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评点对中国叙事学的意义

明清小说评点对中国叙事学的意义
明清小说评点对中国叙事学的意义

全文显示(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其他类1998年:YD)

当前库: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其他类1998年

明清小说评点对中国叙事学的意义

【原文出处】南开学报:哲社版

【原刊地名】津

【原刊期号】199801

【原刊页号】60~67

【分类号】J2

【分类名】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复印期号】199804

【作者】郑铁生

【作者简介】郑铁生天津外国语学院300204

【内容提要】明清小说评点关于叙事方式的论述,指明中国小说的源头之一是史传文学,尤其是《史记》在叙事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影响了历代叙事文学,特别是明清小说。史传文学与明清小说在叙事方式上的血缘关系,主要表现在两者都是由一系列单元结构组成的,但明清小说又突破了《史记》的形式局限,形成一个以单元结构为基础的有机艺术整体。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三国演义》《水浒传》和《金瓶梅》分别代表了三个不同形态的发展阶段,即由虚实相融到以虚为主以至完全虚构。这三部小说在创作实践上丰富并发展了中国叙事学,而明清小说评点则是在理论上予以总结升华,使其具备理论形态。

【关键词】小说评点/叙事学/史传文学/叙事方式/单元结构

【正文】

中国古典小说叙事学思想主要表现于小说评点之中。

明清小说评点的代表著作是金圣叹、毛宗岗、张竹坡、脂砚斋等人的著作,中国小说叙事学是以这些第一流的代表性著作为主要内容。我们把他们对古典小说与《史记》相比附的评点作为一个专题,展开对中国小说叙事思想的探讨。

一、明清评点家将古典小说名著与《史记》相比附阐释的基本思想

第一,明确点出古典小说名著叙事方式的源头,是出自史传文学。

我们知道:中国小说的产生是史乘分流的结果。虽然古人所云“小说”的概念与我们今日不同,但直到明清评点家,都毫无例外地指出中国小说的源头之一是史传文学。而且由此还引发了围绕历史演义审美素质问题的论争,焦点是历史小说允许不允许虚构。这已经涉及到叙事思想的深层结构,即叙事主体的作用。也就是叙事主体对叙事材料的消化与掌握,

以及对叙事方式的调度与控制问题。不过,这些思想既散见在零碎的点评上,又没有得到系统和规范的整理。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如日本学者冈崎由美曾“把志怪小说对事件进行记述的叙事方式,归纳为‘解释性的叙述’、‘地理博物志体的叙述’、‘五行志体的叙述’、‘纪传体的叙述’和‘故事性的叙述’等,并指出,除了‘故事性的叙述’之外,其它的记叙模式都导源于历史著作,‘是历代知识阶层通过撰史的传统而一直继承下来并牢固掌握的叙事模式’。”〔1

〕这是从叙事学思想论述了史传文学与小说的关系。志怪小说只是中国古典小说的萌芽和发轫阶段,直到明代臻于成熟的中国古典长篇小说所体现出的叙事思想,才更充分地展示出与史传文学的血缘关系。清代评点家金圣叹指出:“《水浒传》方法,都从《史记》出来,却有许多胜似《史记》处。若《史记》妙处,《水浒》已是件件有。”〔2〕毛宗岗、张竹坡等人也将《三国演义》、

《金瓶梅》与《史记》相比附。可见《史记》的叙事方式对中国古典小说影响之深。

第二,注重古典小说创造的整体结构与《史记》纪传体叙事结构相比较。

明清评点家将古典小说名著与《史记》相比附的最突出之处,是着眼于艺术结构的整体性。他们不仅强调结构内部的“关系”,而且看重结构中不同位置所具有的“功能”。如毛宗岗说:“三国叙事之佳,直与《史记》仿佛,而其叙事之难则有倍难于《史记》者。《史记》各国分书,各人分载,于是有本纪、世家、列传之别。今《三国》则不然,殆合本纪、世家、列传而总成一篇。”〔3

〕这段评点同上段所引金圣叹对《水浒》的评点是一致的,只是表达得更明确、更突出了古典小说的整体结构与《史记》纪传体的区别。张竹坡评点《金瓶梅》也强调这一点,他说:“《金瓶梅》是一部《史记》。然而《史记》有独传,有合传,却是分开做的。《金瓶梅》却是一百回共成一传,而千百人总合一传,内却又断断续续,各人自有一传。固知作《金瓶梅》者必能作《史记》也。何则?既已为其难,又何难为其易。”〔4

〕清代三位杰出的评点家所见如此之同,本身就说明了作为小说叙事文本的形式要素之一的结构原则:整体性,是小说家在叙事方式上最先考虑的,如何将内容进行整体安排与设计,即“怎么说”而不是“说什么”。赋予不具形式的素材以形式,这是小说家

的艰巨使命。

第三,指出了史传作者与小说家关于叙事方式在思维上的区别。

金圣叹有一段话为历代研究家解读时所重视。他说:“某尝道《水浒》胜似《史记》,人都不肯信,殊不知某却不是乱说。其实《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以文运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却要算计出一篇文字来,虽是史公高才,也毕竟是吃苦事。因文生事即不然,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5

〕金圣叹指出《史记》与《水浒》在叙事方式上的区别:一个是以文运事,一个是因文生事。这里的“文”泛指文章的写作;“事”即文章所要记叙或描写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所谓“运事”,是根据既有的历史社会生活客观如实地通过文章记载描叙出来。虽容许“悬想事势”,在一些细节上可以有所取舍或补充,但写作中必然受到史实的限制。而“生事”则是基于文章写作的需要,作者可以突破历史的框架凭借想象去虚拟描写未曾发生过但却有可能出现的事情,在叙事上具有主观创造的广阔天地。虽然都是叙事文本,但前者叙事方式是“死象之骨”式的还原,后者叙事方式是“信马由缰”式的虚构。这已触及到小说创作思维的一个本

质特征——虚构。金圣叹第一次明确地划分了二者的区别,把虚构作为古代叙事思想的重要方面,使中国小说叙事艺术脱离了史传文学“征实”的观念,这是一次理性的升华。

二、明清评点关于史传文学对中国小说叙事学的贡献与局限

明清评点家将古典小说与《史记》相比附阐释的基本思想,总括起来,就是对史传文学开拓中国小说叙事学的贡献与局限的认识。为了清楚地解读这种认识的思维过程,必须首先回到《史记》的叙事文本,分析其结构和特征,进而研究这一叙事方式对中国小说叙事学有什么样的贡献和局限。

《史记》的结构方式是以通古今之变为指导思想,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叙事方式交互相映来展现的。尽管各种形式有自己构思和立意的独特性,但总的脉络,其纵向是表现不同历史时期天下大势的基本态势,主要体现在本纪和表的形式里;其横向是展示历史事件的发展演变,历史人物的兴衰际遇,主要体现在以历史人物为中心的世家、列传和少数几篇本纪的形式中。这样就构成了《史记》叙事方式的最大特点,是以历史人物的活动和运作为半径,有选择地把相关的人物和事件组织

在同一圆环之中,从而形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比如《秦始皇本纪》概括秦统一六国及建立中央集权制的过程,围绕这一主脉的重要谋臣和统帅的列传,则有王翦、吕不韦、荆轲、李斯、蒙恬等人的列传。列传围绕本纪叙事,为描绘历史典型环境和塑造人物性格提供了驰骋的艺术天地,这就是司马迁采用纪传体比之《左传》叙事记人超越的地方。其最大的优长就是叙事记人较为集中,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整体性叙事结构。而不像《左传》采用编年体叙事方式记人叙事,有时不得不依靠倒叙、插叙的方法使人物和故事相对集中。因为那样毕竟容易切碎人物和故事的整体性,因而不免影响到形象的丰满程度。显然,这里强调的不是艺术表现手段,而是叙事结构整体性的功能。

(一)纪传体相对独立的整体性叙事结构所展现的社会关系,最易显露人物性格。

《史记》刻画人物性格的巨大成功,并非撰写史书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其根本追求是严格按照历史事实实录,即使做过一些取舍和勾沉,但相对而言,还能够客观地保留历史原貌,准确地记叙某一个历史发展阶段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世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中,某一事物的性质,只有在同其他事物的联系中,才能反映和显露出来。人物性格也是如此,人与人之间不仅有激烈的冲突和碰撞,而且有各种各样的复杂微妙的矛盾关系。人们的复杂微妙的心理、欲望和情感,都会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自然流露,从而形成不同性格的特点、层次和深度。因而,准确地记录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就会产生“关系出性格”的艺术效果。《史记》纪传体的叙事方式无疑是这一艺术规律的体现。

“关系出性格”的艺术规律与史传文学叙事结构方式具有怎样的内在联系?所谓“结构”就

“关系”在整体性结构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把各部分、各层次联系起来组合成一个整体,

历史就是一部人际关系史。由于史传文学实录历史上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因而它不仅反映了不同阶层的人的性格是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形成,而且,也描绘出每一性格的特点、层次和深度怎样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来。这就是结构中“关系”的功能作用。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结构正是汲取了《史记》的优长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充分运用与体现了“关系出性格”的艺术规律,其不同于史传文学之处,就在于作家不是实录历史而是进行了主观的艺术

创造,“把现实世界的各部分加以改变、替换、缩小、扩

大,由此造成一个自己的整体,以表达他自己的意图。”〔6

〕这就意味着所有古典小说的叙事结构都是在现实基础上进行艺术虚构,它既要“剪裁”现实,即对生活素材予以取舍,在构思中确定其详略;同时又要“丰富”现实,即依据想象补充现实所未提供或缺乏的——按照生活的逻辑却可能出现的。

