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历程

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历程

————————————————————————————————作者:————————————————————————————————日期:

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历程

江苏一直是我国传统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改革开放后,江苏电子信息产业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发展速度越来越快。1977年至1991年是江苏省电子工业走向振兴、实现百亿元的发展阶段,电子信息产业以年均16.6%的速度增长。1985年至1990年,江苏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和销售连续6年保持全国第一。1992年至2001年是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奋力攀登千亿元的发展阶段,信息产业年均增速达25.9%.2002年到2007年是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由千亿元冲向万亿元的高速发展阶段,电子信息产业年均增速达48.5%.在31年的时间内,全省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用15年实现了由10亿元到百亿元、用10年时间实现了由百亿元到千亿元、用6年时间实现了由千亿元到万亿元的三次跨越式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取得历史性突破

2007年,江苏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万亿元,达1.2万亿元,是2002年的7倍,相当于1986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相当于2002年全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相当于2001年全省工业销售收入规模。这是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于2004年成为全省第一支柱产业之后又一重大历史性突破,占全国信息产业的比重、占全省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均超过20%.全省拥有电子信息企业近2万家,全行业从业人员达到157万人。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江苏信息产业在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以引进消化吸收为主线,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江苏先后开发出了永中Office集成办公系统、新华Linux桌面操作系统、3G手机基带芯片、集成电路SoC设计平台、32位嵌入式CPU、大尺寸光纤预制棒、42英寸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屏、自主标准的EVD 光盘播放机、国产CATC-A100-A型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等。2002年以来江苏信息技术领域的申请专利量超过2万件,年均增长超过30%.全省信息产业领域累计建成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8家,省级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4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5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8家。鼓励企业推进新产品市场化取得积极进展,全省新产品产值超过全部产品产值的1/3,部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无锡尚德公司的太阳能电池产量已跻身世界光伏前三强;亨通集团制定的“G657单模光纤”参数绝大部分被国际电信联盟吸纳,制定成为世界通用标准。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和南京联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被信息产业部评为2007中国自主品牌软件产品收入前十家企业。

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2002年以来,江苏信息产业在不断做大规模的同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效益明显提高。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平均增速是电子信息产业增速的一倍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从2002年的4.5%上升到2007年6.9%.全省形成了软件、集成电路、平板显示、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现代通信、数字视听六大产业集群,共占全省信息产业的比重达到70%.其中,显示器产量占全国40%以上;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国40%,占全球1/3;集成电路产量占全国30%以上;手机产量占全国11%.另外,医疗电子、硅电子信息材料、电容器、

电子元器件等一批新的产业集群正在迅速形成。全省规模以上企业3330家,总产值超过百亿元的16家,全国电子百强企业14家,软件百强9家。

载体建设进展迅速

本世纪初,江苏根据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发展和梯度转移的态势,率先创建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支持和引导各开发园区抢抓机遇,有效承接国际先进制造业的转移,充分发挥信息产业聚集效应。目前全省拥有1个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4个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园、5个国家级软件园、10个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8个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4个省级软件产业园。各信息产业基地销售收入占全省的比重达到80%以上,成为全省信息产业做大做强的主要载体。

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

2007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出口额达到6200亿元,是2002年的7倍,出口占全省销售收6入的57.6%,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40%.电子信息产业累计利用外资超过300亿美元,成为全省利用外资最为集中的行业,全球500强中的电子信息企业均在江苏有投资,外资企业销售收入所占比重达到80%.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近年来,全省上下都非常重视信息产业发展,形成了加快发展信息产业的合力与共识。《江苏省软件产业促进条例》在全国率先出台,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省主要领导亲自赴海外宣传江苏信息产业发展环境,推介江苏电子信息产品,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设立了软件和集成电路业专项资金,有力地推动了自主创新产品的产业化进程。江苏发展信息产业得到了信息产业部的大力支持和科学指导,部省共同举办南京软博会、苏州电博会,共建“南京中国软件名城”和建设江苏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国际通信专用通道等,为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发展亮点

快速崛起的软件产业

2007年,江苏软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832亿元,增长62%;软件出口16亿美元,增长60%;软件服务外包达到1.6亿美元,增长60%.2007年全省软件收入是2002年的10倍,5年平均增速超过45%.2007年江苏软件收入相当于全国2001年的总量;占全国比重由2002年的7%上升到14%.经过5年的发展,江苏省已经形成具有规模并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软件产品集群有:电力、电信、安全、智能交通和城市管理、教育等应用软件,这些行业应用软件在全国占有的份额分别达到50%、35%、20%、18%、18%、15%.

