间保持病区安静,病房禁用电器及酒精炉,保管好自己贵重财物,注意防火防盗。

2、为了用药安全,在给药和治疗前,护士要核对您的身份,问您的床号、姓名、年龄等。您的口服药请按时服用,以免影响疗效。

3、请您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时宜平卧硬板床,1—3周后,症状缓解,可佩戴腰围下床活动。

4、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腻、生冷刺激之品,不要抽烟喝酒,

5、注意控制体重,保持大便通畅,女士请避免穿高跟鞋。

6、您在本科住院期间宜在院休养,如需要外出请履行请假手续。

7、注意腰背部保暖,避免因受风寒湿冷的刺激而诱发。

8、腰部不可过度负重,避免久坐久站,取物时应避免大幅度的弯腰和旋转。

9、腰围不可长期使用,需适度行中医保健操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最后,请您在出院时留下您的宝贵建议,我们将及时改进,祝您健康!

附:腰椎康复操图示

患者用头、双肘及双足作为

支撑点,使背部、腰臀部向

上抬起,悬空后伸。

患者双臂放置胸前,用头顶

及双足支撑,使全身呈弓形

撑起,腰背部尽力后伸。

“空中自行车”练习:平卧,双腿抬起,在空中模拟自行车动作,动作要缓慢有力。必要时在踝关节处加沙袋负重。完成踏自行车动作一圈(360°),有助于训练腹腰肌的控制力。

“飞燕”练习:俯卧位,双手放在背后,腰部用力,使头和腿部同时抬离床面,可在腹部垫一软枕减轻腰椎压力。保持至力竭,有助于训练腰背肌的力量。

中医健康教育处方

上呼吸道感染(中医属感冒范畴) 1.上呼吸道感染具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以及鼻、咽、喉炎等局部症状,应与流感相区别。 2.上呼吸道感染属中医感冒范畴。中医认为感冒之疾,四季可患,在治疗上应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灵活多变,不拘一格,标本兼顾,每每收到针对性强,立竿见影的效果。 【预防与保健】 1、膳食方面:多喝水,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及新鲜蔬莱、瓜果。同时常用葱、大蒜、姜、食醋亦有预防作用。 2、起居方面: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保持居室空气流通、新鲜,勤晒被褥;室内温度不要过低过高,最好保持在16。左右;不要让空调冷风口吹身体.不要开着空调睡觉。 3、运动方面:加强运动及锻炼,经常用冷水洗脸,增强体质。 4、注意和患者保持距离,减少感染机会。 5、上感高发季节适当服用预防药物。据研究口服用预防药物后可使感冒发病率降低50%左右。主要药物有贯众、大青叶、板蓝根、鸭跖草、藿香、佩兰、薄荷、芥穗。不过随着季节变化药物亦有区别如冬春季用贯众、紫苏、荆芥。夏季用藿香、佩兰、薄荷。时邪毒盛,流行广泛用板蓝根,大青叶,款冬花,金银花。 另外,上呼吸道感染与其它许多传染病的前期症状极其相似,故应早期鉴别。流行季节应做好预防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加强耐寒锻炼。自我预防:可擦耳轮(擦热为止),每日2次,点按迎香、合谷,每穴3—5分钟,以局部酸胀、皮肤微红为度,每日2次。 糖尿病(中医属消渴证范畴)

1、糖尿病是一种常见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典型病人以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为特点,即:“三多一少”。 2、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中医治疗糖尿病在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均有良好疗效。 【预防与保健】 糖尿病除药物治疗外,注重生活调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膳食方面:严格控制饮食,忌摄入过多热量,这是降低血糖,控制病情,防止并发症发生的首要条件。进食的总热量应根据患者的标准体重、生理条件、劳动强度及工作性质而定。患者可常食猪肾、黄鳝、猪脊肉、淡菜、田螺、山药、玉米须、蘑菇、苦瓜、南瓜等食物。食用植物油,少吃盐,禁食各种糖类,戒烟禁酒。 2.心理、运动、精神方面:对糖尿病要有正确认识,应树立治疗信心,保持开朗乐观的情绪,建立规律的生活制度,注意个人卫生,防患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注意防寒保暖,夏季常洗澡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破损.防止尿路感染等。做好劳逸安排,适当参加运动,如打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还可根据病情体质分别选练内养功或太极气功,配合放松功、虚明功等,每天1—3次,每次15—30分钟,以晨起、午后或夜间为宜。 3.①中医药防治方法:糖尿病口渴、多食、多尿,可将黑大豆炒香加天花粉等份研细。每日2次;每次15克内服,有清热、生津、止渴、降血糖功能。②民间验方:猪胰山药汤,有一定效果,用法:猪胰一具,山药60克,煎汤服用。③番白草适量代茶饮。④中成药常用消渴丸,金芪降糖片等效果也不错。除此还可采用推拿康复法,一般可推脊椎两侧,并由下而上,摩擦背部,擦背部俞穴,捏捻脚趾。 失眠症(中医属不寐范畴)

刘渡舟心悸的辨证与治疗

心悸的辨证与治疗 心悸指的是心律搏动失常而发生的心跳、心慌的一种病症。悸,《说文》训为“内动”,心悸,也就是心内动。有的医书也叫“心筑惕”,筑,形容心悸犹如物捣之状;惕,则指悸动而心神不安。心是一个有节律搏动的脏器,正常情况下,这种博动在是不知不觉中进行着。“心悸”是一种失常的搏动没有节律可言,它使人有明显的心跳、心慌的感觉,并往往伴有胸满、气短等等症,属于病态的反应。从中医角度来讲,心悸主要分为心虚失养,与心被邪扰两大类。(1)心虚失养的心悸 1)心阳虚类 阳虚心悸:《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这段话是说心为生命的根本,而主宰神明的变化。心有这种功能是其阳气的功能所决定的。心属火脏,而又上居于胸中;胸为阳位,火亦属阳,两阳相合,所以把心称作“阳中之太阳”。由于阳气主动,阴气主静,所以心脏能不息地博动,从生到死,莫不以阳气为先决条件。由此可见,心主血脉与神志,也与阳气的主导作用有关。如果离开了阳气,心就停止搏动,血脉不流、神志消灭。因此,凡是由于各种原因,伤伐心的阳气,如治疗上的发汗过多;或过服苦寒药物而内伤阳气;或因年老阳虚,以及禀赋虛弱等等,都可以导致心阳虚的心悸证。