(二)纪传体叙事结构为了事件和人物的完整性也需要虚构。

历来史学家都认为史传文学作品应是秉笔“实录”,如班固评论《史记》时说:“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然而,从史传文学早期的著作《左传》开始,就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虚构。例如《左传》记述晋灵公失其为君之道,豪侈、昏庸、残暴。朝臣赵盾多次进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闢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7〕其中鉏麑话是内心独白,

即使形之于声,他作为刺客也会避开人们的耳目。有谁还能够听得到呢?显然是作者为了塑造一位血肉丰满的忠义之士,虚构了鉏麑这段话。至于《战国策》虚构之处每每可见,司马迁就已发现:“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8

〕至于司马迁自己,为了事件和人物的完整性,也常常虚构细节。如《史记·外戚世家》记载,“汉王入织室,见薄姬有色,”“是日召而幸之。薄姬曰:‘昨暮夜妾梦苍龙据吾腹。’高帝曰:‘此贵徵也,吾为女遂成之。’一幸生男,是为代王。”〔9〕这段高祖和薄姬的私房话,怎么会被人听到呢?显然是司马迁为逝去的人物虚饰的。针对史书中的这类记述钱钟书先生曾指出:“上古既无录音之具,又乏速记之方,驷不及舌,而何其口角亲切,如聆罄欬欤?”钱先生认为“盖非记言也,乃代言也,如后世小说、剧本中之对话独白也”。系作者“设身处地,依傍性格身分,假之喉舌,想当然耳”。〔10〕

史传文学中存在着虚构的现象,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史传文学中虚构的性质和功能。虚构的实质是想象。史传文学系统和俗文学系统中的想象是不同的,前者是客观支配和制约主观,其走向是从客观到主观,要求主观不断地去符合客观,达到历史的真实;而后者是主观支配客观,其走向是从主观到客观,达到艺术的真实。

(三)《史记》结构的局限性及给明清小说家带来的追求和突破。

《史记》是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构成的叙事结构,并且每一种体例都有其本身叙事方式的根据。除“八书”而外,其余都可以按历史阶段进行排列和对照。如:五帝三王时代本纪4篇表1篇列传1篇

春秋时期表1篇世家13篇列传6篇

战国及秦本纪2篇表1篇世家4篇列传21篇

楚汉之间本纪2篇表1篇世家1篇列传6篇

汉高、惠、文、景时期本纪3篇列传12篇

表6篇世家12篇

汉武帝时期本纪1篇列传20篇

按史学家一般的说法:在《史记》整体结构中,本纪与表是纲,世家与列传是目。但从五种形式的简单对照,便会发现,这种纲与目的关系从形式上看,并不是对应的关系。其一,一般情况下,世家和列传围绕本纪和表叙事,但有时也不尽然。如五帝三王时代,本纪4篇,世家空缺,列传只有1篇。这因为殷商以前的史料少,不确切。

周前半时期材料残缺,著录不详。可见,细节的缺乏不能不说是这一历史时期撰写人物列传少的原因之一。其二,春秋这一历史阶段,没有本纪,编年叙事除去表1篇外,大都展现在世家之中。《史记》世家30篇,

春秋就占了13篇之多,不能不说是一个例外。从内容上审视,五霸更相盛衰构成了春秋时期政治趋势的主要内容,却没有像秦那样能成为整个发展大趋势的一条主脉,一统天下。虽然司马迁特别重视秦国,十二本纪中秦就占了两篇,但列国世家也应视为《秦本纪》一样地位的历史载体,与本纪不是纲与目的关系,而是层次的不同。其三,本纪中像《项羽本纪》、《高祖本纪》等记述的是时势主宰者的事迹,虽然体现出了本纪所具有的纲纪天下的重要意义,但其叙事方式类同为人物立传的世家和列传。所以,这一段历史更替演进的编年记事,更多的则是由《秦楚之际月表》来承担的。以上这些现象说明历史内容的复杂多样,并不能用整齐一律的形式去分割和记载,往往体裁名称相同,其实功能殊异。

作为一部通史,虽然对结构整体性的追求,“稽其成败兴坏之理”,是司马迁撰著通史的基本指导原则和主要目的,并贯穿和体现在五种形式中,时时处处、方方面面都是在“通古今之变”的基础上,总结历史发展演变的法则之“理”。但毕竟因“各国分书,

各人分载”的独立性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割现象,于是在形式上他不得不采取某种办法。如“互见法”是司马迁使用极普遍的方法。有时在文中注明,如“其事在《商君》语中”(《秦本纪》),“语在《晋》事中”(《赵世家》),“语在《田完世家》中”(《滑稽列传》)等等。有时不标出,而实际上在运用。例如项羽政治上军事上的错误没有在《项羽本纪》中叙述,都在《淮阴侯列传》和《高祖本纪》中做了披露。《高祖本纪》对刘邦没有更多的微辞,但在《项羽本纪》却再现了刘邦无赖、冷酷的嘴脸,在《张丞相列传》中栩栩如生地刻划了他是个酒色之徒。对汉武帝亦是如此,如对他的揭露和讽刺,在《封禅书》、《平准书》、《酷吏列传》中都分别做了细致的表述。尽管司马迁采用“互见法”有一定的补益作用,但它毕竟受到五种体裁形式的制约,有一定的限度。也就是说它还达不到结构的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整性的统一。然而,这种努力和追求却为中国古典小说提供了开拓道路的视野,那些具有创作天才的小说家无不在情节结构潜在的内在联系的形式构架上呕心沥血,建造长篇小说整体性的叙事结构。这一点美国学者浦安迪已经看到了,他说:“研究中国小说的现代学者们惊讶地发现传统的古典小说评点家早就十分重视小说的结构问题,其实,今日所谓‘结构’一语,早已在明清时代评阅者的词汇中出现过。”〔11〕

三、古典小说名著在叙事结构方式上的开拓及其理论意义

古典小说名著在叙事结构方式上,突破了《史记》的局限性,向整体性叙事结构开拓。深刻地认识这一问题,必须将明清小说评点与特定的对象结合在一起,皮亚杰指出:“在把种种结

构同它们的来源切断时,人们才可以把结构当作是形式化的本质;当结构不是停留在字面上,也就是把结构重新放进它们的来源中去时,人们才能重新建立起结构与发生构造论即历史构造论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和与主体的种种活动之间的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12〕小说的结构总是来自叙事主体与叙事客体的结合,《三国演义》、《水浒传》和《金瓶梅》三部著作的叙事结构方式的不同形态,已清楚地显示出发展的阶段性。

作为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叙事文本的结构方式,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时空交错的艺术主线和副线贯穿整个叙事结构。主线是三足鼎立的形成、发展和衰亡,直至三国统一;副线有五条:1.汉朝皇室与挟天子的豪强董卓、曹操

和曹丕的矛盾;2.曹魏集团在扫荡群雄中崛起,统一北方,与孙、刘争霸;3.孙吴集团巩固江东,鼎足一方,与曹、刘争霸;4.刘蜀集团夺取蜀川,与曹、孙争霸;5.司马氏集团权力膨胀,代魏灭吴,一统天下。这五条副线与主线,或是并行关系,或是交合关系,囊括了近百年三国历史的主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二是在时空交错的历史网结中,形成了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性格有机组合的十六个单元结构。即1.董卓之乱;2.豪强争霸;3.官渡大战;4.三顾茅庐;5.刘备转战;6.赤壁大战;7.三气周瑜;8.刘备取川;

9.争夺汉中;10.

关羽之死;11.曹丕篡汉;12.夷陵大战;13.七擒孟获;14.六出祁山;15.九伐中原;16.曹魏灭蜀。这些单元结构长短不一,长的有十几个章回,短的也有三四个章回,但都与艺术主线或副线丝丝相扣。

《三国演义》艺术结构的基本框架与历史相去不远,即小说中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都是有史可据的。但作为小说艺术把握历史的叙事结构方式,它既是再现历史生活的载体,又有其独具的审美形态,这就是依据对历史生活中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在历史人物的原形基础上进行的艺术虚构,使群体历史人物性格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尽管人们还可以从《三国演义》中分剥出史书的素材,但这些素材经过虚构,一旦形成一个整体性的艺术形象后,就已经不能分出哪些是实,哪些是虚,而是具有艺术生命而且反映历史真实的新的形象、新的性格。这正是小说家作为叙事主体对叙事客体的控制机制。可见,所谓突破史传文学叙事方式的局限,就是加强叙事主体性的控制和调节。例如时空控制,《三国演义》第25—85回,即公元200—222年,主要反映三国鼎立的形成和发展,是小说主体部分,虽说只有23年的历史,却占了60个章回。而主体之先后两个阶段长达74年的历史,也是60个章回。由此观之,时间和空间在小说审美形态中不是作为元素而存在,而是作为关系而存在,因而,就有一个小说家如何调整和平衡审美与现实时空的差别问题。小说家主体意识的介入和渗透,正是审美创造的需要,即对现实时空关系进行错位、变形和强化等艺术处理。

《水浒传》只借助历史的一个简单框架,比《三国演义》发挥艺术虚构的天地更为广阔,但叙事方式从《史记》纪传形式里寻取借鉴则很明显,它始终是以刻画人物性格为主,特别是第71回以前尤为显著。可贵的是它突破史传文学的局限,构建了一部整体性的艺术