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江苏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起步较早,产业链完整,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基地。2007年全省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突破600亿元,比2002年了增长了7倍,产业规模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拥有华润矽科、美新半导体、硅动力、友达电子、飞思卡尔等近200家设计公司,2007年设计业完成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在集成电路制造业领域拥有无锡海力士-意法半导体、和舰科技、华润等一批微电子重点骨干企业,其中无锡海力

士-意法半导体有限公司是世界排名前十的半导体公司在中国投资的首家前道制造企业,也是国内单位面积投资密度最高的外商投资企业,目前已累计投资35亿美元。公司采用12

英寸、65纳米生产工艺,形成月产8英寸晶圆7万片,12英寸晶圆10万片的生产规模,2007年总产值达到85亿元。随着投资15亿美元的海力士-意法三期及总投资30亿美元的苏州禾发科技等一批基地龙头型项目的开工建设,江苏集成电路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以新潮科技、南通富士通和苏州奇梦达等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江苏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业,掌握BGA、MCM、CSP等先进封装技术,提供从芯片测试到成品测试的专业服务,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在国内名列前茅。

迅速壮大的平板显示产业

液晶显示。江苏现有两个国家级显示器件产业园和一个国家级液晶显示产业园,汇集了众多跨国公司,全球排名前十的TFT-LCD生产企业几乎都在江苏建立了生产基地。2007年全省平板显示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500亿元。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三条五代线生产企业,于2006年底投产,具备0.5mm薄面板的切割能力,是国内唯一能大规模生产宽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的面板生产企业,二期增资后投资总额将扩大到15.69亿美元,玻璃基板加工能力由每月4万片提高到11万片。

OLED(有机发光显示器)。因其低成本、超轻薄、响应速度快、低功耗、宽视角、低温性能优异和可实现柔软显示等性能,被业界人士普遍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显示技术之一。昆山唯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国内地第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OLED生产线,项目总投资7.5亿元。目前生产基地建设已基本完成,设备已经采购并陆续搬入,将于2008年正式量产,年产1000多万片小尺寸OLED显示器件。

等离子显示。LG电子(南京)等离子有限公司建有42英寸等离子模组和等离子电视生产线,年产等离子模组70万片,等离子电视5万台。南京华显高科有限公司拥有等离子显示上游核心技术——大屏幕荫罩式全彩色高清晰度等离子(PDP)模组技术,形成了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掌握67项国际国内专利。产品产业化后有望形成年产60万片等离子模组的生产能力,打破了国内等离子电视显示屏被日本、韩国等少数国家垄断的局面。

异军突起的光伏产业

江苏从事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企业超过500家,资金投入300亿元,其中有无锡尚德、林洋新能源、中电光伏、常州天合光能、无锡浚鑫、苏州阿斯特六家海外上市公司,形成了包括多晶硅制备、铸锭、拉单晶棒、切片、电池片、组件封装、系统集成及部分设备制造相对完整的光伏产业链。2007年全省太阳能电池片和电池组件约占全国80%的产能和销售额,其中电池片产能超过1000兆瓦,产量达到700兆瓦,原料、电池、组件、设备等产业链产值超过300亿元。

配套完善的计算机与通信产业

江苏在计算机与通信产品领域产业链完整,配套齐全,有着无锡希捷国际、苏州明基电通、南京爱立信熊猫、昆山仁宝等一批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龙头企业和一大批配套企业,2006年计算机与通信产品销售收入近2500亿元。光通信领域产业集中度高,产品覆盖光预

制棒、光纤、光缆、光通信器件等整个光通信产业链。亨通光电、中天科技、法尔胜等5

家企业进入全国光纤生产企业前十强,光纤、光缆年产量1100万芯公里,占全国的比重超过35%.