心阳虚的心悸特点,反映于外的则是患者用两手交叉按其心上,往往伴有体疲无力,少气懒言等证象。脉缓弱无力,有时也可出现间歇,舌质淡嫩,舌苔薄白。治疗应当甘温扶虚,以补心胸阳气,可用桂枝甘草汤治疗。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12克炙甘草6克 方中桂枝气味辛温,能上补心阳而温养血脉之寒;佐用炙甘草,复脉补虚,意在桂、甘相合,使其辛甘化阳,益气暖胸,温畅血脉,使心肌得养,则心悸自安。此方妙在药味单捷,要求一次服完,则药力专一,直达病所,发挥疗效。 医案一:《印机草》载马元仪治一妇,病已一月,而脉浮虚,自汗恶风,此卫虚而阳弱也,与黄芪建中汤一剂,汗遂止………越一月,病者叉手自冒心间,脉之虚濡特甚,此汗出过多而心阳受伤也。仲景云:发汗过多,病人又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与一剂良已。 阳虚心悸烦躁:如果在上述阳虚心悸的基础上,又兼见烦躁不安等、说明了阳虚面心神不能潜敛。治疗应该补心敛阳、镇静安神,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6克炙甘草6克龙骨12克牡蛎12克 本方用桂校、甘草补心阳之虚;龙骨、牡蛎潜敛神气而镇静安神。

腰腿痛中医诊疗方案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概述 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可表现在腰部的一侧或两侧,部分患者伴有下肢疼痛。六淫之气,客于经脉,气血阻滞,经脉不通;或年老体衰,纵欲过度,肾精亏损,筋脉失养;以及跌扑损伤,筋脉受损,气血运行不畅,瘀血留置与腰部,均可引起腰腿痛。西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腰腿痛范畴。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朱云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 (1)病史:多有不同程度的腰部外伤及腰肌劳损病史 (2)主要症状:腰痛和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 (3)主要体征:腰部畸形,腰部压痛和叩击痛,腰部活动受限,直腿抬高实验(+)加强实验(+)屈颈试验(+),根据DR、CT或MRI 检查射片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多有不同程度的腰部外伤及腰肌劳损病史。 (2)症状:有腰痛伴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症状:

腰痛: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早先出现的症状,而且是多见的症状,发生率约91%,疼痛性质一般为钝痛、放射痛或刺痛。 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绝大多数病人发生在L4/5、L5/S 1间隙,故容易引起坐骨神经痛,发生率达97%。疼痛多是放射性痛,由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到跟部或足背部。 腹股沟区或大腿内侧痛:高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的椎间盘可压迫L1、L2和L3神经根,出现相应的神经根支配的腹股沟区疼痛或大腿内侧疼痛。 马尾神经综合症: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游离的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多表现为急性尿储留和排便不能自控。 尾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可出现尾骨疼痛。原因是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移入骶管,刺激腰骶神经丛。 肢体麻木感:有的病人不出现下肢疼痛而表现为肢体麻木感,此乃是椎间盘组织压迫刺激了本体感觉纤维而引发的麻木。 (3)体征: 腰部畸形:腰椎侧凸,它是一种姿势性代偿畸形,有辅助诊断价值。腰部活动受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一般有腰部活动受限的表现。腰部压痛和叩击痛:腰部压痛及骶骨棘肌痉挛:约89%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在病变间隙的棘突间有压痛。约1/3的病人有腰部骶脊肌痉挛。 间歇性跛行:当患者走路时,随着行走距离增多,腰背痛加重,不得

心悸中医辨证论治

四.心悸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以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惊悸是因惊恐而诱发的自觉心跳不安的病症,怔忡是不因惊恐而发的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心悸一般多成阵发性,每因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而诱发,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 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神经症等凡具有心悸临床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 心悸的形成常与体质虚弱、饮食劳倦、情志失调、感受外邪或药物中毒等有关。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脾胃虚弱,或久病失养,房劳过度,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而发心悸;嗜食肥甘厚腻,煎炸炙煿,蕴热化火生痰,或损伤脾胃,痰浊内生,痰火扰心而发心悸;或平素心虚胆怯,如突遇惊恐,或悲伤过级,忤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心悸;或心气素虚,风寒湿杂至,合而为痹,痹病日久,内舍于心,痹阻血脉,心血运行不畅,而发心悸;或用药过量或毒性较大,损及于心,如乌头、附子,如西药洋地黄、阿托品、奎尼丁等,均能引发心悸。 心悸的病位主要在心,但其发病与脾、肾、肺、肝四脏功能失调有关。心悸有虚实之分,但一般是虚多实少,气血虚或心阳虚伪其本,

痰火瘀阻为其标。如及时治疗,多能好转或痊愈;若病久,气血阴阳严重亏虚,治疗颇为棘手,预后较差;病情继续发展,可见阴阳俱损、心阳暴脱等危重证候,若得不到及时抢救,可致猝死。 【辩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心悸多虚实相兼,虚指脏腑气血阴阳的亏虚,实 指痰饮、瘀血、火邪上扰.在正虚方面,即一脏虚损者重。在 邪实方面,一般而言,单见一种夹杂者重。 2.辨脉象变化一般认为,数脉主寒;脉有力为实,无力为虚。 阳盛则结。脉数滑有力为痰火,涩脉多提示有瘀血,迟而无力 为虚寒,脉象迟、结、代无力者,一般多属虚寒,结脉多提示 气血凝滞,代脉常见元气虚衰、脏气衰微。若脉虽数、促而沉 细,微细,伴有面浮肢肿,动则气短,形寒肢冷,舌淡者,为虚 寒之象。其中凡久病体虚而脉象弦滑搏指者为逆,病情重笃而 脉象散乱模糊者为病危之象。 3.辨心悸的轻重从引起心悸的原因、发作的频率、病程的 长短及伴随症状区分心悸的轻重。如因惊恐而发,时发时止, 伴有痰热内忧,胆气不舒者较轻;心悸频发,病程已久,脏气 虚损,痰瘀阻滞心脉者较重。即惊悸较轻,怔忡较重,发作急骤, 伴有亡阳者多危重。 (二)辨证分型 1.心虚胆怯