大厦。《水浒》的叙事方式是由十个单元结构和众多的小单元以及结合部组成的。即:五个人物单元结构:1.鲁智深;2.林冲;3.武松;4.宋江;5.卢俊义。五个事件单元结构:受招安、征辽、征田虎、征王庆、平方腊。人物单元与事件单元相互融汇,例如:鲁智深单元结构,便是由“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以及第17回“攻打二龙山”、第57回—58回的“救护桃花山”、“聚义打青州”等完整的九个故事情节构成的。而小单元则是指相对短小的故事情节与相对少数的人物,象杨雄、石秀小单元,是从第44—46回由二人结拜、杨妻通奸、石秀杀嫂、奔赴梁山的故事组成。

《水浒》的单元结构与单元结构之间、单元结构与小单元之间的组合,不是线性的连接,而是一种结构的吻合和转换。金圣叹直观地感悟到了《水浒》叙事结构的整体性和转换性,他说:“有全锦在手,无全锦在目;无全衣在目,有全衣在心;见其领,知其袖;见其襟,知其帔也。夫领则非袖,而襟则非帔,然左右相就,前后相合,离然各异,而宛然共成者,此所谓裁之说也。”〔13〕“如《水浒传》七十回,只用一目俱下,便知其两千余纸,只是一篇文字。中间许多事体,便是文字起承转合之法。”〔14〕“看他一路无数小文字,都复有一丘一壑之妙,不似他书,一望平原而已。”〔15〕《水浒》叙事结构转换和组合的机制,就是上面提到的结合部,具体的说便是在社会化性格系统中性格与性格撞击和咬合处,事件与事件交合的临界点,最后梁山好汉都在“义气”的情结下走到了一起,形成梁山大聚义。结合部转换和调解形态有如下几种:互动式、穿插式、平行式、串联式、统领式、层递式等。例如:

1.互动式:鲁智深单元结构在第7回转入林冲单元结构,

不是简单的连接,而是一种互为因果的联系,是一种互动式的情节结构形态。林冲受到高俅的陷害,激起鲁智深的愤怒,拔刀相助,大闹野猪林,从棒杀下救出了林冲。一方面使林冲的故事得以发展,另一方面也深化了鲁智深不畏强权的性格。2.穿插式:武松与宋江的单元结构是互相穿插的。从第19回开始写起——宋江私通晁盖、怒杀婆惜、被义释而逃身,至第21回与武松相遇。一个是倾慕仗义疏财,颇有英名;一个是平生爱好结交江湖好汉,二人一见钟情。接下便插入武松的故事:景阳岗打虎、兄弟话别情、怒杀潘金莲、刺配孟州道、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

、夜走蜈蚣岭、醉打独火星,直到第31回在孔家庄又遇宋江,转入宋江单元结构。3.平行式:杨志押送生辰纲与晁盖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是并行发展的,直到黄泥岗交叉,以后又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杨志二龙山落草,晁盖上梁山举事。4.串联式:智取生辰纲的筹谋过程,晁盖等七人采取单个人串联的方式聚义东溪村。5.统领式:宋江三次上梁山,却为梁山三次聚义了无数个山头,34名好汉,占108将的五分之一强。6.

层递式:如三山聚义,一是桃花山与二龙山联合作战;二是又联合白虎山,形成三山对敌;三是与梁山联合。这种多层次、相递进的方式表达了群雄上梁山,百川归大海之势。由此观之,《水浒》叙事结构比之《三国演义》,标示着当时人们在对小说的审美特性的认识上有了质的飞跃。金圣叹不仅用简洁的语言划清了史传文学与小说创作的区别,而且深刻地指明了小说的叙事方式:“为文计,不为事计”,是有叙事根据的,一方面遵循社会生活的法则;一方面遵循审美规律。因此,它反映的艺术真实,“皆未必然之文,又必定然之事。”这种深刻的见解,是对传统文论的一次巨大的突破。

《金瓶梅》的艺术风范有很多新的特点,从叙事方式上尤其值得研究,它比《三国演义》、《水

浒传》更加接近近代小说的观念,它纯粹是文人的创作。正如美国学者浦安迪指出的:“我们必须正视一个事实,即《金瓶梅》除了曲演《水浒传》的一个插曲以外,文学史家始终找不到任何既存的先行说书传统可以与之相联。”〔16〕换言之,《金瓶梅》的叙事方式完全是艺术虚构的产物。

《金瓶梅》的叙事结构也是由单元结构组合而成的:

1.第1—12回西门庆与潘金莲的故事;

2.第13—21回

西门庆与李瓶儿的故事;3.第22—26回西门庆与宋惠莲的故事;4.第27—32回西门庆生子加官;5.第33—38回西门庆结交上层官吏;6.

第39 —46回西门庆妻妾争宠;7.第47—49回西门庆祸福双至;8. 第50

—59回潘金莲与李瓶儿争斗;9.第60—68回李瓶儿之死;10.第69

—79回西门庆之死;11.第80—89回潘死梅嫁;12.第90—100回

陈经济与春梅的故事。这些单元结构的故事一直沿着三条线索交互展开,一条是西门庆的商业活动和政治活动,钱和权形成他豪奢、享乐、奸淫的基础,并贯穿其暴发以至衰落的短暂的一生。这是前80回的一条主线。辅之两条副

线,一是妻妾争宠,明争暗斗直至败亡四散;另一条是陈经济的淫荡和败落,在前80回中是一条副线,80回以后上升为主线。整部书的叙事结构浑然一体,其整体性超过了《水浒传》。

从分析三部名著的叙事结构来看,尽管色调和风貌各不相同,但结构方式都是以单元结构为基础组合的。这就说明结构的形式原则都是对故事层的关系作出设计和安排。而能否具有审美价值的关键,不仅在于对故事层的关系如何设计和安排,而且在于对故事层的关系的分寸感掌握如何,也就是这种设计和安排是否合情合理,合人性之情,合社会生活之理。张竹坡说:“做文章,不过是‘情理’二字。今做此一篇百回长文,亦只是‘情理’二字。”〔17〕这就为虚构的叙事方式指明了根据所在。《金瓶梅》前后出现的大批的才子佳人作品,男女爱慕,或是一见钟情,投桃报李,心心相印;或是才子侠义,佳人动情,私定终身;或是才女出众,情郎倾慕,日夜相思。这些作品都不乏对故事层的设计和安排,但由于作者思想平庸,淡化了现实生活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虚构的作品往往在强调现实生活的某一方面特性时,舍弃了其它方面的特性,使原来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嵌入了作者主观的框子之中,显得浅薄而单调,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审美价值,从而与《金瓶梅》相形见绌。这便是《金瓶梅》叙事方式及其叙事根据给我们的深刻启迪。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梳理出中国叙事学思想的几个基本点:

(一)中国史传文学的丰富,特别是《史记》达到的叙事艺术的高度,举世都是不可比拟的。史传文学影响了中国一代代文人,也影响了以后辉煌的明清小说和戏剧。可以说《史记》是中国叙事学的典范作品。因此明清小说评点家每每将其与小说相比附。金圣叹评点《水浒》、《西厢》时,常常从叙事方法上指出其得益于《史记》之处,可以看出,《史记》在审美范式与写作方法上,为中国叙事学理论奠定了实践的基石。

(二)史传文学与明清小说在叙事方式的血缘关系,主要表现在结构原则上,即单元结构。《史记》与明清小说都是由一系列单元结构组合的,二者的区别是明清小说突破了《史记》的形式局限,形成一个以单元结构为基础的有机艺术整体。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三国演义》、

《水浒传》、《金瓶梅》分别代表了三个不同形态的发展阶段,即虚实相融、以虚为主到完全虚构,通过小说叙事主体的创作实践,为

中国叙事学理论的发展和丰富,开拓了一片片崭新的天地。衡量它们的美学价值不完全在于叙事方式形式上的设计与安排,因为这些归根到底都是叙事技巧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虚构的艺术作品的叙事根据,是否准确地把握了社会关系的分寸。只要在作品中保留了社会生活真实的风貌,就会揭示社会本质的深层结构,就能够做到“关系出性格”。违反这一规律,无论是怎样的虚构,都是缺乏现实基础和历史深度的平庸之作。

(三)明清评点小说叙事结构方式,与西方六十年代兴起的结构主义叙事学有许多相通之处。尽管双方没有信息传递的可能,但却表现出审美思维的共同规律和可以互相理解的“话语模式”。虽然理论抽象大不相同,但不等于明清小说评点缺乏宏观上的把握。对叙事方式的评点,已经涉及到了叙事结构的整体框架,结构原则,叙事主体对叙事文本的控制和叙事方式的审美根据等叙事学理论的一系列问题。不过这些精辟的论断往往淹没在欣赏批评、章句指要、主观臆想等琐碎的片言只语之中,以至往往给人造成理论视野上的误导。

注释:

〔1〕宁宗一主编:《中国小说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年版,第545页。

〔2〕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金圣叹全集》(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8页。

〔3〕毛宗岗:《读三国志法》,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4页。

〔4〕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齐鲁书社1987 年版,第35页。

〔5〕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金圣叹全集》(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8页。

〔6〕徐岱:《小说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1页。

〔7〕《晋灵公不君(宣公二年·左传)》,见《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73页。

〔8〕司马迁:《苏秦列传》《史记》(第七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77页。

〔9〕司马迁:《外戚世家》《史记》(第六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71页。

〔10〕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79 年版,第164—165页。

〔11〕〔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1页。

〔12〕〔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03页。

〔13〕金圣叹:古本《水浒传·序一》,《金圣叹全集》(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5页。