蓄势待发的半导体照明产业

江苏半导体照明产业集中在南京、扬州、镇江、盐城等地,围绕华夏光电、稳润光电、汉德森科等骨干企业形成了从衬底材料、外延片、芯片、封装到应用产品及配套材料的产业链,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

优势明显的软件园集群

目前,江苏拥有国家级软件园5家,软件园区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在建面积400

万平方米。

江苏软件园。2000年12月经江苏省政府批准设立;2001年7月被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命名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2005年11月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江苏软件园城中园、玄武徐庄孵化研发基地、江宁吉山产业化及出口基地”一园两基地的发展格局,拥有软件企业433家,2007年实现软件收入200亿元。

南京软件园。2000年被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先后获得“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的称号,拥有软件企业280家,成为南京发展软件产业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量。2007年实现软件收入108亿元。

苏州软件园。先后被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动漫产业基地,按照苏州软件园“一园三区”建设模式,目前由苏州工业园区软件园、苏州高新区软件园和昆山软件园组成,苏州软件园现有园区使用总面积已达到89万平方米,有350多家软件企业。2007年实现软件销售收入50亿元。

常州软件园。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入驻企业180余家,软件园已成为常州软件产业的集聚区,发挥着产业基地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2007年实现软件收入20多亿元。

无锡软件园。1998年创建,坐落于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初步形成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IC设计、以动漫游戏为代表的文化创意等几大产业特色,先后被授予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江苏软件外包产业园、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等10个国家和省级品牌。目前园区累计建成载体达50余万平方米,从事与软件开发、服务相关企业400多家。2007年实现软件收入105亿元。

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由江苏省信息产业厅与扬州市人民政府联合打造的全国唯一的呼叫产业主题园区。

镇江软件园。2007年被批准为省级软件园,占地100亩,现有软件企业40多家。

南通软件园。总占地面积20亩,总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入园企业有30多家。

泰州软件园。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现已使用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入园软件企业11家。

发展目标和重点

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突破2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提高到15%以上,信息产业主要指标处于全国最前列,形成“软件特色化、硬件集群化、服务普遍化”的发展格局,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取得较大突破,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的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和优势产业集群,建成全国重要、全球有一定影响力的信息技术研发基地和信息产业高地。

大力发展两个核心产业

(一)软件产业

1.重点建设江苏软件园、南京软件园、苏州软件园、无锡软件园、常州软件园5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把南京建设成为“中国软件名城”,把苏州建设成为嵌入式软件产业基地、无锡建设成为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常州建设成为动漫游戏产业化基地。与上海相呼应,建设一条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沿沪宁线软件产业密集带。全省形成“一城”、“三地”、“五园”、“一带”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重点发展应用软件和基础软件、嵌入式软件和系统、软件服务外包、电子政务及电子商务软件、软件相关服务等。

(二)集成电路产业

立足江苏省集成电路现有的基础,发挥产业链优势,重点突破设计业,巩固提高封装和配套材料业,积极发展芯片制造业。形成从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及测试到配套材料及专用设备的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充分发挥集成电路对经济增长的倍增器作用,以无锡、苏州为核心区域,形成沿沪宁线的“硅带”经济。继续提升硅外延材料、模塑料、引线框架、金丝、专用化学试剂等产品的规模和水平,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刻胶、净化设备等优势产业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加强与国际大公司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消化吸收引进的IC设备制造技术,努力实现技术成果在生产线上的应用,促进江苏IC专用设备业的跨越发展。

做大做强四个产品集群

(一)平板显示产品集群

发挥江苏现有的产业及研发优势,以南京和苏州为重点区域,形成上下游及配套支撑产业互补连动的发展局面。在TFT领域,跟踪大尺寸玻璃基板的技术,在做大做强后道的同时,吸引高水平的外资企业投入前道生产线,推动家电企业与显示企业的合作。在PDP领域,加快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尺寸显示屏的产业化。努力实现TFT和PDP关键配套材料的产业化。经过3-5年的发展,江苏成为国内最重要的平板显示器的生产聚集地。