[中医中药]健康教育处方大全

[中医中药]健康教育处方大全 健康教育处方大全 健康教育处方一 白内障 白内障即晶状体浑浊,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随年 龄增长发病率增高。它是晶状体老化过程中逐渐出现的退行性改变,其发病机理尚不完全了 解,与紫外线、全身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遗传因素及晶状体营养和代谢状 况等有关。 临床表现:自觉眼前有固定不动的黑点,呈渐进性,无痛性视力减退。 饮食注意: 1 多喝水,每天至少喝一升半水; 2 多吃绿色蔬菜和生菜,胡萝卜和番茄;KCB齿轮油泵 3 多吃水果,特别要吃柑橘类水果、葡萄、柠檬、香蕉、鱼和杏子; 4 要定期地吃些含钙食物(牛奶、奶酪、酸奶酪); 5 避免喝酒,抽烟,吃动物脂肪和糖。 健康教育处方二KCB系列齿轮油泵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致的全身性传染病,主要累及肝脏。目前已明确有6种病毒

性肝炎,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和庚(即A,B,C,D,E,G)型,其中甲型与戊型 肝炎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乙、丙、丁和庚型肝炎主要经血液或血制品传播。部分乙、丙、丁 和庚型肝炎可转化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少数患者可并发肝癌。因此,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病 毒性肝炎。诊断主要靠抽血进行检查。KCB不锈钢齿轮泵 甲型病毒性肝炎 1. 患者必须与家人隔离,隔离期为30天,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45天。 2. 急性期卧床休息,出院后继续休息1,3个月,以后逐渐恢复工作。工作时以不疲劳为原 则,定期复查l,2年。KCB齿轮油泵 3. 饮食宜清淡,热量要足够,蛋白质应达到每天每公斤体重l,1.5g,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 和C,如新鲜蔬菜、豆浆及其他豆制品、水果等。不强调高糖和低脂饮食,恢复期逐渐增加 营养丰富和易消化的食物。 4. 避免饮酒、过度劳累。KCB-T系列铜齿轮泵 5. 适当辅以中药治疗。避免服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 6. 做好集体卫生工作,如食具消毒、水源、饮食、粪便管理等。搞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 手。 乙型、丙型、丁型和庚型病毒性肝炎KCB齿轮油泵安装尺寸

中医特效治疗肩颈腰腿痛治疗八法

中医特效治疗肩颈腰腿痛治疗八法 有不少年青女性患肩周炎,晚上疼得睡不著觉。是因为经常在夏天穿吊带衫(裙),加上上班是空调,下班回家也离不开空凋,肩一直露在外面,夏天时就有一点点酸疼,没在意,天渐渐冷了,肩膀就会越来越疼。现在患有各种颈、肩、腰、腿痛的人非常多,可同样的病症,为什么夏天时不发作或症状相对缓解,而冬天时就表现得厉害呢?那是因为夏天气温高,血管相对扩张,血液循环通畅,“通则不痛”。而到了冬天,天寒地冻,气温下降,「热胀冷缩」,就容易使原本经络不太通畅的部位出现淤阻,所以出现了「不通则痛」的现象。寒凉是导致颈、肩、腰、腿痛的重要诱因,祛除寒凉、加温保暖是冶疗此类疾病较为有效的方法:1、花椒酒+艾条燻:花椒酒(取花椒1两,花椒要买质量好一些的,放入粉碎机里打成粉状后,放入55度的白酒中浸泡,泡1~2天即可)。用花椒酒擦在疼痛的部位,上下来回搓,搓热后再捂上热水袋,注意不要烫伤。疼痛严重时先捂一会儿,再用酒搓,搓热后再敷,可以反复地做,对治疗腰痛、膝关节肿痛、肩周炎等都有效果。如果再在此处用艾条燻上30分钟,边燻边擦,效果更好。治疗方法:找到肩部最疼处,涂上花椒酒,再用艾条燻,边燻边拍打,半小时后,抬肩;再在痛点涂上酒,加燻30分钟。由于肩部不

断抬高,痛区会不断变化,所以治疗的时间要稍长一些。两小时后,肩膀就能活动自如、不再疼痛。用此法再治疗几次,以巩固疗效,同时切几片生姜泡水喝,坚持一段时间,并少吃寒凉之物。提醒大家,不管天气多热,都要穿覆肩的衣服,睡觉时也一定要穿上覆肩的衣服,睡觉时也一定要穿上带肩的汗衫,并经常活动肩膀部位的经络,这样,肩周炎就会远离我们。2、自制生姜汁包:在夏季取棉花放在生姜挤榨成的汁中浸泡,泡透了,稍稍挤压一下,不要拧,直接到太阳下晾晒,晒干为止。然后用布将棉花包好,缝成小棉垫,哪个部位疼痛,就对应著这个部位将小棉垫缝在贴身衣服里面,一直贴在身上,一般使用半个月后,再换一个新的。到了冬天也一样可以照上面的方法做,而且只要有空,在这个棉花垫的外面再捂上热水袋,效果就更好了。生姜性温,有温经散寒、温胃止呕等作用。这种方法除了能治疗颈、肩、腰、腿痛,还可以治疗老年人冬季最易犯的支气管炎、哮喘。1、按摩找到腰腿疼痛部位,先在疼痛的部位用5根清艾条熏20分钟,一边熏一边拍打;2、走罐:涂上润滑油,上大号火罐,在疼痛部位上下走100下。手法一定要快,越快越不疼(起下罐以后,会看到黑的、紫的疙瘩,这个部位积聚的湿毒),能将局部淤堵的痧出透。轻者一次洽癒,重者两三次后都能彻底打通。3、如果是腰痛:先用艾条熏上20~30分钟,再涂上润滑油,先在