〔14〕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版本同上第18页。

〔15〕金圣叹:古本《水浒传·第四十三回回批》,《金圣叹全集》(二)第144页。

〔16〕〔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页。

〔17〕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38页。

明清小说赏析

《明清经典小说鉴赏》期末阅读报告 品《聊斋志异》 姓名:xx 指导教师:xx 学号:xxxxxx 学院:动力学院 专业班级:能动x班 2016年5月

品《聊斋志异》 【摘要】《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称《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1】蒲松龄以出色简练的文笔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构造了蜿蜒曲折的故事情节,可以称得上是清代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全书主要分为五个比较大的主题思想:自由爱情、腐败的科举制度、腐败的政治、贪官土豪的暴行、人民高尚的道德情操等。通过对自由爱情、高尚道德情操的歌颂,以及对腐败科举制度和政治、暴行的讽刺与批判,反映了广阔的现实生活,表达了作者鲜明的态度。 【关键字】聊斋志异蒲松龄讽刺歌颂 正文 本文将通过对《聊斋志异》中的其中一部分小说进行分析,来展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以及我的一些个人见解。 《香玉》主要讲诉了一个书生的爱情故事。住在太清宫附近读书的书生黄生爱上了一个白牡丹花妖香玉并与之成婚。某一天香玉的本体白牡丹被人偷掘,香玉去世。黄生悲痛欲绝,在凭吊时又遇到山茶花(耐冬树)所化的红衣女子绛雪(香玉的好姐妹),绛雪被黄生的深情感动,因此经常陪伴在黄生身边代香玉照顾黄生。后来,花神被黄生打动,便使香玉复生,黄生与香玉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原文中首先开场以“牡丹高丈馀,花时璀璨似锦。胶州黄生,舍读其中。一日,自窗中见女郎,素衣掩映花间”等句子描述香玉的美丽,为黄生爱上香玉埋下伏笔。之后香玉与黄生两情相悦,相亲相爱。按照原文中的描述,我们可以从“后生妻卒,生遂入山不归”中可以看出黄生应该原本是有妻子的,但是黄生却又与香玉相爱。按照我们现代人的伦理道德观念,这是不合理的,但是这却恰恰体现了蒲松龄先生的文笔之神妙。黄生并不爱他的妻子,尽管文中没有明说,但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妻子是按照当时封建礼教的传统,由父母而决定的婚姻。而黄生与香玉却是自由恋爱,这在封建社会中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从旧婚姻与新婚姻的对比中,我们可以非常直观的感受到蒲松龄先生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表达了对自由恋爱的向往之情。这是我认为的全文的第一个亮点。第二个便是小说中的第二女主角绛雪,在香玉逝去之后,同样是爱上了黄生,但和香玉与黄生的爱却不同。绛雪对黄生的爱是一种更加洒脱的爱,这种爱至情至性,却又不对黄生产生爱的困惑,爱的影响,不受世俗的羁绊。当香玉回归之后,一句“日日代人作妇,今幸退而为友”,将自己从黄生的情人变成了黄生的朋友。这种洒脱的爱,简直世间罕至,即使是现在的人们,能够做到“爱,就是要放手”的人又有多少呢?而在古代,一个女人如果和一个男人发生了关系,那是必须要嫁给那个男人的。这些伦理道德在小说中没有丝毫的体现,也可以说是被小说所抨击。这两个亮点,是我认为最能体现蒲松龄想要表达的自由爱情的精华所在。 《叶生》主要讲诉了一个文章词赋绝佳的书生始终不能考中秀才的故事。河南淮阳一个姓叶的书生,有着首屈一指的文章词赋,但每次应试却都名落孙山。之后遇到一个新知县丁公很欣赏他,帮助他继续研读诗书,却依旧落榜。叶生十

中国小说发展之巅峰——明清时期

论文题目 《中国小说发展之巅峰——明清小说》 姓名:谭孟春 年级:11级历史二班 学号:110301067 完成时间:2013/4/22 摘要:中国古代小说,晚熟于诗歌、散文,略早于戏曲。在发展初期,是被人们所不懈的。然而,经过漫漫历史长河的洗涤,慢慢的由萌芽发展到了成熟,无数文人也留下了家喻户晓、可圈可点的优秀作品,值得我们大家反复揣摩、欣赏。尤其发展至明清时期更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达到中国小说发展史的一个巅峰! 关键词:明清小说产生、定义文学文体明清小说分类、分期话本拟话本“三言”“二拍”等 在现代汉语中,“小说”一词指的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而小说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篇》中:“饰小说以干县令, 其於大达矣!”这里的小说是指卑微琐屑的言谈, 属於贬义词。 究竟什么是小说呢?翻开各种权威的大辞典,都明白无误地写着,它是一种文学文体。和诗、词、戏曲、散文等一样,它是中国文学殿堂中的重要一员。也许是基于这种认识,有许多人认为:中国小说的童年是在唐代,而那些文人写作的“传奇”才是我们见到的最早的小说,或者说是从唐传奇开始,中国小说才有了文体独立的意义。但大家都看到,在唐代以

前,己经有许多小说在社会上流传。例如:《搜神记》、《穆天子传》、《燕丹子》以及《汉武故事》等等,甚至是《山海经》中的有些作品,即使从今天的眼光来看,都可以归为小说。著名的《韩凭妻》、《李寄斩蛇》、《东海孝妇》等等,有人物、有情节,故事的叙述有头有尾,其发展变化曲折有致,己和现代意义上的小说没有区别。因此认定唐传奇是中国最早的小说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它不符合中国小说发展的实际。在早期的我国古代文献中,著录有许多有关“小说”的文字记载。例如,人们熟知的《庄子·杂篇·外物》、桓谭和《汉书·艺文志》等所说的小说概念,和上述辞典记载的并不符合。也有人望文生义,把“小说”和“说”混为一谈,认为小说就是说故事。其来源很早,大概和诗歌等的产生一样,是古代人民在劳动中产生的。然而他们又无法拿出具体的作品来说明,因此难定一是。 但在这里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小说的产生必然是在我国的文字产生之前。而我国文字的产生,根据己经掌握的历史资料,它不可能出现在我国原始社会。虽说目前对苍颉造字的说法,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说文字的产生大约在我国的殷周时代,还是较为可信的。换言之,今天我们讨论的小说,必须是有文字记录的作品。否则,一切就无意义了,也是不值得我们花时间去讨论的。其次,我们应当肯定,小说与“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如果单从字面上来看,所谓小说是指“小”的“说”。在古代,“说”曾经有过某种文体意义。如先秦时期的韩非子,就写过诸如《说难》之类的文章。正如后世的柳宗元有《捕蛇者说》之类。这里的“说”,显然己是指一种文体了。把“说”扯上某种文体意义,可能与此有关吧……其“说”而小,可能在当时这种己有某种文体意义的“说”,并不很重要。相对于“小说”,也必有“大说”。这也就是《庄子》所言“其于大达亦远矣!”。既“于大达亦远”,自然难进其法眼喽。可能也有些统治者比较聪明,认为在这些“丛残小语”中有“可观之辞”,至少他们可以从中获得某种思想上的启迪。也正因此如此,他们在朝廷设立稗官,犹如从民间采风那样,专门从街头巷语中收集那些“道听途说”之事,因为其中“如或一言可采”,也是“刍荛狂夫之议也”。然而这等工作,毕竟不是正途,所以“君子弗为也”,然而它也不会被消灭。小说家的存在,将会把这类人或事记载下来,专门献给统治者使用。关于这些都不是我要谈的内容,重点是繁荣时期的明清小说。 众所周知,明清两代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就文学理念、文学体式和文学表现手段而言,明清小说以其完备和丰富将叙事文学推向了极致。从明清小说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艺术创作成果和丰富的社会政治理想而言,明清小说无疑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后的辉煌。这个时期的小说的特点有题材内容的空前丰富,世俗生活的全面展现,社会理想的全新探索从明代开始,小说创作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代小说转变的时期。明代小说是在宋元时期说话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了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又分为文言短篇和白话短篇。其长篇小说按题材和思想内容,可概括为:①历史演义小说。它是由宋元说话艺术中的讲史一类发展而来的。历史演义以一朝一代的历史事实作基础,吸取野史杂说和民间传说的内容,敷演扩大而成。“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是其特点。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最典型的历史演义小说,也是中国的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代表了历史演义小说的辉煌成就。在它的影响下,历史演义大量出现,内容差不多从远古传说时代到汉晋唐宋都有所作。较著名的有《列国志传》、《全汉志传》、《唐书志传通俗演义》等,其中以冯梦龙改编的《新列国志》成就较高,影响也较大。②英雄传奇小说。它也是在宋元讲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历史演义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拘泥于一朝一代的历史事件的演变,而是以描写理想化的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主,虚构的成分较多。明初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是它的代表作品,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趋于成熟。③神魔小说。这类小说受到宗教不同程度的影响,内容涉及鬼神魔怪,充满奇异的幻想。吴承恩的《西游记》是神魔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西游记》也是在宋元说话艺术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由文