(二)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产品集群

强化产业链的协作能力,实现计算机产业的本地化配套生产,逐步进军高端产品。重点发展笔记本电脑、高性能主机、并行计算机、服务器等;支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量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关键零部件和耗材等;开发生产面向行业应用领域的计算机专用

设备与系统。开发家庭网络的关键技术,在家庭网络设备方面形成产业化能力。加快下一代网络体系架构和相关网络协议的研究开发。以苏州为核心区域,形成完整的产品配套产业链,建成国际重要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设计生产基地。

(三)现代通信产品集群

以发展第三代(3G)移动通信为契机,自主开发关键的芯片及设备,开发符合国家标准的移动通信系统与终端。积极开发数字集群、无线接入、自组织网络、传感器网络等通信产品和低成本的农村通信产品。发展壮大光通信及配套产业链,重点研制超高速、大容量的传输设备和全光通信网络系统设备。积极开展B3G的研究开发工作。以南京为重点区域,建成现代通信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制造的聚集区,使江苏在新一轮通信产业发展中取得有利地位。

(四)数字视听产品集群

抓住数字技术改变家庭生活的重大机遇,及时推出市场需求大的信息家电产品。以常州、泰州、镇江、南京为重点区域,推动消费类电子品牌健康成长,实现江苏数字视听产品的重新振兴。积极参与信息家电标准的制定,加快数字家庭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各类手持式和便携式数字音视频娱乐类产品及其关键件的产业化。

精心培育四个新增长点

(一)资源节约型产品

一是太阳能光伏电池产品。关注和支持以太阳能为能源的各类产品研发,扩大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组件的生产规模,推动实施太阳能光伏照明和光伏屋顶并网电站等项目建设,以无锡、常州、南京、扬州为重点区域,打造国内新兴的太阳能产业研发及产业化基地。二是高效率照明产品。努力在功率型白光二极管取得突破,开拓在特殊照明、节能环保及相关领域的应用。建立在国内居领先水平的大功率半导体照明芯片制备和封装生产线,推动半导体照明在部分重点行业领域的示范与推广。

(二)新型元器件

重点发展光电子集成器件、高能和大功率激光器、红外探测器、光纤预制棒等,加快掺稀土光纤、塑料光纤、保偏光纤等的产业化进程。加快OLED的产业化,加快各类传感器的研发及产业化,推动高精度高性能传感器技术对冶金、石化、纺织、煤炭等传统产业的改造。

(三)行业应用电子产品

一是汽车电子产业。抓住汽车电子产业起步发展的有利时机,推动汽车电子企业与整车厂的合作,力争掌握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加快智能交通系统(ITS)的研发与应用。二是医疗电子产品。加快江苏(徐州)医疗电子产业园的建设,鼓励和支持医疗电子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提高中高档医用电子诊断设备、电子医疗设备的竞争能力。三是电子专用设备。瞄准产业发展的热点领域,通过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提高江苏省电子专用设备的产业化水平。加强新型显示器件专用设备的研发,提升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专用设备的制造能力,鼓励发展电子整机装联设备,进一步推动电子测量仪器和应用仪器的产业化。四是其他

应用电子技术与产品。加快电子标签(RFID)系统和产品的技术开发;加强与机械、纺织、化工等传统产业的合作,推动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的有效应用;加大金融领域产品的研发力度。

(四)新型信息服务业

一是数字内容产业。大力推进公共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综合利用,加快建设基础信息数据库,促进信息资源市场化开发。加快数字媒体、数字娱乐、数字教育等数字内容产业的健康发展,大力支持常州、苏州、无锡、南京动漫游戏产业基地的建设。二是信息技术服务业。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建立公共数据服务中心,提供面向社会的公共服务;培育一批专业化技术咨询机构,开展面向各行各业的信息技术服务。

重点建设十大工程

(一)江苏软件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二)江苏省集成电路公共技术平台工程

(三)电子信息产品检测与服务平台工程

(四)信息产业南北对接工程

(五)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联动工程

(六)信息技术人才工程

(七)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工程

(八)质量体系与资质认证推进工程

(九)无线电监测和频率台站管理系统工程

(十)“走出去”工程

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4551工程”