最新心悸的中医辨证治疗

心悸的中医辨证治疗 心悸是指自觉心跳,惊悸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病位在心,其发生主要是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心神失养所致。有虚实之分,其虚表现为气血阴阳亏损,其实表现为痰浊,血瘀,水饮,故治疗当辨别虚实,虚者当补益气血,调整阴阳,实者当化痰涤饮,同时配合重镇安神。本病如如脏腑虚损程度较轻者,预后较好,如脏腑虚损程度较重者,则治疗较难,不易治愈。 心悸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肺、肾关系密切。因心为君主,“神明出焉”。如脾不生血,心血不足,心神则失养;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扰动心神,或肾阴不足,不能上制心火,肾阳亏虚,心阳失于温煦,均可发为心悸;肺气亏虚,不能助心以治节,心脉运行不畅则心悸不安;肝气郁滞,气滞血瘀,或气郁化火,均使心脉不畅,心神受扰,发生心悸。 常证: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或一过性、阵发性,或持续时间较长,或一日数次发作,或数日一次发作。兼见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头晕喘促,甚至不能平卧,以至出现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乍疏乍数,并兼见结、代、促、涩脉。 重证:如心阳不振,则出现心痛胸闷,气短,眩晕欲吐,脉或迟或数,或乍疏乍数;如心肾虚,水饮凌心,则出现浮肿尿少,形寒肢冷,坐卧不安,动则气喘,脉疾数;如水饮凌心射肺,则出现突发心悸,喘促不得卧,咯吐泡沫痰,或为粉红色痰涎,或夜间阵发咳嗽,尿少浮肿,脉细数;如心阳欲脱,则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喘促欲脱,神志淡漠;如阴阳离绝,则出现脉象散乱,极疾或极迟,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突发意识丧失,肢体抽搐。 病类病性 临床分虚实两类。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而致;实者多由痰火扰心、水饮凌心及瘀血阻脉,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虚实之间可以相互夹杂或转化。本病多为本虚标实证,其本为气血不足,阴阳亏损,其标是气滞、血瘀、痰浊、水饮,临床表现多虚实夹杂。 病因病机 1.心阴心血不足,心失所养 心阴心血因久病失养,或劳欲过度,伤脾损肾,或各种原因的出血未复,或先天不足、禀赋衰弱等原因,久而久之,心阴心血乏源或亏虚,导致心之 气血两亏,不能奉养于心,致心失所养而发生心悸。正如《丹溪心法》所说“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不守,此惊悸之所肇端。” 2.肝肾阴虚,虚火扰主 因年老体衰、久病失养、房劳过度等原因导致肝阴不足或肾阴亏虚,一则肝阴不足,肝火内炽;一则肾阴亏虚,水亏火旺,均可因虚火扰动而成心悸。如《石室秘录》说:“怔仲之证,躁扰不宁,心神恍惚,惊悸不宁,此肝肾之虚而心气之弱也。” 3.心血瘀阻,气滞络阻 因心气不足,心阳不振,不能鼓动血液运行,致心血瘀阻,或寒邪入侵心脉,血寒而凝滞不通;或因痹证日久,致心脉痹阻;或年老气血日衰,痰湿痹阻脉络;或外邪内侵于心,气滞络阻等原因,使心失主血脉功能而悸动不安。如姜春华所说:“临床上,某些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引起的心律失常,症见心悸、心痛、舌紫、脉迟涩或结代,不论寒热虚实,必有心血鼓动不畅,血脉运行障碍或瘀血搏击脉络的病理,此时为主要矛盾,治宜活血化瘀,舒心通脉”。 4.痰饮凌心,痰火扰心

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内容

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 康指导内容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内容 一、生活起居 生活起居护理的基本原则 1.顺应自然 2.平衡阴阳 3.起居有常 4.劳逸适度 5.慎避外邪 6.形神供养 二、情志指导 1.七情内容喜, 怒, 忧, 思, 悲, 恐, 惊 2.七情致病损伤五脏,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3.情志护理的基本原则 (1)诚挚体贴,全面关心(2)有的放矢,因人施护 (3)清净养神,宁心寡欲(4)怡情畅志,乐观愉快 4.情志护理的基本方法 (1)言语开导(2)清净养神(3)移情易性(4)情志相胜(5)顺情解郁 三、饮食调护 1.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 (1)饮食有节、按时定量(2)调和四气、谨和无味 (3)饮食清淡、吃忌厚味(4)卫生清洁、习惯良好

(5)辨证施食、相因相宜(6)辩药施食、特殊忌口 (7)因人施食、因时施食 2.食物性质分类 (1)热性食物(2)温性食物(3)寒性食物(4)凉性食物 (5)平性食物(6)补益性食物 (清补类食物温补类食物平补类食物) (7)发散类食物 3.辨证施膳原则:“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1)辨证施膳必须考虑个人的体质特点,例如形体肥胖之人多痰湿,宜多吃清淡化痰的食品;形体消瘦之人多阴虚血亏津少,宜多吃滋阴生津的食品。 (2)春季万物始动、阳气发越,此时要少吃肥腻、辛辣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应多食清淡之菜蔬、豆类及豆制品; (3)夏季炎热多雨,宜吃些甘寒、清淡、少油的食品,如绿豆、西瓜、鸭肉等; (4)虚证患者以其阴阳气血不同之虚,分别给予滋阴、补阳、益气、补血的食疗食品治之;(5)实证患者应根据不同实证的证候,给予各种不同的祛除实邪的食疗食品,如清热化痰、活血化瘀、攻逐水邪等; (6)寒性病证,给予温热性质的食疗食品治之;