最新明清小说发展概括资料

明清小说发展概括 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从明代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垅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时期。 小说是伴随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而发展起来的。宋代前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带来了都市的繁荣,为民间说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场所和观众,不断扩大的市民阶层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又大大地刺激了这种发展,从而产生出新的文学样式——话本。话本是说话人所用的底本,有讲史、小说、公案、灵怪等不同家数,已初具小说规模,在以后的流传过程中又不断加入新的创作,逐渐成熟。明代经济的发展和印刷业的发达,为小说脱离民间口头创作进入文人书面创作,提供了物质条件。明代中叶,白话小说作为成熟的文学样式正式登上文坛。 中国古代的叙事文学,到了明清时期步入了成熟期。就文学理念、文学体式和文学表现手段而言,明清小说以其完备和丰富将叙事文学推向了极致。从明清小说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艺术创作成果和丰富的社会政治理想而言,明清小说无疑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后的辉煌。 本文以明清小说的题材开拓和艺术探索为视点,试图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描画出明清小说的梗概面貌。 一、明清小说与传统文化 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传统文化给明清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而明清小说又将传统文化空前地发扬和丰富,在艺术形象和艺术细节的衍绎中予以创造性的阐说。 1、史传色彩--世俗文学的历史依傍 中国的史官文化异常发达,源出于“纪实”的传统小说,与史官文化有着血肉相连、密不可分的密切关系,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史传的烙印,史传性是中国传统小说最重要的民族特征。尽管明清小说带有浓厚的市民文化色彩,但无论从衍说故事之形式还是从讽寓教化之动机出发,都深深地受到了史传文化的决定性影响。 题材的史传性观念的史传性小说艺术的史传性 2、惩劝教化--儒家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典小说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长久深远,而将这种影响合理化、具体化者,则是小说理论中的“惩劝教化”说。几乎可以说,“惩劝教化”模式笼罩了整个封建时代的小说创作。 重视小说的教化作用惩劝模式牢笼创作 3、神妖仙道--佛道思想的濡染 佛教自东汉末传入中国后,一直在文化形态上深刻地影响着文学创作。而道教是唯一在中国本土上产生发展成长的宗教,它与古代小说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关系,尤其在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对古代小说影响深刻。佛道所创造的神

《明清小说》试题及答案

玉林师范学院成高《明清小说》期考试题 专业:汉语言文学考试学期:(四)考试时间:120分钟 教材:周先慎《明清小说》,北京大学 班级:学号:姓名: (每小题1分,共20分) 1.(),简称“科”,指的是元杂剧中的动作、表情的舞台提示,或指舞台效果。 2.《窦娥冤》的情节是从民间流传的“()”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3.现存宋金时期惟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是董解元的《》。 4.良辰美景奈何天,()。 5.马致远的[双调·夜行船]《秋思》,被称作“()”。 6.“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是()对《三国演义》中刘备的评语。 7.《水浒传》中大闹野猪林、拳打镇关西的英雄好汉是()。 8.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又名《》。 9.《西游记》人物塑造的特点是()三位一体。 10.现存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 11.清代小说中尊定了我国古典讽剌小说基础的是《》 12.标志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发展高峰和总结的清代小说是《》。 13.《桃花扇》的作者是()。 14.朱权著的《》对研究元及明初杂剧有重要价值。 15.魏良辅的《》是关于昆曲的重要著作。 16.清初苏州派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李玉,他与朱素臣等共同创作的《》刻画了颜佩韦等五个下层市民形象。 17.沈德潜的诗歌理论主张是()。 18.开常州词牌之风的词人是()。 19.《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 20.明末小品文成就最大的作者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救风尘》、《谢天香》、《金线池》三剧的主角都是()。 A.商人妇 B.村姑 C.妓女 2.元末杨维桢以诗得名,其乐府诗多揭露社会黑暗,竹枝词则饶有民歌风味,当时人称他的诗歌为()。 A.铁笛体 B.东维体 C.铁崖体 3.金圣叹评点过的明代著名长篇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4.明末注重内容辞采的是()。 A.吴江派 B.临川派 C.骈俪派 5.明代长篇小说《西游记》是()。 A.历史演义 B.英雄传奇 C.神魔小说 6.《儒林外史》中王冕这个人物是()。 A.保持人格独立,讲究文行出处的潇洒士人的代表 B.牺牲自我和个性,追求科举功名的一般文土的代表

明清小说戏曲批评发展综述

明清小说戏曲批评发展综述 中国古代文学后期发展的一个重大变化是诗文的衰落和小说、戏曲的勃兴,或称之为传统“雅”文学的衰落和“俗”文学的兴盛。这一重大变化的理论成果突出表现在明清两代戏曲和小说理论的发达。 明代小说戏曲批评发展 明代戏曲理论批评的发展是很繁荣的,从数量上说比小说理论批评要多得多,而且有不少专著,不过从文学理论的角度看,它的理论价值和涉及理论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却不如小说理论批评。 明代小说批评发展 明代的小说理论批评包括对文言小说的批评和对白话小说的批评。但以对白话小说的批评为多,也重要的多,涉及的理论范围也比较广。明代小说理论批评的成就主要是在对白话小说的批评上。明代白话小说理论批评主要是围绕着四部不朽的长篇著作《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和著名的白话短篇汇编“三言”、“二拍”而展开的。 明代白话小说理论批评的发展,首先是从对《三国演义》的批评开始的,《三国演义》目前所存最早刻本是明代嘉靖年间刊本,在书前有明弘甲寅(1494)庸愚子的序,说明在弘治年间已有刻本,他的这篇序是现存明代最早的白话小说评论。 从嘉靖年间开始,对白话小说的批评就多起来了。《水浒传》较早刻本是嘉靖年间的郭武定本,今未见。嘉靖八子之一李开先在《词谑》中就已经提出:“《水浒传》委曲详尽,血脉贯通,《史记》而下,便是此书。”又如熊大林,字钟谷,是嘉靖时的书坊主人,他编过不少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小说,在一些书的序言中也对小说理论发表过一些重要见解。吴承恩也有过一些对浪漫主义小说的重要看法。 到隆庆、万历年间,小说理论批评发展进入高潮时期。小说批评的一大发展是开始有了评点,小说评点是从对诗文的评点发展而来的,但它的盛行则主要归功于李贽。李贽是最早评点白话小说的,以评点《水浒》最为出名。此后又有许多人继李贽后对小说进行评点,例如,余象斗,批评过《水浒》、《三国》等。陈继儒批评过《唐书演义》、《列国志传》等多种小说。小说评点遂发展成为小说理论批评的主体。 而到万历后期至崇祯时期关于小说的论著就很多了。它主要体现在大量的小说的序跋中,如冯梦龙(1574—1646)、凌濛初(1580—1644)、袁于令(1592—1674)等,都是很有名的小说批评家。同时在一些文人的笔记杂著中也有不少论述,如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谢肇淛的《五杂俎》等。 纵观明代小说理论批评,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对作品的评点,这是最主要的方式;二是为小说写序或跋;三是笔记杂著中的一些片段记载和评述。总的说,小说理论批评的内容比较零散,同时,有又很多精彩、独到、深刻的见解。尤其是作为小说理论批评的主要形式—评点,又有其他形式不可取代的优点和长处。 明代戏曲批评发展 明代戏曲理论批评的主要内容主要在曲词和音律上,和诗词理论批评较为接近,但在理论上超越诗词理论批评的地方却不多。戏曲更受到封建社会上层和正统文人的重视,有关戏曲创作的论述也比较多。 从明代戏曲理论批评发展的总趋势来看,自明初到嘉靖以前相对来说是比较沉寂的,主要有朱权的《太和正音谱》,贾仲明的弔词和《续録鬼薄》,以及《琵琶记》等剧本中的一些曲论见解。其中朱权的《太和正音谱》是明前期最重要的一部戏曲理论批评著作。统观《太和正音谱》全书的纲目和内容,可以看出朱权的戏剧批评,其内容侧重于神仙道化一类,语言文

第一讲 佛教与明清小说

一、佛教与中国明清经典小说 《红楼》佛影·《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注解: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莲池大师《七笔勾》 莲池大师,明代高僧,中国净土宗第八代祖师。俗姓沈,名祩宏,字佛慧,别号莲池,因久居杭州云栖寺,又称云栖大师。与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藕益智旭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融合禅净二宗,定十约,僧徒奉为科律。清雍正中赐号净妙真修禅师。 《七笔勾》·一 恩重山邱,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嗏,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贤孙,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封章一笔勾。 凤侣鸾俦,恩爱牵缠何日休?活鬼乔相守,缘尽还分手。嗏,为你两绸缪,披枷带杻,观破冤家,各自寻门走,因此把鱼水夫妻一笔勾。 身似疮瘤,莫为儿孙作远忧。忆昔燕山窦,今日还存否?嗏,毕竟有时休,总归无后,谁识当人,万古常如旧,因此把桂子兰孙一笔勾。 《七笔勾》·二 独占鳌头,慢说男儿得意秋。金印悬如斗,声势非长久。嗏,多少枉驰求,童颜鹤首,梦觉黄粱,一笔终无有,因此把功名富贵一笔勾。富比王侯,你道欢时我道秋。求者多生受,得者忧倾覆。嗏,淡饭胜珍馐,衲衣如绣,天地吾庐,大厦何须构,因此把家舍田园一笔勾。 学海长流,文阵光芒射斗牛。百花丛中走,斗酒诗千首。嗏,锦绣满胸头,何须夸口?生死眼前,半字不相救,因此把盖世文章一笔勾。 夏赏春游,歌舞场中乐事稠。烟雨迷花柳,诗酒娱亲友。嗏,眼底逞风流,苦归身后,可惜光阴,悷忄罗空回首,因此把风月情怀一笔勾。 《红楼》佛味(一) 《红楼梦》的真正旨意,不是感慨家世,不是隐射政局,不是哀悼爱情,而是表达人生空幻的悲叹,一种不可救药的末世衰颓的感伤,一种犹如梦幻般飘渺难寻的愁思,一种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痛苦,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探索。 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它在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将流向何处?悲欢喜怒的人生真正意义是什么?它在瞬息万变的现实社会中能有什么价值?春花秋谢般的生命为什么存在?她在大千世界里怎样确立自身的位置? 《西游记》——佛教题材小说 故事的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话本,作者不详。三卷。叙述唐玄奘取经故事,猴行者为主要人物,他为扶助三藏法师大显神通。情节比较简单,无猪八戒形象,有降伏深沙神的描写(可能为沙僧原型),略具明代小说《西游记》的雏形。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版本·1