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是世界服务外包的主体,也是软件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十一五”期间,江苏启动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4551工程”,“4个5”即:实现软件产业出口50亿美元;在全省建立5个特色鲜明、目标市场明确的软件外包集聚地;将世界500强作为江苏省软件服务外包的重点发包方;分别成立面向美国、欧洲、日韩、印度和爱尔兰的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行业协会,为外包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5个1”即:培养10家超亿美元的软件外包企业,通过CMMI认证的软件企业达到100家,培养1000个软件高级项目经理;全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上市公司超过100家,其中,在海外上市超过30家;支持软件企业引进100名有国际软件行业人脉、懂跨国经营、会跨文化操作的软件外包技术、管理、商务、市场等高端人才。

专家把脉江苏电子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司长周子学

江苏要大力加强对综合性创新的扶持,由于此类创新单个企业无法完成或成本太高,需要政府深度介入。通过资金支持、政策优惠、政府采购、帮助开拓国际市场等方式进行扶持,特别要组织相关部门、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共同参加的专项技术联盟,在有限的时间、资金条件下,实现技术的突破并建立相关技术标准,快速达到战略目标。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董云庭

江苏信息产业已经有了很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人才基础,完全具备走依靠自主创新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道路的条件。一是要有准确的发展战略定位,确定发展重点,制定出发展计划,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是要推动自主创新升级。通过政策扶持,实现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向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攀升,占领信息产业技术制高点。三是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按照市场规则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尽量把主要资源集中在企业手中。政府要推动建立产业联盟,倡导联合开发。四是要进一步扩大政府支持力度。目前江苏软件和集成电路发展专项经费对江苏建设信息产业强省来说只是雪中送炭,江苏信息产业要在一万亿元的基础上向高端攀升,承担作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所肩负的重任,必须进一步扩大支持力度。五是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对顶层设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要加强对精通国际管理和国际资本运作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国际并购”是江苏信息产业下个一万亿元发展的主要特征和重要方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小洪

江苏信息产业2007年达到万亿元量级,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实现第二、第三个一万亿元发展的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其核心是“自主创新”。一是要支持新兴产业。产业发展初期比较弱的时候仅靠企业是不行的,政府必须进行大力扶持。二是集中资源优势,大力推动有优势的产业占领国际制高点。三是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专项。哪个地方先走一步,哪个地方就有可能形成本地特色的新兴产业集群。四是要有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结合江苏的优势和产业发展特点,对本省的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将重点项目和重点产业链横向、纵向结合起来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张冠华

江苏和台湾的前15年发展情况相类似,台湾的发展经验对江苏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如政府的大力扶持,通过代工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小企业竞争力较强,产业高度国际化等等。江苏必须避免台湾省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一直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缺乏核心与关键技术,产业容易外移等。因此江苏应该充分吸取台湾省发展信息产业的经验和教训:一是要提高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市场、人才等优势,推动信息产业从加工制造业向研发创新、做大品牌和高附加价值链方向发展。二是要加快国际化步伐。国际化道路不仅要吸引国际投资、打开国际市场,更要实现IT资源的国际化整合,包括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的国际化。三是推动企业集团化发展。政府要推动中小企业通过合并、并购等方式,扶持一批大型IT企业集团,增强市场竞争力。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鹏

当前全国信息产业发展正面临着大变局,两税并轨、人民币升值、劳动力资源紧缺、周边国家的竞争,江苏要尽早规划,未雨绸缪,否则会面临很大的风险。要培育高成长性的企

业群。积极探索产业与资本运作途径,如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等,利用政策杠杆的作用,导入社会资金。要用公共财政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要成立专门的产业研究机构,中国台湾、韩国两地区发展信息产业的成功经验表明,成立研究院和研究机构是实现信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还要通过本地市场以及品牌化和半品牌化等方法,留住跨国企业。