心悸的中医辨证

心 悸 心悸,是患者自觉心跳不安的一种症状。前人有惊悸与怔仲之分,认为悸是由外因所引起,怔仲则以内因为主,但二者常有密切联系,不过在症状上来看,惊悸病情较轻,怔仲较重而已。 【病因】 1. 心血不足:忧思劳心,和失血过多,以致血不养心,发为心悸。 2.阴虚火旺:肾阴亏耗,水不济火,心阳独亢,神不安宁,而成本症。 3.阳虚水逆:阳气不振,心力衰弱,或水饮停留,上凌于心,因而成悸。 4.突受外惊:平素心虚胆怯之人,突受外惊,心神不宁,逐成惊悸不安之症。 【辨证施治】 1. 心血不足:心悸不安,夜寐不宁,头昏眼花,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脉多细弱,甚则汗出,治宜养血安神,方用归脾汤① ;症情较重的,方中可加龙齿、磁石之类。倘脉见结代,治宜益气养血,辛润通脉,用炙甘草汤②加减。 2. 阴虚火旺:心悸少寐,或兼头目昏眩,舌质红绛,脉象细数,治宜滋阴降火,用补心丹③。 3. 阳虚水逆:面白少气心悸,食减体倦,舌淡脉弱,属心阳衰弱,治宜温阳定悸,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④;如见头眩心悸。胸脘痞满,小便短少,苔白,脉濡,为水饮上逆,治宜通阳化饮,用苓桂术甘汤

⑤ 加味。 4.突受外惊:证见惊悸烦乱,坐卧不安,饮食无味,常梦中惊醒, 脉象弦滑,治宜镇惊安神,用磁朱丸⑥ ;挟痰热上扰者合温胆汤 ⑦ 同 用。 【附方】 ①归脾汤:(《济生方》):人参,白术,伏神,枣仁,黄芪,当归,远志,木香,炙甘草,龙眼肉,生姜,大枣。 ②炙甘草汤(《伤寒论》):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阿胶,生地黄,麦冬,麻仁,大枣。 ③补心丹(《摄生密剖》):生地,人参,元参,丹参,茯苓,桔梗,远志,酸枣仁,天冬,麦冬,当归,五味子,蜜丸,朱砂为衣。 ④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桂枝,甘草,牡蛎,龙骨。 ⑤苓桂术甘汤(《金匮》):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⑥磁朱丸(《千金》):磁石,朱砂 ⑦温胆汤(《千金》):竹茹,枳实,半夏,橘红,茯苓,甘草。

中医药健康指导意见

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指导意见 姓名:性别:年龄:体质:平和质其他: 电话:住址: 情志调摄: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平和的心态。可根据个人爱好,选择弹琴、下棋、书法、绘画、听音乐、阅读、旅游、种植花草放松心情。 饮食调养: 饮食宜粗细粮食合理搭配,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 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食品;不要过饥过饱,也 不要进食过冷过烫或不干净食物;注意戒烟限酒。 起居调摄: 起居宜规律,睡眼要充足,劳逸相结合,穿戴求自然。 运动保健: 形成良好的运动健身习惯。可根据个人爱好和耐受程度,选择运动健身项目。 穴位保健: 选穴:涌泉穴、足三里穴。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 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 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操作:用大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压穴位, 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以穴位感到酸 胀为度,按揉2~3分钟。每天操作1~2 次。

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指导意见 姓名:性别:年龄:体质:气虚质其他: 电话:住址: 情志调摄: 宜保持稳定乐观的心态,不可过度劳神。 宜欣赏节奏明快的音乐,如笛子曲《喜相逢》等。 饮食调养: 宜选用性平偏温、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大米、小米、南瓜、胡萝卜、山药、大枣、香菇、莲子、白扁豆、黄豆、豆腐、鸡肉、鸡蛋、鹌鹑(蛋)、牛肉等。尽量少吃或不吃槟榔、生萝卜等耗气的食物。不宜多 食生冷苦寒、辛辣燥热的食物。 起居调摄: 提倡劳逸结合,不要过于劳作,以免损伤正气。平时应避免汗出受风。居室环境应采用明亮的暖色调。 运动保健: 宜选择比较柔和的传统健身项目,如八段锦。在做完全套八段锦动作后,将“两手攀足固肾腰”和“攒拳怒目增力气”各加做1~3遍。避免剧烈运动。 还可采用提肛法防止脏器下垂,提肛法:全身放松,注意力集中在会阴肛门部。首先吸气收腹,收缩并提升肛门,停顿2~3秒之后,再缓慢放松呼气,如此反复10~15次。 穴位保健: 选穴:气海穴、关元穴。 气海: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 下1.5寸; 关元: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 当脐下3寸。 操作:用掌根着力于穴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每个穴位按揉2~3分钟,每天操作1~2次。 还可以采用艾条温和灸,增加温阳益气的作用。点燃艾条或借助温灸盒,对穴位进行温灸,每次10分钟。艾条温和灸点燃端要与皮肤保持2~3厘米的距离,不要烫伤皮肤。温和灸可每周操作1次。

中医内科指导:心悸的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心悸者首应分辨虚实,虚者系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血、火邪上扰。 心悸的病位在心,心脏病变可以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或亏损,其他脏腑病变亦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及心。故临床亦应分清心脏与它脏的病变情况,有利于决定治疗的先后缓急。 二、治疗原则 心悸应分虚实论治。虚证分别予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但本病以虚实错杂为多见,且虚实的主次、缓急各有不同,故治当相应兼顾。同时,由于心悸均有心神不宁的病理特点,故应酌情配合安神宁心或镇心之法。 三、证治分类 1.心虚胆怯证 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证机概要: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加减。本方益气养心,镇惊安神,用于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少寐多梦,食少,纳呆者。 常用药:龙齿、琥珀镇惊安神;酸枣仁、远志、茯神养心安神;人参、茯苓、山药益气壮胆;天冬、生地、熟地滋养心血;配伍少许肉桂,有鼓舞气血生长之效;五味子收敛心气。 气短乏力,头晕目眩,动则为甚,静则悸缓,为心气虚损明显,重用人参,加黄芪以加强益气之功;兼见心阳不振,用肉桂易桂枝,加附子,以温通心阳;兼心血不足,加阿胶、首乌、龙眼肉以滋养心血;兼心气郁结,心悸烦闷,精神抑郁,加柴胡、郁金、合欢皮、绿萼梅以疏肝解郁;气虚夹湿,加泽泻,重用白术、茯苓;气虚夹瘀,加丹参、川芎、红花、郁金。 2.心血不足证 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证机概要: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本方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作用,重在益气,意在生血,适用于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头晕目眩之症。 常用药: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以资气血生化之源;熟地黄、当归、龙眼肉补养心血;茯神、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 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胸闷心烦,舌淡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或结代,为气阴两虚,治以益气养血,滋阴安神,用炙甘草汤加减以益气滋阴,补血复脉。兼阳虚而汗出肢冷,加附子、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兼阴虚,重用麦冬、地黄、阿胶,加沙参、玉竹、石斛;纳呆腹胀,加陈皮、谷芽、麦芽、神曲、山楂、鸡内金、枳壳健脾助运;失眠多梦,加合欢皮、夜交藤、五味子、柏子仁、莲子心等养心安神。若热病后期损及心阴而心悸者,以生脉散加减,有益气养阴补心之功。 3.阴虚火旺证 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象细数。 证机概要:肝肾阴虚,水不济火,心火内动,扰动心神。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代表方: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前方滋阴养血,补心安神,适用于阴虚血少,心悸不安,虚烦神疲,手足心热之症;后方清心降火,重镇安神,适用于阴血不足,虚火亢