明清小说《镜花缘》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812106078.html, 明清小说《镜花缘》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丁佳宁 来源:《文理导航》2019年第04期 【摘要】李汝珍的《镜花缘》是反映女性问题的文学著作,阐述了关于女性命运的各种问题,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突破了传统的女性形象,为女子命运的探索做出了突出贡献。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镜花缘》中女性形象与人物特征。 【关键词】明清小说;《镜花缘》;女性形象 李汝珍的《镜花缘》是清代白话小说中反应女性生活的佳作,揭示了女性抗争命运的思想,深刻地反映了女性问题。《镜花缘》中探索总结出了女性的发展之路,也改变了千百年来女性附属地位的命运,可以说,《镜花缘》是对女性审美价值与德才观的突破,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 一、明清小说《镜花缘》中的女性形象 《镜花缘》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先生的长篇小说。《镜花缘》的前半部分主要描写了主人公唐敖、多九公一干人等乘船游历海外的故事,对女儿国、君子国以及无肠国等国进行了描述;后半部分则主要是描述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与其他花仙子的一百位才女突破封建枷锁,建功立业、尽忠朝廷的故事。《镜花缘》诙谐神幻,引经据典,勾勒出的情景十分形象。《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在小说中成功塑造了百余位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阶级不同、命运不同,有的是帝王宰相、大家闺秀,也有忠良后裔、丫鬟宫女,不同的女性有不同的特征,或有胆识、或精通医学、或文采飞扬、或侠骨柔肠。 (一)《镜花缘》中富有思想的女性形象 《镜花缘》成功地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一些女性有自己的思想与观点,是具有独立思想观念的女性形象。例如:才女唐小山便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对事物有自己的想法,她曾经对女科有自己的认识,“开科考文,男有男科,女有女科”“有女皇帝,自有女秀才、女丞相”等想法,这就是较为显著的主张女子参政的一种政治思想。后来唐小山直接引发了男女之间要有公平的贞操标准,两面国强盗纳妾事件等。《镜花缘》中的女权问题主要以唐小山为及周边才女为主开展的。 (二)《镜花缘》中的独立女性形象

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概述作为传统文化得源泉之一,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其独特得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从远古神话得诞生,到明清章回小说得高潮,古典小说有如其她文体般曲折而漫长得发展历程。然而,一直生存于正统文人鄙夷眼光下得小说,由点点萌芽到后期得繁盛,它艰难得发展史更值得我们去了解与研究。 “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在先秦时期得《庄子》中,就有了对小说得定义。古典小说起源于上古得神话传说,如女涡补天、夸父逐日等,在先秦古籍《山海经》中已有记载。这些神话传说,就是先人渴望得到神灵庇护,并用来解释现实生活无法理解得现象,而生发想象出来得,同时也就是小说发展得最早源头。 到了魏晋六朝时期,便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指出:“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见鬼神志怪之书。其书有出于文人者,有出于教徒者。文人之作,虽非如释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为小说,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在当时得文化氛围与社会因素得影响下,小说雏形以志人志怪得形式诞生了。 而“称道灵异,张皇神鬼”,并非像后来那样为了影射社会现实,而就是当时得人们确实相信阴阳神鬼得存在,并且作者自认为就是实况记录,而非虚构捏造,也就就是无意创作了小说,这些与当时得社会文化

有着密切得关联。其中,志怪以干宝得《搜神记》为代表,内容多为神灵感应,妖祥卜梦,怪物作祟,以写神灵鬼怪及妖异怪诞之事为主。志人得代表作为刘义庆得《世说新语》,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以记录士人得言谈轶事为主。小说得共同特点为作者自认实录,且篇幅短小、叙述简略,一般被学界称为“古小说”,就是小说得史前形态。这为之后小说得发展与分流奠定了基础,影响着之后小说得创造。 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录,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现者,乃在就是时始有意为小说。发展到唐代,小说发生了巨大得变异,由六朝时无意创作转变为“有意为”之,由鬼神灵异、奇闻逸事转向了现实生活,由简略“实录”转化为辞藻丰富,在文化艺术上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说就是一次质得飞跃。其间作品多为传奇故事,代表作有李朝威得《柳毅传》,元稹得《莺莺传》,白行简得《李娃传》,杜光庭得《虬髯客传》,李公佐得《南柯太守一梦》等。 至于宋代,一方面,文言小说得发展几乎停滞不前,只就是对志人志怪、唐代传奇得继承,并无过多得发展。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宋一代文人之为志怪,既平实而乏文彩;其传奇,又多托往事而避近闻,拟古且远不逮,更无独创之可言矣。”不过,宋代时期对文言小说得发展还就是起了一定得铺垫与推动作用。北宋初年,朝廷组织文人编纂了一部 500卷得《太平广记》,收集前代野史、小说、传记之大成者,使得许多六朝志怪、唐代传奇都借此得以流传,为明清小说得创作提

试论中国小说评点的特色和意义

试论中国古代小说评点的特色和意义 内容摘要:评点是中国古代小说批评的重要形式,充分体现了批评主体对小说文本的深度分析,从而在对文本的阅读和赏评中,突出地表现了批评主体的性情和美学追求。明清小说评点隐含有一套叙事概念,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适合中国古代文学经验的叙事概念和方法。其代表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评点独具特色,有许多独到、精辟的见解,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小说理论,对于加强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字:金圣叹《水浒传》评点特色意义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评点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批评形态,中国传统小说评点是集“评”、“改”于一身,而评点者多视自己的评点为一种艺术再创造的文学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明、清以小说为体裁的中国古典文学和以小说评点为主要内容的文学理论得到了讯速的发展,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意义深刻的小说理论。明代李贽对《水浒传》、《红拂记》的批评运用的是评点形式,至清代评点之风更为盛行,中国明清以金圣叹、毛宗岗、张竹坡、脂砚斋为代表的四大评点家对明清四部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红楼梦》作了细致的评点,而评注的内容比圈点要丰富的多,或批注作品的原旨;或评注作品成就得失;或指出作品的故事和本事;或品评艺术技巧,时见珠玑,启人心智。这些评点中有着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叙事概念,表现出批评者主体意识的批评旨趣,强调个人的情感体验和文学欣赏的主观性。命运多舛、悲愤忧郁的张竹坡在《第一奇书金瓶梅·竹坡闲话》中说道:“我自做我之《金瓶梅》,我何暇于人批《金瓶梅》也哉!”视评点为个人情感的抒发,其对《金瓶梅》的评点也成为张

扬个性的文字。对中国小说评点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评点,廖燕的《金圣叹先生传》称其为人“调悦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前人所未发”。 金圣叹生活的明代末期到十九世纪中叶左右,这一时期小说研究的基本范式是建立在小说评点基础之上的。评点之法既为批评之法,也为阅读之法。小说评点是一种注重文本解读的随文批评体制,其思维方式始终以“读法”为中心;作为小说接受过程的一个环节,小说评点所提供的是一种阐释的文本,它与小说作为“文学商品化”最强的文体特征极为契合,而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批评的主导形式。一般说来,小说评点的内容,包括社会批评、道德评判与艺术欣赏三个方面。金圣叹的《水浒传》批语,在继承当时已有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这部小说的艺术成就有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小说理论,是明清之际小说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在评点《水浒传》时,深受中国传统批评熏染的小说评点,也同样不是以学理的逻辑论证见长,而是形成了笔随心欲、形式不拘的批评风格,评点运用生动灵活的笔致,传达丰富微妙而又独特的审美感受、情感体验和艺术情趣。 金圣叹是继李卓吾之后,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评点大师。他在文学批评史上的主要贡献,是评点《离骚》、《庄子》、《史记》、杜甫诗、《水浒传》、《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但他最早完成批点并刻印的却是《第五才子书水浒传》。金圣叹从12岁开始评释《水浒》,倾一生全部精力于文学评点,至被害前作《绝命词》云:“鼠肝虫臂久萧疏,只惜胸前几本书。虽喜唐诗略分解,《庄》、《骚》马杜待何如?”为临死前仍以未能全部完成评点计划而深感遗憾,可以说金圣叹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以评点为生命的第一人。金圣叹,这个明末清初的文坛“怪