吴江市政协副主席、吴江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吴卫中

当前,江苏IT产业出现了四个方面的情况:一是经济运行在高位出现转型和调整的势头,二是整个IT产业对宏观经济的变化越来越敏感,三是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四是IT企业出现转移发展倾向。江苏信息产业要应对这四大挑战,必须完善加工贸易转内销的审价体系,建立协调机制,鼓励内销,留住企业,有效降低贸易顺差,出台鼓励和支持企业研发的政策,支持关键核心材料的自主创新等。

江苏金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葛宁

2007年,江苏软件产业发展环境令企业界满意,特别是《江苏省软件产业促进条例》的出台为软件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江苏软件产业下一步发展要加大培植大公司,鼓励企业实施重组兼并,形成自己的旗舰企业。政府要加大对企业上市的扶持力度,鼓励软件企业参与资本运作,江苏只有在资本市场上有更多的软件企业上市,拿回更多的资源,才能实现江苏软件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江苏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董事长郑茳

江苏信息产业下一步要继续把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台湾的IC设计居世界第二位,台湾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集成电路制造业发达,才有设计业发达。江苏集成电路产业已居全国第一,具备建立产业优势的条件。当前,国际集成电路产业开始大规模向外转移,江苏要抓住机遇,大力引进集成电路制造业。并积极完善设计、制造、封装产业体系,把集成电路产业的基础打牢、做扎实。加快建立公共平台,实现由工具平台向核心平台转变。完善融资服务平台,帮助企业融资,支持IC设计业发展。要大力支持风险投资,这是发展集成电路的最重要的基础。IC设计的风险大,企业不敢投资,政府应该加大对IC设计业的支持力度,只有政府资金和风险投资进入了,企业才能加大IC设计的投入。另外,还要鼓励整机与芯片、设计业互动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局副局长常亮

政府要加大对IC设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发展政策,充分优化投融资环境,加大对风险投资的支持,政府牵头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全面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等。

2007年度江苏电子信息企业五十强名单

1.乐金飞利浦液晶显示(南京)有限公司

2.希捷国际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3.纬智资通(昆山)有限公司

5.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6.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

7.无锡夏普电子元器件有限公司

8.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9.纬创资通(昆山)有限公司

10.仁宝资讯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11.苏州三星电子电脑有限公司

12.南京LG新港显示有限公司

13.仁宝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14.奇梦达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15.索尼数字产品(无锡)有限公司

16.仁宝信息技术(昆山)有限公司

17.冠捷科技苏州飞利浦消费电子有限公司

18.南京夏普电子有限公司

19.海力士意法半导体有限公司

20.中达电子江苏有限公司

21.旭电(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22.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23.达富电脑常熟有限公司

24.亚旭电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25.微盟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26.志合电脑(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27.奇梦达模组(苏州)有限公司

28.日立显示器(苏州)有限公司

29.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30.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31.华宝通讯(南京)有限公司

33.泰金宝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34.亨通集团公司

35.索尼电子(无锡)有限公司

36.四海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37.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38.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39.苏州爱普生有限公司

40.捷普电子(无锡)有限公司

41.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

42.健鼎(无锡)电子有限公司

43.天弘(苏州)有限公司

44.大众电脑(苏州)有限公司

45.华宇电脑(江苏)有限公司

46.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47.康准精密模具(昆山)有限公司

48.罗技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49.三洋能源(苏州)有限公司

50.常州市新科数字技术有限公司2007年度江苏软件收入二十强名单

1.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2.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3.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4.南京联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6.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7.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8.江苏南大苏富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9.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南京中兴软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11.江苏擎天信息科技集团

12.新电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13.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14.南京国电南自软件工程有限公司

15.天?宽带网络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16.恒宝股份有限公司

17.无锡硅动力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8.江苏省金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9.南京莱斯大型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20.无锡海威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2007年度江苏电子信息企业自主创新二十强名单

1.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2.江苏新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3.江苏银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4.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5.江苏苏净集团有限公司

6.无锡永中科技有限公司

7.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8.南京联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0.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南京汉德森科技有限公司

12.南京三宝科技有限公司

13.江苏中联科技有限公司

14.通光集团有限公司

15.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16.镇江金钛软件有限公司

17.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

18.南京金鹰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19.江苏恒宝股份有限公司

20.苏州恒久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