中医药健康教育处方

中医药健康教育处方 健康教育处方 高血压病 (下列方法仅供参考,建设在医生指导下运用) 一(生活 1、居室要安静、舒适,注意休息,眩晕严重时需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 2、合理安排生活,避免熬夜、劳累、紧张、郁闷等不良因素。 3、保持心情愉快,学会自我调适心情。 4、定期检查血压,尤其是高血压病家族史的人更应注意定期检查,至少每年测两次血压。 5、在病情稳定时应该有计划地进行适当活动,可有利于降低血压。 6、高血压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终身服药,不可自己盲目服用药物或不按医嘱服药或自行停用药物。 二(饮食:低盐、低糖、多纤维,戒烟限酒、忌辛辣。 四(食疗 1、花茶:菊花有清热解毒、平肝降压作用,取白菊花20克,沸水泡眼代茶饮,对早期高血压、头痛、头晕、耳鸣效果佳。 2、山楂茶:山楂能改善冠状动脉供血,具有促消化、增进食欲、降低血脂作用。取生山楂30克、何首乌20克,水煎代茶饮。对高血压、冠心病者长期服用效果更佳。 3、决明子茶:决明子可祛风散热、平肝明目、利尿,对高血压、便秘、高血脂症效果佳。取决明子30克、枸杞30克,水煎代茶饮。

4、芹菜粥:芹菜100克,梗米50克,米洗净加水适量煮,将熟时放入芹菜,再煮菜熟,即可食用,降压作用。 备注: 咨询电话:8693933 医生签名: 健康教育处方 中药熏蒸疗法 中药熏蒸疗法又称汽浴疗法,是利用药物加水煮沸后所产生的药蒸汽熏蒸患处,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可以起到疏通气血,活血化瘀,祛风寒湿邪功效,是一种有效的外治法。通过热、药双重作用而起效,温热作用能疏松腠理,开发汗孔,活血通络,松弛痉挛的肌筋;中药作用主要针对不同病症辨正施治,疗病除疾,两者配合而用,则事半功倍,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根据熏蒸的部位,可分为二类,一类是全身蒸熏法;二类是局部蒸熏法;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针对不同疾病不同分型辨证论治,配制相应不同的中药,以4-8味为宜。 适应症: 1、精神科疾病:中风、(偏)头痛、睡眠障碍、抑郁症、焦虑症。 2、骨科疾病:肩周炎、网球肘、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增生性骨关节病、骨折迟愈等。 3、妇科疾病:盆腔炎、附件炎、痛经等。 4、皮肤科疾病:湿疹、寻麻疹、牛皮藓、座疮等。 5、外科疾病:痔疮、前列腺炎等。 6、慢性疲劳综合症、亚健康人群、健康保健。 禁忌症:高血压、心绞痛、急性脑出血、急慢性心功能不全等。 备注:

-中医康复理疗

康复理疗简介 康复理疗:是以传统的中医(经络、穴位、针灸、拨罐、推 拿按摩)理论为基础再结合现代的物理治疗(光、电、声、磁、热)于一体的综合性治疗。它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具有良好的消炎、消肿、止痛、解痉、神经再生和神经修复等功能。常规的设有牵引、针刺、艾灸、推拿、按摩、拔罐、耳穴、梅花针、刮痧、穴位注射、穴位埋线、中药熏蒸及热敷治疗、神经阻滞、三维治疗、高中低频的电疗磁疗、激光治疗、红外线、针刀、蜡疗、冷冻治疗、镇痛治疗等康复新技术。 康复理疗适应症及各种设备的治疗特点: 一、针灸治疗特点:针刺直达疼痛部位,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止痛,调理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等作用,无毒副作用。 适应症:1、内科:脑中风、眩晕、面瘫、失眠、胃脘痛、肋痛。、 2、外科:颈椎病、落枕、肩周炎、网球肘、肌筋膜炎、腰椎间 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退行性变、强直性脊柱炎、 关节退行性变、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面神 经炎(口眼歪斜)、周围神经病损(如尺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腱鞘炎)网球肘、各种软组织损伤、各种骨折恢复、脑震荡等。 3、妇儿科:月经不调、痛经、不孕、小儿遗尿、小儿多动症及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 4、五官科:麦粒肿、急性结膜炎、近视、耳鸣耳聋、鼻渊等。 二、按摩治疗特点:增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输送;促进细胞新陈代谢; 帮助皮下污垢排泄;消除肌肉松弛,恢复肌肤疲劳,同时带走陈旧老化的细胞及杂质。 适应症:颈椎病、落枕、肩周炎、网球肘、肌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脊柱小关节错缝、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 骨关节脱臼等。 三、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治疗特点:药物直接导入局部病灶,其 作用时间长,不损伤皮肤粘膜,不引起疼痛及胃肠道刺激,患者易接受。 适应症:五种类型颈椎病、腰椎病、膝关节病、面神经炎、疤痕增生、眼底出血、视网膜炎。