儒林外史赏析

《儒林外史》赏析 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使我深深的喜欢上了明清小说赏析这门课。以前从没看过小说的我不仅了解了许多明清小说且激发我舶来一本明清小说在闲时拿来欣赏。这不仅可以除去一天的疲惫,也使我明白了更多的人情世故。虽然《儒林外史》不止读了一遍,但还是总会翻开它回到历史中,鲜明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 初识《儒林外史》是在学中语文课本里《范进中举》之后。看完之后不觉惊异于作者的独具匠心,也有范进的可笑之举,却没有领略导作者的真正用心,直到大学学了明清小说赏析这门课才想到去图书馆翻开《儒林外史》细细的浏览整个故事。 《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清代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吴敬梓出生于豪门,却沦为穷儒,家境的升沉变化,使他体会到世态炎凉,为其创作《儒林外史》打下了基础。全书共五十六回,三十多万字,以写“儒林”为中心,旁及当时的官僚政治和社会风尚。抨击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从而揭示封建末世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方面的严重危机。,作品塑造了一群热中科兴、追求“功名富贵”的读书人的形象,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在当时是有其重大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它的语言是准确、生动、洗练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栩栩如生、讽刺手法高超绝妙,艺术上达到了较高水平。鲁迅先生认为《儒林外史》的出现,“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到前朝树。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吴敬梓以一首词完整诠释了世人对富贵功名的态度,他看透了当时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通过写作《儒林外史》,对丑恶现实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有力批判,显示出民主主义思想色彩。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全书以一位正直文人王冕的故事为引子,接着写了周进、范进中举的故事。 周进是个老童生,一生之中科举不得意,直混到给商人管帐的地步。在商人的资助下,他捐了个监生,又先后中了举,成了进士,官至广东学道。在南海主

明代文学发展概况--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明代文学发展概况 明代文学呈现波浪形态势,大致可分成2个阶段: 一.前期作为元文学馀波和明中后期文学突变的准备,可视为中古文学最后阶段; 二.嘉靖(1522~1566)后,文学变革迅猛异常,步入近古新时代。(一)明中叶到鸦片战争是近古期第一段。 (二)元明际社会动荡,形成人心思治、崇拜英雄的思潮,涌现一批精神上较解放且富时代使命感的文人,文学作品尚酣畅雄健的阳刚之美,浸透忧患意识,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游传》;南戏中兴和宋濂、刘基、高启等诗文作家。 (三)明初经济复苏,士人忧患意识消蚀;思想文化专制和特务统治,平添不安全感,知识分子转而欣赏平稳和谐、雍容典雅美:小说、戏曲创作受限,“台阁体”诗歌和讴歌富贵、道德、神仙的戏剧泛滥,文学倾向贵族化、御用化而滑入低谷。 (四)明中叶,商业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统治集团腐朽、思想控制松动、王阳明心学流行,嘉靖后文学复苏: 1.文学创作随接受对象下层化、市民化而更加面向现实,创作主体精神高扬,突出个性和人欲的表露。 2.叙事文学全面成熟,向近代化变革: (1)《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问世;(2)戏曲:从《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等三大传奇问世,

传奇定型和昆腔改革,到汤显祖写“临川四梦”,戏曲创作推向继元杂剧后的又一高峰; (3)诗文:继前七子在弘治年间(1488~1505)以“复古”开展文学革新运动后,相继出现唐家派、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等。(4)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白话短篇小说繁荣, (5)“挂枝儿”、“山歌”等民间文学的流行和整理。 3.明末天启、崇祯(1621~1644)间,国事多艰、经世实学思潮抬头,向理性回归,重新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开启清文学思潮的转变。三.明中期后,文学向世俗化、个性化、趣味化流动。 第一节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形成 一.工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壮大,新读者群形成。 二.新内容与新形象:市民生活、市民情趣、市民形象。 (一)诗文对表现商人的兴趣;小说和戏曲中,广泛表现市井生活,塑造众多商人和作坊主形象,并流露出同情、理解和赞美,透出对世俗物质利益关注的价值取向。 (二)艺术趣味趋向世俗化,基本特点: 1.题材重日常琐事,表现多率真自然,语言尚俚俗明白,效果求怡心娱目。 2.明中后期,文坛大力宣扬“寄意于时俗”(欣欣子《金瓶梅词话序》),从“耳目之内,日用起居”(《拍案惊奇序》)中极摹“世情”,欣赏“最浅最俚亦最真”(《挂技儿?别部》)的语言,提倡文章之用即在于“供人爱玩”(郑超宗《媚幽阁文娱自序》)“足资谈笑”(天

明清小说(2)

明清小说第八讲《儒林外史》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中国小说史上成就最高的长篇讽刺小说。鲁迅认为,至《儒林外史》问世,“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而且,“是后亦鲜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中国小说史略》)一《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一字文木,自称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世代多显达,金和《儒林外史跋》云:“吴氏固全椒望族,明季以来,累叶科甲,族姓子弟声势之盛,俨然王谢。”至父辈始凋败。吴敬梓经历了家族由盛至衰的变化过程。 敬梓少年聪敏,勤奋好学,“熔经铸史”的同时,亦学八股制艺,早年即中秀才。23岁时父亲去世,家难顿起。他生性放达,不通庶务,遭到族人指斥。29岁应滁州试(乡试预考)不中。妻子死后,生活更加困顿。33岁时离故乡到南京。 敬梓到南京后,积习不改,对功名十分淡漠。安徽巡抚赵国麟曾荐举他应乾隆元年“博学鸿词”考试,但他托病谢绝。他以卖文为生,十分清苦,常常陷于“囊无一钱守,腹作千雷鸣”的境地;冬夜为御寒,常与朋友“绕城堞行数十里”,谓之“暖足”。(程晋芳《文木先生传》)他定居南京,亦常往来于扬州。54岁时,即病逝于扬州。 家世的败落,生活的清苦,使吴敬梓饱尝世态炎凉;在交游中,他又受到具有进步思想的学者程廷祚、樊圣谟等人的影响,深刻认识了现实社会的种种弊端,特别是科举制度的腐败。大约在40至50岁期间,他创作完成了《儒林外史》。此外,还有《文木山房集》传世。 《儒林外史》初以抄本(五十卷本)流传;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最早刻本是嘉庆八年(1803)的卧闲草堂本,56回;此后的印本,多以此本为据;现在的通行本,正文55回,第56回为附录。 二《儒林外史》的思想和人物 《儒林外史》所写内容,假托明季,实为清朝,而且十之八九的人物都实有其人。它真实地描绘了康雍乾时期知识分子生活的沉浮,境遇的顺逆,功名的得失,仕途的升降,情操的高尚与卑劣,理想的倡导与破灭,出路的探索与追寻,从而揭露和讽刺了科举制度的腐朽和整个封建道德的虚伪。 兴于隋唐的科举制度,到明清已腐朽不堪,八股制艺毒害着士子,危害着民族,有识之士,无不痛陈其弊。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六中对于明代以来的“经义论策”、“拟题”、“试文格式”、“程文”等等科举考试的弊端,言之甚详。但清代统治者为了进行文化专制,相沿不改,甚且变本加厉。 吴敬梓作为一位敏感的文学家,在《儒林外史》里描绘了在科举制度的毒害下,封建文人的品格,心理以及举止言行都丑恶到了何种地步。鲁迅说,

明清章回小说人物特点及演变

略论明清章回小说人物塑造 之特点及演进明清时期,小说的叙事艺术已趋向成熟和完美。先前那种故事式的作品已衍化为繁富的鸿篇巨制,其间有宏大精致的结构,引人入胜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丰富多彩的语言,无微不至的描绘。文学的表现力达到了从未有过的完备。本文就浅析几部明清时期成就最高的章回小说的人物塑造特点以及他们的演变过程。 《三国志通俗演义演义》人物塑造的特点:关于《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特点学术界大体上有类型化与特征化两个观点。 一、类型化 1963年,李泽厚在《典型初探》一文中,认为:张飞、诸葛亮都是类型化的典型,后来停止研究。到80年代才真正开始讨论。 80年代对《三国》人物塑造类型化这一观点做出较全面的研究的是1983年傅继馥,发表《三国人物是类型化典型》一文,该文认为《三国》的人物就是类型化的典型。“类型化”的主要特征是:1、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形象都有一个主要特征,这一主要特征表现的非常突出。2、文章还认为小说人物性格缺少变化,基本上稳定不变。 类型化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接受。例如1996年复旦大学章培恒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认为:“《三国》写人物有一种类型化的倾向,他们的品格性情大都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出来。例如刘备的宽厚仁爱,曹操的雄豪奸诈等。”又如1998年北师大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国》大抵可分为很多类型。在接受“类型化”这一观点影响最有代表性的是2000年南开大学罗宗强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认为:《三国》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方法是类型化,其艺术特征主要有:1单一性。2稳定性。 二、特征化 特征化就是指《三国》人物塑造具有特征化的特点。1993年刘上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不同意类型化特点,而代之为“特征化”。1999年袁行霈出版的《中国文学史》接受了特征化这一观点。认为《三国》塑造人物的显著特点是:突出甚至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舍弃性格中的次要方面,创