中医药特色健康教育

中医药特色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怎样体现中 医特色 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生活起居指导, 情志指导, 饮食调护指导, 用药护理指导, 康复护理, 专科护理 生活起居护理的基本原则 顺应自然 平衡阴阳 起居有常 劳逸适度 慎避外邪 形神供养 情志指导 七情内容喜, 怒, 忧. 思, 悲, 恐, 惊, 七情致病损伤五脏. 情志护理的基本原则 诚挚体贴,全面关心 有的放矢,因人施护 清净养神,宁心寡欲 怡情畅志,乐观愉快. 情志护理的基本方法 言语开导 清净养神 移情易性 情志相胜 顺情解郁

饮食调护 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 饮食有节、按时定量 调和四气、谨和无味 饮食清淡、吃忌厚味 卫生清洁、习惯良好 辨证施食、相因相宜 辩药施食、特殊忌口 因人施食、因时施食 按食物性质分类包括热性食物温性食物寒性食物凉性食物平性食物补益性食物 (清补类食物温补类食物平补类食物) 发散类食物 食物的性能 热性食物具有温里祛寒、益火助阳的作用,适用于阴寒内盛的实寒证。如白酒、生姜、葱、蒜、辣椒、花椒等。但热性食物多辛香燥烈,容易助火伤津,凡热证及阴虚者应忌用。 凉性食物具有清热、养阴等作用,适用于发热、痢疾、痈肿以及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里热证。如李子、芒果、柠檬、梨等。凉性食物较寒性食物平和,但久服仍能损伤阳气,故阳虚、脾气虚弱患者应慎用。 补益性食物具有益气、养血、壮阳、滋阴的作用。根据其寒凉温热的不同,分为温补、清补和平补三类。 清补类食物:清补类食物一般具有寒凉性质、有滋阴、清热的作用。适用于阴虚证

或热性病需要补养或调养者,寒证和素体阳虚者慎用或禁用。如鸭、鹅、甲鱼、豆腐、莲子、冰糖等。 温补类食物:温补类食物一般具有温热性质,有温中、助阳、散寒的作用,适用于阳虚证,寒证或久病体弱,禀赋不足需进行补养和调护者,热证和阴虚火旺者慎用或禁用。如羊肉、狗肉、核桃、桂圆等。发散性食物 发散类食物习惯上称为“发物”,是中医饮食调护中应十分重视的一类食物。发散类食物多腥、膻、荤、臊,食之易于动风生痰,发毒煮火助邪,诱发旧病尤其是皮肤病,或加重新病。比较典型的发物大部分海腥类。禽畜类中的猪头、鸡头、公鸡、狗肉、驴肉、各种野味、蔬菜中的蘑菇、香椿、葱、蒜、生姜、辣椒,虾、蟹,以及紫菜、胡椒、花椒、白酒等。 按食物的味分类分为辛味食物甘味食物酸味食物苦味食物咸味食物 补气类:粳米、糯米、小米、黄豆、豆腐、牛肉、鸡肉、兔肉、鹌鹑、鸡蛋、鹌鹑蛋、土豆、胡萝卜、大枣等,用于气虚证。 补血类:猪肉、羊肉、猪肝、羊肝、牛肝、甲鱼、海参、菠菜、胡萝卜、黑木耳、桑椹等。用于血虚证。 滋阴类:鸡蛋黄、鸭蛋黄、甲鱼、乌贼、猪皮、鸭肉、桑椹、枸杞子、黑木耳、银耳等,用于阴虚证。 补阳类:羊肉、狗肉、鹿肉、兔肉、羊肾、猪肾、鸽蛋、鳝鱼、虾、韭菜、枸杞子、刀豆、黑桃仁等,用于阳虚证辛温解表类:生姜、大葱、蒜等,用于风寒感冒。 辛凉解表类:杨桃、茶叶、豆豉等,用于风热感冒。

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中医诊疗方案

心悸(心律失常一室性早搏)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8月)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 (1) 主要症状和脉象:自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跳动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自主。脉象见数、促、结、代、缓、沉、迟等。 (2) 次要症状: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颤抖乏力,头晕等。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汗出肢冷,或见晕厥。 (3)常有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烟酒等诱发因素。 2.西医诊断标准:(鉴于室性早搏多并发于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内分泌或电解质异常,所以本科室对于该类病人常选择血液化验、心脏彩超、Holter、冠脉造影等助诊。) (1)临床表现 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不适,部分病人还可以出现心前区重击感、头晕、乏力、胸闷,甚至晕厥;较轻的室性期前收缩常无临床症状。 体征:心脏听诊有提前出现的心搏,其后有较长的间歇,提前出现的室性期前搏动的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有时仅能听到第一心音。桡动脉搏动有漏搏现象。 (2)心电图特征 ①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限>0.12s,其前无P波,其后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期,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②室性早搏的类型:室性早搏可孤立或规律出现。每1个窦性搏动后跟随一个室性早搏,并有规律出现两次以上者称为室性早搏二联律;每2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一个室性早搏,并有规律出现两次以上者称为室性早搏三联律;连续发生2个室性早搏称成对室性早搏;连续3个以上室性早搏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位于两个窦性心律之间的室性早

6-12月龄儿童中医保健处方

6-12月龄儿童中医保健处方 儿童姓名出生日期:年月日编号: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是针对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和 主要健康问题,通过对家长开展中医饮食起居指导、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 改善儿童健康状况,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一)儿童6-12月龄饮食调养 6月龄:采取母乳喂养或配方牛乳800毫升. 辅食:蛋50克,米面类50克,鱼肉20克,猪瘦肉25克,豆浆10克,蔬菜水果 50克. 辅食添加可酌量给予咸食,以满足小儿钠氯的生理需要,一般食盐量 2.5~5 克/天,初食时量宜更少。适当增加辅食次数,为断奶作准备. (二)儿童0~36月龄起居调摄 1.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夜间睡眠、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 2. 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适时把尿;培养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 3. 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4. 春季注意保暖,正确理解“春捂”;夏季纳凉要适度,避免直吹电风扇,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秋季避免保暖过度,提倡“三分寒”,正确理解“秋冻”;冬季室内不宜过度密闭保暖,应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5. 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以增强体质。 (三)推拿方法 1. 摩腹(6、12月龄) (1)位置:腹部。 (2)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次1~3分钟。 (3)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2. 捏脊(6、12月龄) (1)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2)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见图1)。施术从长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示指与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4~6遍。从第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据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便加强疗效。在第5遍捏拿儿童脊背时,在儿童督脉两旁的脏腑俞穴处,用双手的拇指与示指合作分别将脏腑俞穴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础上,提拉一下。捏拿第6遍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儿童腰部的肾俞穴处,在原处揉动的动作中,用拇指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力,揉按结合(见图2)。 (3)功效:具有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的作用。 图1 捏脊手法示意图2 捏脊操作示意 4. 注意事项 (1)根据需要准备滑石粉、爽身粉或冬青膏等介质。 (2)操作者应双手保持清洁,指甲修剪圆润,防止操作时划伤小儿皮肤。 (3)天气寒冷时,要保持双手温暖,可搓热后再操作,以免凉手刺激小儿,造成紧张,影响推拿。 (4)手法应柔和,争取小儿配合。 (5)局部皮肤破损、骨折不宜按揉。 医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指导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指导 中医药保健指导 体质辨识结果:平和质 中医药保健指导: 一、情志调摄: 宜多参加社会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宜保持开朗舒畅的情绪。二、饮食调养: 宜丰富饮食的种类,形成多样化的饮食习惯,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 建议选择具有健脾、滋肾作用的饮食,如小麦、黄豆、山药、豆腐、木耳、苹果等。 参考食疗方:山药扁豆粥——山药30克,白扁豆1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制作:将粳米淘洗干净,山药切片,白扁豆洗净;将粳米、白扁豆放入锅内,加水适量,臵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熬煮至八成熟时,加入山药片、白糖,继续熬煮至熟即成。本粥有补益脾胃的作用。 三、起居调摄: 应持之以恒地保持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宜食后即睡。四、运动保健: 建议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每日进行半小时,1小时的有氧运动。推荐保健运动为八段锦、太极剑以及太极拳。 五、穴位保健: 选穴:足三里、气海;

定位: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气海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操作:点按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气海穴,足三里穴可以两侧穴位同时操作。每次按压操作5,10分钟,每日两次,10天1个疗程。六、其他: 体质 辨识结果:气虚质 中医药保健指导: 一、情志调摄: 宜多参加社会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宜多与别人交 谈、沟通,以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生活。 二、饮食调养: 宜多食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粳米、小米、黄米、大麦、黄豆、白扁豆、豇豆、蚕豆、豌豆、土豆、白薯、红薯、山药、胡萝卜、香菇、鲫鱼、鹌鹑、鹅肉、羊心、羊肚、莲子、蘑菇、芡实、栗子、人参等。少吃具 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槟榔、空心菜等。 参考食疗方:(1)黄芪童子鸡——童子鸡1只,生黄芪15克,葱、姜、盐、黄 酒适量。 (2)山药粥——山药30克,粳米180克。制作:将山药和粳米一起入锅加清水 适量煮粥,煮熟即成。此粥可在每日晚饭时食用。本粥具有补中益气、益肺固精的作用。 三、起居调摄: 气虚质者卫阳不足,易于感受外邪,应注意保暖,不要劳汗当风,防止外邪侵袭。避免劳累:劳则气耗,气虚质者尤当注意不可过于劳作,以免更伤正气。 for computer software engineering GB/T50314-2000 of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GBJ232- 92 intelligent building weak design construction figure set GJBT-471 2. system description this times engineering weak design including: hours a Kok information

心悸中医辨证论治

四.心悸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以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惊悸是因惊恐而诱发的自觉心跳不安的病症,怔忡是不因惊恐而发的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心悸一般多成阵发性,每因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而诱发,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 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神经症等凡具有心悸临床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 心悸的形成常与体质虚弱、饮食劳倦、情志失调、感受外邪或药物中毒等有关。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脾胃虚弱,或久病失养,房劳过度,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而发心悸;嗜食肥甘厚腻,煎炸炙煿,蕴热化火生痰,或损伤脾胃,痰浊内生,痰火扰心而发心悸;或平素心虚胆怯,如突遇惊恐,或悲伤过级,忤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心悸;或心气素虚,风寒湿杂至,合而为痹,痹病日久,内舍于心,痹阻血脉,心血运行不畅,而发心悸;或用药过量或毒性较大,损及于心,如乌头、附子,如西药洋地黄、阿托品、奎尼丁等,均能引发心悸。 心悸的病位主要在心,但其发病与脾、肾、肺、肝四脏功能失调

有关。心悸有虚实之分,但一般是虚多实少,气血虚或心阳虚伪其本,痰火瘀阻为其标。如及时治疗,多能好转或痊愈;若病久,气血阴阳严重亏虚,治疗颇为棘手,预后较差;病情继续发展,可见阴阳俱损、心阳暴脱等危重证候,若得不到及时抢救,可致猝死。 【辩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心悸多虚实相兼,虚指脏腑气血阴阳的亏虚,实 指痰饮、瘀血、火邪上扰。在正虚方面,即一脏虚损者重。在 邪实方面,一般而言,单见一种夹杂者重。 2.辨脉象变化一般认为,数脉主寒;脉有力为实,无力为 虚。阳盛则结。脉数滑有力为痰火,涩脉多提示有瘀血,迟而 无力为虚寒,脉象迟、结、代无力者,一般多属虚寒,结脉多 提示气血凝滞,代脉常见元气虚衰、脏气衰微。若脉虽数、促 而沉细,微细,伴有面浮肢肿,动则气短,形寒肢冷,舌淡者, 为虚寒之象。其中凡久病体虚而脉象弦滑搏指者为逆,病情重 笃而脉象散乱模糊者为病危之象。 3.辨心悸的轻重从引起心悸的原因、发作的频率、病程的 长短及伴随症状区分心悸的轻重。如因惊恐而发,时发时止, 伴有痰热内忧,胆气不舒者较轻;心悸频发,病程已久,脏气 虚损,痰瘀阻滞心脉者较重。即惊悸较轻,怔忡较重,发作急 骤,伴有亡阳者多危重。 (二)辨证分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