明清小说中蓝采和人物形象考略

明清小说中蓝采和人物形象考略 摘要:有关八仙传说的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社会生活中有较大的影响。八仙传说故事在不断发展、丰富的过程中融入到许多的文学形式里,并对这些文学形式产生了某些影响,如小说,戏曲等。本论题就明清小说中作为八仙之一的蓝采和进行研讨。目的是较全面梳理蓝采和的人物出处,明清以前有关他的民间传说、戏曲等,并分析他在这些作品中的形象,进而在此基础上深入地理解明清小说中有关他的故事情节,以此来分析这个人物形象及其象征意义,使这个在神话传说中资料并不多的仙人为人们所了解。 关键词:蓝采和;考源;民间传说;元杂剧;明清小说;人情味 一、前言 八仙故事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八仙的独特形象也深受世俗百姓的喜爱。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加工、提炼、想象和传播,八仙的故事也越来越丰富,人们也把许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美好理想附会在他们身上,他们的人物形象也就越来越丰满。他们的故事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各种文学作品的素材,对他们研究也越来越多。在众多研究八仙故事的论著中,浦清江先生的《八仙考》最为详细,稍后一些学者也对八仙进行过补充性考证,但所做考证或研究其原型及流变,或在其形成的历史根源上做探析。近年来,学者们对八仙个体的研究也日渐增多,如党芳莉的《吕洞宾黄粱梦传说考论》(2000)与《韩湘子仙事演变考》(2000),尹蓉的《八仙中的何仙姑》(2004)与《蓝采和与“来唱和”》(2005)等。其中涉及到吕洞宾和韩湘子的较多,而作为八仙之一的蓝采和的单独研究则较少,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遗憾,所以我选择这个论题来进行研究,通过对历代文学作品中蓝采和形象的研究得出这个人物会产生的根本原因,以及在他身上所体现的象征意义,从而了解当时的社会风俗、政治面貌、世态人情。 二、蓝采和人物出处考源 蓝采和作为八仙之一,他的事迹最早见于南唐沈汾的《续仙传》其文云:“蓝采和,不知何许人也,常衣破蓝衫,系六銙黑木腰带,阔三寸余。一脚着靴,一

对明清小说中人物塑造的认识

封建制度的牺牲品—凤姐与黛玉的形象塑造王熙凤与林黛玉是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两个重要人物。凤姐是贾府的管家,黛玉是宝黛爱情中的主角,两个人都是缺一不可的。《红楼梦》以封建大家庭的兴衰和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为线索,叙述了一个存在于封建社会里的大家族的兴盛没落的过程及其个中缘由,还有一群被封建制度扼杀的痴男怨女。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曹雪芹在其中所塑造的各个人物都有其代表性,每一个人物的塑造都是曹雪芹的心血之作。王熙凤代表的是不甘命运安排的干练女人,林黛玉代表的是我行我素的悲情女子,可是她们都成了封建制度的牺牲品。《红楼梦》中曹雪芹刻画了上百个人物,每一个都有其与众不同的地方。王熙凤和林黛玉只是众多人物中的一个典型而已。小说中的人物塑造不论是外在的描写还是内在的品质,都体现着其性格的特点。开始通过外貌描写露出一点性格特征,再通过旁人的看法、处事的方式,将其形象一点点的呈现出来。曹雪芹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说是步步为营,层层加深。牢牢的抓住每一个人物独特的地方去刻画,让每一个人物都活灵活现。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离不开封建制度的约束,这是一部悲剧,一部封建制度压迫下的悲剧。无论是王熙凤的精明干练,还是林黛玉的才华横溢都逃不出这个悲剧。 一、外貌描写使其形象崭露头角

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一看,就知道这必定是个标志的美人。对王熙凤的形象塑造从这里开始。在文中,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王熙凤第一次出现,“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后来,周瑞家的向刘姥姥这样描绘她:“这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比是人都大呢。如今出挑得美人儿似的,少说着只怕有一万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他呢。”通过旁人的描述,使读者初步了解了这位有“凤辣子”之称的荣国府管家。王熙凤真正出现在读者面前是在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众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个个都知道是王熙凤来了。这里虽然没有明说,却也体现出王熙凤在家族中的地位。那笑声一传来,就体现了王熙凤的爽朗利落的性格特点。作者先通过旁人的眼睛让王熙凤的干练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一下就记住了这位“凤辣子”。 林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柳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一连串的外貌描写和比喻让黛玉的柔弱和病态美的形象深入人心。 两位人物形象的描写上,作者都首先采用旁人的眼睛来对其形象进行初步的塑造,凤姐的“辣”,黛玉的“美”让

清代小说中几种典型的女性形象分析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清代小说中几种典型的女性形象分析 彭文香 德宏职业学院 摘 要:大部分文学作品和小说都有女性形象的描写,本文从清代小说入手,详细分析了不同小说中几种典型的女性形象,从分析清代小说女性形象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全面了解当时社会现状和时代背景,更加全方位掌握清代社会背景。 关键词:清代小说;典型女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077-01 前言: 历代以来,涌现了诸多的优秀小说,描写了很多人物,在故事情节推进的过程中作者详细抒写了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尤其是在刻画女性时,描述出女性的柔顺、温文尔雅以及相貌端正的形象,或是在战争小说中写出侠女的形象,使读者对女性性格和形象印象深刻,不容易忘记,可见,不同的小说中女性形象各有不同。下面针对清代小说中集中典型的女性形象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探讨,以推动清代小说研究工作的高质量进行。 1、聪明、温文尔雅的形象 聪明、温文尔雅是清代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女性形象,体现出女性美丽、知书达理,有教养和气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对人有礼貌、谦和,对事不焦躁,懂得分寸,妙容可爱、美丽,性格温和,属于大家闺秀的类型。最为典型的是《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情节,作者用诸多词语,对女性形象和性格进行描写,使读者牢记人物性格。《红楼梦》中对林黛玉的形象描述“似蹙非蹙笼烟眉,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林黛玉天资聪慧,才貌过人,走来自带飘飘然的气质,手中经常拿着丝帕,眉宇之间透露一股哀愁,使人感觉人物多愁善感,从林黛玉进贾府和葬花过程便可了解人物形象和性格。林黛玉不到20岁就已逝去,但从她的身上却将聪明、温文尔雅的女性形象充分呈现给世人。薛宝钗性格大方,容颜靓丽,品性极好。在阅读故事情节时,便可深有体会,从而体现出清代小说展示不同女性的不同形象。 2、女侠形象 在清代小说中有很多描写女侠的形象,体现出女性勇敢,性格刚烈,勇于冒险的精神。如: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中的十三妹,十三妹是中国古典长篇女侠形象的典型,书中较成功地塑造了英风侠概的十三妹形象。孙楷第考证十三妹的形象渊源于明代凌蒙初的《程元玉店肆代偿钱 十一娘云冈纵谭侠》(《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和清人王士祯的《女侠》(《池北偶谈》卷二六),然而该二则中的人物形象仍然比较苍白,不脱诡秘之气。但是,到了文康笔下,通过描写十三妹与安骥相遇在悦来客店,救难于能仁寺,虽系萍水相逢,却挺身而出,拔刀相助,惊心动魄的一幕幕场面,刻画了一个救困扶危、疾恶如仇、轻财重义、智勇兼备的女侠形象。再如《彭公案》中的女侠,从气势到形态都有细致的描写,促使读者被女侠形象所吸引,进而主动阅读,这就是清代小说的进步,不再单一的写景色,更加注重依据真实人物描写女侠形象,从而使越来越多的读者牢记女侠的名字。诸多此类描写女侠的小说有很多,作者通过女侠形象,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紧扣人心,更吸引人阅读,进而推动了清代小说进入鼎盛时期。 3、玄幻、妖魔的女性形象 清代小说中有很多描写玄幻的情节,其中还刻画了诸多玄幻的女性形象,使女性形象非常有个性,不仅可以施展法术,还可以抓住人心,引发读者想象,在脑海中构思女性人物外貌特征,调动读者主动继续阅读。此外,在清代小说中还可以总结出很多妖魔的形象,如:蒲松龄所写的《聊斋志异》,其中有很多敢爱敢恨的女性,但是,大多数女性是妖魔、鬼狐,并非正常人,这些女性,非常漂亮和娇柔,对美好事物充满着追求,既热爱生活,又主动寻找爱情。如《聊斋志异》中刻画的聂小倩形象,“肌映流霞,足翘细笋,白昼端相,娇艳尤绝”,“女朝旦朝母,捧匜沃盥,下堂操作,无不曲承母志。黄昏告退,辄过斋头,就烛诵经。觉宁将寝,始惨然出。”通过肖像、行动、语言的描写,刻画了一个美丽,娇弱,又不失智慧狡黠,善良正直,有追求,渴望幸福生活,最终摆脱凶恶势力的要挟控制,由鬼成“仙”的女性形象。 4、彪悍的女性形象 在清代小说中有很多彪悍的女性形象,从中可以体现出清代封建社会矛盾突出,主要表现为一夫多妻制度,男性有很多的妻子,很容易产生家庭矛盾,致使性格刚强的女子难以忍受委屈,进而导致性格暴躁、彪悍。如:《醒世姻缘传》中的小说情节,详细描写了家庭内部矛盾,写出每个人物性格特点,重点描写女性彪悍的形象,主要体现在对待丈夫时,经常暴力对待丈夫,稍有不如意的地方,便会拳打脚踢,对待家人很暴力,甚至会进行体罚,在家庭压力之下,仍对丈夫以及其他小妾进行折磨,始终想要在家庭中占据主要地位,所描写的场景深入人心。同时,刻画出当下家庭生活现状,从中可以得出家庭矛盾很突出,总结出女性暴力对待丈夫的原因。此外,从女性彪悍的形象可以了解封建社会对女性性格的影响,这是导致女性暴力、彪悍的主要因素,从而加深对清代社会的理解。可见,在研究清代小说的过程中,只有对女性形象进行详细的分析,才能够剖析出背后更为深层次的内涵,以提高清代小说的研究水平。 总结: 本文主要针对于清代小说中几种典型的女性形象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了解到,通过对比各个时代的小说后,总结出清代小说中刻画女性人物的特点,本文着重描写了几种女性形象和鲜明的性格,主要人物形象有彪悍、玄幻、温柔多情等,使小说内容更具体,容易打动人心,能够吸引读者继续阅读。同时,还渗透出女性的社会地位,从地位不高到逐渐解放思想,进而体现出清代社会制度的变化。 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